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情绪与情感
第一节 情绪与需要
1.情绪: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它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产生的根源在于客观现实本身。
2.情绪是以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反映形式。
3.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和群体对其生存和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体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4.按照需要的产生和起源分类: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5.按照需要的对象的性质: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从低到高):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后补充:美的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
第二节 情绪与情感
1.情感:跟情绪一样,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稳定的态度体验。
2.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Ø从需要角度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而情感是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
Ø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而情感发生较晚,为人类所特有;
Ø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永远带有情境的性质,情绪是反应性、活动性的过程,会随着情境的改变以及需要满足情况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而情感则有可能具有情境性,有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稳固的情感体验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
Ø从表现角度看,情绪重于描述情感过程的外部表现及可测量的方面,带有冲动性。而情感重于表明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方面,始终在意识的控制之下。
2)联系
Ø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
Ø对人类而言,情绪离不开情感,是情感的具体表现。
3.情绪和情感的四种品质
1)在强度方面,有强弱之分;
2)在紧张度方面,有紧张和轻松之分;
3)在快感度方面,有愉快与不愉快之分;
4)在复杂度方面,有简单与复杂之分。
4.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可以把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5.心境:一种使人的整个精神活动都染上某种色彩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6.激情:一种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
7.应激: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8.社会性情感: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
第三节 情绪的机体变化与外部表现
1.表情动作简称表情,是情绪在有机体上的外显表现,或者指有机体通过自己身体的外显行为来表达情感。
2.表情动作分为:面部表情、动作表情、言语表情。
第四节 情绪理论
1.詹姆士—朗格的机体知觉理论(情绪的外周理论);
2.凯农的丘脑情绪理论;
3.阿诺德的“情绪认识—评估说”,这种评估是在大脑皮层发生的。
4.汤姆金斯和伊扎德为代表,提出了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5.沙赫特和辛格提出三因素论:刺激情境、生理变化、情绪经验。
第五节 情绪的效应
1.人或动物的神经系统在高度兴奋和高度抑制之间有不同的水平,称为“激奋水平”。愈兴奋表面激奋水平愈高,愈抑制表面激奋水平愈低。
2.叶克斯—道得生定律:作业效率在适中的激奋水平下最高。
3.情绪和情感的功能:适应功能、组织功能、动机功能、信号功能、调节功能。
第六节 情绪、情感在教育中的应用
1.教师感染力:教师以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的情绪力量。
2.教师感染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需要;
2)使学生更易于积累情绪学习的经验;
3)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
3.良好情绪的培养情境
1)要形成正当、合理的需要;
2)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3)锻炼身体;
4)培养幽默感;
5)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
第八章 意志
第一节 意志的概述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对行动的调节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二是抑制。
意志行动是具备一定要去和特征的行动
1)有明确的预定目的;
2)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3)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第二节 动机
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它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
需要是动机产生的重要因素,动机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和实质。
诱因是动机产生的另一重要因素。凡是能够诱发个体动机的刺激或情境称为诱因,正诱因和负诱因。
动机的功能:激发、选择功能;指向、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根据动机的起源: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根据动机内容的性质:高尚的动机和卑劣的动机;
根据动机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时间:长远、概括的动机和短暂、具体的动机;
根据动机在活动中作用的大小:主导动机和次要动机。
动机理论
1)麦独孤的本能理论;
2)赫尔的驱力理论;
3)弗洛姆的期望理论(认知理论);
4)海德的归因理论(认知理论);
2.学习动机的培养
1)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远景性的学习目的教育;
2)提高教学艺术,发展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3)明确学习目标;
4)及时、有效的反馈;
5)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
第三节 意志行动的过程
1.每个意志行动过程都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准备阶段和执行阶段。前者也叫采取决定阶段;
2.动机冲突有三类:趋避冲突、双趋冲突、双避冲突;
3.执行决定是意志行动的中心环节。
第四节 意志品质及培养
1.意志的自觉性:一个人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并且能够主动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于既定目的的意志品质;与之相反的意志品质是:盲从。
2.意志的果断性:一个人善于及时坚定地采取有充分根据的决定,并毅然决然地去完成决定的意志品质。与之相反的是:优柔寡断。
3.意志的自制性:一个人善于控制自我的意志品质。与之相反的是:冲动性。
4.意志的坚韧性:一个人具有坚持不懈地克服各种困难,把决定贯彻始终的意志品质。与之相反的是:动摇性。
5.意志品质的培养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组织实际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第九章 注意
第一节 注意的概述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2.指向性与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3.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4.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5.注意最显著的外部表现:适应性动作的出现、无关动作的停止、呼吸变缓等。
6.根据注意产生和保持有无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的努力,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7.无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的努力而自发产生的注意。
8.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还需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
9.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是:
1)加强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
2)合理组织活动;
3)培养间接兴趣;
4)排除干扰。
10.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转化的规律。
第二节 注意的生理基础
1.注意从其产生方式上说是一种定向反射。
2.有条件性的定向反射主要受人们的需要、动机和获得目的所支配。
3.巴普洛夫学派认为,注意产生的中枢过程是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过程。诱导:正诱导和负诱导。
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与培养
1.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范围也叫注意的广度。在同一时间内一个人所能清楚地觉察到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也叫注意的持久性,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久暂性;
3)注意的分配,指同时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注意可以相对维持在不同的对象上;
4)注意的转移,有意识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2.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
1)注意范围的大小与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
2)注意范围的大小与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分不开;
3)注意范围的大小主要决定于一个人的已有经验和知识领域。
3.怎样培养集中而稳定的注意呢?
1)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2)要有对学习和工作的浓厚兴趣;
3)要与分心现象作斗争。
4.注意分配的条件
1)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时已经熟练的,它可以不需要给予更多的注意,从而有可能把注意集中在另一活动上;
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各种活动对象的各个部分,已经在经验中形成了巩固的联系,只要感知对象的一部分,就可把全部对象反映出来;
3)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5.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转换的灵活性;
2)各项活动的目的性和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
3)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
4)引出注意转移的新事物(新活动)的性质;
5)人对完成新活动的自觉态度和自我控制能力。
第四节 注意的理论
第五节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无意注意既可以成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因素,也可以成为造成学生分心的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有关刺激物的特点来组织学生注意;一方面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另一方面则应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
无意注意也可以由人本身的状态引起。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一方面经常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另一方面要合理地组织教学;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人们过分地要求以有意注意来进行学习,就容易引起疲劳;反之,如果让学生只凭借无意注意来学习,则不利于他们客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去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无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还是在一堂课上,教师要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和组织教学。
第六节 兴趣
1.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
2.好奇心是人们积极探究新事物的一种倾向。
3.爱好是积极地去从事确定活动的倾向。
4.根据兴趣的内容: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5.根据兴趣的目的性: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6.根据兴趣持续的时间:短暂兴趣和稳定兴趣;
7.根据兴趣的社会价值:高尚的兴趣和低级庸俗的兴趣;
8.根据兴趣的广度:广泛的兴趣和狭窄的兴趣;
9.根据兴趣的深度:中心的兴趣和浅辄的兴趣;
10.根据兴趣的效能水平:静观的兴趣和积极的兴趣。
11.兴趣的品质:兴趣广度与兴趣中心、兴趣的稳定性和兴趣的转移、兴趣的效能。
12.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1)采用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方式,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2)教学内容与教育方法合适、新颖和多样化;
3)加强学习效果的反馈;
4)组织和课程有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第十章 言语与技能
第一节 言语
1.语言:由词汇(包括音、形、义)按一定的语法所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语言的基本特征
1)语言的能产性;
2)语言的结构性;
3)语言的意义性;
4)语言的社会性。
3.言语:是指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
4.言语的特点
1)目的性;
2)离散性;
3)开放性;
4)规则性;
5)社会性和个体性。
5.言语的种类: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
6.外部言语是进行交际的言语,可分为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其中口头言语又包括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
7.对话言语是一种最基本的言语形式,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直接进行交际时的言语活动。
1)对话言语是一种情境性言语;
2)对话言语是一种简略的言语;
3)对话言语是一种反应性言语;
4)对话言语是对话双方的直接交际。
8.独白言语:个人独自进行的,与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的,较长而累赘的言语,是水平较高的口头言语。
1)独白言语是说话者独自进行的言语活动;
2)独白言语是有准备、有计划地进行的言语活动;
3)独白言语是一种展开性的言语。
9.书面言语是指人们凭借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借助于阅读来接受别人言语的影响。
10.书面言语的特点:
1)随意性;
2)开展性;
3)计划性。
11.内部言语是非交际性言语,是指借助语言进行思维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言语现象。
12.内部言语的特点:
1)发音器官活动的隐蔽性;
2)言语结构具有不定型性,即言语高度简略;
13.美国心理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任何一个语句都包含两个层次的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第二节 技能
1.技能:是指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动作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
1)首先,技能是学习得来的,区别于本能行为。
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区别与知识。
3)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于一般的随意运动。
2.技能形成的标志:准确性、动作的速度与自动化、多于动作的减省、灵活性。
3.习惯:人在一定的情景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
4.技能与习惯的区别
1)技能是越来越向一定的标准动作体系靠近,而习惯则越来越保持原来的动作组织情况。也就是说,习惯是保守的,技能则不断向一个标准趋近;
2)习惯没有高低水平之分,但有好坏之分;
3)技能是既和一定的情境,又和一定的任务联系起来的,习惯则只和一定的情境而没有和一定的任务相联系;
4)技能要与一定的客观标准作对照,而习惯则不是。
5.动作技能的分类:
1)连贯的动作技能和不连贯的动作技能;
2)封闭的动作技能和开放的动作技能。
6.练习:在反馈作用的参与下,反复多次地进行一种动作。
7.技能的形成过程可以通过练习曲线来表示,在练习曲线上,可以看出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工作效率、活动速度和准确性的变化。
8.练习曲线:用图解的形式来表现练习期间动作学习效率的变化,是反映练习进程和练习效果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图。
9.高原现象: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现象,它在练习曲线上表现为两次上升之间出现一段近似水平的线段。
10.技能的迁移:掌握的技能、技巧对以后的技能、技巧的学习产生的影响;
11.技能的正迁移:已经掌握的技能、技巧对相类似的新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影响;
12.技能的负迁移:已经掌握的技能、技巧对相类似的新技能的掌握产生消极影响。
13.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动作的认知和定向阶段、动作的联系阶段、动作的协调和完善阶段。
14.智力技能:心智技能,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心智操作方式系统。
15.智力技能的特征
1)观念性;
2)内潜性;
3)简缩性。
16.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原型定向阶段、原型操作阶段、原型内化阶段。
第十一章 能力
第一节 能力的一般概念
1.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1)能力是一种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2)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条件;
3)能力是指活动主体的心理特征;
2.能力分为:实际能力(已经发展成为或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或称已有能力)、潜在能力(可能发展的能力)。
3.论述能力、知识与技能的区别与联系P239-240
4.为了完成活动任务的各种能力的独特结合叫做才能。才能的高度发展就是天才,它是多种能力最完备的结合,使人能够创造性地完成某种或多种活动。
第二节 能力的种类和结构
1.能力的种类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适应活动范围)
一般能力:从事一切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综合。一般认识能力的有机综合通常称为智力。朱智贤: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的心理特征。感知记忆能力(特别是观察力)、抽象概括能力(包括想象力)智力的核心成分、创造力(智力的最高表现);
特殊能力:专门能力,为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
2)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参与活动的性质)
模仿能力:效仿他人的言行举止而引起的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的能力。
创造能力:按照预先的目标,利用一切已有的信息,创造出新颖、独特、具有个人或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核心为发散性思维)
3)液态能力和晶态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
液态能力: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较少依赖于文化和知识,而主要依赖于个人的先天禀赋。
晶态能力:指与知识积累有关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4)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认知能力:指人脑加工、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操作能力:指人们操纵自己的肢体去完成各种活动的能力。
社交能力: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2.能力的结构理论
1)因素构成理论
二因素说:英国心理学家和统计学家斯皮尔曼提出: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
群因素说:美国心理学家赛斯顿确定了7中原始的能力:词的理解、言语流畅性、数学计算能力、空间直觉能力、记忆能力、知觉速度和推理能力。
2)三维结构模型: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操作、内容、产品。
3)英国心理学家弗农提出了层次结构理论:一般因素、言语—教育能力和操作—机械能力、小因素群、特殊因素。
4)三元智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情境份理论、经验分理论、成分分理论。其中智力成分结构有三个层次: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
5)多元智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
第三节 能力的个别差异与测量
1.能力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
1)发展水平的差异
2)表现早晚的差异
3)结构的差异。
2.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1)先天素质、环境和教育、实践活动的影响、主观能动性。
3.能力的测量的方法
1)观察法:可以通过观察被试人的行为举止、言谈笑语来了解其智力水平。
2)实验法:能以比较准确的数字来表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
3)测验法:一般能力测验和能力倾向测验。
4)心理测验的好坏,主要是以信度和效度两项指标来衡量的。
信度:指测验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一贯性、稳定性,它决定测验结果是否可信。
效度:保证测量的内容是真正要测查的内容,否则,测验无效。
常模:某一标准化样组在某一测验上的平均分数。
4.测验标准化主要包括:内容标准化、实测过程标准化、评分标准化和解释的标准化。
第十二章 气质与性格
第一节 气质与性格的一般概念
1.气质是指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
1)气质是心里活动的动力特点;
2)气质是一种典型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3)气质是一种天赋的个性心理特征。
2.气质对因材施教的意义
1)必须正确认识学生的气质差异,有针对性、预见性地培养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
2)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气质类型的差异,针对学生的不同气质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
3)由于气质特征影响智力活动的特点、效率以及智力活动的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学生的不同的气质特征,在学习途径、方式和方法上,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
3.性格是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1)性格是表现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个性特征;
2)性格是人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3)动机、兴趣、信念和理想是人对现实态度的不同表现形式,是性格的主要内容;
4)性格是个别性和典型性的统一,性格是在一定历史时代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形成的。
4.性格的结构特征
1)完整性;
2)复杂性;
3)稳定性;
4)可塑性。
5.性格的类型
1)英国心理学家培因根据优势心理机能划分:情绪型性格、意志型性格、理智型性格;
2)德国哲学家、教育家斯普兰格根据文化生活的形式区别:理论型、政治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和宗教型;
3)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按照个性独立性程度划分: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
6.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1)区别
第一、气质表现的是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的动态特征的综合;而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统一;
第二、气质是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类型的心理表现,更多地受到先天遗传因素的制约;而性格是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心理特征,主要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
第三、具有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相同的性格,而相同气质的人又可具有带着同样动力色彩但却互不相同的性格;
第四、气质在社会意义的评价上没有好坏之分,无论哪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以有显著成就,而性格特征有好坏之分,它对事业的成功与否有明显的影响。
2)联系
一方面,气质可以影响性格:首先,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表现方式,使同一性格内容有不同的表现色彩。其次,气质可以影响某些性格特征的形成和发展的速度。
另一方面,性格对气质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这主要表现在性格的意志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调控、掩盖或者改造气质,使气质的消极因素得以抑制,积极因素得以发展。
第二节 气质的理论
1.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提出四种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2.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提出气质的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1)强而不平衡的类型(兴奋型);
2)强、平衡而灵活的类型(活泼型);
3)强、平衡而不灵活的类型(安静型);
4)弱型(抑制性)。
3.德国精神病学家克瑞其米尔:气质分类:肥胖型、瘦长型、斗士型。
4.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指出:个人的心理活动有:感觉、思维、情感、直觉4中基本机能;
5.荣格的8中人格的机能类型:外向思维型、内向思维型、外向情感型、内向情感型、外向感觉型、内向感觉型、外向直觉型、内向直觉型。
6.艾森克性格的三个维度:内外倾、稳定性、求实性。
7.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共同特征(一般特征)、个人特质:首要特质、主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8.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法研究人格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9.斯金纳的人格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从学习角度研究人格;
10.班杜拉的人格社会学习论: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
第三节 性格学说
1. 性格的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如何对待和处理社会各方面的关系的性格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一个人在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水平上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情绪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及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
4)性格的认知特征:表现在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知方面的特征。
2.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遗传、环境、教育、成熟、社会实践等。
第四节 性格特征及其形成与培养
1. 性格的培养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第五节 性格的测评
行为评定法、访谈法、问卷法、投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