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产后是一个“剧变”的时期,“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身体的剧烈变化一般情况下经过一段休息与调养,可以自然恢复。但是,这段时间产妇身心的剧烈变化,其调理也是必须的。“坐月子”是中国人特有的风俗,这个风俗也有它特定的道理。台湾庄淑旂博士也有女人“三春”理论。即女人一生中有三个改善体质的大好时机:月经来潮时,怀孕生产时,停经更年时。只要把握住这三个机会,就能永葆健康与美丽。
生产过程中会有大量的体力消耗,会不同程度地失血,产后会有“恶露”的存在,会出现体力和免疫力、抗病能力的下降,会出现心理上的波动,会有哺育婴儿的辛苦等等。而这一阶段是否能顺利渡过,不仅关系到当时身体的恢复,也会极大地影响今后的身心健康。因此,产妇月子的养生调理关系女性一生。
生活中时常会听到有些女性感叹:我的病都是在坐月子的时候落下的病根!可见,产后调理对于女性一生的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人统计过,一次调理正确的孕产过程可以增加女性10年的免疫力,还可以推迟更年期的到来。而如果产后缺乏正确调理,可使产妇产生乳房疼痛、便秘、头痛、胃部不适、睡眠欠佳、腰痛、关节痛等不适症状的发生率大大增加,并可能从此成为“病根儿”,影响今后的生活质量。
女性以气为本,以血为用。而分娩是一种剧烈的生理过程,分娩中大量的出血和剧烈的疼痛往往会损伤人体的气血。从中医学的角度而言,产后元气大损,阴血骤亏,百脉空虚,又多瘀血,故有“产后多虚多瘀”的说法。
艾灸作为一种外治方法,能起到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散寒除湿、补益气血的作用。应用艾灸方法进行产后调理,可以有效缓解产妇的诸多不适症状,这是和女性产后多虚多瘀的病理生理特点相适应的。因为大部分母亲都在哺乳,吃药肯定会对宝宝不利,所以艾灸是产妇产后的不二之选。
产后经常出现下面的一些疾病,妈妈们可以对号入座,自己进行艾灸调理。
一、恶露
无论是剖宫产还是自然分娩,在宝宝出生后,新妈妈们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阴道出血,医学上称之为“恶露”。产后恶露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分娩后,胎盘附着部位的血窦要逐渐关闭,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出血。另外,妊娠后子宫内膜增厚成为蜕膜,分娩后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蜕膜就会脱落,新的子宫内膜生长这一交替过程中,会有少量阴道出血。在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当胎盘完全剥离,自宫腔排出,有利于子宫的恢复和产妇身体的康复,更有利于乳汁的分泌。因此,恶露的正常排出是女性生产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的有益于肌体康复的生理现象。一般情况下,在刚分娩后的几天内,恶露颜色较红,量也与月经相似。以后颜色逐渐变淡,量也逐渐减少,
一般在产后1个月内恶露会消失。若产妇子宫复旧不全,则会出现恶露量增多,持续时间延长。
此时可用温和灸,选关元、子宫、大肠俞、次髎穴,每次每穴20分钟,以出现灸感为好。
★灸关元穴、子宫穴
关元穴: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子宫穴:经外穴名,定位于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左右各一。
这两个穴位位置比较近,如下图:
灸这两个穴位,可以用一个单联和一个双联的随身灸同时施灸,如下图:
★大肠俞穴、次髎穴
大肠俞穴: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各一。
次髎穴:在髂后上棘下与后正中线之间,适对第2骶后孔中,左右各一。
这两个穴位都在下腰部,距离比较近,如图:
灸这两个穴位,可以用一个四联双排的随身灸同时施灸,如下图:
二、腰痛
妊娠后,随着胎儿长大、准妈妈的腹部逐渐向前突出,重心前移,腰部肌肉张力增加。产后,重心又恢复到孕前状态,但关节、韧带却还在一段时间里处于松弛状态。如果在哺乳时姿势不够正确,或劳累都会产生腰痛。
艾灸可选择在大肠俞、命门、肾俞穴温和灸每次每穴20~30分钟,每天1次,长期坚持。
★大肠俞、命门、肾俞穴
大肠俞穴: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各一。
命门穴: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取穴时采用俯卧的姿势,命门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肾俞穴: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这几个穴位都在腰部,如下图:
灸这几个穴位,可以用一个四联双排的随身灸,可以覆盖住,中间的命门穴灸的时候稍微移动一下就可以覆盖。如下图:
三、胃部不适、腹胀和便秘
因为产后胃液中盐酸的分泌减少,胃肠肌张力及蠕动力减弱,再加上产褥期卧床时间多,缺少运动新产妇容易出现胃肠不适和便秘。
艾灸可选择脾俞、大肠俞、天枢、大横、足三里、上巨虚进行温和灸每日2次,每次15分钟,艾灸过程中出现排气现象为最好。
★灸脾俞穴、大肠俞穴
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处,左右各一。取穴时,可以将身体站直,两只手臂贴紧腰部,位于手肘高度附近的胸椎为第11胸椎,这个地方左右两侧就是脾俞穴。
大肠俞穴: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这几个穴位都在腰部,如下图:
灸这几个穴位,可以用一个四联双排的随身灸,可以覆盖住。如下图:
★灸天枢穴、大横穴
天枢穴:脐中旁开2寸,左右各一。
大横穴:在腹中部,距脐中4寸,左右各一。
这两个个穴位距离比较近,如下图:
灸这两个穴位,可以用一个双联的随身灸,同时覆盖施灸,如下图:
★足三里穴、上巨虚穴
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左右腿各一。
上巨虚穴:在犊鼻穴下6寸,足三里穴下3寸,左右各一。
这两个穴位位置如下图:
灸这两个穴位可以用2个单联的随身灸绑在左右腿上同时施灸,也有用一个轮流施灸,这个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可以先灸完足三里穴,然后将随身灸下移,移至上巨虚穴上施灸。如下图:
四、外感
孕妇分娩时由于产创和出血,以及临产时的用力过度,耗损气血,使产后抵抗力减弱,所谓“百脉空虚”,稍有不慎则容易感受外感六淫之邪。尤其易于感受风寒湿邪侵袭,出现恶风寒、喷嚏、流涕、发热、咳嗽等风寒表证,甚至出现畏寒喜暖,食少便稀,倦怠少动等寒凝血瘀证症状。
可用清艾条在肺俞、大椎、风门、风池、至阳上进行温和灸每天1次,每次15分钟,以提高产妇抗风寒能力,改善寒凝血瘀症状。
★灸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如下图:
灸此穴位可以用一个单联的随身灸绑缚施灸,如下图:
★灸大椎穴
大椎穴: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如下图:
灸此穴位可以用一个单联的随身灸绑缚施灸,如下图:
★灸肺俞穴、风门穴
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属膀胱经。左右各一。
风门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在第二椎下两旁。取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风门穴位于背部,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或以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此两处就是“风门穴”。
这两穴位距离比较近,如下图:
就这两个穴位,可以用一个四联双排随身灸同时覆盖施灸,如下图:
★灸至阳穴
至阳穴: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如下图:
灸此穴位可以用一个单联随身灸绑缚施灸,如下图:
《灵枢经》记载:“灸则强食生肉。”指出灸的效果超过食用鲜美的山珍海味,有促进人体正常发育之功。《备急灸法》说:“凡仓卒救人者,惟灼艾为第一”,“施之无疑,用之有效,返死回生,妙夺造化。”
文中所涉及的艾灸器具和配用的艾条:
四联纯铜随身灸:http://item/item.htm?id=22310571944
双联纯铜随身灸:http://item/item.htm?id=23248684695
单联纯铜随身灸:http://item/item.htm?id=10531608613
配用的高品级的艾柱:http://item/item.htm?id=10186223397
养生交流,欢迎加QQ:2535485875
QQ空间:http://user.qzone.qq.com/2535485875
公众微信:hiboya
新浪微博:Hi博雅 http://weibo.com/boyayihetang
店铺:博雅颐和堂 http://byy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