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黛丽·赫本和格利高里·派克 奥黛丽赫本派克



奥黛丽·赫本(1929.5.4—1993.1.20)),著名影星,奥斯卡影后,世人敬仰她为“人间天使”。身为好莱坞最著名的女星之一,她以高雅的气质与有品味的穿着著称。1999年,她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3名。赫本晚年投身于慈善事业,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的代表,1992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作为亲善大使,她不时举办一些音乐会和募捐慰问活动,造访一些贫穷地区的儿童,足迹遍及亚非拉许多国家。

中文名:奥黛丽·赫本

外文名:Audrey Hepburn

别名:Audrey Kathleen Hepburn-Ruston

国籍:英国

民族:比利时、荷兰、英国、爱尔兰混血

出生地:比利时布鲁塞尔

出生日期:1929年5月4日

逝世日期:1993年1月20日

职业:演员

代表作品:罗马假日,窈窕淑女,蒂凡尼的早餐,龙凤配,谜中谜

主要成就:奥斯卡奖

金球奖

艾美奖

英国学院奖

总统自由勋章

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意大利电影金像奖



姓名:(AudreyHepburn)

全名:奥黛丽·凯瑟琳·范·赫姆斯特拉·赫本-鲁斯顿(AudreyKathleen van Heemstra Hepburn-Ruston)

港译:柯德莉·夏萍

血统:比利时、荷兰、英国和爱尔兰四国血统

国籍:英国

诞辰:1929年5月4日

出生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星座:金牛座

逝世:1993年1月20日,因结肠癌逝于瑞士沃州的托洛彻纳茨(Tolochenaz)

语言:精通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荷兰语、佛兰德语

(原比利时官语之一,1980年并入荷兰语)等多国语言

荣誉:“AFI百年百大明星”之一,第2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最喜欢的事:跳芭蕾舞,和孩子在一起,做好吃的

最喜欢的颜色:白色

最喜欢的景色:瑞士的白雪

最意外的事:获得奥斯卡奖

最喜欢的食物:意大利通心粉

最喜欢的动物:狗

最喜欢的设计师:于·贝尔德·纪梵希

最喜欢的演员:茱莉亚·罗伯兹 ,梅丽尔·斯特里普

名言:“ 记住,你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一只手来帮助你,你可以在自己每条手臂的末端找到它。随着你的成长,你会发现你有两只手,一只用来帮助自己,另一只用来帮助别人。



童年

赫本在六岁时就读于英国伦敦的贵族寄宿学校(1935年~1938年)。但那时她的父亲支持纳粹,忽然不告而别,抛下他们一家人。这件事在赫本幼小的心灵上留下很大的创伤。1938年赫本的父母亲正式离婚了。虽然约瑟夫在赫本的希望和要求下取得了探视权,实际上约瑟夫并没有来看她。二次大战继续,赫本跟随母亲一起回到荷兰的姥姥家。1939年时她进入安恒音乐学院(ArnhemConservatory)学习芭蕾舞,之后二战爆发,宣称中立的荷兰被纳粹占领。当时的身份文件大多为手写,为避免她原本非常英国味道的名字招惹麻烦,她母亲篡改了自己的身份文件替她制造了一个荷兰假名艾达·凡·赫姆斯特拉(Eddavan Heemstra,Edda与Ella写法上很相似,便于伪造),但是这个名字从未合法登记过。



少年

当纳粹侵占安恒后,有谣传母亲的家族带有犹太血统,原本富裕的男爵家族被视为帝国敌人,不但财产被占领军没收,赫本的舅舅也被抓入集中营。在战争的饥荒期间,赫本经常靠郁金香球茎及由烘草做成的“绿色面包”充饥,并喝大量的水填饱肚子。营养不良促使她的身材逐渐瘦削。虽然如此,赫本仍然不断锻炼她最爱的芭蕾舞,即使穿上最难捱的木制舞鞋。赫本曾为荷兰游击队秘密工作(包括表演芭蕾舞募集捐款、传递情报等),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过贡献。1944年安恒战役,青年坦克军官特伦斯·杨参加了战斗,正是这场战役将奥黛丽·赫本一家从纳粹手中解放出来,23年后,成为导演的特伦斯·杨执导了赫本主演的悬疑惊悚片《盲女惊魂记》。



青年

二战后,赫本与母亲带着省吃俭用存下来的100英镑迁至英国伦敦。她在这边打工边寻找深造的机会。

1948年,赫本进入著名的玛莉·蓝伯特(MarieRambert's)芭蕾舞学校学习,期间曾因缴不上高额学费而返回荷兰,并在一部宣传片中饰演一位空姐。经过数月训练,赫本被告知不适合做芭蕾舞者。面对家庭的经济压力,她转而成为兼职模特儿,并参与歌舞团演出。赫本击败多数应征者,成为音乐剧《高跟纽扣鞋》(HighButton Shoes)的合唱团员。由于表现突出,她还参与了另一部音乐剧《鞑靼酱》(SauceTartare)的演出。

1951年,赫本正式成为电影演员是在英国电影《天堂笑语》出演的时候,此后在电影中扮演一些较次要的人物。她在《神秘客》中首次扮演配角,之后在电影《双姝艳》里施展她的舞技,同时接演另一部电影《蒙特卡罗宝贝》(MonteCarlo Baby)。为了拍摄后者的法国翻拍版《前进蒙特卡罗》(Nous irons àMonteCarlo),奥黛丽要到法国出外景。演出期间却被坐在台下的法国著名女作家高莱特夫人一眼认定她就是自己作品《金粉世界》(Gigi)中“姬姬”一角的化身,夫人邀请她到纽约好莱坞出演音乐剧《金粉世界》的女主角,开启了赫本到美国发展的机缘。同时,她还被《双姝艳》的导演推荐给威廉·惠勒,参加了新影片《罗马假日》的试镜,获得非常好的赞誉,从而得到这部电影的女主角角色。

1952年奥黛丽·赫本到美国正式参与舞台剧《金粉世界》的演出。其间十分出色,广受人们的欢迎,因此获得世界戏剧大奖(TheatreWorldAward)最佳女主角。但为赶拍《罗马假日》,在《金粉世界》巡回八个月演出后被迫结束。这年因无法兼顾事业与婚姻,她取消与未婚夫詹姆士·汉森(JamesHanson)的婚约,但两人日后仍保持良好的友谊。

1953年,与好莱坞名影星格里高利·派克一起主演的电影《罗马假日》(RomanHoliday)正式上映,由于她的成功演绎,该片放映后迅速风靡世界。赫本在片中扮演楚楚动人的安妮公主形象,表现出公主高贵、优雅的气息,外貌优美脱俗,体态轻盈苗条,一头黑色短发。在那个性感金发女郎受欢迎的年代,赫本的形象却一下子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著名的赫本头表现出的天真无邪,使她成功的赢得到多数人的赞赏,一下子成了国际流行发式。一时间,赫本成了国际知名人士,全世界都在播放她的新闻片,电视台用黄金时间赞美她。大量的报纸欣喜若狂地赞美她的美貌、活力、妩媚、典雅,人们称赞她是继嘉宝和褒曼之后的最佳女演员。许多报纸评论称赞赫本说:“一位新嘉宝诞生了!”据说英格丽·褒曼在意大利观看《罗马假日》时,竟发出一声惊叫,她丈夫罗西里尼问她:“你为什么叫喊?”褒曼说:“我被奥黛丽·赫本深深感动了!”赫本不仅俘虏全世界亿万影迷的心,同时连评论家们也都不知不觉被她吸引。1954年3月25日,赫本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三天后,因《翁迪娜》(Ondine)中的精彩表演再荣获托尼奖(TonyAward)殊荣。

1954年她与亨佛莱·鲍嘉、威廉·荷顿又一同演出比利·怀德拍摄的爱情片《龙凤配》。后来由于《翁蒂娜》的演出加上抽烟过量,赫本在医生的建议下到瑞士休养。不久接受参与《美人鱼》

赫本与亲友的珍贵合影(20张)

演出的梅尔·费勒(MelFerrer)的求婚,两人于9月24日步上红毯。

1955年奥黛丽·赫本再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提名,可惜未获奖,同年因意外首度流产。之后几年,她主演的《战争与和平》、《甜姐儿》、《黄昏之恋》等片都获得不错的评价,声势扶摇直上。但丈夫梅尔的演艺却遭遇挫折,逐渐转到幕后。

1959年赫本三度怀孕,为防止半年前的流产再度发生,她推掉包括《西城故事》等片的片约,直到生下第一个儿子西恩·赫本·费勒(SeanHepburn Ferrer)后才同意主演《蒂凡尼的早餐》(Breakfast atTiffany‘s)。虽然《蒂梵尼的早餐》的作者属意原出演舞台剧的主角饰演女主角霍莉·戈莱特丽(HollyGolightly),拍摄过程赫本也一度为了主题曲是否采用亨利·曼西尼(HenryMancini)与约翰尼·莫瑟(Johnny Mercer)的《月亮河》(MoonRiver)而与电影公司起冲突,事后证明她的演出与坚持是对的:1961年奥斯卡金像奖获得两项音乐性奖项,奥黛丽·赫本第四度获得最佳女主角的提名。这部影片使她的演艺生涯再创高峰,但她开始挑战更有演技难度的作品。同年年底,赫本接下《双姝怨》的演出,但评价平平;之后的《谜中迷》试图挑战悬疑片的角色。但她最成功的作品还是1964年主演的《窈窕淑女》(My FairLady),这部改编自同名音乐剧的歌舞片获得8项奥斯卡的奖项,但主演的赫本却因导演让由别人幕后代唱的关系无法获得提名。



晚年

赫本的第二次婚姻,与多蒂的结合使她息影七年,广大观众十分怀念她,电影公司和圈中的人物都希望她能再次出山。1976年,不安于“贤妻良母”生活的赫本终于重返影坛,与因演007谍报员詹姆斯·邦德而名噪一时的辛·康纳利一起主演《罗宾汉和玛莉安》,影片描写中古传说中随十字军东征归来的农民英雄罗宾汉与离别十八载的爱侣之间的一段深情。该片的首映式在纽约举行。当赫本前往出席之前,她非常不安,阔别影坛七年,电影事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会怎样对待她?

在首映式之前,赫本还不得不尽快飞往好莱坞,在美国电影学院表彰威廉·惠勒接受终生荣誉奖的仪式上发言。她朗读了一首自己写的诗,结果博得满堂喝彩,这使她又惊又喜。接着她又飞往纽约参加首映式。首映式在广播城市市音乐厅举行,赫本一到,约有6000人向她欢呼,用唱歌的声调齐唱到:“我们爱你,奥黛丽!”赫本对此完全没有思想准备,她被人们的热情感动得热泪盈眶,她说:“看到人们并未对我感到腻味,我很感动。”

然后她再飞往好莱坞,出席该片在西部的首映式,并在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发仪式上担任授奖人。这对电影明星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荣誉。赫本息影七年,感触颇深,但她最难忘的是,好莱坞没有忘记她,电影没有忘记她,广大观众没有忘记她。

1980年冬赫本遇见了罗伯特·沃尔德斯,这个后来被她称为“灵魂伴侣”的男人影响了赫本原已经出现危机的婚姻。在赫本与安德烈·多蒂离婚后,两人最后成为永久的人生伴侣。

她虽然息影多年,但演技并未逊色。继《罗宾汉和玛莉安》后,她又主演了《血统》(1979)、《哄堂大笑》(1981)、《直到永远》(Always)(1989)。进入70年代以来,欧美的妇女解放运动日趋高涨。妇女不再满足于做男人的玩物和附庸。她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和男人一样工作奋斗。近年来不少女演员成功地塑造了这种新女性的形象,很受欢迎。相比之下,赫本复出后仍然跳不出天真无邪、活泼善良的少女形象,这就不能不给人一种落伍、怀旧的感觉,令人感到哀叹、惋惜,这也是她重返影坛后所拍四部影片均不很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

无论如何,奥黛丽·赫本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她在黄金时代所创造的银幕形象,正如她自身一样,留给人们美好的印象太强烈了。她在电影史上所占的独特的一页,是不会被岁月所抹掉的。1991年4月22日,美国林肯中心电影协会向赫本授予Gala荣誉奖,该项奖自1972年起每年向全世界最资深望重的艺术大师颁发,获奖者先后有卓别林、劳伦斯·奥立弗、伊丽莎白·泰勒、詹姆斯·史都华等影界巨星,这是对赫本影坛生涯以及非凡演技的崇高褒奖。



赫本晚年,仍然老骥伏枥光和热。1988年,她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在这个职位上,她不时举办一些音乐会和募捐慰问活动,并不时造访一些贫穷地区的儿童,足迹遍及埃塞俄比亚、苏丹、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孟加拉等亚非拉许多国家,受到当地人民的广泛爱戴和欢迎。1992年底,她还以重病之躯赴索马里看望因饥饿而面临死亡的儿童。她的爱心与人格犹如她的影片一样灿烂人间。

当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雷莎修女获悉奥黛丽·赫本病危的消息时,她号召所有的修女彻夜为奥黛丽·赫本祷告祈使其能奇迹般地康复。1993年1月20日,赫本在瑞士托洛彻纳茨(Tolochenaz)的住所,因结肠癌病逝。为表彰她为全世界不幸儿童所做出的努力,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将该1993年度奥斯卡人道主义奖授予了她,此时赫本已离世,由其子西恩·赫本·费勒代领该奖。



不盲从流行

奥黛丽·赫本是二十世纪最受到崇拜与争相模仿的女性之一,她鼓励女性去发掘与强调自己的优点,不仅改变了女性的穿着方式,也改变了女性对自我的看法。自从为《龙凤配》试装时遇见法国时尚设计师休伯特·德·纪梵希以后,赫本就成为了纪梵希的“缪斯女神”和灵感源泉。赫本穿着纪梵希设计的服装出演了影片《龙凤配》、《甜姐儿》、《黄昏之恋》、《蒂凡尼的早餐》、《巴黎假期》、《偷龙转凤》、《谜中迷》和电视《贼间之爱》。“她很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她了解自己的容貌与身材,优点与缺点。她知道要穿着削肩的晚礼服遮住自己嶙峋的锁骨。我为她设计的款式终于变成广受欢迎的时装,我将之命名为‘萨布丽娜露肩洋装’。”纪梵希如实评价他的好搭档——赫本对于时尚的领悟和把握能力。赫本了解自己的缺点与优点,她发展了属于她自己的风格。她引领的风潮,前卫的风格几十年来风行不坠,历久弥新。可能她唯一的规则就是不要盲目地跟着流行走,趋之若鹜。事实上,她总是遵循着自己的趣味,坚持着自己的步调。任何衣服穿在她的身上,绝对不会显得喧宾夺主,这就是时尚界所说的“是奥黛丽穿衣服,而不是衣服穿在奥黛丽身上”。



感人友情







1953年《罗马假日》拍完上映之前,派克发现海报上打着他的名字,而赫本的名字却很小,而且藏在一个角落里。他特地通知制片方把原来演员表上的“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罗马假日》”改成了奥黛丽·赫本的名字。

1953年8月,《罗马假日》上映后引起轰动,赫本立即抓住了世界的目光。1954年3月25日,24岁的赫本因在《罗马假日》中的精彩表演,获得26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那天晚上,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得到金像奖的赫本,站在领奖台上激动得语不成句,但她却没有忘记告诉世界:“这是派克送给我的礼物”。

赫本成了影后后,各种荣誉向她飞来。然而这些并不是她真正渴望的东西,她最渴望的是获得真挚永恒的爱情。或许派克体察到赫本的内心渴望,在《罗马假日》首映式上,他特意介绍赫本结识了好莱坞著名的导演、演员兼作家梅厄·菲热。梅厄是派克的好朋友,他们的关系非同一般。派克很欣赏梅厄的才华,他认为梅厄能带给赫本更大的成功。

梅厄当时36岁,瘦高的身材,面部棱角分明,多才多艺,温柔体贴。和赫本一样,梅厄也会多种语言,他们很快亲近起来。赫本也对具有领袖风范的梅厄有了依恋之情。1954年3月梅厄和赫本合作出演了百老汇的名著《莎布琳娜》后,梅厄飞往瑞士向赫本求婚。赫本不顾母亲的反对,接受了求婚。他俩于1954年9月在瑞士结婚。远在美国的派克参加了他们的婚礼,他送给赫本的结婚礼物是一枚家传的蝴蝶胸针。这枚胸针赫本非常喜欢,一直珍藏在她的身边直到去世。

几个月后,派克终于和妻子协议离婚,而这时赫本已徜徉在新婚的幸福之中。她经常给派克寄去明信片,虽然都是只言片语,但亲密与信任之情跃然纸上。

奥黛丽·赫本和格利高里·派克 奥黛丽赫本派克
派克在为赫本祝福之时,也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1955年,派克在巴黎邂逅了一个美丽的法国女记者维洛妮卡,两人相爱结婚。他们生活得很幸福,维洛妮卡和派克一样喜欢孩子,她不嫌3个继子闹腾得厉害,又为派克生下一儿一女。婚后赫本一直居住在瑞士,与远在美国的派克相见的机会非常少。但是大洋割不断他们的友谊,他们经常通过电话、信件彼此问候。派克始终关心着远方的赫本,希望她的婚姻幸福。但是,赫本的婚姻却远没有派克那么幸运。赫本新婚伊始,社会上已有不少流言蜚语,说梅厄只是在“利用”赫本发展自己的事业。在一般人眼里,赫本的才艺远远超过她的丈夫,她的敏感与天生的优雅更是梅厄所不及。日子一长,梅厄心中难免别扭。

赫本发誓要让自己的婚姻成为好莱坞的典范。鉴于两个演员组成的家庭往往因长期分开而造成破裂,因此她决定和梅厄今后一刻也不分离。她甚至对导演提出条件:没有梅厄参加的电影,她不演。

婚后,赫本先后主演了《战争与和平》、《俏脸蛋》、《黄昏之恋》以及让她有幸第三次获奥斯卡奖提名的齐纳曼导演的《修女传》(1959)。赫本的表演日臻完美,她在塑造成熟而自由的女性方面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征服了世界。

但是她没有征服她的男人。1959年7月17日,赫本生下儿子肖恩。从此,孩子成了她生命的中心,丈夫退居次席。梅厄不习惯这种变化,他们的婚姻出现裂痕。

1968年秋天的罗马雨雾连绵,阴郁潮湿。赫本14年的婚姻彻底完结。伤心欲绝的赫本一连几天没有吃东西,她的生活除了雨水就是泪水。

就在这时,电话响了,是派克打来的。赫本对派克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在这个圈子里,婚姻真难维持啊!请你相信我,我是把婚姻、家庭生活放在第一位,而把事业放在第二位的。我本来想白头偕老,但太难了,太难了!”赫本的婚姻一直很隐秘,但她在派克面前却敞开了自己的心扉。

不过,赫本是个坚强的女性。1968年冬,赫本与30岁的意大利精神病学者安德烈·多蒂医生一见钟情,赫本不顾一切地投入到炽热的爱情之中。1969年,赫本与多蒂结合,同年4月怀孕暂时息影。1970年2月8日,次子路卡出生,不久多蒂出现桃色新闻,赫本的婚姻再次触礁。

1980年,赫本接到了多蒂的离婚文件。填完离婚报告,她又一次感到自己的失败。不久她出演《皆大欢喜》与演员罗伯特相识,成为挚友,罗伯特始终是赫本的伴侣,直至1993年她与世长辞。

就在赫本饱尝婚姻之苦的时候,派克却遭到了失子之痛。1974年,他30岁的大儿子自杀身亡,这对派克是个残酷的打击,他和妻子整日泪眼相对,躲在屋里不肯见人。他的大门只对从瑞士匆匆赶来的赫本打开。赫本和派克一样,都是爱孩子如命的人,这个噩耗令她悲伤不已。

多年来,赫本和派克的家庭结下深厚的情谊。只要到美国,赫本准是第一个到派克家做客。如果她因为什么特殊的事情不能看望派克了,总会提前打电话说:“派克,真对不起,我要先到别人那里去一下。”她礼貌而周全,赢得了派克一家人的喜爱。

晚年的赫本作为联合国爱心大使,常年奔走在世界各地。1992年赫本去索马里慰问儿童,回来之后便感到腹部不适,不久后查出患有结肠癌,虽然做了手术但医生估计只能再维持一年多的生命。她自知时日无多,向医生请求回到故乡托洛亨纳茨的家中最后看一眼瑞士的白雪。

1993年1月10日,在罗伯特的搀扶下,赫本最后一次走进她的花园。她恋恋不舍地抚摸着每一株植物,仔细地告诉罗伯特它们各自不同的养护要求。10天后的清晨,她在睡梦中安详地飞走了,享年64岁。几天后她的遗体被安葬在瑞士的小镇公墓。

那一天,成千上万的罗马人带着鲜花来到台伯河向她遥寄哀思,人们将永远记得这个40年前来到这里的美丽公主。人们万万没有想到,已经77岁高龄的派克在妻子的陪同下,也千里迢迢地赶来参加了赫本的葬礼。要知道,1991年退休之后,派克就呆在自家的后花园侍弄花草,极少出门。

葬礼上,已是白发苍苍的派克老泪纵横,他哽咽地说:“能在那个美丽的罗马之夏,作为赫本的第一个银幕情侣握着她的手翩翩起舞,那是我无比的幸运。”他低下头,在赫本的棺木上轻轻印下一吻,深情地说道:“你是我一生中最爱的女人。”在场的人无不唏嘘落泪。

赫本走了,派克送她的那枚蝴蝶胸针依然完好无损地珍藏在她的首饰盒里。2003年4月24日,著名的苏富比拍卖行举行了赫本生前衣物、首饰慈善义卖活动。那天,派克亲自前去买回了那枚陪伴赫本40年的蝴蝶胸针。当他干枯的手握住胸针时,他触及了赫本那美丽的心跳,他觉得自己这一生再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2003年6月12日凌晨4点,派克在他的比弗利山庄的寓所里,闭上了眼睛。

这个演了一辈子死去活来爱情戏的男人,在去世的瞬间,都没有因仓促而忘记将自己的手交回到妻子手中,他一言不发地赋予了这个姓他姓的法国女人最后的尊严,感谢她多年来与他相濡以沫。























话剧  ■ 美人鱼Ondine (1954)其他译名:翁蒂娜

■ 金粉世界 Gigi(1951)其他译名:金粉世家、琪琪、姬姬、吉吉

■ 开胃酱Sauce Piquante(1950)其他译名:辛辣酱

■ 鞑靼酱Sauce Tartare(1949)其他译名:塔塔酱

■ 高跟钮扣鞋High Button Shoes(1949)其他译名:高跟鞋

编辑本段获奖记录

电影类

?2003美国VH1电视台美国200大文化偶像第34名(获奖)

?1999-06-15美国电影协会(AFI)“百年最伟大女明星”第3名(获奖)

?1996女性电影水晶奖(获奖)

?1993艾美奖杰出个人成就奖世界花园(获奖)

?1992美国演员工会奖终生成就奖(获奖)

?1992英国学院奖特别奖(获奖)

?1991林肯中心电影协会Gala荣誉奖(获奖)

?1990塞西尔·B·德米尔电影终生成就奖(获奖)

?1970金桂冠奖女明星第8位(获奖)

?1968金球奖最佳女主角(剧情类)盲女惊魂记(提名)

?1968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盲女惊魂记(提名)

?1968金球奖最佳女主角(音乐喜剧类)丽人行(提名)

?1968金桂冠奖女明星第2位(获奖)

?1968金桂冠奖最佳戏剧表演奖女演员第3位盲女惊魂记(获奖)

?1967金桂冠奖女明星第12位(获奖)

?1967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盲女惊魂记(提名)

?1966金桂冠奖女明星第7位(获奖)

?1965英国学院奖最佳英国女演员谜中迷(获奖)

?1965金桂冠奖女明星第14位(获奖)

?1965金桂冠奖最佳喜剧表演奖女演员第3位窈窕淑女(获奖)

?1965意大利电影金像奖最佳外国女演员窈窕淑女(获奖)

?1965金球奖最佳女主角(音乐喜剧类)窈窕淑女(提名)

?1964金桂冠奖最佳喜剧表演奖女演员第3位谜中谜(获奖)

?1964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窈窕淑女(提名)

?1964金桂冠奖女明星第15位(获奖)

?1964金球奖最佳女主角(音乐喜剧类)谜中迷(提名)

?1963金桂冠奖女明星第10位(获奖)

?1962金桂冠奖女明星第3位(获奖)

?1962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蒂凡尼的早餐(提名)

?1962金桂冠奖最佳戏剧表演奖女演员第4位双姝怨(获奖)

?1962金桂冠奖最佳喜剧表演奖女演员第3位蒂凡尼的早餐(获奖)

?1962金球奖最佳女主角(音乐喜剧类)蒂凡尼的早餐(提名)

?1962意大利电影金像奖最佳外国女演员蒂凡尼的早餐(获奖)

?1961金桂冠奖女明星第12位(获奖)

?1960意大利电影金像奖最佳外国女演员修女传(获奖)

?1960英国学院奖最佳英国女演员修女传(获奖)

?1960金桂冠奖女明星第5位(获奖)

?1960金球奖最佳女主角(剧情类)修女传(提名)

?1960金桂冠奖最佳戏剧表演奖女演员第2位修女传(获奖)

?1960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修女传(提名)

?1959西班牙圣塞巴蒂斯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修女传(获奖)

?1959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修女传(获奖)

?1958最佳戏剧表演奖女演员第1位黄昏之恋(获奖)

?1958金桂冠奖女明星第5位(获奖)

?1958金球奖最佳女主角(音乐喜剧类)黄昏之恋(提名)

?1957英国学院奖最佳英国女演员战争与和平(提名)

?1957金球奖最佳女主角(剧情类)战争与和平(提名)

?1955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龙凤配(提名)

?1955英国学院奖最佳英国女演员龙凤配(提名)

?1955金球奖世界电影最受欢迎女演员(获奖)

?1955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黄昏之恋(提名)

?1954英国学院奖最佳英国女演员罗马假日(获奖)

?1954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罗马假日(获奖)

?1954金球奖最佳女主角(剧情类)罗马假日(获奖)

?1954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龙凤配(提名)

?1953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罗马假日(获奖)

社会类

?1993奥斯卡人道主义奖(获奖)

?1992-12总统自由勋章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贡献(获奖)

戏剧类

?1952戏剧世界奖最佳女主角金粉世界(获奖)

音乐类

?1993格莱美奖最佳儿童诵读专辑奥黛丽·赫本的魔法童话(获奖)

话剧类

?1968托尼奖特别成就奖(获奖)

?1954托尼奖最佳女主角美人鱼(获奖)

【注】美国四大艺术奖项The Four Major Entertainment Awards in AmericanShow Business

奥黛丽·赫本是拿全美国四大艺术奖项(电影奥斯卡奖、戏剧托尼奖、音乐格莱美奖和电视艾美奖)的仅有九人之一,九人名单如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不包含特别奖

1962年 理察·罗杰斯(Richard Rodgers)

1976年 海伦·海丝(HelenHayes)

1977年 丽塔·莫雷诺(RitaMoreno)

1991年 约翰·吉尔古德(JohnGielgud)

1993年 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

1995年 马文·汉利许(Marvin Hamlisch)

1997年 乔纳森·图尼克(Jonathan Tunick)

2001年 梅尔·布鲁克斯(MelBrooks)

2001年 麦克·尼克斯(Mike Nichols)

【注】自由总统勋章奖章为美国公民最高荣誉,而非美国籍的赫本在去世前1个月获得该奖章(1992年12月获奖,1993年1月20日去世)





家庭成员

奥黛丽·赫本(10张)

远祖:

英王爱德华三世(King Edward III ofEngland) 苏格兰玻斯威尔第四代侯爵詹姆士·赫本(James Hepburn,4th Earl of Bothwell)

父亲:

约瑟夫·维克多·安东尼·赫本-鲁斯顿(Joseph Victor AnthonyHepburn-Ruston)英国银行家

母亲:

艾拉·凡·赫姆斯特拉(Ella vanHeemstra)荷兰贵族后裔,爵位为男爵

长兄:

阿尔勒·罗伯特·亚历山大·寇勒斯·凡·尤弗德(Arnoud Robert Alexander Quarles vanUfford)荷兰贵族后裔,爵位为乡绅

次兄:

伊恩·埃德加·布鲁斯·寇勒斯·凡·尤弗德(Ian Edgar Bruce Quarles vanUfford)荷兰贵族后裔,爵位为乡绅

配偶:

梅尔·费勒(MelFerrer)(1954.9.24~1968)

安德烈·多蒂(Andrea Dotti)(1969.1.18~1982)

伴侣:

罗伯特·沃尔德斯(RobertWolders)(1983~1993赫本谢世)

长子:

西恩·赫本·费勒(Sean HepburnFerrer)(1960.7.17)

次子:

卢卡·多蒂(Luca Dotti)(1970)

宠物:

约克夏犬 著名(Famous)、山姆(Sam)

小鹿 依比(Ip)

杰克罗素犬Missy、Tuppy、Penny、Piceri、Jackie











格利高里·派克:美国著名电影明星,奥斯卡影帝。他出演过60多部影片,其从容高雅的绅士风度让全世界无数的观众倾倒,他也成为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标志。

派克曾被誉为“一生都值得爱的男人”,他也以他的善良、人情味十足与合作过的导演们保持着良好的友谊。同时,格利高里·派克还被选为百年影史“一百名银幕英雄与坏蛋”头号银幕英雄。而现实中的派克也是一位同情黑人的民权运动参与者,并获得过琼·赫肖尔特人道主义奖

中文名:格利高里·派克

外文名:Gregory Peck

国籍:美国

出生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

出生日期:1916年04月05日

逝世日期:2003年06月12日

职业:电影演员

毕业院校:加州大学语言文学专业

代表作品:《罗马假日》《百万英镑》《杀死一只知更鸟》《乞力马扎罗的雪》

主要成就:1962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

5度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提名

美国电影学院终身成就奖

美国演员公会奖

肯尼迪中心表演艺术奖和自由勋章

琼·赫肖尔特人道主义奖

全名:格里高利·派克(Gregory Peck)更多译名:格里高里·派克  出生时姓名:埃尔弗雷德·派克  昵称:格里格  生于1916年04月05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





第一绅士

殆于2003年06月12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

出生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市拉霍亚镇

身高:6' 3"(1.91米)

星座: 白羊座

血型:O型血

学历:加州大学语言文学专业

爱好:赛马、钓鱼

荣誉:1998年入选美国电影学会“AFI百年百大明星”之一

最崇敬的人:亚伯拉罕·林肯

最喜欢做的事:演舞台剧

父亲:格里高利·派克(药剂师)  母亲:伯妮斯·梅·艾尔斯(话务员)

第一任妻子:格利塔·克南  第二任妻子:维罗尼卡·帕萨尼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主席

美国演员公会主席

爱尔兰国立大学文学博士

美国电影协会主席

美国电影学院主席



个人作品

下表列出了格列高利-派克最重要的一些影片,有星号的表示该影片曾使派克获得奥斯卡奖影帝提名。   《同生共死》,1944 年。(派克的处女作)女主角为塔玛拉。托马洛娃,影片反应平平。





*《王国之键》,1944 该片是派克的较为突出的表演精品之一,也为他的演艺之路奠定了基础。

《爱德华医生》,1945 女主英格丽·褒曼作为希区柯克的代表作之一《爱德华大夫》刚刚开拍时男女主角并没有太多自信,但影片是较为成功的。

《空谷芳草》,1945女主葛丽亚·加逊(奥斯卡影后),典型的灰姑娘与富家子的故事。

*《鹿苑长春》,1946 改自马桥里·金南。罗林斯的同名长篇小说。受到了观众的赞赏。

《太阳浴血记》,1946 女主珍妮·琼斯,派克在此片中一改形象,但影片的评价却不高。

*《君子协定》,1947 女主多罗西·麦圭尔,派克担任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作家角色。

《帕拉亭案件》,1947 又译《凄艳断肠花》。与希区柯克再度合作。不幸的是派克没能使影片成功。

*《晴空血战史》,1949该片是以二战飞机轰炸为题材,派克饰演一位年轻的将军。影片广为流传。最好笑的是还被引用于搞笑片《小鬼当家》中,可见影响力。

《枪手》(一译《巨犯》),1950 派克塑造了一个疲惫的枪手形象。

《大卫与拔士芭》,1951 该片是一部忠实的、费力创作的圣经作品。

《霍恩布洛尔船长》,1951 是一部出色的惊险片。

《乞力马扎罗的雪》1952 改自海明威的同名小说。该片是派克电影生涯中的高峰。

《罗马假日》,1953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浪漫爱情故事。作为一个公主与贫民的现实童话,演绎者奥黛丽赫本和格里高利派克无疑是绝版的组合。影片不仅成就了票房。也成就了两人数十年珍贵的友谊。

《百万英镑》,1953 改自马克·吐温的原著。诙谐幽默又发人深思。

《紫色的平原》1955 描写了二战的空战和空战对人们肉体和精神的伤害。

《穿灰色法兰绒外套的男人》,1956 主人公是一个正直体面,但充满忧虑的中产阶级的美国人。

《白鲸记》,1956 讲述的是捕鲸船最后一次航行的故事。

《猪排山》(美国版上甘岭),1959

《心爱的异教徒》,1959

《六壮士》,1961

《恐怖角》,1962

《决战西部》,1962

《梅岗城故事》,1962 (又译《杀死一只知更鸟》)派克凭借此片获得奥斯卡影帝。是派克电影王





冠上的宝石。影片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南部小城镇。白人和黑人之间的冲突与怀疑。派克扮演一位为黑人贫民辩护的白人律师。影片是感情与现实之间一次幸运的平衡。*《杀死一只知更鸟》,拍摄于1962年的黑白片,至今仍然是众多影迷心中的最爱。在IMDB发起的网友投票活动中,该片成为历史上最佳电影之一,位列29名。男主角格利高里·派克以英俊风流小生的形象,凭借精湛、沉稳的演技获得当届奥斯卡、金球奖双料影帝,而他所塑造的不顾个人安危、为黑人伸张正义的律师形象也成为影史上第一大银幕英雄。

《阿拉伯风格》,1966

《凶兆》,1976

《麦克阿瑟》,1977

《纳粹狂种》,1978

《蓝与灰》,1982(电视短片系列)

《乱世夕阳情》,1989

《恐怖角》,1991





生平简历

格利高里·派克出生在美国加州,他的童年十分动荡,五岁的时候父母离异,派克被送去和祖母一起住。日后他回忆说他童年最快乐的时光就是每周一次和祖母去电影院看电影。上学的时候派克迷上了表演,决定当一名演员。他先加入了纽约的邻家剧场,又在毕业后登上了百老汇的舞台。1942年他在埃默林·威廉的舞台剧《清晨之星》中第一次登场。

1943年他进入好莱坞并于次年出演了他的第一部电影《荣誉之日》。同年他的第二部部电影《国王之钥》(TheKeys To TheKingdom)为他带来了第一次奥斯卡提名。1945年他又出演了希区柯克的影片《爱德华医生》并受到好评,此后陆续以《鹿苑长春》(1946)、《君子协定》(1947)、《晴空血战史》(1949)三部影片接连获得奥斯卡提名,并以《鹿苑长春》一片获得金球奖。这时的他已是片约不断,决定只接拍自己感兴趣的影片。派克身高1.91米,他的大多数时候都扮演着高大,正直严肃,充满着英雄主义的美国绅士,这一形象与他本人的性格十分相近(派克在好莱坞的公益事业上享有崇高的名声),因此演起来十分自如。而1962年那部最终让他抱得奥斯卡金像奖的《杀死一只知更鸟》中伸张正义,不畏强暴的律师角色,也正是他这一形象发挥的极致。

但派克本身并不满足于不断重复自己,他不断地尝试拓宽戏路,使得他演出各种角色都非常深入而逼真,如1961年的经典恐怖片《海角惊魂》。80年代后派克逐渐转向电视剧。他的最后两部电影是1991年的《抢钱世界》和《海角惊魂》的重拍版,他在影片中扮演了一个和当年不同的角色。

派克在1968年获得美国电影学院终身成就奖。派克在政治上是一个自由主义者,1967年他曾获杰出人道主义奖,还曾获得自由勋章。在《杀死一只知更鸟》的奥斯卡颁奖仪式上他曾说过:"在这部影片中,我投入了我的一切,我46年的生活中所感受和学到的一切,那些关于家庭、父亲和孩子的,还有我对种族主义和司法公正的认识"。他热心参加公共事业,有多个公益事业和影视事业方面的职务。  2003年6月12日,派克在洛杉矶的家中去世,享年87岁。



作品列表

演员-格利高里·派克 Gregory Peck   第7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The 76th AnnualAcademy Awards (2004).....Himself (Memorial Tribute) (archivefootage)   奥黛丽赫本的故事The AudreyHepburn Story (2000).....Himself (archive footage)





派克

奥黛丽赫本传之我的前半生   AudreyHepburn   Untitled Audrey Hepburn Bio   白鲸Moby Dick(1998).....Father Mapple   第7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The 70th Annual AcademyAwards (1998).....Himself - Past Winner (uncredited)   马丁斯科塞斯美国电影之旅A Personal Journey with Martin Scorsese Through American Movies(1995).....Himself   第67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The 67th Annual Academy Awards(1995).....Himself - Presenter: 'Quiz Show' Film Clip   第6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The 65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93).....Himself - Presenter:Hersholt Award to the late Audrey Hepburn   第63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The 63rdAnnual Academy Awards (1991).....Himself - Presenter: HonoraryAward to Sophia Loren (uncredited)   恐怖角Cape Fear(1991).....Lee Heller   海角惊魂   别人的钱Other People's Money(1991).....Andrew Jorgenson   抢钱世界 / 抢钱至尊   Riqueza ajena  第6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The 62nd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90).....Himself -Presenter: Best Actress   老美国佬 Old Gringo (1989).....Ambrose Bierce  烽火异乡情   Gringo viejo   第6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The 60th Annual Academy Awards(1988).....Himself - Co-presenter: Writing Awards   The AmericanFilm Institute Salute to Jack Lemmon (1988).....Himself   The AFISalute to Jack Lemmon   无声的抗议Amazing Grace andChuck (1987)   Silent Voice   恐怖大全 Terror in the Aisles(1984).....Robert Thorn (The Omen) (archive footage)



格里高利派克(9张)

Kauhua katsomossa   Terreur dans la salle   Terror imParkett   Terrore in sala   Time for Terror   The Scarlet and theBlack (1983).....Monsignor Hugh O'Flaherty   The Vatican Pimpernel  Scarlatto e nero   南北军将士"The Blue and the Gray"(1982).....Abraham Lincoln   海狼The Sea Wolves(1980).....Col. Lewis Pugh   海狮突击队   The Sea Wolves: The LastCharge of the Calcutta Light Horse   纳粹狂种The Boys from Brazil(1978).....Dr. Josef Mengele   巴西来的孩子 / 来自巴西的男孩 / 纳粹大谋杀   麦克阿瑟传MacArthur(1977).....Gen. Douglas MacArthur   MacArthur, the Rebel General  天魔 The Omen (1976).....Robert Thorn 凶兆   Omen I   Omen I: TheAntichrist   Omen I: The Birthmark   The Birthmark   活跃 Hustle(1975).....Actor in Film Clip from 'Moby Dick' (uncredited)(archive footage)   虎探娇娃   A Cidade dos Anjos   All the OtherAngels   Cité des dangers, La   City of the Angels   Destino fatal  Gioco estremamente pericoloso, Un   Hintaan mihinhyvänsä   Home Free  Strømeren og luksuspigen  Straßen der Nacht   Till vilket pris somhelst   Shoot Out (1971).....Clay Lomax   Shootout   勇往直前I Walk the line(1970)   小城风雨   主席 The Chairman (1969).....Dr. John Hathaway  主席先生/在世界上最危险的人  Gefährlichste Mann der Welt, Der  Gula skuggan, Den   Homme le plus dangereux du monde, L'  Kuoleman ranta   Lunga ombra gialla, La   MiesPekingistä   The Most Dangerous Man in theWorld   Verdens farligste mand   超级船长 The Extraordinary Seaman(1969).....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Capitano dilungo... sorso, Il   Kapten på whiskeyskutan  Marinheiro Extraordinário, O   Marinheiro Fantástico, O  被放逐的人Marooned (1969).....Charles Keith



少见的派克图(9张)

蓝烟火   Space Travelers   麦肯纳的黄金Mackenna's Gold(1969).....MacKenna   神龙猛虎闯金关   月落大地The Stalking Moon(1968).....Sam Varner   月黑惊魂   Homme sauvage, L'   Embuscada naSombra   Große Schweiger, Der  Hiipivä kuu   Noche de los gigantes, La  Notte dell'agguato, La   Röda skuggan, Den  Undir urðumána   谍海密码战Arabesque(1966).....Prof. David Pollock   Mirage (1965).....David Stillwell  爱之女神The Love Goddesses(1965).....Himself (archive footage)  Göttinnen der Liebe   Déesses de l'amour,Les   Dee dell'amore, Le   Diosas del amor: Historia del sexo en elcine   Kauneuden jumalattaret   The Love Goddesses: A History ofSex in the Cinema   十面埋伏擒蛟龙Behold a Pale Horse (1964).....ManuelArtiguez   纽曼军医 Captain Newman, M.D. (1963).....Capt. Josiah J.Newman, MD   Captain Newman   Armoton vihollinen   Capitán Newman,El   Capitan Newman   Combate do CapitãoNewman, O   Osynlig fiende   西部开拓史How the West Was Won(1962).....Cleve Van Valen





爱德华大夫

平西志   杀死一只知更鸟To Kill a Mockingbird (1962).....Atticus Finch  梅岗城的故事 / 怪屋疑云   恐怖角Cape Fear (1962).....Sam Bowden   海角惊魂   TheExecutioners   纳瓦隆大炮The Guns ofNavarone (1961).....Capt. Keith Mallory   六壮士   海滨 On the Beach(1959).....Cmdr. Dwight Lionel Towers, USS Sawfish   在海滩上   LetzteUfer, Das   På stranden   A Hora Final  Dernier rivage, Le   Hora final, La   Ostatni brzeg   Ultimaspiaggia, L   Viimeisellä rannalla  痴情恨Beloved Infidel (1959).....F. Scott Fitzgerald   猪排山Pork ChopHill (1959).....Lt. Joe Clemons   Mit Blut geschrieben   38parallelo: missione compiuta   Angreb førdaggry   Bravos Morrem de Pé, Os   Cima de los héroes, La   Gloireet la peur, La   Gloria se escribe con sangre, La   Kuolemankukkula   Stormeld   The Bravados (1958).....Jim Douglass





画报

锦绣大地The Big Country(1958).....James McKay   山河血泪美人恩 / 大西部   Big Country, The  风流记者Designing Woman(1957).....Mike Hagen   A Mulher Modelo   Ask arzulari   Donna deldestino, La   Förlåt, viär visst gifta...   Femme modèle, La   Gynaikamou, ego ki o peirasmos   Mi desconfiada esposa   Mieheni entinen  Min kone er på krigsstien   Warum hab ichja gesagt!   Warum hab ich ja gesagt?   Zona modna   白鲸记Moby Dick(1956).....Captain Ahab   怒海斩白鲸 / 无比敌   Herman Melville's Moby Dick  一袭灰衣万缕情The Man in theGray Flannel Suit (1956).....Tom Rath   Harmaapukuinen mies  Hombre del traje gris, El   Homem de Fato Cinzento, O   Homem doTerno Cinzento, O   Homme au complet gris, L'   Manden igråt   Mann im grauen Flanell, Der   Mannen iden grå kostymen   Uomo dal vestito grigio,L'   黑夜人Night People(1954).....Col. Steve Van Dyke   紫色平原The Purple Plain(1954).....Squadron Leader Bill Forrester   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1953).....Joe Bradley   罗马假期 / 金枝玉叶   Herz und eineKrone, Ein   Princesa que quería vivir, La   Vacances romaines   APrincesa e o Plebeu   Diakopes sti Romi   Férias em Roma   LomaRoomassa   Prinsessa på vift   Prinsessenholder fridag   Római vakáció   Vacaciones en Roma   Vacances aRoma   Vacanta la Roma   Vacantie te Rome   Vacanze romane   XufshaBRoma   百万英镑The Million PoundNote (1953).....Henry Adams   Man with a Million   乞力马扎罗的雪The Snowsof Kilimanjaro (1952).....Harry Street   Ernest Hemingway's TheSnows of Kilimanjaro   他怀抱中的世界 The World in His Arms(1952).....Capt. Jonathan Clark   大卫王与贵妃David and Bathsheba(1951).....King David   霸王夺姬   Only the Valiant(1951).....Capt. Richard Lance   七海蛟龙 Captain Horatio HornblowerR.N. (1951).....Capt. Horatio Hornblower, R.N  霍恩布洛尔船长  Königs Admiral, Des   Avventure delcapitano Hornblower, Le



青年时期(8张)

Capità Horatio Hornblower, El   Capitaine sans peur  Captain Horatio Hornblower   Conquistador de los mares, El  Epopeia nos Mares   Falcão dos Mares  Hidalgo de los mares, El   Kaptajn Hornblower   Kapteeni HoratioHornblower   Med flaggan i topp   Sidirous ploiarhos   黑天鹅The Gunfighter(1950).....Jimmy Ringo   黑霸王血战史 / 枪手   金沙镇Yellow Sky(1949).....James 'Stretch' Dawson   晴空血战史Twelve O'Clock High(1949).....Brig. Gen. Frank Savage   正午12点   君子协定Gentleman's Agreement(1947).....Philip Schuyler Green   Laura Z. Hobson's Gentleman'sAgreement   凄艳断肠花The ParadineCase (1947).....Anthony Keane, Counsel for the Defence   鹿苑长春The Yearling(1946).....Ezra 'Penny' Baxter   绿野恩仇记   太阳浴血记 Duel in the Sun(1946).....Lewton 'Lewt' McCanles   阳光下的决斗   Lust in the Dust  爱德华大夫Spellbound(1945).....John Ballantine, aka Dr. Anthony Edwardes, 'J.B.', andJohn Brown   爱德华医生 / 意乱情迷   Alfred Hitchcock's Spellbound   TheHouse of Dr. Edwardes   Ich kämpfe um dich  Troldbunden   A Casa Encantada   Alfred Hitchcocks Spellbound  Cuéntame tu vida   Ik zal u redden   Io ti salverò   Je tesauverai   Maison du docteur Edwardes, La   Noiduttu   Quando Falao Coração  Recuerda...   Trollbunden   Urzeczona   空谷芳草 The Valley ofDecision (1945).....Paul Scott   Domens dal   Entscheidung, Die  Skæbnens dal   Tal der Entscheidung, Das  Tuomion laakso   Valle del destino, El   Valle del destino, La  光荣岁月Days of Glory(1944).....Vladimir   Días de gloria   Dagar avära   Revenge   Spaste ta desma   Tamarafiglia della steppa   天路历程The Keys of theKingdom (1944)   制作人-格利高里·派克 Gregory Peck   The Dove(1974).....producer   Jorden rundt med hende   Nuori mies ja meri  Ragazzo del mare, Il   Ung seglare jorden runt   Weltumsegelung,Die   锦绣大地The Big Country (1958).....producer   山河血泪美人恩 / 大西部   BigCountry, The





银幕英雄

格利高里·派克这位被冠以“优雅”、“深邃”、“高贵”、“谦虚”、“英俊”、“绅士”、“经典”等等一系列褒义词的奥斯卡影帝,曾获得美国电影学院选为百年影史“一百名银幕英雄与坏人”的首位“银幕英雄”称号。  格利高里·派克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已经超越了种族、国界和意识形态,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他为全世界电影树立了标准,而这个标准却是他同时代的其他明星难以逾越的。  相比出任“巨型百集、”或多部、姊妹篇、续集等电视连续剧的中国演员,格利高里·派克对于中国的电视观众可能还显得有些陌生。现在能够看到的这位含金量很高的影帝的作品,并不像打开电视机看到赵薇或陆毅那么容易。格利高里·派克那些黑白的、配音也不太高明的艺术影像丝毫没有影响他在观众心中明亮的效果。“影帝”这一称谓,近年来被名目繁多、五花八门的奖项彻底玷污了。我们时不时地会看到关于“影帝姜文”、“影帝葛优”、“影帝陈道明”、“影帝刘烨”、“影帝夏雨”、“影帝唐国强”和“影帝刘佩琦”等等这样恶俗的赞美。正如流行歌坛几年前也搞起了封“天王”的闹剧那样,“影帝”与“天王”的荣誉,都无辜地被贬值和损坏了。失去了含金量的“金奖”,就如同掺了水的假酒。其实,格利高里·派克获得的所有奖项是否都含金量百分之百,对于观众并不重要。之所以被观众深深推崇,更主要是他在银幕内外的表演和表现。身处大国、又是好莱坞的格利高里·派克,是一个颇具人道主义的大明星。对于弱小民族和国家的同情,使他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身体力行。银幕上他饰演着众多正面形象,银幕下继续延伸着他的英雄主义行为。如此一致的美好形象,难能可贵地集中在这个“英雄”人物身上。  不应强求我们每天看到的各个大小“影帝”们,都如同格利高里·派克那样温文尔雅、表里如一和充满善良和正气,但作为一座里程碑和做人的楷模,一直热衷于向国际接轨的中国影人们,或许能够从中找到一个明星被真诚推崇而不仅仅是被羡慕的奥秘所在。近年来,名人、明星们争先恐后地自己动手或请人捉刀地表达“不得不说的故事”时,都有意无意地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百分之百的正面形象。而现在,当这位“优雅”、“深邃”、“高贵”、“谦虚”和“英俊”的外国“绅士”离开我们的时候,我们才蓦然发——最受尊敬的明星竟然在这里!



























与赫本的友谊

1953年《罗马假日》拍完上映之前,派克发现海报上打着他的名字,而赫本的名字却很小,而且藏在一个角落里。他特地通知制片方把原来演员表上的“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罗马假日》”改成了奥黛丽·赫本的名字。  1953年8月,《罗马假日》上映后引起轰动,赫本立即抓住了世界的目光。1954年3月25日,24岁的赫本因在《罗马假日》中的精彩表演,获得26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那天晚上,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得到金像奖的赫本,站在领奖台上激动得语不成句,但她却没有忘记告诉世界:“这是





派克送给赫本的蝴蝶胸针

派克送给我的礼物!”  赫本成了影后后,各种荣誉向她飞来。然而这些并不是她真正渴望的东西,她最渴望的是获得真挚永恒的爱情。或许派克体察到赫本的内心渴望,在《罗马假日》首映式上,他特意介绍赫本结识了好莱坞著名的导演、演员兼作家梅厄·菲热。梅厄是派克的好朋友,他们的关系非同一般。派克很欣赏梅厄的才华,他认为梅厄能带给赫本更大的成功。  梅厄当时36岁,瘦高的身材,面部棱角分明,多才多艺,温柔体贴。和赫本一样,梅厄也会多种语言,他们很快亲近起来。赫本也对具有领袖风范的梅厄有了依恋之情。1954年3月梅厄和赫本合作出演了百老汇的名著《莎布琳娜》后,梅厄飞往瑞士向赫本求婚。赫本不顾母亲的反对,接受了求婚。他俩于1954年9月在瑞士结婚。远在美国的派克参加了他们的婚礼,他送给赫本的结婚礼物是一枚蝴蝶胸针。这枚胸针赫本非常喜欢,一直珍藏在她的身边直到去世。  几个月后,派克终于和妻子协议离婚,而这时赫本已徜徉在新婚的幸福之中。她经常给派克寄去明信片,虽然都是只言片语,但亲密与信任之情跃然纸上。  派克在为赫本祝福之时,也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1955年,派克在巴黎邂逅了一个美丽的法国女记者维洛妮卡,两人相爱结婚。他们生活得很幸福,维洛妮卡和派克一样喜欢孩子,她不嫌3个继子闹腾得厉害,又为派克生下一儿一女。  婚后赫本一直居住在瑞士,与远在美国的派克相见的机会非常少。但是大洋割不断他们的友谊,他们经常通过电话、信件彼此问候。派克始终关心着远方的赫本,希望她的婚姻幸福。但是,赫本的婚姻却远没有派克那么幸运。  赫本新婚伊始,社会上已有不少流言蜚语,说梅厄只是在“利用”赫本发展自己的事业。在一般人眼里,赫本的才艺远远超过她的丈夫,她的敏感与天生的优雅更是梅厄所不及。日子一长,梅厄心中难免别扭。  赫本发誓要让自己的婚姻成为好莱坞的典范。鉴于两个演员组成的家庭往往因长期分开而造成破裂,因此她决定和梅厄今后一刻也不分离。她甚至对导演提出条件:没有梅厄参加的电影,她不演。  婚后,赫本先后主演了《战争与和平》、《俏脸蛋》、《黄昏之恋》以及让她有幸第三次获奥斯卡奖提名的齐纳曼导演的《修女传》(1959)。赫本的表演日臻完美,她在塑造成熟而自由的女性方面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征服了世界。  但是她没有征服她的男人。1959年7月17日,赫本生下儿子肖恩。从此,孩子成了她生命的中心,丈夫退居次席。梅厄不习惯这种变化,他们的婚姻出现裂痕。  1968年秋天的罗马雨雾连绵,阴郁潮湿。赫本14年的婚姻彻底完结。伤心欲绝的赫本一连几天没有吃东西,她的生活除了雨水就是泪水。  就在这时,电话响了,是派克打来的。赫本对派克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在这个圈子里,婚姻真难维持啊!请你相信我,我是把婚姻、家庭生活放在第一位,而把事业放在第二位的。我本来想白头偕老,但太难了,太难了!”赫本的婚姻一直很隐秘,但她在派克面前却敞开了自己的心扉。  不过,赫本是个坚强的女性。1968年冬,赫本与30岁的意大利精神病学者安德烈·多蒂医生一见钟情,赫本不顾一切地投入到炽热的爱情之中。1969年,赫本与多蒂结合,同年4月怀孕暂时息影。1970年2月8日,次子路卡出生,不久多蒂出现桃色新闻,赫本的婚姻再次触礁。  1980年,赫本接到了多蒂的离婚文件。填完离婚报告,她又一次感到自己的失败。不久她出演《皆大欢喜》与演员罗伯特相识,成为挚友,罗伯特始终是赫本的伴侣,直至1993年她与世长辞。  就在赫本饱尝婚姻之苦的时候,派克却遭到了失子之痛。1974年,他30岁的大儿子自杀身亡,这对派克是个残酷的打击,他和妻子整日泪眼相对,躲在屋里不肯见人。他的大门只对从瑞士匆匆赶来的赫本打开。赫本和派克一样,都是爱孩子如命的人,这个噩耗令她悲伤不已。  多年来,赫本和派克的家庭结下深厚的情谊。只要到美国,赫本准是第一个到派克家做客。如果她因为什么特殊的事情不能看望派克了,总会提前打电话说:“派克,真对不起,我要先到别人那里去一下。”她礼貌而周全,赢得了派克一家人的喜爱。  晚年的赫本作为联合国爱心大使,常年奔走在世界各地。1992年赫本去索马里慰问儿童,回来之后便感到腹部不适,不久后查出患有结肠癌,虽然做了手术但医生估计只能再维持一年多的生命。她自知时日无多,向医生请求回到故乡托洛亨纳茨的家中最后看一眼瑞士的白雪。  1993年1月10日,在罗伯特的搀扶下,赫本最后一次走进她的花园。她恋恋不舍地抚摸着每一株植物,仔细地告诉罗伯特它们各自不同的养护要求。10天后的清晨,她在睡梦中安详地飞走了,享年64岁。几天后她的遗体被安葬在瑞士的小镇公墓。  那一天,成千上万的罗马人带着鲜花来到台伯河向她遥寄哀思,人们将永远记得这个40年前来到这里的美丽公主。人们万万没有想到,已经77岁高龄的派克在妻子的陪同下,也千里迢迢地赶来参加了赫本的葬礼。要知道,1991年退休之后,派克就呆在自家的后花园侍弄花草,极少出门。  葬礼上,已是白发苍苍的派克老泪纵横,他哽咽地说:“能在那个美丽的罗马之夏,作为赫本的第一个银幕情侣握着她的手翩翩起舞,那是我无比的幸运。”他低下头,在赫本的棺木上轻轻印下一吻,深情地说道:“你是我一生中最爱的女人。”在场的人无不唏嘘落泪。  赫本走了,派克送她的那枚蝴蝶胸针依然完好无损地珍藏在她的首饰盒里。2003年4月24日,著名的苏富比拍卖行举行了赫本生前衣物、首饰慈善义卖活动。那天,派克亲自前去买回了那枚陪伴赫本40年的蝴蝶胸针。当他干枯的手握住胸针时,他触及了赫本那美丽的心跳,他觉得自己这一生再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2003年6月12日凌晨4点,派克在他的比弗利山庄的寓所里,闭上了眼睛。  这个演了一辈子死去活来爱情戏的男人,在去世的瞬间,都没有因仓促而忘记将自己的手交回到妻子手中,他一言不发地赋予了这个姓他姓的法国女人最后的尊严,感谢她多年来与他相濡以沫。















从没有一个人可以让我如此的心力交瘁。我一直喜欢思考很多事的来由。从什么地方来,往什么地方去,留下些什么。就像魔女宅急便中描述的生活。

也许,有些民族,有嗜血的本性,也有感人至深的细腻。一个人,能坏到极致,也许也就会有极致的完美。只是被隐藏了,被迷失了,被偏执的坚持了。这就需要一双手去帮助,去引领。

如果生活可以如此单纯,生活中的邪恶该往哪里去?人性中的坏蛋该何去何从?从自己做起,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

想清楚的事情,就像惯性。总会反复再来几次。

没有失败过,不会痛心的。可我想在你稍稍再结实点的时候,再去接受生活对你的锤炼。这个社会制度造就了这个社会。如果你的成绩在班级里最不好,被同学和老师嘲笑的可能就会大,你的自卑和自信就会一点一点流逝。毕竟有多少人可以理解你考得不好不是不聪明,而是你有自己的想法,还顺便捎带偷懒。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都还在成长,没有丰富的经历,你又哪来的抗击能力。我想我的童年已经过去,我的感受还真实的存在。我想和孩子之间建立更坚实的纽带,这个纽带不会让她在迷茫的时候孤独,这个纽带不会让她在取舍的时候迷失自我,这个纽带就是要告诉她:妈妈不仅仅是你的母亲,还是你坚实的崇拜者,不离不弃的知己。这很难,可妈妈一直在努力着调整我们之间的方向。就像裂变的痛楚和挣扎,我想经过昨夜,我们应该往前了一大步。你也马上要四年级了,作为人生的一次成熟一点的谈话,妈妈做了妈妈该做的。

妈妈想给予你的这些,妈妈自己也终于一个人领悟过来。领悟的代价却是巨大的。

忍耐,是我们在选择变成魔鬼还是天使之间的一种修炼。很多时候,生活中因为无法忍耐而酿成悲剧比比皆是。这种忍耐不是硬生生的去忍受,而是思考和平静下来。去想清楚整件事情的来由,不是我们怎么做才是对的,因为是非对错本就没有约定俗成的规定,而是要看得更远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81864.html

更多阅读

格里高利·派克——一个真正的绅士 格里高利派克的妻子

格利高里·派克:美国著名电影明星,奥斯卡影帝。他出演过60多部影片,其从容高雅的绅士风度让全世界无数的观众倾倒,他也成为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标志。派克曾被誉为“一生都值得爱的男人”,他也以他的善良、人情味十足与合作过的导演们保持着

赫本与派克 赫本 派克

85岁高龄的好莱坞老牌演技派大师、奥斯卡金像奖影帝格利高里·派克,曾在《百万英镑》、《海狼》、《爱德华大夫》、《罗马假日》等影片中塑造了许多英俊洒脱的男子汉形象,颇具绅士风度。最近,派克终于松口,同意伦敦一家拍卖行拍卖他46年

伊娃·朗格利亚谈离婚 伊娃朗格利亚录像ed2k

“每次谈到离婚我就想哭。”当伊娃·朗格利亚谈到与前夫托尼·帕克的离婚事件时情绪激动。伊娃·朗格利亚谈离婚伊娃·朗格利亚第一次开诚布公讲述她与篮球明星托尼·帕克的离婚事件。电视剧《疯狂主妇》明星伊娃·朗格利亚去年1

奥黛丽赫本与格里高里派克的爱情故事 格里高里

1954年的蝴蝶胸针他是个绅士,是世界上最英俊的男人,有着雕塑一般坚毅的轮廓和刚直不阿的个性。他举止优雅,气质谦和,纯净的眼神象个庄严的传教士。他能将笑容演绎得让人心动,柔肠百转而又分寸在握。他是全球数以千万计的女人们的梦中

乒乓球的故事3---李富荣 李富荣让球

小李、大李和老李 ——李富荣与国球“潜规则”上世纪60年代初,上海电影制片厂拍过一部喜剧片《大李、小李和老李》,上座率不低,讲的是当时人们在业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的故事。本文中的小李、大李和老李实际上是一个人,他就是我国著名

声明:《奥黛丽·赫本和格利高里·派克 奥黛丽赫本派克》为网友不薈彈琹的詩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