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路118号,瑞金宾馆4号楼,原三井花园。是一栋法国古典式的花园洋房,建成于1924年,原是一个法国商人的住宅,整体设计极其雍容典雅,南立面为连续券柱廊,东部有漂亮的拱券门廊。20世纪30年代,此楼是日本三井洋行的办公处,所以周边的老百姓称之为“三井花园”。
瑞金宾馆4号楼抗战胜利后它被国民党政府没收,先后作为三青团的团部和幼儿园。解放初,这儿与马立斯花园同时成为华东局和上海市委的办公处,1956年改为市委招待所。60年代初,上海市委为了配合《毛泽东选集》第4卷的出版,组织一拨“秀才”在此先期研读。
著名学者邓伟志也是“秀才”之一,他无意中在一间小房间里发现两口棺材,原来是革命先烈苏兆征和张锡瑗的棺木,不知为何竟长期没有下葬。“文革”中造反派造谣说里面有武器,执意要打开,后经招待所工作人员坚决抵制才未得逞。“文革”后期这两口棺材在民政局老同志的安排下,迁往龙华烈士陵园。
1930年1月,邓小平受命回到上海,向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汇报广西的工作。汇报完工作,赶忙去看他的妻子。此时,张锡瑗正在上海宝隆医院待产。没想到,偏偏孩子难产,好不容易生下孩子,可是张锡瑗却得了产褥热。邓小平以极其焦虑的心情在医院日夜陪伴着妻子。但因医疗条件差,张锡瑗不幸去世。孩子生下来后便放在徐冰和张晓梅(张锡瑗的妹妹)家里,可能因为难产的关系,没几天也死了。这是一个女孩儿。
这时,广西形势逼人,军情如火。邓小平连妻子也未来得及掩埋,便又匆匆赶去广西。后委托李强安葬了张锡瑗。李强是特科的工作人员,当时党内有些同志死后,都由他去安葬。李强把张锡瑗埋葬在上海江湾公墓。墓碑上写的名字是张周氏,但在公墓进行登记时用的是原名张锡瑗。当时给张锡瑗送葬的还有邓颖超和张锡瑗的妈妈还有妹妹张晓梅。
据邓垦回忆说:他在1931年去上海念书,5月份找到了当时正在上海的兄长。邓小平还带他到江湾公墓看了张锡瑗的墓。
1949年上海解放后,邓小平一进城,就和卓琳一起去查找张锡瑗的坟墓。因为战乱,日本人又在公墓那里动土修机场,许多烈士的墓地都找不到了。幸亏李强的记忆力好,在他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张锡瑗的墓地。邓小平和卓琳发现那里已被水淹了,于是邓小平叫人把张锡瑗的遗骨取出来,放在一个小棺木中,和当时找到的苏兆征烈士的遗骨一起,两个小棺木,都放在邓小平在上海住的房子楼下,也就是当年国民党励志社的那个房子。不久,邓小平离开上海,率军南下、西进,进军大西南。张锡瑗和苏兆征的棺木,一直放在上海励志社的旧址里,最后于1969年张锡瑗和苏兆征的遗骨被安葬在上海烈士陵园。
瑞金宾馆是座建筑典雅,环境优美的花园别墅式宾馆。由瑞金总部和太原别墅两部分组成。瑞金总部位于都市中心的瑞金二路ll8号,东邻瑞金二路,西靠茂名南路,南接永嘉路,北连复兴中路。总面积48960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面积4615平方米,绿化和湖面面积34840平方米。内有一个小湖,三个独立相连的花园和四幢各具风格的欧式别墅。卧茵楼(原一号楼)与环楼(原二号楼)位于总部中心,建于二十年代,前身是旧上海跑马场老板马立斯(英商)的独立式花园住宅。一九四五年后成为国民党励志杜总部。宋美龄女士曾在这里下榻。位于总部西面的绮思楼(原三号楼),建于一九三二年,前身也是马立斯的独立式花园住宅。餐仗楼(原四号楼)位于总部北面,建于一九三六年,前身是日本三井洋行的独立式花园住宅,后来成为当时风靡上海的"三井花园"。
太原别墅位于太原路l60号。由一幢主楼及其周围花园和四幢副楼组成,总面积l2680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面积2050平方米,花园面积8780平方米。主楼建于二十年代,前身是获百达克夫人(英国)的独立式花园住宅。一九二四年至一九四九年间,为美国政界人士马歇尔的公馆。
瑞金宾馆成立于一九五六年,对外开放之前属于上海市委招待处的高级宾馆。主要接待中外国家主要领导同志。一九七九年开始,对中外宾客、港澳同胞开放,至今已接待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人士、学者、专家、企业家和旅游者。在国内外逐步有了影响和知名度。
几易其主,几经沧桑,瑞金宾馆五幢花园别墅仍基本保持其原有的风格。内部经重新设计装渍,每幢别墅都有宽敞明亮的客厅、餐厅、会议厅等。陈设着精雕细刻具有民族特色的古董,显得富丽堂皇,高稚别致。每幢别墅都设有客房、客房内宽敞舒适,配置成套的中、西家具、云石铺设的盥洗室,是客人旅游、商务、会议、度假的理想憩宿地方。
与五幢别墅相映成趣的有清澈的小湖、小桥流水、葡萄长廊、各异的亭子、大理石喷水池和缘草如茵,植物有名贵花卉、参天古树的大花园,美丽恬静,为宾客提供了高雅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