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杜甫春望教案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译文] 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

[出典] 杜甫 《春望》

注:

1、《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2、注释:

国破山河在:言山河依旧,而人事已非,国家残破。春到京城,而宫苑和民宅却荒芜不堪,杂草丛生。国:国都,即京城长安。破:(被)冲开;攻下。这两句有两种解说:一说是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花开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鸟鸣也感到心惊。另说是以花鸟拟人,因感时伤乱,花也流泪,鸟也惊心。二说皆可通。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恨别:悲恨离别。

烽火:这里指战争。

连三月:是说战争从去年直到现在,已经两个春天过去了。

抵万金:家书可值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抵:值。

搔:用手指轻抓。浑:简直。欲:将要;就要。

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浑:简直。胜:能承受。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白头:白发。城:指长安城。



3、译文1:

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戴不了了。

译文2:

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译文3: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鄜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4、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 ,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只身投奔在灵武(今甘肃省)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严武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夔州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

唐太宗大历五年(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他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著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5、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冬,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叛军攻陷长安,七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此时,杜甫自鄜州羌村只身北上欲投奔肃宗,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带到长安。至德二年(757)春,杜甫在长安眺望美好的春色又降临到满目残败的京城,伤时感乱,忧国思家,写下了这首五律名篇。

这首五言律诗,首联以工对的句式和概括的笔法,描写了春望所见国都残破荒凉的景象。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的沦陷,一个“深”字表现了景象的凄凉,并且景物的描写之中寄托了深沉的感慨,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此联对仗工巧,“国破”对“城春”景象相反,而“国破”与“山河在”、“城春”和“草木深”也都是意思相背而出,巧用对比反衬,翻新出奇。颔联以拟人化的手法借物传情、移情于景,巧妙地传达出了春望的内心感受,手法别致而意蕴深厚。颈联写春望所感发的国忧家愁,上句紧扣“感时”写国忧,下句紧承“恨别”抒家愁。“烽火连三月”形象地概括了战乱不息的局势,“家书抵万金”又写出了盼望家人音讯的急迫心情。尾联以春望中诗人自我形象的描写而结尾,诗人直接传达出的是衰老的感叹,但何尝不是国破家愁所致?意脉不仅浑然贯通,而且增加了内心深处的愁苦与悲哀的抒写。

这首诗以“春”为背景,以“望”为线索,由景入情,情景交融。前四句主要是写春望之景,睹物伤怀。首联情寓景中,颔联移情于景。后四句主要是写春望之情,忧国思家。颈联借物言情,尾联以人传情。此诗结构巧妙,各联之间注意呼应勾连,层层相因,浑然一体。诗歌以国忧家愁为情感底蕴,风格沉郁悲凉,而又是以景、事、人的形象传达情感意蕴,因此又有意在言外、含蓄蕴藉的效果。



6、特别欣赏其中“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那句。诗人在安史之乱中饱受战乱之苦,亲人分离音迅皆无,那种忧国、伤时、悲已的情感和对亲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情何以堪啊!而今我和女儿虽然相隔万里,却大有近在咫尺之感。每天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互动,大大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上个世纪70年代,情况可是大不一样。别说在山区,就是在大城市信息也相当闭塞,长途电话有,但相当难打。记得一次往北京打个长途,用了一个星期还是没有打通。因为从伊春到北京要通过十几个中继站,而且接线都是人工操作,无论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电话都不会通。所以那时办事都要派人去,到地了或办完事了都要给家里打个电报报一下平安。因此那时我对《西游记》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十分地赞赏,希望有那么一天我们中国人各个都能成为千里眼、顺风耳!改革开放开放三十年这一愿望还真的实现了!!中国进入了互联时代,偌大个地球都被称作“地球村”!中国和世界拉近了,人和人之间亲情更浓了!二女儿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日子里,每天我们都通过互联网勾通着,一个电话,一句问候,让我们的心暖暖的,不再孤单。

从女儿发过来的照片可以看到,在北方还是咋暖还寒日子里,南国已是山花烂漫绿树成荫了!是改革让中国人分享了科技进步带来的实惠。



7、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的现代版:

多年来,我跑遍美国各地和退伍军人谈话,一次又一次,我听到了相同的请求:扩大这个计划。找出其他国家的退役军人所写的书信。他们说,这些外国信件最起码可以让我们对熟悉的战役和历史事件有一个崭新的视角。

在我展开全球性搜寻之前,由于伊拉克战争的缘故,世界各地都爆发了反*美*游*行活动。我做好心理准备:在美国备受争议的氛围下,大概没几个人会愿意帮助我,我也许会空手而返。

结果,我竟得到了惊人的回响。我所到的每一个国家,人们都竭诚款待、慷慨协助。退役军人和我分享他们许久不曾(甚至从未)拿出来给自己家人看的信件,档案保管员花上好几天时间,从他们所收藏的大叠书信中仔细筛选出未曾发表过的题材,而我那些毫不倦怠的向导们也和我一起跑遍了古物店,抢救那些最后可能会被丢弃的信件。

这些信件让人动容。我们发掘出各地战争的精采记述,包括凡尔登、列宁格勒、柏林、釜山、西贡、塞拉耶佛,还有其他许许多多名字已等同於激烈战役的城市。

让这些信件如此撼动人心的,不只是它们所记录的历史,还有它们所彰显的共通的人性。当南北战争的士兵感谢他们的爱人寄来“肖像”(当时照片的称法)时,个中的思乡情怀也回荡在2000年驻扎巴尔干地区的德国维和人员米卡·凯瑟信中。二次大战时失去儿子的匈牙利母亲安娜·科皮契所历经的锥心之痛,就和美国妇女葛罗莉亚·卡达斯的绝望同样难以承受——她的儿子尔尼于2003年在伊拉克阵亡。1945年的加利波利战役中,名叫乔瑟夫·波特诺伊的年轻犹太士兵所表达的坚定信念,就和穆斯林土耳其部队的信仰同样真挚。而当我遇到仍和越南的越战退伍军人保持书信往来的查克·托尔许时,我联想到的是在1914年的圣诞夜不约而同停火的英军和德军。如今托尔许和越南人在他们曾经对峙厮杀的国度里合作兴建图书馆。

若是抹去信上的名字、日期和地理指标,我们几乎无法辨别笔者的国籍。他们的言语超越了国界,揭示出永恒且放诸四海皆准的深刻体认。它们反映出人类所有的情绪,在战争的棱镜下变得更生动、更强烈。这些书信既是警告也是鼓舞,提醒了我们人类具有什么样的暴力能力以及慈悲的潜力。它们也是一个灼热的烙痕,映现出战争对每一个身陷其中的个体所造成的深远影响。

或许最让我讶异的是,许多书信竟然会被写出来。有些是恐惧和寂寞的私密告白,有些则历历描述了战斗的情况,而居然没被审查人员发现。二次大战时,一位被日军捉去的英国战俘克李夫顿·强森西尔甚至冒著生命危险,写下一系列短笺给他的妻子。假如这些细述监狱惨*状的信件被日军发现,他是有可能遭到酷刑或被处死的。这些信件见证了那些直接受到战争影响的人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希望战争对军民所造成的牺牲及创伤将永远不会被世人遗忘。

我和阿玛谈话的数个月后,一位科威特学者给我看了一封波斯湾战争士兵写给他母亲的信。“我从未忘记你的脸……过去到现在这么多年来,你吃了那么多的苦。请可怜可怜我吧……如果这一切是橾在你手中,你一定会带我离开这个炼狱。”这是在一封在一位伊拉克士兵的遗体上发现的信,是他的最后一封家书。(安德鲁·卡洛Andrew Carroll)



8、在我看来,书信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一在于手写,一在于距离。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说的是在距离的渴盼中终于收到信的心情。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说的是在距离的渴盼中始终收不到信的心情。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说的是写出的信,在时间的距离中方可到达的哀叹。

唯恐

说不尽,临行又拆封。说的是写出的信,装不尽心头的思念和挂牵。

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说的是收到的信,难以言说的心情。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说的是写出的信,却无处投寄的悲叹。

信在这一切中显得如此的弥足珍贵,无论是战争,还是出外经商或读书,其原因都在于距离。在人分两地的迢迢距离中,信让人的心渴望相通;让生命祈求平安;让岁月变得可触摸。

信,在距离中便有了生命。

信的魅力就在于真实。

只有在信中才会有毫无顾忌、赤裸裸的思想与情感的表白。真实,使得信和写信人一样通体透明。哪怕它隔着厚厚的信封,对于写信人和收信人来说,它像面对真实的人、透明的心一样。

如果信真的也算是一种文体的话,是比其他任何文体都要更为真实,那是一种赤裸裸的真实。而需要自己用笔来手写,也是信的必备要素之一。很难想象一封写给自己家人或情人的信,不是自己写的,而是请别人写,如今用伊妹儿来发信,其实和请别人来代写没什么两样。那些借用电脑中现成短信粘贴上的信件,更像是你嘴里吐出再从他嘴里吐出如同嚼烂的口香糖,纵然有那么一点甜味,却已经绝对不真情实意了。

并不是所有人都敢于把信拿出来给人看的,鲁迅和许广平的《两地书》出版,是要勇气的。

也没有必要把自己的信拿给别人看,鲁迅毕竟只有一位。对于我们凡人,信只要能安慰我们自己的心就够了,就像雨只滴落在我们自家的房檐,它便湿润了我们自己心田的一角。

一个一辈子没有亲手写过一封信的人,或一个一辈子没有收到过别人亲笔写给自己一封信的人,都是不完整的人生。

因此,即使如今电脑非常发达,点击几下键盘就可以轻松地发出一封信,但是,还是要珍惜手写的家信,给自己的亲人亲手写一封平安的信。家书抵万金,家书抵万金呀,仅仅从电脑里发出的信,还能够抵得上万金吗?



9、古往今来,征夫远足,游子浪迹,同胞异处,骨肉分离,家是不同的梦里同样的主题。见字如面,家书成为传递亲情的使者。杜甫诗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寥寥几字,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对家书的经典评说。然而,随着现代通信方式的变化,写家书的人越来越少,传统家书正悄然淡出人们的视线,家书所构建的原始亲情家园也正遭遇技术的强势冲击。

方寸家书,收千年烟云,藏万里风雨。心随笔走,笔随心游,无论是名人显贵,还是贩夫走卒,一封家书就是一段历史,既是对民间真情的见证记录,也是对时代风云的缩影留存。

我国家书历史源远流长,大概从文字产生以后,家书就出现了。迄今发现的古代最早的两封家书是战国末期的木简。从汉代开始,随着文学发展和纸张的出现,家书应用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留下不少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如曹操的《戒子植》、孙权的《让孙皎书》、诸葛亮的《诫子书》、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骆宾王的《与情亲书》、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文天祥的《狱中家书》等。明清两代是古代家书发展的高峰时期,许多文人学士的文集中都收有家书,其中郑板桥、纪晓岚、林则徐等人的家书流传甚广。

有人说,这是一个机器轰鸣的时代,也行将可能成为一个“遗失手稿的时代”,可资统计的数据有:去年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为2100多亿条,目前日发送量近6亿条。几千万人拇指翻飞,短信频传,其间有多少人能想起用笔写封家信呢?曾经寻常的家书,而今成为被征集的文物,被挽救的对象,这是享受技术迅捷所承担的代价,还是传统亲情文化现今遭遇的无奈?对于眼下正进行的轰轰烈烈的抢救民间家书项目而言,征集、整理、出版、保存……这些环节相对容易,或许凭借组委会以及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们共同努力终究可完成,而对于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研究家书文化等最终诉求而言,需要付出的精力与耐力乃至毅力,却是没有限度的。若干年后,当人们只能在博物馆里瞻仰那一张张岁月留痕的传统家书时,心灵是否还能穿越千年浮华与沧桑,直抵弥漫泥土清香的亲情家园?(李红艳/文)



10、家书,尤其对于战乱中人、他乡异客、天涯游子,对于漂泊无归的身心、漂流无依的灵魂,飘荡沧桑的人生,确实是无价之宝、弥足珍贵。

千里共圆缺。烽火连天的年月,流离失所,天各一方,生活多舛,前途未卜,一封封家书往来穿梭,却能织补精神上的破损。

家书,在战火中颠簸,在崎岖的小路上流落,几经蹉跎,像一片饱经沧桑的秋叶,带着对大地的依恋和倦倦的疲惫,终于飘零到亲人的手中。

所以,家书是最具真情实感、最有人情百味,最贴己知心、最坦诚直言,是最私房的交流、是最隐秘的沟通。

所以,家书中有无数的安慰、宽慰、抚慰;有不断的提醒、劝诫、鼓励;有长对少的成长、成熟、成才、成人的无穷期盼,有小对老的健康、长寿、顺昌、安宁的无边祝福。

所以,家书里是说不尽的相思、相念、相亲、相爱,有道不完的关注、关心、关怀、关爱。

所以,家书里有“柳毅传书”、“鸿雁传书”的感人故事;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叹息;有“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凄凉;还有那“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仁慈君子的悲天悯地!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只要提及“家书”二字,便会油然而生一份心底的温暖和亲切。除了寄托诗人思念家人的情怀,也会让你真正体验那“寄去鸿书,寄去一片冰心玉壶,寄去一次月满西楼”的心情。

书信,古称尺牍、尺素、书札、书牍、简札等。而家书则是集文学、美学、书法、礼仪、邮政、包装等文化于一体的综合载体。



11、信是人类传递信息与感情的工具,特别在交通闭塞的古代,收到亲人的信是件多么高兴的事。所以,杜甫才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受。信又是最能抒发人的情感的一种载体,在所有的文字中,日记和书信是最能体现人的真心实感的,它不需要任何掩饰,不计较任何功利,特别是写给亲人和朋友的信。每当我读到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时,时隔两千多年,还为信中那沉痛的情感打动,司马迁被汉武帝施以宫刑,一个大男人一下被废了,那种痛不欲生的感觉,那种生不如死的折磨,向谁倾诉呢?对当权者,对同事,对父母,对妻子儿女,无法开口,只有好朋友才能分担他的痛苦与忧虑。司马迁活下去的动力是什么,学古代有志之士,“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乞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就是上述榜样才支撑他活下去,写史记,藏之名山,传之后世,没有书信,我们能读到这样撼人灵魂的文章吗?



12、 在通讯条件远未开发的古代,一封书信的价值是非常贵重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的一个诗句,就足可以看出一封家书在古人的心目中的地位和意义。信,满载着深情厚谊,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如同面聚,因而显得特别珍贵。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并非是真鱼腹中藏了什么书信,古代传书,因为没有纸品,故而用绢来写,然后,夹在两片鱼形的“扎”中,封好,传送。“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洁白的尺余丝绢上,一行行墨香落下,将自己的心事与鲤鱼状的尺素一并打结,寄给远方思念的人,那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情趣啊。

“长江不见鱼雁书,为遣相思梦入秦” 里复杂纠结的情感呢,“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询问,“今朝偶见同袍友,却喜家书寄八行”的喜悦,“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的劝阻,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的醉书,“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愁思;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的迫切,“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山水再远,却远不过“一张纸笺,一尺素绢”的情感,这一封家书承载了人们思亲的多少情感啊!

品读家书,家书是一种最纯粹的心声,里面饱含了亲人们彼此之间的互相思念和牵挂,而长辈寄给晚辈的一封家书,更是他们用丰富的生活阅历、沧桑历尽的人生经验、伟岸正直的道德人格写给子孙的箴言;一封好的家书就是一篇生动的文字,它以对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丰富的教益、真情和文化内涵,引领着、影响着后人的方向。



1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封家书宛如一部唐朝史书,凄厉清扬、扣人心弦。一千年以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一个女人捧着数百封家书,感喟流涕:我是全北京最富有的人了,那是文学大师沈从文的妻子张兆和。时光飞速地流逝,新世纪的钟声早以敲响,信息时代的人们走进了零距离的地球村落,那封从遥远的世纪跚跚而来的家书,成了二十世纪最美丽的回忆……

读鲁迅给许广平的信,可以发现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对黑暗势力的抗争是何等沉着和坚韧;读闻一多留美期间的家书,你会感到落后国家的公民在异国所受到的轻蔑,并由此迸发出的爱国激情,以及盼望祖国早日新生强大的热切愿望。

读巴金、肖珊及沈从文、张兆和家书,你会明白命运是如何将崇敬和爱慕连在一起,让有情人饱经岁月风雨、人世沧桑而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的深深挚爱。读傅雷家书,你会感到一位伟大而平凡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关切,舐犊情深,“你会贴近那颗蓄满着大爱的心”。

人们喜爱家书,因为家书自身的史料价值,乃至于文学欣赏价值,历经时代风雨的淘洗、愈加显示出思想的光芒和诱人的魅力。

也因为人们爱家,人们相信家是与外界社会绝然不同的,他可以充满爱、关怀及了解,成为“一个人养精蓄锐的场所”(萨提尔语)。

而家书为家编织着经久不衰的感情纽带。

更因为家书为家填充着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了家以生命力,甚至为我们留下一个更有意味的语词——家庭文化。在大学里教授哲学的孙国平老师对《曾国藩家书》是情有独钟:“教子之道”是曾国藩的得意之作。他不但培养出曾纪泽这样的外交家及算学家曾纪鸿,孙儿辈又有诗歌被誉为“湘中第一家”的曾广钧,曾孙辈有著名的教育家曾宝荪。所以,从清末到民国,从富家到贫民,从官僚士大夫到普通民众,把曾氏家训奉为至宝,也就不足为怪了。人们也读懂了曾氏一家步入晚清中国最著名家族之林的真正缘由。而摆在读者面前的《傅雷家书》,也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傅雷之子傅聪潜心八年,由一名年轻音乐学子成长为一位蜚声乐坛的演奏大家。这一点,对于在人大读博士的蔡雯女士来说,感触尤为深刻:当年正是在父母的严厉教导下,她和两个弟弟后来都读了博士。那时读家里的来信与读《傅雷家书》所留下的印象,至今难忘。

也曾有人对美国数十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作了一次调查,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百分之八十的科学家背后都有一个更为深厚的家庭文化作为支撑。也许正是这样的起点,注定了他们一身的辉煌。

这又不能不让人想起影响中国千余年的《颜氏家训》、《朱氏家训》。一部部家书走出了家门,便成了一种文化、一种养料,她不仅滋润了一个家庭的成长,亦为后人留下了一座座“洁白的纪念碑”。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译文] 国都已经残破,山河依旧在目,人事却已全非。长安城里的春天,人烟稀少,草木丛生,一片荒凉。

[出典] 杜甫 《春望》

注:

1、《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2、【注释】

①国破山河在:言山河依旧,而人事已非,国家残破。春到京城,而宫苑和民宅却荒芜不堪,杂草丛生。国:国都,即京城长安。破:(被)冲开;攻下。

这两句有两种解说:一说是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花开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鸟鸣也感到心惊。另说是以花鸟拟人,因感时伤乱,花也流泪,鸟也惊心。二说皆可通。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②恨别:悲恨离别。

③烽火:这里指战争。连三月:是说战争从去年直到现在,已经两个春天过去了。抵万金:家书可值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抵:值。

④搔:用手指轻抓。浑:简直。欲:将要;就要。

⑤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浑:简直。胜:能承受。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⑥白头:白发。

⑦城:指长安城。

⑧浑:简直。

3、【参考译文1】

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戴不了了。

【参考译文2】

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韵译】: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杜甫春望教案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鄜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4、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不顾国家遭践踏、不顾人民受蹂躏,带着“倾国”佳人杨贵妃偷偷向四川逃去。公元756年7月3日,李亨在灵武受不满三十人的文武官员朝贺,即位称帝,这就是唐肃宗。具有浓厚忠君思想的杜甫,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便把李唐王朝中兴的希望寄托在李亨身上,正如他在《喜达行在所》(其三)诗中说的,“今朝汉社稷,新受中兴年!”于是只身投奔肃宗。在途中又被叛军捉住,送往沦陷的长安,因为官职较小,未被囚禁。757年3月,春天又来到长安城。对祖国有着无限深情的杜甫,多么希望自己的国家也出现一个春天的局面!然而,国家的春天一去不复返了。现实让他睹物神伤。诗人把他在长安城中的所见所感,高度凝炼地熔铸在四十个字里,这就是有名的《春望》诗。



5、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是从总的方面、大的方面写环境。长安被叛军攻陷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叛军焚烧宫室,杀戮人民和唐朝官员的家属,甚至连婴儿都不放过。人民朝不保夕,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另一方面,叛军兵将却洋洋自得,把抢掠来的珍宝材物,络绎不绝地用骆驼运往他们的老巢范阳,真是“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骆驼满旧都!”(《哀王孙》)昔日繁华的都城,已经被糟蹋得满目疮痍,不成样子了!“国破破山河在”,只有山河依旧,而世事全非,真是万千感慨。然而这些山河已经换了主人!长安城的春天原是很明媚、很热闹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丽人行》)真是车如流水马如龙,珠光与春色相辉映,如鲜花著锦。但是失陷后的长安,“城春草木深”,只剩下丛生的草木、满地的血污。大自然的春天像往常一样如期而至,然而景色迥异。两句诗写得极其概括,却极其沉痛。

诗的颌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具体事物写春天。“感时花溅泪”,写花,写所见,是感伤,是国事,“感时”又承上面的“春”字;“恨别鸟惊心”,写鸟,写所闻,是怨恨,是家事,“恨别”又承上面的“国破”二字。

花香鸟语,本是美好的事物,应当使人高兴,为什么却引起了诗人相反的感情?我们知道,鲜花盛开,充满生机,是一种繁荣昌盛的象征。但这却只是自然界的春天,而国家的春天、国家繁荣昌盛的局面却已一去不复返了。诗人对李唐王朝的盛世是很留恋的。直到后来他到了成都,还一往情深地回忆:“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司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百余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忆昔》)。而安史之乱正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它把唐代社会划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所以诗人睹物伤情,见到荆棘丛中自开自灭的鲜花,也禁不住流出了眼泪。春鸟和鸣,是说鸟儿还能团聚在一起,享受大自然的春光之美。而自己却家人离分,不能在战乱中患难与共。诗人目睹长安人民遭受的惨祸,怎能不为抛在鄜州的妻子儿女担忧呢?同年五、六月间,诗人在《述怀》诗里更明确、更充分地表露了这种担忧:“比闻同罹祸,杀戮到鸡狗。山中漏茅屋,谁复依户牖?……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所以听到鸟声,受到刺激,使人心惊。

“烽火连三月”,从正月到三月这三个月中,杀伐不断,如史思明、蔡希德等围攻太原,唐将李光弼进行抵御;唐将郭子仪从鄜州出击崔乾佑;叛军安守军等从长安向西出兵,进犯武功等等,战事是很紧张的。诗人的家眷正在鄜州,由于战事紧张,音讯隔绝,这更增加了诗人的担忧,使诗人更渴望得到家人的消息。“家书抵万金”,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岁月,一封普通的家信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

诗人在前面或借景写情、或情景结合,感情很沉痛。写到腹联(五、六两句),好象诗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于是直接抒情,明写伤国和怀家两种感情。这两句也是承接前两句来的。战火不断,写国事,是“感时”的内容。家人的离别是由于国事的艰难,把恨别与感时联系在一起,更深化了忧国的感情。

诗的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是整个诗篇的结束。作者在这里既不写景,又不抒情,却着意刻画了一个满头白发的诗人,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的形象。搔首,是人烦急不安时的一种不自觉的动作,这种动作,正是诗人忧国思家的一种外在的形体表现,它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北征》)的爱国感情。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在陷落后的长安城中的所见所感的描写,抒发了诗人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充满了爱国热情。

这首诗写得一环紧口一环,前后照应,结构严谨、完美。

全篇围绕“望”字着笔,一、二句借景抒情,三、四句情景结合,五、六两句完全是抒情,七、八两句通过描写人的动作来写人的感情。忧国忧民的感情逐渐具体、逐渐深入、逐渐强烈。结尾既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又意味深长,是别具匠心的安排。

这首诗是以深沉凝炼、言简意多闻名的。遣词用字,精当准确,含蕴丰富。司马光说:“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也。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国破破山河在’云云,'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他皆类此,不可遍举。”。



6、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大量伤今吊古的诗词里总结出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在昔盛今衰的对比中给后人以借鉴。一个王朝兴盛时,繁华的城市、宏伟的宫殿、热闹的街市,还有皇帝或为装点太平盛世、或为自己享乐而兴建的建筑,这些都会成为这个朝代繁盛的一个标志。但几百年甚至才几十年后,这些象征繁华的建筑变成一堆废墟,甚至上面长满野草,人们会产生什么样的感情,发出什么样的感慨呢?另一方面,战争所带来的破坏是严重的,和平时期的苦心建设在兵火中可以毁于一旦。古代诗词中常用野草乱生这一荒凉景象,表现昔盛今衰的伤感。 《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黍,是一种粮食作物。离离,是禾草茂盛的样子。行迈,就是远行。靡靡,迟缓的样子。中心摇摇,就是心烦不定的意思。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悲叹宫室宗庙毁坏,长满禾黍,就作了这首诗。因此,后来常用“禾黍”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此诗作于“安史之乱”时期。这两句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满目凄然。司马光《温公续诗话》:“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 刘禹锡《台城》:“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台城为古都金陵内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六朝皇帝多奢侈荒淫,尤其是陈后主。他在台城营造了结绮、临春等楼阁以享乐。他自谱的《玉树后庭花》曲中有“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的句子,被认为是亡国之音。此诗第三句写当年“万户千门”的繁华景象如今变成野草丛生的荒凉景象了,在这种巨大的变化中寄寓了沉痛的历史教训。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乌衣巷口、朱雀桥边曾是晋代王、谢等大家族聚居地,繁华一时。而今却长出野草,荒凉里透出衰落。 唐许浑《凌歊台》:“行殿有基荒荠合,寝园无主野棠开。”凌歊台曾有南朝修建的行宫,如今已是荒草生于旧址之上,野花开于故宫之旁,盛衰巨变寓于其中。许浑另一首诗《登洛阳故城》是因新建洛阳城而旧的洛阳城废弃发出感慨,登临旧城,凭吊感怀所作。诗中写道:“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当年耗费无数辛劳修建的故城,如今满目荒凉。 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杨广开凿运河南游,运河两岸栽柳,绵延千里。曾征萤火虫,在江都放萤取乐,还修了个“放萤院”。这两句是涉及的就是这些旧事。昔日放萤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废墟,只有腐草而已,南游盛况,早已销声匿迹,惟有暮鸦栖于古柳之上。在昔今对比中揭示出荒淫亡国的历史教训。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这个夕阳残照下的草树杂生的荒凉街道,就是当年叱咤风云的刘寄奴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这里借此来表达对英雄后继无人的感叹。 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昔日“春风十里”的扬州路,而今到处是荠麦丛生了。这首词通过扬州过去繁华与现在破败的对比,通过金人南侵给扬州造成的惨重破坏,抒发了深深的故国之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译文] 感伤时局看见花开反而落泪,怅恨别离听到鸟鸣不禁惊心。

[出典] 杜甫 《春望》

注:

1、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2、【注释】  ①国破山河在:言山河依旧,而人事已非,国家残破。春到京城,而宫苑和民宅却荒芜不堪,杂草丛生。国:国都,即京城长安。破:(被)冲开;攻下。

这两句有两种解说:一说是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花开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鸟鸣也感到心惊。另说是以花鸟拟人,因感时伤乱,花也流泪,鸟也惊心。二说皆可通。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②恨别:悲恨离别。

③烽火:这里指战争。连三月:是说战争从去年直到现在,已经两个春天过去了。抵万金:家书可值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抵:值。

④搔:用手指轻抓。浑:简直。欲:将要;就要。

⑤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浑:简直。胜:能承受。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⑥白头:白发。

⑦城:指长安城。

⑧浑:简直。

3、【参考译文1】

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戴不了了。

【参考译文2】

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韵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鄜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4、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冬,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叛军攻陷长安,七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此时,杜甫自鄜州羌村只身北上欲投奔肃宗,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带到长安。至德二年(757)春,杜甫在长安眺望美好的春色又降临到满目残败的京城,伤时感乱,忧国思家,写下了这首五律名篇。

这首五言律诗,首联以工对的句式和概括的笔法,描写了春望所见国都残破荒凉的景象。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的沦陷,一个“深”字表现了景象的凄凉,并且景物的描写之中寄托了深沉的感慨,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此联对仗工巧,“国破”对“城春”景象相反,而“国破”与“山河在”、“城春”和“草木深”也都是意思相背而出,巧用对比反衬,翻新出奇。颔联以拟人化的手法借物传情、移情于景,巧妙地传达出了春望的内心感受,手法别致而意蕴深厚。颈联写春望所感发的国忧家愁,上句紧扣“感时”写国忧,下句紧承“恨别”抒家愁。“烽火连三月”形象地概括了战乱不息的局势,“家书抵万金”又写出了盼望家人音讯的急迫心情。尾联以春望中诗人自我形象的描写而结尾,诗人直接传达出的是衰老的感叹,但何尝不是国破家愁所致?意脉不仅浑然贯通,而且增加了内心深处的愁苦与悲哀的抒写。

这首诗以“春”为背景,以“望”为线索,由景入情,情景交融。前四句主要是写春望之景,睹物伤怀。首联情寓景中,颔联移情于景。后四句主要是写春望之情,忧国思家。颈联借物言情,尾联以人传情。此诗结构巧妙,各联之间注意呼应勾连,层层相因,浑然一体。诗歌以国忧家愁为情感底蕴,风格沉郁悲凉,而又是以景、事、人的形象传达情感意蕴,因此又有意在言外、含蓄蕴藉的效果。



5、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对乱世别离的悲凉情景,花也为之落泪,鸟也为之惊心。作者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并运用互文手法,可译为“感时恨别花溅泪,感时恨别鸟惊心”。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春望一诗中的对偶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6、《春望》全诗八句。前四句写目睹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想亲人愁苦,充溢离情。全诗写得字字含恨,句句怀痛,沉着蕴藉,自然深挚。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首联即触题,言明春望所见。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而山河依旧。虽然江山未改,可是景象大异:乱草遍地,林木森森。诗的起句如飙风骤起,山洪暴发。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叫人满怀凄然。宋代魏庆之编的《诗人玉屑》中说:“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迂叟诗话》)这确是一种简言蕴意的写法,只写山河之上草木蔓生,可见劫后的荒凉萧索。长安原是豪华繁盛之都,如今只见草木了。往年“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只见她们“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杜甫《丽人行》)现在,王公大臣、贵妃宠姬的冶游欢乐不见了,连市井庶民、耕夫樵子的辛勤劳作也不见了,再没有那游人如蚁、冠盖如云的盛况,再没有那人声如沸、货物如流的闹市,只见细柳新蒲依然绿,昔日宫殿锁千门。诗人将丰富的意思寓于一个“深”字中。草木深,不仅表明人迹罕见,而且说明抛荒已久。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写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唐五言多对起”,此联对仗工巧,圆润自然,且耐人寻味。“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一般地说多见断壁残垣、碎砖乱瓦,可是以富有生意的“城春”与之对举,形成鲜明、强烈的对照。“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诗意翻跌,出人意表;“城春”之后缀以“草木深”,文意直顺,合于实情。可是“山河在”是实写实意,而“草木深”却是实写虚意。实意是说只剩下了山河依旧,虚意是草茂人稀,物是人非。而且“城春”的“城”就是“国破”的“国”,只是先用“国”点明了此城即国都长安,以“破”交代了历史背景,以“春”标明了节令。两句合而观之,便是说望见春天被攻破了的长安城,山河之上草木丛生,榛莽遍地。但是经诗人吟咏出来的诗句,辄能拨人心弦,引人遐想。因此明代胡震亨极赞此句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百代而下,当无复继。”(《唐音癸》卷九)此起句确为全诗冠冕,不愧为神来境诣之笔。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为继“城春草木深”的具体描绘,由泛览满城草木,到收为花、鸟的特写镜头。对这两句的理解,过去诗评家就有分歧,焦点在于“溅泪”“惊心”的是花、鸟还是人。《迂叟诗话》:“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恐,则时可知矣。”(《诗人玉屑》卷六)他认为这句是写诗人的泣和惊。清人施补华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律句中加一倍写法。”(《清诗话?岘佣说诗》)对此,今人周振甫解释说:“加一倍写法有强调作用。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写对国事的悲痛。花鸟本是令人喜爱的,诗人对着花鸟还是悲痛,这就更突出悲痛的深切,是加一倍写法。”(《诗词例话》第126页)这一解释也是讲成诗人的泣与惊,实际上与《诗人玉屑》上的说法相同。 我们认为施补华的“加一倍写法”,是说花溅泪,鸟惊心,无情花鸟尚且如此,有情的人岂不更甚,这就加一倍表情了。说花鸟泣和惊,这是拟人化的手法。这在古代诗词中是屡见不鲜的。本来“草无忘忧之意,花无长乐之心”(庾信《小园赋》)现在却说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就更为生动感人了。花何事而溅泪,鸟何情而惊心?诗人为之注明,是因了“感时”和“恨别”而动情。其实是诗人自己感时恨别,看到花上露珠晶莹,就好像花也泪凝眼角,听到飞鸟啭鸣,也好似鸟在惊啼。这是诗人以含情之眼视物,则物亦生情。以物之情写人之情,则委婉曲折,又深沉真挚。同时,这两句也是“互文见意”,花感时也恨别,鸟恨别也感时,都是两种感情兼而有之。 诗的这前四句内容,都统在“望”中。诗人视域由远而近,由大而小,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视象也由整体到部分,由浑沌到清晰。借景抒情,由景见情,而不直书其情,其情由隐到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层层袒露。从景与情的变化,使人可以想见诗人由翘首远望,慢慢地转入了低头沉思,从而进入了诗的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三个月来战乱不已,整个春季都在动乱之中。据史籍记载,这年一月,安庆绪将尹子奇寇睢阳,张巡败之;二月,李光弼与安庆绪战于太原,败之;郭子仪与安庆绪战于潼关,败之;三月,尹子奇又引兵寇睢阳,安守忠引兵寇河东。真是干戈不止,烽火不息。杜甫是前年八月为叛军所俘的,被困于长安一冬春,一直思念寄居在州的妻子儿女,因此说“家书抵万金”。杜甫在写《春望》的前一年(至德元年)秋,在长安就写有《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表现了诗人对家人的眷眷之怀。在兵荒马乱之中得到一封家信,报告家小安全,诗人自然欣喜万分。家书的可贵,就在于它是载着深情冒着烽火而来的,由此也触动了诗人对家人的悬想。 诗人珍视“家书”,还包含有对北地消息的关心。他在长安常常盼望王师平定中原。如《悲陈陶》的结句是“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哀江头》的结句为“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都写了向北遥望,如今春望之时,感时恨别,自然既盼家人也盼官军了。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尾联以诗人望后的情态作结,显示了诗人的愁苦之心。这两句的意思是:白发越搔越少,简直连簪子也要插不住了。古时男子束发,用簪来束发连冠,故有此说。杜甫写这首诗时是46岁。一般地说,还在壮年时期,不会白发。可是因为艰难愁苦的生活使诗人早衰,也可能是属于“有情知望乡,谁能不变。”(谢《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因了思念而使浓密的黑发变白了,这叫做“白发镊不尽,只缘根在愁肠中”。杜甫这时确实白了头发,他在这一年秋天写的《北征》中也说“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头发完全花白了。他自己也感到衰老了,在《哀江头》中自叙“少陵野老吞声哭”,已自称为乡野老人了。白发本来就很短了,所以说“搔更短”,短到“浑欲不胜簪”的地步。“搔”首是愁苦难解时的动作,发短则是愁苦程度的标志。由此可见一位稀疏白发的诗人,站在残破的长安城头,面对遍地草木,心想远方亲人,老泪纵横,忧心忡忡,这怎不叫人怆然泪下! 这首诗的后四句,是前半部分触发而出,又进一步有所发展。由前面的景,写到自己的情,又描出自身的形。诗人眺望春景,想望家人,盼望官军,最后以望者的形象作结,将前面感时、恨别之情概括无遗,又给人以实感,这是杜甫擅长的表现方法。如大历二年秋写的《登高》,前面叙登高所见,最后也是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的形象收束;大历三年冬写的《登岳阳楼》,前面述登楼所见,最后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压轴。这样由所望到望者,使景和情更为统一,主题得以深化。

《春望》全诗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谨严而不板滞,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确为难得之佳作,无怪乎时隔一千二百余年仍然脍炙人口 .



7、花本无泪,鸟本无心,然而在大诗人杜甫笔下却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的句子,它将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细腻的思想感情融注到客观的物象当中,使本无感情的物象在“我”的情感光照下具有了动人心扉的力量,这种“以已心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营造诗文有“我之境”的艺术手法就是移情。

8、岁末又将至,心里产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慨。每每一天将尽,在黄昏灰色的古城背景下,熟悉的街道,身边的景色,还有远处的飞鸟,全都被夕阳的余晖笼罩的时候,日历又将揭去一页。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感时花溅泪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我满头白发越搔越稀少,稀少得简直插不上发簪。

[出典] 杜甫 《春望》

注:

1、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2、①国破山河在:言山河依旧,而人事已非,国家残破。春到京城,而宫苑和民宅却荒芜不堪,杂草丛生。国:国都,即京城长安。破:(被)冲开;攻下。

②这两句有两种解说:一说是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花开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鸟鸣也感到心惊。另说是以花鸟拟人,因感时伤乱,花也流泪,鸟也惊心。二说皆可通。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恨别:悲恨离别。

③连三月:是说战争从去年直到现在,已经两个春天过去了。抵万金:家书可值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抵:值。

④浑:简直。欲:将要;就要。

⑤不胜簪:头发少得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胜:承受

3、【参考译文1】

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戴不了了。

【参考译文2】

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4、【韵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鄜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5、公元755年11月,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西南)发动兵变,次年6月就攻进长安。唐玄宗仓惶出逃西蜀。当时杜甫正护送家眷到乡下避难。当他听说太子李亨7月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即位(庙号肃宗),立即从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动身投奔新朝廷。中途,被叛军俘获,解送沦陷的长安,直到757年4月才逃脱,到达凤翔(今陕西凤翔)的肃宗朝廷。这期间,他触景生情,感慨国事,写下了诸如《月夜》、《哀王孙》、《悲陈陶》、《悲青坂》、《塞芦子》、《哀江头》、《对雪》和《春望》等名篇。《春望》当写于757年1月,他逃离长安的前夕。诗篇集中抒发了诗人伤悼国家残破、眷念亲人离散生死不知,“感时”与“恨别”交织的满腔愁情.

全诗以“望”字贯穿始终。诗题“春望”,就是望春。作者面对大地回春的自然季节而触景生情,企盼恢复国家安定繁荣的局面。

6、首联承接题目,写春日远望所见的总印象。国都沦陷,山河依旧,人事全非。“城春”,承“山河在”,都城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天。“草木深”则接“国破”而言,人民逃难离散,草木任其疯长,一片荒凉。这两句都用了转折法,但上句是逆折,下句是顺折,章法显出变化。“国破”的断垣残壁与“城春”的生机蓬勃构成鲜明的对比。这一对比,突出勾画了长安城沦陷后的破败景象,寄寓了诗人感时忧国的深沉感慨。

7、颔联由远望收到眼前,把全景推向特写镜头。各注本对这两句的理解有分歧。焦点在于,究竟是谁“溅泪”,谁“惊心”。一种解释是诗人自己对花而溅泪,闻鸟而惊心。另一种解释则认为句中的主语是“花”,是“鸟”。花因“感时”在溅泪,鸟为“恨别”而惊心。这看似不合理,其实是用了移情法。花、鸟本是自然物,现在由于诗人的特殊心境,把自己的感受移加到它们身上,觉得它们也通人情。花朵含露,是感伤时局在落泪,鸟儿跳跃,是因为生死别离而心绪不宁。这样写,比直抒自己内心如何如何,意味更浓郁,效果更强烈。如同说“天地含愁,草木同悲”那样,写的就不仅仅是个人的感受,而是表现当时遭受战乱之苦的许多人的共同感受。不采用特殊的表现手法,就难以恰切形容。

8、颈联又因远观、近察,从翘首望转低头思,感情也自然地从伤悼国破过渡到思念亲人。表现手法上,也就从寓情于景,转为直抒胸臆了。“连三月”指战祸延续到三月,即写本诗的时间。有些注本,说是“指当年的正月、二月和三月”。或说指整个春季。事实上,安史叛乱是前年的十一月开始的,杜甫受困长安也有七八个月了。他说过:“去年潼关破,妻儿隔绝久”(《述怀》),“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对雪》)。诗人身陷长安,妻儿、弟妹的生死不明,才发出“家书抵万金”的慨叹。解诗太实,往往曲解原意。

9、尾联堪称神来之笔。寥寥十字,使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兀立在读者眼前。作者望春,并没有得到到任何快慰,却为“感时”、“恨别”所困,终至烦躁不安,频频抓挠头发。尽管诗人这时才四十五岁,但因终日愁情熬煎,头发愈来愈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从章法上看,这一联是把前面分别抒写的“感时”、“恨别”两种感情统一起来,收结全篇。作者选用搔发这一下意识动作把满腔的愁情变成了可见可感的生动形象,很自然地引导读者进入诗的意境,产生共鸣。

10、杜甫在诗中把家愁同国忧交织起来,深刻地表现了正直知识分子的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意义,正是“沉郁顿挫”的精神实质。

11、它表现的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代人的家国之痛,而是概括了我国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那就是爱祖国、爱自己的民族,把个人的命运依附于国家民族的兴衰变革之中。因而古今无数有识之士曾为振兴中华、造福人民而忧而愤,直至献出一切。这正是《春望》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具有“沉郁顿挫”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12、这首诗以“春”为背景,以“望”为线索,由景入情,情景交融。前四句主要是写春望之景,睹物伤怀。首联情寓景中,颔联移情于景。后四句主要是写春望之情,忧国思家。颈联借物言情,尾联以人传情。此诗结构巧妙,各联之间注意呼应勾连,层层相因,浑然一体。诗歌以国忧家愁为情感底蕴,风格沉郁悲凉,而又是以景、事、人的形象传达情感意蕴,因此又有意在言外、含蓄蕴藉的效果。

1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是诗人杜甫的一种悲伤,杜甫生于盛唐时期,见证了唐朝最繁荣的一面,而他同时又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国仇家恨困扰着他。但是杜甫虽然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却无可奈何,因此表达了一种悲伤和无奈的忧愁。

1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看到镜子里自己的头发染上秋霜,突然感觉到自己老了,多少青春的岁月都流逝了,儿子都已经要上小学4年级了,岁月如流水,时间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三十七载春秋已过,蓦然回首,感慨生命之脆弱和无常。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189448.html

更多阅读

关于国庆节的古诗 关于国庆节的资料

红旗随风舞翩翩,灯光溢彩映亮天。举国同庆数十载,千家万户习开颜。举国上下庆国庆,遥想当年战鼓惊.全国人民齐祝兴,皆出儿女爱国心. 1.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后鬼,亲爱的后鬼!!《鬼神童子》 鬼神童子 动漫

突然无意中在网上搜索到了《鬼神童子》的动画,好开心好怀念呀,好久没有看见了,还是小时候看的呢,当时就好喜欢,一直记着呢。动画和漫画很不一样,我是先看的动画,其实已开始并不喜欢的,因为男主角是野兽派,而且还是不美型的野兽派。知道后来,亲

描写战争的诗句、成语、名言和作品 描写战争场面的诗句

诗句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3、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4、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5、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

声明:《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杜甫春望教案》为网友侃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