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中国军工世界一流十四 w两个世界第十四集

中国最可怕地方,就是在对手的不知不觉中,把什么事都办了!

全球实时监控美国航母舰队:中国将发射静止轨道凝视侦察卫星

2015年9月3日在首都北京举行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盛大阅兵式上,中国首次展示了两种具有在数千公里外打击敌人航母舰队能力的中程弹道导弹,东风-21丁反舰弹道导弹和东风-26中程核常兼备弹道导弹。

这两种导弹的公开展示,是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进行的以陆制海打击体系建设的正式亮相。由此也给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巨大震撼,令西方军队措手不及,纷纷认为应该从根本上改变对中国军队战略打击能力的评估,也需要从武器到战术的整体改变,以适应中国推出的新概念导弹武器。其中美国行动最快,洛马公司立即得到美国海军的5亿美元的拨款,准备对现役伯克III导弹驱逐舰的相控阵雷达和标准导弹系统进行改进,强化反弹道导弹的能力,这拨款只是个开头,预计美国会耗费巨资对海军舰队的反导能力进行整体提升。

二十年来中国对击沉美国航空母舰极为痴迷。1996年的台海导弹危机中,美国在台湾海域部署了2艘航空母舰,给了中国军队极大刺激。九三大阅兵以后,北京和华盛顿的军事研究界马上流传出一个段子:以前每当世界某个地方发生危机,美国总统总会问:“我们最近的航母在哪里?”。但是九三大阅兵以后,如再发生中美危机,中国总书记就会问:最近的美国航母在哪里?

反舰弹道导弹只是一个大型制海武器系统的一部分,要实现在4000公里外打击敌人的航空母舰和各种战舰,需要建设指挥协同、远程侦察、目标指示、打击效果评估等一整套完善的软硬件系统。一个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广阔的海洋上发现航母,并能够连续跟踪其航迹,精确的为导弹指示目标。

美国卫星拍到中国航母照片,正高速航行的辽宁号航空母舰。

要发现航母,有好多种手段。中国的反航母监测体系中包含了地面空中和太空多重侦察系统。除了岸基的远程超视距雷达、远洋预警侦察机、水面侦察舰和水下潜艇跟踪监视。更高效的做法是使用卫星侦察。首先是以海洋侦察卫星和监视卫星系统为主的信号侦察体系,美国海军目前使用“白云”系列海洋监控卫星,可实现海上目标的实时监控。据悉中国的好样信号监视卫星与美军系统类似,由一个3星星座组成,其中1颗为主星,两颗副星、通过4组卫星星座并网,构成一个可在45至60分钟重访频率的全球海洋监视系统。

据简式军事等外国媒体报道,中国已经发射了四组海洋监视卫星,通过对航母舰队辐射出的电磁信号进行连续监测,可以提供舰队目标的初始航向和速度,能够在辽阔的海洋上搜索航母舰队机动目标。据外国研究机构推测,中国的对海监测系统还包括正在建设的10个光学侦察卫星,14个SAR合成孔径雷达侦察卫星和12个电子侦察卫星,可以在重点海域实现半小时至45分钟的数据刷新率。

所有这些卫星都存在某些缺点,电子侦察监视卫星,容易受到拖曳式诱饵的欺骗,低轨道的成像式光学侦察卫星的监视幅宽和实时监视能力不足,常见的遥感卫星为保证测量精度,主要在数百公里的低轨道运行,观测面积相对狭小,而且无法对同一地点连续观测,只能在经过上空时拍摄照片。这样,中国的海洋侦察监视系统还需要发展一种能够在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上有突破的卫星系统,也就是俗称的高轨道”凝视“卫星,位于高轨的卫星与其他低轨道遥感卫星能起到相互弥补的作用。中国有这种技术吗?

2011年3月的两会期间,由科技部、总装备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了“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展”,在这次展览上,中国航天工业的展台一角,低调的展示着一种新型地球静止轨道遥感卫星。这种卫星配备着大面阵CCD相机,口径1.5米的碳化硅光学镜面,地球同步轨道凝视相机,海面分辨率达到50米,足以发现舰体长度二三百米的大型军舰目标。在国内首次实现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的结合。具备任意时间对任意地区实施机动观测的能力。

在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简称高分专项),规划了高分一号至高分七号的专项卫星工程。“高分专项”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遥感技术项目,包含至少7颗卫星和其他观测平台。

2010年5月“高分专项”全面启动,将在2018年前发射完毕并投入使用。其中2012年发射高分一号,具备2米全色分辨率;2013年发射高分二号,具备一米以内的亚米级分辨率;2015年发射高分三号,是1米分辨率的C-SAR合成孔径成像雷达卫星;2015年年末发射高分四号,地球同步轨道凝视卫星。

这枚即将发射的我国首颗同步轨道凝视卫星——高分四号,就是我国对海检测系统的又一个重要手段,同步轨道凝视监视卫星在时间分辨率上非常有优势,能实现真正的“实时”监测目标。与之前的高分系列卫星相比,高分四号是在高度3.6万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运行,可观测的面积大,而且还能长期对某一地区固定观测。高轨道凝视卫星,相当于在广阔的海洋上空悬挂着一盏长明灯,通过大视场搜索和凝视功能,能够实现对航母舰队的初始侦察和目标指示,并牢牢盯住目标,再结合海洋信号监视卫星和低轨道高精度成像卫星,能够使航母失去高机动性优势,使美国航母无所遁形。一个完善的武器系统,可以有无数种战术来实现侦察-打击-评估-再次打击的循环。

中国绝密武器:DN2可令美全军瘫痪

资料图片:反卫星导弹攻击卫星想象图。

香港亚洲时报在线网站9月8日发表了比尔·格茨的题为《中国挑战:解放军没有展示的武器》的文章,编译如下:

中国举行的大阅兵是为庆祝二战结束70周年活动的一部分。这次大阅兵展示了北京很多战略和常规武器,包括好几种人们以前从未看到或正式承认的武器。

五角大楼国防情报局密切跟踪这场阅兵,从中寻找中国军队秘密发展和正在生产高技术武器的蛛丝马迹。

五角大楼一位官员说,这次经过精心设计的经过北京天安门的大阅兵值得注意的是未展示的武器,包括中国不断扩大的网络战部队、陆基反卫星导弹及其新的名为DF-ZF的高超音速滑翔器。

这些武器仍然是中国政府守口如瓶的秘密,有关它们的详细情况不可能很快公布于众。

网络战反卫星

说到它的网络战能力,中国网络间谍活动和网络侦察活动绝大多数都是秘密进行的。五角大楼前官员石明凯在一项有关解放军黑客行动的报告中说:“据认为,一些团伙从中国境内发动针对美国政府、企业和思想库电脑网络的协调一致的网络间谍活动。”

大阅兵没有展示的同样重要的战略军事能力是中国的反卫星导弹,即五角大楼内部所谓的低地轨道DN-1和高地轨道DN-2。

卫星杀手的威胁有多大?只要对重要的航天卫星发动十几次反卫星导弹袭击就会导致美国军队联合作战能力瘫痪。

航天联合职能部队司令约翰·雷蒙德中将3月份对美国国会说:“我们正在迅速接近每个轨道上的每颗卫星都可能受到威胁的地步。”、

网友制作的中国高超音速飞行器效果图

高超音速核武

据五角大楼说,中国新的DF-ZF高超音速滑翔器是核打击武器。去年以来,中国对DF-ZF进行了5次试验,表明这是它非常重视的武器系统。中国国防部证实对这种武器进行了测试,说它只是一种实验性系统。

从导弹上发射的这种滑翔器速度可达10马赫。然而这种滑翔器非常灵巧,足以克服高速飞行对操作的影响——不管是避开导弹防御还是瞄准目标方面。

DF-ZF还可以装备常规弹头,使之成为第3种装备精确制导的导弹,其精准度之高,足以打击海上船只。

【转】中国军工世界一流(十四) w两个世界第十四集

大阅兵展示了另外2种具有反舰能力的导弹,包括DF-26。这是一种新型的中程弹道导弹。媒体将其称为“关岛杀手”,能够攻击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西太平洋小岛上的美军。

中国电视播音员在阅兵时称DF-26既是核导弹又是常规导弹,是一种具有战略威慑作用的“新武器”,能够对地面目标以及大中型船只进行远程袭击。

中国反舰弹道导弹攻击假想图

反舰弹道导弹

解放军计划中的第2种重要的武器是DF-21D中程反舰弹道导弹,号称“航母杀手”。

海军航母和其他战舰对DF-21和DF-26的防御是靠不住的,因为这些导弹速度非常快,而且其弹头机动性很高。

中国中央电视台将DF-21D称之为“中国不对称战争中的一种重要武器”。

这次阅兵没有展示中国不对称战争思想中所包括的其他重要武器。

席亚洲:我高超音速飞机试飞背后含义

本周末,一条在官方网站上仅存在了短短两个小时的新闻引发了国内军迷和媒体的巨大兴趣,有意思的是,在这则消息发布前几天,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报》所发布的一张卫星照片成了这则“疑似泄密”消息真实性的主要佐证材料。这则消息就是中国的高超音速飞机首飞成功。与2011年歼-20首飞一样,又是在中美最高层会晤前夕,官方消息源看似不经意的“爆料”时机如此“巧合”,说两者之间没有关系恐怕让人难以置信。

另一方面,一则我们预期已久的消息却似乎并未引起轩然大波,这就是日本终于抛弃“和平宪法”。日本这个国家似乎至今还没有认清自己的地位,以为自己仍是东北亚政治军事棋局的“棋手”。那么“集体自卫权”解禁后真的会让日本军国主义挣脱牢笼再次肆虐吗?我们也来聊聊这个话题。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高超音速试飞

本周五,《中国航空新闻网》发出一则消息,称自我国一架“飞行任务剖面特殊、飞行方式独特、飞行速度和高度更是远超试飞中心成立其他试飞机型”的“跨代式飞行器”完成了试飞,而且这次试飞实现了“试飞中心在高超音速试飞领域的突破”。

虽然这一新闻只在《中国航空新闻网》上存在了很短的时间就被删除,但消息不胫而走。套用西方国家评论中国2011年歼-20试飞时有“卧草党”发出现场照片时的评论,“这似乎是中国官方发布信息的一种特殊方式。”,甚至有说这一消息是为习主席访美做准备。不过这可能是想多了,事实上中国的“秘密武器”在美国媒体上要引起广泛关注,这个“反射弧”的时间长度大概是数个星期,如果中国的发布方式比较“特殊”,那可能在美国引起关注的时间还要更晚一些。也就是说,差不多要到习主席访美行程结束了,美国媒体才开始热炒中国的高超声速飞机——这样看来,或许这次“泄密事件”和习主席访美的关系还是用“时间巧合”来形容比较恰当。

试飞消息出现后,有人联想到9·3阅兵后美《华盛顿自由灯塔报》文章中提到的“DF-ZF”飞行器,当时该报还配发图片以说明“DF-ZF”和之前已经广为报道的“WU-14”的区别,从卫星照片中可以看到一架神秘的十字架型飞行器,它与歼-20、歼-10战斗机以及两架大型高空无人机一起,停在兰州附近的“鼎新”试验基地机场上。图片非常模糊,让人联想起80年代美国最早拍摄到苏联机场上米格-29和苏-27飞机的照片,当时他们也给予了这两种飞机不同的代号,如苏-27叫做“拉明K”,米格-29则被叫做“拉明L”。

这个神秘的“黑十字架”,采用的动力系统在此前《中国航空报》发布的另一篇文章中也有提及,就是“涡轮冲压串联式发动机”,或者用更为航空迷们熟悉的名词就是“变循环发动机”。——当然,作为首次试飞,目前的这架原型机或许采用的仍是火箭冲压结合式的发动机。如果是这样,那么这架飞行器的技术水平就相当于美国的X-51A高超音速试验飞行器。

清华大学的“知名网友”KKTT在自己的博客里结合《中国航空新闻网》的报道和此前相关的各种报道、可能与试飞有关的禁航通告等信息,对DF-ZF飞行器及首次试飞的情况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得出的几个推测结论包括:1,该飞行器是高速无人机;2,该飞行器的试飞过程应该是由大型飞机携带到高空并发射,在高空完成高速飞行试验后自行着陆;3,试验地点可能是鼎新基地。

这次试飞对于大部分普通军迷而言无疑具有巨大的冲击力,因为此前关于国内进行这种飞行器飞行试验的消息极少有报道。不过,如果从一些“边角”新闻里去搜索,依然能看到蛛丝马迹。例如,今年我国“冯如奖”提名名单中,就有高超声速推进技术领域专家王振国的名字赫然在列,他的主要成果中就提到了“超燃冲压发动机及其地面试验、飞行试验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实现了技术水平的跨越”。不久前《中国航空报》表彰中航工业庆安公司的文章中也提到了“我国为某飞机配套的首次新研的串联式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项目”等。着说明我国在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方面的研究早已开展,并且已经取得了一批阶段性成果,在此基础上,“DF-ZF”飞行器的首飞成功其实应该算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只不过,在具体项目飞行器的试飞具体时间上,恐怕还是会让人略感意外。

但如果仅是作为导弹,未免小看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的价值,“DF-ZF”未来最可能令对手感到恐慌的,恐怕还是作为侦察监视平台的作用。

对于现代防空反导系统而言,直接冲入反导防空系统火力网中心的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并非绝对不可拦截。但在防空系统射程边缘打“擦边球”的高超声速侦察机就完全是另一个概念了,事实上美国SR-71在上世纪70年代维持“不被击落”记录的秘诀也正是如此。

目前我国已经有“翔龙”大型长航时无人机可以飞到远达关岛附近执行ISR(情报、监控和侦查)任务,为我国的精确制导弹道导弹提供目标指示。最近沈飞的“神雕”无人机也首次曝光,该机飞行高度还要超过“翔龙”,未来也可能成为一种远程ISR平台。然而对于侦察监视美国航母打击大队这样的任务而言,生存力更强的“DF-ZF”显然是更强的平台。

目前美国海军舰载无人机UCLASS研制计划也一样强调ISR能力甚于打击能力。显然在无人机的自主性还远不能满足要求的今天,过于强调无人机的攻击力仍然不现实。

在“DF-ZF”的后续实用化型号出现后,中国的远程侦察监视打击能力将上一个新台阶,进一步增大“区域拒止”的范围。

美国兰德公司在本周末也推出了一份新的报告,反映了美国智库圈子对中美未来军力对抗的新认识。其中就中国的反舰作战能力提出“目前中国正在发展越来越强的超视距情报、监控和侦查能力”,这将让美国航母面对的战场环境更加复杂。而同时,这也意味着中国将可能摧毁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机场和基地,从而大大限制美国的优势。

结论是:“中国军队将具备更强的战斗力,并在既定的空域和海域于冲突爆发之初建立制空权和制海权”。

2008年时兰德公司关于相同问题的研究报告得出的结论是美国应对亚太前沿的机场和基地实施“要塞化”,尤其是要加强关岛的地位,以应付中国海空军实力的增强。今年的报告中,兰德的建议已经变得不那么直接,开始谈提升潜艇左闸能力,提升空间对抗能力,购买更多先进战斗机、远射程武器——以及“降低对大型航空母舰的关注程度”。

当然,兰德的报告一向也会受到军方观点的一些左右,例如不论是2008年还是今年的报告中,他们都有“贬低”美国海军价值的说法,这当然是有利于美国空军的。但这一观点与现实有明显差距,事实上美国海军的航母依然是一个极为有效的打击平台,即使是在有了反舰弹道导弹的今天,也不能忽视美国航母的威力——航母的主要价值在于,一旦得到合适的机会,其持续投射打击火力的能力依然超过目前其他的任何平台。美国未来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对抗中创造航母发挥作用的机会,而不是放弃这个平台。

不过,兰德的这份报告在大部分问题上还是有客观的见解的,尤其是它指出美国仍可能在一场长期化的军事对抗中在“后半程”扳回一程——这一点在美国今年的许多文章、报告,乃至与官方关系密切的军事幻想小说中都被反复提及。对于我国来说,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值得注意。

还是应该看到的是,太平洋很大,容得下中美两个大国,两国的对抗并非不可避免。这也是最近几天里习主席访问美国的一个重要信号:在中国看来,中美两国“合则两利”的局面至今尚未有根本性的变化。

此次习主席访美期间双方可能谈成的一系列重要合作中包括在中国设厂生产波音飞机等在过去不可想象的问题——大客机是一种重要的军民两用平台,美国此前也一直强调这一点,他们曾以“中断对中国的所有波音飞机的售后服务”,要挟中国放弃使用波音飞机为平台研制自己的海上巡逻机。而今双方能够合作生产飞机,美国的立场已算是后退了一步。

然而正如毛主席说过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者存。以妥协求团结,则团结者亡”。中美两国的合作与对抗都会在未来很长时间内继续下去,毛主席的这个论断,也不会过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84792.html

更多阅读

越狱第三季第五集词句细节 w两个世界第五集

快对这部剧失去信心了.1.Viewer discretion is advised2.J.P. Getty had a formula for success.Formula是公式,很常用的单词,数学公式也是它。 J.P.Getty: JeanPaul Getty (December 15, 1892 –June6, 1976) was an American indus

电影世界8 w两个世界8电影天堂

2012韩国艳女激情电影【金钱之味】2012韩国艳女激情电影【金钱之味】阅884转97评0公众公开12-10-31 13:05意大利冒险恐怖电影【亚马逊最后食人族】她找到了莱斯特教授,并一起来到亚马逊,借宿莱斯特好友威尔克斯家。次日,艾曼纽和莱斯特

声明:《转 中国军工世界一流十四 w两个世界第十四集》为网友衍夏成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