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5日 02:16:45分享人:吾性傲以野来源:互联网22
3# 楼主|发表于 2005-6-17 15:57|只看该作者<<IMG border=0 alt=""src="http://bbs.meyet.com/static/image/smiley/default/titter.gif"smilieid="9">>米-8多用途直升机(北约代号“河马”)由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制造联合股份公司研制,由喀山飞机制作厂生产,可胜任多种军事或者民用任务。算上其高级改进型米-14和米-17,米-8系列是世界直升机中生产量最大的家族 米-8是一种双发、五叶单旋翼的大型直升机。1964年米-8军用型及民用型同时开始投产。当时米-8的军用型包括米-8T,用于运输、要人接送、电子战和侦察;米-8TV武装型;米-8MPS搜索救援型。 为苏联军队设计的米-8T运输直升机采用不可收放的前三点起落架。五叶主旋翼由铝合金制造。机组3人,包括机长、导航员和飞行工程师。座舱有大气空调装置,可加热。在救护救援型里,还加装有氧气系统。 为提高战场生存力,米-8的驾驶舱外围设有装甲。燃料箱充填有抑爆泡沫层。整机有灭火系统,液压和动力系统、操纵系统均有双重备份。另外还装有除冰装置。 米-8安装有完善的货物装卸设备,借助机上的绞车可以方便的运载军用物资。绞车由电力驱动,承重能力200千克,还可用于救援地面或海面人员。 在机舱地板上安装有货物固定点。机舱有一大型后门,带有装卸斜道,运载吉普车等时,车辆可直接开如机舱。机舱也可容纳12副担架。 米-8T的动力装置为两台克里莫夫TV2-117涡轴发动机,安装在机舱顶部。进气口有防尘装置,以便在野战机场起落。机上还有辅助动力装置,可在主发动机不运转的情况下向机上设备提供动力。 米-8机内共有两个固定油箱,加上两个外挂油箱,可携带燃油1870升。另外还可在机舱内加装两个桶形油箱,整机燃油携带量可上升至3700升。当然这会减少载货空间。 米-8TV武装直升机是T型的改型,在机舱内加装了7.62mm机枪,在两个主起落架上方各加装了三个武器外挂点,能挂装S-557mm火箭发射器。另外还可外挂9M-17P反坦克导弹(北约代号AT-2“耐火箱”)。 米-8TV采用了动力更强的TV3-117VMA发动机,升限从MT型的1760米提高到3950米。最大外挂重量增大至4000千克。加上还加装了红外诱饵发射系统,共计有6个ASO-2V诱饵发射器,其中3个在机身左侧,其余在右侧。 米-8MPS是搜索救援改型。在救援中,机组人员可以空投无线电信标标定出救援区域,以便救援人员进行搜索。机上可运载10人,并可以吊挂一个PSN-10救生筏。为胜任海上任务,该机还可在海面上做30分钟的漂浮。 米-8AMTSh是武装型改型。机上安装了机炮、火箭发射器,以及8枚ATAKA反坦克导弹。 米-8MPS还采用了一个更大的机舱门,增设两个右侧舱门,一个救生筏容器和外挂副油箱,方便救援工作。飞行、导航设备包括YUR-40.1雷达、TAPAS红外搜索救援系统和由绞车、铲斗组成的LPG-300系统。MPS型还肩负宇宙飞船的回收工作,用于将技术人员空运到飞船降落区域,并将宇航员接回基地。机上加装了判定降落区域的设备,机身挂钩承载能力为3000千克。 米-8P是客运型号,将军用型上的圆形舷窗改为方形。机身部分喷涂黑色,以防发动机排气染污。该机能运载28名乘客。 其他改型包括: 米-8 重要人员运输型 米-8PPA 空中预警型 米-8TG 液化气型,采用克里莫夫发动机,使用液化气燃料,2000年8月首飞
<<IMG border=0 alt=""src="http://bbs.meyet.com/static/image/smiley/default/titter.gif"smilieid="9">>米-10/米-10K是前苏联米里设计局研制的重型起重直升机,由米-6发展而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给予绰号为“哈克”(Harke)。米-10有两种型别:“哈克”A(米-10或V-10)和“哈克”B(米-10K)。 米-10“哈克”A 1958年2月开始研制,1960年首架原型机开始试飞,1961年第二架原型机在土希诺机场举行的航空节上首次公开展出。米-10和米-6在座舱窗口线上部几乎是相同的,但米-10机身的高度明显降低,尾梁下沉,使得变平的下表面一直延伸到尾部。米-10没有米-6那种固定短翼。 米-10与米-6之间可以互换的部件包括:动力装置、传动系统及其减速器、自动倾斜器、旋翼、尾桨、操纵系统和大部分设备等。在3000米高度和海平面标准大气+40℃条件下,发动机功率保持不变。用一台发动机可保持水平飞行。全部导航设备和自动驾驶仪均可全天候工作。 米-10采用了高的长行程四点式起落架,主轮距有6米多,满载时机身下表面离地高度达3.75米,因而可以使直升机滑行至所携带的货物上面,便于运送庞大的货物,如建筑物的预制件。机身下面可装轮式载货平台,平台由液压夹具固定,液压夹具可在座舱内或用手提控制台操纵。如不用载货平台,用液压夹具可起吊长20米,宽10米,高3.1米的货物。座舱内可装载附加货物或旅客。 闭路电视系统带有可从机身后部下面向前扫描和通过吊挂舱口向下扫描的摄像机,可用来观察货物和起落架,以便参考接地。 米-10K“哈克”B 和米-10类似,1966年3月26日在莫斯科首次公开展出。该型在设计方面作了一些改进,降低了起落架的高度,尾梁更细。该型仅适于吊挂货物。 米-10K只有2名驾驶员操纵。前机身下面有一个吊舱,内设整套的飞行控制装置和面向后的座椅。悬停时由吊舱中的1名驾驶员操纵直升机,同时,对装载、卸载和起吊等视界不会受到限制。 米-10K的最大吊挂载荷初始时为11100千克,但预计采用Д-25BФ涡轮轴发动机后增加到约14000千克,Д-25BФ发动机的单台功率为4848千瓦(6590轴马力)。 据说米-10和米-10K大约共交付55呆,1971年曾暂时停产,1977年又恢复短期小批量生产。现在大多数米-10已逐渐被新研制的米-26重型运输直升机取代。 < /P> < ahref="http://ww2bbs.net/UploadFile/2005-6/20056911236743.jpg"target="_blank" > 米-14是前苏联米里设计局的单旋翼带尾桨岸基水陆两用直升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给绰号为“烟雾”(Haze)。 该机于1969年9月首次试飞,接着就在前苏联海军以反潜直升机投入使用,用来取代米-4直升机。 米-14是在米-8直升机的基础上的改型。米-14发动机短舱比较短。在座舱的滑动舱门中点上方有进气口。该机装有两台比米-8的TV2-117发动机功率要大的TV3-117涡轮轴发动机。米-14的尺寸和动部件基本上与米-8相同,但米-14尾桨的位置与米-8不同,安装在垂直安定面的左侧。米-14有如下一些特征:机身下部为船体形,机身后部两侧有浮筒,尾梁下部有一个小的浮筒,从而使该机具有水陆两用的能力。起落装置由两个单轮前起落架和两个双轮主起落架组成,可完全收放。在尾梁前部下面有一个多普勒雷达盒。 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所取的绰号,米-14有以下几种型别: 米-14PL“烟雾”A 基本反潜型。该型有4名机组人员组成的空勤组。反潜设备包括装在机头下方的一个较大的雷达天线罩,机身底部右后方一个可收放的声纳装置,机身前部两个OKA-2声纳浮标或单个照明弹降落伞,机身座舱正后方的APM-60拖曳式磁探仪。武器设备有:封闭在船体舱底部的鱼雷、炸弹和深水炸弹。WAS-5M-3救生船。 米-14PW 米-14PL的波兰编号。 米-14BT“烟雾”B 扫雷型。该型的座舱左侧有机身列板(即沿机身外部的两条纵向条板),取消了磁探仪。该机的尾梁中心的下面装有第二个设备盒。机身两侧各装一个多普勒雷达罩。除前苏联海军外,德国和波兰均使用该机。 米-14PS“烟雾”C 搜索和救援型。这是在“烟雾”A基础上的改型。机上可载10个救生船(每个船可容纳20人)。舱内可载10人。座舱左侧有机身列板和安装磁探仪的舱。左侧座舱的前面有一大宽度的滑动舱门,装一台救生绞车。机头两侧装有搜索灯。该型在俄罗斯和波兰使用。 米-14现还在继续生产,各型累计制造了至少230架。大部分由前苏联使用,此外还出口保加利亚10架,古巴14架,利比亚12架,波兰17架,罗马尼亚6架,德国8架和叙利亚12架,出口朝鲜和南斯拉夫的数字不详。飞机单价为700万美元
米-17是前苏联米里设计局研制的单旋翼带尾桨中型运输直升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给它取的绰号为“河马”-H(Hip-H)。 米-17于1981年在巴黎航空展览会上首次展出,1983年开始出口。该机采用米-8的机体和加大了功率的米-14的动力装置。在法国布尔歇展出的样机(SSSR-17718)是与米-26一起由莫斯科飞往巴黎的。 米-17是在米-8的基础上发展的改进型,与米-8几乎相同,但米-17的尾独立核算在垂直安定面的左边,与米-14相同。从外表上看,米-17的发动机短舱较短,只是座舱前左侧舱门中点上方的进气口*前了,重新设计了每侧喷管前的小喷嘴。米-17装两台TV3-117MT涡轮轴发动机,单台起飞功率为1454千瓦(1977轴马力)。与米-8相比,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两台发动机的输出是同步的,可自动保持旋翼的转速。若一台发动机功率有损失,则另一台发动机输出增加,自动补偿。若一台发动机停止工作时,另一台发动机功率输出增加到应急功率1640千瓦(2230轴马力),从而保持直升机继续飞行。辅助动力装置借压缩空气起动涡轮轴发动机。如果需要,发动机进气口可安装导流板,以避免在未预计的降落场地降落时吸入砂石、灰尘等外来物。座舱布局和有效载荷与米-8相比没有什么变化。米-17主要有客货运输型。可运输车辆、工程设施和各种货物,能载24名旅客或装12副担架。另外米-17还有两种改型; 米-17P“河马”K 通信干扰机。1990年在匈牙利军队中见到2架。机上的天线阵比米-8“河马”K的有很大提高。大型32元阵装在每侧主起落架之后垂直分开的壁板上。4元阵装在尾梁两侧。机舱两侧喷口之下有大型雷达罩。 米-17-1VA“河马”H 1989年法国巴黎航展首次展出。该型在俄罗斯作为航空医院使用。内部有3副担架,一个手术台,各种手术和医疗设备,配备1名外科医生和3名护理人员的位置。该型装两台功率更大的TV3-117VM涡轴发动机,单台功率为1678千瓦(2280轴马力),爬升率和悬停升限有所提高,但重量和性能没有什么变化。 前苏联武装部队使用大量的米-8和米-17直升机。在阿富汗作战中也曾大量使用过。米-17于1983年向古巴交付了16架,随后,安哥拉、朝鲜、尼加拉瓜、波兰、印度和秘鲁等也购买了该机。米-17目前仍在生产。民用出口型单价为550万美元。
米-171直升机是俄罗斯米里设计局设计、俄罗斯乌兰·乌德航空生产联合公司生产的新型直升机,是著名的米-8T和米-17的现代化改进型,性能和可*性比米-8T和米-17有显著提高。新机于1988年开始研制,1991年开始生产,计划连续生产10年。到1992年10月已生产36架,其中6架出口到德国、哥伦比亚和几内亚比绍。 米-171可在交通极为不便的地区及高原地区使用。主要用来执行货运、客运和救援任务。由于机上装有原苏联生产的导航和无线电设备,其中部分设备是专门为直升机生产的,因此该机可在极坏的气候条件下、地面能见度低或高纬度地区安全飞行和着陆。该直升机可在悬停情况下装卸货物,舱内设有货物固定装置。大型货物可通过外部吊索吊挂在机身下。
米-24是前苏联米里设计局设计的第一种专用武装直升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给绰号为“母鹿”(Hind)。这种直升机翼下武器挂架可装各种武器,其主要任务是为己方坦克部队开壁前进通道,清除防空火力和各种障碍,压制空降区敌人的先头部队。经过长期训练和使用,米-24直升机的使用战术发生很大变化。今天,米-24直升机不仅可以当作有效的反坦克武器,而且还可以作为高速贴地飞行的坦克和用作空战中消灭对方直升机的有效手段。其次,米-24还可以担负为米-8和米-17机群护航的任务。 米-24于6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1972年西方首次报道这种直升机的情况。1972年底试飞并投入批生产。1973年装备部队。 据统计,位于前苏联阿尔谢涅夫和罗斯托夫的两家直升机工厂已生产了2300多架各种型别的米-24直升机。现约有120架在独联体部队服役,各军区都编有直升机中队。保加利亚、捷克和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波兰也都拥有苏联提供的米-24直升机。米-24单价550万美元。 米-24还出口到阿富汗、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古巴、印度、伊拉克、利比亚、尼加拉瓜、越南、也门等国家。 米-24共有7种型别,各种型别的机体构架,动力装置和传动系统都是一样的,只有武器、作战设备和尾桨位置有所不同,其详细情况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给的绰号分叙如下: 米-24“母鹿”A 驾驶舱可乘3名机组人员,其中包括驾驶员、副驾驶员兼射手和随机工程师。主舱可乘8名全副武装士兵。机身两侧装有短翼,短翼后掠角为20°,下反角为16°。每侧短翼各有4个武器挂架。短翼翼尖挂架有可挂4枚AT-2“绳拍”反坦克导弹的导轨。机头装有一挺12.7毫米“卡特林”机枪和瞄准系统。左侧内武器挂架的上部装有摄像机。原型机尾桨位于尾斜梁右侧,后来的改进型移至尾斜梁的左侧。 米-24“母鹿”B 除短翼无上、下反角外,其它均与“母鹿”A相同。每侧短翼内侧有2个武器挂架。“母鹿”B优于“母鹿”A,但没有大量生产。 米-24“母鹿”C 教练型。基本上与“母鹿”A的改进型相似,但机头没有装机枪,机头下方没有天线整流罩,短翼上没有导弹导轨。 米-24“母鹿”D 基本上与后期的“母鹿”A相似,装TV3-117涡轮轴发动机,驾驶舱装甲增厚。尾桨改在尾斜梁左侧。为突出空中攻击和反坦克能力,前机身是重新设计的。驾驶舱座椅改为纵列式布局。飞行机械师兼射手坐在前舱,驾驶员坐在后舱。前舱有较宽视野(水平视野为270°,前下方视野为45°)。后舱视野较差(水平视野为20°,前下方视野为15°)。机头防弹玻璃右上方装有探测器,可以指示火箭弹最大散布面的最佳条件。机头下方改装一挺12.7毫米“卡特林”机枪炮塔,旁边是光-电瞄准具舱。机枪的方位角和俯仰角的变化范围都比以前的增大了。这种机他具有空-空和空-地攻击能力。机头下方装有一组探测器,包括一个雷达和激光电视。米-24“母鹿”D型的前起落架支柱加长,从而增加了机头下方探测器距地面的间距。起落架收起后,前起落架半裸露在外部。教练型不装炮塔。 米-24W“母鹿”E 与“母鹿”D相似。但改进了翼尖发射器和4个翼下挂架。该型是为前苏联武装部队发展的武装型。短翼武器挂架可携带12枚AT-6无线电制导管式发射的反坦克导弹。机头下方左侧装有大型制导设备舱。翼下挂架可选装空-空导弹。驾驶员平视显示器代替了以前的反射式射击瞄准具。 米-24P“母鹿”F 在1982年公布的照片中,首次见到“母鹿”F在前苏联部队中服役。这种型别与“母鹿”E相似,但在机头下方改装一门双管30毫米机炮。 米-24R“母鹿”G1 1986年乌克兰共和国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后首次在切尔诺贝利出现,该型去掉了翼尖武器挂架,在翼下加长的武器挂架上采用“抓手”式机构,以适应核/生物/化学战。该型单独部署在俄罗斯地面部队中。 米-24K“母鹿”G2 同米-24R。但机舱中有大型照相机,右侧有镜头。用于侦察和高炮射击观测。 米-25 米-24D出口型。 米-35 米-24W出口型。 米-35P 米-24P出口型。
米-26是前苏联米里设计局研制的重型运输直升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给绰号为“光环”(Halo)。这种直升机是继米-6和米-10以后发展的重型运输直升机,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重的直升机。为开发西伯利亚及北方沼泽和冻土地带,前苏联决定发展一种全天候重型运输直升机。在70年代初开始方案论证,正式研制工作大约持续了3年,原型机于1977年12月14日首次试飞。1981年6月,米-26在34届法国巴黎航空展览会上首次公开展出。 米-26直升机具有极其明显的军事用途,这种直升机最大内载和外挂载荷为20吨,相当于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的C-130“大力士”载荷能力。 据美国国防部1990年版的《苏联军事力量》一书透露,新型米-26“光环”可能用来替换米-6“吊钩”,正在研制中的加大功率运输型将改装功率更大的发动机,全复合材料旋翼桨叶,最大商载将提高到22吨。 米-26直升机主要用于没有道路和其它地面交通工具不能到达的边远地区,为石油钻井、油田开发和水电站建筑工地运送大型设备和人员。米-26往往需要远离基地到完全没有地勤和导航保障条件的地区独立作业,因此,要求直升机必须具备全天候飞行能力。 米-26于1983年正式通过国家鉴定。1985年大量使用,1986年6月开始向印度出口。目前独联体各国陆军有60多架,印度有10架。 1982年2月,米-26创造了5项直升机有效载荷/高度世界纪录。单价1020万美元。
米-28是前苏联米里设计局研制的单旋翼带尾桨的全天候专用武装直升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给绰号为“浩劫”(Havoc)。 米-28于1980年开始设计,原型机1982年11月首飞,90%的研制工作于1989年6月完成,同期第3架原型机参加了巴黎航展。1992年后大量装备部队。正在研制的型别有:海军水陆两用突击运输型、夜间攻击型和空-空作战型。最近米里设计局又提出一种伞兵/作战型,编号米-40,用以满足空中机动要求。 米-28的基本设计思想是用来攻击地面坦克,攻击近距支援攻击机和直升机,拦截和下射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攻击地面活动目标和进行战场侦察。 米-28虽然没有米-24那样的运载能力,但由于机身横截面小,从而使米-28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良好的生存能力。米-28直升机可直接用安-22和伊尔-76运输机运输到指定作战地区。
米-34是前苏联米里设计局研制的两排4座轻型多用途直升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给予绰号“蜂鸟”,用来取代米-1教练机。该机主要用于教练、通信、观测、联络和巡逻。1987年年中制造了两架原型机和一架结构试验机机体,同年首次在巴黎航展上展出。1988年年中进行了鉴定。主要型别有两种:双排座教练型和单排座运动型。目前正在研制的型别是米-34B,它装两台BA3-430双气缸旋转式发动机,起飞功率2×164千瓦(2×223马力),应急功率2×201千瓦(2×273马力)。米-34B于1993年首飞,单价为40万美元。 米-34所具备的飞行技术特性和结构特点保证了该机在最大过载系灵敏条件下完成特技直升机的各种特技飞行和后飞的机动动作。 米-34直升机能完成世界冠军比赛大纲所规定的动作,其中包括准确驾驶,准确到达、准确领航和回避障碍。 米-34装有两套操纵装置,从而使这种直升机既可以作为教练机,又可以作为联络机和巡逻机,驾驶舱后面有一空间舱,必要时可载人或装货。 米-34预计生产几千架。
米-38是俄罗斯米里设计局正在研制的双发单桨中型多用途运输直升机。用来取代米-8和米-17。 自60年代初米里设计局研制成功米-8直升机以来,经过20多年不断改进改型,到现在米-8的潜力已挖掘殆尽。为满足前苏联国民经济的需要和90年代世界直升机市场需求,经过多年审慎考虑。前苏联民航部提出发展一种先进的中型运输直升机。代号米-38。 米-38是传统的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能承担多种任务,如战术运输、森林灭火、建筑吊装、医疗救护、营救伤员、海上垂直补给、近海油田作业以及航摄航测等。改装成水上运输型之后,可在水上起降。以后,还打算发展一种改型,使用石油伴生气合成的航空聚凝燃料。 前苏联民航部与米里设计局共同对米-38直升机提出的设计要求如下: ·按可比飞行条件,米-38直升机必须在运输能力的燃油效率上比米-8直升机提高一倍到两倍。 ·米-38直升机的设计效率(起飞重量与空重比)、关键系统的可*性和使用寿命必须比米-8直升机的高;采用先进的直升机技术和电子设备;争取短时间试飞后取得前苏联以及其它国家的型号合格; ·保证良好的维护性,减少润滑点;采用先进的自诊断系统,将维护工时和维护费用减少到最低限度; ·提高年飞行时数;保证第一次翻修寿命在2000小时以上,大修寿命在6000~12000小时之间,以使用户尽早收回采购费用; ·为扩大使用范围,规定米-38可在各种极其严酷的气象条件下使用; ·在-60℃~+50℃温度范围内,在海拨高度6600米能够飞行,在海拨高度6000米机场能够起降; ·在120米×120米直升机机场上能够完成各种机动飞行;在40米×40米场地上能够完成1级和2级机动飞行;在20米×20米的舰船甲板和钻井平台上能够起降; ·在25米/秒逆风,10米/秒左侧风,8米/秒右侧风和5米/秒顺风条件下,能够起降; ·在60米云底高度,600米能见度条件下能够在地面导航设备比较差的直升机机场上着陆;在30米云底高度,300米能见度条件下,可以在装有航向下滑系统的直升机机场上着陆;在20米云底高度,150米能见度条件下可以起飞; ·为提高运输能力和经济效率,米-38直升机最在平飞速度为270~290公里/小时。 米-38直升机模型曾在1989年巴黎航展上展出,计划于1992~1993年首次飞行,1996年开始生产。民用出口型单价3000万美元。
米-6/米-22是前苏联米里设计局设计的单旋翼带尾桨式重型运输直升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给绰号为“吊钩”(Hook)。 该机于1954年开始研制,1957年试飞,同年秋季公开展出。当时米-6是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机。 米-6有下述型别: 米-6“吊钩”A 基本运输型。 米-6“吊钩”B 指挥支援型,装背部绳状天线。 米-22“吊钩”C 改进的指挥支援型,尾梁前装有大型背部刀形天线。 米-6直升机机身后部有蛤壳式舱门和液压收放的折叠式踏板,便于装卸导弹和大炮等重型军事设备。在执行起重任务时,可用位于重心处的吊钩在外部吊挂大型货物,例如:重型建筑设备,石油钻探机械部件等。当执行救火任务时,可运载灭火器材和消防人员到着火地区。当执行伤病员救护任务时,可装载41副担架和两名医护人员。作为旅客机使用时,可运送65名旅客及随身携带的货物和行李。 米-6直升机在所创造的14项国际航空协会承认的E1级纪录中,包括起重20117千克载荷的纪录。一直维持到1983年年中的纪录有:1964年8月26日鲍利斯·卡里斯基驾驶米-6创造约100公里闭合航线的340.15公里/小时的速度纪录;1962年9月15日,由同一驾驶员和机给人员创造的携带1000千克和2000千克载荷,以330.377公里/小时速度飞行1000公里航线的速度纪录;1962年9月11日,由瓦西里·克洛琴柯和4名机组人员创造的携带5000千克载荷,以284.354公里/小时平均速度飞行1000公里闭合航线的纪录。 米-6直升机最初生产了5架,用于试验,接着生产了30架,以后大约又生产了800架,广泛用于军用和民用。1970年公布该机的生产速率为每月8架。目前,在俄罗斯地面部队使用的有450架,阿尔及利亚、伊拉克、秘鲁和越南等国空军均装备有这种直升机。米-6直升机1991年停产。
“超山猫”和“战场山猫”分别与“山猫”HAS.Mk8海军型及“山猫”AH.Mk9基本相同,是双发多用途出口型直升机。主要变化在于:“超山猫”和“战场山猫”的最大起飞重量增大,均为5125千克,具有全天候飞行能力,扩大了有效载重/航程的性能,采用了技术先进的复合材料旋翼桨叶和“山猫”AH.Mk7的改进了的动部件(转向相反的尾桨等)。 在1988年的范堡罗航空展览会上展出了由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G-“山猫”验证机改型的“战场山猫”样机,该机装有轮式起落架,排气管扩散段,在前机身两侧装有反直升机导弹。1989年11月29日,由“山猫”AH.Mk7试验机改型的样机试飞。1991年初,装两台LHTECT800涡轮轴发动机的“战场山猫”试飞,该发动机的单台功率为1007千瓦(1369轴马力)。 “超山猫”的首次销售是在1988年,韩国采购12架,机上装备有雷科尔公司的多普勒71型雷达/战术空中导航系统,“海浪”Mk3360°全方位雷达和“海鸥”反舰导弹。1989年11月16日装有“海浪”Mk3雷达的第一架“山猫”首次试飞。韩国购买的“山猫”定名为Mk99,于1991年7月26日交付“萨姆纳”和“吉林”级驱逐舰使用。葡萄牙也订购了5架“超山猫”Mk95,其中2架是由皇家海军型Mk3改型的。装有雷科尔RNS252和多普勒91导航系统。还有一些美国的设备,其中有AN/AQS-18吊挂声纳和本迪克斯公司1500雷达。1993年开始向“伐斯科·伽马”级(MEKO200)护卫舰交付使用。
“海王”是英国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在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的SH-3D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进反潜直升机,该机采用了SH-3D直升机的基本机体和旋翼系统,换装了动力装置,采用一些专用设备。该机一开始就按英国皇家海军要求的先进反潜直升机进行设计,续航时间要长。“海王”的次要任务是搜索和救援,战术部队运输,撤退伤员和运货。能远程转场。陆基通用型是“突击队员”(Commando)直升机。 从1969年交付第一架生产型以来,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的“海王”直升机发展了以下几种型别: “海王”HAS.Mk1 英国皇家海军1967年订购的反潜型。第一架生产型(XV642)于1969年5月7日首次试飞。共生产56架,1972年5月交付完毕。 “海王”HAS.Mk2 英国皇家海军的反潜及搜索救援型。该机是HAS.Mk1的改型。第一架生产型(XZ570)于1976年6月18日首次试飞。共订购21架。该机装有搜索雷达和深水声纳。 “海王”AEW.Mk2A 该型于1982年中进行改装,供英国皇家海军使用,是舰载直升机预警机。由HAS.Mk2A改装了10架(包括试验机)。根据英国皇家海军的“低空监视任务”工程计划要求,该型仅用11周时间就完成改装,通过改型将2架HAS.Mk2“海王”(XV650和XV651)改为试验机。前一架试验机于1982年8月装备在南大西洋的“伊路斯德劳斯”号军舰上。这两架试验机都装有索思公司的EMI水平海上搜索监视雷达,雷达装在机身右侧转动支架上的状如“定音鼓”的气密容器内,和脊部整流罩成一线,容器由Kevlar纤维蒙皮制成。“定音鼓”状的容器*液压旋转,工作时,可向前和向下低于机轮平面。雷达扫描器可进行稳定的俯仰和滚动运动,扫描360°全景。 为执行搜索和目标分类任务,机上设有两名雷达操作员,在实用升限为3050米时,探测目标距离大于161公里,悬停时可进行空中加油,续航时间可达4小时。 “海王”HAR.Mk3 英国皇家空军使用的大功率搜索救援型。该型可容纳2名驾驶员、1名电子设备/绞车操作员和1名装载员/绞车手;最多可载6副担架或2副担架和11名坐着的遇险者,或19名人员。导航系统包括台卡TANSF计算机,该计算机可接收台卡Mk19导航接收机和71型多普勒导航设备的信息输入。机上还装有MEL雷达。最初订购了16架,1983年又订购3架,用来装备苏格兰的202中队和78中队,第一架HAR.Mk3于1977年9月6日首次飞行,1979年交付了16架,1985年全部交坟完毕。 “海王”HC.Mk4 该机为皇家海军“突击队员”Mk2的通用型。 “海王”HAR.Mk5 1987年至1988年间,4架HAS.Mk5拆掉反潜电子设备用于搜索救援,从1988年4月1日起交付苏格兰的771中队使用。 “海王”HAS.Mk5 该机为皇家海军反潜和搜索救援改进型。三批订购总数达30架,1980年10月2日开始交付,至1986年7月,全部交付完毕。“海王”HAS.Mk5的导航/攻击系统采用TANSG与台卡71型多普勒导航设备耦合系统及HEL公司“海上搜索者”雷达。该机还装有雷科尔公司的MIR-2电子支援设备,被动式声纳浮标空投设备和GEC电子设备公司的LAPADS声处理系统和显示设备。由于转动天线尺寸增加,Mk5的脊部整流罩较大。 由于“海王”采用了新的设备,它可以精确地定出比过去距离远得多的敌潜艇的位置,并可用鱼雷实施攻击。此外,还可以从自己的声纳浮标获取监测信号。“海王”还能处理英国皇家海军联合搜潜的“猎迷”反潜机空投的浮标所发出的信息。该机能长时间在离母舰160公里远的地方飞行。 “海王”HAS.Mk5可容纳4名机组人员,其中,声纳操作员负责监测LAPADS设备。为安装附加设备,后隔框向尾部移动约1.72米,从而扩大了座舱容积。预计,该型可携带更大功率的鱼雷和改进的反潜探测装置,最大起飞重量9525千克。 “海王”HAS.Mk6 大功率的皇家海军反潜型。机头的右下方有大的桨叶天线。从1987年10月起订购了5架新机,1990年1月至8月交付完毕。使用韦斯特兰提供的元件改装了25架HAS.Mk5。改型(Mk5XZ58)于1989年12月15日首飞。Mk6新机(ZG816)于1989年12月7日首飞。1988年4月15日起交付苏格兰的824中队使用,后来中队解散。Mk6装备的中队如下:819中队(1989年4月)、810中队(1989年11月)、820中队(1990年1月)、826中队(1990年2月)、814中队(1990年10月)、706中队的“海王”直升机也进行了改装。 Mk6的AQS-902G-DS增强声纳系统代替了Mk5带数字式处理机的普莱赛公司195吊放声纳的模拟计算元件,在一个阴极射管显示器上显示从声纳浮标和吊放声纳传来的综合信息。声纳浸水深度从75米增加到213米。GEC-普莱赛公司的PRT446改进了敌我识别能力。有2个GEC公司的AD3400甚高频/超高频保密通话机。Mk6的机载设备的重量比Mk5减少了332~363千克。 “先进海王” 该型装有两台罗耳斯·罗伊斯公司的“宝石”H.1400-1T涡轮轴发动机,每台发动机功率为1092千瓦(1485轴马力),主减速器具有应急润滑装置和加强了的吊架。采用了复合材料旋翼桨叶和尾桨桨叶。搜索雷达也有所改善。最大起飞重量增加到9752千克,从而提高了有效载荷/航程性能,降低了全寿命费用。英国皇家海军订购了7架,装有“海鹰”导弹。此外,英国国防部也订购了1架。 “海王”Mk41 该型是为德国海军发展的搜索救援型。共订购22架。第一架于1972年3月6日首次试飞。1974年全部交付完毕。 “海王”Mk42 该型是为印度海军发展的反潜型。最初订购了6架,1974年全部交付完丝。1977年6月又宣布追加订购了3架大功率“海王”Mk42,编号为Mk42A,该机具有拖曳小型舰艇的能力,1980年3月交付完毕。 “海王”Mk42B 该型是“先进海王”型的反潜型。1983年7月,印度海军订购12架,随后又订购8架。该型装有GEC公司的AQS-902声纳浮标信息处理机和战术处理系统;MEL公司的“超搜索者”雷达;HS-12吊放声纳;查尔顿700音响修正装置;马可尼公司的电子支援设备。该型可携带英国航宇公司的“海鹰”远距反舰导弹。1985年5月17日第1架机(IN513)试飞,后因合同与财政方面的问题,头2架(IN515和IN516)到1989年1月16日才交付,用于驾驶员训练。至1990年12月12日交付完毕。 “海王”Mk42C 该型是“先进海王”型的通用运输型。印度海军订购6架。导航系统与HAS.Mk3相似,但MEL公司的雷达由本迪克斯公司的RDR1400C替代,雷达安装在机头;自动无线电定向仪,敌我识别器由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生产。 “海王”Mk43 该型是为挪威空军发展的搜索救援型。1972年至1978年共订购了11架Mk43。 “海王”Mk43B 挪威空军搜索和救援直升机。该型是Mk43的改型,加装了本迪克斯公司的雷达,雷科尔91多普勒雷达,R-NAV2和台卡公司的Mk32雷达及2000F前视红外雷达。1992年8月开始交付。 “海王”Mk45 该型是为巴基斯坦海军发展的反潜型。订购了6架,1975年交付完毕。 “海王”Mk47 该型是沙特阿拉伯为埃及海军采购的反潜型。总共采购了6架。 “海王”Mk48 该型是为比利时空军发展的搜索救援型。1976年交付了5架,其中包括1架豪华型高级专机。1988年3月安装了复合材料桨叶。1989年年,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承包了带有新的多普勒雷达的导航系统及战术空军导航系统。 “海王”Mk50 该型是为澳大利亚海军订购的Mk1的发展型。总计订购10架。 截止1992年1月1日,“海王”和“突击队员”总共订购了326架。其中已交付319架(“突击队员”已交付89架)。
况 “黄蜂”HAS.MK1是从“侦察兵”直接发展的海军型。基本形状与“侦察兵”AH.MK1相同,但尾部可折叠,起落装置由滑橇改为起落架。主要用途是在快速舰和驱逐舰上作为反潜武器发射平台。反潜武器是两条MK44鱼雷。“黄蜂”HAS.MK1于1962年10月28日首次试飞,1963年下半年开始交付。英国海军大约共订购了80架“黄蜂”HAS.MK1。除英国外,巴西、新西兰、荷兰和南非等国海军均装备这种直升机。
“山猫”-3是英国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研制的专用反坦克武装直升机。这种直升机是在早期的“山猫”生产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装有“山猫”的动力系统,总重大约增加了27%,生存能力提高了,并可装备强大的火力系统。先进的电子系统使“山猫”-3可以在夜间、昼间和不利的气象条件下飞行。在机头、座舱顶部或旋翼主轴上可选装夜视和目标捕获系统。 1984年6月14日,“山猫”-3(ZE477)第一次试飞,这架直升机暂时安装的是标准的“山猫”旋翼,自那时以后,生产型均改装了标准的英国实验旋翼计划(BERP)桨尖。
“突击队员”是英国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为英国海军研制的反潜直升机“海王”的陆基型。其主要用途是战术部队运输、后勤支援和货运以及撤退伤员。此外,它也可用于执行空对面以及搜索和救援的任务。 “突击队员”有如下几种改型: “突击队员”Mk1 在“海王”直升机的基础上经过少量修改而发展的战术部队运输型。沙特阿拉伯政府代表埃及空军首批订购了5架。该型于1973年9月12日首次试飞。1974年1至2月间交付了头2架,5架已全部交付。 “突击队员”Mk2 这是一种主要的生产型。1975年1月16日首次试飞。沙特阿拉伯政府为埃及空军订购了17架Mk2和2架专机型Mk2B。在1979年间,埃及空军订购了4架Mk2E,这4架Mk2E装有电子设备公司IHS-6电子对抗/电子侦察电子设备,以用于电子战。此外,卡塔尔空军还订购了4架Mk2,其中包括3架Mk2A和1架专机型Mk2C。 “突击队员”Mk3 在Mk2基础上发展的改进型。卡塔尔订购8架。 “海王”HC.Mk4 “突击队员”Mk2的通用型,供英国皇家海军使用。旋翼桨叶可以折叠。该机可容纳28名士兵或外挂3628千克载荷。电子设备有台卡公司的带地图显示器的战术导航系统和台卡公司71多普勒导航系统。英国皇家海军于1978年7月订购17架,1982年订购8架,1984年订购4架,1985年订购10架。现已全部交付完毕。
“威赛克斯”是英国韦斯特兰公司研制的单桨涡轮轴发动机中型直升机。这种直升机是在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的S-58直升机基础上发展的。共生产了10种型号。 “威赛克斯”HAS.MK1为英国皇家海军研制的最初生产型,装有一台1,450轴马力的“纳皮尔·盖兹尔”MK161涡轮轴发动机。先用进口的HSS-1改装一台1,100轴马力的“盖兹尔”NG.11轮涡轴发动机进行试飞。装“盖兹尔”MK161的两架预生产直升机中的第一架于1958年6月20日首次试飞。该机为皇家海军的反潜型。1960年4月开始在英国皇家海军进行使用试验。1961年7月正式服役。 “威赛克斯”HAS.MK1标准型机组人员由4人组成:2名驾驶员、1名观测员和1名声纳员。攻击武器通常为1或2条装在机身两侧的寻的鱼雷。另可改装4枚SS·11有线制导导弹、机枪或50.8毫米火箭弹。设备包括:APN-97A多普勒雷达和MK19自稳装置。 自1961年起,“威赛克斯”MK1海军陆战队攻击型也开始进入英国皇家海军服役。这种型号直升机可载16名全副武装士兵或8副担架,内部载重1,814公斤,每立方米可集中承载976公斤;或外挂载重1,814公斤。“威赛克斯”HAS.MK1现已停产。 “威赛克斯”HC.MK2 是从“威赛克斯”HAS.MK1基础上发展来的高性能直升机。装两台并在一起的罗耳斯·罗伊斯公司“诺姆”110/111涡轮轴发动机,单台功率为1,350轴马力,传动桨毂的功率限制为1,550轴马力。1961年8月英国皇家空军订购了大量这种型号,用于运输、救护和其它通用目的。1962年1月18日,由“威赛克斯”HAS.MK1型改装的原型机首次试飞,同年10月5日生产型首次试飞。1964年2月9日开始交付给英国皇家空军。 “威赛克斯”HAS.MK3 与“威赛克斯”HAS.MK1类似,但装一台额定功率为1,600轴马力的“盖兹尔”NG.22MK165涡轮轴发动机,搜索雷达是新型的,装在直升机背部雷达天线罩里。机组人员由4人组成:2名驾驶员、1名声纳员和1名鱼雷操纵员。采用全耦合的复式飞行操纵系统,从起飞到着陆的整个反潜过程(包括搜索和攻击)均能自动完成。能全天候飞行。设备包括:由绞车操纵的声纳、超高频无线电台、寻的装置、备用超高频无线电台、高频无线电台及遥控指令系统。1966年末至1967年初这种型号开始取代“威赛克斯”HAS.MK1,现已停止生产。 “威赛克斯”CC.MK4 为“威赛克斯”HC.MK2的改型,用作英国女王专机,两架于1969年春交付使用。 “威赛克斯”HU.MK5 与“威赛克斯”HC.MK2类似,英国海军陆战队用。1962年4月开始设计,5月开始制造原型机,1963年5月31日原型机试飞,同年11月17日生产型首次试飞。1962年8月得到首批订货,1964年6月有一宗大量订货。现已停止生产。 “威赛克斯”HAS.MK31 基本上与“威赛克斯”HAS.MK1相同。装一台1,540轴马力的“盖兹尔”MK162涡轮轴发动机。1961年6月澳大利亚皇家海军订购了27架作反潜用。1962年8月开始交付。所有现在使用的HAS.MK31都已改装成MK31B标准型,这种型号装有改进的反潜系统及其它设备。 “威赛克斯”MK52 与“威赛克斯”HC.MK2相似,装备伊拉克空军。1964年4月到1965年2月共交付12架。 “威赛克斯”MK53 与“威赛克斯”HC.MK2相似,装备加纳空军。交付3架。 “威赛克斯”MK54 与“威赛克斯”HC.MK2相似,1967年交付文莱一架。 “威赛克斯”MK60 是在“威赛克斯”HC.MK2基础上发展的民用型,装两台并在一起的“诺姆”涡轮轴发动机。按标准航线设计可载10名旅客。最多可载16人,或8名担架伤病员、2名座椅伤病员和1名医务人员,或15名被营救人员。
“韦斯特兰”(Westland)TT30/TT300 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 概 况 “韦斯特兰”TT30/TT300是英国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在“山猫”直升机基础上研制的双发通用直升机。1976年初开始研制。其最初目的是满足国外军用市场需要,同时也希望用于民用市场。该机最早定名为WG30,后改称“韦斯特兰”30,目前定名为TT30和TT300。1977年开始全面的设计工作。1978年开始制造两架原型机。第一架原型机于1979年4月10日首次试飞。1982年开始交付。1982年3月得到英国民用航空管理局目视飞行规则和仪表飞行规则的型号合格证,同年11月得到美国联邦航空局型号合格证。 “韦斯特兰”TT30/TT300与“山猫”直升机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具有全新的机身,比“山猫”要宽敞得多;加在了旋翼和尾桨的直径;动力系统是在“山猫”直升机的动力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采用85%以上的原部件,增加了燃油容量;采用了新的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简化了电气系统;提高了有效载荷和航程,保持了“山猫”直升机的操纵能力。 “韦斯特兰”TT30/TT300的民用型可运送旅客或载货,可用作行政机和专机,也可用于近海油田开发和支援;军用型可用于战术运输,战场支援和医疗救护。 “韦斯特兰”TT30/TT300有以下型别: 100系列(TT30) 最初的生产型。装两台罗耳斯·罗伊斯公司的“宝石”41-1涡轮轴发动机,单台最大应急功率为846千瓦(1150轴马力)。1981年9月首次飞行。 100-60系列(TT30) 生产型。装两台罗耳斯·罗伊斯公司的“宝石”60-3涡轮轴发动机,单台最大应急功率940千瓦(1278轴马力)。于1984年1月19日首次飞行。 200系列(TT30) 加大功率型。装有两台通用电气公司的CT7-2B涡轮轴发动机,单台最大应急功率为1277千瓦(1736轴马力),中等应急功率为1135千瓦(1543轴马力),起飞功率1205千瓦(1638轴马力),最大连续功率为940千瓦(1278轴马力)。由于CT7-2B发动机的输出转速高,所以通过每一发动机输出轴上的辅助减速器来驱动保角形主减速器。200系列和100系列相比不同之处有:新的发动机侧面进气口,加热除冰;与CT7发动机匹配的控制系统,以及新的直流电机系统;上部机身舱加长,以适于安装发动机和主减速器。出厂空重为3411千克;最大起飞重量5806千克;最大有效载荷1782千克。于1983年9月3日首次试飞。 300系列(TT300) 装两台通用电气公司CT7或罗耳斯·罗伊斯公司TRM322涡轮轴发动机。原型机于1986年2月5日首次试飞。5片旋翼桨叶,采用韦斯特兰公司的BERP(英国实验旋翼系统计划)先进技术复合材料桨叶,桨尖速度比较低;桨毂和主减速器是在“山猫”和“韦斯特兰”30的基础上发展的;尾桨采用复合材料,直径较大。与以前的型别相比,座舱比较宽敞,加大了有效载荷和航程,具有较快的巡航速度,最大起飞重量为7257千克,并采用了已在100系列直升机上成功使用“筏”式隔振结构,具有噪音小和振动水平低的特点。TT300有民用型、通用型和海军型3种型别。民用型可载17名旅客以及随身携带的小件行李,在这种情况下飞行速度为267公里/小时,航程398公里;如安装远距飞行油箱,可载13名旅客和随身携带的小件行李,其航程为667公里;海军型可载20名士兵,或座舱内装载1360千克货物。驾驶舱备有夜视护目镜,可选装电子飞行仪表系统。选装桨叶除装装置后,可在最严惩的连续结冰条件下飞行。 英国直升机航空公司1981年2月订购两架TT30,1982年1月和10月各交付一架,1983年6月又购买了一架。美国各用户共订购了16架。1986年4月印度直升机公司订购了21架100-60系列直升机,用于近海能源探测。这些直升机是用英国政府提供的6500万美元海外援助成套设备费用订购的。现已停产。 图片暂缺!!! |
|
|
|
| 回复支持反对 使用道具举报 |
| |
xo2050xo2050当前离线- 积分
- 61875
狗仔卡 | 4#发表于 2005-6-1715:58|只看该作者<<IMG border=0 alt=""src="http://bbs.meyet.com/static/image/smiley/default/titter.gif"smilieid="9">>算比较全的了,顶!! |
|
|
|
| 回复支持反对 使用道具举报 |
| |
糖果糖果当前离线- 积分
- 46932
狗仔卡 | 5# 楼主|发表于 2005-6-17 16:01|只看该作者S-70是美国西科斯基飞机公司为美国陆军研制的双发单旋翼战斗突击运输直升机。美国陆军编号为UH-60A、UH-60L,绰号为“黑鹰”(BlackHawk)及编号EH-60C、MH-60K;美国空军的编号为HH-60A、MH-60G,绰号为“铺路鹰”(PaveHawk);美国海军陆战队编号为VH-60N。S-70是公司的编号。该机是UH-1的后继机,是美国陆军80年代运输直升机的主力。 1972年初,经美国国防部批准,美国陆军发现“通用战术运输系统”(UTTAS)招标,要求研制以种双发、单旋翼、有良好高温性能和空中机动能力的运输直升机,从70年代后期开始提供使用。该机的主要任务是战斗突击运输,但不需任何改装就可执行伤员疏散、侦察、指挥及兵员补给等任务。 1972年8月底,美国陆军选中西科斯基飞机公司的YUH-60A和波音·伏托耳公司YUH-61A的第一架直升机于1974年11月29日首次试飞。两种原型机于1976年进行了为期7个月的对比试飞后。西科斯基飞机公司的YUH-60A于1976年12月23日宣布获胜。 1977年8月,S-70开始生产,1978年10月生产型直升机首次试飞。1979年4月交付给美国陆军航空兵中心,用以训练飞行员。1979年6月第一架作战用UH-60A交付部队使用。到1981年末,陆军已投资制造342架。1982年4月,美国陆军又批准在3年内购买294架“黑鹰”的合同,总费用9.5亿美元。 美国空军订购11架UH-60A,其中10架由佛罗里达州埃格林空军基地的航天救援和回收中队使用,后来又对这些直升机进行了改型,加装空中加油管、副油箱和燃油管理仪表板。另一架作为HH-60A“夜鹰”原型机。 UH-60A投产后,陆军补充要求该机必须具备自行部署能力,在载11名全副武装士兵、周围气温35℃和1220米高原仍能起飞的条件下,转场航程能达到1600公里。1981年2月,陆军提出研制“外挂物吊挂系统”(ESSS)计划,这项1140万美元的合同批给了西科斯基飞机公司,要求在24个月内完成任务。“外挂物吊挂系统”是机体结构中固有装置和4个可拆掉的外挂架的组合,可用来悬挂油箱和各种武器。安装这种系统后,直升机每一侧均可载2268千克以上货物;机内可载两个1703升的油箱,机外可载两个870升的油箱,因而UH-60A直升机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情况下*自带油箱就可以飞行2220公里。由于采用这种“外挂物吊挂系统”,“黑鹰”直升机能携带“海尔法”反坦克导弹、机炮或M56布雷舱、电子对抗舱、火箭和摩托车。1982年5月,进行了“海尔法”反装甲导弹的发射试验。这些试验是在直升机前飞、后飞及有侧风情况下完成的。 到1992年财年美国陆军投资购买了1256架S-70,其中包括EH-60C。1992财年和1993财年计划每年购买60架。原计划的2262架目标到1991财年减少到1442架,到1988年10月17日,美陆军已接到第1000架S-70。美国陆军的“黑鹰”主要在夏威夷、韩国、巴拿马、德国及陆军国民警卫队和陆军预备队中服役。到1991年12月,S-70/H-60共生产了1750架。 2架出口型S-70A-5已交付给菲律宾空军。皇家澳大利亚空军订购了39架S-70A-9,用来替代贝尔UH-1,在1987年10月至1991年2月1日期间交付。第一架S-70A-9由西科斯基飞机公司完成,剩下的在澳大利亚总装。1989年2月交付给澳大利亚陆军使用。1988年7月,5架UH-60A交付给哥伦比亚空军用于反毒品斗争,1989年2月,哥伦比亚空军又购买了5架UH-60A。 UH-60A单价587万美元(1992年)。 S-70的主要型别有: YUH-60A 竞争试验用原型机。 UH-60A“黑鹰” 主要生产型直升机。1978年10月首次飞行,1979年6月19日开始交付使用。 虽然UH-60A本是为载11名全副武装士兵和3名空勤人员而设计的。但该机具有大型座舱,因此在不进行任务更改的情况下就能用于完成医疗后运、侦察、指挥和控制,以及部队补给等任务。直升机的外部货钩还可吊挂3630千克货物。UH-60A在设计时还考虑了便于运输的因素,如果使用西科斯基飞机公司研制的空运设备,一架C-130“大力士”飞机可运一架UH-60A,一架C-141“运输星”可运两架UH-60A,而一架C-5“银河”大型运输机则可运输6架UH-60A。 美国陆军最早的合同要求生产15架UH-60A,然后以固定价格意向订购368架。到1981年底为342架直升机提供了资金。1982年4月美国陆军又批准一项9.5亿美元的合同,在3年期间购买294架“黑鹰”,到1984财年年底交付总数达636架。1989年,生产985架后,改型UH-60L继续生产。 1987年6月,UH-60A在各种飞行条件下通过昼夜发射“海尔法”导弹完成了导弹发射鉴定。空中目标交接系统也已通过鉴定。从1985年11月起,生产的UH-60A安装了适合夜视镜的座舱照明,并且对以前生产的UH-60A进行了这方面的改装。在30架UH-60A中还安装了监测器来测量旋翼载荷。 “增强黑鹰”(Enhanced BlackHawk) 主动和被动自卫系统结合在一起,1989年11月,改装了15架UH-60A/L交付给在韩国的美国陆军使用。其设备包括:特雷柯航宇公司AN/ARN-148欧米加导航系统接收机,摩托罗拉公司AN/LST-5B卫星超高频通讯收发机,本迪克斯公司AN/ARC-199高频单边带传送系统,M134微型枪替代了M60机枪。 JUH-60A 至少7架暂时用于试验。 GUH-60A 用于地面技术训练的机体(9架)。 HH-60D“夜鹰”(Night Hawk) 美国陆军的战斗救援型,已完成了一架原型机。 EH-60C 电子对抗型。1980年10月,美国陆军和西科斯基飞机公司签订合同,要求该公司准备一架YEH-60C原型机,机上安装816千克“迅速定位”ⅡB电子干扰设备,在截获、监控和干扰敌方的战场通信。YEH-60C于1981年9月24日首次试飞。1984年10月特雷柯航宇公司承担了这项5100万美元的改型合同,要求把40架UH-60A改装成EH-60C电子对抗/电子支援型。第一架生产型EH-60C于1985年末完成,1987年7月首次交付作为美国陆军特种电子任务飞机(SEME)计划的一部分。到1987财年已投资购买了66架,1989年完成计划。 MH-60A 由HU-60A改型,约30架供美国陆军第160特种空中作战联队使用,机上装有前视红外探测系统、欧米加/甚低频、多功能显示仪表板、以及辅助油箱和装于舱门上的7.62毫米机枪。 VH-60A 美国海军陆战队要求在1986财年的国防预算中投资制造9架VH-60A,以便这些直升机替换海军第一直升机中队行政分遣队的贝尔UH-1N,作为首脑和行政专机。有坚固的减速器,气象雷达,SH-60B使用的飞控系统,空速指示器,座舱隔音设备,要人室,座舱话务员室等各种设备和布局。 MH-60G“铺路鹰”(PaveHawk) UH-60A/L的改型,代替美国空军HH-60D“夜鹰”救援直升机。在1982~83年间,10架供美国空军第55航宇救援和回收中队使用,最初的改型和UH-60A相似。后来逐渐安装了燃油探测器、443升内部辅助燃油箱、燃油系统控制板、多普勒惯性导航系统、雷达地形图显示器、塔康无线电战术导航系统、RDR轻型气象/地形显示雷达、卫星通讯设备及12.7毫米机枪等。在1989财年,总计有33架直升机改装成MH-60G。在1991~1992财年改装了4架,1992和1993财年改装6架和10架。 MH-60K 在“黑鹰”基础上研制的特种作战直升机。1988年1月开始研制,1990年8月10日试飞。这种直升机带有2个870升外挂油箱及2个700升内部油箱,具有空中加油能力,装有综合电子装置。动力装置为T700-GE-701C发动机,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类似于SH-60B,装有折叠式尾斜梁和加强的枢轴装置,可安装两挺机枪,“毒刺”空-空导弹挂点以及其它提高作战生存能力的设备。目前已有72架订货,1991年11月交付了11架由UH-60A改装成的MH-60K。 SH-60B“海鹰” 美国海军反潜/反舰侦察与瞄准型。详见本手册S-70B。 SH-60F“大洋鹰” 美国海军舰载型。用于替换SH-3D“海王”直升机,详见本手册S-70B。 HH-60H和HH-60J“坚鹰”(Jayhawk) 美国海军战斗搜索和救援/特种战斗用直升机。详见本手册S-70B。 UH-60L UH-60A改进型,装T700-GE-701C发动机和提高了使用寿命的减速器。1989年3月22日首飞,自1989年10月开始在UH-60A生产线上转产UH-60L,1989年11月7日开始交付。 UH-60M 美国陆军原计划的加强型,1989年取消而采用UH-60L。 UH-60P UH-60L的韩国陆军型,据需要对电子设备进行了一些改进。3架UH-60L于1990年12月10日首次交付。90架UH-60P的剩余部分在韩国装配,整个项目计划5年完成,耗资5亿美元。 S-70A UH-60A的出口型。 S-70C 民用型。详见本手册S-70C。
S-70A 西科斯基飞机公司
概 况 S-70A是美国西科斯基飞机公司为美国陆军研制的双发单旋翼战斗突击运输直升机。美国陆军编号为UH-60A、UH-60C、UH-60L、UH-60Q,绰号为“黑鹰”(BlackHawk),其编号分别为AH-60L、EH-60A、MH-60A、MH-60K和MH-60L;美国空军的编号为UH-60A、HH-60G、MH-60G,绰号为“铺路鹰”(PaveHawk);美国海军的编号为CH-60;美国海军陆战队编号为VH-60N;以色列空军名称为猫头鹰(Owl);日本空军的编号为UH-60J和UH-60JA。S-70是公司的编号。该机是UH-1的后继机,是美国陆军80年代运输直升机的主力。 1972年初,经美国国防部批准,美国陆军发出“通用战术运输系统”(UTTAS)招标,要求研制一种双发、单旋翼、有良好高温性能和空中机动能力的运输直升机,从70年代后期开始提供使用。该机的主要任务是战斗突击运输,但不需任何改装就可执行伤员疏散、侦察、指挥及兵员补给等任务。 1972年8月底,美国陆军选中西科斯基飞机公司的YUH-60A和波音·伏托耳公司(现波音直升机公司)的YUH-61A两种方案,要求这两家公司各制造3架试飞原型机和一架地面试验机体。西科斯基飞机公司YUH-60A的第一架原型机于1974年10月17日首次试飞。波音·伏托耳公司YUH-61A的第一架直升机于1974年11月29日首次试飞。两种原型机于1976年进行了为期7个月的对比试飞后,西科斯基飞机公司的YUH-60A于1976年12月23日宣布获胜。 1977年8月,S-70开始生产,1978年10月生产型直升机首次试飞。1979年4月交付给美国陆军航空兵中心,用以训练飞行员。1979年6月第一架作战用UH-60A交付部队使用。 UH-60A投产后,陆军补充要求该机必须具备自行部署能力,在载11名全副武装士兵、周围气温35℃和1220米高原仍能起飞的条件下,转场航程能达到1600千米。1981年2月,陆军提出研制“外挂物吊挂系统”(ESSS)计划,这项1140万美元的合同批给了西科斯基飞机公司,要求在24个月内完成任务。“外挂物吊挂系统”是机体结构中固有装置和4个可拆掉的外挂架的组合,可用来悬挂油箱和各种武器。安装这种系统后,直升机每一侧均可载2268千克以上货物;机内可载两个1703升的油箱,机外可载两个870升的油箱,因而UH-60A直升机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情况下*自带油箱就可以飞行2220千米。由于采用这种“外挂物吊挂系统”,“黑鹰”直升机能携带“海尔法”反坦克导弹、机炮或M56布雷舱、电子对抗舱、火箭和摩托车。1982年5月,进行了“海尔法”反装甲导弹的发射试验。这些试验是在直升机前飞、后飞及有侧风情况下完成的。 到1997年美国陆军投资购买了1588架S-70A,已交付1545架;美国空军购买了112架,已交付83架;美国海军购买了42架;美国国防部对外军品销售部购买了34架;美国缉毒机构接受了5架;有23架作其它用途。美国陆军的“黑鹰”主要在夏威夷、韩国、巴拿马、德国及陆军国民警卫队和陆军预备队中服役。到1994年5月,S-70共生产了2000架。 截止到1997年,S-70还出口到下列国家:阿根廷(1架)、澳大利亚(39架,另有38架未交付)、巴林(1架)、巴西(4架)、文莱(7架)、中国(24架)、哥伦比亚(21架)、埃及(4架)、中国香港(3架)、日本(1架,另有2架未交付)、约旦(3架)、韩国(13架,另有113架未交付)、马来西亚(1架)、墨西哥(2架)、摩洛哥(2架)、菲律宾(2架)、沙特阿拉伯(21架)、中国台湾(14架)、土耳其(57架)、英国(1架)。 UH-60L单价为860万美元;MH-60G单价为1020万美元(1997年)。 S-70的主要型别有: YUH-60A 竞争试验用原型机。 UH-60A“黑鹰” 主要生产型直升机。1978年10月首次飞行,1979年6月19日开始交付使用。虽然UH-60A原本是为载11名全副武装士兵和3名空勤人员而设计的。但该机具有大型座舱,因此在不进行任务更改的情况下就能用于完成医疗救护运输、侦察、指挥和控制,以及部队补给等任务。直升机的外部货钩还可吊挂4082千克货物。UH-60A在设计时还考虑了便于运输的因素,如果使用西科斯基飞机公司研制的空运设备,一架C-130“大力士”飞机可运一架UH-60A,一架C-141“运输星”可运两架UH-60A,而一架C-5“银河”大型运输机则可运输6架UH-60A。 1987年6月,UH-60A在各种飞行条件下通过昼夜发射“海尔法”导弹完成了导弹发射鉴定。空中目标交接系统也已通过鉴定。从1985年11月起,生产的UH-60A安装了适合夜视镜的座舱照明,并且对以前生产的UH-60A进行了这方面的改装。1987年美国陆军开始试验布雷系统,可布反坦克和攻击人员的地雷。1987年,UH-60A和EH-60A安装了线路撞击保护装置,并安装了数据记录器。美国陆军装备了983架UH-60A。 “增强黑鹰”(Enhanced BlackHawk) 主动和被动自卫系统结合在一起,1989年11月,改装了15架UH-60A/L交付给在韩国的美国陆军使用。 JUH-60A 至少7架暂时用于试验。 GUH-60A 用于地面技术训练的机体(至少20架)。 HH-60D“夜鹰”(Night Hawk) 美国陆军的战斗救援型,已完成了一架原型机。 EH-60A 电子对抗型。1980年10月,美国陆军和西科斯基飞机公司签订合同,要求机上安装816千克“迅速定位”ⅡB电子干扰设备,以截获、监控和干扰敌方的战场通信。YEH-60A于1981年9月24日首次试飞。1984年10月特雷柯航宇公司承担了这项5100万美元的改型合同,要求把40架UH-60A改装成EH-60A电子对抗/电子支援型。第一架生产型EH-60A于1985年末完成,1987年7月首次交付作为美国陆军特种电子任务飞机(SEMA)计划的一部分。到1987财年已投资购买了66架,1989年完成计划。 该型机装有拦截/定位的调幅、调频、载波和单边带无线电发射设备,带宽为8、30或50千赫。可抑制甚高频通信。 MH-60A 由UH-60A改型,约30架供美国陆军第160特种空中作战联队使用。 VH-60A 美国海军陆战队要求在1986财年的国防预算中投资制造9架VH-60A,以便这些直升机替换海军第一直升机中队行政分遣队的贝尔UH-1N,作为首脑和行政专机。有坚固的减速器,气象雷达,SH-60B使用的飞控系统,空速指示器,座舱隔音设备,要人室,座舱话务员室等各种设备和布局。 UH-60C 正在研制中的指挥控制型。美国陆军已在50多架UH-60A中装有柯林斯公司AN/ASR-15B/C控制台。美国陆军航空指挥和控制系统UH-60C原型机正在进行试验。该系统结构包括有增强的界面终端,带有5个工作站。UH-60C能与作战飞机、其它直升机、作战车辆及士兵进行通信。 HH/MH-60G“铺路鹰”(PaveHawk) UH-60A/L的改型,代替美国空军HH-60D“夜鹰”救援直升机。在1982~1983年间,10架供美国空军第55航宇救援和回收中队使用,最初的改型和UH-60A相似。后来逐渐安装了燃油探测器、救援绞车、443升内部辅助燃油箱(有一些装700升内部辅助燃油箱)、燃油系统控制板、多普勒惯性导航系统、电子地图显示器、塔康、AN/APN-239轻型气象/地形显示雷达、卫星通信设备及12.7毫米机枪等。在1987财年,有9架直升机改装成MH-60G。在1988~1992财年期间,总计改装了84架,1997财年改装8架。 MH-60K 在“黑鹰”基础上研制的特种作战直升机。1988年1月开始研制,1990年8月10日试飞。1992交付首批10架。这种直升机带有2个870升外挂油箱及2个700升内部油箱,具有空中加油能力,装有综合电子装置,AN/AAQ-16前视红外探测系统,AN/APQ-174B地形跟踪雷达。 SH-60B“海鹰” 美国海军反潜/反舰侦察与瞄准型。 SH-60F“海鹰” 美国海军舰载型。用于替换SH-3D“海王”直升机。 HH-60H和HH-60J“坚鹰”(Jayhawk) 美国海军战斗搜索和救援/特种战斗用直升机。 UH-60J 日本为空军和海上自卫队制造的S-70A-12的编号。 UH-60JA 日本陆上自卫队的型别,1995年开始采购,总需求量为50~70架。 UH-60L UH-60A改进型。1988年3月22日首飞,自1989年10月开始在UH-60A生产线上转产UH-60L,1989年11月7日开始交付。 MH-60L 类似于MH-60A,是美国陆军的加强型。 AH-60L 突击直升机。MH-60L的改进型,1990年开始改装。装有前视红外探测系统、雷达和标准的UH-60支援系统。美国陆军第160特种空中作战联队的2个“黑鹰”联队都有一个MH-60K作战分队和一个AH-60L作战分队。 UH-60M 美国陆军原计划的加强型,1989年初取消而采用UH-60L。 VH-60N 美国海军的行政用机,美国海军HMX-1中队的行政飞行小分队装备有9架VH-60N,用来替代UH-1N。1988年11月开始交付使用。装有更坚固的齿轮箱,气象雷达,SH-60B中使用的飞控系统和空速表,座舱隔音设备,要人专机内部设备,座舱无线电台,更先进的航空电子设备等。美国海军的编号为“白鹰”(WhiteHawk)。 UH-60P UH-60L的韩国陆军型,对电子设备进行了一些改进。3架UH-60L于1990年12月10日首次交付。80架UH-60P的剩余部分在韩国装配,整个项目5年完成,耗资5亿美元。57架改进型正在交付之中,至1997年底已交付113架UH-60P。第三批(60~80架)从1999年开始交付。 UH-60Q 美国陆军的医疗撤离/搜索和救援直升机。1990年初开始研制,用来替代UH-1V。UH-60A改装的原理样机于1993年1月31日首飞,1993年3月12日交付给国家警卫队,从1993年9月起进行为期12个月的评估。至2002年计划将首批87架UH-60A改装成UH-60Q。美国陆军最终有可能需要363架该型直升机。UH-60Q能装运6副担架及伤员,装有供氧系统等急救设备。 CH-60 1996年美国海军直升机总计划中未来的新一代直升机。计划用来替代2012年退役的CH/HH-46D、HH-60H、SH-3直升机。CH-60的设计是以UH-60L为基础,装T700-GE-401C发动机,采用SH-60的动部件,并采用旋翼自动折叠系统、尾梁折叠系统、改进的齿轮箱、旋翼刹车、自动飞控系统、救援绞车、具有从舰上空中加油的能力。 1995年6月由UH-60L改装的CH-60首次进行演示飞行。1996年开始详细设计,1997年10月6日首飞,1997年11月19日进行首次着舰演示。1998年初决定进行低速生产,1999年4月开始交付。美国海军最终需要250架。 S-70A出口型 根据出口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S-70A的出口型编号为S-70A-1/1L/5/9/11/12、S-70A-16(~19)、S-70A-21/22、S-70A-24(~28)、S-70A-30。 S-70C 民用型。 图片暂缺!!! S-70B是美国西科斯基飞机公司为参加美国海军“轻型空中多用途系统”(LAMPS)竞争而研制的双发、单桨多用途直升机,是S-70的改型。美国海军编号有:SH-60B,绰号“海鹰”(Seahawk);SH-60F,绰号“大洋鹰”(Ocean Hawk)及HH-60H。美国海岸警卫队编号HH-60J,绰号“坚鹰”(Jayhawk)。西班牙海军编号HS.23。 1977年9月,西科斯基飞机公司用S-70B击败了竞争对手波音237之后,得到了270万美元的工程研制费用,开始了“海鹰”的详细设计工作。同时,通用电气公司也得到价值54.7万美元的合同,进一步研究T700先进技术涡轮轴发动机,增加发动机功率并改善发动机的抗腐蚀性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也得到1790万美元合同,继续研制用于完成“轻型空中多用途系统”LAMPSMkⅢ任务所需的主要电子设备。 1978年2月28日,美国国防部授权西科斯基飞机公司全面研制SH-60B,签订了价值1.93亿美元的合同,研究、制造和试飞5架原型机和1架地面试验机体。1978年7、8月间,该公司用一架由UH-60A改装的SH-60B飞机在巡洋舰和驱逐舰上作了机舰相容性试验。1979年3月29日,第一架“海鹰”原型机开始总装,1979年8月30日出厂。1979年12月12日首次试飞。到1982年中,5架原型机累计飞行3000小时,其中包括广泛的舰上试验。1982财年批准生产首批18架SH-60B直升机,1984年又批准生产另外27架飞机。美国海军计划总共需要260架SH-60B。第一架生产型“海鹰”直升机1983年2月11日首次飞行。1983年4月,生产型SH-60B开始交付使用。SH-60B月生产率为两架,估计这种生产速度将稳定到90年代中期。到1992年1月止,已订购169架SH-60B,已交付155架,另外,还有34架订购合同正在谈判。其主要型别如下: SH-60B 最初生产型,主要任务是扩大美国海军的反潜和反舰能力。补充现有陆基和舰载固定翼飞机的不足;次要任务是搜索救生、撤退伤员和垂直补给等。 XSH-60J 日本海上自卫队投资2700万美元购买2架XSH-60B,安装日本的航空电子和任务设备。1987年8月31日首次飞行。日本防卫厅技术研究与发展研究所对XSH-60J进行了两年的试验。 SH-60J 三菱重工业公司为日本海上自卫队制造的型别,用来替代西科斯基“海王”直升机,总需求量为80架,到1992财年已订购47架。 UH-60J 日本自卫队用于搜索和救援的型别,是三菱重工业公司SH-60J的又一型别。西科斯基制造的原型机(N7267D)及2架直升机的元件于1990年底交付。日本航空自卫队需要43架,到1991年9月已交付了11架。海上自卫队已批准投资生产6架。 S-70B 澳大利亚皇家海军选择的“海鹰”,编号S-70B-2,1984年10月9日首批订购8架,1986年5月又订购8架,以满足其全面反潜战需要。1987年12月4日首次飞行。原计划14架在澳大利亚国内装配,但1988年底宣布西科斯基飞机公司装配前8架,1989年上半年在澳大利亚装配其余的直升机。1989年9月12日交付第一架S-70B-2。澳大利亚海军的这些直升机安装MEL搜索雷达和柯林斯公司先进综合电子系统。 西班牙海军订购6架S-70B,1988年12月开始交付,已交付完毕。这些直升机和美国海军的SH-60B相似,但有本迪克斯公司生产的AN/AQS-13F深水声纳。 SH-60F“大洋鹰” 美国航空母舰上使用的舰载直升机,用来替换海军的老机种SH-3H“海王”直升机。1985年3月6日,西科斯基飞机公司得到一项5090万美元的合同,开始全面研制和生产SH-60F型舰载直升机,官方称为战区内舰载直升机。美国海军需要175架SH-60F直升机。1986年1月,西科斯基飞机公司得到首批7架SH-60F的订货合同,在1988、1989和1991财年每年增加18架,1992和1993年每年增加12架。第一架SH-60F于1987年3月19日开始飞行,2架用于作战适应性评定。到1991年6月共交付36架。 SH-60F和SH-60B不同,它不带为完成“轻型空中多用途系统”LAMPSMkⅢ任务而装置的雷达天线罩、护航任务设备和其它电子装置。SH-60F安装的反潜任务电子设备有:MIL-STD-1553B战术导航计算机、通信控制系统以及为4名空勤人员每人提供一套显示装置等等。计划为SH-60F安装的辅助设备有AN/AQS-3F深水声纳,内部和外部燃油系统,辅助武器挂点在机身左侧,能挂3枚Mk50自动寻的鱼雷,此外,重新安排座舱布局,去掉了外部声纳整流罩。对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进行了改进,除自动配合声纳钢索角度悬停和配合多普勒悬停外,还可增加自动进场时的减速度。装有干扰物/浮标发射系统、姿态/航向参考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还为疲劳监控系统、海面搜索雷达、前视红外探测系统、机载磁异探测器、空-面导弹能力及声纳浮标数据链提供未来发展的可能。SH-60F要完成的辅助任务有搜索救援,以及在舰载固定翼飞机弹射和回收期间万一水上迫降时提供救援服务。最大起飞重量增加到10659千克。 HH-60H 美国海军的战斗搜索和救援/特种作战支援型直升机,1988年8月17日首次飞行,1989年3月30日进入服役,1991年7月第一批5架交付完毕。美国海军总共需要18架HH-60H。 HH-60H是由SH-60F改型而成,装有和SH-60F同样的T700-GE-401C发动机。其设备有:AN/APR-39A(XE)2雷达告警接收机,AN/AVR-2激光告警接收机,AN/AAR-47导弹探测器,AN/ALE-47武器投放装置,AN/ALQ-144红外线干扰发射机,驾驶舱装有夜视镜,2挺M60D7.62毫米机枪。有些HH-60H装“海鹰”型的设备。 HH-60J“坚鹰” 美国海岸警卫队中程回收型直升机,1989年8月8日首次飞行,1990年6月16日首次交付。海岸警卫队需要35架HH-60J。其设备有:RDR-1300搜索/气象雷达,AN/ARN-147甚高频全向无线电信标/仪表着陆系统,KDF806无线电罗盘,甚高频/超高频测向器,2个超高频/甚高频调频收音机以及全球定位系统等。 S-70C(M)-1 1990年7月开始向台湾海军交付的10架SH-60B“海鹰”的编号。从1993年起在8艘护卫舰上服役。 SH-60B“海鹰”单价2025万美元(1992财年)。
S-70C是美国西科斯基飞机公司在UH-60A“黑鹰”直升机系列基础上发展的民用型,是双发多用途民用直升机,与UH-60A基本相同。 S-70C直升机在使用不同设备的情况下能完成多种通用任务,其中包括重型结构吊装、外吊起重、海上和环境观测、探矿的护林等。S-70C使用UH-60A的机体、动部件和系统,但换装两台通用电气公司CT-7-2C或-2D涡轮轴发动机。可供选装的设备有:旋翼和尾桨的防冰装置、可载3630千克货物的外部货钩、装在机舱中的营救绞车、空中医疗疏散设备及防寒设备。 S-70C符合美国联邦航空条例第21和25部的要求,1983年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限制类型号合格证。中国订购了24架机头下方装有雷达的S-70C-2,于1985年12月交付完毕。中国台湾空军订购了14架S-70C直升机。英国罗耳斯·罗伊斯公司正在用一架S-70C作为飞行试验台,验证罗耳斯·罗伊斯/透博梅卡公司的RTM322涡轮轴发动机和S-70C直升机的匹配性。
S-72X1 X翼旋翼系统研究机(RSRA:Rotor System ResearchAircraft)是美国西科斯基飞机公司在S-72基础上改装的X翼计划的方案验证飞机。 1973年3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陆军联合发出招标,要求研制一种飞机来对各种新旋翼系统和其他先进的旋翼方案及组合推进系统进行飞行试验。西科斯基飞机公司和贝尔直程式机公司参加了竞争,1973年8月,西科斯基飞机公司赢得合同。1976年1月,NASA和陆军与西科斯基飞机公司正式签订了一项2500万美元的合同,制造两架原型机。1984年初,西科斯基飞机公司又得到一项价值为7700万美元的合同,把两架S-72旋翼系统研究机中的一架改装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NASA/DARPA)的X翼旋翼计划的方案验证机。 第一步,在NASA艾姆斯-德赖顿飞行研究中心开始一个13次飞行的试验计划,以证实该飞机是否适合于以固定翼方式飞行。1984年5月8日,S-72以固定翼方式首次飞行。由于拆除了旋翼、装上了大翼展的机翼,使已证实的性能包线得到扩大,速度达到485公里/小时,高度达3050米。 1986年8月19日出厂的另一架S-72(NASA741)机上,普通旋翼被西科斯基飞机公司设计的X翼取代。装这种X翼后,该机可以旋翼机方式起飞与悬停,然后转变到以463公里/小时的速度作固定翼方式飞行。但在进行初级阶段的飞行试验时,X翼将被锁在正确的静止位置上,作为定翼机试飞。 1987年11月13日在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作高速滑跑试验时进行了16秒钟的计划前离地飞行。1987年12月2日作了38分钟的第一次飞行(无X翼)。以后又进行了三次飞行。 X翼系统的工作是基于气动力环量控制原理。根据这一原理,在X翼系统的桨毂下面装有一个周期配气阀门,由阀门放出的压缩空气,通过桨毂内的输气管道输向每片具有对称翼型的桨叶,通过互不相通的桨叶前、后缘内的气室,根据桨叶的位置由桨叶的前缘或后缘缝隙喷出,形成气流附壁效应。这样就可以提高X翼以旋翼方式飞行的升力系数和实现X翼的周期变距和总距控制。高速前飞时,X翼通过离合器停转,并锁定在固定翼飞行方式的位置。这时X翼的4片桨叶中的2片桨叶转变为前掠固定翼,另外2片桨叶就转变为后掠固定翼。桨叶中的压缩空气全部由桨叶的后缘缝隙喷出,以形成滚转操纵力距。 X翼验证机装两台T58-GE-10涡轮轴发动机,用来驱动作为旋翼的X翼;一台TF34-GE-400A涡扇发动机,用来在高速前飞时提供推力。 西科斯基飞机公司相信,X翼验证机一旦试验成功,其固定翼将被取消。取消固定机翼的X翼验证机可能安装“可转换”发动机,该发动机既可产生驱动旋翼系统的功率,又可产生高速巡航用的推力。 X翼计划初始合同拨款终了后,西科斯基飞机公司停止了对X翼计划的所有工作,并将S-72X1飞机封存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
S-75 西科斯基飞机公司 概 况 S-75是西科斯基飞机公司研制的“先进复合材料机体计划”的试飞原型机。 美国陆军应用技术研究所于1981年2月25日宣布,已选定西科斯基飞机公司作为陆军“先进复合材料机体计划”(ACAP)合同的两家承包商之一。这项计划的目标是研究、制造并鉴定一种完全复合材料制造的直升机机体。与普通金属结构相比,这种机体重量降低22%,费用减少17%,同时还能满足已制定的耐坠毁、弹伤容限、可*性和维护性方面的军用要求,并能降低雷达信号特征。随后,西科斯基飞机公司得到一项价值1750万美元的合同,按“先进复合材料机体计划”第二阶段要求,制造一架飞行原型机和两架地面试验用机体。这种直升机命名为S-75。S-75直升机的性能超过了“先进复合材料机体计划”的目标要求,其重量降低23%,费用减少了20%。S-75采用复合材料的机体和西科斯基飞机公司S-76直升机所装的动力装置、传动系统和旋翼系统。子承包商是赫尔克里土公司,该公司制造尾锥、尾斜梁和水平安定面。西科斯基飞机公司负责其他部件的制造和总装工作。 1984年7月27日,S-75首次飞行。到1985年3月,规定的37小时飞行试验计划已完成一半。S-75以3842千克的最大起飞重量进行了试飞,速度达到296公里/小时,同时还进行了载荷系数达2.5g的机动飞行。1985年4月之前,试验计划一直在持续进行,以扩大飞行包线,包括高空飞行、自转状态、单发飞行、操纵性和性能评定、振动测量和电磁相容性试验。 图片暂缺!!! S-76“精神”(Spirit)是美国西科斯基飞机公司用本公司经费研制的双发12座全天候通用民用直升机。可用于执行近海支援、商业运输、伤员后送等通用任务。目的是想用这种新的先进民用直升机打入国际市场,以便在世界民用直升机市场中增加西科斯基飞机公司产品的比例。 S-76吸收了该公司UH-60A“黑鹰”直升机动部件的优点,旋翼为SH-60A旋翼的缩小型。S-76易于迅速改装,并适于完成多种空运任务。 1975年1月19日开始研制,1975年2月制出全尺寸样机,1976年5月开始制造原型机,共制造了4架。1977年3月13日原型机首次试飞,1978年11月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型号合格证。1979年2月27日开始交付。 1982年3月1日以后交付的S-76,称为S-76MkⅡ。该型采用了40多项改进技术:安装了新的座舱通风系统,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而不降低直升机性能;改进了主要动力部件并在机身上增开了许多检查口盖。这些新技术改进了直升机的可*性,并简化了维护程序。改进了艾利逊公司250-C30S涡轴发动机,使输出功率增加5%,起飞功率达485千瓦(660轴马力)。由于作了这些改进,1982年2月18日西科斯飞机公司宣布S-76MkⅡ的使用寿命延长两年或1000飞行时小。也可以用S-76MkⅡ飞机上改进的部件组把早期的S-76改装成MkⅡ型机,其大部分结构不用进行更改。 1982年2月18日,西科斯基飞机公司宣布,为把S-76改装成救护型直升机,已研制出3种快速装卸医疗设备,即空中医疗后运系统(AMES);可为两名病人和两名医务人员提供服务的医疗设备;快速装卸单人担架设备和为安装3副担架而提供的设备。另外,S-76还用作更加特殊的民用防御或搜索、营救、救护型直升机。1986年末,西科斯基飞机公司又宣布了一种新的紧急救护布局,其中包括空中救护用的内装备用系统、吸管和电源。目前在美国和加拿大装备了许多用于空中救护的S-76直升机。 1985年春西科斯基飞机公司在S-76上进行了高谐波控制(HHC)系统的试验。此系统可降低S-76的振动水平达90%,改善乘员的舒适性,提高系统可*性和疲劳寿命,增加武器系统的稳定性和减轻重量。80年代期间西科斯基飞机公司还为S-76发展了全复合材料桨毂和桨叶。 S-76有以下型别: S-76 初期全天候通用直升机。1982年3月1日以后逐步改型成S-76MkⅡ型。 S-76MkⅡ 现用生产型通用运输直升机。1982年3月1日开始交付。 S-76A+ 在S-76基础上换装透博梅卡公司“阿赫耶”1S涡轮轴发动机。详见本手册S-76A+。 S-76B 改装普拉特·惠特尼加拿大公司的PT6B-36发动机。详见本手册S-76B。 S-76C 装透博梅卡公司“阿赫耶”1S1涡轮轴发动机。详见本手册S-76C。 S-76通用型 S-76MkⅡ型的一种基本改型,可完成多种任务。复式操纵系统,座舱两侧有滑动舱门。考虑到运货,货舱地板加强。承载能力为9.57千牛/米2(976公斤/米2)。选装设备有:不可收放起落架,低压轮胎,抗坠毁油箱,容量为416升的辅助油箱可放在行李舱中;驾驶员装甲座椅;可拆卸的士兵座椅;货物吊钩;救援绞车;发动机空气粒子分离器和安装担架的装置。菲律宾空军已接收了17架军用S-76通用型直升机,其中12架为AUH-76,用于执行部队运输与后勤支援和伤病员后运任务,2架为搜索与救援型,1架采用装有12名乘员座椅的通用机舱,2架采用装用8名乘员座椅的的机舱。 H-76“鹰” S-76B的军用型,详见本手册H-76“鹰”。 H-76N 海军型,1984年2月西科斯基飞机公司宣布研制。用于反舰侦察和目标瞄准、反潜、水面攻击、搜索与救援以及通用任务,可在护卫舰一级舰船上使用。由于在吊舱中安装费伦第公司的“海浪花”3和MEL“超搜索者”雷达,H-76N可作为超视距瞄准(OTHT)型和反舰型(ASV)直升机使用。反舰型H-76N装2枚英国航宇公司“海鸥”空-面导弹。反潜型装深水声纳,音响处理装置和2枚Mk46或马可尼公司“虹鱼”反潜鱼雷。 H-76N的其他改进有:有自动悬停能力的复式数字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目标信息数据线、战术导航系统、悬停空中加油系统、装在座舱顶棚或旋翼轴上的前视红外系统、电子对抗设备舱、装在尾梁上的金属箔条/红外曳光弹投放器、增加机体距地面或甲板间距的高架式起落架、旋翼桨叶折叠装置以及甲板系留装置等。 H-76N型直升机空重为2812千克,超视距瞄准型最大起飞重量4473千克,反舰型最大起飞重量4968千克、装136千克电子对抗设备吊舱时的H-76N最大起飞重量4754千克。总燃油量是999升。H-76N于1986年中首飞,可选用艾利逊公司250-C34S或普拉特·惠特尼加拿大公司PT6B-36发动机。 S-76“沙多”(SHADOW) 西科斯基飞机公司为美国陆军“综合旋翼机技术”计划试验先进驾驶舱方案,在一架S-76直升机前机身上加装了一个新的单人驾驶舱。这种改装的直升机称作“西科斯基直升机驾驶员工作量先进验证机”,简称“沙多”(SHADOW)。“沙多”装有于1984年夏在一架改进的S-76上首次试验的侧操纵杆和大型机舱弦窗,在作评定驾驶舱能见度对驾驶员工作量和效能的影响试验时,机舱弦窗要部分或全部遮挡住。评定用单人驾驶舱于1985年4月装到S-76“沙多”验证机的前机身上,安定驾驶员和试验操作员位于主舱中,1985年6月24日完成首次飞行。全座舱试验到1986年春开始。目前机上安装的设备有电传侧操纵杆、声控系统、远距续图仪、前视红外仪、带程控符号发生器的平视显示仪、目视耦合头盔显示器和两套带触敏荧光屏的(阴极射线管)显示仪。后来又进行了一些改进,包括:换装大功率发动机,增强动力部件,夜视镜与驾驶舱和认舱相协调,可重新布局的评估座舱和夜间飞行和超低空飞行时的醒目图案。 到1992年3月22日共交付377架民用型,其中包括283架S-76(包括S-76MkⅡ),17架S-76A+,67架S-76B和10架S-76C。
S-76B是西科斯基飞机公司S-76MkⅡ换装普拉特·惠特尼加拿大公司PT6B-36涡轮轴发动机的改型。1983年10月,该公司将PT6B-36发动机安装到S-76B型上,同时也修改了地面试验机体,以完成200小时的地面试验。该试验于1984年4月7日结束。装PT6B-36发动机的第二架S-76B(N3123U)于1984年6月22日开始飞行试验,1985年2月地面试验机也加入了飞行试验。1985年末,S-76B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型号合格证。1987年初获美国联邦航空局A类型号合格证。1987年7月2日开始了为取得英国型号合格证而进行的飞行试验。1988年6月美国联邦航空局批准最大赶快冰重量增加到5307千克。 S-76B装两台716千瓦(973轴马力)普拉特·惠特尼加拿大公司PT6B-36涡轮轴发动机,单台最大连续功率649千瓦(882轴马力),5分钟起飞功率732千瓦(995轴马力),30分钟单台功率771千瓦(1048轴马力),1524米高度,30℃时最大连续功率504千瓦(685轴马力)。标准燃油1064升,辅助燃油208升。 西科斯基飞机公司宣布,由于使用PT6B-36发动机,S-76B型直升机的起飞功率增加48%,因而,该型在高温高原条件下的有用载荷增加51%。PT6B-36发动机使S-76B的最大起飞重量增加635千克,主减速器额定传动功率增加到1118千瓦(1520轴马力)。另外,尾斜梁面积减少15%,重新配置了发动机排气管整流罩。座舱可容纳2名驾驶员和12~13名旅客。 S-76B目前在中国、日本、荷兰、韩国、英国、美国和德国等国使用。1988年1年之内交付了14架S-76B,1990年又交付5架。目前的订货中有2架紧急医疗服务型,装有枢轴安装的多位置主担架、一副担架、供4名医护人员使用的装在导轨上的座椅、前部和后部氧气系统以及在地面工作时接近外部电源的两个开口。 S-76B单价340万美元(1986财年美元值)。
S-76C是美国西科斯基飞机公司在的基础上换装透博梅卡公司“阿赫耶”1S1发动机的改型。1989年6月在巴黎航展上露面。1990年5月18日首次飞行,1991年4月取得美国联邦航空局型号合格证并首次交付。 机体和传动装置与S-76B相似。最初是在最大起飞重量5171千克下取得型号合格证,在同样航程下有效载荷比S-76A增加342千克。为满足英国民用航空局仪表飞行规则要求,S-76C设计成近海支援型可推带12名乘客飞行407公里,或带10名乘客飞行593公里(均为45分钟余油)。 S-76C装两台“阿赫耶”1S1涡轮轴发动机。单台起飞功率539千瓦(733轴马力),2分秒最大应急功率(一发停车)591千瓦(803轴马力),正常巡航功率498千瓦(677轴马力)。标准燃油量1064升。 皇家香港附属空军订购2架S-76C;西班牙空军订购8架,用于仪表飞行训练;苏格兰订购7架于1991年下半年开始交付。 座舱可容纳2名驾驶员和12~13名旅客。
S-80/H-53E是美国西科斯基飞机公司研制的三发重型多用途直升机,是美国海军陆战队CH-53D“种马”(Stallion)的重要发展型。美国军用编号为CH-53E“超种马”(SuperStallion)和MH-53E“海龙”(Sea Dragon)。该机是西方尺寸最大、功率最高的一种直升机。 CH-53E的研究和发展工作始于1971年。1973年,西科斯基飞机公司根据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对重型直升机的要求,决定在CH-53D基础上研制一种三发型。1973年5月,西科斯基飞机公司着手CH-53E发展计划的第一阶段工作,制造两架用于试飞和初步鉴定的原型机。第一架原型机1974年3月1日首次飞行,原型机编号为YCH-53E。但这架原型机后来在一次地面事故中毁坏,试验计划被迫中断,然而试飞的性能数据满足了美国海军的要求。1975年1月24日,第二架原型机投入试飞。根据第一阶段研制计划,第二架原型机用于初步鉴定和试验。第二阶段研制计划于1975年5月开始实施,包括制造静力试验机体和两架预生产型原型机。第一架预生产型原型机于1975年12月8日首次试飞,第二架于1976年3月首次试飞。两架预生产型原型机同时参加飞行试验,到1978年总共试飞1000多小时,包括海上、舰上的使用适应性试验。 1978年批准生产20架CH-53E,1981年6月16日开始交付给美国海军陆战队。到1985年初,西科斯基飞机公司收到CH-53E的订货数为93架,1984年年中的生产速度是每月2架。到1992年财政年度,共收到美国海军陆战队和海军142架CH-53E和46架MH-53E的货款。至1992年共交付1993年、1994年和1995年财政年度每年拨款购买20架H-53。CH-53E的总需要量为177架。 CH-53E“超种马” 美国海军陆战队用CH-53E执行两栖突击任务,运载55名全副武装士兵,运输重型装备和弹药;回收损坏的飞机。美国海军用它作舰上垂直补给(VOD);完成运输任务;运走航空母舰上损坏的飞机。1983年夏,CH-53E开始在地中海地区执行作战任务。到1986年4月止,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CH-53E已累积飞行63000多小时。 西科斯基飞机公司计划进一步改进CH-53E,采用全复合材料的桨毂和新的桨叶。新桨叶用碳纤维大梁代替原来的钛合金大梁,桨尖有35°后掠角和16°上反角。取消了飞行中桨叶检查系统。公司声称,采用新桨尖可使飞机悬停性能提高4%,等于使CH-53E的有用载荷增加1361千克。计划改进的项目还有:全复合材料尾桨叶;电动桨叶折叠机构;采用加大功率的通用电气公司T64-416涡轮轴发动机;欧米加导航系统;近地报警系统;飞行员夜视系统;机内货物搬运系统;采用排气红外抑制系统;导弹报警系统;金属箔条/红外曳光弹干扰物投放器;充氮燃油系统;以及从货舱中给液压系统加油的能力。改进的CH-53E还可能携带用于自卫的空-空导弹。载AIM-9“响尾蛇”导弹的发射试验已在美国海军航空试验中心完成。至1993年1月共交付131架。 1986年6月,西科斯基飞机公司与诺斯罗普公司电子机械分公司合作全面研制CH-53E用的直升机夜视系统(HNVS)。这个系统包括马丁·玛丽埃塔公司的驾驶员夜视系统,霍尼韦尔综合头盔与显示瞄准系统和诺斯罗普公司为贝尔AH-1S代用训练器计划研制的设备。HNVS能使CH-53E在恶劣气象条件下进行夜间低空飞行。1988年装有HNVS的CH-53E开始地面试验,两个月后开始飞行试验。1989年8月,美国海军对HNVS开始作战评定。 MH-53E“海龙” MH-53E是为满足海军航空扫雷(AMCM)直升机的要求而研制的。为了评定这种构型,在1988年公司一架预生产原型机CH-53E(159877)进行了改装,并暂时命名为CH/MH-53E。改型后的这架直升机于1981年12月23日首次飞行。该机在西科斯基飞机公司进行试验之后,又于1982年4月飞到美国海军海防系统中心进行拖曳扫雷设备的动态试验。同月,西科斯基飞机公司宣布从国防部得到一笔价值为3900万美元的合同,继续研制MH-53E。1982年9月,第35架“超种马”作为MH-53E的生产型原型机进行了改装,同时完成了20飞行小时的试验计划。美国国防部计划购买56架MH-53E的生产型原型机进行了改装,同时完成了20飞行小时的试验计划。美国国防部计划购买56架MH-53E。第一架预生产型MH-53E于1983年9月1日首次飞行。1986年春,美国海军MH-12直升机中队对这架MH-53E进行了作战评定试验,已完成约100个飞行小时,包括拖曳所有的航空扫雷设备和空中加油试验。1986年6月26日交付第一架MH-53E。到1991年6月29日,美国海军已接收了29架MH-53E。 MH-53E空重为16482千克。和CH-53E相比,其翼梢浮筒尺寸加大,能多装3785升燃油,改进了液压和电气系统,以及布雷区导航与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包括自动拖曳联接器和自动进入、脱离悬停状态的特性,以提高航空扫雷能力。 S-80E CH-53E的出口型。去掉了旋翼桨叶和尾桨自动折叠系统、可抛油箱、空中加油系统、绞车、通信/导航系统以及其它装置。如果用户需要,可分别作价安装。 S-80M MH-53E的出口型。同样去掉了上述装置。日本政府已拨款购买11架S-80M:1986财政年度购买4架,1987财年2架,1989财年4架,1991财年1架。第一架S-80M-1(8623)在1989年1月13日交付,1989年11月30日交给日本防卫厅。至1990年12月共交付了6架。 CH-53E及MH-53E型直升机1992财年单架购买成本为2436万美元。
S-92是美国西科斯基飞机公司研制的双发中型直升机。1992年3月开始研制,1995年6月在巴黎航展上展出。风险投资伙伴有:日本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7.5%)、中国直升机研究所(2%)、西班牙Gamesa公司(7%)、中国台湾台翔航太工业股份有限公司(6.5%)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4%)。俄罗斯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厂也参与了该项目,但不是一个完全的合作伙伴。其它的供应商还有:GEC-马可尼(故障诊断系统)、汉密尔顿标准公司(自动飞行控制系统)、马丁-贝克飞机公司(座椅)、梅西埃-比加蒂公司(机轮和刹车装置)、Sanders(驾驶舱仪表)及ParkerBertea(伺服机构)。 西科斯基飞机公司负责旋翼、尾桨和传动系统、最后总装及飞行试验;机体的设计和制造大部分由合作伙伴负责,主要分工如下:日本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负责座舱;中国直升机研究所负责垂尾;西班牙Gamesa公司负责座舱内部布局、后机身、尾梁和传动箱;中国台湾台翔航太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驾驶舱;巴西航空工业公司负责翼尖浮筒、起落架和燃油系统。 试验项目包括一架地面试验机体和4架飞行原型机。地面试验机体和首架飞行原型机装1305千瓦CT7-6D发动机。在进行1600小时飞行试验后,将于2000年第三季度取得美国联邦航空条例第29部的适航证。预计2001年交付使用。 当前计划发展下列两种型别: S-92A 民用运输型。 S-92IU 通用型/军用型,装有外吊货钩。 预测在2000年~2019年间,该重量级别的直升机市场需求可达5000架,S-92可占领其中700~760架的市场份额。 项目总费用为6亿美元,单价为1300~1400万美元,目标使用成本为2500美元/小时和0.83美元/座千米。
恩斯特龙480和TH-28 恩斯特龙直升机公司 概 况 “恩斯特龙”480和TH-28是美国恩斯特龙直升机公司研制的3座(TH-28)至5座(480)轻型多用途直升机。1990年2月,在达拉斯举行的直升机协会90国际直升机展览会上首次展出了“恩斯特龙”480,该机是在280FX直升机的基础上的改型,将活塞式发动机改装为艾利逊250涡轮轴发动机,并于1988年12月首次试飞。1989年10月宽机身的480/TH-28原型机首次试飞。1991年12月,第二架480/TH-28(生产型原型机)试飞。1992年9月TH-28取得美国联邦航空局适航证。1993年6月480型取得美国联邦航空局适航证,并于1994年12月取得美国联邦航空局第27款的适航证。 当前主要有下列两个型别: “恩斯特龙”480 5座布局,前后排座位交错排列,使所有位置都能获得较好的视野,很容易改装成用于训练和行政运输的3座布局,或改装成用于运输轻型货物的仅一个驾驶员座椅的布局。 TH-28 主要用于训练和侦察,装有3个抗坠毁座椅,抗坠毁燃油系统。装有大的仪表板,上面装有用于目视飞行训练和仪表飞行训练的两套仪表。训练时可同时训练两名学员。 该机于1994年开始生产,最初交付给欧洲。截至1997年底,已交付27架480/TH-28。目前该机已在下列13个国家取得适航证和作业:比利时、巴西、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日本、南非、瑞士、瑞典、泰国、英国及美国。 480型基本单价为51.5万美元(1998年币值)。
TH-57“海上突击队”员是贝尔-206“喷气突击队员”的一种改型,是美国海军的教练型直升机,美国海军编号为TH-57。 “海上突击队员”有以下3种型别: TH-57A 贝尔206A“喷气突击队员”的改型,共交付40架。装一台艾利逊250-C18涡轮轴发动机,起飞功率236千瓦(321轴马力)。1968年交付给海军,到1982年仍有34架TH-57A留在现役。 TH-57B 新生产的初级教练机,是在贝尔206B“喷气突击队员”Ⅲ基础上的改型。标准机载设备和系统有:17安小时蓄电池、人工配平系统、辅助防撞灯、闭合加油系统、重载飞行时用的滑橇鞋、改进的尾撑、防火系统、闪光航行灯、带全向/定位指示器的伏尔收发报设备、总距杆上的保险起动电门。TH-57B型直升机共订购51架,到1985年12月交付完毕。 TH-57C “海上突击队员”的最新生产型,是在贝尔206B“喷气突击队员”Ⅲ基础上改型的先进仪表教练型直升机。采用初级教练机布局,加装全套红外仪表板、机载搜索设备、环境控制系统、双套电气系统、可抛舱门、旋翼刹车装置、外部货钩。1982年1月时订购量为55架,后来订购总数又追加到89架。全部订货已于1984年12月交付完毕。
|
|
|
|
| 回复支持反对 使用道具举报 |
| |
糖果糖果当前离线- 积分
- 46932
狗仔卡 | 6# 楼主|发表于 2005-6-17 15:45|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阅读模式<<IMG border=0 alt=""src="http://bbs.meyet.com/static/image/smiley/default/titter.gif"smilieid="9">>.Z-5“直五” 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 概 况 Z-5是中国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在前苏联米-4直升机基础上发展的中国的第一种直升机。1958年1月开始仿制,1959年仿制型Z-5原型机试飞。1963年定型并转入批生产。随后,对Z-5进行了大量的发展和改进工作。 重大发展和改进项目有:用金属旋翼桨叶代替了钢梁木结构旋翼桨叶,提高了旋翼的使用寿命和全机的飞行性能;将座舱内活动副油箱改为机身两侧外挂副油箱,增加了座舱的有效空间;在机身地板下增加了一个650毫米×900毫米的大开口,便于吊升或投放货物,同时将手遥绞车改为电动绞车;将3千瓦发电机改为6千瓦发电机;将燃油箱改为薄壁软油箱;固定式氧气设备改为活动式氧气调和,减少了飞机的结构重量;改进了总距-油门操纵把手,在平原地区起飞使用小行程,在高原地区使用大行程,使发动机进气压力显著增加,可保证在1500米高原上正常起飞;在旋翼大梁内充气,并装有压力信号器,能及时发现旋翼大梁裂纹;大大延长了直升机和旋翼的翻修寿命。 通过一系列改进后,Z-5最大平飞速度由185公里/小时提高到210公里/小时;巡航速度由140公里/小时提高到170公里/小时;动升限由5500米提高到6000米。 Z-5是一种多用途直升机,可用于空降、运输、救护、水面救生、地质勘探、护林防火和边境巡逻等。可以昼夜复杂条件下飞行。可运11名全副武装伞扌(超载可运15名)。可载1200千克轻小型装备或货物(超载1550千克)。救护进可运8名担架伤员和1名医护人员。可外部吊运1350千克货物
Z-8“直八” 中国昌河飞机制造厂/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IMG border=0 alt=""src="http://bbs.meyet.com/static/image/smiley/default/titter.gif"smilieid="9">>Z-8是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和中国昌河飞机制造厂研制的中型多用途直升机。原型机于1985年12月首次试飞,第2架原型机于1987年10月试飞。1989年4月8日取得合格证。Z-8是单旋翼带尾桨式直升机,在标准状态下有较大的功率储备,具有飞行性能好、使用寿命长,飞行安全,操纵容易,使用维护方便,应急时可在水面起降等特点。Z-8直升机有广泛的用途。作为民航机,内部宽尚舒适,是理想的民用客机;加装设备后,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服务,如执行地质勘探、测绘、建筑施工、森林灭火和架设高压电缆等任务。也能在高原地区执行边防巡逻、运送货物和通信联络指挥任务,还可作救护机使用。增装(或换装)搜潜、攻潜、反潜机动和作战联络用的全套设备后就成为反潜直升机。 <<IMG border=0 alt=""src="http://bbs.meyet.com/static/image/smiley/default/titter.gif"smilieid="9">> < a href="http://ww2bbs.net/UploadFile/2005-6/2005690283310.jpg"target="_blank" > Z-8是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和中国昌河飞机制造厂研制的中型多用途直升机。原型机于1985年12月首次试飞,第2架原型机于1987年10月试飞。1989年4月8日取得合格证。Z-8是单旋翼带尾桨式直升机,在标准状态下有较大的功率储备,具有飞行性能好、使用寿命长,飞行安全,操纵容易,使用维护方便,应急时可在水面起降等特点。Z-8直升机有广泛的用途。作为民航机,内部宽尚舒适,是理想的民用客机;加装设备后,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服务,如执行地质勘探、测绘、建筑施工、森林灭火和架设高压电缆等任务。也能在高原地区执行边防巡逻、运送货物和通信联络指挥任务,还可作救护机使用。增装(或换装)搜潜、攻潜、反潜机动和作战联络用的全套设备后就成为反潜直升机。 <<IMG border=0 alt=""src="http://bbs.meyet.com/static/image/smiley/default/titter.gif"smilieid="9">>Z-9是中国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按法国的“海豚”SA365N/N1仿制的轻型直升机。1980年7月中法两国签订合同,10月经中国政府正式批准引进专利,在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生产,编号为Z-9。 自1982年1月第一架机装配以来,到1990年底已完成全部生产50架的合同,用户有中国民航等单位。 Z-9的结构重量轻,有效载荷大,巡航速度快,机动性好,操纵灵活,机构部件强度余度大,翻修寿命长。复合材料制成的星形柔性桨毂、旋翼桨叶和尾桨桨叶具有无限帮助,振动小,噪声低,座舱宽敞。 Z-9是一种轻型多用途直升机。基本型14座(包括正、副驾驶员),当装上适当的选装设备时,就可用于人员运输、近海支援、海上救护、空中摄影、海上巡逻、观测渔群和护林防火,还可作舰载飞机使用,可为海上石油开采服务,并可作为专机使用。还可以改装为反坦克型、海上搜索救护型、反潜型、侦察炮校型和通信型等各种军用型。 Z-9型机在设计制造时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具有良好的飞行性能和机动性能。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改装为各种用途的可能,机上设置了42项选装设备的位置。在结构设计上充分注意到各种改装的需要,及适应海上使用的能力。起落架性能和飞行性能的选择都充分注意到军用直升机的要求。因此,经过不大的改装即可满足不同用户对直升机的不同要求。目前生产的型号称Z-9A,它是AS365N的加大功率标准型,该型的部分零部件是由中国制造的。 < /P> <<IMG border=0 alt=""src="http://bbs.meyet.com/static/image/smiley/default/titter.gif"smilieid="9">> < ahref="http://ww2bbs.net/UploadFile/2005-6/20056902913642.jpg"target="_blank" > Z-11是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与昌河飞机工业公司共同研制生产的轻型多用途军民两用型直升机,是我国直升机行业从专利生产、测绘仿制走向自行设计的第一个机种,第一个进行适航取证的直升机机种,也是从开始设计到实现首飞所用时间最短的直升机机种。Z-11在我国直升机飞行史上打破了多项全国记录,它是我国目前出勤率最高的直升机:飞行3700小时、22000个起落、出勤率达85%,夜航7场次、800个起落、飞行120小时、出勤率达100%。2000年元月,该机进行了高寒试飞,创造了我国直升机飞行史上的多个全国第一:空中续航5个多小时;-38℃下续航2小时;一天转场飞行8小时33分、跨越5℃到-38℃温差、飞行1332千米无任何故障;连续两天转场飞行2470千米,跨越七省无任何故障。 1991年1月,批准立项,正式将该型号直升机命名为直十一直升机,代号为“Z-11”,并任命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为总师设计单位,昌河飞机工业公司为总工程师单位。从此,Z-11研制工作全面展开。1996年12月26日首飞。1997年起开始陆续交付使用。Z-11主要用于教练、缉私、边防巡逻、森林防火、交通指挥、地质勘探、医疗救护、旅游观光、公务飞行、通讯、侦察等。该机正副驾驶员各1名,后座可载4名乘员。
AS332“超美洲豹”是原法国航宇公司(现欧洲直升机法国公司)研制的双发多用途运输直升机。它是AS330“美洲豹”的改型,1974年开始设计,1975年6月,这项计划获得法国政府的正式批准。在第一阶段,该公司改装了一架“美洲豹”直升机,在“美洲豹”机体上装两台透博梅卡公司的“马基拉”涡轮轴发动机和大功率的传动系统。这架命名为AS331的试验机于1977年9月5日首次试飞。随后,1978年9月13日,AS332“超美洲豹”的原型机首次试飞,比以前有了更大改进,提高了有效载重和性能,简化了维护,降低了座舱内的噪音水平,减少了在战场上敌方火力攻击下的易损性,提高了飞机坠毁情况下乘员的生存力。 与AS330“美洲豹”比较,AS332“超美洲豹”的机体明显的外形变化是:机头加长;前主轮距和主轮距加大;采用了主起落架为单轮的新着陆装置,可以“下跪”,以减小直升机的外形尺寸,便于舰载存放;增加了一个腹鳍;旋翼桨叶和尾桨桨叶采用了新的效率更高的翼型。 “超美洲豹”原有两种基本型别:AS332B军用型和AS332C民用型。1986年以来生产的“超美洲豹”装上了功率加大的透博梅卡“马基拉”IA1涡轮轴发动机和40千伏安的交流发电机(以前为20千伏安)。 1990年军用型被重新命名为AS532“美洲狮”(Cougar)。AS332“超美洲豹”/AS532“美洲狮”的主要型别如下: AS532UC“美洲狮” 非武装军用型。短机身,可容纳21名士兵和2名空勤人员。加强了座舱地板,地板承压能力14.7千牛/米2(1500公斤/米2)。 AS532UL“美洲豹” 非武装军用型。座舱加长了0.76米。增加了载油量和两个舷窗,可容纳25名士兵和2名空勤人员。 AS532AC“美洲狮” AS532UC的武装型。 AS532AL“美洲狮” AS532UL的武装型。 AS532SC“美洲狮” 海军型。标准机身,带有反潜和攻击海面舰艇设备。尾斜梁可折叠。经过防腐处理。装有“鱼*”式快速着舰系留系统。 AS532MC“美洲狮” 非武装海军型,标准机身,经过防腐处理,可以执行搜索、求援等任务。 AS332L1“超美洲豹” 民用加长型。类似于AS532UL,但可容纳24名乘客。 “超美洲豹”MKⅡ 截止1992年1月,已有405架AS332/AS532销往30多个国家。此外,布里斯托尔直升机公司又订购了31架AS332LS。这种直升机能空纳19名乘客,主要为近海石油平台服务。这种直升机上的特殊装备有:折叠式座椅,后面的大货舱,飞行中的音乐设备,有线广播扩音系统,自动紧急舱门,投入系统和大容量的救生设备。到1989年止,共有60架“超美洲豹”为石油平台的空中作业服务。法国生产的“超美洲豹”于1981年中开始交付使用。目前除在法国生产以外,一些型别在印度尼西亚进行许可证生产,有12架将要在西班牙组装。1986年,“超美洲豹”民用型(AS332L)售价为500万美元,军用型售价为650~725万美元(1986年美元值)。
AS332“超美洲豹”MkⅡ是原法国航宇公司(现欧洲直升机法国公司)在AS332M1“超美洲豹”基础上发展的,这种发展型采用了新的旋翼和尾桨,改善了性能和经济性,两台“马基拉”涡轴式发动机为标准动力装置,主减速器增大了传输功率。旋翼叶略有加长,比原来的桨叶更轻更简单。后机身加长了0.45米。尾桨也增大了尺寸,原有的5片桨叶改为4片。与MkⅠ相比,MkⅡ的有效载荷增大300千克,高速巡航速度增大8~50公里/小时,悬停性能在高度相同时增大500千克载荷,在同样重量下提高500米。 MkⅡ有如下三种型别: AS532U2军用型; AS532A2武装型; AS532L2民用型。 在内部,MkⅡ的后舱隔框后移了0.55米,兵员运送能力从25名增至29名。撤送伤员时可装6副担架、6名伤员座椅和3名陪护人员座椅。民用型的最大载客能力是23名加一名空中服务员。载货空间增大了15%。 1987年2月6日“超美洲豹”MkⅡ首飞。1989年6月英国布里斯托尔直升机公司订购了20架。这批订货1992年4月至1995年4月之间交付使用。 1986年,曾在AS330B“超美洲豹”上装一个较小的“俄耳甫斯Ⅱ”天线,而“超美洲豹”MkⅡ携带“兰花”雷达系统进行试飞。 1989年“超美洲豹”MkⅡ采用“超美洲豹”M1旋翼桨毂和ORB37雷达并在护卫舰上进行了试飞。法国陆军航空兵原打算订购20架装有“兰花”雷达系统的“超美洲豹”MkⅡ,从1996年起交付使用。一架AD532“兰花”系统的原型机于1990年6月飞行,大部分性能已得到验证。但同年8月,出于费用原因,法国政府放弃了这项采购计划。这架原型机于1991年初被送往沙特,在参加海湾战争的法国部队中经历了作战试验。试验的是其简化型未装数据总线,其雷达被称为战区研究直升机侦察雷达。“兰花”雷达系统是一个战场对空观察系统,法国打算在90年代中期将“兰花”雷达系统作为一个空中系统来协调所有的法国地面部队。雷达扫描仪装在直升机后舱下的旋转支架上,在起飞和着陆时,雷达扫描仪向上收回收藏在后机身和尾桨连接处。在运输飞行中,3.5米的天线纵向展开。“兰花”雷达系统有5米长的天线,LCTAR高性能多普勒雷达能探测和准确定位敌后100公里范围内的部队和车辆,而直升机只在敌后50公里范围内3千米高度飞行。
AS350“松鼠”/“单星”和AS550“小狐”是原法国航宇公司(现欧洲直升机法国公司)研制的六座轻型多用途直升机。该机作为“云雀”系列的后继机,在设计时强调使用和维护费用低,以及噪音和振动小。该机大量采用复合材料,采用该公司特有的玻璃钢星形柔性(Starflex)旋翼桨毂,上面带有弹性材料球形限动块和油液弹性频率匹配器。 1973年4月决定制造“松鼠”原型机。第一架原型机(F-WVKH)于1974年6月首次试飞。该机装一台达信·莱康明公司的LTS101涡轮轴发动机。1975年2月14日,装一台透博梅卡公司的“阿赫耶”涡轮轴发动机的第二架原型机(F-WVKI)首次飞行。 装达信·莱康明公司发动机的叫“单星”,仅在北美洲销售。装“阿赫耶”发动机的叫作“松鼠”,在世界其它地区销售。生产的主要型别有以下几种: AS350B“松鼠”基本型。装1台478千瓦(641轴马力)的透博梅卡公司“阿赫耶”I涡轮轴发动机。1977年10月27日获得法国型号合格证。1978年3月开始交付。 AS350B1“松鼠” 高温高原型。装1台510千瓦(693轴马力)的透博梅卡公司“阿赫耶”1D涡轮轴发动机,加大了传动功率,主减速器可吸收的最大输入功率为440千瓦(598轴马力)。采用了双发“双鼠”上的旋翼和尾桨桨叶。1986年1月9日获得法国民航总局型号合格证。 1985年5月14日,一架AS350B1携带2名乘员、在起飞重量为1270千克的情况下,创造了3项E1C级纪录:以2分59.3秒爬升到3000米,以6人54.9秒爬升到6000米,和以13分51.5秒爬升到9000米高度。 AS350B2“松鼠” 装1台546千瓦(732轴马力)“阿赫耶”1D1涡轮轴发动机,加大了传动功率,减速器可吸收的最大功率为440千瓦(590轴马力),采用了最初为“松鼠”2双星发展的宽弦长新翼型旋翼和尾桨叶片。1989年4月26日获得法国民航总局型号合格证。在北美洲称为“超星”。 AS350D“单星” 目前的“单星”MkⅢ,装1台459千瓦(616轴马力)的达信·莱康明公司LTS101-600A-3涡轮轴发动机。其它方面与AS350B2相同。1978年,AS350D“单星”取代了原来的AS350C“单星”,AS350C于1977年12月21日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型号合格证,1978年开始交付。 AS350L1“松鼠” AS350B1的军用型,装“阿赫耶”1D涡轮轴发动机。该型与民用型的区别在于为执行各种任务而采用的基本设备:仪表板、高架起落架、滑动舱门和可以携带武器的能力。备有防弹座椅。AS350L1可执行侦察、观测和火力支援任务。AS350L1于1985年3月首次飞行,1985年10月开始打靶试验,1986年春开始交付。 AS350B3/L3 AS350B的改型,正在研制中,预计1994年取得型号合格证,装1台“阿赫耶”2发动机。AS355型的尾桨和航空电子设备,是EC120计划采用设备的改型,座舱可容纳7人。欧洲直升机法国公司已和休斯训练系统公司组成班子为美国陆军的新训练直升机计划研制这种直升机。 AS550“小狐” (以前的编号为AS350L2)AS350B2的军用型,装“阿赫耶”1D1、涡轮轴发动机,额定功率546千瓦(732轴马力)。标准型有较高的起落架、滑动舱门、仪表板扩大、机身装有加强装甲。其改型有行政型AS550U2,武装型AS550A2,反坦克型AS550C2,海军非武装型AS550M2,海军武装型AS550S2等。 截止1992年5月,AS350“松鼠”/“单星”和AS550“小狐”总订货量为1713架,供55个国家使用,已交付1535架。 AS350B/D“单星”MkⅢ1986年单价约为46.5万美元,AS350B1“松鼠”为52.5万美元,AS350L1“松鼠”为110万美元。
AS355“松鼠”2/“双星”和AS555“小狐”是原法国航宇公司(现欧洲直升机法国公司)研制的轻型多用途直升机,该机许多部件,例如旋翼轴和旋翼桨毂、尾桨桨毂、伺服机构、座舱和着陆装置都和AS350的完全一样,旋翼桨叶和尾桨桨叶也与目前的AS350B2/550相同。它与AS350的主要区别是在动力装置、传动系统、燃油系统和机身结构方面。 AS355的设计工作于1978年底完成。1979年9月28日原型机首次试飞。1980年10月获得法国民航总局的目视飞行型号合格证,1981年1月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型号合格证。 AS355最初的生产型为AS355E和AS355F,AS355E总重2100千克,AS355F总重2300千克。后来发展的主要型别有: AS355F1 AS355F的改进型,主要有3处改进:增加了一个层压调整片,从而加大了尾桨桨叶弦长;把扭矩限制器从2×73%,提高了传输给主减速器的最大功率;增加了一个旋翼超速告警装置。通过这些改进,提高了最大起飞重量和商载。1984年1月以后,该型取代了AS355F。 AS355F2 民用型。适于石油工业公司使用。最大重量提高到2540千克。该型采用了偏航通道载荷补偿器,并且扩展了重心位置极限。AS355F2于1989年9月10日获得法国民航总局的型号合格证。 英国MCALpine直升机公司把AS355F-2发展成用于追捕的“警察双鼠”(Police TwinSquinel)型。这种改型的主要设备有:通用电力公司的热成像摄影机,并带有监视屏幕、“夜太阳”探照灯、扬声器、摄影机和探照灯有较高的清晰度。为了便于空对地观察和照像,以及快速进出机舱,“警察双鼠”装有非标准的滑动舱门。 AS355M 军用型。主要执行战略军事基地的警戒任务和其它支援任务。法国空军正在接收这种型别。单价195万美元(1992年美元值)。
AS355M2 军用型。采用了最新的民用型上面的改进措施。亦可供其它用户使用。该型主要执行侦察、观测和火力支援等任务。由于以尾桨上增加了一个载荷补偿器,使其最大起飞重量提高到2540千克。 AS355N 装两台透博梅卡公司的“阿赫耶”发动机,1989年取得型号合格证,1992年初交付。 1990年1月起,AS355M(“松鼠”2军用型)编号为AS555“小狐”。其型别如下: AS555UN 多用途型。 AS555AN 武装出口和法国空军型(正式称AS355N)。 AS555MN 海军多用途型。 AS555SN 海军武装型。 AS555N 供在小型舰艇(600吨及以下)上使用,执行反潜和打靶任务。机载设备包括:360°本迪克斯/金公司1500雷达、SextanAvionique MK3机载磁探测器、Sextant Nadir MK10导航系统、SFIM85T31三通道自动驾驶仪。武器包括2枚寻的鱼雷,机炮、导弹及火箭。巴西空军有13家AS555,其中11架带武器设备的编号为CH-55,两架要人运输专机编号为VH-55。巴西海军有11架编号H-55直升机。 至1992年中,AS355/555已有32个国家订货484架,已交付524架。AS355在北美市场销售的型别称为“双星”,其它地区销售的称为“松鼠”2。AS355F21986年单价约为110万美元。
AS365F是在AS365N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海军型,有反舰型和反潜型两种。1980年10月13日,沙特阿拉伯政府向法国预订了价值144亿法郎的军事装备,其中包括24架AS365F“海豚”2直升机。头4架装有电器无线电光学公司的ORB32雷达,用于搜索和求援,其余20架用于反海面舰艇,可在护卫舰上和海岸上起降。后来,爱尔兰又订购了5架,装有美国本迪克斯公司的RDRL500搜索雷达,法国测试仪器制造公司的L55自动驾驶仪,CDVL55四轴飞行控制器/耦合器,克鲁泽公司的NadivMkⅡ导航计算机,赛尔日·达索电子公司的CinaB多普勒雷达,克鲁泽公司的ONS200A远距离导航系统和五屏幕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用于渔群侦察,也可以用于从舰艇和海岸起飞进行搜索和救援。 爱尔兰订购的AS365F不装AS15导弹,但可装其它类型的轻型武器。1988年初,法国海军订购了3架搜索救援布局的AS365F,用于执行对停放在甲板上的飞机的警卫任务。智利海军也订购了4架。 AS365F的机载设备和武器都在AS365N的基础上加以改装的。1982年2月22日,改装后的AS365F进行了首次试飞,1982年7月2日生产出第一架AS365F,带有制动钩、搜索雷达、探照灯、独立的导航系统、自动悬停装置/转换耦合器和营救绞车。1983年夏在法国“戴格拉斯”号导弹护航舰和“杜柏尔”号驱逐舰的甲板上完成了着舰试验。在舰艇倾斜12°的情况下,逆风着陆速度为90公里/小时。侧风着陆速度为56公里/小时,顺风着陆速度为10公里/小时。
AS365N是在AS365C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双发民用型直升机。该机于1977年中开始研制,1979年3月31日第一架原型机(F-WZJD)首次试飞,同年6月在巴黎航展上公开展出。第一架生产型(F-WZJJ)除了加大尾翼面积外,还旋翼轴整流罩、发动机整流罩、舱门、传动装置和旋翼桨叶等方面做了改进。1981年4月9日,AS365N的生产型取得了法国民用航空总局的夜航和昼航目视飞行规划型号合格证,同年8月7日取得单驾驶仪表飞行规则型号合格证。1981年11月20日取得美国联邦航空局的A类和B类目视飞行规则型号合格证,随后,于1983年1月又取得仪表飞行规则型号合格证。1982年3月24日,取得日本民航局的单驾驶仪表飞行规则型号合格证。同年年初开始正式交付使用。 AS365N与SA365C的主要区别在于:用可收放的前三点起落架代替了原来的固定后三点式起落架;取消了中央操纵台;增加了座舱容积;重新设计了机头,以便于安装各种雷达;改进了旋翼桨叶;总燃油量由640升增加到1140升,从而使航程显著增加。发动机采用“阿赫耶”IC代替了原来的“阿赫耶”IA。 截至1986年1月1日,共有34个国家订购了362架AS365N和其它各种改型,已交付266架,其中包括美国海岸警卫队订购的用于搜索、救援和攻击海面舰艇的AS366G和AS365F型。 1980年7月中国和法国签订了引进法国AS365N/N1的专利合同,在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生产,编号为Z-9,到1990年底全部完成50架仿制合同。AS365F单价为200万美元(1987年美元值)。
< /P> | 世界, 直升机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空间腾讯微博腾讯朋友收藏0转播分享淘帖0支持0反对0相关帖子 |
|
| 回复 使用道具举报 |
| |
糖果糖果当前离线- 积分
- 46932
狗仔卡 | 7# 楼主|发表于 2005-6-17 15:48|只看该作者AS365N2是AS365N的最新生产型。与AS365N相比,AS365N2改进了发动机,并装有11片碳纤维桨叶涵道尾桨。 AS365N2为航空医务型,2名飞行机组成员。该型有两种内部布局:特种护理布局,可载2名病员,客舱两侧各有一副担架,中间坐医生、放医疗设备,其中一副担架可换成2名坐姿病员的座位;救护布局,客舱两侧各有两副担架,一副在另一副之上,中间坐医生。或者一侧放两副担架,另一侧坐4个人和1名医生。这两种布局有180°开启的后舱门供装卸担架使用。 AS365N2于1989年11月取得法国的目视飞行规则和仪表飞行规则型号合格证。AS365N2的特点是装改进了的“阿赫耶”IC2涡轮轴发动机,改进了齿轮箱,最大起飞重量增加了150千克,重新设计了客舱门,内部布局改善了,可选装电子飞行仪表系统。 1990年末第一架AS365N2交付使用,当时它的总订货数已达67架。 原法国航宇公司(现欧洲直升机法国公司)计划1993年为AS365N3取得型号合格证。AS365N3将装“阿赫耶”2型发动机,5桨叶旋翼和涵道风扇尾桨。 截至1992年1月1日,共有44个国家订购了557架AS365和366的各种改型,共交付475架。已交付的直升机中包括美国海岸警卫队订购的用于搜索、救援和攻击海面舰艇的AS366G和AS565SA/AS15TT及中国正在仿制生产的Z-9。AS365N2单价475万美元。下面的设计特点指的是AS365N2,但一般也适用于所有其它型别。
AS366G是原法国航宇公司(现欧洲直升机法国公司)在AS365N基础上发展的美国海岸警卫队型。美国海岸警卫队的编号为HH-65A“海豚”。在1979年巴黎航空展览会上,法国航宇公司宣布AS366G直升机在美国海岸警卫队的18个岸上基地和破冰船上起降执行短程回收任务竞争中赢得了最后胜利。美国海岸警卫队已签订了订购99架AS366G的合同。该机与AS365N基本类似。美国制造的发动机和设备占该机总成本约60%。 AS366G装两台达信·莱康明公司的LTS101-750A-1涡轴发动机,单台功率507千瓦(680轴马力)。卢卡斯公司SDS300全功能数字式电子控制系统。该机通常有3名机组人员(驾驶员、副驾驶员和空中绞车操作员)。柯林斯公司生产的先进的通讯、导航和全天候搜索设备。通讯设备除复式特高频、甚高频收发机、单独的特高频/调频和高频系统外,还有可将飞机位置、航迹、地面速度、风向、风速和燃油状态等数据传输到舰船或者岸上基地去的数据自动传输用的数据总线。机头装有前视红外传感器,以利于坏天气、夜间或高海情下的救援工作。主要设计特点是:自动飞行操纵系统具有软故障特性(不致引起直升机运动参数或姿态发生急剧变化的故障特性);在直升机悬停时全向空速系统能提供所需信息;充气浮囊在5级海情状况仍可有效使用。 第一架AS366G于1980年7月23日首次飞行。1982年7月20日取得型号合格证。和AS365/565一样,AS366G的垂尾和涵道风扇尾桨尺寸加大,编号为AS366G-1。1984年11月19日开始交付,1989年4月24日交付完毕。1985年9月20日成功地完成第一次救生任务。1985年,以色列防卫部队采购了2架前美国海岸警卫队试验用的AS366并进行了为期18个月的评价。1987年完成了全部评价工作,但向法国航宇公司再购买20架HH-65A标准型的计划并没有付诸实施。
AS565“黑豹”(Panther)(海军型) 欧洲直升机法国公司 概 况 AS565“黑豹”海军型是原法国航宇公司(现欧洲直升机法国公司)在“海豚”2基础上为海军研制的多用途军用直升机。以前编号为AS565F,1990年1月重新编号为AS565SA武装型,用于反舰反潜;AS565MA非武装型,主要用于搜索救援和海上侦察。 反舰反潜型AS565SA装有Agrion公司的定位雷达,该雷达装在机头内部的滚转稳定轴上,扫描范围360°。15枚AS.15TT雷达制导导弹装在机身两侧承力支架上。机载磁性探测器(MAD)装在后机身左侧。AS.15TT导弹射程大于15公里。载AS.15TT的AS565SA除定位并攻击敌舰外,还可用于海岸侦察和舰艇护航任务,并能为从岸上基地或舰艇发射的远程反舰导弹提供超地平线目标指示。 海上侦察、搜索和救援型AS565MA直升机装有救援绞车、海上搜索雷达、自备导航系统和自动悬停过渡耦合器。所有型号都可装鱼*安全系统,以帮助它们在小型舰艇甲板上起降。 AS565MA正常机组有2名成员,可载10名旅客,装有2台透博梅卡公司的“阿赫耶”IM1涡轮轴发动机,单台起飞功率558千瓦(758轴马力),最大连续功率487千瓦(662轴马力)。标准燃油容量1135升,一个辅助油箱,容量180升。与AS365N2一样,AS565具有一副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11片桨叶的涵道尾桨,以改善悬停性能,尤其是在有侧风袭击的恶劣气候条件下的悬停性能。
SA315B“美洲驼”是原法国航宇公司(现欧洲直升机法国公司)生产的单发轻型多用途直升机,适于完成高原地区运输、联络、观察、通信、照相、救护、救援、农田灭虫、施肥和森林灭火及伐木等任务。SA315B“美洲驼”最初是为满足印度武装力量的要求于1968年末开始设计的。原型机于1969年3月17日首次试飞。1970年9月30日获得法国型号合格证,1972年2月25日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型号合格证。“美洲驼”综合了“云雀”Ⅱ和“云雀”Ⅲ的特点,其机体结构是“云雀”Ⅱ的,但略有加强;其动部件,包括“阿都斯特”发动机和旋翼系统,都是“云雀”Ⅲ的。 1969年,在喜马拉雅山作飞行表演时,“美洲驼”载两名乘员和140千克燃油分行了在7500米高山上起飞和着陆的纪录。1972年6月21日,“美洲驼”创造了12422米直升机绝对飞行高度纪录。生产型“美洲驼”可以在2500米以上的高度运输1135千克的外挂载荷。在执行农业任务时,“美洲驼”可装上喷雾器和一个容量为1135升的机腹容器。这个容器配备了应急电气倾卸系统。 到1988年3月1日止,已经有407架“美洲驼”销售到世界31个国家。早已停止生产。“美洲驼”除了在原法国航宇公司制造以外,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还买了“美洲驼”的生产专利,为印度军方生产的型号改名为“印度豹”(Cheetah),至1990-91年已交付150多架。在巴西由巴西直升机公司装配的“美洲驼”改名为“加维奥”(Gaviao)。 SA315B“美洲驼”1986年单价为59万美元。
“云雀”Ⅲ是原法国航宇公司(现欧洲直升机法国公司)在“云雀”Ⅱ基础上发展的轻型多用途直升机。主要用于战术运输、飞行吊车(载重750千克)和撤退伤员等。 “云雀”Ⅲ有两个系列:SA316和SA319B。 SA316 于1959年2月28日首次飞行。装“阿都斯特”涡轮轴发动机。1961年开始批生产。1969年末以前交坟的称SE-3160。1970年开始交付的称SA316B,装一台“阿都斯特”ⅢB涡轮轴发动机,较SE-3160有较大的有效载荷和起飞总重,传动系统也加强了。1972年起开始生产SA316C,以取代SA316B。C型装“阿都斯特”ⅢD发动机。 SA319B 是直接从SA316C发展而来的。原型机于1967年完成,1971年投入生产。它与SA316C的主要区别是采用“阿斯泰阻”ⅩⅣ涡轮轴发动机。这一发动机热效率增加了,耗油率减少25%。 到1985年5月1日止,法国共生产了1455架“云雀”Ⅲ交付给世界上74个国家的军、民用户。罗马尼亚生产了230架。“云雀”Ⅲ在法国、罗马尼亚已经停产,但在印度还在继续生产。印度已生产了300架。
SA321“超黄蜂”(Super Frelon) 国营航宇工业公司 概 况 SA321“超黄蜂”是法国国营航宇工业公司研制的三发中型多用途直升机,是由SA3200“黄蜂”直升机发展而来的。 在“超黄蜂”的研制过程中,特别是在旋翼系统设计、制造和试验工作中曾得到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的帮助,主减速器由意大利菲亚特公司提供。 “超黄蜂”是根据法国军方的要求于1960年开始研制的。第一架原型机为部队运输型,于1962年12月7日首次试飞。1963年7月,这架直升机创造了好几项直升机世界记录。第二架原型机为海军型,主起落架支柱上带有稳定浮筒,于1963年5月28日首次试飞。随后,又制造了4架预生产型。 “超黄蜂”直升机自1966年开始交付到1980年停产,一共生产了105架,其中包括两架原型机和4架预生产型机。SA321“超黄蜂”直升机1979年单价为650万美元。 “超黄蜂”直升机能执行多种任务,如运输、撤退伤员、搜索、救援、海岸警戒、反潜、扫雷、布雷等。“超黄蜂”发展了以下几种型别: SA321F 客货型。客运时可载客34~37人,也可选用8、11、14、17、23、26座布局;作为货运型,座舱内的客运设备可迅速拆除,机身两侧各有一个大的流线型密封行李舱,必要时可在水上降落。原型机按美国联邦航空局FAR29条例设计,于1967年4月7日首次试飞。先后于1968年6月27日和8月29日获得法国民用航空总局和美国联邦航空局的适航证。 SA321G 反潜型。该型装有侧向稳定浮筒、海上飞行和反潜用的导航、探测和定位装置,以及反潜武器。该型是“超黄蜂”系列中首先投入生产的型别。第一架SA321G于1965年11月30日首次飞行,1966年初开始交付。 SA321H 空军和陆军型。机身下部两侧没有稳定浮筒或外部整流罩。没有安装除冰装置。 SA321Ja 通用和公共运输型。主要用于运输人员和货物。用于客运时,可载27~30名乘客;用于救护伤员时,可装三副担架和21个座椅,也可装15副担架和一个医务人员用的座椅;搜索救援时,机上可装一个承载能力为275千克的起重绞车。货物吊索上可以吊挂5000千克外挂载荷飞行50公里。SA321Ja原型机于1967年7月6日首次试飞。1971年12月获得法国适航证。 图片暂缺!!! “海豚”是原法国航宇公司(现欧洲直升机法国公司)研制的单桨式多用途直升机。“海豚”有单发和双发型两种。单发型有SA360和SA361。双发型有AS365C、AS365N、AS365M、AS365F和AS366G等。 “海豚”系列直升机中,最早研制的是SA360,是作为“云雀”Ⅲ的后继机研制的。主要用于军民用运输和救护等。1968~1969年间,航宇公司开始考虑设计方案,设计要求是性能好、适应性强、经济、简单、舒适。1970年中正式决定研制。为节省研制费用,仅制造了两架原型机,分别于1972年6月和1973年1月首次试飞。两架共飞行约600小时,发动机-传动系统-旋翼共进行了1750小时寿命试验,试验中未发生任何地面共振现象。 1973年5月,第一架原型机创造了3项世界速度纪录:在载8人和飞行1小时油量的条件下,100公里闭合航线速度299公里/小时;3公里航线速度312公里/小时;15公里航线速度303公里/小时。 SA360C是最早研制的单发普通通用直升机。其中第一架原型机装一台730.8千瓦(993.6轴马力)的透博梅卡公司“阿斯泰阻”XVI涡轮轴发动机,在180次飞行后,改装782.9千瓦(1064.6轴马力)的“阿斯泰阻”XVⅢA。SA360C的第一架生产型于1975年4月首次试飞,同年12月取得法国民用航空总局型号合格证。1976年3月取得美国联邦航空局型号合格证。1976年开始交付。
SA361H/HCL“海豚”(Dauphin) 欧洲直升机法国公司 概 况 SH361H/HCL是SA360的武装型,主要用于反坦克。该机类似于SA360,但装一台1044千瓦(1419.5轴马力)的透博梅卡公司“阿斯泰阻”XXB涡轮轴发动机和星形柔性桨毂。该机在执行反坦克任务时可带8枚“霍特”导弹;执行区域压制时,可装20毫米机炮、火箭和7.62毫米机枪;运输时,可运送8~10名突击队员。 1978年5月成功地进行了导弹发射试验。机头安装了前视红外系统。据说,这种直升机具有很好的反坦克能力。
图片暂缺!!! SA365M“黑豹”是法国国营航宇工业公司在“海豚”2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用途军用型。原型机F-WZJV于1984年2月29日首次试飞,后来做了一些重大的改进,并于1986年4月30日首次公开展出“黑豹”的生产型。1986年10月完成武器匹配和发射试验,1988年开始交付。 “黑豹”的机体结构基本上类似于SA365N,但它大大加强了在作战地域的生存能力,仅在动部件上采用了复合材料。机身结构采用复合材料的比例增加了15%,座舱座椅为防弹座椅。“黑豹”生产型的飞行控制伺服系统和发动机控制系统也将具备同样的防护能力。这种直升机还具有其它一些特点,如电缆剪、自封油箱和余度液压系统。预计主减速器在滑油用完后仍可继续工作。 在坠毁安全性方面也给予了很大的重视,座舱座椅可承受15g重力加速度,整个基本机体设计成可经受得住在最大起飞重量条件下,以7米/秒的垂直下降速度碰撞,燃油系统能经受得住14米/秒坠落速度的碰撞。 “黑豹”装有两台透博梅卡公司的TM333-1M涡轮轴发动机,每台功率680千瓦(925轴马力)。延用SA365F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涵道尾桨。为降低红外辐射信号,机体涂以低红外反射的涂料,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首先和环绕的冷空气混合,然后朝上喷出。通过直升机上的复合结构和特殊的涂料,其噪音水平很低,雷达反射信号减少到了最低限度。为使座舱适应贴地飞行,采用了夜视目镜,从而使直升机在实际上可以进行夜航。设备有雷达警报接收机,红外干扰器和干扰物投放器。 “黑豹”是一种高速突击运输直升机,在作战半径为400公里的范围内可运送两名机组人员和8~10名士兵,或者在11公里作战半径范围每小时运送60名士兵。机身两侧的外挂架各携带22枚68毫米火箭弹,一个可装19枚70毫米火箭弹的发射装置。或一个装有180发炮弹的20毫米机炮舱,可执行连续3小时的近距离支援任务。可携带4枚由安装在座舱顶部的“维维阿娜”稳定瞄准具控制的“霍特”导弹,执行3小时昼间或夜间反坦克任务。与定翼机或其它直升机作战,可携带20毫米机炮,或4枚马特拉公司的“密斯塔尔”红外制导空对空导弹。次要任务有:武装侦察、非武装侦察、电子战、目标指示、空中指挥、搜索救援、伤员后撤(四副担架)和外吊1600千克货物运输。
BO105是原德国伯尔科夫公司(后并入原MBB公司,现并入欧洲直升机德国公司)研制的轻型多用途直升机。其主要特点是采用只有变距铰的刚性旋翼,钛合金桨毂,挠性玻璃钢桨叶。这是第一次在生产型直升机上采用玻璃钢桨叶和只有变距铰的桨毂。1962年,该公司根据对民用市场、军用要求、技术发展趋势和该公司自己的技术水平的调查研究,提出了研究这种直升机的计划。 其技术要求是:5个座位,供军用和民用;高的剩余功率,以保证在高温高原地区使用时有较大的有效载重;采用双发;机动性比一般直升机有所改善;机身内部空间能安装两副标准的担架并搭载一名护士;维护要求低,无油脂润滑,润滑油及其滑油量指示表数量最少。若可能的话,则把各分系统(即液压系统、发动机和其传动系统的滑油系统、电气系统)分别做成一体;具有发展仪表飞行型的潜力。 BO105于1962年7月开始初步设计,1963年开始风洞试验,1964年开始试制3架原型机。在原型机试飞以前,原MBB公司除对新研制的旋翼进行广泛的风洞试验、结构试验和旋翼试验塔试验外,还与法国当时的南方航空公司(后并入法国航宇公司)进行合作,在一架“云雀”Ⅱ直升机上进行了刚性旋翼试飞。为了保证安全,在1966年试飞的第一架原型机上没有装刚性旋翼,而采用了普通旋翼和两台艾利逊公司250-C18涡轮轴发动机。这架原型机后因发生地面共振而损坏。第二架原型机于1967年2月16日试飞。第三架原型机于1967年12月20日试飞,改装两台MAN涡轮轴发动机公司6022型涡轮轴发动机。1970年春,采用了该公司自己设计的前缘下垂桨叶,翼型为后缘修形的NACA23012翼型,从而改善了铰链操纵力矩。 BO 105也可在海上使用,可在很小的舰船上起落。在波涛汹涌的北海上,在一艘排水量只有170吨的小巡逻艇上,BO105曾顺利地完成了安全起飞和降落试验。艇上降落平台只有5米×6米大。 装两台艾利逊公司250-C20发动机的预生产型于1971年1月11日首次飞行。截止1992年1月,BO105各种型号总共交付了1300架,使用地区有5大洲39个国家。 1970年以来,装艾利逊公司250-C18和-20发动机的BO105先后取得了德国、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意大利的型号合格证。 BO105C、B、S型的单价为100万美元(1986年估计值),LS型的单价为125万美元(估计值、1986财年美元值)。 BO 105有下述批生产型和为特种计划制造的型别: BO 105C 最初的标准生产型,装两台294千瓦(400轴马力)的艾利逊公司250-C20涡轮轴发动机。 BO105CB 1975年以来的标准生产型,装两台艾利逊公司250-C20B发动机。工作温度范围为-45℃~+54℃。1976年11月获得型号合格证。1979年6月,西班牙国防部签订了60架BO105CB的合同(18架用于武装侦察,14架用于观测,28架用于反坦克),其中57架在西班牙装配,部分零部件由西班牙航空制造公司制造。1984年7月,瑞典采购局订购了20架BO105CB,供瑞典陆军反坦克用。墨西哥海军订购了12架。1987年初开始交付,1989年9月交付完毕。 BO 105D 供给英国的BO 105C的改型,设备有所变更。 BO 105FLISI 以高效能的或遥控方式试验自动飞行操纵系统的飞行模拟器。 BO105HGH 高速试验机。飞行速度超400公里/小时。这种型号用作刚性旋翼和先进技术部件在大前飞速度下的飞行试验台。 BO105P(PAH-1) 反坦克型。外挂架可带6枚“霍特”导弹,或4枚BGM-71“陶”式导弹。在副驾驶员位置上方有一稳定的瞄准具。生产了两架原型机。德国政府批准为其陆军购买212架,1979年9月开始交付,1984年交付完毕。该型采用了功率加大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加强了机身结构,采用了辛格公司AN/ASN-128多普勒导航系统。 从1990年起,原MBB公司(现欧洲直升机德国公司)对德国现役中的209架PAH-1实施分两个阶段的改装计划。改装后的PAH-1装有新的旋翼系统、“霍特”2导弹或数字式制导导弹、轻型发射装置和火箭。起飞重量由2400千克提高到2500千克。载荷能力增加180千克。驾驶员和炮手的夜视系统实现一体化。 BO 105PELOPS 工作系统试验机。 BO105CBS 5座的行政型和6座的高密度型。机身加长了0.25米,机身两侧后舱门各增加了一个小舷窗。该型于1979年投入使用,MBB公司以“双喷气”Ⅱ(TwinJetⅡ)的名字在美国销售,1983年初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型号合格证,该型需2名驾驶员驾驶,装有雷达及远程无线电导航系统,但没装增稳系统。1985年4月,瑞典采购局订购了4架,装有红外搜索和救援设备,供瑞典空军使用。所有这4架直升机都已于1985年末和1986年初交付。 BO105L 用于载重运输,装两台艾利逊公司250-C28发动机并加大了传动系统功率,提高了高温高原性能。1979年3月底首次试飞。1979年6月在33届巴黎航空展览会上展出。 BO105M(VBH) 德国陆军的联络和轻型观察直升机。德国政府批准生产227架,以代替现用的“云雀”Ⅱ。该机采用了功率加大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1979年9月开始交付,截止1984年已交付100架,已停产。 BO105LS 装两台功率更大的艾利逊公司250-C28C涡轮轴发动机。1984年在德国生产了5架预生产型。1985年起在加拿大生产。至1991年1月共交付30架。
BO108是原德国MBB公司(现欧洲直升机德国公司)自行研制的新一代轻型多用途直升机。计划于1994年获得型号合格证,1995年开始交付使用。最初生产型将采用透博梅卡公司的TM319-1B发动机,加拿大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PW206B也有可能被选用。BO108将符合美国联邦航空条例29部A类条款。1988年10月15日,装两台艾利逊公司250-C20R发动机的第一架原型机首次试飞。 BO108的新特点包括:无铰、无轴承旋翼,带特别吸振器且结构紧凑的传动系统,很低的气动阻力,复合材料结构,先进的仪表飞行用电子和控制系统等。BO108追求的设计目标是采用高效费比增稳系统来实现按单驾驶仪表飞行规则飞行,通过采用一些方法来简化维护过程(包括采用诊断系统),降低直接使用成本(比BO105降低25%),和全寿命费用。 由于BO 108直升机有较好的气动特性,其直接使用成本将得到很大的改善。风洞实验表明,BO 108机身的阻力比BO105机身的阻力降低了30%,这是因为BO108采用了5°的旋翼安装角(在巡航飞行时能使机身保持水平),从而大大优化了机头和尾部结构,在不增大迎风面积的情况下增加了有效空间(增加了机舱内部高度、宽度和货舱容积,增加了机舱内部载油量和设备空间)。所有的主要动部件都有3000小时平均维修间隔时间。 至1989年3月底,第一架BO108原型机完成了基本试飞。接着扩大试飞范围,并于1990年底对采用无轴承全复合材料尾桨系统的直升机进行了试飞。装两台透博梅卡公司TM319-1B发动机的第二架原型机于1991年春季试飞。第二架原型机装单驾驶仪表飞行系统,机身加长了0.15米,座舱内部宽度增加了0.10米,最大起飞重量增加到2500千克。
ALH(先进轻型直升机)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在原德国MBB公司(现欧洲直升机德国公司)的协助下研制的单旋翼带尾桨的轻型直升机。 为满足印度空军和海军要求,从70年代中期印度就开始通用/攻击直升机的设计,与法国航宇公司开展了技术合作,并作了大量的设计研究,后来由于单发方案不能满足要求,到了高级设计阶段就放弃了。意大利阿古斯特公司、英国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也都先后参与了先进轻型直升机计划的竞争。最后原德国MBB公司在竞争中取胜。1984年7月,印度政府和原德国MBB公司签定了一项研制先进的装有两台涡轮轴发动机的轻型直升机合同。根据合同要求,这种先进轻型直升机首先必须满足印度政府提出的战术要求。预计,印度陆军和海岸警卫队大约会订购200架这种直升机。先进轻型直升机技术设计阶段于1984年11月1日开始,1987年完成了全尺寸工程模型,现在正在制造5架原型机。 先进轻型直升机的基本型由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和原MBB公司联合研制。原MBB公司在设计、研制和生产准备工作中提供各种支援,同时选派40名设计人员帮助工作。印度政府准备在班加罗尔生产这种直升机。先进轻型直升机将用于通信联络、作战、陆上和海上侦察、运送伤员、救援、运货和训练。海军型将用于反潜、搜索与攻击,以及海上垂直补给。
“山猫”是装有两台涡轮轴发动机的多用途直升机,是英、法合作生产的3种直升机(“美洲豹”、“小羚羊”和“山猫”)之一。合作协议于1967年2月提出,1968年4月2日批准。英国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负责“山猫”的设计领导工作。 “山猫”共制造了13架原型机,第一架原型机于1971年3月21日首次试飞。 1974年初,“山猫”开始批生产,由英国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和法国航宇公司(现欧洲直升机法国公司)分担,英国占70%,法国占30%。法国航宇公司向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提供桨毂、尾桨、桨叶、短翼(海军型)、座舱结构和机身尾段。 “山猫”主要有以下型别: “山猫”AH.Mk1 英国陆军通用型。用于执行战术部队运输、后勤支援、为部队运输直升机武装护航、反坦克、搜索和救援、伤员撤退、侦察和指挥等任务。其特点是速度快、机动灵活、易于操纵和维护。总共生产了113架,第一架生产型于1977年2月1日首次飞行。已于1984年2月全部交付。其中107架至1991年1月仍在服役,有些已改装成AH.Mk7。 “山猫”HAS.Mk2 英国皇家海军型。是采用最新技术的双发高性能全天候直升机,是专门为满足各国海军希望要一种能在小型舰只上起落,重量轻的反潜和反海面舰只直升机的愿望而设计的。费伦第公司的“海上喷雾器”搜索和跟踪雷达装在改装的机头内。能执行反潜识别和攻击,对水面舰只搜索和攻击,搜索和救援,侦察,部队运送,火力支援,通信和舰队联络,以及垂直补给等任务。总共交付60架。第一架生产型于1976年2月10日首次飞行。1977年12月第一架皇家海军型直升机在702中队圆满完成了飞行试验。该型能携带“海鸥”反舰导弹。至1985年末,皇家海军修理厂将全部53架HAS.Mk2机改装成Mk3标准型,至1989年全部改装完毕。 “山猫”HAS.Mk2(FN) 法国海军型。大体上与英国皇家海军型相同,但装有更先进的目标探测设备。1978年初订货量为26架,1980年交付完毕。 “山猫”HAS.Mk3 发动机功率加大的英国皇家海军型。装两台罗耳斯·罗伊斯公司的“宝石”41-1涡轮轴发动机,单台功率为835千瓦(1139轴马力)。1982年3月交付20架,为福克兰群岛战争补充了3架,1985年4月已全部交付完毕。 “山猫”HAS.Mk3S 英国皇家海军型。1987年10月12日首飞。1987年11月至1988年11月间交付了11架。从1989年4月起由HAS.Mk3改装了23架。安装无线电台和其它简单的项目,是HAS.Mk8改型项目的第一阶段。至1991年1月,英国皇家海军有25架HAS.Mk3S在服役。 “山猫”HAS.Mk3GM 英国皇家海军型。该型由HAS.Mk3改装而成,作为阿拉伯海湾巡逻用。共改装18架,装有更有效的冷却系统。至1991年1月,有16架HAS.Mk3S在服役。 “山猫”HAS.Mk3CTS 英国皇家海军型。原型机于1989年1月25日试飞。是HAS.Mk8项目的第二阶段。装有RAMS4000中央战术系统。机头两侧装有浮囊。从1989年4月开始交付,至1991年1月共交付6架。 “山猫”Mk4 法国海军型。1980年5月法国海军订购了第二批14架。该型装功率大的“宝石”41-1发动机和主减速器,使该型的总重达到4763千克。1982年4月28日开始交付,至1983年9月交付完毕。 “山猫”AH.Mk5 装有更大功率发动机的英国陆军型。与AH.Mk1相似,总重为4535千克。有两架试验机(ZD285和ZD559)。陆军航空兵订购9架AH.Mk5。1985年2月23日第一架样机试飞,用作试验发动机的试验机。皇家航空研究院1989年在ZD285机上装了先进的MIL-STD-1553B数据总线进行试验台试验,硬件由STC公司提供。在ZD559机上装压力传感器,以支持“山猫”的先进控制技术计划,计划用主动控制技术装备“山猫”,预计采用ETPS公司的ZD560型设备,使“山猫”成为世界上第一种真正的电传操纵系统的直升机。 “山猫”AH.Mk7 大功率的英国陆军型。该型为满足GSR3947要求而设计,与AH.Mk5相似,但系统有改进,尾桨转向相反,采用复合材料尾桨桨叶,总重为4876千克。该型的大功率尾桨,使噪音减小,并改善了大载重时的悬停时间。8架是由AH.Mk5改装的。订购了13架。第一架AH.Mk7于1985年11月7日试飞。1987年7月第11架交付。 “山猫”Mk1到Mk7的改型是在皇家海军修理厂进行的。自1989年初开始在Mk7型上加装了盒式排气扩散段。 “山猫”HAS.Mk8 目前研制中的皇家海军型。与出口型“超山猫”相同。该型装有被动识别系统。最大起飞重量增加到5125千克。改进了尾桨控制。采用了英国实验旋翼系统计划的复合材料旋翼桨叶和雷科尔公司的RAMS4000中央战术系统。目前选择的“海浪”Mk1雷达改变了位置,原先的雷达位置用来安装GEC公司的“海猫头鹰”热成像仪。此外,还装有MIR-2电子信号监控设备。 改装3架“山猫”Mk3参与Mk8的研制计划。这3架改装机中,一架作为战术系统试验台,于1989年1月25日试飞,第二架于同年3月30日试飞,其上安装了热成像仪的实体模型和下雷达罩。第三架装Mk8的电子设备。 Mk8的第3阶段于1992年开始,装有“海猫头鹰”热成像仪、CAE公司的磁探器、更先进的雷达和导航设备、采用英国实验旋翼系统计划的复合材料旋翼桨叶和反转尾桨。 “山猫”AH.Mk9 英国陆军航空兵型。该型与出口型“战场山猫”相同。装有轮式起落架,最大起飞重量达5125千克。此外还装有先进技术的复合材料旋翼桨叶,标准的排气管扩散段。不带“陶式”导弹。由公司研制的改型样机于1989年11月29日首次试飞。1987年订购16架,1991年开始交付,有8架是由Mk1改型的。 至1992年6月1日,“山猫”共生产了364架,包括2架试验机,但不包括13架样机。总共订购380架,1992年“山猫”单价为200万英镑。
“托纳尔”(Tonal) 意大利阿古斯特公司 荷兰福克公司 英国韦斯特兰公司 西班牙航空制造公司 概 况 “托纳尔”是由意大利、英国、荷兰和西班牙等四国联合研制的军用直升机。“托纳尔”将以原意大利阿古斯特公司制造的A129“猫鼬”为原准机,也是A129直升机3种可能的发展型(“托纳尔”、海军型和轻型武装直升机)中的第一种。它是一种满足意大利、英国、荷兰和西班牙陆军要求的多用途直升机。 1986年9月4日,阿古斯特公司,韦斯特兰公司,福克公司和西班牙航空制造公司在意大利建立了一个新的联合欧洲直升机公司,以实施“托纳尔”的技术和研制费用的研究。各公司所占股份如下:阿古斯特公司38%,韦斯特兰公司38%,福克公司19%,西班牙航空制造公司5%。预计“托纳尔”的型别有:空对空型、侦察型和反坦克型。 反坦克型“托纳尔”将装备欧洲导弹公司的“特利加特”(Trigat)导弹,该型或者装一台罗耳斯·罗伊斯公司和透博梅卡公司联合研制的RTM322涡轮轴发动机,或者为双发型,装两台GEMMk1004发动机。 “托纳尔”的海军型机头装一部雷达,装备两枚“火星”Mk2或4枚“海鸥”反舰导弹。执行海上支援任务时,装备火箭弹发射器、“幼畜”导弹或“陶”式导弹。 “托纳尔”的轻型战术支援型(LBH),该型由A129“猫鼬”的旋翼系统、动力装置和起落架以及一个全新设计的较宽的机身组成,机内可容纳两个并列的驾驶员座椅、8名士兵或6副担架和两名医护人员。在机头下可安装炮塔。装有承载能力为272千克的绞车。翼下挂架上可以装机炮吊舱或火箭弹发射器。 预计,“托纳尔”直升机将从1990年起开始交付,意大利、英国、荷兰和西班牙四国的总需求量可达350~425架。1986年估计单价为600万美元。
图片暂缺! BK117是原德国MBB公司(现欧洲直升机德国公司)和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联合研制的轻型多用途直升机,主要用来执行支援近海油田、搜索和救援任务。 1974年中,原德国MBB公司和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开始初步接触。1976年初双方组成了一个约20人的工程小组具体商讨设计要求和目标等事宜。1977年2月25日双方签订了一项协议,联合研制一种叫作BK117的8~12座多用途直升机。这项计划代替了原先两项单独的计划:原MBB公司的BO107和川崎重工业公司的KH7。 共制造了4架原型机,川崎重工业公司生产的第一架原型机在日本进行地面试验。原MBB公司生产的第二架原型机(D-HBKA)和川崎重工业公司生产的第三架原型机(JQ-0003)分别于1979年6月13日和同年8月10日首次飞行。原MBB公司生产的第四架原型机进行耐久性试验。自1983年初,两国的两条生产线开始向买主交付飞机。1989年4月27日采用全复合材料机体的一架试验机首次试飞。1990年4月6日装“阿赫耶”1C发动机的试验机首次试飞。 至1992年1月1日,欧洲直升机德国公司总共交付了312架,川崎重工业公司总共交付了92架。1989年美国海关用作支援勤务订购了3架,这3架直升机装有前视红外探测系统,SX-16遥控搜索和夜视照明设备;秘鲁内政部订购了2架,用于反毒品监视。川崎重工业公司1990年同意提供零部件给韩国总装(5年时间内大约提供30架),至1991年1月1日已交付了4架直升机的零部件。 BK117主要有以下型别: BK117A-1 最初生产型,最大起飞重量为2850千克。 BK117A-3 1985年3月15日取得了德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其最大起飞重量由2850千克增加到3200千克。该型机于1985年7月取得了日本民航局型号合格证和加拿大运输部型号合格证,同年9月10日取得美国联邦航空局型号合格证。该型的改进措施包括新设计的尾桨,具有较宽弦长的扭转尾桨桨叶,尾桨直径有所增加。 BK117A-4 BK117A-3的加强性能型,从1987年1月开始,改用BK117A-4编号。该型于1986年7月29日取得德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1986年8月29日取得日本民航局型号合格证。BK117A-4增加了起飞功率下的传动功率,使爬升率和有地效/无地效悬停高度有所提高,改进了尾桨桨毂,机内油箱燃油增加了80千克。 BK117B-1 1987年12月10日和同年12月11日,分别取得了德国民航局和美国联邦航空局型号合格证。1988年3月3日取得日本民航局型号合格证。该型机装有LTS101-750B-1发动机,在国际标准大气下,在比BK117A-4高427米的高度无地效悬停,此时有效载荷比BK117A-4多140千克;在相同的有效载荷情况下,在国际标准大气条件下有地效悬停高度增加457米;在国际标准大气+20℃条件下,悬停高度增加549米。目前生产的BK117均为B-1标准型。 BK117B-1C BK117B-1的改型,取得英国民用航空局型号合格证。基本空重1762千克。带标准油箱和辅助油箱的航程比B-1型分别减少了20公里和30公里,带标准油箱时续航时间减少6分钟。其它数据和标准型B-1一样。 BK117C-1 德国型别,采用新的座舱和透博梅卡公司“阿赫耶”1C发动机。1990年4月6日首次试飞,1991年10月取得型号合格证。 BK117M 由原MBB公司(现欧洲直升机德国公司)单独研制的多用途军用直升机。1985年在巴黎航空展览会上首次展出。BK117M采用也BK117A-3相同的机体和动力装置,与BK117A-3不同之处在于采用一个新的高架滑橇式起落架,以提供机身下方可容纳一挺12.7毫米布朗宁自动机枪和450发子弹的卢卡斯转塔的空间,机枪由头盔瞄准具控制。典型的武器包括安装在外部挂架上的8枚“霍特”2反坦克导弹,座舱每侧各4枚,座舱顶部装有法国测试仪器制造公司的APX-M397稳定瞄准具和数字式武器控制电子设备。装有旋翼轴瞄准具,重120千克,红外干扰和箔条/红外干扰曳光弹电子对抗设备,拉卡尔公司的雷达告警系统,使用复式MIL-STD-1553B数据总线和多功能驾驶舱显示装置的拉卡尔公司的RAM300系列电子管理系统。 NBK-117 印度尼西亚制造的BK117直升机。1982年11月原MBB公司与印度尼西亚签订了协议,特许印度尼西亚从1985年起制造BK117直升机。 全复合材料机体试验机 在德国国防部的资助下,根据一项为期三年半的研究计划,由原MBB公司(现欧洲直升机德国公司)研制的全复合材料机体。一架BK117将作为试验机,于1989年4月27日首次试飞,研究计划所取得的经验有助于新一代直升机的研制,诸如欧洲“虎”及NH90。增强纤维复合材料机体的80%采用碳纤维增强聚合物,20%采用芳纶增强复合材料。飞行试验计划已于1989年7月完成。
MH2000 三菱重工业公司 概 况 MH2000是三菱重工业公司研制的双发多用途民用直升机。1995年下半年该公司宣布项目计划。MH2000主要用途有:旅客和商务运输、新闻采集、执法、搜索救援、紧急医疗救护等。计划总共制造4架原型机,其中两架用于飞行试验,2架用于地面试验。第一架原型机于1996年7月29日首飞,第二架原型机于1996底首飞。计划进行800小时的试验。1997年6月获得日本民用航空局型号合格证。 该机主要是针对日本的旅客运输、民用航空、医疗救护及货运市场研制的。该机单价约370万美元(1996年)。
图片暂缺!!! OH-1 川崎重工业公司 概 况 OH-1是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研制的轻型武装侦察直升机,主要用来替代OH-6D。1992财年日本防卫厅(JDF)授予川崎重工业公司2250万美元的合同,用于该型机(编号暂定为OH-X)的初步设计阶段。1992年第二季度,日本防卫厅的技术研究部(TRDI)宣布了计划需求。1992年9月川崎重工业公司被选为合同主承包商,承担60%的工作,富士重工业公司和三菱重工业公司为合作者,并各承担20%的工作。起落架由三菱重工业公司负责,尾部结构、短翼和整流罩由富士重工业公司负责,剩余部分工作由川崎重工业公司负责。1992年10月1日,由这三个公司组成观察直升机工程队(OHCET),并开始初步设计。1994年9月,向公众公开了直升机的模型。整个项目计划生产6架原型机,其中4架用于试飞,2架用于地面试验。1996年3月15日,首架直升机出厂,并于同年8月6日首飞。第二架原型机于1996年11月首飞。1996年底该机采用OH-1编号。前两架原型机分别于1997年5月和6月交付给日本防卫厅。1997年1月9日,第三架原型机首飞,在此以前的两架原型机分别累计飞行了30小时和20小时。第四架原型机于1997年2月首飞,同年8月交付。1997财年日本陆上自卫队(JGSDF)订购了3架,2000年开始服役。 日本陆上自卫队需要150~200架,其中包括1997财年订购的3架。 OH-1的目标单价是少于440万美元(1996年币值),接近OH-6D的两倍。研制费用(不包括发动机)至1997年已达到1580万美元。 图片暂缺!!!! BN-109 德国MBB公司 印度尼西亚IPTN公司 概 况 BN-109是前联邦德国MBB公司和印度尼西亚IPTN公司联合研制的单旋翼带尾桨轻型直升机。 1984年4月,MBB公司和IPTN公司签订了联合研制四座轻型直升机BN-109的合同。两国联合成立一个新运输技术公司(NTT),总部设在慕尼黑,两国各承担50%的费用。新运输技术公司研制这一直升机的目的在于向国际直升机市场提供一种多用途轻型直升机。前联邦德国MBB公司负责进行飞行试验。 BN-109直升机按美国联邦航空条例27部设计,可适于执行多种任务:如轻型运输、观察、搜索、救援、伤员撤退、警用和训练。是一种价格低廉的直升机,也可用作私人直升机,每架售价约为30万美元。据说目前BN-109已进入飞行实验阶段。 图片暂缺!!! EC120是4~5座轻型民用和军用直升机。1990年2月15日开始技术设计阶段,欧洲直升机法国公司负责领导发展这个项目,并承担全部研制工作的54%,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承担30%,新加坡航宇公司承担16%。1990年12月开始进行零部件设计,预计1993年首次试飞,1996年开始交付使用。欧洲直升机法国公司负责旋翼和传动系统,最后组装,飞行试验及鉴定,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负责生产主前机身结构,新加坡航宇公司负责上机身,尾梁和安定面。 EC120直升机将发展两种型别:一种是通用型,一种是高性能型。这两种型别都可用于军用和民用。EC120打算争夺“美洲驼”、“小羚羊”和“喷气突击队员”的市场。
EC135/EC635是欧洲直升机公司研制的7座双发轻型直升机。1988年10月15日,技术验证样机首次试飞。以前编号为BO108。 该验证机装两台艾利逊公司250-C20R涡轮轴发动机,带普通尾桨。1990年期间试验了新了全复合材料无轴承尾桨。欧洲直升机公司1991年1月宣布:BO108将继承BO105的一些技术。1991年6月5日装两台透博梅卡TM319-1B涡轮轴发动机的第2架原型机首次飞行。1992年生产型旋翼和尾桨进行飞行试验,并为取得适航证作准备。1992年底对设计进行了更改,将座椅增加到了7个,采用先进的涵道风扇尾桨。 EC135/EC635的新特点包括:无铰、无轴承旋翼,带特别减震器且结构紧凑的传动系统,很低的气动阻力,复合材料结构,先进的仪表飞行用电子和控制系统等。该机追求的设计目标是采用高效费比增稳系统来实现按单驾驶仪表飞行规则飞行,通过采用一些方法来简化维护过程(包括采用诊断系统),降低直接使用成本(比BO105降低了25%),降低全寿命费用。由于EC135/EC635直升机有较好的气动特性,其直接使用成本将得到很大的改善。风洞实验表明,EC135/EC635机身的阻力比BO105机身的阻力降低了30%,这是因为EC135/EC635采用了5°的旋翼安装角(在巡航飞行时能使机身保持水平),从而大大优化了机头和尾部结构,在不增大迎风面积的情况下增加了有效空间(增加了机舱内部高度,宽度和货舱容积,增加了机舱内部载油量和设备空间)。所有的主要动部件都有3500小时平均维修间隔时间。 第二架BO108原型机装单驾驶仪表飞行系统,机身加长了0.15米,座舱内部宽度增加了0.10米,旋翼直径增大到10.2米,最大起飞重量增加到2720千克。 2架预生产型原型机D-HECX和D-HECY分别于1994年2月15日和4月16日作生产型选型首飞,分别装透博梅卡“阿赫耶”2B和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PW206B发动机。1994年11月28日第3架预生产型原型机(D-HECZ)首次试飞,装透博梅卡“阿赫耶”2B发动机。 1995年1月在美国的直升机展览会上首次展出。截至1996年底首批3架预生产型EC135的总飞行时间达1600小时。1996年7月31日装透博梅卡“阿赫耶”2B和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PW206B发动机两种直升机都获得目视飞行规则适航证。1998年获得仪表飞行规则适航证。1996年7月31日2架生产型直升机首次交付使用。起初的生产率为每年30架,然后逐步达到年产60架的水平。 当前主要有以下型别: EC135P1 装两台透博梅卡涡轮轴发动机,1996年7月31日首次交付。 EC135T1 装两台透博梅卡涡轮轴发动机,1996年11月首次交付。 EC135ACT/FHS 德国光传操纵试验机,1999年年中试飞,采用了主动控制技术和直升机飞行模拟装置。 EC135警用型 可根据不同的任务安装不同的设备。 EC635 军用型,正在研制中,原型机由EC135预生产型机改装而成。 至1997年11月1日,总计订货85架,已有26架交付使用。欧洲直升机公司预计1998年~2007年间需求量为1350架,其中销往欧洲以外市场达700架。已订购的用户包括:德国空中救援队(2架)、警察局(10架装PW206发动机的),德国陆军15架(总费用9500万德国马克),从1998年开始交付,用来替代“云雀”Ⅱ进行训练,1997年12月国界警卫队订购了9架;法国各地直升机大队22架(大多为紧急医疗救护型)、空中服务大队51架;另外还有西班牙、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 该机研制费用由欧洲直升机公司德国公司、加拿大公司、制造厂及德国经济和科技部提供。单价440万美元(1996年币值)。
EC155是欧洲直升机公司在AS365N的基础上研制的双发多用途民用直升机。主要用于警用、救火、紧急医疗救护、定期航班、要人专机等方面。座舱面积增大了40%,重新设计了门窗,采用5片桨叶旋翼。1997年在巴黎航展上宣布该项目,当时的编号是AS365N4“海豚”2。1997年6月17日首飞,至1998年2月累计飞行达1000小时。1998年2月在国际直升机协会上首次公开EC155这个编号。1998年3月11日生产型EC155首飞。1998年10月取得型号合格证,1年后获得仪表飞行规则合格证。1998年11月开始交付。挪威直升机服务队1997年6月订购了6架(可能再加6架)。同年12月德国国界警卫队订购了13架,1999年开始交付。截至2000年2月底,订货达33架。 EC 155单价为550万美元(1998年币值)。
EH101是英国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和意大利阿古斯特公司联合研制的多用途直升机。为研制EH101直升机,两国于1980年6月成立了EH欧洲直升机工业公司。EH101除能满足两国海军的要求以外,还能执行民用和其它任务。 1977年春,英国国防部(海军)对一系列新型反潜直升机进行了可行性研究之后,英国海军在1978年夏末选择了在WG34基础上进行新型反潜直升机的研制。意大利海军虽然把岸基使用看得比舰载使用更重要,但是也有与英国皇家海军十分相似的要求,两国政府便于1980年决定由英国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和意大利阿古斯特公司组织力量进行联合研制。1984年3月7日签订了海军型正式合同,两家公司共同承担技术责任。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主要负责EH101民用型的研制,阿古斯特公司主要负责通用型的研制,两公司联合为各自的海军研制海军型EH101。 EH101目前发展3种型别:海军型、民用运输型和军用型。1987年8月,加拿大海军选择了海军型作为新的舰载直升机。EH101制造了10架预生产型,其中一架用于地面试验,其它9架(编号为PP1~9)中有4架(编号为PP1、2、4和7)为基本型,用于鉴定试飞。两架基本型PP1和PP2分别于1987年10月9日和同年11月26日试飞。PP3于1988年9月30日首次试飞,并于1992年底由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进行民用型号合格证速度试飞。PP4于1989年6月15日首次试飞,该型用作发展的海军基本型。PP5和PP6分别用于发展英国皇家海军型和意大利海军型,分别于1989年10月24日和同年4月末首次试飞。PP7后部改装成货舱跳板,并于1989年12月18日首次试飞。PP8和PP9用于验证可*性和作为民用型和通用型的验证机。并分别于1990年4月24日和1991年1月16日试飞。民用型于1993年取得英国和意大利的型号合格证。海军型预计1995年投入使用。 海军型(皇家海军称作“灰背隼”) 能完全自主地进行昼夜全天候飞行,能在陆基,大、小舰船(包括商船)和油井平台上起降。它将能在6级海情、任意舰船航向、任意风向和93公里/小时风速时,在3500吨级护卫舰上起降。主要任务是:反潜、反舰监视和跟踪、两栖作战、搜索和救援。其它任务包括:空中预警、垂直补给和电子对抗(电子迷惑,干扰和导弹引诱)。英国皇家海军准备将EH101海军型装备在23型多用途护卫舰上;还准备在“无敌”级航空母舰、皇家辅助舰队和其它舰船上及陆基使用。海军型具有较长的续航时间和必需的装载能力,以满足21世纪扩大的海军战术要求,配备有新研制的先进探测设备及武器。英国皇家海军开始订购50架,意大利海军订购42架。 “直升机航班”民用型 在通用型机基础上发展的民用型,装3台发动机。航程为1019公里。可载30名旅客及随身行李。可满足更为严格的民用使用规则要求和在海上油井平台上使用,或在满载旅客情况下按全部A类规则在城市内航线飞行。民用型EH101有2名空勤人员,1名服务员。作为班机使用时,旅客起立距舱顶还有一定的空间,旅客座椅样式新颖,行李舱设在头顶部,有空调、文娱活动室、厕所和厨房。根据用户要求,后舱可改装成后部货舱跳板。 军用型 用于战术运输或后勤支援,后部货舱跳板可直接装载车辆和货物,能空运重达6吨的货物,或载35名士兵。头25架军用型EH101是为满足英国皇家空军需要,为英国陆军提供空中机动。 EH101直升机的部件分别在两个国家由两家公司制造,最后在两个国家的装配线上分别进行总装。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主要负责设计前机身和旋翼桨叶;阿古斯特公司主要负责后机身,桨毂和传动系统,液压系统和部分电气系统。这三种型别的机体,动力装置,旋翼及主减速器,飞行控制系统以及公用系统都是通用的。 加拿大政府于1987年8月选用EH101直升机来替代“海王”直升机,作为加拿大海军新舰载机。1988年4月签订了合同,为满足新舰载机计划,对EH101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加拿大最终决定购买35架EH101新舰载机。在技术设计阶段,欧洲直升机工业公司与加拿大五家公司共同联合。该机计划用于护卫舰和驱逐舰,作为舰上自主武器系统。加拿大海军型EH101于90年代中期投入使用时,其能力是目前使用的CH-124A“海王”直升机的3~4倍。为管理加拿大的这一新舰载机计划特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国际性小组。组成了一个新的以奥塔韦公司为基础的欧洲直升机工业加拿大公司。 EH101基本民用型单价为850万美元,军用型单价为1000~1200万美元(1986年美元值)。
NH90是由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荷兰4国联合设计、制造的军用直升机,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90年代将要装备的直升机。1985年9月,上述4国及英国的国防部长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提出一种供五国使用的直升机,叫作NH90。 每个国家有一个公司参加设计,即欧洲直升机法国公司和德国公司,意大利阿古斯特公司,荷兰福克公司和英国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这5家公司共同组成一个工业集团,从1985年9月至1986年11月,进行了14个月的可行性研究和预先论证研究,确定了NH90的基本构型。1987年开始进行方案论证,但在同年4月,英国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宣布退出这项计划。1987年6月,欧洲直升机法国公司和德国公司、意大利阿古斯特公司和荷兰福克公司正式决定重机关报开始NH90直升机的论证阶段研究。然后各公司进行了工作分工,并确定了各公司所占工作比例。后来由于1990年初德国的NH90财政预算减少,在当年底对意大利所占的工作比例和对原来的各公司的工作分工作了重新调整。调整后各公司所占工作比例如下:欧洲直升机法国公司占43%,是该项目的总协调者,意大利阿古斯特公司占26%,欧洲直升机德国公司占24%和福克公司占7%。1987年9月至1988年完成了武器系统的论证研究。1991年开始设计和试制。预计1994年底首次试飞,1998年底开始交付使用。 NH90目前有两种型别: NFH90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护卫舰舰载直升机。执行反潜任务时,可以搭载的军舰为中心,在100海里的范围内进行搜潜、识别、跟踪和攻击;执行攻击海面舰只时,具有超距导向目标的能力;可参加防空战,包括对反舰导弹的探测;具有自卫能力;可对舰船进行补给;执行搜索和救援任务;运送部队和人员;布轻型水雷。 TTH90 陆基战术运输型。执行直升机空降作战任务时,作战半径为250公里,还可执行运输、搜索和救援、侦察、电子战、空中指挥、火力支援、空投货物、布雷、要人接送和训练等任务。法国陆军的和用于出口的TTH90将装有后部装卸跳板/门。 海军型将具有自主的反潜能力,并将设计成能全天候及在恶劣的舰船运动环境中使用。有效载重能力将能满足各国执行海军任务的广泛要求。陆军/空军型将装备防御武器并具有驾驶员工作负担小的特点。 估计各参与国对军用型的总需求量为580架,其中220架NFH90,360架TTH90(法国210架、意大利214架、德国136架、荷兰20架)。据说法国需求量有可能减少。如果考虑出口和民用市场的需求,NH90的销售有很大增加。预计可外销600架左右,其中350~500架为军用型。
SA330“美洲豹”最初是法国国营航宇工业公司研制的双发中型多用途运输直升机。该机是根据法国陆军的要求于1963年1月开始研制的,能昼夜全天候执行作战运输任务。1967年,英国皇家空军选中SA330用于战术运输,法、英两国签订协议,决定由法国国营航宇工业公司和英国韦斯特兰公司联合生产这种直升机,这是当时法、英联合生产的3种直升机之一。 SA330有两架原型机,第一架于1965年4月15日首次试飞。1968年7月30日6架预生产型的最后一架开始飞行。第一架批生产型于1968年9月开始飞行。1969年春开始交付法国陆军。 “美洲豹”有以下几种型别: SA330B 法国陆军轻型航空兵和法国空军使用。总共订货130架。1969年1月首次试飞,1969年春开始交付。1970年6月投入作战作用。装两台“透默”ⅢC4涡轮轴发动机,每台起飞功率990千瓦(1346轴马力),最大连续功率884千瓦(1202轴马力)。 SA330C/H 出口军用型。1968年9月首次试飞。装两台“透默”ⅢA涡轮轴发动机,1973年起装两台“透默”ⅣC涡轮轴发动机。销售到阿尔及利亚、刚果(金)、象牙海岸、葡萄牙及南非等国。 SA330E 英国皇家空军型。命名为“美洲豹”HCMk1。订货40架。1970年11月25日首次试飞。至1971年9月,已全部生产完毕。该机装两台“透默”ⅢC4涡轮轴发动机。 SA330F/G 客运或民用货运型。1969年9月26日首次飞行。装两台“透默”ⅣA涡轮轴发动机,单台起飞功率为962千瓦(1308轴马力),最大连续功率为880千瓦(1196轴马力)。1970年10月12日获得法国适航证,批准起飞总重为6400千克;1971年6月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适航证;1975年6月获得英国适航证。 SA330J/L J为民用型,L为军用型。是1976年改用复合材料旋翼桨叶后的型别。增加了最大起飞重量,外吊挂总重达7500千克。至1978年4月25日,SA330J已成为除前苏联以外第一架获得全天候飞行(包括在结冰条件下飞行)适航证的直升机。机上装有旋翼桨叶和尾桨桨叶除冰和防冰设备。专门加长了进气道,以保障在任何环境条件下空气正常进入发动机,并有防砂和防海浪的保护装置,机上还装有气象雷达。 SA330Z 第15架预生产型(F-ZWWR)的编号,于1975年9月开始在马里尼安试飞。装有11片叶片的涵道尾桨和T形水平安定面,属于“超美洲豹”研制计划的一部分。 至1985年1月1日,已有692架SA330“美洲豹”销售到46个国家。1977年,罗马尼亚开始按许可证生产100架SA330H。印度尼西亚于1983年第二季度完成了11架散装件的装配。 SA330“美洲豹”1979年单价约为300万美元。
SA341/SA342“小羚羊”是5座轻型多用途直升机。最初原法国航宇公司(现欧洲直升机法国公司)单独研制。研制目标为从1972年起取代“云雀”Ⅱ系列直升机。 该机于1964年开始设计。传动系统与“云雀”Ⅱ的相同,发动机是透博梅卡公司的“阿斯泰阻”Ⅲ涡轮轴发动机。旋翼桨叶是同行国伯科夫公司合作设计发展的。1967年,法、英两国签订协议,由法国航宇公司和英国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共同研制和生产这种直升机。 “小羚羊”有两架原型机,称SA340。第一架于1967年4月7日首次试飞,第二架于1968年4月首次试飞。预生产型有4架,称SA341。第一架生产型SA341“小羚羊”于1971年8月6日首次试飞,与原型机相比,座舱加大,尾部加大,后部右侧增设舱门(生产型可以选择),并装上了功率加大的“阿斯泰阻”ⅢA发动机。 1971年5月13日和14日,SA341-01在伊斯特尔创造了三项E1C级世界直升机飞行速度纪录:在3公里直线航段上飞行速度达310公里/小时;在15/25公里直线航段飞行速度达312公里/小时;在100公里闭合航线飞行速度达296公里/小时。 “小羚羊”有以几几种型别: SA341B 英国陆军型,装“阿斯泰阻”ⅢN发动机,编号为“小羚羊”AH.Mk1。 SA341C 英国皇家海军型,编号为“小羚羊”HT.Mk2。 SA341D 英国皇家空军教练型,编号为“小羚羊”HT.Mk3。 SA341E 英国皇家空军联络型,编号为HCC.Mk4。 SA341F 法国陆军型,装“阿斯泰阻”ⅢC发动机,生产了166架。 SA341G 民用型。装“阿斯泰阻”ⅢA发动机。1972年6月获得法国民航总局型号合格证,1972年9月18日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型号合格证,此外还获得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民航组织型号合格证。1975年1月,SA341G成为世界上第一种被批准的单驾驶仪表飞行第一类直升机。目前已被批准仪表飞行第二类(垂直能见度30米,前方能见度365米)。该型机的一种改型,加长型“小羚羊”,座舱后部经过改动可以使后座乘客腿部活动余地增加20厘米。 SA341H 军用型,装“阿斯泰阻”ⅢB发动机。 SA342J 民用型,与SA342L相似。最大起飞重量提高了。装涵道尾桨。1976年4月27日获法国民航总局的型号合格证。1977年开始交付。 SA342K 军用型,1973年5月首次试飞。向科威特出口。装“阿斯泰阻”ⅪVM发动机,功率649千瓦(882轴马力),发动机进气道装砂粒分离器。 SA342L 军用型,类似SA342J,装涵道尾桨。 SA342L-1 现用基本军用型,最大起飞重量比早期型别更大。装“阿斯泰阻”XIVM涡轮轴发动机,最大功率为640千瓦(870轴马力),最大连续功率为441千瓦(600轴马力)。1988年埃及购买12架用来装备炮兵,在该机上装有测试仪器制造公司的的OslohI激光系统。 SA342M 为法国陆军轻型航空兵生产的陆军型,是SA341F的后继机。与SA342L1的区别在于装有法国陆军轻型航空兵的仪表板。法国陆军轻型航空兵的标准选装设备包括:测试仪器制造公司的PA85G自动驾驶仪,克鲁泽公司的Nadir自主式导航系统,台卡80多普勒雷达和夜间飞行设备,排气偏转器等。1980年2月1日开始向法国陆军轻型航空兵训练部队交付,1980年6月9日向作战部队交付。至1989年2月,法国总共订购188架SA342M。每一架均带4枚反坦克用的“霍特”导弹和陀螺稳定瞄准具。 按1990年训练部队的要求,发展了两种新的SA342M,一种为护航直升机,该机装有20毫米机炮的炮塔,平视显示器和速率陀螺装置;另一种为反直升机型,该机带4枚马特拉公司的“密斯塔尔”导弹。法国陆军轻型航空兵将需要67架20毫米机炮的“小羚羊”,30架装马特拉公司导弹的“小羚羊”。在获得欧洲直升机公司“虎”直升机之前,法国计划用改进的“霍特”导弹全天候瞄准具对SA342M进行改型。 另有一种可装两副担架的救护型,该型已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 除英、法合作生产“小羚羊”直升机以外,埃及和南斯拉夫也专利生产“小羚羊”。至1991年6月30日,已向41个国家交付民用型和军用型“小羚羊”达1254架。 “小羚羊”军用型的主要买主有:安哥拉(7架)、阿布扎比(12架)、布隆迪(3架)、喀麦隆(4架)、中国(8架)、塞浦路斯(6架)、埃及(190架,包括当地装备的30架)、厄瓜多尔(33架以上)、法国(357架以上)、加蓬(5架)、伊拉克(81架)、爱尔兰(2架)、肯尼亚(2架)、科威特(30架)、黎巴嫩(7架)、摩洛哥(30架)、卡塔尔(16架)、卢旺达(4架)、叙利亚(65架)、拉立尼达和多巴哥(2架)、英国(282架)和南斯拉夫(21架,法国制造)。 SA342“小羚羊”1986年单价为65~72.5万美元。
A109是意大利阿古斯塔公司研制的高速、高性能双发军民用轻型直升机。A109的三架原型机中的第一架于1971年8月4日首次试飞。1975年6月1日取得意大利航空注册局和美国联邦航空局的目视飞行规则型号合格证。A109最初的生产型于1976年初交付。1977年1月20日获得单驾驶仪表飞行规则型号合格证,后来又取得加拿大、法国、德国、菲律宾、瑞典、瑞士、英国、澳大利亚、巴西、日本、墨西哥、新西兰和委内瑞拉等国的型号合格证。 功率加大的A109于1981年9月开始交付,与最初生产的基本相同,主要改进的地方有:加大了传动系统功率,采用新的尾桨驱动轴、提高了尾桨桨叶的寿命和可*性,采用新的自阻尼发动机安装架、新的整体设计滑油散热器和风扇以及压力较高的液压系统,重新设计了尾梁,改进了电子设备和仪表布局,行李舱安装了活动地板。1983年阿古斯塔公司推出了A109通用型,这种型号的内部设备和仪表均作了一些微小的改进。根据1983年签订的协议,希腊航宇工业公司在1984年~1987年间承担了77架A109主机身的制造。 1985年,阿古斯塔公司推出了A109宽机身型,改进了地板底下的油箱外形和凸出的机身侧面壁板,使座舱宽敞舒适。这些改进并不影响直升机的基本构造和气动力特性。 主要的型别如下: A109C 宽机身型。1989年获美国联邦航空局型号合格证。动力装置采用艾利逊公司250-C20R-1涡轴发动机,单台功率为335.6千瓦,传动功率加大到589千瓦。新的复合材料旋翼桨叶。尾桨桨叶采用“沃特曼”翼型。加固了起落架。最大起飞重量增加到2720千克,有效载荷增大109千克。1989年马来西亚订购了4架。1989年2月首次交付。 A109Max 改进的医疗救护型。大大地扩大了向上开的侧门和整流罩。座舱容积3.96米3,可容纳2名驾驶员,两副担架和2名坐着的伤员或医护人员。新的座舱布局由在美国新泽西州的泰特博伦用户飞机装修公司设计。 A109K 双发多用途高温高原型直升机。该型装两台538千瓦透博梅卡公司的“阿赫耶”1K1涡轮轴发动机。第一架原型机于1983年4月首次飞行。A109K加大了传动功率,采用了新的复合材料桨毂,弹性轴承。复合材料桨叶表面有硬化的涂层,可防止沙石和尖硬的尘沙擦伤。采用新的“沃特曼”翼型尾桨。加长的机头可放置附加的电子设备。此外,还采用高架式不可收放的高性能减震起落架。 A109K2救援型 首先卖给瑞士REGA救援服务队。REGA的装备包括:易操纵的探照灯,绞车,AFDS95-1自动飞行控制系统,活动地图显示器和单驾驶员仪表飞行系统。A109K2(A109K的生产型机)于1984年3月首次试飞,该机全部体现了计划中规定的生产型特征。1996年底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单驾驶仪表飞行规则型号合格证。瑞士REGA山救援服务队订购了16架A109K2,1991年12月交付了首架直升机。1995年12月交付完毕。 A109KM 军用型,主要用于反坦克、侦察、护航、指挥、电子对抗及搜索救援。安装固定起落架和滑动门。 A109KN 舰载型,用于反舰、近海巡逻、校射、电子战和垂直补给等任务。 A109K2执法型 专用的警用型,选装的设备有:承载能力907千克的货物吊钩,带50米绳索承载能力204千克的变速救援绞车,SX-16探照灯,扩音器,应急浮筒,全球定位系统,气象雷达,微光电视和前视红外探测系统。 A109E 加大功率型,1995年在巴黎航展上展出,在此以前已飞行试验了60多小时。机体与109K2类似,采用钛桨毂,通过弹性轴承与桨叶相联。装PW206C发动机,采用新型高架起落架。1995年底制造出首架生产型直升机,1996年5月31日取得意大利航空注册局仪表飞行规则型号合格证,1996年8月26日取得美国联邦航空局仪表飞行规则型号合格证。在1997年的巴黎航展上展出带综合仪表显示系统座舱的直升机。波兰的PZL-Swidnik公司签订了在1996~2002年期间为A109E生产机身的合同,1996年制造了7个机身,1997年制造了15个,此后每年制造30个。 A109E0A型 意大利海军观察型。该型有加长的机头和升高了的不可收放式起落架。动力装置为加大了功率的艾利逊公司250-C20R发动机,比艾利逊公司250-C20B有更好的“高温高原”性能。此外,A109E0A型还装有滑动舱门,抗坠毁自封油箱,导弹发射架,12.7毫米机枪,SFIN陀螺稳定瞄准具和电子战设备。意大利军队订购了24架A109E0A直升机,并于1988年交付使用。 除意大利、美国、日本、墨西哥等外,瑞士REGA山救援服务队购买了16架A109K2,1991年12月至1995年12月交付;瑞士国防采购局订购了一架A109E,于1997年12月交付;迪拜警察局3架A109K2,1995~1996年间交付。截止至1997年6月,A109E的订购量达40多架。截止至1997年10月,总计生产了592架各型A109直升机,其中生产了414架A109A,126架A109C,40架A109K,12架A109E。 A109E的单价为290万美元(1996年),直接使用成本为386美元/小时(1997年)。
< TABLE height="10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border=0>
< TR> < TD vAlign=top> <<IMG border=0 alt=""src="http://bbs.meyet.com/static/image/smiley/default/titter.gif"smilieid="9">>A109AMkⅡ军用型“燕子”(Hirondelle) 意大利阿古斯特公司
概 况 阿古斯特公司近年来研制出一系列A109AMkⅡ军用型直升机。A109AMkⅡ军用型在外形、结构和动力装置上类似于标准的A109AMkⅡ民用型。区别是:军用型和海军型装双套操纵装置和仪表设备;装旋翼刹车装置、尾桨电磁刹车装置、滑动舱门、环境控制系统、应急浮筒装置、装甲座椅、大容量电池、粒子分离器、外挂货物吊钩、外挂用多用途挂架、营救绞车和承载能力大的地板;海军型还装了四通道自动飞行控制系统、雷达高度表、内部辅助燃油箱、不可收放的起落架、搜索雷达、甲板系留装置和自动导航系统。 1988年末,比利时订购了28架反坦克型和18架侦察型直升机用来代替现有的“云雀”Ⅱ直升机。阿古斯特公司和比利时航空制造公司签订了补偿协议,其中包括A109由比利时航空制造公司总装。定于1991年6月至1993年6月交付使用。订购合同还包括提供Saab直程式机“陶”式反坦克系统和500枚“陶”式反坦克导弹。 阿古斯特公司也参与竞争加拿大军方的轻型直升机项目,并和格鲁门公司联合竞争美国陆军的“敌人”(“Adversary”)直升机项目。 A109AMkⅡ军用型和海军型可进一步划分为: 空中侦察型 可装带稳定瞄准系统的7.62毫米或12.7毫米机枪,2个各装7枚70毫米火箭的XM-157火箭发射器。标准座舱可坐3人。 轻型攻击型 用于攻击坦克和其它坚固的目标,该型可装休斯公司的“陶”式反坦克导弹系统,机头下的望远镜式瞄准具和4~8枚“陶”式导弹。标准座舱可容纳2名乘员。阿根廷陆军在A109A上装“玛珞哥”(Mathogo)第一代轻型反坦克导弹。 攻击软目标的轻型攻击机 用于掩护、火力压制和攻击软目标,可有不同的武器装备组合:每侧舱门门道的枢轴上安装1挺7.62毫米的机枪;外挂1挺活动遥控7.62毫米机枪;外挂2挺活动遥控7.62毫米机枪;外挂2个机枪短舱;或2个机枪短舱和2个火箭发射器。标准座舱可乘2人。 指挥和控制型 为直升机攻击部队指示目标和方位。与攻击软目标的机型相同,可组合配备火箭和活动机枪。 通用型 可载7名士兵,2副担架和2名医护人员;外部安装营救绞车;或在机身下面安装外挂货物吊钩。 “奎宿九星”型 该型可发射和回收两架“奎宿九星”-100无人驾驶遥控飞机,用于战场监视,侦察,目标截获,电子情报,电子对抗,地面或海面目标攻击,以及压制或引诱敌人防空火力。 电子支援/电子对抗型 用于军用和海军的电子战,装被动的电子干扰设备和必要的武器系统;或装被动的电子干扰和模块式有源电子对抗设备和必需的武器。尾梁上装有干扰物投放器。 海军型 最初的海军型的任务是反海上舰船、电子战、远战导弹制导、侦察和反潜识别。其次是搜索、救援、运兵、救护、飞行起重、海岸巡逻以及舰船之间的联络。执行电子战和通用任务时,其装备基本上和电子支援/电子对抗型及通用型相似。执行反潜任务时,装备磁异探测器,1至2枚自寻的鱼雷和6个海上浮标。执行攻击海面舰只任务时,海军型装有在恶劣海情条件下使用的高分辨力远程搜索雷达,可使用空-面有线制导导弹;执行远程导弹制导任务时,需配备专门的制导系统,用来对己方舰上发射的“奥托玛特”反舰导弹进行控制和导引;执行武装巡逻任务时,按用户要求,还可装搜索雷达和武器;执行海岸巡逻任务时,可装搜索雷达、低亮度电视摄像仪、安装在外部的高效率扬声器及探照灯等专门设备。 警用型和其它巡逻型 用来执行巡逻(包括武装巡逻)和侦察,搜索和救援,消防和其它多种任务。主要的搜索救援设备包括:搜索雷达、营救绞车、担架/辅助设备、雷达高度表、滑橇和应急浮筒、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和发烟曳光弹。自动增稳控制系统,外挂扩音器,前视红外探测系统,污染监测设备,喷洒化学延缓剂系统和其它任务所需的一些设备。一种特别的海岸巡逻型正在意大利服役,该型机能全天候进行海岸巡逻,加长的机头装航空电子设备和高强度探照灯,并装有轻型应急浮筒,救生设备和一个扩音器装在行李舱内。任务设备包括:一个欧米加LRN85导航系统,本迪克斯RDR1500360°扫描搜索雷达,以及SPZ-73004通道自动飞控系统。综合的航空电子系统能使直升机按预置的路线自动地搜索某一地区,并自动地向雷达搜索到的目标*拢。座舱内可装7.62毫米机枪。 A109F0A型 意大利海军订购的先进的观察型。该型有加长的机头和升高了的不可收放式起落架。动力装置是加大了功率的艾利逊公司250-C20R发动机,比艾利逊公司250-C20B有更好的“高温高原”性能。此外,A109E0A型还装有滑动舱门,抗坠毁自封油箱,导弹发射架,12.7毫米机枪,SFIN陀螺稳定瞄准具和电子战设备。意大利军队订购了24架A109E0A直升机,并于1988年交付使用。 A109AMkⅡ军用型双发最大连续传动功率为638千瓦(867轴马力),5分钟单发起飞传动功率为313千瓦(426轴马力)。 <<IMG border=0 alt=""src="http://bbs.meyet.com/static/image/smiley/default/titter.gif"smilieid="9">>A109AMkⅡ民用型“燕子”(Hirondelle) 意大利阿古斯特公司 概 况 A109A是意大利阿古斯特公司研制的高速、高性能双发轻型直升机。A109A的三架原型机中的第一架于1971年8月4日首次试飞。1975年6月1日取得意大利航空注册局和美国联邦航空局的目视飞行规则型号合格证。A109A最初的生产型于1976年初交付。1977年1月20日获得单驾驶仪表飞行规则型号合格证,后来又取得加拿大、法国、德国、菲律宾、瑞典、瑞士、英国、澳大利亚、巴西、日本、墨西哥、新西兰和委内瑞拉的型号合格证。A109A最初生产型大约生产了150架。 功率加大型A109AMkⅡ于1981年9月开始交付,与最初生产的基本型相同,主要改进的地方有:加大了传动系统功率,采用新的尾桨驱动轴、提高了尾桨桨叶的寿命和可*性,采用新的自阻尼发动机安装架、新的整体设计滑油散热器和风扇以及压力较高的液压系统,重新设计了尾梁,改进了电子设备和仪表布局,行李舱安装了活动地板。1983年阿古斯特公司推出出MkⅡ通用型,这种型号的内部设备和仪表均作了一些微小的改进。根据1983年签定的协议,希腊航宇工业公司在1984年至1987年期间承担了77架A109MkⅡ主机身的制造。 1985年,阿古斯特公司推出了A109MkⅡ宽机身型,这种型号象救护型那样,改进了地板底下的油箱外形和凸出的机身侧面壁板,使座舱宽敞舒适。这些改进并不影响直升机的基本构造和气动力特性。最新的宽机身型改装艾利逊公司250-C20R-1发动机,单台功率335.6千瓦(456轴马力),但传动功率与C20B发动机相同。 到1986年1月1日,阿古斯特公司已经交付90架A109AMkⅡ,总销售量约为240架,其中向美国销售的77架为要人专机型或救护型。一架“宽机身型”要人专机已作为意大利总统专机。 1989年底,日本亚洲直升机协会签定了购买65架A109的合同,这是迄今最大的民用直升机合同。最近阿古斯特公司又接到了土耳其内务部的订购合同。 1989年初,阿古斯特公司及阿古斯特公司美国分公司宣布A109的两个型别获美国联邦航空局型号合格证。它们是: A109C 宽机身型。动力装置采用艾利逊公司250-C20R-1涡轮发动机,单台功率为335.6千瓦(456轴马力),传动功率加大到589千瓦(801轴马力)。新的复合材料旋翼桨叶。尾桨桨叶采用“沃特曼”翼型。加固了起落架。最大起飞重量增加了2720千克,有效载荷可能增大109千克。1989年马来西亚订购了4架。 A109Max 改进的医疗救护型。大大地扩大了向上开的侧门和整流罩。座舱容积3.96米3,可容纳2名驾驶员,两副担架和2名坐着的伤员或医护人员。新的座舱布局由在美国新泽西州的泰特博伦用户飞机装修公司设计。 A109AMkⅡ单价为120万美元,MkⅡ“宽机身型”单价为125万美元。
图片暂缺!!! < /P> | A109K是阿古斯特公司在A109AMkⅡ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双发多用途高温高原型直升机。该型装两台538千瓦(731轴马力)透博梅卡公司的“阿赫耶”1K涡轮轴发动机(代替了A109系列常用的313千瓦,426轴马力的艾利逊公司发动机)。第一架原型机于1983年4月首次飞行。 A109K加大了传动效率,采用了新的复合材料桨毂,弹性轴承。复合材料桨叶表面有硬化的涂层,可防止沙石和尖硬的尘沙擦伤。采用新的“沃特曼”翼型尾桨。加长的机头可放置附加的电子设备。此外,还采用高架式不可收放的高性能减震起落架。第二架原型机于1984年3月开始试飞,该原型机全部体现了计划中规定的生产型特征。瑞士REGA山救援服务队订购了15架A109K2,1991年12月交付了首架直升机。其中包括备件、售后服务和培训的总价约为7000万美元(1991年美元值)。 目前,A109K有如下几种主要型别: A109KM 军用型。主要用于反坦克、侦察、护航、指挥、电子对抗及搜索救援。安装固定起落架和滑动门。 A109KN 海军型。用于反舰、近海巡逻、校射、电子战和垂直补给等任务。 A109K2 救援型。首先卖给瑞士REGA非赢利性救援服务队。REGA的装备包括:易操纵的按照灯,绞车,马可尼加拿大公司的带全球定位系统的CMA-900飞行管理系统,活动地图显示器和单驾驶员仪表飞行系统。
A119是意大利阿古斯塔公司研制的单发轻型直升机。该机第一架原型机于1995年年初首飞,1995年6月在巴黎航展上展出,第二架原型机于1995年年底首飞。1997年初两架原型机都换装PT6B涡轮轴发动机。1997年年中取得型号合格证,1997年底首次交付使用。每年生产20~25架。 1996年2月一家意大利直升机公司订购了6架,截止至1997年1月总订货量达20架,意大利军警也有意用该机来替代现役的AB206。该机的直接使用成本是每小时228美元。
A129是意大利阿古斯特公司专门为意大利陆军航空兵研制的专用轻型反坦克武装直升机,公司编号为A129,绰号为“猫鼬”。 1972年,意大利陆军首次提出研制轻型反坦克武装直升机的要求,规定这种直升机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其主要任务是反装甲、反坦克和压制地面防空武器,其次用于执行侦察和其它各种任务。1973年,阿古斯特公司提出在A109A基础上进行改型的初步方案。这项方案后来被一种全新的设计方案所代替,并于1978年3月获得意大利陆军的批准。A129设计方案经历了数次改动之后,于1980年确定了最后布局。1972年11月30日完成零部件设计。A129全部研究计划经费(包括制造5架试飞原型机)的70%由意大利陆军支付,30%由意大利阿古斯特公司承担。第一架A129原型机于1983年9月15日进行了首次试飞。第二架和第三架原型机分别于1984年7月1日和1984年10月5日进行了首次试飞。第四架于1985年5月27日试飞,第五架于1986年3月1日试飞。1986年9月,5架原型机的全部试飞科目结束。 意大利政府批准首批生产60架A129,以装备2个意大利陆军航空兵中队,前5架于1990年10月交付。由于决定对所有的A129安装“陶”式反坦克导弹系统而使交付日期推迟一年多。1991年间交付了另外10架,这10架的设备标准相当高。此外,意大利政府还要求另外生产30架和零备件,以装备第三个陆军航空兵中队。荷兰陆军订购的20架已暂缓考虑。到1991年初滑得到其它国外订货。 A129单价为700万美元(1986年)。
AB139是贝尔/阿古斯塔航空工业公司研制的双发中型通用直升机,可用于执行旅客运送、医疗救护、海上联络、搜索救援、货物空运和消防等飞行任务。 1998年9月8日,意大利阿古斯塔公司和美国贝尔公司在英国范保罗航展上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研制AB139通用直升机。阿古斯塔公司负责该机的研制和取证,进入生产阶段,两家公司将各自进行总装生产,贝尔公司将分担25%的工作分额。该机的风险共担伙伴还包括韦斯特兰公司(尾桨传动机构)、霍尼韦尔公司(机载设备)、日本川崎公司(传输输入模块)、普惠加拿大公司(发动机)、德国的利布赫尔公司(起落架和空调系统)和波兰的PZLSwidnik公司(机体组件)。 1999年6月12日该机的全尺寸模型在巴黎航展上展出。在研制阶段,阿古斯塔公司共制造了3架原型机,用于取证,分别于2001年2月3日、7月4日和10月22日首飞。2002年6月24日首架生产型飞机首飞,12月9日开始取证试飞,2003年6月18日获得意大利型号合格证。预计将于2003年底取得美国的FAA合格证,随后开始交付民用用户。取证后,该机还将发展军用型,其全尺寸模型已经于2000年7月在英国展出。 该机目前已经有50多架订货,预计未来20年将生产900多架,其中55%用于军事目的。1999年该机民用型的定价为600万美元。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84130.html
更多阅读
最新世界各国GDP排名(组图)国际货
原文地址:世界各国领土面积大排行作者:玉黄大地1974世界各国领土面积大排行(200多个国家与地区被分成5类10级:)第一类面积大国:1级6国(700万以上)1俄罗斯1707.52002加拿大998.4670(997)3中国965.9 *(960)4美国963.1418(937)
世界各国的斗狗比赛沈海滨/文并摄影 阿富汗斗狗比赛阿富汗斗狗比赛新疆斗狗场面新疆斗狗场面 斗狗游戏在我国起源于宋代。宋时的皇宫里,这些生性好斗的动物们正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世界各国货币名称符号大全亚洲国别货币名称货币符号辅币进位制中 文英文原有旧符 号标准符号中国香港港元HongKong DollarsHK$HKD1HKD=100cents(分)中国澳门澳
“世界各国国鸟图片图谱大全” 的更多相关文章世界各国国鸟史密斯世界各国国鸟。红胸鸲被称作"上帝之鸟",是英国人最熟悉、最喜欢的一种小鸟,因此,1960年英国国民投票将其选定为国鸟。阿根廷国鸟---棕灶鸟 阿根廷:棕灶鸟。德国国鸟---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