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兹国人的内迁 龟兹国天师
龟兹为西域古国之一,张骞出使西域后,始为内地所知,其实当时早已立国多年。龟兹的人种为白色的雅利安类型,其形象可以惟妙惟肖地从一个南北朝时期木质舍利盒上所绘的《作乐图》上看到。因为王族姓“白”,有时又译为“帛”,龟兹人内迁后也都跟从王姓,姓 “白”或“帛”。龟兹人的内迁始于西汉,晚至唐朝中期,规模时大时小,人数或多或少。他们迁入内地,始则聚居于一两个地方,后因各种原因,逐渐扩散至大河南北。内迁的龟兹人先后涌现了许多风流人物,为开发我国北方地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龟兹王绛宾的入觐和龟兹县的建立 汉武帝时,汉朝与乌孙联姻,先后将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嫁给乌孙王岑陬和翁归靡为妻。解忧公主与翁归靡生有一女,名叫弟史,后来成了龟兹王绛宾的夫人。绛宾成了汉朝皇家的外甥女婿,龟兹国与汉朝的关系因而十分亲密。《汉书》卷96 下《西域传下》记载:宣帝时??乌孙公主遣女来至京师学鼓琴,汉遣侍郎乐奉送主女,过龟兹。龟兹前遣人至乌孙求公主女,未还。会女过龟兹,龟兹王留不遣,复使使报公主,主许之。后公主上书,愿令女比宗室入朝,而龟兹王绛宾亦爱其夫人,上书言得尚汉外孙为昆弟,愿与公主女俱入朝。元康元年,遂来朝贺。王及夫人皆赐印绶。夫人号称公主,赐以车骑旗鼓,歌吹数十人,绮绣杂缯琦珍数千万,留且一年,厚赠送之。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归其国,治宫室,作徼道周卫,出入传呼,撞钟鼓,如汉家仪。外国胡人皆曰:“驴非驴,马非马,若龟兹王,所谓骡也。”绛宾死,其子丞德自谓汉外孙,成、哀帝时往来尤数,汉遇之亦甚亲密。以上记载明确地说:解忧公主的女儿“比宗室入朝”;龟兹王绛宾为宣帝“昆弟,愿与公主俱入朝”。按汉朝制度,每年正月,宗室王侯或亲自进京朝贺,或遣使为代表朝贺。
自元康元 年(公元前 65年)起,龟兹王绛宾和夫人弟史首次入朝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后又数来朝贺”,绛宾之子丞德“成、哀时往来尤数”。可见两代龟兹王入关朝贺是常事。国王朝贺,伴送和卫护的官吏、侍从和将士,少则数百,多则上千,其中“乐汉制度”,喜欢内地水土,或因故不能返回,被汉朝安置在内地的,人数一定不少。个别龟兹移民聚居的地区,甚至设 置了以龟兹国命名的县。《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上郡”条下有: 龟兹,属国都尉治,有盐官。可知龟兹县是西汉上郡所属的二十三县之一,而且是属国都尉的治所,人口必然众多,城邑 也一定比较广大。其下的注文有:应劭曰:“音丘慈。”师古曰:“龟兹国人来降附者,处之於此,故以名云。”可知龟兹县的设置,是因为安置在这里的龟兹国移民较多的缘故。西汉的龟兹县,在今陕西省米脂县境内,该地靠近西汉的甘泉宫。或许因为此地水土与西域的龟兹国相似,因而成了东迁龟兹人集中居住的乐土。
二、河西龟兹人南迁蜀地和北归秦凉 东汉时期,龟兹与中央王朝继续保持姻亲关系,龟兹人迁居河西、陇右和关中者更多。他们大多从事农业,与氐人和羌人错居,有贵族充当首领,自成一股势力,其中以迁居凉州(今甘肃武威市)的人为最多;也有少数龟兹移民与匈奴和鲜卑杂处,从事畜牧业生产。三国时期,曹魏统治河西,当地的龟兹移民被迫成为曹魏的属民。由于曹魏政权系篡夺东汉而来,龟兹移民始终耿耿于怀,对曹魏抱有二心。为时不久,他们即摆脱曹魏的羁束,投归汉朝的正统——蜀国。《三国志》卷33《蜀后主传》说:(延熙)十年,凉州胡王白虎文、治无戴等率众降,卫将军姜维迎逆安抚,居之于繁县。 “延熙十年”为公元247年。龟兹王族姓“白”,东汉时,龟兹国有王名白霸、白英等,东迁的龟兹国人也因此姓“白”(有时也译为“帛”)。“凉州胡王白虎文”无疑是迁居凉州的 龟兹移民的大首领,他于公元 247年率众脱离曹魏,投归蜀国,被安置在繁县(今四川新繁 县东北),于是,有不少龟兹人扩散到蜀中。关于龟兹移民南迁的事,《三国志》卷45《姜维传》记叙得更为详细:是岁(即延熙六年),汶山平康夷反,维率众讨定之。又出陇西、南安、金城界,与魏大将军郭淮、夏侯霸等战于洮西,胡王治无多等举部落降,维将还安处之。原来这年蜀国大将姜维领兵北征,与曹魏大军鏖战于临洮以西,河西与曹魏政权的联系一时中断,白虎文得以乘机率众与治无多(即治无戴的异译)所部共同投归蜀国。蜀国为曹魏所灭,龟兹人又被北迁至秦岭以北。晋朝代替曹魏,于太始四年(268)设置秦州,以名将胡烈为秦州刺史,龟兹移民即在胡烈的管辖之下。
晋武帝太始四年至六年,西北灾荒连年,百姓饥苦不堪,群起骚乱,龟兹首领白虎文也率众暴动,给晋朝统治者以沉重打击,其事见于《宋书》卷33《五行志》“水不润下”条: 晋武帝太始四年??一曰昔岁及此年,药兰泥、白虎文秦凉杀刺史胡烈,牵弘遣田璋讨泥??西州饥乱,百姓愁怨,阴气盛也。 按:白虎文是率众降于姜维的。蜀国灭亡,姜维降于曹魏统帅钟会,颇受信用。钟会叛魏,姜维建议利用所降蜀军袭杀魏军,反被胡烈为首的魏军将士攻杀钟会和姜维,平定了叛乱。白虎文所率的精壮为蜀军一部,因为是锺会和姜维用来谋杀魏军将士的主力,事后被曹魏北迁至秦州一带,交由胡烈管束。晋武帝太始四年至六年(公元268—270 年),西北连年水灾,百姓饥苦不堪,鲜卑、氐、羌等族群起暴动,白虎文也率领龟兹移民响应,攻杀了秦州刺史胡烈。凉州刺史牵弘派部将田璋率精兵讨伐,白虎文、药兰尼等暴动民众终于被镇压下去了。从上述记载可知,又有部分龟兹人被迁徙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市)一带。南迁蜀中的龟兹人并未被全部北迁至秦州,直至南北朝时,蜀中仍有龟兹人活跃在政治舞台上。《宋书》卷45《刘粹传附道济传》记载:初,道济以五城人帛氐奴、梁显为参军督 护,费谦固执不与??氐奴既怀恚忿,因聚众为贼盗。“五城”在今四川中江县境内,离新繁县不远。“帛”为“白”的异译,帛氐奴必是遗留于蜀中的龟兹移民后裔的首领,因才能出众而被益州刺史刘道济所赏识,准备选用为参军,却被益州长史费谦所抑制,愤而暴乱,曾经横行蜀中多年。暴动被平定后,帛氐奴不知去向。 《宋书》卷83《吴喜传》说:(秦始)五年,转骁骑将军,假号太守,兼率如故。其年,虏寇豫州,喜统诸军出讨,大 破虏于荆亭,伪长社公遁走,戍主帛乞奴归降。“秦始五年”为公元469 年,“豫州”在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虏”指“索虏”,即北魏。“帛乞奴”或为帛氐奴的兄弟。吴喜大败北魏入侵军,北魏戍主帛乞奴归降于宋,则帛乞奴于蜀中乱事被平定后,又曾率领部分龟兹移民投归北魏,迁居于今河南省东南部。
三、迁入关中,与羌人杂居的龟兹移民 陕西省白水县纵目镇,有一块前秦时树立的《广武将军□产碑》,该碑记述了前秦建元四年(368)驻防两将军划分管区界线的事实,碑阴和碑侧有“广武将军□产”属下官吏的题名,其中碑阴记有“白姓”和“帛姓”龟兹移民的“酋大”(酋长和部落大人,即部落首领) 多人,还有众多的西羌各部首领,其内容为:□□法曹京兆解盾、左尉始平胡性、军监始平骆岐、艹单督冯翊相训、参军南安王准、参军扶风历静、参军京兆陈畅、司马京兆杜益臣、司马京兆石安即默歆、建威司马略阳杜基、参军天水苏哉、将军冯翊胡钧、将军冯翊维叙、扬威将军酋大白安。立节将军??建威将军杨??宣□□将军秦国、酋大秦熙、广威将军杨参??彳奚、部大王卯多里、□□蜀□□、建威将军韩双、部大??帛初、部大樊良奴、田??建威将军董平奴、都统??帛大谷、部大董白??广威将军杨山多、建威将军杨日旬??王稠儿、部大杨小方、部??建威将军梁帝彳奚、酋大王何、酋??孙良、酋大王腊、部大张??录事董广、寺门李浮、行事秦黄??雷蹉屠、立义将军夫蒙??录事杨头、寺门杨西鬼、录事井王卑??曹夫蒙头、宁远将军夫蒙??行事董远、户曹王兴、录事秦平、租曹□□、户曹夫蒙彭娥、部大杨赤平??行事白禽、兵 曹董、主簿秦国、贼曹□宜、录事夫蒙护、部大王先多、秦??主簿司马穆、赋曹杨沙、主簿秦梨、金曹王江、录事夫蒙大毛、部大爪黑平、部??主簿白国、贼曹梁□、主簿郭陵、兵曹秦鸟、行事夫蒙伤大、部大秦度地、部大□□金汉庆、功曹杨苑、金曹王周、主簿胡逸、户曹霍千、主簿夫蒙大祁、部大韩秉世、□□□□去秦□、功曹董 、行事王滑、功曹秦汉、书佐秦翟、功曹夫蒙进、部大秦道成??参事杨安、书佐徐双、参事秦属书佐津索、□□ □□、兵曹夫蒙犁、部??参事杨生、书佐梁胡、参事韩荣、寺门爪胡、参□□□□、租曹夫 蒙大伤、将??梁生、 阳翟、 □□深、 聿□。在碑阴和碑侧,总共有龟兹移民首领白安、帛初、白禽、帛大谷、白国、白平君等六人。 除漫漶者外,全部题名中可见姓氏的,为 114人,龟兹首领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 5.3%,这 个百分比似可类推为龟兹移民与当地居民的比例,也就是说,龟兹移民的人数,也占当地居民总人数的5.3%,可见当时龟兹移民的众多! 在题名中,凡是标有“酋大”或“部大”(部落大人)的人,必是少数民族出身,其中共有夫蒙、杨、王、张、雷、亻隽蒙、同蹄、李、爪、秦、樊、董、井、韩、司马等姓,共计 70 人,占总数的61%。另有未标“酋大”或部大的王、杨、张、李、秦、董、韩等姓,共 计38人,姑且将他们统统视为汉人,只占总人数中的33%,可见当时这里的少数民族人数 大大超过汉人。在题名中,杨姓、樊姓、韩姓都是氐族,共有8 人,占总人数的7%,比龟兹移民的人 数稍多。夫蒙、亻隽蒙、雷、同蹄、井都是羌族的姓氏,其中尤以夫蒙、雷氏为当地大族。题名 中可以确定的羌族人数为41人,占总人数的36%,可见羌族是当地的主要居民。 题名中标有“酋大”或“部大”的,还有董、张二姓,他们出身于匈奴族屠各部,史称“屠各胡”。另有王姓和李姓多人,氐、匈奴、羌人都有王姓和李姓,他们的族别难以确定。前秦上承西晋和汉魏,将百姓分为编户和杂胡两类。编户包括士族和汉人出身的居民,他们被正式编入郡县城乡的户籍,他们分得土地,从事耕作,向国家交租纳税。杂户包括营户(以从军为职业的人户)、杂工户、医寺户,还有从事游牧的少数民族胡夷户,他们虽有户籍,也归当地政府管理,但不交租纳税,只服兵役、工役和差役。由《广武将军□产碑》的题名和结衔看,龟兹移民有部落组织和集团组织,其酋长称“部大”或“酋大”,平民在兵营服役,首领在兵营中作官,可知他们多为杂户,当然也不排除少数龟兹移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分有土地,向国家交租纳税,成为当地的编户了。
《广武将军□产碑》中所记的龟兹移民,居住和生活在何处?该碑的正文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地望。(广武将军□产)於今也君临此城,渐再累纪??立节将军董□、建威将军杨□??建武将军王柴、鹰扬将军□□??躬临南界,与冯翊抚军苟辅,参分所部,刊石??山为??方,西至洛水,东齐定阳,南北七百,东西二百??卉口(苦)水,统户三万,领吏千人,大将三□。根据碑文可知,“□产”既“君临此城”,又能统率官为四品的建威将军、建节将军、广威将军、宁远将军,则其武职必为三品的护军将军;他又统有苦水、羌、氐等各族和编户三万,官吏题名中又有主簿、录事、行事、参事等文职官员,可见他的文职必为郡太守;他所分管的防区为“西至洛水,东齐定阳,南北七百,东西二百(里)”,前秦的定阳县即今陕西的宜川县,可知他所君临的是临晋城,为冯翊郡治所在,他分管的防区在冯翊郡的东部。由此可知,前秦时期的冯翊郡东部,临晋(今陕西大荔县)、定阳与洛水之间,龟兹移民颇多,人数 约占当地兵人和民户的5.3%,民户三万人中,即有龟兹移民近一千六百户,每户五口计,约有九千人,加上兵户,其人数的确相当可观。这个防区之北,即是汉朝的龟兹县故地(今陕西米脂县),可见经过数百年的繁衍发展,龟兹移民的人数大为增加,聚居区大为扩展。 又,《晋书》卷115《前秦苻登载记》有这样一段史实,说苻登攻占姚苌的辖地胡空堡后,“尽众而东攻屠各姚奴、帛蒲二堡,克之。”当时关中战乱连年,各族筑堡自守,“姚奴”必与姚苌同族,为羌人首领,筑堡聚族而居,故称“姚奴堡”;帛蒲必为龟兹移民首领,筑堡聚族而居,故称“帛蒲堡”。帛蒲堡在新平南部,新平即今陕西彬县。可知前秦时期,关中西部也聚居着不少龟兹移民。
四、白居易家族的迁徙与龟兹移民的东进 1997年10月,河南省伊川县彭婆乡许营村北万安山南麓,出土了一块唐朝士人皇甫炜夫人白氏的墓志,谈到了白氏家族名人及其转徙的轨迹。志文说:白氏,其先太原人也。在春秋时,胜以勇果著;当战国际,起以英武闻。既我唐受命,孝德以破虏安边,军功为最??曾祖,皇扬州录事参军。祖季康,皇宣州溧水县令。父敏中,即今相国、节制荆门、司徒公也。岳降融姿,天生焯器,幼而聪悟,乡党称奇。长庆之年,登进士甲科,由是声华籍籍,为诸侯之灵珠矣。太和三年,婚博陵崔氏宽第五女,开成五年生夫人。自是升践朝伦,参掌宾密。今上登极之始,首命台衡,弘益苍生,荡涤邪秽,皆曰宰相辅国,中为警策矣。大中二年,以长女归于炜。大中五年,司徒守司空,兼门下平章事,兼分阝宁节度使、京西诸军都统,镇抚羌□,廓清边鄙。大中六年,以检校司徒平章事,移镇西蜀,炜寻与前夫人同归于洛。前夫人寝疾,炜方在究,不克省亲,以大中七年??殁于东都。及炜再齿人伦,从事分陕,九年十一月,□假匍匐诉于司徒公,公以炜早忝科第,柔而自立,遂继姻好,十年二月廿五日,又以夫人归于炜??由墓志可知,皇甫炜先后娶宰相白敏中的长女和次女为妻。皇甫炜在其妻子的墓志中,详细叙述了白氏祖辈的名人,更充分地记载了岳父白敏中的一生事迹。志文中提到的白孝德,《新唐书》卷109《白孝德传》说他是“安西胡人”。“安西”指唐朝安西都护府的治所“安西城”,也就是龟兹国的首都伊逻卢城,因此,所谓“安西胡人”,实际上是指龟兹国人。白孝德原是龟兹国的世子(国王的长子),其弟名叫白孝节。
唐朝发生“安史之乱”,唐肃宗向安西、北庭二都护府及西域各国征兵“勤王”,白孝德响应唐肃宗的号召,率龟兹国精兵三千,随 安西、北庭名将李嗣业、马入关,先后隶属于郭子仪、李光弼的麾下,收复西京长安和 东京洛阳,被唐朝封为昌化郡王,留居于内地,再未返回西域,因此,其父死后,其弟白孝节继位为龟兹王。建中元年(780),白孝德死于长安城。皇甫炜为其妻作墓志,说白孝德是白氏的前辈名人,事在大中十三年(859),距白孝德之死仅79 年。有关白氏的家史,皇甫炜必然从其岳父白敏中那里得来,而白敏中于长庆初年即已考中进士,距白孝德之死仅40 年。白敏中后来拜相,职位极高,用不着去攀附白孝德,为己增光。因此,白敏中说自己是白孝德的本家,必是事实。《北梦琐言》卷5《中书蕃人事》引李肇《国史补》,说白敏中是“蕃 人”,《唐摭言》卷13《敏捷》条,记载白敏中宴请廉问长沙的常侍杜蕴时,自诩“十姓胡 中第六胡,也曾金阙掌洪炉”,可见他出身于“西蕃龟兹”是毫无疑问的。白氏墓志中提到的祖先,与《旧唐书》卷166《白居易传》提到的白居易的祖先颇有关 联: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北齐五兵尚书建之仍孙。建生士通,皇朝利州都督;士通生志善,尚衣奉御;志善生温,检校都官郎中;温生钅皇,历酸枣、巩二县令;钅皇生季庚,建中初为彭城令??自钅皇至季庚,世敦儒业,皆以明经出身。季庚生居易。 按:白氏的曾祖,即白敏中的祖父名,白居易的祖父名钅皇,同属白氏的“金”字辈;白 敏中之父名季康,白居易之父名季庚,同属“季”字辈。他们应当是堂兄弟,可知白居易也是龟兹后裔。 白敏中曾经拜相,因此,《新唐书》卷75 下《宰相世系表》列有他的世系,改列作现代 表格形式,应为:白建—士通—志善—温— 钅皇—————————季庚—居易 (宰相表误为 )—季康—敏中由宰相表可知,白敏中与白居易的曾祖父同为白温。白氏墓志和宰相世系表将白居易和白敏中的远祖追叙为秦将白乞丙、白起和楚贵族白胜,这是白氏后裔攀附上古名人,用以光耀门楣的弊病所致,不能当真。白敏中既是“蕃人”、“十姓胡中第六胡”,与白孝德同氏族,则白居易也必然是龟兹移民的后裔。
无论白氏墓志,还是《旧唐书·白居易传》,都说他们的祖籍是太原,然而,无论历史文献还是考古资料,都不见两汉和魏晋有龟兹移民被安置在太原的记载。白氏家族是何时出 现在太原地区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说:武安君起赐死杜邮,始皇思甚功,封其子仲于太原,故子孙世为太原人。二十三世孙太 原太守邕,邕五世孙建。这就是说,白氏家族早在秦朝即已居住在太原,这是不可信的。《宰相世系表》说始皇封白 起之子白仲于太原,纯属杜撰。关于白氏家族迁居太原的时间和事实,新近陕西省渭南县渭河之北出土的《白敏中墓志》 有这样的记载:谨按:白氏受姓于楚,本公子胜白邑,有大功德,民怀之,推为白公。其后徙居秦,实生武安君,太史公有传,遂为望族。元魏初,因阳邑侯包为太原太守,子孙因家焉,逮今为 太原人也。墓志将远祖推定为楚国贵族白公胜和秦国名将白起,纯属附会,但有一点说得比较真实和清楚,那就是:白氏家族迁居太原的时间是元魏初期,原因是高祖白包(《宰相世系表》误为 白邕)成为北魏的太原太守,子孙们因而留居太原了。白氏家族的一支迁居太原之前,其籍贯在何处?《旧唐书·白居易传》有这样一段记载:初,建立功于高齐,赐田于韩城,子孙家焉,遂移籍同州。至温徙于下圭阝,今为下圭阝人 也。唐时韩城属同州管辖,同州的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县,两晋南北朝时为冯翊郡的治所。据上文《广武将军□产碑》后题名的研究可知,这一带是龟兹移民白氏家族的聚居区。显然,白温由太原西迁,是返回了祖先居住的故地。由此可以得知,其祖先白包是由渭河以北一带的白 氏家族聚居地东迁太原的。白氏家族是因为什么事故,由渭河以北的聚居地东迁太原的?北魏初期,发生于渭河以北的最大事故莫过于羌胡爆发反抗北魏统治的斗争。
北魏进占渭北地区前,这里为夏国赫连昌所统治。5世纪前期,北魏太武帝一再亲征夏国,生擒赫连昌及其弟赫连定,攻灭夏国,渭北地区归属北魏。太平真君初年,北魏用兵吐谷浑和柔然,向渭北诸族加强征索,渭北诸族群起反抗,龟兹移民也参加了这场暴动。《魏书》卷4 下《世祖纪》记载:(太平真君六年)九月,卢水胡盖吴聚众反于杏城。冬十月戊子,长安镇副将元纥率众讨之,为吴所杀,吴党遂盛??十有一月??盖胡遣其部落帅白广平西掠新平,安定诸夷酋皆聚众应之,杀氵开城守将,盖胡遂进军李润堡,分兵掠临晋??庚午??诏殿中尚书乙拔率五将三万骑讨盖吴,西平公寇提三将一万骑讨吴党白广平。“太平真君六年”即公元445年。
杏城故址在今陕西黄陵县西南。新平郡的辖地包括今陕西彬县、长武、永寿和甘肃泾川、灵台等地。李润堡为羌族聚居重镇,在今陕西澄城县西南。盖吴为稽胡首领,稽胡属南匈奴别部,当时的住地在今陕北,与羌族和龟兹移民杂居在一起,因此,当盖吴率领部众起义后,龟兹移民和羌人群起响应。白广平无疑是龟兹移民的首领,起义后成了盖吴的部将和得力助手。暴动者的势力犹如燎原之火,燃遍了陕北和甘肃东部,甚至一度围攻过长安镇(今陕西西安市),使北魏统治者十分震惊,太武帝拓跋焘不但派大将率重兵镇压,后来甚至鸾驾亲自西征。同书接着说:(太平真君七年)二月丙戌??北道诸将乙拔等大破盖吴于杏城,吴弃马遁走??三月??车驾旋轸幸洛水,分军诛李润叛羌??五月癸亥,盖吴复聚杏城,自号秦地王,假署山氏,众旅复振。于是遣永昌王仁、高凉王那督北道诸军同讨之??秋八月,盖吴为其下人所杀,传首京师,永昌王仁平其遗烬。高凉王那破盖吴党白广平,生擒屠各路那罗于安定,斩于京师。“洛水”为渭河的支流,斜穿羌人和龟兹移民的聚居区。“车驾旋轸幸洛水”,意为太武帝至前线督战。在北魏大军的全力镇压下,暴动者终于失败,盖吴为其二叔杀害。白广平虽然败北,但不知下落。起义民众被残酷杀害,李润堡的羌人遭到屠城的报复。由于这里的羌胡遗民仍多,太武帝拓跋焘事后驻以重兵,严为管束。
至于龟兹移民,因为人数较少,北魏统治者大概采用了一贯的对待俘虏异族的政策,将他们内迁至京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附近,便于加以控制。随着时间的流逝,情况的变化,东迁的龟兹移民首领白包成了北魏的战将,立功封侯,被任命为太原太守,率众驻守太原,其部落和亲族留居太原,生息繁衍。白居易和白敏中等人之所以自认“太原”为其籍贯,原因就在于此。
根据上文所引的《唐白敏中墓志》可知,阳邑侯、太原太守白包的第五世孙为白建,白氏家族仍居于太原,历时已达一百余年。又据上文所引的《旧唐书·白居易传》,白建立功于北齐,赐田于韩城,以白建为首的部分龟兹移民又从太原返回了渭河以北的韩城,重归一百多年前的故乡。三世之后,白居易的曾祖父白温又从韩城迁居下圭阝,这一带仍是龟兹移民的故地。白温的子孙又在这里居住了4代。白居易即生长于下圭。在他所撰的诗赋中,多次提到渭河和华山,如《汛渭赋》:“家去省兮百里,每三旬而一人;川有渭兮山有华,澹悠悠兮可赏目。”“省”指唐朝的中书省,机构设在长安城(今西安市),可知白居易的家离长安只有一百里,每月休假时,即可归家一次。该赋又说:“门去渭兮百步,常一日而三往。”其家离渭水只有百步之遥,每日都要到河边去赏玩三次。《示诸弟侄》诗:“东窗对华山,南当渭水。”白居易的故居,门是朝南方的渭水开的,从东窗可见高峻的华山。《重到渭上旧居》诗也说:“旧居清渭曲,开门当蔡渡。”白居易的旧居在渭河北岸的河湾上,朝南的大门正对着蔡家渡口。从白居易的诗文看,自白温以后的祖茔,一直都在下圭阝,家族成员虽然外出为官,奔波于天南海北,但是去世之后,都要归葬故茔。白敏中即归葬于故茔,所以,他的墓志即出土于陕西省渭南县渭河以北的唐朝下圭阝县故地。 唐朝封爵,总以籍贯命名,白居易也不例外。据《旧唐书·白居易传》:“太和二年,转刑部侍郎,封晋阳县男,食邑三百户”,古晋阳郡治即在太原,这是以远祖白包至白建的故居为封号。“开成元年,除同州刺史,辞疾不拜,寻授太子少傅,进封冯翊县(当作郡)开国侯。”韩城、同州、下圭都属冯翊郡,这是以白建至白居易的故居所在为封号。白居易晚年定居洛阳,白氏家族的一支又迁徙至今河南省的中部。
关于此事,《旧唐书·白居易传》记载得十分详细:初,居易罢杭州,归洛阳。於履道里得故散骑常侍杨冯宅,竹木池馆,有林泉之致??会昌中,请罢太子少傅,以刑部尚书致仕,与香山僧如满吉香火社,每肩舆往来,白衣鸠杖,自称“香山居士”??大中元年卒,时年七十六??无子,以其侄孙嗣,遗命不归下圭,可葬香山如满师塔之侧,家人从命而葬焉。按:白居易于长庆二年(822)七月受任为杭州刺史,三年满期,入朝改官为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洛阳,买得履道里的杨冯故宅,宽敞幽雅,地近香山,虔诚信佛,与香山名僧如满交情深厚,致仕(退休)后自称“香山居士”,死时遗嘱,葬于香山,不归下圭阝祖茔,亲属子女因而以洛阳为家,龟兹移民后裔又扩散至洛阳。至今洛阳市郊有白碛村,为白居易后裔聚居的要地,村中藏有《白氏家谱》,以白居易为洛阳白氏之祖,现已传至55代了。
五、结论 西域的龟兹国人内迁,自西汉开始,至唐朝为止,前后长达一千余年,浸润扩散至现代的甘肃、陕西、四川、山西、河南等地,其人数相当可观,历史上也出现过许多名人。东迁的古代西域龟兹国人为缔造伟大的中华民族,创造灿烂的中华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更多阅读
转载 见证张锡纯的内托生肌散 张锡纯 生肌散
原文地址:见证张锡纯的内托生肌散作者:财富一大步JT叔叔说过这个生肌散的神效.女儿上周三磕破膝盖, 蹭掉指甲盖大一块皮, 用了云南白药创可贴, 两天后伤口还没有开始合的迹象, 伤口也没有干, 她很痛.周六早
武装你的内置闪光灯 自制柔光罩试用攻略 闪光灯柔光罩的作用
武装你的内置闪光灯 自制柔光罩试用攻略这个,是我第一次试制的卡片式数码相机用diffuser柔光罩。把恰当大小的描图纸剪切了之后用尼龙带扣固定在Caplio R3的机身上。虽然有漫射光效果,但是收纳不便,所以我从这里慢慢加上改良 在我
原创 中国仍然陷入主义的内战和政治的内斗是愚蠢的 江苏内斗
[ 2010/5/21 11:48:00 | By: 绝学无忧 ]1推荐中国仍然陷入主义的内战和政治的内斗是愚蠢的:资本是现代社会发展国家经济所必须的因子。同时也是一个国家
转:中国空军上校戴旭震惊国人的演讲稿含视频 (2010-12-0802:
转:中国空军上校戴旭震惊国人的演讲稿【含视频】(2010-12-0802:09)转载标签:戴旭深圳宋体楷体
身体和痛苦的权威性——阐述《德克萨斯》真实和虚构的内聚焦和外 新浪德克萨斯
身体和痛苦的权威性——阐述《德克萨斯》真实和虚构的内聚焦和外聚焦聚焦最早是法国叙述家热奈特在《叙述话语》一书中提出的概念,指小说家通过特定视角对叙述信息所作的选择和限定。理论界非常关注叙述聚焦的问题,从本质而言,就是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