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秀锦溪锦溪中学校本教材 中学德育校本课程教材

灵秀锦溪(锦溪中学校本教材) 中学德育校本课程教材
灵秀锦溪(锦溪中学校本教材)


   
 曾有一天,当代文学大师沈从文问夫人张兆和:“锦溪既无山,何来溪?”这个问题提得好,但身为“吴中才女”回答得也妙:“历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锦溪虽无山,但承淀山湖一脉,有溪自清;虽无龙,但略沾帝气,神而形之。‘灵’和‘秀’两字锦溪哪一点缺了?”——不愧是锦溪的儿女亲家,对这个江南水乡古镇的了解是那么透彻。

锦溪是秀气的,一种无可比拟的清丽,大气而洒脱。锦溪秀美风光和清幽气质,为世人所推崇。全镇群湖相拥,犹如珍珠嵌于玉盘。镇南五保湖,湖不大而渺远,水不深而清澈,或把酒临风,或泛舟湖面,品茗赋诗,极得桃源之趣。镇内河港经纬,古桥鳞次栉比,碧波与吴音轻唱,鸥鸟共渔人相娱。众多明清建筑傍水而建,粉墙黛瓦,淡雅素净,春花雪月四季相异,成了锦溪的一大景致。置身其境,轻灵清逸,颇有悠然尘外之感。

凡游历过水乡古镇的人都知道,江南古镇的神韵,并不在于新,不在于亮丽。你看那水巷石驳蜿蜒曲折,老墙斑驳,翘檐错落,河埠条石垒得青灰相间,连烟雨迷蒙中古桥倒影也被渔舟荡漾成似是而非的色块,一种无序、随意中的和谐与自然,这就是水乡的味道。

同样典型的江南水乡,曾有人将相邻的锦溪和周庄比作一双亲姐妹,这倒也贴切。周庄有她独特的魅力和机遇,象是活泼可爱、先出了阁的妹妹。而锦溪倒是待字闺中的姐姐,她就象我们常见的家中长姐,操家劳作,不施粉妆,虽有少许未曾抹去的风韵,但略多沧桑憔悴的印记。周庄是美的,周庄是成功的,但同妩媚富态的周庄相比,锦溪则有绝然不同的一种风格:古镇数千年逐渐形成的地貌,非人工可为;大气的骨架豁然开朗,无可仿造;浓厚的文化积淀,谁能小视;众多的人文古迹,尚可溯源千年。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的先民就在锦溪这块丰沃的水土上农垦渔牧,创造了灿烂的良渚文化。从当地出土的众多文物,如新石器时期的石鉞、夹沙红陶罐,商周时代的牛鼻耳大陶罐,春秋战国的青铜削,以及汉朝的陶井圈、熨斗,六朝的青瓷鸡首壶等等,就充分证明了这点,即便从南宋皇帝御命将锦溪改名为“陈墓”算起也有八百多年历史了。

“谁见金凫水底坟,空怀香玉闭佳人。君王情爱随流去,赢得寒溪尚姓陈。”(明代·文徵明)。星转斗移,岁月流逝,虽然一切帝王将相陈迹都成过眼烟云,人们宁可相信,人才辈出的锦溪灵秀之气来自自然造化。但冥冥之中,好似有上天之手的指点,一向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脉络却一下子清晰可辨。你看:镇南飞檐翘角的古莲禅寺极似龙首;相连的自然弯曲的内石埂是龙颈;在水一方的陈妃水冢,是龙口微含着的“夜明珠”;外埂基和十眼桥,一左一右成为龙须;贯穿南北的市河则是龙身;三十六座石桥不象遒劲的龙爪吗?在水泽云雾缭绕中,锦溪赫然是条昂首南向的蛟龙。锦溪,当飞腾在即!

锦溪不仅秀气,而且是有灵气的,那灵气更多在于传承久远的人文气息。
据我所知,北京、扬州、奉化等几个著名的地方都有文昌阁,但象锦溪这样的小镇也有文昌阁的,实属凤毛麟角。由此也可窥见这锦溪位于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得益于昌盛的教育,师承于延绵不绝的吴文化,可谓灵气独钟。在锦溪代代相继的文风熏陶之下,民间素有“枯灯夜读”的风尚,历来精英辈出,灿若群星,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就以“留学生之乡”著称四方,诞生了一大批在当时我国政治、经济、科学、教育、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杰出人物。檐角风铃叮当、供奉着先师孔子造像的文昌阁无疑成了古镇文运昌盛的象征。

锦溪是永远飘着书香的锦溪。追溯锦溪的文化教育渊源,应该把六百年前的明代作为这块地方的一个发韧兴盛时期。明初文坛四杰之一高启,以及稍后的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和他的学生文徵明、祝枝山、唐伯虎等都数度到过锦溪,诗人画家或游历于此,或隐居溪上,悠然自得,超凡脱俗,并留下了大量才气横溢的佳句和墨宝。这些吴门才子的诗句流传至今,共有一百二十多首,可谓沧海遗珠,弥足珍贵,是研究锦溪人文历史以及明清吴中诗文的重要资料。同样明代文人吟诵锦溪,高启的诗明丽清新:春风拂拂柳依依,无数莺声燕语时,红杏碧桃花烂熳,长堤曲巷水流漓,浮梁滩下维鱼艇,野店门前扬酒旗,此景欲描描未尽,一溪烟雨尚迷离。——多么自然而和谐啊!而沈周的诗发古思幽,相对沉郁凝重:溪桥郁古木,渔歌托风远,欸乃三四声,顿与浮名割。归世昌则用“春来两岸桃争放,不是渔人也欲迷”的句子来赞叹锦溪美景。为人放纵不拘、戏谑风趣的书法家祝枝山也在《溪上题友人园居》中赋诗道:未必邱樊好,幽居趣自深,迟行避小草,高卧托深林,抱罐惟知瓮,挥锄不见金,问渠终岁里,曾有惜葵心。在众多文人墨客中,文徵明与锦溪渊源颇深,他是锦溪的女婿。吴中才子中他是最长寿的一位,享年89岁,这可能得益于锦溪的清风纯水吧。“斜阳时思绕寒汀,何处秋风欸乃声,水漫蒹葭情不极,锦溪桥下白烟生。”文徵明长期隐居于锦溪之畔,流连往返之际写下了许多意境深邃含蓄的诗篇。据载八十高龄的他仍兴致勃勃地携长子文彭回锦溪,放舟吟唱,潇洒自如。也许是家传,文彭后来成了“吴门印派”的创始人。有一首《古井风亭》的诗就是他写老家锦溪八景的,清新淡雅,颇得其父真传:小亭寂历秋江里,辘轳声静碧潭山,万里无云片月寒,清风吹落梧桐子。如此种种不一而足,锦溪始终是滋润诗情画意的一方水土,而锦溪人也受其滋养,在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期熏陶和潜移默化下,孕育了水乡人特有的沉稳、委婉、平和的品性和审美情趣。

翻阅历史,翻阅锦溪,我们的目光在上下跳跃,迷乱而眩目。究竟用什么来定义这块地方才恰当呢?我想在“灵”与“秀”之间,始终贯穿的是一个字——文!众所周知,昆山先贤顾炎武先生有部呕心沥血写就的力作《天下群国利病书》,亭林先生动笔写这部众所周知,探究治国民生大略的史鉴著作时,是在清崇祯十二年,他才27岁的风华正茂之际,而完稿时先生已是年届50岁、历经离乱坎坷的白发长者了,其文人的悲壮,其文人的志存弥坚!也正是这部珍贵的亲笔手稿,在八年抗战期间,锦溪镇陆辑安先生冒着生命危险,将它深藏于镇上陆宅的墙壁秘室中,机智地度过了日伪军的不怀好意的觊觎和频繁搜查纠缠,而后在光复之日安然完璧归赵,献于昆山县图书馆。也许我们无法苛求柔弱的、惯于低吟浅唱的江南小镇,都象亭林先生一样发出“天下兴亡,匹夫在责”这样铿锵豪言,但无法回避一个事实:锦溪始终以她柔韧绵延的个性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不仅懂得文化,欣赏文化,包容文化,而且孕育文化,保护文化。

让我们还是回到文首那段对话中来吧,我们可以从那段往事中找到又一佐证。1976年8月著名学者、作家沈从文夫妇俩双双乘船来到锦溪——因为他们的儿媳就来自锦溪一个姓张的书香门第。1976年,那是个风雨如晦的特殊年代,刚从“五七”干校出来的沈先生,被迫停止了他为之钟爱的文学写作,但他为了完成周总理的委托,还是含怨忍辱在努力编纂《中国服饰研究》一书。真是天灾人祸,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唐山大地震的余波央及北京,住在闷热难当的地震棚里,此刻老先生郁闷苦涩的心境可想而知。于是他同张兆和女士商议,决定到秀丽静谧的锦溪(当时叫陈墓)的亲家那里小住一段时间。也恰恰是水乡古镇恬美宁静和锦溪那种人情的甘怡,给了他最大的心灵抚慰。短短的七八天,锦溪别样的小桥流水江南古镇风情,深深吸引着这位以善于描绘湘西风情而蜚声中外的大作家。每当晚霞映红五保湖,水天一色,老者站在十眼桥上着迷地眺望着远景,若有所思,久久不想回去。他把锦溪的水乡之美,比作为“睡梦中的少女”。他一直惦记着那“让生命熨贴得既清静又舒适的小桥流水”。后来当孙女去锦溪探亲时,沈从文先生还托她找一身船家女的绣花头饰和镶边布裙,藉以丰富对中国服饰的研究内容。

充满魅力的锦溪就是这样给长者以颐养天年的滋润,给孩童以温馨甜美的呵护,给文人以无限诗意的暇思,给智者以躬身自省的空间。锦溪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敦厚的民风、清雅的景致、丰富的博物藏品,更重要的是拥有渊源流长的文化,锦溪这才当之无愧成为灵秀锦溪、人文锦溪。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192135.html

更多阅读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利用校本电子白板资源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进行,“校本课程资源”成为人们特别关注的一个崭新的概念。在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的社会

坪头中学校本教研制度 校本教研管理制度

陈仓区坪头中学校本教研制度目 录5-1……………………………………校级领导教研管理制度5-2 …………………………………教务处教研管理制度5-3 …………………………………教研组教研管理制度5-4 …………………………………年级组

声明:《灵秀锦溪锦溪中学校本教材 中学德育校本课程教材》为网友雨夜梧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