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李元元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李元元,男,汉族,广东梅县人,1958年10月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金属新材料制备与成形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个人经历
1982年6月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铸造专业,
1987年6月硕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铸造专业,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李元元 华南理工大学历任校长](http://img.aihuau.com/images/01111101/01022436t011494425be823c912.jpg)
1998年7月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
1982年6月至1984年8月在湖南大学机械系铸造教研室任教。
1987年6月至今在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现为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任教。
1997年2月至5月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金属物理所任客座教授从事合作科研。
1993年12月破格晋升教授,
1998年12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1992年12月任铸造及复合材料研究室副主任;
1994年任机电工程系副主任、校党委委员;
1998年任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金属新材料制备与成形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1999年3月至2000年11月任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金属新材料制备与成形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2000年11月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金属新材料制备与成形研究开发中心主任。社会兼职
第六届中国科协委员、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金属学会材料科学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学会特聘专家、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审组成员、
教育部第四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
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委员、
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九届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委、
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学会理事长、
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
第八届广东省青联副主席、
广州市机电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编委、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编委、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编委会副主任、
《铸造》编委会副主任、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主编、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副主编、
《wear》审稿人、
《Materials Research Bullitin》审稿人.荣誉称号
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2002年)、
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人选(2002年)
"千百十工程"先进个人(2001);
广东省高校优秀党员(1996年);
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996年);
第二届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1995年);
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1995年);
光华科技基金三等奖(1995年);
第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4年);
广东省第三届丁颖科技奖(1993年);
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
广东高校"七五"期间先进科技工作者(1991年);
广州百名教育新秀(1991)等奖励和荣誉称号。研究方向及成果
主要从事材料加工工程和机械工程方面的教学、科研及产业化工作。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国家"八六三"高技术研究、国家军品配套等国家级项目10项,部省级项目22项。在高性能粉末冶金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精密成形、高性能有色合金的制备与成形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先后有10项科技成果通过国家或部省级技术鉴定,科技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24篇、EI收录13篇,SCI引用75篇次,1篇获1998年广东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篇获1999年广州市优秀论文二等奖。申请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17项(其中已获授权2项)。主持的项目获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广东省"火炬"二等奖1项,广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研制开发了六大类新材料及其零件,已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机械、轻工、冶金、家电、办公机械、国防军工等行业,为国家和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