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姜是一种菊科植物,一年生。根茎呈块状,有点像生姜,但无辣味,是制作酱菜的主要原料之一,其味道清脆爽口;也可炒食,还可打制淀粉。
洋姜,其身影极像向日葵。秸杆和枝叶上,与葵花无异地布满着硬硬的毛刺;只是,其叶最大也只有手掌般的大小,与葵花相比就大相径庭了。洋姜蛮有觉悟的,要长到秋天才开花,与菊花保持一致;其花像极了一朵朵的小菊花,此际的主干,已有一人多高,枝杈上满是鲜艳的黄色的花朵。应该说,其与葵花的区别,在花型上已然泾渭分明,因为不仅花期的不一,更主要的是没有葵花的花盘。
洋姜生性很顽强,极易栽培,大江南北处处有其身影;再贫瘠的土地,都能扎根、生长和结实。记得小时候,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家就种过洋姜,产量蛮不错的。因此,我和小弟从此便认识了,在野地里一旦发现其踪迹,便会记住所在,及至秋深花谢,就去挖来收获。而且,明年的此时此地,还可再来,并且洋姜更多;就因为其残余的、丢弃的根茎,还会再度地生长繁衍。
我在山庄弄了块菜园子,胡家门里的人,自打那个灾年起,就始终钟爱种植。后来,我和小弟都曾先后务过农,从而对种植更是情有独钟。自己能种菜吃,省些菜钱那倒是有限的,可是那种放心和健康,则是无可比拟的了。我种菜,别说农药了,连化肥都不用的,全靠着买菜饼和豆粕来做肥料,当然还有自己烧成的草木灰等等。
那次,小弟带着家父进来,在山庄内的山脚跟上散步转悠,嘿嘿,我俩便发现了野生的洋姜;一小片,长在竹林和乔木林的混杂处,阳光欠缺,瘦瘦的;土质倒还松软,随手便拔了三四株,种到了自己的园子里。
当年的秋季,便收获了大半脸盆的洋姜,大的如芋艿这般,家家都是肉片炒洋姜,吃着便满是感慨。小妹说,偶尔的,小菜场里也有见到,价格在蔬菜中居中吧,只是不常见的,有时想吃还未必如愿。
次年春季,不对了,那地里便是一小片的洋姜的自生秧,生机勃发地起来了。只好挑些茁壮的,移栽在墙角和地块的边角处,可不敢好好地有意栽培,只能限制其自由生长,否则到时候收个几百斤都没准的。
及至秋天收获,可了不得,真是喜忧参半,处置发愁啊。最多的一个南瓜墩上,因为是用狗屎做的基肥,好嘛,重重叠叠地都是洋姜,足足有六七层。每每地用旅行袋给弟妹们送去,根本就吃不完,还要分送左邻右舍的;家家的瓶瓶罐罐,都装满了以其腌制的酱菜,好在加了生姜和大蒜,也不易变质的。不得已,为了扩大消费,小妹便创新了烹调做品,对半干瘪的洋姜,来了个糖醋红烧,嘿嘿,口感还挺不错的。
去岁,夏季高温干旱,洋姜却长得特别好,粗若标枪,高有三米,结果挖出了不少大如拳头的根茎,看了就惹人喜爱,口感也特别地嫩脆。今年不行,春季低温多雨,洋姜长得瘦而长,但其又有新的地盘扩展霸占,收成估计也不会少的。
从来,大家都认为,豆科植物的种植是最省力省心的,经常地种下去哪怕偷懒而不去管理,总能有所收获;实际上,要我说,真正省事的,还是得数洋姜,只要一次种过,以后不种不管都照样地能有收获啊。
(写于2011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