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顿 海顿惊愕交响曲

西洋古典音乐入门(八)——海顿

(选自《50位伟大的作曲家和他们的1000部作品》)

海顿

1732——1809

FranzJoseph Haydn

海顿写下了最欢快、最轻松愉悦的交响音乐。如果你事情不顺利,想听一首交响曲——一首恰如其分的短小的交响曲,正如海顿的创造——那么,去听海顿。他这样谈到作曲和作曲家:“既然上帝给了我一颗欢乐的心,她就会原谅我欢乐地侍奉她。”他实际上是一个孤独的人(也许他最亲密的朋友是比他年幼24岁的莫扎特),但他的精神和音乐都是乐观向上的。

然而,如果就此下结论,说海顿欢悦轻快的交响曲反映了一种快活的轻浮,那对他是不公正的伤害。在半人半神般的前10名大师中没有轻浮者,(实际上,在排行榜上的50名中也没有),即使有的话,也一定不是这位伟大的天才。充满深沉宗教感的海顿能够、而且确实写下了悲剧性的紧张且强有力的音乐,他对古典音乐作曲及其继续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他写作了104首交响曲,被称之“交响曲之父”,但更确切地说,是交响曲的重要发扬者而非开创者。他也是弦乐四重奏的准发明家——无疑是其形式的完善者,而且他至少是奏鸣曲和奏鸣曲式的教父。

海顿直到27岁才开始写作交响曲,而直到1772年创作了《第四十五号交响曲》,才被专家冠以“杰作”二字。当时他40岁,在埃斯泰哈齐宫廷担任乐长,并且大半生担任此职。《升f小调第四十五号交响曲》“告别”是至今仍时常上演的海顿最早的交响曲之一,而全部104首都已编目,甚至更早的一些都可以经常在古典音乐电台听到。一系列杰作的出现开始于1784年,海顿受巴黎之托写作两组交响曲,每组3首(第八十二号至八十七号)。随后是他最著名的在伦敦创作的两组交响曲,每组6首(第九十三号至一O四号〕,分别创作于他两次访问伦敦期间(1791一1795)。这些作品和莫扎特最好的交响曲,被视为贝多芬之前交响曲的巅峰。在伦敦创作的交响曲中,海顿将许多乐器放在一起——弦乐器、双簧管、巴松管、法国号、小号、长笛、鼓、竖笛。12首中的10首为两把长笛编谱,5首为竖笛编谱。

但海顿的成就远远超出交响曲。

伯格在他资料丰富、内容详尽的关于室内乐的著作中,收入了值得一提的海顿的36首弦乐四重奏——作于18世纪60年代早期到1799年。海顿的室内乐作品包括83首弦乐四重奏,67首弦乐三重奏,31首钢琴三重奏,以及大量其他作品。

专家们谈到他的四重奏的“形式的完美”,其“透明、简洁与清晰”,以及4件乐器各具个性而又深刻统一。他们说莫扎特从海顿那里学到了很多有关弦乐四重奏的东西——相反地,海顿也从这位年轻人身上获益匪浅。他们形容他的四重奏柔和、幽默、新鲜、优雅、迷人、洁净和机智——几乎无懈可击。

海顿有一个简单的生活信条:“善良勤奋,并不断地侍奉上帝。”身为作曲家,他成熟得很慢,直到40岁左右才写出伟大的音乐。舒伯特死于31岁,莫扎特35岁。如果他也英年早逝,历史上就不会有海顿了。他不是莫扎特、舒伯特或门德尔松那样的天纵之才,但他当然也不是其他人,尽管有许多人比他更接近于天才。

在协奏曲领域,他最受欢迎的作品包括《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以及大提琴、法国号和拨弦古钢琴的协奏曲。

但是,尽管有这么多交响曲、弦乐四重奏和三重奏,40多首钢琴奏鸣曲,20多部歌剧,还有许多弥撒曲和歌曲,海顿一些最美丽的音乐仍然来自于其他的体裁。

海顿在1809年77岁时去世,直到将近70岁时才写下了被普遍认为是他最伟大的作品,神剧《创世纪》。他创作神剧的动机部分来自对亨德尔的尊敬,后者的《弥赛亚》仍然无可争议地居神剧之首,同时还有其他一些近于颠峰之作的神剧。亨德尔死于1759年,当时27岁的海顿放弃了《创世纪》的手稿,后来又接受了它,作为音乐上和献给上帝的使命。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段体验:“我每天跪倒在地,乞求上帝赐予我力量,让我幸运地完成我的作品……我感到被宗教感所浸透,每当坐在钢琴之前,我都怀着渴望之情析祷上帝,使我能当之无愧地赞美她。”

作为宗教崇拜的媒介,《创世纪》被一些人看成几乎与《弥赛亚》同一阵线。它被称为是一首有罕见的灵感和宗教感的庄严作品,反映了一个天才的声音。他在濒临死亡之际瞥见了另一更祟高的世界。一位批评家认为这首杰作中毫无弱点,没有任何一处可以删改。而为更多人接受的观点是它在某些部分是伟大的,有些部分则显得夸张。

《创世纪》是如此的成功,海顿几乎不可避免地进行了第二次攻坚,创作了另一首出色的神剧《四季》。

高级评论家们为海顿的大器晚成,更为他创作力的持续旺盛而深受鼓舞。1792年,63岁的海顿是当时全世界最伟大的作曲家。莫扎特死去已有一年,贝多芬只有22岁,尚未创作出第一首交响曲。然而不仅海顿的两首神剧,还有他最好的钢琴作品,最受欢迎的弥撒曲以及最伟大的室内乐都尚未出现。只要想一想弦乐四重奏。今天公认他最好的弦乐四重奏是Op.76的六首,完成于1797年1798年,当时他年近70。行家们钟爱的作品是Op.76的第二号,d小调“五度”;第三号,C大调“皇帝”;第五号,D大调,常称为“广板”,其缓慢的进行是四重奏中最美的音乐。也有人更欣赏第四号,降B大调“日出”。但海顿还创作了许多动人的四重奏,比Op.76更早的一些尤其不应忽视。像这样的指南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因为它们几乎没有为使用者留下探寻更细小的道路的余地。例如,海顿创作了两首法国号协奏曲,第一首被音乐界认为与莫扎特著名的四首法国号协奏曲水准相当。排行榜上的每一位作曲家以及未收人的乐曲都有类似的独特过人之处,当我们集中于更伟大的成就时便将之完全忽略了。

巴赫死于1750年,当时海顿年仅18岁;贝多芬的第一首交响曲写于1800年,距海顿之死9年。在这两个日期之间,音乐界发生了很多事,音乐风格大大改变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单弦律加和声的主音音乐成为潮流,取代了不同旋律同时交叉编织在一起的复调。交响曲、奏鸣曲、弦乐四重奏以及器乐协奏取代了弥撤曲、神剧、组曲、赋格和大协奏曲。音乐的中心曾是教堂,如今移至宫殿,以后又移至“公共”音乐会舞台。专家说音乐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目前更强调个性化,要求更多独立性,少一些程式化与僵硬感。非正统技术正在取代传统方式。海顿被认为是推动这场革命的第一个重要力量,贝多芬和舒伯特将之继续,又为仍然先进的浪漫时期所继承。在海顿整齐有序的音乐与从前的音乐之间的区别是意义重大的。

入门曲目

1798年在维也纳首次上演、由海顿指挥的《创世纪》是人门曲目的首选,尽管它对于入门者来说略显庞大。序曲意在从混沌中刻画秩序,黑暗中显出光明,随后是完整的6天的创世纪故事,分3个部分讲述。“我一时冷得像冰,一时又热得像火。”作曲家谈到这首作品时说,“我不止一次地想我会大为烦恼。”也许正确的方法是早早地将这首作品收至手边,但开始时先听一些短的交响曲。

另一方面,将作品分开来听是令人偷快的—有了CD就更加容易。你没有理由一次听完《创世纪》。

在入门曲目的推荐上有一个始终存在的问题,即是选择最伟大的杰作,还是用短的、易于掌握的作品吸引听众。两首海顿最精美的交响曲听来都很轻松,程度也适中。一首是第九十四号,G大调“惊愕”,第二首是第一O四号,D大调“伦敦”(容易混淆的是,所有这些最后的交响曲都是海顿受演出经纪人沙洛蒙之邀两次访问英国所写,统称为“伦敦交响曲”。年长的海顿这时深受他年轻的朋友莫扎特的影响,后者帮助他完成了这12首最伟大的交响曲。这里我们很少作什么保证,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你会喜爱这组交响曲的。

我们还可以许诺,他的《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也会带给你享受。专家们似乎更中意《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以及《D大调拨弦古钢琴协奏曲》Op.21《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是海顿录制最多、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它的慢乐章尤为著名(而另一首《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于60年代早期在布拉格被发现,受到音乐爱好者的欢呼,认为它是对海顿相对有限的大提琴作品的绝妙补充)。

最后一首曲目可以从《六首弦乐四重奏》op. 7b中选择。奥地利国歌采用了Op.76的第三号“皇帝”的第二乐章,第五号“广板”受许多人青睐,批评家认为第三号“五度”最为统一。我们的选择是第四号,降B大调“日出”。

海顿 海顿惊愕交响曲

海顿:入门必备

作品名称

交响曲:

第九十四号,G大调,“惊愕”( Surprise )

第一0四号,D大调,“伦敦”(London)

其他管弦乐作品:

小号协奏曲,降E大调

室内乐作品:

弦乐四重奏:

Op.76, No· 4,降B大调,“日出”( Sunrise)

声乐作品:

神剧:

创世纪

海顿:热门排行

交响曲:

第九十四号,G大调,“惊愕”

第一00号,G大调,“军队”( Military )

第一O一号,D大调,“时钟”( Clock j

第一O三号,降E大调,“鼓声(Drum Roll)

第一O四号,D大调,“伦敦”

其他管弦乐作品:

小号协奏曲,降E大调

室内乐作品:

弦乐四重奏:

Op. 76 ,No. 3 , C大调,“皇帝”(Emperor)

No.4,降B大调,”日出”

声乐作品:

神剧:

创世纪

宗教音乐:

弥撒曲第七号,战争弥撒曲(Missain tempore helli)鼓声弥撒曲,( paukenmesse )

海顿:经典收藏

交响曲:

第四十五号,升f小调,“告别”( Farewell )

第九十二号,G大调,“牛津”( Oxford )

第九十四号,G大调,“惊愕”

第九十六号.D大调,“奇迹”( Miracle )

第一00号,G大调,“军队”

第一O一号,D大调,“时钟”

第一O三号,降E大调,“鼓声”

第一O四号,D大调,“伦教”

其他管弦乐作品:

小号协奏曲,降E大调

拨弦古俐琴协奏曲,D大调

法国号协奏曲第一号,D大调

大提琴协奏曲,D大调

室内乐作品:

弦乐四重奏:

Op.20,No.4, D大调

No. 5, f小调

Op. 64 ,No. 5 , D大调,“云雀”(Lark)

Op. 76, No. 2 , d小调,“五度”( Fifths)

No. 3 ,C大调,“皇帝”

No.4,降B大调,“日出”

No. 5 ,D大调,“广板”

独奏器乐作品:

钢琴奏鸣曲(共52首)

声乐作品:

神剧:

创世纪

四季(Die Jahreszeiten )

宗教音乐:

弥撒曲第一号,F大调,小弥撒曲

弥撒曲第七号,战争弥撤曲

圣母悼歌(Stabat Mater),g小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190256.html

更多阅读

海顿与德国国歌 德国国歌歌词

每一首国歌的背后都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前几天说了美国国歌,今天再说说德国国歌。这个德国国歌,凡是球迷都不会陌生。绿茵场上德国队所到之处,开赛前总会响起这首歌曲。但是,乐迷们只要一听,马上就会知道,这个旋律来自海顿的《皇帝》弦

CharlesClayton查尔斯.克莱顿 charles clayton

CharlesClayton(查尔斯.克莱顿)是英国一家专业的高端西服面料厂商,建立于1949年, 该公司总部设在风景如画的约克郡。最近的这10年里,在董事长ReubenBodikian的指导下,业务获得了快速的增长,使之成为英格兰西服面料中的佼佼者。 Charle

海顿的音乐特点和结构 关于音乐家海顿的电影

音乐特点和结构海顿音乐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把细微简单的音乐主题扩展成宏大的结构。他的音乐通常浓烈饱满,在一个乐章中的关键情节经常迅速展开。他的很多作品的结构原理遵循奏鸣曲式,它的主要组成部分 - 在海顿的作品里 - 如下:呈示:音乐内

声明:《海顿 海顿惊愕交响曲》为网友酒醉人心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