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拳有鹤拳、福建少林拳、罗汉拳、五祖拳、梅花拳、龙拳等。这些拳种各有特点,都有其独特的技击方法和健身效果。而福建鹤拳是我国南派拳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拳种, 它广泛流传于福建及东南亚一带,鹤拳经过历代演变形成为: 宗鹤( 即宿鹤) 、鸣鹤、飞鹤、食鹤( 即朝鹤, 又名痹鹤) 、纵鹤等五种不同的拳种,它们特点是以鹤为形,以形为拳, 弹抖劲力足, 变化多手, 轻盈灵巧, 形神兼备。它们风格各异、套路纷繁??这五种拳种同出一源,但它们在技术特点方面有其同异之处又各有其特点。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福建鹤拳。
1.2 研究方法: 文献法, 调查法, 咨询法。
2 讨论与分析
2.1 鹤拳的渊源
鹤拳作为我国的一种优秀拳术, 多流传于福建福州、永春、福清、长乐、莆田、连江、宁德一带,并经过华侨传到港澳和东南亚。据传鹤拳为福建福宁( 今霞浦县) 方七娘于清代康熙年间所创。方祖籍浙江丽水, 方七娘自幼随父习武。成年后,她将自己平时于溪旁细心观察白鹤的寻食、飞鸣、宿立、击翅、跳跃等动作, 融入其少林拳法中, 通过不断研习、创新, 遂独创“少林白鹤拳”,后人称其为白鹤拳或鹤拳。方七娘和其弟子常于永春、福州、福清、长乐一带传授鹤拳, 在当时福建威震一方。其得意门徒有郑礼、姚虎等,他们及其它一些拳师在鹤拳的基础上, 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代代相传。至清末逐渐形成了风格各异、拳理技法各自成体系的纵鹤、飞鹤、鸣鹤、宿鹤、食鹤五种流派的鹤拳。
2.2 鹤拳的种类
2.2.1 纵鹤拳: 清朝同治年间, 福建福清县馆口茶山村八方世培( 字微石) , 世代书香, 幼即敏而好学, 尤爱技击,力练鹤法, 受教名师, 均惊其为广异, 练功之余, 喜审飞禽走兽搏击之态, 对武艺更有所领悟精进。年甫弱冠, 典中武举,以无意于仕途, 遂云游各地, 寻师访友,探研各派拳艺, 深觉鹤法原本猛杀, 复求轻柔震弹则尽善尽美矣。偶观寒鸦淋雨,在树上颤抖雨、而树干竟为之动摇。彼雨随身飞散。复见灵犬落水起岸, 摇身一抖,水珠飞溅。於池畔审视鱼虾之生态, 鱼身之柔游,虾臂伸缩之轻速悠闲。顿悟轻捷与弹性所产生之力道无穷。而后深居茶山天竺寺, 精究所领悟大自然鱼虾鸟兽防卫抗敌之术, 融鹤法之精髓,创造了以轻柔、圆化、摔弹、抖震之技法, 潜修至诚, 乃得该寺镡宗长老之赏识,指导行拳运气, 导入任、督二脉,使真气贯注于奇经八脉之中, 意气为体, 呼吸为用, 因明理而悟法, 力练数十寒暑, 终于开宗立派成“纵身鹤法”一门,于行拳时内力源源而生, 用之不竭, 虽逾千招, 毫无疲惫之感, 且拳势变化已臻化境, 常制敌于机先, 发手时中者如中恶,而身已飞跃丈余之外, 其纵劲之大, 极为罕见, 故独创纵法一脉流传于后,已一百八十余年矣。套路有朝身三角战、二十四招承技对练、双蝴蝶、蝴蝶穿花、八角穿心等。
2.2.2 飞鹤拳: 清中叶, 永春白鹤拳师郑礼所传。该拳讲求仿鹤之飞、跃、展、拍、行、立的形象, 动作舒展,象形逼真。上肢动作较多, 善变灵活, 遇刚则柔, 遇柔则刚。拳术套路有三站、四门( 与食鹤的“四门”不同)、三鹤、全鹤、捆鹤等。
2.2.3 鸣鹤拳: 晚清年间, 为永春白鹤拳师林世咸及再传弟子谢崇祥在白鹤拳的基础上所传。后谢成为福州鸣鹤拳一代宗师,并在福州南禅设馆授徒。该拳讲求出箭( 出掌) 有力, 横直顶的( 的为擒之意) , 吞吐浮沉, 搓摩撞击。套路有中框( 中栏)、二十八宿等。
2.2.4 宗鹤拳( 又名宿鹤) : 据传于清末, 由福建连江县石门寺觉清和尚传授。后由福州城门人林传务如寺投师, 习练宿鹤拳5载, 艺成后在福州三保油行等地设馆授徒。该拳讲求似睡非睡, 意在诱敌; 隐蔽快速, 手法密疾; 步法稳健, 鹤爪灵利;听力、借力、招招紧逼。套路有七步莲花、鹤爪展威、对练二十四招等。
2.2.5 食鹤拳: 清末民初, 闽清嘉蒲师擅长此拳, 并传福州北岭下方水官, 方再授福州仓山叶绍陶, 叶终身苦练并传徒授业,成了食鹤拳一代宗师。该拳讲求手型以抓、掌、指、勾和单珠拳为主; 步法善用三点五梅花、马( 步型) 实身动、腰动如轮,套路有角战拳、大角拳、金型六斗手、小角拳等。
3 五种鹤拳的特点
3.1 纵鹤拳的技术与技击特点
纵鹤拳是以“纵”为主要特点的。比喻鸟淋雨抖翅而颤动, 狗落水上岸时, 身上则发出一种弹抖之劲,把身上水片刻之间弹掉抖净。这种动作人们称它“狗纵身。”福建福州方言称“纵劲”,它有弹、抖、震、撞之含义。纵鹤拳在锻炼中即要求两臂弹抖之劲、震撞之功以及两腿屈伸之劲, 应做到两手如绳, 两脚如轮, 进而纵猛,退而轻灵, 身法上则要求龟背鹤身, 虾臂狗纵身。纵鹤拳的技击特点: 见力生力, 见力化力, 见力克力, 见力弃力, 注意更注气,注气求灵活之力, 用于技击上就是劲。手法讲求金、木、水、火、土五行变化,善用震、劈、接、抖、断、挪、克、冲、摔、顾、缩等手。步法注重进退、横斜、鼠疾转动。讲稳打稳进, 稳打稳退, 闪躲带打功能。
3.2 飞鹤拳的技术与技击特点
飞鹤拳是以“飞”为主要技术特点的。“通之为飞”,所谓通就是舒展之意。飞鹤拳其特点比其它鹤拳更为形象、舒展、大方。飞鹤拳多模仿鹤的飞翔、跳跃、展翅拍击等动作, 吸气上提似飞,常以声助力, 动作形象优美。飞鹤拳在训练中步法上要求两脚尖内扣。步法以梅花桩为主, 技击时进退变化似三角马。身法上也讲吞、吐、沉,两臂的动作较多, 有如鹤翅拍击水浪之势。飞鹤拳的技击特点: 两臂象征着鹤鸟的双翅, 出手时双手肌肉高度紧张,两手不断地发出一阵阵地颤抖之劲, 有时还发出长鸣之声, 以发声助发劲。多用鼻吸气, 以口呼气。吸气时气沉丹田, 应保持有上提之感,从而发出一种“颤抖”之劲。手法上有击、勾、摔、点、贴、盖、压、剪、弹等, 做到步步逼近对方, 手到劲即到, 处处步步控制对方重心,时时处处受制于我。
3.3 鸣鹤拳的技术与技击特点
鸣鹤拳是以“鸣”为主要技术特点的。善用掌, 以发声助力。以意为神, 以气催力, 拳势激烈, 上肢动作较多。身法要求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步法要求稳固, 落地生跟起, 气沉丹田, 腰、腿、臂贯穿一气, 力求顺达, 讲求蓄劲。在发劲后, 劲力到达各关节时,有明显的“颤吹之劲”。福建人称这种劲叫做“痹”。每次发出“颤吹之劲”时, 两手有显著的弹劲, 不断地颤抖, 待劲催达顶端时突然出击,使之有“寸劲”。鸣鹤要求在训练之时应注意头要顶、项要稳, 要含胸拔背, 要沉肩垂肘, 注意力集中, 使目光敏锐有神, 动作矫健机灵,神态安详, 以头、身、手、足四种力势为三战步法的根基。鸣鹤拳在技击上的特点是:在技击上也讲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变化。在刚与柔之间要求做到刚而不僵, 柔而不软, 劲力透达。在技击时就能“触即变, 发如箭”,当你一接触到攻击手时, 就善于观察其攻势, 即时变化自己的手法而击败对方。在引进对方时应注意见力生力, 见力化力, 见力弃力,做到知人力, 而我力不被人所知。退手、退身、退步; 进手、进身、进步。做到攻击时发劲准确有力, 力透达。
3.4 宗鹤拳的技术与技击特点
宗鹤拳是以“宗”为主要技术特点的。“宗”方言, 难以用确切的文字来表达, 只能说个大概。我们知道, 狗从水里爬上岸时,身上总是发出一种弹抖之劲, 把身上的水在片刻之间弹掉、抖净。狗的这个动作叫“狗宗身”,这种弹抖之劲就叫“宗劲”。所以我们说,“宗”有“弹、抖、撞”的含义。宗鹤拳在训练中就是要求每个两臂弹抖之功, 以及两腿缩绷之劲,要求做到“两手如竹绳, 两脚如车轮, 进如猛虎出林, 腿如老猫伺鼠。”身法上则要求做到;“龟背鹤身,虾臂狗纵身。”训练时多以套路形式出现, 就更加突出吞、吐、浮、沉, 刚柔相济的特点。宗鹤拳在技击上的特点是: 见力生力,见力化力,见力得力, 见力弃力, 注意不注气, 注气注不力。手上讲求金、木、水、火、土五行变化,善用“断手”、“挪手”、“冲手”、“摔手”。腿上常用“返腿”、“踩腿”、“扫腿”, 讲渐打渐进, 渐打渐退, 讲闪躲带打。
3.5 食鹤拳的技术与技击特点
食鹤拳是以“晾之为食”为主要技术特点的。食鹤拳多用指, 有如鹤啄食状, 动作轻巧、快速, 手上也讲五行变化。要求以静为主, 静以养神,一静百静, 一动百动。它的静是以意守气, 养其浩气。动时快速勇猛, 讲究精、气、神、手、眼、节的配合。拳势有时较为激烈,上肢动作较多。步法稳固, 练时以两足为根, 力由根起, 劲在腰头, 气沉丹田。脚上讲落地生根, 吞身逐臂, 井井向上, 动作整齐清晰,身正步稳, 稳静内在, 内外合一。运动起来给人以沉着、稳静, 灵活多变,勇猛而剽悍的感觉。手法则要求四平八正。马步常用三角马。食鹤拳在训练中要求吸气和吐气经常发声。食鹤拳在技击上的特点是: 讲突然出击的,拳谚说:“食鹤变, 五行变”。技击时脚上是“无搭不伸腿”的( 即手上如没有缠住对方身上某个部位时是不起腿的)。步法有落地生根与不生根两种, 进实退虚, 弃力借势, 跟进如拔河, 虾退狗宗身, 出手如刀眼,交手似羽毛。手法上分天、地、人、和四个字, 天手如潮( 上挑之势) , 地手如刷( 下踩之劲) , 人手为撞, 和手为弹。
4 五种鹤拳技术特点同异处
4.1 相同点
鹤拳的共同特点是头顶项稳, 拔背松腰, 松肩松胯, 提裆吊肚, 步法稳固, 上下各关节连贯一致, 讲求“落地生根, 五点金落地”(即指及五趾用力抓地) ; 手法要求“天对地”( 即手足相对) , 强调两臂能发出强烈的弹抖劲,摇身骏胛。拳诀云“鹤法全靠摇宗手”,“摇”为柔, 主化劲;“宗”则刚, 主弹劲。要求刚柔相济, 见力生力, 见力化力,“收手软如棉,出手弓送矢”。鹤拳讲求精、气、神的高度统一, 也讲究精、气、神、手、眼、节的配合。练时凝精铸神, 同时尤重运气, 以意行气,气沉催力, 劲发于腰。它们在技法和训练要求方面也有许多共同之处, 比如它们初学时除站桩立马外, 都讲三战( 即头正、身正、马正)与三变( 即手变、身变、步变) 为基本;都讲气沉丹田, 练丹田功, 以气补劲。由此它们的呼吸特点都是由胸式呼吸引向腹式呼吸,呼吸要求深长、均匀、有节奏, 故身法上也都要求其稍含胸( 含胸更有利于使呼吸深长细柔) 。技击时都要求内外合一, 有明、暗劲之别,来源于明见于外形, 暗潜于内在, 借助明暗二劲。都是手上的动作较多, 手法都要求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变化,讲求相生相克。在训练时都自始自终得保持着吞、吐、浮、沉的变化。它们都是讲求短打。腿法一般都要求“无搭不出腿”,也就是说不缠住对方的某个部位不起腿。
4.2 不同点
它们作为相同的技术拳种, 但又各有其特点和独到之处: 纵鹤注重“纵劲”, 注气求灵活之力; 宗鹤注重用“宗劲”, 刚柔相济;鸣鹤以声催力, 激烈勇猛; 飞鹤舒展大方, 动作形象; 食鹤轻巧快捷, 灵活多变。在技击方面,纵鹤拳以飞、鸣、宿、食之精髓融入颤抖之震动, 即两臂弹抖之劲、震撞之功以及两腿屈伸之劲, 制敌于机先。宗鹤拳擅长全身发劲, 讲究五撞,即在进攻时用头撞、肩撞、肘撞、胯撞和膝撞, 又善听劲,顺势撞抖, 击败对方。飞鹤拳两臂动作多, 犹如鹤翅击拍水浪,形象生动。鸣鹤拳多用掌, 动作如梳理羽毛, 机警灵活, 另有发声,如鹤鸣叫,鼻吸口呼, 腹式呼吸。食鹤拳用指似啄食状, 动作轻巧快速,亦兼用脚, 手脚并用。在劲力方面, 纵鹤拳讲求发出一种震劲, 这种劲又称之为“催劲”, 就是指收缩力加强, 加上气沉丹田, 以气催劲,以声助力发出; 宗鹤拳讲求发出一种弹力, 就是指只要手触到对方身体任何部位, 都会使对方感到触电似的“麻痹”;鸣鹤拳讲求发出“颤吹”之劲, 由柔而刚, 由刚而坚, 就是刚而不僵, 柔而不软, 劲力透达; 飞鹤拳讲求发出一种“颤抖”之劲,这种劲并非全是刚劲,它是刚中带柔, 柔中带刚, 总的来说是偏刚; 食鹤拳讲求使气助劲, 武术家称之为内功或气功, 就是稳静在内,内外合一, 似柔似刚。
5 结语
综上, 对福建鹤拳的渊源以及五种流派鹤拳的技术特点同异处进行了分析, 说明福建鹤拳历史悠久, 拳理精辟, 技法丰富, 博大精深,五种流派的鹤拳风格各异, 套路纷繁, 又各有其独特的特点与相同之处。为了继承和发展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更多武术爱好者了解和学习福建鹤拳, 引起学者研习的兴趣,继续求进、不断锻炼。对鹤拳有更进一步的概念认识与体会,对于鹤拳的探索还需要广大群众推广与支持, 使广大群众对鹤拳产生浓厚兴趣,继而弘扬中华武术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