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大高玄殿门前牌楼和习礼亭组图

大高玄殿,又称大高元殿或大高殿,是一座明清两代的皇家道观,位於皇城之内,西苑北海东南,陟山门街南侧,紫禁城东北外侧,景山西侧(本人先前博文《费利斯·比托——最早拍摄北京的摄影师(作品)》中“北海白塔远眺”一图中部左侧可见大高玄殿最後面的乾元阁,其北侧从北海陟山门出来的东西向街道即为陟山门街,位於照片中部)。大高玄殿的大门是朝南的三重“三座门”。最外的一重算是“山门”,门前有一组呈“品”字形排列的三座牌楼。三座牌楼所围之内还建有东西两座“习礼亭”。“习礼亭”在明清时期各部及各地掌管礼仪的衙门和寺观多设有。大高玄殿所属的“习礼亭”两座,位於东、西牌楼之间,南牌楼以北,分立山门外左右,左(东)又称“阳(炅)真阁”,右(西)又称“阴()灵轩”(《大內規制記》左曰炅明閣,右曰靈軒),构造独特,为五花阁式,三重檐,歇山十字脊,结构类似紫禁城角楼,建筑外观美轮美奂。

三座牌楼均为四柱三间九楼,正中嵌有汉白玉石匾,上刻题额,据说东、西牌楼题额是严嵩的手迹。大高玄殿的牌楼是采用粗大的楠木立柱,柱脚埋入地下很深,故未用戗柱。所以老北京有歇后语:“大高殿的牌楼——无依无靠”。

东牌楼:正面(东面)为“孔绥皇祚”,背面(西面)为“先天明镜”。

西牌楼:正面(西面)为“弘佑天民”,背面(东面)为“太极仙林”。

南牌楼:正面(南面)为“乾元资始”,背面(北面)为“大德曰生”。

明嘉靖二十一年四月(1542年),在嘉靖帝宠幸的道士陶仲文的建议下,最大的皇家道观——大高玄殿竣工。大高玄殿由工匠郭文英主持修建,使用的木料采自四川、贵州、湖广等地。大高玄殿东西宽57米,南北长264米,占地面积大约1.5万平方米。据史书记载,神殿建成之后,百官斋戒、行香、禁刑屠十日。大高玄殿成为“每岁大旱,则建醮祈雨,遣官礼拜”之所。

嘉靖帝的宠臣夏言有诗曰:“炉香缥缈高玄殿,宫烛荧煌太乙坛。”形象地描绘了嘉靖帝和大臣们在大高玄殿日夜斋醮的景象。明朝西苑的许多道观中,大高玄殿的地位最尊。惟有大高玄殿供奉玉皇大帝及三清(玉清、上清、太清)像。大高玄殿中的象一宫供奉的“象一帝君”乃明世宗玄修玉容也。

大高玄殿“山门”内为一扁长院落,紧接为三座琉璃随墙门,正门题额为“始清道境”。入内即为过厅式的大高玄门,三间的单檐歇山式门,左右各有偏门一座,左为苍精门,右为黄华门,门前原有旗杆,现仅存基座。入门後有甬道,正对大高玄殿。大高玄殿面阔七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前有月台,左右配殿各五间,东西分别为阐玄殿、演奥殿。大高玄门後两旁有钟鼓楼,各高两层,单檐歇山顶。後殿为九天应元雷坛(九天万法雷坛),面阔五间,单檐庑殿顶,绿琉璃瓦顶黄琉璃瓦剪边,左右配殿各九间,分别为天乙之殿、涌明之殿。最后一进建筑为乾元阁和坤贞宇。上层为乾元阁,圆攒尖屋顶,覆以蓝琉璃瓦,象征天;下层为坤贞宇,方形,覆以黄琉璃瓦,象征地。乾元阁供奉玉皇大帝。殿前左右配五开间的伏魔殿、北极殿。

满清最初信奉萨满教,顺治帝入关後又接受佛教(黄教),并重视儒学,而对道教的信仰则远逊于明朝,但也并未排斥。清朝皇帝每逢初一日、十五日照例要到大高玄殿拈香行礼。特别是逢大旱或大涝,皇帝均要在此进行祭天祈雨等活动。康熙年间,大高玄殿因避康熙帝玄烨的名讳,而改称“大高元殿”,後又更名为“大高殿”,专门举办各种道场。

据清宫档案记载,大高玄殿先後在雍正八年(1730年)、乾隆十一年(1746年)、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获得大规模整修。雍正年间重修大高玄殿时,在东、西“习礼亭”之间外侧以南处还增建了一座南牌楼,至此大高玄殿前就有了三座牌楼,朝南呈“品”字排列,东、西牌楼面向东、西,南牌楼面向南、北。民国後改造和打通景山前街到北海金鳌玉蝀桥的道路,东、西牌楼就成为了这裏的跨街牌楼。

1900年庚子事变,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据清宫档案记载,法军占领大高玄殿十个多月,大高玄殿的建筑和陈设文物遭严重破坏及掠夺,大批雕像、法器、经卷被法军盗走。《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准备回銮,清廷急令吏部尚书张百熙修复北京的道路,内务府大臣世续等人趁机提出,大高玄殿是皇家道观,应当修復。此议获准,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廷令张百熙等主持修復大高玄殿。张百熙派员考察後,预计两个月内完工,但因经费困难,直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拖了两年才算竣工。

1917年,南牌楼因糟朽倾斜而拆除,後於1937年重建。1955年,东、西牌楼被拆除。1956年拓宽景山前街时,南牌楼与两座“习礼亭”均被拆除,同期被拆除的还有北上门等古建筑。1960年,以东、西牌楼的构件拼装组成的“弘佑天民”牌楼在中央党校的庭院内重新树立,保存至今。当时因构件残缺,仅复建起这一座牌楼,而且由原来的四柱三间九楼改为四柱三间七楼。南牌楼的“乾元资始”石匾则流落到月坛公园,成为树林中摆放的石桌的桌面。2004年,南牌楼在大高玄殿门前的筒子河北岸原址重建,并将“乾元资始”石匾从月坛公园请回,安装在该牌楼上归其原位,另新刻额匾“大德曰生”镶嵌于牌楼北额处。

1924年,逊帝溥仪被逐出宫後,大高玄殿和太庙、景山均被移交给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1925年,又交由新成立的故宫博物院管理。1937年卢沟桥事变後,大高玄殿被日军占用。光復後,故宫博物院收回了大高玄殿的管理权。

1950年,据说是抗美援朝需要,部队总参谋部向故宫博物院“借用”大高玄殿,因属临时借用,双方仅有口头协议,并没有正式的合同文书,只是打了一个借条。此後,借用方长期占用大高玄殿不还,大高玄殿被总参保障部用作了办公用房。但不事修缮,损毁十分严重,彩绘剥落,殿前月台的汉白玉石栏杆倾坍,九天应元雷坛前面搭建了许多间红砖平房,院落内乱搭建的办公建筑也很多,威胁古建筑的火灾隐患严重。

1956年,北京市人民政府确认故宫博物院拥有大高玄殿的房产权。1980年代末,文物保护专家首次提议,要求占用单位腾退大高玄殿。1996年,大高玄殿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1998年和2000年,全国政协两次收到刘炳森等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呼吁将大高玄殿归还故宫博物院,进行修缮後向社会开放。2000年11月,古建筑专家郑孝燮、罗哲文等人发出《关于收回大高玄殿作为文化设施的倡议书》,但部队占用单位因索要巨额搬迁补偿未获满足而拒不迁出。2001年,国务院有关领导对解决大高玄殿回归问题作出批示。2005年,学者季羡林联合多名专家学者呼吁占用大高玄殿的单位尽快腾退大高玄殿,以便早日修缮并向社会开放。2005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关于推进旧城范围内文物保护单位腾退工作的请示》,其中包括大高玄殿的腾退问题,请求国务院支持。但因腾退涉及经费和用地问题,故一直未取得实质进展。2005年夏,北京市文物局向大高玄殿的管理使用单位下发了《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其在一年内整改。2006年3月,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与占用单位协调。2008年1月,国务院有关领导出面召开协调会,约请财政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占用单位、故宫博物馆四方商谈,提出最迟不超过2009年3月腾退的意见。2009年3月,占用单位称腾退面临经费及土地划拨等困难,大高玄殿未按原计划腾退。2010年6月11日,占用单位与故宫博物院签订协议,将大高玄殿文物建筑移交给故宫博物院管理,故宫博物馆方面则向占用单位提供了高额补偿。故宫博物院随即对大高玄殿展开大修。2011年6月11日,大高玄殿乾元阁抢险修缮工程开工,乾元阁抢险修缮工程拉开了大高玄殿大修的帷幕。

大高玄殿对民间封闭已六十载,就是在新中国长大的北京人也鲜知京城还有这么一个去处,更别奢谈一睹真容了。尤其是殿前牌楼和习礼亭拆除後,这裏也就是一段普通的道路,人们匆匆经过或去景山,或去北海,谁还知道这裏曾经还是飞檐木阁与牌楼联袂成景的一处妙境,还有与景山五亭、禁城角楼、太液鳞波交相辉映的旨趣,都成了尘封的记忆。

明代大高玄殿示意图 [大岳太和山人标注]。



清康熙时绘图。



清乾隆十五年《京城全图》中的大高玄殿图。



大高玄殿复原效果图 [制作:育植、韩江。来自中国国家地理孙毅博的博客]。



1860,大高玄殿门前东牌楼,西面额“先天明镜”。东习礼亭,又叫“阳(炅)真阁”,西习礼亭又称“阴()灵轩”。构造独特,为五花阁式,三重檐,歇山十字脊,结构类似故宫角楼 [费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1870s,大高玄殿门前西牌楼,西面额“弘佑天民”。习礼亭。



1870s,大高玄殿“山门”(三座券洞门)。



1871-1872,大高玄殿前西牌楼西侧(弘佑天民)。原注释: A Peking Pai-lau, triple gateway arch, at the entrance to the Ta-ka-tein temple. [(英)约翰·汤姆森 John Thomson]。



1876,大高玄殿前牌楼,习礼亭。牌楼始建於明嘉靖年间,坐落在景山西,紫禁城筒子河北岸,共三座,呈“品”字形排列,是北京唯一没有戗杆的一组牌楼,习礼亭围在其中 [(英)托马斯·查尔德 Thomas ChildNo.15]。



1880s,大高玄殿前西牌楼,西面额“弘佑天民”。



1890s,大高玄殿前东牌楼东面额“孔绥皇祚”,习礼亭。



1890s,大高玄殿前东牌楼东面额“孔绥皇祚”。



1890s,大高玄殿前牌楼和 习礼亭。背景是景山,前景是筒子河。



1890s,大高玄殿前西牌楼,下马碑,习礼亭。



1900s,大高玄殿前西牌楼,东面额“太极仙林”,西习礼亭和甬道。



1900s,北长街北口外的骡车。背景是大高玄殿,景山。



1900s,大高玄殿前东牌楼东面额“孔绥皇祚”,下马碑,习礼亭 (明信片)。



1900s,大高玄殿前东牌楼西面额“先天明镜” (明信片)。



1900s,大高玄殿前南牌楼北面额“大德曰生”。



1900s,大高玄殿前牌楼 习礼亭,背景是景山。



1900s,大高玄殿前牌楼(西牌楼和南牌楼),习礼亭。



1900s,大高玄殿前牌楼、习礼亭。景山和街道 (明信片)。



1900s,大高玄殿前牌楼、习礼亭。以及景山、北上门、筒子河。



1901,大高玄殿前东牌楼东面额“孔绥皇祚”,习礼亭 [(日)小川一真]。



1901,大高玄殿前南牌楼北面额“大德曰生”,西习礼亭,背景紫禁城西北角楼 [(日)小川一真]。



1910s,大高玄殿前东牌楼西面额“先天明境”,东习礼亭。



1910s,大高玄殿围墙、门前牌楼、习礼亭、下马碑,已开辟道路。全景图。



1910s,大高玄殿前西牌楼西西面额“弘佑天民”,习礼亭。



1910s,大高玄殿乾元阁(上层)、坤贞宇(下层) 明信片。



1910年前後,大高玄殿前牌楼、习礼亭。景山、北上门、筒子河 (明信片)。



1911,大高玄殿前东牌楼东面额“孔绥皇祚”,牌楼东的小桥。



1916-6,大高玄殿前西牌楼西面额“弘佑天民”,东侧额为“太极仙林”,贯通的街道。



1917-1919,大高玄殿前习礼亭,牌楼。原注释:Beihai Park, Small Imperial Temple Roof. [(美)西德尼·甘博 Sidney D. Gamble]。



1918,大高玄殿前西牌楼西面额“弘佑天民”和街道。



1920s,大高玄殿前的牌坊和街道 (明信片)。



1920s,大高玄殿前牌楼、习礼亭。景山和筒子河。



1920年前後,大高玄殿前西牌楼西面额”弘佑天民“和贯通的街道。



1924-1927,大高玄殿前东、西牌楼、西习礼亭、下马碑。原注释:Temple roof and gates. [(美)西德尼·甘博 Sidney D. Gamble]。



1930s,大高玄殿前西牌楼西面额“弘佑天民”(东向) 明信片。



1930s,景山前街,大高玄殿前牌楼 (1)



1930s,景山前街,大高玄殿前牌楼 (2)



1931,大高玄殿前东牌楼东面额“孔绥皇祚”,习礼亭。维修竣工後。



1933,大高玄殿前习礼亭屋顶檐角造型(酷似故宫角楼) Roof detail of corner watchtower of the Forbidden City [(德)赫达·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1940s,大高玄殿前西牌楼,西面额“弘佑天民”,贯通的街道。



1940年前後,大高玄殿前西牌楼西面额”弘佑天民“(据说是严嵩手迹)和贯通的街道。



1946,大高玄殿(景山西),牌楼,习礼亭,景山前街,以及紫禁城西北角俯瞰 [(德)赫达·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1946,大高玄殿前东牌楼东面,额“孔绥皇祚”,西面额“先天明镜”,民国後贯通的街道,这裏是西板桥大街(景山西街)路口,有交警在执勤 (1)



1946,大高玄殿前东牌楼东面,额“孔绥皇祚”,西面额“先天明镜”,民国後贯通的街道,这裏是西板桥大街(景山西街)路口,有交警在执勤 (2)



1946,大高玄殿前东牌楼东面,额“孔绥皇祚”,西面额“先天明镜”,民国後贯通的街道,这裏是西板桥大街(景山西街)路口,有交警在执勤 (3)



1946,大高玄殿前东牌楼东面额“孔绥皇祚”,景山前街西端的西板桥大街路口(“景山西街”当时叫“西板桥大街”) [(德)赫达·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1946,大高玄殿前东牌楼东面额“孔绥皇祚”,景山前街西端的西板桥大街路口(“景山西街”当时叫“西板桥大街”) [(德)赫达·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1946,大高玄殿前东牌楼东面额“孔绥皇祚”、习礼亭和和牌楼东的西板桥大街路口 (1)

1946,大高玄殿前东牌楼东面额“孔绥皇祚”、习礼亭和牌楼东的西板桥大街路口 (2)

1946,大高玄殿前南牌楼南面额“乾元资始”,习礼亭。



1946,大高玄殿前牌楼,背景为景山 [(德)赫达·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1946,大高玄殿前牌楼,习礼亭,背景为景山。原注释:Pai lou and Wan chun ting flanked by Fu lan ting and Zhou shan ting at Jingshan Gong Yuan. [(德)赫达·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1946,大高玄殿前西牌楼西面(弘佑天民),景山前街 [(德)赫达·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2)



1946,大高玄殿前西牌楼西面额“弘佑天民”,景山前街 [(德)赫达·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1950,大高玄殿前东牌楼西面额“先天明境”和街道(景山前街)。



2009, 2004年复建的大搞玄殿南牌楼北面额“大德曰生”(博主拍摄)。



2009, 2004年复建的大搞玄殿南牌楼南面额“乾元资始”(博主拍摄)。

老北京的大高玄殿门前牌楼和习礼亭(组图)


参考:“弘佑天民”的牌坊座落于中央党校“掠燕湖”北岸,原本是大高玄殿“品字”排列的四柱九楼式牌坊之一的西牌楼,始建于1542年(明嘉靖21年),1952年因扩宽道路被拆除,迁建于此後改为四柱七楼。



参考:“弘佑天民”牌坊后面是一所雕梁画栋的四合院,名“正蒙斋”,是中央党校专门招待领导人的内部餐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87914.html

更多阅读

老北京炸酱面的做法大全 回锅肉的家常做法

去了老北京,就不能不去尝一尝它的炸酱面,那可是老北京的特色小吃菜谱上的一道名招牌啊!老北京炸酱面的做法大全——工具/原料主料:面条;辅料:五花肉,胡萝卜,黄豆芽,黄瓜;调料:蒜,甜面酱,大葱,黄姜,白砂糖,水。老北京炸酱面的做法大全——步骤/方

寻味京城——说说老北京的那些清真小吃 老北京清真菜

今儿图多,菜猛,料多,闲言碎语就少说了,主要是给您介绍介绍老北京的清真小吃,很多朋友说来北京没啥可吃的,原先是遍地川菜,现在更杂了,那说什么我也得尽一下地主之谊给您先介绍介绍北京的清真小吃。牛肉烧饼或者叫烧饼夹牛肉这个好吃不好吃,

老北京的吃喝---周家望(简介 老北京冰糖葫芦简介

内容提要:《老北京de吃喝》是一套介绍老北京生活习俗的丛书,主要讲述清朝末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人在穿戴、吃喝、居住、出行、玩乐、商市等方面的情况。书中既有系统全面的概述,也有具体的描述和作者的见闻。它不是研究性的专著,也

声明:《老北京的大高玄殿门前牌楼和习礼亭组图》为网友流年晕开时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