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剧现状反思 自身现状反思与分析

首届蒲剧网络聚会圆满成功,中共十七大即将召开。蒲剧老艺术家老当益壮,七朵梅花争奇斗艳,名家新秀英姿焕发,朵朵小梅花含苞欲放。蒲剧百花园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然而透过这一片繁荣,我却看到了红花背后的枯树,难道这一切,只是我的错觉?还是本来就是虚幻的了?

一、吃人饭,拿人钱,不办人事

建国后,在党和人民的正确领导下,告别了万恶的旧社会,跨入了欣欣向荣的新中国。蒲剧艺人由过去低人三等、受人歧视的戏子,成为了受人尊重的艺术家;由游走江湖的街头卖艺到进入专业剧团的国家公职人员。蒲剧焕发了青春。蒲剧艺术家通过各种现代戏讴歌伟大的党和人民政府,其中不乏许多是出于政治需要,但也从侧面反映出艺术家对党和人民政府法子内心的感激之情。

然而,时至今天,仿佛又回到了万恶的就社会。政府为了甩包袱,假借剧团体制改革的名义,以适应市场经济为名,将剧团完全推向市场,艺术家又重新沦为戏子,工作没有了保障,待遇没有了保障,退休后一切都没有了保障。艺术家也是人,也要生存,于是乎剧团没演员,演员不在团,多数县级剧团陷于瘫痪。中青年艺术家为了生计陷于奔波,艺术上的提高哪还有时间和精力,成了空谈;老艺术家凭借一个月比低保还低的退休金,难以糊口,不得以去政府大院门前、县市领导面前磕头下跪。我的心碎了,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改革?这这就是所谓的市场经济?这就是所谓的和谐社会?这就是所谓的八荣八耻?

人民政府已经蜕变成为了吃人饭、拿人钱、不办人事的货色。因一己私利,操纵所谓改革,陷蒲剧于死亡之地。剧团解散,演员流散,哪管你是上天,还是入地,领导官员只管享受改革成果,万分喜悦于其中自得其乐。学习陕西好榜样,百年老字号的易俗社是迄今世界上公认三大古老剧社之一,也是国内最古老的剧社。在万恶的旧社会尚且维系,却在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今天,以剧团改制重组为名,悄无声息地被“合并”,从此成为了历史名词,走进了历史的博物馆。山西又怎甘居陕西之后啊!临汾十七个县市,县级剧团已经解散殆尽,仅存侯马、蒲县两团。运城这边稍好一些,但也是勉强维系剧团招牌。散了剧团,竟成了领导最大的政绩,多大的荣耀啊!亲爱的党,亲爱的人民政府!

二、左改革,右创新,蒲剧成了四不像

尊敬的各位导演,编剧,音乐设计者,大名演,以及其他一切蒲剧工作者:“好,多年来你们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总书记的八荣八耻思想的指引下,你们前仆后继,腰别长尖刀,手拿大砍刀,肩扛大铡刀,对蒲剧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政府的关怀下,在你们的辛勤努力下,蒲剧终于被你们改的面目全非了。”

旦角改革的龙头老大武俊英,创造了蒲剧“俊英腔”,被誉为是蒲剧第一美腔,创立了所谓蒲剧武派唱腔。客观地说她本人的唱腔改革是成功的,唱闺门旦是无可厚非的,也塑造了诸如崔莺莺、周兰英、苏三等经典人物形象。但她的唱腔若是被滥用,就很危险了。俊英腔垄断小旦唱腔,不管嗓子合适不合适的都唱俊英腔,现在运城的小旦人人俊英腔。而且最近出现了青衣唱腔向俊英腔靠拢的现象,造成了青衣小旦化(下文另谈)。

蒲剧现状反思 自身现状反思与分析

以前我一直很看好薛青玉,河津蒲剧团的优秀小旦演员,在俊英腔称霸的情况下,能出淤泥而不染,有自己的特色,难能可贵,一直希望她能排几个属于自己的戏,有所突破。终于《三关明月》排演了,满怀激动之心观看,却不料我怀疑我看得还是不是蒲剧了。演的是老旦佘太君,唱腔既不是老旦也不是青衣更不是小旦,现在好像是流行不要行当了。没有行当也罢,只要是蒲剧就行,但我听不出蒲剧的味道来。有戏迷评论有上党梆子的味。也难怪,戏是由上党梆子《三关排宴》改编的,但唱腔弄的不伦不类,这个戏看了两次再也不想看了。在音像店还看到了她的《泪洒相思地》,没有买,希望这个戏不是打着蒲剧名义的豫剧。

说到没有蒲剧味道,不能不说孔向东了。孔向东是戏迷公认的未来蒲剧的梅花奖得主。他也争气,《清风亭》唱得多带劲,也拿了山西电视台走进大戏台节目的总冠军。但自到了盐湖区蒲剧团,当了领导,连续排演的《赵氏孤儿》、《河阳知府》一个比一个不象蒲剧。他借鉴的是豫剧的李树建,蒲剧的本子不用,非要拿人家豫剧的本子,拿了也罢,唱好蒲剧也行。但可惜唱的既不是蒲剧,也不是豫剧,不知道唱的是什么剧种。在太原看戏的时候,有个老戏迷说,孔向东唱戏我听不懂了,不知道什么地方该给鼓掌了,唱到高潮处,正准备鼓掌了,他却把唱腔压下去了,不知道玩得是什么高雅。估计是想创立孔派了,想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说到唱腔改革创新,窜了剧种,演员是一方面的原因,但关键还在于蒲剧的音乐家们。在以高中秋为首的音乐家的改革下,蒲剧音乐越变越像豫剧,像歌剧,成了四不像。纳闷高中秋六七十岁的蒲剧老音乐家了,怎么思维如此超前,一点也没有老年人的保守。可惜他的超前在我看来是走了弯路,蒲剧再怎么变也不能失去蒲剧本剧种的特色。在戏迷名家座谈会上,我指出:“人家河南三门峡的陕县蒲剧团,身在豫剧的大氛围中,都没能变成豫剧;而咱们的运城蒲剧,却在逐渐的变成豫剧。”引起了戏迷名家的强烈共鸣。蒲剧表演艺术家杨翠花说:“不仅仅是豫剧,还有秦腔眉户碗碗腔。现在的蒲剧已经成了大杂烩了。”

三、跨行当,自我超越,行当模糊化

蒲剧表演艺术家、临汾蒲剧院院长任跟心,跨行当演出《土炕上的女人》,从19岁演到七十岁。无从专家和观众,无不为之喝彩。确实,任跟心的演出已进入了“化境”,出神入化的境地。但其他演员出于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纷纷效仿,邯郸学步,造成了很不好的恶劣影响。梅花奖景雪变演出跨行当的戏《山村母亲》,梅花奖武俊英演出跨行当的戏《滴血的母爱》。任跟心跨行当跨出了个二度梅,我们的梅花们都想效仿也来个自我超越,也不看自己本事行不行。你还别说,人家小旦跨一个行当演个正旦(其实是假正旦,正旦的表演小旦的嗓子),就能拿个好成绩,我们真正的传统正旦,只能是在群众中火上一把,人家所谓的大场合就上不了台面了,这算什么道理啊。

有时候我想,既然想显示自己的有才,小旦还能跨行当,何不直接演出一台跨行当的折子戏呢,为什么要大投资推出一些不伦不类的大戏呢?武俊英,你不是想唱青衣吗?直接唱一出《三娘教子》吧;景雪变,你不是想唱老旦吗?直接唱一出《佘太君表功》吧。大家也好评判一下你们到底有多大的能耐,敢于跨行当演出,还想以此树立自己的流派。

有专家提出:“戏剧重在塑造人物,而不是塑造行当”,人家的本意是行当仅仅是表演的手段、表演的基础,而不是表演的目的;学行当、演行当,塑造人物才是目的。但现在的创新派却歪曲了专家的本意,以塑造人物为名,淡化行当,甚至不要行当。蒲剧的行当齐全,一直是蒲剧的优势,这是其他小剧种,甚至是一些大剧种所不能比拟的。但在一些创新眼中,这反而成了蒲剧发展的绊脚石,应该抛弃。

前面说到俊英腔,塑造闺门旦的一些人物,确实有独到之处,其中一些已经成了中国戏剧的经典之作。但现在的问题不仅仅是俊英腔垄断小旦唱腔了,而且出现了青衣唱腔向俊英腔的靠拢,即青衣小旦化。青衣唱腔,既有传统的冯派唱腔,老艺术家朱秀英及其弟子、国家一级演员李爱玲均称得上是蒲剧表演艺术家。几乎所有学唱《三娘教子》、《三击掌》的戏迷,都是学的冯派唱腔;也有建国后发展起来的新唱腔,诸如杨翠花的唱腔等。这些唱腔都得到了戏迷专家的广泛认可,那为什么有这么好的唱腔不用,还要一门心思去创新青衣唱腔呢?

反复思索,得出结论:不得已,方才求变。俗话说:穷则变,变则通。现在的演员基本功缺失。拿不下来老艺术家的传统唱腔了,所以借口创新,把传统唱腔抛弃,青衣小旦化,自然容易得多了。朱秀英的《三击掌》,那道白,那唱腔,一字一句,没有一定功力能唱得下来?戏迷评论,就是李爱玲,贵为国家一级演员,她的唱腔和朱秀英老师还是差距很大的,就更别提其他年轻演员了。传统唱腔学不来,水平不济,怎么办啊,总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吧。干脆,就说你传统唱腔过时了,应该创新了。于是本来是这些演员遮羞布的青衣小旦化,反而成了他们创新的伟大之举,仿佛真为蒲剧做出了多么大的贡献。

四、人才短缺与人才浪费的矛盾统一

不少戏迷抱怨目前蒲剧行当不齐全,人才短缺。诚然,与小旦相比,其他行当自然是短缺了很多。正如戏迷评价:蒲剧只保留小旦一个行当,其余的统统枪毙(以前有谚语,一窝旦,吃饱饭)。但蒲剧人才真的短缺到凑齐不了一台戏的地步了?不见得吧。

蒲剧花脸和丑角是广大戏迷反映最为短缺的行当。与京剧、豫剧相比,我们的花脸、丑角行当确实欠缺了很多。京剧花脸有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孟广禄等,豫剧丑角有表演艺术家牛得草、金不换等,这些顶尖艺术家在蒲剧的花脸、丑角行当里确实没有。但挖掘我们现有的人才,也是可以的吧。但是,我们花脸和丑角演员真的没有高水平的么?我们的薛晓明(二花脸,二级演员、一级演员的水平)、兰虎、程晓荣等等,不是没有艺术水平,而是没戏,剧团不给排戏,没有展示自己艺术的机会。

蒲剧青衣行当短缺现象严重也引起了广大戏迷的重视。这个很不应该,因为一直以来蒲剧青衣并不属于弱项,还属于比较强的行当,出现了很多表演艺术家,还出现了戏迷专家所公认的冯派唱腔(这也是蒲剧唱腔流派中最规范,能称得上是流派的佼佼者)。但鉴于青衣小旦化已成为蒲剧发展的趋势,几乎是不可阻挡,谁敢提倡传统青衣唱腔那就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王宝钏、秦香莲沦为小旦,慷慨激昂的唱腔摇身一变为小旦的扭扭捏捏,委婉缠绵,这就是所谓的改革,所谓的创新。你戏迷不情愿,但专家喜欢,于是乎成了观众没素质,适应不了改革的潮流,欣赏标准太低。无怪乎蒲剧仅有的几个传统青衣表演艺术家,尽管有的已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但就是没戏可演。为什么啊,你不改革、不创新,傻子才会给你排戏,得不了奖我给你排戏,我神经啊。在这样的大趋势下,青衣行当还能不能存在下去,就引起我的担忧了。

都说蒲剧人才匮乏,短缺的很。但看看蒲乡红、走进大戏台,那么多蒲剧的业余戏迷参与了进去,而且水平还相当的高。因为剧团解散,演员于是流散。剧团没演员,演员不在团。蒲剧戏迷不业余,专业演员混业余也就成了特色。就是留在剧团的又有几个能被重视的?蒲剧名家张巨,景英杰,80年代就出了名,但直到如今又排了几个戏。都说运城蒲剧团没有好须生,可放着这么好的须生演员就是给毁了。襄汾的王红忠(临汾举办的须生小生大赛第一名,超越了郭安存、李晓芳的),永济的李军礼(新田杯唱腔大赛和刘秀花、薛三勤一道获得金奖的),洪洞的王彩蓉(蒲剧少有的女须生,《护经记》、《忠义侠》名誉一时,被称为是蒲剧界的李爱琴),霍州的高喜有(《跑城》经典堪与郭泽民相媲美,但先后颠沛流离,落草蓝马民营蒲剧团),等等等等,不再举例了,我的心在滴血。

无论是蒲剧人才匮乏,还是人才浪费,归根到底属于一个问题,那就是领导对剧团的不重视,素质的低下,以及剧团团长的责任心欠缺。只管自身的改革的创新,拿管你是缺胳膊短腿,只要自己高兴,拿管你是死是活。此问题不解决,没有好的演员,就单凭几个改革家胡作非为,蒲剧迟早是要灭种的。

五、特技滥用与特技缺失的矛盾统一

蒲剧擅用特技表现人物,有不少难度较高、观赏性极强的表演技巧,仅特技绝活就有三十余种,其帽翅功、髯口功、翎子功、梢子功、鞭子功、椅子功、扇子功、耍纸幡、彩功等表演特技在全国享有盛名。蒲剧特技是在戏曲逐步完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艺人为了丰富表演手段,适应表演艺术夸张虚拟的需要,突出其个性特点,借以达到刻画人物心理动作和外形神态的目的而渐次创造、借用、吸收、发展而来的。

当前的蒲剧在特技使用上,出现了特技滥用与特技缺失并存的矛盾现象。怎么回事呢?

先说特技滥用。比如旦角水袖功,本是蒲剧很有特色的技巧,在《打神告庙》一剧更被演绎得出神入化。但青年演员为了展示自己的才能,换取观众的廉价掌声,大肆滥用,水袖功严重贬值。有戏迷评论:在运用特技上要下功夫,比如甩水袖时,把水袖甩不断不准停止,直到甩断为止。虽然不乏激愤之语,但也体现了戏迷的一颗赤诚之心。特技只是表现人物某种情绪的手段,不然,为什么滥用或用过头就会使人感到厌烦,甚至会说是“画蛇添足”或“洒狗血”呢?所以说,它是技,是功。因此,它们只有同剧中规定情境中的具体人物的特定心理结合起来表演时,才能成为表现人物某种感情的具体动作,才成为艺,从而才会产生艺术感染力。

再说特技缺失。蒲剧最新创作了很多大戏,投资很大,但多是在剧情和唱腔上下功夫,在特技上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蒲剧新星孔向东的《赵氏孤儿》、《河阳知府》,我仅仅看到了改革、创新以及豫剧的影子,看不到蒲剧须生的基本功。蒲剧须生基本功,一直就为戏剧界所推崇,但在改革派面前,也失去了她的独特魅力。“特技”是死的,是形式,然而它又是多功能地表现和传达人物感情的桥梁和手段。运用好了,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神奇功能和舞台效果,调动和唤起人们无上地欣赏欲望,以满足观赏者审美要求,更深刻地揭示和表现剧中人物的心理状态、思想活动,使无形的感情通过技术转升为有形的神妙的动作语言和具体形象,达到艺术真实的目的,产生形神兼备的效果。

那我为什么又把特技滥用与特技缺失称为是矛盾统一呢?其实无论是特技滥用还是与特技缺失,都反映了蒲剧青年演员内心的空虚与浮躁,即基本功不扎实。

特技滥用者,掌握了一两门技巧,就拼命展示、卖弄。也不管此技巧在这个戏里适合不适合;也不管这个动作做一次就恰到好处了,再画蛇添足地卖弄,会不会适得其反。这样,已经不再是演员的基本功扎实,相反,体现的是演员基本功欠缺了。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基本功扎实的话,特技仅仅是作为表现人物情绪的一种手段,做到恰到好处就可以了。而基本功不扎实,只得通过卖弄特技来掩饰自身的缺陷,因为一不卖弄技巧,自身的缺陷就可能会暴露无遗。

特技缺失者自不必说,当然是基本功欠缺。蒲剧的靠功已经濒临失传,许多靠功戏无法上演,我们看不到了蒲剧靠功的经典戏。蒲剧基本功也在逐渐的流失,许多蒲剧特技已经濒临失传。而新编大戏,投资那么大,这么多蒲剧基本功置之不用,没有能力继承传统,还借口搞所谓创新,为自己的无能再三掩饰,如此作为,蒲剧前途堪忧。

六、宁愿锦上添花,不愿雪中送炭

运城戏迷协会成立以来做了大量工作,没有经济来源,精神难能可贵。成立了蒲剧俊英腔联谊会,还推出了蒲剧四大男旦。还推选出戏迷最喜爱的名家名段。在热烈祝贺的同时,我想谈一点个人看法。

武派俊英腔确实值得研究,毕竟人家创新了蒲剧旦角唱腔,但现在武派唱腔一家独大,戏迷协会再把重点放在俊英腔上,人家不需要你研究就已经发展的很好了,有研究的必要吗?我们的阎派(阎逢春)唱腔呢,早就有所谓的专家认为是发声不科学,而淘汰了,没人涉足阎派唱腔了;那我们的张派(张庆奎)唱腔呢,也因为难度大而淘汰,任由这些改革家们随意发挥,蒲剧须生唱腔不伦不类,似小生非小生,似豫剧非豫剧;我们的冯派(冯安荣,朱秀英)唱腔呢,也在青衣小旦化的浪潮中显得那么的过时,也在逐渐的萎缩;还有我们的花脸唱腔、丑角唱腔等等等等,都很有必要研究,再不研究就可能绝迹灭种了。可惜,研究武派有市场,能装门面,研究这些本身已经入不敷出的唱腔,哪有什么动力啊。

推选戏迷最喜爱的名家名段,有前提是梅花奖演员等一些当红明星不在推选的范围。这个前提很好,人家已经被包装得红透了,还有什么必要推选啊。可是我听到推选的是贾菊兰的《陈三两》、王苗苗的《送女》时,心凉了。人家都是梅花奖武俊英的得意弟子,自有武俊英的深切栽培,哪还用得了你戏迷协会的隆重推荐,仿佛没有你的推荐,人家就红不了。纯粹做的是无用功。

其实也怨不着戏迷协会,戏迷协会是非盈利组织,没有经济来源,也没有财政支持。有武俊英的支持,大家互惠互利,互帮互助,你高兴我高兴,大家都高兴。其实关键的问题还在于整个社会的浮躁与对传统艺术的淡漠。整个社会都是在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改革家们已经红得发紫,还在继续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一部戏动辄百万投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戏迷协会想做一点事情是真难,可以谅解,还是要支持我们的戏迷协会。

多的不说了,以后再说。说了这么多,无非是为蒲剧的前途担忧。为领导的放任自流而担忧,把蒲剧死活不挂心上,仿佛剧团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毫无关系;为改革家的把无知当个性而担忧,把毁灭蒲剧视为是拯救蒲剧,仿佛自己是蒲剧的大救星,殊不知自己就是蒲剧的毁灭者。蒲剧本来就是个小剧种,再也经不起折腾了,善待我们的蒲剧吧,善待我们的蒲剧老艺人吧,善待我们坚守在蒲剧第一线的艺术家吧,善待流落在民间的蒲剧演员吧,善待我们的传统,宝贵的民族财富吧。请领导和蒲剧改革家三思。

叩首,拜谢。

Puteng 完笔于2007年10月11日21点01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82865.html

更多阅读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与分析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与分析摘要:在学海里苦苦奋斗了十二个春秋的学子们,终于披着荣耀跨进了大学这个神圣的殿堂,成为天之骄子。然而,随之而来的寂寞却常常让他们不知所措;于是,在这象牙塔里便多了许多浪漫的

革命历史书写的反思与展望曾庆江 革命历史反思书写

革命历史书写的反思与展望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1年09月26日08:14曾庆江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为了回顾百年来中国革命历史的风雨历程,总结革命历史文学的创作成就,探讨革命历史文学在新世纪的

蒲剧名家简介(一) 临汾蒲剧名人名家名段

蒲剧名家简介盖天红盖天红是蒲剧前辈艺人,工须生。原名康世仁,襄汾县人氏,后入赘万荣县一王姓人家,遂改名王占胜。长期在夏县蒲剧团演戏,现在年龄在四十岁以上的夏县人恐怕都知道"囔鼻子",因盖天红说话瘟声瘟气,似鼻子不通,当地称为"囔鼻子"

声明:《蒲剧现状反思 自身现状反思与分析》为网友繁华旳梦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