中国湖泊一 哈纳斯湖 中国湖泊

在陆地表面上有一些能够蓄相当水量的天然洼地,称之为湖泊。湖泊不仅使我们的星球更加璀璨,还是人类生息繁衍的良好环境。但是,湖泊是非常容易消失的。要使美丽的湖泊长久存在,根本的是保持河流沿岸的土壤不流失。中国历来有五湖四海之称,“四海”即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五湖”指的是湖南的洞庭湖、江西的鄱阳湖、江苏的太湖、洪泽湖、安徽的巢湖。

中国湖泊(一)哈纳斯湖



喀纳斯湖位于布尔津县境北部,距县城 150公里,是一个座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泊。"喀纳斯"蒙古语,意为"峡谷中的湖"。喀纳斯湖湖面海拔1374米,南北长24公里,平均宽约1.9公里,湖水最深 188.5米,面积45.73平方公里。自然景观保护区总面积为5588平方公里。喀纳斯湖四周雪峰耸峙,绿坡墨林,艳花彩蝶,湖光山色,美不胜收。这里是我国唯一的南西伯利亚区系动植物分布区,生长有西伯利亚区系的落叶松、红松、云杉、冷杉等珍贵树种和众多的桦树林、已知有83科298属798种。有兽类39种,鸟类 117种,两栖爬行类动物4种,湖中鱼类7种,昆虫类300多种。

许多种类的花木鸟兽在全疆乃至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区内森林草原相间,河流湖泊众多,自然景观艳丽,具有极高的旅游观光、自然保护、科学考察和历史文化价值。喀纳斯山庄景点:围栏内草木茂盛,有栈桥伸向湖心,站在桥头可观半山晨雾和湖边景色。

卧龙湾:当地称卡赞湖即锅底湖,是取其形状象锅底而得名,卧龙湾位置处在布尔津县去喀纳斯的途中距县城 140公里,距喀纳斯10公里。湖四周森林茂密,繁花似锦、绿草如茵,湖中小岛景色秀丽,湖进水处巨石抵中流,激浪拍巨石,玉珠飞溅。湖的泄水口有座木桥飞架东西,站在桥上向北是一平如镜的卧龙湾向南是奔腾咆哮的喀纳斯河。

月亮湾:从卧龙湾沿喀纳斯河北上约1公里,你会在峡谷中看到一蓝色月牙形湖湾,那就是月亮湾。月亮湾会随喀纳斯湖水变化而变化,是镶在喀纳斯河的一颗明珠。湖内有嫦娥奔月时留下的一对光脚印。美丽静谧的月亮湾是喀纳斯的标志景点。

图瓦人村落:图瓦人是我国一支古老的民族,以游牧、狩猎为生。近四百年来,定居喀纳斯湖畔,他们勇敢强悍,善骑术、善滑雪、能歌善舞,现基本保持着比较原始的生活方式。原木垒起的屋、散布村中、小桥流水、炊烟袅袅、奶酒飘香。古朴的小村景致,象喀纳斯湖一样充满神秘色彩。

美丽的哈纳斯湖

美丽的哈纳斯湖,静静地躺在阿勒泰山脚下,不仅湖光山色让人心醉,而且它的神秘更是令人向往。原始森林、小木屋、图瓦部落和传说中的湖怪扑朔迷离,为哈纳斯湖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吸引着人们去触摸它、探究它。

  

哈纳斯是蒙古语“美丽富饶、神秘莫测”的意思。哈纳斯湖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河中段,是一个坐落在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如果把布尔津河形容为缠绕在阿尔泰山上的项链,那么哈纳斯湖则是缀在这条项链上最大的绿宝石。

从空中看,哈纳斯湖更像一轮月牙儿。湖面海拔1370米,南北长24公里,平均宽约1.9公里,湖水最深处188.5米。哈纳斯湖总面积45.73平方公里,比著名的天山天池整整大了10倍。湖面碧波万顷,湖水清澈见底,四周雪峰耸峙、森林密布,湖光山色美不胜收。环保旅游专家爱德华?泰勒失生曾经这样描述:它是当今地球上最后一个没有被开发利用过的地方,它的存在证明了人类过去有着无比美好的栖身地。

哈纳斯湖是个冰川湖,系冰终碛垄游水成湖。从 阿尔泰山中国境内的主峰——友谊峰融雪形成的一个冰川叫哈纳斯冰川,冰川融水逐渐地往下顺着山势流,先形成一个小湖叫做阿克库勒,这个小湖把水积攒了一下,又攒了一些地表水,继续往下流就形成了哈纳斯湖。

  

高山湖泊的特点,首先一个是水质非常好,天上降下来的雨、雪是非常纯净的,流到哈纳斯湖,没有经过污染,没有任何人为因素的干扰,非常地干净。有一个作家曾经说湖泊是大地的眼睛,哈纳斯就是西部大地最漂亮、最明亮的眼睛。高山湖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自然生态环境被保护得非常好,因为它在深山,一般人去得少,又不在交通线上,人为因素的干扰也少,它的生态环境都是原生状态,它的景色确确实实让人感到是回归了大自然。哈纳斯湖的湖水会变颜色。比如说,烈日当头,在蓝天之下,它的水是绿色的,带点蓝,这种蓝色就像北欧人的眼睛,是很浅的那种蓝。如果天阴或当太阳落山时,湖水呈铁灰色,然后逐渐加深。如果天空有一朵云彩飘来了,阳光稍微被遮挡了一下,马上就可以看到湖水的颜色发生了变化,哈纳斯湖对光线的反应非常敏感,因为它的水是非常纯净的。

哈纳斯湖的美丽,不仅表现在有欧洲风光的雄奇与秀丽,而且表现在集冰川、雪山、原始森林、草原、河流、湖泊等自然景观于一体,远远看去,海拔4374米的阿尔泰山主峰——友谊峰高高耸立,374条银光闪烁的冰川像一条条银链环绕着山体。正是这些冰川融水,孕育着风景秀丽的哈纳斯湖,使哈纳斯湖保持着充足的水源和磅礴的气势。

  

哈纳斯湖的湖盆是由地球上第二次冰期的巨大冰川刨蚀而成的。由于水量稳定、湖岸平缓,四周形成了一片美丽而丰富的生物景观。总面积5588平方公里的哈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坐落在阿尔泰山的崇山峻岭中。在这里高大的山体形成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垂直自然景观带,从山脚下拾级而上有黑钙土草原、针阔叶林、高原草甸、冰沼土和永久冰雪等7个不同的自然景观区域,为多种类型的动、植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成为科学家们乐而忘返的天然实验室。

特殊的地理条件、适宜的水热资源,造就了阿尔泰山极其丰富的植被,它是我国惟一的南西伯利亚区系植物分布区。苍劲的五针松。挺拔、秀丽的冷杉为我国独有,塔形的云杉、耐寒耐旱的落叶松、如少女般静候在湖边的白桦树,构成了一幅活期的立体画面。在这里,原始生态和谐美丽,森林苍翠如滴,小溪流水潺潺,林中飞乌啼鸣。它冷艳的风姿使你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和它对话,一种悠长的韵味一直延伸到生命的深处。

哈纳斯湖的美丽是令人陶醉、动人心魄的,它的神秘更像一首叩击灵魂的诗篇。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陆续有人称在哈纳斯湖中发现了水怪,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当地人都坚持认为这个哈纳斯湖有水怪,他们会跟你讲很多非常奇异的故事。比如有人说很多年以前,有一个放牛的小男孩在湖边放牛,一头牛犊子在喝水,当他把别的牛都赶上去,回来再赶这头牛犊的时候,一看小牛犊没有了,只见水面上漂着游涡。还有人说,他听到过水怪的叫声,像牛一样,“阵阵”的叫声。还有的人会给你讲,曾经有人在哈纳斯湖下游的水口那儿见到了水怪爬在岸边上晒太阳。达到底是什么呢?有的人解释说是水中的一种鱼,叫大红鱼,学名叫哲罗蛙鱼。据文献记载,这种鱼最长可以长到一米多,是不是发生了特殊的情况后,它长到了七八米。还有一种鱼叫小红鱼,它们的颜色在水中看起来,也像水怪的颜色,但小红鱼没有太长的,也就三四十厘米长。还有一种解释说是游在一起的小红鱼,像在海里见到过的沙了鱼群,它们挤得非常紧密,像龙一样在水里流动,这个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还有一个比较神秘的是在哈纳斯湖周围所居住的图瓦人,这也是吸引很多人去哈纳斯湖的原因。图瓦人是蒙古族的一个分支,目前生活在我国的图瓦人不到2000人,哈纳斯湖畔是他们惟一的聚集地。

有着悠久历史的图瓦人保留着自己的传统文化,他们住在用圆木搭盖的尖斜顶木屋里,以放牧、狩猎为生。

在哈纳斯湖畔住着一位叫鄂尔德什的图瓦老人,会吹一种叫苏儿的笛子,为了让更多人能聆听这种美妙笛声,老人经常用这种近平原始的乐器为来到这里的游客吹上一曲。一首《美丽的哈纳斯湖波浪》让每一个游客陶醉于哈纳斯湖的神奇美景,陶醉于苏儿笛声那悠长的意境中,陷入对生命、对自然的深深思索。

  

哈纳斯湖以它的美丽和神秘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个来到这里的游人。如今,哈纳斯湖已经被开辟为新的旅游胜地,也将会有更多的游客去领略这片神奇的自然风光。而保护这片“未开垦的处女地”的生态环境,也成了每一个游客的责任。

  



哈纳斯湖的神秘之旅

哈纳斯湖



哈纳斯湖正处于阿尔泰山森林带,原始森林环四周密布,是由新疆落叶松、新疆冷杉、新疆五针松为主的南泰加亚山林森林。高大的五针松、落叶松形态婆娑,婀娜多姿,像一把把张开的巨伞;通直的云杉、冷杉,酷似一座座尖塔,气势雄伟,苍劲挺拔,遮天蔽日。景观原始独特,别具风格。

哈纳斯湖是哈纳斯白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周层峦叠嶂,烟云缭绕,青山绿水,平坦尤垠的草滩和苔藓像一块巨大的绿色绒毯铺盖大地。冬季冰封雪飘,银装素裹,湖面冰层厚度多在1米以上,最大积雪深度3米以上,是冬季旅游和雪上运动的极好场所;暖季草原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森林青翠,微风吹拂,数里飘香。景色清新、明快,富有诗情画意。在湖北岸的人湖三角地带,大片沼泽湿地与河湾和小河滩共存,地形平坦开阔,各种草类与小树林共生,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水天相映,风景秀丽。如果凑巧,还可看到棕熊、马鹿、野猪、狼等野生动物。湖东岸为弯月形,沿岸有6道向湖心凸出的基岩平台,使湖岸形成井然有序的6道湾,每一道湾都有一个神奇而美丽的传说。第一道湾的基岩平台,为一个巨大羊背石,好似一只卧羊,昂首观潮,临湖生长一棵西伯利亚雪松,在迎接客人的到来。

  

在湖西岸有座海拔2030米的云遮雾绕的骆驼峰,峰顶有座观鱼亭。在其上俯瞰哈纳斯湖光山色时,你会顿时被调色大师的杰作所惊叹。在蓝天白云下,偌大的湖面宛若硕大的调色盘,湖水的颜色一片深、一片浅、一片蓝、一片绿;一片恰似羊脂玉,一片又似祖母绿,真是变幻万千,美不胜收。环顾四野,远处皑皑冰峰,姿态万千,近处云雾又似洁白的飘带,缠绕山间;周围是苍翠的针阔混交林,与辽阔的山间草原连成一片,草原上繁花盛开,芳苹萋萋,在远处的湖面卜,还不时显现出明亮的光来。雨后初晴,山间湖面就会有彩虹出现。如果有幸,还能看到“佛光”,即看到自己巨大的身影神入天空,腾云驾雾,仿佛置身于“仙境”。

关于哈纳斯“湖怪”的传说,从古至今,绵延不绝,亦曾一度炒得沸沸扬扬。居住在哈纳斯湖畔的蒙古族牧民,祖祖辈辈都流传着“湖怪”的故事。放牧在湖边的牛羊常莫名其妙地失踪,过湖的马鹿牛羊会突然消失在湖里,捕鱼的大网在湖中不翼而飞。近些年来,也不断有游人、学者在湖里发现长数米至十几米的大红鱼。后来由生物学家考察证实为哲罗鲑,系淡水冷水性肉食性鱼类,体侧银白,背面棕褐色,体延长侧扁,生殖期腹面和鳍呈橙红色,故称大红鱼。在哈纳斯这样一个与世隔绝、人迹罕至的水域生存完全有可能。

然而至今人们还没见到哲罗鱼的实物照片,录像等证据,“湖怪”之谜仍难以定夺。

国内有很多避暑胜地,而哈纳斯独树一帜,是避署疗养的佳境。这里无夏季,春秋相连,时间长约5个月,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18t,相对湿度63%,不仅气候温和,凉爽宜人,而且空气湿润清新,负离子浓度较高,国外游客戏谑地说:“这里的空气可罐装出口,向全世界出售”。这里的山、水、云,雾、雨、雪,花草,森林、鱼虫、鸟兽都灵秀,神奇、雄健而充满诗情画意,富于天然的质朴与俊美。

卧龙湾



卧龙湾位于布尔津县禾木哈纳斯蒙古民族乡内,南距布尔津县城140公里,北距哈纳斯村约10公里。此处河床呈n状,约9万平方米,河流在此流速减缓,水面碧蓝洁净,清澈透明。在河湾两侧有两个半岛状子台,上游为月牙湾。河湾里还有两个小心滩,像两个巨大的脚印,传说是神仙赏景游玩时留下的。河湾两岸的半岛状平什开阔平坦的大草坪,野花遍布,牛羊踏花觅草,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山坡上原始森林密布,森林之上是层峦叠嶂的山峰。若登上东侧海拔1500米处的平台,俯视卧龙河湾全景,好似一条蚊龙盘卧嬉水,卧龙湾的名称由此而来。

卧龙湾风景区是夏季旅游避暑的极好处所,气候凉爽,雨量充沛,地势平坦的平台草地上视野开阔,游人可在河谷茂密的森林中休息、赏景、乘凉,也可在小湖中泛舟或在岸边垂钓。卧龙湾风景如画,秀丽神奇,与哈纳斯湖风光融为一体,更是锦上添花。

双湖



双湖距哈纳斯村19公里,哈纳斯湖西岸,呈椭圆形,由两个狭长的小湖串联构成,长1200米,宽度不等,一般300米,湖面积1.4平方公里,湖水呈五色透明状,远看湖水呈绿色,洁净无污染。

双湖处于阿尔泰山南坡森林带,环湖四周云杉、西伯利亚雪松、落叶松、杨树、桦树密布,边缘为茂密的草地,草高约为1.5米以上,常有野生动物棕熊,马鹿、野猪等在湖边出没,湖巾多小红鱼,湖水来自恰其阿特山的冰川消融水和当地降水,汇聚后注入哈纳斯湖。双湖每年12月结冰,次年5月开始融化。双湖独居群山峻岭之中,湖水清澈碧绿,晶莹剔透,尽显绿珍珠的娇姿;湖周群峰连绵,原始云杉林浓阴蔽日,倒影湖中,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湖滨草浪翻滚,湖中可划船,垂钓;还可深入原始森林,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是绝好的生态旅游胜地。

友谊峰冰川



友谊峰冰川位于阿尔泰山奎屯峰、友谊峰西南坡,是阿尔泰山最大的冰川,由两支冰川汇合而成,全长近10.8公里,面积30.13平方公里,冰川最高点4374米,冰台末端2416米,朝向西南,呈直线型,冰川最大厚度超过130米,最小处9米。

友谊峰冰川是我国海拔最低的山状冰川,在国内外极富盛誉,气势磅礴的巨大冰川与古冰川强烈作用所刻蚀的各种地貌形态堪称天下奇观。哈纳斯河流域的冰川是阿尔泰山最为发育的冰川中心区,该区冰雪覆盖总面积大约在400平方公里以上,其面积和储量分别占我国境内阿尔泰山区冰川的71.46%和70.08%。由于冰川所处纬度偏北.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是科学考察、研究及旅游探险的最佳基地。置身于冰川之上,体会洁白无瑕的银色世界,将会带你进入一种超然脱俗的梦幻仙境。

通往冰川的便道上有风景奇异、景色优美的哈纳斯原始森林带,高山湖泊群和沼泽地及亚高山草甸带,大自然这些变化莫测的神奇景观,将使游客在情趣倍增,流连忘返。

图瓦人

  

几百年来,他们以游牧、狩猎为生。为哈纳斯湖畔风景区,留下了丰富的岩刻画、岩画等历史文化遗迹。

他们勇敢强悍,善骑术,善滑雪,善射箭等,垒木为室,服饰古雅,能歌善舞。阴下,小溪淙淙,小桥流水潺潺,木屋散落,饱餐的牛羊懒卧于房前后,炊烟袅袅,奶酒飘香,一派静谧的牧村景观。

图瓦人独特的民族风情与那美丽迷人的哈纳斯湖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极为和谐,真是佳趣天成。

哈纳斯,有这样一些人,定居年代已久,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图瓦语,属阿勒泰语系突厥语族,几百年来,他们以游牧、狩猎为生,他们勇敢强悍,善骑术,善滑雪,善射箭等,垒木为室,服饰古雅,能歌善舞……

他们是我国一支古老的民族,隋唐时称“都播”,元称“秃八”,后称“图瓦”,叫图瓦人。他们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岩刻画、岩画……这里的民俗风情,人文历史,都具有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

图瓦人小牧村就成了旅游景点的一部分。这里浓阴下,小溪淙淙,小桥流水潺潺,木屋散落,饱餐的牛羊懒卧于房前后,炊烟袅袅,奶酒飘香,一派静谧的牧村景观。图瓦人独特的民族风情与那美丽迷人的哈纳斯湖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极为和谐,佳趣天成。

图瓦人用松木搭盖成尖斜顶的小木屋。木屋的制作方法很别致,在一根根的粗大原木上凿出木槽,在槽内填塞上河边的青苔,把原木相叠而成木屋。

夏天,图瓦人从底山河畔的冬牧场赶着牛羊去高山顶上的夏牧场,住圆形毡房,俗称“蒙古包”,蒙古包的门必须朝东开,炉子一定要放在毡房的正当中的天窗底下;深秋后,牧民又赶着牲畜下高山,住在小木屋内用酒和肉度过漫长的冬季。大多数村民从生到死都没走出过部落。男女青年在部落内自由恋爱,结婚后搬进新建的木屋中独立生活。  

图瓦人热情好客,崇尚礼仪,为人勇敢诚实,与人见面先握手问好,并道家人平安,牲畜兴旺之类的吉祥话。他们对远方来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都热情款待。在招待客人时,先摆上奶酪、奶疙瘩、酸奶;奶油、各种面制品和奶茶。喝完茶后,还要给客人敬奶酒,有时还要唱表示欢迎或歌唱友谊的歌曲来劝酒。喝酒后,送上来手抓羊肉,给尊贵的客人上整羊。把羊的椎骨连着尾巴放在盘子里,上面放上不带两颌的羊头,然后主人把一小刀递给客人,客人把羊头上的一只耳朵割下来,切上一块肉一同吃下,再把小刀还给主人,主人动手切肉,请客人自己动手抓肉吃。

如果来的客人是老人或年轻的姑娘,主人就给他们吃胸骨肉。给客人该吃什么肉都有严格规定。

图瓦人特别尊敬长辈人。对年长的人要称“您”,进门、入座、喝茶、吃饭、喝酒一定让年长的人领先。为了对客人表示尊敬和热情,主人在给客人敬酒时,要把自己酒杯里的酒,让在坐的每位客人都尝尝。

蒙古族图瓦人,男女都爱穿镶边的蒙古袍子,爱用红、黄、绿色缎带做为腰带。好穿颜色鲜艳的袍子,都用蓝、绿、黑几种颜色。他们在出门、节日和喜宴时,男女都穿上蒙古袍子,男的头戴礼帽或缠布;女子用红、蓝布缠在头上。男女都喜欢穿皮靴和毡靴。

图瓦人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爱唱歌,休息时唱,喜庆节日宴会上唱:马头琴是他们最喜爱的特有的乐器,还有叫“托布术尔”的两根弦的弹拨乐器和口笛、叶尔各尔(小提琴)等乐器。图瓦人最大型的娱乐体育活动是“窝巴节”,每年6月举行一次,过节时要进行赛马、射箭、摔跤;开展祭山、祭天、祭火、祭树、祭鱼、祭敖包等项活动,还要拜佛诵经。

蒙古族图瓦人最大的节日是春节,常常是欢乐地庆贺好多天。春节要在哈纳斯湖冰上举行一次大型体育活动,进行赛马、摔跤、射箭等。

图瓦人实行一夫一妻制,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在结婚的头一天晚上,女方家要举行欢送女儿出嫁的宴会,亲朋都带上礼物赴宴庆贺。晚会上要唱歌、跳舞,专门歌唱一些赞美父母恩德和思念亲人的歌曲。婚礼一般只进行一天,婚礼上除了喝酒吃肉外,还要进行掰羊头等角力游戏,然后唱歌跳舞,一直闹到深夜。

图瓦人信仰喇嘛教。图瓦人的丧葬有火葬、天葬、土葬三种形式,一直延续到50年代初。据说因火葬往往容易引起森林和草场的火灾,所以较早就不用了,现在一般都以实行土葬为主。

俄罗斯学者最新发现,图瓦人可能是印第安人的祖先,印第安人祖先是亚洲人已属国际学术界定论。

一九九八年俄罗斯学者扎哈洛夫博士研究发现,图瓦人细胞中的脱氧糖核酸与印第安人的吻合为75%,而且两个民族的颧骨及尾毛的长相最为相似,而且印第安人与图瓦人在家教信仰习俗等方面的关系均十分密切,宗教信仰是原始拜物教--萨满教。

为此他断定图瓦人最有可能是印第安人祖先。

他们每年都要开展祭山、祭天、祭水、祭树、祭鱼、祭火等自然崇拜活动和祭敖巴祈佛,诵经等宗教活动,图瓦人的图腾崇拜和别民族有所不同,他们的图腾崇拜有着本民族的多样性,比如居住在湖边的图瓦人就以神湖作为本族的图腾,居住在高山下的人就以神泉为本民族图腾,图瓦人丧葬有火葬、土葬、天葬三种形式,现在一般为土葬为主,土葬时一般都在土上围上木头柜作为棺木,死人在棺木中大都采取坐式,竟为胎中形状。

图瓦民歌:

山腰上漂荡着白云,

河水在滔滔流淌。

故乡啊!哈纳斯,

无论我走到那里都永远难忘,

您是祖辈们生活的地方。

我为你自豪、为你歌唱。

生活在美丽的哈纳斯,就象在母亲的怀抱一样。

阿克库勒湖



阿克库勒湖是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组成部分。

湖区气象万千,一日四季,天气变化无常,一会儿红日高照,烈日当头,一会儿乌云翻滚,大雨来临,有时还雪花纷飞……

阿克库勒湖,好似镶嵌在冰峰雪岭中的宝石,远眺奎屯峰和友谊峰,皑皑白雪,银装素裹……

哈纳斯村东北54公里处有一个阿克库勒湖,从哈纳斯村到阿克库勒湖只有小便道。

该湖地处别迪尔套山西坡高山带,长6600米,最宽处1900米,面积8.5平方公里,湖面海拔1954米,湖水呈乳白半透明状,外观湖水为白色,略显混浊。

上游冰川中的岩块大都为白色花岗岩,经冰川运动,融水把岩石的白色粉末混入冰层内,冰川融化后,融水把岩石的白色粉末带人河流,进入湖泊,使湖水呈白色。阿克库勒湖(哈萨克语为“白色湖”)因此而得名。

阿克库勒湖是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独特而薄异的景观。

湖边及谷地中为茂密的云杉林,四周被层峦叠嶂的群峰包围,湖区气象万千,一日四季,天气变化无常,一会儿红日高照,烈日当头,一会儿乌云翻滚,大雨来临,有时还雪花纷飞。

登上湖北岸的果戈习盖达坂,俯视阿克库勒湖,好似镶嵌在冰峰雪岭中的宝石,远眺奎屯峰和友谊峰,皑皑白雪,银装素裹。阿克库勒湖湖面较宽且平静,色泽淡雅,湖水深,生长有小白鱼。湖小可划船垂钓。湖泊四周均为白雪皑皑的山峰,倒映湖中,别具风韵。

千湖



千湖距哈纳斯村13公里,处于喀拉苏阿河和格牙阿能尔库河分水岭地带,海拔1800-2000米。

千湖在哈萨克语称“门琼库尔”,意思为“1000个坑”,四周大大小小的湖泊星罗棋布,数以千计,湖泊中最大的叫喀拉库勒湖(黑湖),呈马头型,面积1.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米,其他小湖面积很小,其形状为圆形或长形,分布高度基本一致。

湖泊群是古冰川作用的结果。

湖泊群周围均为沼泽草地,草高10~15厘米,覆盖率90%。湖水来自冰雪融水和当地降水,均为淡水湖,湖泊群每年12月 全部结冰,5月解冻。

湖泊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湖水呈黑色,似龙潭碧月。薄云为千湖戴上面纱,时隐时现;蓝 天、白云、千湖、牛、羊群及星星点点的蒙古毡房,构成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使千湖成为夏季避暑和登山游玩的好去处。

图瓦人——一个不解的谜

1999年6月那次短暂的喀纳斯之行,给我留下了很大的遗憾,那就是由于我的忽略,使我和图瓦人失之交臂。那时,我为喀纳斯的迷人风光所陶醉,大部分时间都独自徜徉在湖区,因为对久居新疆的来人说,水在我们的生命里有一种神圣感,我用一种朝觐的心情凝视着喀纳斯湖,以致忽略了图瓦人的存在。当后来读到一些关于图瓦人的介绍时,我后悔莫及。2004年6月中旬,我应邀参加了为期5天的首届“喀纳斯风韵笔会”,有了一次了解图瓦人的机会。

1 找不到历史的足迹

  

当我第一眼看到那些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的人字形小木屋时,突然觉得自己正触摸到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这些木屋的主人,官方称他们为蒙古族图瓦人。对这种民族定位,图瓦人似乎有些疑惑,我们采访的几位图瓦老人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他们和蒙古族人没有关系,然而,我却看到,图瓦人每家都挂有成吉思汗的画像,很让人费解。在喀纳斯有关成吉思汗的传说很多,几乎所有神秘、壮观、美好的事物,在图瓦人的传说中都和成吉思汗有关。比如,在喀纳斯河中央有两个形状酷似脚印的小岛,图瓦人说这是成吉思汗追赶敌人时留下的脚印。很明显,成吉思汗在图瓦人的精神世界里举足轻重。

这些图瓦人究竟来自何方?一直是一个不解的谜。有的学者认为,图瓦人是400年前由蒙古迁入的,是蒙古族一个古老的分支;也有的专家认为,是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下的部分士兵家眷繁衍生息而成;也有学者认为是500年前由西伯利亚迁移过来的;还有学者说图瓦人很可能是印第安人的祖先,说法众多,至今没有定论。

图瓦人自己也很困惑。一位担任县政协常委的图瓦老人甚至质问我们:学者们已经研究了4年了,为什么还没有结论?一位图瓦老人告诉我们,禾木的意思是熊胸前的油,很久以前,他们的祖先来到这里,这里的棕熊几乎成群结队,他们勇敢的祖先杀死了熊,将熊油分给每一个山民,所以山民们把这个村子取名禾木。这个传说是图瓦人关于自己历史的惟一信息。

目前图瓦人居住区共有6处,主要分布在喀纳斯风景区附近,共有3个村落,即喀纳斯村、禾木村及白哈巴村,人口不及2000人。他们对外交流使用哈萨克语,对内使用图瓦语——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稀有语种。建国前,他们没有文字,建国后,政府为他们建立了蒙文学校,他们的书面语言是蒙文。

2 时间:用来消磨的东西

图瓦人几乎仍处于游牧时期的生活状态,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畜牧和种植大麦,种植完全处于粗放经营状态,他们几乎没有田间管理这个概念,从不浇水、施肥和锄草。他们在河谷种上大麦,就上山放牧,秋后回来收割,亩产一般可达200公斤。

数百年来,图瓦人一直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有人说“时间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需要消磨的东西”。图瓦人的驻地距离布尔津县城170多公里,一年中有7个月被大雪封山,他们的交通主要靠马匹和爬犁。

我仔细察看了那些木屋,都是由直径30厘米左右的原木搭成的,有大半截埋在土里,房顶一般用木板钉成人字形雨棚,显得原始古朴。房屋的周围有木栅栏围成的小院,许多人家养有马鹿。

他们的居室和厨房都很整洁,很多家的墙壁上挂有壁毯和兽皮。在室内很少看到现代化电器,我甚至没有发现一件乐器。我曾在大山里生活了15年,我深知大山里的孤独和寂寞,我知道自娱方式对一个山里人的意义。

大雪封山的日子,这些图瓦人只能躲在自己的小木屋里,忍受着寂寞的煎熬。于是,他们喜欢上饮酒,一种自酿的奶酒给他们带来生活的乐趣。据说这种奶酒富含人体所需的15种氨基酸和维生素A、E、C、B1、B2及钙、铁、钾、铜、钠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祛寒暖身、健脾开胃、舒筋活血、补肾壮阳、降低血脂、改善微循环和老年人骨质疏松等功效。这种奶酒不仅男人饮,女人甚至小孩也饮。酒消除了他们的寂寞,同时也在消磨他们的生命时光。

3 楚尔:古代音乐的活化石

  

在喀纳斯,我见到了一位叫额尔德什的民间演奏家,资料上说,他67岁,实际看上去有70岁以上。他使用的一种叫“楚尔”的乐器非常独特,是用喀纳斯湖边生长的一种叫“芒达勒西”的苇科植物茎秆掏空钻孔后调制而成。看上去像箫,长度大约有50厘米,下端明显粗于上端,用于演奏的孔只有3个。据翻译介绍,在目前的图瓦人中他是这种乐器的惟一制作者和演奏者。所以额尔德什老人的演奏也就成为喀纳斯一道独特的风景,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

据说,到这里听演奏,每人30元,而他每天要举办十几个场次。老人用他独特的技艺给家人和经纪人带来了财富,这也许是他始料不及的。当初他在13岁开始学“楚尔”的时候,完全出于对这种乐器的喜爱,他用了10年的功夫才掌握了技艺。

老人一共可以演奏13首曲子,其中有8首是他自己创作的,如每次必吹的《美丽的喀纳斯湖波浪》、《雄伟的阿尔泰山》是他中年时创作的。其它曲目如《黑走马》等是他的祖先传下来的。“楚尔”曲调沉郁苍劲,整首曲调比较平直,变化不大,让人惊奇的是,在低沉的主旋律中常常会出现比较委婉欢快的音阶,能够完成一个美丽的合声。

近年,“楚尔”已引起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有学者认为“楚尔”就是现存的古代音器胡笳。胡笳在古代流行于塞外和西域一带,最早的胡笳是“胡人卷芦叶吹之”,后来则用芦苇制成哨,装在无孔的木制管上吹奏,多表现悲凉的情绪,如蔡文姬长诗《胡笳十八拍》。魏书《笳赋》中说:“乃命胡人操笳扬清吹之,东角动南徵,清羽发浊商,刚柔待用,五音并进。”这段描述,证明胡笳能奏出宫商角徵羽等五个音阶,而不是单管无孔只能吹奏单音。学者认为,“楚尔”,可能产生在汉唐之前。所以“楚尔”又被音乐研究者们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

可惜,目前额尔德什老人独有的吹奏技艺尚无后人传承。据说他的两个儿子已开始学习,勉强能吹奏几首曲子。

4 古老独特的习俗

由于长期封闭的生活,图瓦人仍保持着自己独特的习俗。据了解,图瓦人比较大的节庆有3个,即春节、敖包节和邹鲁节。春节是图瓦人比较隆重的节日,每当春节来临时,他们一个个身着节日盛装,欢聚在喀纳斯湖周围上,举行赛马、射箭、摔跤、滑雪撬等比赛。狂欢之后,要举行全村人的酒会,并由喇嘛举行颂经仪式。

敖包节又称“塔克恩”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日。图瓦人的信仰虽以藏传佛教为主,但原始宗教对其也有较深的影响,他们仍保留了许多原始自发的自然崇拜,敖包节就是图瓦人祭祀天地日月和大自然的节日。

邹鲁节即汉语的“点灯节”,又称入冬节,时间是每年的农历十月二十五日,这也是图瓦人的特有节日,在这一天所有在外放牧的牧民都要回到村庄。主要是为了纪念活佛马盒卡拉逝世日,传说这位活佛活了125岁。

禾木村的退休教师塔朗海告诉我们,图瓦人的礼仪很多,如新生儿的诞生礼,婴儿期的摇篮礼,幼儿期的剪发礼,成年后的婚礼,死后的葬礼等等。他说图瓦人的婚礼一般选在秋天牧闲季节进行。结婚前还要举行订亲仪式,男方要给女方家送一到两匹马,根据女方家的人数,准备足够的赠送布料。送礼时男方要给女方唱送礼歌,女方有回唱就表示两家人和睦友好。待到结婚时,全村人像过节一样,男女老幼穿着礼服、带上礼物赴宴庆贺。

图瓦人的葬礼简单而又特别。人死后多用土葬,一般都在土坑中用原木做一个木框作为棺木,死人在棺木中通常采用坐式,就像出生前在娘胎中的形状。这种丧葬形式表现出强烈的回归意识。死者家属不穿孝服、不烧纸钱,但一定要请喇嘛念经引魂指路。前来参加丧礼的亲友要在灵前献上一条哈达,以表达对死者的敬仰和哀悼。

5 这里不再是世外桃源

在禾木乡,乡政府专门为我们安排了深入图瓦人住户的采风活动。我们被分成三组,每组安排了三户采访对象。

我们的第一个采访对象是一俭名叫塔朗海的退休教师,退休前他在乡中学里教数学,今年54岁,每月有1300多元的退休金。他有5个孩子,三男两女,有三个子女已经成家立业,有一个孩子在阿勒泰市上中专。

塔朗海的生活水平在全村属于比较好的,他的木屋比较宽敞,墙上挂有壁毯,室内摆设很整洁,我看到一台14英寸的电视机,用红色布套蒙着。我真后悔,忘了问他们能看到几套节目。不过,这台电视机让我感到现代文明正在改变这个古老的部落。

为了更多地了解图瓦人,不少人离开了指定的采访对象,到一些普通住户家里去采风,有一家图瓦人很热情地端出奶茶,最初大家还以为是图瓦人的礼仪,心里特别感动。谁也没想到,在告别时,一脸憨厚的主人,竟要收45元的茶钱。这个举动让大家都愣了,有一种灵魂被亵渎的感觉。看来,物欲的强大已经冲破古老的防线,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世外桃源。

然而,对于图瓦人来说,这也许是一个进步。

湖怪之谜何时揭开 是巨型鱼类还是远古物种

喀纳斯湖再次发现不明生物

1934年拍摄的尼斯湖“湖怪”照片,后经证实是伪造的。

位于新疆北部边境地区的喀纳斯湖不仅以景色秀美著称,更因水中“湖怪”令世人瞩目。

2005年6月7日下午7时50分左右,在喀纳斯湖旅游观光的7名游客乘坐游艇行至喀纳斯湖三道湾附近时发现,离游船200米左右的水面激起1米多高的浪花,两个长度目测约10米左右的不明物体一前一后,由西向东向湖心方向快速游去,湖面留下如快艇行驶的水线,约2分钟后便隐身水下。见此异状后,有游客当即用随身携带的摄像机捕捉了这一奇怪景象。6月8日,“湖怪”再次出现在喀纳斯湖,距上一次不到17个小时。

有人认为是巨型大红鱼

关于喀纳斯湖,当地牧民中流传着很多关于“湖怪”的传说,说养的牛掉到湖里就被“湖怪”吃了。

1985年8月11日,《新疆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出一条引人注目的消息:“喀纳斯湖发现巨型大红鱼。鱼头宽度在一米以上,鱼体长约10至15米,体重超过4吨……”

1987年,一支科学考察队进入喀纳斯湖探索“湖怪”之谜。经过两年考察,发现了一群由三四十条大红鱼组成的声势浩大的鱼群,每条鱼长约为三四米。考察队后来宣布,喀纳斯“湖怪”之谜已被揭开,被称为“湖怪”的大红鱼就是巨型哲罗鲑鱼。

其实,哲罗鲑和大红鱼是同一种鱼类。哲罗鲑是北方一种珍稀的冷水型食肉鱼类,生性凶猛,常年隐没在水中。繁殖季节鱼体呈红褐色,所以也有大红鱼之称。这种鱼体形狭长,头部扁平,满嘴都是锋利的牙齿,食物一旦被咬住,很难逃脱。研究表明,巨型哲罗鲑的重量约在2至3吨之间,常吞食浮游水面的野鸭等水禽,也吃湖中的水獭、大水鼠等。

“湖怪”可能有其他身份

不过,“湖怪”就是巨型哲罗鲑鱼的观点并非所有人都认同。哲罗鲑属于鲑科鱼类,它的重要特性就是繁殖季节的洄游,而喀纳斯湖是一个过江湖泊,它的上下游河道都比较狭窄,尤其是和湖区相连的部分,大多是乱石浅滩,大鱼是如何通过的呢?

有专家认为,像目击者描述的这么大的生物要生存,要有食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但喀纳斯湖作为一个内陆高山湖泊,湖水的温度非常低,湖里鱼类的生长速度很慢,要长到10米多长不太可能。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朱立平研究员认为,喀纳斯湖面发现的不明生物,不能说是“湖怪”,也不一定是鱼,它可能是豚类或者其他生物种类。由于生活在人迹罕至的深水湖中就变得特别大。



从喀纳斯湖捕到的哲罗鲑标本,长约1.45米,重约40公斤。

喀纳斯水怪有没有可能就是人类还没有发现的一种怪兽,一种类似史前巨鳄或恐龙的庞然大物呢?专家查证,在喀纳斯附近并没有找到恐龙遗迹。况且恐龙在650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而喀纳斯湖只有20万年的历史,这无论从空间还是时间上都毫无联系。当然,也不排除一种极小的可能性,那就是远古的某些遗留物种经过迁徙,在喀纳斯这种特殊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世界“湖怪”知多少

关于“湖怪”的最早记载可追溯到公元565年,爱尔兰传教士圣哥伦布和他的仆人在英国苏格兰高原北部的尼斯湖游泳,“湖怪”突然向仆人袭来。1934年,伦敦医生威尔逊声称他发现了尼斯湖怪并拍下了“湖怪”的照片,照片明确地显出了水怪的特征:长长的脖子和扁小的头部,看上去很像7000多万年前灭绝的巨大爬行动物蛇颈龙。但是,这一张照片后来证实是伪造的!据称,照片中的怪物形象,是按照海蛇的模样,用软木做成头和长脖子装配起来,再放到湖中去拍照产生的效果。

“强普”是美国版本的“湖怪”,出现在美国佛蒙特州的强普林湖。几百年以来,一直有人宣称在强普林湖的水面上看到怪物,它露出水面的头像恐龙的头。但到现在,没有人能确定“强普”是否真的存在以及它到底是什么东西。

“欧肯纳根湖怪”是传说中居住在欧肯纳根湖的生物。欧肯纳根湖位于加拿大哥伦比亚省欧肯纳根的核心地带。1872年,一位名叫约翰·阿里森的女士目击欧肯纳根水怪出现,根据她的描述,水怪体长有150米左右,头部像马,身躯像蛇。1989年,加拿大哥伦比亚省古生物研究俱乐部曾两度赴欧肯纳根湖考察,团员“幸运”地目睹水怪的出现。据描述,水怪长90米到100米,露出水面部分有好几个拱状背脊,皮肤有如鲸鱼般。

在中国,除了喀纳斯湖“湖怪”,湖北双潭湖、吉林长白山天池等地都传说有“湖怪”出没。据说双潭湖“湖怪”形体硕大呈弧形,看不见头尾。前几年有人拍到“湖怪”照片,认出湖怪实际上是一种特大的鳖。

要弄清楚到底有没有“湖怪”,还需经过有组织的考察,不能妄下定论。一项喀纳斯“湖怪”揭秘活动原定于今年7月进行,但由于潜水作业尚未通过专家论证,再加上湖水混浊,水下能见度低,水温低,这项活动可能要延期进行。

喀纳斯湖出现神秘“湖怪” 会吞食岸边牛羊

会客厅:观众朋友晚上好,欢迎您光临今晚的《新闻会客厅》。位于新疆北部的喀纳斯湖在20年来一直是以秀丽风景著称于世,更因为湖里有了湖怪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好奇心,今年2月份初喀纳斯湖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采访现场

北京时间6月7日19点50分左右,在神秘而美丽的喀纳斯湖景区,来自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李筱陵老师和7名同伴正乘坐游艇观赏喀纳斯湖的风光。当游艇行至三道湾附近停船拍照的时候,李筱陵突然发现,离游船200米左右的水面激起1米多高的水花,水花目测长约20多米,正由西向东快速向湖心方向游动。

全船的人都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随着水花的移动,人们看到原本连在一起长约20多米的不明物体,变成了两个,一前一后,鱼跃而行,湖面留下如快艇行驶过的水线,大约两分钟后,两个不明物体隐身水下,湖面很快恢复平静...喜爱旅游的李老师迅速拿起随着携带的摄像机,捕捉到了这珍贵的一幕。这是迄今为止人类首次近距离地拍摄到喀纳斯湖怪的画面。

会客厅:湖怪又出现了,而且被人拍下来了,这位就是亲眼目击湖怪,并把它记录下来的李筱陵女士。您去喀纳斯湖的时候听说过湖怪的传说吗?

李筱陵:听说过,我们同事有两个人曾经去过,回来谈到那个地方有湖怪,因为经常有牧民的牛羊被吃掉,不知道为什么会失踪,估计可能是湖怪。

会客厅:你当时在什么情景下看到湖怪?

李筱陵:当时我们乘着快艇出去,船到了三道弯的时候就停下来,风光挺好的,大家可以出来照照相,所以船当时是停下来的,我们都在船舱上面,照相的过程之中就突然有人就说那边是什么东西,觉得有一排浪花,很大的浪,大家以为可能是要过船吧,拍起的浪花,但没有船,又有人说是不是要起风了,风吹得到岸边卷的浪花,但周围没有风,当时大家都是看着那个地方。突然有人说可能是湖怪,这个时候大家都反映过来,纷纷拿照相机开始拍,我正好是拿着照相机,就拍下了几张照片,当时我的录像机在船舱里头。船舱里的人给我递出来。

  

浩淼的喀纳斯湖 湖怪出现

会客厅:我们在镜头上看,只看到长长的物体在水中溅起浪花。

李筱陵:因为距离太远,但是我们能看到的有一个东西在往前游,当时我一边在录的时候一边的感觉,我就觉得是一条鱼,一条很大很大的鱼。

会客厅:什么颜色呢?

李筱陵:好像是黑色的,深色的颜色,距离很远,没办法判断它到底是什么。

会客厅:当时您感觉有多长?

李筱陵:感觉十几米长,因为很远,又那么长,这么判断起来至少有十来米长。因为大家后来说的,都不一致,有的说甚至更长。

会客厅:大家都很兴奋,有没有害怕?

李筱陵:其实大家都在狂叫,都在一种很亢奋的状态之中,事过之后也没有谁觉得好像后怕。

会客厅:目击的时候你判断这到底是什么生物?

李筱陵:我当时觉得就是一条很大的鱼。

会客厅:你认为它就是传说中的湖怪吗?



湖边神秘的牛羊尸骨



6月8日在新疆喀纳斯湖拍摄的“湖怪”踪迹。这是“湖怪”继6月7日现身后又一次出现,距上一次不到17个小时

李筱陵:有可能,我们上船的时候,导游在船上讲解,好像是2003年曾经出现过湖怪,有多长,有多大,而且跃出水面多长时间,听当地人说冷水鱼是长不大的,为什么在冷水的湖里面有那么大的东西,肯定是没有被人们发现的,没被发现的东西有时候往往就有点神秘感,大家称之为怪,也不足为奇。

会客厅:当地见到这样的情况频率高吗?

李筱陵:很少,因为我们去了,开始是不知道摄下来之后,一路碰到很多的人,当地人都跟我说,就说他们在那儿生活几十年都没有看见过,甚至有一些当地的人经常去喀纳斯湖的,有些特别是搞接待的,就是经常去,每一年要去二三十次的那都没有,从来没有见到。

会客厅:你讲到当地关于湖怪有很多传说,都有什么说法呢?

李筱陵:主要就是因为牛、羊,到岸边去吃草的时候,就无缘无故就失踪,经常有这种现象发生。也有人说是不是被偷了,其实不太可能,因为那个地方的人很稀少,住的是少数民族,应该没有这种现象发生,但很多动物离奇地失踪,就觉得可能是湖怪。还有的人曾经跟我们说过,有牛被拖下水的痕迹,就是被东西拖下到水里去的,所以那这种东西到底是什么不知道,那就是怪。

会客厅:有没有说这个怪到底是什么东西?

李筱陵:那没有,只是有的人说,可能是一种大红鱼。

会客厅:下面介绍两位专家级朋友,袁国映是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从80年代开始,他就开始研究喀纳斯湖怪,多次进入喀纳斯进行环境生态考察,今年已经60岁了,对喀纳斯湖怪的研究兴趣一直不减。还有一位中央电视台《发现见证之旅》的栏目主编,从小生活在新疆,对传说中的喀纳斯湖怪产生浓厚的兴趣,在2003年拍专题片深湖魅影。

会客厅:您亲眼见到过湖怪吗?

袁国映:我亲眼见到过。见到过两次。

会客厅:立军呢?

余立军:我没有见到过。做纪录片时采访了很多目击者,看到了他们的一些资料。守了一个多月,就差那么一点,有一次我们准备去湖边拍摄的时候,我们到的湖边的时候,湖边有修路的民工告诉我们,来晚了,他们刚看到一条大红鱼。

会客厅:而刚才的李筱陵老师在天气非常好的条件下拍摄了画面。

其实李女士并非喀纳斯湖怪的第一个目击者,也不是惟一的一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目击者站出来,向人们述说他们所看到的情景:三位目击者说。

还有一些爱好者和研究者,在偶然间拍下了一些照片和录像。

但是,这些录像和照片,大都模糊迷离,不能清晰地再现当时的真实情景

会客厅:立军,看清楚的吗?

余立军:看这个图像的确看不太清楚,但是我觉得这和我采访到的目击者大多数的描述都是这个现象。

袁国映:这个镜头来看它很近,可以说是我们认为第一次这么近的距离能拍到这样的镜头,这样清楚的镜头可以说是,因为它在水里不可能很清楚的,看到上面有背鳍。

会客厅:你看到的湖怪也这么大吗?

袁国映:是从1985年从山顶上,大约从一公里三到一公里六这样的远距离看到的湖怪。应该说是这么大。这是1985年7月23号拍的。这是湖面,这是黑褐色,上面有红色的点子,这都是可以说是湖怪。
中国湖泊(一)哈纳斯湖 中国湖泊

会客厅:这个湖怪也太多了。

袁国映:是的。有50多条。多的时候50多只湖怪,数量比较多,它们聚集在水面上,大家看,它们聚集在水面上呼吸。

会客厅:只露出一个头?

袁国映:是的,只露出一个头,嘴巴在上面呼吸。

会客厅:从刚才的水花来看,包括刚才李老师给我讲的目击的情况来看,他们判断那个湖怪有十几米长,跟你看到的黑头是一种物种吗?

袁国映:它的头有个比例,我把树都拍到里边去让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它的大小,有大有小的,有中等的,看这个最大的头,跟这个树冠差不多,这个树冠至少在一米以上,一到两米,新疆大学有一个保护环境考察队,学生跟我们说看到了湖里有大鱼,头有121吉普车那么大,在1980年考察,我呆了两个月,从来没看到过什么东西,但是老师说是有湖怪,很大很大的动物。

会客厅:您是通过这样一个图来对比,它的全长应该是十米以上。

袁国映:是的。我们当时有的时候看到身子露出一点身子的。

会客厅:从刚才我们看到那个录像大概判断能不能判断出它的长度?就是前后翻出的水花的长度?

袁国映:从远的距离来看只能大致判断,因为它露出的不是全身,它只是脊鳍一点,能激起那么高的浪头,小鱼是激不起来的,只能是小鱼。

会客厅:您以为湖怪就是鱼吗?

袁国映:在80年代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湖怪,根本不相信,到85年我们到湖边考察的时候,他们说大鱼,我也不相信,我说胡说八道,没有那么大的鱼,我也认为是胡说八道,但是第二天我看到了那个情况,刚开始我以为是一片一片的水藻在水面上,想不到是鱼,红褐色水藻。以后他们拿望远镜一看大鱼,我突然想起了他们昨天说的,是大鱼,嘴巴很大,在呼吸,周围一条一条的泡沫。

余立军:另外在我采访到的专家,包括袁老师在内,都认为是鱼。

袁国映:长得比较大,一种是哲罗鲑,再一个就是江鳕,细鳞鲑是杂食性的,还有阿尔泰斯这些小型的鱼类,在这些鱼类当中,我们分析,因为在夏季繁殖季节偏红的就是大红鱼,小红鱼也有这种特点,但是它长不大,不可能超过一米。江鳕一般是在水下面活动,它不敢到水上面来,只有它能到水面上来,而且它是吃鱼的鱼,我们从搞鱼类研究的同志,我们一般在那里他先看到的,都认为只有大红鱼。

会客厅:那是龙。还有一个刚才李老师实际她在想说是鱼的时候她也自己有这样一个疑问,就说刚才我说淡水鱼长到五六米已经非常罕见的,这是我专门查的资料,李老师的话也印证我查的资料,冷水鱼的生长是非常缓慢的,几年长几厘米或者一厘米左右,在这样十米的冷水鱼在这个湖泊怎么可以长这么大吗?它这个种可以长这么大吗?

袁国映:是的,喀纳斯湖得天独厚,它很深,188米,有两到三公里宽,水质非常清。

喀纳斯湖的形成及特点:喀纳斯湖属于冰川时代形成的典型的高山冷水湖,深度达188米。按照现有的科学理论,高山冷水湖一般水的温度非常低,湖里鱼类的生长速度很慢,要长到一丈多长几乎是不可能的。

千百年来,由于喀纳斯神秘的面纱一直没有被揭开,湖底到底有没有湖怪,就一直口口相传。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针对喀纳斯,有关专家和学者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科技考察:袁国映就是这些考察专家中具有影响力的一位。他们的第一次考察是在1980年,以袁国映为首的考察队在这里住了三个多月,主要摸清了喀纳斯湖的生态结构,发现了白化熊、 绿蛙等当地的特色生物,也发现了湖边大量的动物骨头,有马、牛、还有野猪的骨头。第二次考察,是在1985年,这是一次专业性考察,考察的结果,科学家们发现,可能有一种叫巨型哲罗鲑的鱼存在。1988年,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王洪道曾也曾来到喀纳斯湖,进行过为期7天的科学考察。而且在湖里布了十几米深的网,但是结果只抓到两条2公斤重的鱼,也就几十公分长。

最后一次考察,也就是第三次考察,是在1989年,科考队捕捉到了2米多的哲罗鲑鱼。但是,到现在为止,所有在湖里捕到的鱼,最长也没有超过三米。

会客厅:您觉得它这个物种可以长这么大。

袁国映:可以长这么大,根据鱼类学家专门研究,他们把许多小鱼研究了以后,根据年龄和大小推算,他们认为它可以长到3.78米长,不到4米。

会客厅:但您刚才告诉我们是十米。

袁国映:是的,他们认为是最大的,不可能再大,还有他们可以长到500公斤,可以活到80岁,因为冷水鱼,它长寿。但是这种种科学推算,但是我看到的确实在十米以上,根据我去年看到的情况,我现在我的观点就是,我坚信,可能最大的一条在15米以上,可能还更大。

会客厅:从人类的捕获记录,科学考察的笔记上来讲有没有这么大的哲罗鲑鱼?

袁国映:它大到这个程度,可以说就很怪了,所以叫湖怪,科学记录我查的各方面的资料,最大的是鲟鱼,有长到9米的,在俄罗斯,是淡水鱼里面,当然海洋里面很大,我们不能说在贝加尔湖不到2.1米的哲罗鲑,这是有记录的。曾经捕到过两米三的,但是没有记录,没有什么准确的依据,捕到过两米三的,所以说现在这个鱼在十米以上可以肯定地说,世界是世界上首屈一指。

余立军:也就是说袁老师的意思就是,在喀纳斯湖里头,捕捉到的哲罗鲑能给大家看的实际上最长的是1.7米,保存下来的,但是在我的采访的目击者当中,一一个护林员告诉我,亲自告诉我,他捕捉到的一个鱼是2.30米。这也是我采访到最长的鱼,能够确证的最长的鱼。

会客厅:跟十米还是有点距离。

余立军:对,包括我采访到的专家实际上也分三种观点,有一部分专家认为,你刚才也知道淡水鱼归科鱼类不可能长得很快,后来我了解了一下他大部分都没有去过卡喀纳斯湖,都是凭着一个常规。还有一个观点,袁老师他们80年、85年都去了喀纳斯湖,他们一致认为至少湖中有三到四米的鱼是肯定的。另外还有一个观点,袁老师他认为有十米长的大鱼。像这样的淡水鱼它长这么大,靠什么维生吗?

袁国映:现在10米的鱼它只能吃比它小的形体才能生活,它不可能抓小的,抓很多才能吃饱,它抓不到那么多,毕竟是它不容易捕捉那么多的小鱼来塞饱肚子,根据我当年在85年看到的鱼,特别是大鱼跟小鱼距离都很远,我就看到,小鱼大鱼,只有两条大的鱼它可能靠近,我当时就有这种观点,那是大鱼吃小大鱼。

会客厅:大鱼吃中鱼,中鱼吃小鱼。

袁国映:是的,然后小鱼形成一个食物链,我在85年的时候在湖边看到几万条小鱼黑压压的。只有它自己吃自己的同类才行,否则它要饿死。这个以后得到证实了,就是看到那个标本,将近一米七的鱼的标本,但是捕捉到以后肚子扒开,肚子里有一米长的小红鱼,那个红鱼肚子里有一个划板子,那个鱼本身就表现了一个食物链。

余立军:袁老师原来说过,这么长鱼跟吃小鱼就跟吃面条一样,所以就是说这么长鱼假如说吃一个人也是跟吃面条一样,所以我们当时听袁老师的话,我们下水的时候我们就很担心,这么长的鱼要吃我们的水下摄师就跟吃面条一样。

会客厅:现在像长到这么大的哲罗鲑鱼实际在现在也是绝无仅有的,也可以当做湖怪来看了。

余立军:不过我在专家了解中,他们有一个传说,苏联有个专家写了一个中国的黑龙江的鱼类志,他说这种鱼不仅在喀纳斯湖有,在东北的黑龙江流域也有,当时记载了一个传说就在这个书上记载了一个传说,说是当地有一年冬天,有一条大鱼就跳到河面上来了,就搁浅,搁浅了之后,当地的村庄的村民拖不回去,每天就来用刀子割一点鱼肉吃,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之后,这个鱼化冻了又游走的,就说明这个鱼有多大。

会客厅:而且自愈能力很强。

袁国映:那是在书里记载的一个故事,但是我认为它是一种传说而已,绝不可能,一个冬天跳到地面上还不冻死了,零下三四十度。

余立军:村民吃了一个冬天的肉最后游走了。

会客厅:而且您判定说可以有这么大的哲罗鲑鱼,这在世界上是世世界之最,世界治保,它作为一怪或者一景也确实值得人们去看,我想最后确定一点,您认为我们刚才拍到那个湖怪百分之百是哲罗鲑鱼吗?

袁国映:是的,我认为是百分之百。

会客厅:但是有很多专家有不同意见,我们下边要讨论讨论这个1%或者10%的可能。

在喀纳斯,当地牧民流传着很多关于湖怪的传说,这些传说开始于元朝的创立者——成吉思汗,一直流传到现在。

湖底有两个怪物,出现时翻江倒海。

牧民:“成吉思汗喜欢喀纳斯湖美丽的风景,希望死后葬身于此”

牧民:“成吉思汗密令,死后把遗体交给当地的土佤人,土佤人编出水怪的传说,震慑周围人。”

这些仅仅是一些美丽的传说。三次考察,使喀纳斯湖怪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但是由于考察最终都缺乏有力的证据支持,至今仍处于推断阶段,最后的迷底依然还没有完全解开。其实,自然界中,仅仅水里的世界,就有许多未解之迷。比如我们已经熟知的尼斯湖水怪,我国的青海湖水怪. 神农架长潭水怪.等,都还是未解之迷。2003年8月23日中午,长白山天池“怪兽”再次亮相,在场的40余名游客看到,湛蓝的水中,一个正在游动的黑色的动物清晰可见。

会客厅:看来不光喀纳斯湖有湖怪长白山天池发现了湖怪,青海湖发现了湖怪,铜山湖发生了湖怪,洪湖水也发生了湖怪,难道它们都是哲罗鲑鱼吗?也都是大鱼吗?

袁国映:不一定,可能也有爬行类或者是其它动物。在喀纳斯湖的,我可以肯定,我看到的两次都是哲罗鲑,至于有没有其它的。

余立军:像这些长白山、喀纳斯还有青海湖我们都做了一定的调查,但是后来我们发现,这些湖怪大多数局限于传说和个别的目击事件,没有人进行专门的科学考察,唯独是喀纳斯湖有这么多真实的目击事件,而且有这么多专家去考察,所以只能说喀纳斯湖得出这个结论是比较真实可信的,别的都趋于传说。

会客厅:袁老师,您能告诉我长白山天池里是什么东西吗?

袁国映:在1960年就传说有湖怪,但是因为有动物学家解释,说那是水面上的昆虫游过去以后波纹大而形成的,我当时相信这种观点,但是这些年又陆陆续续出现,有人看到过有20多只,我们现在还没很好地研究,搞清楚它,但是奇怪,英国的自然杂志登了一篇文章,长白山天池湖怪,脖子很长,鳍也很长,它属于爬行类。

会客厅:是缘故动物?

袁国映:是的,是远古动物的后代。

会客厅:也没有活体?

袁国映:现在没有抓到活体,他们现在类似于尼斯湖湖怪。而且有三千人看到,不能说这三千人都去作假。

余立军:我自我感觉,因为拍这个水怪就会采访很多目击者,我感觉到有些目击者就有先入为主的观点,因为水怪其实大家并不陌生,很多人潜意识就是因为水怪做了个榜样,所以他们轻易把看不清楚的东西首先先入为主的观点就认为可能是不是那个东西。

会客厅:青海湖的地理不会太复杂,湖甚至有30多米,湖水很清澈,从我们现在科技来看,要揭开这样的谜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呢?

袁国映:青海湖很大,从我们现在科技,按道理来说,我们那么大高清技术,但是实际上并不容易,我认为这样的动物到现在还能够,如果真有的话还活着,还能撇开人类对它的追捕或者是猎杀,能够活下来,说明它是非常聪明的,我就把哲罗鲑称作喀纳斯湖的精灵,但是它从没出过攻击人的记录。

会客厅:今年9月份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科考探险队,中国潜水协会的水下摄影队等四部门要对喀纳斯湖进行为期十天的湖怪大揭秘的行动,你们认为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袁国映:我刚才说了,这种鱼特别精,潜水员下去,它避得远远的,什么也拍不到,已经有过两个国外的考察队也潜过水,他们就什么也没弄到。



喀纳斯湖位于阿尔泰山西北部的峡谷中,湖南北长约24公里,东西宽2公里左右,最大水深达188米,是我国最深的高山湖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194243.html

更多阅读

沈阳故宫导游词 喀纳斯湖导游词

准备导游面试时,我各方面的整理了一下,把辽宁省的24个景点导游词都打到了电脑里。把它们都发到这里吧,留着以后备用!沈阳故宫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此次游览的景点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 4A

行摄喀纳斯摄影自助游攻略 喀纳斯摄影

行摄喀纳斯(摄影自助小木屋住宿游,含银河拍摄心得及天池吐鲁番简单攻略)(先发张喀纳斯湖的美图)从小到大玩了太多地方,从来没想过要写什么攻略或者游记,但这次新疆喀纳斯回来,觉得玩得特别爽,而且留下太多没时间玩的以后还要去的,所以决定

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喀纳斯景区5A 喀纳斯景区

喀纳斯湖 喀纳斯湖喀纳斯湖是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北部一著名淡水湖,位于阿尔泰山脉中,面积45.7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20米,最深处达到196米,蓄水量达53.8亿立方米。外形呈月牙状,被推测为古冰川强烈运动阻塞山谷积水而成。喀纳斯湖湖

新疆 探访传说中水怪经常出没的喀纳斯湖组图 喀纳斯湖水怪

喀纳斯,原名为哈纳斯,是蒙古语,有两种解释:一说是“美丽而神秘的地方”,一说是“峡谷中的湖”。喀纳斯湖坐落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山脉的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北邻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东连蒙古国,位于边境小县布尔津境内。喀纳斯湖成因是冰川刨蚀

新疆喀纳斯图瓦村落 新疆伊犁草原图片

喀纳斯秋色  喀纳斯图瓦村与喀纳斯湖相互辉映,融为一体,构成喀纳斯旅游区独具魅力的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图瓦人是我国一支古老的民族,以游牧、狩猎为生。近四百年来,定居喀纳斯湖畔,他们勇敢强悍,善骑术、善滑雪、能歌善舞,现基本保持着

声明:《中国湖泊一 哈纳斯湖 中国湖泊》为网友我有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