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就是综合过去所讲的《摩诃止观》第八卷,跟我们讲病有六缘。我们讲的杂念,杂念、妄想带来的疾病。
众生有病不外乎六种原因:
“一、四大不顺。”
“四大”是地、水、火、风,叫四大不调,人生病了。
“二、饮食不节。”
暴饮暴食,不知道节制。特别是现在的饮食,染污严重。肉食那个染污更不必说了,都带着病菌;就是连蔬菜、稻米现在也麻烦,它有农药、化肥,人长期吃用,都会到来麻烦,这属于饮食。知道现在染污多重!
“三、坐禅不调。”
不懂得调心,不懂得调身,做的姿势不对,坐久了坐出毛病出来了。
那么这个三条都是普通人很容易触犯的,这得找医生,让医生帮助你调理。
第三个这是佛门“坐禅不调”。坐禅这是修行功夫,要懂得调身,要懂得调心,如果不懂得也容易出事情。坐在那个地方一入定,可以坐个十天、半个月、一个月,甚至于坐三个月才出定。三个月那就是坐着九十天,腿不会麻木,不会出问题,他懂得调理。我们一般人不行,一般人叫你坐半天,你的问题就出来了。调心,心里头没有杂念、没有妄想,心里头有境界;要调身,全身血液循环正常,什么毛病都不会出。我们知道虚云老和尚的晚境,这坐禅的,常常听说老和尚坐禅半个月出定、一个月出定。他出定的时候,感觉得他好像坐下去才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样子,实际上十多天,定中感觉很快,一刹那。《年谱》上有一段记载,过年的时候,他煮了一锅芋头,芋头还没煮熟,他就在旁边打坐,等芋头煮熟了再吃,没想到这一定定了半个多月。寺庙里面觉得老和尚很久没来了,去看看他吧,看到他在入定,拿个引罄在耳朵旁边敲敲,这就叫他出定。他睁开眼睛,“你们来正好,我煮了芋头,来一起吃一起吃”。揭开盖子,芋头都长毛了。怎么回事?“你不知道,你这一坐半个多月了”。他自己感觉芋头大概烧开了。这个不是欺骗人的,所以坐禅得先要有这些知识,怎么调心、怎么调身,你不需要运动,身心健康,不出事情。
“四、鬼神得便。”
你的心行不善,鬼神来教你造罪业,为什么?他是你的冤亲债主,他来报复你,让你多造一点罪业,你多受罪。
那么第四种“鬼神得便”。这现在常有鬼神附体,你得病了。
“鬼魅着人而为病者。止观曰:若入四大五藏(即五脏),是名鬼病。”
鬼病从哪里来的?冤亲债主很多.特别是现在人,为什么?现在人吃肉太多了,那些东西甘心情愿被你吃吗?是不得已。对吃它肉的人、杀害它的人痛恨在心,他要有了机会遇到你了,他能不报复吗?
“良由人邪念种种事,或望知吉凶。”
“良由人邪念种种事”,鬼神得其便,“或望知吉凶”,人有邪念或者有妄念,妄念里面最普遍的就是吉凶,人想知道吉凶祸福,想去找鬼神。
“兜酰〔xi〕罗鬼作种种变,青黄等色从五根入,则意地邪解,能知吉凶,或知一身、一家、一村、一国吉凶事,此非圣知也;若不治之,久久则杀人。”
真的会杀人吗?会!慈禧太后就是一个例子。慈禧太后就相信这个东西,在她之前,国家大事,那些帝王总是召见儒释道的长老,向他们请教,或是专家学者来讨论。慈禧太后把这个制度废除了,宫廷里头不讲经、不教学了,搞什么呢?架乩扶鸾,大小事情都向鬼神请教,这些鬼神就得便了,所以清朝慈禧亡国,亡在信鬼神,不信圣教,亡在这上。这个话是早年章嘉大师告诉我的。那个时候我对扶乩有怀疑,向他请教扶乩到底是真的假的。章嘉大师告诉我,说佛菩萨降临到乩坛里面来,这个没有这种事情,都是灵鬼。灵鬼里面程度差别非常悬殊,有有修行的灵鬼,他就灵;有没有修行的,那么他就胡说妄为,你也没办法找到他。老师告诉我,他所传递的信息,我们要用智慧去鉴别,可以作参考,不能相信;你要依照他这个做,往往就上当了。学佛的人依什么呢?依经典的理论为依据。依经典上的方法去行事,这是佛弟子,这个得佛力加持,这个正确了。把佛放在一边,经典放在一边,去搞架乩扶鸾,搞这些鬼神,那你就错了,听鬼神不听佛菩萨的,这不是佛弟子,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五、魔神相扰。”
这是什么?这是一般是修行人,修行人有冤亲债主来扰乱你。这里头最厉害的是天魔,天魔是第六天的天主——波旬魔王。他不喜欢人修行、证果,不希望人离开六道轮回,你在六道他欢喜,你离开六道他就愁眉苦脸,他会干扰你。
这两种我们也能够真诚心、用恭敬心,鬼神、魔神都不能得其便。为什么呢?真诚、恭敬跟他不相应,他是虚伪的、是欺骗人的。所以我们有护法正神,他不能来干扰。
第五“魔神相扰”,这个很严重,不用功的时候,魔不找你,用功越得力的时候他来找你,为什么?他来破坏你,他不愿意看到你有成就。他能干扰你,一定你有把柄在他手上,他才能干扰。
“(止观曰:鬼但病身杀身,魔则破观心,破法身慧命,起邪念想夺人功德,与鬼为异。亦由行者于坐禅中,邪念利养,魔现种种衣服、饮食、七珍杂物,即领受欢喜,入心成病。)”
“止观”是天台家所学的。“鬼但病身杀身”,他让你长病,让你死亡,这鬼来夺你的命,跟你都是有冤仇的,他来报复的。
魔跟鬼不一样,魔是来破你功夫的,你修“止观”,他来破你的,破“法身慧命”。怎么会把他招来的?你有邪念。修行人,你有自私自利的念头,你对于佛法、对佛菩萨、对经教信心不足,对他有怀疑,所以到紧急的关头,你求神,你不会求佛,那魔就得其便了,他就冒充佛菩萨来了。这个里面说,“起邪念想,夺人功德,与鬼为异”,跟鬼不一样,鬼是来夺命的,来讨命的,你过去杀他,他来杀你;魔是破人法身慧命,让你起邪念,破坏你修学的功德。怎么来的?还是自己诱导他来的。“行者于坐禅中”,这个修行人在修行用功的时候,“邪念利养”,这心不清净,没有离开名闻利养,就会引起魔来干扰,为什么呢?魔能够现利养。“魔现种种衣服、饮食、七珍杂物,即领受欢喜,入心成病”,就有这些供养来,你贪念这供养,你道行毁掉了。道行是什么?是清净心、平等心、觉心。这些杂念、妄想让你染污、让你分别、让你起心动念,就把你的功德全毁掉了,这麻烦了!所以宗门常说“佛来斩佛,魔来斩魔”,这个意思什么?清净心里头没有东西,六祖说得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中无佛亦无魔。见到佛欢喜了,魔现的,不是真的,真佛不会现形给你看,为什么呢?现形给你看,生欢喜心,你自以为很了不起,让你产生幻觉,那是魔。什么时候真现身呢?现身之后,你看到若无其事,理都不理,动都不动,这个时候佛现身给你作证明,你心里很清楚,真有,你也不会告诉人。我们净宗初祖慧远大师,在庐山建第一个念佛堂,集合志同道合的道友们一百二十三个人,在这个山上念佛求生净土。山下有一条小溪,以虎溪为界,不越过虎溪,一百二十三个人,个个成就。远公往生之前告诉大家,他一生当中三次见到极乐世界,没有跟任何人讲过,那是真的,见如不见。他说今天第四次出现了,极乐世界出现了,他说我要往生了,才告诉大家。别人问他极乐世界什么样子,跟经中所说一模一样。远公在世,净土经就是一部《无量寿经》,《观经》、《弥陀经》还没有翻出来,所以最早修净土就是依靠《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称为净土第一经。
所以“魔神相扰”不能不知道,魔神,神也是魔,魔王波旬就是欲界第六天的天王。波旬人也很慈悲,福报非常大,神通变化,我们都无法想象。他为什么障碍别人成就呢?他自以为欲界他最高了,他是欲界的天王,他不愿意他的人民离开他,你要脱离六道轮回到别的地方去,我的人少了一个了,他喜欢人多,他不愿意人离开六道轮回。你不离开六道没事,他不找你;你真想离开,他就来找你,障碍你。如果你能突破障碍,他佩服你,他也来护你法。什么才能够突破呢?没有贪嗔痴慢疑就突破了。有一条他要给你抓到了,你逃不掉,你出不去,他让你生烦恼。你要有贪心,他就变成你喜欢的,把你摄住。你要贪财,现无量的财宝给你,让你舍不得离开;你贪色,他就现美女来引诱你。只要你心里头有念头,他就有办法把你摄受住,你走不了。净土教给我们方法妙,阿弥陀佛,他没有办法现阿弥陀佛。修净土的人心里什么都没有,一切通通放下,放得干干净净,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你真这样干,他佩服你,他也赞叹你。所以我们称波旬称菩萨,波旬也是菩萨。怎么样的诱惑我们也不理会,我们也不排斥,“见而无见,无见而见”,心里头一句阿弥陀佛决定不动摇,决定不改变,决定不退转,这成功了。所以这个末后,你看“领受欢喜,入心成病”,魔在诱惑,你一生欢喜心,上当了,你就得病了,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
“六、是恶业所起的病。”
“《止观》曰:‘或专是先世业。’”
或者这个业是先世的,过去生中所造的罪业,“或今世破戒,动先世业”,与先世的业脱不了关系。这一生当中修行破戒了,自私自利的念头起来了,贪嗔痴慢的念头起来了,把前世、宿世的罪业引发出来,这个业力就成了病了。
这个病最麻烦,你看,不是属于生理的,不是属于饮食不节,也不是冤亲债主来找麻烦,这自己造的罪孽造得太深引发的病,这叫业障病。业障病医生治不好。你要找冤亲债主你超度他们,它不是这桩事情,与这个事情不相干,也没办法调解,不是冤亲债主找麻烦。这是自己业障,造的业太重了。只有一个方法,“真正忏悔,后不再造”。真回头、真信净宗,真正发愿求生净土,行!我们看到一个好例子,宋朝莹珂法师就是这个例子,他是自己造的罪业很重,真正忏悔。他晓得他要不能往生,决定堕阿鼻地狱。想到阿鼻地狱,他就害怕了,所以他真干,这不是假的,你看三天三夜把阿弥陀佛念来了。这例子太好了,恶业所起的病。阿弥陀佛跟他见面了,告诉他,你的寿命还有十年,等你命终的时候我来接引。莹珂法师这个时候智慧就现前了,他要求阿弥陀佛,我十年寿命不要了,我现在跟你去,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劣根性很重,经不起外面诱惑,外面一引诱,他又去干错事了,那十年不知道干多少坏事,所以不要了,现在就跟佛走。佛跟他约了三天之后来接引你。他三天之后真往生了,没有生病,自在往生。这是恶业所感的疾病,这个方法很有效。
恶业起的病医生治不了,我们用什么超度的方法、解怨释结治不了,它不是这一类的。自作自受,自己忏悔就能治病。所以“一切法从心想生”;大小乘经典里头佛都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你把你散乱的心集中在一点,特别是我们都集中在阿弥陀佛,这个能量多大!什么都能治。得有信心。没有信心,那自己得受苦受罪。自己有坚定的信心。
那下面我们把重要的写出来了。
“杀起肝眼病。”
杀生太多、吃肉太多,你的肝容易得病,外面眼容易得病,眼看东西模糊,看不见了。
“盗起肺鼻病。”
不义之财,用不正常的手段得来,这都是属于盗。财物据为己有,会容易引起肺病、鼻病。
“淫起肾耳病;妄语起脾舌病,舌根生病;酒起心口病。”
犯五戒,就是“杀、盗、淫、妄、酒“通通都有,而且都过分了,这个人五脏、五根肯定有病。
但是持戒也能重业成病。持戒念佛很好的人,有时候也会得病。这生病是什么原因呢?“人中轻报”,这是他有很重的罪业,应该有重报,因为他持戒、因为他念佛,他回心向善,所以重罪轻报,不是不灵。所以“此是业欲谢故病也”,“谢”就是那个罪业快要消得差不多了,快要消完了,有这些病的现象出生。
所以业病有很多种,需要细心去观察、去检查,把病根找出来,然后你就有方法对治。总的原因不外乎,“贪、嗔、痴、慢、疑”,是一切病因;“怨、恨、脑、怒、烦”是一切病源。你看有因有缘,果报就现前了。
“脏腑失调,天地变异是一切病果。”
“脏腑失调”是内,我们的身内;“天地变异”是外面自然灾害。这是病果啊!
“疾苦、短命、自然灾祸是一切病报。”
我们这用“因、缘、果、报”,通通都是自作自受。
后面这一行,希望我们有警惕,有这个毛病,改啊!
“悲脑伤肺”,人常常有伤心的事情、有烦恼的事情,容易得肺病。
“怒火伤肝。”
常常发脾气的人,肝会有毛病。
“烦、恐、压力伤肾。”
“恨伤心。”
你怀恨、恨人。实在你恨人,顶多他影响的是三分,自己伤自己的心是七分,不值得!你把账算清楚的时候,害人,真的人家受害是三分,害自己是七分。所以古人劝人“害人之心不可有”,连防人之心也不要有。有什么好防人呢?没有什么好防的。防人也伤心,也很操心的,不用提防。修善积德比什么都好。
“怨伤脾胃。”
这是古人常说的。
“恶念、不善起灾。”
这是我们身外的,我们居住的环境。现在这个世界灾难很多,怎么来的?是恶念、不善的心行所起来的,不是自然灾害。大自然是最健康的,大自然是最美的、最完美的,怎么会有灾难呢!一切灾难是人为的,人的心不善、行为不善。
“贪起水灾;嗔起火灾;痴起风灾;慢起地震;疑起山崩地陷,陆沉地陷。”
这个事情现在常常有。
末后是药。怎么治法?“仁、义、 礼、智、信”,这中国传统文化,五常;佛家的五戒、十善,六和、念佛,是一切病药。我们只要把后头这条做好了,什么灾难都没有了,身心健康,居住的地方不会有任何灾难发生。把“仁、义、礼、智、信”做到,把五戒做好,十善做好,六和做好,一心念佛,一切疾病、灾难通通没有了。
净空法师大经解475集
第475集(P.970)
[解]「或其今世」至「示众见之」,明五痛也。乃现世之华报也。「被」者受也。「病」者疾病,诸业病也。
讲义:
【业病】
《佛光大辞典》:又作业障病。指由宿业所感之疾病。因宿昔之恶业而感恶疾,wěi痿(ㄨㄟ)〔音伟,衰微〕困于床,苦楚万般,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此乃罪过之所招,殃咎之所引,非药石所能治愈。惟须忏悔业障,读诵书写经典,供养赞叹诸佛菩萨,布施法界众生,以其功德消业除病。
◎二种病
《三藏法数》:〔出大智度论〕
一、先世行业病:谓因先世好行鞭杖、拷掠〔音略,拷打〕、闭系种种恶法,恼害众生,故感今世多病,是名先世行业病。
二、现世失调病:谓因冷热风雨,不知将养其身,及饮食不节,卧起无常,以是事故,得种种病,是名现世失调病。
◎病起六缘
《佛光大辞典》:摩诃止观卷八之上所言,众生之病皆因六缘而起,即:
一、四大不顺;
二、饮食不节;
三、坐禅不调;
四、鬼神得便;
(鬼魅着人而为病者。止观曰:若入四大五藏(即五脏),是名鬼病。(中略)良由人邪念种种事,或望知吉凶,兜xī酰(ㄒㄧ)〔音西〕罗鬼作种种变,青黄等色从五根入,则意地邪解,能知吉凶,或知一身、一家、一村、一国吉凶事,此非圣知也;若不治之,久久则杀人。)
五、魔神相扰;
(止观曰:鬼但病身杀身,魔则破观心,破法身慧命,起邪念想夺人功德,与鬼为异。亦由行者于坐禅中,邪念利养,魔现种种衣服、饮食、七珍杂物,即领受欢喜,入心成病。)
六、恶业所起。
(止观曰:或专是先世业,或今世破戒动先世业,业力成病,还约五根,知有所犯。若杀罪之业,是肝眼病;饮酒罪业,是心口病;婬罪业,是肾耳病;妄语罪业,是脾舌病;若盗罪业,是肺鼻病。毁五戒业,则有五藏、五根病起,业谢乃chài差(ㄔㄞ)(病除)。若今生持戒亦动业成病,故云:若有重罪,头痛得除;应地狱重受,人中轻偿。此是业欲谢,故病也。夫业病多种,肿满黄虚。凡诸病患,须细心寻检,知病根源,然后用治也。)
讲义结束
[解]「殃」者殃祸,水火之灾、刑罚之祸等等皆是。作恶之人,于现在世,或生重病,或招灾祸,求生不得,求死不得。忧苦万端,不能出离。故云「死生不得」。下云「示众见之」者,显此恶果,普令大众,皆得见之。令知因果不虚,而生戒惧。
http://www.foxdw.com/cms/detail/?newsId=395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64e665301012uq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