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分析
(课题研究报告·上)
冯寿忠等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定位
汉语言文学专业以语言文学为学习和研究对象,作为一个传统的基础性专业,其本身肩负着两个责任:一是对本民族语言、文学进行研究和传承,这方面侧重于理论研究;二是使受教育者获得较好的语言文学修养,在实际工作中能更好地驾驭语言文字,这方面则侧重于实际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发展,我们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在处理好传统责任与现实需要、一般要求与特色要求关系的基础上,做出战略性调整。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渊源
今天中国(包括大陆和港台)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都是由清末民初的中文专业发展而来的。目前,由于对中文专业的学术定位不同,台湾的中文系全称“中国文学系”,而大陆的中文系全称“中国语言文学系”,但都简称“中文系”。尽管都简称“中文系”,但在课程设计上是存在本质性差异的。
⒈大陆现行的中文专业
1949以後,内地在新形势之下进行了大学课程的整合。传统中文专业在文学院中既然是文史哲不分,在功能上难免与历史系和哲学系有重出之处,因此,整合时就将文学院的文史哲三系的学术分工。在此政策下,中文专业也就专注於语言与狭义文学的研究上。於是,中文系成为了“中国语言文学系”。这是产生於当代中国学科整合政策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第二个传统。这个传统也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
⒉台湾现行的中文专业
台湾现行的中文专业课程源自1949年之前民国时期的中国大陆。当时的大学中文系专业虽然以五四新文学论争时期的两大阵营为中心,形成了对立的北大派和章(太炎)黄(季刚)学派,但这两派的差异主要是表现在学术观点和治学方法上,课程设置方面有教育部制定的架构,伸缩性不大。从这时期制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来看,乾嘉学术的影响仍然较大,而且是秉承了自孔子以降儒家的通才教育观,教学与研究是贯彻了传统的文史哲不分家的全方位人文培育理想。因此,所谓“中国文学系”的文学,乃是一种“大文学”。1949年以後,两岸分治。大陆原来的学术传统也跨海传衍到台湾。虽然在海峡的一方形成了绍续北大学风的台大派和传承章黄命脉的师大派,但课程设置方面的变化不大。直至20世纪结束,仍延续着“大文学”的传统,也就是以小学为经,经史子集四部为纬的课程架构。这就是中文专业的第一个传统,即茁长於近代的中国大陆,根移於台湾的传统中国文学专业。
⒊中文专业的学术定位
无论是“中国文学系”还是“中国语言文学系”,在华语文化圈都是中式文学院的一员,与之并列的还有历史系和哲学系。第一个传统下的中文专业虽在学术功能上与史、哲二专业异中有同,但冲突的少,互补的多。大致上,中国历史上累积下来的一切文献,都可能成为此中文专业的研究对象。而内地改革後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史、哲二专业各司其职,在文献的应用上,当然侧重於语言与文学的资料,或是从这两个角度切入研究相关文献。在口语资料的搜集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当然着重於民间口传文学的搜集。如民国时期北大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之民间歌谣搜集计划,或90年代在台湾以中国文化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民间文学搜集与研究等,都是如此。由此可知:无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涉及历史研究与否,中华地区的大学文学院中,都有历史系在进行国家与民族历史的研究;思想方面亦然。在社会研究方面,当然有社会学系从事之;区域、族群文史方面,也有相关科系进行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如若涉及其中,并非来自社会族群的期许,而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内部的学术自觉与专业传统精神之发挥,而且是以汉语言文学专业擅长的方法来进行之。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中华学术体系中有如上的明确定位,所以只管在文学院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足矣。
总之,在学术道路上,汉语言文学专业不会遭人质疑或迷途失路。就好像处身在传统宗族社会中的中国人一样,他在看似复杂而绵密的伦理网路中,知道自己的位置何在,自己有何权利与义务。中华学术体系中的中文人,也知道自己的学术天地疆域与边际,他在自己的学术轨道上驰骋,不会越轨而陷自己於覆车的危机中。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优势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研究汉语言文学现象和文学规律的学科,是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史哲等其他学科相比,其学科优势非常明显。
⒈专业历史悠久,地位突出
汉语言文学专业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其教育肩负着弘扬民族精神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培养的是具有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人文素养底蕴是教育的精神力量和人的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民族,不仅要有高度发达的科技文明,而且要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因而,无论是对于人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其他专业的研究和开拓,人文素养的培养极其重要,是人的思维学习能力、创新发展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诸多方面能力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的基础。因而,汉语言文学就成为各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开设最早的专业之一,是我国高等教育中具有悠久历史和良好声誉的传统专业,也是文科类专业中的基础和重点专业,影响十分深远,并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而不断完善。在当今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不断交融渗透的发展趋势下,不仅这一学科专业自身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且对其他专业学科的辐射作用也日益增强,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
⒉学科发展成熟,影响深远
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于开设历史较长,前人丰硕的研究成果以及今人的开拓,在专业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学科发展比较成熟。表现在:专业基础扎实,整体实力雄厚,核心竞争力强,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多,国家级科研项目多,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多;师资结构日趋合理,不仅有一批德高望重的专家教授,而且还有年富力强的、高学历的新生力量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形成了老中青三代相结合的学术与教师梯队;课程建设方面,在全国形成了一批特色突出、具有示范性质的精品课程;教材建设方面,先后出版了一批影响广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教材,带动了全国范围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毕业生整体素质高,发展潜力大,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⒊学生适应面广,就业率高
从本专业长期发展的实际情形来看,虽然各个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学历层次以及师范和非师范两个类别在专业定位和培养方向上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来看,主要是培养具备一定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地汉语言文学知识功底,有较好的汉语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并具有从事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因而课程设置比较相近,一般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部分构成。
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将汉语言文学专业表述为: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⒈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论;
⒉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⒊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
⒋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⒌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⒍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论文写作等,一般安排8周左右。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相近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
培养的学生有比较相近的知识基础,而不同学校不同的特色课程又对发展学生个人的兴趣、特长提供了有较大的空间。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在行业与职业选择上具有很大的宽泛性,毕业生就业面比较广,或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新闻出版机构从事文化宣传与交流工作,还可在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机关企事业相关部门从事行政管理、秘书等方面的工作。而且由于毕业生的社会需求量较大,历年就业率普遍较高。因而一直被认为是高校中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专业,受到社会欢迎,保持着一定的招生规模。因此,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客观需要。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的问题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高校应“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这是党中央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的要求,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能力社会,社会对个体和类群的能力要求日益强化。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基本功能的高等学校,应该关注这样的趋态,并且注意将培养大学生“四种能力”的置于人才培养的优先地位。即使是传统的经典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也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不断更新专业教育观念,适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不断优化专业教育模型,使之更适合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上述四种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由于受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和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滞后于社会发展,培养目标与市场人才需求不太适应的问题。统计资料显示,7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认为,在校学习期间所学课程或多或少存在知识信息量小,体系单薄,内容陈旧、重复等问题,“所学非用”的现象比较突出。这说明,在市场经济形势下,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科技发展的要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如何根据21世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要求,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和重大课题。
⒈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形势来看
教育是改变国民命运的根本所在,是否具备高素质人才又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命运与前途。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深入进行,教育的发展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央政府不仅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在教育方面要做到“学有所教”,而且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求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发展目标和完善的教育体制。这种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改革的深入,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呈现出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从学历教育向职业能力教育的转变。大众化教育的前提是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模式的多元化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层次化。然而由于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相应地又带来了毕业生人数的剧增,就业压力的增大等方面的问题。从有关统计数据来看,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据教育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只有114万,而“200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超过212万人,2004年达到280万人,2005年达到340万人,2006年达到410万,2007年达495万。”[1]据中央电视台最新报道,2008年将达到559万人。毕业人数的持续增加,说明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将导致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健说:“新成长劳动力已进入高峰期,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增量多、压力大,而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2]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以及高校毕业生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是高校各学科和专业发展遇到的新的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也不例外。前些年的连续扩招,汉语言文学人才需求相对饱和,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深入调研、总结经验,顺时而变,把专业的改革作为推进大学教育改革的基本出发点,使专业人才的培养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相一致。
⒉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看
就业压力凸现的原因,除连续几年扩招,使就业人数迅速增多外,更为深层的原因则在于我国已进入以经济为主导的社会,社会的高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得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带来了职业、岗位的很大变化,加之职业选择的自主性和多元化趋势,社会竞争日渐激烈,知识更新加速。这些客观现实的变化也对求职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新型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原有的人才类型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变化和要求。人才的知识结构、层次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不吻合。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相对稳定,改革调整相对滞后。
前些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由于具有一定语言、文字功底,社会提供的许多岗位如教师、编辑、记者、秘书、行政管理,都可以选择去做,其专业口径较宽,适应面较广,就业供需状况能基本维持平衡。但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就业岗位仍相对集中于教师岗位和办公室文秘工作。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对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自然有了新的要求,其所培养的已不仅仅是具有审美能力、写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的单一知识型人才,而是要求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审美品位,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并能很好地运用语言进行教学科研、文学创作、文秘写作、广告策划、新闻宣传、公关谈判等活动的文理兼备的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人才。从2007年的人才需求状况来看,媒体、出版、广告、市场营销这一类的人才需求量比较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根据社会岗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加以调整,使学生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能够满足社会岗位相应要求的实际工作能力。否则,我们培养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之后,只有知识而无能力,就不能成为这个时代合格的人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应该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基本理念。”[3]这一观点已得到大家的共识。
⒊从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的不足来看
我国高等院校自身的改革发展与教育规模的扩张速度相比,改革的步伐远远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变化,相当数量的学校盲目注重规模扩大,而忽视内涵建设。办学实力和整体水平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表现出教育资源的相对紧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专业和课程设置调整相对滞后、结构不尽合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严重脱离,造成综合能力缺乏,制约就业、创业。
2007年初,教育部接连下发“1号”、“2号”文件,决定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这是新时期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调整”被列为重点建设的6个全局性项目的首位,认为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前提。[4]
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本、专科的毕业生就业率与同等学历的理工科以及其他文科类的毕业生相比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其弱势表现在:其一,知识转化能力低,转化率低,学校所学知识不能变成自己在工作岗位的实际能力。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素养,高校毕业生任职后,就业单位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付出相当多的经济资源和技术资源,对毕业生进行培训,以完成从毕业生到社会人才的角色转换,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其二,社会适应能力不强。表现在人际交往、沟通理解力欠缺,自我定位不准确,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不足。团队合作精神不强,或自我封闭,或以自我为中心。其三,思维能力欠缺,如:独立思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观察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遍不高。其四,实践能力弱,动手能力差,如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不熟练,公文写作水平不高,综合技能水平不高。加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多数毕业生在离校前很少接触社会,缺乏对自身的研讨,对市场的调研,在校期间的职业准备明显不足,自然就不能很好地培养和挖掘自己从事岗位工作的潜力,导致不能成功择业。另外,我们也可看出,汉语言文学专业之所以每年报考研究生的学生人数比例较高,部分原因也是为了延迟就业,通过学历的提升以增加就业竞争力。
《中国教育报》报道:“根据近年来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调查,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最看重的五个指标分别是: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其中‘敬业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被用人单位视为我国大学生最为欠缺的素质。”[5]以上诸多问题的存在又是与学校教育、专业培养密切相关的。面临新的挑战,我们应该实事求是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应该考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更新是否跟上了时代的发展?教学在哪方面还有欠缺?与社会发展存在哪些不协调?从目前来看,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专业缺乏鲜明的特色与实用性,对人能力的培养有限;课程资源开发不足,课程内容变化滞后;教学方法单一,教材更新较慢等等,从而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健全。因而,汉语言专业应该如何在经济发展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开拓属于自己的疆域?如何使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根据现实情况做出调整,以应对就业高峰的到来?就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四)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定位
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培养的表述,是一种指导性的表述,是开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指南,我们必须遵循。然而,这毕竟是面向各种类型、各种层次、各种区位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般的共性的表述,而且是比较概括,有些甚至是比较模糊的。譬如“一定的……知识”,“能……从事……工作”等等,都是较难准确把握的。而且就我国目前高校的现状而言,同样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综合性高校和师范性高校,在研究性高校和应用性高校,在本科类高校和专科类高校,发达地区的高校和欠发达地区的高校,显然也是应该有所区别的,即使强求一致,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认为,应该以教育部的一般性表述为基础,根据我们学校办学的特殊类型和所处的特殊就业区位,设计适合我校特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及其专业能力培养的模型。
如何确定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能力定位呢?这不仅要贯彻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的一般性规定,而且还应当根据我校特殊的办学定位,如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培养目标以及服务区位等做出科学的界定。面对新形势,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如何进行调整改革,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呢?根据21世纪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从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对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能力定位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全面分析人才素质结构的基础上,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定位,对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能力结构,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在以上分析研讨的基础上,对我校人才专业能力培养的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⒈我校办学类型与专业特色定位
目前,我国的大学分成四类:第一类是技术教学型大学,以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主要培养在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第二类是教学型的大学,以培养本科生为根本任务的高校为代表,其中许多是近几年从专科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第三类是教学科研型大学或称应用型大学,主要培养应用技术类高层次开发人才;第四类是研究型大学,以研究生教育为主,是精英教育,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各类高层次专家等会从这类学校走出来。
根据上述分类原则,我校办学类型定位于教学科研型即应用型师范类高校。我校是江苏省惟一独立设置、国内较早建立的以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的省属本科院校,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教师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1999年被教育部确立为首批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和现代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突出职技高师办学特色,多年来,我校一贯坚持“学校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理念,强化“师范性、技术性、学术性”三性和谐统一的办学特色,优化“双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由此看来,办学类型上的应用型和职业师范类,决定了我们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把培养职教师资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否则就不符合学校的总体的办学类型了。
⒉我校区位优势与专业特色定位
常州是长三角较发达的城市之一,它有这样几个特点:一、历史文化悠久,有2500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荟萃。远的不说,很多历史名家都是常州人,目前我国两院院士里有50多人是常州人。常州历来重视人才,所以高等教育在国内省份里有一定地位。二、常州总的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像大运河、京沪铁路都经过常州,市内有六条高速公路,常州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枢纽。今后国家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逐步建成以后,常州的区位优势会越来越显著。常州辖两市五区,常住人口350万,地域面积4375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比较高。(2011年最新消息: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常州全市常住人口为4591972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845507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46465人,增长19.41%,年平均增长率为1.79%,年均涨幅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
据有关报道,2001-2005年,常州市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中的外资份额分别为63.92%、65.48%、67.31%、72.52%和75.53%,五年上升1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递增2.6个百分点;实收资本中的外资份额分别为62.35%、65.48%、66.34%、68.14%和72.29%,五年上升10个百分点。2007年我市三资工业企业发展势头良好,总量和效益指标始终保持了30%以上的增速。三资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46.8亿元,实现利税88.3亿元,实现利润6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4%、38.7%和38.1%,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5.7个、6.8个和5.9个百分点。三资企业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开办汉语言文学专业涉外秘书方向,在就业出口方面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之,从区位优势看,我们学校开办汉语言文学专业有三大优势:第一,我校是江苏省惟一独立设置、国内较早建立的以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的省属本科院校。这是我们设立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的优势所在。第二,我校是常武地区唯一设立汉语言本科专业的高校。第三,常武地区发达的三资企业,对我们开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秘书方向,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
⒊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定位
培养规格并不是一种普泛的存在,它是具有独特所指的关于人才质量标准的科学设定。其中涉及专业本身的内在规定(总体性)、职业(岗位)的相应要求(特殊性)和学校定位的关联影响(层次性)等关键因素。我们应当从学校特定的层级和类型出发,注意把握专业能力与岗位能力的关联度,由此设计相应的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方案。
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而言,在母语背景中,学习者的专业能力在类群中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显示。即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无论是否以汉语言文学作为专业,他们大多具备基本的汉语阅读与写作能力。甚至,从个别性的存在而言,有些非专业的人才,其汉语阅读与写作能力优于专业人才。这就给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如何有效强化学习者专业能力显示度的问题。从专业而言,学生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与阅读理解、口语表达、文字表达、文化常识积累等直接关联。
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求学习者知识广博,学养深厚,敏于领悟,善于分析,擅长表达,特别是能胜任写作各种常用文体。汉语言文学专业不以培养作家为务,但培养学习者扎实的写作基本功,应是这一专业人才培养规格题中应有之义。
从学校的层级定位看,作为应用性本科院校,应该走基础性与特色化的人才培养之路,确立“合格+特长”的人才质量观,尤其要注意多路径地放大人才的特长优势,培养具有较强就业能力、胜任实际岗位所需要的核心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就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学生的特长主要体现在阅读与写作这两个方面,其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大都关联着这两种具有衍生功能的核心能力。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看,虽然这是一个宽口径的,适应面相对较广的专业,但是其基本的就业岗位群还是集中在基础教育的教师岗位和从事办公室工作的文秘岗位这两个方面。教师岗位和文秘岗位都是以语言交际作为最基本的方式而履职的。从语文教师职位的要求看,需要具有基本的组织教学的能力,特别是进行课堂教学、课文讲读的能力,指导学生作文的能力等,同时,也需要具有进行创造性教学、开展学科教学研究的发展能力。文秘人员则更强调基于语言的综合协调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和常用公文、一般应用文体的写作能力等。
总之,通过分析专业的内在特征和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按照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规律,以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为前提,以“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为基础,以优化人才培养规格,优化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主线,通过对已有教学改革成果的集成、整合和深化,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课程体系的重组、教学内容的精选和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和配套硬件设施建设,突出教学改革的系统性、综合性和整体性,构建出一个现代化的崭新的专业教育教学体系,并力求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自身的特色。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初步科学研究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胜任语文教师、高级秘书或其他相关性专业工作的具有本科学历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一)总体规格:
本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应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积极进取精神,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理论素养和职业技能,较强的创新精神、科研精神和自我发展的潜能,以及健全的个性发展、健康的身心素质和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二)具体规格:
⒈师范方向
本专业方向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教育及教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教师职业素养,初步具备从事语文教学和教学科研的能力。
⑴具有正确的文艺观点、语言文字观点和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并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写作能力和设计实施语文教学的能力。
⑵了解语言文学学科的新发展,并能通过学习,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新的研究成果,根据社会需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拓宽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
⑶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各学科学术发展的历史,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具有一定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素养,掌握资料收集、文献查阅、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逐步学会在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前提下,开辟新的学习领域。
⑷熟悉教育法规,具有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和汉语言文学教学基本理论及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⑸有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⒉秘书方向
本专业方向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和秘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秘书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秘书职业道德和现代办公技能,具备从事秘书工作的文化功底和初步能力。
⑴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思维能力。
⑵较全面深入地掌握现代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系统学习基础写作和秘书写作的基本理论和文体知识,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对中外文学、科技、政治、文化史方面,有开阔的视野,具备相当的知识,有阅读古籍的初步能力。
⑶了解秘书工作的历史和现状,掌握现代秘书工作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现代办公技能,掌握现代档案管理、调研和信息处理的基本知识,具备办文、办事、办会的初步能力,并具有良好的素质,能根据社会需要和时代发展,不断发展专业能力。
⑷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有较强的阅读、笔译能力,一般的会话和写作能力。
⑸学习心理学、法学的基本理论,并面向社会需要、分别侧重了解和掌握有关管理、法律、经济、金融、科技等专门领域的有关知识和法规。
三、主修课程
⒈师范方向: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写作学、语言学概论。
⒉秘书方向:现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秘书学概论、现代秘书写作、办公自动化、秘书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