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字鹏举,河南洛阳人,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和民族英雄,抗金名将。自幼得到父母恩师的教养,忠厚坦诚,一身正气。喜欢阅读《孙子兵法》,并练就了一身精湛武艺。岳飞一直都怀有忧虑天下之心和兴国安邦之志。歌颂岳飞的英雄事迹在民间一直都是广为流传的,其中最为有名的便是“岳母刺字”。但是关于岳母刺字一事,历史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应该说是查无依据的。宋人笔记和野史也都均无记载,其中包括岳飞的孙子岳珂所著的《金陀粹编》中也没有关于岳母刺字的记载。
岳母刺字最早见于元人所编的《宋史本传》,书中说道:“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可以清楚地知道,在岳飞背上的确刺有四个大字,但书中并未注明此四字是出自岳母之手。岳飞背上刺字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据历史记载,岳飞背上的四个大字并非“精忠报国”,而是“尽忠报国”。

据《宋史·岳飞传》记载,当岳飞蒙受不白之冤的时候,是当时的大理寺官员何铸审理他的案子。面对他们的欲加之罪,岳飞十分气愤,撕开自己的衣襟,露出了刺在他后背上的四个大字“尽忠报国”,何铸见其字早已深深嵌入肌肤,十分醒目。由此我们可以更加肯定,岳飞背上的字是“尽忠”而不是“精忠”。再者,为什么又说这几个字不是岳飞之母所刺呢?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游彪认为,岳飞出身普通的农民之家,他的母亲姚氏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在宋代,普通的家庭妇女是没有受教育机会的,所以他的母亲肯定是不会刺字的。有些学者认为,纹身刺字是一门很专业的特技,是有严格的操作程序和技巧的,绝非一般常人所能。岳母乃家庭妇女,不可能具有这种技艺,所以可以肯定地说,这“尽忠报国”四个字绝非是岳飞的母亲姚氏所刺,而是另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