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大观 文化大观园
作者:陆 波
一、阅读下面文字, 完成1-4题。
地震爆发的玄机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现象, 简单地讲, 就是地壳板块之间的撞击。当一块岩石撞到另一块岩石上时, 就会产生粘附和滑动作用。地壳板块的不可逆转的运动是永远无法抵制的。当岩石在运动中变得扭曲变形时, 压力不断聚集最终越过某一临界线, 地表就会突然滑脱, 地震便会爆发。如果这种爆发发生在深海海底的话, 那么就会发生海啸。如果这种爆发导致地壳下的岩浆喷发, 这就是火山爆发。
科学家们发现, 地震并不在简单的循环中爆发, 也不会预先向人们声明它的到来, 在地震出现之前的各种情况总是差异显著, 没有任何可靠的先兆可以被识别出来, 就这样, 没有循环, 没有警告, 没有事先的信号, 只要地壳在运动, 随时都会颤动。即使一场地震在三分钟后就在脚下爆发, 人们也很难预测。如今, 尽管有研究表明, 在大地震前有一些动物异动的现象, 也有一些莫名的发光现象, 可是这些现象对严格的科学研究来说, 似乎很难构成研究的对象。
那么地震爆发真的就没有规律吗?
科学家通过不懈的研究, 发现了地震爆发的盖本伯格- 理克特定律。这条定律可以简单地表述为: 地震爆发释放的能量越大, 那么它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而地震释放的能量和它爆发概率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 如果 A 类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 B 类地震的 2 倍, 那么, A 类地震的发生频率就是 B 类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 能量增至 2 倍时, 地震的爆发机率就降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地壳是由许多板块构成的, 板块下面是高温流动的地幔, 在由地幔构成的深海上, 这些板块就像巨大的木筏一样在滑动, 在这种地理理论中, "板块"这一个词是指地球外壳的断裂块, 每一块大约有几百千米厚, 地震的引发过程就是板块和板块之间的能量爆发。人们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不同, 把地震分为不同的级别, 而级别每高一级, 释放的能量就要高出十倍。也就是说, 八级地震释放的能量是七级地震释放能量的十倍, 我们根据上述的能量定律粗略估计, 八级地震发生的概率大约为七级地震发生概率的百分之一。换句话说就是地震规模越大就越罕见。
事实上, 小规模的地震一直不断地发生。三级以下的小地震发生的频率是很高的, 而这种小地震的强度很小, 地面上的人们甚至不能感觉到,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 是什么导致了一场小地震或另一场大地震呢? 科学界对地震的研究只是提供了一个看似矛盾的答案, 这个能量定律也许并没有对地震的具体预测有什么实质上的帮助, 但是它至少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地震发生的宏观规律。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关心的只是那些会对人们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地震, 而这些地震在来源上和那些微不足道的小地震是没有区别的, 也就是说, 原因都是完全相同的, 引起印度洋大海啸的地震和我们脚下微不足道的小震颤, 除了能量不同之外, 并没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 这也就给了科学家们这样的暗示, 准确预测超大地震在何时何地爆发的可能性非常之低, 几乎为零。
(选自《百科知识》2005年第2期, 有改动)
1.下列对“地震”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简言之, 地震就是地壳板块之间撞击而引起的一种地壳运动的现象。
B.地震的引发过程就是厚约几百千米的板块与板块之间的能量爆发与释放。
C.地震爆发是由于岩石在运动中扭曲变形, 聚集的压力超过临界线, 地表突然滑落造成的。
D.地震总会伴随着海啸或是火山爆发, 对人类危害极大, 促使人类不得不对它进行深入研究。
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 正确的一项是( )
A.地震爆发既非简单的循环, 也无任何先兆, 它随时可能发生, 是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
B.依据盖本伯格—理克特定律, 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与其爆发频率的高低成反比。
C.构成地壳的板块如同巨大木筏一样漂浮在高温流动的地幔之上, 相互撞击, 就形成了地震。
D.盖本伯格—理克特定律对地震的具体预测并没有实质帮助, 因此在地震学研究上没有多大意义。
3.下列有关“地震级别”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震级别是人们依据地震释放的能量划分出来的表达地震爆发规模的术语。
B.地震级别越高, 释放的能量越大, 其发生的机率也就越小。
C.七级地震和三级地震爆发时释放的能量悬殊, 前者释放的能量是后者的40倍。
D.级别低的小地震与级别高的大地震尽管在规模上相去甚远, 但其爆发来源都是一样的。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 以下推断和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地震级别越高, 破坏力也就越强, 因此, 为防止灾害, 减小损失, 地震学上应只关注大规模爆发的地震。
B.地球上地震的发生几乎没有间断过, 只是大多小规模地震因释放能量极小, 地面上的人根本感觉不到。
C.到目前为止, 我们常提到的震前莫名发光现象、动物异常现象等是预报地震的有效方法。
D.准确预测超大规模地震将在何时何地爆发的可能性为零, 对此, 科学家也只能表示无奈。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春 雨
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 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 野塘漫水可回舟。
1.诗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 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请从两方面来作具体分析。
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1-4题。
一句话一辈子
董保纲
有这么一个寓言故事。在茂密的山林里, 一位樵夫救了一只小熊。母熊对樵夫感激不尽。有一天樵夫迷路了, 遇见了母熊, 母熊安排他住宿, 还以丰盛的晚宴款待了他。翌日晨, 樵夫对母熊说: “你招待得很好, 但我唯一不喜欢的地方就是你身上的那股臭味。”母熊心里怏怏不乐, 说: “作为补偿, 你用斧头砍我的头吧。”樵夫按要求做了。若干年后, 樵夫遇到了母熊, 他问: “你头上的伤口好了吗? ”母熊说: “噢, 那次痛了一阵子, 伤口愈合后我就忘了。不过那次你说过的话, 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真正伤害人心的不是刀子, 而是比刀子更厉害的东西——语言。古人说: “口能吐玫瑰, 也能吐蒺藜。”通过一个人的谈吐, 最能看出其学识和修养。善良智慧或者温厚博学的语言, 能融冰化雪, 排除障碍直抵对方心岸。
读中学的时候, 语文老师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
二次世界大战后期, 盟军准备发动一次大攻势, 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在一天傍晚来到莱茵河畔散步, 看见一个神情沮丧的士兵迎面走来。艾森豪威尔打招呼 道: “你还好吗, 孩子? ”那青年士兵回答: “我烦得要命。”老师讲到这里, 让我们猜猜艾森豪威尔将如何回答。
同学们纷纷举手, 一个同学说: “他是盟军统帅, 一定会说战争就要打响, 你为什么萎靡不振? ”另一个同学说: “你沮丧什么? 是不是贪生怕死? ”后面发言的几位同学也都是差不多的说法。
老师摇了摇头: “艾森豪威尔说, 嗨, 你跟我真是难兄难弟, 因为我也心烦得很, 这样吧, 我们一起散步, 这对你我都会有好处。”
艾森豪威尔没有打任何官腔, 他那平等、亲切的人情味, 让那个士兵受到感动, 并以有这样的统帅而振奋, 后来在战场上表现得十分英勇, 多次立功。
一句抚慰人心的话, 能够照亮你的心灵, 甚至会影响你一辈子的生活态度。因为一句话, 总有一些身影让我们感动, 总有一些面孔将我们暗淡的心重新点亮。
记得那个灰色的七月, 高考落榜的我黯然神伤, 无法面对现实。我的老师对我说: “人生就是这样。快乐自然令人向往, 痛苦也得承受, 这是真实的人生之途。你不必为一次的失败而烦恼。其实人生的每一种经历都是一笔财富, 就看你如何去体会, 如何去理解。”最后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摔倒了就要爬起来, 别忘了再抓一把沙子。”如今, 将近八年了, 老师的话还不时地在我的耳边响起。每当我遇到挫折时, 我就会想起老师的话, 吸取教训、鼓起勇气, 迈向一个新的目标。
1. 为什么说 “真正伤害人心的不是刀子, 而是比刀子更厉害的东西——语言”?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写出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1) 口能吐玫瑰, 也能吐蒺藜。
(2) 摔倒了就要爬起来, 别忘了再抓一把沙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本文之后, 你认为要做到语言得体动听, 必须具备哪些因素?请根据文意分三点对此作概括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原文, 回答下面的问题。
(1) “作为补偿, 你用斧头砍我的头吧。”作者安排这一细节的目的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同学们几乎都猜不到艾森豪威尔将如何回答的原因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 熊四明)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4题。
圬①之为技, 贱且劳者也。有业之, 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 约而尽。问之, 王其姓, 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 发人为兵, 持弓矢十三年, 有官勋, 弃之来归。丧其土田, 手镘②衣食, 余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 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 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余, 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 “粟, 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 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 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 而百官者, 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 唯其所能, 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 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 可力焉。又诚有功, 取其直, 虽劳无愧, 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 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 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而无愧者取焉。”
“嘻! 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 又往过之, 则为墟矣, 有再至三至者焉, 而往过之, 则为墟矣。问之其邻, 或曰: ‘噫! 刑戮也。’或曰: ‘身既死, 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 ‘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 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 非强心以智而不足, 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 非多行可愧, 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 抑丰悴③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 吾之心悯焉, 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 我岂异于人哉? ”
愈始闻而惑之, 又从而思之, 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 以济其生之欲, 贪邪而亡道, 以丧其身者, 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 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 韩愈《圬者王承福传》, 有删节)
[注]①圬: 粉刷墙壁。圬者: 泥水工。 ②镘: 抹墙用的抹子, 俗称泥刀。 ③丰悴: 盛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听其言,约?而尽。约: 简要
B.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赖: 信赖
C.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 怠: 懈怠
D.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理: 治理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 全都能说明作者“凭付出劳动而生存”的观点的一组是( )
①听其言, 约而尽 ②视时屋食之贵贱, 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 ③任有大小, 唯其所能, 若器皿焉。④食焉而怠其事, 必有天殃 ⑤又诚有功, 取其直, 虽劳无愧 ⑥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 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⑤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叙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建筑工人的王承福曾有功勋, 但他凭辛勤劳动而生存, 而且很自得。
B.王承福认为吃饭活着就要尽能力做好自己应做的事, 所以他一天也不敢停止劳作。
C.王承福曾入富贵之家做工, 后看到它们变成了废墟, 认为这全都是因不辛勤劳作造成的。
D.作者为王承福作传是为了警醒自己, 同时也起到了警示世人的作用。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任有大小, 唯其所能, 若器皿焉。
(2)非强心以智而不足, 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
(河北 曹保顺)
参考答案
一、1.D ( 地震并非总会伴随海啸或是火山爆发)2.C (A 没有任何可靠的先 兆 B 并非成反比 D 盖本伯格- 理克特定律至少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地震发生的宏观规律)3.C ( 七级地震是三级地震爆发时释放能量的 10000 倍)4.B (A 大地震在来源上和小地震没有区别, 小地震同样有研究意义 C 并非有效方法, 到目前尚无有效方法 D 科学家不会停止研究)
二、1.农人喜雨、鸥鸟嬉戏的 抒发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2.A.虚实结合的手法。题目为“春雨”, 第一、二句诗是虚写“春雨”, 第三、四句诗是实写"春雨"。B.侧面描写的手法。题目为“春雨”, 第一句诗写“耕人”不下地劳作, 而是在山林中谈话。第二句写鸥鸟飞来嬉戏。两句诗均使人感到春雨下得正浓。 C.设问修辞格的运用, 进一步表明“春雨”带来的喜悦之情。D.卒章点题, 表现春雨的丰沛。
(以上4点, 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三、1.刀斧伤及的只是皮肉, 短时期内就能愈合; 语言伤及的是人的心灵, 它能浇灭人的热情, 摧垮人的自尊, 给人造成的精神痛苦是长期的、巨大的。2.(1)口中能说出抚慰人心的好话, 也能说出伤害感情的坏话。(2)失败了就要继续奋斗,别忘了, 要吸取教训。3.(1)必须善良智慧, 温厚宽容。(2)必须平等待人, 有人情味。(3)必须充满爱心, 见识广博。4.(1)作者安排这一细节, 是为了与语言的伤害形成对比, 反衬语言的伤害更厉害。(2) 没有掌握艾氏因势利导的技巧。
四、1.B(应为依赖, 依靠)2.B 3.C 4.(1)责任有大小, 只是各尽所能, 就像各种器皿用处不同一样。(2) 不就是强迫使脑子聪明而达不到, 不选择和他的才能相称的工作而硬去干的结果吗?
附文言文译文:
泥瓦匠这种手艺, 是低贱而辛苦的。有一个以此为业的人, 却是自得其乐的神态。听他说话, 简要而透彻。问他姓名, 姓王名承福。祖祖辈辈是长安的农夫。天宝之乱, 征召老百姓当兵, 他就拿弓箭当了十三年兵, 立功受勋做了官, 他却弃官回家。由于土地已经丧失, 于是就拿起泥刀谋生, 至今三十多年了。他租住街市上房屋, 付给房主房租、饭钱。根据当时房租和饭钱的高低, 而增减泥工的工钱,若有剩余, 就送给街上那些病残饥饿的人。
王承福又说: “粟米, 是要种了才生长出来的; 至于布匹和绸缎, 一定要靠养蚕纺织才能制成; 其他用来维持生活的物品, 都要依靠人们劳作才能完成, 并靠它们生活。但是, 一个人不可能样样都做, 应该各尽其能相互帮衬。所以君王是治理国家使我们得以生存的; 各种官吏, 是秉承君主旨意教化百姓的。责任有大小,只是各尽所能, 就像各种器皿用处不同一样。靠着一种手艺而不负责任, 一定有天降的灾祸, 所以我一天也不敢丢掉泥刀去游玩。那泥工是容易掌握的, 只要努力就可以了, 就可以做出成绩来, 取得工钱, 虽然辛苦, 却无愧于心, 我的心情很坦然。体力容易发挥并做出成绩, 脑子就难勉强使它聪明了。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 这也是应当的。我只选择那容易做取得酬劳而无愧于心的事来做。”
“唉! 我拿泥刀出入富贵人家去做工有好多年了。有的去过一次, 再经过时,那儿已成废墟了; 有去过两、三次的, 后来经过时, 也变成废墟了。问他们的邻居,有人说: ‘唉! 判刑杀头了。’有的说: ‘主人已经死了, 他的子孙不能守住家业。’有的说: ‘主人死了财产归公了。’我由此看来, 他们不就是做事不负责任, 而遭天降之灾的人吗? 不就是强迫使脑子聪明而达不到, 不选择和他的才能相称的工作而硬去干的结果吗? 不就是做了许多亏心事, 知道不行还勉强去做的结果吗? 或者是富贵难于保守, 功劳微薄而享受太多的缘故吧? 还是盛衰都有一定的时运,不能长久呢? 我心中同情他们, 所以选择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做。其实, 喜爱富贵忧虑贫贱, 我难道和别人不同吗? ”
我刚听这话时不太理解, 接着又想了想, 觉得他是一个贤明的人, 是人们所说的独善其身的人。他比起世上那些患得患失的人, 为了满足自己生活的欲望,贪婪邪恶不顾道义, 以致伤天害理的人, 还是要好得多, 而且, 他讲的话有些是可使我警觉的, 故而我为他写了这篇传记, 作为自己的鉴戒。
谈谈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及其解释
作者:陆 波
文章是语句构成的有机整体,而其中的有些重要语句是有着深层的含义的,这些被追问深层含义的语句(需要解释深层含义的语句)有着独特的表达形式,是富于意味的语句。这类语句为了传递潜在的客观信息,有着创造性的表达形式,并以追求这种创造性的表达形式为现实目标,将无穷的审美趣味作为最终目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一见这样的语句,就会发现它远离了通常的司空见惯的模式,不再一目了然,而字词之间却散发着特殊的诱惑,生成着强烈的震撼。毫无疑问,只有这样的语句才是文章的眼睛,才会有着动人的神韵;文章如果没有了这样的语句,就会走向平淡无味,滑向单调呆板,就像炒菜忘记添加食盐,花园没有种植花草,大地缺少了山峰,海面不再兴起波浪。
被追问含义的语句其实就是文中的秀句、警句,与口头传诵的秀句、警句相比,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二者表达都具有创造性,都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味道。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没有获得独立自足的特性,后者获得了独立自足的特性。文中的秀句、警句要受到整个文章语境的制约,其含义源于语境,因而含义比较狭隘,或者说概括性要逊色很多。口头传诵的警句是独立存在的言语,三言两语就构成了一个完全独立的文本(作品),而且折射出普遍的道理。即使那些来自于文章的被人传诵的警句,也因脱离了具体文章的语言背景而改变了自己具体的含义。
解释被追问含义的语句有一定的困难,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双向互动:一方面要准确分析语句的独特构成和表达方式,并以此作为了解语境的基础;另一方面是要仔细阅读语句的上下文(语境),并以此作为解读语句的依据。两个方面必须兼顾兼融,厚此薄彼绝对不能很好地进行解读、阐释:只知解剖语句,容易陷入主观猜想,含义没有具体的落点;只知品读语境,容易导致不知所措,语句的含义得不到限制。
大体而言,被追问含义的语句的独特构成和表达方式有四种类型:第一,表达是一种高度的浓缩,含义藏于词语的空白处;第二,表达是一种美丽的伪装,含义藏在词语的背后;第三,表达是一种巧妙的指示,含义处在指示的彼岸;第四,表达是一种蓄意的悖理,含义藏在惯常之处。需要提醒的是,那些包含有替代性、隐含性、特定性信息的词语、短语的语句,是依靠语境解释词语就可获得整个语句含义的,本质上属于理解重要词语的范畴,我们在上一期《谈谈重要词语的含义与意义》一文已经充分分析,这里不再重复。
现在,我们对上面四种类型逐一进行较为详细的阐释、说明。
1.高度浓缩
重要语句给予读者的美的意味,最为重要的一种是深刻。深刻指向对事物的本质认识,同时也指向给与读者强烈的感受或印象。本质认识原本是抽象的,枯燥无味的,但因为深刻会豁人耳目,令人震撼,从而生成特殊的审美意味。
深刻是文学语言的一种自我诉求。深刻要求高度浓缩,而浓缩要求简约有力。简约是语言的量的要求,要求简化掉每一个不必要的词语,要求词语具有抽象概括性,让语句变成短小而精道的样式;有力是语言的质的要求,要求有强化性的词语和强调句式,词语结合在一起必须生成强悍而遒劲的张力。高度浓缩是达成深刻的最为重要的手段,也是许多语句成名的原因。比如,下面这些警句就是如此。
人是为了某种信仰而活着。(克莱尔)
只有信念使快乐真实。(蒙田)
怕死比死更可怕。(赛恩斯)
阅读这三个语句,我们都会啧啧称道,而且乐于铭记于心,可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我的回答:因为简约与张力。克莱尔的话里“人”和“信仰”是两个核心概念,“活”是唯一的动词,“某种”是唯一的限制性词语,“为了”、“着”是将两个概念构成合理关系的词语。“人为了某种信仰活着”,这个句子就是克莱尔警句的简约形式。“是”、“而”两个词,前者意思是“的确”,后者意思是“才”,两个词语前后夹击,强化了“信仰”对于人“活着”的唯一重要性:这两个词语就是克莱尔警句具有张力的源泉。其余两句的表达与克莱尔警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蒙田运用“只有”和使令句式获得张力,赛恩斯则用“更”和对比句式生成张力。
文中的警句没有独立的名言警句的自足性与意义的普遍性,虽然表达方式的特征相似,但是受到上下文语境的影响,核心词语常常附加“空白”的特征,而“空白”应该靠语境填补。
让我们看一看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里的这段语句: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加下划线语句的核心词语是“沉默”、“爆发”、“灭亡”,这是简约之处;但是三个词语都没有主语,这就是此句的“空白”。语境为我们竟然提供了三种可能,也就是杀人者、民族(人民)、言说者(作者),这些可能是应有的“空白”的“填补”。加下划线语句通过诸如“沉默”的反复、“爆发”与“死亡”的对照以及感叹句、选择句的使用等,呈现着一种张力。我们将这些因素综合考虑,就可以对加下划线语句得出这样一个陈述句式的阐释——横行无忌的杀人者别忘记:统治反动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革命的时候;一味忍受反动统治,就永远不会获得自由解放。这里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也有对人民的呼唤、激励和鼓动。
2.美丽伪装
文学语言的另一种诉求是传情达意又藏而不露。这种诉求有着悠久的民族传统,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性格。但是将情感与含义到底藏在何处呢?事实告诉我们:只能藏在生动的形象背后。语句藏义,是通过运用形象化的修辞来完成的。形象化的修辞可以是比喻、借代、比拟、象征、双关,也可以是通感、移用、拈连。藏而不露的表达类似军事上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表面的行动是色彩绚丽的炫耀,将人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吸引过来,而私下里却让真正的含义偷渡过去。这种表达最能博得读者的芳心,是众多语句成名的又一关键原因。我们可以从下面的警句里窥见一斑。
青春是不耐久藏的东西。(莎士比亚)
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的悲哀。(布莱克)
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郭小川)
莎翁用了暗喻,布莱克用了拟人,而郭小川用了象征。莎翁、布莱克采用保留核心词语、用修辞掩盖语句局部含义的方式,而郭小川则用修辞将含义全部掩盖。解释这三个语句需要揭开修辞的面纱,换一种语言表述。莎翁说的是:青春易逝,要珍惜青春。布莱克说的是:辛勤的人不会感到时间的漫长难挨。郭小川说的是:光明与希望的到来是必然的,但到来之前总要经历黑暗与苦难。
文中的重要句子有的也像这些名言警句一样穿着美丽的伪装,掩盖了真正的含义,但是文中语句受到语境的限制,具体含义必须根据语境推演得出。例如,骆文《怀表,很老很老了》一文中有一语段就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将之加上下划线,请大家注意对它的理解与阐释。
母亲说,这是爸爸留下的一块表。吃粉笔灰的人嘛,攒钱攒了半年,才买上这块表。跟他一起走了四十年。他说,他一辈子别的什么都不要,只要知道时辰;只要知道秋冬春夏;只要几件打发寒暖季节的衣裳。就是这样,他起五更睡半夜,改课本,改答卷。还写了两本数学书。他从不讲究吃的,锅塘里埋几个山芋,拿出,拍拍灰放在袋里,往往可以度过一天。虽说他瘦棱棱成了皮包骨头,却像纬梭穿行于岁月的经线。他学生的鬓角发灰了,他自己的头发也更加银白了。前两年,晚上睡觉睡得好好的,第二天早上就过去了,灯油熬干,捻子熄掉了……变成一堆灰。他就留下这块表。他留下的就这平平淡淡的几十年。
怀表在我身上焐得挺热,我时常摸出看看它。我听到的是时间的足音。我不可能是敲木鱼的和尚。应该承认已进入暮年,但还有点晚晴中火红;我还要追赶时间的晨曦哩。
加下划线的语句主体结构很明确:暮年的我还要追赶时间。“晚晴中火红”是暗喻,“有点晚晴中火红”是比喻“虽是暮年但仍有热情或激情”。“晨曦”是象征,结合上面的段落,可以推定象征着父亲的勤奋进取精神。综合起来,整个语句的含义应是:自己虽已年迈,但仍要珍惜余生,振作精神,永葆青春,像父亲那样勤奋,积极,进取。
3.巧妙指示
语言里有一种特殊的表达,含义并非藏在形象之后,而是存在于语言的彼岸。古人称这种语言表达为“言在此而意在彼”。其实,这是一类较为特殊的修辞,一般是指暗示、委婉,他们或者旁敲侧击,或者引而不发,或者欲说还休。“言在此而意在彼”在句法上常常表现为用否定内容暗示肯定内容,或者用肯定内容暗示否定内容;用衬托内容暗示主体内容,或者用主体内容暗示衬托内容。当然,这种表达的目的不是对没有说出的内容置之不理,相反,常常会给予着重的陈述。
例如美国人克·莫利写的《门》里,就有这样一个典型语句。
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进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没有门的屋子不是屋子,而是走廊;无论一个人在哪儿,只要他在一扇关着的门的后面,他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在关着的门内,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这句话很有味道。味道来自哪里呢?来自没有说出的部分。“人不是马群”,那应该是什么?“只要他在一扇关着的门的后面,他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这一句告诉我们:人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心灵躲进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又告诉我们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两处语句又都在说明“隐秘、回避”。这几个信息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得出有关人的一些答案:“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或“人是有隐秘需求的”等答案。
巴金《灯》一文里也有类似的语句。
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一个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我自然也是如此。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飘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这里的“米”运用了借代,是部分代整体,指“物质”。但对于理解而言,更重要的是语句的残缺,按照常规后面还应接有“还要……”的进一步表述。根据语境补足后应为:人不只是依靠物质食粮生存,更需要精神食粮,以便更好地生活。
4.蓄意悖理
语句的蓄意悖理,就是精心策划,违背事理,违背常规,忤逆逻辑。这样处理语句的目的是:借助看似矛盾、歧义、背谬、主客颠倒的语言逻辑,巧妙传达思想观点,或追求独特、新奇的效果。因此,我们称语句的蓄意悖理为“佯谬”。
对于蓄意悖理语句的阐释有一定的规律性。矛盾语句的含义,应该结合语境在辨证中寻求;歧义语句的含义,应该结合语境寻找合理的双重解释;背谬语句,应该结合语境化荒谬为常规事理;反客为主的语句,应该结合语境恢复叙述主体。
例如,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里就运用看似矛盾的语句。
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予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这里先说“有过许多敌人”,却又说“未必有一个私敌”,看似是有些矛盾的。但正是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达,才使语句呈现出自身的深刻性与无穷意味。我们根据语境稍加思考,就不难发现,其含义不过是在说“有敌人,但都不是他的私敌,而是无产阶级的大敌”;仔细品味语句的情感,也不过是在热烈赞颂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把毕生精力献给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崇高精神。
鲁迅是语言大师,明证是:他能将语言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为了忘却的记念》的题目原本是个歧义句,可是鲁迅却借此藏下双重含义,有语段为证。
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
……
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 ,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为了忘却的记念”的含义有两个,一是为了彻底忘却所以才记念,一是因为已经遗忘所以要记念。鲁迅并非不知道这个句子的问题,但他更懂得这类句子的美妙。于是他独具匠心地运用了它。我们节选的前段是在说明“为了忘却”,概括含义应为:最好的纪念是摆脱悲哀,化悲痛为力量,振作精神,轻装上阵,赢得光明。节选的后段是在说明“为了记念”,概括含义应为:记述烈士,纪念烈士,是为了让烈士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王朝阳在《世纪末的怀想》一文里有一语句运用了反客为主的叙述方式。
在这样的雨天里,古旧书店伸腿绊了我一跤。古旧书店是残破了,是林冲风雪山神庙的那一种残破,店里的灯光像隔年的旧货,昏黄而且悠远。我蹲在墙角翻书。腰疼腿酸眼乏了,知道我也该走了,匆匆忙忙捆了一包就走。回到我一个人的屋子里,关上门,轻轻放下,打开,二三十年代就一身水汽,从泛黄的书页上走出来了。
“二三十年代就一身水汽,从泛黄的书页上走出来了。”这是让人眩晕的语句。“二三十年代” 和“一身水汽”都是指代性词语,根据语境应解释为“二三十年代的事情”和“雨水”。“二三十年代从泛黄的书页上走出来”,是拟人,但主要为反客为主,因为运用反客为主必然伴随着拟人化,因而这个语句应该将“物”的叙述视角转变为“人”的叙述视角,结果为:我从旧书中读到二三十年代的事情。综合以上分析,组织语言,我们得出这样的含义:从冒雨买回的旧书里,我读到了二三十年代的事情。
巴尔扎克《守财奴》一文中有些语句则看似违背事理。
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动了一动。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唤着欧也妮,欧也妮跪在前面,流着泪吻着他已经冰冷的手,可是他看不见。
“父亲,祝福我啊。”
“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这最后一句证明基督教应该是守财奴的宗教。
“基督教应该是守财奴的宗教。”这句话石破天惊,难道巴尔扎克在攻击基督教?语段中心人物是老葛朗台,批判的也应该是老葛朗台。细细思量,巴尔扎克运用“基督教”、“宗教”这两个词语,也只是想说明老葛朗台的精神崇拜。想到这些,你就会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是在说:见钱眼开,聚敛钱财,是老葛朗台信奉的真正教义。
总的来说,被追问含义的语句,必然是最富意味的表达形式,是追求张力或隐藏含义的艺术语言。什克洛夫斯基曾经给这样的语言命名为“反常化”,他精辟地论述道,要想使语言艺术化,必须对实用语言进行“扭曲”、“变形”、“施加暴力”等非常手段,目的是使语言本身变得异乎寻常地突出和显赫。的确,常规语言仅仅是“套式用语”,是明白易懂的一种表达,难以获得新鲜的感受,难以寄寓复杂的情感,只有将之“反常化”,才能摆脱语言俗套的禁锢,使读者不断有新的发现,感到对象的异乎寻常,并为之震颤。然而,“反常化”阻遏了读者的流利阅读,将读者投进了语言迷宫,让理解在痛苦中挣扎,这也是事实。为了帮助读者探索“反常化”语言的奥秘,或者说为了使读者揭开具有张力或隐藏特性的语言的面纱,我总结了自己在阅读实践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经验,献给大家,以供大家批评指正。
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山核桃
傅东华
我没有见过山核桃的树,可我曾吃过山核桃的果。
你要吃山核桃,先就得攻进它的那个铁硬的硬壳。你如果牙齿不行,这第一道防线就难破。就算这已攻破了,里面仍有许多曲折迂回的硬隔膜,非经一番辛苦抉剔的工夫,轻易吃不着它的肉。然而吃山核桃的趣味正在这里。
前几天看过一部名为《五十年后》的理想影片,里面形容五十年后的生活,有一点最叫我失望的,就是那时的食物已可用科学方法制成一颗小小的丸药一般,只消吞了一丸就可一天或竟几天不饿,这么一来,原可省不少的事,但是人生之中岂不被剥夺了“吃”的权利吗?
这是人生的小事实,说起来也很平凡,却是绝少人能够发现那其中隐伏着的一个大原则,即人生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目的。
唯其不懂得这个原则,所以多数人妄想着去达到他们所假定的目的,以致他们的一生大部分成了空白。我想这是大大犯不着的事。
从前的读书人牺牲了“窗下十年”,为的要一旦“飞黄腾达”。我并非说这“窗下十年”犯不着牺牲,是说这十年辛苦有它的本身的价值,不单是一旦“飞黄腾达”的手段而已。如果单单认为是一种手段而不认识它本身的价值,那么这十年生活真是一张空白了。
已经飞黄腾达之后,再去回味窗下的十年,犹之结婚之后再去回味恋爱的生活。因有这回味,便足以证明当初的生活有它本身的价值,也因有这回味,便足证明你当初未曾充分认识那价值。
在动荡的现代,这个原则的应用似乎尤其重要了。因为在安定的社会里,人的一生还多少可由自己操纵;你所努力奔赴的所谓目的,一旦达到之后,也至少可有暂时的稳定。如今在剧变的潮流中,你能拿着罗盘指定你一生的方向始终不变吗?即使已经到达你的“彼岸”,你能保得住不再被冲击到别处去吗?唯其不能,所以愈加要了解这个原则。
你倘若曾和中年以上的人做朋友,你也许听过下列的典型的对话:
“多年不见了,听说你近来混得很好。”
“哪里哪里!还不是连年亏空。听说××很不错。”
“是的,他至少生活是解决了。”
这所谓“生活解决”,无非就是不用做事也可生活的意思。这个“生活解决”,在青年时代或者不是迫切的要求,在中年以上的人,却正是他们所谓“人生的目的”。你说这目的太平凡吗?然而一个社会里究竟有几个人能免俗!而事实上,就是这样平凡的目的也已经是现代生活的一种迷梦了。因为这种“生活解决”和“身后萧条”的比例,你总可以想象得到的。
因生活不解决而苦闷到死,虽属很普遍的现象,实则都由不解人生的本质所致。
人生本是一个过程,它的“解决”就是死。
人生的意义就在这个过程中。你要细细体认和玩味这过程中的每节,无论它是一截黄金或一截铁;你要认识每截的充分价值。人生的丰富就是经验的丰富,而所谓经验,就是人生过程中每个细节之严肃的认识。
雕塑家和画家的最后目的在于具体的雕像和画图吧?然而倘没有雕塑和绘画过程中所感着的趣味,肯做雕塑家和画家的人恐怕要不多吧。
但是体认过程和“委命”“随他”完全不是一件事。所以过程论的人生观决不是消极的——反之,却是积极的。山核桃要层层地剥才能吃到肉,人要细细地做才能得到经验。(有删改)
1.文章第二、三段的叙述内容有什么作用?
2.解释下面两句话的含义。
(1)人生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目的。
(2)人生本是一个过程,它的“解决”就是死。
3.为什么说“在动荡的现代,这个原则(人生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目的)的应用似乎尤其重要”?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4.文章结尾说:“山核桃要层层地剥才能吃到肉,人要细细地做才能得到经验。”谈谈这句话的作用。
5.作者说“过程论的人生观”“是积极的”,有“重结果会导致消极”之意,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个人的看法。不能超过150字。
[参考答案]
1.第二段叙述吃山核桃的趣味,与第三段叙述吃食物的理想形成鲜明的对照,作者津津乐道前者,质疑后者,为提出观点作有力的铺垫。
2.(1)人生的乐趣在于追求和享受过程,而不在于结果的获得。(2)人生的乐趣本来在于享受追求目标的奋斗过程,达到了目标也就结束了追求的快乐;只要不死,人就应该尽情地体验人生的过程。
3.(1)因为在动荡的现代,即使你的生活得到了解决,也少有暂时的稳定,社会的剧变会使你再次进入困顿的境遇,彻底解决生活问题不过是一种迷梦。因而重过程不求结果,更能让人摆脱生活的苦难。(2)作者的主张不过是为生活在动荡年代的人们开的一剂暂时可以解脱的药方,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对国家动荡的不满与无奈,对人民生活不安定的深切关怀。
4.(1)与篇首的“吃山核桃的趣味”相呼应,首尾相合,使文章结构严谨。(2)说明过程论人生观是积极的。(3)再次委婉地强化了文章中心观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5.因为过程论人生观引导人们注重追求过程,弘扬的是奋斗精神,因而是积极的。如果人生观重结果,有可能催人奋进,也有可能使人陷入求而不得的痛苦,甚至使人为求结果而不择手段,因而人生观重结果,很可能让人走向消极,危害社会。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诱惑
刘湛秋
在人类生存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诱惑是无所不在的。
婴儿一睁开眼睛,母亲的乳头便是诱惑。细雨淋湿了花园,使人流连忘返。帷幕轻轻拉开,舞台像磁石吸住了眼睛。财富和名气当然更是强大的诱惑,甚至年轻女人的匀称而丰满的身段,会自然勾动男性的欲念。千色百味,万般妩媚,都向外界扩散那诱惑的波纹。
但是,这种种诱惑是有罪的吗?形形色色的宗教和囿于宗教思想的人对诱惑都存在恐惧的心理。他们认为人要达到完美的境界就要拒绝外界的诱惑,要“心无杂念”,“六根清净”,要狠斗“私”字一闪念,要像“柳下惠坐怀不乱”。显然,这种“修养”是很困难的。于是,他们只好怪罪于客观的诱惑。如果没有精美的建筑,如果没有美酒佳肴,人们是只会习惯于寒舍粗茶,不会萌生占有更美好东西的“罪恶动机”。这样,一个艳丽的女人自然比一个丑陋的女人更可恶,更危险,因为她更具有诱惑力。
牧师摸着你的头,用最柔美的声音透向你的心扉:他要你忏悔。忏悔什么?就是忏悔你受到了什么诱惑,你的心灵里又萌生了什么欲念,甚至你在这种欲念的驱使下干了哪些上帝认为“有罪”的事情。于是你流着泪忏悔:你曾偷偷地吻过邻家的姑娘。
在一个很古怪的会议上,所有的眼睛都逼向你,要你交代你的丑恶灵魂。会议是如此的庄重,虽没有教堂那辉煌森严的建筑,虽没有牧师那大手的抚摸,但你同样流出了眼泪……你终于认识到自己的丑恶已不可救药,不可改造。
秋天的树叶一次次地飘落,这并不是最后的插曲。
于是,一些人最后胜利了,一些人最后屈服了,屈服者开始变老,又去征服新的未忏悔的一代,又成为胜利者。但是,这种意识始终不可能覆盖人类。
可怜而又可爱的夏娃,终于经不住“禁果”的诱惑,忍不住内心的冲动,还是吃了禁果。她并未死亡,而是怀孕了。她给世界酿造了更多的人的花朵。
显然,这种种诱惑是不可抵抗的,因为它来自人的本性,大自然的本性。它可能被压抑,可能被掩饰,可能被淹没,可能被扭曲,但是它不可能不存在。如果这种基因失去了,人也就不再是人,大自然也就不再是大自然。
每一个人,每一种动物和植物,都是诱惑者,也都是被诱惑者,这也就是它的存在价值。
整个人类,就是在不断的诱惑与被诱惑中前进的。因诱惑而冲动,因冲动而欲望,因欲望而享有,因享有而劳动、创造。
是的,我们的精神太萎靡了,因为我们缺少诱惑。单调统一的房子,清一色的蓝灰服装,能有什么诱惑?又能诱发出什么创造力?太阳每天都照射着我们,用七色的彩光来滋润我们。太阳喜欢那有诱惑力的生活。
因此,我们不仅不要害怕诱惑,而且要制造诱惑,像培育千万种奇花异草。我们城市里每一座房屋,都有不同的格调、风采;每一个女人,都有不同的服饰、打扮;游乐园的新奇;科学中的奥秘;登山、漂流的冒险……只有为各种诱惑所煽动,才能激发人内在的精神力量,才能使人感到人间的乐趣,感到生命的匆忙,感到要加强生命的节奏。
世界因而会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富有诱惑力。(略有删改)
1.谈谈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但是,这种种诱惑是有罪的吗?
(2)但是,这种意识始终不可能覆盖人类。
2.解释下面两句话的含义。
(1)秋天的树叶一次次地飘落,这并不是最后的插曲。
(2)太阳喜欢那有诱惑力的生活。
3.回答问题。
(1)宗教为什么认为“一个艳丽的女人自然比一个丑陋的女人更可恶,更危险”?
(2)作者为什么说夏娃既“可怜而又可爱”?
4.作者主张“我们不仅不要害怕诱惑,而且要制造诱惑”,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参考答案]
1.(1)①承接上文的种种诱惑,引出下文的有罪无罪内容。②运用问句,吸引读者注意,启发思考,利于突出文章的观点。(2)①从宗教观念对诱惑的否定与遏制转入作者对诱惑的肯定与张扬。②坚定地否定了宗教观念对诱惑的认识与做法,为下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张本。
2.(1)许多宗教思想戕害人的本性,让生命失去活力,而且这种危害依然没有停止。(2)热情而积极的人渴望充满诱惑的生活。
3.(1)因为许多宗教意识认为艳丽的女人更具有诱惑力,会使人萌生“罪恶动机”,使人无法达到完美的境界。(2)“可怜”是指夏娃经不住诱惑,忍不住冲动,吃了禁果。“可爱”是指夏娃孕育出了人类。
4.(1)诱惑来自人的本性,大自然的本性。(2)人类是在不断的诱惑与被诱惑中前进的。(3)我们的精神太萎靡,只有诱惑才能激发人内在的精神力量,才能使人感到人间的乐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牛
叶圣陶
在乡下住的几年里,天天看见牛。可是直到现在还像显现在眼前的,只有牛的大眼睛。冬天,牛拴在门口晒太阳。它躺着,嘴不停地磋磨,眼睛就似乎比忙的时候睁得更大。牛眼睛好像白的成分多,那是惨白。我说它惨白,也许为了上面网着一条条血丝。我以为这两种颜色配合在一起,只能用死者的寂静配合着吊丧者的哭声那样的情景来相摹拟。牛的眼睛太大,又鼓得太高,简直到了使你害怕的程度。我进院子的时候经过牛身旁,总注意到牛鼓着的两只大眼睛在瞪着我。我禁不住想,它这样瞪着,瞪着,会猛的站起身朝我撞过来。我确实感到那眼光里含着恨。我也体会出它为什么这样瞪着我,总距离它远远的绕过去。有时候我留心看它将会有什么举动,可是只见它呆呆地瞪着,我觉得那眼睛里似乎还有别的使人看了不自在的意味。
我们院子里有好些小孩,活泼,天真,当然也顽皮。春天,他们扑蝴蝶。夏天,他们钓青蛙。谷子成熟的时候到处都有油蚱蜢,他们捉了来,在灶膛里煨了吃。冬天,什么小生物全不见了,他们就玩牛。
有好几回,我见牛让他们惹得发了脾气。它绕着拴住它的木桩子,一圈儿一圈儿地转。低着头,斜起角,眼睛打角底下瞪出来,就好像这一撞要把整个天地翻个身似的。
孩子们是这样玩的:他们一个个远远的站着,捡些石子,朝牛扔去。起先,石子不怎么大,扔在牛身上,那一搭皮肤马上轻轻地抖一下,像我们的嘴角动一下似的。渐渐的,捡来的石子大起来了,扔到身上,牛会掉过头来瞪着你。要是有个孩子特别胆大,特别机灵,他会到竹园里找来一根毛竹。伸得远远的去撩牛的尾巴,戳牛的屁股,把牛惹起火来。可是,我从未见过他们撩过牛的头。我想,即使是小孩,也从那双大眼睛看出使人不自在的意味了。
玩到最后,牛站起来了,于是孩子们轰的一声,四处跑散。这种把戏,我看得很熟很熟了。
有一回,正巧一个长工打院子里出来,他三十光景了,还像孩子似的爱闹着玩。他一把捉住个孩子,“莫跑,”他说,“见了牛都要跑,改天还想吃庄稼饭?”他朝我笑笑说,“真的,牛不消怕得,你看它有那么大吗?它不会撞人的。牛的眼睛有点不同。”
以下是长工告诉我的话。
“比方说,我们看见这根木头桩子,牛眼睛看来就像一根撑天柱。比方说,一块田十多亩,牛眼晴看来就没有边,没有沿。牛眼睛看出来的东西,都比原来大,大许多许多。看我们人,就有四金刚那么高,那么大。站到我们跟前它就害怕了,它不敢倔强,随便拿它怎么样都不敢倔强。它当我们只要两个指头就能捻死它,抬一抬脚拇趾就能踢它到半天云里,我们哈气就像下雨一样。那它就只有听我们使唤,天好,落雨,生田,熟田,我们要耕,它就只有耕,没得话说的。你先生说对不对?幸好牛有那么一双眼睛。不然的话,还让你使唤啊,那么大的一个力气又蛮,踩到一脚就要痛上好几天。对了,我们跟牛,五个抵一个都抵不住。好在牛眼睛看出来,我们一个抵它十几个。”
以后,我进出院子的时候,总特意留心看牛的眼睛,我明白了另一种使人看着不自在的意味。那黄色的浑浊的瞳仁,那老是直视前方的眼光,都带着恐惧的神情,这使眼睛里的恨转成了哀怨。站在牛的立场上说,如果能去掉这双眼睛,成了瞎子也值得,因为得到自由了。
1946年12月21日
1.牛的眼睛里充满了使人看了不自在的意味。通观全文,这些“意味”包括哪些内容?
2.孩子们认为牛很可怕,而长工却说牛害怕的是人。他们这样认为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结合语境,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1)幸好牛有那么一双眼睛。
(2)如果能去掉这双眼睛,成了瞎子也值得,因为得到自由了。
4.文章的线索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围绕线索层层深入地组织材料来刻画牛的形象的?
[参考答案]:
1.(1)目光中含有的恨,令人害怕。(2)充满着愤怒。(3)饱含着恐惧,满是哀怨。
2.孩子们怕牛,是因为在孩子看来,牛是充满力量的庞然大物。长工说牛怕人,是因为他看到了牛内心的恐惧。
3.(1)牛的眼睛将看到的东西放大,从而心怀恐惧,甘心供人使唤。(2)没有了内心的恐惧和哀怨,就会发现和发挥自己真正的力量,就不会再甘心供人驱使,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
4.文章线索是牛的眼睛,围绕牛的眼睛作者从“我”的视角、孩子的视角、长工的视角等各不相同的视角描写牛,由人怕牛到牛怕人,由牛的恨到愤怒到恐惧与哀怨,文章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地刻画了牛的形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藕与莼菜
叶圣陶
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若在故乡,每当新秋的早晨,门前经过许多乡人:男的紫赤的胳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且挺直,使人起健康的感觉;女的往往裹着白地青花的头巾,虽然赤脚,却穿短短的夏布裙,躯干固然不及男的那样高,但是别有一种健康的美的风致;他们各挑着一副担子,盛着鲜嫩的玉色的长节的藕。在产藕的池塘里,在城外曲曲弯弯的小河边,他们把这些藕一再洗濯,所以这样洁白。仿佛他们以为这是供人品味的珍品,这是清晨的画境里的重要题材,倘若涂满污泥,就把人家欣赏的浑凝之感打破了;这是一件罪过的事,他们不愿意担在身上,故而先把它们洗濯得这样洁白,才挑进城里来。他们要稍稍休息的时候,就把竹扁担横在地上,自己坐在上面,随便拣择担里过嫩的“藕枪”或是较老的“藕朴”,大口地嚼着解渴。过路的人就站住了,红衣衫的小姑娘拣一节,白头发的老公公买两支。清淡的甘美的滋味于是普遍于家家户户了。这样情形差不多是平常的日课,直到叶落秋深的时候。
在这里上海,藕这东西几乎是珍品了。大概也是从我们故乡运来的。但是数量不多,自有那些伺候豪华公子硕腹巨贾的帮闲茶房们把大部分抢去了;其余的就要供在较大的水果铺里,位置在金山苹果吕宋香芒之间,专待善价而沽。至于挑着担子在街上叫卖的,也并不是没有,但不是瘦得像乞丐的臂和腿,就是涩得像未熟的柿子,实在无从欣羡。因此,除了仅有的一回,我们今年竟不曾吃过藕。
这仅有的一回不是买来吃的,是邻舍送给我们吃的。他们也不是自己买的,是从故乡来的亲戚带来的。这藕离开它的家乡大约有好些时候了,所以不复呈玉样的颜色,却满被着许多锈斑。削去皮的时候,刀锋过处,很不爽利。切成片送进嘴里嚼着,有些儿甘味,但是没有那种鲜嫩的感觉,而且似乎含了满口的渣,第二片就不想吃了。只有孩子很高兴,他把这许多片嚼完,居然有半点钟工夫不再作别的要求。
想起了藕就联想到莼菜。在故乡的春天,几乎天天吃莼菜。莼菜本身没有味道,味道全在于好的汤。但是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在每条街旁的小河里,石埠头总歇着一两条没篷的船,满舱盛着莼菜,是从太湖里捞来的。取得这样方便,当然能日餐一碗了。
而在这里上海又不然;非上馆子就难以吃到这东西。我们当然不上馆子,偶然有一两口去叨扰朋友的酒席,恰又不是莼菜上市的时候,所以今年竟不曾吃过。直到最近,伯祥的杭州亲戚来了,送他瓶装的西湖莼菜,他送给我一瓶,我才算也尝了新。
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起这么深浓的情绪?再一思索,实在很浅显:因为在故乡有所恋,而所恋又只在故乡有,就萦系着不能割舍了。譬如亲密的家人在那里,知心的朋友在那里,怎得不恋恋?怎得不怀念?但是仅仅为了爱故乡么?不是的,不过在故乡的几个人把我们牵系着罢了。若无所牵系,更何所恋念?像我现在,偶然被藕与莼菜所牵系,所以就怀念起故乡来了。
所恋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故乡了。
1923年9月7日作
1.文章首段用大段笔墨写卖藕的故乡人,其目的是什么?
2.作者写故乡的藕、上海的藕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语境作简要分析。
3.作者怀念故乡的“藕”,已经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有必要再写家乡的莼菜吗?请结合文章内容、思想情感简要分析其中的必要性。
4.文章的线索是什么?请结合文中内容作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1.描写卖藕的故乡人目的是突出故乡人健康的美的风致,表现故乡人的善良与淳朴的风俗,与下文上海生活环境的势利、庸俗和艰苦进行对比,从而突出故乡的美好,表达对故乡深切的思念。
2.运用对比手法。故乡的藕鲜嫩、洁白,滋味清淡甘美,价格便宜,数量多,家家可得而食之。上海的藕新鲜的价格昂贵,数量不多,只有富人吃得;带有锈斑的,涩而无味,但仍难吃到。
3.(1)题目为“藕与莼菜”,写莼菜与题目呼应。(2)文章如果只介绍藕,内容显得单薄;拓展介绍莼菜,则使文章内容充实。(3)二者同为典型的故乡风物,介绍莼菜,可以为后文抒发思乡之情作充分的铺垫,使作者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更加浓郁、厚重。
4.(1)本文以作者的思乡之情为线索,贯穿全文。(2)文章由食藕而怀念故乡,由怀念故乡而联想家乡的人与藕,由家乡的人与藕回到眼前,感慨异地上海的人与藕;又由藕联想到家乡的莼菜,由家乡的莼菜到异地上海的莼菜,回环往复,为结尾抒发浓浓的思乡之情作好铺垫。文章起笔思乡,终笔思乡,结构严谨,环环相扣。
稳中求变 变中求新
作者:陆 波
在高考现代文阅读客观性试题中,社科文打破了自科文一统天下的格局,近两年全国以及其他各地高考试卷中现代文阅读客观题选择社科文作为材料的占了近三分之一,2004年有“白鹤梁”、“茶马古道”、“咖啡和茶”、“中国报业发展状况”,2005年有“中条山的地理意义”、“戏剧与戏曲”、“剪纸艺术的发展”、“文化的含义层次”、“七音十二律渊源争议”,因此掌握一些社科文的文章特点和相关的考查内容、设题形式、解题规律还是很有必要的。
从文章特点来看,近几年,高考社科文材料往往反映某一个领域最新研究动向,涉及“和谐社会”、“文化反思”、“历史考古”、“人与自然”、“人文地理”、“艺术发展”等热点内容,人文性更强,亲和力更大,学生更易于接受。
从考查内容来看,考纲要求基本保持不变。现代文阅读客观试题通常测试考查以下四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句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考点内涵逐渐扩大。传统自科文命题的考查点主要侧重于两点,一是理解与辨别,二是提取与推断。有经验的教师为学生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如同游戏规则,学生熟练掌握后筛选出真假信息还是比较容易的,但不利于考查学生真正的能力。近几年我们看到了可喜的变化,以2005年为例,高考试题在考查以上能力的过程中,在保留传统设题点的同时考查重心发生了偏移,侧重于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并且“信息筛选”考点的内涵在逐渐扩大,社科文材料可能更适合这种发展趋势。
在设题形式上,高考社科文阅读客观性试题基本沿用自科文的形式,但有趋向多样的迹象。传统阅读设题形式,一般设置三个或四个选择题,但最近两年,题型日趋多样化,比如,江西试卷通过选择填空的形式考查词语含义的理解,这无疑也暗示着社科文阅读设题的思路和走势。同时,现代文阅读客观试题增加了主观题的考查形式。上海独立命题之后,现代文阅读客观试题开了主观题考查的先河,北京卷紧随其后,也增加了主观题的分量,这可能是高考社科文阅读试题命题的一个方向,因为这种形式的阅读材料多以社科文为主。
在社科文阅读题的解题规律上,要把握如下几点:
1.熟练掌握和借鉴传统自科文的解题规律。
解答高考自科文的解题思路是:整体阅读——精读选项——找准区间——仔细鉴别——比较排除——确定答案。解题的一些具体措施:咀嚼字词、把握关键句、排除病句、辨别干扰项等。关于干扰项的设置大概有以下几种: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模糊范围、断章取义、无中生有、因果倒置、强加因果、弄错时态等。
必须熟练掌握这些传统的解题方法,这样在解答社科文阅读题时才会得心应手。
2.适当迁移现代文阅读主观试题的解题方法。
近几年社科文阅读更侧重于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这就要求考生围绕阅读目的,按考题要求从文中寻找符合要求的信息,并将相关的材料加以分析综合,整理出明确的答案。
首先,应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去解读,写了什么(文章的话题),怎么写的(结构层次),为什么这样写(作者的思想倾向)。相对于现代文阅读的主观试题,客观试题不会考得太复杂,所以掌握运用这些基本的方法还是比较容易的。
其次,运用适当的方法根据题目要求筛选信息。相对于自科文,社科文试题涉及的范围大、干扰信息多,这就要求考生采用对比、求同、求异的方法,分清信息的有无、主次、前后等关系,按照题目要求用合并法、代换法组织答案。
同时,根据文章主旨、作者的思想倾向,完成一些开放性试题。2005年上海高考试题第五题:你将受邀参加全国民间工艺研讨会,请就如何振兴剪纸艺术准备一份发言提纲。试题非常新颖,开放度极高。但是考生在想象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围绕文章材料的主要内容进行再创造。
[强化训练]
尊重文化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是客观存在。它涉及以下基本认同:每种文明和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人群中产生和发展的。它不仅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还包括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宗教信仰、工艺技能、传统习俗等极其丰富的内容。尊重多样性,就是尊重文化的异质性。文化和文明有发展先后之差别,却无优劣高下的区分,它们都应获得同等的尊重和人类共同的保护。
文化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如同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关系到生命在地球上续存的根本问题,文化多样性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续存的根本问题。每一种文明和文化都拥有自己的历史精神和人文传承,有独特的魅力和智慧。多样性的价值不仅在于丰富了我们的社会生活,而且在于为社会的更新和适应性变化提供了资源。一种文化如同一种基因,多基因的世界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文化是与经济、环境和社会并列的可持续发展的第四大支柱。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集体力量,在可持续发展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价值。
2001年“9·11”事件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适时地承担了制定《文化多样性公约》的重任,《文化多样性公约》的诞生是对经济全球化的逆向思考的结果。经济强国的文化产品在“自由贸易”的旗帜下,伴随资本在全球的流动和扩张,冲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其势之猛,使世界上许多国家猝不及防。它造成的后果是文化产品的标准化和单一化,致使一些国家的“文化基因”流失。如同物种基因单一化造成物种的退化,文化单一将使人类的创造力衰竭,使文化的发展道路变得狭窄。《文化多样性公约》正是在此背景下获得通过的,它确认文化产品不同于一般产品,具有物质和商品的两重性。公约生效后,各国自主制定和保护文化表达方式多样性政策有了保障,在多边国际组织框架内推动文化多样性的交流与合作有了保障,它尤其为支持弱势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通过制定《文化多样性公约》这项行动,教科文组织的绝大多数国家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只有不同文化间的对话才是和平的保证。不同文化的真诚交流、和谐相处,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动力,也是建设和谐世界的保障。
1.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明和文化有发展先后之差别”,意思是:一般说来,文明的出现在前,文化的发展在后。
B.文化是可持续发展思想体系的第四大支柱,意思是文化与经济、环境、社会一样都是能够不断发展的。
C.由于文化产品具有物质和商品双重属性,所以各种不同的文明和文化是很难区分高下优劣的。
D.《文化多样性公约》的诞生,是国际社会在全球范围捍卫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斗争取得的重大成果。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此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A项中,“文明和文化有发展先后之差别”在原文第一自然段中出现,原文要表达的意思是“不同国家之间文明和文化有先后之差别”,因此A项错误;B项中信息在第二自然段,理解“文化是可持续发展思想体系的第四大支柱”的含义,分析第二段,作者将“文化的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进行类比,从而得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集体力量,在可持续发展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看出作者要表达的是“世界是不断发展的,文化的多样性对其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而不是“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因此B项错误。C项前后句子之间无因果关系,出题人强加因果。
2.下列论断没有表述“对经济全球化的逆向思考”的一项是( )
A.经济强国的文化产品在“自由贸易”的旗帜下冲向世界的许多国家,挤压了弱势文化的发展空间。
B. 经济强国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冲击着文化多样性存在的根基,动摇了可持续发展思想体系的支柱。
C.《文化多样性公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所属的多数国家的支持下制定并且获得通过的。
D.“9·11”事件引发了各国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关注,绝大多数国家认识到不同文化间的对话才是和平的保证。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没有表述“对经济全球化的逆向思考”的一项,转换成肯定的形式就是表述“对经济全球化的逆向思考”的三项,“对经济全球化的逆向思考”是形成《文化多样性公约》的思考过程,A、B、D全属于这样一个过程,看C项,从原文中可以找出这样的信息,“《文化多样性公约》的诞生是对经济全球化的逆向思考的结果。”《文化多样性公约》不是“对经济全球化的逆向思考”的过程,而是“逆向思考后的结果”,因而C项错误。
3.填空。
文中第2段提到“一种文化如同一种基因”,第3段又提到“文化基因”的流失,这里“文化基因”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历史精神和人文传承”。此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的能力,但同时又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第二自然段提到“一种文化如同一种基因”,那么“基因”是什么呢?“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关系到生命在地球上续存的根本问题”,基因决定了每个生物的独特性。拥有不同基因的多种生物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文化呢?各种独特的文化形成了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独特内涵即文化基因。文中“每一种文明和文化都拥有自己的历史精神和人文传承”揭示了文化的独特内涵,比较分析可以得出,文化基因即指“历史精神和人文传承”。
4、根据本文的观点分析下面的文化现象(任选一条分析即可,不超过100字。)
(1)“文化大革命”期间,全中国只流行八个样板戏。
(2)“高天滚滚‘韩流’急”,一段时间以来,韩国影视文化在中国流行。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根据原文内容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开放性极强。考生在分析现实问题时必须根据文章主旨进行再创造。答题要点:(1)文化多样性是客观存在,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中国地域宽广,区域文化非常丰富,各地有自己的历史精神和文化传承。而文化大革命期间,八个样板戏被强行在全国推广,违背了客观规律,不利于中华文明的进一步发展。(2)强势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造成冲击,为保持我国文化的多样性,保持我国自己的历史精神和文化传承,在学习韩国文化精髓的同时,应该大力发展我国的民族文化事业,将本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丰富世界文化。
文言文理解专项小测
作者:陆 波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宋王出逃
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左右皆谓宋王曰:“此所谓肉自生虫者也①。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是者三。
其后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其兄曰:“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国人善安。”王大喜,左右皆曰:“乡之死者宜矣。”王多赐之金。
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
【注】①此所谓肉自生虫者也:这就好比是肉一腐烂就自然生虫一样。意即自己首先心慌害怕,才谎报军情。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 候:等候
B.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 意:料想
C.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 患:担忧
D.乡之死者宜矣 乡:通“向”,先前
[点拨]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和双音节词(B项中实际是考查对双音节词“不意”的理解)。A项结合当时的情形与下文,不难看出,“候”与“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中的“视”意思相近,“候”就是“窥视”、“侦察”的意思。答案为A。
[解读]
2006年考纲古代诗文阅读有一处修改,即“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修改为“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加了“文言”二字,考查的目标就更加明确了。2006年考纲承2005年继续放开了对题型、题量的限制,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考查范围未变。本题考查的是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该题型的考查形式,一般是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要求选出正确的或错误的一项。
[参考译文]
齐国攻打宋国,宋王派人侦察齐国入侵的军队到了什么地方。派去侦察的人回来报告说:“齐国入侵的军队逼近了,百姓惊慌起来了。”宋王的近臣都对宋王说:“这家伙报告的军情,就好比是肉一烂就自然生虫一样(自己心慌,才把军情说得如此严重)。凭借我们宋国军队的强大,齐国军队的弱小,哪里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宋王听了大怒,结果冤杀了报告军情的人。他又派人去探察齐军,回来报告的情况还是跟先前一样,宋王又生气地杀了第二个实报军情的人。像这样三次冤杀了报告军情的人。
后来又派人去察看。这时齐国入侵的军队已经很近,老百姓非常恐慌。去打探的人在回来的途中遇到了他的兄长,他的兄长说:“国家的形势非常危险了,你准备到哪里去呢?”弟弟说:“我替大王打探齐兵入侵的情况,没有料想到他们已经逼近了,老百姓已经非常恐慌了。现在又担心自己会像先前侦察的人那样,都因为真实报告‘敌人近了’而被处死。现在,报告真实军情会被处死,不报告真实情况,又担心死在敌军手里,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他的哥哥说:“如果报告真实军情,有可能先于城破遭屠杀的人而死,如果谎报军情不使朝廷惊慌,有可能在别人逃跑之前而逃跑。”于是弟弟向宋王报告说:“一点儿也不知道齐国入侵的军队在哪里,百姓生活得很安定。”宋王听了非常高兴,近臣们都说:“先前探报军情说敌军来了的人确实该死。”宋王赏赐给了谎报军情的人很多金子。
敌军进了都城,宋王自己跳上车匆忙逃跑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戎夷违齐如鲁。天大寒,而后门(在城门关闭以后才赶到)。与弟子一人宿于郭外。寒愈甚,谓其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子与我子之衣。”弟子曰:“夫不肖人也,又恶(怎么)能与国士之衣哉?”戎夷曰:“嗟乎!道其不济夫!”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
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则未之识;若夫欲利人之心,不可以加矣!
与“未之识”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D.多于市人之言语
[点拨]
“未之识”是“未识之”的倒置,属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的宾语前置。A项“不余欺”也是宾语前置,B项是定语后置,D项是状语后置,C项无倒置。答案为A。
[解读]
该类句式题型出得比较灵活。有时考查句间关系,有时考查句中省略成分,有时考查比较句子的所属类型,有的与文言翻译一起进行综合考查。
[参考译文]
戎夷离开齐国去鲁国。遇到天气骤然变冷,但是却在城门关闭后才到。和一个弟子一起住在野外。天更加寒冷了,(他)对弟子说:“你给我衣服,我可以活;我给你衣服,你可以活。我是国家有名的学士,为了国家而舍不得死。你是微不足道的人,不值得爱惜。你把你的衣服给我吧。”弟子说:“既然是微不足道的人,又怎么可能会给国家有名的学士衣服穿呢?”戎夷叹息道:“唉!世道这么颓败吗!”脱下衣服给了弟子,到半夜便死了,(他的)弟子便保住了性命。
要说戎夷的才能一定能使整个社会安定,那还尚不可知;至于他那种想对别人有利的思想倒是无法再超过了。
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李商隐
商隐,字义山,怀州人也。令狐楚奇其才,使游门下,授以文法,遇之甚厚。开成二年,高锴知贡举,楚善于锴,奖誉甚力,遂擢进士。又中拔萃①,楚又奏为集贤校理。楚出,王茂元镇兴元,素爱其才,表掌书记,以子妻之。除侍御史。茂元为李德裕党②,士流嗤谪商隐,以为诡薄无行,共排摈之。来京都,久不调。更依桂林总管郑亚府为判官,后随亚谪循州,三年始回。归穷于宰相绹③,绹恶其忘家恩,放利偷合,从小人之辟,谢绝,殊不展分。重阳日,因诣厅事,留题云:“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又云:“郎君官重施行马,东阁无因许再窥。”绹见之,恻然,乃补太学博士。商隐廉介可畏,出为广州都督,人或袖金以赠,商隐曰:“吾自性分不可易,非畏人知也。”未几,入拜检校吏部员外郎。罢,客荥阳,卒。
每属缀,多检阅书册,左右鳞次,号“獭祭鱼”。而旨能感人,人谓其横绝前后。时白乐天老退,极喜商隐文章,曰:“我死后,得为尔儿足矣。”白死数年,生子,遂以“白老”名之。既长,殊鄙钝,温飞卿戏曰:“以尔为侍郎后身,不亦忝乎?”后更生子,名衮师,聪俊。商隐诗云:“衮师我娇儿,英秀乃无匹。”此或其后身也。商隐文自成一格,后学者重之,谓“西昆体”也。
(选自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李商隐》,有删节)
[注释] ①拔萃:唐代科举考试科目之一。②李德裕党:牛李党争是中唐以后一段时期宫中的宗派斗争,牛党主要成员有牛僧儒、令狐绹等,李党以李吉甫、李德裕父子为首领。③宰相绹:即令狐绹,令狐楚之子。
[练习]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士流嗤谪商隐 谴责
B. 谢绝,殊不展分 拒绝
C. 归穷于宰相绹 阻塞
D. 以尔为侍郎后身,不亦忝乎 惭愧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高锴知贡举,楚善于锴,奖誉甚力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绹恶其忘家恩,放利偷合,从小人之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绹见之,恻然,乃补太学博士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D.白死数年,生子,遂以“白老”名之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商隐有“文才”的一组是( )
①高锴知贡举,楚善于锴,奖誉甚力,遂擢进士
②商隐廉介可畏,出为广州都督,人或袖金以赠
③而旨能感人,人谓其横绝前后
④时白乐天老退,极喜商隐文章
⑤茂元为李德裕党,士流嗤谪商隐,以为诡薄无行,共排摈之
⑥商隐文自成一格,后学者重之,谓“西昆体”也
A.①③⑤ B. ②⑤⑥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商隐最初在令狐楚门下游学,跟随令狐楚学习作文之法,令狐楚爱惜他的才能,对他不断提携,李商隐刚步入仕途时是一帆风顺的。
B.在京城,李商隐官职很长时间没能升迁,后来投靠了郑亚,后到循州,回来后李商隐还受到了令狐绹的冷遇。令狐绹后来被李商隐的诗感动,补授他做了太学博士。
C.本文既写了李商隐作为诗人的一面,又写了他从政的一面。李商隐有才学,为官清正廉洁, 但是没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才干,作者对此深表惋惜。
D.白居易生前很喜爱李商隐的诗文,以致愿意死后转世作他的儿子。无奈李商隐的第一个儿子虽起名“白老”,但很愚钝,也因此受到了温飞卿善意的嘲讽。
5.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王茂元镇兴元,素爱其才,表掌书记,以子妻之。
⑵每属缀,多检阅书册,左右鳞次,号“獭祭鱼”。而旨能感人,人谓其横绝前后。
[参考答案]
1.C(追究) 2.B(A“于”,都为介词,前一个可译为“和”, 后一个表被动;B“之”,都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可不译;C“乃”,都为副词,前一个可译为“于是、就”,表承接,后一个可译为“是”,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D“以”,前一个为介词,译为“用”,后一个为动词,可译为“认为”。)3.C ( ②是说李商隐为官清正廉洁;⑤是说李商隐由于陷入党争而受到攻击、排挤。)4.C(文中没有表现出作者的惋惜之情)5.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
李商隐,字义山,是怀州人。令狐楚认为他才能出众,让他跟随在自己的门下,教给他作文之法,给他优厚的待遇。开成二年高锴主持贡举,令狐楚与高锴友善,他在高锴面前极力夸赞李商隐,于是李商隐被选拔为进士。又中了书判拔萃科。令狐楚又奏请让李商隐任集贤校理。令狐楚罢相出朝期间,王茂元镇守兴元,他一向喜爱李商隐的文才,就上表奏请让他做掌书记,并把女儿嫁给他为妻。李商隐被授予侍御史的官职。因王茂元是李德裕党人,文士们就嘲笑谴责李商隐,认为他欺诈无德,品行低劣,一起排斥他。李商隐来到京城,很久未获官职。他就又投靠桂林总管郑亚,在幕府中任判官,后来又随着郑亚贬官到了循州,三年后才回京。李商隐归朝后受到宰相令狐绹的追究,令狐绹恨他忘了令狐家的恩情,见利忘义,苟且迎合,接受小人征辟,就回绝与他见面,一点也不留余地。重阳节那天,李商隐来到令狐绹的衙厅,留下题诗:“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又题道:“郎君官重施行马,东阁无因许再窥。”令狐绹见到诗后动了恻隐之心,就补授他为太学博士。李商隐刚直廉洁令人敬畏,他出任广州都督,有人袖藏黄金来贿赂他,李商隐拒绝他说:“我的性格本来就是这样,难以改变,不是怕此事被人发觉。”不久,他又入朝当了检校吏部员外郎。任期满后,客居荥阳去世。
每当李商隐写文章时,总要查阅书籍,他把书籍排列左右号称“獭祭鱼”。而他的文章旨趣很能打动读者,人们称他的文笔空前绝后。当时白居易年老谦退,非常喜爱李商隐的诗文,说:“我死后,转世能当你的儿子就够了。”白居易死了几年后,李商隐家生了儿子,就把这孩子起名为“白老”。白老长大了,非常鄙陋迟钝,温庭筠跟他开玩笑说:“以你为白居易侍郎的转世之身,不也太惭愧了吗?”后来李商隐家又生了个儿子,起名叫衮师,聪明过人。李商隐写诗道:“衮师我娇儿,英秀乃无匹。”衮师也许是白居易的转世之身吧。李商隐的文章自成一格,后代学诗文的人十分重视,称为“西昆体”。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张养浩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游京师,献书于平章②不忽木,大奇之,辟为礼部令史,仍荐入御史台。一日病,不忽木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叹曰:“此真台掾③也。”及为丞相掾,选授堂邑县尹。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首毁淫祠④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颁德。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道经华山,祷雨于岳祠⑤,泣拜不能起,天忽阴翳,一雨二日。及到官,复祷于社坛,大雨如注,水三尺乃止,禾黍自生,秦人大喜。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哭,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节选自《元史·张养浩传》)
【注释】
①楮(chǔ)币:元代发行的一种纸币。
②平章:元代官职,职权类似宰相。
③台掾(yuàn):台指高级官署,掾泛指官员,此处可表赞赏意,可译为“栋梁之才”。
④淫祠:在正神(谷神、土神等)以外滥设的神祠,如供奉“狐仙”、“蛇妖”等的祠堂。
⑤岳祠:华山为“西岳”,其祭祀之地称“岳祠”。
【练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众盗感泣,互相戒曰 戒:戒备
B.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置:处置
C.其党暴戾为害 戾:凶恶
D.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 怠:懈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②吾其还也
B.①游京师,献书于平章不忽木 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C.①大雨如注,水三尺乃止 ②臣乃敢上璧
D.①遇饿者则赈之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张养浩勤政爱民的一组是( )
①年方十岁,读书不辍②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③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④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⑤未尝家居,止宿公署⑥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A.①②④⑥ B.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养浩少年时有侠义行为,拾金不昧展示了他高尚的品德,而学习刻苦倒让父母为之不忍,则表现了他好学。
B.张养浩游学京师,凭借自己的文章才学赢得不忽木的称赞。不忽木被征召为礼部令史后,推荐他进入御史台。
C.张养浩主张德义教化,不歧视有犯罪前科的人;他对残害百姓者决不手软,坚决打击,依法处置了以李虎为首的恶势力,受到百姓称颂。
D.灾荒来临时,张养浩尽散家财,并采取很多切实措施救助百姓。他坚信苍天有眼,虔诚地为百姓祈祷求雨,最终感动上苍,天降大雨。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2)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
【参考答案】
1.A(戒:劝诫,告诫)2.C(C项两个“乃”均为副词“才”。A项①为指示代词“那个”,②为语气助词;B项①为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向”,②为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D项①是表承接的连词,可译为“就”,②表判断,可译为“乃”、“是”、“就是”。)3.B(①说明张养浩年少好学不倦;②是表现张养浩不信邪。)4.B(错在“不忽木被征召为礼部令史”。张冠李戴,应为张养浩被征召为礼部令史。)5.(1)得分点:“既”、“加”、“以”、“目”、“绝”(2)得分点:“夜”、“昼”、“赈”、“怠” (具体翻译略,见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今属山东)人。年幼的时候就有侠义行为。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一个人,那人不小心把钱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丢钱的人已走远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送还给了那人。张养浩年纪只有十岁时,就一天到晚不停地读书,父母担心他过于用功而制止他,于是他白天就默默地背诵书卷上的诗文,到了夜晚,就把门户紧紧关闭起来,点上灯,偷偷地读书。后来山东按察使焦遂听说了他,就推荐张养浩做东平(今属山东)地方的学正。之后,张养浩游学京师,把自己写的文章献给宰相不忽木,不忽木大为称奇,因此征召张养浩为礼部令史,并且还推荐他进入御史台。一天,张养浩忽然生病了,不忽木亲自到他家里探问,当他看到张养浩的家里四壁空空,什么也没有时,慨然叹息说:“张养浩这种人才是真正的栋梁之才啊!”及至做了宰相属官,就被选授为堂邑(今属山东)县尹。人们都传说堂邑县县官住的房子不吉利,住进去的人没有一个能得到幸免的,但是张养浩还是住了进去。张养浩带头捣毁了滥设的神祠三十多所,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张养浩说:“他们都是善良的百姓,因为生活困难,被饥寒所迫,不得已而去做了强盗,既然已经依法处分过他们了,现在仍旧把他们看成强盗,这是断绝他们走自新之路的做法啊!”强盗们感动得流了眼泪,他们相互劝诫说:“不能辜负张公。”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杀过人,他的同党也都是暴虐残忍,为害百姓,百姓不堪忍受,从前的县尹不敢过问这件事情。张养浩到这里以后,按照国法严厉地惩处了他们,百姓们十分高兴。张养浩离开了堂邑十年,百姓们仍旧为他立碑,歌颂他的功德。
天历二年,关中(今陕西)大旱,饥民相食,朝廷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张养浩接到这个命令后,立即把自己家里的一切资财都分送给周围邻里中的困难户,自己便登上车子向陕西进发,碰到饥饿的灾民就赈济他们,看到饿死的灾民就埋葬他们。路过华山,就到西岳庙去求雨,哭拜在地上都爬不起来,天空忽然阴云密布,一连下了两天雨。及至到了官府,又到社坛去求雨,结果是大雨如注,下了三尺才停止,庄稼由此得到了生长,秦地的百姓十分高兴。
张养浩到陕西做官四个月,从来没有回自己家里住过,一直住在官府,夜里就向上天祈祷,白天就到外面去救济灾民,一天到晚没有丝毫的懈怠。每想到一件难受的事,就拍着胸脯大哭,因此得病不起,去世的时候只有六十岁。关中的百姓,听到张养浩去世的消息,悲哀痛哭像失去了自己的父母一样。
更多阅读
文化大观园 凤凰视频:《推背图》---中国的诺查丹马斯预言
凤凰视频:《推背图》---中国的诺查丹马斯预言
苗元一谈古今奇书《推背图》 苗元一推背图47详解
2011年12月31日 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播出实录核心提示:中华预言第一奇书,自唐朝贞观年起道破千年国运变迁,屡遭封禁,饱受质疑。到底是泄露天机,还是后人杜撰?古今奇书《推背图》自有说法。王鲁湘:2009年电影《2012》全球上映后,反响巨大
视频 文化大观园-古今奇书《推背图》 文化大观园禅修视频
119 文化大观园 玄妙十三陵 风水大解密上 凤凰台文化大观园
012-05-11文化大观园 玄妙十三陵 风水大解密(上)来源:凤凰卫视发布:2012-05-11 19:16:00时长:24:45播放数:509601评论数:12关灯
许麟庐李苦禅齐白石 齐白石与李苦禅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偶看凤凰卫视的《文化大观园》,竟然邂逅了九秩画翁许麟庐。白发萧然的老画师,由于腿脚不便,迎迓稍迟,在自己的“竹箫斋”前,对来访的后生打拱连连,口称“怠慢,怠慢。”告别时,二老相互搀扶着将客人送出画室,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