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五首(其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龚侃 复旦初级中学
教学目标:
1、 了解白居易的文学常识、生平经历,通过诗歌理解白居易的文学主张
2、 理解作者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必须经过时间的检验,要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判断的主张。
3、知道典故的含义,明白选取典型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重点:知道典故的含义,明白选取典型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主张以及诗歌背后的作者自己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他去世时,皇帝唐宣宗为他写诗悼念: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2、从这首诗中,你看出这位诗人是谁了吗?从这首皇帝悼念恃中,你读出诗人的哪些信息?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唐朝,
写了六十年的诗,
代表作是《长恨歌》、《琵琶行》,
诗歌语言简单,童子和胡人都能读懂,
诗歌很受老百姓的欢迎:
名句: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此时无声胜有声”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诗歌主张:
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上以补察时政,下以宣道民情”“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
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
二、理解观点,把握主旨
1、自读诗歌,全班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2、白居易写这首诗主要针对什么问题?解决什么方面的疑问?
3、作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三、诗歌中典故的运用
1、作者在诗中,主要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说明其中的道理的?
2、典故——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
传说、神话、历史都可以成为典故的来源
3、学习使用典故——要多读书,肚子里有更多的故事;准确理解故事的内容、主题,正确运用典故
四、结合背景挖掘情感
1、讨论:这首诗中有没有作者自己的情感?
2、写作背景:白居易的好友诗人元稹得罪权贵遭贬,曾经写下了五首《方言》,五年之后,白居易遭到政敌的打击,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是白居易人生中受到的沉重打击,白居易很多著名诗作都出自其被贬之后,如著名的《琵琶行》。
白居易的这首《方言》这是写在他遭贬受打击的时期。
3、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想一想这首诗歌除了阐述作者自己观点外,还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4、带着这份感情再次朗读这首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