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有关类比快速记忆感谢史春林老师原创 乖离国服原创感谢祭

1.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较: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比较:

(一)相同点:1. 革命主要对象相同:反帝反封。2. 革命动力相同: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3.革命性质相同:资产阶级革命。

(二)不同点:1. 革命领导权不同(最主要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2.革命阵线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3.革命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为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4.革命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目的是走向社会主义。

二、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较:

(一)相同点:我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两步走。

(二)不同点:1. 革命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2.革命任务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革命是对民族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3.革命方式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社会主义革命是和平赎买。

2.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比较:

一、《天朝田亩制度》:

(一)地位:洪秀全颁布的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

(二)内容:1. 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原则平分土地。2.规定农副业产品生产与分配都以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两”来管理。3.希望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三)意义:它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比历代农民起义所提出的口号更深刻一步。

(四)局限: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狭隘眼界,是小自耕农心目中没有商品流通和交换以及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是不切实际空想。

二、《资政新篇》:

(一)地位:干王洪仁玕提出的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统筹全局的建议。

(二)内容:1. 政治方面:“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2. 经济方面: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事业。3.思想文化方面:设新闻官和“暗柜”监督官员,改革弊政。4. 外交方面: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

(三)意义:带有资本主义色彩。

(四)弱点:未涉及农民和土地问题,缺乏实施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3.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维新运动比较:

一、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比较:

(一)相同点:1. 运动的主体相同:封建官僚。2. 运动的性质相同:自救运动。3. 运动的目的相同:维护反动统治。

中国近现代史有关类比快速记忆(感谢史春林老师原创) 乖离国服原创感谢祭

(二)不同点:1. 洋务运动侧重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变革。2.清末新政还侧重政治变革:一方面改革官制,整顿吏治。另一方面“预备仿行宪政”,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成立责任内阁(皇族内阁)。

二、清末新政与维新运动比较:

(一)相同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教某些具体内容相同。

(二)不同点:1. 运动主体不同:清末新政主体是封建官僚;维新运动主体是资产阶级维新派。2.运动性质不同:清末新政是自救运动;维新运动是爱国救亡运动、政治改革运动、思想启蒙运动。3.运动目的不同:清末新政是维护反动统治;维新运动是要实行君主立宪、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4. 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以及党的二大革命纲领比较:

一、旧三民主义:

(一)提出: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二)内容:1.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2.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3.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三)意义:1. 提出了一套资产阶级共和国建国方案,是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2.推动了革命思想传播和革命运动发展。

二、新三民主义:

(一)提出: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对旧三民主义作了新的阐释,新三民主义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核心,和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纲领基本一致,成为国共合作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共同纲领。

(二)内容:1. 民族主义:突出反帝内容,强调对外民族独立,对内民族平等。2.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共有,不为“少数人所得而私”。3.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改善工农生活状况。

三、党的二大制定的革命纲领:

(一)1922年7月党的二大在上海召开,制订了我党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1. 从最高纲领来看: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2.从最低纲领来看:一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是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是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二)伟大意义:中共二大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5.“左”、右倾错误和小农意识比较:

一、“左”倾错误: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左”倾错误:1. 瞿秋白“左”倾盲动错误。2. 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3.王明“左”倾教条主义。

(二)1956-1966年“左”倾错误:1. 反右派斗争。2. “大跃进”运动。3. 人民公社化运动。4.“反右倾”斗争。

(三)“文革”时期“左”倾错误。

(四)“文革”结束后“两个凡是”“左”的错误。

二、右倾错误:(一)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二)抗战初期王明右倾投降主义。(三)改革开放初期资产阶级自由化右的错误。

三、小农意识:(一)“贫雇农打江山坐江山”。(二)在土改中对于地主经营的工商业也要采取没收政策。

6.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比较:

一、官僚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比较:

(一)相同点:1. 都是资产阶级(剥削者)。2. 都要既联合又斗争。

(二)不同点:1.大资产阶级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而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建国之前具有革命性和动摇性(或妥协性、不彻底性);建国初期一方面拥护党的领导,愿为新中国建设服务,有接受改造可能;另一方面唯利是图。2.大资产阶级是革命对象,应该打倒;而民族资产阶级则是革命动力,应该团结。3.官僚资本主义阻碍生产力进步,应没收,而民族资本主义是进步生产关系,在建国前应保护民族工商业,在建国后和平赎买。

二、小资产阶级不是资产阶级而是劳动者。

7.国共两党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战比较:

一、战略防御阶段:(一)国民党正面战场:日军以国民党军为主要作战对象,国民党制定了持久消耗战略,组织若干重大战役,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企图。但在敌强我弱形势下,再加上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没有采取积极防御方针,很快丢失大片国土。(二)共产党敌后战场: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八路军、新四军开赴前线,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

二、战略相持阶段:(一)国民党正面战场:日本侵略者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国民党正面战场由片面抗战转为消极抗战,积极反共。(二)共产党敌后战场:日本侵略者将主要兵力用于对付共产党,游击战上升到主要地位,独立自主开辟抗日根据地。

三、战略反攻阶段:(一)国民党正面战场:收缩、保存实力,战斗力下降。在豫湘桂战役中溃败,丢城失地,损兵折将。(二)共产党敌后战场:1944年春人民军队转入攻势作战。

8.中国近代三种建国方案及其最后命运比较:

一、中国近代三种建国方案:(一)地主阶级与大资产阶级建国方案:其政治代表先是北洋政府,后是国民党,维护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利益,但最后失败。(二)民族资产阶级建国方案:试图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第三条道路),但行不通。(三)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建国方案:其政治代表是共产党,建立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共和国,最后胜利。

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原因:(一)国际不允许:一方面帝国主义不允许。另一方面国际社会主义力量不允许。(二)国内不允许:一方面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不允许。另一方面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不允许。(三)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

(二)有关前后联系的问题:

1.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换及其任务:

一、1840-1949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及其任务:(一)主要矛盾:一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最主要);二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矛盾。(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二、1949-1956年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及其任务:

(一)1949-1952年主要矛盾及其任务:1. 主要矛盾: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矛盾。2.基本任务: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而不要四面出击。

(二)1953-1956年主要矛盾及其任务:1.主要矛盾:一是国内矛盾: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矛盾;二是国外矛盾: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2.基本任务:不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进行三大改造。

三、1956年以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及其任务:(一)主要矛盾:一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现实之间矛盾;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矛盾。(二)中心任务: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尽快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

2.近代以来三次思想大论战:

一、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

(一)论战内容:1. 要不要变法。2. 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 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二)论战意义:1. 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第一次正面交锋,集中反映了中学和西学、新学和旧学之争。2.论战开阔了知识分子眼界,解放了思想,改变了社会风气,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舆论准备。

二、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

(一)论战双方:1. 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以《民报》为阵地。2. 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以《新民丛报》为阵地。

(二)论战内容:1.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这是论战的焦点。2.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3. 要不要社会革命。

(三)论战意义:1. 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界限,使人们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必要性,参加到革命行列。2.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广泛传播,为推翻清朝统治奠定了思想基础。

(四)论战局限:1. 革命派未认清帝国主义本质,不敢提反帝口号,反而希望争取帝国主义支持。2.革命派停留在对民主制度形式的理解上,缺乏对民主建政的深入认识,其方案也不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3.革命派未能把土地制度改革和反封建联系起来,无法真正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论战:(一)同胡适围绕“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界限。(二)同张东荪、梁启超等关于基尔特社会主义的论战,强调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的出路只能是社会主义。(三)同黄凌霜、区声白等无政府主义的论战,强调必须以革命的手段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3.回首中国近代历史得出的结论和我党90多年的根本成就:

一、回首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得出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90多年来我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四)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接力探索中,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4.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确立:

一、中共一大:马列主义。

二、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

三、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

四、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五、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

5.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转移:

一、1921-1927年:城市。

二、1927-1949年:农村。

三、1949年以后:城市。

6.新民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形成和发展:

一、国民革命时期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

(一)共产党方面: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党内合作),建立统一战线,同时强调党必须在政治、思想、组织上保持独立性。

(二)国民党方面:1.1923年元旦孙中山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强调革命必须依靠民众,表明他从依靠地方军阀到依靠民众转变。2.1923年1月孙中山同苏俄代表越飞发表《孙文越飞宣言》,正式确立联俄政策。3.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改组后国民党性质从原来民族资产阶级政党改变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革命联盟。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统一战线:

(一)革命统一战线只剩下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

(二)民族资产阶级虽退出革命营垒,但仍受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压迫和限制。九一八事变后民族资产阶级政治态度发生变化,但王明实行“一切斗争,否认联合”(“下层统战”)错误政策,丧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利时机。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一)1935年8月中共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二)“一二九”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1.经过: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领导下,北平学生抗日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2.意义:打击了日本侵略中国、吞并华北计划,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

(三)1935年12月中央政治局在陕北召开瓦窑堡会议,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为迎接全国抗日新高潮到来做了理论和政治上准备:1.阐明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首先,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要抗日。其次,民族资产阶级政治态度可能变化。最后,地主、买办阶级在斗争矛头指向日本时,英美走狗可能遵照其主子叱声轻重,同日本及其走狗暗斗以至明争。2.批判了不相信中间阶层有参加抗日可能性的“左”倾狭隘关门主义错误,并强调我党在统一战线中领导权。3.决定用“人民共和国”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

(四)1936年5月宋庆龄、沈钧儒、邹韬奋、陶行知、章乃器等爱国民主人士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提出各党派立即停止军事冲突,建立统一抗敌政权主张。

(五)我党对蒋介石政策变化:1.1936年5月中共中央发表的《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反蒋抗日口号,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对象。2.1936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提出党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

(六)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枢纽,十年内战局面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1.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留蒋介石,提出改组国民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主张。2.周恩来、秦邦宪(博古)、叶剑英等组成中共代表团赴西安,经与张、杨以及南京方面代表宋美龄、宋子文谈判,迫使蒋介石做出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承诺。

(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1937年2月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五项要求:一是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二是保障言论、集会、结社自由,释放一切政治犯;三是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四是迅速完成对日作战一切准备工作;五是改善人民生活。如果国民党将这五项要求定为国策,共产党愿实行四项保证:一是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府方针。二是苏维埃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三是特区实行彻底民主制度。四是停止没收地主土地政策。我党提出五项要求是积极、合理的,四项保证是对国民党重大让步,而这个让步是必要又是有原则的。2.1937年2月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原则同意我党提出的团结抗日主张,实际承认了我党合法地位,并在会议文件上第一次写上“抗日”字样。这说明国民党由内战“剿共”、对日妥协向和平、抗日转变,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八)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标志:1.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9月23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实际承认我党合法地位讲话。

(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特点:1.广泛民族性和阶级矛盾复杂性(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亲英美派大资产阶级);2. 两个政权和两种军队合作;3.没有书面共同政治纲领和固定组织形式;4. 处于有利而又复杂国际环境之中。

(十)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纠正了王明右倾投降主义:1.1937年11月王明在统一战线问题上主张“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经过统一战线”,把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活动限制在国民党允许范围内。2.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一是从内容来看,首先,必须在思想、政治和组织上保持独立性,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其次,必须坚持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最后,必须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方针。二是从目的来看,动员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持并发展我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已经取得的阵地。三是从实质来看,力争我党领导权,这是把抗战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

(十一)1939年7月我党在《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中提出三大政治口号:1. 坚持抗战、反对投降;2.坚持团结,反对分裂;3. 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十二)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自卫立场,打退国民党顽固派军事进攻:1941年1月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军长叶挺被扣,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牺牲。我党针锋相对斗争,在江苏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任政治委员,张云逸任副军长。

(十三)我党制定“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策略总方针:1.发展进步势力:即发展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这是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中心环节。2.争取中间势力:即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地方实力派。争取中间势力条件:一是共产党有充足力量;二是尊重他们利益;三是对顽固派斗争并取得胜利。争取中间势力是党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十分重要任务。3.孤立顽固势力:即孤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抗日派,也就是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我党对他们必须贯彻又联合又斗争政策,但以团结为主。同顽固派斗争时应坚持有理(即自卫原则)、有利(即胜利原则)、有节(即休战原则)原则,达到以斗争求团结目的。

四、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我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一)1947年10月国民党取缔民盟,标志“第三条道路”破产。

(二)1948年1月民盟领导人沈钧儒等在香港召开民盟一届三中全会,标志民盟站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上来。

(三)1948年4月中共发出五一号召: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四)1949年1月李济深、沈钧儒等民主党派领导发表《对时局的意见》,拥护我党提出的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主张。这表明他们自愿接受我党领导,决心走革命道路,拥护建立人民民主新中国。

(五)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和《共同纲领》通过,标志我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形成。

7.我党召开的三次具有历史性转折的重要会议:

一、1927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

(一)主要内容:1.清算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总方针。2.选出以瞿秋白为书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3.毛泽东强调“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二)历史地位:八七会议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一个历史转折点,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我党指明了出路,为挽救我党和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

二、1935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遵义会议:

(一)主要内容: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1.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并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2.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3.会后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任,博古任红军总政治部代理主任,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新三人团。

(二)历史地位:1. 遵义会议是我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解决自己问题的会议,在危急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2.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3. 成为我党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标志着我党走向成熟。

三、197812月在北京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历史背景:1978年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这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宣言书,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为全会实现伟大转折奠定重要基础。

(二)主要内容:1. 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组织路线。2.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战略决策。3.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功过是非问题。4.决定在党的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三)重要意义: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了我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全面拨乱反正。2.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改革开放序幕,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8.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国初期我党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方针: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一)1928年12月毛泽东制定《井冈山土地法》:1.伟大意义:我党制定的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的权利。2.缺点:存在着没收一切土地而不只没收地主土地、土地所有权属于政府而不属于农民个人、禁止土地买卖等不适合农村实际的错误规定。

(二)1929年4月毛泽东制定《兴国土地法》,提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改正,保护了中农和富农利益。

(三)1931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加强春耕工作的意见》中规定:农民已经分得的田归农民、个人所有,可以自主租借买卖,别人不得侵犯。生产的产品除向政府缴纳土地税外均归农民个人所有,任凭自由买卖。这就确立了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的目标和任务。

(四)1931年《中共苏区中央局通告》规定:农民不仅要取得土地使用权,还要取得土地所有权。

(五)1931年毛泽东和邓子恢等规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办法:1.阶级路线: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2.土地分配办法: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二、抗战时期减租减息。

三、解放战争时期土改:

(一)1946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五四指示》),决定将抗战时期减租减息政策改为“耕者有其田”政策,由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过渡。

(二)1947年7-9月我党在河北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刘少奇主持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决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土地制度。

(三)1947年十二月会议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提出土改注意的基本原则:1. 必须满足贫雇农要求。2.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

(四)1948年4月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我党土改总路线:即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五)土改作用:1.在政治上,农民翻身后政治觉悟和组织程度提高,对我党更加信任和拥护,工农联盟以及人民民主政权得到巩固和加强。2.在经济上,农民从封建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3.在军事上,解放战争有了巩固后方和最基本的人力和物力保证,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群众基础。

四、建国初期土改:

(一)内容:1950年6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保存富农经济政策,彻底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二)意义:这次土改运动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和进行最好的一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85777.html

更多阅读

怎样快速记忆? 怎样快速记忆文章

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都为快速记忆而烦恼。先把我的经验在这和大家分享一下。怎样快速记忆?——步骤/方法怎样快速记忆? 1、准确选择记忆对象。在“知识爆炸”的今天,记忆要有选择,要选择那些基本的、有代表性、关键的东西来记,不要想记什

怎样做到快速记忆快速记忆法 快速记忆法

怎样做到快速记忆(快速记忆法)——简介 你是不是在为记不住东西而烦恼?特别是马上要考试了,背的东西记不住。这里说一说用快速记忆法帮助记忆。我曾用这套记忆方法快速通过了许多考试,你是不是试一试? 这个记忆法的关键点在于“联想、强

英语音标快速记忆法 史上最强的单词记忆法

英语已经成为了我们不得不学的语言,英语音标就像汉语中的拼音,学会之后才可以自主的认读单词。小五教大家英语音标入门与快速记忆的方法。首先给大家一个英语音标表格。英语音标快速记忆法——【读法】英语音标快速记忆法 1、由于无

各类考试前的快速记忆方法 如何快速记忆方法

各类考试前的快速记忆方法快速学习方法之一我发现很多大中小学生一背点材料,特别是到期末及各类考试,一看到那么多需要背诵的考试内容,觉得自己脑袋都大了,视乎好像狗咬刺猬无从下手。由于记忆不过关,最后考试结果一出来,自己看了都觉得

声明:《中国近现代史有关类比快速记忆感谢史春林老师原创 乖离国服原创感谢祭》为网友惆怅已成曲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