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人,没经历过为了一口饭而要以生命交换的战火,没体验过饿着肚皮颠沛流离的逃荒,在上个世纪发生在我们这个民族的生死存亡,我们没了震痛,没了惊醒。一首国歌,天天唱,从小学唱到了大学,学的时候我们不懂,懂得时候,我们已经麻木。在我们脑子里,只有银行里的金钱,只有街上从我们身边穿过的美女。某些个当官的呢,握着手里的政治权力,欺下瞒上,来政策想对策,不琢磨事,只琢磨人,每天琢磨着对付会对自己的贪腐形成危急的人。他们早就忘了在中华民族危急时刻为寻求一个美好的未来那些个人们,是他们在战场牺牲,在战场流血,在惊天地,泣鬼神的炮声、枪声、喊声、厮杀声中换来了今天这个和谐稳定的环境。对于那些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将军,他们的经典传奇在我们记忆也越来越模糊。报纸,杂志,电视对他们的真实记录,被那些个广告从正版挤到偏角,从黄金时段挤到深夜。
非常有幸,在耿飚将军次女耿焱教授的推荐下,让我在北京见到了杨得志将军的女儿杨东华大姐,在这次简单的采访之后,她留我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在桌前还送了我《杨得志回忆录》、《杨得志画传》、《杨得志一生》等珍贵的历史资料,读着杨得志将军的回忆录,从画传中看着记录杨得志将军各个时期的一张张相片,一股熟悉的情感扑面而来,心底总是觉得这人就在我们身边,这人就是一位在城市随处可见的农民工。是这种让我无法抑制的感觉,让我开始探究这位曾是著名的“杨罗耿兵团”的司令员,探究这位曾是抗美援朝的副总司令,寻访改革开放中,在解放军总参谋部任参谋总长任到退休的这位平民将军的足迹。
出身贫苦
杨得志的老家,在原来的醴陵南阳桥,现在属于株洲县管辖,离我们家只有三四十里地。从我们父辈们的那些个经历中,我似乎还能见到童年杨得志的一些生活影像。那时候的醴陵,交通靠的是条河,叫渌江河,千百年来醴陵人所称的母亲河。一条官道走的是醴陵北乡,通长沙。那个时代株洲还只是个只有几十上百人口的小镇,所以株洲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现在的株洲县所属叫渌口,渌口是渌江入湘江的入口处,故而叫渌口,是那个时代我们醴陵重要的一个交通枢纽。千百年来,在渌口发生的对抗暴政的故事数不胜数。现还在醴陵广为流传的就有,清末醴陵富豪匡光文为百姓大闹渌口的抗漕事件,被贪官深夜派兵上门杀人烧家,形成漕怨,最后告到了京城。杨得志出生在1911年,正是辛亥革命爆发的这一年。他的出生也是醴陵人在渌口抗击暴政故事最多的一个时期,而他的家乡南阳桥紧邻渌口。我们不能说童年杨得志亲眼看到了什么,但是可以肯定,在他童年的耳边,经常会听到一些太平天国里的、或与之相类似的人物故事。
按醴陵人的叫法,醴陵人把醴陵分为东南西北四乡,南阳桥原属于醴陵西乡的尾端,应该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才划分给株洲的。在醴陵四乡中,同其他三个乡比,西乡的经济相对落后些。主要是田土摆在渌江两岸,渌江的河水时涨时落,年数久了形成了沙田,沙田上种水稻,稍不留神就干巴巴的,产量本来就不能与泥田比,加上渌江的河水说涨就涨,一年下来,颗粒无收也是常有的事。在这种环境下,杨得志一家几十口人,仅靠父亲杨远逵一门打铁的手艺,其中的艰难我们是很难想象的。没田,没房,几十口人挤住在租来的两间茅草屋里。我们更难想象一个只有十一岁的孩子,目睹着身边太多的疾苦,毅然离开家,去了离家十几里地的人家放牛。除了放牛,不管天晴下雨,不管三暑九冻,每天都要在时而冒蛇时而冲出一条黄鼠狼的荒山割上一担担牛草,一干就是三年。就是这样干,家里所有人还是要经常饿着肚皮干活,还时不时的因为饿,而倒下一个接一个,十几兄妹,活下来的只有三个。为条活路,刚满十四岁的杨得志,带着寻找“天堂”的少年梦,来到安源煤矿。因为还是个孩子,瘦弱的身子没有赢来同情,而是得来“不能下井挖煤”的严词拒绝。几经周转,找关系,才搞来一个担煤的活。一个在风雨中忍饥挨饿的孩子,就这样在忍饥挨饿中,与大人们一起走在了挑煤的路上。结果,杨得志在那没有挑上一年的煤,两手空空的回来,家境依旧,只能在清水塘一姓刘的人家干起了长工,放牛砍柴,种菜挑水,扶犁撑耙。为寻找自己“天堂”的少年梦,在他哥哥杨海堂的招唤下,又来到了衡阳修路。
这就是一代军事家,无产阶级革命家杨得志少年所经历的生活。
革命到底
写下“革命到底”这词,我们都能想象现在的小年轻见到这个词脑子里的第一反应。而我们这一代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人呢?都是见弯转弯,那有什么坚持到底的事,只有朴实的农民工还保持了这种品质。通读杨得志将军的回忆录,杨得志将军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位在战场上指挥着千军万马的农民工。
杨得志将军在井冈山斗争与五次反“围剿”中,在衡阳与他一起参加革命的二十五个人中,其他的一一倒在了他的身旁,倒下的人里,还有他的亲哥哥杨海堂,最后就只剩下他一人,他没有退缩。我在唐国强主演的电影《长征》中,记录了湘江战役。在这影片中彭德怀给部下一共打了两次电话,第一次叫的是耿飚,第二次叫的是杨得志,要杨得志不惜一切代价,挺住,保护中央纵队转移。那种从八万人打到只剩下三万人的战争场面,我们这一代人是很难想象的,我们只听老人说过,那次战役,整个湘江的水流下来都是红的。杨得志他还是没有退缩,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军事才能继续在战火中寻找着自己的梦想。在长征路上,他受命史诗般地指挥部队突破乌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在抗日时期,他大战平型关,在敌人后方建起了翼鲁豫边区,从带去的不足百人的部队,后来发展到八万多人。解放战争中,他是著名的杨罗耿兵团的司令员,他带领部队飞兵清风店,解放石家庄,围攻新保安,转战大西北。这些从大仗恶战,从死人堆里练就出来的气魄,是我们这一代人无从体验也无法感知的。
在《杨得志画传》中,我见到了杨得志将军各个时期的相片,不管他穿什么军装,眼神都是平视的,敦厚的脸,始终保持着农民工那种朴实的微笑。在《名将杨得志》的文献记录片中,杨得志的儿子杨建华,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在这纪录片中告诉我们一件事,小时候杨建华参谋长问过父亲,与他一起共事的那么多政委都怎么样?杨得志将军一下子马上说出了每一位政委的许多优点。
在现代城市,我们见到一栋栋高楼平地而起,一条条整齐干净的街道,铺开而来。我们在说新城市,我们在享受新城市文化的时候,又有谁会记起为建设这座城市的那些农民工在这座城市里所流的汗与泪。拖欠他们的工钱,还被那些个包工头时不时责罚,我们几时听到过农民工的抱怨,总是一干到底,不管谁问他们,从他们口中说出来的总是同事的优点,老板的恩惠,政府的好处。也许只要他们才秉承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革命到底”的精神,也许只有平民老百姓才永久具有记恩记德的良好品质。
就在我的身边,就在现在我们醴陵农村还有着,“三代不忘师,九代不忘媒”俗语。看得出来,这些一代一代传下的俗语,从醴陵走出去的杨得志将军是藏在心里,用心走着人生每一步路的。
感恩情结
因为我们正好处在文化转型期,对于感恩这个词的概念,在我们心里似乎还没有一个尺度,在现实生活中更是找不到感恩的方向。在我们的眼前,“感恩“一片模糊,甚至是一个不值一提的话题。被大众所接受的是“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的警示名言。
在老一辈无产阶级军事家,革命家杨得志将军的身上,我似乎找到了什么!
1949年,时驻西安的十九兵团的司令杨得志,参谋长耿飚,得知故乡和平解放了,食不甘味,夜不成眠,因为他们太想回离别了二十几年的老家看看了,在得到首长的同意之后,便与耿飚等几位老乡一起,来了一次感恩故乡行。
《杨得志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话:“哥哥去了衡阳做工。我呢,也没法留在家里,只好到一个地主家里做长工。”这个地主就叫刘正海,杨得志在刘家做长工,手脚勤快,见事干事,深得刘家夫妇喜爱。当杨得志提出辞工,他们百般挽留,后是鼓励,上路之日夫妻双双送了行。二十多年后,杨得志将军回家,向驻扎在渌口的部队借了一匹马,赶去见了昔日的地主老板刘正海。这次见面,他告诉了刘正海如何支持土改工作,因杨得志将军的提醒,当年的农会给刘正海划的是“开明地主”。1973年,刘正海年届古稀,还被时任武汉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将军接到武汉,痛痛快快的呆了十天。
杨得志将军还有一位缠绕心头的恩人,那就是住在刘正海家隔壁的刘嫂。她听说杨得志要去衡阳筑路,连夜赶做了一双青布鞋送他。他这次回乡,刘嫂已去,杨得志将军寻来了刘嫂的女儿,与他一起在渌口过年。年后,杨得志将军为刘嫂的女儿做了新花衣,还给了她几十斤大米,另加几块光洋。
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也只有我们千百年来的平民才会把这句话永记于心,我们在杨得志将军身上可以看到,不管你处在什么地位,只要曾经帮助过我,这个帮助不管是一双鞋,还是一次送行,或者说是一滴水,他都用最实际的行动来报答,来感恩,就是恩人去了,也要找到下一代来报恩,永远都不会忘记平民那种最为朴实的报恩方式来报答帮助过他的每一个人。
在《名将杨得志》的纪录片中,记录了1958年杨得志将军下连队当兵的情况。他在连队当兵,不是因为一张海报,战友们根本不知道他就是司令员杨得志。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仅要长着像普通人普通兵,他还在这个普通的队伍里身体力行。他凭着的是什么呢,就是自己永不忘却的平民经验。
现代“杨家将”
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中华民族危急的时刻,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新生与独立,在革命的征途中,搭上了两个弟弟,一个妹妹,自己的爱妻杨开慧,还有儿子岸英,岸龙等等人的生命。在我们处在和平年代的这一代人及下一代的人心里,因为我们私心的膨胀,对于他的这种情怀,我们的耳边有了一些另外的声音。毕竟我们没有亲身经历民族危急列强欺负的那个时代,也就没有那个时代的人们那种发自心里的呐喊,更没有急需民族富强民族独立那种迫切的情感。
杨得志将军1940年在翼鲁豫边区,与翼鲁豫边区妇女救国总会宣传部长申戈军,一杯清茶,几颗硬糖,在既隆重又简单的仪式中举行了婚礼。出生的第一第二个孩子,在辗转不停的战争中不幸夭折。
在《杨得志画传》中,我见到了杨得志将军的全家福,一共六子女,都是清一色的军装。后来我在百度一搜 ——
杨建华——南京军区少将副参谋长,1953年出生(开国上将杨得志之子)
杨华荣——总参管理保障部少将副部,1944年出生(杨得志上将长女,夫:空军副政委黄新中将)
杨秋华——总参保障部招待局局长,1950年出生(杨得志上将次女)
黄 新——空军中将副政委(原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黄祖炎之子,杨得志女婿)
搜看到这些,我才知道,在杨得志将军的子女女婿中,有这么多将军,真是英雄满门的现代“杨家将”。
我们知道,杨得志将军是从战火中走来的,从井冈山,一直打到了朝鲜。后来,七十岁的高龄,还亲赴前线,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自卫反击战,对于当兵的苦,当兵的累,当兵的付出,他有着最为深切的体会,那他为什么还要把自己的子女都送去当兵呢?
或许在国家危机四伏的那个年代,这是杨得志将军一种向党向人民最为朴实的报恩,或许在国家危机四伏的那个年代,杨得志将军随时准备把自己的一家交给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后来他的子女又是怎样在国防的战场上,从一个兵一级一级的当上了将军,里头又有多少心伤与汗水,这些只能是我们等待的下一段历史。
写到这,让我记起了我们与诗人牛汉的一次对话,他是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走出来的著名诗人。我们说解放后的二三十年当中的文学作品有点太露太政治,有点假。他的回答是:我们那时的感情是真挚的。还是那句话,在那个时代的人,他们的爱国情感,我们这一代是很难理解的。杨得志将军的真实想法我们无从探究,我们能看见的,是他把自己的每一位子女,亲手送进了曾在他身边倒下了他的亲哥哥与一位接一位亲密战友的革命队伍。
结语
在株洲县举行杨得志将军诞辰一百年纪念活动的时候,我与湖南省作协的一个朋友聊起了杨得志将军,他说当年株洲县派人去找杨得志,杨司令不见,他说,我是醴陵人!关株洲什么事!就这事,在采访杨东华大姐的时候,我稍微提了一下这个话题,杨东华大姐回答说,“应该不会有这事!”不管这事是真是假,不过可以肯定,杨得志将军的爱乡情怀还在广为流传!从这广为流传的爱乡情怀里,可以看出,一位耿直的平民将军还都活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