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才子书:战国"庄周《庄子》
第二才子书:战国"屈原《离骚》
第三才子书:西汉"司马迁《史记》
第四才子书:唐"杜甫《杜工部集》
第五才子书:明"施耐庵《水浒传》
水浒传流传于世的是一百回本,原名叫《忠义水浒传》,金批本去掉了后三十回召安后的故事,删定为七十回,把名字改成了《水浒传》。传说李自成的将领军队更是喜欢金批水浒,金圣叹在水浒刊印发行时就说水浒将使“未为盗者而为盗,已为盗者而自豪”。
第六才子书:元"王实甫《西厢记》
金圣叹(1608—1661),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一说本姓张,名喟。吴县人。清初文学家、文学批评家。
金圣叹幼年生活优裕,后父母早逝,家道中落。他博学能文,生性狂傲不羁,绝意仕进,以读书著述为乐。清顺治十八年(1661),因“抗粮哭庙案”以倡乱罪处斩。
附:金圣叹的六才子书与天下第一才子书
《羊城晚报》于6月16日与20日刊载了林超先生的《说不清的金圣叹》及《金圣叹与才子书》两文,论说金圣叹的迹事,颇为透彻中肯。不过金圣叹除极富创意地提出了奠定其出色文评家地位的“庄、骚、史、律、水浒、西厢”的“六才子书”见解外,更是进一步提出了以要以《三国演义》为冠压“六才子书”的“天下第一才子书”的主张。林先生两文对此未有提及,我试补充一二。
我藏有一本民国二十年重印的古本《绣像全图三国演义》,为清朝另一著名文评家毛宗岗(毛子)评批本。此书虽是毛评本,但却是由金圣叹作序(原序)。另外,针对每一章回,金圣叹均作了“圣叹外书”作总括性评点。而且,他更是对全书包括正僭研判、人才评断、立意审析、结构分理、写法论介、以及“天下第一才子书”名号胜出因由等各方面洋洋洒洒地撰写了近万字的提纲挈领式的“读三国志法”。可见金圣叹对此书的厚爱。
在“原序”及“读三国志法”中,金圣叹首先检讨修正了他以往对“天下六才子书”的评价,同时高度赞誉《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推崇其为“天下第一才子书”。称道其写实性“堪与史册相表里”,肯定其所述三国之争内容为“古今争天下之一大奇局”,叹谓其所揭示的“天运之变化有所莫测”、“早有成局于冥冥之中”的道理,颂扬其作者是“古今为小说之一大奇手”,赞赏其“乃文章之最妙者”,感慨其“古今人才之众,未有盛于三国者也”。更称《三国》有三绝:分别为“古今来贤相(/名将/奸雄)中第一奇人”的孔明(/关云长/曹操)。称赞其开篇结局出乎意料又合乎天然,称赞其诸多人事变化无方绝不雷同,称赞其有“追本穷源”、“巧收幻结”、“以宾衬主”、“同树异枝”、“雨覆云翻”、“横桥锁溪”、“将雨闻雷”、“雨后霢霂”、“凉风扫尘”、“琴瑟间钟”、“先时复着”、“移针匀绣”、“远山浓抹近树轻描”、“锦屏对峙”、“首尾大照应中间大关锁”等等之妙。所有观点金圣叹均详加引证细细推敲。最后,他更是将《史记》、《列国志》、《西游记》、《水浒传》一一与《三国演义》作横向比较,而终得出举《三国》为“天下第一才子书”的结论。
既然金圣叹对《三国演义》推崇备至,那末他为何不亲自点评呢?对此,他在“原序”中作了自解:一是他看到《三国》时,远较其提出“天下六才子书”说为晚;二是他正想或正再评点《三国》的时候,却偶然见到毛宗岗已先于他对《三国》作出了很详细的评稿,而“毛评”亦很令他认同,惺惺相识,因此他便放弃了另作点评的计划。正如他所自言的“观其(毛子)笔墨之快心思之灵先得我心之同然,因称快者,再而今而后知第一才子书之目又果在三国也,故余序此数言付毛子授剞之日弁于简端,使后之阅者知余与毛子有同心云”。
由此事此心,证见金圣叹谦逊自知而又豁达大度,毫无文人相轻陋习,及其在“六才子书”说已确立其出色文评家地位的情况下仍能勇于检讨自省实事求是推陈出新而毫不固步自封的治学态度确令人敬佩。
集“天下六才子书”与“天下第一才子书”说于一身,金圣叹留给后人的不光是文学评论的成就,更是其才与德的两座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