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就在诸葛亮沉吟不语的时候,一旁的马岱站起来阐述了他的看法。
“由子午谷偷袭长安,即便能成功,但若我军不能及时占据潼关,魏国的援军将会大举东来;关中地区又是广阔的平川之地,正是曹军铁骑驰骋的理想战场,而我军是以步兵为主,两军交战,我军恐很难取胜。”
马岱的建议,让诸葛亮彻底打消了出兵关中的战略意图,他决定以陇右地区作为首选的战略性出击方向,于是诸葛亮笑着对魏延说道:
“走子午谷并非万全之计!你欺夏侯楙无能,但他的部下中却并非没有良将。倘若魏军在小路上设下埋仗,到时候不单你这一万人白白牺牲,我军锐气也将严重受挫。此计还是不要使用为妙!”
听了诸葛亮的话,魏延有些不高兴,他忍不住反问了一句:“丞相若率军从大路进发,魏军必然会尽起关中之兵,于半路相拒;则两军将会旷日持久,那我军又何时能取得中原?”
诸葛亮笑了笑,说道:“将军莫急,我知道你胆气可嘉,不过你的计谋实在过于危悬,不如兵出平坦大道,先取陇右,是为十全必克而无虞。”
最终,诸葛亮没有采用魏延的计策,而是引兵向陇右杀去。
子午谷奇谋胎死腹中,留给后世者无限的遐想。
也给魏延心中造成了一道无法弥合的伤痛。
于是我们在历史记载中便发现了这样一句话:
“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大军出征!
站在曹魏西陲放眼南望,是一条横亘千里的秦岭;这绵延险要的山脉,既堵住了曹魏吞蜀的野心,也禁绝了蜀汉北上的欲望。
至少魏国人都是这么一厢情愿地认为的。
此刻的魏国上下,几乎都存在着这样一种观念:自从关羽、刘备相继死去之后,蜀汉已经再也没有实力主动挑衅魏国;至于蜀汉皇帝刘禅,只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不足为虑,蜀中又鲜有名将,何况两国总体实力悬殊,所以魏国是无论如何不会想到一个小国敢在这个时候主动进攻他。
正是基于这样的心里,魏国对元气大伤后的蜀汉相当的蔑视,其关陇一带兵力极其薄弱,基本上没做什么准备,可以说,整个关中地区都没有任何强大的部队。
更重要的是,当时魏国的关中主将正是安西将军夏侯楙。恰如魏延所说的那样,夏侯楙“怯而无谋”,是凭裙带关系来镇守长安的。
这位夏侯楙是曹魏名将“独眼将军”夏侯淳的次子,由于曹操对夏侯淳的病逝十分痛惜,便把女儿清河公主下嫁给了夏侯楙,如此一来他就成了附马。后来夏侯楙又仗着家世以及与先帝曹丕的交情,才得以升任现在的军职。事实上,这位仁兄除了吃喝玩乐、搜刮民财以外一无所长。
诸葛亮很是兴奋,决定正式进军陇右。
魏蜀交界,这里的山脉静悄悄的。
陇右地带最关键的据点是天水郡。天水位于陇山山脉的西侧,控扼沿渭水河谷穿越陇山之路。而陇山又是关中的西部屏障,只要蜀汉控制了天水,就可以自陇西东逼关中,则关中形势不利,所以天水对陇右和关中都有重要意义。
蜀汉要想夺取陇右,必先取天水;而要取天水,必出祁山。
于是史册上就有了诸葛亮“首出祁山”,以及后来的“六出祁山”之说。
大战终于开始了。
诸葛亮首先出招。
按照一般人的思维,既然要出祁山,那就赶紧带着大军向祁山方向进发吧。
这样做没错吧?
正常情况下,当然没错!
但这样做太容易暴露目标,敌人很快就会做出反应。
诸葛亮决定声东击西。
他先令镇东将军赵云与邓芝统兵一万人,从阳平关出发,出褒斜道、直取郿城。
这是一路疑兵,目的就是为了让曹魏以为蜀军准备走斜谷,取郿城,有进军长安的意图,从而吸引陇右及关中魏军的注意力,这就有利于诸葛亮亲统大军乘虚进军陇右。
现在的赵云,虽然已年过古稀,但体力充沛,勇武不亚当年。他和邓芝领命后便立即率领着部队离开阳平关,走进褒斜谷,向北进发。
行军的路上,赵云让前军旗号大书“赵”字和“邓”字,而中军依旧举着“诸葛”的旗号,同时沿路建立了许多空寨,广插旗帜,营寨连绵百多里长,声势浩荡,给人一种蜀军主力部队大举来袭的感觉。
魏军得到消息后也迅速做出了反应:派出西凉大将韩德引兵相拒。
这位韩德同志是魏国不可多得的猛将,善使开山大斧,有万夫不当之勇,其膝下有四子,均精通武艺,弓马过人:长子韩瑛,次子韩瑶,三子韩琼,四子韩琪。
魏蜀两军最终相遇在凤鸣山,一场恶斗在所难免。
凤鸣山这一战,在前几年刘德华主演的那部《三国之见龙卸甲》中被表现淋漓精致,其中于荣光所扮演的正是韩德同志;在这战中,赵云奋勇当先,一人力斩韩德、韩瑛、韩瑶、韩琼、韩琪五员战将,大败魏军。
很快,边关六百里快报便送到洛阳城:诸葛亮亲率大军兵出褒斜道、直取郿城;凤鸣山一役,先锋赵云力斩韩德等五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