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讲了日本古代史之迷(私解),今天加一些图片和扩充内容作为一篇文章发表出来。
中国关于日本的记录,最早出现在《魏志倭人传》这本书里,书里提到了一个叫“卑弥呼”的邪马台国女王,她是个女祭祀同时也是倭国的最高领导人,她数次派使节来中国,搞外交工作。这个可能很多人都知道。
到中国来干啥呢?吿御状的,告谁呢?告一个叫“狗奴国”的状,说狗奴国老欺负他们,要宗主国的天朝(三国时候的魏国)帮他们摆平。这个状一告就是4次持续10多年,当时这个状是怎么告的呢?并不是告到了魏国的都城洛阳,而是告到了朝鲜半岛的带方郡(魏国的分支机构),乐浪大概在今天的朝鲜平壤附近,带方我个人认为就在今天的首尔附近(以前叫汉城)。
以上这些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在卑弥呼死后的100多年里,倭国的记录在中原消失了。至今日本人也无法确认这个邪马台国在哪里,有人说是在九州,有人说是在奈良附近的所谓大和地区,甚至人们无法确认日本天皇和卑弥呼女王之间的关系。
根据我的推理,邪马台国在奈良的明日香村附近(奈良在下图中的大阪和京都之间的狭小奈良盆地上),狗奴国就在日本的北九州地区。以下写为什么,不过这需要大家看着日本地图,来帮助理解。
看一个民族的的传承我看三点。
1,语言。
2,坟墓。
3,生活方式,说简单点就是他们依靠什么生活,朝鲜半岛和日本都属于稻作文化。
本人10多年前去过日本奈良的明日香村,看到过日本最早期(弥生时代)的古坟“石舞台”
朝鲜半岛的古坟都是用石头堆起来的,而且和中原最大的不同就是,人死了,不是埋入地下。而是石头堆起来的地方弄个空间,将死人放进去。下图:日本大和地区的,卑弥呼时代的古坟“石舞台”
下面这张图是高句丽的故都“国内城”的将军坟
根据上面的两张图,我们可以推测出:邪马台国和朝鲜半岛高句丽之间存在一定的历史渊源。而新罗的种族源泉是朝鲜半岛北端的东沃沮,东沃沮(我个人观点在今天延吉海兰江流域)住着古扶余人的一支东扶余人,而后此支沿着日本海南下。而高句丽也是古扶余人的一支。而狗奴国是依靠北九州(博多)建立起来的氏族部落,它的主要源流我推测是来自于朝鲜半岛西南端的百济(黄海一侧),中国古书上也说,百济扶余之别种也,但是它和新罗有些不同,我们稍后再述。
当时,日本主要的贸易资源是来自于文化和经济更先进的百济地区,这样大家就知道卑弥呼为什么要告状了,因为人家狗奴国挡着道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知道海运贸易的成本要远远小于陆路运输,如果从朝鲜半岛出发,乘上黑潮海流(见下图)到山阴地区(靠近日本海的日本一侧),出云大社(日本古代神社,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曾出土了大量的铜镜和铜铎)虽然是个重要的中转地,但是之后的到达日本腹地的路上运输成本却是很高的。当时邪马台国已经逐步统一了包括奈良盆地附近的大和地区,从附近大阪的难波港出发,经过濑户内海,通过山口县和九州博多之间的关门海峡到达朝鲜半岛的路线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而狗奴国事实上掌握着邪马台国的出海必经之地,关门海峡。这怎么能不让卑弥呼着急呢?今日日本史学界已经否定了卑弥呼和天皇之间的继承关系。下图就是关门海峡,连接着日本山口县和北九州。
下面这个图标注的太平洋暖流:黑潮。
卑弥呼死后,邪马台国和位于南方的狗奴国之间发生了激烈的战斗,这个战争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日本天皇统一了日本,而日本天皇家族,据我推断就是来自狗奴国。
是否可以做如下推测:日本天皇家族的族谱来自于九州的狗奴国,而狗奴国和朝鲜半岛的百济走的非常近,就像今天的厦门和金门台湾,你能说他们没有关系吗?只是妈祖被更换成了天照大神。狗奴国通过百济接受大陆的先进文化和贸易交流,在征服了日本大和地区(卑弥呼的邪马台国)后,初期的日本国家形态就形成了。
在中原大陆缺少对倭国记录的历史空白期(两晋南北朝时期),在高句丽的历史记录中却被发现了,这个历史记录被雕刻在《好太王牌》上,主要记录高句丽国王在纪元400年前后,讨伐倭国的记录,大概的意思是倭国图谋不轨,伙同百济欺负新罗,高句丽国王出兵摆平了云云。从这个侧面,我们也可以看出日本和百济的关系深厚,他们面对的共同敌人是新罗。
就这样,朝鲜半岛一直大闹三国,高句丽,新罗和百济。其中百济和新罗中间有个地名叫“迦耶”的,这个地方就是传说中的任那日本府所在地。从宗教和贸易的角度看日本早起的佛教和文化90%来源于百济。到了唐高宗时期,唐朝和新罗联军灭亡了百济,百济大量流民逃到了日本,加快了日本文化和技术的提升速度。据说当时逃到日本的百济流民达到20多万,在古代这相当于半个国家都逃了,这部分难民被天智天皇带到了京都附近的近江一代安置。
在这里补充一段聊天记录中没有提到过的。既然百济也是扶余别种,那为什么断定邪马台国不是在北九州呢?这个问题也是日本历史学界至今还在争论的问题。但是日本学界的争论更多在于从考古角度上的争论,而我是从古代贸易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古代,从朝鲜半岛到达日本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从百济到北九州这条路,这条海路上有无数小岛相连,是最安全的航道。还有一条路就是从对马海峡顺黑潮而上(黑潮流速非常的快,能达到1-2米/每秒),到达日本海沿岸的日本一侧,我认为邪马台国族人的祖先正是沿着这一路径深入日本大和腹地的,所以位于此海路和陆路节点的出云地区及建立在此处的神社“出云大社”就有非常重要的枢纽作用,即使是在今天,“出云大社”在日本神道教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可以做出如下的逻辑推理:邪马台国的女王卑弥呼状告狗奴国,那不正说明狗奴国控制了邪马台国的出海贸易了吗?古代史中,贸易在某种意义上属于一个国家的专卖特权,正是对于濑户内海这个更加方便和安全的出海口的控制之争,导致了邪马台国和狗奴国的纷争。
同时我们也可以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天皇的家族来自于朝鲜半岛的百济,那么对于日本来说,朝鲜半岛就是故乡,朝鲜半岛记录着狗奴国人的光荣与梦想,历史上,日本对朝鲜半岛的复杂情绪难道不是来自这种“家国恨的离愁”吗?以上的文字可以作为我个人对日本古代史的分析,这些文字并非来自于网络资料,而是来自于本人的研究和思考,我个人对上述观点的把握是比较大的。下面再介绍一点不靠谱的推测,聊天记录里只是提到了一个开头。百济被亡国的直接导火索是什么?或者说百济和新罗的纷争里我们还能看见什么?唐高宗的时候,倭国渡海和百济联军打了一场战争,史称白村江海战,此战之后,倭国战败,百济亡国。但是我更关心的是这场战争的规模,当时的倭国派出了4万5千人的作战部队(而百济不过数千人),在倭国古代史上,这可以说是倾国之力了。为什么倭国会为了百济出动如此大军?以下推测,纯属胡说,呵呵,因为天皇的家谱来自中国。
在百济和新罗之间有块不大的地方,叫加耶地区(下图中显示的加羅诸国),这个地方据说曾建立任那日本府,是当时日本和百济贸易的重要“特区”,日本的对外贸易90%以上都来自于这个地区。用古代的语言来讲,加耶这个地方相当于一个城邦国家,但是我提醒大家注意一个问题,加耶位于百济和新罗的下方正中间,而能保持独立一方的原因是什么?
我个人推理加耶地区人口的构成并非来自于百济扶余种,而是来自于中国的商朝遗民,商被周灭亡后,有一部份商朝遗民渡海到了朝鲜半岛的最南端,《史记》中也有关于箕子朝鲜的记载,传说箕子在商被灭后,领着商人渡过胶州湾到了朝鲜半岛。
具体到了哪,我这里做一个猜测,是不是有可能就是到了加耶地区了呢?因为商亡国,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人都能渡海,而渡海的人数决定了将来国家发展的基楚,由于对于当时的朝鲜半岛来说,商文化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所以虽然扶余人在人口上占有了绝对优势,但是,在文化上处于劣势,无法完全彻底的将商民融化,商民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独立性,但终因人口基数薄弱而无法独立成为国家。为了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在之后的几百年中,陆续有商朝遗民渡海到达了日本的北九州地区,融和了当地的土族(南方马来系),发展成了狗奴国。同时,在百济,商人也由于和当地的扶余人的通婚深化了彼此的关系。这样,百济=加耶=北九州这样一个“共荣圈”就初步形成了,而日本的天皇很可能就来自于这个融和过程中的拥有高等文化和地位的商人贵族系统。
卑弥呼死后,日本进入了古坟时代。我们看图,这是一个式样很怪的形状(前圆后方),它有什么含义,至今无人解答。这里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地方,为什么日本从石头的地上坟改成了土堆的地下坟。在古代这种改变是不可思议的,除非是更换了外族的王族。这就是我认为新罗系的邪马台国被百济系的狗奴国灭亡的佐证。而且百济系的狗奴国也不仅仅是扶余系的百济传统,而是明显带有大陆商朝特色的中原文化。日本天皇家谱来自于商朝遗民后裔。
我们从古书上可以看到如下记载商文化特色的文字:
“相土烈烈,海外有载。”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
“商人尚白,正月祭天”。
“箕子封于朝鲜,教民以犯禁八条“。
商汤(商朝创始人)是他妈吞了鸟蛋生的,所以商人的图腾是鸟图腾,看中国古代神话,后羿射日其中的太阳里面就有一个鸟,可见鸟和太阳的关系,我这里解释为“鸟”在商人的世界观中相当于上帝的天使和使者。“鸟”和“日”具有相同的语意背景。
商人尚白,说明商人在颜色偏好上的特征,喜欢白色。和国人喜欢红色(炎帝的后裔?)差不多的意思吧。
上面的那个坟墓样式我个人倾向于亡国的商人,将自己的来源“商”以抽象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商的字体本身就是前圆后方的。或者我们也可以把它认为是商人的甲骨的象形表意。
如果,我们做更牵强一些的联想的话,我们对今天日本的人的国旗,白底和太阳的象征意义,是不是也可以从中看到商朝的身影呢?上文提到,百济亡国后20多万百济人东渡日本,被日本天皇安排到了京都附近的近江附近,这些人的后代到了江户时代,发展成了日本最大的商人集团,和温州商人一样,他们骨子里天生流淌着商人的血液,比如松下幸之助就是近江商人的后代。
而且,从日本天皇家的传世之宝三神器(拥有三神器被认为是天皇的衣钵,和我们的传国玉玺是一个概念)上,我们也能看到中原文明的痕迹:
天皇衣钵的象征,三神器。
下面的图是商朝铜剑和红山文化的象征玉猪龙,大家看一看,想一想吧
据说,日清甲午战争的时候,日本提出的口号是“驱除鞑虏,还我中华”。历史是不是很喜感啊?
历史上有个有名的段子;圣德太子给隋炀帝的国书中写到,日出之国天子致日落之国天子。。。很多人都说日本人狂妄自大,但是假如你站在日本天皇是商朝后裔的角度去看的话,还真是平等的称谓。
好了,私解古代日本史的工作大致就是这些。这些是各位不可能在网络资源上看得到的,当然有很多是我的推测。但是,这个模型可以很好的解释【百济=加耶=北九州】国家遭遇灭国和再生的历史心结,也就明白了日本为什么在历史中屡次将战争的矛头指向朝鲜半岛的深层次民族原因,绝对不是你所看到的《田中奏折》那么简单。
有人觉得横跨2千年前的事儿了,日本人还会那么纠结吗?我想这样回答可能会比较好,如果你认同某一种“使命”,你就会不断反复重复一件事情,无论是回流的大马哈鱼还是犹太人的耶路撒冷。
中日之争,变成了某种意义的商周“内战”,历史好折腾人。。。
真看不懂
《菊和刀》的背后的真实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