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制度 小企业会计核算软件

第一章 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适用于公司本部及所属子公司的核算。

一、总则

(一)为了规范公司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核算水平,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2006年 )等财会法规,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会计政策。

(二)本会计政策的制订遵循以下九项原则:

1.适用性原则。即确定的会计政策必须适应本公司的所有权性质、经营规模及行业特点、发展阶段和管理水平等若干理财环境。

2.可靠性原则。本公司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3.相关性原则。本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公司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4.可理解性原则。本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5. 可比性、一致性原则。本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公司不同时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在附注中说明。

6. 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本公司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7.重要性原则。本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要反映与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项。

8.谨慎性原则。公司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9.及时性原则。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

(三)公司会计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期间和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是,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变更会计政策:

1.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

2.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四)下列情况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1.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2.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五)公司根据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会计政策的,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将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调整列报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和列报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较数据也一并调整,但确定该项会计政策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采用未来使用法。

二、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一)会计制度: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二)会计年度:以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为保证日常会计核算的及时性,除3月、6月、9月、12月按月末最后一天结账外,其他月份的结账时间为每月25日。

(三)记账本位币: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四)记账原则:以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原则。

(五)记账方法:采用复式借贷记账法。

(六)会计计量:公司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时,应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一般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历史成本: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实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重置成本: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可变现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现值: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七)外币核算方法:外币业务发生时按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即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外汇牌价中间价)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账,发生的外币兑换业务或涉及外币兑换的交易事项按照交易实际采用的汇率(即银行买入或卖出)折算。资产负债表日,公司按照下列规定对外币项目和外币非货币性项目进行处理:(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发生日的月初汇率折算(即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当月1日人民币外汇牌价的中间价)

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在正常经营期间的,计入当期损益;属于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借款产生的汇兑损益,按照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原则处理。货币性项目是指本公司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货币性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记账本位币金额。非货币性项目是指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发生日的月初汇率或者收到投资成本的当日汇率折算)

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汇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记账本位币的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含汇率变动)处理,计入当期损益。

(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

现金,是指企业库存的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不能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不属于现金。

现金等价物,指持有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期限短,一般是指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债券投资。权益性投资变现金额不确定,因而不属于现金等价物。

(九)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下四类: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公司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期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单独确认为应收款项目。

公司在持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确认为投资收益。资产负债表日,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处置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时,其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持有到期投资:主要包括从二级市场购入固定利率的国债,浮动利率的公司债券。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期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单独确认为应收款项目。

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实际利率在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确定,在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差别较小的,也可按票面利率计算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处置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将所取得的价款与该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3.应收款项:主要指公司对外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款项等债权。按从购货方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作为初始确认金额。公司收回或处置应收款项时,将取得的价款与该应收款项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司购入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归为此类。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期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单独确认为应收款项目。

可供出售金额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计入投资收益。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同时将原直接计入股东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投资收益。

(十)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下列两类:

1.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2. 其他金融负债。通常情况下是指,企业发行的债券,因购买商品发生的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等

(十一)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1. 取得该金融资产或承担该金融负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或回购。

2. 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

3. 属于衍生工具。但是,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出外。

活跃市场,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市场:

1.市场内交易的对象具有同质性;

2.可随时找到自愿交易的买方和卖方;

3.市场价格信息是公开的。

公司将为到期的某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本会计年度内出售或重分类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金额,相对于该类投资在出售或重分类前的总额较大时,将该类投资的剩余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且在本会计年度及以后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不得再该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十二)金融工具计量

1. 公司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交易费用,是指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新增的外部费用。新增的外部费用,是指企业不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就不会发生的费用。

交易费用包括支付给代理机构、咨询公司、券商等的手续费和佣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不包括债券溢价、折价、融资费用、内部管理成本及其他与交易不直接相关的费用。

公司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且不扣除将来处置该金融资产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但下列情况除外:

A.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应收款项,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Ⅰ 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Ⅱ 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Ⅲ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B.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以及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计量。

C.持有至到期投资部分出售或重分类的金额较大,且不属于《企业会计准则》第十六条例外情况,使该投资的剩余部分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公司将该投资的剩余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重分类日,该投资剩余部分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在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D.因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或公允价值不再可靠计量,或持有期限已超过《企业会计准则》第十六所指“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使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不再适合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时,公司将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该按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该成本与摊余成本为重分类日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或账面价值。与该金融资产相关、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Ⅰ该金融资产有固定到期日的,应当在该金融资产的剩余期限内,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计入当期损益。该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也应当在该金融资产的剩余期限内,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计入当期损益。该金融资产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发生减值的,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应当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Ⅱ该金融资产没用固定到期日的,仍保留所有者权益中,在该金融资产被处置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该金融资产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发生减值的,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应当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E.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与套期保值有关外,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Ⅰ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F.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终止确认时、发生减值或摊销时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2. 金融资产减值

A. 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是指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后实际发生的,对该金融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有影响,且公司能够对该影响进行可靠计量的事项。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依据,包括下列各项:

Ⅰ 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

Ⅱ 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如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等;

Ⅲ 债权人出于经济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对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做出让步;

Ⅳ 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

Ⅴ 因发行方发生重大财务困难,该金融资产无法在活跃市场交易;

Ⅵ 无法辨认一组金融资产中的某项资产的现金流量是否已经减少,但根据公开的数据对其他进行总体评价后发现,该组金融资产自初始确认以来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已减少且可计量,如该组金融资产的债务人支付能力逐步恶化,或债务人所在国家或地区失业率提高、担保物在其所在地区的价格明显下降、所处行业不景气等;

Ⅶ 债务人经营所处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使权益工具投资人可能无法收回投资成本。

Ⅷ 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

Ⅸ 其他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依据。

B.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不包括尚未发生的未来信用损失)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短期应收款项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与其现值相差很小的,在确定相关减值损失时,可不对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

公司对于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减值的,应当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公司对于单项金额非重大的应收款项一起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划分为以下组合,再按这些应收款项组合再资产负债表日余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确定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根据应收款项组合余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确定的坏账准备,应反映各项目实际发生的减值损失,即各项组合的账面价值超过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金额。公司应根据以前年度与之相同或相似的应收款项组合的实际损失率为基础,结合现实情况确定各项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据此计算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C. 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如债务人的信用评级已提高等),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但是,该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

4.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权益工具投资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类似金融资产当时市场收益率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确定的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应当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该转出的累计损失,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和已摊销金额、当前公允价值和原已计入损益的减值损失后的余额。

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但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其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不得转回。

(十三)公允价值确定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平交易中,交易双方应当是持续经营企业,不打算或不需要进行清算、重大缩减经营规模,或在不利条件下仍进行交易。

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公允价值。活跃市场中的报价是指易于定期从交易所、经纪商、行业协会、定价服务机构等获得的价格,且代表了在公平交易中实际发生的市场交易的价.

在活跃市场上,公司已持有的金融资产或拟承担的金融负债的报价,应当是现行出价;企业拟购入的金融资产或已承担的金融负债的报价,应当是现行要.

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公司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

初始取得的金融资产或承担的金融负债,应当以市场交易价格作为确定其公允价值的基础。

没用表明利率的短期应收款项和应付款项的现值与实际交易价格相差很小的,可以按照实际交易价格计量

(十四)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定义

金融资产,是指公司的下列资产:

1. 现金;

2. 持有的其他单位的权益工具;

3. 从其他单位收取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全力;

4. 在潜在有利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权利;

5. 将来须用或可用公司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的合同权利,公司根据该合同将收到非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

金融负债,是指企业的下列负债:

1. 向其他单位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

2. 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

3. 将来须用或可用公司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的合同义务,企业根据该合同交付非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

权益工具,是指能证明拥有某个企业在扣除所有负债后资产中的剩余权益的合同。

现金和银行存款核算设置日记账,并按照业务发生顺序序时登记,做到日清月结。

(十五)投资性房地产的种类和计量模式;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本公司投资性房地产种类:

1. 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是指公司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

2. 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3. 部分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部分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经营管理,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部分,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不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部分,不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4. 企业将建筑物出租,按租赁协议向承租人提供的相关辅助服务在整个协议中不重大的,如企业将办公楼出租并向承租人提供保安、维修等辅助服务,应当将建筑物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下列各项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1.自用房地产,即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房地产;

2.作为存货的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投资性房地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才能予以确认:

1.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1.外购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和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

2.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3.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按照有关会计准则的规定确定。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建筑物的后续计量,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土地使用权的后续计量,使用《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在成本模式下,应当将房地产转换前的账面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

(十六)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及收益确认方法;确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依据。

长期股权投资包括本公司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本公司对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股权投资以及本公司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1.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

子公司是指本公司能够对其实施控制,即有权决定其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其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被投资单位。在确定能否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时,被投资单位当期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可执行认股权证等潜在表决权因素亦同时予以考虑。对子公司投资,在本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按照成本法确定的金额列示,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权益法调整后进行合并。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

本公司向子公司的少数股东购买其持有的少数股权,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因购买少数股权增加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按照新取得的股权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子公司在交易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商誉。与按照新取得的股权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除确认为商誉的部分以外,依次调整资本公积及留存收益。

2.对合营及联营企业的投资

合营企业是指本公司与其他方对其实施共同控制的被投资单位;联营企业是指本公司对其财务和经营决策具有重大影响的被投资单位。

对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投资按照实际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并采用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包含在初始投资成本中;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其成本。

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本公司先对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进行调整,包括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调整和为统一会计政策、会计期间进行的调整,然后按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份额确认当期投资损益。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但本公司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继续确认投资损失和预计负债。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股东权益的其他变动,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本公司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或承担的部分直接计入资本公积。被投资单位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于宣告分派时按照本公司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3.其他长期股权投资

其他本公司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十七)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原则、资本化期间、暂停资本化期间以及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方法。

1.本公司发生的借款费用包括借款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

2. 本公司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3.当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且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时,开始借款费用资本化。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 3个月的,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当所购建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停止借款费用的资本化,以后发生的借款费用于发生当期确认为损益。

4. 每一会计期间资本化金额按至当期末购建资产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和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应予资本化的利息费用,其资本化金额为专门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了一般借款的,其资本化金额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即一般借款的加权平均利率计算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

(十八)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企业难以对某项变更区分为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的,将其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十九)前期差错更正: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用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报。

1.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

2.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

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

前期会计差错应采用追溯调整法,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采用未来使用法。

追溯调整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

第二章 货币资金及债权债务制度

一、总则

1、为了进一步加强公司货币资金管理,确保货币资金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等财经法规,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所称货币资金是公司所拥有的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及其他货币资金。

3、本制度适用公司总部及子公司的货币资金管理。

二、货币资金管理体制

(一)公司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货币资金管理体制。其中责任分工具体如下:

1、总裁是公司货币资金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公司货币资金管理承担法律责任。

2、财务总监主管公司货币资金管理,对货币资金管理负领导责任。

3、财务部部长是公司货币资金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对货币资金管理负主要责任;

4、资金主管及直接岗位会计人员是公司货币资金管理具体经办人,对货币资金管理负直接责任。

(二)公司财务部负责制定和完善公司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监督、落实各项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措施的实施;确保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

(三)各公司财务机构根据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原则,分别设置会计、出纳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做到账款分离。

1、出纳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2、会计人员不得兼出纳等货币资金收付的工作;

3、货币资金收入业务的开票与收款、货币资金支付业务的银行票据与使用印鉴分别由两人以上经手,不得由一个人办理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全过程。

(四)各公司财务机构应配备合格的会计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按有关规定实行定期岗位轮换。办理货币业务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忠于职守,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可观公正。

三、货币资金审批程序和权限

1、公司董事长、总裁、财务总监、分管领导应当在授权范围内办理资金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对于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货币资金业务,经办人员有权拒绝办理。经办人员应当在制定范围内,按照本公司有关负责人批准的意见办理货币资金业务。

2、对于列入月度常规性计划和临时计划的货币资金支付,按以下程序审批:

使用部门申请、审核

财务部依计划复核对核对核

分管领导依计划审核、确认

财务总监核准

财务部执行

3、未列入计划管理的单项资金支出,根据以下权限及流程报相关领导审批。

单项资金管理审批权限基准表

工 作 事 项

有关部门

财务部

相关部门分管领导

财务总监

总裁

董事长

行政费

1000元以下

审核①

审核②

审核③

核准④

1000元以上

审核①

审核②

审核③

审核④

审批⑤

业务招待费

1000元以下

审核①

审核②

审核③

核准④

1000元以上

审核①

审核②

审核③

审核④

审批⑤

差旅费

3000元以下

审核①

审核②

审核③

核准④

3000元以上

审核①

审核②

审核③

审核④

审批⑤

固 定

资 产

购 置

20万元以下

审核①

审核②

核准 ③

20万-100万元以下

审核①

审核②

审核 ③

审批④

100万元以上

审核①

审核②

审核③

审核 ④

审批⑤

控 股

公 司

借 款

3000万以下

审核①

审批②

3000万-5000万以下

审核①

审核②

审批③

5000万以上

审核①

审核②

审核③

审批④

基 建 建 设 资 金

审核①

审核②

审核③

核准④

对 外 捐 款 、赞 助

审核①

审核②

审核③

审批④

对 外 投 资

审核①

审核②

审核③

审批④

说明:上表所指“……以下”均含本数;控股公司借款指年度内累计数。

四、货币资金支付及审批程序

(一)支付申请

部门或各人因公需要支付货币资金时,必须提供款项用途、金额、预算、支付方式等内容的支付单据,如借款单据、发票、收据,公司之间的货款支付必须提供相应的付款凭据,严禁直接支付而无付款依据,固定资产及大宗物资用款还应具备经济合同等相关证明,然后交审批人审查。

(二)支付审批

部门负责人根据其职责、权限和相应程序对支付单据的用途、金额、支付方式及所附合同或其他证明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审核并签字;公司分管领导审核;财务总监审核支付款项并签字;总裁或董事长审核支付并签字。

(三)支付复核

财务部主管负责对经审核批准后的货币资金支付业务进行复核,复核内容如下:

1、货币资金支付申请的批准范围、权限、 程序是否正确;

2、付款手续及相关单证是否齐全,报销单据是否合法,金额计算是否正确;

3、支付方式是否妥当,是否符合公司有关规定;

4、业务经办人、部门负责人、分管副总、批准人是否已在报销单据上签字;

5、支付款项是否列入货币资金支出预算或计划等;

6、支付单据经会计人员复核无误后签章并交出纳员办理。

五、现金管理

(一)公司现金开支范围如下:

1、职工薪酬、劳务报酬

2、各种劳保

3、向个人收购原料价款

4、出差人员必须的差旅费

5、日常零星开支(人民币1000元以下)

6、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的现金的其他支出。

(二)财务部要加强库存现金限额的管理,对于超过库存限额应及时存入银行,不得坐支现金。公司库存现金限额为2万元。

(三)收取的现金,必须及时交审核人员填制凭证入账,严禁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和“账外账”;支出现金时,必须经审核人员填制支付凭证,严禁“白条”抵库,严禁挪用、借出现金、严禁用公款办理银行金卡业务。

(四)财务部库存现金限额2万元,超过限额必须存入银行,凡超过限额而造成损失的,由当事人负责赔偿;现金必须存放保险柜内。

(五)存取现金必须有专人保护,严防抢劫,到银行存取1万元以上的必须有两人同行,1万元以上的公司应排专车运送。

(六)会计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现金收付款业务:

1、收取现金时,必须使用验钞机检验真伪,出纳员点验完毕后才能让交款人离开;

2、支付现金时,应提醒领款人当面点验清楚,大额现金的支付,会计人员应查验其有效身份证件后再付款,防止冒领现金。

(七)每日终了,现金出纳必须盘点库存现金,做到账实相符。

(八)不准泄漏保险柜密码,不得随意乱放保险柜钥匙,未经财务部部长批准,不得将保险柜钥匙交他人保管。出纳人员如更换,及时更换保险柜密码。

六、银行存款管理

(一)财务部要严格按照《银行账户管理办法》办理开立、变更、注销银行账户的手续,依法办理存款、取款和结算业务,不得违反规定擅自开立和使用银行账户。

(二)严格遵守银行结算纪律,不得签发无资金保证的空头支票,不得签发远期支票,不得出租、出借银行账户、不得签发、取得和转让没有实际交易的票据。

(三)会计人员必须按照发票和购货合同上的单位签发支票。如变更收款人必须取得相应的合法凭据。

(四)公司原则上不办理空白支票业务,如遇无法预计确切金额或单位特殊情况,确需使用空白转账支票的必须按下列程序办理:

1、申请人必须填写《空白支票申请表》注明预计金额、用途等内容。

2、部门负责人签字;

3、预计在3万元以下的由财务部部长批准,在3万元以上由财务总监批准。

签发空白支票时,必须填写日期、用途和限额,并在小写金额处用人民币符号封顶,加盖印鉴。空白支票领用人应在2日内将支票存根交财务部,同时在出纳处注销。

(五)按月核对银行账,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账户的管理、核对不能由同一人员操作,银行存款余额不符时,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每月10日前将上月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完毕。

(六)及时清理“未达账项”。特别是对银行已付我方未付的“未达账项”要及时到银行查询。单笔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未达账项”,必须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注明日期、支票号、凭证号、摘要。超过两个月的“未达账项”要督促有关人员尽快查明原因,进行正确处理。

会计核算制度 小企业会计核算软件
(七)定期存款、国库券等有价证券应登记备查薄,详细记录购买金额、利率、期限、资金来源、存款地点、凭证编号及到期支取日等。

七、银行票据和印鉴管理

(一)银行票据包括转账支票、现金支票、现金交款单、进账单、电汇单、银行汇票等。

(二)财务部所需银行票据由出纳购买,登记台账并妥善保管。

(三)购买银行票据要逐一清点检查,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要检查是否连续、有无缺页破损。领用银行票据时,要记录登记,防止空白票据丢失和被盗用。

(四)作废的支票应加盖“作废“戳记另行保管,一年后由出纳和监督人员共同销毁。

(五)财务部应当加强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财务专用章应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必须由本人或其授权人保管。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严禁保管银行票据的人员同时保管该种票据需使用的预留印鉴。

八、应收票据的管理及核算

(一)顾客支付的银行承兑汇票由资金管理员核收,认真审查票据的种类、号码、签发日期、到期日期、金额、付款人、承兑人、背书人等,并详细登记"应收票据备查簿"。

(二)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由财务部提出,公司财务总监批准后,资金管理员到银行办理贴现手续。

(三)银行承兑汇票的背书转让,由业务部门提出并填写"付款申请单”,经部门主管、财务部长和公司财务总监签字后,由出纳员到银行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的背书转让手续。

(四)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后,出纳员应及时通知出纳员到银行办理进账手续并在“应收票据备查簿”中注销。

九、有价证券管理

(一)公司认购的各种有价证券由财务部统一管理,设置"有价证券备查簿"进行登记。

(二)公司认购的各种有价证券,均应锁入保险柜内,妥善保管,防止丢失和损坏。

(三)资金管理员要定期与"有价证券"明细账核对,保证账实相符。

(四)有价证券到期后,资金管理员应及时办理兑换手续。

十、职工借款管理制度

(一)借款范围

1、职工因公出差需要借支的款项;

2、业务员零星采购所需的款项;

3、经财务部核准的可周转使用的周转金、备用金;

4、其他因业务需要必须借现金的款项。

(二)借款限额

1、因公出差(省外),借款限额车船票及飞机票,其他住宿及补助公司副总级别以上每天***元,总部中层及分厂副厂级以上每天***元借款,一般员工每天***元。

2、特殊原因需增加款项时,应在借款单上阐明理由。

(三)借款程序

1、借款人按借款限额填写“现金借款单“,并签名;

2、借款人所在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

3、公司分管领导批示;

4、财务总监审批。

(四)借款的归还

1、出差人员自最后一天的住宿日期算起,10日内到财务部门办理报销及还款手续。

2、零星采购以购货发票日期为准,10日内到财务办理报账手续。

(五)借款违章处罚

对超过报销期的借款扣罚息

罚息数额=借款金额×1‰×超期天数

职工出差回本地后超过一个月未到财务部办理结算手续的,除执行罚款外,取消其享受出差补助费的资格。

十一、债权债务管理制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公司之间的经济往来,普遍采用赊销或延期付款方式,给公司带来大量的债权债务,极大增加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难度。债权债务管理不好,极易造成公司家底不清、会计核算失真,并导致大量呆账、坏账的发生,殃及公司财产的安全和完整。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债权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公司各个部门的责任,使公司的债权债务管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应收及预付款项由财务部统一管理。财务部指定专人负责,设置应收及预付款项分户明细账和辅助账簿,及时登记应收及预付款项。

(二)月份终了,财务部结出应收及预付款项账户的余额,编制分户对账清单。

(三)营销部等各有关业务部门建立分户的辅助账簿,定期和财务部核对,并及时做好应收及预付款项的催收工作。

(四)每年第四季度,财务部会同有关业务部门对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有关部门填写对账单,寄往对方进行核对,(必要时可派专人前往核对)。对账龄超过一年的应收及预付款项,应进行逐项分析,提出催收措施和处理意见,报公司领导审批。

(五)每年第四季度,财务部根据应收账款余额情况,制定下年货款回收计划同公司年度计划一同下达,同时纳入对营销部的考核。

(六)应收及预付款项核算的账务处理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执行。

(七)财务部应于年末时对应收款项(不包括应收票据)计提坏账准备。

(八)计提的坏账准备应当单独核算。

1、坏账损失确认办法及审批制度

坏账的确认标准

1、债务单位撤销,经民事诉讼确认无法追还的应收款项。

2、债务人破产或死亡,以其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3、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还义务和超过三年确实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公司坏账准备采用备抵法核算,期末,对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公司单项金额定为100万元)进行单独减值测试,按该应收款项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坏账准备;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未发生减值的应收款项并入剔除单项金额重大应收款项后的应收款项,按期末余额的账龄分析计提。公司根据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现金流量情况等确定按账龄分析计提的坏账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

财务部对应收款项的账龄进行分析后计提坏账准备,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按董事会决议执行,计提的坏账准备,计入当期资产减值损失,实际发生坏账时,冲减坏账准备。

本公司主要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根据本公司以往实际发生坏账损失状况、债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确定的计提比例如下:

(1)账龄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应收款项按其余额的5%计提;

(2)账龄在一至二年(含二年)的应收款项按其余额的20%计提;

(3)账龄在二至三年(含三年)的应收款项按其余额的50%计提;

(4)账龄在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按其余额的100%计提。

对归属于同一合并报表范围内公司之间的应收款项按照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对于有确凿证据表明可在一年内收回的应收款项,不计提坏账准备。

坏账的审批

(1)财务部应定期会同业务部门清理应收账款,对账龄过长的账户,要随时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查明长期不能收回的原因,对符合坏账确认条件的应收款项,需要作为坏账损失处理时,由业务部门填写“坏账损失申请书”,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如债务人所在地公安、工商管理、法院等开具的证明或法律手续),经财务部长签署意见,公司财务总监审核,报总裁和董事长批准后,方可作坏账损失处理。

(2)对造成坏账损失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要追究责任,按照公司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3)坏账损失的账务处理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执行。

第三章 存货管理及核算制度

存货,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用的材料和物资。存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一、材料管理及核算制度

(一)总则

1、为规范、加强材料管理和核算工作,正确核算材料成本,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所涉及的材料范围包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用的各种材料、物资。3、本制度涉及材料管理与核算的业务包括:

(1)材料采购;

(2)材料入库;

(3)材料出库;

(4)材料结存;

(5)材料清查、盘点等。

(二)存货管理的范围

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备品备件、在产品、外购商品、委托加工物资、自制半成品和产成品等。

1、各部门主管的存货,应设库管理,并制定相应的采购、验收、保管、领退、盘点、清查的管理制度,加强存货管理。

(1)采供科负责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采购管理;

(2)生产部负责车间在产品、外加工布、车间备用材料的管理;产成品完工后入产成品仓库,产成品验收合格后归公司计划储运科负责管理。

(3)计划储运科负责存货的验收、保管、领用、盘点、清查的管理。

2、凡是所有权属于公司的一切物品,无论其存放在什么地方,都应作为公司的存货纳入管理。

(三)存货的计量

1、存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2、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入库前的加工整理及挑选费用和其他费用等计价。

存货的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及按照一定分配的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企业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地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

在同一生产过程中,同时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并且每种产品的加工成本不能直接区分的,其加工成本按照合理的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四)存货的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下列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不计入存货成本:

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2、仓储费用(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须的费用)。

3、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

应计入存货成本的借款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处理。

1、公司自制的存货,按照制造过程中的各项实际支出计价。

2、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存货,按照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加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和加工费用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计价。

3、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的价值确定。

(五)接受捐赠的存货,按以下规定计价:

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如发票、报关单、有关协议)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计价。

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按如下顺序计价:(1)同类或类似存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支付的相关税费计价;(2)同类或类似存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接受捐赠的存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价。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支付的相关税费计价。

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存货,或以应收债权换入存货的,应当对受让的非现金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入账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对已提减值准备的,应当先将该差额冲减减值准备,减值准备不足以冲减的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六)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存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3、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1)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2)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企业按照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成本的情况,发生补价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1)支付补价的,换入资产成本与换出资产价值账面价值加支付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2)收到补价的,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收到的补价并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七)盘盈的存货,按照同类存货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计价。

(八)在产品、外购商品和产成品按照实际成本核算。采用加权平均法按月结转其应负担的成本。

二、材料物资收发的管理

(一)材料物资采购的管理

1、采供科依据公司年度生产经营计划、材料物资消耗定额、库存限额和材料物资计划价格等资料,对市场价格进行预测分析,按年、季、月编制材料物资采购计划,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财务部据此提供资金,保证材料物资采购的资金需要。

2、采购材料物资必须按规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对确实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须事先提出申请,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方可采购报销。

(二)材料物资入库的管理

材料物资入库必须由采供科采购员根据结算凭证、发票和运杂费等单据与采购计划、采购合同核对,检查材料物资的品种、型号、规格、价格、数量、重量、质量和发货日期等是否与合同、计划相符。按相关规定经检验部门或仓库保管员检验,

验收合格后办理入库,填制材料物资入库验收单。

1、采购员依据入库凭证到财务部办理报账手续,财务部根据有关凭证审核发票的合法性、正确性及价格的合理性,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对于价格明显不合理的材料有权要求采购人员说明原因后方可报销,对于价格明显不合理又说不清原因的,必要时由财务部提出建议,投资经营部(法律顾问室)组织人员对其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处理。

2、材料物资在验收中,发现如有品种、型号、规格、价格、数量、重量和发货日期等是否与合同、计划不相符及损坏等情况,应查明原因并按照公司管理体系有关规定办理拒付与索赔手续。

3、对发票未到的货物,应估价入库,按存货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4、在途材料由经办人根据外来凭证与采购计划与合同核对无误后,进行登记。货物收到后,按规定办理验收入库手续。

5、外单位委托加工材料物资入库,由计划储运科对委托加工协议、合同审核无误后,经质量部检验,仓库办理临时验收入库手续,并单独设账管理。(是否由该业务?)

(三)材料物资发出的管理

1、生产领用的原材料、染化料和辅助材料,领料部门领料员根据材料消耗定额或材料消耗计划,按照当期的生产计划,填制“领料单”,经部门核算员签字,由计划储运科审核签字后,仓库保管员据此办理出库手续。

2、领用其他消耗性材料,领料部门领料员根据材料消耗计划,填制“领料单”,经部门主管签字,由计划储运科审核签字后,仓库保管员据此办理出库手续。

3、领用劳动保护用品,领料部门领料员根据公司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办法规定,填制“领料单”,经部门主管签字,由生产部审核签字后,仓库保管员据此办理出库手续。

4、需委托外部加工的材料物资,应依据生产计划,委托加工材料消耗定额和外协价格,编制委托加工材料清单,报经物资管理部门主管批准后,方可签订委托加工合同、协议。并根据合同、协议以及材料消耗定额填制委托加工领料单,经有关部门审核后,仓库保管员据以办理出库手续,财务部设置委托加工材料账户进行核算。

5、自营技改、大修工程领用材料物资,由施工部门填制“领料单”,经项目归口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仓库保管员办理出库手续。

6、材料物资的对外销售由经办人填写“销售物资审批表”并说明原因,由经办人、部门主管签字后,经公司主管领导审批,总裁批准后,经办人员依据财务部门开据的发票办理结算后,仓库保管员办理出库手续。

7、各部门领用的材料剩余时,应办理退库手续。由退料部门根据退料数量填制红字领料单,经本部门主管签字后,到仓库办理退料手续。

8、生产领用废料,按材料领用办法办理。销售废料,按材料销售办法办理。

(四)在产品的管理

1、在产品是指尚未转移到成品库或尚未办理入库手续,停留在成品车间的产品。

2、月末,各车间和生产部分别对在产品进行盘点,核实实物数量,编制“在产品盘点表”由经手人、部门主管签字后报财务部。

(五)委托加工的存货

(六)产成品管理

1、库存商品的账户设置与计价

总账科目

二级科目

三级科目

四级科目

库存商品

仓库或部门

产区

具体产品

2、公司产品按实际成本进行计价核算。

3、因为产成品的入库成本只有月末才能计算出来,销售成本也只有到月末通过加权平均才能确定。所以,为了及时反映产成品的入库、出库、转库及结存情况,财务部需设置库存商品台账只登记产成品收入、发出、转库及结存数量明细账进行日常核算。

4、产成品收入、发出的管理

公司应设置产成品库房,负责产成品的收入、发出的管理,并保证产成品的安全完整。

成品车间完工的产品,应填写“产品入库验收单”,经质监科检验合格后,送成品库房点收数量。经过产成品库房仓库保管员签收的“产品入库验收单”是仓库保管员记账、生产部统计产量和计算成品车间入库量的依据。

对外销售产品,应根据出库产品填写“产品出库票”办理产品的出库手续,开具销售发票。

5、为了加强对产成品的管理,财务部设置“产成品账簿”,反映产成品的收入、发出、退货和结存情况。月末财务部应对公司成品库编报的“产成品稽核表”中的有关数据核对相符。对不符的地方,应及时和公司成品库联系,查找原因,进行调整,确保账账相符。

6、产成品对账的核算。

财务部的“库存商品数量明细账”与本公司成品库核对,按月进行。

(八)低值易耗品的管理

1、使用年限在两年以内,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下,不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设备、工装、器具、工具、劳保用品、办公用品、用具等物品,列为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按其用途由各使用部门进行管理。

2、低值易耗品的购入、领用程序同原材料、燃料等。

3、领用部门要建立账簿进行登记,物品领出后,由领用人员在账簿上签字后,方可发出。

4、各部门按领用人设置台账,对在用低值易耗品,工量器具加强管理。

5、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一律采用领用时“一次摊销法”计入成本、费用。

6、包装物的核算: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包装物,按实际成本转入主营业务成本。

7、存货的期末计价:企业的存货应当在期末时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1)提取的范围:原材料、库存商品、包装物、委托加工材料等。

(2)提取方法:按单项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价值孰低法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年度终了,存货管理部门对存货进行全面的清查,如由于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价时,按规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由存货管理部门根据以上要求确定,财务部审核后报公司总裁批准。

如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价值得以恢复的,则按恢复增加的数额(其增加数应以原计提的金额为限)调整存货跌价准备及当期收益。

(3)特殊提取条件:当存在以下一项或若干项情况时,应将存货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a) 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b) 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c) 生产中已不在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d) 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存货核算的账务处理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执行

第四章 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制度

固定资产的管理及核算

一、固定资产的管理及核算

(一)固定资产的标准和分类

固定资产的标准

1、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储罐、运输工具以及其它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2、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2年的,也列为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的分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公司的固定资产分为五类,其折旧年限分别为:

固定资产类别

预计使用年限

预计净残值率

年折旧率

房屋建筑物

20

3%

4.85%

通用设备

10

3%

9.70%

专用设备

10

3%

9.70%

运输设备

5

3%

19.40%

电子设备

5

3%

19.40%

其它设备

10

3%

9.70%

(二)固定资产的分级归口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的分工如下:(讨论?)

1、财务部对固定资产的价值实行综合管理和明细核算。

2、机器、机械、工具等由设备科管理。

3、房屋、建筑物由综合办公室(投资经营部?)归口管理。

4、电脑、网络等电子设备及运输设备由综合办公室归口管理。

(三)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讨论?)

1、财务部的职责

(1)负责固定资产的价值核算,办理固定资产的增减、转移、报废和租赁等财务手续,编制固定资产目录。

(2)正确计提折旧。

(3)负责组织各归口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进行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

2、各归口管理部门的职责

(1)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编制本部门的固定资产目录,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和卡片,记录固定资产增减变化,内部转移、技术状态、修理、使用等情况。

(2)负责固定资产购建、安装、大修理等计划的申报,经批准后,负责组织实施、竣工验收和决算。

(3)负责搜集整理固定资产的有关技术资料和图纸,及时归档,妥善保管。

3、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的职责(讨论)

(1)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固定资产的管理,建立固定资产台账,记录固定资产增减变化,技术状态、修理、使用等情况。

(2)针对固定资产的技术状态和使用情况,及时向归口管理部门提出固定资产的增减和大修理申请报告。

(3)加强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确保固定资产的完好。

二、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

(一)购入的不需要安装即可使用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包装费、运输费、安装成本、交纳的有关税金等计价。

因采购国产设备而收到的税务机关退还的增值税款,冲减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计价。

(三)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计价。

(四)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计价。

(五)在原有固定资产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的,按照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由于改、扩建而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支出,减去改、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变价收入后的余额计价。

(六)企业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或以应收债权换入固定资产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计价。

(七)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固定资产,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计价。

(八)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以下规定计价:

(1)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计价;

(2)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计价;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价。

(九)盘盈的固定资产,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市场价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计价。

(十)经批准,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按调出单位的账面价值加上发生的运输费、安装费等相关费用计价。

(十一)公司购建固定资产交纳的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等相关税费也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三、固定资产的增减

(一)增加固定资产的管理

1、技术改造、外购和自制的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前,由归口管理部门组织使用部门、财务部进行验收,对特殊项目,需请国家规定的有关部门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由归口管理部门办理“固定资产移交卡”一式三份,由财务部、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和归口管理部门建账建卡,列入固定资产管理。

2、盘盈的固定资产由使用部门填写“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申报表”,经归口管理部门核查后,报财务部进行账务处理。并办理“固定资产移交卡”一式三份,由财务部、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和归口管理部门建账建卡,列入固定资产管理。

3、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由归口管理部门办理“固定资产移交卡”一式三份,由财务部、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和归口管理部门建账建卡,列入固定资产管理。

4、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归口管理部门上报总裁批准后,办理租赁手续,由归口管理部门办理“固定资产移交卡”一式三份,由财务部、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和归口管理部门建账建卡,列入固定资产管理。

5、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归口管理部门上报分管领导和总裁批准后,办理租赁手续,财务部按照租赁协议或者合同建立辅助账簿,发生的租赁费计入公司的管理费用,使用部门和归口管理部门单独建账建卡,不列入公司的固定资产管理。

(二)减少固定资产的管理

1、对公司不适用、不需用的闲置固定资产,由归口管理部门提出处理报告,填写“销售物资审批表”由经办人、部门主管签字经公司主管领导审核,总裁批准后方可出售、抵账。财务部根据批准的“销售物资审批表”和出售凭证办理财务结算手续。

2、固定资产报废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归口管理部门进行技术鉴定后,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申报表”, 报经分管领导同意,总裁批准后,方可拆除报废,财务部根据“固定资产报废申报表”将固定资产转入“固定资产清理”账户,并按规定进行核算。报废的固定资产由归口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处理。

3、固定资产盘亏由使用部门填写“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申报表”,由归口管理部门会同使用部门查明原因,分析责任,签署处理意见, 经分管领导同意,报总裁批准后,财务部进行账务处理。

4、出租固定资产由归口管理部门提出书面报告, 经分管领导同意,报总裁批准后, 委托归口管理部门签署租赁合同,租出固定资产应合理确定租金,年租金不得低于年折旧和年大修建费用之和。租赁合同一式三份,由租入单位归口管理部门和财务部各执一份,租赁期满,由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收回,并清收租金。如有毁损,由租入单位按规定赔偿,固定资产不得无偿外借。

3、财务部、归口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同时将减少的固定资产从固定资产目录中注销,并将固定资产卡片抽出另行保管。

四、固定资产折旧

(一)除以下情况外,公司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采用平均年限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1-预计净残值率

年折旧率 = ————————

折 旧 年 限

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 = --------------

12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值 *月折旧率

固定资产的折旧率采用分类折旧率,预计净残值率为固定资产原值的10%。

3、固定资产折旧,按月计提。月份内开始使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月份内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其净损失计入公司的营业外支出,不得补提折旧。

4、提取的折旧,计入成本、费用,不得冲减资本金。

(二)固定资产的修理

1、归口管理部门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及技术状况编制年度大修计划,报公司批准后,归口管理部门组织实施,修理完毕,由归口管理部门组织验收,并报财务部进行决算。

2、财务部根据公司年度大修计划,按月预提计入各有关部门的费用。年末,实际支出脱离预提费用的差额,在管理费用中调整。

3、各部门的固定资产发生的中、小修理费,在费用发生时,直接计入本部门的费用。

五、固定资产的内部转移

固定资产经批准在公司内部转移时,必须由归口管理部门填制“固定资产内部转移单”一式四份,经转出部门、转入部门和归口管理部门签字后,交转入部门, 转出部门、转入部门、归口管理部门和财务部分别根据“固定资产内部转移单”进行账务处理。

六、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

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由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平时根据需要,轮流进行局部的清查或重点抽查,在每年编制年度会计报表以前,应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盘点,以保证年度会计报表的真实可靠。

七、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

(一)公司的固定资产应当在期末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二)计提方法: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单项计提。年末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根据固定资产使用状况按提取条件中的规定(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落后、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按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作表说明情况,财务部审核后,公司财务总监签署意见,报总裁批准后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见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算表),财务部进行账务处理。

(三)特殊提取条件:全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长期闲置不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

2、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已不可使用的固定资产;

3、虽然固定资产尚可使用,但使用后产生大量不合格品的固定资产;

4、已遭毁损,以至于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

5、其他实质上已不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固定资产。

(四)固定资产核算的账务处理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执行。

在建工程的管理及核算

一、在建工程管理的范围:

(一)设备更新;

(二)固定资产的技术改造;

(三)固定资产的新建扩建;

(四)固定资产的大修理。

二、在建工程管理的职责

在建工程实行归口管理,即在总裁的统一领导下,由项目部总负责,按照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实行部门管理。

(一)项目部对在建工程管理的职责。

1、审核公司批准的工程项目(包括技术改造、新建扩建工程和房屋、建筑物大修理工程)的预(决)算及实施方案;

2、按照公司已批准工程项目组织实施,并对因组织不力造成未能按期完成计划负责。

3、编制工程预算,监督工程预算的执行情况,审批工程费用的支出,严格控制工程成本。

4、对工程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果负责。

(二)财务部对在建工程管理的职责。

1、协助审核工程决算。

2、根据工程计划积极筹集资金,在资金上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3、监督工程预算的执行情况,严格控制工程成本。

4、正确归集工程费用,认真核算工程成本,保证工程成本的准确性、完整性。

5、考核工程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

6、视在建工程的投入,不定期的对在建工程项目投入提出进行审计的意见报审计部。

(三)在建工程管理程序

1、每年第四季度初,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根据本部门固定资产的状况,向公司主管部门提出报告,申请立项。

2、主管部门根据立项申请,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公司生产经营计划,编制工程计划并立项,经总裁批准后下发执行。

3、重大技术改造和新建扩建项目,由总裁召集分管领导、生产部、环能设备科和财务部等部门,对项目进行认真的可行性论证,在保证经济上合算、技术上可行的前提下,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公司董事会批准,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后,根据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计划执行。

4、主管部门根据年度工程计划,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有关部门实施。

5、因工程项目投资较大,因此对外的经济来往都必须签订合同。签订合同时,必须严格执行公司签定合同的相关的规定。

6、因特殊情况,需追加项目计划时,按上述程序下达专项工程的补充计划。

三、在建工程核算

(一)财务部设置“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各项工程发生的实际支出。本科目应按工程项目和外购工程物资设置二级科目。

(二)工程项目设置以下明细科目

1、固定资产名称。用来归集各项固定资产的外购价值、运杂费、自制成本等直接费用。

2、安装费。用来归集各项固定资产的安装费用。

3、其他费用。用来归集工程发生的设计费、电力增容费和工程借款利息等费用。

4、出包工程。用来归集出包工程发生的各项支出,本明细科目应按照承包单位和项目名称分别设置明细账。

(三)计划储运科应按工程物资名称设置明细账。用来核算各项库存工程物资的实际成本。

四、购入设备和工程物资的核算

(一)主管部门根据工程计划,需要外购设备或工程物资时,持有效的供货合同到财务部办理请款手续,经财务部审核无误后,根据合同约定和公司的资金情况,合理安排资金。

(二)如因设备或工程物资质量不合格,需要退货时,经办人员必须抓紧预付货款的清理工作,对两个月内清理不回来的预付款项,从经办人员的工资当中扣回。

(三)设备或工程物资到达后,并取得发货票等单据,经办人应及时办理入库验收报账手续,财务部根据供销合同、入库验收单及发票等单据,作账务处理。

(四)设备或工程物资先到,而未收到发货票时,经办人员应根据合同约定的价款和实际发生的运杂费等单据办理估价验收入库手续,财务部根据供销合同、运杂费单据和估价入库验收单等作账务处理。

(五)支付供货单位欠款时,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1、公司主管部门必须与供货单位签定有效的供货合同。

2、设备或工程物资到达后,同时取得发货票等单据并办理了入库验收手续。

3、如遇特殊情况,设备或工程物资到达后,暂时不能取得发货票时,必须取得运杂费等单据并办理了估价入库验收手续。但是当付款金额超过50%以后,再付款必须取得全部货款的发货票(100 万元以上的款项,可以按照已付款的金额开具发货票),否则,财务部有权拒绝付款。签订合同时,必须将开具发票并交给购货方的时限明确在合同条款中注明。

4、由于设备或工程物资质量等原因造成减少付款金额时,经办人员应及时和供货单位联系变更合同的有关条款,或再签订调整货款总额的协议,财务部根据变更合同的有关条款或协议付款。否则,财务部有权拒绝付款。

5、符合以上规定,由经办人员填写“借款单”或“付款申请单”到财务部办理付款手续。并在公司资金允许的情况下,按照合同约定付款。

五、外购设备和工程物资出库的核算

(一)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出库时,由生产部填写出库单和办理固定资产卡片,办理出库手续,转入固定资产。

(二)需要安装的设备或工程用物资出库时,由施工单位填写物资出库单注明详细的用途和项目编号,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办理出库手续。

六、安装费用的核算。

(一)零星技术改造项目和大修理工程,其发生的安装费直接记入工程项目的成本当中。

(二)重大的技术改造和新建、扩建工程,应在“在建工程”科目中单独设置安装费明细科目,用来核算安装固定资产发生的费用。其核算方法有以下两种情况。

1、为某项固定资产直接发生的安装费,根据有关原始凭证,直接计入该项固定资产。

2、为多项固定资产共同发生的安装费用,有关部门应向财务部提供有关原始凭证的同时,提供安装费用的分配标准,财务部根据有关原始凭证,先记入在建工程的安装费项目,然后,根据分配标准计算各项固定资产应负担的安装费。

六、其他费用的核算。

其他费用指工程发生的设计费、电力增容费和工程借款利息等费用。其他费用按照费用内容分别设置明细科目,费用发生后,按照直接费用直接计入,间接费用按照固定资产的直接成本(含安装费)分配计入的原则计入有关的固定资产。

七、出包工程的核算。

(一)出包工程项目合同签定后,工程主管部门将合同副本交财务部。

(二)项目预算调整后,工程主管部门应与承包单位签订调整合同(或协议)将副本交财务部。

(三)工程主管部门根据合同规定在公司资金允许的前提下,及时填写“借款单”,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办理付款手续。

(四)如承包单位领用公司材料,供应公司根据实际领用的材料按照当前的市场价格(含增值税)加公司管理费,开具销售发票,经承包单位签字认可后,财务部根据销售发票冲减应付工程款。

(五)承包单位使用公司的水、电、汽等,动力公司应按月根据实际使用的数量,计算应收取的费用,经承包单位签字认可后,到财务部开具收款收据,财务部根据收款收据冲减应付工程款。

(六)工程主管部门对大型工程应按月向财务部报送工程的形象进度和预计支出,督促开具发票,及时到财务部报账,财务部审核无误后,根据预计支出计入工程成本。

八、工程项目完工的核算。

(一)工程完工后,主管部门应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办理决算、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手续,并将全部资料报财务部一份。财务部根据有关资料,结转工程成本。

(二)因种种原因造成项目失败,所建工程需要整体报废或局部报废的,由项目归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对工程进行技术签定后,连同鉴定报告一并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签注意见,造成项目损失的,单项损失金额在一万元以内的,由公司财务总监批准处理,单项损失金额在一万元以上(含一万元)的,由公司财务总监提出处理意见报总裁批准处理。属于国家拨款项目失败的,应报相应的主管机关审批。

九、年末应对在建工程提取减值准备

(一)提取方法:年末在建工程管理部门对在建工程进行全面检查。若存在工程项目在性能或技术上已经落后且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或长期停建及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不会重新开工再建的工程,或其他足以证明在建工程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应按工程项目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财务部审核后,公司财务总监签署意见,报公司总裁批准。

(二)提取条件:

1、长期停建并且预计在未来3年内不会重新开工的在建工程;

2、所建项目无论在性能上,还是在技术上已经落后,并且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3、其他足以证明在建工程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三)在建工程的核算的账务处理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执行。

无形资产的管理及核算

一、无形资产的内容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经营特许权和商誉等。

二、财务部应根据无形资产的内容,建立明细台账。详细记录无形资产的种类、名称、购入时间、购进价、摊销期限、年摊销额、月摊销额等。

三、无形资产的计价

1、外购入无形资产,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2、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

3、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或以应收债权换入无形资产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计价;

4、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无形资产,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计价;

(5)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计价;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按如下顺序确定:

(1)同类或类似无形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无形资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计价;

(2)同类或类似无形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价。

5、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满足资产确认条件并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后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支出总额,但不包括前期已经费用化的支出。

① 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② 具有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③ 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证明其有用性;

④ 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⑤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四、无形资产的摊销

1、合同规定受益年限但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

2、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

3、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两者之间较短者;

4、如果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该超过10年。

5、土地使用权按剩余使用年限摊销。

五、无形资产的归口管理

1、属于科研、工艺、技术、自制产品、设备等技术工艺方面的专利,由研发部门归口管理。

2、属于管理方面的专利,由行政管理部归口管理。如商誉、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等。

六、无形资产管理的基本要求

1、无形资产的取得要按照法律、法规程序办理有关手续,按照实际支出数入账。

2、遵循谨慎原则.只有能够确认为取得无形资产而发生的支出,才能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入账,否则,即使企业确实拥有某项无形资产,也不能将其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入账。

3、对于具有一定机密性的非专利技术,必须对研制、使用人员加强管理。调出人员必须交回所有专利技术及非专利技术资料,对由于研制、使用人员泄密给企业经济带来损失的,追究其相应责任。

七、无形资产的日常管理

(一)无形资产增加的申请

(二)科研课题由研发部门负责提出申请,管理课题由归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三)外购无形资产由归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八、无形资产的审定

(一)对增加无形资产的申请,应由总裁组织分管领导、提出申请的归口管理部门和财务部等部门进行可行性论证。

(二)归口管理部门在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编制无形资产外购或自创计划,报经总裁办公会议通过后下达执行,财务部按照规定计价入账。

(三)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由归口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等有关部门共同进行审定,报总裁审核批准后,由财务部按照规定计价入账。

九、无形资产的转让

(一)专利技术及专利技术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转让,由归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报经总裁批准后方可办理有关手续。

(二)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抵押、担保,由归口管理部门提出报告,经财务部审核,总裁办公会议通过后方可办理有关报批手续。

(三)转让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除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四)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由归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按对外投资管理办法的规定程序报批后,财务部门进行财务处理。

十、无形资产的期末计价:年末无形资产应当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可收回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一)提取方法:年末,财务部根据各项无形资产期末余额与有关部门联系,检查各项无形资产预计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如果该项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所替代,使其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的能力受到重大不利影响,或由于市价大副下跌,在剩余摊销年内预期不会恢复,或存在其他足以证明无形资产实质上已经发生了减值的情形而导致其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将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二)提取条件: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无形资产,全额提取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某项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所替代,并且该项无形资产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

2、某项无形资产已超过法律保护期限,并且已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3、其他足以证明某项无形资产已经丧失了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情形;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无形资产,部分提取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某项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所替代,使其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的能力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2、某项无形资产的市价在当期大幅下跌,在剩余摊销期内预期不会恢复;

3、某项无形资产已超过法律保护期限,但仍然具有部分使用价值;

4、其他足以证明某项无形资产实质上已经发生了减值的情形。

无形资产核算的账务处理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执行

第五章 其他资产的管理与核算

一、其他资产,是指除上述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如长期待摊费用

二、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如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等。

三、以经营租赁方式租人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在租赁有效期限内分期摊入制造费用或者管理费用。

第六章 负债、股东权益管理及核算制度

负债的管理及核算

流动负债管理的范围: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他暂收应付款项、预提费用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

长期负债管理的范围: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一、应付工资的管理及核算

(一)人力资源部每年十月份编制下年度工资总额计划,经公司总裁办公会通过,并纳入公司年度生产经营计划下达执行。

(二)财务部负责对工资进行会计核算,办理工资的结算,监督工资费用支出,并按规定进行工资费用的分配。

二、应付福利费核算范围:

1、公司参加职工医疗保险交纳的医疗保险费;

2、员工因公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

3、员工生活困难补助费;

4、按照国家和公司规定开支的其他员工福利支出。

(三)每月,财务部根据人力资源部转来的应交纳医疗保险费的有关凭证,向医疗保险部门拨付医疗费;

(四)财务部每年十月份根据年度工资总额计划,测算年度应付福利费总额报公司财务总监。财务总监经过综合平衡后,纳入公司年度生产经营计划下达执行。

三、其他负债管理的有关规定

(一)财务部应设置专人负责负债的核算,按计划偿还各种负债,对不能及时偿还的银行长、短期借款,应提前办理展期手续,防止逾期借款。对由于债权人特殊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及时清理,报公司财务总监批准后,计入营业外收入。

(二)各种负债的清偿应按计划进行,应由主管部门按月编制还款计划,经公司财务总监批准后,填写“付款申请单”,经审批后清付。因特殊请况零星付款,一万元以内由财务部经理批准,超过一万元的由公司财务总监批准。

(三)公司流动负债的应计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长期负债的应计利息支出,筹建期间的,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生产期间的,计入财务费用;清算期间的,计入清算损益。其中:与购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有关的,在资产达到预定使用状态前,计入购建资产的价值。

四、预提费用的核算

(一)对于应由本期成本负担而在以后月份支付的费用,应当在本期提取时,列作预提费用,并分别费用项目计入本月的生产成本,不得多提、少提或不提。预提费用与实际发生额差额较大时,应及时调整提取标准。多提的数额,一般年终冲减成本,不得保留余额。因特殊情况必须保留余额的,应在会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中加以说明。

(二)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费用特点,预提费用的内容包括:

1、按照保险合同规定应支付保险公司的财产保险金;

2、按照借款合同规定应支付银行的借款利息;

3、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用;

4、其他经公司批准的预提费用。

(三)对于尚未支付,但按规定应由本期生产成本负担的费用,属于管理部门负担的费用,财务部直接根据有关原始凭证进行账务处理。

(四)支付费用时,财务部根据有关原始凭证,借记预提费用,贷记银行存款或有关科目。

(五)年末,对于无款支付的预提费用,财务部根据有关结算凭证,转入“其他应付款”科目。

(六)负债核算的账务处理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执行

所有者权益的管理及核算

一、所有者权益包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二、公司的股本,按以下规定核算:

公司的股本应当在核定的股本总额的范围内发行股票取得。公司发行的股票,应按其面值作为股本,超过面值发行取得的收入,作为股本溢价,计入资本公积。

三、公司的股本除下列情况外,不得随意变动:

(一)符合增资条件,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增资的,在实际取得投资者的出资时,登记入账。

(二)按法定程序报经批准减少注册资本的,在实际发还投资时登记入账。采用收购本企业股票方式减资的,在实际购入本企业股票时登记入账。

(三)投资者按照出资比例分享公司利润和分担风险及亏损。

(四)投资者未按照规定履行出资义务的,依法追究违约责任。

四、资本公积的管理及核算

资本公积金的来源

1、股本溢价;

2、接受捐赠资产;

3、拨款转入;

4、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5、股权投资准备;

6、关联交易差价;

7、其他资本公积。

五、盈余公积的管理

(一)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二)企业的盈余公积可用于弥补亏损、转赠股本。

(三)盈余公积转增股本的管理。

1、财务部根据盈余公积的状况和财务制度规定,提出转增股本意见报公司财务总监,公司财务总监审查并提交董事办公会讨论通过报股东会批准。

2、财务部根据董事会的决议,向主管财政机关办理报批手续。

3、行政管理部根据主管财政机关的批复意见,向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注册资金变更手续。

第七章 收入、利润、报告及分析制度

收入的管理与核算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包括销售产成品、自制半成品、提供工业性劳务取得的收入。在建工程和福利部门使用的产成品也应作为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包括材料销售、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外购商品销售、无形资产转让、提供非工业性劳务、装卸费、运输费和技术转让费等。

应列为营业外收入的业务收入,不得列入收入范围。

一、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

(一)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产品已经发出,劳务已经提供,同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收取价款的凭据时,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

(二)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商品实施控制;

(三)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四)相关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二、销售价格的管理

(一)营销部是公司产品价格的主管部门,对产成品、自制半成品销售、劳务协作和新产品试销等行使定价权。

(二)产品销售价格的管理在总裁的领导下,由营销部组织实施。

(三)营销部根据产品开发室、质监科和生产部提供的产品各项技术定额资料,财务部提供的成本资料,结合市场顾客的有关信息和公司的价格策略,测算出定价、调价方案,报总裁批准后执行。

(四)非公司生产的商品产品,如低值易耗品、原材料、废料等需要对外出售时,须由计划储运科提出销售价格意见,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五)财务部应随时检查各部门价格的执行情况,若发现违反价格规定的,应追究责任,并根据情节轻重建议公司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

三、销售收入计划的管理

(一)营销部应根据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市场预测情况,编制年度销售收入计划,报总裁批准后下达执行。

(二)营销部应按年度销售收入计划,分解编制月份销售收入计划,于每月30日前将次月计划报分管领导理批准后下达执行。

四、销售收入的日常管理

(一)营销部负责产品销售收入的预测、分析工作。包括市场、销售渠道、销售量及销售价格的预测分析等工作。

(二)营销部应作好对销售合同的管理工作,将合同签订情况随时通知生产部安排生产。销售发出的商品,应及时通知财务部门办理结算,并负责及时清收货款。

(三)财务部是销售收入结算的唯一部门,任何部门不得收取或截留销售收入。财务部门收回的货款要及时入账,并随时将销售收入实现情况、回款额、欠款额每月向公司领导和营销部通报,以便营销部掌握销售情况并及时清理货款,保证销售收入任务的完成。

(四)财务部应依据销售收入按月结转销售成本和销售费用。产品销售成本应按加权平均法进行结转,销售费用月末应无余额。

(五)财务部每月应与营销部核对产成品收、发、结存情况,保证产成品的准确性、真实性,合理性。

五、销售折让与折扣的管理(处理等级品)

(一)在发生销售折让时由营销部、质监科根据顾客的要求,提出折让比例,经分管领导批准后,财务部据此冲减销售收入。

(二)发生销售折扣的销售业务,由营销部和顾客协商,提出折让比例,经分管领导批准后,财务部据此计入财务费用。

利润及利润分配的管理及核算

利润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一、目标利润的确定:

(一)营销部根据公司的生产能力、市场情况等,编制年度销售及销售收入计划。

(二)生产部根据销售计划,编制年度生产计划。

(三)人事部根据生产计划,编制年度工资计划。

(四)财务部根据上述计划及有关资料,编制成本计划,费用预算及利润计划,报经公司董事会批准后下发执行。

二、目标利润的保证体系:

(二)营销部负责主营业务收入、营业费用、货款回收及产成品资金占用计划指标的完成。

(二)财务部负责营业外收支、补贴收入等计划指标的完成。

(三)对外投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投资收益计划指标的完成。

(四)各车间、部、室等与成本、费用有关的责任部门负责本单位成本、费用指标的完成。

三、营业外收支的管理

(一)营业外收入的管理

营业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的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非货币性交易收益、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罚款净收入等。各项营业外收入必须及时足额人账。

(三)营业外支出的管理

1、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和出售净损失:根据固定资产管理有关规定,主管部门办理完有关审批手续后,经财务部审核,确定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2、非常损失: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各项资产净损失,由主管部门写出损失报告,公司财务总监同意,总裁批准后,财务部按照规定计入营业外支出。

3、公益救济性捐赠:由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总裁批准后,财务部按照规定计入营业外支出。

4、赔偿金、违约金、罚款:由于未履行经济合同、协议而向其他单位支付的赔偿金、违约金、罚息等罚款性支出,首先由责任部门写出报告,说明原因并落实责任,由公司财务总监审批,主管部门提出考核意见,财务部按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5、非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公司发生的非自然灾害、非季节性和非修理期间的停工而造成的损失,包括停工期间的直接费用,如:停工期间的工资、固定资产折旧等,财务部应严格据实核算,不得人为扩大和缩小停工损失金额。

6、处置无形资产损失:由主管部门写出报告,说明原因,公司财务总监同意,总裁批准后,财务部按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7、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期末,财务部根据各项无形资产期末余额与无形资产管理部门联系,检查各项无形资产预计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如果由于该项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所替代,使其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的能力受到重大不利影响,或由于市价大副下跌,在剩余摊销年限内预期不会恢复,或存在其他足以证明无形资产实质上已经发生了减值的情形而导致其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将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编制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报公司财务总监签署意见,总裁批准后,财务部按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8、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按固定资产管理及核算规定执行。

四、利润分配

(一)公司发生的年度亏损,可以用下一年度的税前利润弥补,下一年度利润不足弥补的,可以在5年内延续弥补。5年内不足弥补的,用税后利润等弥补。

(二)公司的利润总额按照国家规定作纳税调整后,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三)缴纳企业所得税后的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为可供分配的利润,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可供分配的利润按照下列顺序分配:

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3、提取法定公益金;

4、提取任意公积金;

5、支付股东股利;公司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可以并入本年度向投资者分配。

6、法定公益金、任意公积金的提取比例由公司股东大会确定。

7、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50%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公司不在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公益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

8、股东大会决议将公积金转为股本时,按股东持有股份比例派送新股。但法定公积金转为股本时,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注册资本的25%。

9、公司股东大会对利润分配方案作出决议后,公司董事会应在股东大会召开后两个月内完成股利或股份的派发工作。

10、公司可以采取现金或者股票方式分配股利。

五、或有事项的管理

(一)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需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二)或有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的计量。

(三)或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资产,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四)或有事项的确定

或有事项涉及单个项目时,最佳估计数按最可能发生的金额确定;或有事项涉及多个项目时,最佳估计数按各种可能发生额及其发生概率计算确定。

六、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

(一)在公司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则他们中间存在关联方关系。

(二)在公司与关联方发生交易的情况下,公司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类型极其交易要素。包括:交易的金额或相应比例、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或相应比例、定价政策。

(三)财务部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按以上要求披露关联方交易及其他应披露的内容。

财务会计报告

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一、财务报表

(一)对外报表的内容及报送时间

1、对外报表包括:月报、季报、中期报表和年报

(1)月报、季报、中期报表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他国家规定的报表,月报于次月2日前报出,季报于次月3日前报出,中期报表于中期结束后10日内报出。

(2)年报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分部报表及其他国家规定的报表,年报于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报出(年度财务报表应于召开股东大会20日前制备于本公司,供股东查阅)。

(3)报表的格式:按《企业会计准则》统一规定格式上报。

(4)报表的报出程序:财务部门编制的月、季、中期报表、年报必须由部长审核签字后,送公司财务总监审阅,法定代表人批准后签字盖章,方可上报,年报还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盖章后方可上报。

(5)公司的成本资料、价格资料及物资消耗资料等方面的报表,未经总裁或授权人的批准,一律不得随意报出。

(二)内部报表的内容及报送时间

内部报表包括:

1、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明细表;

2、制造费用明细表;

3、应收货款及回款明细表;

4、外购材料成本差异分析表(季报);

5、主要材料采购成本分析表;

6、产品成本表;

7、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1)在建工程明细表(季报);

(2)产品销售利润明细表;

(3)利润附表。

(4)应上交及应弥补款项情况表

(三)内部会计报表按以下规定编报

1、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明细表的编制说明(月报)

(1)本表反映公司在一定期间内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

(2)费用项目栏,反映公司按财务制度规定设置的费用项目,本项目按各明细项目分别列示。

(3)本月实际栏,反映公司本期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本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明细账本期发生额填列。

(4)本年累计栏,反映公司本年累计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本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明细账累计发生额填列。

(5)本年计划栏,反映公司年度财务计划中的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本项目应根据年度财务计划分分项填列。

(6)上年同期累计栏,反映公司上年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实际发生数,本项目应根据上年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明细表所列数字填列。

2、制造费用明细表的编制说明(月报)

(1)本表反映基本生产工厂为组织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2)费用项目栏,反映公司按财务制度规定设置的费用项目,本项目按各明细项目分别列示。

(3)本月实际栏,反映基本生产工厂为组织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间接费用总和,本项目应根据制造费用明细账本期发生额填列。

(4)累计发生额项目中本年累计栏,反映公司本年为组织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累计间接费用,本项目应根据制造费用明细账累计发生额填列。

(5)累计发生额项目中本年计划栏,反映公司年度计划中制造费用,本项 目应根据年度财务计划计算填列。

(6)累计发生额项目中上年同期项目,反映公司上年同期为组织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间接费用,本项目应根据上年同期制造费用明细表所列数字填列。

3、应收货款及回款明细表的编制说明(月报)

(1)本表反映公司因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

(2)客户名称项目栏,反映公司的客户,本项目应按应收账款明细账列示.

(3)年初余额栏,反映公司年初应收账款余额,本项目应根据上年期末数分项填列。

(4)发货金额栏,反映公司本月、本年向客户销售产品的数额,本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明细账借方发生额分析填列。

(5)回款金额栏,反映公司本月、本年销售产品收回的货款,本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明细账贷方发生额分析填列。

(6)应收账款栏,反映公司因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应向客户收取的各种款项,本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明细账期末余额填列。

(7)潜在损失栏,反映公司对顾客处的产品由于质量等原因公司认可而实际未进行处理的潜在损失,未冲减应收账款,本项目应根据营业部提供的有关资料计算后填列。

(8)应收货款合计栏,反映公司应收账款扣除潜在损失后的余额,本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和潜在损失项目计算填列。

4、主要材料采购成本分析表的编制说明(月报)

(1)本表反映公司在一定时期内采购生产消耗主要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变动情况表。

(2)材料类别栏,反映所购材料按公司材料类别划分的材料分类。

(3)材料名称栏,反映采购材料的材料名称,本项目应根据公司规定应考核的材料名称分项填列。

(4)上年同期采购成本栏,反映上年采购该项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本项目应根据上年同期报表所列数字填列。

(5)本期实际采购数量栏,反映本月按公司规定的实际采购入库的数量,本项目应根据物资采购部门入库验收单的所列数量及发票数量核对相符后填列。

(6)本期实际采购总成本栏,反映本月按公司规定的实际采购入库材料的总成本,本项目应根据物资采购部门提供的发票账单等资料计算填列。

(7)本期实际平均单位成本栏,反映本月按公司规定的实际采购入库材料的平均单位成本,本项目应根据采购数量栏和采购总成本栏计算填列。

(8)本年累计采购数量栏,反映本年按公司规定的实际采购入库的数量,本项目应根据物资采购部门入库验收单的所列数量及发票数量核对相符后与上期本年累计采购数量栏计算填列。

(9)本年累计采购总成本栏,反映本年按公司规定的实际采购入库材料的总成本,本项目应根据物资采购部门提供的发票账单等资料与上期本年累计采购总成本栏计算填列。

(10)本年累计平均单位成本栏,反映本年按公司规定的实际采购入库材料的平均单位成本,本项目应根据本年累计采购数量栏和本年累计采购总成本栏计算填列。

5、产品成本表的编制说明(月报)

(1)本表反映公司在一定期间内生产的产品,按成本项目填制的单位成本、总成本变动情况。

(2)成本项目栏,反映公司主要产品的成本项目,本项目应根据成本核算表的项目分别列示。

(3)单位成本上年实际累计平均项目栏,反映公司上年实际累计平均单位成本,本项目应根据上年报表中实际累计平均项目所列数据填列。

(4)单位成本本年计划项目栏,反映公司年度财务计划中成本项目数,本项目应根据年度财务计划所列数据填列。

(5)单位成本本月实际项目栏,反映公司本月实际单位成本,本项目应根据成本计算表所列项目计算填列。

(6)单位成本中本年累计平均项目栏,反映本年产品成本的实际单位成本,本项目应根据本年总成本和实际的产量计算填列。

(7)本月总成本中按上年单位成本计算的成本项目栏,反映本月合格入库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本项目应根据本月实际产量和上年平均单位成本计算填列。

(8)本月总成本中本月实际项目栏,反映本月实际总成本,本项目应根据月份成本计算表分项填列。

(9)本年总成本中按上年单位成本计算的成本项目拦,反映本年合格入库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本项目应根据本年实际累计入库产量和上年平均单位成本计算填列。

(10)本年总成本中本年实际项目栏,反映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本项目应根据上期总成本加本期总成本计算填列。

(11)比上年实际降低额项目栏,反映本年实际成本比上年实际成本的降低情况,本项目应根据本年实际总成本和按上年单位成本计算的成本计算后填列。

(12)比上年实际降低率项目栏,反映本年实际成本比上年实际成本的降低幅度,本项目应根据降低额和按上年单位成本计算的成本计算后填列。

6、在建工程明细表的编制说明(季报)

(1)本表反映公司期末各项未完工程的实际支出,包括技改工程、大修理工程等。

(2)项目名称栏,反映公司在建工程项目,本项目应根据公司批准的项目填列。

(4)工程项目预算栏,应根据公司批准的项目预算填列。

(5)本季累计发生额栏,应根据在建工程明细账的本季发生额分析填列。

(6)本年累计发生额栏,应根据在建工程明细账的本年发生额分析填列。

(5)开工以来累计发生额栏,反映各项未完工程的实际支出,本项目应根据在建工程明细账的期末余额填列。

9、存货月末分布表的编制说明(月报)

(1)本表反映公司一定期间内存货的实际变动情况。

(2)上月结存数量、金额栏,反映库存产品期初实际结存量和实际成本,本项目应根据上期期末数填列。

(3)本月入库数量、金额栏,反映本期实际采购或生产入库产品的数量和金额,本项目应根据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账借方发生额分析填列。

(4)本月出库数量、金额栏,反映本期实际采购或生产入库产品的数量和金额,本项目应根据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账贷方发生额分析填列。

(5)期末结存栏,反映本期存货的期末库存数量、实际成本,本项目应根据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的期末结存数填列。

二、财务分析制度

(一)财务分析内容

1、资金分析 :主要分析资金来源及其合理性、资金分布情况及各类资金占用的结构比例和资金使用效果及其合理性。同时,分析本期货币资金收支计划的完成情况

2、成本分析,主要通过分析成本的完成情况与上年平均单位成本的对比分析,剖析影响本期成本变动的因素及产品产量、材料消耗量、材料价格、人工费用、制造费用分别对成本升降的影响数额,揭示成本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降低成本的具体措施,以促使采购部门降低采购成本,生产部门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材料消耗,控制人工费用,压缩制造费用。

3、期间费用分析。主要通过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的对比分析,剖析影响期间费用与预算、与去年同期相比而变动的因素,分析各项费用支出的合理性,揭示期间费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压缩各项费用支出的具体措施。

4、销售收入分析。主要通过销售收入与预算、与去年同期的对比,剖析影响本期销售收入增加或减少的因素,分析销售数量、销售价格、销售结构分别对销售额的影响,揭示销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潜力,提出增加收入的具体措施。

5、利润分析。主要通过本期利润完成情况与预算、与去年同期的对比分析,剖析销售收入、销售价格、销售税金、销售成本、销售结构、期间费用、营业外收支等因素对本期利润的影响,分析影响利润变动的主、客观因素,揭示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提出增加利润的具体措施。

6、应收账款分析。主要通过应收账款余额分析、账龄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以及去年年末的对比分析,剖析应收账款结构、变动趋势及不合理资金占用,分析影响应收账款的主、客观因素,揭示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估算可能发生呆坏账金额,提出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具体措施。

7、存货分析。主要通过分析存货的采购、入库、出库和结存数额,以及对比分析、库龄分析、超储短缺分析和存货周转率分析等方法,剖析存货的库存结构、变动趋势及不合理的资金占用;分析影响存货变动的主、客观因素,揭示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存货管理、提高存货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8、财务比率分析。主要通过分析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三个方面的比率来综合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主要财务比率指标如下:

(1)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

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现金+有价证券)/流动负债

(2)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输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总资产平均值

(3)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

毛利率=(销售收入-成本)/销售收入

(4)反映上市公司需增加如下财务指标分析

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

每股净资产=期末股东权益/期末普通股股数

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净额-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

(5)反映社会贡献能力率分析

社会贡献率=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

社会贡献总额=职工薪酬+利息支出+各项税款

社会积累率=上交国家财政总额/社会贡献总额

(6)反映资金需求量分析(固定成本不变)

外界资金需求量分析=A/S(△S)-B/S(△S)-EP(S')

A-随销售变化的资产(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

B-随销售变化的负债(应付账款、应付费用),短期借款不变

S-基期销售额

S'-预测期初销售额

P-销售净利率

E-收益留存比率;

△S-销售增加量

(7)敏感性分析

本量利分析: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贡献边际率=贡献边际/销售收入

营业利润=贡献边际-固定成本

保本点分析:

保本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保本量

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保本销售额

企业安全边际的评价标准

安全边际率

10%以下

10-20%

20-30%

30-40%

40%以上

安全程度

危险

值得注意

较安全

安全

很安全

保本点敏感性分析:

保本单价=现有单位变动成本+现在固定成本/现有销量

保本变动成本=现有的单价-现在固定成本/现有销量

保本的固定成本=(现有单价-现有单位变动成本)×现有销量

分析结论:只要预计销售单价不低于保本单价,或预计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不高于保本的变动成本,或预计固定成本不高于保本的固定成本,公司就不会亏损。

(二)财务报表分析

主要通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分析,综合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

1、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总体分析:分析企业的规模和变化趋势;

结构分析:通过资产结构分析,分析资产的利用效果;通过负债结构分析,分析企业经营的安全性;通过资本结构分析,分析资本保值增值情况。

财务比率指标进行分析;

具体项目分析: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较大影响的项目和变化幅度较大的项目进行分析。

2、利润表分析

总体分析:分析企业的盈利状况和变化趋势;

结构分析:通过利润表构成的结构分析,分析企业持续生产盈利的能力和利润形成的合理性;

财务比率分析:利用财务比率指标进行分析;

具体项目分析:对企业经营成果产生较大影响的项目和变化幅度较大的项目进行具体分析。

3、现金流量分析

总体分析:分析企业现金净流量的情况,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结构分析: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分别占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的比重以及各自结构分析,揭示企业现金流量的能力。

财务比率分析:利用财务指标进行分析:

①流动比分析

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

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债务总额

② 获取现金能力分析

销售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销售额

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普通股股数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资产总额

第八章 其他财务管理制度

会计工作人员交接制度

一、总则

(一)为了实现会计人员的规范化管理,确保会计人员岗位变动时,划清前任和后任的责任,保证会计工作的前后衔接,防止账目不清,责任不清等混乱现象的发生,根据《中华人名共和国会计法》及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会计人员调动工作、变动岗位或因故离职的,必须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处理善后事宜,与接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编制移交清册,否则,一律不得离岗。

(三)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会计人员。

二、移交手续

离岗会计人员办理移交手续前,必须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一)已经受理的经济业务尚未填制会计凭证的,应当填制完毕。

(二)尚未登记的账目应当登记完毕,并在最后一笔余额后加盖经办人员印章。

(三)整理应该移交的各项资料,对未了事项要写出书面资料。要核实所有内外往来账目,部门间财产物资账,并尽可能处理结清,处理不完的列表交接。

(四)编制移交清册。移交清册一般应包括:单位名称、交接日期、交接内容、交接双方和监交人的职务、姓名、移交清册数以及需要说明的问题和意见等。交接内容要详细列明应该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印章、现金、有价证券、支票簿、发票、文件、其他会计资料和会计用品等内容。会计核算电算化部分,还应移交会计软件及密码、会计软件备份资料及其他资料。

1、财务部负责人移交时,还必须将自己分管的财务会计工作、重大财务收支和会计人员的情况等向接替人员详细介绍。对需要移交的遗留问题,应当写出书面材料。

2、会计人员临时离职或者因病不能工作需要他人接替或代理的,财务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必须制定有关人员接替或者代理,并办理交接手续。临时离职会计人员恢复工作的,应当与接替或代替人员办理交接手续。

3、移交人员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亲自办理移交的,经财务负责人批准由移交人员委托他人代办移交,但委托人应当承担相关责任。

4、公司、部门撤销的,公司财务部必须确定必要的会计人员办理清算工作。清算工作未完毕前,不得离职。接收单位和移交日期由公司财务部确定。

三、接管手续

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时,移交人员要按照移交清册逐项移交,接管人员要逐项核对点收,并注意以下几点:

(一)现金、有价证券要根据会计账簿有关记录进行点交。库存现金、有价证券必须与会计账簿记录保持一致,不一致时,移交人要在规定期限内负责查清处理。

(二)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完整无缺,不得遗漏。如有短缺,要查明原因,并要在移交册中加以注明,由移交人负责。

(三)银行存款账户余额要与银行对账单核对相符,如不一致,应当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相符;

(四)财产物资和债权债务的明细账户要与总账有关账户余额核对相符。要通过随机抽查个别账户余额方式,进行账账、账实的核对;

(五)接管的会计人员应继续使用移交的账簿,不得自行另立新账,以保持会计信息记录的连续性、完整性。

(六)移交人员经管的票据、印章和其他实物等,必须交接清楚,移交人员从事会计电算化的,要对有关电子数据在微机上进行实际操作,以检查电子数据的运行和有关数字的情况,在实际操作状态下进行交接。

四、监交手续

(一)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时,必须有专人负责监交。监交人的规定如下:

1、一般会计人员交接,由所在部门主管会计监交;

2、主管会计交接,由财务部部长监交。

3、财务部长交接,由公司财务总监监交。

4、财务总监交接,由公司总裁监交。

(二)交接工作结束后,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员要在移交清册上签名或签章,以明确责任。移交清册一式四份,交接双方、监交人各一份,财务部存档一份。

(二)移交人员对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不能因为会计资料已移交而推卸责任。

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一、会计档案的范围及管理部门

(一)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饲料和凭据。

(二)会计档案管理部门为:公司综合档案室,3年内财务档案归财务部专门人员管理,出纳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

(三)财务部在年度终了后,应将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清理造册。

二、会计档案的整理与归档

(一)会计档案由会计人员负责整理。月度终了,各财务部门要安排专人及时整理装订各类会计凭证和会计报表;年度终了,要及时整理、装订各类会计账簿。各类会计档案的整理、装订要求是:

1、会计凭证:应将各种记账凭证按时间和凭证号顺序装订成本,做到附件齐全、折叠整齐、厚薄均匀、装订牢固美观、不压字、无金属物。每本会计凭证的厚度一般应在2厘米左右,封面要填写规定的内容和加盖公章,在脊背上注明该本凭证的日期、凭证种类和顺序号。

2、会计账簿,用线绳装订成本,逐页编号、贴上封面、分类标号、标注清晰。

3、财务会计报告:应将各类会计报表整理齐全、封面按规定填写、盖章。

4、工资表:应分月装订成册,保证其不漏页、重页、印章齐全;

5、银行余额调节表,按月按银行顺序装订。

6、计算机存储的会计信息要打印输出为纸质会计档案进行保管,储存会计信息的磁盘、光盘等介质应定期拷贝、更换,以保证其安全性。

(二)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原则上由财务部门保管三年。期满后,由财务部门编造清册,移交公司档案室。档案室要按期清点查收,不得推诿和拒绝。

(三)档案室接收保管的会计档案,应当保持原卷册的封装,个别需要拆封重新整理的,应当会同财务部门和原经办人共同拆封整理,以分清责任。

(四)财务部门和档案室对会计档案室对会计档案必须进行科学管理,做到妥善保管、存放有序、查找方便。要严格执行安全和保密制度,不得随意存放,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

(五)合并、撤销单位的会计档案,原则上由并入单位负责接收保管,并由交接双方在移交清册上签章。

三、会计档案的查阅和借用

(一)各类会计档案原则上只允许本公司财务部门会计人员查阅和使用,其中,查阅已归档的会计凭证,应办理查阅登记手续。

(二)本公司其他部门或外单位人员需要查阅、借用会计档案,必须经财务负责人批准,办理查阅登记手续后,由会计档案管理员协同查阅。凡经批准查阅会计档案者,应严格执行有关保密制度,在会计档案存放地点查阅,严禁在会计档案上涂画、拆封或抽换,未经领导批准严禁复印和借出。凡经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借出的会计档案,必须详细登记调阅档案的名称、调阅日期、调阅人员的姓名、工作单位、调阅理由和归还日期等。

四、会计档案保管期限

(一)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二)会计档案根据其特点在保管期限上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种。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类。各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详见《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

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

序号

档 案 名 称

保管期限

备 注

一、会计凭证类

1

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汇总凭证

15年

其中:涉及外事和对私改造的会计凭证

永久

2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3年

二、会计账簿类

3

日记账

15年

其中: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25年

4

明细账

15年

5

总账

15年

包括日记总账

6

固定资产卡片

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存5年

7

辅助账簿

15年

8

涉及外事和对私改造的会计账簿

永久

三、会计报表类

包括各级主管部门的汇总会计报表

9

主要财务指标快报

3年

包括文字分析

10

月、季度会计报表

5年

包括文字分析

11

年度会计报表(决算)

永久

包括文字分析

四、其他类

12

会计移交清册

15年

13

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25年

14

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25年

(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延长。

五、会计档案的销毁

(一)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时,由档案室会同财务部门提出销毁意见,共同鉴定、严格审查,编制销毁清册,经公司财务负责人及总裁审查同意、并在销毁清册签署意见后,报经董事会批准后销毁。

(二)会计档案销毁时,应由档案室和财务部共同派员销毁。监销人在销毁会计档案之前,应当按照跨机档案销毁清册所列内容认真清点核对;销毁后,在销毁清册上签章,并将监销情况报告公司财务负责人及总裁。

(三)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应当单独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项了结为止。

财务部会议、学习及考核制度

为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努力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促进公司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决定在财务部建立“例会、学习、考核”制度。

一、每周星期五下午财务部召开会议,由财务部经理主持,主要内容为:

1、各公司主管会计汇报上周工作情况和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

2、财务部经理通报公司的重大经营事项和总裁办公会议精神,总结上周工作,布置本周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

二、建立业务学习制度

1、每月第二周星期五下午为财会人员业务学习时间,财务部人员如无特殊情况,都必须参加学习。

2、业务学习的主要内容如下:

(1)学习新会计准则;

(2)学习国家税收政策;

(3)学习经济法规;

(4)专题研讨会。

二、建立财务部内部考核制度

每月20-25日为财务部内部考核时间,由财务部长负责组织,考核分两个阶段:

首先每名会计人员自行填写《会计人员工作考核表》;

再次财务经理根据检查结果,逐项评分;

最后《会计人员工作考核表》集中备案,财务部经理根据备案资料,作为财会人员晋升、岗位变动、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发票管理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等法规文件,加强本公司销售发票、购货发票、收购发票的使用管理,维护财经纪律,根据上级规定精神,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总则

1、发票管理部门为财务部。财务部指定专人负责发票的购买、使用、回收、保管和检查工作,各发票使用部门和经办人必须服从财务部的管理。

2、销货发票的使用部门为公司营销部及其他经公司批准有相对独立经营权子公司。

二、销货发票

1、销货发票是公司销售产品及提供劳务时向客户开具的发票。

2、财务部税务专管员负责销售发票的购买、保管、发放以及报表填制和报送工作。使用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专管员要及时登记,按时向税务部门报送税务报表。

3、发票使用部门领用空白发票,须到财务部办理登记手续,根据需要领用,不得领用备用发票。使用完的发票存根要及时交财务部办理注销手续。

三、购货发票

1、购货发票是指本公司采购材料、物资、设备或接受劳务时,由销货单位出具给本公司的发票。

2、所有部门和个人在为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支付款项时,都应向收款方索取发票。

3、物资采购部门和费用支出部门向收款方索取发票时,都必须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若对方不能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则不得与其发生业务。

4、下列经济活动不向对方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交通运输企业提供的运输劳务;

(2)建筑企业提供的建筑安装劳务;

(3)旅店、餐饮服务业提供的住宿、就餐服务;

(4)邮电费、保险费、娱乐活动费;

(5)行政事业单位的非纳税性服务收费;

(6)其他按国家税务局规定的不实行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项目。

5、各业务部门向供货单位采购物资,发生的劳务、费用,一经发生,不管付款与否,都要及时向对方索取发票,采购的物资应立即办理入库手续,费用支出办好签字手续,发票报销的各种手续齐全后,立即交财务部门入账。对不能立即付款的发票,财务挂应付账款。

6、财务人员要充分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赋予的会计监督职能,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发票有权拒绝付款:

(1)未按本公司规定办理法定手续的发票;

(2)应收取增值税发票,却收取了普通发票;

(3)项目不全、填写不清楚的发票;

(4)内容不真实,有涂改痕迹的发票;

(5)采购的物资价格明显高于市场行情的发票;

(6)其他不合理、不合格、不真实的发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81481.html

更多阅读

公司用车管理制度 小企业车辆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加强和规范公司管理,减少用车费用和降低公司成本,本着安全、节约、有序、高效的原则,更好地为公司服务,提高工作效率,特拟定此制度。二.适用范围本制度所指车辆均指公司的业务办公用车。三.权责单位1.公司车辆由办公室调度,主管人

会计核算制度 小企业会计核算软件

第一章 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适用于公司本部及所属子公司的核算。一、总则(一)为了规范公司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核算水平,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财政部颁

声明:《会计核算制度 小企业会计核算软件》为网友两面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