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 宝 石 的 评 价 与 鉴 赏 古文观止鉴赏集评
目 录
一、 尖晶石—“王子之石”
二、 电气石---“皇权之石”
三、 石榴石---“种子之石”
四、 水晶------“圣洁之石”
五、 橄榄石---“太阳之石”
六、 绿松石---“宗教之石”
七、 黄玉------“变化之石”
八、 欧泊------“五彩之石”
九、 锆石
十、 玛瑙
十一、 玉髓
十二、 芙蓉石
十三、 青金石
十四、 独山石
十五、 木变石与虎睛石
第八章、半宝石的评价与鉴赏
尖晶石---“王子之石”
尖晶石以其漂亮的颜色,常与红宝石相混,兰色的尖晶石与蓝宝石易馄。自然界中产出的尖晶石也常与红、蓝宝石伴生。在没有鉴别仪器的情况下,两者很难区别,历史上就曾把“timur红宝石”和“黑王子宝石”误认为红宝石达几个世纪之久。
一、尖晶石的品种:
尖晶石是一种镁铁铝的氧化物,其化学成分为:(Mg,Fe)Al2O4,镁和铁之间可以任意取代,用作宝石的尖晶石主要镁铝尖晶石。尖晶石的颜色变化范围很宽,几乎可以呈任何颜色。通常以红色和兰色为主。
1、 红色尖晶石:
呈各种色调的红色、紫红色、橙红色等,有的红色像红宝石,有的像石榴石。
2、 兰色尖晶石:
漂亮的兰色尖晶石颜色像蓝宝石一样,深受人们的喜爱,而浅兰色、蓝绿色的尖晶石属于一般品种。
3、 无色尖晶石:
无色尖晶石较少见,一般尖晶石都带点颜色和色调。
4、 变色尖晶石:
变色尖晶石在日光下呈兰色,白炽灯下呈紫红色。
5、 星光尖晶石;
在尖晶石中,由于定向排列的细微包体的存在,所以可呈现四射或六射的星光效应。
二、尖晶石的物理化学特征:
1、 化学特征:
尖晶石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按其成分可以把尖晶石分为:镁尖晶石:Mg3Al2O4;镁铁尖晶石;(Mg,Fe)(Al,Fe)2O4;铁尖晶石:FeAl2O4
2、 物理特征:
(1) 晶系和形态:等轴晶系,八面体。
(2) 颜色:可呈各种颜色,但都有微灰色调。
(3) 其它特征:透明、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硬度为7.5—8、密度为3.58—4.62(克/立方厘米)、折光率1.715—1.83。
(4) 荧光:红色或紫红色尖晶石在长、短紫外光下发红色荧光。
(5) 吸收光谱:红色尖晶石与红宝石的吸收光谱相似,在红色区693nm处有四条黑色吸收带,在紫、蓝、绿色区有黑色吸收带。与红宝石的区别是没有470nm铁的吸收带。
(6) 包裹体:含较多的气液和固体包裹体。其中,固体包裹体有八面体的小尖晶石包体。这是斯里兰卡和缅甸尖晶石的特征包体。此外,还见有榍石、锆石、磷灰石等矿物包体。气液三相包体成层状分布。
三、尖晶石的鉴定特征:
1、 肉眼鉴定:
尖晶石有各种颜色,其中含Cr离子的显红色;含Fe离子的呈绿色。此外还有橙红色、粉红色、紫色、灰绿色等颜色。这些颜色除了红色外都带有灰色调。
2、 仪器鉴定:
(1) 尖晶石在偏光显微镜下为均质体,可有异常干涉色;
(2) 二色性不如红、蓝宝石明显 ;
(3) 紫外灯下发红色荧光(红色尖晶石);
(4) 在红色光谱区段可见密集排列的吸收线(红色尖晶石);无铁的吸收线。
(5) 在查尔斯滤色镜下显红色(红色尖晶石),其它尖晶石没有这些特征。
(6) 人造尖晶石颜色浓艳,均一,包裹体少,可见伞状、酒瓶状气泡,弧型生长线。折光率(1.727)略高于天然尖晶石。由钴致色的尖晶石在查尔斯镜下呈红色,常见“⊥”状裂纹。
四、尖晶石的评价:
衡量尖晶石价值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 颜色:
一般地说,红色尖晶石比兰色尖晶石贵重。无色或其它颜色的尖晶石价值偏低。在红色尖晶石中,以深红色为最佳,其次是紫红色、橙红色和浅红色的尖晶石。
2、 颜色的纯度:
纯度是指含有单一颜色的程度,如混入灰色调,其价值就会明显降低。再就是颜色色调深浅的程度,同一种颜色的尖晶石深色比浅色价值高。
3、 完整、完美程度:
一粒尖晶石加工质量的好与坏,刻面各部分是否对称和成比例,表面光亮程度如何,都直接影响其价值。
4、 透明度:
质量好的尖晶石应该在内外部尽可能少有瑕疵、裂纹和包体。
五、尖晶石的成因和产地:
尖晶石多产于镁质矽卡岩中,系酸性花岗岩浆交代大理岩而成。缅甸尖晶石是作为红、蓝宝石的伴生矿床来开采的。
世界上尖晶石主要产地有:缅甸、斯里兰卡、柬埔寨、泰国等国家。
六、世界上著名的尖晶石:
1、 黑王子尖晶石:
黑王子尖晶石是在1367年发现的。当时把它误认为是红宝石。1732年以乔治。波奇肖像画像中的黑色王子命名为“黑王子红宝石”。1367年发现这颗尖晶石时,为西班牙的格林达图所有,由于战争,这颗尖晶石转为爱德华三世所有。后来,送给了援助西班牙北部战斗的英雄们。1415年,被镶嵌在英王王冠上作为护身符。传说,在一次战斗中,石头击中了国王的头盔,这块石头起了保护的作用,才没能受伤。1653年,这颗宝石以四英镑的价格授命出售。1900年,再度镶嵌在英王的王冠上,归英王所有。1732年,被伊利沙白女皇所衷爱。
2、 Timur 尖晶石:
它是以最初拥有者的名字命名的尖晶石。重352.5克拉,1392年掠夺于印度。1612年以后为Kohinoor 所有。1815年,它和其它尖晶石共同作为首饰展出,后送给维多利亚女王,收藏于英国的白金汉宫。
历史上,有记载的还有1861年,从中国掠走的重520克拉的尖晶石。现收藏在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内。另一颗是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收藏的一颗重71.15克拉的红色尖晶石。
电气石(碧玺)---“皇权之石”
一、概述;
碧玺的矿物名称为:“电气石”。
碧玺在我国古代就被人们所爱戴。人们常用碧玺作鼻烟壶、玉佩、戒指等使用。它仿佛有辟邪、扬善之能。玺为皇帝之印,是一代帝王的象征。碧是指绿色,电气石取“碧玺”之名,可见其贵重之处。
1674年,在宝石王国---巴西的克鲁赛罗地区的一座山上,就产出了碧玺。由于其颜色很象祖母绿的颜色,此山就被命名为“祖母绿之山”。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此山开采云母,再次发现绿色的和兰色的碧玺。但至今也没有祖母绿的产出。由此可见,再最早发现的祖母绿可能就是碧玺。由于当时的鉴别能力有限,而被误认为是祖母绿。
碧玺的主要产出国家有:巴西、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缅甸、中国等。
二、碧玺的基本特征:
1、 化学成分:
锂电气石:Na2Li3B6Al9(OH)8(AL3Si6O27)2;
镁电气石:NaMgB3Al3(OH)4(Al3Si6O27);
2、 晶系与晶形:
三方晶系,三方柱状晶体。横断面为球面三角形,有纵向的生长纹。
3、 颜色;
红色、粉红色、玫瑰红色、绿色、棕绿色、兰色、杂色等,二色性明显。
4、 光学性质;一轴晶负光性。
5、 硬度:7—7.5。
6、 密度:3.01—3.10(克/立方厘米),一般为3.06(克/立方厘米)。
7、 光泽:玻璃光泽。
8、 折光率:1.624—1.644,一般为1.624。
9、 双折射率:0.020。
10、解理、断口;无解理,贝壳状断口。
11、包裹体:除绿色电气石见有包裹体外,其它电气石见较多的泪滴状、椭圆状、碎片状、管状的气液包体,后者常成为猫眼石。
三、碧玺的鉴别特征:
1、 透明度:各种碧玺,除颜色不同外,其它特征基本相同。除星散状分布的电气石猫眼外,电气石的透明度都较好。
2、 二色性:碧玺的二色性十分明显,用肉眼在不同的方向上观察碧玺会看出不同的颜色。在⊥C轴的方向上,光线被电气石全部吸收,几乎呈黑色。
3、 双折射:碧玺的双折射率较大,在放大镜下从台面向底面观察,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双影。
4、 颜色:碧玺的颜色在同一晶体上下、内外、左右均不一样,表现明显的不均一性。美国加洲产的电气石,中间是绿色,表面是红色。中国阿尔泰地区产的电气石中间是红色,外面是绿色。
5、 热导性:当受到热辐射或阳光照射后,电气石会在表面产生电荷,此时可以吸收空气中的灰尘。放于柜台中的碧玺表面较其它宝石要“脏”。
6、 相似的宝石:与红色碧玺相似的宝石很多。主要有红宝石、红色尖晶石、锂辉石、淡红色黄玉、红色绿柱石、浅紫色水晶等;与绿色碧玺相似的宝石有:透辉石、祖母绿、绿色绿柱石等;与兰色碧玺相似的宝石有:蓝宝石、兰色尖晶石等。与这些相似宝石的主要区别是密度、折光率、二色性、双折射率、气液包体等。
四、碧玺的品种:
碧玺的颜色十分复杂,但名贵的碧玺只有翠绿色和红色的品种。
1、 红色碧玺:
是碧玺中价值最珍贵的品种。其中,以粉红色、紫红色为最佳。有“红碧玺”之称。但自然界中,以棕红色、褐红色、深红色的碧玺较多。
2、 绿色碧玺:
以翠绿色为最佳,在巴西和西欧有“祖母绿”的误称。
3、 双色碧玺:
同一个碧玺晶体,在不同的部位上呈不同的颜色。如一端呈绿色,而另一端呈粉红色。
4、 碧玺猫眼:
具有猫眼效应的碧玺主要是绿色碧玺。其它颜色的碧玺很少有猫眼效应。
五、碧玺的评价:
碧玺的评价以其颜色、透明度、内部缺陷的多少和重量的等作为评价的依据。各种颜色的碧玺均受欢迎。一般加工成方形、椭圆形、圆形较少。多用作项坠、胸针等。较大的绿色碧玺多做成男戒指。椭圆形多做成女戒指。
碧玺性脆,注意避免碰撞,尤其在双色碧玺的颜色交汇处更容易断裂。
石榴石—“种子之石”
一、概述:
石榴石,这个名称来自拉丁语“Ganatum”,意思是种子或很多种子。
的确,石榴石外形确实是很像种子。像石榴石的籽。
人们把透明的,漂亮的石榴石加工成一定形状用于装饰物,由来已久。石榴石作为一月生辰石,排在一年之首,可见人们对石榴石重视的程度。
二、基本特征:
1、 化学成分:镁铝石榴石:Mg3Al2(SiO4)3;
铁铝石榴石:Fe3Al2(SiO4)3;
锰铝石榴石:Mn3Al2(SiO4)3;
钙铝石榴石:Ca3Al2(SiO4)3;
钙铁石榴石:Ca3Fe2(SiO4)3;
钙铬石榴石:Ca3Cr2(SiO4)3;
2、 晶系及晶形:等轴晶系,菱形十二面体,四角三八面体及五角十 二面体,近圆形粒状晶体。
3、 颜色:褐红色,褐黑红色。
4、 光泽: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透明—半透明。
5、 光性:均质体,常见异常干涉色。
6、 折光率:1.76—1.82,常见1.76。
7、 硬度:7—7.5。
8、 密度:3.8—4.2(克/立方厘米)。
9、 解理:无,贝壳状断口。
10、吸收光谱:在黄色区(576nm)、绿色区(527nm、505nm)有
吸收带。在兰色区、橙色区有两条吸收带。
11、包裹体:针状金红石包体平行菱形十二面体的晶棱排列,交角700,1100,如密集排列,可出现四射星光。还常见水滴状、短管状的液态包体。
三、石榴石的品种:
1、 镁铝石榴石:
是最常见的石榴石品种。颜色为红色,变化范围是紫红色至橙红色,褐红色。玻璃光泽,透明—半透明,折光率1.74—1.76,密度3.7—4.2克/立方厘米。在黄绿色区有一个较宽的吸收带是其鉴定特征。
2、 铁铝石榴石:
与镁铝石榴石呈过度关系。故其界限没有明显的规定。颜色以红色调为主。包括褐红色、紫红色,密度为3.8—4.2克/立方厘米。。吸收光谱在黄、绿、兰色区各有一条明显的吸收带。常见针状包体和四、六射星光。
3、 锰铝石榴石:
常见的锰铝石榴石多是褐红色、褐黄色、黄色、金黄色等。密度4.10—4.20克/立方厘米。折光率较高,用普通的折光仪难以测得。作为宝石一般以黄色和金黄色为主。
4、 钙铝石榴石:
自然界中常见。但作为宝石的不多。主要为黄色、褐黄色、绿色等。密度3.6—3.7克/立方厘米。折光率 1.74—1.75。
5、 翠榴石:
是钙铁石榴石的一种特殊宝石,也是一种罕见的珍贵宝石品种。颜色为翠绿色。密度3.83克/立方厘米。用普通的折光仪难以测得折光率。最典型的特征是含有马尾状的包体。
四、与合成石榴石的区别:
1、 主要区别于内部的包体和密度。合成的绿色扎镓榴石、钇铝榴石,颜色均匀,宝石中无瑕疵,偶尔可见少量包裹体。
2、 合成石榴石在查尔斯滤色镜下呈明显的红色。
3、 扎镓榴石的密度为7.05克/立方厘米,钇铝榴石的密度为4.58克/立方厘米。较天然石榴石的密度高得多。
五、评价:
依据石榴石的颜色、透明度、粒度为评价石榴石的依据。其中,翠绿色石榴石、含Cr,V的石榴石价值更高。优质的翠绿色石榴石可与祖母绿的价值相当。其后是红色镁铝石榴石、橙黄色锰铝石榴石。多用于镶嵌戒指、耳坠、耳钉和手链等。
六、产地:
石榴石的主要产地有:印度、斯里兰卡、巴西、马达加斯加、美国的阿拉斯加、中国、墨西哥、津巴布韦、坦桑尼亚、肯尼亚、南非、乌拉尔等地。
水晶----“圣洁之石”
一、概述:
水晶是结晶完好、透明的石英。英文名称为“rock crystal”,据知,希腊人称之为“krystallos”,意旨“洁净的水”。水晶的纯洁,使人们相信其中隐藏有神灵,把它做成圆球形,加以凝视,可以予知未来。所以日本人很喜欢水晶,将水晶球供奉于家中。紫水晶是水晶中最受欢迎的品种。除了它的颜色之外,我们的祖先还认为紫水晶可以促进相互之间的谅解,保佑万事如意。目前,罗马大教堂的主教常常佩带紫水晶戒指,典礼上用水晶制成的高脚杯做酒杯。国际珠宝界将水晶定为二月生辰石。
二、水晶的物理化学特征:
1、化学成分:SiO2
2、晶系及晶形:六方晶系,六方双锥或六方柱状晶体。
3、 颜色:无色,紫色、黄色、褐色、灰黑色。
4、 光泽:玻璃光泽。
5、 折光率:1.544—1.553。
6、 双折射率:0.008。
7、 色散:0.013。
8、 硬度:7
9、 密度:2.66克/立方厘米。
10、解理:无,贝壳状断口。
11、包裹体:无色、黄色、烟色水晶的包体特征相似,可见不规则排列的气泡包体。紫水晶中尚具有典型的羽翅状气液包体。发晶中含有固态纤维状包体。
三、水晶的品种:
目前,用来做宝石的水晶主要有无色水晶、紫晶、黄晶、烟晶和发晶。
1、 无色水晶(rock crystal):
无色,透明,用来做水晶球、项链、玉雕制品等,无色戒面可作改色的原料。
2、 紫晶(amethyst):
深紫色—浅紫色水晶,主要用于作戒面和雕制品。
3、 烟晶(smory quartz):
主要用于作玉雕和改色原料。
4、 黄晶(citrine):
黄—橘红色,褐黄色,主要用于作宝石戒面。
5、 发晶(hair crystal):
水晶中含有纤维状、头发状的角闪石、电气石等矿物包体,良好的可做玉雕材料。
四、水晶与相似宝石的区别:
1、 水晶与合成水晶的区别:
天然水晶中,清澈透明,含星点状、云雾状和絮状的气液包体。用手掂稍轻,密度较合成水晶小。合成水晶与天然水晶的基本特征相似,只是其中常有一个平整的片状的子晶晶核。
2、 天然紫晶与合成紫晶的区别:
天然紫晶的颜色不均匀,呈不规则片状展布。含气液包体。人工合成的紫晶颜色分布均匀,常有子晶晶核。
3、 天然水晶与改色水晶的区别:
经过改色的水晶,有紫色、兰色、和橙黄色。它与天然水晶的区别是颜色均一,在宝石中见不到不规则的片状包体。
4、 天然水晶与黄晶的区别:
无色或改色水晶与无色或改色的黄玉十分相似,除仔地观察黄玉所特有的两种互不混溶的液态包体外,只有用密度加以区别,黄玉的密度(3.59克/立方厘米)明显高于天然水晶的密度。
五、水晶的评价:
除紫晶的价格略高外,其它水晶均属抵挡宝石,其价值取决于颜色、透明度、重量和净度。
六、产地:
紫晶主要产于:巴西、乌拉圭、前苏联、中国、印度、马达加斯加、美国、墨西哥等国家。中国无色水晶产量甚多,主要产于海南省的羊角岭,江苏的东海县等地。
, 橄榄石---“太阳宝石”
一、概述:
橄榄石是大约在3500年以前,在古埃及,由圣。约翰发现的。被视为“太阳宝石”。人们常用金子把它镶嵌起来做护身符佩带。消除夜间的恐怖。目前,橄榄石被列为八月生辰石。
一、物理化学特征:
1、 化学成分:(MgFe)2SiO4
2、 晶系及晶形:斜方晶系,短柱状、不规则圆粒状晶形。
3、 物理性质:微带黄的绿色,黄绿色,褐绿色(中国产的橄榄石微 带黄的绿色,美国产的黄绿色),透明,玻璃光泽,二轴晶正光性。折光率1.654—1.690,双折射率0.035—0.038,多色性不明显。硬度6.5—7,密度3.27—3.48克/立方厘米。色散0.020。
4、 吸收光谱:在493nm,453nm处有三条铁吸收线。
5、 包体:含有睡莲状包体,在黑色铬铁矿包体周围有一个因应力作用而呈现的平面状裂隙环。看上去像睡莲的叶子。是中国的其它产地的橄榄石所特有的包体。还常见有层状展布的细小液态包体。
二、鉴定特征:
1、 肉眼鉴定:
是一种自色(由铬致色)宝石,颜色变化(带黄的绿色)不大。称为橄榄绿色。裂隙较多,睡莲状包体和星点状液态包体等是其特征。多色性不明显。双折射率高,亭部放大观察有明显的双影。
2、 仪器检测:
折光率:1.655—1.69,密度3.32克/立方厘米,二碘甲烷中下沉。
3、 与相似宝石的区别:
(1) 玻璃与黄绿色钙铝榴石均为均质体。玻璃有气泡。
(2) 黄绿色电气石、绿色锆石具有明显的二色性,色散强。
(3) 黄绿色金绿宝石无睡莲状包体,密度(3.73棵/立方厘米)大,折光率(1.746—1.755)高,在底刻面上见不到双折射影。
(4) 黄绿色透辉石与橄榄石相似,但其颜色、光泽都不如橄榄石明亮。在二碘甲烷中(3.29克/立方厘米)缓慢下沉。包体少。
(5) 硼铝镁石(主要产于前苏联的西伯利亚),颜色偏黄,绿色成分少,密度(3.47—3.49克/立方厘米)高。
三、评价:
颜色、净度、重量是评价橄榄石的主要依据。以色绿,内部少缺陷,重量大为好。
四、主要产地:
中国河北、吉林省是世界优质橄榄石的产地。此外,美国的亚历桑那洲和夏威夷、前苏联、巴西、澳大利亚、捷克斯洛伐克、肯尼亚等国均产橄榄石。
锆 石(Zircon)
一、概述:
锆石的英文称“Zircon”,第一次应用是在1783年,用来形容斯里兰卡的绿色锆石晶体。
锆石是天然宝石中折光率仅低于钻石,色散很高的宝石。无色透明的锆石是钻石很好的代用品。有的国家将锆石定为十二月生辰石。
锆石分为高型和低形锆石两种。前者产于岩浆结晶早期,含放射性元素少,保持锆石原有的物理化学特征,是宝石级锆石的主要品种;后者产于岩浆结晶晚期的气成热液矽卡岩中,含放射性元素较多,晶格遭到破坏,使晶体衰变近于非晶质,呈绿或暗绿色,不宜做宝石用。
二、物理化学特征:
1、 化学成分:ZrSiO4
2、 晶系及晶形:四方晶系,呈四方柱或四方双锥组成的短柱状晶体。
3、 物理性质:呈金刚—亚金刚光泽,一轴晶正光性,色散0.038,透明,贝壳状断口,高型锆石和低型锆石的物理性质相差很大,(表 )。
锆石的物理特性
品 种
颜 色
密 度(g/cm3)
折 光 率
双 折射 率
硬 度
荧 光
高型
锆石
无色、红褐、兰色
4.6-4.8
1.925-
1.984
0.059
7—7.5
强红色
低型锆石
绿色、暗褐色
3.9-4.1
1.78-
1.815
无
6
无
4、 吸收光谱:具有非常特征的吸收光谱,几乎在不同的色区内均出现均匀平行排列的吸收线。有460nm、485nm、510nm、565nm、590nm、610nm、620nm、660nm、687nm等十余条清楚的黑吸收线。
5、 包裹体:可见液态包体和固态包体。
三、鉴定特征:
1、 肉眼鉴定;
无色,红褐色、褐红色、绿色等颜色,热处理后呈兰色。强双折射率,明显的色散和强的亚金刚光泽,较易与其它宝石区别。在磨好的底面上,可见极明显的棱边双影。热处理的兰色锆石具有明显的二色性—无色和兰色。绿色低型锆石颜色不均,可见平行排列和交叉排列的色带。
2、 仪器鉴别:
锆石在长、短波紫外灯下有荧光,在分光镜上观察有明显的紧密排列的吸收光谱线。
四、与相似宝石的区别:
锆石较容易与钻石、榍石、人造金红石相混,区别在于钻石是均质体。榍石、人造金红石的折射率、色散较锆石为高,可呈五彩缤纷的“火彩”。
锆石与相似宝石的区别
宝 石 品 种
色 散 度
双 折 射
锆 石
0.038
中等0.059
钻 石
0.044
无
榍 石
0.051
高0.082-0.135
合成金红石
0.330
极高0.287
五、锆石的经济评价:
锆石的经济评价依据其颜色、净度、切磨款式和重量。
1、 颜色;
最流行的颜色是无色和兰色,其中兰色价最高。这种兰色除了改色黄玉和天蓝色的海蓝宝石外不常多见。鲜艳的颜色加上高的色散倍受欢迎。如兰色中带黄色调则会影响其价值。无色的锆石多用于仿钻石,如透明度差,带有褐色调的需要热处理,否则价值很低。
2、 净度:
由于透明无暇的锆石已经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的需求,故有缺陷的锆石就无人问津了。
3、 切磨款式及定向:
锆石的双折射率较高,为避免底棱由于双折射率较高而造成双影,影响清晰度,故在切磨时,宝石台面应垂直锆石的光轴(即四方柱延长的方向)。锆石多磨成钻圆形,以仿钻石。
4、 重量:
重量大,则价值高。不同大小均有需求。
六、成因及产地:
1成因;
主要产于玄武岩和镁质矽卡岩硅质矽卡岩风化后残坡积,冲击砂矿床中。
2、产地:
中国、斯里兰卡、柬埔寨、缅甸均有产出。
黄 玉(Topaz)
一、概述:
黄玉的英文是“topaz”,由梵文“topas”演化而来,意思是“火”。黄玉透明洁净,硬度高,粒度,反光效果好。被国际宝石协会定十一生辰石。
二、物理化学特征;
1、 化学成分;Al2SiO4(F,OH)。
2、 晶系及晶形:斜方晶系,多呈斜方柱,柱面有纵纹。
3、 物理性质;红色,淡红色,橙红色,褐色,淡兰色,透明,玻璃光泽,二轴晶正光性,折光率1.619—1.627,双折射率0.008—0.010,多色性清楚。硬度大(8)。韧性大,密度3.59克/立方厘米。一组解理发育。
4、 包裹体:有两种或多种不混溶的液态包体,即同一包体中有两种以上不混溶的液态物质。同一孔隙中有2—3个弯曲界面。巴西产的黄玉(黄色、粉红色)呈管状伸长包体,无色或兰色,其中有水滴状或圆形星散分布的包体。偶尔见红色或黑色赤铁矿的不透明包体。
三、鉴定特征;
黄玉一般缺陷较少,透明度高,无暇,玻璃光泽,酷似水晶、海蓝宝石、赛黄晶、电气石等,根据其一组极完全的解理,两种以上不混溶的包体可与上述宝石区别。此外,密度是与相似宝石区别的最好方法。黄玉的密度(3.53克/立方厘米)明显高于磷灰石(2.9—3.1)、赛黄晶(3)、海蓝宝石(2.72)、电气石(3.06)的密度。与改色黄玉无法区别,厂商应在产品上注明“改色黄玉”(辐射)。
四、评价:
黄玉及改色黄玉以其颜色、净度、重量作为评价的依据,以颜色深、无裂纹、透明度好、块体大为佳品。上等的红色黄玉价格昂贵,其次是粉红色、棕黄色、兰色、黄色、无色等。
六、成因及产地:
1、 成因:产于花岗伟晶岩和气成热液云英岩矿床中,及伟晶岩的空洞中。
2、 产地:巴西、斯里兰卡、中国、美国、英国、缅甸、非洲、澳大利亚等地,中国产改色蓝黄玉质地优良,是我国的主要宝石品种之一。
欧泊----“五彩之石“
一、概述:
欧泊,是一种颜色奇特的宝石,它那五彩缤纷的颜色在其它宝石中都难以见到。它比肥皂泡上的颜色更为复杂、更鲜艳。它使人迷恋、使人向往。
欧泊是英文“Opal”的译音,矿物名称叫“蛋白石”。一般呈现蛋白色而得名。源于拉丁文,意思是“集宝石之美于一身”。
古罗马自然科学家普林尼曾说过:“在一块欧泊上,你可以看到红宝石的火焰,紫水晶的色斑,祖母绿的绿海,五彩缤纷,浑然一体,美不胜收。”有些欧泊的颜色之美,不亚于画家的调色板,而另一些则不亚于硫磺之火焰和燃油之火舌。
在欧洲,欧泊早在罗马帝国时代就为人所知,而且价值极高。根据普林尼的记载,偌尼元老宁肯流放,也不愿意将自己的一块欧泊让给渴望得到这块宝石的安东尼(公元前83—30年的古罗马领袖)。可见其珍贵。现今欧泊已被国际珠宝界列为十月生辰石。
二、物理化学性质:
1、 化学成分:
欧泊的化学成分为:SiO2.nH2O, 其中,水的含量可达10%,还常含有Fe,Ca,Mg等杂质。
2、 晶系及结晶形态;非晶质,由150—400nm的SiO2球粒组成。
3、 物理性质:
(1) 解理:无;
(2) 断口:贝壳状;
(3) 硬度:5—6;
(4) 密度;一般为2.1/立方厘米(1.25-2.23克/立方厘米);
4、 光学特征:
(1) 颜色:基色主要为黑色、白色、橙色,还有兰色和绿色等;
(2) 光泽;玻璃光泽;
(3) 透明度;多数为半透明;
(4) 折光率:一般为1.45,低致1.37;
(5) 光性:均质体;
(6) 多色性:无;
(7) 发光性:紫外灯下,白欧泊可具有中等强度的发光性,火欧泊显示中等绿褐色荧光,可具有磷光性。
(8) 特殊光学效应:欧泊在不同角度观察,可具有五光十色的色斑变化。
三、欧泊的种类和鉴定特征:
目前,可见到的欧泊品种繁多,有天然欧泊,染色欧泊,组合欧泊等品种。
1、 天然欧泊:
天然欧泊是赋存于蛋白石中的变彩块体。一块欧泊含有无数个彩片。其底色可以是无色、乳白色、暗灰色或黑色等色。每块彩片的颜色取决于球粒的大小、直径小的球粒衍射的光波短,呈现短波兰紫色。粒经大的球粒衍射长光波,呈现橙红色。根据颜色和光学效应,欧泊可以分为:
(1) 黑欧泊;
体色(底色)呈黑色,半透明-不透明。变彩较深。呈兰色、深兰色、褐色等色。
(2) 白欧泊:
体色(底色)呈白色,半透明-不透明。变彩较浅。由于底色较浅,呈浅灰、白色,各种变彩比深底色衬底的欧泊效果差。其颜色鲜艳度、明晰度大大降低。
(3) 火欧泊:
欧泊的特殊品种。呈橘红色,半透明,没有彩片。欧泊的颜色似火焰,呈橙、橙红色、红色。
(4) 晶质欧泊:
体色透明无色,彩片较浅。
2、 染色欧泊:
将浅色欧泊浸入到糖液中加热至糖液渗入到欧泊的裂隙中,再用浓硫酸脱水炭化,使白欧泊变成黑欧泊。为了增强欧泊的色彩,往往用糖液将白欧泊染成黑欧泊。识别的依据是黑欧泊的黑色往往沉淀在欧泊的裂隙中,偶尔见到黑色小斑点分布于颗粒之间,用10倍放大镜就可以看到。
3、 注塑欧泊:
在天然欧泊中注入塑料,使其呈黑色或白色。半透明—不透明,密度低,一般为1.99克/立方厘米,可见黑色集中的小束。
4、 注油欧泊:
常用注油或上腊的方法来掩盖欧泊的裂隙和防止欧泊失水。当欧泊表面光洁且具有腊状光泽时,可用热针检查,油或腊遇到热针会融化并呈油珠或腊珠状分布在热针上。
5、 合成欧泊:
于天然欧泊的物理性质相似,区别有三种方法:
(1) 天然欧泊的彩片呈纺锤状,向两边变细,而合成的欧泊彩片呈三角形,向三个方向扩展;
(2) 合成欧泊具有六边形蜂窝状结构;
(3) 合成欧泊空隙大,吸水性强;
(4) 合成欧泊密度低(2.06克/立方厘米);
(5) 合成欧泊的色斑界限呈锯齿状或蜥蜴皮结构。
6、 组合欧泊:
二层石:顶面用质量较好的欧泊,底面用黑玛瑙、劣质欧泊或原始围岩组合而成;
三层石:顶面用无色石英或玻璃,中间用天然欧泊,地面用水晶或黑耀岩,用有色胶黏结而成;
组合欧泊具有下列特征:
(1) 结合面有光泽的变化;
(2) 胶合面有气泡;
(3) 用细针探结合面,粘胶硬度低;
(4) 各个部分材料的光泽、颜色有变化和差异;
7、 玻璃欧泊:
欧泊的彩片的形态特征不同,玻璃欧泊折光率(1.49-1.52),密度(2.4-2.5)均高于天然欧泊。无裂隙,不吸收水分。起内由细小褶皱状的有色金属片发光变彩,与天然欧泊的变彩易于区别。
8、 塑料欧泊:
表面光洁,呈“针状火焰”变彩,具有镶嵌图案。在白炽灯下呈半透明,浅兰色乳光。在透射光照耀下,呈粉橙色乳光。塑料欧泊具有双层结构,内部是聚苯乙烯,外部涂了一层丙稀酸树脂,表层会磨掉。与天然欧泊的区别是它的折光率(1.48-1.49)高于、而密度(1.27)低于天然欧泊。在甘油(密度为1.26克/立方厘米)中呈漂浮状态(天然欧泊则下沉)。用普通的缝衣针在塑料欧泊上可以划出条痕,而天然欧泊则不能。此外,塑料欧泊的“针状火焰”在透明光下呈现与合成欧泊相同的“蜂窝状结构”。加热后用针可插入其中,硬度低(2.5)。
四、欧泊的评价:
对欧泊的评价应考虑三个因素:体色(底色)、变彩和坚硬度,此外还应兼顾琢工和粒度。
1、 体色;以黑色或深色欧泊为佳,其价格较同等条件下的欧泊为贵。
2、 变彩:应遍布整个宝石,均匀而完整。不带无色的“死斑”或劣质的欧泊。质量好的欧泊呈光谱七色,特别是显示红、紫、紫红色,变彩具有较强的亮度和透明度,外表应鲜艳。
3、 坚固性:必须没有裂纹,有裂纹极易破损。
总之,欧泊以其变彩均匀、色美,红紫成分多,亮度强,致密无裂隙为最佳。尤其是黑色彩片斑斓的欧泊价值最高。
五、欧泊的养护:
欧泊的养护应考虑以下几点:
(1) 欧泊是SiO2的非晶质体,其抗摩擦的能力比结晶质的水晶低的多,所以,容易被刻划而失去光泽,在佩带时应尽量避免与其他硬东西摩擦。保存时也不要与其它宝石放在一起。
(2) 欧泊是一种含水的矿物,水在其中呈胶体状态存在。在外界温度较高、湿度较低的情况下会失去水分。失去水分的欧泊会变得黯然失色,变彩受阻,甚至干裂。所以在夏天佩带要注意防止日光暴晒。工作环境如果是高温环境或湿度较小的环境,最好不要佩带欧泊宝石。
六、欧泊的购销:
欧泊在本世纪初就被西方各国人们所青睐。我国珠宝市场,在1986年以后大量出现欧泊,主要来自澳大利亚。以白欧泊为主,少量黑欧泊。款式有素面圆形、素面椭圆形、水滴形和橄榄形等。有一部分以首饰(戒指、项链、耳坠、耳钉等)形式流通。但目前市场上出现贴底工艺,值得注意。即在欧泊的底面上衬上或贴上一层黑胶或黑玛瑙,以提高变彩的亮度。此外,二层石、三层石在市场上也常见,应引起注意。
七、成因及产地:
1、成因:
欧泊的成因有古风化壳型和热液两种:
(1)、风化壳型:(澳大利亚型)
产于白垩纪泥岩或泥质砂岩中,多数地质学家认为是干燥气候条件下,携带SiO2的地下水蒸发,在地表泥岩中沉淀而成欧泊;
(2)、热液型;(捷克斯洛伐克型)
欧泊充填于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和凝灰岩的空隙中。
2、产地:
捷克斯洛伐克是世界上开采欧泊最早的国家。目前,澳大利亚、墨西哥、美国是欧泊的主要产出国。其中,澳大利亚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95%。
附录:
1、欧泊变彩的成因:
研究表明,欧泊在电子显微镜下由三维排列的SiO2小球体组成。球粒的直径约为100-200nm,小于可见光波的波长(400-700nm)。实验还表明,当阻挡光线的物质的直径小于照射光波的波长时,光会发生衍射或绕射。当光线照射在欧泊时,由于欧泊的胶体球粒的直径小于光波的波长,故光线会绕过SiO2的胶体表面而从缝隙通过。由于SiO2胶体在平面上紧密排列,对光的作用就像光栅效果一样,透过的光被分解成单色光,这样单色光被深层的球粒反射回来,于是人们看到的就像光谱的颜色,五颜六色。由于不同的光波在不同的位置上发射,所以我们看到的颜色变化无穷。
2、合成欧泊的制作工艺:
第一步:在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加入有机硅化物,使其均匀扩散呈小点状,再加入强碱,如氨,把有机硅化合物转化成氧化硅,并使之呈球粒状(200-300nm);
第二步:让形成的氧化硅球粒在溶液中沉淀,随着沉淀的发生,堆积方式将自动取向;
第三步:胶结、压实、烧结,即成为欧泊。
合成欧泊与天然欧泊变彩十分相似,应注意鉴别:
(1) 天然欧泊色班是二维延长,合成欧泊的色班是三维延长;
(2) 合成欧泊的色班的界限比较清楚,呈锯齿状或蜥蜴皮状;
(3) 合成欧泊比天然欧泊的荧光性弱,几乎无磷光;
(4) 合成欧泊的密度(2.06)小于天然欧泊。
绿松石(Turquoise)---“宗教之石”
一、概述;
绿松石的英文“Turquoise”,源于法语“Pierreturquoise”,意为土尔其石。其实,土尔其并不产绿松石。大概是因为这种宝石最初是从土尔其运进欧洲而得名。
绿松石和软玉一样,是深受中外人士喜爱的传统宝玉石之一。绿松石在中国在石器时代就为人所知。在河南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6500—4000年前)遗址出土文物中,就有两枚绿松石的鱼形饰物。战国时期的达官贵人的衣带钩上,隋朝宫廷使用的金属器皿上,都有绿松石的饰物。
绿松石现在仍是穆斯林及美国西南部人们喜爱的宝石。被一些国家定为十二月生辰石。
二、物理化学特征:
1、 化学成分:绿松石是一种含水的铜铝磷酸盐,分子式:CuSl6(PO4)4(OH)8—5H2O。是其中一部分铁被铜所置换而变成绿松石。
2、 颜色:多呈兰色、淡兰色、绿色、蓝绿色、带蓝的苍白色。颜色均匀的块体上常有分布不均的白色条纹、斑点和褐色条纹。
3、质地:晶体细小,只有3000倍的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1-5微米的针状晶体。质地十分细腻。优质品抛光后似上了釉的瓷器。劣质品,空隙多,质地粗糙。
4、物理特征:硬度分三级:最硬的“瓷松”,硬度为5.3—6;硬绿松石,硬度为4,5—5.3;风化后产生的“面松”,硬度小于4。蜡状光泽。点测折光率为1.62。密度为2.6—2.90克/立方厘米。在酸中能缓慢溶解。在光谱区420nm、460nm 处,有不清楚的吸收线,在432nm 处有一条强的吸收线。
三、与相似玉石的区别:
绿松石以其特有的不透明的天蓝色、淡兰色、绿兰色、绿色及底色上常有的白色斑点及褐黑色的铁线为特征很容易与相似的玉石区别开。原料为大小不同的结核状。世界各国的绿松石也有许多不同。
1、 中国湖北省的绿松石:
呈天蓝色、淡兰色、绿色、月白色等色。颜色均匀,结构致密,瓷状、蜡状光泽。硬度5.1—5.5,密度2.2—2.85,一般为2.7克/立方厘米。属于优质品种。
2、 波斯绿松石;
产于伊朗,具有深—中的天蓝色。空隙小,质细,光泽强。密度略高。有的品种有较多的黑蜘蛛网状的褐黑色条纹。没有黑褐色铁线。属于优质品。
3、 美国和墨西哥绿松石:
颜色的差别较大,好的呈蓝绿色或绿兰色,差的呈苍白色到淡兰色。空隙多,质地松。一般经过人工处理后可以使用。属于二类品。
4、 埃及绿松石:
呈蓝绿色,黄绿色。在浅色的底子上,有深兰色的斑点。虽然质地细,但不受欢迎。多为下等品。
与绿松石相似的宝石有:硅孔雀石、人工处理的绿松石、染色玉髓和合成的绿松石。其区别为:
1、 硅孔雀石:
天蓝色,质地细。瓷状光泽。肉眼看似绿松石。但其折光率(1.5)、密度(2—2.5克/立方厘米)、硬度(2—4)均低于绿松石。
2、 人工处理绿松石:
用染色、注蜡、注塑等方法处理的绿松石。可用氨水漂白法(使染色漂白)、热针法(注蜡融化,塑料有气味)等方法加以鉴别。但最多不超过三秒钟,一面绿松石退色。
3、 染色玉髓:
玻璃光泽。透度好。折光率1.54,可见环带构造。查氏镜下呈粉红色。
4、 人工合成绿松石:
天蓝色。颜色均匀。50倍镜下,可见球状结构。
四、成因及产地:
1、 成因:属外生淋滤成因。与含磷、铜硫化物矿化岩的浅性风化作用有关。
2、 产地:伊朗(波斯)、中国(湖北)、智利、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秘鲁、前苏联、埃及等国。
五、保养:
1、 绿松石怕污染,避免与茶水、肥皂水、油污、铁锈等接触。用手拿时,要洗净手。上腊后可随便取放。
2、 怕高温:温度过高会退色或炸裂。应置于阴凉处存放,避免强光照射。
3、 怕酸碱:避免与芳香油、肥皂泡抹等有机物质接触。
4、 空隙大:不宜用重液或折光率油测它的折光率及密度等。
青金石(Lapis lazuli)
一、概述
青金石的英文“Lapis lazuli”,来自拉丁语“Lapis lazuli”。意思是指“兰色的宝石”。
青金石以其鲜艳的兰色赢得东方各国人民的喜爱。在公元前数千年,青金石与绿松石、珊瑚同属于名贵宝石。在古埃及,青金石与黄金同价。人们多用其做祭祀或皇帝的祭神品。在中国出土的文物中,青金石制品尚有发现。仅见于清代的雕制品中。青金石易于雕刻,颜色端庄。至今还保持一级玉料的声誉。被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定为九月生辰石。
二、物理化学特性:
1、 矿物及化学成分:青金石属于方钠族矿物。分子式:(Na,Ca)4-8(AlSiO4)6(SO4,Cl,S)1-2。此外,还含有少量透辉石、方解石(白云石)、黄铁矿等。
2、 物理性质:呈深兰色、蓝紫色。含方解石者呈条纹状白色。含黄铁矿者呈黄色斑点。玻璃-蜡状光泽。等轴晶系。粒状断口。硬度5-6。密度2。80—2。50克/立方厘米。一般为2。7克/立方厘米。折光率1。50(点测),在长、短紫外光下具有无-中等绿色或黄色、绿色、褐色荧光。查氏镜下,无色或淡红色。遇酸缓慢气泡溶解。
三、与相似宝石的区别:
青金石以其微透明、深兰色致密块状及在其上分布的白色方解石(白云石)条带和黄铁矿斑点为特征,很容易区别于相似的宝石方钠石、合成青金石、染色大理石等。
1、 方钠石:
质地不如青金石细腻,颜色不均匀。兰色底上常见白色或深兰色斑痕。多见白色或粉红色细脉,黄铁矿包体。密度(2.15-2.35)小于青金石。
2、 合成青金石:
颜色均匀,结构细腻,空隙多。浸入水中15分钟,先后重量明显不同,黄铁矿(合成过程中加入)晶体边缘平直,晶棱完好。天然青金石边缘呈微透明,黄铁矿棱角圆滑。合成青金石完全不透明。
3、 染色大理石:
用锥虫蓝染色的大理石中,有染不上颜色烟色的白云石脉和黄铁矿晶体)颜色分布其周围),硬度小,非均质体。遇酸起泡溶解。
四、成因及产地:
1、 成因;属接触交代矽卡岩矿床,分为镁质矽卡岩和钙质矽卡岩型。
2、 产地:主要产于阿富汗、前苏联、智利。
五、评价;
关于青金石的评价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以深兰色,无裂隙、无杂质、质地细腻为上品。色杂为次品。
玛 瑙(Agate)
一、概述:
玛瑙的英文名字成为“Agate”,是拉丁文西西里阿盖特河(River Achate)的名称,这是意大利首次发现玛瑙的地方,因此,以这个地方的命名。
人们常以“珍珠,玛瑙”来显示富贵,所以玛瑙自古以来均属受人们欢迎的中档宝石。玛瑙也是至今我国出口宝石行业的重要产品。
二、物理化学特征:
1、 化学特征:玛瑙的化学成分为:SiO2,具纤维状、粒状结构,环带构造。
2、 物理性质:玛瑙具有各种颜色的环带条纹,半透明,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折光率1.54—1.55,硬度7,密度2.61-2.65看/立方厘米。
3、 包裹体;玛瑙中常有不同颜色的条带、缠丝,这些条带和缠丝是由不同成分的元素组成的,红色条带含Fe,黑色条带含C,白色条带含Mg,Ca,绿色条带含Ni,褐色条带含Mn。
三、玛瑙种类和识别:
1、 红玛瑙;
天然红玛瑙的颜色分明,条带十分明显。颜色多呈红、橘红、褐红等色。仔细观察条带,可见细小的红色斑点。
含二价铁的玛瑙,经培烧后变成三价铁,变成红色玛瑙,颜色相对均匀,色带边缘渐变过度。没有天然玛瑙那样清晰、分明。但二者性质上无区别,价值也相似。染色玛瑙颜色均一,条带不明显。
3、 蓝玛瑙:
兰色天然玛瑙产于巴西,兰色的相间条带十分清晰,多用于做浮雕。染色玛瑙颜色均一,给人一种假的感觉。
4、 紫玛瑙;
天然紫玛瑙以葡萄紫为佳。
5、 台藓玛瑙:
在玛瑙中,含氧化铁或氧化锰的薄膜,形成似树枝状或台藓状的玛瑙。用做观赏石。
6、 水胆玛瑙:
玛瑙中含有空洞,洞中有水,称“水胆玛瑙”。
四、玛瑙的经济评价:
以玛瑙的颜色、透明度、块度分级,除水胆玛瑙为最珍贵为,一般以两种搭配和谐的俏色原料为佳品。我国将玛瑙分为四级;
(1) 特级;红、蓝、紫、粉红色,透明,无砂心,无裂纹,重量4.5公斤以上;
(2) 一级:颜色等物理性质同上,重量在1.5公斤以上;
(3) 二级:颜色及物理特性同上,重量在0.5—1.5公斤;
(4) 三级;红杂色,棕黄色、浅紫色,透明,稍有裂纹,重量字0.5公斤以上。
一般情况下,特级产品是三级产品价格的3.5倍到4倍。
五、成因和产地:
1、 成因:
玛瑙属基性火山岩期后热液型矿床。即基性火山岩喷发后残余热液交代早期喷发的基性岩,从中析出SiO2,沉淀于基性火山岩的气孔和空洞中。
2、 产地:
世界著名的玛瑙产地有很多:
(1) 红玛瑙:大块缟玛瑙产自巴西、中国南部云南。
(2) 台藓玛瑙:产于印度、美国。
(3) 灰-白色玛瑙:产于前苏联、冰岛、印度、美国和中国等国家。
玉 髓(Calcedony)
一、概述:
玉髓是微晶质的SiO2,除没有像玛瑙一样的缟状条纹以外,其它特点与玛瑙都十分相似,目前可以用作玉料的有绿玉髓和碧玉。
二、玉髓的种类和识别:
1、 绿玉髓(Chrysoprase):
呈苹果绿色,蓝绿色,颜色鲜艳均一。是含0.5-1%的氧化镍的微晶粒状石英集合体。质地细腻,呈用肉眼看不到的粒状结构的致密块体。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微透明—不透明。粗略看来绿的颜色很像翡翠、绿松石和天河石。区别是:翡翠具有“变斑晶交织结构”,能看到斑晶或纤维状硬玉晶体。绿松石透明度差,瓷器光泽。硬度低5-6。天河石具有格子状条纹(双晶)。绿玉髓块体较小,多做小型饰件。
2、碧玉(Josper):
半透明-不透明的玉髓。可呈各种颜色,如红、黄、棕、绿、灰等多种颜色。多用于做观赏石。与软玉中的碧玉同名,但属不同种类的玉石。
3、鸡血石(Blood stone):
含红-棕红色斑点,半透明-不透明的暗绿色玉髓。常用做扁平的戒面。与含辰砂的寿山石同名,但不是同种玉石。
三、成因和产地;
1成因:
成因有两种观点:(1)认为是超基性岩蛇纹石化后又被硅质交代,在构造破碎带中形成了含镍的绿玉髓。其后又经过风化作用露于地表。属火山热液成因;(2)硅化蛇纹岩在红土化过程中,析出SO2和镍,在地表水的携带下,在构造破碎带沉淀而成玉髓。
2、 产地;
优质绿玉髓仅见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和罗克汉普地区,斯里兰卡和印度。
芙蓉石(Rose quartz)
一、概述:
芙蓉石是具有水晶一样内部结构和物理化学特征、但没有一定晶形的块状石英,矿物成分称为“蔷薇辉石”
二、物理化学特征:
1、化学成分:SO2
2、晶系及晶形:三方晶系,结晶块体。
3、 物理性质;透明-半透明,粉红色,玻璃光泽。一轴晶正光性,折光率1.544-1.553。二色性明显,硬度7,密度2.65克/立方厘米。贝壳状断口。
4、 包体:有较多的尘埃状、乳滴状、棉絮状气液包体。使晶体呈半透明雾状,还常见有像“筋”一样的白色融合的裂隙。
三、鉴别:
芙蓉石所特有的半透明尘埃状的包体和均一的粉红色颜色,及晶体中像“筋”一样的白色条带,是自然界其它宝石所不具有的。与之相似的宝石有浅紫色的萤石和粉红色的玻璃。前者,硬度(4)低,八面体解理发育(在成品中和原料中均可见到八面体解理);后者,有圆形气泡和流动旋涡纹。
巴西和斯里兰卡产出的芙蓉石具有三组交角为600的,密集排列的管状包体,琢磨成平行三组包体平面的弧形切面,可以见到清晰的六射星光。为星光芙蓉石。缅甸产出具有猫眼闪光的浅粉色的芙蓉石。
四、成因及产地:
1、 成因;
芙蓉石均产于石英长石伟晶岩脉中,属热液气成成因。
2产地:
巴西和斯里兰卡出产的芙蓉石质地最佳。呈深粉色,透度好,六射星光。
缅甸产的芙蓉石,色浅、多呈粉红色,可见猫眼效应。
中国及许多国家都有芙蓉石产出。
石英岩玉石(Quartz jade)
一、概述:
石英岩类玉石是指可以用来做玉石原料的变质石英岩。常见的石英岩玉石有:东陵玉、密玉、贵翠、京白玉等。
1、东陵玉(Aventurine):
是印度产的绿色、含铬云母的石英岩。粒状结构、粗粒结构。可见明显的、宛如繁星般的绿色铬云母鳞片。微透明-半透明,玻璃光泽-丝绢光泽。密度2.7-2.8,折光率1.56,属中挡宝石。
2、 密玉(Mi country jade):
产于河南省密县,是一种含3-5% 绢云母的石英岩。石英颗粒较细,微透明-半透明。浅绿色绢云母呈鳞片状分布在石英岩中。颜色根据绢云母的含量、由白色到浅绿色,硬度7,密度2.63-2.68克/立方厘米。折光率1.544-1.553,玻璃光泽。目前使用的密玉,多经过染色处理。
3、 贵翠(Guizhou jade):
产于贵州省睛隆县大厂一带。是一种含高岭土的细粒石英岩。质地较细。由于含高岭土,所以颜色不如前两种玉石鲜艳,呈带有灰色调的淡绿色,用肉眼观察有些像劣质翡翠。硬度7,密度2.65克/立方厘米。目前只是用来做小饰件。
4、 京白玉(Beijing jade):
是一种质地细腻、光泽由润的白色石英岩。产于北京郊区。全国许多地方均有产出。呈白色,颜色均一,无杂质。粒经小于0.2mm。玻璃光泽。硬度7,密度2.65克/立方厘米。折光率1.54,质地细腻。肉眼观察似青白翡翠,区别是密度小、折光率低、粒状结构。目前,多用染色京白百玉冒充翡翠,应注意识别。京白玉呈粒状结构,没有纤维交织结构,密度小,折光率低,可区别于翡翠、软玉、葡萄石、钙铝榴石等。
二、评价:
一级:绿色,淡绿色和白色,鲜艳,质地细腻,透度好,无杂质,>7Kg。
二级;豆绿色或白色,鲜艳,质地细腻,透度好,无杂质,>5Kg。
三级;浅绿色或白色、棕红色,无裂纹,稍有杂质, >5Kg。
一级品是三级品价格的三倍。
三、成因:
属变质成因,产于前寒武纪古老变质岩中。
软 玉(Nephrite)
一、概述:
软玉的英文是“Nephrite”,也有用“Jade”,中国人称“和田玉”。
世界产软玉的地方很多,但以中国新疆和田县出产的软玉应用历史最久(已有3000年历史),质量最佳。故前苏联地质学家费尔斯曼称中国的软玉为“中国玉”。
二、物理化学特征:
1、 矿物学及化学成分:
软玉的矿物成分主要是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此外含有少量的透辉石、绿泥石、蛇纹石、方解石、石墨、磁铁矿等。优质的软玉几乎全部由透闪石组成。其化学成分为:Ca2Mg5(SiO4O11)2(OH)2。
2、 颜色:
不含铁的透闪石呈白色或浅灰色,含铁的透闪石呈浅绿色。阳起石呈黄绿色和褐绿色,石墨呈灰黑色,磁铁矿呈黑色。
3、 质地;
质地十分细腻,手模有滑感。
4、 物理性质:
油脂、蜡状光泽。硬度6-6.5,韧性大,琢磨较困难。折光率1.606-1.632,点测1.62。密度2.9-3.1克/立方厘米。二碘甲烷中呈漂浮状态。偏光镜中明亮。
三、种类和特征:
1、 白玉;
以透闪石为主(>95%),质地细腻,呈交织毡状结构。光泽滋润、柔和,颜色均一。光洁如脂,略具透明感,坚韧,不易碎。宛如羊脂,又称“羊脂玉”。光泽稍差的称为“白玉”,亦是软玉中的上品。
2、 青玉或青白玉:
灰白色或淡绿色,呈纤维毡状结构。偶见透闪石斑晶。颜色均一,质地细腻,油脂-蜡状光泽。除颜色外,其他特点如白玉。
3、 碧玉:
菠菜绿色,油脂-蜡状光泽,颜色结构不如其它软玉均一。常见“变余角砾状”结构。呈杂乱大环斑状分布,其中有较多的绿帘石。颜色不均,多用做器皿。国外习惯上称为“碧玉”。
4、 墨玉;
灰至会黑色,颜色不均一,常见黑白相间的条带。主要是含分散状的碳质和石墨而呈灰色。质地细腻,蜡状光泽。多用做器皿。
5、 黄玉:
浅黄色,是地表水中氧化铁渗滤至白玉中,形成黄玉。
四、与相似宝石的区别:
以其颜色、硬度、密度等区别于翡翠、蛇纹石质玉,石英岩质玉、葡萄石、白色大理石、水铝榴石等。
五、成因及产地;
主要产于变质的超基性岩—蛇纹岩中,产于中国、加拿大、美国、波兰、新西兰等国家。
蛇纹石质玉石(Serpentine)
一、概述:
蛇纹石玉的英文名称为:“Serpentine”,意为蛇纹石。实际上是由微细纤维状蛇纹石组成的蛇纹岩。世界上蛇纹石玉的产地很多,依产地命名。在我国,蛇纹石玉是应用历史最早的国家之一,是我国延续最长久的传统玉料之一。
二、物理化学特征:
1、 矿物学及化学特征:
蛇纹石是镁质含水硅酸盐,分子式为:Mg6(OH)8(SiO4O10),除蛇纹石外,常见少量的透闪石、透辉石、菱镁矿、水镁石、滑石等。
2、 颜色:
常见有带灰、黄色调的浅绿色,也有豆绿色,黄绿色,白色,黄色,墨绿色等色。
3、 质地;
质地十分细腻,手模有滑感。
4、 物理性质:
级薄片,在偏光镜下显示非均质性,半透明-微透明,蜡状光泽,参差状断口。密度2.44-2.8克/立方厘米。硬度2.5-5.5,折光率1.555-1.573。遇盐酸或硫酸会气泡。
三、种类及特征:
1、 岫岩玉(岫玉):
多呈淡绿色,亦见碧绿色、红色、褐色、黄色等色。质地细腻,半透明。在玉器成品中可见分布不均的丝絮。还可见不透明的“白云朵”。蜡状光泽,硬度3.5-6.是我国最好的蛇纹石质玉料。产于辽宁省岫岩县。
2、 南方玉:
黄绿色、绿色,不透明,颜色不均,呈浓艳的黄色、绿色斑块,蜡状光泽。产于广东。
3、 祁连玉:
墨绿、黑色,颜色不均,均有绿色或黑色条带,半透明。产于甘肃省。
4、 昆仑玉:
暗绿色、淡绿、淡黄、黄绿、灰、白等色,质细,蜡状光泽,硬度3.5,密度2.60克/立方厘米。玉质与岫岩玉相似。产于新疆昆仑山。
5、 台湾玉:
草绿色、暗绿色,常有黑斑或条纹,质地细,半透明,蜡状光泽,硬度5.5,密度3.07克/立方厘米。玉质较好,产于台湾。
6、 朝鲜玉:
黄绿色,颜色鲜艳,透明度高,呈亚透明,质细,属优质玉。产于朝鲜。
7、 鲍文玉;
微绿色、淡黄绿色,硬度(5-5.5)、密度(2.8克/立方厘米)均较大。光泽强,透明度好。常用来冒充“高丽玉”。也属优质玉。
四、与相似玉石的区别:
1、 葡萄石:折光率(1.63)、密度(2.88)、硬度(6-6.5)均大于蛇纹石玉。
2、 水钙铝榴石:均质体,折光率(1.72)、密度(3.55-3.15)、硬度(7)均大于蛇纹石玉。
五、成因及产地:
1、 成因:超基性岩蛇纹石化,变质的白云质碳酸岩。
2、 产地:朝鲜、中国、新西兰、美国、前苏联等国家。优质玉属朝鲜产的玉。
独 山 玉 (Dushan jade)
一、概述;
因产于中国河南省南阳市郊区的独山而得名。是一种绿帘石化的斜长岩。其应用历史很悠久。是中国主要玉料之一。俏色、好的玉器也相当受欢迎。
二、物理化学特征:
1矿物成分及化学成分;
矿物成分较多,主要矿物成分有白色斜长石(20-90%)、白色黝帘石(5-70%),其次为翠绿色铬云母(5-15%)、浅绿色透闪石(1-5%)、黄绿色角闪石、黑云母、阳起石、绿色绿帘石、白色佛石、葡萄石、绿色电气石、褐铁矿等。化学成分因矿物成分不同而异,一般成分为:SiO2(42.52-44.38%),Al2O3(32.15-34.13%),CaO(14.83-19.61%),Na2O(0.52-4.86%),MgO(0.28-1.32%),Cr2O3(0.01-0.3%),Fe2O3(0-0.56%),K2O(0.02-2.64%),H2O(0.23-0.26%)。
3、 颜色及种类:
其颜色决定于矿物成分,矿物成分不同,颜色也不同。
(1)白独玉:
白色及带灰的白色,半透明,质地细,玻璃及油脂光泽。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黝帘石、少量绿帘石和透辉石等。
(2)绿独玉:
翠绿色或蓝绿色,半透明,质地细,玻璃光泽。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和铬云母。粗看似翡翠,细看铬云母呈鳞片状分布,而不是呈纤维状分布的硬玉。
(3)黄色独山玉:
主要矿物成分是斜长石、黝帘石,含较多的榍石、金红石和绿帘石。
(4)紫独玉:
主要矿物成分是斜长石、黝帘石和黑云母。
一般情况,独山玉的颜色较杂,好的俏色是使用玉料的关键。
4、 物理特征;
密度2.73-3.18克/立方厘米,硬度6-6.5,折光率1.56-1.70,粒状结构。玻璃-油脂光泽,半透明。
三、评价;
一级:白色,乳白色或绿色,色泽鲜艳,无裂纹,无杂质,>5Kg;
二级:干白色,绿色或杂色,色泽鲜艳,无裂纹,无杂质,>3Kg;
三级:色泽鲜艳,稍有裂纹,稍有杂质,>1Kg。
四、成因:
呈脉状、透镜状、网状产于粗粒辉长岩中。
木 变 石 和 虎 睛 石
(Wood alexandrite and Tiger-eyes stone)
一、概述:
“木变石”和“虎睛石”都是“硅化石棉”,是岩石中的石棉脉被酸性热水溶液交代,石棉中的Fe、Mg成分被析出,变成了由SiO2(石英)组成的集合体。可以说是保持石棉的结构的石英集合体。
二、物理化学特征:
1、 木变石:
是平直、密集排列的纤维状石英集合体。呈黑褐色,因纹理和颜色像木纹,因此称为“木变石”。
木变石质地细腻、坚韧,微细纤维状结构,丝绢光泽。如在垂直纤维的方向磨成弧面,会出现“猫眼”效应。不透明,硬度6.5,密度2.78克/立方厘米。极薄的薄片显非均质性。
2、 虎睛石:
化学成分及矿物成分与木变石相同,区别是除了褐黄色纤维之外,尚有较多的兰色和红色纤维,呈蓝、红、褐色相间的杂斑。其石英纤维较木变石短,且方向不规整,像斑块一样任意排列。
三、评价:
木变石和虎睛石属中挡宝石,多用做项链和玉器。质量要求是质地越细腻,颜色淡雅,块体越大,越好。
一级:黄色,红兰色,质地细腻,无空洞,无杂质,>10Kg;
二级:同上, >5Kg ;
三级:同上, >2Kg 。
四、成因及产地;
1成因;
产于硅化青石棉层,产于前寒武纪极细粒石英岩中。
3、 产地:
主要产于南非(阿扎尼亚)德兰士瓦省,此外,尚有巴西、中国河南省等地。
更多阅读
葡萄石的三大功效与作用 葡萄石的作用
葡萄石的三大功效与作用——简介葡萄石的名字是利用了水果的名字,听起来就让人联想到亮晶晶的葡萄颗粒。这种石头是一种硅酸盐矿物,黄绿色最会贵重,而白色和无色的也很受欢迎。天然的葡萄石不仅仅是一种饰品,它也是一种灵性宝石,对人的健
红虎眼石的功效有哪些? 蓝虎眼石的功效与作用
红虎眼石的功效有哪些?——简介虎眼石又名虎睛石,颜色包括蓝虎眼石、黄虎眼石、红虎眼石,在亚洲其他国家虎眼石被视为最尊贵象征的圣石,与水晶。玛瑙等宝石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因为像老虎的眼睛,因此也被视为权威的代表。其中红虎眼石是其中
葡萄石的功效与作用 葡萄石的佩戴禁忌
? ??葡萄石是一种海外的半宝石,它圆润光洁、晶莹可爱,石面上有一颗颗凸起的色块,状如葡萄,非常美丽。葡萄石的颜色从浅绿到灰色之间,还有白、黄、红等色调的,但常见的为绿色。品质好的葡萄石颗粒与底色对比明显、粒大形圆,会产生类似玻璃种
半枝莲的功效、作用与常用配方 鬼针草的功效与作用
半枝莲的功效、作用与常用配方——简介半枝莲的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肿,定痛。治吐血,衄血,血淋,赤痢,黄疸,咽喉疼痛,肺痈,疔疮,瘰疬,疮毒,癌肿,跌打刀伤,蛇咬伤。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止血药。 【科属分类】:唇形科、黄
解析韩综第一人刘在石的成功态度与艺能法则 刘在石丛林法则
曾认为自己一旦成为搞笑艺人,便能在一年内笑翻韩国的刘在石,一出道就受挫,个性害羞、缺乏领导力、摄影机恐惧症等等……最受打击的是入行十年还是C咖;这位韩国国民MC、女性票选最想嫁的男人、中国最红韩综《Running man》主持人,如何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