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知识 中国科学知识

四(上)科学第一单元《天气》复习提纲

1-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1-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1-1.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1-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1-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1-2.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1-3.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1-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1-3.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

1-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1-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1-6.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课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1-6.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1-6.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1-6.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1-6.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1-6.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1-7.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1-7.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13、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3)蚂蚁要下雨时会搬家。

一、天气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向和风速)。

4、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

5、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

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7、我们可以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1、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12、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13、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3)蚂蚁要下雨时会搬家。

14、空气质量预报分为5级;舒适度指数预报分为7级;紫外线强度分为5级。

实验题:

一、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和制作过程:

制作材料:吸管1根、小刀1把、剪子1把、硬纸板1块、大头针1个、带橡皮的铅笔1只。

制作过程:

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的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

2、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3、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

4、确定方向后观察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就是风向。

二、制作雨量器

1、找一个直通透明的杯子,杯子的高度在15厘米以上;

2、以毫米为单位,利用刻度尺在纸条上画好刻度,纸条的长度略小于直筒杯子的高度;

3、取一段长于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平放在桌子上,胶面朝上,将纸条画有刻度的一面朝下粘在胶带中间;

4、一个同学手持杯子,另一个同学把粘在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竖直粘到杯子的外侧面,要使刻度的底部正好和杯子内侧底部对齐;

5、用粘贴刻度纸的条的方法把小组的名字粘贴在杯子的背面。

第三单元(天气) 24、什么是天气?天气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5、请你画出几种天气符号.

26、一天中最高气温是下午两点左右,一天最低气温是日出前后

27、科学家把风速分为几个等级,我们把风简化为几个等级?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作13个等级,我们把风速简化为三个等级:无风、微风、大风。

28、什么是风向?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

29测量风速的仪器是风速仪。

30、雨量筒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31、云可以分为几种,云是什么?气象学家把云分为:积云、层云、卷云三种,云可以看作天上的雾。

32、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去是层云。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第二单元“溶解”知识要点

1、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过滤的过程: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沿着一条边打开,放入漏斗中。让漏斗颈的底端紧贴烧杯内壁。

过滤时倒入液体时,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3、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4、高锰酸钾投入水中时:会像小蝌蚪一样出现紫色的尾巴,然后慢慢沉入水底,一点点的向水中扩散。

搅拌后:高锰酸钾均匀的溶解在水中,不能看到它的颗粒。

5、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浮在水面上),说明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会变成乳状的液体),这说明(食用油在加入洗洁精后可以溶解)。

6、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7、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8、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被搅动)有关。水果糖在水中快速溶解的方法:①搅拌②加热或者用热水③碾碎。

9、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

10、水能溶解(固体)、(液体),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

11、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如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12、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或(加热)的方法进行分离。

1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内焰)、(外焰)、(焰芯)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14、浓盐水的底部有未溶解的食盐,可以用(加热)的方法让它溶解。

15、食盐溶解与水的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16、酒精灯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2)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3)用完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17、酒精灯中的究竟万一洒出后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18、青少年应该饮用的水是(生态水)。

实验一:制定一个“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研究计划。

要研究的问题: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研究地准备(实验材料):量筒、天平、小匙、搅拌棒、食盐、记录单。

研究方法:1.用量筒取100毫升的水倒入杯中。2、用天平把食盐分成两克一份。3、把第一份食盐用小匙投入水中,并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使食盐完全溶解。然后再按照这样的方法投入第二份、第三份、第四份……直到加入的食盐不能再溶解为止。4、统计一共溶解了多少克食盐,并填写记录单。

经过运用实验计划,最后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100毫升水能溶解大约36克食盐.

实验二:描述实验过程

食盐在热水与冷水中溶解的快慢一样吗?不一样。

要想证明对这个问题的猜想,你选用的实验材料是:热水、冷水各一杯、两份同样多的食盐

在这个对比实验中只有 冷水、热水 一对条件是不一样的。

实验过程:取相同多的热水和冷水各一杯,将两份同样多的食盐同时放入水中。

实验想象:放入热水中的食盐溶解快,放入冷水中的食盐溶解慢。

实验结论:食盐在热水中溶解的快。

这个结论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是:用热水冲感冒冲剂比用冷水冲溶解快。

实验三:除了利用搅拌、加温外,还有可以加快水果糖溶解的方法。请根据下面的提示结合你做过的一种实验描述一下。实验材料:水果糖2块、杯子两个、水、锤子1把

实验过程:把一块水果糖用锤子碾碎,将碾碎的水果糖和另外一块水果糖分别同时放到盛有水的杯子中。

实验现象:碾碎的水果糖放进水中就开始融化了,溶解比较快;整块的水果糖则融化得很慢。

实验结论:碾碎可以使水果糖的溶解加快。

实验四:回忆课上做过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实验,完成:

面粉



食盐

高锰酸钾

能否看见颗粒





不能

不能

分布是否均匀









是否有沉淀出现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不能

不能

是溶解还是没有溶解

没有溶解

没有溶解

溶解

溶解

根据以上实验,总结什么情况下物质才溶解: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实验五:“胶水、醋、酒精、和食用油能在水中溶解吗”实验你是怎样完成的?

你的预测:我认为胶水、醋和酒精能在水中溶解,食用油不能溶解。

实① 分别在试管中加入10至15毫升水。②分别往试管中加入1至2毫升醋、酒精和食用油。③充分振荡后,静置一会儿。

液体之间的溶解记录表

溶解过程

胶 水



酒 精

食 用 油

怎样进入到水中

先沉入水底并蜷缩在底部

直接与水混合
科学知识 中国科学知识

直接与水混合

浮在水面上

在水中怎样扩散

缓慢扩散

扩散较快

扩散较快

不扩散

是否溶解

溶解

溶解

溶解

不溶解

实验结论:胶水、醋、酒精在水中能够溶解,食用油不能在水中溶解。

往食用油中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的洗涤剂,震荡后(食用油会溶解)。

二单元(溶解)

1、 怎样判断物质是否在水中溶解了?

①观察是否有沉淀,有就没溶解 ②是否能过滤出来,如果能,就是没有溶解。

2、 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中,只有食盐和高锰酸钾可以溶解于水。

3、 胶水能溶解于水,洗发液也是可以溶解于水的,只是后者需要玻璃棒充分搅拌才能溶解。

4、 醋和酒精可以溶解于水,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

5、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水中还能溶解少量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

6、 怎样加速溶解?①把要溶解的物质压碎变小 ②可以加热或者用热水 ③用搅拌的方法。

7、 一杯水不能无限的溶解食盐。

8、 食盐不能随着盐水的蒸发而蒸发掉。

9、 我们可以用蒸发方法,把食盐从盐水里分离出来,分离出食盐.海盐是把海水引进盐田,利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

1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数外焰的温度最高。

11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胶水、方糖、洗发水、醋、酒精、油.

-----能溶解的有:食盐、高锰酸钾、方糖、洗发水、醋、酒精和胶水

四(上)科学第二单元《溶解》复习提纲

2-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2-1.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

2-1.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2-2.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

2-2.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轻轻摇晃杯子以后: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充分搅拌高锰酸钾后: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

2-2.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变化、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定、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2-3.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

2-3.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

2-4.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2-5.切碎、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2-6. 在100毫升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约是36克。

2-6.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2-7.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的材料有: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火柴、湿抹布。

2-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2-7.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2-7.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2-7.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实验一:制定一个“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研究计划。

要研究的问题: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研究地准备(实验材料):量筒、天平、小匙、搅拌棒、食盐、记录单

研究方法:

1.用量筒取100毫升的水倒入杯中。2、用天平把食盐分成两克一份。3、把第一份食盐用小匙投入水中,并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使食盐完全溶解。然后再按照这样的方法投入第二份、第三份、第四份……直到加入的食盐不能再溶解为止。4、统计一共溶解了多少克食盐。

研究结论:100毫升水能溶解大约36克食盐.

实验二:“胶水、醋、酒精、和食用油能在水中溶解吗”实验你是怎样完成的?

你的预测:我认为胶水、醋和酒精能在水中溶解,食用油不能溶解。

实验过程:

①分别在试管中加入10至15毫升水。②分别往试管中加入1至2毫升醋、酒精和食用油。③充分振荡后,静置一会儿。 液体之间的溶解记录表

溶解过程

胶 水



酒 精

食 用 油

怎样进入到水中

先沉入水底并蜷缩在底部

直接与水混合

直接与水混合

浮在水面上

在水中怎样扩散

缓慢扩散

扩散较快

扩散较快

不扩散

是否溶解

溶解

溶解

溶解

不溶解

实验结论:胶水、醋、酒精在水中能够溶解,食用油不能在水中溶解。

往食用油中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的洗涤剂,震荡后(食用油会溶解)。

实验三:回忆课上做过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实验,完成:

面粉



食盐

高锰酸钾

能否看见颗粒





不能

不能

分布是否均匀









是否有沉淀出现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不能

不能

是溶解还是没有溶解

没有溶解

没有溶解

溶解

溶解

根据以上实验,总结什么情况下物质才溶解: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第三单元——声音知识点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4、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5、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6、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7、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8、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

9、(过高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10、描述人感受声音的过程: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震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引起鼓膜振动。耳朵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验过程:

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11、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变轻地方法:用手捂住发声罐、用纸包住发声罐。

12、人们生活中减少噪音的方法:安装双层玻璃、安装汽车消声器。

14、应用题: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的紧,声音就(高),拉得松,声音就(低);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就(强),轻轻拨,声音就(弱)。

试验一:以小组为单位,探索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发出的音高的变化:

我制定的研究方案:

(1)、先进行预测。随着尺子伸出桌面部分长度的变化,音高可能会怎样变化。

(2)、再进行实验。实验前需要确定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比如8厘米、12厘米、16厘米、20厘米等;再按照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变化顺序依次进行试验。能够听到四种不同的音高:高、较高、较低、低。

(3)、记录看到的、听到的内容。 振动尺子——我听到的看到的观察记录表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厘米)

我的预测

我听到的

我看到的

音高的

变化顺序

音高

振动的快慢

音高

振动快慢

8









音高的变化规律是:由高到较高、较低、低。

12

较高

较快

较高

较快

16

较低

较慢

较低

较慢

20









实验结论:尺子伸出越长

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第二单元(声音)

12、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字母表示音调,数字表示振动次数。

13、什么是振动物体?一个物体(比如音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的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振动物体。

14、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15、怎样描述声音的强弱?声间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

16、怎样描述音高?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它表示物体一秒钟振动的次数。

17、伸出桌面的尺子的长度越长声音就越低。

18、声音是怎样进行传播的?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体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19、声音在真空的情况下不能传播声音。

20、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的。

21、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的周围空气发生的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敲打鼓膜并使它振动,耳朵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导致听觉神经的移动,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22、怎样避免听力受到伤害?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23、在古代战场上,没有现代一些设备,想早点知道大批敌军来临,你有什么办法?你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可以把耳朵贴在地上,听一听有没有从远处传来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判断了,根据的是声音可以在不同物体中传播,所以也可以在大地里传播。

第三单元《声音》复习提纲

1.音叉是一种发生仪器,用来 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

3.我们可以用高,低 ,强,弱对声音进行分类,描述和记录.

5.我们说话时能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6.我们身上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它是耳朵里的鼓膜 .

7.一个物体(比如音叉,钢尺,橡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 不断重复地做 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

8.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9.声音有高有低,有强有弱.

10.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音量 来描述,振动 幅度 越大,声音越 强 ,振动 幅度 越小,声音越 弱 .音量单位是 分贝 .

11.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音高 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 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声音越 高 ,物体振动的越 慢,声音越 低 .音高的单位是 赫兹 ,它表示的是物体一秒钟 振动 的次数 .

12.在拨动钢尺或塑料尺的实验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尺子振动幅度 和音量之间的关系.

13.尺子伸出桌子的 长度 与音高变化有关系.

用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4厘米和8厘米的钢尺,伸出桌面短,听到声音(高 ),伸出桌面长,听到声音( 低 );把钢尺伸出桌面8厘米,轻轻拨动时声音(弱 ),用力拨动时声音( 强 )。

14.声音以 波 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 物体 时,会使物体产生 振动 ,声音就是这样通过 各种物质,从 一个地方传播到 另外 一个地方的.

15.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

16如果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抽掉,里面就成了 真空 .由于缺少声音传播所需要的 物质,所以听不到声音.

17在月球上,没有 空气 ,即没有传播振动的 物质 ,宇航员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使用 无线电 设备.

18.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时,回引起水的 振动 ,这说明 振动 是可以传播 .

19.从听诊器中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空气 和 橡胶管 传播的.

20.正在游泳的人引起水的 振动 而发声,这主要是因为 水 能传播声音.

21.声音能在 固体,液体 , 气体中传播.不能在 真空 中传播.

2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 340 米, 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 1450 米.声音在铁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 5000 米

23.我们怎么听到声音的?

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她周围的空气发生 振动 ,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 ,敲打 鼓膜 ,并使它 振动.耳朵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 传到充满液体的 内耳 ,引起液体的 振动 .大脑接受了 听觉神经 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觉到了声音.

24我们的耳朵里有一个鼓膜,它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 产生振动 .

25鼓膜很薄而且 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 产生振动 .

26我们的耳朵可分为 外耳 ,中耳 ,内耳 三部分.

27.耳廓的作用:收集声音, 耳道的作用:传递声音, 鼓膜的作用:引起振动, 听觉神经的作用:向大脑报告信息.

28.声音大时,鼓膜振动得快,声音小时,鼓膜振动的慢.

29.鼓膜很薄,如果外界声音特别大时,会使鼓膜穿孔.

30.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

33.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 捂住耳朵 或 戴上保护装置.

34.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会使听觉器官产生 疲劳 或 造成损伤 ,从而导致听力下降.

35一旦听力严重下降,通常需要配戴 助听器 ,这种小的电子扩音器能帮助人们使声音 放大.

36在塑料罐里放几粒豆子,做成一个发声装置-------发声罐.

38.当别人咀嚼脆饼时,你听到的声音很小,而你自己咀嚼时听到的声音大,这是因为前者的声音靠空气传播,后者的声音靠固体传播,固体传播声音较强.

11、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的紧,声音(高),拉得松,声音( 低 );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 强 ),轻轻拨,声音( 弱 )。

12、用相同的力敲打盛水的玻璃杯子的杯口,水越满,听到的声音越( 低 )。

四年级科学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知识点

1、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

2、我们的身体了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它(支撑)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3、(骨骼)与(关节)、(肌肉)协调工作,我们才能运动。

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5、(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我们的(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6、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

7、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全身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8、(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的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9、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

10、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

11、(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

牙齿的作用是(切磨),舌头的作用是(搅拌),唾液的作用是(润湿)。

12、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我们的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

13、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表明牙齿在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细嚼慢咽是牙齿将食物充分的磨碎,这样有利于食物在体内的消化。

14、(经常刷牙)可以防止蛀牙。

1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16、(达?芬奇)画的人体草图被称为第一张精确的人体画。

17、人体的骨骼具有(支持躯体)、(塑造体型)和(保护内脏)的功能。

18、人每天应补充大约(2500毫升)水。

19、台灯所用的蛇皮管类似(脊柱)的结构;天线的万向节相当于(肩关节);门窗上的合页类似(关节);起重机吊臂相当于(手臂上的骨骼),起重机液压动力相当于(肌肉)。

20、填写各部位名称:

21、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的比较

气体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吸进身体的空气

78%

21%

0.03%

0.97%

呼出体外的气体

78%

16%

4%

2%

由此得出的结论:人呼吸时吸进去的只要是氧气,呼出来的是二氧化碳。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复习提纲

4-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 头、颈、躯干、四肢 四部分组成。

4-1.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工作时总是由多个部位 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4-1.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 直接观察 ,内部特点可以 借助一些工具 ,可用看、听、闻、摸的方法感觉。4-2.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 骨骼 。骨骼 支撑着 我们的身体, 保护着 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不能独立运动。

4-2.人体的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形式也不同。4-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

4-3.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 、 肺 等。4-3.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4-3.为什么运动时呼吸会加快?因为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比平时多的气体。4-3.经常锻炼身体,会提高我们的呼吸能力,增大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4-3.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4-4.人体需要的氧气由 肺 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 心脏 通过 血管 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4-4.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离开心脏,心肌舒张,血液回到心脏。4-5.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 口腔、食管、胃、小肠 和 大肠。食物被食管运输 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 磨碎 和 分解 的,在小肠里被 吸收 。

4-5.如果食物在体内消化得好,我们就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的生长提供养料。

4-6.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 牙齿、舌头、唾液 共同完成的。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我有 8 个)、犬齿(我有 4 个)、臼齿(我有 20 个)。

4-6.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4-6.如果牙齿不好,消化就会受到影响,还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运动。4-7.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4-7.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

4-7.人体的每个消化器官都在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们爱护。我们跳动起来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都会增加。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

33、人的身体的左右两部分是对称的。

34、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35、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36、我们跳动起来为什么会心跳加快?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血液。所以心跳逐渐加快,以便输出更多的血液。

37、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38、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等。

39、运动会使心脏强壮,肺活量增大,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氧气,消化食物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生长提供养料。

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题 姓名:

一、天气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 ),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风向)、(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风向)。4、测量气温要选择(通风)的地方。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中午)的气温最高。5、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7、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 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10~25毫米是(中雨),50~100毫米是(暴雨),小于(10毫米)是小雨。11、(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12、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

二、溶解

1、过滤时,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贴)烧杯的内壁,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 )滤纸的边缘。2、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分离。3、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弱)。4、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搅拌)有关。5、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

6、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7、水中的动植物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8、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9、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

1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三、声音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的物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4、(鼓膜)是人们身上的一个非常灵敏、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

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6、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7、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8、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同物体中传播声音的本领(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9、(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月球上,因为没有(空气),所以两个人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10、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中的(鼓膜)。11、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的紧,声音(高),拉得松,声音(低);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强),轻轻拨,声音(弱)。12、用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4厘米和8厘米的钢尺,伸出桌面短,听到声音(高),伸出桌面长,听到声音(低);把钢尺伸出桌面8厘米,轻轻拨动时声音(弱),用力拨动时声音(强)。

四、我们的身体

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

2、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它(支持)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3、骨骼与(关节)、(肌肉)协调工作,我们才能运动。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增加,但(氮气)不变。5、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全身各处,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在排出体外。

6、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等。7、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流出)心脏,心肌舒张,血液(流回)心脏。8、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9、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

10、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我们的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

11、人在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能量),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多(氧气),需要的能量来自(小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12、口腔里的牙齿能(磨碎食物),舌头能(搅拌),唾液可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1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肺活量)增大,(心脏)强健。

四年级科学一至四单元判断题

一单元、判断题

1、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 ( 错 )

2、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 ( 对 )

3、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 (错 )

4、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12个等级。 ( 错 )

5、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对 )

6、同一时间,任何地方的温度是一样的。 ( 错 )

7、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 对 )

8、当天空被云覆盖四分之一左右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多云。 ( 错 )

9、在雨量器的容器中,水面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 对 )

10、今天下了中雨,我知道降水量在25--50毫米之间。( 错 )

11、晴天的时候,天空中是没有云的。  (错   )

12、温度、风向、降水量、云量都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  对  )

13、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就是北风。( 对  )

二单元、判断题

1、可溶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没有限度的。 ( 错 )

2、溶解的速度只与物质本身有关,与其他条件无关。( 错 )

3、酒精能在水中溶解,但水不能在酒精中溶解。 ( 错 )

4、空气不能在水中溶解。 ( 错 )

5、我们通常利用酒精灯的内焰给物体加热。 (错 )

6、两块肥皂同时放入装水的杯子中,放在热水中的溶解的快。 ( 对 )

7、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分离出来。 ( 错 )

8、在“搅拌是否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实验中,两个杯子中水可以不一样多。 ( 错 )

9、在“比较水温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中,我们可以在其中的一个杯子中搅拌。 (错 )

10、把盐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也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 对 )

11、所有液体都可以溶解在水中。( 错 )

12、酒精灯温度最高的是焰心部分。 (错 )

13、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强。 ( 错 )

14、石棉网的作用是让物体加热的更快。 ( 错 )

15、肥皂粉、鸡精、面粉、白酒都可以溶解在水中。 ( 错 )

16、一些液体不能溶解在水中,但可以溶解在其他液体中。 (对 )

17、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大有小的。(对 )

18、为了过滤更多的液体,漏斗里的液体可以超过滤纸的边缘。(错 )

三单元、判断题

1.耳朵可以长时间使用,所以也可以长时间使用耳塞听音乐( 错 )

2.噪声只会影响我们的听力,与身体健康没有多大关系。( 错 )

3、当尺子伸出桌面的距离越短,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 对 )

4、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主要是靠空气传播的,但是固体、液体也是能传播声音的。 ( 对 )

5、物体一般都能传播声音,它们传播声音的本领有所不同。(对 )

6、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并不看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不振动。(错 )

7、嘈杂刺耳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 对 )

8、被敲打后的音叉放在水里水花飞溅,是因为音叉在振动。( 对 )

9、物体发出声音的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对  )

10、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高。( 错  )

11、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系。  (  对 )

12、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  (  对  )

四单元、判断题

1、身体工作时,需要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对 )

2、骨骼能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输送营养。  ( 错 )

3、我们呼出来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  ( 错 )

4、锻炼身体可以增大肺活量,增强心肌。  ( 对  )

5、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回到心脏。  ( 对 )

6、食物进入人体后,先后经过口腔、食管、胃、大肠、小肠。(  错 )

7、口腔对食物的初步消化,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  ( 对  )

8、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氧气,所以呼吸次数会增加。  ( 对  )

9、运动时,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多的氧气。  ( 对 )

10、食物中的养分是在胃中被吸收的。  (错   )

12、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同。(  对 )

13、在呼吸器官中,气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错  )

14、消化食物时,不需要消耗氧气。 ( 错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189761.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科学研究的艺术(八) 中国艺术科学研究所

(续七)科学研究的艺术(八)夏五四/摘到这一步的时候,研究人员可以将课题分割成若干公式化的问题,并开始从实验入手。在准备工作阶段,科学研究人员不应消极地用资料充斥头脑,而应该寻找现有知识上的空挡、不同作者报

说说你身边的科学知识 身边的科学知识大全

我们身边有很多看似很平常的现象,其实都是蕴含着科学道理的。比如夏天要穿颜色浅的衣服是因为浅色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比深色要少。你们还知道身边的哪些科学知识呢,都来说说吧!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发表日期:2010年1月28日为什么肥皂泡总先上升后下降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看到一些小朋友吹肥皂泡,一个个小肥皂泡从吸管中飞出,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美丽的色彩。此时,小朋友们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我们大人也常希望肥皂泡能飘浮于空中,形成一

科学知识 中国科学知识

四(上)科学第一单元《天气》复习提纲1-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1-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1-1.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温度

声明:《科学知识 中国科学知识》为网友那些年的小幸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