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馆的设计者.富勒(1895~1983)是美国一位富有创造性的工程师和设计家,一生有许多重要发明创造。他善于用三角形或多边形的金属网架组成多面体穹窿(geodesicdome),以较少的材料制造出轻质、高强的屋盖,轻巧地覆盖很大的室内空间。他甚至提出了用一个透明穹顶覆盖整个曼哈顿岛的大胆构想。这座1967年博览会上的球形展览馆高61米,直径76米,
公元1967年4月27日,是蒙特利尔市历史上难以忘怀的日子,这一年,举世瞩目的世界博览会Expo 67在当时的加拿大第一大城市蒙特利尔开幕。之后的半年时间内,数以千万的游客来到蒙特利尔,共同分享世界的进步和对未来的展望。因为世界博览会的召开,蒙特利尔的市政建设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四条地铁线路相继开通,加上本身所积淀的人文魅力,蒙特利尔——这个北美大地中唯一一个以法语为官方语言的城市,成为引起全球人关注的绚烂都市。
今年正值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40周年纪念,从今年4月起,蒙特利尔市将举办一系列活动,重温四十年前的辉煌和骄傲。
世界博览会(International and UniversalExposition,简称世博会)是由某一国家政府主办、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追求进步的手段、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展望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和寻求解决面临的重大问题等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性大型展示盛会。
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于1851年5月1日在英国伦敦开幕。当时维多利亚女王始创了通过外交途径邀请各国参展的传统。世博会至今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最初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主为,后来逐渐变为荟萃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展览会,同时伴以异彩纷呈的表演、丰富多元的建筑景色,营造出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的、充满节日气氛的国际空间,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在中国的上海市举行。
蒙特利尔世博会申请一波三折
提出于1967年在加拿大举办世界博览会最早要追溯到1956年,不过,这项提议直到1958年8月才由保守党参议员MarkDrouin正式提出和推动,以期在1967年加拿大联邦成立100周年之际,在加拿大举行这一盛会,展示加拿大的风采、让世界人民共同分享加拿大百年来的成就。
加拿大政府最初决定由多伦多来申办1967年世界博览会,没想到,遭到当地政客的拒绝;而时任蒙特利尔市长的SartoFournier先生却积极支持这一活动,于1960年2月为蒙特利尔争取到代表加拿大申办1967年世界博览会的机会,届时,联邦政府将出资两千万元、魁北克政府将出资一千五百万元、蒙特利尔市政府出资五百万元,共同完成此项目。
然而,1960年5月5日,国际展览局(International Bureau ofExpositions)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申办竞争会议中,苏联、奥地利和加拿大进入最后的竞争行列,结果,苏联一举拿下了1967年世界博览会的主办权,他们希望以此庆祝“1967年苏联革命胜利五十周年”。1962年,苏联国内对于是否主办此次世博会产生了巨大分歧和争议,一是经济条件的约束,再者是很多苏联人担心来参展的欧美游客将西方的思想带进苏联,冲击苏联社会的稳定,苏联于1962年4月决定退回主办权。
此时,1960年10月当任蒙特利尔新市长的JeanDrapeau抓住这一大好时机,极力游说加拿大政府重新争取1967年世博会的主办权。在加拿大政府的努力下,1962年11月13日,国际展览局改变了1967年世界博览会的主办地,将其授予蒙特利尔市。
建设世博会展馆的起起伏伏
在接下世博会主办权的大任后,蒙特利尔市便积极展了筹建工作,有关部门最初将世博会各国展馆的建设地点定在市中心以北的皇家山公园(MountRoyal Park)里,而时任蒙特利尔市长的JeanDrapeau在蒙特利尔港务局主管GuyBeaudet的建议下,提议在圣劳伦斯河上、Il SaintHelen岛边再建一座小岛,来容纳世界博览会各国展馆,这一建议于1963年3月22日获得各方接纳。
建设工程的进展并不顺利,1963年,在规划刚刚开始实施不久,就有许多顶级的组织委员会辞职,主要原因是他们在规划过程中预见到庞大的工程根本无法在1967年准时完工。
另一方面,加拿大政坛也发生了重大变革,1963年4月22日,在加拿大联邦大选中获胜的自由党领导LesterPearson宣誓就任总理,由原保守党总理JohnDiefenbaker任命的世博会筹建委员会成员被迫辞职,加拿大外交部的外交官PierreDupuy被任命为新的世博会总监,替代保守党政府任命的PaulBienvenue。
在1964年至1965年期间,世博会总监PierreDupuy几乎常年在国外奔波,吸引了125个国家和地区参加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PierreDupuy的得力干将、世博会副总监、副总裁Robert FletcherShaw,作为一名专业工程师和建筑师,在PierreDupuy不能在国内主持工作的期间,一手担起了世博会的筹建工作,他把他们的团队称为“LesDurs”,意思是指员工们吃苦耐劳、顽强坚韧。在这个七千人的团队中,包括担任运营主管的魁北克法裔人Philippede GaspeBeaubien,他被戏称为“世博会市长”;担任安装主管的温尼辟英裔人EdwardChurchill;加拿大历史学家PierreBurton成为调和法裔员工与英裔员工的桥梁,他们将法裔人和英裔人的合作看作是“世博会成功的秘密”。
蒙特利尔世博会的场馆建设于1963年8月13日正式启动,主体计划于1963年12月23日上交政府申批。从未被开垦的小岛IleNotre-Dame于1964年6月30日正式交由蒙特利尔规管,与此同时,蒙特利尔地铁也在地下紧锣密鼓地施工建设,世界博览会的壮观景象从圣劳伦斯河上的Ile Notre-Dame和Il Saint Helen两个小岛上慢慢浮起。
蒙特利尔世博会的标志
蒙特利尔世博会的主题被定为“人与世界(Man and hisWorld)”,这几个单词来源于曾创作过小说《小王子》的法国作家 Antoinede Saint-Exupery在1939年出版的一本名为《Terre des Hommes》(英译名:Wind, Sand andStars,中译名:风、沙与星辰)的著作。这个主题下还有七个副主题,分别是:Manin the Community, Man the Creator, Man the Explorer, Man theProducer, Man the Provider, Habitat67和Labyrinth。
蒙特利尔世博会的会标由蒙特利尔艺术家JulienHebert设计,最基本的部分是由古代人形符号组成圆圈,其中每两个人形紧紧相连,象征着“全世界的友谊”。
蒙特利尔世博会还举办国际大赛,从来自35个国家的音乐家们创作的2200首歌典中挑选出本届世博会会歌“HeyFriend, Say Friend / Un Jour, UnJour”,这首歌曲由魁北克音乐人StephaneVenne创作,不过,此歌问世后一直受到人们的批评,认为这首在歌词中完全没有提到蒙特利尔或世博会的歌曲与活动主题不相称。
而本届世博会上传唱最为广泛的歌曲则是来自Saskatchewan省的音乐家BobbyGimby创作的歌曲“Ca-na-da”,售出了五十万张唱片。 BobbyGimby吹着小号,领着一群孩子,在街上唱着欢快的“Ca-na-da”的情景,成为本届世博会的一个重要印记,BobbyGimby因此赢得了“加拿大的吹号手”的美誉。
万众瞩目的盛会
1967年4月27日,星期四下午,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正式拉开帷幕,加拿大RolandMichener、加拿大总理Lester B.Pearson,与53个国家的首脑,及七千多名世界各国的嘉宾、1000多名记者,出席了隆重的开幕式。为庆祝加拿大联邦成立100周年而组建的“黄金百年(TheGoldenCentennaires)”特技飞行队(加拿大空军雪鸟飞行队的前身),从老港上空呼啸而过。开幕式还通过卫星向全球播发了实况,有七亿观众和听众收看收听,共同见证了这一盛大的时刻。
世界博览会各展馆于1967年4月28日周五上午9点半正式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然而,由于开展首日便迎来了31万至35万游客,大大超过预期的20万人,一些展馆不得不提前到当天8点45分就打开大门,迎接汹涌的参观人潮。
第一个进入Expo 67展馆大门的是41岁的美国芝加哥爵士鼓手AlCarter。早在蒙特利尔世博会举行的四年前,他就写信给蒙特利尔市长JeanDrapeau,表达了对这届世博会的期待,希望成为蒙特利尔世博会的首名观众,尽管没有得到JeanDrapeau市长的回复,AlCarter并没有气馁,他在世博会正式开幕前早早来到蒙特利尔,并买到了票号为00001号的首张世博会门票;开幕前一晚,他和其他25位观众便在世博会入口处排队等待,有鉴于他的热情,其他观众慷慨地将第一个入门的荣誉留给他,使这位手持00001号门票的美国人第一个走进蒙特利尔世博会。
在蒙特利尔世博会举办的半年时间内,蒙特利尔共接待了5千万游客(当时加拿大全国人口仅2千万),创下了世博会历史的新纪录。许多世界政要和名人也莅临蒙特利尔参观世博会,其中包括: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美国总统LyndonJohnson、摩纳哥王子和王妃格蕾斯-凯丽、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夫人杰奎琳、法国总统戴高乐(戴高乐1967年6月24日在蒙特利尔市政府阳台上演讲时高呼“自由魁北克万岁”,引起加拿大政府的极大不满和强烈指责,戴高乐被迫取消后续访问,返回法国)等。
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共有90个国家、地区和组织在Ile NotreDame岛上设立了展馆,呈现出世界的多元和多彩,呈现出人们的创新和暇想。
参展国家和地区包括,北美洲:加拿大及各省、美国、墨西哥;欧洲:奥地利、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丹麦、芬兰、法国、西德、希腊、冰岛、意大利、摩纳哥、荷兰、挪威、瑞典、瑞士、英国、苏联、南斯拉夫;拉丁美洲:巴巴多斯、古巴、格林纳达、圭亚那、海地、牙麦加、特利尼达/多巴哥、委内瑞拉;非洲:阿尔及利亚、喀麦隆、乍得、刚果、象牙海岸、埃塞俄比亚、加蓬、加纳、肯尼亚、马达加斯加、、摩洛哥、毛里求斯、尼日尔、卢旺达、塞内加尔、坦桑尼亚、多哥、突尼斯、乌干达、布基纳法索;亚洲:缅甸、斯里兰卡、韩国、印度、伊朗、以色列、日本、泰国、阿拉伯、中国台湾。
除此之外,本届世博会还有一个声誉卓著的特色——蒙特利尔成为世界娱乐时尚的中心,来自世界各国和加拿大各地的艺术家们在蒙特利尔上演了众多精彩的歌剧、芭蕾、戏剧、交响乐、爵士乐等节目,并通过电视广播向世界转播;来自欧美的游客们穿着时尚的服装出现在媒体的景头,引领着世界的潮流。
据统计,蒙特利尔世博会共花费$4.32亿元;收入$2.21亿元;亏损$2.1亿元。
尽管在蒙特利尔世博会期间,魁北克阵线联盟的恐怖活动并没有停止,他们多次发动搅乱世博会的活动、甚至向重要来宾发出死亡威胁,但1967年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后来仍被认为是20世纪最成功的世界性活动之一。至今被评作仅次于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和巴黎世博会的第三个最成功的世博会。而1967年,也被看作是后来经历了经济衰退、魁独冲击的蒙特利尔“最后的好时光”。
当世界博览会于1968年结束后,蒙特利尔也留下了不少记载着世博会辉煌的建筑和雕塑。IlNotreDame岛为了迎接1976年奥运会的水上运动比赛,进行了全新规划;而IlSaintHelene岛上的不少场馆却还保留了多年,包括美国馆、法国馆、牙麦加馆、ALCAN水族馆等,这个岛后来很长时间被称为“人与世界”,成为蒙特利尔人最美好的一段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