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什么叫“力透纸背” ? 什么叫商业转载

书画中的“力”是点画、线条形质、作者内在精神的一种表现,较为抽象。从具体运笔去看,如果能中锋行笔,即行笔时笔毛均匀铺开,笔心在笔画中行走。手臂的力量能通过柔软的笔锋切进到纸中去,这就叫“力透纸背”。如果行笔时笔毛拧得变形了或扭成一团、笔毛没调整好,没有使它均匀铺开,笔毛像抹油漆一样从纸上扫过。这样的笔画是“抹”出来的,像墨猪,就无从谈笔力了。笔画的力度与线条的粗细、长短没关系,关键在于作者调整驾驭毛笔的能力,和运用中锋行笔。

从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细小的笔画,虽细若游丝,但力若千钧。从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中,你能感觉到画笔凝重,笔笔如铁钩银画。这都是力透纸背的典范之作。

何谓挪让 ?

"挪让"是指组成字的各部分点画之间彼此相让,又互相呼应,使笔画多的字不显得密集,笔画少的字不显得疏空,如"马"旁、"鸟"旁的字,左边都要写得平直,给右边的半个字让出地位;其它有左右偏旁的字,也都依此类推。

间架有哪些要求 ?

字的间架,要求大小、长短、宽窄、斜正得宜。

学习书法有哪些基本法则?

学习书法必须掌握执笔、运笔、用笔、结构这四方面的基本法则。

为什么不可以用指运笔?

用指力去拨动笔管,笔管就不能保持直立不动,笔管的活动范围也非常小,写小字还可勉强对付,写中楷、大楷以及再大的字,就无法运转了。而且,用指力运笔,笔不踏实,写出的字也是虚浮无力的。

古人执笔有“龙眼”“凤眼”之说,是怎样执法?

所谓“龙眼”“凤眼”,只是一些故弄玄虚的说法,实际上是最要不得的。“龙眼”执法,是食指、中指只用指尖作弧形攥住笔管前面,无名指的第一节节骨在笔管里面推顶,拇指右边指肉擫在笔管左面,使虎口围成圆形,用这种执法,手腕扭着,既吃力又不切实用。至于“凤眼”执法,更要不得,食指勾得老高,拇指在中间,中指在下面,三指分布为上、中、下三截,这样无名指及小指自然而然地捏在掌心,虎口狭长,象凤凰的眼睛,掌心捏实了,笔尖运转就不灵活,这样执笔的人必须注意纠正。此外,有些书上还有“撮管”“提管”等说法,也是不切实用的。

《快雪时晴帖》好在哪里?

王羲之 行书 《快雪时晴帖》纸本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快雪时晴帖》是“书圣”王羲之当今存世的唯一书法精品真迹。纵23cm;横14.8cm ,行书四行,二十八字。《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人的问候。此帖以“羲之顿首”四字行草开头,以“山阴张候”行楷结尾,此帖笔法雍容古雅,圆浑妍媚,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无一笔掉以轻心,无一字不表现出意致的流利秀美。

不少人认为《快雪时晴帖》仅次于他所书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又一件行书代表作。 赵孟頫、刘赓、护都沓儿、刘承禧、王稚登、文震亨、吴廷、梁诗正等人的跋语中都表示惊羡和赞叹。乾隆一生酷爱书法,刻意搜求历代书法名品,综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他对《快雪时晴帖》极为珍爱,他在帖前写了“天下无双,古今鲜对”八个小字,“神乎其技”四个大字。又说:“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全书二十八字,字字珠玑,誉为“二十八骊珠”,他把此帖和王珣《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的晋人三帖,并藏于养心殿西暖阁内,乾隆御书匾额“三希堂”,视为稀世瑰宝。乾隆十二年又精选内府所藏魏晋唐宋元明书家134家真迹,包括三希在内,摹勒上石,命名《三希堂法帖》。在西苑的北海建“阅古楼”,把上述刻石嵌在楼内墙上,拓本流传以示临池之模范。三希原件仍藏在养心殿三希堂

根据此帖附页的诸多题跋款识、收藏印章以及有关书籍录载, 《快雪时晴帖》曾经宋宣和内府,宋时入米芾“宝晋斋”,元代又入御府,上有赵孟頫题跋。明时为朱成国、王稚登,清冯铨所有,于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入内府。1949年,国民党军队在内战中败北,退踞台湾时除带走了大量黄金以外,还有2972箱南迁文物中的精品。这部分却是故宫博物院文物中的精品,如精美绝伦的工艺品,翠玉白菜、玉香炉、玉荷叶形笔洗等,其中包括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如今“三希”《伯远帖》、《中秋帖》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唯独“一希”《快雪时晴帖》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三希”尚未聚首,国人深引为憾。

“执董狐之笔”写什么?

写历史啊,秉笔直书的精神啊,董狐,春秋晋国太史,亦称史狐。周大史辛有的后裔,因董督典籍,故姓董氏。据说今翼城县东50里的良狐村,即其故里。董狐秉笔直书的事迹,实开我国史学直笔传统的先河。

《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晋灵公夷皋聚敛民财,残害臣民,举国上下为之不安。作为正卿的执政大臣赵盾,多次苦心劝谏,灵公非但不改,反而肆意残害。他先派人刺杀,未遂,又于宴会上伏甲兵袭杀,未果。赵盾被逼无奈,只好出逃。当逃到晋国边境时,听说灵公已被其族弟赵穿带兵杀死,干是返回晋都,继续执政。

董狐以“赵盾弑其君”记载此事,并宣示于朝臣,以示笔伐。赵盾辩解,说是赵穿所杀,不是他的罪。董狐申明理由说:“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意思是他做为执政大臣,在逃亡未过国境时,原有的君臣之义就没有断绝,回到朝中,就应当组织人马讨伐乱臣,不讨伐就未尽到职责,因此“弑君”之名应由他承当,这是按写史之“书法”决定的。

当时的史官与后世大有不同,他们既典史策,又充秘书,即协助君臣执行治国的法令条文。传宣王命,记功司过是他们的具体职责,兼有治史和治政的双重任务,实际就是具有褒贬臧否大权的文职大臣。当时记事的“书法”依礼制定,礼的核心在于维护君臣大义,赵盾不讨伐弑君乱臣,失了君臣大义,故董狐定之以弑君之罪。对此,孔子大加赞扬,称董狐为“书法不隐”的“古之良史”,后世据以称之为“良狐”,以表褒美之意。这是因为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权臣掌握国命,有着生杀予夺的大权,以礼义为违合的书法原则,早已失去了它的威严,坚持这一原则,并非都能受到赞扬,而往往会招来杀身之祸。齐国太史就因写了权臣崔抒的“弑君”之罪,结果弟兄二人接连被杀。董狐之直笔,自然也是冒着风险的,因此,孔子赞扬他,后人褒美他,正是表彰其坚持原则的刚直精神。这种精神已为后世正直史官坚持不懈地继承下来,成为我国史德传统中最为高尚的道德情操。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直笔的含义逐渐摆脱了以礼义违合为内容的书法局限,从司马迁开始,赋予了它“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具备了唯物史观的实质。这一传统为后代进步史学家弘扬发展,编著出许多堪称信史的著作,是我国史著中的精华。其开启之功,实源于晋太史董狐不畏强权,坚持原则的直书精神。 可惜唐代以后就渐渐丧失了.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

天下第一行书

中国书法史上影响最大、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

《兰亭序》是王羲之用茧纸、鼠须笔与朋友优游之余的得意之笔。全篇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其章法布白,浑然一体。他的用笔、结字更见变化之妙。全篇二十个“之”字,七个“不”字,各具特点而不雷同。他能注意避免“状如算子”、“一字万同”,这种艺术思想是十分可贵的。

《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以致唐太宗李世民得到王羲之《兰亭序》墨迹后,曾命他的臣子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响拓数本,赐给皇太子诸王近臣。待李世民临死时,还要“兰亭茧纸入昭陵”,用以陪葬。今人见到的《兰亭序》,只有冯承素的勾摹本和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虞世南的临本。

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后来他渡江北游名山,看到了李斯、曹喜的书迹,又看到了钟繇、蔡邕的书迹,改变初学,博采众长,在行书和草书上进行革新。他把散见于前代、当代书法作品中的一些用笔、结字优点,融合统一在一种崭新的书法作品之中,以笔法为骨干,以气韵为灵魂,精研体式,推陈出新,“兼撮众法,备成一家”,一变汉魏以来质朴的书风,成为妍美流变的新体,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人称之为“书圣”。唐太宗李世民对王羲之的书法佩服得很,皇宫收藏王羲之的真迹有三千六百幅。唐太宗本人还亲撰《王羲之传论》。欣赏他的作品,就像观赏一幅肃穆恬静的山水画卷,就像聆听一阕抑扬缠绵的乐曲,也像在吟诵一页澹远典丽的诗篇,久为后人所称赞。

我国历史上有两位最著名的女书法家她们是谁?

王羲之的草、楷、行书,千古景仰。他的老师是东晋著名的女书法家,姓卫、名铄,人称卫夫人。卫夫人学习王国时钟繇的书法,达到了升堂入室的地步。她的代表作是《古名姬帖》小楷。其笔法古朴肃穆,体态自然,是楷书中的上品。

在卫夫人之前,还有一位女书法家。她就是以《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等驰名的东汉末年的女诗人蔡文姬。她名叫琰,文姬是她的字。她父亲蔡邕,在文学和书法上造诣很深。蔡文姬继承家学,在书法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在唐、宋、元、明,也出现不少女书法家。唐代的女书法家有吴采鸾、薛涛、武则天。吴采鸾所书小楷,很有钟繇、王羲之的笔意,遒劲古雅,可与卫夫人媲美。薛涛所书《陈思王美女篇》,行书,笔势跌宕秀逸。武则天书写草体,书法婉约。宋代女书法家有朱淑真,所书小楷,端庄精劲,深得王羲之笔法。管道升是元代女书法家。字仲姬,她是赵孟俯的妻子,赵孟俯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工书善画,书法为元代宗师。

管道升刚嫁给赵孟俯的时候,她的书法比丈夫还好,后来赵孟俯迎头赶上了,并超过了妻子。管道升写的《梅花》赋小楷,清丽幽闲。

唐朝的“三绝”?

文章、书法、刻技称此为“三绝”。

弃“诸葛之功德”为一绝,改为“刻技”为一绝。碑文的下角有“镌字人鲁建”的铭记。据史书记载,他是唐朝元和年间的著名刻碑良工,“刀法劲拔,刻技精湛”,我们从拓片中,可以欣赏到一千多年以前的刻工杰作,将毛笔的神韵通过刻刀表现出来,实是难能可贵。因此,现代人称此碑的三绝是“文章、书法、刻工”了。唐朝的碑碣艺术大盛,无论从碑文、书法、刻工都能体现。这是由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族融合、中外友好交往的结果,也正是由于社会的繁荣,造就一代艺术人材。他们都能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之上,敢于创新,形成绚丽多彩碑碣艺术风格

“三真六草”的说法?

"三真六草",典出唐代李延寿《南史·王彬传》:"彬字思文,好文章,习草隶,与志齐名。时人为之语曰:’三真六草,天下为宝。’"《辞源》、《中国成语大词典》、《中华书法篆刻大辞典》等工具书对该词的释义均为"泛指各种书体"。这一解释不完整,没有涉及词条中"三"和"六"的含义。佟玉斌认为"三"与"六"可能指兄弟的排行。但《南史·王志传》中却记载"王志,僧虔次子也"。要证明自己的假设正确,就必须继续找依据。查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王俭传》和唐·李延寿《南史·王俭传》后终于证实了当初的设想。原来王俭"生而父僧绰遇害,为叔父僧虔所养"。这样一来,王僧虔亲生次子王志,按大排行就是老三了。经过反复研究考证,《诗书画印典故辞典》对"三真六草"的解释为:"南朝·梁·王志排行第三,善真书;王彬排行第六,善草书。故时人美称其兄弟二人的书法为’三真六草’。泛指不同书体的书法。

碑帖的收藏 要注意什么?

从艺术和历史的变化中,有的古碑帖拓本由于各种碑石佚失,拓本也几经遭难,成为孤本和珍本,在鉴赏中必需特别注意。

一 如何认识“孤本”

现我国各大博物馆、图书馆、文史资料以及个人收藏家,还有国外的博物馆和大学资料收藏馆,都收藏着我国历史上的碑帖孤本与珍本,怎么称得上“孤本”呢?

1、由于原石刻或丛贴刻版有一部份较早的损坏和遗失,有的留下痕迹已不是原物,根据历史资料和文字记载的考证,即将失传的碑帖,确是“唯一”的,并有较高书法艺术的文史价值的孤本。

2、要称上“孤本”,必需是刻石、刻帖的原拓本,翻刻本是称不上的。同时还应是时间较早的拓本,如“唐拓本”、“宋拓本”,“明拓本”相对较差,如果是“清拓本”往往就称不上这个“雅号”了。清代出土的碑刻更不属此范围。

3、有的“孤本”还是残卷。最初原拓也有不完整的。但残卷可以说明孤本的地们和价值。如从记载上看李世民《温泉铭》,唐代原拓不下几十部,流传至宋米芾曾在拓本后记叙一行:“永徽四年(653年)八月围谷府果毅儿“,倒是说明了时间。但宋代刻帖《绛帖》潘师旦曾将此也刻入,而伪《绛帖》却未曾刻入,后复刻于《筠清馆法帖》中,说明宋代已有此帖流传,后来原拓失传,直到1896年在敦煌千佛洞中发现此帖,但与原拓比较有残缺,后被法国人掠去,还存五十行,然后再装裱成横卷,此残卷现藏巴黎图书馆。根据照片影印件,罗振玉在《墨林星凤》中述:“伯施信本登善诸人各出其厅,各诣其极,但以此则于书法上固当北而称臣耳。”说明这五十行残本是有其价值的。由于残本中问题很多,都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考证说明“孤本”的地位。

二 如何认识“珍本”

在著名刻石和刻帖的原拓版本中,有的存世不多,或因各种因素造成原拓版本的质的差别,这种差别直接影响到艺术质量和资料的可靠性。有的因原版刻流到国名。因此国内所存较早较稀有的原拓版本,就是稀世珍品,如唐、宋、明原拓仅存一二,都可属“珍本”范畴。

分析各种“珍本”,从书法艺角度出发大致有四种类型:

第一种:原石久佚,原拓对书法界影响较大,具有代表性,尽管以后各种拓本质量上有各种差异,甚至还有缺残,还是觉得珍贵,这就可以称为“珍本”。如《西岳华山庙碑》,旧石在陕西华阴西岳庙中,隶书22行,每行38字,明嘉靖1555年毁于地震,郭相察书、颍川邯郸公修刻,现留下拓本有长垣本,最衩为河北王文荪所藏北宋拓本,字迹只损十字,后被日本中村不折氏购得,现转辗藏于东就书道博物馆。其次华阴本(关中本)是原县东支驹史弟年藏的无拓本,后被华阴王宏撰文所藏,说明拓本残缺近百字,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第三是四明本,为浙江丰熙(道生)所藏的明拓本,后归宁波天一阁范氏所藏,但残字又增,在清代曾被端方收藏过,也作过藏记,现也藏于故宫博物院。还有李文田藏的宋拓半本,因为此半本直为私人秘藏,直到清初马日璐兄弟藏于玲珑山馆,才被世人所知悉,残缺也多于百和石裂,现被香港中文大学欧阳先生所藏其中有容庚先生观跋。从这四个珍本对比来看最佳的是长垣本。

第二种:原石原版的初拓,由于拓工和材料等因素,以及保管因素,使原拓本质量各有差异。如帝王刻帖原有朱砂本(金红)这种拓本不多,但在北京和台湾都曾发现过,以后墨拓不如朱拓本,都不及第一次所拓的好。一是技术,二是相隔时间长,还有材料问题,因此朱砂本就成了刻帖中的珍本。又如唐《王居土砖塔铭》,明万历年间出土于陕西终南山鞭梓谷,在长安县南六十里,初拓已断为三块,继而为五块,再裂为七块,后因搬运失去第一块,又在椎拓中被全部推碎,因此初拓极为罕见。明出土时拓最好的珍本,同藏于辽宁博物馆。

第三种:原石还存,但残损过多,而旧拓文字则完整,此情况是因原石存放于野外,或石质不佳或遭雷击,所以初拓也很珍稀,可称为“珍本”。如《隋姬氏墓志》旧石于清嘉庆20年(1815年)于陕西咸宁出土,武进陆耀箐得石移至江左,咸丰十年(1860年)碎于兵乱,断为二段存170字,原石首行“夫人”二字“夫”有石痕似点,因此初拓与后拓差别较大,其中有被大兴恽孟乐、南皮张之洞收藏,战后残石被陆彦甫复得,已与原石拓本不可比较,但因该石书艺较高,年以原拓本可称珍品,《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赵万里编)等著录中有记述。现原石藏于北京故宫。

第四种:原石流至国外,而国内保存拓本较少。这些流向国外的碑石和刻版书迹艺都很高,流传拓本又少,有的甚至是缩小本,这些碑石和刻版大致都在精末和民国年间发现,由于汉时朝政腐败,有的被卖出,有的被掠夺。如《晋沛国相张朗碑》于1919年河南洛阳出土,碑体不大,前19行,每行19字,后6行,每行10字,均为隶书,因当时政局动乱,无人顾及,即被闻讯的日本人购去。留存国内拓本不多,大多是翻刻本,在左角厂花上与原拓本不能相比,露出刀斧痕。然《张朗碑》不仅具有书法艺价值,还有文史价值,所以尽管碑小也是一件珍品。

著名章草字帖是什么章?

《急就章》

章草起源

章草是我国有两千年历史的古书法。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有不少专家、学者,留下了相当多的论述和著作。既然如此,还有什么要说的呢?原因有二:第一,章草本身,如结构音训,以至译文等,有许多至今还有不同意见。第二,就是章草的书法及在书法历史上的地位等一般性的问题,不仅各个时代,甚至每一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本文所述,即笔者对章草的某些看法。

关于章草的起源,一般的说法是:一、唐张怀瓘《书断》:“章草者,汉黄门令史游所作也。”二、刘宋王愔云:“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体兼书之。汉俗简隋,渐以行之”。三、北宋黄伯思《东观余论》:“凡草书分波磔者名章草,非此者但称草,犹古隶之生今正书,故章草当在草书先,然本无章名。因汉建初中,杜操伯度善此书,帝(按即章帝)称之,故后世目焉。”以其施于章奏,故曰章草。

上面几种说法,有的是对的,有的则可以商议。如章草发生在西汉后期,即元帝前后。到东汉早中期,即章帝前后达到高潮。从它的时代来说,问题不大。再如章草的名称,历来有“可以用于章奏”和“得到章帝的承认”两种说法。虽然都有道理,但在古代,皇帝就是一切。所以因章帝而得名的可能性,也许更大些。又如“章草是草书中之有波磔的,”不失为重要特征之一。不过从章草的全貌来看,还不够全面。章草既然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种字体,它之不同于隶书或草书,是多方面的。

我一向反对仓颉制定文字的传说,也同样不信史游一个人既创造章草,又编定《急就章》。因此对章草的起源,照我的看法,从篆书转变为隶书的历史,很有参考价值。《晋书卫恒传》说:“秦既用篆,秦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汉因行之。隶书者,篆之捷也。”《左传隐公五年》:隶,“早隶之事。”注:“早隶,古之贱役。”即胥吏之类。所以隶书是书吏们贪签简捷所写的俗体。汉人取其书写方便,经加工整理,定为全国通用之书体。名之日隶者,因为它原来是早隶之书也。

人类社会不断的发展,文化永无止境的进步,其动力就在于有永远不会满足现状的思想。汉代以笔杆子为工具,或与书写有一定关系的劳动人民,他们对转篆为隶欢呼了一阵,声音刚停下来,又在动脑筋,于隶书的基础上,谋更进一步的窍门;终于找出了“草体化”这条新路子。从此以后,埋头苦干了几十年,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不仅在社会上横冲直撞,所向无敌。甚至把这只手伸到了官府,以至王宫的大门口。到西汉后期,大有“大水冲垮龙王庙”的势头。对这一点虽然历史古藉没有说过,但从居延遗址等处出土的成千上万的汉代及魏晋木简中,不难找出这样的事实。

文字、书法在古代,毕竟是上层社会所占有的“法宝”之一。在受到这股风潮冲击时,当然不能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包括帝王在内的上层分子,鉴于周代晚期“分为七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混乱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从他们以后所做的一切,归纳出来当时决定了三个原则:第一,认识到这个“草体化”的潮流,来势凶猛,已经到了无法抵挡或镇压得下去的地步。所以只能逆来顺受,有条件的接受下来。第二,以隶书作为汉王朝的通用书体,是“刘氏先王”定下来的制度,所以决不能废除。在接纳草体时,必须保留隶书的特点。第三,在改的中间要注意规范化,要整理出一部标准的字书,用以推行新的书体。这就是传世的《急就章》。所以章草的形成,是集中了当时上层分子的智慧结晶。以后经过不断修改、补充,日臻完善。到汉章帝批准其用于章奏时,则达到了高潮。

《玄秘塔碑》是谁的代表作?

唐朝书家——柳公权

柳公权,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唐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终年88岁。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宫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他初学王羲之并精研欧阳询、颜真卿笔法,然后自成一家。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公为之改容,如其笔谏也。宋朱长文《墨池编》中说:“公权正书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家。”他初学王羲之笔法,以后遍阅近代书法,于是极力变右军法,学习颜真卿,又溶汇自己新意,使他的字避免了横细竖粗的态势,而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后世学书者不少以柳字为楷模。

他二十九岁进士及第,在地方担任一个低级官吏,后来偶然被唐穆宗看见他的笔迹,一时机为书法圣品,就被朝廷召到长安,那时,柳公权已四十多岁。他的为人既有骨气有一丝不茍,同样地,他的字也显露了他这部分的特质。也因为如此,提高了他在长安的声望与地位,一般王公贵族都不惜钜金争相请他。

晚唐书法经历盛中唐之后,盛极而衰,柳公权虽号一时中兴,但与颜书相比,仍略有高下之分。唐代书法隆盛一时,至此已见式微。柳公权的楷书参有欧阳询的笔法,往往将部分笔画紧密穿插,使宽绰处特别开阔,笔画细劲,棱角峻厉,虽用笔出自颜真卿,而与颜真卿的浑厚宽博不同,特别显得英气逼人。

柳公权享年八十岁,一共臣事七位皇帝,最后以太子少师死于任上。

他的传世书迹很多,影响较为突出的有《玄秘塔》、《神策军碑》、《金刚经》等。

1、《神策军碑》:楷书,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立。是柳公权的代表作之一,较后世熟知的《玄秘塔》书体风格更有特色,结体布局平稳匀整,左紧右舒,也是较好的临写范本。

2、《柳书金刚经》:楷书,唐长庆刚年(公元824年),四月刻。原石毁于宋代。有甘肃敦煌石室唐拓孤本传世,一字未损,今在法国巴黎博物院。评论家认为楷书金刚经,具备了钟(繇)、王(羲之)、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陆(东之)各体之长,有很高艺术价值。

3、《玄秘塔碑》:楷书。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上二月立,原碑现存陕西西安碑林。此碑在传世的书迹中,最为著名。是历来影响最大的楷书范本之一。

如何将欧字写活?

遵循"取法乎上"的原则,许多书法爱好者将欧字作为入门的范本,但练了几年,收效甚微,虽有形,却无神,观其字,味同嚼蜡。怎样才能避免这种现象呢?欧字法度森严,字存隶意,字形偏长,这些显著的特点与其它基本技法姑且不谈,以下说说几个容易忽视的方面。 (一) 用笔 欧字用笔以方为主,但临习时不可一味的将各个笔画的起收笔都作刀切处理,过分追求棱角,要注意方圆结合。圆处用"揉笔"处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揉笔"--如同在疼痛处作圈形按摩。以横为例,收笔时轻顿之后,毛笔轻轻提起,但不离开纸,朝着回锋的方向作圈形运动,尔后回锋收笔。动作虽小,却能表现出方中带圆的形态。其它如竖画的收笔处、横折的折处、取法于隶的竖弯钩的收笔处等,都带有圆意,都可用"揉笔"。 注意细微的粗细变化。初临欧字,便可观察出笔画的轻重变化,诸如横、竖的两头重,中间轻等,但细察之则变化多端。比如垂露竖:一种是两头重,中间轻,在字中多有顶梁柱的作用,如"中"字等;还有一种是起笔轻,行笔较细,收笔重,常用于字中有多个长竖,如"涧","国"字的左竖等,力求多变。"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仔细观察,细处着眼,写出细微变化,才能让笔画活灵活现起来。 (二) 笔势 有的习字者,写完一笔,停下来看一笔,再写下一笔,将一个个笔画"摆"在纸上,失去了内在联系,这就失去了笔势。所谓"势",就是笔画在运动中所形成的相互之间的关系,了解了这个关系,才能和谐统一,气息贯通,不然,笔画就会成为一个个符号,所以古人说:"必先识势,乃可加工"。以"其"字的下面两点为例,左边一点向右上方出锋,以便接着写右边的一点,而右边的一点带笔向左下出锋,以便接着写下一个字。再如"三点水"旁,第一点收笔后奔向第二点,第二点又同样奔向第三点,所以前两点都是向下俯势,收笔出锋也都向下,而第三点写完后的奔赴方向是右边的笔画,所以有上仰之势,其出锋也带笔向上。另外,在横画中,斜度大的,收笔较重,反之,则轻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明白了这些,笔画的俯仰,顿笔的轻重,出锋的方向等就不会是盲目的,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了。而笔势又与节奏,韵律关系紧密,每一笔都有快有慢,如起笔蹲驻蓄势时稍慢,行笔加快,收笔护尾略减慢,但较起笔略快,因为它既是一笔的结束又是下一笔的即将开始,就这样快慢,轻重,字字反复着。在用笔正确的前提下,如能做到每笔呼应,连贯,字便有了活力。 (三) 结体 要收得住,但还要放得开。欧字的确中宫紧收,工整严谨,但也须有"疏可走马"之处,临习时要注意比例的安排,敢于伸展,如"九","成"二字的

王羲之的《丧乱帖》是在日本吗?写的内容是什么呢?

中国书法中的瑰宝———王羲之的《丧乱帖》在海外漂泊了1300多年后,本周将从日本启程,首度回国“省亲”。与它同时踏上“省亲”之路的还有王羲之的《孔伺中帖》和《妹至帖》。届时,它们将作为上海博物馆和东京国立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书法至宝———日本与中国”大展上“最耀眼”的明星,与其他100多件书法名品一起将轮番出场与观众见面。

王羲之的《丧乱帖》,堪称是本次展览中最大的亮点。据上海博物馆陈燮君馆长介绍,《丧乱帖》为行草墨迹,此帖早在唐朝就传入日本,有专家考证说是大和尚鉴真东渡日本时带去的,秘藏日本皇宫达千年之久。

《丧乱帖》是王羲之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因作者无意于书,故书法越见自然。用笔结构与王羲之名作《兰亭序》比较,略带古意,有些专家推断此种体式的字应更近王羲之书法的本来面貌,所以《丧乱帖》成为研究王羲之书风的重要材料。这次展览,日本方面集中了多个重要收藏机构的藏品,包括王羲之《丧乱帖》、宋拓《石鼓文》、《泰山石刻》等早年流入日本的中国古代书法珍品以及一批日本国宝级书法珍品。上博方面则提供了馆藏的晋唐宋元书法经典怀素《苦笋帖》、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铭》、宋拓《淳化阁帖》等。除了王羲之的3幅书法作品外,还有上博珍藏的王献之的《鸭头丸帖》,也堪称一绝,是上博的镇馆之宝

《丧乱帖》全文如下:"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

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

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书谱作者是?

《书谱》

一、唐代孙过庭撰并书。帖为草书,纸本墨迹。款署垂拱三年(687)写记。《石渠宝笈》载:卷高八寸分横二丈八尺七分,凡三百七十行(中已残佚十五行)。书法二王,笔势坚劲,后半卷愈益恣肆,唐代窦息虽有“千纸一类,一字万同”之评,而明代王世贞称:“美璧微瑕,故不能掩也。”历代习草者,多取为范本。此帖又是著名的书法论文,《书断》、《宣和书谱》等称之为“运笔论”。而手迹卷首题“书谱卷上”,篇末记“撰为六篇,分成二卷。”宋代以后所传,仅见三千七百余言,学者多疑有脱佚,近人朱建新考北宋以前论书者所称引,无一语出于今传本之外,而论文亦首尾完具,无以复加,故推证应为原文全篇。唯装裱今多次,中间已有断失,“卷下”等字失去,故生杂议。两汉以来论书之作甚夥,而此古篇言简意赅,不蹈空疏,委曲切实,于“执、使、转、用”之际,阐述颇多精义,为代论书名作。二、唐代徐浩所撰书法论著。《新唐书》、《宋史》称唐代徐浩有《书谱》一卷。已伏。三、清代万斯同(字季野,鄞县人)所撰论著。共二十四卷,见杨宾《大瓢偶笔》。四、清代姜宸英书法论著。程瑶田《书势·五事》中曾提及之。

孙过庭《书谱》所论述的内容甚广,诸如书法品评、技法、学习方法、创作等。在辨析古人书法时,道出了他崇尚王羲之书法的审美倾向。他认为:“元常专工于隶书,百(伯)英尤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攻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始钟、张,则专博斯别;子敬不及逸少,无或疑焉。”对大王的书法成就,他尊崇备至,云:是以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分规自远。“而对小王及以下地书法发展,则表示深深地忧虑:“子敬以下,莫不鼓努为力,标志成体,岂独工用不侔,亦乃神情悬隔者也。”于学书方法上,他明确指出了学书三个阶段地关键所在:“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在书体上着重叙述了真、草两体之间地相互关系:“草不兼真,怠于专谨;真不通草,殊于翰札。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无点画,不扬魁岸;真无使转,都乏神明。真势促而易从,草体赊而难就。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而于创作上尤讲“五合”、“五乖”地力弊。所谓“五合”,即“神怡务闲、感惠徇知、时和气润、纸墨相发、偶然欲书”。他认为在创作时,必须”五合交臻”,才能“神融笔畅”,只有“畅无不适”,才能创作出佳作。所谓“五乖”,则时“心遽体留、意为势屈、风燥日炎、纸墨不称、情怠手阑”。在他眼里,若“五乖同萃”,若“蒙无所从”,则无法创作出宜人地作品。《书谱》实可谓创作实践和理论阐发地精粹,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书法怎么选择墨汁?

墨的选择方法

质细:

选墨首重质地细致,则所谓制煤时所得煤灰粗细得中,无白灰夹杂其间,胶亦可均匀,两者完全融合,故质地精纯,上砚自然无声。这点只须磨了自然知晓,用看的并不能完全明白。

胶轻:

指含胶不宜过重,过重则黏性多而滞笔,过轻又质地而无光彩。“凡煤一斤,古法用胶二斤。”此即为煤、胶的“黄金比”,所谓“对胶”。胶过轻或太重皆不好,但选择之法,须待书写后才能知道,如果墨虽浓而不黏稠,又容易施笔,就是好的了。也有另一种以轻重判别的方法,胶多则轻,胶含量适中的话就没有畸轻畸重的感觉。

质坚:

指墨之质地坚硬,浸水不易化,李延珪墨的“能削木”就是如此。如果在制墨的胶与煤比例论当,擣的次数也足以使之充分融合到不可分离的程度,质地自然细而坚硬了。

墨色黑而亮:

墨的黑是因为煤,过多就会黑而无光;亮则因为胶,过多则光而不黑,制墨之难,难于煤与胶之调配,所谓“对胶法”,两者名半,则乌黑有光泽,就像用了海伦仙度丝一样...至于黑不黑亮不亮,就像看人头发发质好不好一样,用眼睛看啦~

墨味香而轻:

墨以有恶臭的煤,易腐的动物胶为主要原料,所以需要加点香料,如龙麝等,一来可以散发宜人清香,二来可以防腐,但是含量也需适中,太多会降低煤与胶之成份,太少又不能达到功效,皆非善类也。

《一夜帖》是谁的书法代表作之一?

苏轼

请介绍书法 篆书?

(1)介绍:

中国先秦伏羲氏时期,就产生了文字。考古学家论证是在龟甲、兽骨上刻画的甲骨文。因其是用以占卜、预测吉凶祸福,故称卜辞。但其已具备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用笔、结构、章法等。殷周时期,铸刻在钟鼎彝器上的铭文即金文又称钟鼎文广泛流行。秦始皇大统后,统称为小篆,也称 秦篆,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是一种规范化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据文献记载。秦以前汉字书体并无专门名称。而小篆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逐渐演变而成的。由于是官书。小篆只适合于隆重的场合。如记功刻石。叔量诏版。兵虎符之类。标谁篆书体的体式是排列整齐。行笔圆转。线条匀净而长。呈现出庄严美丽的风格。与甲骨文、金文相比,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字形修长。而且紧画 向下引伸。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这与自上而下的章法布局也有关系。线条匀称无论点画长短。笔画均呈粗细划一的状态。这种在力度。速度都很匀平的运笔。给人以纯净简约的美感这两种特征。加之字体 结构的趋简约固定的倾向。小篆书体的章法布局更能形成纵横成行的序性。秦篆有圆笔方笔之别。圆笔以 秦刻石为代表。方笔以秦诏版权量为代表。为秦篆之俗体。汉魏之际是秦篆的强弩之末。除用于碑铭篆额 和器物款识之外。难得有独立的篆书。唐篆。因李阳冰出而复苏。仁秦篆的浑厚宏伟之气已荡然无存。宋代金石之学和元朝的复古书风。使用权篆书得以起微潮。以篆书著称者不乏其人但乏超越之力。明代承元之风。步趋持平。清朝篆书百花斗艳。进入了推唐超秦的大繁荣阶段。

A:大篆

先有大篆后有小篆。早在六十多年前,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和描绘物象的图画就具有文字的雏型,随后在漫长的发展中,产生的象形(图画)文字。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在龟甲兽骨上刻划的文字,即甲骨文,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商周时代,出现的铸在钟、鼎、货币、兵器等青铜器上的铭文 称为 金文或钟鼎文。书法渐趋整齐,风格圆转浑厚,字形变化丰富,参差不一。春秋战国时代,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叫做石鼓文。笔划雄强而凝重,结体略呈方形,风格典丽峻奇。上述的甲骨、金文、石鼓文,秦代称之为大篆。

B:小篆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由丞相李斯整理,简化 统一字体,后人称之为小篆。小篆 字体略长而整齐笔划圆匀秀美。

(2)代表人物:

小篆的鼻祖--李斯,字通古,战国时代上蔡人(今河南上蔡县)。后做了秦相,整理制定了秦代的标准书体小篆。现存于西安碑林的《峄山碑》,系宋代摹刻。所书的刻石多已毁没。存世的原石仅两块。

"魏碑"是谁的首创?
【转载】什么叫“力透纸背” ? 什么叫商业转载

魏碑是指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碑刻书法作品。现存的魏碑书体都是楷书,因此有时也把这些楷书碑刻作品称为“魏楷”。魏碑原本也称北碑,在北朝相继的各个王朝中以北魏的立国时间最长,后来就用“魏碑”来指称包括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在内的整个北朝的碑刻书法作品。这些碑刻作品主要是以“石碑”、“墓志铭”、“摩崖”和“造像记”的形式存在的。

特点:

魏碑是楷书的一种,魏楷和晋朝楷书、唐朝楷书并称三大楷书字体。魏碑表现出由隶书向典型的楷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过渡因素。魏晋之际已经有了楷书,钟繇的《宣示表》、王羲之的《黄庭经》等楷书作品已然是比较成熟的楷书,但是大批西晋知识分子随晋室南渡之后,北朝的书风就和南朝大异了。北朝现存的碑刻大多是民间无名氏书法家的作品,和南朝士大夫所谓“风流蕴藉”的书法风格自然不一样。钟繇和王羲之完成了部分由隶变楷的过程,由于晋室南渡,北魏的民间书法家们没有继承多少他们的成果,而是遵循原来民间书法的发展轨迹,更多地是直接从汉魏时期的隶书演变而来。和南朝碑刻相比,清朝书论家刘熙载认为“南书温雅,北书雄健”;与唐楷相比,唐楷注重法度,用笔和结体趋于规范统一,魏碑则用笔任意挥洒,结体因势赋形,不受拘束。

清朝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赞誉魏碑有“十美”:“古今之中,唯南碑与魏为可宗。可宗为何?曰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是十美者,唯魏碑南碑有之。”

中国现代最大的民办碑林 ?

中国现代最大的民办碑林

在古城开封的龙亭公园西侧,有一所占地100庙、可树碑3500块的中国翰园碑林, 这所碑林是开封市供销社退休干部李公涛于1985年8月开始发起创建的。

中国翰园碑林的碑刻以书法艺术为主,集诗、书、画、印之大成,是一座融碑刻艺术和古典园林建筑艺术为一体的艺术宝库。它依不同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对象分设中心碑廊、现代碑廊。宋代碑廊、历代帝王名臣碑廊,绘画碑廊、篆刻碑廊、硬笔书法碑廊、少数民族文字书法碑廊、中年书法碑廊和国际友谊碑廊等。碑林现已有刻碑2400余块. 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树碑数量最多、观赏效果最好的民办碑林。

什么叫侧锋?

侧锋与正锋相对,也是属于运笔的一种形式和方法。

侧锋,在前人的一些书法论著中屡见提及,但对于它的性质,却有不同看法。朱和羹《临池心截》说:“正锋取劲,侧峰取妍,王羲之书兰亭取妍处十代侧锋,余每见秋鹰搏兔,先于空际盘旋,然后侧翅一惊,翩然下擢,悟作书一味执笔直下,断不能因势取妍也。”这段话强调了侧锋用笔的重要性。但冯武在《书法正传》中却指出:“今以侧锋取妍者,皆异端也。学书断断乎不可使邪魔外道盘踞胸中,使终身陷于妖俗而不自知也。戒之哉!戒之哉!”。

冯武对侧锋加以否定,把他说成是邪魔外道。我想,这种异议的产生,追根寻源,在对于“侧锋”这一名词的不同理解。简言之,就是将侧锋与偏锋混为一谈。其实,偏锋和侧锋完全是两码事,偏锋绝不是侧锋。

所谓“偏锋”即是运笔时,笔杆倾斜,笔锋在书的一边,而笔身在书的另一边行走,产生的效果是一边光滑另一边如锯齿,墨不入纸,线条扁平而浮露于纸上。运笔最忌偏锋,故称为“败笔”。

侧锋,《永字八法》论中注:“侧不得平其笔,当侧笔就右为之。”我想,侧锋就右,便包含以侧取势的意思。当然,侧锋运笔,往往是笔锋由偏转中的过渡,它的优势就是用笔卧能起。从运笔来说,并非是笔笔中锋,有时会不知不觉地使用侧锋,能将笔卧而起,这就是侧锋助以中锋的作用。若从策锋来说,不仅仅是把“点”成为:“侧法”而已,如“天”、“运”、“扣”等字的挑捺,甚至钩撇等,均是“侧笔”。确切的说,“侧笔”方劲犀利,神采外耀,故凡出锋的点画,多用“侧笔”。一句话,“侧锋”与“正锋”各有各的优点,又有相得益彰之妙。

什么叫笔锋?

锋毫的近尖处有一段透明或发青的部分,这就是笔锋。此外,字的锋芒,也叫“笔锋”。

运笔时,若将笔之锋尖保持在字的点画之中,叫“中锋”,藏在点画中间而不出圭角,叫“藏锋”,若将笔之锋尖偏在字的点画一面,叫“偏锋”。一般认为,“偏锋”为书法之病。

毛笔本身的弹性是由“锋”而决定的。锋愈长,弹性就愈强;锋愈长,含墨量就越饱满;书写起来的点画便粗细自如,,流动圆润。当然,运笔一提即直,一按即倒,又如点画的顿挫,字与字的纵横交错,相连等,都是“锋”做起的作用。

从书法的角度来说,用笔贵在用锋。用锋或正用、侧用、逆用、顺用、重用、轻用、实用、虚用……全仗笔尖锋芒指使。若用中锋,下笔则沉劲;若用藏锋,下笔则浑厚,以使点画能“藏筋抱骨”;若用逆锋,可以使点画劲健厚重;若用露锋,则以纵其神:若用侧锋,则以侧势取其险奇。从用锋来说,所有这些,各有攸当,相成相反。初学者书写时应以力注笔端之锋,才能达到“力透纸背”的效果,若锋毫平拖,就会使点画流于呆板。

什么叫提腕 ?

肘着案而虚提手腕,叫“提腕”。

前人有云:“下笔有千仞之势,此必须提高手腕而后触之。这就是说,要下笔有力,四面展动,就必须高提手腕,芳能得其雄奇的姿态。提腕这种方法较适宜写中楷、不宜写较大的字,或行草书。因这种方法,肘部着案,不仅限制了运笔的幅度,而且,也很难顾及整篇的气势,勉强为之,写出的作品必然欠缺不周,且难以表作品的神姿。当然,对初学者来说,一开始写字不可能使用悬腕,所以,这种方法暂时还是可以使用的。但是,必须要练习高提手腕。也就是说,肘部不要着力地紧贴字抬面上,否则气力不易通过肩、臂贯注下来,影响书写的效果。

什么叫中锋?

使笔直立,锋在正中,左右不偏,叫“中锋”。

中锋运笔,就是让笔锋在点画中运行。这种运笔方法,,是用笔的主要法度。清代重光在“青筏”中说:“能运中锋,虽败笔亦圆;不会中锋,即佳颖亦劣。优劣之根,断在于此。”诚然,中锋是书法运笔中的主要法度,故至今书法在用笔以中锋为尚。

中锋运笔,由于起倒提按遣笔用锋之变易,所以,会出现形迹不同的点画、表现出刚柔曲直、纵横转运的意趣。若腕侧管,有碍中毫的重心,使之锋正。根据前人的经验,腕竖则锋正,正则四面锋住,纵得出,收得紧,拓得开,按得下,提得起,笔势则有往来,笔锋则能自有回互,锋才能保住中锋。

总之,中锋是用笔的一大关键。只有锋正才能骨力血丰,神采飞跃。当然,书法用笔极富变化,不可能笔笔达到中锋,但是,不管如何变化,然至末笔,必收到中锋这一点,必须引起初学者的注意。

什么叫悬腕?

自腕至肘皆悬中而不着案,叫“悬腕”。

元代书法家陈曾在《翰林要决》中说:“悬着空中最有力”。清代书法家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也说:”悬则骨力兼到,字势无限“。诚然,这种运腕方法是书法中最佳的一种。腕至肘不着案以凌空取势,不仅容易将全身力气送至毫端,而且,无论是直笔横下,还是横笔直下,笔力自能沉劲,纵横如意。尤其是写大楷或行草书,转动灵活,生气勃发,不会出现拘滞的弊病。

当然,这种方法对初学者来说,开始不容易掌握,时有颤抖的现象,感到很吃力,出现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千万不要畏缩,只要经常实践,腕力便会渐渐增强。

什么叫枕腕?

左手手掌枕于右腕之下,或将右手手腕置于台面,叫“枕腕”。

枕腕,目的是要运用指头的力量去写字,并不能充分发挥手腕的作用。这种方法与“悬腕”、“提腕”比较,悬殊很大,失去了运腕的流便性。自古以来这种方法也不时提到,但是,大都认为此法不宜提倡。有人认为可以用这种方法写小字。依我看,下小楷用这种方法也是不灵便的。因为,这种方法过于呆板,伸缩性不大,光靠手指的力量去书写,很难通过肘、臂的力量而贯注毫端,字自然不会生动,笔力也不会强。所以,这种方法就不必要用了。

什么叫五指齐力?

五指齐力,指执笔时五个指头的力量要是全部送上,不使偏废一指。

五指齐力,是写字的主要手段之一。将五指的力量通过腕、肘、臂的力量,但是指力不够,其他几个环节也难以掌握。

五指齐力,首先要使无名指得力,以防独弱一指,力量不均。再者,大指横撑,以当四指合力的中点,同时要把各指骨节外顶,以调济各指间力的轻重强弱,这样,五个指头的力量才能相等。五指就如五个兄弟,要相互协作,互相制约,才能劲住一处使。否则,五指便不能齐力。

什么叫单钩 ?

单钩,也叫“单苞”,是执笔的一种方法。

单钩执笔法,是用大指、食指、中指夹持笔管,食指从管外钩向内,中指用甲肉之际往外抵着,其余二指帖贴在中指下面。这种执笔方法很少有人用,唐代书法家韩方明会极力反对,并在《授笔要说》中指出:“世俗皆以单笔苞之,则力不足而无神气。”此说颇有道理。因双钩执管可高可低,灵便的多;而单钩只能执笔,低执必然容易着纸,将其余三指塞入掌心,掌心也不能空虚,应用时极不方便。故“单钩”执笔法不宜提倡。

什么叫笔位?

执笔高低的“笔杆”位置,叫“笔位”。另外,笔头深浅的尺寸,也叫“笔位”。

执笔高低,在书法上比较讲究,也是将字透出力感的关键。唐代书法家卢携《临池歌》有云:把笔深浅,在去纸远近,远则浮泛虚薄,近则温峰体重。这话有一定道理。有些人不管写什么书体的字,都将笔管执的很高,这会司不妥的。执笔过高,将会影响气脉的均匀,力不易灌注毫端,行笔不稳,也难以掌握笔的重心。执笔过低,运转中就不灵活,拉不开势。执笔高低怎样才算合适?按一般规律是,草三、行二、楷一。当然,这只是一个概数,至于实际运用,还可以自己斟酌确定。

笔头深浅部位,分为三断,笔端处,叫“一分笔”;笔腰处,叫“二分笔”;笔根处,叫“三分笔”。笔头部位的划分,乃根据前人之经验,其目的是读书写者运用时有一准绳可寻,我们知道,笔头虽软,却富于弹性,顿则能起,行则能收。但如果把握不好部位,就无法将字写好,所以,写字时笔头要用什么部位,关系极大,然笔头用在什么部位为宜呢?一般地说,运用时不能超过腰部。尤其是初学者写楷书,或者写篆书,隶书,应使用一分半至二分为佳,这样,行笔顿挫、提按便易于笔力贯注,得势自然。书写时千万不要将根部也用上,如果用到根部,便会造成点画泛甚失态。但也不能光用笔尖,否则,便会点画物力、轻飘。

什么叫双钩?

双钩,也叫“双苞”,是执笔的一种方法,。

唐代书法家韩方明在《授笔要说》中说:“夫书之妙在于执管,既以双指苞管,亦当五指共指,其要实指虚掌,钩压平送,亦曰抵送,以备口传手授之说以。”其方法是,大指向外压着,食、中两指向内钩着,无名指向外揭着,小指帖在无名指下面,帮同送着,五指都派好了用场。“五指法”也属“双钩”的一种。

双钩悬腕者,食指中指圆曲如钩,与拇指相齐,而撮管于指尖,则执笔挺直,大字连上腕,小字运下腕,不使肉亲于指,则运笔自如。

双钩执笔,对初学者较为适当,故古今多以提倡。

何谓斜正?

"斜正"是指根据字形的斜正分别作不同安排,如"朋"字字形斜,"黨"字字形正,写起来就不可把斜的强扭成正的,正的反写成斜的,也要斜正得宜。

何谓大小?

字形大的写得大些,字形小的写得小些;笔画多的写得大些,笔画少的写得小些,这就叫大小得宜。如"日"字和"国"字大小悬殊,不能写得一样大;"一"字"二"字笔画少,也不能写得和"仪""虑"等笔画多的字一样大。

以腕运笔,腕的姿势应该怎样?

以腕运笔,手腕必须离开桌面,使之悬空。悬空的腕部又须平覆,同桌面平行。

写字为什么要讲究结构、间架?

结构好,点画就有气势;间架好,字形就安稳。

为什么要先摹后临?

练习写字,必须先摹后临。这是因为初学写字,手不熟练,笔不稳定,必须先经一段时间的"摹"来打定基础。即使是已有一定书写基础的人,拿到一本新贴,对它的内容还完全陌生,只觉得贴里的字写得好,不知道好在哪里,更不知道应该怎样写,也必须通过"摹"写,掌握了帖字的笔法、间架、精神、面貌,然后再"临",方不致茫无头绪。

我国书法有哪些书体?

我国书体种类很多,概括地讲,有篆、隶、正(楷)、行、草以及行楷、行草等等。

可供初学的有哪些帖?

下面开列一些适于初学的帖目,供选择参考:

北魏张猛龙碑(附录一)

唐颜真卿书多宝塔碑(附录二)

唐颜真卿书颜勤礼碑(附录三)

唐柳公权书玄秘塔碑(附录四)

唐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附录五)

唐虞世南书孔子庙堂碑(附录六)

元赵孟頫书福神观记(附录七)

书法里的"雅正"什么意思?

南宋词学中的"雅正"说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就其根源看,"雅正"说的理论基础正是南渡以来具有浓厚理学色彩的"崇正"理论;就其理论特征看,"雅正"说的重心并不在于建立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艺术理论,而在于"正"词坛之不"正",崇尚"正统"的意味甚浓;就其学术倾向性看,"雅正"说颇同理学领域中的"道统"传承,不仅有着"定于一尊"的"正统化"词学痕迹,而且有着类似理学"道统"的清晰的传承统系.

何谓匀称?

“匀称”,是指按照字形笔画,对每字、每笔作适当安排,而不是"均匀"的意思。因为字形有长短、大小的不同,笔画有多少、斜正的不同,如每字都依方格,四平八稳地写成同样大小,每笔都写得一样长短,均匀是均匀了,可是看上去不顺眼。总的说,笔画多的,宜写得瘦些;笔画少的,宜写得肥些;每个字里,点画的安排要长短合宜。

何谓对临?

”对临”,简单地说,就是对着帖临写。也可以分成两步走,先“格临”,然后撤掉格子临写。“格临”的办法是:取云母片或薄玻璃片或洗净的废胶卷,照帖字大小画上九宫格或米字格,然后在印有九宫格或米字格的练习本上照式临写,临写的时候,看清帖字哪一笔在哪个部分,照着它也写在该部位里。这样经过几遍以后,再撤掉格子,直接对帖临写。临写时,最好将帖用特制的帖架架起,放在桌子前方,对着它写。如无帖架,用几本书摞起来代替,或用其它东西代替也可。

何谓平正?

“平正”,就是我们常说的“横平竖直”,这是点画结构的一个基本原则。但要注意,“横平竖直”的“平”,不是一般的平,而是带斜势的平。因为人的两眼,视觉并不平衡,横画真正画得平了,由于眼睛的错觉,看去就像向右倒了下去。所以横画必须稍带斜势,但又不可斜得过分。大致横画斜度应为5°-7°左右。超过这个角度,就是太斜;不及这角度,就是太平,都不好看。所谓竖直,就是每一个直画,不论中间、左右、上下,都要画得很直,不可歪斜倾侧(但“门”的左直,“亻”“彳”等的直画例外)。

何谓背临?

“背临”就是把帖收起,凭记忆默写。“背临”一般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把帖字全部临完,即临到熟透以后,从头至尾默写出来;另一种是随临随默,临熟多少字,就默写多少少字。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用,而且可以结合起来用,先局部默写,后全部默写。默写完毕,要与原帖比对,发现某些点画或间架跟帖里不一样,要改正重写。

“金华”中国书法中有几种写法?

书法有甲骨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行楷,行草,草书。

介绍一下北宋书法四大家?

1.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嘉祜二年(1057)进土。他学识渊博,文、诗、词、书、画皆有极高造诣,是后人最喜爱的文学艺术家和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苏轼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文入画的倡导者,也是北宋书法的代表人物之一。

苏轼因元祜党人案受牵连,不仅《宣和书谱》等对他没有记载,而且书法作品也被大量毁去。世传苏轼书法真迹有近30件,早中期作品以《治平帖》为最,帖后有明文徵明跋,考为其30余岁所作。至中期,名作较多,如楷书《前赤壁赋》和《祭黄几道文》;行书《杜甫桤木诗》、《黄州寒食诗》和《新岁展庆,人来得书二帖》等都是中期的代表作。苏轼的楷书极少,从《前赤壁赋》和《祭黄几道文》二作可以看出,书作与严谨的唐楷大相径庭,不仅字形多欹侧而向左倾斜,且笔法自然不拘、多带行书意。有人说他的书法,腕著而笔卧,故左秀而右枯。黄庭坚为之辩白,说这是以“翰林侍书之绳墨尺度”来看待苏书。也就是说,苏轼并不强调书法的严谨法度,即便楷书也是如此。从墨迹上看,苏书并非“卧笔”,不过是执笔稍偏下,依然运笔中锋,故有笔圆韵胜之姿。他的行书,更是随行大小,肉丰骨劲,拙中藏巧,兼有颜真卿、杨凝式二家长处。

苏轼晚年作品相对较少,以《答谢民师帖》、《渡海帖》、《江上帖》等最知名。其中《答谢民师》是给谢举廉的手札,前部已缺损,文载入《东坡集》,是苏轼表白个人文学创作见解的一篇重要文章,书法老劲,不似《黄州寒食诗》那样变幻多端。清代顾文彬跋中引用前人书评“东坡尺牍狎书,姿态横生,不矜而妍,不束而严,不轶而豪”,来称赞此帖书法之妙。苏轼不计较书法的工拙、丑妍的得失,在学术的创作上取得了最大的自由,因而成为北宋的书法大家。

2.黄庭坚

黄庭坚(1045 ~ 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 西修水)人。英宗治平四年( 1067 )进士。出自苏轼门下而与轼齐名,世称"苏黄"。与秦观 、晁补之、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是诗,存诗约 1600 首,其中不少 反映现实、同情人民疾苦的作品,知名的有《流民叹》、《上大蒙笼》、《劳坑入前城》等。 更多的是写景抒怀、赠答题识之作,这类诗最能体现黄庭坚的艺术特色,如《题竹石牧牛》、《次韵子瞻寄眉山王宣义》、《登快阁》、《寄黄几复》、《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清明》等,都能给人以美感享受,历来为人赞赏。黄庭坚诗讲究锻字炼句,力求翻新出奇,形成瘦硬峭拔的风格。黄庭坚词今存180余首,多写恋情。 黄庭坚书法以行书、草书见长,风格有类其诗,以侧险取势,瘦硬奇倔。与苏轼、蔡襄、 米芾并称书法"宋四家"。

3.米芾

米芾(1050-1107),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北宋著名大书画家,鉴藏家。

祖籍太原,后迁居襄阳,人称“米襄阳”。宣和年间为徽宗赵佶召为书画学博士。

米芾能诗擅文,书画尤具功力。篆、隶、行、草、楷各体皆能,行草造诣尤高。芾自云学过各家各派,但从其作品观之,得王献之、释智永二家最多。其书淋漓痛快,隽雅奇变,晚年书艺更达至炉火纯青之境。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称“宋四家”。

米芾著有《书史》、《画史》、《海岳名言》等,对前人多有讥贬,然决不因袭古人语,为历代书家所重。

米芾传世墨迹主要有《苕溪诗卷》、《蜀素帖》、《方圆庵记》、《天马赋》等,而翰札小品尤多。

苏轼称米芾书法“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黄山谷称米芾书法:“如快剑(石斤)阵,强弩射千里,所挡穿彻。书家笔势,亦穷于此。”同为“宋四家”的苏轼、黄山谷对米芾有如此高的评价,可谓推崇备至了。

《宋史》称米芾书法:“沉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尤工临移,至乱真不可辨……”《宣和书谱》则说:“书学羲之,诗追李白,篆宗史镏,隶法师宜官。晚年出入规矩,自谓'善书者只一笔,我独有四面’。寸纸数字,人争售之,以为珍玩。”

4.蔡襄

蔡襄(1012-1067),字君谟,福建仙游人,官至端明殿学士。北宋书法家,“宋四大家”之一,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他们四人被认为是宋代书法风格的典型代表。“宋四家”中,前三家分别指苏轼(东坡)、黄庭坚(涪翁)和米莆(襄阳漫士)。宋四家中,蔡襄年龄辈份,应在苏、黄、米之前。从书法风格上看,苏武丰腴跌宕;黄庭坚纵横拗崛;米芾俊迈豪放,他们书风自成一格,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的,还是蔡襄。蔡襄书法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展卷蔡襄书法,顿觉有一缕春风拂面,充满妍丽温雅气息。构字收放合度,得心应手,极尽自然,行文如行云流水,尽现妍丽遒劲之态。

蔡襄为人正直,字识渊博,他的字“端劲高古,容德兼备”。其书法在其生前就受时人推崇备至,极负盛誉,最推崇他书艺的人首数苏东坡、欧阳修。苏东坡在《东坡题跋》中指出:“独蔡君谟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然行书最胜,小楷次之,草书又次之……又尝出意作飞白,自言有翔龙舞凤之势,识者不以为过。””欧阳修对蔡襄书法的评价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欧阳修说:“自苏子美死后,遂觉笔法中绝。近年君漠独步当世,然谦 让不肯主盟。”(《欧阳文忠公集》)黄庭坚也说:“苏子美、蔡君漠皆翰墨之豪杰。”(《山谷文集》)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评论蔡襄的草书曰:“以散笔作草书,谓之散草,或曰飞草,其法皆生于飞白,自成一家。存张旭怀素之古韵,有风云变幻之势,又纵逸而富古意。” 官方《宋 史·蔡襄传》称他:“襄工于手书,为当世第一,仁宗尤爱之。”许将《蔡襄传》说:“公于书画颇自惜,不妄为人,其断章残稿人悉珍藏,仁宗尤爱称之。”宋仁宗曾诏令他书写御制元舅陇西王碑文和迩英阁御撰碑文。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蔡襄书法从当朝皇上到普通百姓都十分珍惜。由于他颇自惜,不妄为人书 ,所以传世作品较少。蔡襄书法墨迹多为尺牍诗翰。传世墨迹有《谢赐御书诗》,碑刻有《万安桥记》、《昼锦堂记》及鼓山灵源洞楷书 “忘归石、”“国师岩” 等珍品。

蔡襄书法学习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 。前人在评论蔡襄书法时,都认为它“形似晋唐”,如元倪云林曾跋云:“蔡公书法有六朝、唐人风,粹然如琢玉。”他的行书《澄心堂纸尺犊》可看作是蔡襄传世墨迹中最典型、最蹈循晋唐故土的代表作品。此作秀妍恬淡,颇具晋唐人的韵致。全文以行楷写成,結构端正略扁,字距行宽紧合适,一笔一划都甚富体态,工致而雍容。信札署有「癸卯」(1063)年款,蔡襄時年五十二岁,正是他晚年崇尚端重书风的代表之作。

楷书入宋以后,蔡襄应是宋代楷书的第一人。《昼锦堂记》是蔡襄大字楷书的代表作品。它汲取颜书笔意成之,严谨遒劲、方圆兼备,颇有颜楷宽博大度的风神。此作乃蔡襄为当朝重臣韩琦所书。为了表示对韩琦的敬重,蔡襄在创作过程中别出心裁,每字单独写上几十遍,择其最佳者进行拼合,故《昼锦堂记》又号“百衲碑”。把一幅完整的作品拆开来写,无论字间的呼应,还是章法的贯气都会受到破坏,因之《昼锦堂记》是得失参半的——单个字是完美的,整体的排布上却存有顾盼失神之弊。

蔡襄不是一个开宗立派的大师。总体上看,他的书法还是恪守晋唐法度,创新的意识略逊一筹。明季徐青藤尝评蔡襄书云:“蔡襄书近二王,其短者略俗耳。劲净而匀,乃其所长。”点出了蔡襄书法的优劣长短。蔡襄固然不是一个崭新风格型的大师,但他却是宋代书法发展上不可缺的关纽人物。他以其自身完备的书法成就,为晋唐法度与宋人的意趣之间搭建了一座技巧的桥梁,承前启后,为后世所瞩目。

书法中的章法感要怎么培养?

1、练字应从哪种字体练起呢?

学习书法的途径,传统观念认为应从唐楷入手,逆时而上,在写好楷书的基础上进一步练习南行、北碑、汉隶、秦篆。另一种观念认为从青少年手部肌肉发育尚不成熟的特点出发,可以从变化较少的秦篆入手,顺时而下,由行草而后楷书。这两种观念自有其道理。但我认为我们学习的硬笔书法与上文所述的毛笔书法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因循其练习方法,更不能受惑于先学毛笔后学硬笔的传统观念。我们现在广泛使用的是硬笔,写不好毛笔字照样可以写好硬笔字,没有必要走弯路。

练习硬笔字应从哪种字体练起呢?我认为:从青少年的手部肌肉发育特点及硬笔书法笔画粗细均匀,变化较少的特点出发,应从不求运笔快慢和轻重变化的字体练起。最好是印刷体中的黑体字,这种字体的美感主要表现在其结构上,我们可以通过对黑体字的揣摩分析,掌握字的结构。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爱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字体刻苦练习。

2.练字都应该练什么?

首先要练眼,即认真读帖。宋代的书法家黄庭坚说:“古代人学习写字不都是依靠临摹,他们常常把古人的书法作品张挂在墙壁上,专心致志的观看它,看准了才下笔。”唐朝的欧阳询发现了晋代索靖写的碑,爱不忍离,索性坐下读碑三天。读的帖越多,眼力就会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写才好,好在哪里。有一个成语叫“眼高手低”,我认为:眼高是手高的前提。发现不了美,不知什么是美,就更谈不上创造美了。有不少同学以为书写潦草是所谓的行书,导致他们以丑为美的原因是他们“眼低手也低”。

其次要练脑或说练心。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还要把写得好的范字牢牢地记在心里,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脑里,无论何时,一旦提到这个字,马上就能想出这个字在字帖上的形状。做到胸有成帖,脑有成字。

第三要练手。练眼和练脑是为了搞清字该怎样写。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中不一定能写出这种最好效果,因为脑不一定能指挥得了手,手不一定能指挥得了笔。练手就是要达到心手一致,手笔一致的境界,所以练手也是至关重要的。练手主要是练指力、练腕力、练手感。写字的时间长了会感到手指发痛,手腕发酸,手不听使唤,多锻炼这一现象就会消失。经常帮老师在黑板上抄题的学生和办黑板报的学生写字往往又快又好,他们的指力和腕力就是如此练出来的。还要注意练手感,让大脑能指挥手,感觉到笔变成了手的一部分,变成了手的延伸,手能轻松的指挥笔,想快则快,想慢则慢,想轻则轻,想重则重,想写出什么样的效果就能写出什么样的效果。

第四要练结构,因为练字的关键是掌握字的结构。字的结构是指字的笔画的长短比例及笔画间的穿插避让关系。谢晓东在歌曲《中国人》中唱道:“最爱写的字啊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方方正正做人要象他……”“方方正正”概括了汉字的结构特点。掌握了汉字的结构,写出了方方正正,结构美观的黑体字,将其笔画稍加变化就能写出宋体、魏体、楷体、仿宋体、庞体、司马体、隶书等各种字体的汉字。如果掌握不住汉字的结构,无论如何对字的笔画进行修饰,进行美化,都是难看的赘物,越变越难看。所以掌握字的结构,写好黑体字是练好一切字体的关键和基础。

第五要练笔画。不少同学练过书法,他们从楷书练起,许多运笔的规则都忘了,只记住了顿笔。结果写出来的字拖拉累赘,状如鬼画符。我提倡大家从黑体字练起,抓住字形,取消顿笔。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笔画的写法和大多数同学在书写这些笔画时容易出现的毛病:

①点,由左上方向右下方运笔,有一个运笔过程。注意“点”也是有长度的,不能厾成圆点。

②横,由左至右平等运笔。关键是“横要平”,不能一头高一头低,或顿笔顿成波浪形。根据方块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长短,不要太短或太长。

③竖,从上往下垂直运笔。关键是“竖要直”,不能左右歪斜,更不能写成竖钩。根据方块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长短,不要太短或太长。

④撇,从右上方往左下方运笔,不要写成点撇或横撇。

⑤折,写折笔时,折角宜方不宜圆。不要在转角处大肆顿笔,写成脱肩的两个钝角,要写成一个直角。

这样写出来的字,如用圆珠笔写,就是类似火柴棍的幼圆体美术字;如用钢笔书写,就是标准的黑体字。虽然笔画单调,但只要结构准确,照样美观好看。就像蹲马步是练武术的基本功一样,横平竖直是写汉字的基本功。许多人写不好字的原因就是横不平竖不直、结构不准确。如果结构不对,笔画的变化再丰富也写不出好字来。

3.练字的一般步骤

在练习黑体字,掌握字的结构,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可以选定自己喜欢的字体进行练习。选定字体的过程叫选帖,在选帖的基础上,还要经过读帖、描摹、临帖、背帖、创作五步。

第一步读帖。帖上汉字的读音我们都知道,无需再读。读什么?读字形,读结构,读笔画,分析揣摩字的笔画特点及笔画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我们读黑体字的“中”,要读出“中”的一竖穿过了“口”的正中间,“口”字稍扁,横的长度是竖的长度的二倍,中间的长竖被“口”字的下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这就是读字形,读结构。不同字体,笔画具有不同特点,硬笔书法笔画的变化并不明显,也不易为中学生所掌握,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第二步描摹。“描”指的是描红,即初学者在印好的红字帖上沿笔迹用蓝笔描写。“摹”指摹帖,即用透明纸覆在范字上,沿纸上的字影一笔一画的写,又叫写仿影。

第三步临帖。指把字帖置于一旁,看着字帖一字一字地写在作业纸上,这种方法有利于掌握字的笔法笔意,但不易掌握字的结构。

第四步背帖。指在临帖的基础上把字帖去掉,根据自己的记忆,回忆字帖上的字形,将其写在作业纸上的方法。这是练好字的关键一步,只有对所写的字精审细察,成竹在胸,才能下笔有神,准确无误。写字的时候,如能在所写的白纸上看到要写汉字的准确字形,做到“成字在纸,成字在胸”,下笔如描红,写一手好字就不成问题了。

第五步创作。在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写法的基础上,触类旁通,悟出字帖上没有的字的写法。根据自己表情达意的需要,写出一段有中心、有内容、自成体系的文字,这就是创作了。

如果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写出一手与字帖接近的字,中学生练字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4.练字的注意事项

下面我再谈谈练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书写工具的选择。“工欲善其事,必先得其器。”无论是钢笔还是圆珠笔都要选用书写流畅,线条粗细均匀的好笔。墨色太浅,难以辩认;墨色太黑,又给人以压抑感。在考试时往往会因此影响阅卷老师的心情,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所以笔迹的墨色以蓝黑色为最好。

第二个问题:练字应注意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由于现在绝大多数的中学生使用的是圆珠笔,我就以圆珠笔为例谈谈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用圆珠笔写字要采用坐姿,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由于圆珠笔写的字小,所以笔尖的活动要在视觉效果最好的区域。一般右手执笔,笔的位置要略偏右侧。眼睛距纸面约30厘米,胸部距桌边约10厘米。两臂自然伸展,小臂平枕桌面。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分别按住笔杆的左右两侧,中指第一关节左侧抵住笔杆的下方,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贴靠中指自然弯曲成半握拳状,起直辖市控制作用。拇指与笔杆接触点到笔尖的距离约4厘米。笔杆斜靠在虎口上,与纸面成45-60度角,字越小,角度越大。如用钢笔写字还应注意笔尖在外,笔舌在里,让笔尖的中缝接触纸面,以保证出水均匀,线条流畅。

第三个问题:练字要心平气静,善始善终,不能心浮气躁,敷衍了事。写字的时候要做到一笔不苟,每一笔都要写得实实在在。有人练字的时候,喜欢在结束前乱画一气,这种乱画是练字的大忌,不但有损笔尖的寿命,而且让练了半天,刚刚取得的进步化为乌有。

第四个问题:不要轻易变换字体。练字要有恒心,有毅力,要练好扎实在基本功。练字要坚持经常,不能一曝十寒,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须知:一日练功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在掌握了字体结构的基础上,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体坚持不懈的练下去,轻易不要变换字体。因为一旦变换字体,又得从头练起。

第五个问题:要学用结合,练写合一,有的同学练字的时候写得很好,但写作业的时候又瞎写一气,这们是永远练不好字的。练过的字平时用到了,应该写的象练时那样好,练一个用一个,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学用结合才能练好字。

第六个问题:各科教师要齐抓共管密切配合。首先教师要写规范字,其次还要鼓励学生练字。对作业书写潦草的学生要批评教育,让其改正。督促学生练字不只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每个教师都有责任。

书法中的“颜筋柳骨”是指的什么意思?

在中国民间说起学习书法,往往称道“颜筋柳骨”,当作学书者的楷模。“颜筋柳骨”,是分别指书法家颜真卿(709一785)和柳公权(778—865)的 艺术特色。

先谈“颜筋”。颜真卿的书法,雄强浑厚,韧若筋带,世称“颜体”。俗话说:“书如其人。”欲识颜书,得先知其人品。

那是天宝末年,叛将安禄山在渔阳敲响了鼙鼓,铁骑南犯,河北郡县望风披靡。唐玄宗闻乱叹道:“河北二十四郡,难道无一忠臣吗?”不久,即闻平原太守首举义师,屡挫贼锋,河北十七郡起而响应,共推其为盟主,聚兵二十万临敌,致使安禄山叛军首尾不能相应,既不敢南向江淮,又不敢急攻潼关。这时,唐玄宗遂又惊喜道:“朕不知平原太守何许人也,竟能若是!”

这位堪称中流砥柱的平原太守,就是书法家颜真卿,时年四十六岁。

正是这一年,颜真卿在平原(今山东属县)写下了《东方朔画像赞碑》。碑书笔笔凝重,字字磐石,筋强骨硬,严正峻峭。书法家将其誓死御敌的浩然正气倾注到笔端,化作其艺术的风格了。

二十八年后,颜真卿已是七十四岁的老人了。他又奉旨去劝谕叛迹已昭然的藩镇李希烈部。这是他的政敌为他设下的陷陕。他明知是险途,但却凛然就道。既至,李希烈养子千人,拔刀横目,汹汹欲试。颜真卿精神矍铄,举止自若,色不少变。叛军未敢贸然动手。

李希烈欲称帝号,胁迫颜真卿为其宰相。颜真卿守节不从,斥贼为逆,正气浩然。叛将为之失色。李希烈遂拘禁颜真卿,并挖下方丈大坑,传言说:“若不从,即坑之。”颜真卿视死如归,岿然曰:“死生有分,不用罗嗦!”李希烈亦束手无策。

后来,王师势振,李希烈虑有不测,又命架薪浇油,点起大火,告之曰:“若再不从,立遭火焚。”颜真卿愤然举身投火,又被救止。

早在这之前,颜真卿度贼势难久,而自身亦难免,遂给朝廷写下遗表,又自己撰就墓志、祭文,并指寝室西壁下说:“此吾葬身之处也!”

果然,最后叛军情势危急,遂将颜真卿勒死,时年七十六岁。

颜真卿一生,刚正不阿,忠贞不渝,临死不屈。他为人的品格同其书法的风格一样,浑厚坚韧,正大方严。

颜体书风没有初唐书风(以欧阳询、虞世南等为代表)的清丽秀媚,却有着盛唐雍容伟壮的风姿。

人们谈起颜书,多指出它最明显的待色是“蚕头燕尾”、“横轻竖重”。

何谓“蚕头燕尾”?颜体横、竖笔的起端,下笔时均运用藏锋,而后顿转,故起端形若“蚕头”。它的每一捺笔末端,临终则着力顿挫,再起笔轻轻挑出捺锋,其状若“燕尾”。

何谓“横轻竖重”?即书写横笔时,用力较轻,笔划也略细,而书写竖笔时,贯注全力,笔划也较重。

前者给人以力透纸背的感觉,造成了笔力千钧的艺术效果。后者字字都给人以厚度感,具有浮雕美的艺术特色。

颜书碑帖流传至今的有七十多种,近年还有新的发现。颜体楷书的代表作有《千福寺多宝塔碑》、《东方朔画像赞碑》、《麻姑仙坛记》、《颜帷贞家庙碑》等等。行书名作有《祭侄季明文稿》、《争座位帖》、《刘中使帖》等等。这些都是千余年来学书者争相临摹的范本。

谈及颜书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清人王文治有诗曰:“曾闻碧海掣鲸鱼,神力苍茫运太虚,间气古今三鼎足,杜诗韩笔与颜书。”作者认为,古往今来,其作品犹如大海搏鲸,神力冲天的,只有三家:杜诗、韩文、颜书。

在 中国书法史上,自王羲之创新以来,王体统治书坛达数百年。唐初书法名家辈出,但皆袭晋人笔意,无所建树。至颜真卿出,始创新书体,体现了盛唐的时代风格,唐代方可言有书法。尔后,宋初书家学颜体,犹如唐初争学王体一样。故宋人有“学书当学颜”的诗句。

次谈“柳骨”。柳公权,字诚悬,是唐代与颜真卿齐名的大书法家。故世人如同称“李杜”、“韩柳”一样,并称其为“颜柳”。

柳公权书法,初学王羲之,继学颜真卿,并兼采历代书家之长,熔为一炉,自成一体,即“柳体”。柳体间架严谨,风骨挺拔,故有“柳骨”之谓。柳书的代表作有《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

柳公权二十九岁才中进士,初做地方小吏,世不知名。四十几岁时,唐穆宗李恒在寺庙中偶然见到柳公权笔迹,甚为赞赏,思慕其人,柳公权方拜为京官,成为皇帝身边的人。柳公权活了八十八岁,历仕七个皇帝,为官五十余年,官至太子太极,太极,少师。

史载,柳公权的为人品格,颇似其书风,字字严正,笔笔铮骨。

相传,唐穆宗在位,荒唐放纵,臣下少有敢谏者。有一次,穆宗问书法运笔如何才能恰到好处,柳公权借机回答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宗听出了弦外之音,气得脸色都变了。这就是世传的“柳学士笔谏”的佳话。

唐敬宗李湛,目光短浅,禀性猜疑,无甚作为,却喜颂扬。有次,他在便殿召对六位学士,当谈到西汉文帝崇尚节俭时,就举起袖子说:“朕这件衣服已浆洗过三次了!”学士们纷纷称颂他节俭美德,唯独柳公权一言不发。敬宗遂问他为何不说话,柳公权说:“主宰天下的君主,应该进用贤良,斥退不肖,赏罚分明,能听得进各种不同意见。陛下穿件洗过的衣服,同治国安邦的大功大德相比,这只不过是件区区小事啊!”在场的大臣听了都吓得发抖,柳公权犯颜直陈,却毫不畏惧。

柳公权刚正不阿的品格与其风骨峻峭的书法相表里,均为时人所推崇。公卿王侯们常常以重金聘他书碑。谁家为先人立碑如得不到柳公权的手书,就会被人讥为不孝。外国人来中国贡纳、贸易,也往往另备一份重金,叫做“购柳书”钱。

柳公权因此家富巨万。他把大宗金银财宝都交给家奴去管,经常被窃去,也不在意。有一次一笥金银酒器又被家奴盗用。柳公权知道了,也只笑笑说:“银杯化羽逸去了。”不予追问。然而,柳公权的笔墨纸砚,图册书籍,都亲自保藏,家人也不得与闻。

如何看待毛泽东的书法在艺术上的成就?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数千年来,中国书法艺术不断完善和发展,形成了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等书体。井涌现出了许多独步书坛、自成流派的书法艺术大师,毛泽东即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毛泽东一生里对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感情,无论是军旅倥惚之中,还是陕北窑洞的灯光之下,直到他进城坐定菊香书屋之后,他那只笔耕耘不止,流淌出俊逸潇洒而又豪气的墨迹, 书法是他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

毛泽东书法艺术他初练魏碑,酷爱王羲之、王献之之风格,后深得张旭、怀素狂草之神韵,汪洋恣肆,任意挥洒,独具豪情奔放之个性。尤其是草书,傲然不群,自成一体,用“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来形容毛泽东的书法恰如其份。

“柳体书法”由谁所创?

唐代兵部尚书、书法名家、柳宗元之堂叔父柳公绰,曾屡迁开州刺史,其弟柳公权也是唐代大臣,更是书法大家,兄弟二人的楷书自成一家,世称“柳体”,为我国楷体...

书法和书道有什么区别?

我们常说书法、书道、书艺,这之间是否有一种可以体察入微的区别。书法是指书法历史演进之中形成的,内在规定性所制约和导引的书写基本形态。书道是指更为自由的、籍借这种形式,只有系个人胸怀的生命姿态。书艺则更侧重指书写形式、所表达的摄人眼目、动人心魄的艺术创作行为,今天它泛指所有与书法相关的书写或类书写的形态。

明代书法“吴门三家”是指?

“吴门三家”——明代中期,书法家普遍摆脱台阁体书法的束缚,重倡帖学本义,在苏州地区,形成吴门派书法。以祝允明、文徵明、王宠并称“吴门三家”。其中又以擅长草书的祝允明(1460—1526年)成就最高。文徵明、王宠工于小楷。

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书法作品是哪一件?

《祭侄文稿》全称《祭侄季明文稿》,为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做,麻纸墨迹本,高28.7厘米,长77厘米,23行,共计235字。又涂抹34字,合计269字。《祭侄文稿》是一篇书札草稿,内容为追悼在安史之乱中牺牲的兄长颜杲卿和侄子季明的祭文。本为稿本,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但正因为无意作书,所以使此幅字写得神采飞动,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文稿书法备受后人推崇。张晏评云:“告不如书简,书简不如起草。盖以告是官作,虽楷端终为绳约;书简出于一时之意兴,则颇能放纵矣;而起草又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真妙见于此也。”元代鲜于枢评此帖为“天下第二行书”。 此稿拖尾有后人题跋九则,铃有“赵氏子昴氏”、“大雅”、“鲜于”、“枢”、“鲜于枢伯几父”、“鲜于”等印。曾经宋宣和内府、元张晏、鲜于枢、明吴廷、清徐乾学、王鸿绪、清内府等收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练书法的过程中,什么是慕?什么是临?应该哪样在先?

何谓临摹?两者关系如何?

临摹,摹仿书画之法。临与摹有别:摹是以薄纸蒙在范本或影本上照着书写,通常称为“写仿影”;临是置选帖、范本在一旁(通常是左帖右砚),看着字的点画、结体和气势,仿照书写。宋代黄伯思《东观余论·论临摹二法》云:“世人多不晓临摹之别。临,谓以纸在古帖旁,观其形势而学之,若临渊之临,故谓之临。摹,谓以薄纸复古帖上,随其细大而榻之。若摹画之摹,故谓之摹。临之与摹二者迥殊,不可乱也。”

清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学书必须摹仿”,“欲临碑必先摹仿,摹之数百过,使转行立笔尽肖,而后可临焉。”学书的步骤一般是先摹后临。因为摹有字帖、影本作依托,比较容易些。通过摹,锻炼自己的目力心力和书写能力,初步掌握帖字用笔和结体的基本规律。摹帖时,既要注意笔画的形状?又要细察字的气势神采,做到眼观、神会、手摹,使之笔笔尽肖,切忌机械地描绘。摹了一段时间后(不宜太长),即应转入临帖。临,比摹难度大,要求高。它是无依托,以自己目力心力所及,用笔写出字帖、范本一样的点画、结构和神采来,即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它是把古碑帖和名家好字学到自己手上来的必须采用的有效的方法,是学习书法的一项基本功。历代书家没有一个不是从“临”中成长起来的。谁肯在临上动脑筋下功夫,谁就会有大的收获和成就。临,包括对临和背临。对临,是面对选帖、范本,照着书写,所谓“以目导心,以心运手”,追取帖字的效果。背临,是在对临的基础上,熟记帖字的笔意、用笔和结体,不观帖而临习之,要求不看帖也能写出对临时所写出的效果来。它是检验自己对临成果和真实书写能力、进一步加深理解选帖,把所临帖学到手的有效方法。

宋代姜夔《续书谱·临摹》云:“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这是对临、摹的利弊和得失的经验总结。摹写,因为下边有影格依托,笔随影走,容易得原帖字的点画位置和形体结构。也正因为有这种依托,摹写时往往会忽略笔意的表达。摹了之后,容易忘却,不易巩固。临,是靠自己的目力心力去书写,较易体现原帖字的笔意,但因为无依托,往往易将原帖字的间架位置写走形。因此,临、摹都应“经意”,认真对待,先摹后临,临中亦可再摹,临摹交错,互相结合,兴利去弊,取长补短。如此不断努力,就可化古为我,兼得帖字之形神。

书法纂刻需要准备什么?

书法纂刻需要准备 刻刀 印床` 薄纸 水 和毛笔 墨水 镜子```

书法中的中堂和斗方怎么解释?

中堂

中国旧式房屋,楼板很高,人们常在客厅(堂屋)中间墙壁上挂上一副巨大的字画,称为“中堂”。

斗方

中国书画装裱样式之一。尺幅较小,一般指25—50厘米见方的书画作品。民间年画中,把这种尺寸和形式的作品也称作“斗方”。

颜体书法家有哪些?

颜真卿.柳公权

颜真卿的楷书被公认为是一种独特的书体,与欧阳询/柳公权/赵孟俯并列为四大家.后人学习书法时,四种书体是必须要学的.要是仅靠学习颜体成为颜体书法家是不可能的.我国目前对于书法家的准确定位尚无标准,应该说目前的全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都会写颜体,我认识的写的好的当数深圳书画艺术学院的陈捷/朱燕倪.全国书画函授大学的欧阳中石什么书体都很精到.本意见是为本人一孔之见,仅供参考。

悬腕练书法有那些好处?

悬腕

书法术语。执笔法中的一种。手腕灵活与否对运笔至关重要,肘部不靠桌面,腕凭空悬起,称为“悬腕”。写字仅仅堤腕还不能上下纵横自如地运笔。悬腕能使肩部松开,全身之力由于无所罣碍,才得集注毫端,点画方能劲健。悬腕的好处----一是可纵观布局,二是可挥洒自如,三是运全身之气于一发端,使字有力度。

书法中哪种字体最大气?

书法中哪种字体最大气?问题够绝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每个人的性格不同看法自然也不同。居然还有人回答“最”。

启功过世后,谁是国内第一书法家?

启功在书法、国学、国画、考古、文物鉴定、历史研究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尤其是其在文革中久经考验的人格更值得人们敬佩,虽然他没说自己是国内第一书法家,但是其成就和贡献足以说明一切,这个赞誉并不为过。

其实,要想成为当代书法第一,不仅要书法水平顶尖,更重要的是要有大家的风范,能担得起书品和人品的双重领袖重任。

就目前的书法界来说,暂时还没有人能从启功肩上接过这一重任。

书法中三昧是指什么?

《书法三昧》:“作字之要,下笔须沉着,虽一点一画之间,皆须三过其笔,方为法书。”

书法用生宣纸还是熟宣纸?

一般来说,写书法是用生宣,这样可以有墨的韵味,熟宣可以反复晕染,画工笔比较合适.

书法里有"黑体"吗?

传统书法中无“黑体”一说,但在现代美术字、印刷字体中的确有“黑体”字。

形容“书法很有力度”的一个词叫什么?

词目 力透纸背

发音 lì tòu zhǐ bèi

释义 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出处 唐·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当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

示例 意在笔先,~。(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六)

力透纸背

书画中的“力”是点画、线条形质、作者内在精神的一种表现,较为抽象。从具体运笔去看,如果能中锋行笔,即行笔时笔毛均匀铺开,笔心在笔画中行走。手臂的力量能通过柔软的笔锋切进到纸中去,这就叫“力透纸背”。如果行笔时笔毛拧得变形了或扭成一团、笔毛没调整好,没有使它均匀铺开,笔毛像抹油漆一样从纸上扫过。这样的笔画是“抹”出来的,像墨猪,就无从谈笔力了。笔画的力度与线条的粗细、长短没关系,关键在于作者调整驾驭毛笔的能力,和运用中锋行笔。

从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细小的笔画,虽细若游丝,但力若千钧。从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中,你能感觉到画笔凝重,笔笔如铁钩银画。这都是力透纸背的典范之作。

魏碑书法《龙门二十品》具体指的是哪二十品?

“龙门二十品”指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是魏碑书法的代表。魏碑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兼有隶楷两体之神韵。

其中十九品在古阳洞,一品在慈香窟。二十品的称呼最早见于清代康有为所著的《广艺舟双楫》和方若所著的《校碑随笔》。内容一般是表达造像者祈福消灾的。。它的书法艺术是在汉隶和晋楷的基础上发展演化,从而形成了端庄大方、刚健质朴、既兼隶书格调,又孕楷书因素的独特风格,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魏碑”体的代表。

“龙门二十品”计有:《比丘慧成为亡父始平公造像记》、《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为亡息牛撅造像记》、《步轝郎张元祖妻一弗为亡夫造像记》、《北海王元详造像记》、《司马解伯达造像记》、《云阳伯郑长猷为亡父等造像记》、《新城县功曹孙秋生二百人等造像记》、《邑主高树和维那解伯都卅二人等造像记》、《比丘惠感为亡父母造像记》、《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亡夫广川王贺兰汗造像记》、《邑主马振拜和维那张子成卅四人为皇帝造像记》、《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幼孙造像记》、《比丘法生为孝文皇帝并北海王母子造像记》、《北海王国太妃高为亡孙保造像记》、《比丘道匠为师僧父母造像记》、《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陆浑县功曹魏灵藏造像记》、《安定王元燮为亡祖亡考亡妣造像记》、《齐郡王元佑造像记》、《比丘尼慈香、慧政造像记》。

书法中的笔画有多少种叫法?

永字八法

(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

(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

(3)竖为弩(用力也);

(4)钩为趯 (跳貌,与跃同);

(5)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

(6)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

(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

(8)捺为磔(磔音窄,裂牲为磔,笔锋开张也)。

二、八法精解

(一)八法的渊源

永字八法是以永字点画写法为例,说明楷书用笔和组字的方法。其来源有以下几说:

1、崔子玉、钟繇、王羲之说

唐张怀瑾《玉堂禁经》:“八法起于隶字之始,后汉崔子玉历钟王以下,传授所用八体该于万字。”“大凡笔法,点画八体,备于'永’字”。

元李溥光《雪庵八法·八法解》:“历代以下,书者工于笔法之妙。其名世者,如魏晋之钟繇、王羲之,唐之欧(阳询)、虞(世南)、柳(公权)、颜(真卿)之辈,亦各家有书,所传之,惜乎沦没日久,真迹不存,惟羲之'永’字八法,共《三昧歌》,流传在世。”

《法书苑》:“王逸少工书十五年偏攻'永’字八法,以其八法之势,能通一切”。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述书下》:“聚字成篇,积画成字,故画有八法。唐韩方明谓八法起于隶字之始,传于崔子玉,历钟、王以至永禅师者,古今学书之概括也。隶字即今之真书。”又云:“以'永’字八画而备八艺,故用为式。”

2、智永说

宋陈思《书菀菁华》:“隋僧智永,发其指趣,援于虞秘监世南,自兹传授遂广彰焉。”

3、张旭说

宋朱长文《墨池篇》、《张旭传永字八法》,同《柳八法颂》及《颜鲁八法颂》。

清冯武《书法正传》中《书法三昧》云:“凡学必有要,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永’字者,众字之纲领也,识乎此,则千万字在矣。”

(二)永字八法精解

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

侧是倾斜不正之意,点应取倾斜之势,如巨石侧立,险劲而雄踞。如点成平卧或正立,则呆痴失势。永字点以露锋作收,是为与下边横画相照应。

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

横取上斜之势,如骑手紧勒马缰,力量内向直贯于弩(竖)。如卧笔横拖或下斜则疲沓无力。逆锋落笔,缓去急回,保持“逆入平出,有往必收”之势,不宜顺锋滑过,以免轻飘板滞。

3、竖为弩(同努)

努是有力的意思,竖画取内直外曲之势,如弓弩直立,虽形曲而质含无穷之力。所以竖画不宜过直,须配合字体之全局,于曲中见直,方有挺进之势。过直如枯木立地,虽挺直而无力。

4、钩为趯(跃的样子,同跃)

谓作钩时,先蹲锋蓄势,再快速提笔,然后绞锋环扭,顺势出锋,力聚尖端。如人要跳跃,需先蹲蓄力,然后猛然一跃而起。锋不平出,为的是与策(挑)画起笔相呼应。

5、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

策本义是马鞭,这里其引伸义策应之意。挑画多用在字的左边,其势向右上斜出,与右边的点画相策应,形成相背拱揖的形势。永字的策画略微平出,主要是与右边的啄(横撇)相策应。两个笔道虽错落不相地称,而其心气相通相应。势略上仰,用力在发笔,得力在收锋。

6、撇为掠(掠是拂掠之意)

如篦之掠发,状似燕掠檐下。谓写掠画应如以手拂物之表,虽然行笔渐渐加速,出锋轻捷爽利,取其潇洒利落之姿,但力要送到末端,否则就会飘浮无力。

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

谓写横撇应如鸟之啄食。行笔快速,笔锋峻利。落笔左出,锐而斜下,以轻捷健劲为胜。

8、捺为磔(磔音窄,裂牺为磔,笔锋开张之意)

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指磔画在字体结构中的作用而言,磔本义是指肢解祭祀用的牺牲,含解体张裂之意。楷书中的捺画承隶书的波磔而来,而隶书的波磔正是为了解散小篆屈曲裹束的形式,使字体向外开放。所以隶书又叫分书,楷书中的捺也起到这个作用。楷书捺笔,力虽内聚形却外张,使字体开展舒畅、开放。其二是说这一笔直要写得刚劲、利刹、有气势。磔本义是肢解,肢解必以刀劈,磔画即取刀劈之意。写时要逆锋轻落,右出后缓行渐重,至末处微带仰势收锋,要沉着有力,一波三折,势态自然。

八法结语,卢肇说:“永字八法,乃点画尔。”但八法并非孤立存在,我们在考虑每个点画如何安排,实际已涉及字的结体法则。因此,八法作者意图,在想通过永字的剖析,来说明基本点画的写法和组合。

写书法的时候,右上角有一个月牙形的章是什么章?

书法作品中的印章一般有方行章,扁章,圆章,随形章等,扁章,圆章,随形章一般盖在作品的右上角,而且要根据印章的内容来确定你应该在什么样的作品上盖。一般来讲,扁章,圆章,随形章都有等各种种类.

你所说的就是随行章或压角章,一般都有言志、斋号、图形这几种.

《张黑女碑》是哪一位书法家的作品?

《张黑女墓志》

全称《魏故南阳太守张玄墓志》,因张玄字黑女,故称《张黑女墓志》。 此碑刻于北魏普泰元年(公元五三一年),出土地无考,原石又早已亡佚,现存乃清何子贞旧藏拓本传世。 是志楷书二十行,每行二十字,共三百六十七字。其书法精美遒古,峻宕朴茂,结构扁方疏朗,内紧外松,多出隶意。此墓志虽属正书,行笔却不拘一格,风骨内敛,自然高雅。笔法中锋与侧锋兼用,方圆兼施,以求刚柔相济,生动飘逸之风格,堪称北魏书法之精品

书法中有一句名言叫“永字八法”,是什么意思?

永字八法其实就是「永」这个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的运笔方法,分别是「侧、勒、努、趯、策、掠、啄、磔」八划,以诸宗元所着中国书学浅说一书中解说较为明了。

笔画一 侧

笔锋着纸后向右,慢慢加重力道下压再慢慢上收转向,回笔藏锋视情形改变其角度。

笔画二 勒

笔锋触纸向右下压再横画而慢慢收起,作一横向笔画。

笔画三 努

为一直向笔画,以直笔之法作开头,竖笔慢慢向下写,向左微偏作一曲度后返回,其笔画不宜直,否则无力。

笔画四 趯

当竖直笔画完后,趁其势顿笔再向左上偏,一出即收笔向上。

笔画五 策

笔锋触纸向右压再转右上斜画而慢慢收起,要点是需轻抬而进。

笔画六 掠

向左下的笔画,必须快而准,取之中的险劲为要节,出锋需乾净俐落,利而不墬.

笔画七 啄

又称短撇,为一向左下之笔画,如同鸟啄树般的力道和气势。

笔画八 磔

向左下之笔画,徐徐而有劲,收尾时下压再向右横画而慢慢收起。

以上为永字八法,势中国书法笔画的根基,由练熟此八划后,即可延伸多样笔画,并各得其精神气度。

“九宫格”的创始人是哪位书法家?

“九宫格”是我国古已有之的一种结构构造方案,欧阳洵将之引入书法练习,取其结构的平稳性和秩序感;诸葛孔明综合八卦和九宫理念,演化成九宫八卦阵,取其结构间的依存性;中国玄学更是将之引入奇门遁甲之术,加以引申利用。"九宫格"三纵、三横,形成9个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单位,内部规整又相互依存组合。设计师从"九宫格"的结构中获得设计灵感,以"九宫格”的设计理念,对领行国际中心的平面进行了分隔设计。中间格为电梯井、管井和楼梯设计,8个面积大小不同的办公单位,依次排列在其周围。8个独立的小模块单位,内部平整、开放,户间相互组合,形成更大的组合开放空间。从而使整体空间结构布局更规整,为空间的自由组合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

请说出下列称谓各指哪些书法家?

钟太傅——钟繇

王右军——王曦之

王大令——王献之

欧阳率更——欧阳询

褚河南 ——褚遂良

张长史 ——张旭

李北海 ——李邕

颜鲁公 ——颜真卿

米襄阳 ——米芾

文待招 ——文征明

什么是“苍颉体”书法中到底有没有这种字体?

苍颉造字这是传说中的故事,人们普遍认为字是苍颉制造的,但没有人会发现苍颉的书法,怎么会有苍颉体呢?

古人是怎样把书法放大拓到岩石上的?

中国书法艺术中有一种称为“九宫格"的方法。

九宫格原为临习书法所用的界格纸。在方框中画井字形,等分为九格,便于临写时对照范本字形,掌握点划部位,或以之放大缩小。另有田字格.米字格,作用相同。

在原作上按上述方法画好格线,然后在待刻的地方按比例划好分格,如欲放大一百倍,则原作每格为一寸见方,待刻的地方以每格一尺见方分划,分格越细,复制也就越精确。

请介绍一下书法名帖《快雨时晴帖》?

《快雪时晴帖》是“书圣”王羲之当今存世的唯一书法精品真迹。

纵23cm;横14.8cm ,行书四行,二十八字。《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人的问候。

不少人认为《快雪时晴帖》仅次于他所书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又一件行书代表作。 赵孟頫、刘赓、护都沓儿、刘承禧、王稚登、文震亨、吴廷、梁诗正等人的跋语中都表示惊羡和赞叹。乾隆一生酷爱书法,刻意搜求历代书法名品,综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他对《快雪时晴帖》极为珍爱,他在帖前写了“天下无双,古今鲜对”八个小字,“神乎其技”四个大字。又说:“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全书二十八字,字字珠玑,誉为“二十八骊珠”,他把此帖和王珣《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的晋人三帖,并藏于养心殿西暖阁内,乾隆御书匾额“三希堂”,视为稀世瑰宝。乾隆十二年又精选内府所藏魏晋唐宋元明书家134家真迹,包括三希在内,摹勒上石,命名《三希堂法帖》。在西苑的北海建“阅古楼”,把上述刻石嵌在楼内墙上,拓本流传以示临池之模范。三希原件仍藏在养心殿三希堂。

根据此帖附页的诸多题跋款识、收藏印章以及有关书籍录载, 《快雪时晴帖》曾经宋宣和内府,宋时入米芾“宝晋斋”,元代又入御府,上有赵孟頫题跋。明时为朱成国、王稚登,清冯铨所有,于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入内府。1949年,国民党军队在内战中败北,退踞台湾时除带走了大量黄金以外,还有2972箱南迁文物中的精品。这部分却是故宫博物院文物中的精品,如精美绝伦的工艺品,翠玉白菜、玉香炉、玉荷叶形笔洗等,其中包括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如今“三希”《伯远帖》、《中秋帖》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唯独“一希”《快雪时晴帖》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三希”尚未聚首,国人深引为憾。

乾隆皇帝酷爱王羲之的书法。当他得到了王羲之、王献之和王珣的真迹时,特意在养心殿西暖阁辟出一间小室,专门供奉,并亲自为小室命名为“三希堂”。

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被乾隆皇帝视为“三希”之首,现在存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古代书法所称的“赵体”是指哪一位名家的字体?

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他的书法被称为赵体。

〖頫〗,读作俯,意思也是俯。

赵孟頫才华过人,为吴兴八骏之一。他是宋宗室后裔,却不得已做了元朝的官,内心非常苦闷,这或许是他寄情于书画的原因之一。他是书法奇材,各体兼擅,而又专攻王体。他对王羲之的追摹,可以说无人可出其右。但由于他的仕元,过去(包括现在也有)人们将他的书法评为“姿媚”,这应该说是一种偏见。

我国汉代的代表性书法是什么?

汉隶!!

汉代从公元前二零六年到公元二二零年四百二十六年,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关键性的一代。汉代分为西汉和东汉,两汉三百余年间,书法由籀篆变隶分,由隶分变为章草、真书、行书,至汉末,我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因此,两汉是书法史上继往开来,由不断变革而趋于定型的关键时期。隶书是汉代普遍使用的书体。汉代隶书又称分书或八分,笔法不但日臻纯熟,而且书体风格多样。刘勰《文心雕龙·碑》说:“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

因此,东汉隶书进入了型体娴熟,流派纷呈的阶段,目前所留下的百余种汉碑中,表现出琳琅满目,辉煌竞秀的风貌。在隶书成熟的同时,又出现了破体的隶变,发展而成为章草,行书,真书也已萌芽。书法艺术的不断变化发展,为以后晋代流畅的行草及笔势飞动的狂草开辟了道路。另外,金文、小篆因为实用面越来越小而渐趋衰微,但在两汉玺印、瓦当和嘉量上还使用,并使篆书别开生面。康有为曾说:“秦汉瓦当文,皆廉劲方折,体亦稍扁,学者得其笔意,亦足成家。”(《广艺舟双楫·说分》)给以较恰当的评价。

隶书的出现,是书法史乃至文字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从此,书法告别了延续三千多年的古文字而开端了今文字,字的结构不再有古文字那种象形的含义,而完全符号化了。隶书承上启下,上承篆书,下启楷书,是一个质的转变和过渡。作为书法艺术,它打破了原来篆书单一用笔的局限,而有了十分丰富的变化。前人称篆书笔法为“玉箸”,即玉作成的筷子,横平竖直,均匀圆润。字的结体规矩严谨,较少变化。隶书则不然,它的点划分明,粗细有致,波画有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用笔有方有圆,或方圆兼济。结体或险峻跌宕,坚挺雄健,或秀丽工整,圆静妩媚,或坚守中宫,凝重端庄,或大开大合,意气飞扬,可谓千变万化,各臻其极。这真是书法史上瑰丽的一章。近人康有为极力推崇汉隶,他在《广艺舟双楫》中写道:“书莫盛于汉,非独气体所高,亦其变制最多,皋牢百代。杜度作草,蔡邕作飞白,刘德升作行书,皆汉人也。晚季变真楷,后世莫能外。盖体制至汉,变已极矣。”

汉代书法的雄强朴茂之风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汉代隶书蕴含着一种博大的气势,充溢而涌动着雄健的力量。精美绝妙的汉隶至今仍然散发着无穷无尽的艺术魅力。

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汉代隶书,都是凭当时刻在石碑上而保留下来的。可惜当时书丹的作者没有留下他们的姓名,后人只好以某碑或某碑铭文内容为其命名,例如:《乙瑛碑》、《史晨碑》、《礼器碑》、《孔宙碑》、《石门颂》、《华山碑》、《曹全碑》、《西狭颂》、《张景碑》、《张迁碑》等等。

汉代书法,除碑刻外,还有书写在木板(北方)和竹板(南方)上的汉简。简板上的汉隶远不像碑刻上的那样严整、肃穆、气势恢宏,而是活泼灵动、变化多端,甚至漫不经意,富于幽默感。如果把碑刻喻为工笔,那么,汉简则如同写意。汉简的字体自然天真,粗头乱服,不修边幅,甚至草率。其中一些似乎透露了晋人行草的信息。

拓墨书法作品(拓片)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

一、创作材料:白纸、宣纸等。

二、制作拓墨书法作品的前期程序:制作脱墨书法作品。

1、书写物:笔者使用的书写物:文具商店所售之广告色(白色),宣纸(生、熟宣纸均可)用白色; 光纸或者80克白纸。书写物以下称“墨”。

2、用墨在纸上写好作品,待“墨”干透后将作品置于预先备好的平板上,然后再作品正面上油墨(油墨可为油印墨;以可以是油性印油)。

3、上油墨的方法

笔者使用的方法:用棉纱或者泡沫沾少许油墨将作品正面全部“染”黑,使其底色均匀为准。这种方法很适宜脱墨书法;用油印机滚筒直接在作品正面上墨。用此法上墨后制作的拓墨书法效果较佳。尽量将油墨上“足”。然后用砂拓子拍打。特别是有字的部位必须拍打。

4、将上好油墨的作品(正面朝上)放于有一定斜度的平板(台)面上,用开水(如果使用热水器较方便)冲在墨黑纸上(作品上),至字迹全部显出并将书写物冲净为此。未冲净的书写物用新毛笔或者排笔轻轻刷之即可(边冲开水边刷之)。将作品揭起阴干。这件作品即是“脱墨书法作品”

三、拓墨书法作品(拓片)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

1、将刚揭下来的脱墨书法作品(切记不能干透)置于事先备好的平板上面,将较簿的宣纸铺平于作品面上,可试用以下方法操作:

1)、用拓碑的技法。

2)、蘑(摩)摩擦:用软性物品(如棉纱、软纸、泡沫等)在平展的纸面来回摩擦,直到作品字口清晰,整个底色均匀满意为此。然后揭起宣纸(作品)平放或者悬挂阴(晾)干。这件作品即是本文所称的拓墨书法作品。

四、有关问题的说明和注意事项。

1、用纸问题。初始自作最好用厚白纸,如80克的白纸等。待技法熟悉(练)后方可用宣纸。

2、除宣纸外,书写物(广告色)颜色任意选择。

3、广告色作“墨”书写白纸或者熟宣时可浓可淡均可,只要书写流利就行。书写生宣必须将“墨”调得浓一些,否则书写后水化严重部位不易油墨。

4、如想拓墨书法作品有花纹图案,可在作品下面放置有图案的底板进行制作,一般适宜大字作品。

5、在制作时应大胆细心,不能性急。否则前功尽弃。

6、拓得好,可拓2张(幅)作品。

7、脱墨、拓墨书法作品可以装裱,但必须干透才行。

以上是笔者向同道介绍的单一技法,愿您在实践中举一反三,愿您创作出最精最美的作品。

虽然脱墨与拓墨作品均为黑底白字,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笔者就不在赘述了。

书法中的瘦金体以及瘦硬通神的说法?

瘦金体是宋徽宗创造的。

宋徽宗赵佶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荒淫奢侈,不修政事,笃信道教,迷恋花石。1127年4月金兵破城,徽宗及其子钦宗连同嫔妃、宫女、大臣等3000余人,被金兵掳掠北上,遗为“靖康之耻”而被后人见笑。

赵佶虽怠于政治,艺术造诣却极高,尤对书法情趣颇浓,并设立书、画、琴、棋院,自封院长,招募天下名士,大量搜集古今字画,整理编辑了《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和《宣和睿览册》,保存和继承了古代文化遗产。他首次将书画艺术从手工作坊中分离出来,为宋时艺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独创的“瘦金体”,其笔法刚劲清瘦,结构疏朗俊逸,形如屈铁断金,匠心独具,堪称艺术精品,可谓前无故人。

其亲笔御书的钱文“崇宁通宝”、“大观通宝”和“宣和通宝”,字体端庄秀丽,结体瘦长,运笔挺峻,横划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利匕,捺如切刀,坚钩挺脱有力,字体搭配和协自然,浑然天成。其铁划银钩,玉骨显露,冷峭俊美,风姿飘逸,可谓书界千古楷模。徽宗将其书体用作钱文,使钱币斐然生色,底蕴敦厚,格调迥异。难怪近代泉币鉴赏家张可中先生给予极高的评价,说徽宗御书钱“范各一体,体各一态,或如美女簪花,自然窈窕,或如天女织锦,色彩斑斓。若宣和、政和、大观、崇宁、圣宋、重和等,摩不骨秀格清,令人意远,吾人收罗此泉数百种,陈览于绿窗绮几之间,直无异展开一部瘦金字帖也!”(见《古钱大辞典》)其言不虚,道出了笔者未言之真意。

徽宗偏爱书法,铸字币面,意欲显示其浩荡皇威,取得民之仰拜。无奈政事荒芜,最终沦为阶下之囚,可见民心所归,非一字可得天下,实为大憾。然其艺术之魅力,古币有显,留得后人揣摩,却也不失为一大幸事。

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书法真迹是?

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书法真迹是公元三世纪后期西晋陆机的《平复帖》。

书法入门教程序列:书法知识问题大汇总(13)

何谓挪让 ?

"挪让"是指组成字的各部分点画之间彼此相让,又互相呼应,使笔画多的字不显得密集,笔画少的字不显得疏空,如"马"旁、"鸟"旁的字,左边都要写得平直,给右边的半个字让出地位;其它有左右偏旁的字,也都依此类推。

书法中的“舒体”是谁创立的?

舒同(1905―1998)为现代最杰出的书法艺术大师之一、人民艺术家、舒体的创立者,被毛泽东称为“马背书法家”、“党内一支笔”。舒体又称“七分半书”,即楷、行、草、隶、篆各取一分,颜、柳各取一分,何绍基取半分,法度森严,气势磅礴,为世人所重。舒体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风行,成为现代书坛的一座高峰。

论述“书法”运笔过程中的速度?

在运笔过程中,总有速度的快慢疾缓之分。如何掌握好,那 可是练笔时不可忽视的大事。明倪苏门《书法论》说:"轻重疾徐四法,维徐为要……此法一熟,则诸法方可运用。"此为主张先学 孰慢者。唐韩方明为主张快者,他在《授笔要说》中说:"落笔要 快。快则意出。"再如唐欧阳询《传授诀》讲:"最不可忙,忙则失 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另有清刘熙载《艺概》中说:"古人论用笔,不外’疾’、’涩’二字。涩非迟也,疾非速也,以迟速为疾涩,而 能疾涩者无之。:此上四种主张均有不同。实际操作中应根据要 求不’同而论,笔者认为孙过庭《书谱》中论说较为科学、准确、辩 证地阐述了运笔的快慢关系:"至有未悟淹留,偏追劲疾;不能迅速,翻效迟重。夫劲速者,超逸之机;迟留者,赏会之致,将反其 速,行臻会美之方;专溺于迟,终爽绝伦之妙。能速不速,所谓淹留;因迟就迟,讵名赏会!非夫心闲手敏,难以兼通者焉。"所以说,如何把握好运笔的速度、技巧,还得从以下几个方 面来强化训练。 , 一、运笔速度在各种书体中的变化。不同的书体对运笔速度有着不同的要求,切不可千篇一律。行、草书在笔法结字上有很 大的自由度,结字可鼓侧跌宕,数个字可缠绵一起或笔断意连,用笔的张弛伸缩,提按顿挫随机而变,直线、弧线的任意组合,单 个字中的连笔。这些都提供了加快运笔速度的契机,或者说,提供了快又可以放慢的条件。那么,楷、篆、隶书的笔法结字是字 字、笔笔独立的,又需细化运笔的过程。这就使运笔在时间上有 了慢的条件。

当然,也需有笔断意连的气韵,但笔法外在表现上 已不存在萦带缠绕,速度自然也就放慢了。

二、运笔速度与墨分五色的变化,墨分五色之墨韵离不开水 与宣纸、毛笔的关系,但也和运笔速度息息相关,由于墨落到宣纸上有一个渗化的过程,所以落墨之时必须要掌握好火候,不然 会失控造成败墨,就失去其墨趣、墨韵了。那么,在笔中饱蘸墨后应连续写下去,直到渴墨后不能再写了,再饱蘸墨写下去(特别 是行草书书写,都遵循这个规律)。这里就有一个运笔速度的要求:"笔中饱蘸墨渗化快,此时运笔速度则需快,笔中渴墨渗化 慢,此时运笔速度则需慢。"反之,该快而慢,结果是停滞凝结,形成"墨猪"。该慢而快的话,离钧在《书诀》中说:"未能速而速,谓 之狂驰……狂驰则形势不全。"行草书里注重墨分五色,五色指:浓、淡、润、渴、白。

由此,对运笔速度也就有了要求。驾驭能力的 高低,决定了墨分五色的形成。写其他书体如篆、隶、楷书,书写时蘸墨量不宜多,书写过程中不宜渴笔太厉害,就是说运笔速度 的反差不宜太大。其实速度与墨色是互为制约、互为表现的一种 关系。运笔速度与节奏韵律、风格的变化,风格决定丁节奏韵律, 节奏韵律的不同产生了风格,它们都存在于各种书体中,都产生了不同的运笔速度:奔放狂爽的,节奏韵律跳动大,运笔速度需 劲急;雅逸静谧的,节奏韵律趋于平和,运笔速度徐缓;古朴凝重的,节奏韵律稳重殷实,运笔速度需迟涩等, 同是一个人写的不 同作品或书体也会在风格、节奏韵律上有运笔速度的畅达与迟缓,这就要求作者掌握好各种需要的运笔速度,特别在风格差异 大的、节奏韵律强烈的行草书中,反差极大。同一根线条里就有节奏韵律的迥然不同,那就得做到"能速而速,所谓劲速;能速不 速,所谓淹留"。而非"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篆、隶、楷书不比行、草书用笔反差大,但也有自身的多种风 格,多样的节奏韵律,我们可以从古今碑帖中随处找来这样的例子。

由此可知.墨色、字体、风格、节奏韵律等对运笔速度都有着 严格的要求:那么.书法家对各种用笔技巧的熟练掌握能力,显然就决定了创作成功的关键,那样,在创作时,随着自己的情性,将会写出美丽和谐的线条和多姿多彩的书法艺术作品来。

谁开创了“藤体”书法?

可能是傅山(1607-1684)字青主,别字公它,山西阳曲人。他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医学家,兼工书画篆刻。他先学赵后学颜,其中对赵孟頫贬斥得很利害,甚至苛求。傅青主的书法传统功基甚厚。全祖望《阳曲傅先生事略》云(傅山):“工书,自大小篆,隶以下,无不精,兼工画 ”。他的小楷《千文》直追钟王,朴实古拙。其实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艺术家,而且深通医道的名医和出色的思想家。 “傅山晚期作品中,有一种弯曲和藤状的书法迹象”。

请教!中国书法中晋韵、唐风、宋意 ?

唐法、宋意、晋韵是因为“区别”而美的,而不是唐法超越了晋韵,宋意超越了唐法。

“韵”兴起的时代正是文人在书法史上展露头角并成为主角的时代,“韵”的兴起是书法从工匠技术到文化艺术的转变,从客体(文字)的形式至上到主体(书法家)的精神至上的转变,书法由此开始注重人文精神的体现和宏扬,而最合适的载体就是行书、行草书。行书、行草与讲究“法”的楷、讲究“意”的草不同,它有着最丰富的细微变化。据说,《伯远帖》所显示的晋韵风范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孔侍中帖》、《鸭头丸帖》也堪称“韵”之典范!

晋人尚韵,韵,神韵,气韵,所说晋人尚韵大多指的是二王所开创的行书,行书最具中和之美,有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而这种中和美更能体现在作品的风韵与神采。

世人所熟知的兰亭序正是给人以这种从容的感觉,只要说起兰亭序都要说上一句气韵生动,此四字说出容易,试问从古到今能有几人大作真正得此四字也?而兰亭序不但从容祥和,又如高山流水,如琴瑟合鸣,此晋人尚韵之谓也。

我觉得书法当中的韵是只可意会而无法言传的,它包含的意义很多,一个人的学识,修养,生活经历,甚至包括一个人的心胸气度。

韵也不是谁都能做得到的,我认为儒家的一些思想和佛家一些哲理正和书法当中的韵暗合.

唐朝自太宗至玄宗前期,国力强盛,疆域拓展,四方来朝,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文学艺术进入雄强博大、汪洋恣肆的新境界,定法度、立标格,激情渲泻,烂漫多姿,名家、大家迭出。其中,书法艺术正式确立了唐法,与王羲之、王献之的“二王”法度共同构建了中国书法艺术两种不同的风格基调。而唐法的最后定型,即是颜真卿所创立的“颜体”。

晋韵,唐法,宋意,这晋韵与宋意颇重于主观感受:而唐法则偏于客观的艺术技巧.作为对一个时代书风的评价,它虽过于笼统但却简明扼要.那幺,晋韵的代表王羲之与宋意的代表黄庭坚,应该说是比较接近的,现在说黄庭坚是反叛了魏晋风度及晋韵,其根据何在?最重要的一点是在重主观的共性上,宋意与黄庭坚突破了魏晋人强调儒雅强调含蓄的时代色彩,而更多地注入了宋时文人不羁的狂放的个性.因此,宋人的「意」的主观抒情追求的意趣极浓:而非魏晋人的偏于自然流露.黄庭坚的雄强肆张,正是宋意主观抒情追求中的一个最成功的典范.这种雄强肆张给人的强烈感受,同时代的蔡襄等人和前时代的二王都是不具备的.它带上了黄庭坚本人的无拘无束的色彩,成为巩固黄庭坚作为开拓性代表书家地位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后人说他是「如?髯客耻自从龙,要亦倔强海外耳」,把他比作不驯服于真龙天子,傲然独立的?髯客,倒是颇具匠心.他锐意开新,不愿追随二王,宁愿「倔强」独立于正统的「海外」,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一个书坛的髯客.

宋徽宗书法的“天下一人”是什么意思?

他的书法的确不错,创造出了“瘦金体”这一全新书法艺术风格,在书法历史上他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又因为他是皇帝所以,他的名号又有了与其他书法家的不同之处,天下第一是他对自己书法自信的体现,作为皇帝用这个名号就有些自傲了!

书法四体指的是什么?

真、草、隶、篆称为“书法四体”;

古代书法所称的“赵体”是指哪一位名家的字体?

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他的书法被称为赵体。

〖頫〗,读作俯,意思也是俯。

赵孟頫才华过人,为吴兴八骏之一。他是宋宗室后裔,却不得已做了元朝的官,内心非常苦闷,这或许是他寄情于书画的原因之一。他是书法奇材,各体兼擅,而又专攻王体。他对王羲之的追摹,可以说无人可出其右。但由于他的仕元,过去(包括现在也有)人们将他的书法评为“姿媚”,这应该说是一种偏见。

王羲之书法的特点是什么?

羲之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王羲之的书法精致、美仑美奂,是极富有美的观赏的。总之,他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

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开创了妍美流畅的行、草书法先河。特别是行书《兰亭序》有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骨格清秀,点画遒美,疏密相间,布白巧妙,在尺幅之内蕴含着极丰裕的艺术美。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兰亭序》凡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姿态殊异,圆转自如。

王羲之是东晋伟大书法家,他一变汉魏朴质书风,开晋后妍美劲健之体,创楷、行、草之典范,后世莫不宗法。他行书字帖《兰亭序》是他的的代表作,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千百年来倾倒了无数习书者。王羲之亦因此被后人尊称为“书圣”。唐太宗李世民倡导王羲之的书风。他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搜集、临摹、欣赏王羲之的真迹,《兰亭序》摹制多本,赐给群臣。在中国书法史上,帝王以九五万乘之尊而力倡一人之书者,仅此而已。宋代姜夔酷爱《兰亭序》,日日研习,常将所悟所得跋其上。有一跋云:“廿余年习《兰亭》皆无入处,今夕灯下观之,颇有所悟。”历时二十多年才稍知入门,可见释读之难:一千六百多年来无数书法家都孜孜不倦地释读过,何尝不想深入羲之的堂奥,但最终只能得其一体而已。因此,《兰亭序》可以说是由杰出的书法智慧所营造成的迷宫。

请介绍一下宋代书法名家“米芾”?

米芾(公元1051—1107年),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祖居太原,迁襄阳,后定居润州(今镇江)。历知雍丘县、涟水军、太常博士、知无为军,召为书画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终年57岁。

米芾,善书法,能写篆、隶、楷、行、草诸体,以行书成就最高。亦善画山水、枯木竹石等。同时精于鉴赏,家藏法书名画甚富。曾著《山林集》。现有《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传世。他将书法中的点画用笔融于绘画,并以大笔触的水墨表现自然山川的烟云风雨变化,人称米点山水。他追求天趣,强调表现自然平淡的艺术风格,是当时士人画的一种典型。米芾的书法,早年师法欧阳询、柳公权,字体紧结,笔画挺拔劲健;中年以后摹魏晋书法,尤得力于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其体势展拓,用笔浑厚爽劲。自谓为“刷字”。米芾的书法理论著作有《书史》、《海岳名言》和《海岳题跋》。米芾著《画史》1卷,是国画鉴评著作。

米芾有三怪:穿戴常仿效唐代人,所到之处,常常引起人们的围观;好洁成癖,从不与人同用手巾等物;爱石成癖。在无为州(今安徽境内)做官时,见一怪石,形状奇特,他大喜说:“此足以当吾拜!”随即整理衣冠,拜之再三,并呼之为兄。于是被传名为“米颠”。

米芾为人正直,不随波逐流。虽做官,但生活却常困窘。然奉诏仿黄庭坚小楷,作千字韵语,入宣和殿观看所藏珍贵文物以及皇帝赐砚之殊遇,却是别人望尘莫及的。

米芾文章奇险,自成一家。米芾书法,用笔豪迈,“风樯阵马,沉著痛快”。与苏轼、蔡襄、黄庭坚合称“宋四家”。米芾善画古圣贤像及山水画。不事雕琢,不求工细,多用水墨点染,突破了勾廓加皴的传统画法,开创了独特风格。米芾传世书法有《蜀素贴》、《苕溪诗》等,著作有书史、画史等,后人辑有《宝晋英光集》等。樊城建有纪念米芾的祠宇——米公祠,所藏名家书法碑刻甚多。

我国书法中的魏碑体,其特点是什么?

1、横画和捺画保持隶书的特点,常伸展到字形边界甚至超出边界;

2、字形与隶书相比呈扁方形;

3、突出的特点是撇捺向两侧伸展,收笔前的粗顿以及抬峰,使整个字形厚重稳健略显飞扬、规则中正而有动态,颇具审美价值。

如《爨宝子碑》、《爨龙颜碑》而《张黑女》就比较圆润秀美,唐朝欧阳询的楷书《九成宫醴泉铭》可谓北碑的最高总结,其特点是刚峻峭拔。

书法中的“柳体”和“颜体”各有何特点?

柳体----法出于颜,独创一格,笔意瘦挺,体势劲媚。

颜体----探源篆隶,楷法谨严,放而不流,拘而不拙,结字方圆,笔法肥劲。

欧体----正书结字,易方为长,以就姿媚,四面停匀,八方平正,翰墨洒脱。

赵体----开创赵体,风流著称。用笔圆转,清腴华润。

魏体----魏碑为另一种楷书,不能同柳颜欧赵并列比较。

颜真卿书法的历史地位?

颜真卿唐中宗景龙三年(公元709年)——唐德宗贞元元年(公元785年),终年77岁,琅邪临沂(山东临沂)人。字清臣。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代表人物,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遭劲舒和,神彩飞动。他的书法,既有以往书风中了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幅,称为“颤体”。宋欧阳修评论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宋朱长文《续书断》中列其书法为神品。”并评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鲁公是书史上居承先启后地位的伟大人物,他的正书,向以博厚雄强着称,「锋绝剑摧,惊飞逸势」,以颜世家庙碑为代表;至于摩崖大家,气势磅礴,以大唐中兴颂最着;至最高境界,表现冲和淡远之韵致者,则推李玄靖碑。行草道劲秀挺,古意盎然,以祭侄稿为第一。

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唯一能和大书法家王羲之互相抗衡,先后辉映的,就是颜真卿了。他的书法,以楷书为多而兼有行草。用楷书所写之碑,端正劲美,气势雄厚。他生于楷书流行之际,与王羲之之典型相对,导开书法新风气。

颜真卿是进士出身,他是在任平原太守时始闻名于世。安禄山起兵范阳时,河北各郡皆降服,唯有颜真卿固守平原城,为义军盟主,为唐朝尽力。最后他奉德宗之命,前往叛将李希烈处劝降,不幸遇害。而他一生忠烈杯壮的事迹,更是提高其于书法界的地位。颜真卿的字宛如其人,自始至终均用正锋,因此所谓颜法的定型化笔法其艺术价值较少,但此笔法却能充分发挥男性的沉着,刚毅。

中唐以后,由于藩镇割据,兵连祸结,旧有的制度已经呈现瓦解之势。颜真卿起而建立楷书新典范,正是重建新秩序的一种心经呈理反映。但是,规矩森严的楷书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毕竟是有距离的,因此唐末以后,书法艺术的发展便集中表现在行草书方面,古典的典范终于让位给个人主义的抒情作风了。

颜真卿的书法,号称颜体,有他独特的风格和笔法。他所留下的碑帖很多,后世的书法家认为从他的一些碑帖中可以找到「圆笔」的痕迹,和其他书法家的「方笔」不同。

颜真卿被使用圆笔的书法家奉为开创者。他和使用方笔的王羲之,都对后世产生既深且远的影响。

颜真卿现存的书法作品有: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祭伯文稿……等。他和唐诗另一位以楷书成名的书法家柳公权,被人合称为「颜柳」。

他的书迹作品众多,据说流传下来的有130多种。为后人重视的楷书有楷书《多宝塔》、《东方画赞碑》、《麻姑仙坛记》、《郭家庙碑》,《颜勤礼碑》等,这些碑刻楷书,有个性,有特点,有正面不拘,庄而不险的气势,但笔画横细竖粗及捺脚空腹过大之处,在学习时应求其神韵,不应单纯追求形似。他的行书《祭侄季明文稿》是怀着悲愤的心情创作出来的佳作,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行书还有《争座位帖》、《裴将军帖》等。

怎样欣赏书法?有些名家的字看上去歪歪扭扭、奇形怪状又如何鉴赏?

气韵生动、形意合一、点线结合、虚实相生、笔墨交融、有文采

书法艺术最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因而书法欣赏的过程也就是具体把握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特点的过程。欣赏书法要把握书法美的几个主要方面:

1.气韵生动 中国传统艺术尤其是书法艺术的最高的境界是气韵生动,要达到气韵生动的表现,就必须要"骨法用笔",也就是说要写出有弹性、有力度的线条。原始社会先民们在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已经具备了文字的雏形,线条也已经具备了书法的意味,天真朴拙。商周时代的甲骨文绝大多数都是以刀代笔刻画出来的作品,线条以方直线为主,劲挺明快。青铜铭文是先做成泥范,然后以铜浇铸而成,称为金文。金文拓本书法线条遒劲朴厚,结体天真烂漫。先秦的书作虽然力能扛鼎,但都系工具刻画而成,线条还缺乏生动的表现。秦汉以下毛笔作为书写工具普遍被采用。毛笔是用狼毫等兽毛制成,具备 "尖、圆、齐、健"的特点,书写得法,能产生刚健、遒婉、秀逸、凝重、流丽的非常生动的表现。而且书法作品多采用墨汁书写,色泽鲜亮而又沉着,干湿浓淡的丰富变化又会产生生动的墨韵,使书法线条的表现更加传神。所以如何用笔用墨就成为书法家终身追求把握的基本功和审美的关键。古代书法家总结出一整套用笔、用墨的原则和方法。比如执笔要以意念带肩,肩带肘,腕竖掌平,五指齐力,力注笔尖,这样写出的线条才能达到有力而不浮滑。书写笔画要藏头护尾,逆入平出,中锋用笔等等,这样笔画才能达到匀实遒劲而不妄生圭角,产生诸如"柴担"、"蜂腰"、"鹤膝"等病笔。用墨要浓而不滞,清而不弱,水墨相渗,达到墨分五色的生动表现。总之好的书法作品都灌注了作者"精、气、神",体现出气韵生动的高超的艺术境界。

2.形和意的合一 汉字以象形和会意为造字的基础,每个单独的字都是古人创造的写意的造型艺术作品。例如:"德"字金文里写作" ",表示"道德、品德"的意思。分别由象形的"心"和"目"组在一起形成的会意字,从"目"上的直线表示视线,这个字以造型的方 式喻示了词义,德不是外在于人的行为规范,而是心的道德自觉,由心灵的窗户眼 睛里流露出来的正直的目光中可感受到的品质。这样书法家在书写这个字时,就会感受到写意绘画的美感享受,把这种绘画感受造型和书法造型感受结合起来就是完整的形意结合的书法感受。

3.点线面的结构美 汉字是以点线来造型的,线与线之间所界定的就是面。点线面构成的书法结构美是书法形式美的重要方面。书法的结构美类似于建筑美感。古代书论里谈书法结体构字的文章很多。隋代和尚智果的《心成颂》,唐代欧阳珣的《结字三十六法》,明代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等等,其中以欧阳珣的《结字三十六法》影响最大。他按楷书字型的类别特征规定了书写平正的合理的原则,如"避就"(避密就疏),"相让"(合体字的相互搭配),"朝揖"(偏旁与主体的关系)等等。但是书法的结体原则规范不了书法的实践,古代书法家在创作中,有法而又无法,展示了千姿百态的书法的结构美。

4.笔墨交融的线型美 书法是以线来造型的,而线本身抽象出来即具备了丰富的审美因素。线的提按顿挫,粗细徐疾,干湿浓淡,迂曲刚柔,体现了音乐的广阔的表现领域,其节奏、旋律把人引进了如痴如醉的优美的意境。古人为了阐明笔划线条的美感,用了很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如东晋女书法家卫夫人和唐代书法家欧阳珣,曾这样描述:"点"如"高山之坠石","一"如"千里之云阵"," "如"万岁之枯藤"," "如"陆断犀象"," "如"崩浪雷奔"," "如"劲松倒石"," "如"劲驾筋节"," "如"长空之初月"。就是说书法家在写字时应心存意象,这样笔下才能出现表情丰富,笔墨生动的线条美来。

5.虚实相生的章法美 章法是指书法作品整体的谋篇布局的结构法。首先有大的形成程式化的章法框架。书法作品尤其是草书作品的章法一般为开头加引手章组成的起手式,情感稳重充盈的前半程,笔墨自由驰骋、变化多端的后半程,然后是落款、钤印组成的结尾。这种起、承、转、合式的结构美,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一般法则--即太极图式。太极图就是首尾闭合的大的S线型。S线是充盈着生命韵律的曲线,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绝对的直线,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有曲线的表现形态,而一切最优美的事物都有S线型的表现形态。这样,S线的线型表现就是章法的实地美,而线包围的空白表现就是章法的虚地美。虚实相映、刚柔相济,造成了书法章法的变化万千、美不胜收的艺术效果。

6.诗书并茂的文采美 书法是书写文字的艺术,虽然书法可以抽象地欣赏线条和结构美,但是对文字内容的把握,使我们的欣赏更为全面完整,大书法家都是具有高度诗文修养的文人学者,带法作品也就是杰出的文学作品。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既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又是古代散文的经典作品,读其字、赏其文真是美不胜收。

书法在我国逐渐成为一种艺术,是在什么朝代?

书法,是指写字的艺术,可是,写字却不一定是书法。我国的书法艺术究竟是什么时候形成的,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元代有一位学者郝经,在他的《陵川集》中说:“夫书一技耳,古者与射、御并,故三代、先秦不计夫工拙,而不以为学,是无书法之说焉……道不足则技,始以书为工,后寓性情、襟度、风格其中,而见其人,专门名家始有书学矣。”从这一篇论述来看,郝经认为先秦时,写字和射箭、驾车一样是一种技能,还没有形成“书学”,也就是说,当时人们还没有明确地认识到“书法”这一概念。书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那是后来才明确提出来的。元代另一位学者刘因,在他的《荆川裨编》中也豁:“字画之工拙,先秦不以为事……魏晋以来,其学始盛,自天子、大臣至处士,往往以能书为名,变态百出,法度备具,遂为专门之学。”两人的说法是一致的。

可是流传下来的先秦字迹,当时并没有“计夫工拙”,为什么后世历代书法家却奉为楷范呢?为什么标志书法造诣高低的“古意”,就是指先秦文字的艺术性?怎样理解这个问题,似须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谈。

首先,我们知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具有高度的艺术创造才能和审美观念的,例如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的和在山东济南龙山镇城子崖发现的出土文物,前者代表的文化,叫“仰韶文化”,后者代表的文化叫“龙山文化”。代表这两种文化的陶器和石器,都是精致的艺术品。在一些陶器上面,绘有击水的鱼、飞翔的鸟、奔驰的鹿,栩栩如生,都有极高的艺术性。

古代人民在陶器上的绘画是这样,那么,当他们用刀在甲骨上刻(写)字或在金属上铸字或刻字时,而且这些甲骨和钟鼎彝器,有的又是具有“永宝用”价值的纪念品,当然也要发挥高度的艺术创造才能了。

另一方面,是我国的文字特点。我国的文字是方块字。一个字有好多形状,其变化又很大;更主要的是,我国文字的创造是“依(自然万物之)类(而)象形”的。唐代有一位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在他论断仓颉的造字时说:“(仓颉)仰视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是曰古文。”一般人都知道,古代文字的产生,是借自然万物之形改造而成的,其实它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博采众美”。

人类开始造字,是在对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有了深刻的观察,而后才“依类象形”的,在深刻地观察中,就体现出他们的审美观念,所以才能“博采众美,合而为字。”艺术,是自然美和人类生活美的集中表现。古代创造的文字,既是“博采众美”而合成的,自然具有相当的艺术性。

元代还有一位学者,叫韩性的,他在他的《书则》中说:“三代之时,书以记事,未始以点画较工拙也;然而鼎、彝、铭、志之文,俯仰向背、精入芒发,是岂有意于工拙哉?亦尽其理,不能不工耳。”这里,韩性所说的“亦尽其理”的“理”,和秦相李斯所说的“善深思之,理当自见矣”的“理”是一致的。这个“理”就是由自然美创造为艺术美的“理”,只是古代人民尽管具有高度的艺术创造才能和审美观念,但还没有明确地意识到这个“理”罢了。任何问题都是辩证的,正由于先秦的人民,在写或刻字时“不计夫工拙”,“字画之功拙……不以为事”,所以写或刻出来的字,就没有矫揉造作,反而淳朴自然,具有后世难以企及的“古意”。

从后世的书法实践和书法评论,也都看出这个“理”的重要性。历代书法评论,多是以自然美和生活美来形容某一书体或每个人的书法风格特点的,这类例子,可以说举不胜举。在书法实践上,李斯的论“用笔”颇能说明问题。他说:“夫用笔之法,先急回,后疾下,如鹰望鹏逝,信之自然,不得重改。送脚,若游鱼得水;舞笔,如景山兴云。或卷或舒,乍轻乍重,善深思之,理当自见矣。”这里,他就是以“鹰望鹏逝”、“游鱼得水”、“景山兴云”来要求“用笔”而见“理”的。当然,还得“善深思之”。历代有不少书法家,就是由于感受到自然美和生活美而使他们的书法起到了突变。如唐代的张旭,自言始见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观公孙大娘舞剑器得其神;怀素观云,随风变化而有所悟;宋代的文同,见道上斗蛇,遂得其妙;雷简夫听到平羌江的波涛之声,则心中之想尽出笔下,因而发出感慨:“噫!鸟迹之始,乃书法之宗,皆有状也。”这些掌故,也启发我们去理解书法艺术是怎样形成的。

苏轼的书法的特点有那些?

苏轼的书法重在写“意”,走自己的路。“苏门四学士”之一黄庭坚谓“其书姿媚……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气韵,可以说是他的书法最大特点。明董其昌更盛赞他“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故世称苏的书法之美乃“妙在藏锋”、“淳古道劲”、“体度庄安,气象雍裕”、“藏巧于拙”,是“气势欹倾而神气横溢”的大家风度,而他的书论寓意之说则更加精辟,既为当世直视,又为后世楷模。

苏轼因元祜党人案受牵连,不仅《宣和书谱》等对他没有记载,而且书法作品也被大量毁去。世传苏轼书法真迹有近30件,早中期作品以《治平帖》为最,帖后有明文徵明跋,考为其30余岁所作。至中期,名作较多,如楷书《前赤壁赋》和《祭黄几道文》;行书《杜甫桤木诗》、《黄州寒食诗》和《新岁展庆,人来得书二帖》等都是中期的代表作。苏轼的楷书极少,从《前赤壁赋》和《祭黄几道文》二作可以看出,书作与严谨的唐楷大相径庭,不仅字形多欹侧而向左倾斜,且笔法自然不拘、多带行书意。有人说他的书法,腕著而笔卧,故左秀而右枯。黄庭坚为之辩白,说这是以“翰林侍书之绳墨尺度”来看待苏书。也就是说,苏轼并不强调书法的严谨法度,即便楷书也是如此。从墨迹上看,苏书并非“卧笔”,不过是执笔稍偏下,依然运笔中锋,故有笔圆韵胜之姿。他的行书,更是随行大小,肉丰骨劲,拙中藏巧,兼有颜真卿、杨凝式二家长处。

苏轼晚年作品相对较少,以《答谢民师帖》、《渡海帖》、《江上帖》等最知名。其中《答谢民师》是给谢举廉的手札,前部已缺损,文载入《东坡集》,是苏轼表白个人文学创作见解的一篇重要文章,书法老劲,不似《黄州寒食诗》那样变幻多端。清代顾文彬跋中引用前人书评“东坡尺牍狎书,姿态横生,不矜而妍,不束而严,不轶而豪”,来称赞此帖书法之妙。苏轼不计较书法的工拙、丑妍的得失,在学术的创作上取得了最大的自由,因而成为北宋的书法大家。

苏轼在谈到自己的书法时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正是这种追求意趣的书法风格取向,这种注重书法的表现形式,努力丰富各种对比关系的做法,影响了他身后的每一代人。

要摹多久才可以临?

一般说来,一本帖经过三遍“描红”(或不经描红)、几遍“影格”,大约三四个月,对帖字的笔法结构已渐熟悉,下笔也有了一定把握,这时就可以开始“临”了。

学书是临碑好还是临帖好?

碑帖一词有好几层含义:第一,作为一般的汉语词汇,它指的是书法临摹的范本;第二,在书学术语中,它是指两种作品传世形式,碑指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特殊使用目的的石刻,包括墓碑、摩崖石刻、造像题记等,经过棰拓成为拓本;帖指书写在纸绢等质地上的墨迹,包括后人勾摹上石的拓本;第三,在书学术语中,它还有一层意思,即自晚清以来,经过包世臣、康有为等数辈书家的鼓吹提倡,碑与帖成为中国书法两大美学流派的代称,碑指魏碑,以雄浑壮美为特色;帖指以王羲之父子为代表的江左风流,以清新流美为特色。碑学帖学,自成营垒,在艺术追求上各标一帜,判然分明。

临碑好还是临帖好这个问题,历史上有过争论,有人认为碑属于石刻,有刀凿痕迹,不如墨迹更易看清笔法,这当然是不错的。但并不能因此就得出学书临帖优于临碑的结论:第一,在中国书法吏上,碑与帖在书体上有不同偏重。书帖的体系,历来以行草为多,楷书帖不多见,至于隶书、篆书、魏体,那更是清代以后的事,所以我们首先要问想要学什么。如果学行草,临摹“二王”书迹,自然再好不过;但如果想学隶书,舍弃了汉碑去规摹清隶,那恐怕就舍本逐未了;至于唐楷、魏体,也似应以临碑为正宗。第二,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流派,谈不上孰优孰劣;小提琴独奏与交响乐,都是音乐艺术表现形式,何须扬此抑彼;魏碑追求雄浑古莽的“金石气”,帖派追求妍雅秀丽的“书卷气”,二者各有千秋,实在难分轩轾。各人爱好不同,可以选择不同;如果要追求雄壮的阳刚之美而投身于帖学,那无异于缘木求鱼,只能徒费时日,反之亦然。第三,书家各人有各人的路数,自成家法,无可厚非,但欲以己之所长为天下之必然,却未必然,我们现在研究书法艺术,应该具有科学的头脑与精神,破除迷信。透过刀锋看笔锋,学书学帖不学碑,都不失为方法,但我觉得不能以此排斥彼;碑学的兴起,追求“碑味”的流行,给中国书法艺术开拓了一个崭新的艺术境界,这是功在千秋,无可否认的。偏执于临帖,反对学碑,这显然是偏狭的。何况,单就笔法真切而言,帖未必尽真;古代没有照相制版,名家佳作,海内孤本,只好靠手工勾摹填写,或者上石棰拓;人手勾摹,再准确也有差失,一份《禊帖》,在唐代三人临摹出三个模样,即是明证;至于棰拓,年久石伤,肥瘦失真,使书作面目全非,更是无庸多言。看看众多的《兰亭》翻刻本,一望便知。因此,我们说,无论碑帖,只要是佳作、佳拓、佳摹,都好;对于有心学习书法的人来说,碑与帖本身的分别并不会影响他的艺术进境。

学书不临古人碑帖,以今人为师行不行?

中国书法艺术有着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源远流长。它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整套的规律法则,并流传下来大量的优秀书作。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已成为人们学书求艺必不可少的取范素材。可以说:学书从传统开始,取法于古人是毋庸置疑的。只有从古代碑帖入手,才是学书的正确方法。如若不学古人碑帖,即使写得不错,也只是略有收益,事倍功半罢了。那是因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历史,即为继承和学习古代优秀传统,不断积累、不断开拓的过程。古代碑帖中,积累了大量的学书的经验和方法,蕴含了丰富的古代文化思想和艺术精神,从中不仅可以得到正确的习字方法,更能通过研习而得到艺术的陶养,使追寻者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

学书以今人为师,亦无不可。不可否认,许多当代书家在传统之路上已经追寻了很多年,他们毕竟还是把大部分精力花费在笃学传世的著名碑帖上,否则便不能在艺术上成就大业。他们所积累的大量宝贵经验,必然会使学书者得到许多有益的启发。以今人为师,是条治学的捷径,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靠老师拨正学书途径及指点法度。当然,一个人的学业,尚需依靠自身的努力来完成,尤其是在探学古代碑帖时要进行独立的摸索。

以今人为师,有耳提面命的益处,正可弥补自学不知所措的不足,更可使学习有关法度的过程具有实感。倘若以今人为师而长期直学老师之书,又不能从其面貌中脱出,则容易阻碍学书者在艺术上的进步。这种以今人为师的方法,则是不可取的。书圣王羲之虽少学卫夫人书,但当他游历名山大川见到许多古今书家的书迹后,“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乃从众碑学焉。”古人尚能如此,何况今人! 刘文华

何谓临摹?两者关系如何?

临摹,摹仿书画之法。临与摹有别:摹是以薄纸蒙在范本或影本上照着书写,通常称为“写仿影”;临是置选帖、范本在一旁(通常是左帖右砚),看着字的点画、结体和气势,仿照书写。宋代黄伯思《东观余论·论临摹二法》云:“世人多不晓临摹之别。临,谓以纸在古帖旁,观其形势而学之,若临渊之临,故谓之临。摹,谓以薄纸复古帖上,随其细大而榻之。若摹画之摹,故谓之摹。临之与摹二者迥殊,不可乱也。”

清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学书必须摹仿”,“欲临碑必先摹仿,摹之数百过,使转行立笔尽肖,而后可临焉。”学书的步骤一般是先摹后临。因为摹有字帖、影本作依托,比较容易些。通过摹,锻炼自己的目力心力和书写能力,初步掌握帖字用笔和结体的基本规律。摹帖时,既要注意笔画的形状?又要细察字的气势神采,做到眼观、神会、手摹,使之笔笔尽肖,切忌机械地描绘。摹了一段时间后(不宜太长),即应转入临帖。临,比摹难度大,要求高。它是无依托,以自己目力心力所及,用笔写出字帖、范本一样的点画、结构和神采来,即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它是把古碑帖和名家好字学到自己手上来的必须采用的有效的方法,是学习书法的一项基本功。历代书家没有一个不是从“临”中成长起来的。谁肯在临上动脑筋下功夫,谁就会有大的收获和成就。临,包括对临和背临。对临,是面对选帖、范本,照着书写,所谓“以目导心,以心运手”,追取帖字的效果。背临,是在对临的基础上,熟记帖字的笔意、用笔和结体,不观帖而临习之,要求不看帖也能写出对临时所写出的效果来。它是检验自己对临成果和真实书写能力、进一步加深理解选帖,把所临帖学到手的有效方法。

宋代姜夔《续书谱·临摹》云:“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这是对临、摹的利弊和得失的经验总结。摹写,因为下边有影格依托,笔随影走,容易得原帖字的点画位置和形体结构。也正因为有这种依托,摹写时往往会忽略笔意的表达。摹了之后,容易忘却,不易巩固。临,是靠自己的目力心力去书写,较易体现原帖字的笔意,但因为无依托,往往易将原帖字的间架位置写走形。因此,临、摹都应“经意”,认真对待,先摹后临,临中亦可再摹,临摹交错,互相结合,兴利去弊,取长补短。如此不断努力,就可化古为我,兼得帖字之形神。

在临摹中常遇帖中字有残缺,严重影响对字形的辨认和临摹,该如何对待?

字帖中笔迹的残损和漫漶,并非书作者所为。由于传世墨迹与碑石的书刻年代距今已甚远,往往因材料的质地、自然环境的影响或保管不妥而破损,有些则是人为破坏造成的。因此,给临摹和辨认带来了一些困难,是初学者很感困惑的一个问题。

一般说来,首先要明确:碑帖中字的残缺并非字的本来面目.即不是古法,也不是艺术美的特定表现形式。因此,残破的点画与字形不是取法的对象。

对这些字,临习碑帖时要仔细分辨.谨慎下笔,对残损的字可以放弃,拣清晰的写。对那些斑驳残损的点画,要尽可能还原其本来面目。如若一味去摹仿,就可能将残破误认为点画的形态,从而错误地理解了古法。若刻意地追摹点画的斑驳,而误认为是“金石气”,那就很不对了。如:汉《张迁碑》中“友”字上部多了两竖笔,一撇已形损。临摹时,要区别点画与破损之处,还原点画的应有形态。(见图①)再如:北魏《郑文公碑》中的“大”字点画边边破损严重,多成锯齿状。临摹时,切勿追摹其残破,应按点画的基本风貌恢复原有的书写状态。(见图②)

书法作品的神形,是其生命的所在。临摹讲形神兼备,是指在能够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做到把握其书写规律,通过摹写准确地再现古代书作的外部形态与内在精神。这就需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方法,做到心摹手追,才不致局限于对碑帖中残损字的形态的机械临写和错误的追求。 刘文华

何谓“五指齐力”?

“五指齐力”,是通常采用的“五指执笔法”的执笔要领,即执笔的五指要各司其职,一齐着力,送至毫端。清代包世臣《艺舟双楫云:“万毫齐力,故能峻;五指齐力,故能涩。”“子尝自题《执笔图》曰:'全身精力到毫端,定气先将两足安。悟入鹅群行水势,方知五指齐力难。”’

五个指头在书写时各起什么作用呢?前人归结为“擫、押、钩、格、抵”五个字。

擫(按):大拇指指肚按住笔管的左内侧,略斜而仰,好似吹笛时用指撒住笛孔一般,向右外方向起推动作用。

押(压):食指的—亡节端由外方压住笔管的右前方,与拇指里外相对,夹住笔管,向里向下起推动作用。

钩:中指的上节端钩住笔管的外侧,以加强食指的力量。

格(顶):无名指的甲肉之际山里向外顶住笔管,使中指钩向内的力量得到平衡。

抵:小指紧抵(托)无名指—卜边,起辅助作用。

“五指齐力”就是要发挥各指这种“擫、押、钩、格、抵”的作用,而不可偏废—指,或独弱—指,力量不均。清代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叫特别谈到无名指的妙用,强调作书时无名指要得力。他说:“大凡名指之力可与大指等者,则其书未有不工者也。”“盖作书必期名指得劲,然予炼名指劲数年,而其力乃过中指?又数年乃使中指与名指力均,以迄:于今。”因此,学书者应注意加强指法练习,使执笔的五指既分—工又合作,自然形成指实掌虚、腕竖、锋正.从而达到执笔稳而不死,活而不脱,五指齐力送至毫端。如此,方能写出筋骨雄强、血肉丰满的艺术之作。当然,要使笔法雄健,骨肉相济,还要借助腕、肘、臂的力量。但如果指力不齐、不强,则欲追求的艺术效果是难以实现的。

“执笔无定法”,对吗?

“执笔无定法”,清代周星莲说此语出自欧阳修,康有为说出自苏轼。苏轼《论书》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首出谁人之口,并非其要,要紧的是这句话道出了执笔的真谛。

执笔本不复杂深奥,与使用筷子道理相似。使用筷子是为了把饭菜夹到嘴里,执笔是为了有利于写字。一桌人围在一起吃饭,“执筷”的方法不尽相同,但都夹得利落,自古以来也未见论“执筷”的专著,而论“执笔”却连篇累牍。如论执笔的手指数目,则有“大指中指夹管”、“大、二、三指搦管,四、五指不用”、“以四指齐排管上”、“五指齐力”之说。论执笔深浅,则有“撮管于指尖”、 “置笔当指节弯处”之论。论执笔虚实,则有“执之欲紧”;“死指活腕”、“指实掌虚”之言。论布指疏密,则有“布指欲其疏”、“食指中指名指层累而下,指背圆密”之争。论执笔高下,则有“真书去笔头一寸二分,行草去笔头二寸一分”、“真一、行二、草三”、“真书去毫端二寸,行三寸,草四寸”之辩。古人执笔如此各呈其姿,当代书家执笔亦各尽其态:有深有浅,有紧有松,有高有低,何尝一律?所以我认为执笔的确“无定法”。

执笔是为了写字。字写得好坏与执笔有一定的关系,但绝不是像元代郑构所说“善执笔则八体具,不善执笔则八体废”。执笔对于字的优劣不起决定性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天资的高低,人品的优劣,学问的深浅,见识的广狭,用功的勤怠。古今书家执笔方法不同,却都达到高深的造诣,不就是很好的证明吗!当然,说“执笔无定法”,并不是说想怎样执笔就怎样执笔。依我看,像运动员攥标枪那样执笔恐怕会影响笔的使转;如果象拿火炬那样,再虎口向下“作书”也不利于挥洒。我以为这“无定法”之中还应“有法”。既然造物赋于我们的是五指,还是五指都用上为好。执笔总要顺应生理机能,要舒适、自然、灵活、宽松,不要拘挛、生硬、板滞、僵化。这大约就是所谓“要使虚而宽”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191030.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婚商 什么叫商业转载

原文地址:婚商作者:蓝梦所谓“婚商”是指——婚姻幸福和事业成功双轨并行的智慧,是定制幸福伴侣、锁定幸福婚姻的一种能力。我们看惯有人说“智商”,“情商”,它们都是保障人们获得成功和幸福的基本能力。

转载 什么叫“力透纸背” ? 什么叫商业转载

书画中的“力”是点画、线条形质、作者内在精神的一种表现,较为抽象。从具体运笔去看,如果能中锋行笔,即行笔时笔毛均匀铺开,笔心在笔画中行走。手臂的力量能通过柔软的笔锋切进到纸中去,这就叫“力透纸背”。如果行笔时笔毛拧得变形了或

什么是商业汇票 出售承兑汇票

作者: 来源: 时间:2010-11-14商业汇票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是由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出票,向开户银行申请并经银行审查同意承兑的,保证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对出票

什么是商业模式? 如何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商业模式应该是互联网兴起之后才大行其道的,自此无人不知,无人不谈,俨然成了包罗万象无所不能的东西,但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俺摘了些前辈大家的说法,大家看看,重要的是谈谈自己的观点哈!一些定义:1、布兹-艾伦&汉

什么叫商业模式 茶楼经营模式

1、定位如何在价值曲线中找到更精准的定位?2、业务系统商品后面的商品是什么? 业务如何做进来? 如何让企业利益相关者动起来?3、关键资源能力我们要把关键资源投注在哪里? 如何与别人进行资源整合?4、盈利模式

声明:《转载 什么叫“力透纸背” ? 什么叫商业转载》为网友执伞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