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生僻冷字读音解释 怎么查生僻字的读音

霾的中文解释

部首笔画

部首:雨部外笔画:14总笔画:22

五笔86:FEEF五笔98:FEJF仓颉:MBBHG

笔顺编号:1452444434435332511211 四角号码:10215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73E

基本字义

1.

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形象:阴~。

2.

乱风时空中降下沙土,尘土飞扬。

3.

古同“埋”,埋葬。

详细字义

〈动〉

1.

(形声。从雨,貍( lí)声。本义:风夹着尘土)

2.

同本义,即落黄沙 [hazehang]

终风且霾。——《诗·邶风·终风》

3.

又如:霾晦(大风扬起尘土,天色晦暗);霾曀(隐晦不明的样子)

4.

通“埋”。陷在地里 [bury]

霾的英文翻译

1.[Meteorology] haze

酃líng

部首笔画

部首:阝部外笔画:17总笔画:19

五笔86:FKKB五笔98:FKKB仓颉:MRNL

笔顺编号:1452444425125125152 四角号码:17627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143

基本字义

1.

〔~县〕地名,在中国湖南省。

详细字义

〈名〉

1.

古县名。酃县 [Ling county]

2.

在湖南省东部、井冈山西侧、湘江支流,邻接江西省

3.

汉代县名。在今湖南衡阳县东

4.

湖名 [Ling lake]。在今湖南省衡阳市东

5.

酒名 [Ling wine]。如:酃酒(古代名酒名);酃渌(美酒名)

1.

name of a lake in Hunan Province whose water is used to brew wine

2.

name of a county in Hunan Province

遂suì

遂 suì

部首笔画

部首:辶部外笔画:9总笔画:12

五笔86:UEPI五笔98:UEPI仓颉:YTPO

笔顺编号:431353334454 四角号码:38303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042

基本字义

1.

顺,如意:~心。~愿。

2.

成功,实现:未~。功成名~。

3.

于是,就:服药后头痛~止。

4.

通达:“何往而不~”。

5.

进,荐:“不能退,不能~”。

详细字义

〈动〉

1.

(形声。从辵( chuò))

2.

同本义 [escape]

遂,亡也。——《说文》

3.

行,往 [go]

遂,往也。——《广雅·释诂一》

不能遂。——《易·大壮》

遂贤良。——《礼记·月令》

4.

又如:遂行(通行;顺适地进行)

5.

称心如意;使得到满足 [fulfill]

他年如遂隐,五老是知音。—— 唐· 李中碧《庐山》

王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6.

又如:遂怀(遂愿);遂隐(满足隐遁的愿望);遂初(旧时辞去官职,实现隐退的本愿)

7.

顺利地完成;成功 [succeed]

上无乏用,百事乃遂。——《礼记·月令》

四者无一遂。——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令遂前功。——《后汉书·班超传》

介子推之从晋公子,既反国而隐焉,又范君之所有志而不遂者也。——明· 顾炎武《复庵记》

8.

又如:遂初(辞官归隐,达到原来的愿望);遂过(促成过失);遂志(实现志愿;满足愿望);遂事(成就事业;完成某事);遂功(成功。建立功业)

9.

推荐或举荐 [recommend]。如:遂贤(荐举贤能之士);遂能(荐举贤能之士);遂良(荐举贤良之士);遂材(荐举才能之士);遂举(进举,进用)

10.

通达 [understand]

此其垦田,足以食其民;都邑遂路,足以处其民。——《商君书·箅地》

11.

又如:遂达(通达)

12.

表明 [make known]。如:遂威(展示威力)

13.

生长 [grow]

禾稼春生,人必加功焉,故五谷得遂长。——《淮南子·修务》

14.

又如:遂长(生长;成长);遂字(生长,成长)

15.

养育 [bring up]。如:遂成(养成;成就);遂生(养生);遂滋(养育;滋养)

16.

顺从,如意 [be obedient to]。如:天遂人愿;遂罪(顺受其罪);遂过(顺成过失;掩饰过失)

17.

顺应;符合 [comply with]。如:不遂;遂非(顺着过错去做而不改悔);遂性(顺应本性)

18.

决断 [make a decision]

春秋之义亡遂事, 汉家之法有矫制。——《汉书·冯奉世传》

19.

又如:遂事(决断事情);遂疑(决疑)

20.

因循,拖拉 [procrastinate]。如:遂迷不悟(执迷不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21.

延续 [continue]。如:遂哀(哀而不止)

22.

坠落,往下沉。通“坠”( zhuì)[fall]

震遂泥。——《易·震》

其贼人多,故天祸之,使遂失其国家。——《墨子·法仪》

人有此三行,虽有大过,天其不遂乎。——《荀子·修身》

若是,则大事殆乎弛,小事殆乎遂。——《荀子·王制》

23.

又如:遂失(坠失;废弛);遂亡(坠亡;废弛)

〈名〉

1.

道路 [road]

使开阶立遂。——《春秋演孔圆》。宋均注:“道也。”

禽夫差于干遂。——《史记·苏秦传》。索隐:“遂者,道也。”

2.

又如:遂路(道路)

3.

射者穿的臂衣 [dress for hunters]

袒决遂。——《仪礼》

4.

田间排水的小沟 [furrow]

凡诒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周礼·地官·遂人》

5.

《注》:“遂,广深二尺”。又,遂人,周代官名,地官之属。

6.

水道 [water course]

迷者不问路,溺者不问遂(可以涉水而过的路);亡人好独。——《荀子·大略》

〈副〉

1.

就;于是 [then, there upon]。多用于书面语

赵王于是遂遣 相如奉璧西入 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齐侯游于 姑棼,遂田于贝丘。——《左传·庄公八年》

如不能守以终表,则遂取以来。——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贾于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又如:遂尔(于是;就);遂乃(于是,就);伤者经过包扎抢救,流血遂止;因天气恶劣,郊游计划遂告落空

3.

竟然 [to one's surprise]

若遂不改,方思仆言。——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4.

表示最后的结果,终于,到底 [after all;in the final]

曹操比于 袁绍,则 名微而众寡,然 操遂能克 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历险数次,遂达峰顶。——《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5.

尽;完全 [to the full]。如:遂夜(终夜)

〈形〉

1.

顺利的 [smooth;unhindered]

可遂破也。——《资治通鉴》

小儿辈遂已破贼。

2.

已成,终了 [finished]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

3.

久 [long]。如:遂古(往古,远古);遂往(以往的错误)

4.

另见 suí

常用词组

1.

遂心 suìxīn

[to one's liking ;after one's own heart] 称心;合乎心愿,如心所欲

遂心如愿

2.

遂心如意 suìxīn-rúyì

[be perfectly satisfied] 称心满意

3.

遂愿 suìyuàn

[have one's wish fulfilled] 满足或实现人的愿望

遂 suí

详细字义

1.

—如“半身不遂”( bànshēn-bùsuí)(身体一侧发生瘫痪)

2.

另见 suì

1.

to satisfy; to fulfill

2.

to succeed

3.

then

螾yǐn

部首笔画

部首:虫部外笔画:11总笔画:17

五笔86:JPGW五笔98:JPGW仓颉:LIJMC

笔顺编号:25121444512512134 四角号码:53186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7BE

基本字义

1.

萌动:“寅,言万物始生~然也。”

2.

古同“蚓”,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详细字义

〈名〉

1.

蚯蚓。后多作“蚓” [earthworm]

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杨倞注:“螾与蚓同,蚯蚓也。”

2.

又如:螾场(蚯蚓的粪)

3.

蠕动的样子 [wriggle;squirm]。如:螾螾(蠕动的样子)

蟂xiāo

部首笔画

部首:虫部外笔画:11总笔画:17

五笔86:JWVS五笔98:JQSY仓颉:LIHAD

笔顺编号:25121432511151234 四角号码:57194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7C2

觞shāng

基本字义

1.

古书上说的水獭一类的动物。

部首笔画

部首:角部外笔画:5总笔画:12

五笔86:QETR五笔98:QETR仓颉:NBONH

笔顺编号:353511231533 四角号码:28227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9DE

基本字义

1.

古代酒器:举~称贺。~酌。

2.

欢饮,进酒:~饮。~咏(饮酒赋诗)。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角,傷( shāng)省声。金文从“爵”。本义:古代盛酒器) 同本义 [drinking vessel]

觞,爵实曰觞,虚曰觯。——《说文》

请行觞。——《礼记·投壶》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又如:觞勺(指觞与勺。都是盛酒器);觞令(即酒令。今俗谓猜拳、划拳);觞豆(酒器与笾豆。皆为饮食的用具。借喻饮食);觞爵(酒器);觞觥(泛指酒器);觞酌(饮酒器)

〈动〉

1.

向人敬酒 [toast]

管仲觞 桓公。——《吕氏春秋》

觞酒豆肉。——《礼记·表记》

王觞将军。——《战国策·秦策》

楚王觞之。——《庄子·徐无鬼》

2.

又如:觞客(宴飨宾客);觞奠(酹酒祭奠);觞祝(敬酒祝愿);觞行(行觞,传杯)

3.

饮,喝 [drink]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

4.

又如:觞歌(饮酒放歌);觞弊(饮酒时以为笑乐);觞燕(酒宴;饮宴);觞饮(执杯而饮);觞次(宴饮之所)

5.

宴请 [fete;entertain at a banquet]

[楚襄王]谓 宋玉曰:“寡人欲觞群臣,何以娱之?”—— 傅毅《舞赋》

常用词组

1.

觞咏 shāngyǒng

[drink wine and write poems] 饮酒咏诗

文人墨客常来此地觞咏

隐藏更多释义

觞的英文翻译

以下结果由 译典通提供词典解释

1.

a general name of all sorts of wine vessels

2.

to offer drinks to others

酹lèi

部首笔画

部首:酉部外笔画:7总笔画:14

五笔86:SGEF五笔98:SGEF仓颉:MWBDI

笔顺编号:12535113443124 四角号码:12649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179

基本字义

1.

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起誓:“一樽还~江月”。

详细字义

〈动〉

1.

将酒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立誓 [pour out a libation]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酹而哭者。——《明史》

2.

又如:酹地(祭奠时以酒洒地);酹酒(把酒洒在地上);酹觞(把酒洒在地上时所用的酒杯)

燮xiè

部首笔画

部首:火部外笔画:13总笔画:17

五笔86:OYOC五笔98:YOOC仓颉:FFE

笔顺编号:41112514334433454 四角号码:99407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1EE

基本字义

1.

谐和,调和:~理。调(tiáo )~。

详细字义

〈动〉

1.

(会意。从言,从又炎。表示用言语调和。本义:协和;调和) 同本义 [harmonize;regulate]

燮友柔克。——《书·洪范》

2.

又如:燮理阴阳(协调各部门工作);燮和(协和;亦指宰相的政务);燮务(燮理政务)

to blend; to harmonize

2.

Harmonious

搡sǎng

部首笔画

部首:扌部外笔画:10总笔画:13

五笔86:RCCS五笔98:RCCS仓颉:QEED

笔顺编号:1215454541234 四角号码:57094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421

基本字义

1.

用力推:推推~~。~个跟头。

详细字义

〈动〉

1.

〈方〉∶用力推 [push violently]

被丁言志搡了一交。——《儒林外史》

2.

〈方〉∶甩,把东西急促而重重地放下 [throw off]

伊…装好一碗饭,搡在七斤的面前。—— 鲁迅《呐喊》

[Dialect] to push forcefully; to push violently

尕gǎ

部首笔画

部首:小部外笔画:2总笔画:5

五笔86:EIU五笔98:BIU仓颉:NSF

笔顺编号:53234 四角号码:17902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C15

基本字义

1.

方言,小:~娃(含亲爱之意)。~李。

详细字义

〈形〉

1.

〈方〉∶小——爱称,用于姓、名、排行等之前 [small;little]。如:尕娃;尕蒋

绥suí

部首笔画

部首:纟部外笔画:7总笔画:10

五笔86:XEVG五笔98:XEVG仓颉:VMBV

笔顺编号:5513443531 四角号码:22144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EE5

基本字义

1.

安抚:~抚。~远。~集(安抚和笼络)。~靖(安抚使平静)。

2.

安好:顺颂台~(旧时书信用语)。

3.

古代指登车时手挽的索。
各种生僻冷字读音解释 怎么查生僻字的读音

4.

古代的旌旗和旒。

详细字义

〈名〉

1.

(会意。从糸( mì),从妥,“糸”与丝织品、绳索有关。“妥”表妥当、平安。合起来表示有了这绳索,人就稳妥了。本义:借以登车的绳索)

2.

同本义 [rope]

绥,车中把也。——《说文》

负良绥君升所用、又、以散绥升。——《礼记·少仪》

子良授太子绥。——《左传·哀公二年》

《论语·乡党》说:孔子“升车必正立执绥。”——《我国古代的车马》

3.

又如:执绥(挽住车中绳索);绥绳(执以登车的绳索)

4.

上古五服之一 [one of the five areas in ancient times]。古代王畿外围,每五百里为一区划,按距离的远近分为五等地带,叫“五服”。其名称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服,服事天子

5.

绥江 [Sui river]。在福建省西部

6.

旧绥远省略称 [Sui province]。1928年设省,1954年撤销

7.

绥州,古州名 [Sui prefecture]。西魏置,在今陕西省绥德县

〈动〉

1.

安抚人心以保持平静 [appease;pacify]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大雅·民劳》

绥之斯来,动之斯和。——《论语·子张》

时军司马班超留 于寘,绥集诸国。——《后汉书·西域传·序》

2.

又如:绥民(安定人民);绥安(安定);绥定(安定);绥纳(安抚接纳);绥驭(安抚控制);绥养(安定抚养);绥御(安抚统治);绥服(安定顺服);绥集(安辑,安抚和合);绥宁(安定)

3.

临阵退军,向后撤 [retreat]

秦以胜归,我何以报,乃皆出战,交绥。——《左传·文公十二年》

4.

制止;止 [stop]

使民以劝,绥谤言,足以补官之不善政。——《国语·齐语》

〈形〉

1.

舒缓的 [easy]

绥,舒也。——《广雅》。王念孙疏证:“绥者,安之舒也。”

2.

平安;安好;安泰 [peaceful]

绥绥兮其有文章也。熙熙兮其乐人之臧也。——《荀子·儒效》

3.

又如:顺颂时绥(书信用语)

常用词组

1.

绥靖 suíjìng

[pacify; appease] 保持地方平静;安抚平定;过去反动政府不顾事理道义,使人民屈从于暴力和强权之下以求安定

吾在卅八年,不能绥靖区域,又值中州兵乱,秦陇倒悬,加以寝患弥笃,实思敛迹避贤。——《晋书·张轨传》

2.

绥靖主义 suíjìngzhǔyì

词典解释

1.

to repose; to pacify

2.

to retreat

旒liú

部首笔画

部首:方部外笔画:9总笔画:13

五笔86:YTYQ五笔98:YTYK仓颉:YSOYU

笔顺编号:4153314154325 四角号码:08212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5D2

基本字义

1.

古代旌旗下边或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旌旗垂~”。

2.

古代帝王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冕而前~”。

详细字义

〈名〉

1.

旗子下边悬垂的饰物 [ribbon]

旗十有二旒。——《礼记》。又如:旒旌(有垂旒的旌旗);旒缀(旌旗的垂饰。系结于旌旗之上。喻附属);旒苏(旒旗的垂饰)

2.

古代皇帝礼帽前后的玉串 [tassels on ancient crowns,etc]

天子玉藻,十有二旒。——《礼记·玉藻》

3.

又如:旒纩;旒紞(冕冠上悬垂的玉串);旒扆(借称帝王。扆为帝王座位后的屏风)

词典解释

1.

a silk string used to hold a piece of jade hung on ancient ceremonial caps

2.

a colored streamer hung on a flag

怼duì

部首笔画

部首:心部外笔画:5总笔画:9

五笔86:CFNU五笔98:CFNU仓颉:EIP

笔顺编号:541244544 四角号码:74330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03C

基本字义

1.

怨恨:怨~。

详细字义

〈动〉

1.

(形声。从心,对声。本义:怨恨) 同本义 [hate]

怼,怨也。——《说文》

怼,恨也。——《广雅·释诂四》

以死谁怼。——《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力尽则怼。——《谷梁传·庄公三十一年》

以怼父母。——《孟子》

怼以手自捣。——《汉书·外戚传》

2.

又如:怼恨(怨恨);怼憾(怨恨);怼怨(怨恨);怼怒(怨怒);怼笔(出于怨恨的记载)

〈形〉

1.



1.

to resent; to hate

2.

rancor

yīn yūn 氤氲

◎ 氤氲 yīnyūn

[dense mist] 烟气、烟云弥漫的样子;气或光混合动荡的样子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唐·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云烟氤氲

“ 氤氲”也作“烟煴”“絪缊”

1.古代指阴阳二气交会和合之状。《白虎通·嫁娶》引《易》:“天地氤氲,万物化淳。”按,今本《易·系辞下》作“絪緼”。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自氤氲混沌之世, 骊连 、 栗陆 之君,卦起龙图,文因鸟迹。”《旧唐书·李义府传》:“邃初冥昧,元气氤氲。”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贾相寿词》:“听万物氤氲,从来形色,每向静中觑。” 清 龚自珍 《辨仙行》:“仙者乃非 松乔 伦,亦无英魄与烈魂;彼但堕落鬼与神,太乙主宰先氤氲。”

2.迷茫貌;弥漫貌。 三国 魏 曹植 《九华扇赋》:“效虬龙之蜿蝉,法虹霓之氤氲。”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沮水》:“ 汉武帝 获寳鼎於 汾 阴,将荐之 甘泉 。鼎至 中山 ,氤氲有黄云盖焉。”唐 苏味道 《咏雾》:“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又不是轻云薄雾,都只是香烟人气,两般儿氤氲得不分明。”《孽海花》第一回:“但觉春光澹宕,香气氤氲,一阵阵从帘缝里透出来。” 朱自清 《冬天》:“﹝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

3.指弥漫的烟气。 曹禺 《日出》第一幕:“﹝ 陈白露 ﹞自己很熟练地燃上香烟,悠悠然吐出淡蓝色的氤氲。”

4.浓烈的气味。多指香气。 南朝 梁 沉约 《芳树》诗:“氤氲非一香,参差多异色。”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椅杌》:“焚此香也,自下而升者,能使氤氲透骨。” 郭沫若 《孟夫子出妻》:“因为她所留下的氤氲在她走了之后却专门在他的嗅觉上作用起来。”

趑趄

zī jū

①行走困难。

②犹豫不前。 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

擘bò

擘 bò

部首笔画

部首:手部外笔画:13总笔画:17

五笔86:NKUR五笔98:NKUR仓颉:SJQ

笔顺编号:51325141431123112 四角号码:70502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4D8

基本字义

1.

大拇指:~画(计划,布置。亦作“擘划”)。~窠(指在印章或石碑上用直线划出来的方格子,以使刻写的字整齐)。巨~(喻杰出的人物)。~肌分理(喻分析事理很缜密)。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手,辟声。本义:大拇指) 同本义 [thumb]

于齐国之士,吾必以 仲子为巨擘焉。——《孟子·滕文公下》

2.

又如:擘指(大拇指)

〈动〉

1.

分开;剖裂 [open;divide]

乃擘青天而飞去。——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擘开(裂开,切开);擘窠书(大字的通称口擘窠,原指篆刻印章时加以分格,以便匀排);擘析(分析,剖析)

3.

拨弹琴弦的指法。用拇指抬弦称擘。引申为弹奏 [play]

若论弹琴擘阮,前后绝伦。——董解元《西厢记》

4.

又如:擘阮(谓弹琴)

5.

砍,劈击 [cut]。如:擘面(扑面,迎面);擘头子(劈头) 擗

6.

另见 pǐ

常用词组

1.

擘画 bòhuà

(1)

[plan;arrange] 筹划;安排

如今那里擘画将来

(2)

亦称“擘划”

对坐榻上,有所擘画。——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擘肌分理 bòjī-fēnlǐ

[closely analyse] 比喻分析事理极其精密

擘 bāi

基本字义

1.

同“掰”。

词典解释

1.

the thumb

2.

an outstanding person; an authority in a certain field

3.

to split; to tear apart; to break

晷guǐ

部首笔画

部首:日部外笔画:8总笔画:12

五笔86:JTHK五笔98:JTHK仓颉:AHOR

笔顺编号:251135424251 四角号码:60604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677

基本字义

1.

日影。

2.

〔日~〕按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亦称“日规”。

3.

时间:日无暇~。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日,咎声。本义:日影)

2.

同本义 [a shadow cast by the sun]

晷,日景也。——《说文》

白日未及移其晷,己狝其什七八。——汉· 张衡《西京赋》

相持既久,日晷渐移。——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晷昃(日影偏西);晷曜(圭表上投射的日影);晷仪(测日影以定时刻的仪器);晷景(晷表之投影;日影);晷柱(晷表)

4.

日光;亮光 [sunshine;light]

辉光所烛,万里同晷。——《汉书·李寻传》

月晷呈祥。——《宋书·谢庄传》

春来多困,正晷移帘影,银屏深闭。——宋· 柴望《念奴娇》

5.

白昼 [day]

究晷系夜,钓于台下。——晋· 王嘉《拾遗记》

6.

比喻光阴,时间 [time]

寸晷惟宝,岂无玙璠。——晋· 潘正叔《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

7.

(玙璠:美玉)

日无暇晷

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刻。——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晷刻(片刻);晷候(片刻);晷暇(片刻空闲);余晷

9.

日晷,按照日影测定时间的仪器,也叫“日规” [sundial]

以冬至之后,立晷侧影,准度日月星。——《晋书·鲁胜传·正天论》

10.

又如:晷表(日晷上的标竿);晷刻(日晷和刻漏);晷漏(晷与漏);晷度

11.

通“轨”。轨道 [orbit]

应天顺民,五星同晷。——《汉书》

晷guǐ

中文解释-英文翻译

晷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部首笔画

部首:日部外笔画:8总笔画:12

五笔86:JTHK五笔98:JTHK仓颉:AHOR

笔顺编号:251135424251 四角号码:60604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677

基本字义

1.

日影。

2.

〔日~〕按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亦称“日规”。

3.

时间:日无暇~。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日,咎声。本义:日影)

2.

同本义 [a shadow cast by the sun]

晷,日景也。——《说文》

白日未及移其晷,己狝其什七八。——汉· 张衡《西京赋》

相持既久,日晷渐移。——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晷昃(日影偏西);晷曜(圭表上投射的日影);晷仪(测日影以定时刻的仪器);晷景(晷表之投影;日影);晷柱(晷表)

4.

日光;亮光 [sunshine;light]

辉光所烛,万里同晷。——《汉书·李寻传》

月晷呈祥。——《宋书·谢庄传》

春来多困,正晷移帘影,银屏深闭。——宋· 柴望《念奴娇》

5.

白昼 [day]

究晷系夜,钓于台下。——晋· 王嘉《拾遗记》

6.

比喻光阴,时间 [time]

寸晷惟宝,岂无玙璠。——晋· 潘正叔《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

7.

(玙璠:美玉)

日无暇晷

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刻。——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晷刻(片刻);晷候(片刻);晷暇(片刻空闲);余晷

9.

日晷,按照日影测定时间的仪器,也叫“日规” [sundial]

以冬至之后,立晷侧影,准度日月星。——《晋书·鲁胜传·正天论》

10.

又如:晷表(日晷上的标竿);晷刻(日晷和刻漏);晷漏(晷与漏);晷度

11.

通“轨”。轨道 [orbit]

应天顺民,五星同晷。——《汉书》

隐藏更多释义

晷的英文翻译

以下结果由 译典通提供词典解释

1.

shadows caused by the sun

2.

a sundial

3.

time

掮客

百科内容来自于:

1. 掮客读音

qian(上音)ke(下音)

2. 掮客简介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指那些替人介绍买卖从中赚取佣金的人.不少人对这个词感到陌生,事实上掮客现象在

掮客

现实中无处不在.不仅有诉讼掮客,还有政治掮客、学术掮客等等.他们的角色就是经纪人或中介人,起一个牵线搭桥的作用

掮客,又称“托儿”,辞典解释是:为买主与卖主之间签订买卖(如房地产、货物或证券)契约(合同)收取手续费或佣金的人。

掮客指替人介绍买卖,从中赚取佣金的人。搞政治的说客则叫政治掮客。

3. 掮客具备的条件

根据居间行为的特点,掮客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完全行为能力;

(2)具有居间能力和所从事居间业务的专门知识;

(3)应当是具有商业道德、恪守商业信誉者;

(4)掮客应当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5)有一定的资金。

4. 掮客的权利与义务

义务掮客应承担以下义务:

(1)据实报告及妥为媒介之义务。掮客应将其所知的有关订约的各种情况,据实报告给各当事人。对显然无支付能力者或知其无订立该合同之能力者,不得为其媒介。

(2)对于委托人忠实之义务。掮客应尽力维护委托人的利益,不得与委托人之相对人合谋以损害委托人的利益。

(3)保守商业秘密之义务。如果委托人或相对人要求掮客不得暴露其姓名或商号,掮客应承担此义务。同时,对存货数量、制作或保管技术、进货渠道等,凡有约在先者,掮客均应保守秘密。

掮客在居间活动中违反国家法律规定,依情形可被撤销掮客身份。

权利:

掮客在居间活动中事有的基本权利是请求给付报酬。这项权利在居间活动促使合同成立后得以行使。如果掮客从事居间活动没有达到促成合同签订的效果,则无权请求给予报酬。报酬数额,事前有协议的,按议定数额给付;事前未议定的,按议定数额给付;事前未议定的,按照一般的习惯给付。报酬的承担,在掮客受单方委托时,按协议由单方委托人承担;在掮客受双方委托时,由双方委托人承担。

5. 现代掮客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趋;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名言用在今天,恰是形形式式掮

土地掮客

客们的真实写照。

连接权钱交易买卖双方的“权力掮客”正是本案得以展开的一个重要支柱。大量事实表明,诸如此类的“权力掮客”既是推动腐败蔓延的重要力量,也是当前反商业贿赂的一大难点。

其实,“掮客”本是一个中性词。它的普通说法叫经纪人。古人云:经,织物的纵线;纪,找出散线的头绪。经纪二字,似有穿针引线之意。以经纪为要务往往要求公开活动,但现实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情愿这样做。于是名为“掮客”的群体便以自已的规律应运而生,或隐蔽或公开,在社会大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话剧。上至教授名模,下至个体村妇,各界人士纷纷自觉不自觉卷入了经纪活动。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网站也开始充当不见面的“掮客”,有的甚至干脆取名“掮客网”。掮客经济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掮客的生存领域非常广泛。君不见,除了这里的“配额掮客”外,打官司有“诉讼掮客”,跑项目有“审批掮

科技掮客

客”,想升官的会遇到“政治掮客”,想升学的有人找“招生掮客”,要引进高级人才离不开“职业掮客”,有的地方政府搞招商引资还会主动攀上“引资掮客”……其它还有科技掮客、文化掮客等等,不一而足。掮客无处不在,但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千变万变,以权力(无论公权力还是私权力)为中心不变。可以说,凡是有权力可以寻租的地方,就有掮客可以插足的地方,也可能因之而产生掮客。

在很多情况下,掮客经济就是“人情经济+介绍贿赂”。“掮客”们有三大共同点:一是神通广大,有着广泛稳定的人际关系网络,能够左右逢源,善于应酬;二是受到行贿、受贿双方的信任,双方都依赖这个中间人的身份;三是成功地降低了行贿受贿的风险成本,为行贿受贿开辟了一条相对封闭、可靠的途径。它使执掌公共权力的官员足不出户,便能通过玩转大印,赢得滚滚财源,同时也使一些企业不把心思放在正常的生产、正当经营和公开竞争上,企图走计划经济老路子,千方百计托熟人、找关系、搞后门,通过人情关系发展经济,使企业维持生存或牟取不法利益。“他们是最有效的润滑剂。”风险投资公司清科集团总裁倪震东这样形容掮客的作用。

掮客经济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由于供需者在空间上,时间上的分离,人脉的短缺,造成信息的不对称使供需双方的矛盾日益普遍、突出,并显得尤为迫切。人们需要有中间人进行联络和调剂,以实现信息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是件有益的事情,而且在今天看来也是无法控制的。但问题是,涉及公权力的掮客之所以存在,乃是由于权力高度集中,人为调控权力过大,运行缺少阳光操作。河北省原外经贸厅副厅长、省机电办主任李友灿也是这样一个典型,他能在20月内受贿4723万,完全是因为手中掌握着全省进口汽车配额的审批大权。垄断的权力,实际上导致一种权力市场经济或者就是权贵的市场经济,掮客经济正是它的重要表现形式,这使得市场经济无法正常地运作,在掮客经济兴旺发达的同时,会导致官员腐化、政府失灵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此外,掮客话语权的问题也应当引起关注。时下我们处处能听到官员的高论,还有就是为官员和企业家辩护的学者的声音,垄断的权力、垄断的资本,都通过掮客结成一个大的联盟,形成话语权的垄断,实际在背后隐藏着很多的利益关联。著名学者胡星斗认为,“政治掮客、文化掮客那样一个结盟,这是中国改革出现最大的问题。”

对于如何制约和规范掮客,我国的法律制度显然还没有及时跟进。直至目前,司法实践尚没有重视过这一类人。而只要这些中间人没有在办成事后收受别人的财物,就不好追究他的责任,而且如果这个中间人不是国家工作人员,司法部门就往往不会去关注。但事实上,与权力有关的“掮客”已逐步成为商业贿赂形成的关键角色,司法机关应就如何对其进行打击出台明确的司法解释,增强法律的威慑力

中国最难写最难读的一个汉字

此字为陕西名吃biang,biang面的专用字!古称渭水biang,biang。是古时人用渭河之水和面,做成宽如裤带的面条!也是陕西八大怪之一。犹以咸阳的最为正宗!

念biang 第二声

或者连读:“比昂”

陕西的一种面食 biangbiang面

康熙词典中有这个字。关中民谣:“一点撩上天,黄河两道湾,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当中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鈎挂麻谈糖,推个车车逛咸阳”。就是写这个字的顺口溜。

暋mǐn

暋 mǐn

部首笔画

部首:日部外笔画:9总笔画:13

五笔86:NATJ五笔98:NATJ仓颉:RKA

笔顺编号:5151531342511 四角号码:78604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68B

基本字义

1.

强横;顽悍:“~不畏死。”

2.

冒昧。

3.

勉力;勉强。

详细字义

〈形〉

1.

强悍 [intrepid;valiant]

杀越人于货,暋不畏死。——《书·康诰》。传:“暋,强也。自强为恶,而不畏死。”

2.

又如:暋乱(强横扰乱)

3.

勉力 [exert oneself]。如:暋作(勉力劳作)

暋 mín

基本字义

1.

烦闷:“心若县(悬)于天地之间,慰~沉屯。”

教育部回应汉字"整形" 称微调参考书法美学

专访国家语委副主任李宇明

天府早报资料图

历时8年打磨、收录8300个汉字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日前终于面世,当下正在征求意见。

其中,琴、亲、魅等44个汉字在专家倡导下进行了写法调整,这引发了争议。

争议:微调是不是瞎折腾

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琴”字的上左“王”字最后一笔由“横”变为“提”。这些字变化后,从辨认到书写都还不至于出现障碍,但将“亲”、“杂”、“杀”等字底下的“竖钩”改为“竖”,最后一笔由“点”改成“捺”,变形就有点厉害了。

有网友大呼:“小学白念了!”

网友“andy”说:“这不是添乱嘛!”

甚至有网友套用当下网络流行语表达不解:“专家改的不是字,是寂寞。”

某网对此展开网络调查,截至昨日下午5时,共有1187名网友参与,选择“胡闹,这不是穷折腾人吗”占87.03%。

回应:微调参考了书法美学

昨日,记者电话采访了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司司长李宇明。

李宇明说,比如“籴、汆、褰、衾”的下部末笔“捺”变“点”,可能是参考书法中“避重捺”;转变笔形,是为了使整个字重心稳定、间架匀称、字形活化。

谈到争议较大的“琴”字,他介绍,其实在目前的书写体系中,“柴”、“碧”、“地”的“止”、“王”、“土”部分都是“提”。这次微调只不过是将以往习以为常的书写习惯给别过来。

李宇明说,在对该字表进行讨论时,大家参考了包括清华大学美术系、北大方正字体设计专家的意见。

他强调,微调不会对老百姓生活造成多大影响,主要是针对印刷规范而言。

他表示,《通用规范汉字表》尚在征求意见阶段,会充分尊重各方意见。

缘起:电脑时代“暴露”不规范

目前,我国规范汉字的标准字形采用的是1965年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文化部联合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但由于历史原因,这套印刷宋体字形总体上统一,局部仍有不一致的地方。

在“前电脑时代”,由于各印刷厂的铅字都是用铜模浇铸出来的,这些微量的不同仅凭视觉不易察觉;而进入“电脑时代”后,字形的不规范情况就“暴露”出来了。

思考:书写时代的“没落”

尽管网友们对微调不甚理解,可更多的人承认,调不调,对自己生活的影响不大。对于汉字书写,普通人已舍弃一份讲究。

网友们议论:“反正都是打字,爱变变呗”,“好几年没拿笔写过字了”,“他折腾他的,我就不改!反正也不学语文了,基本没有用武之地了”。 (记者 李佳)

《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背景知识词条

撰者按:这里所做的词语解释,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定义,而是为了便于非文字学专业的人更好的理解字表。所列举的词语有的未必只限于表述汉字,其他文字也应涵括,但这里皆把它当作汉字的专有术语来解释。

1.字集:按照一定原则选出的一定数量汉字的集合。比如1988年1月,国家语委和国家教委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就是一个一般社会领域最常用汉字的字集。

2.字量:文字的数量,一般指某一特定范围使用到的汉字的数量。比如1988年3月,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字量是7000个。《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的总字量为8300个。

3.字形:汉字的外形,即单个汉字在空间展现出来的形貌。比如“王”由三横一竖组成。

4.字级:在一个一定数量的汉字集合内部,根据使用频率和流通程度等属性确定的字的级别。比如,1988年1月,国家语委和国家教委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收字3500个,其中又分为两个字级:前面2500个是常用字,后面1000个是次常用字。《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分为一级字、二级字、三级字3个字级。

5.字用:汉字在书面作品中使用的情况。确定字用依据的是汉字具体的使用职能。记录同一个词的不同字形可算同一个字(比如说“泪”和“涙”是同一个字);记录不同词的相同字形则可算不同的字(比如“体”,古代读bèn,表示愚笨;现代读tǐ,表示身体,二者虽然形体相同但可算两个字)。

6.字样:《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的相关文件中所使用的“字样”是指汉字的外部样态。凡是汉字中的线条、图素、笔画在数量、交接方式、位相或体式等方面具有差异,也就是不能同比例重合的字,都属于不同的字样。比如说“泪”和“涙”是两个字样,因为它们的外在形态不同,但字用没有区别,因为它们的职能相同,都是记录汉语中“眼泪”这个词。再比如,“户-户-戶-户-户”五个形体也是5个不同的字样,只是其间的差别主要由于字体风格形成。总之,“字样”描述的是每个字的外形。

7.字频:汉字的出现频率,即某个汉字在一定语料中使用(出现)的次数与样本总字数的比率。比如在一个一万字的文本中, “的”字一共出现过415次,那么“的”字在该文本中的字频便是4.15%(415÷10000×100%=4.15%)。

8.字序:汉字在辞书和各种索引中的排列顺序。汉字的字序主要有音序和形序。比如“天、地、人”三字,按形序(笔画序)排列应该是“人(2画)、天(4画)、地(6画)”,按音序排列应该是“地(di)、人(ren)、天(tian)”。几个字笔画相同时,则依照笔顺的先后顺序排列(笔顺的先后顺序是横1、竖2、撇3、点4、折5),如“文、王、队、日、午”五个字全是四画,起笔分别为点、横、折、竖、撇,依照笔顺则应排列为“王、日、午、文、队”。

9.类推简化:某个字形简化了,当这个字作为其他字的构件时如果也可以跟着简化,就形成类推简化。《简化字总表》规定其第二表中的132个简化字和12个简化偏旁,可以类推简化。比如“嚴、龍”简作“严、龙”,“儼、壟”可以类推简化作“俨、垄”;“車”简作“车”,则以“車”为偏旁的“軌、軍、庫、載”可以类推简化为“轨、军、库、载”。

10.有限类推:类推简化限定在一定范围内。《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实行的就是有限类推,即凡收进字表的字如其字形是繁体,都依据《简化字总表》规定的原则而类推简化。而字表以外的字,不管其形体是否含有已经简化了的繁体字形,都不再类推简化。比如“驦、驌、鸘、鷫”四字收进了字表,依据类推简化原则,将们分别简化为“骦、骕、鹴、鹔”。与其相对的说法是“无限类推”,也就是某个字不管其现在是否使用,只要其形体含有已经简化了的繁体字形,都类推简化。比如“驡”现在基本不用,但因为“龍”简化作“龙”、“馬”简作“马”,于是把“驡”类推简作“龙+马”。无限类推学术界不赞成,主管部门也已明确否定。

11.异体字:“异体字”是与“正体字”相对的概念。音义和使用功能相同而字形不同于正体字的汉字。例如,“峰-峯”、“凳-櫈”、“朵-朶”、“泪-涙”等字组中,后者皆为前者的异体字。严格意义上的异体字,其职能不由正体字承担,是汉字的冗余,给记忆带来负担,所以有必要限制其使用。

12.宋体字形:宋代刻版印书通行的字体。结构方正匀称,横细直粗,便于刻版,阅读醒目,是16世纪以来汉字的主要印刷体。当前出版物上的常用字体,除宋体外(如:小),还有仿宋体(小)、楷体(小)、黑体(小)等。

13.《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955年12月22日,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新中国第一个汉字规范,1956年2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该表内列810组字,每组最少2个字,最多6个字,共1865字。根据从简从俗的原则,从中选出810个作为正体,淘汰了1055个异体字。比如“橹—艪艣樐”为一组具有正字与异体字关系的字,该表将“橹”定为正字,“艪艣樐”是淘汰的异体字。该表发布后,不仅精简了汉字的字数,而且有效地遏制了汉字使用中的字体混乱现象。

14.《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1955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提出进行汉字字模标准化工作,以统一印刷字体和手写正楷体的笔画结构,精简偏旁部件的种类,确定汉字的标准字形,并把它作为书写的规范和设计印刷、打字字模的标准,以利学习和使用。1956年9月,标准字形研究组编成了《标准字形方案(草案)》,1957年对该草案进行修改并更名为《汉字字形整理方案(草案)》,1959年初步定稿;1960年5月,在前表的基础上又编成《通用汉字字形表草案》;1962年3月,文化部决定把整理字形的工作确定在印刷通用汉字的范围内,并改名为《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

整理字形的原则是:①宋体楷化;②字形结构和笔势尽量服从横写的需要;③折笔尽量改为直笔;④连结个别笔画结构;⑤精简偏旁的数量;⑥按读音分化原有部件。1964年5月,字形整理组拟出《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1965年发布实施。收印刷通用汉字6196个,并给每个汉字规定了笔画数、结构和笔顺。经过对字形的调整和美化,进一步取得了宋体字笔形的一致,使字形更趋于规律性、系统性。

15.《简化字总表》:1956年1月,国务院公布《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3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文化部、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简化字的联合通知》,《总表》分成三个表。第一表所收的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这些字的繁体一般都不用作别的字的偏旁。个别能作别的字的偏旁,也不依简化字简化。如“習”简化作“习”,但“褶”不简化作“衤+习”。第二表所收的是132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所收的是应用第二表的简化字和简化偏旁作为偏旁得出来的简化字。1986年10月,国家语委经国务院批准重新发布了《简化字总表》,并作了个别调整。调整后的《总表》,实收简化字2235个。

16.《现代汉语常用字表》:1988年1月26日,国家语委、国家教委联合发布,目的是为了适应语文教学及其他方面的需要。字表分常用字(2500字)和次常用字(1000字)两个部分。选字原则是:①根据汉字的使用频率,选取使用频率高的字;②在使用频率相同的情况下,选取学科分布广、使用度高的字;③根据汉字的构字能力和构词能力,选取构字能力和构词能力强的字;④根据汉字的实际使用(语义功能)情况斟酌取舍。其后,国家教委颁布的基础教育教学大纲规定基础教育阶段的识字量为3500字,完全等同于本字表。

17.《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1988年3月25日发布。共收7000字,包括《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的3500字。本表的制订,主要依据1965年颁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根据实际需要,删去《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中的50字,增收854字。同时,本表依据《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确定的字形标准,规定了汉字的字形结构、笔画数和笔顺。其后,印刷通用汉字字形即以此表为准。

18.语料库:应用计算机技术存储语言材料的总汇。语料范围可以是综合的,也可以是专项的,如国家语委“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收1919-2002年的语料9100万汉字)。语料库的容量大小和编制体例可根据需要设计,内容也可以及时更新补充。

19.《GB13000.1字符集汉字字序(笔画序)规范》:GB13000.1字符集是指国家标准汉字编码字符集,共20902个汉字。《GB13000.1字符集汉字字序(笔画序)规范》由国家语委1999年10月1日发布、2000年1月1日实施,编号为GF3003-1999。它是按笔画排序的汉字字序规范,主要用于汉字的信息处理、排序检索、辞书编纂等方面。

20.历史通用字形:即在历史上已经通行的汉字。一般指《康熙字典》之后、特别是《中华大字典》(1915年)之后的字形。使用历史通用字形的原则:字形要有历史上使用过的依据;有多个字形可以采用时,要尽量选取通行度高、易于识别的字形。这个概念主要针对这种情况:如果文章中需要使用非常生僻的字,要使用历史上已经通行的字形,不要生造新字或乱改字形(包括类推简化),以免增加汉字的繁复程度。比如“壣”“蘹”未收入字表,如果写作时确需使用,则不能将其简化为“土+联”“艹+怀”,也不能写成其他新造形体,而要使用古书中所使用的原字形。

一、《通用规范汉字表》简介

《通用规范汉字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配套规范,是现代记录汉语的通用规范字集,体现着现代通用汉字在字量、字级和字形等方面的规范。

字表收字8 300个。根据字的通用程度划分为三级:

一级字表收字3 500个,是使用频度最高的常用字,主要满足基础教育和文化普及层面的用字需要。

二级字表收字3 000个,使用频度低于一级字。二级字与一级字合起来共6 500字,主要满足现代汉语文本印刷出版用字需要。

三级字表收字1 800个,是一些专门领域(姓氏人名、地名、科学技术术语、中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使用的未进入一、二级字表的较通用的字,主要满足与大众生活和文化普及密切相关的专门领域的用字需要。

二、《通用规范汉字表》的研制情况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历史悠久,使用人口众多,使用状况也相当复杂;汉字之学源远流长,渊深如海。研制一个适用当前语言生活的字表,工程庞大,问题庞杂。字表正式立项研制始于2001年4月,历时8年有余,先后召开学术会、审议会、征求意见会等大型会议80余次,参与讨论的海内外专家学者3 000多人次,前后修改90余稿。可以说,字表是所有参与者的集体产品。

字表的研制有很多特点,主要有四点:

第一,充分利用语料库资源和计算机统计技术。使用的主要语料库有:

国家语委“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9 100万字符)。

北京语言大学“现代新闻媒体动态流通语料库”(3.5亿字符)。

字表研制过程中建立的“教育科普综合语料库”(404万字符)、“儿童文学语料库”(570万字符)、“中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语料库”(560万字符)。

同时还参考了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2005-2008年建立的平面媒体、网络媒体、有声媒体、教育教材等海量语料库的数据

参考了海内外几十个语料库的数据。

这些语料库提供了现代用字的统计数据,为字表研制奠定了科学基础。

二,全面继承已有成果,充分发扬学术民主。课题组的工作是从学术调研和社会调研开始的。在调研中,系统地收集与字表研制相关的文献资料,梳理出字表必须面对的若干学术问题和社会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召开学术座谈会,广泛深入地听取各领域的意见,并就一些重要问题的处理召开学术审议会,做出学术决策。这为字表研制提供了学术基础。

第三,广泛征集用字,认真听取相关部门的建议。向教育、文化、科技、民政、公安、军事、测绘、新闻出版、文物图书、广播影视、信息处理、辞书编纂、医疗卫生、民族宗教等领域,了解用字需求,征集需补入字表的汉字,得到了各部门的大力支持。

就字表及其实施等问题,多次听取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公安部、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解放军有关单位、中科院、社科院、国家测绘局、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部门的意见。为字表的研制及以后的实施提供了社会基础。

第四,以方便人民语言生活为目的,兼顾稳定与创新。建国以来的语言文字工作,为文字规范化奠定了良好基础,有效满足了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对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需提高标准化程度,方便信息储存、信息管理和信息交换;另一方面,某些专门领域的用字较快进入大众生活,社会用字量有所扩大。字表重视与已有规范标准衔接,同时根据语言生活的新情况对已有规范进行整合优化,拓宽了通用领域用字的范围,慎重处理了类推简化、异体字等有关问题。

三、《通用规范汉字表》制定和发布的意义

字表是适应新世纪语言生活需要、体现国家文字政策的重大规范。字表的研制与实施,是为了利国便民,满足社会各领域汉字应用的需要,方便人们的语言生活,促进国家的经济、文化、教育、国际交流、信息化等事业的发展。字表制定和发布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三点:

第一,更好地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该法于2000年10月颁布,是21世纪生效实施的我国第一部法律。这部法律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字表确定了“规范汉字”在通用层面上的字量、字级和字形规范,使“规范汉字”这一法律概念落到了实处。

第二,更好地满足新世纪语言生活的需要。21世纪的中国,由于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语言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对社会用字的主要影响是:1、通常使用的汉字更加集中。几年来的统计分析表明:600来字就可以覆盖汉语书面语的80%以上,900多字覆盖90%,2400字覆盖99%以上,5200多字覆盖99.99%。2、使用的字量有所增加。3、信息化要求文字实现标准化,要求社会用字更加规范化。4、文字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特点。字表合理收取一二级字,增加三级字,恢复部分异体字,就是为了满足新世纪的用字需求,促进国家的信息化建设。

第三,整合和优化已有规范,体现新世纪的文字理念。字表继承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955)、《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1965)、《简化字总表》(1986)、《现代汉语常用字表》(1988)、《现代汉语通用字表》(1988)等字表的具体成果和规范原则,并根据新世纪的语言生活和文字理念,兼顾汉字应用的科学性与社会性,对已有规范进行整合和优化,集分散规范于一体,增强规范的科学性和使用上的便利。

字表保持通用领域内汉字的系统性,进行有限类推简化,恢复部分异体字。特别是考虑到汉字在两岸四地及国际上的使用情况,编制《简繁汉字对照表》以利沟通;采取灵活的用字要求,允许表外字有条件使用等。这些都是新世纪文字理念的具体体现。

四、《通用规范汉字表》主要解决了哪些重大问题

字表涉及问题众多,具有很强的学术性、社会性和政策性,研制难度很大。解决的重大问题主要有四项:

第一,简繁问题。字表研制过程中,对繁体字恢复和类推简化问题,曾进行过反复的研讨。研制组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为了维护社会用字的稳定,字表原则上不恢复繁体字;将类推简化的范围严格限定在字表以内,以保持通用层面用字的系统性和稳定性;允许字表以外的字有条件使用,但不类推简化。

第二,异体字问题。为尊重社会习惯,方便国人用字需要,字表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的51个异体字收入表中,主要用作人名地名,如“喆”“淼”“堃”“昇”等。对异体字不再简单地提“淘汰、废除”,但在使用上有明确要求。

第三,字形问题。字表对《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出隐含其中的字形规则;依此对一些不符合字形规则的字的字形作了微调。这些规则,也使今后大批量汉字的字形整理有章可循。

第四,字表的属性。字表的研制,是以大量的统计数据为基础,以满足现代语言生活的通用领域用字需要为目的,因此具有通用性、现代性和规范性。规范性是字表的本质属性。(据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9年8月12日对教育部新闻发布会的文字直播)曜yào

基本字义

1.

照耀;明亮:“日出有~”。

2.

日、月、星均称“曜”,日、月、火、水、木、金、土七个星合称“七曜”,旧时分别用来称一个星期的七天,如“日曜日”是星期日,“月曜日”是星期一,其余依次类推。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日,翟( dí)声。本义:日光)

2.

同本义 [sunlight]

曜,耀也,光明照耀也。——《释名·释天》

日出有曜。——《诗·桧风·羔裘》

3.

又如:光曜

4.

日、月、星都叫曜,日、月和火、水、木、金、土五星合称七曜,旧时分别用来称一个星期的七天 [names of days of weeks assigned to sun, moon and the planets]。如: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

〈动〉

1.

照耀 [shine]

扬晖吐火,曜野蔽泽。——王粲《羽猎赋》

2.

又如:曜煜(辉耀);曜仪(闪耀;光辉的仪容)

3.

炫耀;显示 [show off]

若无越,则吾何以春秋耀吾军士?——《国语》

4.

又如:曜甲(炫耀武力);曜名

词典解释

1.

daylight; sunshine

2.

to shine; to glisten

筚路蓝缕bì lù lán lǚ

【解释】: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示例】:~,孙公既开其先;发扬光大,我公宜善其后。 ◎蔡东藩、许廑父第九回《民国通俗演义》

【近义词】:荜路蓝缕、风餐露宿、寝苫枕块、栉风沐雨

【反义词】:轻而易举、养尊处优、坐享其成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滥觞 (làn shāng)

相似词 发轫、先导、先河 (常用于指起因,引领潮流之意)

1、指江河发源处水很小,仅可浮起酒杯。

(1)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 江水自此已上至微弱,所谓发源滥觞者也。”

(2)清 钱谦益 《南京吏部右侍郎顾起元父国辅赠通议大夫制》:“朕闻 黄河 之水,源可滥觞。”

2、指小水。

南朝 宋 谢灵运 《三月三日侍宴西池》诗:“滥觞逶迤,周流兰殿 。”

3、比喻事物的起源、发端。

(1)《初学记》卷十六引 唐 虞世南 《琵琶赋》:“强秦 创其滥觞,盛汉尽其深致。”

(2)唐 刘知几 《史通·序例》:“滥觞肇迹,容或可观,累屋重架,无乃太甚!”

(3)清 王韬 《<淞滨琐话>自序》:“夫荒唐之词,发端於 漆园 ;怪诞之说,滥觞乎《洞冥》。”

(4)郭沫若 《今昔集·论古代文学》:“ 中国 文化大抵滥觞于 殷 代。”

4、波及;影响。

(1)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沧浪诗评》:“盛 唐 人诗,亦有一二滥觞晚 唐 者。”

(2)宋 陈亮 《复胡德永书》:“ 亮 方一切置门外之是非,而求其自容于天地间,倘可以免,凡今所召,皆数年前余波之所滥觞也,决不敢以是自沮。”

5、犹泛滥;过分。

(1)明 叶子奇 《草木子·杂制》:“借使所入之沟虽通,所出之沟既塞,则水死而不动,惟有涨满浸淫,而有滥觞之患矣!”

(2)《明史·史可法传》:“今恩外加恩未已,武臣腰玉,名器滥觞,自后宜慎重。”

(3)清 昭连 《啸亭杂录·嘉庆初年谏臣》:“ 福文襄王 康安 虽屡立战功,然所历封疆,苞苴广进,没后复膺重典,未免滥觞。”

撺掇

【拼音】cuānduo

【释义】1.怂恿。

《朱子语类》卷一二五:“ 子房 为 韩 报 秦 ,撺掇 高祖 入关。”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三折:“他那里口口声声,撺掇先生,不如归去。”《西游记》第三十回:“他怪我撺掇师父念‘紧箍儿咒’。” 鲁迅 《呐喊·社戏》:“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

2.催逼;催促。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遂唤几箇小偻儸,传令教撺掇,隔着山门厉声叫:‘满寺里僧人听呵……得 莺莺 后便退干戈,不得后目前生祸。’”《金瓶梅词话》第十六回:“你这边房子七八也待盖了,撺掇匠人,早些装修、油漆停当。”

3.张罗,安排。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四七出:“好姻缘,来辐凑,把你撺掇嫁一个好儿夫,那更效绸缪。”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相奉旨招婿》:“你不知近日来宅院中小娘子要嫁得紧了,媒婆与他撺掇出门去,临行做对鞋谢媒婆。”《醒世姻缘传》第十九回:“一时庄家忙动,仗赖你娘子又好在厨房撺掇。”

4.帮助。

《水浒传》第二六回:“ 王婆 和那妇人谢道:‘难得 何九叔 撺掇,回家一发相谢。’”《平妖传》第十八回:“ 胡员外 大喜,拱手道:‘全仗学究扶持撺掇。’”

5.古典戏曲乐器演奏术语。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二折:“请娘娘登盘演一回《霓裳》之舞……[正旦做舞][众乐撺掇科]”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三折:“再不去乔粧扮打拍撺掇,再不去戏台上信口开合。”

Yáo

部首笔画

部首:爻部外笔画:0总笔画:4

五笔86:QQU五笔98:RRU仓颉:KK

笔顺编号:3434 四角号码:40400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23B

基本字义

1.

组成八卦中每一卦的长短横道:~象(a.卦的形象;b.喻形迹、真相)。

详细字义

〈形〉

1.

(象形。本义:组成八卦的长短横道。卦的变化取决于爻的变化,故爻表示交错和变动的意义) 同本义 [interwinled]

爻,交也。象易六爻,头交也。——《说文》。按,乂,古文五,二五天地之数。会意。凡从爻之字,皆错杂意。

道有变动,故曰爻。——《易·系辞下》

2.

又如:爻分(交错分开);爻错(交叉错杂)

〈名〉

1.

《周易》中组成卦的符号。 [line in eight trigrams]“—”为阳爻,“--”为阴爻。每三爻合成一卦,可得八卦;两卦(六爻)相重则得六十四卦,称为别卦。爻含有交错和变化之意

六爻熟透,八卦精通。——《梼杌闲评——明珠缘》

爻者,言乎变者也。——《易·系辞上》

2.

又如:爻律(变动音律);爻象(《周易》中六爻相交成卦所表示的事物形象;形迹)

3.

爻辞的省称 [explanations of diagrams for divination]

虽抱《中孚》爻,犹劳见锦诗。——南朝宋· 谢灵运《初发石首城》

4.

又如:爻画(指《易》卦);爻系(爻辞);爻辞(说明《易》六十四卦各爻象的文辞);爻变(变卦)

筮shì

基本字义

1.

古代用蓍草占卦:“龟为卜,策为~”。~仕(古人将出外做官,先占卦问吉凶。后称初次做官为“筮仕”)。

详细字义

〈动〉

1.

(会意。从竹,从巫。“竹”表草木,“巫”表占卜者。本义:古代用蓍( shī)草占卜的一种迷信活动称“筮”)同本义 [divine]

筮,易卦用蓍也。——《说文》

筮于庙门。——《仪礼·士冠礼》

筴为筮。——《礼记·曲礼》

尔卜尔筮。——《诗·卫风·氓》

卜之,不吉;筮之,吉。——《左传·僖公四年》

2.

又如:筮卜(用蓍草及龟甲占卜吉凶);筮仕(初次出仕做官。

to divine by means of the stalks of the milfoil



屄 拼音:bī (方言中读pī)

部首:尸,部外笔画:5,总笔画:8

五笔NPWI 仓颉:SJC

笔顺编号:51344534 四角号码:7728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C44

● 屄 bī ㄅㄧˉ(“毴”古同“屄”。)

◎女子的阴门。

1、阴道(vagina) 是由粘膜、肌层和外膜组成的肌性管道,富伸展性,连接子宫和外生殖器,它是女性的交接器官,也是排出月经和娩出胎儿的管道。俗称屄。

2、民间俚语,常用作骂人(此时读bī),有傻屄,骚屄,贱屄,肏屄,老屄,小屄,装屄,吹牛屄等称谓。旧时市井俚语云“打死婆娘入死屄”(喻做事变态或过分),解放前和六七十年代广泛流行于湖北乡村僻野。特殊语境下,老屄代指年老的男子;小屄代指小男孩,有狎昵的意味。如:“小屄真行!”此时带夸奖的意思,随着精神文明的建设,这些非文明用语已逐渐淡出老百姓的口语习惯。

3、对应的英语单词为pussy,亦指女性的阴部,民间【粗】【俚】用语。笔者惊叹中西方文化的异曲同工之妙。

4、古代的一个姓氏。屄姓(毴氏),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会认为开玩笑,故意捣乱。 如果你看过《战国策》,卷八至十七和另卷<齐人见田骈>等记述,就会知道,这个民俗生理结构用字,实际是战国时期的一个计量官(学者)的姓。



肏,音cào <动> ,男子性交的动作(粗俗语) 。

纵横码:820

内码:808F

注音 ㄘㄠˋ

词意:指古代男子性交动作。

组词:肏鬼(耍弄人);肏攮(粗鄙的话。指吃喝);肏屄(粗鲁的话,常用在侮辱人的话中)

1)俗谓交媾。通常指男性主动对女性所施的性行为。

《金瓶梅词话》第四回:「婆子骂道:『贼肏娘的小猢猴,你敢高则声,大耳刮子,打出你去。』」

《红楼梦》第十二回:「忽然灯光一闪,只见 贾蔷 举 个蜡台, 照道:『谁在这屋裏呢?』只见炕上那人笑道:『 瑞大叔 要肏我呢!』」

周立波 《山乡巨变》十六:「得,嘶,还不快走呀,贼肏的家夥,我一鞭子抽得你稀烂。」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谁出这样的主意,我肏他的八辈祖宗!」端木蕻良《被撞破了的脸孔》:「肏你妈的,脱去鞋,到你家了!」

2)俗谓两性交媾。多用作詈词。

现代汉语词典近些年收录了这个字。虽然它的使用率极高,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多年以来,这个字还是被其他字代替使用,一般被误书做“操”或者“草”。

3)俗谓欺骗。部分北方方言。

注:如果在电脑上想输入这个字,可以使用搜狗输入法,微软拼音,全拼输入法等等,而最常见的智能ABC输入法暂时不能打出这个字。



屌(diǎo ㄉㄧㄠˇ )男性外生殖器。常用做骂人的粗话。 有时也用作形容词,形容对方很强大、很厉害(非文明用语)。

郑码:XMJL,U:5C4C,GBK:8CC5

笔画数:9,部首:尸,笔顺编号:513251252

示例: 屌!揍他个小舅子。——老舍《茶馆》

1. 在古代常用来骂人

2. 在古代被指性器官

倥偬

词语:倥偬,亦作“ 倥怱 ”。

读音:kǒng zǒng

[编辑本段]

释义:

亦作“ 倥偬 ”。亦作“ 倥怱 ”。

1.困苦窘迫。

《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悲余生之无欢兮,愁倥偬於山陆。” 王逸 注:“倥偬,犹困苦也。”《后汉书·张衡传》:“诚所谓将隆大位,必先倥偬之也。” 李贤 注引《埤苍》曰:“倥偬,穷困也。” 唐 韩愈 《人日城南登高》诗:“人生本坦荡,谁使妄倥偬。” 清 龚自珍 《江左小辨序》:“使倥偬拮据,朝野骚然之世,闻其逸事而慕之,览其片楮而芳香悱恻。”

2.事情纷繁迫促。

《后汉书·卓茂传论》:“ 建武 之初,雄豪方扰,虓呼者连响,婴城者相望,斯固倥偬不暇给之日。” 南朝 齐 孔稚圭 《北山移文》:“敲扑喧嚣犯其虑,牒诉倥偬装其怀。”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九:“凡有行役,虽数日程,道路倥偬之际,亦有日记。” 清 王愈扩 《周亮工小传》:“戎马倥怱,不废讲咏。”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五月初之信及照相,早已收到,倥偬之际,遂未奉闻也。”

3.指匆忙。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以德报怨》:“﹝ 贾泳 ﹞倥偬而退, 贽 ( 窦贽 )颇衔之。” 清 金捧阊 《守一斋笔记·十三阁老》:“忽见一妇人,长八尺许,衣麻衣,倥偬而来。” 柯灵 《香雪海·小浪花》:“因为行色倥偬,我没有机会问 陈鹤皋 献身红氍毹上的经过。”

相关文献:

《后汉书·卓茂传论》:“ 建武 之初,雄豪方扰,虓呼者连响,婴城者相望,斯固倥偬不暇给之日。” 南朝 齐 孔稚圭 《北山移文》:“敲扑喧嚣犯其虑,牒诉倥偬装其怀。”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九:“凡有行役,虽数日程,道路倥偬之际,亦有日记。” 清 王愈扩 《周亮工小传》:“戎马倥怱,不废讲咏。”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五月初之信及照相,早已收到,倥偬之际,遂未奉闻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以德报怨》:“﹝ 贾泳 ﹞倥偬而退, 贽 ( 窦贽 )颇衔之。” 清 金捧阊 《守一斋笔记·十三阁老》:“忽见一妇人,长八尺许,衣麻衣,倥偬而来。” 柯灵 《香雪海·小浪花》:“因为行色倥偬,我没有机会问 陈鹤皋 献身红氍毹上的经过。”

[编辑本段]

相关词语:

戎马倥偬

释义:

谓在战争中军务紧迫繁忙。

清 高阜 《<书影>序》:“迹先生生平,功名多显於戎马倥偬时,而文章则盛之乎桁杨祸变之际。” 清 冯桂芬 《重建张忠敏公祠记》:“公抚 吴 凡六年……乃於戎马倥偬之隙讲求水利。”亦作“ 戎马倥偬 ”。 阿英 《戎行兼言艺文事》:“ 陈毅 同志任新四军代军长,戎马倥偬之中,很关心文化战线的抗敌斗争。”

戎事倥偬 róngshì-kǒngzǒng

释义:

[at a moment of military emergency] 军务紧迫

[编辑本段]

著作:

《倥偬》

作者:王世颖 著

出版社:开明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6-8-1

内容提要:

要作抒写人生美的情绪或美的生活的断片的小品文,写作者最需要的是具有一副深入的观察力,一腔丰富的情感,然而仅有这两点还不够,此外再要有凝练的笔致,优美的文体。所以小品文稿幅虽小,却不是个个人能写得很成功。我认王君是具有抒写小品文的才能的一人,因为他现在不仅只是一个活泼泼的青年,并且又有天生的睿智,富于情感,是不用说的,至于他的眼光的犀利,笔致文体的凝练优美,更不必我来说明,一读他收在这本《倥偬》里的文章,就可知道了。

目录:

徐序

引言

倥偬之什

焦土凄弦

尘嚣里

尘嚣外

珠江散记

(鱼它)江之春

编辑推荐:

阅读世人所未见的书籍,已是很幸福的了;阅读世人所未见的又是以“美的散文来抒写人生美的情绪或美的生活的一断片”的文艺书籍,那自然更是幸福了,我阅读王新甫先生的《倥偬》的原稿,所以觉得是很幸福的。

龃龉

读音:jǔyǔ

释义:

(一)

1.牙齿上下对不上,比喻意见不合。 2.比喻不平正;参差不齐。 3.不相投合,抵触。 4.不协调﹐差失。多用于文辞。 5.不顺达。多指仕途。 6.谓别离。

其志龃龉。——《太玄·亲》

谁能坐此苦,龃龉于其中。——白居易《达里》

(二)

1.上下齿不相对应。

明 徐渭 《秦望山花蕊峰》诗:“宛如齿龃龉,张吻讼所苦。”

2.比喻不平正;参差不齐。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三》:“始甚峻,一里,转西渐夷,於是皆车道平拓,无龃龉之虑矣。”

清 李必恒 《铙歌·役者讴》:“辇粟陟砠,山石龃龉。”

3.不相投合,抵触。

汉 扬雄 《太玄·亲》:“其志龃龉。” 范望 注:“龃龉,相恶也。” 唐 韩愈 《答窦秀才书》:“又不通时事,而与世多龃龉。”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二:“虽然两人的性格实在并不相同,但也从不龃龉的过下来了。”

4.不协调,差失。多用于文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状貌山川,古今咸用,施於常文,则龃龉为瑕。”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四》:“然记者以此属于圣人无毁誉之下,义终龃龉,疑是两章而脱其‘子曰’字。” 明 归有光 《先妣事略》:“孺人中夜觉寝,促 有光 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苏曼殊 《<梵文典>自序》:“﹝梵文﹞音韵既多龃龉,至於文法,一切未详。”

5.不顺达。多指仕途。

《新唐书·王求礼传》:“然以刚正故,宦龃龉。 神龙 初,终 衞王府 参军。”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庆元党》:“出而龃龉于仕,坎壈其身,几陷入于深文。”

6.谓别离。

宋 王安石 《酬冲卿见别》诗:“两地尘沙今龃龉,二年风月共婆娑。” 宋 苏轼 《端午游真如迟适远从子由在酒局》诗:“归来一调笑,慰此长龃龉。”





tǎng

〈名〉

(1)

古时收藏钱财的府库 [state treasury]

帑,金币所藏也。从巾,奴声。――《说文》

库藏曰帑。――《通俗文》

人食不足,而帑藏殷积。――《后汉书》

(2)

又如:帑实(府库中的财物);帑廪(国库与粮仓);帑廥(国家储藏金币和粮食的府库);帑藏(国库);帑储(府库储积);帑簿(国库登记财物的帐簿);帑银(国库中的银子)

(3)

指国家库藏的金帛 [funds in the state treasury]

虚费府帑。――《汉书·匈奴传》

(4)

又如:国帑(国家的公款);帑金(钱币。多指国库所藏)

(5)

裹金帛的囊 [golden bag]

行帑无寸金,卫兵不宿饱。――《旧唐书》



tǎng

〈动〉

(1)

藏匿 [hide]

帑金帛舍。――《晋书音义》

(2)

又如:帑屋(帑舍。贮藏金银的库房);帑帛(库藏的丝织品)

帑1

tǎng ㄊㄤˇ

古代指收藏钱财的府库或钱财:~藏(zàng)(指国库)。府~(府库里的钱财)。重(zhòng)~(大量的钱财)。

郑码:ZMXL,U:5E11,GBK:E0FB

笔画数:8,部首:巾,笔顺编号:53154252

帑2

nú ㄋㄨˊ

(1)

古同“孥”,儿女。

(2)

鸟尾:鸟~。

郑码:ZMXL,U:5E11,GBK:E0FB

笔画数:8,部首:巾,笔顺编号:53154252

氤氲

yīn yūn 氤氲

[编辑本段]

【词语解释1】

拼音: 氤氲 yīnyūn

英文:[dense mist]

解释: 烟气、烟云弥漫的样子;气或光混合动荡的样子。<书>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唐·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云烟氤氲

“ 氤氲”也作“烟煴”“絪缊”

[编辑本段]

【词语解释2】

1.古代指阴阳二气交会和合之状。《白虎通·嫁娶》引《易》:“天地氤氲,万物化淳。”按,今本《易·系辞下》作“絪緼”。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自氤氲混沌之世,骊连、栗陆之君,卦起龙图,文因鸟迹。”《旧唐书·李义府传》:“邃初冥昧,元气氤氲。”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贾相寿词》:“听万物氤氲,从来形色,每向静中觑。” 清 龚自珍 《辨仙行》:“仙者乃非松乔伦,亦无英魄与烈魂;彼但堕落鬼与神,太乙主宰先氤氲。”

2.迷茫貌;弥漫貌。 三国 魏 曹植 《九华扇赋》:“效虬龙之蜿蝉,法虹霓之氤氲。”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沮水》:“ 汉武帝获寳鼎於汾阴,将荐之甘泉 。鼎至中山 ,氤氲有黄云盖焉。”唐 苏味道 《咏雾》:“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又不是轻云薄雾,都只是香烟人气,两般儿氤氲得不分明。”《孽海花》第一回:“但觉春光澹宕,香气氤氲,一阵阵从帘缝里透出来。” 朱自清 《冬天》:“﹝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

3.指弥漫的烟气。 曹禺 《日出》第一幕:“﹝ 陈白露 ﹞自己很熟练地燃上香烟,悠悠然吐出淡蓝色的氤氲。”

4.浓烈的气味。多指香气。 南朝 梁 沉约 《芳树》诗:“氤氲非一香,参差多异色。”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椅杌》:“焚此香也,自下而升者,能使氤氲透骨。” 郭沫若 《孟夫子出妻》:“因为她所留下的氤氲在她走了之后却专门在他的嗅觉上作用起来。”

[编辑本段]

【哲学术语】

中国哲学术语,同“絪缊”。万物由相互作用而变化生长之意。

在张载和王夫之的哲学中被用来形容宇宙实体“气”的运动状态。

囟xìn

中文解释-英文翻译

囟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部首笔画

部首:囗部外笔画:3总笔画:6

五笔86:TLQI五笔98:TLRI仓颉:HWK

笔顺编号:325341 四角号码:26000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6DF

基本字义

1.

〔~门〕婴儿头顶骨未合缝的地方。亦称“囟脑门儿”、“顶门儿”。

详细字义

〈名〉

1.

(象形。或从肉,宰声。本义:连合胎儿或新生儿颅顶盖各骨间的膜质部) 同本义 [fontanel]

夹囟曰角。——《礼记·内则》注

2.

又如:囟门口(囱门)

常用词组

1.

囟门,囟脑门 xìnmén,xìnnǎomén

[fontanel] 又叫“顶门”,婴儿头顶前部中间骨头未合缝的地方

此即汝母,汝从囱门入。——《初刻拍案惊奇》

隐藏更多释义

以下结果由HttpCN提供字形结构

异体字:顖

汉字首尾分解:丿乂汉字部件分解:丿乂

笔顺编号:325341

笔顺读写:撇竖折撇捺横

囟的英文翻译

以下结果由 译典通提供词典解释

1.

the top of the human head; the skull

盈yíng

中文解释-英文翻译

盈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部首笔画

部首:皿部外笔画:4总笔画:9

五笔86:ECLF五笔98:BCLF仓颉:NSBT

笔顺编号:535425221 四角号码:17102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6C8

基本字义

1.充满:~满。~溢。充~。沸反~天。

2.多余:~余。~亏。~利。

详细字义

〈动〉

1.(会意。从皿。《说文》:“满器也。”)

2.同本义 [be full of]

盈,满器也。——《说文》

盈莫不有也。——《墨子经》

盈,满也。——《广雅》

不盈。——《易·坎》。虞注:“溢也。”

乐主其盈。——《礼记·祭义》。注:“盈,犹满也。”

大庖不盈。——《诗·小雅·车攻》

滦水阔不盈丈,而中甚深。——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3.又如:盈盈(充盈、充积的样子);车马盈门;充盈(充满);盈抱(满杯);盈科(水多满坑坎);盈衍(充斥;充满);盈庭(亦作盈廷。充满朝廷);盈衿(满胸;满杯);盈塞(充满;填塞);盈漫(充积散乱)

4.自满;满足 [be enough;be sufficient;satisfy]

穷涯而反,盈量知归。——南朝梁· 任昉《王文宪》序

5.又如:盈厌(满足);盈量(达到所能容纳或经受的最大限度);盈数(指十、百、千、万等整数)

6.溢出 [spill over]

水流而不盈。——《易·坎》

7.长,增加 [increase;raise]

进退盈缩变化。——《战国策·秦策三》

盈缩卷舒,与时变化。——《淮南子·俶真》

冬夏积水,亦时有盈耗也。——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8.又如:盈耗(增减)

9.超过 [surpass]

丹蛇逾百尺,玄蜂盈十围。——南朝宋· 鲍照《苦热行》

〈形〉

1.丰满,匀称好看 [full and round]

貌丰盈以壮姝兮,苞温润之玉颜。——《文选·宋玉·神女赋》

2.又如:盈肥(丰满肥腴);盈容(容色庄重)

3.圆满,无残缺 [complete]

三月而盈。——《礼记·礼运》。疏:“谓月光圆满。”

4.又如:盈月(满月圆月);盈冲(盈满与虚空);盈昃(日月圆满或亏缺)

5.有余、多余、多出来,余出。通“赢” [have a surplus of]

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九章算术·盈》

6.又如:盈积(结余);盈虚(有余与不足);盈绌(有余与不足);盈羡(充足有余;盈余);盈味(余味)

7.盛,旺盛 [flourishing]

披竭我盈,故克之(盈,指士气旺盛)。——《左传·庄公十年》

8.又如:盈虚消息(古人认为,时运循环,生灭不已,可由盛而衰,也可由衰而盛)

9.丰足 [sufficient]。如:盈裕(充裕);盈禄(丰厚的俸禄);盈饶(充足,富足)

10.众多 [numerous]。如:盈多(众多);盈千累万(形容为数众多)

常用词组

1.盈亏 yíngkuī

(1)[profit and loss]∶赚钱或赔本

工厂自负盈亏

(2)[waxing and waning of the moon;lunation]∶指月亮的圆和缺

(3)[loss or gain]∶价值的增加或减少(如商务来往或资本增值中的)

公司财务上的盈亏

2.盈利 yínglì

(1)[many profit]∶众多之利

志唯务于盈利者,小人也。——晋· 葛洪《抱朴子》

(2)[profit;gain]∶利润

盈利很少

3.盈满 yíngmǎn

(1)[filled;full]∶蓄满

老大娘眼里盈满了泪水

(2)[to limits]∶富贵权势、罪过等极盛;极多

怀盈满之戒

4.盈满之咎 yíngmǎnzhījiù

[too much wealth invite trouble] 过于满盈,会招来灾祸。多指财产过多而言

吾门户殖财日久,盈满之咎,道家所忌。——《后汉书·折像传》

5.盈溢 yíngyì

[brim over] 充溢;洋溢

热情盈溢

6.盈盈 yíngyíng

(1)[limpid]∶形容清澈

春水盈盈

(2)[good manners]∶形容举止、仪态美好

盈盈顾盼

(3)[plentiful]∶形容快乐神情或美好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喜气盈盈

(4)[lissom]∶形容动作轻盈

盈盈起舞

(5)[fifteen years old]∶十五岁

料他年纪多只在盈盈左右。——《鼓掌绝尘》

三五而盈。——《礼记·礼运》

7.盈盈秋水 yíngyíng-qiūshuǐ

[young lady’s sad look] 秋水:比喻清澈的眼波。形容女子双眼含泪的眼神

一般情况,几回断肠,只落得盈盈秋水泪汪汪。——明· 张凤翼《红拂记·华夷一统》

8.盈盈在目 yíngyíng-zàimù

[beauty (seems to be around)] 盈盈:美好。指美好的形象犹在眼前

于舟中见一女子,美而艳,来桡去楫,一瞬即过,然思之盈盈在目也。——清· 俞樾《楚士吕凤梧》

9.盈余 yíngyú

(1)[surplus;superfluous]∶有余,多余

(2)[profit;surplus;gain]∶收入款项对于支出款项的超过额

预算盈余

10.盈则必亏 yíngzébìkuī

[when the fullest extentis reached, waxing is necessarily followed by waning] 满盈之极,必有亏损

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吕氏春秋·博志》

隐藏更多释义

以下结果由HttpCN提供字形结构

异体字:溋盁

汉字首尾分解:乃皿汉字部件分解:乃皿

笔顺编号:535425221

笔顺读写:折撇折捺竖折竖竖横

盈的英文翻译

以下结果由  译典通提供词典解释

1.to be filled with; to be full of

2.to have a surplus of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80420.html

更多阅读

怎么查驾照还剩多少分 怎样查驾照还剩多少分

怎么查驾照还剩多少分——简介现在购车的人特别多,大多数都是刚刚拿到驾照就自己买车了。刚拿到驾照之后开车经常会出现违章的现象,违章后除了罚款还有扣分的处罚。我们每个驾驶证每年只有12分,我们要随时的关注自己的驾照所剩分数,以免

手机IMEI串号怎么查 sim卡串号查询

手机IMEI串号怎么查——简介手机IMEI串号对于每一部手机来说,都是唯一的,该串号在验证手机是否为真品,以及其它一些特定场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来看一下如何获取手机的IMEI串号。手机IMEI串号怎么查——方法/步骤手机IMEI串号

电脑mac地址怎么查 精 查看电脑mac地址

电脑mac地址怎么查 精——简介?电脑上网之后,特别是组建了局域网之后,为了防止arp攻击等网络问题,可能会有在路由器上设置物理网卡绑定ip地址的设置。但是,如何才能找到本机的物理网卡呢?请阅读下文,了解在windows上怎么查找本机的物理网

电信怎么查套餐 电信怎么查在用套餐

电信怎么查套餐——简介电信手机怎么查询套餐以及套餐的使用情况,目前大家可以通过四种自助方式查询电信手机的套餐以及套餐使用情况,主要是以下四种方法,分别是拨打电信客服电话自助查询、短信指令查询、掌上营业厅查询、电脑网上营业

声明:《各种生僻冷字读音解释 怎么查生僻字的读音》为网友呐傷已黯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