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文化与寒食风俗 民宿业与当地风俗文化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唐代诗人卢象的《寒食》诗句,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寒食节是为纪念介之推而设的原委。子推,是对介之推的尊称。他曾随重耳流亡十九年,历尽艰险,并割股肉为其充饥。重耳回国即位为文公后,封赏功臣竟忘了曾与他患难与共的这位贤臣。“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遂偕母上绵山隐居。后有人赋《龙蛇歌》为他鸣不平。其辞曰:“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雨露。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见《吕氏春秋》)。晋文公以看到这首歌才想到了介之推,便率文武随从上绵山寻找。为迫使子推出山,下令三面举火。但子推母子初衷不改,相抱被焚于一株大柳树下。晋文公为表示对贤臣的怀念并铭记自己的过失,环绵上田封之以为介山,并下令在其母子忌日不许动烟火,寒食节即由此而来。《庄子·盗跖》载:“介之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之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屈原在《九章·惜往日》中吟咏道:“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都是对这段历史的生动记述。   寒食节的确切时间,历来说法不一。南朝宋代范晔《后汉书.周举传》载:“太原一郡,旧俗以介之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南宋周密《癸辛杂识》云:“绵上火禁,升平时禁七日,丧乱以来犹三日。”而被普遍认可的则是南朝梁宗怀《荆楚岁时记》所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另外还有寒食节在清明前一日、二日、三日之说。其实,寒食.清明早已成为一个节日。据战国时期吕不韦等人所著《吕氏春秋》说:第二年寒食节的翌日,晋文公又来到绵山上的那株大柳树下,发现这棵被烧死的树又奇迹般地复活了。他十分惊喜,便折了几根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这青青柳枝使他回忆起介之推割股时对他的希望:“我不求任何封赏,只愿您做个清明的国君。”于是晋文公又把这棵树封为“清明柳”,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一、寒食禁烟

古代寒食节也叫“禁烟节”,每岁到这一时节,要求国人家家禁止生火,皆吃冷食。禁烟是节日里最主要甚至是必须的措施。关于介子禁烟和立枯说最早可见于战国时屈子的怀介辞文。但更为详实的禁烟说见于西汉末年无神论者桓谭撰著的《新论》,该文中曰:“太原郡,隆冬不火食五日,虽病不敢触犯,王者宜应改易。”这里说的寒食禁烟是“不火食五日”。到东汉时期,名重朝廷的尚书周举初在并州任刺史时,当时并州之民视介之推为乡神,士民每年冬季怕神灵不乐见火,于是“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后汉书·周举传》。周举为革除这一愚民陋俗,曾左右为难,找不到有效办法,后使用求神告庙之策,“作吊书以置之推之庙,言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据《太平御览》和《潞安府志》载,周举移书介庙之后,寒食节断火改为三日。《周举传》文中则曰:这次移书介庙后,从此“使还温食,众惑稍解,风俗颇革”。但到东汉末年,晋省一带寒食风俗又愈演愈烈,每冬禁火发展到一百零五天。魏武帝(曹操)在一次北上太行之行中,备尝冰雪溪谷之苦,途中,闻说“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之推”,感觉“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于是,下文令禁绝(历史上名曰《明罚令》),文中规定:“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潞安府志·曹操禁绝火令》)。

东晋成帝七年(即后赵建平三年,公元332),一次史无前例的大冰雹起自西河介山,冰雹大如鸡子,平地三尺,行人禽兽死者万数。冰雹所到处,太原、乐平、武乡、赵郡、广平、钜鹿等地千余里,树木摧折,禾稼荡然(介休、武乡、广平、钜鹿等州县志书都有记载)。当时,后赵帝王石勒在东堂问中书令徐光下冰雹之因,光曰:去年,帝禁寒食。帝乡之神介之推,历代为世人所尊,介山左右之田为晋文公祭介子推田,这一带百姓奉祀介子推,士民们愿寒食禁火可任其随便。帝纵不能让天下人心同尔。由是,勒乃下诏书曰:“寒食既并州旧风,朕生其俗……之推历代攸尊,请普复寒食,更为植嘉树,立祠堂,给户奉祀。”(见《晋书·石勒载记》)。

北魏延兴四年(474),太和十六年(492)二月、太和二十年二月,魏孝文帝连续三次禁断寒食,第三次令文中曰:“……除介山之邑听为,寒食自余禁断。”寒食节历经几朝当政者屡屡禁断所以能相沿持续,除了国人追悯昔贤,不忍介之推英灵泯没外,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后来的寒食节最终选定在冬至后第一百零五天,即清明节令期间。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煮醴酪》文中讲述了晋文公以绵上之田追封介之推后,接下来又曰:“于今,介山林木遥望尽黑,为火绕状。又有抱树之形。世世祠祀,颇有神验。百姓哀之,忌日为之断火,煮醴而食之,名曰寒食,盖清明节前一日是也。中国流行,遂为常俗”。清明节令期间过寒食禁烟节,春暖花开,阳和布泽,不仅能消除当政者担忧的“隆冬冷食,残损民命”的后患,而且趁这一时节出外春游,拜扫亲人坟墓,开展一些各个层次人士喜闻乐见的活动都提供了优良的环境条件。

隋唐时期,寒食节主要活动项目已逐渐演变为关系千家万户的祭祖扫墓,而为纪念介之推举行的禁烟吃冷食已退据到次席。尽管如此,国人仍对节日里的禁烟大事不敢掉以轻心。唐宋以来,诗人反映寒食节禁火的作品比比皆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寒食夜里住在绵山脚下的冷泉驿,写出禁火感受曰:“介山当驿秀,汾水绕关斜,自怯春寒苦,哪堪禁火赊(长久难熬)”;唐宋时期寒食禁烟连皇宫内都不得例外。反映皇宫寒食禁烟脍炙人口的诗句如韩翃《寒食》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唐诗人元稹《连昌宫词》句:“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树绿”;北宋文学家李方叔《寒食》句:“千株密炬出严闉,走马天街赐近臣”;宋人宋白《宫词百首》句“寒食宫中也禁烟,郁金堂北画秋千”……寒食节禁烟尽管皇家有“赐近臣蜡烛”的灵话机动对策,但寒食传统习俗禁火冷食连皇室也受到约束,这毕竟是铁一般的事实。

南宋有名词人画家周密在其《癸辛杂识》中记载有一段关于寒食节官家查处百姓对禁火执行情况的详实故事。文中讲:

绵上火禁,升平时禁七日,丧乱之年则禁三日。寒食这一天,乡里社长一伙要挨家户用鸡毛查拨各家灶灰,鸡毛稍焦卷,说明这家没禁火,就要罚香纸钱。特殊有病及年老不能吃冷食者,要么认罚,要么到介公庙求神卜卦。卜到吉,可燃用木炭,如卜到不吉,则宁让死也不让用火。百姓无奈,大冷天想吃点热东西,“或以食暴日中,或埋食器于羊马粪窖”。《癸辛杂识》中还提到,“相传火禁不严,则有风电之变。”还曰:“火禁中虽冷,食无致病者”。

宋元以降,寒食禁烟之俗依旧不衰。介山为介之推封田所在,该山回銮寺自宋代起便建立起“每节清明,大地禁火”之碑,警示于民;《汾州府志》在古迹一目中也记有“府治南一里有禁火台,土人以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祭介之推于此”。据明代都穆撰《南濠诗话》载,元代僧人圆至,本人工于古文,诗尤清婉。其《寒食》诗有句曰:“清明院落无灯火,独绕迥廊体夜香”。这里显然告诉人们,元代时,僧人居住的古庙院落里也行禁烟之俗。

南宋时期,非当寒食节禁烟之俗不衰,而且在当时人眼中,有关寒食节日里的其它活动都视为“过禁烟”。《乾淳岁时记》有一则蒋苑使利用自己的小园圃仿效皇宫禁苑过“禁烟节”的记载,言其小圃内“花木周匝,亭榭奇巧,春时悉以所有书画、玩器等物罗列满前……闹竿、花兰之类皆镂丝、玉、金为之,极其精妙。且立标竿、射垛、秋千、梭门、斗鸡、蹴鞠诸戏,以娱游客。衣冠士女至者,招邀杯酒。”最后讲这叫“过禁烟乃已”;《西湖志余》中还记载有南宋淳熙年间,游人禁烟节游西湖时争售一废弃游舟的故事。原来废弃游舟系浪荡子王生与名妓陶师儿在一个夜晚,乘此舟来到湖心,然后相抱投入湖中,都人曾作“长桥月”“短桥月”歌之,此舟从此成为弃物,多年无人敢乘用。有一年禁烟节踏春时节,士女阗沓,舟发如蚁,一些游客等至日午,然莲舫渔艇也无泊岸者,有人问到岸前那只废弃之舟,有多事者便提到王陶投湖的故事,此人笑曰:这有啥可怕,正佳,正要得此舟玩。“即具杯馔入舟,遍游湖曲,尽兴而归。自后,人皆为美谈,争求此舟,殆无虚日,其价反倍于他舟。”

明清以来,寒食禁烟之风有所淡化,但在一些地区其俗犹存,安徽宁国府一带清明节扫墓以竹悬纸钱而插,或取青艾为饼,《府志》中说这叫“存禁烟寒食之意”。清代有关绵山《吊介之推》诗文中也不乏禁烟之句作:“忌坂空残烧,清明尚禁烟”(祝德麟《绵上》诗句);“千家禁火寒三月,万古忠魂寄一丘”(任锐《介林和傅青主壁间韵》句)。

二、寒食展墓

当今清明节扫墓,隋唐五代时期称寒食展墓。其过程大致是寒食节这一天,一家人或一族人一同到先祖坟地,然后致祭、添土、挂纸钱。因这项活动与千家万户的生老死葬休戚相关,因而在民间尤为看重。但在唐代开元年代之前,民间盛行的这种拜墓活动还被视为“野祭”。唐开元二十年(732),唐玄宗组织官方编修五礼时,为了给世人这种追贤思孝的“野祭”正名,特敕令将寒食节上墓编入五礼之中的第一项吉礼中,使其永为恒式。此后,寒食节展墓名正言顺地成为官方认同倡导的拜扫礼节。皇家人君从此也挤身于寒食祭陵展墓行列。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在其撰修的《新五代史·晋家人传》中曰:“寒食野祭,而焚纸钱,中国几何其不为夷狄矣!按唐开元敕,寒食上墓,同拜扫礼。盖唐许士庶之家行之,而人君无此礼也”。欧阳修还在《晋出帝论》文中讲五代几朝的皇帝“每年寒食出祭,谓之破散”,系“礼乐崩坏,三纲五常之道绝而先王之制度”。事实上,皇家上墓并不始于五代。据史载,隋炀帝曾在江都对太守们曰:你们富贵了不回乡认宗,等于穿锦锈衣黑夜行走。于是,敕卢江郡设三千人会,赐米麦六千石,让剌史们回去“谒坟墓,宴故老”,当时来护儿从驾江都,“亦赐物千段,令上先人坟,宴父老”。唐代早于开元年间的唐中宗时期,魏元忠请求回乡上墓拜扫,中宗特赐银千两。唐宪宗元和元年(806)三月,诏常参官寒食节拜墓,归定在畿内听假月往还,他州府以“奏取进止”。这也是提倡朝官寒食拜扫祖墓也(见《旧唐书·宪宗本纪》)。

宋代以后,缘于寒食节一百五与清明节长期处在同一令节期间,寒食展墓内容基本相沿不变,但寒食名称历经数百年演变,逐渐被“清明”所替代。南宋吴自牧撰《梦梁录》曰:“清明日,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南宋孟元老撰十卷《东京梦华录》中记有朝廷清明节期间(不是二十四节的清明节)有关扫墓活动的安排:“清明节,禁中前半月发宫人车马朝陵,宗室、南班近亲亦分遣谐诸陵坟,从人皆紫衫、白绢、三角子青行缠,皆系官给。节日禁中出车马,诣奉先寺道者,院祀诸宫入坟墓非金妆,绀幰、锦额、珠廉,绣扇双遮,纱笼前导。”明诗人黄省曾写的《洪武宫词》中,有一首为宫廷中扫墓的记实之作:“长春门里清明日,上苑兰风花鸟繁,焚却纸钱啼泣罢,又随龙辇向西园”。

中国地域广阔,历史久远,国人传统的寒食拜墓俗非当是千百年持续不衰,而且所普及之区域也相当广泛。这里不妨重点摘录各地区在明清期间所编修的志书中的一些相关资料。

据《顺天府志》(今北京区域)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纸活),灿灿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有歌者、哭笑无端,哀往而乐珂,回也……”;《畿辅通志》载真定府风俗曰:“清明男女皆插柳,挈脯糒牲醴楮钱,奠培先垄。事毕,藉草飨馂……”;《西安府志》载:“清明予日添土墓上,办香楮巾帕,具酒肴糕饼,招服亲男女诣墓,曰拜扫。祭肴焚楮毕,留少许挂墓头。男女以次分席而飨。少年有携风筝火炮者。此举必在清明前数日,亦古人寒食遗意也。”又“有祭日上新坟,三年乃止”;苏州府《嘉定县志》载:“清明前两日谓之寒食,人有新亡者其家必悲痛,名新寒食。至戚则往,祭其几筵,俗呼排座。三月三日,男女戴荠花……清明前后十余日,士女拈香,阗塞塘路,楼船野舫,充满溪河。附近村坊各以船载楮帛、鸣金、张帜、交纳庙内,堆积如山,名曰‘解钱粮’。又有买卖赶趁货物,戏具及开场赌卜,乡城毕集。”;常州府《江阴县志》载:“清明扫墓,挂白纸钱松揪上”;《武昌县志》载:“清明扫旧墓,挂楮钱,男女环冢而哭。”地处西北地区的《平凉府志》载华亭、固原一带风俗曰:“二月祭墓,葬末十年者,召亲朋或助祭肴,献享毕,乐饮至暮,尽社前止。社后祭十年前墓。如新墓,仪尽百六而止。三月清明祭祖妣,插柳、观河津、赏花、群饮泾上……”;《成都府志》载:“寒食出大东门早宴,移忠院晚宴。大慈寺设厅。曩时(从前)寒食,太守先设酒馔于郊,祭鬼物之无依者,谓之遥享。后置广仁院,以葬死而无主者。乃遣官临祭之。而民间上坟者各集于郊外。天禧二年(1018),赵公稹尝开西楼亭榭,俾士庶游观,太守会宾僚凡浃旬(十日),此最府庭游宴之盛。近岁自二月即开园,逾月而后罢”;直隶州四川《嘉定州志》载曰:“清明之祭不过社日。清明节首插柳枝,又瓶贮献于佛神。前十日之内后先携具上坟,谓之踏青。男妇随便,此后农工蚕事各趁其忙”;四川西部区域《六全六番志》记载:“清明扫墓,亦挈酒肉具楮钱,遍山谷以祭。是日竞簪柳,家作清明磨,磨米粉为实,赤豆馅于中,外束菜叶如带,名菜卷子,家相馈遣无……”;《杭州府志》载:“清明前三日为寒食节。人家皆插檐柳,虽曲坊小巷亦青青可爱……南北两山墓祭者尤多。提携男女,酒壶淆榼,村店山家分馂。游息至暮则花鼓土宜,捆载而归,尼庵道院寻芳讨胜,各有买卖赶趁等人,无日不在春风歌舞中也。”;江西南昌府俗以清明节以竹悬纸插之,谓之“标坟”;这个省的《抚州府志》记载:“清明扫墓,道路如织,民间皆用大豕肥羊,先路必以鼓吹,归而饮膰,常有醉饱争斗之事”;湖南省永州府《道州志》载:“寒食前后,家家具纸币牲醴,上丘垅祭祖先为额例,谓之挂扫,其妇女逐队出野,哭新奠旧,纷纷如云。”;山东兖州府滋阳、阳谷、曹州、邹县,清明先一日为寒食,士女要“登墓标楮钱,增新土于冢上”,这个府的定陶县,清明“少长皆戴柳枝,……女者嫁者归宁(回娘家归宗)。”;云南《顺宁府志》载:“清明有拜扫之例,郡人先后行之”,志书称此俗为“诚谨可风,不类登游侈靡也。”;广右垂镇——广西《平乐府志》载:“清明祭墓,新葬老少聚哭,远年则否。”辖地海南岛的《琼州志》载:“清明男女插柳,以米易海蛳咂之,”岛上的澄迈县,清明节则要“先期添墓土,除草莱,曰拔墓。至期,男女带酒肴上墓,张挂纸钱,宴饮而归。”;地处沿海福建《兴化府志》载:“清明各家以鼠曲和米粉为稞,具醴展谒丘墓。”;福建《漳州府志》:“清明插柳户上,是日多墓祭,闾巷妇人或有盛服靓妆,带蔷薇花出郭,逐队行者。”福建《福宁府志》:“清明家插柳于门,履先茔,扫松揪,具牲醴羹饭祭墓。会族享馂。有新入葬者则曰登新墓。祭礼倍厚,大会亲族于茔次。”寒食清明节中华大地“千家皆展墓,九原飞纸钱”,“生身不忘宗,千里赶上坟。”此俗台湾宝岛也不例外,据《台湾府志》载:“清明日人家展谒坟墓,舆步壶浆,络绎郊原,祭毕籍草衔杯,递为酬劝,薄暮乃归。”寒食展墓之俗因其魂系祖脉,根连骨肉,至今已演变为四海同祭,九原焚帛,生者展孝,鬼神享食的天下第一祭日。如今改革开放,遍布世界各地的中华海外侨属每逢清明祭扫期间,不远万里,扶老携幼,络绎于各地口岸。展墓之俗有人称之为“聚国魂”,其纽带与召唤功用可见一斑。

三、寒食插柳

寒食俗尚又一标志是家家要插柳。

寒食俗插柳历史悠久,南北朝时期梁宗懔撰《荆楚岁时记》记载:“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

柳为落叶乔木,阳春始发,枝条柔韧,叶似春风裁剪,枝干纵横倒顺,插之皆可成活。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还介绍用柳枝熬汤煮小米作饭,洒面滚成珠子,晒干装袋,悬于风处,每用即烧开水下米,煮“络索米”,此法可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食下不化及翻胃噎膈等症”。《物类相感志》则有“清明柳条可止酱醋潮溢”的记载。

缘于柳是寒食节的象征之物,历代诗人在寒食节期间的咏题作也很多,唐诗人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曰“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唐诗人李商隐《柳》作曰:“灞桥已攀行客手,楚宫先聘舞姬腰。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唐诗人贺知章《咏柳》名句曰:“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宋代大文豪苏轼《咏柳》作曰:“长恨漫天柳絮轻,只将飞舞逐清明”;宋诗人方岳《柳》句;“粥香饧白清明近,斗挽柔条插画檐”;金代诗人吕中孚《柳》绝句:“风外丝丝袅绿烟,轻花初破不成绵,却嫌官路逢寒食,恼乱离愁似去年”;元诗人元淮《咏柳》作曰:“昼长舞得东风困,半倚秋千半拂墙”;明诗人黄世康《新柳篇》句曰:“离亭欲折未堪折,昨夜回风复回雪,黯黯妆成寒食天,毵毵怯近清明节”……宋代词人仲殊、晏几道、柳永、方千里、陈允平、周邦彦、吴文英等也有寒食节咏柳不俗之作,如晏几道《浣溪沙·柳》词曰:“二月风和到碧城,万条千缕录相迎,舞烟弄日过清明;妆镜巧眉偷叶样,歌台妍曲借枝名,晚秋霜霰莫无情”;柳永《玉楼春·柳》词为:“黄金万缕风牵细,寒食初头春有味,殢烟尤雨索春饶,一日三眠夸得意;章街隋岸欢游地,高拂楼台低映水,楚王空待学风流,饿损宫腰终不似”……

寒食节为什么要插柳,各地说法很不一致,按宋代赵元镇《寒食》诗作和湖北《安陆府志》、广西《怀集县志》等说法是为了“纪年”;河北《宣化府志》、《永平府志》的说法是怕人生衰老,“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白首”;广东《雷州府志》及河北《冀州志》说法是为“明目”,“防盲”;湖北《应山县志》是"采柳枝供家神";《南昌府志》、《镇江府志》、《凤阳府志》中说是“谓之辟邪”;山东一些县及河北永平地区是“为了迎元乌”;苏州府《嘉定县志》是为“闹春”;晋省《榆社县志》则是“各家以柳条在屋乱摔,谓摔蝎子”;《古文释义新编》书中则曰“为介之推招魂”……

缘各地习俗不一,寒食清明节插柳的地点和人身部位也千差万别。福建《兴化府志》谓“门皆插柳,亦插于首”;广西《南宁府志》载:“亦戴之头,或系衣带”;广东地区一些县谓之“折柳悬于门,并插两鬓”;安徽《和州志》载:“插柳寝灶间,前后数日”;四川《嘉定州志》曰:“首插柳枝,又瓶贮献于佛神”。还有一些府州县志书谓“插于檐”、“插柳于坟”、“男女佩戴柳枝”、“儿童簪柳”、“折柳枝标于户”……

此外,安徽、苏州等地方,寒食节还盛行以戴荠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与柳叶。

四、寒食饮食

国内寒食节已经历两千多年,寒食节这一天甚至几天要禁火戒烟,作为“食为天”之须臾不可缺少的食品饮料,其必然应运而生,必然会介入社会各个级别家庭生活中。

寒食食品主要包括有寒食粥、寒食饼、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寒食粥品类繁多,较常食用的有杨花粥、梅花粥、杏酪、冬凌、桃花粥、乾粥、大麦粥等。东晋陆翙《邺中记》记载并州之俗,言“冬至后百五日为介之推断火,冷食三日作乾粥,中国以为寒食”;《珍珠船》则记载南朝时“梁武帝寒食赐麦粥”,当时的《荆楚岁时记》也载:“孙楚祭介之推云:“饧一盘,醴酪二盂。今寒食有杏酪,麦粥,即其类也”。按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讲煮醴酪即为麦粥。另据《三国典略》,邺城人李岳为门客说服,用本钱广收大麦,用车运往晋阳,以求寒食节在晋阳一带卖高价。由于路途耽误,结果车到晋阳已是清明节令,无奈又载回邺城,“利息既少,乃受贫迫,世人莫不笑之”。按曹操《明罚令》,晋阳一带士民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李岳的运大麦车清明节方到,自然耽误了时机。这则故事还说明,晋阳人寒食节食麦粥,大麦是煮麦粥的主要原料。

唐人冯贽撰《云仙杂记》载:“洛阳人家寒食节装万花舆,煮杨花粥”。宋代的《金门岁节录》也载:“洛阳人家,寒食节食桃花粥”。其实,桃花不仅可以煮粥食,还能治愈疾病。按《本草纲目》中崔元亮提供之方:“一百五日寒食节,收桃花为末,食后,以水半盏调服,方寸匙日三,甚良。可治头上肥疮和黄水面疮”。另据明代《高濂·遵生八笺》载有煮寒食梅花粥法:“收落梅花瓣,净用雪冰水煮粥,候粥熟,将梅瓣下锅,一滚即起食”。诗人杨诚斋有《寒食梅粥》诗曰:“才看腊后得春饶,愁见风前作雪飘。脱蕊收将熬粥吃,落英仍好当香烧”;冬凌粥为寒食节高档食品,据唐代《韦巨源食谱》,当时都城阊阖门外,通衢有食肆。其中有名望的张手美家,除水产陆贩随时随需供货外,每逢一节日专卖一名食,其寒食节专卖食品即冬凌粥。宋代郑望《膳夫录》书中也提到“汴中节日食品”,其中寒食节名食为冬凌。据《唐书·百官志》,唐代有掌饮膳酒礼的食官,凡元旦、寒食、冬至,专门供送六品以下朝官食品。

饧即现代饴糖,是古代寒食节的专备食品。“海外无寒食,春来不见饧”,“市远无饧供寒食”,“箫声吹暖卖饧天”,“粥香饧白杏花天”……从众多的提到饧的寒食诗作中不难看出,古代过寒食节必须有饧食,没有饧,根本不叫过寒食节。有一则典故说唐代刘禹锡等诗人在《六经》中找不到饧字,对宋考功“春来不见饧”句提出质疑。经后人查找,发现战国时《楚辞》中提到的餦餭即是汉代所称的饧。宋林洪《山家清供》中讲的寒食具也即此物。和靖先生《山中寒食诗》云:“有客初尝寒食具,据梧痛饮散幽襟。”据《本草纲目》载:“寒具为冷食,《楚辞·招魂》中名粔籹,邵应《通俗文》中名餲,《齐民要术》中名环饼,其用糯米粉和面油煎制成,可贮存,寒食禁火时用以代餐。”《本草纲目》一书还曰:“饴饧用麦蘖或谷芽,同诸米熬煎而成。古人寒食多食饧,故医方亦收用之。”李时珍还引用《集异记》中使用寒食饧,曾治愈好健将邢曹进眼目中的飞矢恶疾等病例说明饧的功用。按《辞海》说,饧是专指用麦芽和谷芽等熬成的糖。介休传统食品贯馅糖即是用大麦芽和小米经过糖化,熬制而成的饴糖。贯馅糖为冬令保健食品,用以春节至寒食节期间馈送亲友和祭灶供神。穷根寻源,贯馅糖事实上就是古代寒食节家用食品。按顾炎武《日知录》载:“汉时卖饧只是吹竹,到明代改为用箫编竹管鸣金。”当今,我们依然可以在春节前后看到一些商贩在街市玩弄吹塑之作。

寒食食品还需提及的是宋代林洪撰《山家清供》中的青精饭。制青精饭主要用南烛木,也名黑饭草。方法是“采其枝叶,捣汁,用汁浸米,蒸饭,晒干,坚而碧也。”《辞海》中讲青精饭为乌饭,书中提到乌饭树为“杜鹃花科,常绿灌木,国内南北各地有野生,江淮一带每于寒食节采树叶煮成乌饭。”唐代诗人杜甫《赠李白》诗句曰:“岂无青精饭,令我颜色好。”按《山家清供》一书,青精饭不仅为普通百姓家所需,更为神仙家垂青。久服可以“益颜”,为“延筭仙方”。李时珍《本草纲目》也提到:“寒食日采南天竹叶,渍水染饭,色青而光,能资阳气。”另外,青精饭在一些地区还用作清明节供品,据大庾岑以南的广东《始兴县志》载:“寒食日妇女相约上丘坟,以乌糯饭置牲祭墓。”《宁波府志》也有“清明各家为青滋黑饭,牲醴祭墓”的记载。杏酪为寒食节中的另一高档食品,东晋孙楚祭介之推食品中便有杏酪。据《册府元龟》记载,五代时后周广顺元年,太祖郭威曾作御批宣示群臣,意思为一些土特产取之民家,未免劳烦,率多糜费,今后不要再进奉。其中所列的土特产贡品中便列有怀州产寒食杏仁。

寒食食品除用作节日冷食外,尚有鲜为人知的许多种功用。《月令广义》载:“用腊冬雪水调寒食面,谓糊,裱背书画不蠹”;《本草纲目》载:“寒食粥可治咳嗽、下血、气调中”;又曰:“寒食饭即馈饭,烧研末饮服,治伤寒食腹”。介休地区清明节家家要蒸一种面食,该面食形似蛇和燕两种,当地人又称“之推燕”或“蛇盘”。清明节上坟后,人们将柳枝或疙针插在蛇盘上,回家放置在阴凉干燥处,此食品专治小儿积食和腹泻。

五、寒食赏花

寒食清明时节,春禽得意千般语,草卉无名百种香。春风应时节,花开尽人意。这时节正是人们游春赏花的大好季节。正如诗人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一文叙到:“浮生若寄,为欢几何?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大地)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香俊秀,皆为惠连……”

中华大地,山河锦秀,寒食节赏花处有山乡野景,有名胜园林。诗人陆游有《天彭牡丹谱》著作,其中《风俗记》中曰:“天彭号小西京,以其俗好花,有京洛之遗风,大家至千本。花时,至太守而下,往往即花盛处张饮。帟幕车马,歌吟相属。最盛于清明寒食时。在寒食前者,谓之火前花,其开稍久。火后则易落。最喜阴晴相半,时谓之养花天。栽、接、剔,治各有其法……”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有《洛阳牡丹记》专箸,其中风俗记中曰:“一百五者,多叶白花,洛阳以谷雨为开候,而此花常至一百五日最先开。”又曰:“一百五千叶白花,洛中寒食众花未开,独此花最先,故特贵之。”据《帝京景物略》载:明代,北京左安门二里有韦公庄寺,整而一新,面有“流一亭”。岸对面有奈子古树及婆娑数亩。“清明时节花开时,望之如雪,公安袁宏道称此为卉木三绝之一。花树时人多负几案,携酒看饮树下,暮则就宿于寺。”诗人王世贞有《韦氏水亭》句曰:“偶成春服始,挟侣间幽纵,芳草近寒食,空林闻午钟,……欲竟名园赏,停杯感慨重”;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清明节赏花无疑要盛胜于他方。宋代文坛高手苏东坡三十七岁时有幸参加了杭州钱塘寺赏花会,两年后清明节发生一场雨雹,病身中的苏东坡担心花存无几,病身中写成《惜花》诗一首。其《牡丹记叙》一文中追记参加赏花时曰:“熙宁五年三月二十三日,予从太守沈公观花于吉祥寺僧守璘之圃,花千本,其品以百数。酒酣乐作,州人大集。金盘采兰以献于座者五十有三人。饮酒乐甚。素不饮者皆醉,自舆台,皂隶皆插花。从观者数万人,可谓盛矣。”其《惜花》诗为:“吉祥寺中锦千堆,前年赏花真盛哉。道人劝我清明来,腰鼓百面如春雷。打彻凉州花自开,沙河塘上插花回。醉倒不觉吴儿咍(欢乐地嗤笑),岂知如今双鬓催……”

寒食节赏花的品种有数十种之多。其中主要品种有杏花,诗人王崇献《见杏花》诗曰:“杏花何处最嫣然,醉眼摩挲十里烟,三月清明新雨后,孤村芳草夕阳边……”元代诗人刘炳《寒食客秦淮》句曰:今年寒食客秦淮,杏花李花无数开”;有桃花:唐诗人崔护《清明日题城南》句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宋曾季狸《桃花》诗曰:“嫌近清明时节冷,趁渠新火一番红”;有海棠花:宋人刘子翚《海棠》诗云:“种处静宜临野水,开时长是近清明”。明僧明秀《过孙山人故居》诗曰:“燕子归来寒食雨,春风开遍野棠花”;有牡丹花:宋人毛滂《寒食初晴见牡丹作》曰:“魏紫黄绿欲占春,不教桃杏见清明”;苏轼词《雨中花慢·牡丹》云:“……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洒尊前”;有梨花:东坡《梨花》绝句曰:“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明陈继儒《南都》句云:“寒食斗鸡归去晚,院门新月印梨花”;有杜鹃花:唐成彦雄《杜鹃花》诗云:“一声寒食夜,数朵野僧家”,唐代诗人曹松《寒食日题杜鹃花》曰:“一朵复一朵,并开寒食时”;有山茶花:宋代陆游《山茶树自冬至清明后著花不已》云:“唯有小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元代诗人萨都刺《看山茶》云:“野寺寻春酒未醒,不知几日过清明,小栏杆外东风急,一树山茶落晚晴”;有郁金香:明杨基《到江西看花次韵》云:“东湖东畔柳树长,满苑飞花乱夕阳,何处祓除(三月上巳日沐浴去灾俗)儿女散,过来流水郁金香”;有茶蘼花:宋鲜于侁《茶蘼洞》句曰:“长忆故山寒食夜,野茶蘼发暗香来;”宋诗人宋祁《春日》诗曰:“故乡寒食茶蘼发,百合香浓邸舍深;”有酴醾。宋诗人欧阳修《酴醾》诗曰:“清明时节散天香,轻染鹅儿一株黄”;有来禽花:宋人陈与义《来禽花》诗曰:“来禽花高不受折,满意清明好时节。”宋诗人刘子翚《咏来禽》诗曰:“东风也作清明意,开遍来禽一树花”;有橘花:唐诗人杜牧有诗曰:“楚香寒食橘花时;”有桐花:张炎《乐府指迷》句曰:“清明折桐花,烂漫端午梅”;有菖蒲花:王世懋《花疏》载:“上乘高品草木花有菖蒲,以九节为宝,以虎须为美,江西种为贵。此花清明后则剪之,不惟明目,兼助幽人之致”;还有蔷薇花:福建《漳州府志》载:“清明日,闾巷妇人或有盛服靓装,带蔷薇花,出郭逐队行者”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寒食节嗜好赏花之人物,《花庵词客》一书中介绍北宋词人仲珠,此人本安州进士,因其妻以药毒之,仲珠食蜜解毒,苏东坡念其大难不死,送其名曰:“蜜殊”。仲珠后出家为僧,每年禁烟赏花时即置酒接待宾客,还美名曰:“看花局”。仲殊一生填词甚多,以小令《诉衷情·寒食》为最。

一些诗人在寒食节赏花是从多角度多层面观赏的。元代张端从每年种花的角度赏花曰:“今日颜色好,明日风光别,年年送清明,一树东栏雪”;明代画家唐伯虎从落花的角度发感慨曰:“节当寒食半阴晴,花与蜉蝣(一种朝生夕死生命短促的昆虫)共死生”;唐时升则从惜花的心态品花:“好天良夜三通角,寒食清明一掷梭(很快)”;宋隐士魏野从花的品姿欣赏曰:“寒食花藏(隐)县,重阳菊绕弯”;元代诗人郝经寒食节在新馆看不到花,写出《思花》句曰:“四围击柝锁重扉,春去春来总不知”;明代陈瓘则对架接花发生兴趣:“色红可使紫,叶单可使千,花小可使大,子少可使繁。天赋有定质,我力能使迁,自矜接花手,可夺造化权……”。

六、寒食品茶

寒食清明节品茶为古时上层人物享受的特殊项目。明代《北京岁华记》载:“清明日始卖冰,次日,花木皆出窖,播瓜种菜于地。后三日,新茶从马上至,至之日,宫价五十金,外价二三十金不一。二日即二三金矣……”,饮茶固然有健脾胃、止渴、提神等诸多益处,但在古代,茶在清明时节在皇宫如此神话般昂贵,其中奥秘普通人很难品出其中滋味。

自唐代起,皇室及其近臣便有了清明节饮新茶之奢俗。为此,南方一些产茶区也有了按期完课纳贡茶之成规。唐李郢《茶山贡焙歌》云:“春风三月贡茶时,尽逐红旌到山里,茶成拜表贡天子……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宋代沿用此成规,王禹偁《茶园十二韵》载:“勤王修岁贡,晚驾过郊原,未复金銮召,进献趁头番……”另据《苕溪渔隐丛语》:“不知入贡之因起于何时……唐茶,唯湖州紫笋入贡。每岁以清明日贡到,先荐宗庙,然后分赐近臣。”又曰:“紫笋生于雇渚,在湖、常二境之间,当采花时,两郡守毕至,最为盛集。”按《全唐诗话》记载:“湖州贡茶最多,谓之雇渚,贡焙岁造一万八千四百斤,大历后始有进奉。”

王室清明宴品新茶,要在数千里外及时奉送到,图的是要趁头番啜茶英。据明代医学家王好古及李时珍《本草纲目》之论;“茶体本轻浮,采摘时芽蘖初萌,正得春升之气,味虽苦而气则薄,乃阴中之阳,可升可降,利于头目。”李时珍还曰:“清明前采者上,谷雨前者次之,此后皆老”。明代许次抒《茶疏》中还提到,“茶宜箬叶(笋竹叶),而畏(怕)香药。喜温燥,而忌冷湿。故收藏之家先于清明时便收买箬叶,拣其最青者,予焙极燥,以竹丝编之。”清明前采者为上等茶,收藏家又先于清明时收买焙干箬叶,采贡茶时又有郡守现场指挥,所有这一切为的都是“到时需及清明宴”。唐诗人张文规《湖州贡焙新茶》歌曰:“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头,传奏吴兴紫笋来。”真实细腻地描绘出皇家递送贡茶时情景。

寒食文化与寒食风俗 民宿业与当地风俗文化
古人在制茶、藏茶、饮茶诸多环节上,对用时、用火、用水、用具等都有诸多讲究。唐代名宰李德裕《忆茗芽》诗云:“欲及清明火,能消醉客心”;唐诗人李咸用《谢僧寄茶》云:“顷筐短甑蒸新鲜,白苎眼细匀于研,甑排古砌春苔干,殷勤寄我清明前”;宋人晁补之《李左丞送茶》诗曰:“题封进御官有局,夜行初不更驿宿。冰融太液俱未知,寒食表苞随赐烛”;宋周必大《王少府送焦坑茶(官焙名茶有焦坑)》句曰:“王程不趁清明宴,野老先分浩荡春”;宋杨万里《送新茶李圣俞郎中》诗曰:“细泻谷帘珠颗露,打成寒食杏花饧”;金代诗人元好问《茗饮》云:“槐火石泉寒食后,鬓丝禅榻落花前,一瓯春露香能永,万里清风意已便。”

古人饮茶还有许多别出心裁之举。据《事词类奇》载,唐德宗煎茶,好加酥椒之类。宰相李泌曰:“旋末翻成碧玉池,添酥散作琉璃眼”;苏东坡《试院煎茶》歌中列举了许多与众不同的煮茶法:“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蜀山系产茶出名品之区,文潞公庆历间曾以枢密直学士知成都),定州花瓷琢红玉。我今贪病长苦饥,分无玉盌捧蛾眉,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本草纲目》中还载有苏东坡用姜茶治好文潞公之疾法。文中言姜茶治痢:“姜助阳,茶助阴,能消暑解酒。且一寒一热,调平阴阳,不问赤白。冷热用之皆良。生姜细切,与真茶等分,新水浓煎服之。苏东坡以此治文潞公有效……”。 七、寒食踏青

踏青也曰踏春。《辞海》与《辞源》皆有“俗以清明节为踏春节”之解说。

寒食踏青为古代国人比较普及的休闲活动形式,其组织方式、内容和规格因地因人而异。

早在唐代,寒食踏青已相当广泛普及。唐诗人孟郊《济源寒食》诗曰:“一日踏春一百回,朝朝没脚走芳埃”;唐诗人于鹄《襄阳寒食寄宇文籍》讲的是水乡的踏青:“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唐诗人孟浩然《大堤行寄万七》也系寒食踏青不俗之作:“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王孙挟珠弹,游女矜罗衭。携手今莫同,江花为谁发”。唐诗人王维《寒食城东即事》也为踏青名作:“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踏春),不用清明兼上巳”。诗人杜甫也有踏青《绝句》曰:“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

按北宋苏轼之兄苏辙乡俗诗《踏青》句:“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北宋著名书法家蔡襄《开州园纵民游乐》句:“节候近清明,游人已踏青”,北宋词人万俟咏清明应制词作《三台》中所描绘的禁烟踏青中斗草、秋千、饧香、新妆、饮酒、嬉闹、狂饮等热闹景象及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的一些景物情节……人们有理由相信,北宋时期的寒食踏青是我国历史上踏青活动的极盛时期,一些人当时甚至热衷于踏青,淡化了祭扫。时人李之彦《东谷所见》中记载自己回乡时,看到一些人家“置亲于荒墟”,清明节拜扫只草草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说这些人家“至节岁非扫松也,只赏梅耳,清明非省墓也,只踏青耳。”作者甚至对这些人发出“祭之厚、不如养之薄”之感慨。

明清时期,寒食节踏青依旧是国人久经不衰的活动项目之一。明蜀成王让栩《拟古宫词》言民间踏青曰:“城外清风卷薄尘,传言都道踏青人,繁华满目开如锦,唯此宫中不见春。”明代刘侗、王奕正合撰的著名方志《帝京景物略》中记载有京郊当年清明踏青时的一幕场景:“……玉泉三十里至桥下,夹岸高柳,丝垂到水。绿树绀宇,酒旗亭台,广亩小池,荫爽交匝,岁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明清年间问世的一些府、州、县志中也不乏记载有关清明节踏青的内容:

《济南府志》曰:“清明节士女盛饰,结伴游春,或携酒肴郊饮,谓之踏青”;兖州府《沂州(古琅琊府》志》载:“三月清明,男女墓祭后出郭踏青。女子为秋千戏,男斗百草”;湖南《永州府志》载:“寒食日斗鸡,镂鸡子,打毬、秋千、施钩戏”;湖北《汉阳府志》载:“清明扫墓,而祭多邀亲友,宴集于郊外,以姿游赏”;广西《南宁府志》载:“清明有携植郊游宴饮者,谓之踏青”;《台湾府志》载:“三月三日,采鼠曲草合粉为稞,荐祀之,余以相赠送。清明人家展谒坟墓,舆步壶浆,络绎郊原……”河北《永平府志》载:“清明展墓,连日倾城踏青、看花、挑菜、簪柳、斗百草……家家树秋千为戏,闺人挝子儿赌胜负,童子团纸为风鸢,引绳放之。山原车马,尊罍相接,道隅馂余而多醉歌矣!”《顺天府志》载:“清明日以纸钱置坟头,望之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有歌者,哭笑无端者……是日簪柳,游高梁桥,曰踏青,多四方客,未归者,祭扫日感念出游”;安徽《凤阳府志》载:“清明各家坟茔添土……是日前后,士民携酒肴游郊外,谓之踏青”;福建《兴化府志》载:“清明节前后,乡学生相与据钱为酒食,邀先生和先生之友,于形胜处饮宴,以余钱奉师,谓之光斋,亦谓之浴沂会”……

除近郊踏青外,历史上一些名人志士还经常在寒食清明节选择名山胜地观光旅游。

江西省南昌府有名山麻姑山,系道书中二十八洞天所在地。明代著名学者熊人霖清明后五日晨起,乘舆游览了该山,一连写出诗作《游从姑山》和散文《游麻姑山记》等诸多佳作;湖北武当一名大岳,又名元岳,为元帝修真之所。山上有宋真宗等天子加封的元岳碑等罕物。明代著名文学家谭元春在“时方清明,男妇鬓生柳枝”时节,乘兴登游,后写成名作《游元岳记》散文。历史上曾是辽、金别都之城——萧太后故居,后又名梁氏国,明代文学家刘定元在清明节“插棘挂纸,远近在目”时节到此一游,写有《游梁氏园记》名篇;明文学家袁宏道清明日有幸与曾太史等陪祀昭陵,随之谒皇明诸陵看山,后写成《陪祀昭陵看山记》作……事实上,在缤纷繁多的清明寒食诗歌中,许多名作如唐人宋之问《襄阳路逢寒食》、张雨《游九龙峰留题》、宋代陆游《诸葛武侯台》、金人元好问《石门庙》、元代郝经《戊午清明日读神功碑》、明人刘侃《寒食赴大石山》、李东阳《绵山怨》等,几乎无一不是清明游山览胜时所作。较之寒食清明节踏青活动更要上档次的是皇家在这个时节搞春蒐,民间要在这天搞赛神会。元代诗人萨都剌有幸在京观看到春蒐盛事,于天历二年(1329)“寒食拥炉,追思前联,吟成一律”;据《平遥县志》载:“县城南门外二里干坑村,有净梵王太子母太子妃庙。庙在晋太子妃耶律夫人墓侧,太子母即佛母。每年清明日,这里举行“香火会赛”。类同这样的赛会,苏州府《崇明县志》中也提到清明节例迎城隍,有“社火或粉墨扮故事,遍游城市”活动。元代诗人戴表元《剡源集》中有《林村寒食》句曰:“……市远无饧供寒食,村深有纻试新衣。寒沙犬逐游鞍吠,落日鸦衔祭肉飞。闻说旧时春赛里,家家鼓笛醉成围”;宋代人范成大寒食诗文中也有“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名句。

八、寒食斗鸡

斗鸡为观赏两只或数只鸡相斗的游戏项目。我国斗鸡习俗历史悠久,《战国策》、《史记》、《汉书》提到的斗鸡典故甚多。之后有《邺都故事》载:“魏明帝太和中筑斗鸡台”。乐府杂曲辞《斗鸡篇》即曹植观斗鸡后所作。斗鸡之戏历史上可说是久经不衰。写有斗鸡诗作的著名诗人除曹植外,三国时尚有刘桢;南朝有梁简文帝、刘孝威、周弘正、褚玠;北周有王褒;隋代有岑德润;唐代有杜甫、韩偓、韩愈;北宋有司马光、陈无已;元代有杨维祯;明代有高启、陈继儒等。

寒食节斗鸡大约起自隋代。隋代杜台卿著《玉烛宝典》载:“寒食节城市尤多斗鸡斗卵之戏。”到唐代,寒食节斗鸡已成为皇宫中不能缺少的娱乐项目之一。据刘肃撰《大唐新语》载:“杜淹为天策府兵曹,杨文干之乱,流越巂(川西云南一带),太守戡内难以为御史大夫。因《咏鸡》以致意焉。其诗曰:“寒食东郊道,阳沟竞草笼。花冠偏照日,芥羽正生风,顾敌知心勇,先鸣觉气雄。长翘频扫阵,利距屡通中。飞毛遍绿野,洒血渍芳丛。虽云百战胜,会自不论功。”可谓是一幅绘影绘声之斗鸡图。另据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载记:“威远军子将臧平者,好斗鸡。高于常鸡数寸无敢敌者,威远监军与物十匹强买之。因寒食乃进,十宅诸王皆好斗鸡。此鸡凡敌十数,犹擅场怗气,穆宗大悦,因赐威远监军帛百匹……”唐代赵璘撰笔记《因话录》载:“唐文宗观斗鸡,优人‘舞乐演员’称叹大好鸡,文宗就曰:既好鸡,便赐汝。”唐诗人王勃曾被召署府修撰,据《旧唐书·王勃传》云:王勃在诸王寒食斗鸡时,“勃戏为文,檄英王鸡,”结果被唐高宗怒斥后驱出府。

唐代寒食节斗鸡最够趣味的是唐玄宗与小儿贾昌之故事。陈鸿撰《东城老父传》载曰:“老父姓贾,名昌,生七岁能解鸟语。玄宗还在藩邸时,乐民间清明节斗鸡戏。及即位,治鸡坊(养鸡场院)于两宫间,索(搜求)长安雄鸡金亳、铁距、高冠、昂尾千数,养于鸡坊。选六军小儿五百人,使训扰(调教)教饲。”帝出游,见昌弄木鸡于云龙门道旁,召入为鸡坊小儿……此后,“三尺童子入鸡群,如狎群小。壮者、弱者、勇者、怯者……水谷之时,疾病之候,悉能知之”……唐玄宗“召试殿庭,皆中帝意,即日为五百小儿长。加之忠厚,谨密,天子甚爱,幸之,舍帛之物日至其家。”之后,贾昌又着斗鸡服,被天下号为“神鸡童”,时人还为之语曰:“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神鸡童”最得意之时,每年的“元会、清明节、皆在骊山,每至是日,万乐具举,六宫毕从。昌冠雕翠金,华冠锦袖,繍襦裤,执铎拂,导群鸡,叙立广场,顾盼如神,指挥风生,树毛振翼,砺吻磨距,抑怒待胜,进退有期,随鞭指,低昂不失,昌度胜负。既决,疆(强)者前,弱者后,随昌雁行,归于鸡坊……”唐代寒食斗鸡之盛,这里可见一斑。

宋代之后,宫厅斗鸡戏依然为国人乐不可支的节日休闲娱乐项目,元代诗人陈肃寒食节有幸参加遂幸公主宴席,其诗作《恩制寒食赐百僚宴》中便有斗鸡戏表述:“绿锦呈调马,朱丝表斗鸡,筵开同日永,乐奏与云齐”;明代文学家、画家陈继儒反映南部官绅生活诗作也有寒食斗鸡的描述:“太平风景是京华,白马黄衫七宝车,寒食斗鸡归去晚,院门新月印梨花。”明代诗人陈悰有《天启宫词》斗鸡篇曰:“宫人相约斗鸡来,笼幔青红背面开,四百喙残高唱歇,当场双系彩球回。”作者在该词的序文中曰:“时,宫中竟为斗鸡之戏,不惜重资购健斗之鸡,调习既娴,至期登场。施五色幔于笼上,背场开笼,有能临阵,饮啄自如。多至三四百喙且鸣跃不怯者,其胜可予必也。胜者以彩线结小球,分缠颈傍,入笼迎归,所获珠翠罗绮不啻百金。”有百金之奖赏,当时斗鸡场面之壮观自然不难想像。

九、寒食拔河

寒食拔河戏具传由水上舟战“牵钩”演变而来。唐玄宗《观拔河俗戏》文中有“此戏必致丰年”之说道。

寒食节拔河之最,当数唐中宗导演的梨园拔河戏。据《景龙文馆记》:“唐中宗(李显)景龙四年(710)清明节,帝幸梨园。命侍臣为拔河之戏,以大麻絚(粗索)两头系十余小索,每索数人执之。以挽六弱为输。时,七宰相、二附马为东朋,三相五将为西朋。仆射韦巨源,少师唐休因年老,随而踣(仆倒),久不能起,帝以笑为乐。”

十、寒食秋千

秋千戏为古代寒食节游乐项目之一。这一项目历经千余年不衰,有历朝诗人寒食诗可证。唐代诗人王维《寒食城东即事》句曰:“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竟出垂杨里”;唐诗人李商隐寒食节收到友人寄来的饧粥,走笔答曰:“今日寄来春已老,凤楼迢递忆秋千”;宋代文学家王禹偁《寒食》诗句曰:“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北宋尚书都官员外郎梅尧臣《梨花》诗句曰:“月白秋千地,风吹蛱蝶衣”;宋代名宰相文彦博寒食日过龙门,也有诗作曰:“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欧阳公《渔家傲》词:“隔墙遥见秋千侣,绿色红旗双彩柱”;陆游诗句:“秋千旗下一春忙”;元代著名散曲家,卢挚寒食日新野道中创作《双调·蟾宫曲》曰:“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垭斜插花枝”;元代另一名散曲名手张养浩也在寒食途中作《中吕·十二月兼尧民歌》曲中曰:“三四株溪边杏桃,一两处墙里秋千”;明代嘉靖进士朱日藩《清明扬州道中忆王端公》句曰:“水国人家种杨柳,清明士女竞秋千”……

寒食清明节也名“秋千节”,历代见闻与杂录中记载过秋千节实录也很多。五代时期的王仁裕撰《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南宋人孟元老十卷笔记《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帝幸临水殿,赐宴群臣……舟上有诸军杂戏,画船上立水秋千,船尾百戏,各鸣锣鼓……”明代此类记实笔记《酌中志略》中也载:“三月初四,宫眷内臣换穿罗衣;清明则秋千节也,戴柳枝于发,坤宁宫及后各宫皆安秋千一座。凡各宫之沟渠,俱此时疏浚之,竹篾排棚、大木桶、天沟水管,俱此时油捻之……”

寒食节传统的秋千戏为人们提供了节日的欢快,但五彩缤纷的秋千戏中也不免瑜中有瑕。据宋代魏泰假托梅尧臣撰《碧云騢》载述:“文彦博任宰相,靠的是张贵妃帮忙。”文中说贵妃父曾是文彦博父的门客,文彦博还在成都作知府时,贵妃为引进彦博,上元节期间令彦博给宫廷织异色锦灯笼,后又让其织来锦文秋千,以备宫中寒食节用。过寒食节时,贵妃身穿成都采锦衣,皇上惊曰:“何处有此锦?”妃曰:“昨令成都文彦博织来,以尝与妾父有旧,然妾安能使之,盖彦博奉陛下耳。上色怡自尔,属意彦博。不久,彦博自成都归,参知政事……”第二年上元节,宫中无金线灯笼,有人作诗曰:“无人更进灯笼锦,红粉宫中忆侫臣”,上闻此句亦笑。

十一、寒食蹴球

寒食节蹴球盛行于唐代,此项活动源于古代用以练武名曰蹴鞠的足球运动。据刘向《别录》载:“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时。蹋鞠,兵执也,所以讲武知有才也。”《后汉书·梁冀传》曰其“性嗜酒,能蹴鞠之戏。”

据宋人马端临《文献通考》载:“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反映唐代寒食节蹴球活动的诗作如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竟出垂杨里”;王建《宫诗》:“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韦应物《寒食后北楼作》:“遥闻击鼓声,蹴鞠军中乐”;白居易《洛桥寒日作》:“蹴球尘不起,泼火雨新睛……”

蹴球盛于唐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唐室的几代皇王都是球迷,据钦定类书《册府元龟》记载:“唐德宗贞元元年(785)二月癸未,李抱真、严振来朝寒食节,上与诸将军击鞠于内殿”;“贞元四年(788)二月戊戌,帝御麒德殿观宰臣李晟、马燧及诸将军会鞠,李泌(另一名宰相)辞以不能,请筹(当记分员)。从之,颁赐有差。辛丑以寒食假满,内鞠会未毕,是日特赐百官假一日”;“贞元六年三月,帝以寒食节与宰臣及诸将军击鞠于麒德殿,颁赐各有差(赏赐不等)”;“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节,帝御麒德殿之东亭,观武臣及勋戚子弟会球,兼赐宰臣宴馔”;“十三年二月寒食节,赐宰臣宴于麒德殿前,观会球,各赐锦彩瓶盘等”;“唐文宗开成四年(839)二月丙寅寒食节,上御通化门以观游人,戊辰幸勤政楼,观角抵蹴鞠”……寒食节帝王与群臣会球与宴乐,唐代帝王中的宪宗、穆宗、敬宗等也都热衷于此项活动。另据孙光宪《北梦琐言》载:唐代的“僖宗皇帝好蹴球斗鸡为乐。”唐代诗人韦庄诗曰:“内宫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寒食节帝王组织打球,上相们白打了又吃宴,又分钱,何乐而不为。古代的足球系用牛皮制作,“中实以物,蹴踏为戏乐。”据唐人李济翁撰《资暇录》中讲:“余为南漳守时,南土有木,以抱者为命(抱木,《魏王花木志》中有制作抱香履法),言其轻,满不足成斤。余命工为函匣、筒鞘,亦造清明球卵。轻携而归,北人莫不称道。”

十二、寒食馈宴

古代寒食清明节是上至朝臣、下至百姓普遍看重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有着丰富的活动内容。然朝臣们所企盼的活动与百姓相比显然有着天壤之别。就是说,百姓们寒食节期间的活动内容无非是禁火、展墓、插柳、踏青及从事一些事关节令的农事杂务。而皇家朝臣们则要在这一天追求诸如品茶、集宴、蹴鞠、泛舟、斗鸡、春赛一类高档次的活动。

帝王寒食节馈宴群臣早在南北朝时期已有记载。陈继儒《珍珠船》载曰:“南朝梁武帝寒食赐麦粥。”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二月,因太华殿毁,太极殿方经始,这一年的寒食飨宴只得作罢。据《时镜新书》,北齐尚书右仆射监修国史官魏收,寒食节馈赠王元景粥,王回书曰:“始知令节,须御麦粥。加之以糖,弥觉香冷。”

自唐代起,寒食节馈宴群臣已成惯例。集宴的名目也趋于繁多。据《旧唐书·宪宗本纪》:“元和二年(807),仃中和、重阳二节赐宴,上巳宴仍旧赐之。二月丁丑寒食节,宴群臣于麟德殿,赐物有差”;《旧唐书·穆宗本纪》载:“长庆元年(822)二月丙子,上观杂伎,乐于麟德殿,辛卯寒食节,宴群臣于麟德殿……”;《旧唐书》敬宗、文宗等本纪中也有类似寒食节宴群僚的记载。文宗太和六年(832)寒食节宴百僚,这一天的杂戏中有为孔子戏者,文宗因黩侮先师,当场驱去……

到宋代,王室对宰臣寒食节日的赏赐更加可观。据《宋书·礼志》载大中祥符五年(1012)之制规定,“仆射、御史大夫、中丞、节度留后、观察、内客省使权知、开封府王……至寒食赉签赐羊酒、米面。立春赐春盘,寒食神餤,饧粥……”;“冬至、二社、重阳、寒食、枢密近臣,禁军大校,或赐宴其第,府署中率以为常。”宋代寒食节馈宴另一个特点是馈宴中减少了蹴球、拔河等竞技类活动项目,增加了观花赋诗等高雅内容。据王应麟辑《玉海》载:“雍熙三年(986)二月丙辰寒食,上制诗赐宰相李昉等……,命李昉等就第为《观花赋诗之会》,酒酣各赋奉诏赏花诗,帝亦作诗赐之”;《玉海》中还载:“大中祥符九年二月丁酉寒食,宴近臣,赐五言诗。癸卯,召近臣于后苑翔鸾阁,观太宗御书”。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有幸参加在禁苑内皇帝寒食馈宴,有感而作《三日赴宴口占》诗曰:“九门寒食多游骑,三月春阴正养花。共喜流毓修故事,自怜双鬓惜年化。”

寒食节既是重大节日,一些朝代为了使这一天的皇帝馈宴兴致不受干扰,还特定了许多的特别律令,如唐太宗时规定各诸陵守官,寒食节期间不得拉百姓办杂差;《旧唐书》中还记载有唐贞观十一年(637)春正月颂新律,规定“京师隶、将作、女子隶、少府缝作,旬给假一日,腊、寒食日二日”;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春二月又颂律令:“禁大寒食以鸡卵相馈送”;据《册府元龟》载,五代后晋出帝天福七年(942)十二月诏:“四京诸道、州府,决大辟罪,起今后宜令,遇大祭祀,正冬、寒食、立春、夏雨未晴,以上并不得行极刑。如有已断案,可取次日及雨雪后施行”;宋代对产盐区民也有特别规定,《食货志》记载:“大中祥符元年,诏泸州南井灶户,遇正、至、寒食,各给假三日,所收日额仍与除放。”另据元代律令记载,元英宗至正三年(1323)二月,颁行《大元通制》,《通制》格例成定达两千余条,其中《职制》中规定:“诸流囚居役,非遇元正,寒食、重午等节,并勿给假。”意思是流囚犯人在这三个节日期间才给假日。在蒙古族严酷对汉人统治时期,流囚役犯却能逢寒食节享受假日,可见寒食节在元代也非等闲之节日。

十三、寒食祭祀

寒食节祭祀活动首推涉及千家万户的上墓祭扫,但除过上坟扫墓外,历史上这一天还有一系列其它祭奠活动。首先是皇家祭陵,这一活动历朝奠仪也不尽一致。唐贞观十三年太宗拜献陵,规定帝谒陵,距陵十里设坐于斋室,还规定皇祖以上至太祖陵寒食日设祭。景龙二年,唐中宗敕诣陵起居为“乾陵岁冬至、寒食,以外使二忌,以内使朝奉……”。唐开元二十三年,唐玄宗诏定五陵岁时祀典,规定“献、昭、乾、定、桥五陵朔望上食,岁冬至、寒食各一祭。”天宝二年始,“以九月朔荐衣于诸陵,常以寒食荐饧粥、鸡毬、雷车、五月五日荐衣扇。”五代时期,“天福八年二月,寒食望,帝祭显陵于南庄,焚御衣纸钱”;乾佑三年三月,寒食望,后汉高祖祭于南御国,广顺元年二月寒食,后周太祖出元华门设御幄,遥拜诸陵,又“二年三月寒食,帝祭于郊。”据《辽史·道宗本纪》载:太康七年,诏“岁寒食,诸帝在时生辰及忌日,诣景宗御容殿致奠”;据宋《文献通考》,乾德四年九月,“命内人诣巩县安陵荐寒衣,遂为定式,自是寒食亦往”。《东京梦华录》载:宋代清明节“禁中前半月发宫人车马朝陵”;据《元史·文宗本纪》“天历元年九月立太禧院以奉祖宗,神御殿(原名影堂,内有祖宗御容)”祠祭秩正二品……”按明代邱浚《大学衍义补》,明代“上陵之祀,岁凡三举,清明也,中元也,冬至也。每遇行礼,文武诸司各遗官一员,而以亲王或附马都尉主祀。事天下无事,天子于清明日亦时或一行。其忌日则唯附马,而百官不与焉。其或藩王来朝者,亦许拜谒。孝陵在南京,内外臣僚有事经过者必先拜谒”;据《大清会典》载:康熙二年议定“孝陵每年以清明、中元、冬至,岁除为四大祭,供献行礼俱照昭陵例行”,又康熙三年议准:“每岁清明节,于各陵上土,承祭官、总管官、掌关防官于界外取土,贮红墙外洁净处候用……”

除皇家祭陵外,寒食节较为隆重的祭仪为祭祀孔林。据《山东通志》与《曲阜县志》载,曲阜孔林为孔子先师墓,此地受天至精,纯粹睿哲。历代规定这里祀期为一年两祀,即春用寒食节,冬用十月朔日(初一)。奠仪由孔子后裔衍圣公主祭。除孔林外,曲阜城东二十八里处有启圣林庙,为孔子父亲葬地。这里规定一年两祭时间为春用清明节,冬用十月初三,也由衍圣公主祭。明代嘉靖九年(1530),帝诏令两京国子监及天下郡县俱建启圣祠奉祀;此外,鲁城东有颜林,系先师兖国公墓,墓祀日期也为一年两次,即春用清明节,冬用孟冬朔日,由宗子博士主祭。据广西梧州府《怀集县志》载,县有孔公祠,每岁清明日与厉坛同日祭。

一些地方还在寒食节这一天祭祀和本土相关的生前要人。河南汝州郏县西三十里有三苏祠,传说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与其子迈皆文定公葬地。每逢寒食节,这里的守官和乡民届时要到坟地拜扫;山西夏县为宋代阁老司马光故乡,这里的官民除每年清明日要主祭温国公祠(即司马光祠)外,还要在这一天致祭阳公庙(唐代谏议大夫阳城祠,祠后有墓);另据司马光撰《文潞公家庙碑记》碑文,文潞公在洛阳立有家庙,采用唐代议祀,以“元日、寒食、秋分、冬至致斋”;汾州有介之推封田,府治南专建禁烟台,《汾州府志》曰:“土人以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祭介之推于此”。“定军山前寒食路,至今人祀丞相墓”,诗人陆游寒食日吊诸葛亮诗句讲的也是看到人们在武侯祠祭祀的情景。

寒食清明节上下举国一致的祭奠活动首推祭厉坛。翻阅国内各省《通志》及各府州县志书,各地几乎无一例外不设建厉坛。设建厉坛其因与诏文见于《明会典》。明洪武二十六年,国内各府州、县皆立厉坛,礼部曾颁发有定礼及钦定祭文。按各地志书中载叙,厉坛一般建在城北附近,每年清明日,七月望日,十月朔日晡时(申时)致祭。清明日祭祀前三日内,先由地方有司移牒城隍。到祭祀日,将城隍神奉请于厉坛内,让其南向,无祀鬼神名位俸陪于左右两侧。按张震《邑厉坛记》文载:厉,谓古帝王无后者,好祸民,故祀以安之。文中还讲:鬼有所归便不为厉。虑其无归而病民,故祀之。此以防民患,仁之至也。按山东《青州府志》载:“厉坛祭用羊三,豕三,果四,羹饭冥衣数百具”;河北广平府《邯郸县志》载,岁三祭厉坛用银为十两;大名府东平县、清丰县、滑县等则规定每年费用为十三两五钱。寒食清明节期间也是一些中药材的最佳种植时节。《本草纲目》曰:芎藭(川芎)春季宿根生苗,“清明时及时分其枝,横埋之则节节生根……此药专治头脑诸疾;”《齐民要术》中讲种地黄曰:“三月上旬种地黄为上时,中旬为中时,下旬为下时”,白居易《采地黄者》一文讲马食地黄不仅上膘,还可使毛色光彩照人。苏东坡和乐天诗《小圃地黄》有“融为寒食饧,宴作瑞露珍,丹田自宿火,渴肺还生津”句。

我国民间也不乏寒食清明节期间独特的祛病化灾良方。山东《沂州志》载,清明作面燕,插柳于上,阳干,专治小儿泄泻;湖南《新宁县志》载:“清明日清晨以瓮畜水。经数月而味色不变,谓之清明水,造酒尤佳”;《天工开物》载:稻米发生尽发炎火大坏苗穗之灾,如用其种,可采冬至后数九天雪冰,冰水一瓮(交春后水则不验),到清明节湿种时,每石种以数碗激洒,可立解暑气。任凭东南风暖,而此苗清秀异常;《钟旭集解》载:画钟旭纸,烧灰二钱,阿魏砒霜丹砂各一皂子大为末,寒食面为丸,小豆大。每次服一丸,正月十五日,五月初五修合(圣济录)……

十四、寒食诗话

寒食清明三月时,物华了人出新诗。寒食清明一则节日祭祖,文人们不免思乡念亲,神牵魂绕,二则万象更新,百般随意,文人借景生情,感慨尤多,三则寒食节史话悠长,文人学识博闻,鉴古喻今,灵感顿生。诗人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文曰:“浮生若寄,为欢几何?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香俊秀,皆为惠连……”,在此惬意时刻,又是谢惠连般的赋诗高手相聚,没有辛弃疾说的“诗人妙句”才怪。

在寒食节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国内诗坛高手几乎都有寒食诗作,而且繁富浩瀚的寒食诗中不乏有精品之作,称得上是中华诗歌艺术中一枝奇葩,是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史料珍品。

寒食清明节本是国人共度的节日,但其与诗人更有着不解之缘。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何处难忘酒》句曰:“何处难忘酒,朱门美少年,春分花发后,寒食月明前。小院迥罗绫,深房理管弦。此时无一盏,争(怎)过艳阳天?”诗人心目中人生最难忘的事不是他乡遇故知和金榜题名时一类喜事,而最难以忘怀的是寒食节难得有酒喝,而此情不是白乐天一人的感受,明代诗人周宪王数百年之后《和白香山何处难忘酒》,竟然一股作气写出六首。其第一首曰:“何处难忘酒,年光似掷棱。清明恰已过,春色苦无多。席上红牙板,花前皓齿歌。此时无一盏,争(怎)奈牡丹何。”诗作者珍惜清明时节的感受较前辈白居易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河南府城北十里有山曰北邙山,又名太平山。该地为东洛九源之地,历史上多少次战争发生在这里。史载战争间斩首者有万人之多。该地山背河,面洛山之阳,又有天然风水之称。历代陵墓多葬于此。人死万事灰,展墓人复来。唐代诗人张籍名作寒食节《北邙行》曰:“洛阳北门北邙道,丧车辚辚入秋草。车前齐唱薤露歌(挽歌),高坟新起白峨峨。朝朝暮暮人送葬,洛阳城中人更多。……寒食家家送纸钱,鸟鸢作巢衔上树。人居朝市未解愁,请君暂向北邙游。”自唐代到明代,朝廷换了几代,都城几迁几改,北邙山清明节展墓悲凉气氛依旧不减当年。明代诗人张楷《和王仲初北邙行》句曰:“贵贱终归一杯土,请看北邙山上墓。墓地渐多闲地稀,卜兆谁能择佳处……旧坟十家九磨灭,愁杀清明二三月。新坟添土祭奠回,纸钱猎猎烧坟台。”世间人事为过眼烟云,朝更夕改,唯有寒食展墓之俗如阳露春草,岁岁年年……

古代寒食清明诗的诞生过程,其中有些还伴随过动人的故事。北宋李昉著《太平广记》载,唐岭南节度使崔护早年举进士不第,清明节独游城南,因酒渴思水,向一民居叩门,一女子开门迎之,复取出水让喝时,独靠在桃树下伫立。崔护喝完谢别,女子送至门外露出不胜之情。第二年清明节,崔护又访寻到此家。叩门半天,无人接应,于是在门上写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后求诗语工,将第三句改为人面只今何处在。)数日后又复去,有老父出门曰:“吾女知书,还未聘人。去年以来,常恍惚若有所失。前日出门看到所题诗句,回家后遂不食,现已昏死去数日!”崔护急奔入家,见其女还躺在床,忙举其首哭曰:“崔某来也。”其女仿佛有预感,开目复活。老父家人皆喜,并愿将女许于崔护。

《全唐诗话》中有一则唐代帝王由寒食诗引出的笑话。唐德宗在位时,诗人韩翃写了一首嘲讽在禁火时节,皇宫使用偷梁换柱术,以赐臣僚蜡烛代替禁烟的《寒食》诗。没想到四句诗轰动一时,连唐德宗都赞赏不已。德宗建中初年(780),帝亲自御批,要调韩翃到皇宫任驾部郎中知制诰(为帝王草拟令文)。当时,有两个叫韩翃者,一个是写寒食诗的韩翃,一个是刺史宰相。当时写诗的韩翃正远在夷门(开封)为李勉幕属。传唤官起初以为是调刺史宰相,因拿不准请示帝,德宗又御批曰:“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青烟散入五侯家”,接下去又批:“要此韩翃”。邸报送到夷门,韩翃开始还不敢信。送邸报者拿出御批曰:此诗不是官人写的?韩翃一见大喜,连声曰:“是也,是不误也!”

据宋人张邦基《墨庄漫录》记载,唐诗人元稹寒食诗作《连昌宫词》,实系记叙唐明皇寒食夜幸华清宫的一段艳事。这年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都无烟时节,七十一岁的唐明皇驾幸华清宫,随行者有名叫潜的人。潜为人机灵,又在帝身边听候传唤,还不时被诸王拉差,让其查巡寒食禁火等杂事。这一日中夜,街衢特许燃烛,宫中张乐喧闹。笑闹中忽听力士为帝传寻名妓念奴。寻乎好半天,发现念奴正陪同潜郎夜宿……

古人寒食清明诗作中,一些诗因与众不同,特色鲜明,被后人冠以不少雅号。唐末诗人韩渥《襄阳旅道军后有感》曰:“水自潺湲日自斜,昼无鸡犬有鸣鸦。千林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因其遭受军人扫荡,村内空落无人,一片悲凉,如同过寒食节一般,诗作被称为不是寒食节的寒食诗;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曰:“乌蹄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被称作清明即寒食,到时家家哭诗。

清明节来历颇久,渊源深厚,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节日之一,是每个炎黄子孙都不应淡忘的感恩日,在这个西学东渐,世风日下的特殊时期,俊少特搜罗有关它的史记传说,以期望在唤醒大家祭祖之情的同时,感受一下我中华文明之博大精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189757.html

更多阅读

寒食诗词集锦 经典诗词名句集锦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王维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注释】  1、

鼓浪屿旅游住宿推荐 鼓浪屿上住宿推荐民宿

鼓浪屿旅游住宿推荐——简介 鼓浪屿是近年来国内旅游热门地,一到节假日就有成千上万的游客赶赴旅游。而鼓浪屿上的住宿宾馆也因此相对发达。各式各样的民宿旅馆比比皆是,而能在这么多民宿旅馆中脱颖而出的无一不是各具特色的佼佼者。

寒食节的传说 寒食节里的主人公

寒食节的传说  清明前一天是寒食节,据说这个节日是春秋时期晋文公设立的。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

图说:寒食节的美食┃寒食节的来历

寒食节的美食,你知道多少?清明马上到啦!清明节前一二天,还有一个传统节日——寒食节,你知道吗?相传,春秋时晋文公焚山求介之推出山,之推抱树而死。文公令在之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寒食节以饮食习俗得名,与美食密不可分:青团子、乌稔饭

声明:《寒食文化与寒食风俗 民宿业与当地风俗文化》为网友不醒的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