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常侍之谜——雨后探三国系列之一 率土之滨十常侍获得

《三国演义》在第一回书的首页中就出现了所谓“十常侍”,原文如下:

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后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惲、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翻译过来就是:当时皇帝身边有宦官曹节等几个把持朝政,胡作非为,权力极大。窦武和陈蕃等几个正直大臣在一起谋划要把这几个宦官杀掉,因为走漏了消息,被曹节等几个宦官知道内幕而招来杀身之祸。因此,这些宦官从此更加骄横跋扈……后来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惲、郭胜这十个宦官结成帮派,共同为恶,坏事做尽,人们叫他们为“十常侍”。汉灵帝特别宠信张让,叫他为父亲。这样一来,朝廷混乱不堪,政事荒废,导致从上到下人心不稳,违法犯罪的人和密谋造反的人比比皆是。

以前阅读时没有发现问题,多读几遍之后问题来了:仔细追查十常侍的结局,发现有两人下落不明。书中是这样交代的:

封谞,因结交黄巾起义事发而被斩首,时间是中平元年,即公元184年;

蹇硕,因涉嫌谋杀大将军何进而被中常侍(注①)郭胜所杀,时间是中平六年夏四月,即公元189年;

以下六人均死于中平六年(189年)夏六月的宫廷内乱:赵忠、程旷、夏惲、郭胜四人被赶至翠花楼前剁为肉泥;张让、段珪、曹节、侯览将太后及太子并陈留王劫去内省,从后道走北宫。张让见事急投河而死;段珪被闵贡所杀。

还有两人曹节、侯览没有下落

经俺雨后详细阅读正史《三国志》、《资治通鉴》等考证如下:

一、“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确有其事,时间是在汉灵帝建宁元年(公元168年)8、9月间。在此之前的先一年(公元167年)12月,汉桓帝驾崩,无子,由城门校尉窦武等迎立解渎亭侯刘宏为皇上,时年12岁。12岁的汉灵帝刘宏由藩王即皇位后,封窦武为大将军注②、陈蕃为太傅注③、中常侍曹节为安乡侯。因皇帝年纪太小,时有中常侍曹节、侯览、管霸、苏康、公乘昕、王甫、郑飒以及灵帝乳母赵夫人等趁机把持朝政,并乱天下。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密谋将这些得势的中常侍、小黄门注④全部杀掉,并于当年8月处死了中常侍管霸和苏康。正当他们准备采取进一步行动时,以曹节、王甫等为首的中常侍挟持利用身边的小皇帝和皇太后,于9月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捕杀窦武、陈蕃。朝廷一文一武两大重臣就这样被宦官除掉了。因此,宦官得志,更加跋扈嚣张,士大夫们一个个垂头丧气,朝廷大权从此落入宦官之手。

二、关于侯览、曹节的下落。

中常侍侯览,于汉桓帝延熙二年(公元159年)因进献缣帛注⑤五千匹,桓帝就封赐他为关内侯,又托言曾经参与诛杀梁冀的密谋,进封为高乡侯注⑥。从此以后,侯览骄横跋扈,权势熏天。其亲属多人做大官,横行乡里,鱼肉百姓,贿赂巨万,名声很坏。终于在汉灵帝熹平元年(172年)五月被人告发而自杀。

中常侍曹节,因迎立汉灵帝有功,被封为长安乡侯,后又因诛杀窦武、陈蕃而迁为长乐卫尉注⑦、封育阳侯,父兄子侄多人当刺史、郡守,位高权重,与侯览、王甫等中常侍朋比为奸,为非作歹。曹节手段十分毒辣,且非常狡猾。当侯览、王甫等因事发而相继被处死时,曹节每次都巧妙逃过一劫。后迁车骑将军注⑧、尚书令注⑨、大长秋注⑩等官,朝廷许多正直大臣多死于其手。曹节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病死。

因此,从以上正史记载不难看出,所谓中平六年(189年)“张让、段珪、曹节、侯览将太后及太子并陈留王劫去内省,从后道走北宫”实为无稽之谈,这时曹节已死去8年,侯览更是死去了17年,罗贯中不能自圆其说,无法交代二人的结局。

三、有多位大将军死于中常侍之手。

大将军是除皇上以外最高军事长官,东汉末年中常侍往往利用皇上之力除掉大将军,可见宦官势力之大。比较著名的有三位大将军死于中常侍之手:

1. 汉桓帝延熙二年(159年),大将军梁冀被中常侍单操等杀害;

2.汉灵帝建宁元年(公元168年),大将军窦武被中常侍曹节等杀死;

3. 汉灵帝中平六年(189年),大将军何进被中常侍张让等杀害。

十常侍之谜——雨后探三国系列之一 率土之滨十常侍获得

四、关于“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资治通鉴》有如下描述——汉灵帝常说:张常侍(张让)是我父,赵常侍(赵忠)是我母。

五、十常侍到底包括哪些宦官?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郎中注11张钧向皇上上奏章说:“宜斩十常侍(指当时赵忠、张让、夏恽、郭胜等十二人),县(悬)头南郊,以谢百姓。”原来所谓十常侍就是皇上身边全部十二名中常侍,除以上所列四人外,还有蹇硕、程旷、段珪、宋典、吕强等,另有三人不知姓名。吕强是一名非常清忠正直的宦官,几次向汉灵帝进谏:亲君子,远小人,少宴乐,节民力。被赵忠等极力排挤陷害而自杀。这就说明中常侍不全都是坏人,中间还是有个别忠臣的。

注①中常侍:西汉时皇帝近臣﹐给事左右﹐职掌顾问应对。中常侍是仅有虚衔的加官。西汉前期只有常侍之名﹐或称常侍郎﹐为郎官之一﹐获此号者多为皇帝爱幸之臣﹐武帝时东方朔曾为常侍郎。中常侍之名出现于西汉晚期﹐元帝时有中常侍许嘉。东汉时中常侍已非加官﹐而成为有具体职掌的官职。其秩为千石﹐后又增为比二千石﹐本无员数﹐明帝时定为四人。东汉初改变西汉制度﹐多以宦者担任此职﹐如章帝﹑和帝时﹐郑众﹑蔡伦都从小黄门迁为中常侍。安帝时﹐和熹邓皇后临朝﹐中常侍都任用宦官﹐并授以重任。从此以后﹐居此位的宦官竟可权倾人主﹐员数也从四人增加到十人,东汉末增加到十二人。这个官职对东汉末中央政权走向衰乱产生过较大影响。

注②大将军:大将军,是中国古代各朝经常设置的武官职名,其实际职权变化很大,但多为高级军事指挥甚至最高军事统帅。

注③太傅:太傅,中国古代职官。起始于春秋时期的晋国,为国王的辅佐大臣(辅弼官,国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为管理国家),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三公之一;在战国时期的齐国和楚国也设有太傅。秦朝时期被废止。西汉曾两度短暂复置该职位;东汉则长期设立。东汉设立太傅、太尉、司空叫三公,位高权重,而太傅为三公之首。

注④小黄门:汉代低于黄门侍郎一级的宦官。后泛指宦官。如:范晔《后汉书.酷吏传》:帝令小黄门持之。汉有小黄门,秩六百石,由宦者任职,掌侍皇帝左右,受尚书事,上在内宫,为关通中外及中宫已下众事。诸公主及王太妃有病时,使问之。

注⑤缣帛:缣帛一种光洁细薄的丝绢,古代把重要文件书写在光洁而细薄的丝绢上,形成了缣帛档案

注⑥乡侯:乡侯汉制,列侯,所食县为侯国。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东汉后期,增设县侯、乡侯、亭侯等爵位。

注⑦卫尉:始于秦,为九卿之一,汉朝沿袭,为统率卫士守卫宫禁之官,隋以后改掌军器、仪仗等事。,始皇时有卫尉竭。汉景帝时一度改名中大夫令,后又恢复旧名。新莽时改为大卫,东汉时仍称卫尉。 卫尉即卫将军

注⑧车骑将军:车骑将军,汉制,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金印紫绶,地位相当于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师兵卫,掌宫卫。第二品,是战车部队的统帅。

注⑨尚书令:官名.始于秦,西汉沿置,本为少府的属官,掌文书及群臣的奏章.汉武帝时以宦官司担任(又称中书令),汉成帝时改用士人.东汉政务归尚书,尚书令成为对君主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首脑。

注⑩大长秋:秦名将行,用宦官任职。汉沿置,景帝中六年(前144)改名为大长秋。《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秋者收成之时,长者恒久之义,故以为皇后官名。”西汉或用宦者,或用士人。东汉用宦者。掌宣达皇后旨意,管理长秋宫(皇后所居宫)各事,秩为二千石。历代沿设。

注11郎中:郎中属员外级, 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82205.html

更多阅读

洛克王国巨魔之眼在哪如何获得 洛克王国紫藤怎么获得

洛克王国巨魔之眼在哪如何获得——简介洛克王国巨魔之眼是一种能够让恶魔宠物拥有特殊的能力的宠物技能石,可以使玩家携带的恶魔宠物具有和敌人交换血量HP方面的能力。那么对于巨魔之眼来说,其位置在在哪,玩家该如何获得呢?洛克王国巨

龙之谷马牌怎么获得 龙之谷坐骑大全2016

龙之谷马牌怎么获得——简介龙之谷骑宠怎么获得用马牌兑换骑宠龙之谷马牌怎么获得——方法/步骤龙之谷马牌怎么获得 1、首先寻找马牌,马牌在狮蝎/天启巢穴(地狱模式)的通关宝箱中有机会获得和开启钻石龙蛋有机会获得,目前已开放了的

声明:《十常侍之谜——雨后探三国系列之一 率土之滨十常侍获得》为网友用辣条欺负了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