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民国时的武侠小说家,平江不肖生向恺然发表了《拳术家李存义的死》∶《侦探世界》第24期 民国13年(1924)4月望日,其中把李存义写成是练太极拳的,为了维护太极拳的声誉与马子贞的部下比武,并将李存义描述成一个性格刚愎、顽固的人。其中的描写与事实不符,显然是出于向的道听途说,加以想象而成。
李存义是清末民初的武术大家,声望极高,1924年时,李已去世三年,但其影响仍在,其门人弟子也是武术界的中坚力量,此文一出,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反响,有人看到此文,去找向恺然理论,让他更正此文的错误,于是,向写了李存义殉技之讹传,发表在同年的《红玫瑰》杂志第六期。文章的主要要点如下:
李存义殉技之讹传
向恺然
《李存义殉技讹传》∶《红玫瑰》第6期 民国13年(1924)9月初6日
这是向君自己正讹的一篇文字,也是拳术界中一段珍闻,尚请读者注意。
苕狂
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向恺然的疑问:
以李先生的拳术为当世名宿,非等闲可比,并且曾听得长沙王志群先生说,李先生有几个徒弟,已为当世极不易得的好手,何至便被名字不见于经传的杨某打伤,且至于送命呢?即算李先生年老气衰,误为奸人所算,何以李先生去世了这么多日子,从没听说李先生的高足对于那姓杨的有施报复的举动?难道那姓杨的真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李先生纵有好徒弟,也不敢向他寻仇吗?然则事隔多日,何以姓杨的并不在拳术界中崭露头角呢?这种疑惑在下存之于心已有好些日子了。
李存义应马子贞之约去济南的时间:
马子贞请李存义去是在民国二年七月,马子贞在山东济南镇守使任上的时候,而李存义之死在民国十年二月,其间相隔七八年,世岂有受伤七八年之后才死的道理?这种事实何能随便人的爱憎而变更颠倒呢?
李存义不曾练过太极拳及其为人修养:
至于太极拳,我始终不曾见他练过。他在北洋享武术的盛名很久,经他教授成为武术界健全的人物极多,他平生待人接物恭而有礼,轻易不见他的疾言厉色的时候,更欢喜奖掖后进,门弟子质疑问难的,自朝至暮,现身说法,毫无倦容,务必使门弟子疑难之处得完全了解才罢。这是由于他的好艺出于天性,而学养又能兼到的缘故。所以凡是曾和他接见过一次的人莫不心悦诚服地说:其学可及,其养不可及。他是一个最有修养的人,休说他的学力已到了绝境,便是第二等武艺的人物,但能养也,决不至得足下所听得的那种惨结果。
第一次比武:
只得问道:马将军,怎生比法?马子贞道:敝处比武素有定规,拿白粉在地下划一个圆圈,随二人的便,一个站在圈子里,一个站在圈子外,动手的时候,在圈子内的不能打出圈外来,在圈子外的也不能打到圈子内去。李存义原没有求胜的念头,就立在白圈子内。马子贞指令一个兵士装束的拳术教习和李存义较量。那教习的武艺果然矫捷异常,确不是等闲之辈,竟与李存义支持到半小时之久,才被李存义列住手腕,一腿打仆在地,但是这一腿打去却打出了白圈。马子贞急忙喊道:这不能算是你胜了,你的前足出了圈外,违背了定规。李存义听了从容笑道:是,只怪我的武艺不用前足不能仆人,用前足自不觉出了圈子。马子贞见李存义态度闲雅,绝没有骄矜使气的样子,似乎自觉说得太唐突,即改口带笑说道:好,你真是名手,请你就在敝署当教官,随即送了份委认状给李存义,月俸60元。
第二次比试:
在那里住了两天,第三天有个姓杨的教习,直到李存义的卧室来拜访,李存义殷勤招待,杨教习寒暄了几句之后,便质问形意拳的用法,词气之间,很带着寻瑕抵隙的意味,李存义虽明知其用意所在,然以自己才来不久,与杨某又是初次相会,不能不存些客气,仍以研究学理的态度待杨某,那姓杨的武艺不待说,也很有些警人的地方,加以年壮气盛,咄咄逼人,使李存义不能不出手自卫,一个不留神,将杨某也打仆在院子里,李存义吃了一惊,连忙上前扶起来,陪话道:对不起对不起,我偶然失手,老哥不可见怪,幸当时没有第三人在旁边,杨某也是一个能虚心服善的人,并没有嗔怪的表示,不过李存义的为人素来谨慎,逞强争胜的心思更是从来没有,终恐因此买怨,于提倡武术,前途必多妨碍,遂极力与杨交欢,并愿结盟为兄弟。杨某见李存义这么撝谦温霭(和善的意思),本来没有嗔怪的表示,至此更不把这回事放在心上了。
李存义去世之情形:
李存义在济南没多久,就因赴王芝祥的约辞职到广东去了。直到民国九年八月,李存义在北京得了痢病,医治无效,到这年年底才由几个常在他跟前的徒弟,送他回深县原籍,在原籍还支持了一个多月,到民国十年二月才去世。这便是李存义到马子贞幕下以及去世的实在情形。
结尾:
从马子贞那里出来的时候,不但双方都没有受伤的事,并且好来好去,彼此连嫌隙都说不上,李存义年高德劭,固不至掩败为功,便是马子贞,他是个以提倡中国武术自任的一世贤豪,也决不至造作蜚语,厚诬长者,向足下妄传那种无稽之谈。
<完>
向恺然是武侠小说家,经常把当时的武林人物作为素材,写入小说中,但由于当时信息不畅,这些素材的来源多为向道听途说,一知半解,错误百出,向恺然经常为此更正自己的错误。下面就是一些,诸君一看,就知道向经常连一些基本的知识都搞错的。向本是小说家,可以乱写,而作为拳史,就需要严肃了。
【不肖生自注:前回说八卦拳是李洛能传给孙福全的,错了错了。李洛能不是练八卦拳的,是练形意拳的,并且不是孙福全的师傅,论年份,孙福全在李洛能之后约七、八十年;论辈份,李洛能比孙福全大了三、四辈。不肖生是南方人,消息得自传闻,每每容易错误。据说董海川是练八卦拳的,北方人称之为董老公,孙福全的八卦拳,是从董老公学的。郭云深是练形意拳的,曾历游南北十余省,未尝有过对手。最得意的徒弟是程亭华,因程做眼镜生意,北人遂称之为“眼镜程”。孙福全本拜郭云深为师,因此时郭云深已老,由眼镜程代教,也可以说是眼镜程的徒弟。李洛能生时,有“神拳李洛能”的称谓。北方练武的人,对于师傅的辈份,非常重视,若稍忽略,就得受人不识尊卑长幼的责备。好在不肖生是在这里做小说给人看了消遣,不是替拳术家做传记,将以传之久远,就是错了些儿,也没要紧。】
李存义殉技之讹传
向恺然
《李存义殉技讹传》∶《红玫瑰》第6期 民国13年(1924)9月初6日
这是向君自己正讹的一篇文字,也是拳术界中一段珍闻,尚请读者注意。
苕狂
注:小标题为编者所加向恺然的疑问:
以李先生的拳术为当世名宿,非等闲可比,并且曾听得长沙王志群先生说,李先生有几个徒弟,已为当世极不易得的好手,何至便被名字不见于经传的杨某打伤,且至于送命呢?即算李先生年老气衰,误为奸人所算,何以李先生去世了这么多日子,从没听说李先生的高足对于那姓杨的有施报复的举动?难道那姓杨的真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李先生纵有好徒弟,也不敢向他寻仇吗?然则事隔多日,何以姓杨的并不在拳术界中崭露头角呢?这种疑惑在下存之于心已有好些日子了。
李存义应马子贞之约去济南的时间:
马子贞请李存义去是在民国二年七月,马子贞在山东济南镇守使任上的时候,而李存义之死在民国十年二月,其间相隔七八年,世岂有受伤七八年之后才死的道理?这种事实何能随便人的爱憎而变更颠倒呢?
李存义不曾练过太极拳及其为人修养:
至于太极拳,我始终不曾见他练过。他在北洋享武术的盛名很久,经他教授成为武术界健全的人物极多,他平生待人接物恭而有礼,轻易不见他的疾言厉色的时候,更欢喜奖掖后进,门弟子质疑问难的,自朝至暮,现身说法,毫无倦容,务必使门弟子疑难之处得完全了解才罢。这是由于他的好艺出于天性,而学养又能兼到的缘故。所以凡是曾和他接见过一次的人莫不心悦诚服地说:其学可及,其养不可及。他是一个最有修养的人,休说他的学力已到了绝境,便是第二等武艺的人物,但能养也,决不至得足下所听得的那种惨结果。
第一次比武:
只得问道:马将军,怎生比法?马子贞道:敝处比武素有定规,拿白粉在地下划一个圆圈,随二人的便,一个站在圈子里,一个站在圈子外,动手的时候,在圈子内的不能打出圈外来,在圈子外的也不能打到圈子内去。李存义原没有求胜的念头,就立在白圈子内。马子贞指令一个兵士装束的拳术教习和李存义较量。那教习的武艺果然矫捷异常,确不是等闲之辈,竟与李存义支持到半小时之久,才被李存义列住手腕,一腿打仆在地,但是这一腿打去却打出了白圈。马子贞急忙喊道:这不能算是你胜了,你的前足出了圈外,违背了定规。李存义听了从容笑道:是,只怪我的武艺不用前足不能仆人,用前足自不觉出了圈子。马子贞见李存义态度闲雅,绝没有骄矜使气的样子,似乎自觉说得太唐突,即改口带笑说道:好,你真是名手,请你就在敝署当教官,随即送了份委认状给李存义,月俸60元。
第二次比试:
在那里住了两天,第三天有个姓杨的教习,直到李存义的卧室来拜访,李存义殷勤招待,杨教习寒暄了几句之后,便质问形意拳的用法,词气之间,很带着寻瑕抵隙的意味,李存义虽明知其用意所在,然以自己才来不久,与杨某又是初次相会,不能不存些客气,仍以研究学理的态度待杨某,那姓杨的武艺不待说,也很有些警人的地方,加以年壮气盛,咄咄逼人,使李存义不能不出手自卫,一个不留神,将杨某也打仆在院子里,李存义吃了一惊,连忙上前扶起来,陪话道:对不起对不起,我偶然失手,老哥不可见怪,幸当时没有第三人在旁边,杨某也是一个能虚心服善的人,并没有嗔怪的表示,不过李存义的为人素来谨慎,逞强争胜的心思更是从来没有,终恐因此买怨,于提倡武术,前途必多妨碍,遂极力与杨交欢,并愿结盟为兄弟。杨某见李存义这么撝谦温霭(和善的意思),本来没有嗔怪的表示,至此更不把这回事放在心上了。
李存义去世之情形:
李存义在济南没多久,就因赴王芝祥的约辞职到广东去了。直到民国九年八月,李存义在北京得了痢病,医治无效,到这年年底才由几个常在他跟前的徒弟,送他回深县原籍,在原籍还支持了一个多月,到民国十年二月才去世。这便是李存义到马子贞幕下以及去世的实在情形。
结尾:
从马子贞那里出来的时候,不但双方都没有受伤的事,并且好来好去,彼此连嫌隙都说不上,李存义年高德劭,固不至掩败为功,便是马子贞,他是个以提倡中国武术自任的一世贤豪,也决不至造作蜚语,厚诬长者,向足下妄传那种无稽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