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姓源流 土观宗派源流 pdf

来自:网文

宗姓,拼音:zōng xìng 。在《百家姓》中排第176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280位。

每一个姓氏的来源,都有着美丽动人的传说,历经千年历史沧桑,积淀为族群基因和宗族特征,以家训族风代代传承,化为渗进血脉的气质,是为姓氏之魂,而所有中华姓氏之魂则一起熔铸为中华民族之魂。

宗字详细释义

〈名〉

其概念的核心意义是指事涉源流的整体,并有完整、完全、集合、全体之意。如卷宗,大宗,案宗等,以心为宗,宗室,渊兮似万物之所宗。

(1)、(会意。从宀示。示,神祇,宀,房屋。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本义:宗庙,祖庙)。

(2)、同本义 [ancestral temple]

宗,尊祖庙也。——《说文》

汝作秩宗。——《虞书》。传:“主郊庙之官。”

凡师甸用牲于社宗。——《周礼·肆师》

承我宗事。——《仪礼·士昏礼》

既燕于宗。——《诗·大雅·凫鹥》

寡君闻君有不令之臣为君忧,无宁以为宗羞?——《左传·昭公二十二年》

故筑为宫室,设为宗祧。——《孔子家语》

李营丘为士大夫之宗,米南宫乃精鉴之祖,(袁可立子袁环中)故使荆、关,董、巨真名迹归其家。——明王时敏《烟客题跋·题自画关使君袁环中》

(3)、又如:宗守(宗庙所在);宗邑(宗庙所在的城邑);宗稷(宗庙社稷);宗仪(有关宗庙的典章礼仪);宗彝(宗庙祭祀所用的酒器);宗器(宗庙祭器)

(4)、祖先(常指祖父辈以上的) [ancestor]

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左传·成公三年》。注:“嗣其祖宗之职位。”

故先祖基之,子孙成之。——《盐铁论·结和》

(5)、又如:列祖列宗;宗公(先公);宗祀(对祖宗的祭祀);宗绪(祖先的绪业);宗职(祖宗世袭的职位);宗灵(祖宗灵位)

(6)、宗族;同族 [clan]

其宗灭于绛。——《国语·晋语》

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王绩《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

(7)、又如:宗英(宗族中杰出的人才);宗缘(宗族因缘);宗党(宗族党羽);宗女(同宗的女儿);宗支(同宗族的、支派);宗氏(同族,宗族);宗表(同族远房兄弟互称宗表)

(8)、宗派;派别 [faction;sect]

一钵事南宗,僧仪称病客。——许浑《冬日宣城开元寺赠元孚上人诗》

(9)、又如:宗门(佛教名宗的通称);禅宗;正宗;宗风(指佛教各宗系特有的风格、传统,多用于禅宗)

(10)、宗子,即嫡长子 [eldest son of the legal wife]

以妾代妻,以孽代宗。——《诗·小雅》

(11)、又如:宗潢(皇族的子孙);宗主(宗子。一姓的继承人)

(12)、即品系 [strain]。一个种中具有明显不同的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变种,如异宗配合的霉菌有两个宗:(十)宗和(一)宗,前者以其较强壮的生长势而区别于相应的后者。

(13)、被传达、表示或暗示的意思;主旨 [purport]

以天为法,以德为行,以道为宗。——《吕氏春秋》

(14)、生物的种内分类单位 [race]。如:地理宗;生态宗

(15)、尊祭之神 [honoured gods]

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16)、帝王的庙号。从汉代起,始帝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称为太宗、世宗等 [title conferred on an emperor after his death]

玄宗回马 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郑畋《马嵬坡》

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史记·孝文帝本纪》

天下有王,分地建国设祖宗。——《孔子家语·庙制解》

(17)、诸侯夏天朝见天子之礼 [appearance of feudal princes at court in summer]

春见曰朝,夏见曰宗。——《周礼》

(18)、姓。如:宗泽

〈动〉

基本意思在于 渊源、归宿、依止。

(1)、尊崇 [honour]

食之饮之,君之宗之。——《诗·大雅·公刘》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杜甫《咏怀古迹》

(2)、尊敬 [respect]

宗尔父母之言。——《仪礼·士昏礼》

(3)、又如:宗附(宗仰依附);宗臣(国人敬重之臣);宗奉(宗仰敬奉);宗长(尊崇长者);宗敬(尊敬)

(4)、取法 [follow]

室家遂宗。——《楚辞·招魂》

词曲一道,但有前书堪读,并无成法可宗。——李渔《闲情偶寄》

(5)、又如:宗尚(推崇;效法)

(6)、归往 [go toward]

江汉朝宗于海。——《书·禹贡》

(7)、又如:宗归(宗尚,归依)

(8)、归向 [yield to]

武王已平 殷乱,天下宗 周。——《史记》

〈量〉

事涉源流的项目单位,如大宗买卖等。

用于事情等。如:一宗心事。

宗姓在中国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姓氏,但也是中国较为古老的姓氏之一。宗姓源出多头,先秦时期宗姓已在今河北唐县、河南南阳、安徽庐江、四川渠县、河南淮阳、杞县以及山东淄博一带落籍,如今,宗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北、浙江、江苏、山东、安徽、江西江苏沛县二堡等地多此姓。

一、姓氏源流

第一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殷商时期官吏瞽宗,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瞽宗,殷商王朝时期的学官职称,也就是太学之教官。太学,是古代官家学校的称谓,即国学。

为了提高统治阶级的执政能力,从虞帝开始设学校,教授子弟学习和掌握各种知识。最早的学校称“庠”,学生称庠生,掌管学校的官员即校长称庠长;夏禹将学校设为“校”,学生称校生,掌管学校的官员称校长;商汤将学校设为“序”,掌管学校的官员称瞽宗;姬周亦将学校设为庠,掌管学校的官员称辟痈。庠、校、序,都是上古时期国学教育机构的称谓。

到了西汉武帝刘彻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改其称为“太学”,由五经博士掌管。至隋朝初期,隋文帝杨坚改设为国子寺,后来隋炀帝杨广改设为国子监。到了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将太学分设为“国子、太学、四门、律法、书礼、数算”七学,皆属于国子监管辖。

宋朝时期,中央政府也兼设国子、太学。到了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了太学,只设国子监,但在国子监里读书的学子仍称为太学生。

一直到了清朝时期,经过官学初步考试合格的学生,皆称作“庠生”,相当于今天的小学毕业。

瞽宗,是殷商王朝国学即太学的最高行政长官,即校长,由博学之人担当,学、识、责、权皆集于一身,受世人尊敬。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瞽宗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宗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一直到民国初期,国民政府在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倡议下,去掉了“太学”下面的“丶”,改称为“大学”。

蔡元培先生说:“旧之中华教育皆曰太学,形成了封建之太学系统。吾今改之为大学。大学者,‘太’字少一‘点’,是要学子们永远记住:知识乃浩瀚无涯者,“大”离“太”远矣,永远都缺少那么一‘点’,故必付之勤勉于一生,始能兼容并包。”

——就这句话,造就了今日的中国诸多大学、和一直左右着中国政局的一代代政要们。

第二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古代历史历代掌管宗族事务之宗伯,属于以职官称谓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四岳,为尧帝时官名,司掌四时、方岳。”

四岳,为传说中的中原四方的诸侯之长,他们共同推举舜为尧帝的继承人。四岳不是单独的四个人,其辖下还有十二“牧”,这十二牧掌管“百揆”即文武百官。因此,“四岳”的概念中实际上包括“四岳、十二牧、百揆”,统称“岳牧”。

四岳的后代,一直在夏、商、周诸朝世为宗伯之官,超然于单一的朝代。宗伯,掌握邦国祭祀典礼之职,亦称太宗、上宗、秩宗、咨伯、祝宗等。

西周时期,“宗”所在机构称“家宗人”,东周时期称“都宗人”,秦、汉、魏晋时期称““宗正太常”,隋、唐、宋诸朝时期称“宗正寺”、辽国时期称“特里衮(宗人院)”、金国时期称“判大宗正事”,元朝时期称“大宗正院”,明朝时期称“宗人府”、清朝时期称“宗人内务府”,这些朝代掌管宗族的行政长官,大多皆称宗伯、宗正、宗卿、宗令、宗丞等等,其职能一脉相传。

诸多史籍中皆记载:“太宗伯,辅佐天子管宗室之事,为六卿之首。”这在典籍《书·舜典》中也记载:“咨伯,汝作秩宗。主郊庙之官,掌叙鬼神尊卑,故曰秩宗。周礼谓之宗伯,又曰祝宗。”在典籍《周礼·春官·大宗伯》中亦记载:“宾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

宗伯之职,在西周时期多由德高望重的大祭司担任,到了东周时期,则由姬姓家族宗亲长者担任,且为世袭。

在典籍《礼·祭法》中记载:“有虞氏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祖契而宗汤,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

古人对宗族关系规定得十分严谨,以家族流派所出为“宗”。这在典籍《礼·丧服小记》中描述得十分清楚:“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为小宗。”而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贾谊则在所撰《贾谊曰》中记载:“祖有功,宗有德也。”这说明,“宗”的含义还不仅限于单一的血缘关系。

著名的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程颐在其所撰《程颐曰》中,将“宗”与“姓”的关系讲述得更清楚:“凡言宗者,以主祭祀为言,人宗于此而祭祀也。同姓曰宗。”

在宗伯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秩宗氏、咨伯氏、祝宗氏、太宗氏、上宗氏等,后多省文简改为单姓宗氏、都氏,皆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其姓源繁复,不可一论。

第三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桓公裔孙伯宗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与钟氏皆晋伯宗之从。”

春秋时期,宋国君主宋桓公子御说(公元前681~前651年在位)的第三个儿子叫公子遨。宋桓公去世后,嫡子子兹甫继位为宋襄公(公元前650~前637年在位),弟弟公子遨则为宋国大夫。

周襄王姬郑十四年(宋襄公十四年,楚成王熊恽三十四年,晋惠公姬夷吾十三年,公元前638年),宋襄公欲称霸诸侯,结果与楚国在“泓水之战”中为楚成王所败,身受箭伤。宋襄公不服,欲联合晋国报仇,遂派其弟公子遨出使晋国,向晋惠公求援。

公子遨奉其兄宋襄公之命出使晋国,他不辱使命,争得了晋惠公的支持,派军助宋抗楚。周襄王姬郑十六年(宋成公元年,晋文公姬重耳元年,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即位后为了称霸春秋,竭力拉拢中原诸夏,为此更加大力支援宋国。当周襄王姬郑十九年(宋成公四年,晋文公四年,楚成王三十九年,公元前633年),当楚成王亲率大军再伐宋国时,晋文公及时出兵,于周襄王二十年(晋文公五年,楚成王四十年,公元前632年),晋、宋两国联军在著名的“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报了宋襄公当年在“泓水之战”中败于楚国的“一箭之仇”。

公子遨出使晋国,不辱使命完成了任务,却再也没有回宋国,而是留在了晋国。由于公子遨精晓宗人辖御之事,被晋惠公姬夷吾(公元前650~前637年在位)聘请担任了晋国的伯宗,管理晋国宗族事务。后来,公子遨在晋国生一子名扈,名叫子扈,改以父亲官职称谓为姓氏,称伯氏,史称其为“伯扈”。伯扈生一子叫伯宗。

伯扈的儿子就叫伯宗,后来成为了晋国的上大夫。伯宗其人为官贤正直坦,曾在周定王姬瑜十二年(晋景公姬獳六年,公元前594年)以“鞭之长,不及马腹”谏止晋景公攻楚,流传千古的成语“鞭长莫及”即由此而来。但是,在周简王姬夷十年(晋厉公姬寿曼五年,公元前576年)发生在晋国的著名“栾弗忌之难”中,伯宗被把持朝政的“三郤”(郤锜、郤犨、郤至)借机所害。

伯宗被杀害后,他的儿子伯州犁出逃至楚国,后出任楚国太宰,受封食邑于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部)。

伯州犁为官精滑,擅长隐意交流,因此留下了“上下其手”之千古成语。他生有二子:长子叫伯郤宛,其嫡支子孙后来就称钟离氏、钟氏;次子叫伯连,迁居于申邑(今河南南阳),改以先祖伯宗的名字为姓氏,即称宗氏,称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其宗氏正宗。

宗氏族人大多尊奉伯宗为得姓始祖。

在一些文献中记载:伯宗,姬姓,郤氏旁支。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伯宗是伯扈之子,伯扈是子遨之子,子遨是子御说之子,因此,伯宗是宋桓公的重孙,子姓,非姬姓。

另外,宋成公的名字叫子?。由于其“?”字人们多有不识者,大多讹笔拆写为“王巨”、或“王臣”。其实“?”字是“?”字的异体字,也就是“瓌”字的古体字,1955年以后被简化为“瑰”字。

注:“?”、“?”二字显示不出来者,请安装国家出版业标准矢量字库《方正超大汉字集库》。

第四个渊源:源于偃姓,出自春秋时期宗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春秋时期有一个偃姓宗国,为子爵,因此称之为“宗子国”,故址在今安徽省的安庆市枞阳县一带。

据史籍《左传·文公十二年》记载,“楚子孔执舒子及宗子,遂围巢。杜注:‘宗国为群舒之属,即枞阳,是古代偃姓方国。’”

周襄王姬郑二十六年(楚成王熊恽四十六年,公元前626年),楚成王发动了攻击偃姓群舒的系列战役,群舒国被迫归降于楚国时,作为群舒的一员,宗子国也随之成为楚国的附庸。

到了周顷王姬壬臣四年(楚穆王熊商臣十年,公元前615年),楚国令尹成大心病逝,楚公子燮求为令尹而不得,便联合了斗克(子仪)建立攻守同盟,准备掀起内乱。就在这一时期,群舒(舒鸠国、舒蓼国、舒庸国、舒鲍国等),包括偃姓的亲族如郾氏、鬲氏、阮氏、棐氏、止氏、郦氏、佼氏、摇氏、睆氏、参氏、会氏等诸多曾先后被楚国所吞灭的诸侯国人,乘机皆先后叛离了楚国。

周顷王五年(楚穆王十二年,公元前614年),楚穆王逝世,其子熊侣(芈旅)继位,是为楚庄王(楚臧王、荆庄王)。楚庄王以子仪(斗克)为师、升公子燮为太傅。

周顷王六年(楚庄王元年,公元前613年),楚国大夫成嘉、潘崇开始组织东反击群舒,首伐舒蓼。而公子燮在在此时间联合了子仪乘机作乱于都城城郢,,并派遣刺客试图刺杀成大心之子成嘉(子孔),结果不成功。于是,二人在农历8月挟持楚庄王离开郢都前往别邑商密(今河南南阳西峡丹水镇)。这二以国君为人质逃走,楚国朝野上下顿时全情激愤,二人成了众矢之的。庐邑大夫(今湖北南漳东)戢梨与叔麇设计,诱杀了公子燮和斗克,平定了“二子之乱”。

之后,楚庄王顺利复位,正式任命成嘉为令尹,率大军对群舒予以镇压。成嘉为将善智,首先击溃并抓捕了舒、宗两个子爵国的君主,群舒、宗子国和偃姓亲族遂溃散,随之灭亡。

宗子国灭亡之后,其王族贵胄及国民中皆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即称宗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陈宣公裔孙宗来,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时期,陈国君主陈宣公妫杵臼(公元前692~前648年在位)有一个六世孙,名叫宗来。他的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宗来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宗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六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汉高祖刘邦宗亲刘礼的后代,属于以职官称谓为氏。

汉高祖刘邦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名叫刘交(字游,公元前?~前179年待考),被汉高祖封为楚王,谥“元王”。

汉楚元王在位二十三年,生有七个儿子,除了其中刘辟非为太子外,余皆被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前157年在位)封为侯:刘郢客为上邳侯、刘礼为平陆侯、刘富为休侯、刘岁为沈犹侯、刘执为宛朐侯、刘调为棘乐侯。

由于太子刘辟非早卒,因此在汉楚元王逝世后,汉文帝遂令其次子上邳侯刘郢客继位,是为汉楚夷王。汉楚夷王在位四年,逝世后由其子刘戊继位为楚王。

在汉楚元王的七个儿子中,第三子平陆侯刘礼为人最是忠正不阿,因此在汉景帝刘启于西汉前元元年(公元前156年)执政后,晋升刘礼为大汉朝宗正,成为九卿之一,主持刘汉皇家宗族、内宫事务。

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汉楚王刘戊参与了吴王刘濞发动的反叛,失败后自杀,楚国无主。于是,汉景帝便把时任宗正的刘礼改封为楚王以嗣其位,是为汉楚文王。

汉楚文王在位三年,死后由其子刘道继位,是为汉楚安王。汉楚安王在位二十二年,死后由其子刘注继位,是为汉楚襄王。汉楚襄王在位十二年,死后其子刘纯继位,是为汉楚节王。汉楚节王在位十六年,死后其子刘延寿继位。

这位汉楚元王的五世孙刘延寿在位三十二年,因其在汉宣帝刘珣执政时期(公元前73~前49年在位)参与了广陵厉王刘胥(公元?~前54年待考)的叛乱,事败后自杀。汉楚国前后两次皆参与了叛乱,汉宣帝震怒已极,汉王朝的楚国就此被废黜,其境改归中央政府所辖,列入郡县制,即汉朝的东海郡。

在刘礼的支庶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宗正氏,后改称宗政氏,今多已简化为单姓宗氏,亦有维系宗政氏复姓者。

第七个渊源: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后期女真完颜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从北宋徽宗赵佶政和五年(金太祖完颜旻收国元年,公元1115年)起,随着金太祖完颜旻(完颜·阿骨打)正式建立起金国政权,女真族的完颜氏成为了金国之国姓,王公贵胄大多皆为完颜氏,其后世的满文为Wanggiya Hala。

在金国历史上,完颜氏一族产生了许多著名的人物,如国论右勃极烈兼都元帅完颜宗翰(女真名完颜·黏没诃、亦称完颜·粘罕)、太师兼辽燕国王完颜宗望(女真名完颜·斡鲁卜、亦称完颜·斡离不)、太傅兼都元帅完颜宗弼(女真名完颜·兀术、亦称完颜·斡啜)、左丞相兼都元帅完颜宗浩(女真名完颜·老)、左副元帅加枢密使兼平章政事完颜襄(女真名完颜·将)等著名人物。

在这些完颜氏族人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汉化省称宗氏,以示为金国皇族宗亲,族人分别融入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维吾尔族、藏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第八个渊源:源于藏族,出自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立者宗喀巴,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宗喀巴,一名罗桑扎巴,公元1357~1419年,著名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即黄教)创立者、佛教理论家。

宗喀巴于元顺帝孛儿只斤·妥镤贴睦尔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农历10月10日出生在今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的一个佛教家庭,父亲名叫达尔喀且鲁崩格,母亲名叫馨茂阿却,二人皆为虔诚的佛教徒。湟中地区在藏语中称“宗喀”,“巴”是敬称。

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宗喀巴三岁时,正值西藏法王迦玛巴游戏金刚,授给他近事戒,赐号“庆喜藏”。这一年,湟中著名高僧敦珠仁钦施舍给他父亲好多马羊等财物,请求把这小孩送给他,得到应允。从此,直至入藏以前,宗喀巴依止敦珠仁钦,学了很多经论,并且受了密宗教派的灌顶,密号为“不空金刚”。

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宗喀巴七岁时,正式依敦珠仁钦受沙弥戒,敦珠仁钦赐其戒名为“罗桑扎巴”,汉义“善慧与吉祥”。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宗喀巴十六岁时,为了进一步深造,他辞别了启蒙宗师敦珠仁钦前往西藏,一年后到达拉萨东面的止公山林,在止公寺高僧阿仁波切座前听受大乘发心仪轨、大印五法、拿热六法等教法。以后又到了拉萨西面的极乐寺,先在高僧吉祥狮子和善满座前听闻经论,后奉高僧功德海和乌锦巴为正副阿阇黎学习《现观庄严论》,再依高僧曼殊宝听受《大乘庄严论》等及弥勒菩萨所造诸论。这一时期,他学习了很多佛教显密宗的经论。

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宗喀巴十九岁时在那塘学习《现观庄严论》。由于《现观庄严论》中多引《俱舍》原文,比较难懂,因此他又发心学《俱舍》。在那塘,他又在高僧义贤译师听受意乐贤的《俱舍释》。

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宗喀巴二十岁时,又到泽钦请高僧庆喜祥讲《现观庄严论》。后庆喜祥又介绍他到高僧仁达巴那里听闻《俱舍》和《入中论》。仁达巴的学问修持都极好,因此成为宗喀巴一生中最重要的师长。当年秋季从大译师菩提顶受学《集论》。冬天从高僧慧明律师听受《毗奈耶根本经》及其《释论》。

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宗喀巴二十二岁时,高僧仁达巴为他讲《集论》、《入中论》。当年秋后闭关专修兼阅经论,对于法称的理论生起了无限的信心。

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宗喀巴二十四岁那年的春天,他到那塘听受高僧义贤讲授所著《释量论》的注释。夏季在那塘立《释量》、《集论》、《俱舍》、戒律四部之宗,同时受学许多密法。秋季在蔼寺从空贤学诗词,同时从那塘的住持庆喜幢受得中观宗重要经论的传承。当时,西藏中观宗诸论传承的人很少,由于宗喀巴得到传承并加以宣扬,后来受到中观宗诸论传承的人就很多了。

学习圆满后,宗喀巴改戴黄帽。从此以后,宗喀巴的弟子们也都随之戴黄帽,形成一支黄帽派。黄帽,原是持律者所戴,据土官《宗派源流》的记载,在朗达玛灭法后复兴佛法的大律师贡巴饶塞送卢梅到西藏去的时候,把自己戴着的一顶黄帽子送给卢梅,说戴上这个就想起我来了。因此,过去一些大持律者都戴黄帽子。宗喀巴一心想要振兴戒律,因而也就戴上了与过去的持律者们同样的黄帽子。虽然黄帽并非自宗喀巴始,但是宗喀巴采用黄帽,用意只是复兴戒律,并没有改革宗教的意念。

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宗喀巴三十岁时,在雅垅地方恭请错钦薄寺的住持戒宝律师为亲教师,错巴吉津寺住持慧依为羯磨阿阇黎,错巴吉津的维那福德金刚为屏教阿阇黎,还有两个寺院的持律比丘为证戒僧众,在他们的监导下,宗喀巴受了比丘戒。受戒后,宗喀巴曾从名称菩提请问法义,印证所学,并听受有关道果的传授、拏热六法、帕摩主巴与世间依怙的著述。以后,宗喀巴到了闻道场,讲授《现观庄严》、《因明》、《中观》诸论,并到前藏住在刹寺阅读大藏。

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宗喀巴三十一岁时,撰写《现观庄严论狮子贤释广疏》,并取名为《善说金曼》。此后两年中,宗喀巴除了自己修习以外,并在各地讲大小乘经论。例如,宗喀巴在贡迦的五明道场为贡迦法王和七十多位三藏法师讲《现观庄严论》、《因明》、《集论》、《俱舍》、《比丘戒》、《入中论》等。住在门喀札喜栋寺时,宗喀巴曾以十五部论同日开讲,每天从早到晚持续不间缺地讲十五座,历时三格月共讲了《因明疏》、《现观庄严论》等十七部论。后来,宗喀巴又在一法会中同时开讲二十一部大论。甚至他在专修时曾能够合讲二十九部大论。所有听讲的缁素,皆叹其为稀有之至。

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宗喀巴三十四岁时,打算学金刚乘讲授、灌顶、密传、事相等法,于是他到了后藏,住在努却从错寺的住持称友受五种次第密乘法类。期间会见了精进狮子喇嘛,详谈法义。这一期间,他了知中观月称、清辨的差别,而肯定月称论师是解释龙树论的正宗。

宗喀巴以前所学偏重显教经论,此后打算专攻密法,于是又到仰垛的德钦寺,从高僧布敦的上首弟子法祥学习《时轮疏释》、修行事相、六加行法等。以后,他又从瑜伽寿自在学习各种瑜伽事相。学毕,宗喀巴仍旧回到法祥座前,继续听受《金刚心释》、《金刚手赞释》等时轮的各种注解,并学习布敦所著全部二派集密的各种释疏。后又听受了布敦所造的《金刚出生大疏》、《瑜伽部根本经》等重要经续和注释。

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宗喀巴三十六岁时,赴拉萨朝礼释迦佛像,此后一、二年内闭关专修。

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宗喀巴三十八岁时,培修精基地方的慈氏菩萨殿。

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6年)宗喀巴四十岁时,从高僧法依听闻《菩提道灯论释》、《集密五种次第法》等。当年,宗喀巴曾往娘地的金沙奔巴行广大供养,在那里讲比丘戒,安立无量众生住戒律仪。在若种安居时,宗喀巴的大弟子达玛仁钦阿阇黎开始来谒见。这位达玛仁钦最初根本就看不起宗喀巴,但听了他讲经之后,肃然起敬,并自愿作他的随身弟子,在宗喀巴圆寂后即由达玛仁钦继承法位。后宗喀巴从娘回到俄喀,住在拉顶阿兰若一年,自修教他,并造称赞缘起性空的《缘起赞》。

明惠帝朱允炆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宗喀巴四十四岁时,春天到迦瓦栋,讲说《菩萨戒品》、《事师五十颂》和密宗十四根本戒等,以后与仁达巴共赴若珍。冬季在若珍广演《大乘庄严经论》、《辨中边论》等诸大乘法。次年夏天,宗喀巴与仁达巴、胜依法王在囊则敦寺安居时,抉择正法,广弘戒律。

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宗喀巴四十六岁时,开始撰写《菩提道次第广论》,这部著作总依慈氏的《现观庄严论》、别依阿底峡的《菩提道灯论》,开演三士道次第。《后半别明止观》更是他的精心之作。以后,宗喀巴又撰写了菩萨戒品广释的《密宗根本罪释》、《事师五十颂释》等著作。

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宗喀巴四十七岁时,开始宣讲《现观庄严论》,讲授完毕,令大弟子达玛仁钦依照所讲要义造成释论,即现在西藏《现观庄严论》的根本依。

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宗喀巴四十八岁时,移锡雷扑寺,广演法称论师的《因明广释》,大弟子达玛仁钦加以记录造论。以后又到俄喀住慈氏洲讲经,因胜依法王等人的劝请,宗喀巴撰写了《密宗道次第》,总明四部密宗的全部。这部论著与《菩提道次第》相比,一明密乘,一明显教,是宗喀巴生平两部最主要的著作。

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宗喀巴五十一岁时,赴前藏并在寒若却顶安居,弟子克主杰初次参谒,为授大威德灌顶。这一年撰写了《中观论广释》。

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宗喀巴五十二岁时,撰写了《辨了不了义论》。当年农历6月,明成祖派大臣四人、随员数百到西藏迎请宗喀巴去朝廷,他婉然辞谢。于是使臣们转请派一上首弟子代表前往,宗喀巴便令大弟子释迦智到京城,谒见了明成祖以后,被敕封为“大慈法王”。同年,宗喀巴的重要著作《中观论广释》完成,之后在有六百多位三藏法师的聚会中广为宣讲。此外,宗喀巴还讲了《中论》、《密宗道次第》等。后又应徒众之请,兴建了根本道场格登寺。第二年到格登寺,讲述《菩提道次第》、《集密月称释》等。

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宗喀巴五十八岁时,藏王名称幢迎请他赴闻地的札西朵喀安居,为三藏法王数百人宣讲《中观》、《因明》、《菩提道次第》等。弟子根敦主初次参谒。以后,宗喀巴又回到格登寺。

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宗喀巴五十九岁时,撰写《菩提道次第略论》。

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宗喀巴六十二岁时,在格登寺将《入中论广释》完成。年底令刻《集密根本经》,至第二年刻成出版。

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宗喀巴六十三岁时,宣讲《胜乐轮根本经》等显密诸法,其最后一部著作《胜乐轮根本经释》也在这一年完成。农历10月25日,宗喀巴在格登寺圆寂。

宗喀巴的一生,在学问、修持等各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诣。对于教理,他总结了大乘、小乘、显宗、密宗等教诫理论,形成了一家之言。他一方面有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气度,一方面又以深刻谨严的态度执择佛教各宗的见地,但总体上,他是以中观为正宗,以月称为依止。对于戒律,宗喀巴能矫正旧派佛教的流弊。宗喀巴所创的藏传佛教之格鲁派,至今仍为青藏高原的第一大教派,凡持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的佛教徒,大多崇奉其为教主,其在西藏、青海、内蒙古、甘肃、山西、北京地区、乃至蒙古国、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锡金王国(今印度共和国锡金邦)、不丹王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等地区,其影响巨大而深远,被佛教格鲁派信徒们尊称为“宗喀巴法王”,其密宗教派则统尊其为“不空金刚法王”。

在青藏高原乃至蒙古草原,有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信徒,以所崇敬的宗喀巴法王之号为姓氏者,称宗喀氏、宗克氏、宗柯氏等,明、清时期多冠汉姓为宗氏、克氏、柯氏,其在藏族、蒙古族、汉族、土族、鄂温克族、裕固族、羌族等民族中皆有,世代相传至今。

第九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宗佳氏,亦称周佳氏,满语为Jo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辉和(今黑龙江上游及嫩江一带),后多冠汉姓为宗氏、周氏、钟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姬昌(周文王)、伯宗(子伯宗)、公子宗来(妫宗来)、完颜宗翰(完颜·黏没诃、亦称完颜·粘罕)、完颜宗望(完颜·斡鲁卜、亦称完颜·斡离不)、完颜宗弼(完颜·兀术、亦称完颜·斡啜)、完颜宗浩(完颜·老)、完颜襄(完颜·将)、宗喀巴(罗桑扎巴)。

二、迁徙分布

宗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族出多源,在当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第二百六十八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二百三十二位,人口约二十七万一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17%左右,多以河东、南阳、京兆、彭城、辽东为郡望。

先秦时期,宗氏族人已在今河南南阳、安徽庐江、四川渠县、河南淮阳、淇县以及山东淄博一带落籍,如:《左传》中陈国的宗竖,卫国的宗鲁,齐大夫宗楼。

汉朝时期,河南南阳宗氏族人是当时名门望族,不但人丁兴旺,而且名家辈出,如:五官中郎将宗伯,河内太守宗均(宗伯子),辽东太守宗京(宗均族兄),司隶校尉宗意(宗京之子),汉司空宗俱(宗意之孙),汝南太守宗资(宗均之孙),宗资之子宗承以及从事历法研究的宗绀、宗诚。东汉时期以后,宗氏在陕西西安落籍,并从此繁衍播迁到今甘肃陇西、兰州一带。

三国时期,河南南阳宗预因入仕而进入四川,蜀亡后,又徙居洛阳。

两晋时期,已有宗氏族人落籍到了山西介休。河南南阳宗氏历魏晋南北朝而不衰,如:宜都太守宗承,及其后代宗繇之、宗炳、宗夬、宗愨、宗测、宗懔等。

隋、唐时期,南阳宗氏族人徙于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如:唐宰相宗楚客曾祖宗丕,为后梁南弘农太守,南阳人,梁亡入隋后居蒲州河东。

唐末五代时期,宗泽的八世祖由南阳迁于浙江义乌,此际宗氏族人已广布于黄河中下游诸省,并有在今北京、天津一带定居者。

宋朝以后,宗氏族人的发展重心渐移到了今江苏、江西、浙江、安徽等地,后来的夷族入侵则导致了他们逃亡于今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

明朝初期,山西宗氏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南、湖南、湖北、山东、河北等地。

清朝以后,宗氏族人在全国分布愈广,尤以浙江、江苏、山东、安徽、江西、河北等地为多,并有山东等地之宗氏族人入居东北三省。

三、郡望堂号

1、郡望

宗姓源流 土观宗派源流 pdf
京 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例如: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要特别注意的是:“京兆”并非仅指陕西长安地区,凡历朝历代由中央政府直辖的都城周边地区,皆可称为“京兆”。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①指今整个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③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彭城郡:彭城郡原为西汉时期的楚国所置。汉宣帝地节元年(壬子,公元前69年)以楚国改置彭城郡,治所在彭城县(今江苏徐州)西汉朝黄龙元年(壬申,公元前49年)复名楚国,东汉朝章和二年(戊子,公元88年)又改为彭城国。南朝宋永初二年(辛酉,公元421年)复为彭城郡。隋开皇时期(公元581~600年)废郡,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又改为徐州,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名彭城郡。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为徐州。历史上的彭城郡,其统辖范围大致包括今山东省微山县、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沛县东南部及邳县西北部,安徽滩溪县东部及山东微山县一带。彭城郡与沛郡在地域范围上有部分重叠。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戊戌,公元前263年,秦国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取南阳,韩本部与上党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秦朝时期南阳郡设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后秦国大将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进攻韩国克取了南阳,使韩国本土与上党郡被分隔,以宛为治所,置南阳郡。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废黜,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又被废黜,唐天宝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邓州南阳郡为良穰县(今河南邓县)治所。元、明、清诸朝的南阳府治皆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其地归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2、堂号:

南阳堂:以望立堂。

河东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亦称常安堂。

彭城堂:以望立堂,亦称徐州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亦称扶余堂、襄平堂、辽阳堂、凌东堂。

忠简堂:源出宋朝时抗金名将宗泽,文武全才,抗金战争中屡战皆捷。金人呼为“宗爷爷”。他前后向朝廷奏本要求回京收复失地,被奸臣压抑,未达到目的,忧愤而死。临终时,还三呼“渡河”(渡过黄河收复失地),卒谥忠简。

安西堂:源出后魏宗政珍的孙子,官安西将军、光禄大夫。孝昌时为都督,讨平乐汾州叛贼。

世德堂、忠武堂、希晦堂、百花堂、碧山堂、松柏堂、新柳堂、忠诚堂、含香堂:资料有待补充。

四、家谱文献:

江苏如皋宗氏家谱二十卷,(明)宗价始修于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民国)宗铭续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江苏省海安市韩国钧纪念馆。

浙江常山宗氏族谱五卷,始修于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清)朱兴、宗祖贵续修,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京兆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大桥头乡永旺村。

浙江常山宗氏族谱五卷,始修于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清)宗绍昂续修,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京兆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大桥头乡永旺村。

浙江常山宗氏族谱五卷,始修于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民国)徐晉重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京兆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大桥头乡永旺村。

浙江常山宗氏族谱五卷,(清)李大玉续修,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大桥头乡永旺村。

浙江义乌麒麟塘宗氏家谱十卷,(清)宗国悠等纂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信息路2号国际科技创业园1号楼14E)。注:始祖为宗溥,先祖为[宋]宗嗣尹。

江苏常熟虞山宗氏谱略一卷,(清)宗汝刚、宗嘉谟辑,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江苏省苏州市博物馆、江苏省常熟市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注:始祖为[宋]宗泽,始迁祖为[元]宗世臣。

江苏丹徒宗氏忠武堂世乘,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信息路2号国际科技创业园1号楼14E)。注:始祖为[五代]宗道溥,始迁祖为[宋]宗泽。

江苏宜兴美樨宗氏家乘,(民国)宗砚卿纂修,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信息路2号国际科技创业园1号楼14E)。注:始祖为[宋]宗泽,始迁祖为宗玮。

浙江义乌麒麟塘宗氏家谱,著者待考,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信息路2号国际科技创业园1号楼14E)。注:始祖为宗溥,先祖为[宋]宗嗣尹。

江苏常州毘陵中村宗氏世谱十八卷,(民国)宗鸿亮等编,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宜兴美樨宗氏续修家乘十三卷,(民国)宗炳南等纂修,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信息路2号国际科技创业园1号楼14E)。注:始祖为[宋]宗泽,始迁祖为宗玮。

江苏宜兴官林宗氏谱二十卷,(民国)宗廷铭等修,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忠武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宜兴美樨宗氏家乘特刊,(民国)宗学源等纂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信息路2号国际科技创业园1号楼14E)。注:始祖为[宋]宗泽,始迁祖为宗玮。

江苏宜兴美榍宗氏家乘六卷,首一卷、末一卷,世存集四卷,宋宗忠简公全集五卷,附编四卷,首一卷、特刊一卷,(民国)宗景洛、宗兆牛纂辑,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天香阁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注:附《宋东京留守宗简兰公全集》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注:始祖为[宋]宗泽,始迁祖为宗玮。

河南唐河宗庄宗氏家谱,(现代)宗转运主编,2004年计算机激光照排胶印本。原稿现被收藏在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宗庄。

五、宗族特征(资料下次补充)

六、字辈排行

山东淄博宗氏字辈:

一支:“泰山秀士其文明继业昌”;

二支:玉树立学克”;

三支:“汝立学可福宝家卫”。

山东巨野宗氏字辈:“灿笑清允灵树加生世”。

山东曹县宗氏字辈:“付兰存仁……”

山东费县宗氏字辈:“庆泽丙广乐士”。

山东潍坊宗氏字辈:“万立成百兴”。

山东成武宗氏字辈:“林(灵)昌新(玉)升”。

山东临朐宗氏字辈:

一支:“立丰孝春玉”;

二支:“爽大智克必祚□宣修允喜锡洪林然培先传嘉福善永继泽延昌”。

山东微山宗氏字辈:“家玉成恩广兆毓”。

山东龙口宗氏字辈:“学景瑞清绪绍舆智(志)德昌”。

山东泰安宗氏字辈:“怀恒传希德承世界和平”。

山东济阳宗氏字辈:“少化德寿……”

山东章丘宗氏字辈:“友尚守(林松)化万弟承(连珠)若(殿登)兴兰长光士传佳计”。

山东滕州宗氏字辈:“复广西兆明克修”。

山东黄县、辽宁宗氏字辈:“九云文德景常昌守学”。

山东博山、香港宗氏字辈:“泰山秀士其文明继业昌”。

江苏盐都宗氏字辈:“如德树大永长久”。

江苏如皋宗氏字辈:“国永序在卫慎首邓卓”。

江苏兴化宗氏字辈:“明必生长……”

江苏徐州宗氏字辈:

一支:“厥天效廷学致开玉光明世培大德延希福康于国志立先长安传继州庆善后贤良永茂昌太远”;

二支:“亭承新向开文玉秀世培大德”;

三支:“开文玉秀世培大德”。

江苏常熟宗氏字辈:“积善有余庆得年惟大德”。

江苏盱眙宗氏字辈:“友成正治国”。

江苏泰州宗氏字辈:“文传家远……”

江苏海安宗氏字辈:“明兆有周式序(绪)在魏”。

江苏沛县宗氏字辈:“允岭树加生”。

江苏连云港宗氏字辈:“德镇明树生仁义庆荣华”。

江苏宜兴、盐城、苏州宗氏字辈:“金林清康坤汉泽颖嗣益长福绍忠必大佛学阡敬浦用安世道玙献章召厚枝荣思绪鸣环起生炳政韩元景龙万成恒如鼎艺连标如旺臣(成)根华”。

安徽萧县宗氏字辈:“开文玉秀世培大德衍系广元……永茂昌泰远”。

安徽门台宗氏字辈:“富金万素……”

安徽郞溪宗氏字辈:“留守在京城(成)为民立功”。

安徽宗氏一支字辈:“自金在朝维同升官永花富贵”。

陕西泾阳宗氏字辈:“嫌有义述兆均国”。

陕西三原宗氏字辈:“怀立学可……”

陕西咸阳宗氏字辈:“修安怀立学可复”。

河南周口宗氏字辈:“立国希圣……”

河南濮阳宗氏字辈:“元玉耀克志学允”。

河南南阳宗氏字辈:“常文可守大言建元启运万世永太君资功业远炳悫德威长族望盛东汉家声振南阳”。

湖北汉阳宗氏字辈:“大志玉岳昌定有贤良永传祖德邦家之光”。

湖北麻城宗氏字辈:“道德传家厚功明普世多”。

四川富顺宗氏字辈:“儒紫肃有绍大明永元兴克臣世兆正仕怀仁久远”。

四川达州宗氏字辈:“明俊德开国承家力争万岁永远光华”。

河北玉田宗氏字辈:“双(永)元少(庆义)文华胜”。

河北唐山宗氏字辈:“连恩义双玉宝守”。

重庆铜梁宗氏字辈:“涵世国正天裼福太和仁得永长久”。

湖南芷江、广西宗氏字辈:“振开宏绍余永建成思德”。

浙江义乌宗氏字辈:“志光丰裕清明怀恒传希德成世界和平(广运)”,

云南曲靖宗氏字辈:“家泽祥瑞……”

山西大同宗氏字辈:“福禄祯祥……”

辽宁锦州宗氏字辈:“九云文德景常昌守学”。

吉林宗氏一支字辈:“喜宪德怀永殿云”。

宗氏一支字辈:“元其运万世融昌振南阳”。

宗氏一支字辈:“德秀建恩广召现庆凡祥史书千载业续传百世昌”。

宗氏一支字辈:“文景发万水良正维国义制有宗若宝龙光应盛时忠贤传世德和顺启家庭士尚书承志天开子必新”。

七、【宗姓宗祠通用对联】

四言通用联:

志乘风浪;泪洒英雄:上联典指南朝宋国的南阳涅阳人宗愨,字元幹,少年时有大志,曾回答他叔父宗炳:“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南朝宋文帝时,多次立战功。南朝宋元嘉末年,太子刘劭杀文帝后自立为帝,宗悫任南中郎咨议参军,随刘骏出兵杀刘劭。刘骏即位为孝武帝,宗悫历官左卫将军、豫州刺史监五州诸军事,封洮阳侯。南朝宋大明年间,参加平定占据广陵抗命的竟陵王刘诞之乱。前废帝时,官雍州刺史。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名将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宋元祐年间进士,宋靖康初年任磁州知州,募集义勇,抗击金兵。康王赵构(后为高宗)出使金国求和,被他留下,开大元帅府,他任副元帅,南下救援京城。后任东京留守,联络两河八字军,用岳飞为将,屡败金兵。又多次上书,请高宗还都,收复失地,都被投降派所阻,忧郁成疾,临死时还连呼“过河”,并自咏杜甫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忠诚皦日;气慨凌云:上联典指南朝宋国的宗愨,少时,叔父问其志,对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宗泽,宋元祐年间进士,有文武才,二帝北狩,以副元帅从磁州入援,屡战皆捷,进东京留守。金人惮其威不敢复犯东京,后为奸人所抑,忧愤成疾,大呼“过河”者三而卒,谥忠简。

厚奁嫁女;骂贼殉夫:上联典指隋朝时期的宗连以奴婢二十人,马十余匹及金珠珍宝缣帛为女儿陪嫁。下联典指晋朝时期的贾浑之妻宗氏,为刘聪部将乔曒所获,骂贼而死。

2、六言通用联:

琴画风韵永在;松梅气节犹存:上联典指南朝宋国的书画家宗炳,字少文,南阳人。好琴书,善画,精玄理。武帝领荆州,辟为主簿,不就。曰:“吾栖隐丘壑三十年,岂可于王门折腰为吏乎!”尝西涉荆巫,南登衡岳,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下联典指三国时期曹魏的名士宗世林,隐居不仕,不与人交。武帝作司空、总朝政时,问他:“可以交未?”答曰:“松柏之志犹存。”文帝兄弟每造其门,皆独拜床下,其见重如是。

元懔少年学士;江陵领前将军:上联典指北周时期的车骑大将军宗懔,字元懔,江陵人。少聪敏,乡里呼为“小儿学士”。梁元帝镇荆州,令兼记室,迁吏部尚书。入周封信安县侯累拜车骑大将军。有《荆楚岁时记》及集。下联典指五代时期的陈国尚书宗元饶,江陵人。公平持法,明练治体,官至领前将军、吏部尚书。

3、七言通用联:

前人甚夸泽忠简;后世犹仰宗青天:上联典指宋朝朝时期的抗金名将宗泽(公元1060~1128年),字汝霖,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宋元佑年间进士,历任地方官,颇有政绩。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知磁州今河北磁县,兼河北义兵都督总管,大败金军。高宗即位,以图龙阁学士知襄阳、青州。李纲为相,用他知开封府,提拔岳飞为统制,屡败金军,妻声日著,北方称为“宗爷爷”。谥忠简,有《忠简集》。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知县宗显,字必彰,鄞人。正统举人。历知宜兴大兴县,辨查民冤,一介不取,有呼为“宗青天”。

一梅隐士工诗画;五兵尚书独清明: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诗画家宗元鼎,字定九,江都人。号梅岑,别号小香居士。嗜梅花,堂有古梅一株,时人谓之宗郎梅。善画山水,工诗。有《芙蓉新柳堂集》。下联典指南朝梁国尚书宗夬,字明扬,江陵人。勤学有局干。初仕齐,独清正,累迁尚书都郎官。入梁,历太子右卫率、五兵尚书,参掌大选。

杀敌渡河垂死愿;乘风破浪少年心: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抗金名将宗泽,尝请帝还京二十余疏,俱为奸人所抑。忧愤成疾,大呼“过河”三者而卒。下联典指南朝宋国的振武将军宗慤,字元干,南阳人。少时,其兄问其志,慤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官振武将军,累迁豫州刺史,封洮阳侯。

4、八言以上通用联:

甘露嘉禾,温江德政;乘风破浪,洮阳典型: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温江令宗道,政和中,有嘉禾甘露之祥。下联典指南朝宋国的振武将军宗慤事典。

出奇创倭,缙绅颇收;矫制平贼,国家干城: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稽勋员外郎宗臣,字子相,扬州人。明嘉靖年间进士。文章与李樊龙、王世贞相切磨,为嘉靖七子之一。下联典指汉朝时期的名人宗均的事典。

祠宇依春城,碧波绿草南浦地;墓田邻古寺,白云黄叶晚秋天:江苏省兴化市儒学街宗公祠“宗臣塑像两侧”联。祠祀明嘉靖“后七子”之一宗臣(公元1525~1560年),字子相,号方城,明朝著名文学家,又被称为“江北才子”和“中原才子”。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中进士后,官至吏部考功员外郎。因对当朝宰相奸臣严嵩胡作非为的行为不满,被贬为福建参议。后因抗倭有功,又被提升为提学副使。宗臣一生勤奋,所著《宗子相集》被收入清朝《四库全书》。其中,《报刘一丈书》被收入《古文观止》,自1949年以来,一直被编入高中语文教材。由于他刻苦好学,公务繁忙而积劳成疾,在武夷山止止庵病故,终年三十六岁。死后归葬于兴化“百花洲”。四牌楼上有旌表他的“中原才子”匾额。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前后,由四川马湖知府任上辞官归兴的宗周,利用邻近宅第不远处由几块垛岛组成的荒地筑屋隐居,并建成桥、亭、荷花池,进行读书、著述。在此洲上,宗周著有《四书五经就正录》、《就正录礼记会典》(清朝乾隆年间被收入《四库全书》)、《中记》、《说文训》、《艺圃撷华》等书。由于宗周爱好园艺,在此广植花草树木,故将此处命名为“百花洲”。宗臣病逝后,葬于“百花洲”西侧,称“宗公墓”。后来,宗氏族人又在原先宗臣读书处“芙蕖馆”旁建“宗公祠”,祠内供有宗臣彩色站立塑像。塑像两侧悬有这副对联。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国学大师李审言倡修宗公祠,得到宗氏族人及兴化名士姚松亭、薛季千、王慕唐等人的资助,从而使宗公祠焕然一新。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宗公祠毁于抗战峰火,而宗公墓和阮晋朋墓则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捣毁。

八、历史名人

宗 资:(生卒年待考),字叔都;南阳安众人。著名汉朝大臣。

其家代为汉将相名臣。祖父均,自有传。资少在京师,学孟氏易、欧阳尚书。举孝廉,拜议郎,补御史中丞、汝南太守。署范滂为功曹,委任政事,推功于滂,不伐其美。任善之名,闻于海内”也。

宗 均:(公元?~76年待考),字叔庠;南阳安众人(今河南南阳邓县)。著名东汉大臣。

父伯,东汉建武初为五官中郎将。

宗均先后任上蔡令、九江太守。

东汉永平元年(公元58年),宗均迁东海相,显宗以其能。

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征拜宗均为尚书令,后任司隶校尉、河内太守。

东汉建初元年(公元76年),宗均逝世于家。

宗 预:(生卒年待考),字德艳;南阳安众人。著名三国时蜀汉镇军大将军。

汉建安中期,随张飞入蜀。

蜀汉建兴初期,诸葛亮任其为主簿,迁参军右中郎将。后迁为侍中,徒尚书。蜀汉延熙十年(公元247年),为屯骑校尉,受命聘吴,曾督永安,归来拜征西大将军,拜征西大将军,赐爵关内侯。

蜀汉景耀元年(公元258年),以疾征还成都。后为镇军大将军,领兖州刺史。

宗 敞:(生卒年待考),西州姑臧人(今甘肃武威)。著名东晋十六国时期文学家。

东晋十六国时期,群雄逐鹿,称王图霸。就在这世事混乱之际,后秦出了个博学多识、善长文笔的英才宗敞。

宗敞在后秦任凉州别驾。其父宗燮在后凉吕光时从湟河太守入迁为尚书郎,与南凉政权的奠基人秃发·傉檀曾有一面之交。秃发·傉檀继任南凉王之后,定都于乐都(今青海乐都),延揽人才,兴办教育,雄心勃勃。当时,后秦政权的凉州刺史王尚派宗敞到南凉做友好访问,秃发·傉檀热情款待宗敞,俩人各自畅谈了平生志向,很是投缘。

东晋义熙二年(公元406年),后秦姚兴拜秃发·傉檀为都督河右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凉州刺史,镇守姑臧。宗敞以别驾的身份送前任凉州刺史王尚还长安。秃发·傉檀对宗敞别离依依不舍,宗敞向他进言了治理凉州的方略并举荐贤士,秃发·傉擅听了非常高兴,赠给宗敞马二十匹,作为对他的报答。

宗敞送王尚到长安后,正好碰上王尚被流言诽谤,后秦国主姚兴将其囚禁在御史台准备治罪。宗敞便联络了凉州治中张穆、主薄胡威、边宪等人为其辩白,由宗敞执笔写辩解奏章。

姚兴见到奏章写得文采华丽,论据确凿,很是高兴,便问他的黄门侍郎姚文祖:“你知道宗敞吗?”

姚文祖答道:“当然知道,宗敞和我是同州人,他是西凉的人杰。”

姚兴问:“他上疏为王尚辩护,文字特别好,是否王尚和他商量过?”

姚文祖解释说:“王尚被囚在御史台,禁止与外界来往;宗敞又住在杨恒家里,王尚根本就不可能知道。”

姚兴又问:“那么是不是杨恒给宗敞出的主意?”

姚文祖说:“西州(凉州)人对宗敞的评价很高,都说他的才能在杨恒之上,所以不可能是杨恒的主意。宗敞过去与吕超来往较多,您可试问一下吕超。”

姚兴问吕超:“宗敞文才怎么样,他能和谁相比?”

吕超答道:“宗敞在河西,享有很高声望,时人把他比作魏的陈群、徐干,晋的潘岳、陆机。”

姚兴把奏章给吕超看,并说:“凉州小小地方,能有这样的人才吗?”

吕超说:“把宗敞的其它文章和这篇奏章相比较,这篇还不见得是最好的。”接着辩解说:“琳琅出于昆仓,明珠生于海滨,如果必须以地求人,那么文命(禹王)是夏王朝不应该要的人;姬昌(周文王)是东夷应该赶走的人了。应当只问其文采如何,不可以地区论人。”

姚兴听了吕超这段议论很高兴,便赦了王尚的罪,还任命为尚书。宗敞的一篇辩文救了王尚一命。

同年,宗敞由长安返回姑臧,其救王尚之事时人皆知之,十分敬佩,于是被南凉景王秃发·傉檀任命为太府主薄,录记室事。他尽心竭力辅佐南凉景王,直到南凉政权灭亡。

宗 炳:(公元374~443年),土族,字少文;涅阳人(今河南南阳镇平)。著名晋朝末期、南朝宋书画家、艺术评论家。

祖父宗承,曾任宜都太守。父亲宗繇之,曾任湘乡县令。

《书·小史》称:“炳少文善琴、书、画,行草尤工。”他爱山水,喜远游,曾西陟荆巫,南登衡岳。他将所游历过的名山“图之于室”、“卧以游之”。他曾画过《孔子弟子像》、《颍川先贤图》、《狮子击象图》、《永嘉邑屋图》、《尚子平图》、《秋山图》。

宗炳著有文集十六卷,诗多与画谐趣。文章以《明佛论》、《画山水序》垂名千古,其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属《画山水序》一文。

山水文学在晋朝已肇端,但其中往往有玄言的成分。而“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文心雕龙·明诗》),作为一个酷爱山水的人,宗炳也加入了山水诗的创作之中,可以说,他的山水诗、山水画、山水画论,是出自同一源头的。他在《登半石山诗》中写道:“清晨陟阻崖,气志洞潇洒。嶰谷崩地幽,穷石凌天危。长松列竦肃,万树巉岩诡。上施神农萝,下凝尧时髓。”幽深的山谷,凌天的危石,肃立的高松,奇形怪状的古树,树上的千年古藤,涧中的万古溪流,这就是作者笔下的半石山。但我们不要忽视,这中间有个“气志洞潇洒”的自我。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在描摹半石山的山水时,其中是有“道”在的。

同时,宗炳首先是一位高明的山水画家,然后才是一位山水画理论家。山水画在三国两晋时已经成了独立的画科。在这一时期中,出现了很多山水画作品,如魏曹髦有《黄河流势图》,东晋司马绍有《轻舟迅迈图》,夏侯瞻有《吴山图》,戴逵有《吴中溪山邑居图》,顾恺之有《庐山图》、《云雾望五老峰图》。这些画虽然久已散佚,但从画题上看,它们无疑是属于山水画范畴的。与此同时,比较系统的绘画理论也已出现。

在六朝绘画理论著作中,顾恺之的《画论》,宗炳的《画山水序》,谢赫的《古画品録》,姚最的《续古画品録》是可以互相比肩的。而《画山水序》作为我国绘画理论史上第一篇山水画论,为中国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科奠定了基础。它的出现,标志着山水画已经从对人物画的依附中解脱了出来。它涉及到了山水画美学的本体、创作、鉴赏、技法、传达等一系列问题,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的出现,对我国山水画的创作和美学特征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宗炳在《画山水序》曰:“夫理绝于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旨微于言象之外者,可心取于书策之内。况乎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这段话意思是说:上古以前断绝了的道理,千年之后可以推断出来。言辞之外的深意,也可于书籍文献中去寻求,况且山水是自己盘桓过、目睹过的,自能绘出其形,显出其色。“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强调身临其境,根据身之所历、目之所见进行描绘。当然,这种描绘不是简单地复原。观察实景然后作画,是一种师法自然的写生方向,但这里面是要表现“神”的。因为在“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中,前面的“形”、“色”是山水之美,是客观的;后面的“形”、“色”指艺术美,有作者的主观存在。作家要表现的既是山水自然本身的精神,也映照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作者在绘形绘色的山水画中发现“神”,而精神即吾身,在人与自然的契合中,既表现山水之神韵,又熔铸作者之心灵,使二者和谐地发展,这就是《画山水序》中的艺术论。《画山水序》又曰:“峰岫峣嶷,云林森渺,贤圣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

“畅神”是宗炳山水画的最高追求。他认为“万趣”与神志融合之后,才会物我一体,使自己精神舒畅,并显现出“道”来。他这种畅神与陶潜《饮酒》诗中的得意“忘言”、谢灵运《游名山志》中的“意得”有相通之处。面对“神”,宗炳并没有简单把它视为山水之灵,而是以法身来解释的。神即法身,精神即我身,山水之神是连自己也包含在内的。山水画家,面对山水自然,“妙会感神”,捕捉它的精神美,以无我之心契合对象的精神美,达到物我一体的精神境界,从而创作出一幅凝聚作家心灵世界的作品。而鉴赏者在披图幽对时,在虚静的状态下,达到“万趣融其神思”的境界,从而捕捉到山水作品中的神韵,达到畅神的目的。

刘宋的王微在《叙画》中也曾论及山水画畅神的功用:“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虽有金石之乐,珪璋之琛,岂能彷佛之哉?披图按牒,效异山海,绿林扬风,白水激涧,呜呼!岂独运诸指掌,亦以神明降之,此画之情也。”王微认为绘画作品就是要以内在神明去捕捉和表现山水之美,这种创作和玩赏过程中的审美享受,是玩赏金石之乐无法比拟的。二者相较,宗炳从艺术本体论的高度去把握审美过程中的精神活动,认为畅神的享受是美感体验中的最高享受,比王微的认识又深入了一步,更符合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征。《画山水序》又曰:“且夫昆仑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素绡以远应,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是以观画图者,徒患类之不巧,不以制小而累其似,此自然之势。如是,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以一图矣。”这种对自然界以宇宙的规模从宏观上把握,涉及到事物的细微之处时,则从微观上观察,视点既对置于无限大,又面向无限小的方法,是师承于陆机的。陆机《文赋》中曾说:“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观古今于须臾,扶四海于一瞬”,“含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虽然陆机论的是诗文,宗炳论的是绘画,但思理相通,都具有开启后来者的作用。

本来,艺术反映生活就是以小见大,以近见远的,是一种不全之全。对于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的绘画,更是如此。宗炳在这段话中揭示了绘画中的远映透视原理。其“制小”,但“不累其似”,就是从小中见大来,其强调的重点在于小而似。这是山水画艺术表现方式最基本的要求。“去之稍阔其见弥小”,这就是远小近大的透视原理最简练最精辟的描述。根据这一原理,由于“昆仑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作画时,就需“张素绡以远应”,那么“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具体方法是“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这样处理好了空间关系,画面才有层次,有纵深感,才会让尺幅天地产生出牢笼万物的气势。

宗炳提出的技法和原则,为后世画家和绘画理论家广泛接受。如姚最的《续古画品録》云:“萧贲含毫命素,动必依真,尝画团扇,上为山川,咫尺之内,而见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势。”宋代画家郭熙《林泉高致》亦云:“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气势磅礴的山水,只有通过透视的原理,才可被笼于方寸之内。宗炳揭示的这一原理和方法,不仅启示了中国的山水画家和理论家,同时,比西方绘画透视法的发明,也早了一千多年。

宗 夬:(公元456~504年),字明扬;南阳涅阳人,世居江陵。著名南北朝时期南齐、南梁大臣。

祖父宗炳。父亲宗繁,西中郎谘议参军。

宗夬少年即勤学,有局干。弱冠时举郢州秀才,历临川王常侍、骠骑行参军。当时,南齐大司徒、竟陵王萧子良集学士于西邸,并见图画,宗夬亦在预选之列。

南齐永明中(公元488年),南齐武帝萧赜与北魏和亲,敕宗夬与尚书殿中郎任昉同接魏使,皆时选也。

南齐武帝的嫡孙南郡王萧昭业时居西州(哈拉和卓古城,今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以宗夬管书记。宗夬既以笔札被知,亦以贞正见许,故任焉。不久,文惠太子萧长懋薨,改升南郡王为皇太孙,宗夬仍管书记。及太孙即位,为南齐郁林王,执政后多有失德,为此宗夬颇为自疏,得为秣陵令,迁尚书都官郎。

南齐隆昌末(公元494年),少帝萧宝卷见诛,宠旧多罹其祸,惟宗夬及傅昭以清正得免。

南齐明帝萧鸾即位,以宗夬为郢州治中,有名称职,以父老去官还乡里。当时南康王萧宝融为荆州刺史,引为别驾。后义师起,迁西中郎谘议参军,别驾如故。

时西土位望,惟宗夬与同郡乐蔼、刘坦为州人所推信,故领军将军萧颖胄深相委仗,每事谘焉。

后南梁武帝萧衍师发雍州,萧颖胄遣宗夬出自杨口,面禀经略,并护送军资,南梁武帝甚礼之。宗夬后迁御史中丞,以父忧去职。不久复起为冠军将军、卫军长史。

南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宗夬迁得授征虏长史、东海太守,将军如故。

南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南梁武帝征宗夬为太子右卫率。是冬,迁五兵尚书,参掌大选。

南梁天监三年(公元504年),宗夬逝世,终年四十九岁,其子宗曜卿嗣。

宗夬的从弟叫宗岳,有名行,州里称之,出于宗夬之右。后仕历尚书库部郎,郢州治中,北中郎录事参军事。

宗德者:(生卒年待考),南阳人。著名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吏部尚书。

南梁国灭亡入北周,宗德者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著有《荆楚岁时记》,今存于世。

宗 测:(生卒年待考),字敬微,宗炳之孙,居江陵(今湖北江陵)。著名南朝齐国艺术家。

宗测从不应召去做官。骠骑将军豫章王嶷请他任参军,他回答说:“为什么要滥杀那些无辜的海鸟野鸡?为什么要去滥砍那些与人世无争的树木?”

宗测生来就爱好书法,绘画。他继承先人的书画事业,立志要游历名山大川。他将祖父宗炳的遗作《尚子平图》,临摹在室内墙壁上。宗测一生隐居在庐山祖父留下的旧宅里,将阮籍遇孙登的故事,画在室内的屏风上,终日或坐或躺在屏风前观看。

宗测还为永业寺的佛影台作过画。人们都称赞宗测的画达到绝妙的境界。

宗楚客:(公元?~710年待考),字叔敖,武则天二姊之子;祖籍南阳,蒲州河东人(今山东永济)。著名唐朝大臣。

其人伟岸白净,明达聪慧,及进士第后,累迁户部侍郎,后因奸赃罪流放岭南,岁余召还。

周武则天皇帝执政时期,宗楚客由武三思引荐任兵部尚书。武周神功元年(公元697年),升任宰相,后因与武懿宗不和,贬为播州司马。

唐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复为宰相。唐中宗时,武三思被杀,韦后及安乐公主弄权,封宗楚客为郢国公,宗楚客由此进位中书令,与纪处讷同为韦后心腹,世号“宗纪”。

随着权势的膨胀,宗楚客的政治野心越来越大,外表上依附韦皇后,但内心却逆谋已久。宗楚客对其党羽说:“我初在卑位时,尤爱宰相职权;及为宰相后,又想当天子。哪怕是南面称寡一日,便也心满意足了啊。”

在韦后毒杀唐中宗后,宗楚客联合了少数朝臣,鼓动韦后再割唐命,以效仿武则天故事,并献密杀唐殇帝及唐睿宗。结果在唐景龙四年(公元710年)被唐睿宗之子临淄王李隆基果断发动兵变,韦氏集团铲除。在诛杀了韦后之后,宗楚客亦被处死。

宗楚客工诗,《全唐诗》录存其诗六首,皆为奉和应制、粉饰升平之作。其中《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等,词藻典丽,对仗精工,为旧时选家所称赏。

宗 泽:(公元1060~1128年),字汝霖,父亲宗舜卿;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著名宋朝抗金名将。

世代务农,家境贫寒。

北宋元佑六年(公元1091年)应进士试,对策陈时弊,考官恶其直言,抑为同进士出身“录取。自此,宗泽历任何并馆陶县尉,浙江龙游、山东胶州及登州掖县县令,勤政爱民,治绩卓著,名声远扬,但得不到朝廷的赏识。

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宗泽反对朝廷连结女真征契丹,被贬提举鸿庆宫,于是上表引退,拟在东阳山谷中结庐,以读书著述终老。然而事与愿为,因在登州任上得罪过某些权贵,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宗泽撤职并软禁在镇江,不得自由。两年后先后被委任为理教郎监理润州都酒税和巴州通判。

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宗泽任磁州知州。时金兵入侵,太原失守,真定危急,赴磁州的一些官员以种种借口不肯前去,只有宗泽率随从几十个人赴任。到磁州后,宗泽积有极修复城墙,整治兵器,招募义兵,广集粮饷,防止敌人进拢。不久,受到任河北义兵都总管,率军救真定。宗泽先以神臂弓挫敌凶焰,后纵兵进击,破金兵三十余寨,斩敌数百,所获羊马金帛全部赏将士。些时康王赵构赴金议和至磁州,宗泽叩马劝止,乃留相州。是年冬,宋钦宗任康王为兵马大元帅,宗泽为副师。泽率军趋李固渡,途中遇敌,大破之。

次年(公元1127年)农历1月,宗泽率军至开德,与敌人打了十三仗,仗仗获胜。

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农历6月,宗泽以七十岁高龄任东京留守,知开封府,招聚义兵近二百万,分署京郊十六县,与金兵隔黄河对峙。此时岳飞投奔宗泽,宗泽见而奇其才,给以五百骑兵,要其奋勇立功。岳飞听命而行,歼灭了敌人。从此岳飞就在宗泽部下南征北战。

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农历1月,金人大举入侵,宗泽妙半又大破之,金军溃不成军,尽弃辎重。自此宗泽威震天下,金人畏惮宗泽,都称“宗爷爷”。

从宋建炎元年农历7月起,宗泽一连上疏二十四次,力劝宋高宗还京,以图恢复北方失地,均为奸佞所阻。宗泽忧愤成疾,疽发于背。宗泽明知自己病重,在世不长,却还是念念不忘地请求宋高宗回銮开封,誓师北伐。宗泽临终时,竟无一语涉及家事,唯有连呼:“渡河!渡河!渡河!”遂忿憾而逝。

宗泽逝世后,其子宗颖与部将岳飞护柩至镇江,将之与夫人陈氏合葬于京岘山麓。后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赐谥忠简。

宗泽墓在江苏省镇江市东郊的京岘山北麓。此墓为宋墓,墓前竖白云墓碑,高一米九,上刻“宋宗忠简公讳泽之墓”,墓道长九十米、宽二米五,两旁密集绿树,庄重肃穆。

宗 愨:(生卒年待考),字元幹;南阳涅阳人(今河南南阳)。著名南宋将领。

其叔父曾问他志向,宗愨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充分表达了男儿的远大志向,成了千古名言。如今被网络中人评为“中华民族震烁古今的十三句话”之一

宗愨后来历封镇武将军、左卫将军。管至豫州刺史,封洮阳侯,监五州诸军事。

宗端修:(公元?~1204年待考),字平叔;汝州人。著名金国大臣。

宗端修自幼即聪慧好学,极爱名节。

金大定二十二年(公元1182年)中进士,金承安元年(公元1196年)代孙椿年为监察御史,以敢于直言进谏闻名。

有一次,金章宗调动大量车马人役欲东巡泰山设坛祭天。当时天气寒冷,时有路人冻死,端修就劝阻章宗不要东巡,免得劳民伤财,民怨沸腾。章宗采纳了他的意见,不去东巡,免去了人民一场灾难。

金章宗的元妃李师儿十分得宠,李师儿的哥哥李喜曾作过强盗、弟弟铁哥也经常在朝中奔走,贪污受贿,徇么卖法,无恶不作。群臣惮于师儿的权势,敢怒而不敢言。

宗端修实在看不过去,便上书要皇帝“远小人”。金章宗故作不知,派李喜儿去问宗端小人到底是谁。宗端修对着李喜儿的面大声直说:“小人就是你李喜儿!”李喜儿十分恼怒,回宫后,添油加醋地报告金章宗。不料金章宗喜爱宗端修的正直,既不怪罪,也不采纳。

金承安四年(公元1199年),宗端修又上书言事,被宰相董师中责以“越级上书,上书不实”而削官。

宗端修知道自己太直,为当时所不容,但对自己的操守要求越来越严。妻子死了,他独居二十年不再娶。司侯游彦哲将赴汝州上任,就为政之道向宗端修请教。他说:“为政并不难,只要治气、养心就行了。”游彦哲听了不甚理解,他解释说:“养气就是心要正,心正则无私;治气就是要气平,气平则不暴。无私又不暴,还搞不好政务吗?”

金泰和四年(公元1204年),金章宗升他为大理丞,专管审案。因处理大兴府纥石烈执中一案不合章宗的意见,又被削官。后为全州节度副使,死于任上。

宗必大:(生卒年待考),号英烈;浙江义乌人。

南宋抗金名将宗泽的第八世孙,元朝末年从守墓地润州(今江苏镇江)迁徙兴化,在兴化城儒学街地段建屋定居。

宗 周:(生卒年待考),宗必大后裔;浙江义乌人。著名明朝大臣。

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中举人,宗周先任山东金乡知县,后任四川马湖(今四川宜宾屏山)知府。其间,他在儒学街祖屋四周扩建院宅,并在西城外石桥北侧建宗公府(世科第)。

宗 臣:(公元1525~1560年),字子相,号方城;江苏兴化人。著名明朝文学家,被称为“江北才子”和“中原才子”。

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中进士后,官至吏部考功员外郎。因对当朝宰相奸臣严嵩胡作非为的行为不满,被贬为福建参议。后因抗倭有功,又被晋升为提学副使。

由于宗臣刻苦好学,公务繁忙,因而积劳成疾,在武夷山止止庵病故,终年三十六岁。死后归葬于兴化“百花洲”。

宗臣一生勤奋,所著《宗子相集》被收入《四库全书》,其中《报刘一丈书》被收入《古文观止》。自1949年以来,一直被编入高中语文教材。

宗元鼎:(公元1620~1698年),字定九,号梅岑,别号小香居士;江苏江都人。著名清朝书画家。

宗元鼎七岁即能咏梅,远近传诵其句。其家堂院有古梅一株,人谓之“宗郎梅”。

宗元鼎性狷而孝,釜甑屡空,未尝以贫告人。

清康熙初年,贡太学,铨注州同知。未仕卒。

擅画山水,工诗。著有《芙蓉新柳堂集》。

宗元鼎与从弟宗元豫、宗元观,从子宗之瑾、宗之瑜皆工诗,有“广陵五宗”之目。

宗稷辰:(公元1792~1867年),字迪甫,一作涤甫,号涤楼;浙江会稽人。著名清朝学者。

宗稷辰自幼攻读,才学超人。

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举人,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迁起居注主事,再迁户部员外郎。历主湖南、群玉、濂溪、虎溪书院。归后,主戢山书院,成就甚众。

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宗稷辰任御史。太平天国举义,宗稷辰疏请朝廷在全国各省推行保甲制度,认为保甲之法利于社仓、团练。诏下直隶督抚,各就地参酌执行。又疏统筹财政出入,宜崇言实去伪,清查弊端。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清帝将谒陵,宗稷辰疏言“畿南州县被水,连岁用兵,民气甫行休息,吁请展缓一年”。未准奏,遭斥责。不久又奏言:自粤匪(太平天国)窜据长江,多年以来,文臣武将,能作战者越来越少,难得人才,而多不尽其用,或以死殉,或以罪罢官。宗稷辰要求朝廷开文武兼资一科,广收天下人才,才尽其用。并大力推荐左宗棠。疏入,下各督抚,命左宗棠等加考送部引见。左宗棠自此飞黄腾达。

时京师行大钱,商民受其苦。宗稷辰上疏请复用制钱,名“祖钱”,而钱改纯用铁铸,兼行并用,未被采纳。又以畿辅水患,疏请急赈,准行。

不久,宗稷辰授山东运河道,时捻军起义入山东,为防捻党,宗稷辰在济宁牛头河边筑战墙,南北两墙长达数千丈。以功加盐运使衔。

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宗稷辰引病归籍,不久病死。

宗稷辰著有《躬耻斋文钞》二十四卷,诗钞二十八卷,及《四书体味录》,并传于世。

九、名人名篇:

宗敞《上疏理尚书》:

臣州荒裔,邻带寇仇,居泰无垂拱之安,运否离倾覆之难。自张氏颓基,德风绝而莫扇;吕数将终,枭鹗以之翻翔。群生婴罔极之痛,西夏有焚如之祸。幸皇鉴降眷,纯风远被。

刺史王尚受任垂灭之州,策成难全之际,轻身率下,躬俭节用,劳逸丰约,与众同之,劝课农桑,时无废业。然后振王威以扫不庭,回天波以荡氛秽。则群逆冰摧,不俟硃阳之曜;若秋霜陨箨,岂待劲风之威。何定远之足高,营平之独美!经始甫尔,会朝算改授,使希世之功不终于必成,易失之机践之而莫展。当其时而明其事者,谁不慨然!

既远役遐方,劬劳于外,虽效未酬恩,而在公无阙。自至京师,二旬于今,出车之命莫逮,萋斐之责惟深。以取吕氏宫人裴氏及杀逃人薄禾等为南台所禁,天鉴玄镜,暂免囵圄,讥绳之文,未离简墨。裴氏年垂知命,首发二毛,嫠居本家,不在尚室,年迈姿陋,何用送为!边籓耍捍,众力是寄,禾等私逃,罪应宪墨,以杀止杀,安边之义也。假若以不送裴氏为罪者,正阙奚官之一女子耳。论勋则功重,言瑕则过微。

而执宪吹毛求疵,忘劳记过,斯先哲所以泣血于当年,微臣所以仰天而洒泪。且尚之奉国,历事二朝,能否效于既往,优劣简在圣心,就有微过,功足相补,宜弘罔极之施,以彰覆载之恩。

臣等生自西州,无翰飞之翼,久沈伪政,绝进趣之途。及皇化既沾,投竿之心冥发,遂策名委质,位忝吏端。辱臣忧,故重茧披款,惟陛下亮之。

宗炳《画山水序》:

圣贤暎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熟有先焉。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灵趣,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

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亦几乎?余眷恋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愧不能凝气怡身,伤砧石门之流,于是画象布色,构兹云岭。

夫理绝于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旨微于言象之外者,可心取于书策之内。况乎身所盘桓,目所绸缭。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

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绢素以远暎,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是以观画图者,徒患类之不巧,不以制小而累其似,此自然之势。如是,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

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虽复虚求幽岩。城能妙写,亦城尽矣。于是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藂,独应无人之野。峰岫峣嶷,云林森眇。

宗炳《明佛论》(神不灭论):

夫道之至妙,固风化宜尊;而世多诞佛,咸以我躬不阅,遑恤于后。万里之事,百年以外,皆不以为然。况复须弥之大,佛国之伟,精神不灭,人可成佛,心作万有,诸法皆空,宿缘绵邈,亿劫乃报乎!此皆英奇超洞,理信事实。黄华之听,岂纳云门之调哉?世人又贵周、孔书典,自尧至汉,九州华夏,曾所弗暨,殊域何感?汉明何德,而独昭灵彩?凡若此情,又皆牵附先习,不能旷以玄览,故至理匪遐,而疑以自没。

悲夫!中国君子明于礼义,而暗于知人心,宁知佛心乎?今世业近事,谋之不臧,犹兴丧及之。况精神作哉,得焉则清升无穷,失矣则永坠无极。可不临深而求,履薄而虑乎?夫一局之奕,形算之浅,而奕秋之心何尝有得?而乃欲率井蛙之见,妄抑大猷,至独陷神于天阱之下,不以甚乎!今以茫昧之识,烛幽冥之故,既不能自览鉴于所失,何能独明于所得?唯当明精暗向,推夫善道,居然宜修,以佛经为指南耳。彼佛经也,包《五典》之德,深加远大之实;含老、庄之虚,而重增皆空之尽。高言实理,肃焉感神,其映如日,其清如风,非圣谁说乎?谨推世之所见,而会佛之理,为明论曰:

今会自抚踵至顶,以去凌虚,心往而勿已,则四方上下皆无穷也。生不独造,必传所资。仰追所传,则无始也。奕世相生而不已,则亦无竟也。是身也,既日用无垠之实,亲由无始而来,又将传于无竟而去矣。然则无量无边之旷,无始无终之久,人固相与凌之以自敷者也。是以居赤县,于八极曾不疑焉。今布三千日月,罗万二千天下,恒沙阅国界,飞尘纪积劫。普冥化之所容,俱眇末其未央,何独安我而疑彼哉?

夫秋毫处沧海,其悬犹有极也。今缀彝伦于太虚,为藐胡可言哉?故世之所大,道之所小。人之所遐,天之所迩。所谓轩辕之前,遐哉邈矣者,体天道以高览,盖昨日之事耳。《书》称知远,不出唐、虞;《春秋》属辞,尽于王业;《礼》、《乐》之良敬,《诗》、《易》之温洁。今于无穷之中,焕三千日月以列照,丽万二千天下以贞观,乃知周、孔所述,盖于蛮触之域,应求治之粗感,且宁乏于一生之内耳。逸乎生表者,存而未论也。若不然也,何其笃于为始形,而略于为神哉?登蒙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是其际矣。且又《坟》、《典》已逸,俗儒所编,专在治迹。言有出于世表,或散没于史策,或绝灭于坑焚。若老子、庄周之道,松、乔列真之术,信可以洗心养身,而亦皆无取于《六经》。而学者唯守救粗之阙文,以《书》、《礼》为限断,闻穷神积劫之远化,炫目前而永忽,不亦悲夫?呜呼!有似行乎层云之下,而不信日月者也。

今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者。盖谓至无为道,阴阳两浑,故曰“一阴一阳”也。自道而降,便入精神,常有于阴阳之表,非二仪所究,故曰“阴阳不测”耳。君平之说“一生二”,谓“神明”是也。若此二句,皆以明无,则以何明精神乎?然群生之神,其极虽齐,而随缘迁流,成粗妙之识,而与本不灭矣。今虽舜生于瞽,舜之神也,必非瞽之所生。则商均之神,又非舜之所育。生育之前,素有粗妙矣。既本立于未生之先,则知不灭于既死之后矣。又不灭则不同,愚圣则异,知愚圣生死不革不灭之分矣。故云:精神受形,周遍五道,成坏天地,不可称数也。夫以累瞳之质,诞于顽瞽;嚚均之身,受体黄中。愚圣天绝,何数以合乎?岂非重华之灵,始粗于在昔。结因往劫之先,缘会万化之后哉?今则独绝其神,昔有接粗之累,则练之所尽矣。神之不灭,及缘会之理、积习而圣,三者鉴于此矣。

若使形生则神生,形死则神死,则宜形残神毁,形病神困。据有腐则其身,或属纩临尽,而神意平全者;及自牖执手,病之极矣,而无变德行之主,斯殆不灭之验也。若必神生于形,本非缘合。今请远取诸物,然后近求诸身。夫五岳四渎谓无灵也,则未可断矣。若许其神,则岳唯积土之多,渎唯积水而已矣。得一之灵,何生水土之粗哉?而感托岩流,肃成一体,设使山崩川竭,必不与水土俱亡矣。神非形作,合而不灭,人亦然矣。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矣。若资形以造,随形以灭,则以形为本,何妙以言乎?夫精神四达,并流无极,上际于天,下盘于地。圣之穷机,贤之研微。逮于宰、赐、庄、嵇、吴札、子房之伦,精用所乏,皆不疾不行,坐彻宇宙。而形之臭腐,甘嗜所资,皆与下愚同矣,宁当复禀之以生,随之以灭耶?又宜思矣。周公郊祀后稷,宗祀文王,世或谓空以孝。即问谈者,何以了其必空?则必无以了矣。苟无以了,则文、稷之灵,不可谓之灭矣。斋三日,必见所为斋者。宁可以常人之不见,而断周公之必不见哉?嬴博之葬,曰:“骨肉归于土,魂气则无不之。”非灭之谓矣!

夫至治则天,大乱滔天,其要心神之为也。尧无理不照,无欲不尽,其神精也。桀无恶不肆,其神悖也。桀非不知尧之善,知己之恶,恶己亡也。体之所欲,悖其神也。而知尧、恶亡之识,常含于神矣。若使不居君位,千岁勿死,行恶则楚毒交至,微善则少有所宽。宁当复不稍灭其恶,渐修其善乎?则向者神之所含知尧之识,必当少有所用矣。又加千岁而勿已,亦可以其欲都澄,遂精其神如尧者也。

夫辰月变,则律吕动;晦望交,而蚌蛤应;分至启闭,而燕、鹰、龙、蛇飒焉出没者。皆先之以冥化,而后发于物类也。凡厥群有,同见陶于冥化矣,何数事之独然,而万化之不尽然哉?今所以杀人而死,伤人而刑,及为缧绁之罪者;及今则无罪,与今有罪而同然者。皆由冥缘前遘,而人理后发矣。夫幽显一也,衅遘于幽,而丑发于显,既无怪矣;行凶于显,而受毒于幽,又何怪乎?今以不灭之神,含知尧之识,幽显于万世之中,苦以创恶,乐以诱善,加有日月之宗,垂光助照,何缘不虚己钻仰,一变至道乎?自恐往劫之桀、纣,皆可徐成将来之汤、武。况今风情之伦,少而泛心于清流者乎?由此观之,人可作佛,其亦明矣。

夫生之起也,皆由情兆。今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者,皆精由情构矣。情构于己,而则百众神受身大似,知情为生本矣。至若五帝三后,虽超情穷神,然无理不顺,苟昔缘所会,亦必循俯入精化,相与顺生,而敷万族矣。况今以情贯神,一身死坏,安得不复受一身,生死无量乎?识能澄不灭之本,禀日损之学,损之又损,必至无为无欲。欲情唯神独照,则无当于生矣。无生则无身,无身而有神,法身之谓也。

今黄帝、虞舜、姬公、孔父,世之所仰而信者也。观其纵辔升天,龙潜鸟扬,反风起禾,绝粒弦歌,亦皆由穷神为体,故神功所应,倜傥无方也。今形理虽外,当其随感起灭,亦必有非人力所致而至者。河之出图,洛之出书;蓂荚无栽而敷,玄圭不琢而成;桑谷在庭,倏然大拱,忽尔以亡;火流王屋而为乌;鼎之轻重大小,皆翕欻变化,感灵而作;斯实不思议之明类也。夫以法身之极灵,感妙众而化见,照神功以朗物,复何奇不肆,何变可限。岂直仰凌九天,龙行九泉,吸风绝粒而已哉?凡厥光仪符瑞之伟,分身涌出,移转世界,巨海入毛之类。方之黄、虞、姬、孔,神化无方。向者众瑞之晻暧显没,既出形而入神,同惚恍而玄化。何独信此而抑彼哉?冥觉法王,清明卓朗,信而有征。不违颜咫尺,而昧者不知,哀矣哉!

夫《洪范》庶征休咎之应,皆由心来。逮白虹贯日,太白入昴,寒谷生黍,崩城陨霜之类,皆发自人情,而远形天事,固相为形影矣。夫形无无影,声无无响,亦情无无报矣,岂直贯日陨霜之类哉?皆莫不随情曲应,物无遁形。但或结于身,或播于事,交赊纷纶,显昧眇漫,孰睹其际哉。众变盈世,群象满目,皆万世以来,精感之所集矣。故佛经云:“一切诸法,从意生形。”又云:“心为法本,心作天堂,心作地狱。”义由此也。是以清心洁情,必妙生于英丽之境。浊情滓行,永悖于三途之域。何斯唱之迢遰,微明有实理,而直疏魂沐想,飞诚悚志者哉?虽然,夫亿等之情,皆相缘成识,识感成形,其性实无也。自有津悟以来,孤声豁然,灭除心患,未有斯之至也。

请又述而明之:夫圣神玄照,而无思营之识者,由心与物绝,唯神而已。故虚明之本,终始常住,不可凋矣。今心与物交,不一于神。虽以颜子之微微,而必乾乾钻仰,好仁乐山,庶乎屡空。皆心用乃识,必用用妙接,识识妙续,如火之炎炎相即而成焰耳。今以悟空息心,心用止而情识歇,则神明全矣。则情识之构,既新故妙续,则悉是不一之际,岂常有哉?使庖丁观之,必不见全牛者矣。佛经所谓变易离散之法,法识之性空,梦幻、影响、泡沫、水月,岂不然哉?颜子知其如此,故处有若无,抚实若虚,不见有犯而不校也。

今观颜子之屡虚,则知其有之实无矣。况自兹以降,丧真弥远。虽复进趋大道,而与东走之疾,同名狂者。皆违理谬感,遁天妄行,弥非真有矣。况又质味声色,复是情伪之所影化乎?且舟壑潜谢,变速奔电,将来未至,过去已灭,见在不住。瞬息之顷,无一毫可据,将欲何守而以为有乎?甚矣!伪有之蔽神也。今有明镜于斯,纷秽集之微,则其照蔼然,积则其照朏然,弥厚则照而昧矣。质其本明,故加秽犹照,虽从蔼至昧,要随镜不灭。以之辩物,必随秽弥失,而过谬成焉。人之神理,有类于此。伪有累神,成精粗之识。识附于神,故虽死不灭。渐之以空,必将习渐至尽,而穷本神矣,泥洹之谓也。是以至言云富,从而豁以空焉。夫岩林希微,风水为虚。盈怀而往,犹有旷然。况圣穆乎空,以虚授人,而不清心乐尽哉!是以古之乘虚入道,一沙一佛,未讵多也。

或问曰:神本至虚,何故沾受万有,而与之为缘乎?又本虚既均,何故分为愚圣乎?又既云“心作万有”,未有万有之时,复何以累心,使感而生万有乎?

答曰:今神妙形粗,而相与为用。以妙缘粗,则知以虚缘有矣。今愚者虽鄙,要能处今识昔,在此忆彼。皆有神功,则练而可尽,知其本均虚矣。心作万有,备于前论。据见观实,三者固已信然矣。但所以然者,其来无始。无始之始,岂有始乎?亦玄之又玄矣。庄周称冉求问曰:“未有天地可知乎?”仲尼曰:“古犹今也。”盖谓虽在无始之前,仰寻先际,初自茫眇,犹今之冉求耳。今神明始创,及群生最先之祖,都自杳漠,非追想所及,岂复学者通塞所预乎?夫圣固凝废,感而后应耳。非想所及,即六合之外矣,无以为感,故存而不论。圣而弗论,民何由悟?今相与践地戴天而存,践戴之外,岂有纪极乎?禹之弼成五服,敷土不过九州者,盖道世路所及者耳。至于大荒之表,旸谷濛汜之际,非复人理所预,则神圣已所不明矣。况过此弥往,浑瀚冥茫,岂复议其边陲哉?今推所践戴,终至所不议,故一体耳。推今之神用,求昔之所始终,至于圣人之所存而不论者,亦一理相贯耳,岂独可议哉?皆由冥缘随宇宙而无穷,物情所感者有限故也。夫众心禀圣以成识,其犹众目会日以为见。离朱察秋毫于百寻,资其妙目,假日而睹耳。今布毫于千步之外,目力所匮,无假以见,而于察微避危,无所少矣。何为以千步所昧,还疑百寻之毫乎?今不达缘本,情感所匮,无以会圣,而知取至于致道之津,无所少矣。何为以缘始之昧,还疑既明之化矣哉?

或问曰:今人云“不解缘始,故不得信佛”,此非感耶?圣人何以不为明之?

答曰:所谓感者,抱升之分,而理有未至,要当资圣以通,此理之实感者也。是以乐身滞有,则朗以苦空之义;兼爱弗弘,则示以投身之慈;体非俱至,而三乘设;分业异修,而六度明。津梁之应,无一不足,可谓感而后应者也。是以闻道灵鹫,天人咸畅,造极者蔚如也。岂复远疑缘始,然后至哉?理明训足,如说修行,何所不备?而犹必不信,终怀过疑于想所不及者。与将陨之疾,馈药不服;流矢通中,忍痛不拔;要求矢、药造构之始,以致命绝,夫何异哉?皆由猜道自昔,故未会无言,致使今日在信妄疑耳,岂可以为实理之感哉?非理妄疑之惑,固无以感圣而克明矣。夫非我求蒙,蒙而求我。固宜虚己及身,随顺玄化,诚以信往,然后悟随应来。一悟所振,终可遂至冥极。守是妄疑,而不归纯敛衽者,方将长沦惑网之灾,岂有旦期?背向一差,升坠天绝,可不慎乎!

或问曰:孔氏之训:“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之至也,亦佛经说菩萨之行矣。老子明“无为”,无为之至也,即泥洹之极矣。而曾不称其神通成佛,岂孔、老有所不尽与?明道欲以扇物,而掩其致道之实乎?无实之疑,安得不生?

答曰:教化之发,各指所应。世蕲乎乱,洙泗所弘,应治道也。纯风弥凋,二篇乃作,以息动也。若使颜、冉、宰、赐、尹喜、庄周,外赞儒玄之迹,以导世情所极,内禀无生之学,以精神理之求,世孰识哉?至若冉季、子游、子夏、子思、孟轲、林宗、康成、盖公、严平、班嗣、杨王之流,或分尽于礼教,或自毕于任逸,而无欣于佛法,皆其寡缘所穷,终无僭滥。故孔、老发音指导,自斯之伦感向所暨,故不复越叩过应。儒以弘仁,道在抑动,皆已抚教得崖,莫匪尔极矣。虽慈良、无为,与佛说通流,而法身、泥洹无与尽言,故弗明耳。且凡称“无为而无不为”者,与夫“法身无形,普入一切”者,岂不同致哉!是以孔、老、如来,虽三训殊路,而习善共辙也。

或问曰:自三五以来,暨于孔、老。洗心佛法,要将有人。而献酬之迹,曾不乍闻者,何哉?

答曰:余前论之旨已明,俗儒而编专在治迹。言有出于世表,或散没于史策,或绝灭于坑焚。今又重敷所怀。夫三皇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尔时也,孝慈天足,岂复训以仁义?纯朴弗离,若老、庄者复何所扇?若不明神本于无生,空众性以照极者,复以何为大道乎?斯文没矣,世孰识哉!史迁之述五帝也,皆云生而神灵,或弱而能言,或自言其名。懿渊疏通,其知如神。既以类夫大乘菩萨,化见而生者矣。居轩辕之丘,登崆峒,陟凡岱,幽陵蟠木之游,逸迹超浪,何以知其不由从如来之道哉?以五帝之长世,尧治百年,舜则七十。广成大隗鸿崖,巢、许、夸父、北人、姑射四子之流,玄风畜积,洋溢于时。而《五典》余类,唯唐、虞二篇,而至寡阙。子长之记,又谓:“百家之言黄帝,文不雅训,搢绅难言。唯采杀伐治迹,犹万不记一。”岂至道之盛,不见于残缺之篇,便当皆虚妄哉?今以神明之君,游浩然之世,携七圣于具茨,见神人于姑射,一化之生,复何足多谈。微言所精,安知非穷神亿劫之表哉?

广成之言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即首楞严三昧矣。“得吾道者,上为皇,下为王。”即亦随化升降,为飞行皇帝、转轮圣王之类也。“失吾道者,上见光,下为土。”亦生死于天人之界者矣。“感大隗之风,称天师而退”者,亦十号之称矣。自恐无生之化,皆道深于若时,业流于玄胜。而事没振古,理随文翳,故百家所摭,若晓而昧,又搢绅之儒,不谓雅训。遂令殉世而不深于道者,仗史籍而抑至理,从近情而忽远化,困精神于永劫,岂不痛哉!

伯益述《山海》:“天毒之国,偎人而爱人。”郭璞传:“古谓天毒,即天竺,浮屠所兴。偎爱之义,亦如来大慈之训矣。”固亦既闻于三五之世也。国典弗传,不足疑矣。凡三代之下,及孔、老之际,史策之外竟何可量?孔之问礼,老为言之;关尹之求,复为明道。设使二篇或没,其言独存于《礼记》,后世何得不谓柱下翁,直是知礼老儒?岂不体于玄风乎?今百代众书,飘荡于存亡之后,理无备在。岂可断以所见,绝献酬于孔、老哉!东方朔对汉武劫烧之说,刘向《列仙》叙“七十四人在佛经”,学者之管窥于斯,又非汉明而始也。但驰神越世者众而显,结诚幽微者寡而隐,故潜感之实,不扬于物耳。

道人澄公,仁圣于石勒、虎之世,谓虎曰:“临淄城中,有古阿育王寺处,犹有形像、承露盘,在深林巨树之下,入地二十丈。”虎使者依图搜求,皆如言得。近姚略叔父为晋王,于河东蒲坂,古老所谓阿育王寺处,见有光明。凿求得佛遗骨,于石函银匣之中,光曜殊常,随略迎睹于霸上比丘,今见在辛寺。由此观之,有佛事于齐、晋之地久矣哉!所以不说于三传者,亦犹干宝、孙盛之史,无语称佛,而妙化实彰有晋,而盛于江左也。

或问曰:若诸佛见存,一切洞彻,而威神之力,诸法自在。何为不曜光仪于当今,使精粗同其信悟;洒神功于穷迫,以拔冤枉之命?而令君子之流,于佛无睹,故同其不信,俱陷阐提之苦?秦、赵之众,一日之中,白起、项藉坑六十万。夫古今彝伦,及诸受坑者,诚不悉有宿缘大善;尽不睹无一缘,而悉积大恶。而不睹佛之悲一日俱坑之痛,慭然毕同,坐视穷酷而不应,何以为慈乎?缘不倾天,德不邈世,则不能济,何以为神力自在、不可思议乎?鲁阳回日,耿恭飞泉,宋九江虎远江而蝗避境,犹皆心横彻,能使非道玄通。况佛神力,融起之气,治籍之心,以活百万之命殊易。夫纳须弥于芥子,甚仁于毁身乎一虎一鸽矣!而今想焉而弗见,告焉而弗闻,请之而无救,寂寥然与大空无别。而于其中,有作沙门而烧身者,有绝人理而剪六情者,有苦力役、倾资宝而事庙像者,顿夺其当年,而不见其所得。吁!可惜矣。若谓应在将来者,则向六十万,命善恶不同,而枉灭同矣。命善恶虽异,身后所当,独何得异?见世殊品,既一不蒙甄别,将来浩荡,为欲何望?况复恐实无将来乎?经云:“足指按地,三千佛土皆见,及盲聋喑哑、牢狱毒痛,皆得安宁。”夫佛,远近存亡、有戒无戒,等以慈焉。此之有心宜见,苦痛宜宁,与彼一矣。而经则快多是语,实则竟无暂应。安知非异国有命世逸群者,构此空法,以胁异翼善。交言有微远之情事,有澄肃之美纯。而易信者一己输身,遂相承于不测,而势无止薄乎?

答曰:今不睹其路,故于夷谓险。诚瞰其途,则不见所难矣。夫常无者,道也,唯佛则以神法道。故德与道为一,神与道为二。二故有照以通化,一故常因而无造。夫万化者,固各随因缘,自作于大道之中矣。今所以称佛,云“诸法自在,不可思议”者,非曰为可不由缘数,越宿命而横济也。盖众生无量,神功所导,皆依崖曲畅,其照不可思量耳。譬之洪水、四凶、瞽顽、象傲,皆化之固然,尧、舜弗能易矣。而必各依其崖,降水流凶,允若克谐,其德岂不大哉!夫佛也者,非他也,盖圣人之道不尽于济生之俗,敷化于外生之世者耳。至于因而不为,功自物成,直尧之殊应者耳。

夫钟律感类,犹心玄会,况夫灵圣以神理为类乎?凡厥相与冥遘于佛国者,皆其烈志清神,积劫增明,故能感诣洞彻。致使释迦发晖,十方交映,多宝踊见,灯王入室。岂佛之独显乎哉?能见矣。至若今之君子,不生应供之运,而域乎禹绩之内。皆其诚背于昔,故会乖于今。虽复清若夷、齐,贞如柳、季,所志苟殊,复何由感而见佛乎?况今之所谓,或自斯以还。虽复礼义熏身,高名馥世,而情深于人,志不附道。虽人之君子,而实天之小人。灵极之容,复何由感映?岂佛之偏隐哉?我弗见矣。若或有随缘来生,而六度之诚发自宿业,感见独朗,亦当屡有其人。然虽道俗比肩,复何由相知乎?然则粗妙在我,故见否殊应。岂可以己之不曜于光仪,而疑佛不见存哉?

夫天地有灵,精神不灭,明矣。今秦、赵之众,其神与宇宙俱来,成败天地而不灭。起、籍二将,岂得顿灭六十万神哉?神不可灭也,则所灭者身也。岂不皆如佛言:“常灭群生之身,故其身受灭。”而数会于起、籍乎?何以明之?夫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至于鸡、彘、犬、羊之命,皆乾坤六子之所一也。民之咀命充身,暴同蛛蟱为网矣。鹰、虎非搏噬不生;人可饭蔬而存,则虐已甚矣。天道至公,所布者命,宁当许其虐命,而抑其冥应哉!今六十万人,虽当美恶殊品,至于忍咀群生,恐不异也。美恶殊矣,故其生之所享,固可实殊。害生同矣,故受害之日,固亦可同。

今道家之言,世之所述,无以云焉。至若于公、邴吉、虞怡,德应于后;严延年、田蚡、晋宣,杀报交验。皆书于魏、汉,世所信睹。夫活人而庆流子孙,况精神为杀活之主,无殃庆于后身乎?杀活彼身,必受报己身,况通塞彼神,而不荣悴于己神乎?延年所杀,皆凡等小人;窦婴、王陵,宰牧之豪。贤否殊,贵贱异,其致报一也。报之所加,不论豪贱,将相、晋王不二矣。岂非天道至平,才与不才,亦各其子。理存性命,不在贵贱故耶?然则肫鱼虽贱,性命各正于乾道矣。观大鸟之回翔,小鸟之啁噍,葛庐所听之牛,西巴所感之鹿,情爱各深于其类矣。今有孕妇稚子于斯,而有刳而剔之,燔而炙之者,则谓冤痛之殃,上天所感矣。今春猎胎孕,燔葅羔雏,亦天道之所一也,岂得独无报哉?但今相与理,缘于饮血之世,畋渔非可顿绝。是以圣王庖厨其化,盖顺民之杀以减其害,践庖闻声,则所不忍。因豺獭以为节,疾非时之伤孕。解罝而不网,明含气之命重矣。孟轲击赏于衅钟,知王德之去杀矣。先王抚粗救急,故虽深其仁,不得顿苦其禁。如来穷神明极,故均重五道之命,去杀为众戒之首。萍沙见报于白兔,释氏受灭于昔鱼,以示报应之势。皆其窈窕精深,迂而不昧矣。

若在往生能闻于道,敬修法戒,则必不坠长平而受坑马服矣。及在既坠,信法能彻,必超今难。若缘衅先重,难有前报。及戒德后臻,必不复见坑来身矣。所谓洒神功于穷迫,以拔冤枉之命者,其道如斯,慈之至矣。今虽有世美,而无道心,犯害众命。以报就迫,理之当也。佛乘理居当,而救物以法,不蹈法则理无横济,岂佛无实乎?譬之扁鹊,救疾以药,而不信不服,疾之不瘳,岂鹊不妙乎?鲁阳、耿恭、远祖九江,所以能回日、飞泉、虫虎避德者,皆以烈诚动乎神道。神道之感,即佛之感也。若在秦、赵,必不陷于难矣。则夫陷者,皆己无诚,何由致感于佛,而融冶起、籍哉!

夫以通神之众,萃穷化之堂,故须弥可见于芥子之内耳。又虽今则虎、鸽,昔或为人,尝有缘会。故值佛嘉运,投身济之,割股代之。苟无感可动,以命偿杀。融冶之奇,安得妄作?吹万之死,咸其自已,而疑佛哉?夫志之笃也,则想之而见,告之斯闻矣。推周孔交梦、傅说形求实至,古今攸隔,傅岩遐阻,而玄对无碍。则可以信夫洁想西感,睹无量寿佛,越境百亿,超至无功。何云大空无别哉!

夫道在练神,不由存形。是以沙门祝形烧身,厉神绝往。神不可灭,而能奔其往,岂有负哉?契阔人理,崎岖六情,何获于我,而求累于神?诚自剪绝,则日损所情,实渐于道。苦力策观,倾资夐居,未几有之。俄然身灭,名实所收,不出盗跨。构馆栖神象,渊然幽穆,形从其微,神随之远。微则应清,远则福妙。盗跨与道,孰为优乎?顿夺其当年,所以超升。潜行协于神明,福德彰于后身,岂能见其所得哉?

夫人事之动,必贯神道。物无妄然,要当有故而然矣。若使幽冥之报不如向论,则六十万命,何理以坑乎?既以报坑,必以报不坑矣。今战国之人,眇若安期,幽若四皓,龙颜而帝,列地而君,英声茂实,不可称数,同在羿之彀中,独何然乎?岂不各是前报之所应乎?既见福成于往行,则今行无负于后身,明矣。见世殊品,既宿命所甄。则身后所当,独何容滥?

经之所奇,自谓当佛化见之时,皆由素有嘉会,故其遇若彼。今曾无暂应,皆咎在无缘,而反诬至法空构。呜呼!神鉴孔昭,侮圣人之殃,亦可畏也。敢问空构者将圣人与?贤人与?小人与?夫圣无常心,盖就物之性,化使遂耳。若身死神灭,但当一以儒训,尽其生极。复何事哉,而诳以不灭,欺以成佛?使烧祝发肤,绝其牉合,所遏苗裔,数不可量。且夫彦圣,育无常所,或潜有塞矣,空构何利,而其毒大苦,知非圣贤之为矣。若人哉,樊须之流也,则亦敛身周、孔,畏惧异端,敢妄作哉?若自兹以降,则不肖之伦也,又安能立家九流之外,增徽老、庄之表,而昭列于千载之后?

龙树、提婆、马鸣、迦旃延、法胜、山贤、达摩多罗之伦,旷载五百,仰述道训,《大智》、《中》、《百论》、《阿毗昙》之类,皆神通之才也。近孙绰所颂耆域、健陀勒等八贤,支道林像而赞者竺法护、于法兰、道邃、阙公则,皆神映中华。中朝竺法行,时人比之乐令。江左尸梨蜜,群公高其卓朗。郭文举廓然邃允,而所奉唯佛。凡自龙树以达,宁皆失身于向所谓不肖者之诧乎?然则黄面夫子之事,岂不明明也哉!今影骨、齿发、遗器余武,犹光于本国,此亦道之证也。夫殊域之性,多有精察黠才,而嗜欲类深。皆以厥祖身立佛前,累叶亲传,世祗其实;影迹遗事,昭化融显。故其裔王,则倾国奉戒,四众苦彻,死而无悔。若理之诡暧,事不实奇,亦岂肯倾己破欲,以尊无形者乎?若影物无实,声出来往,则古今来者,何为苦身离欲,若是之至?往而反者,宜其沮懈,而类皆更笃乎?粗可察矣。

论曰:夫自古所以丕显治道者,将存其生也。而苦由生来,昧者不知矣。故诸佛悟之以苦,导以无生。无生不可顿体,而引以生之善恶同。善报而弥升,则朗然之尽可阶焉。是以其道浩若沧海,小无不津,大无不通。虽邈与务治存生者反,而亦固陶潜《五典》,劝佐礼教焉。今世之所以慢祸福于天道者,类若史迁感伯夷而慨者也。夫孔圣岂妄说也哉?称“积善余庆,积恶余殃”,而颜、冉夭疾,厥胤蔑闻;商臣考终,而庄则贤霸。凡若此类,皆理不可通。然理岂有无通者乎?则纳庆后身,受殃三途之说,不得不信矣。虽形有存亡,而精神必应,与见世而报,夫何异哉?但因缘有先后,故对至有迟速,犹一生祸福之早晚者耳。然则孔氏之训,资释氏而通,可不曰玄极不易之道哉!

夫人理飘纷,存没若幻,笼以百年命之,孩老无不尽矣。虽复黄发鲐背,犹自觉所经俄顷,况其短者乎?且时则无止,运则无穷,既往积劫无数无边,皆一瞬一阅以及今耳。今积瞬以至百年,曾何难及,而又鲜克半焉!夫物之媚于朝露之身者,类无清遐之实矣。何为甘臭腐于漏刻,以枉长存之神,而不自疏于遐远之风哉!虽复名法佐世之家,亦何独无分于大道?但宛转人域,嚣于世路,故唯觉人道为盛,而神想蔑如耳。若使回身中荒,升岳遐览,妙观天宇澄肃之旷,日月照洞之奇,宁无列圣威灵尊严乎其中,而唯离人群匆匆世务而已哉?固将怀远以开神道之想,感寂以昭明灵之应矣。

昔仲尼修《五经》于鲁,以化天下,及其眇邈太、蒙之颠,而天下与鲁俱小。岂非神合于八遐,故超于一世哉?然则《五经》之作,盖于俄顷之间,应其所小者耳。世又何得以格佛法而不信哉?请问今之不信,为谓黔首之外,都无神明耶?为之亦谓有之,而直无佛乎?若都无神明,唯人而已,则谁命玄鸟,降而生商?孰遗巨迹,感而生弃哉?汉、魏、晋、宋,咸有瑞命。知视听之表,神道炳焉。有神理,必有妙极,得一以灵,非佛而何?夫神也者,依方玄应,应不预存,从实致化,何患不尽,岂须诡物而后训乎?然则其法之实,其教之信,不容疑矣。

论曰:群生皆以精神为主,故于玄极之灵,咸有理以感。尧则远矣,而百兽舞德,岂非感哉?则佛为万感之宗焉。日月海岳,犹有朝夕之礼,秩望之义。况佛之道众,高者穷神于生表,中者受身于妙生,下则免夫三趣乎?今世教所弘,致治于一生之内,夫玄至者寡,顺世者众,何尝不相与唯习世情,而谓死则神灭乎?是以不务邈志清遐,而多循情寸阴,故君子之道鲜焉。若鉴以佛法,则厥身非我,盖一憩逆旅耳。精神乃我身也,廓长存而无已。上德者,其德之畅于己也无穷;中之为美,徐将清升以至尽;下而恶者,方有自新之回路,可补过而上迁。是以自古精粗之中,洁己怀远,祗行于今,以拟来业,而迈至德者,不可胜数,是佛法之效矣。此皆世之所壅,佛之所开,其于类岂不旷然融朗,妙有通途哉!若之何忽而不奉乎?

夫风经炎则暄,吹林必凉。清水激浊,澄石必明。神用得丧,亦存所托。今不信佛法,非分之必然,盖处意则然。诚试避心世物,移映清微,则佛理可明,事皆信矣,可不妙处其意乎?资此明信已往,终将克王神道。百世先业,皆可幽明永济,孝之大矣。众生沾仁,慈之至矣。凝神独妙,道之极矣。洞朗无碍,明之尽矣。发轸常人之心,首路得辙,纵可多历劫数,终必径集玄极,若是之奇也。等是人也,背辙失路,蹭蹬长往,而永没九地,可不悲乎?若不然也,世何故忽生懿圣,复育愚鄙,上则诸佛,下则蜎飞蠕动乎?皆精神失得之势也。今人以血身七尺,死老数纪之内,既夜消其半矣。丧疾众故,又苦其半。生之美盛,荣乐得志,盖亦何几?而壮齿不居,荣必惧辱,乐实连忧,亦无全泰。而皆竞入流俗之险路,讳陟佛法之旷途,何如其智也!世之以不达缘本,而闷于佛理者,诚亦众矣!

夫缘起浩汗,非复追想所及,失得所关。无理以感,即六合之外,故佛而不论,已具前论。请复循环而申之:夫圣人之作《易》,天之垂象,吉凶治乱,其占可知。然原其所以然之状,圣所弗明,则莫之能知。今以所莫知,废其可知,逆占违天而动,岂有不亡者乎?不可以缘始弗明,而背佛法,亦犹此也。又以不忆前身之意,谓神不素存。夫人在胎孕,至于孩龆,不得谓无精神矣。同一生之内耳,以今思之,犹冥然莫忆,况经生死、历异身,昔忆安得不亡乎?所忆亡矣,而无害神之常存。则不达缘始,何妨其理常明乎?子路问死,子曰:“未知生,安知死。”问事鬼神,则曰:“未知事人,焉知事鬼。”岂不以由也尽于好勇,笃于事君,固宜应以一生之内。至于生死、鬼神之本,虽曰有问,非其实理之感。故性与天道,不可得闻。佛家之说众生有边无边之类十四问,一切智者皆置而不答。诚以答之无利益,则堕恶耶。然则禀圣奉佛之道,固宜谢其所绝,餐其所应,如渴者饮河,挹洪流以盈己,岂须穷源于昆山哉?凡在佛法,若违天碍理,不可得然,则疑之可也。今无不可得然之碍,而有顺天清神之实,岂不诚然哉!

夫人之生也,与忧俱生。患祸发于时事,灾沴奋于冥昧。虽复雅贵连云,拥徒百万,初自独以形神坐待无常。家人嗃嗃,妇子嘻嘻,俄复沦为惚恍。人理曾何足恃?是以过隙宜竞,赊谤冥化,纵欲侈害,神既无灭,求灭不得,复当乘罪受身。今之无赖群生,虫豸万等,皆殷鉴也。为之谋者,唯有委诚信佛,托心履戒,以援精神。生蒙灵援,死则清升。清升无已,径将作佛。佛固言尔,而人侮之。何以断人之胜佛乎?其不胜也,当不下坠彼恶,永受其剧乎?呜呼!六极苦毒,而生者所以世无已也。所闻所见,精进而死者,临尽类多神意安定。有危迫者,一心称观世音,略无不蒙济。皆向所谓生蒙灵援、死则清升之符也。

夫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日昃不遑食,兆民赖之于一化内耳。何以增茂其神,而王万化乎?今依周、孔以养民,味佛法以养神,则生为明后,殁为明神,而常王矣。如来岂欺我哉?非崇塔侈像,容养滥吹之僧,以伤财害民之谓也。物之不窥远实而睹近弊,将横以诟法矣。盖尊其道,信其教,悟无常,空色有,慈心整化,不以尊豪轻绝物命,不使不肖窃假非服。岂非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天下归仁之盛乎!其在容与之位,及野泽之身,何所足惜,而不自济其精神哉!

昔远和尚澄业庐山,余往憩五旬,高洁贞厉,理学精妙,固远流也。其师安法师,灵德自奇。微遇比丘,并含清真。皆其相与素洽乎道,而后孤立于山。是以神明之化,邃于岩林。骤与余言于崖树涧壑之间,暧然乎有自言表而肃人者。凡若斯论,亦和尚据经之旨云尔。夫善即者,因鸟迹以书契,穷神与人之颂。缇萦一言,而霸业用遂,肉刑永除。事固有俄尔微感,而终至冲天者。今芜陋鄙言,以警其所感,奄然身没,安知不以之超登哉!

宗夬诗词摘录:

《遥夜吟》:

遥夜复遥夜,遥夜忧未歇。

坐对风动帷,卧见云间月。

《荆州乐》(三首):

迢迅楼雉悬,参差台观杂。

城阙自相望,云霞纷飒沓。

章华游猎去,纪郢从禽归。

溶溶紫烟合,郁郁红尘飞。

朝发江津路,暮宿灵溪道。

平衢广且直,长杨郁袅袅。

《别萧谘议诗》:

别酒正参差,乖情将陆离。

怅焉临桂苑,悯默瞻华池。

轻云流惠采,时雨乱清漪。

眇眇追兰迳,悠悠结芳枝。

眷言终何托,心寄方在斯。

宗楚客诗作摘录:

《海录碎事》:

七萃銮舆动,千年瑞检开。

彩旗临凤阙,翠幕绕龟津。

《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

窈窕神仙阁,参差云汉间。

九重中叶启,七日早春还。

太液天为水,蓬莱雪作山。

今朝上林树,无处不堪攀。

《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

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

马向铺钱埒,箫闻弄玉台。

人同卫叔美,客似长卿才。

借问游天汉,谁能取石回。

《正月晦日侍宴浐水应制赋得长字》:

御辇出明光,乘流泛羽觞。

珠胎随月减,玉漏与年长。

寒尽梅犹白,风迟柳未黄。

日斜旌骑转,休气满林塘。

《奉和幸上阳宫侍宴应制》:

紫庭金凤阙,丹禁玉鸡川。

似立蓬瀛上,疑游昆阆前。

鸟将歌合转,花共锦争鲜。

湛露飞尧酒,熏风入舜弦。

水光摇落日,树色带晴烟。

向夕回雕辇,佳气满岩泉。

《奉和圣制喜雪应制》:

飘飘瑞雪下山川,散漫轻飞集九埏。

似絮还飞垂柳陌,如花更绕落梅前。

影随明月团纨扇,声将流水杂鸣弦。

共荷神功万庾积,终朝圣寿百千年。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玉楼银榜枕严城,翠盖红旂列禁营。

日映层岩图画色,风摇杂树管弦声。

水边重阁含飞动,云里孤峰类削成。

幸睹八龙游阆苑,无劳万里访蓬瀛。

宗臣《登云门诸山》:

山头月白云英英,千峰倒插千江明。

手把芙蓉步石壁,苍翠乱射猿鸟惊。

谁知云外吹紫笙,欲来不来空复情。

天风吹我佩萧飒,恍疑身在昆仑行。

宗臣《报刘一丈书》: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

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世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袖,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谁?”则曰:“昨日之客来。”则又怒曰:“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

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内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亡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

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计交赞也。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之乎?

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人褊衷,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矣!”长者闻此,得无厌其为迂乎?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天之与先生者甚厚,亡论长者不欲轻弃之,即天意亦不欲长者之轻弃之也。幸宁心哉!

宗元鼎诗作摘录:

《早秋》:

我行初出郭,新月似蛾眉。

几夕望舒圆,今复蟾兔亏。

匪独此朝夕,百岁亦如斯。

怀情不能寐,徘徊向中墀。

侧闻草虫鸣,仰望繁星垂。

人言秋漏长,已觉衡汉移。

千念未夜息,万感与朝期。

长卿恒有疾,子云终何为。

引领还踯躅,泪湿衣裳缁。

《征途晓发》:

夜发蓟丘道,马蹄踏霜华。

月照千里白,不辨冰与沙。

行行三十里,始闻啼曙鸦。

朔风起何处,隐隐鸣悲笳。

徒侣惨不乐,从者咸咨嗟。

扬鞭强笑语,前村有酒家。

《雪望》:

寒色孤村暮,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汀沙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蒙山道中》:

乱石绕东蒙,崎岖古道通。

一身千里外,匹马万山中。

密树遥遮日,轻花细逐风。

望云双泪落,岂是为途穷。

《寒食》:

七度逢寒食,何曾扫墓田。

他乡长儿女,故国隔山川。

明月飞乌鹊,空山叫杜鹃。

高堂添白发,朝夕泪如泉。

《将游大梁》:

匹马嘶荒野,群山拥乱云。

迢迢二千里,去哭信陵君。

《石门》:

先贤逝已久,予亦宿石门。

天寒鸟自归,林表斜阳昏。

吏隐计难得,讵知忧世屯。

栖栖终短褐,此意向谁言。

《送吴位三归宣城》:

宋家丞相后,乔木到如今。

之子独古处,对人无俗心。

偶来京洛道,旋反敬亭阴。

芳草白云外,春山深复深。

《柬李东琪》:

闻君昨日到长安,驿路风尘乍解鞍。

古寺楼台高避暑,晴天松柏昼生寒。

亲知把臂他乡少,贫贱论交此地难。

我自飘零归未得,秋江劝尔弄渔竿。

《衢州杂感》:

巑岏岭势矗仙霞,阻遏妖氛建虎牙。

障日丛篁劣容骑,连云列戟不通鸦。

居人乱后惟荒垒,巢燕归来止数家。

一片夕阳横白骨,江枫红作战场花。

《题郊居》:

茶灶声清响竹廊,小亭新构面横塘。

渔夫晚唱烟生浦,桑妇迟归月满筐。

一岭山花烧杜宇,满池春雨浴鸳鸯。

篱边犬吠何人过,不是诗僧是酒狂。

《冬日过甘泉驿》:

记得当年来古驿,马鞭带雪系楼前。

双柑香溅佳人手,半臂寒添酒客肩。

忽见荒隄摧暮草,空伤衰榭没寒烟。

风尘满目深惆怅,却望谁家寄醉眠。

《过山中》:

东风吹雨度香芸,远近烟岚晓未分。

一径浓桑沈碧影,半溪流水荡轻纹。

来逢莺语诗从作,去被人留酒重醺。

莫道十年名计苦,输农几度说耕耘。

《登吴陵城楼》:

城外村梅映酒旗,故园花落重相思。

愁肠已向春来断,况值轻寒醉醒时。

独倚层阑欲望休,江南烟月动春愁。

青山碧水无穷尽,卷入吴云去不收。

《炀帝冢》:

帝业兴衰世几重,风流犹自惜遗踪。

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六龙。

《扬子江》:

帆去天涯势不回,龙笳何惜渡江来。

香车若到长干路,后主荒宫花又开。

《甘露寺北轩追和杜牧之韵》:

独步回廊绕槛行,鸟啼花谢正关情。

感深落月前朝笛,愁绝垂杨故国笙。

帆影东南连水气,梵音朝暮杂潮声。

重来十载题诗客,依旧人间浪有名。

《百尺楼》:

素袜翩翩月一钩,凌云风致想高楼。

江南歌舞寻常事,便遣曹彬下蒋州。

《雨中留邹丽农》:

新开兰蕙正芳菲,初到鲥鱼入馔肥。

正是风光好三月,如何抛却渡江归。

《吴音曲》:

璧月庭花夜夜重,隋兵已断曲河冲。

丽华膝上能多记,偏忘床前告急封。

《冬日过甘泉驿》:

记得当年来古驿,马鞭带雪系楼前。

双柑香溅佳人手,半臂寒添酒客肩。

忽见荒堤摧暮草,空伤衰榭没寒烟。

风尘满目深惆怅,却望谁家寄醉眠。

宗白华诗作摘录:

《五律》:

飚风天际来,绿压群峰暝。

云罅漏夕晖,光泻一川冷。

悠悠白鹭飞,淡淡孤霞迥。

系缆月华生,万象浴清影。

《诗》:

啊,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

在蓝空天来,摇摇欲坠的孤星!

世界的花

世界的花,我怎能采撷你?

世界的花,我又忍不住要采得你!

想想我怎能舍得你,我不如一片灵魂化作你!

附录:宗桥村

宗桥村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官庄镇何上寨大队。

地理位置

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官庄镇何上寨村。周围有宗坡村等。归属与何上寨大队管制。

何上寨位于宛、新、唐三县区交界处的官庄东北,隶属宛城区官庄镇管辖,距官庄大约四、五华里地,涧河从村北、西、南环绕而过。一九四八年三月十九日(阴历二月初九)上午,国民党第十三绥靖区司令王凌云部(敌九师25团)和南阳县保安团,纠集唐河民团魏香亭部和新野民团马云阁部,与前来宛、新、唐交界处活动的解放军八十五团王希永部在这里发生了一场十分惨烈的遭遇战。后来我军以智突村里实景围,成为八十五团在新野解放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一个战例。

与宗姓氏的关系

据说,很早的时候有两个姓宗的(来自外省,具体来自不祥)来到此地,后来就在这里安家,于是形成了宗桥和宗坡两村。

河南省南阳市官庄镇何上寨宗桥村是我的家乡,那里的村民勤劳.质朴而且善良。在这里,到处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小孩在这片洁净的土地上快乐的成长,老人们安详的度过自己的晚年。

我爱我的家乡宗桥村,是她培育了我,是她给了我生命,我也将无时无刻为我的故乡祝福。

村民的姓氏

村分为东西两个组,村东姓宗的居多,村西姓李的居多。

人口

200多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83545.html

更多阅读

昝姓源流

来自:网文昝姓,拼音:zǎn 。亦可读作qián 。不可读作cǎn 。在《百家姓》中排第165位。咎姓起源很早,商代时有个在朝廷做大司空的官叫咎单,他的家族很昌盛时代姓咎,后后世子孙改为昝姓。又如春秋时晋国大夫舅犯的后人咎氏,后改为昝氏。咎,

逯姓源流 逯姓取名

来自:网文逯姓,拼音:lù xìng 。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404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上古周代时,秦国有一位公族受封于逯邑,后来逯邑公族子孙就以封地为姓,世代姓逯。黑龙江地区逯的读法有Lù和Lǜ(律)两种,均为四声,争议

澹台姓源流 姓氏源流

来自:网文澹台姓,拼音:tán tái xìng 。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20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澹字,很多人读成zhan(詹),包括一些教师,甚至电视台播音员。这是错误的。澹字是一个多音字,但作为复姓澹台只能读tantai(谭台)。澹

富姓源流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

来自:网文富姓,拼音:fù xìng 。在《百家姓》中排第219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根据不同记载,有八种起源。有姬姓说、满族说、蒙古族说等等。但公认的始祖是富辰,史称他为春秋第一忠臣。富辰本为周宗室,因其封地在富,所

国姓源流 中华姓氏源流大辞典

来自:网文国姓,拼音:guó xìng 。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54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出自姬姓,以祖字为氏。据《元和姓纂》载,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穆公有个儿子公子发,字子国。子国的儿子公孙侨字子产,在郑国执政三十多年,

声明:《宗姓源流 土观宗派源流 pdf》为网友会笑才不是傻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