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孤竹君
为增强论坛学术性,活跃气氛,今后将陆续把一些琴论打成文字放上来,逐字逐句与大家一起学习重温琴学经典,希望通过对琴论的学习,可以促进琴友们对琴的进一步理解和把握。琴论等资料以人民音乐出版社蔡仲德注译的《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一书为基础,有不同理解尚待商议的地方我会注明,仅代表个人观点,由于本人学识有限,错误之处再所难免,欢迎各位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理解。
由于打字速度慢,我打算每天有空就打一点,与大家同步进行学习,所以进度不会很快,有时候会把大段的文章分割成若干小段来进行,对个别字词有疑义或者注解不正确的地方,希望大家及时给予纠正。
本期第一贴准备发布明万历年间《大还阁琴谱》中之著名琴论《溪山琴况》中的第一部分之第一节中第一小段。
首先把此琴论作一简略介绍:
《大还阁琴谱》,原名《青山琴谱》,徐上瀛辑,成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系虞山派《松弦馆琴谱》后又一重要琴谱,计收琴曲三十二首。内收《溪山琴况》一卷。
“琴况”,即琴(琴音、琴乐)之状况、意态(形)与况味、情趣(神)。徐上瀛仿照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提出二十四琴况,从指与弦、音与意、形与神、德与艺等众多方面深入探讨。书中将儒道两家思想水乳交融、合而为一。《溪山琴况》是古琴音乐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对清代琴论与古琴艺术有很大的影响。
第一段原文:(逐句解说,“”号内为原文,解说不加“”号,本人见解另注)
一曰“和”
“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之为琴。其所首重者,和也。和之始,先以正调品弦、循徽叶声,辨之在听,此所谓以和感,以和应也。和也者,其众音之款会,而优柔平中之橐龠乎?”
第一句:“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之为琴。”
释词:
“稽”:考察。
“至圣”:指传说中琴的创始人伏羲氏、神农氏等先人。
“造化”:创造生化。这里指天地、自然。
“德”:与“道”相对而言,指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特殊性质。这里指“至圣”的本性、能力。
“协”:合,与。。。。。结合。
“神人”:到家用语,指理想中得“道”而神妙莫测的人。《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又:“藐菇射之山,有神人居焉,。。。。。。其神凝,使物不疵疬而年谷熟。”
“理”:整理,归纳。这里引申为引导、陶冶。
译文:考察表明,古代那些最圣明的人都是心与造化相通,德与神人相合,他们为了修养自身的性情,并用以陶冶天下人的性情,就创造了琴这种乐器。
第二句:“其所首重者,和也。”
译文:对于琴,他们所最重视的是和。
第三句:“和之始,先以正调品弦、循徽叶声,辨之在听,此所谓以和感,以和应也。”
释词:
“正调品弦”:即定调调弦。
“循徽叶声”:根据一定的徽位取得一定的弦音,使声音和谐协调;
“叶”通“协”。
“感”:心感。
“应”:手应。
译文:
为了和,首先就要定调调弦,根据一定的徽位取得一定的弦音,使之协调和谐,要利用指法去辨别,依靠听觉去审查,这就是用心来感知和,用手来表现和。
第四句:“和也者,其众音之款会,而优柔平中之橐龠乎?”
释词:“款会”:聚会。
“优柔”:平和,柔和。
“平中”:平和,中正。
“橐(TUO阴平)龠(YUE去声)”:“橐”为鼓风器,“龠”为送风管,这里可以引申为关键。
译文:
所谓和,大概就是众多乐音的交织,平和中正的关键吧?全段译文:考察表明,古代那些最圣明的人都是心与造化相通,德与神人相合,他们为了修养自身的性情,并用以陶冶天下人的性情,就创造了琴这种乐器。对于琴,他们所最重视的是和。为了和,首先就要定调调弦,根据一定的徽位取得一定的弦音,使之协调和谐,要利用指法去辨别,依靠听觉去审查,这就是用心来感知和,用手来表现和。所谓和,大概就是众多乐音的交织,平和中正的关键吧?
解说:这段文字短小精悍,开篇明义,第一句首先交代了圣人造琴的目的——“理性情”、“协德”,这也可以看作我们今天弹古琴的一个目的。联想到若有老师问你为什么学古琴,大多人回答:“喜欢古琴。。。。”云云,相对与“理性情”“协德”这样的回答则要逊色许多了,所以我们在学琴之前就要明确目的,古人言简意赅,开言便道破天机。
第二句进一步点明在琴这件乐器上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和”。对和的理解有很多,可以说声音和谐不和谐?弦与弦之间是不是和音?音乐的动机和意念是不是和?等等,意向万千,不一而语,古人不说和的重要性,而是一笔带过,重在“首要”二字。可见,中国古代先人以和为贵,以和为美的传统不是一天二天所形成,在琴中也不例外。
第三句峰回路转,短短文字突出强调了“正调”、“品弦”、“循徽”、“叶声”,要“辨听”,而且要用心“感”,用手“应”,这里不仅讲到调弦与正调的关系,还有辨听与寻声的关系、听觉与视觉的关系、手与琴弦的关系、人心与琴声的关系等等对应的联系。
第四句作者提出了一个带有感慨和肯定语气的疑问式作为结句。“和也者,其众音之款会,而优柔平中之橐龠乎?”再一次说明和的重要作用。古人行文果然严谨周密,这段文字具有中国传统音乐“起、承、转、合”式的行文风格,逻辑严密,论证周到,仅仅四句就已经字字珠玑,由此可管窥我中华文言文字之奥妙!
第二段原文:
“论和以散和为上,按和为次。散和者,不按而调,右指控弦,迭为宾主,刚柔相剂,损益相加,是为至和。按和者,左按右抚,以九应律,以十应吕,而音乃和于徽矣。设按有不齐,徽有不准,得和之似,而非真和,必以泛音辨之。如泛尚未和,则又用按复调,一按一泛,互相参究,而弦始有真和。”
第一句:“论和以散和为上,按和为次。”
释词:
“散和”:以散音调弦,使音和谐。
“按和”:以按音与散音相调,使之和谐。
“上”:原译文解释为“最好”,我觉不妥,因弹琴人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以泛音调弦与散泛结合为主,而实际情况也是这样,不存在散音调弦比泛音调弦好多少的问题。所以这里我觉得应该译成“难”,因为散音最自然,而又不容易依靠人耳的自然听觉来听准,所以,一般很少看见有人直接用散音来调弦的,基本都是散按泛结合。
“次”:其次。
译文:就调弦求和而言,以散和为最难,按和则次之。
第二句:“散和者,不按而调,右指控弦,迭为宾主,刚柔相剂,损益相加,是为至和。”
释词:
“迭为宾主”:指各弦互为宾主。
“刚柔”:指音的强弱轻重。
“损益”:指音的降低升高。
译文:所谓散和,就是左手不按弦,而在空弦上凭听觉调弦取音,右指弹拨琴弦,各弦互为宾主,调节强弱,斟酌高低,便能使众音协调,得到至和。
第三句:“按和者,左按右抚,以九应律,以十应吕,而音乃和于徽矣。”
释词:
“应律”:指所弹之音合于所对应的律吕。
“音乃和于徽”:制所取之音与徽上律吕相和。
译文:所谓按和,就是左手按弦,右手弹弦,先使九徽按音与散音相和,再使十徽按音与散音相和,于是所取的音便与徽上的律吕相和了。
第四句:“设按有不齐,徽有不准,得和之似,而非真和,必以泛音辨之。”
释词:
“按有不齐”:指按和时,左指所按徽位不准。原释文中对此解释是“即‘徽有不准’”。我觉得此处略有出入,古人行文此类重复之语一般不做累赘,即为对仗也有可比性,所以此理解并非与后之‘徽有不准’同义,而是另有它意。见下之‘徽有不准’解释。
“徽有不准”:这里的徽有不准是指在琴上的琴徽位置不准确。一些粗制滥造的琴面上徽位往往不准确,造成按弹者位置虽然看上去已经很正确,但是出音却不准,这样也是造成音之不和的原因。
“辨”:分辨,辨别。
译文:假设按音不到位,徽的位置又不准确,这样就是似和而非真和,就必须用泛音加以辨别。
第五句:“如泛尚未和,则又用按复调。一按一泛,互相参究,而弦始有真和。”
译文:如果用了泛音也还不和,那就再用按和加以调整,这样一按一泛,互相检验,才能得到真和。
全段译文:就调弦求和而言,以散和为最难,按和则次之。所谓散和,就是左手不按弦,而在空弦上凭听觉调弦取音,右指弹拨琴弦,各弦互为宾主,调节强弱,斟酌高低,便能使众音协调,得到至和。所谓按和,就是左手按弦,右手弹弦,先使九徽按音与散音相和,再使十徽按音与散音相和,于是所取的音便与徽上的律吕相和了。假设按音不到位,徽的位置又不准确,似和而非真和,就必须用泛音加以辨别。如果用了泛音也还不和,那就再用按和加以调整。这样一按一泛,互相检验,才能得到真和。
解说:
这段重点讲求的是调弦之和。我们在弹琴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把琴的音准调整好,所谓调整好就是要让音与音和。这个和就是准确的音准,即文中之“至和”。
第一句,古人认为散和最难是有原因的。人耳识别声音的强弱和高低存在一定的偏差,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听力好坏,或者说我们有没有一对听音的耳朵。很多人会听但唱不正确,而也有一部分人会唱但辨别不出音与音的差别。落实到古琴上也是这样,纯粹能把一张乱调的琴调整到正调,而完全使用散音的人非常少,除非有一对绝对灵敏和正确的耳朵。我们在实际演奏中往往使用先散音,再按音,再泛音,或者先散音,再泛音,再按音,这样的方式来回检验我们调弦的正确性。所以古今略同,“散和为上,按和为次”。当然,我们今天也可以单独使用泛音或者按音来调弦。
第二句,说明了散和的方式方法,要注意的是“迭为宾主”、“刚柔相剂”和“损益相加”。“迭为宾主”是指在散音调整过程中要分清楚主次,先从一弦到七弦,还是先从七弦到一弦,这里都要弄清楚,搞明白,不可胡乱调弦;“刚柔相剂”则指用强弱不同的声音去检验,互为参考应证;“损益相加”就是指具体的升高和降低弦上的琴音而使之相和的实际操作了。
第三句,说明了按和的方式方法,“按和者,左按右抚”。要注意的是文中说到“以九应律,以十应吕”。这个意思实际就是我们散按调弦中大间小间的一个方法。即:以四弦散音为准,先与六弦九徽取音相和(成八度),然后再与七弦十徽取音相和(成八度),依次类推。
第四句,设按有不齐,徽有不准,得和之似,而非真和,必以泛音辨之。在这里,“非真和”之矛盾主体——“人”和客体——“琴”之间的关系已阐释的相当明确,解决的办法很简单——“泛音辨之”。
第五句:“如泛尚未和,则又用按复调,一按一泛,互相参究,而弦始有真和。”对于初学古琴的人来说,这极其重要,不要认为单独的散音调弦、按音调弦、泛音调弦法适合于任何一个人,其实不然,我们在调弦入弄的时候,往往是多种调弦法结合使用,因为这样是最恰当,最保险的,调后的音是“至和”之音。用当下一句时髦的话说就是“实践出真知”或者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实践,反复的实践。。。。。。
第三段:(仅一句)“吾复求其所以和者三,曰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而和至矣。”
释词:
“指”:指演奏指法,技法。
“音”:指演奏者奏出的乐音、音调,乐曲的形式。
“意”:指演奏者所要表现的心意、情志,乐曲的内容。
“合”:融合,结合。
“至”:来到,得到。
译文:
调弦求和之后,再进一步探求得到和的方法,则有三个方面,这就是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做到这三点,和的目的就达到了。
解说:
调弦求和是求弦与弦和,是“和”的一种形式,在弦和的情况下,就要进一步探求“和”,即“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这里要注意的是“和”与“合”是有所不同的。“和”是一种状态,是实在可以达到并通过听觉感知的,弦与弦可以做到“和”;“合”是一种意态,“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这些都无法实际做到,只能是意态中的一种高度,谁都不知道“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是什么样子,也无法具体用语言来表述,这就是其本质的区别。古人用字极其精确,丝毫不容曲解。
第四段:“夫弦有性,欲顺而忌逆,浅实而忌虚。若绰者注之,上者下之,则不顺;按未重,动未坚,则不实。故指下过弦,慎勿松起;弦上递指,尤欲无迹。往来动宕,恰如胶漆,则弦与指和矣。”
第一句:“夫弦有性,欲顺而忌逆,浅实而忌虚。”
释词:
“性”:特性。
译文:弦有一定的特性,要顺从它,切忌违逆;下指按弦要坚实有力,切忌虚浮。
第二句:“若绰者注之,上者下之,则不顺;按未重,动未坚,则不实。”
释词:
“绰”“注”“上”“下”:均为左手指法。“绰”同“抄”(CHAO阴平,与“超”同音)
译文:如果该用“绰”而用了“注”,该用“上”而用了“下”,音就不顺;如果按弦不用力,动作不坚实,音就不实。
第三句:“故指下过弦,慎勿松起;弦上递指,尤欲无迹。”
释词:
“指下过弦”:指按弦时手指从一弦过度到另一弦。
“弦上递指”:指在同一弦上运指。
译文:所以下指按弦,从一弦过度到另一弦,手指千万不要松起;在同一弦上运指,尤其要不露痕迹。
第四句:“往来动宕,恰如胶漆,则弦与指和矣。”
释词:
“动宕”:运动剧烈跌宕的样子,这里是形容在琴上做快速强烈或远距离往来的指法动作。
“胶漆”:大漆在古代具有粘合的作用,有成语“如胶似漆”。今形容联系紧密,就象粘住一样。
译文:做到往来动宕恰如胶漆,弦与指就相和了。
全段译文:
弦有一定的特性,要顺从它,切忌违逆;下指按弦要坚实有力,切忌虚浮。如果该用“绰”而用了“注”,该用“上”而用了“下”,音就不顺;如果按弦不用力,动作不坚实,音就不实。所以下指按弦,从一弦过度到另一弦,手指千万不要松起;在同一弦上运指,尤其要不露痕迹。做到往来动宕恰如胶漆,弦与指就相和了。
解说:这段具体阐释了指与弦之间的宾主关系,即前段之“弦与指合”。这段阐明的是我们弹琴首先先摸清楚“弦性”,在指法上就是怎么做好“顺”和“实”。要顺必须搞清楚指法,只有顺应指法,不胡乱改动必要的指法,再用手控制琴弦,使弦与指不“逆”不“虚”、不“松”而又“无迹”,这样才能实,即使是做往来大幅度跌宕的指法动作,也就象是如胶似漆一般,毫不错乱了。手指与琴弦的关系无非在一个“练”字,通过有规律的循序渐进的训练和练习,手指与琴弦可以达到非常契合而顺畅实在的境地。很多教琴的老师都非常注意培养学生把握好手指与琴弦的关系,古人也是如此。
第五段:“音有律,或在徽,或不在徽,固有分数以定位,若混而不明,和于何出?篇中有度,句中有候,字中有肯,音理甚微,若紊而无序,和又何生?究心于此者,细辩其吟猱以叶之,绰注以适之,轻重缓急以节之,务令宛转成韵,曲得其情,则指与音和矣。”
第一句:“音有律,或在徽,或不在徽,固有分数以定位,若混而不明,和于何出?”
释词:
“律”:指一定的音位。
“固有”:为准确取音,琴谱中将两个徽位之间分为十等分,故有此语。
译文:按音有一定的徽位,有的在徽上,有的不在徽上,不在徽上的,也有徽与徽之间的分数标明音位,如果混淆不清,和怎能出现?
第二句:“篇中有度,句中有候,字中有肯,音理甚微,若紊而无序,和又何生?”
释词:
“篇”:指一首乐曲。
“度”:节度。这里指乐曲的结构、章节。
“句”:指乐句。
“候”:原指时间单位,即气候,节候。我国古代将一年分成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这里指乐句进行的节度,轻重起伏、发展变化的规定。
“字”:指减字谱中的“字”,这里指乐音。
“肯”:即“肯綮”。原指筋骨结合处。这里引申为关节,关键。
“微”:微妙。
译文:乐曲有一定的节度,乐句有一定的节奏,乐音有一定的肯綮,乐理十分微妙,如果紊乱无序,和又怎能产生?
第三句:“究心于此者,细辩其吟猱以叶之,绰注以适之,轻重缓急以节之,务令宛转成韵,曲得其情,则指与音和矣。”
释词:
“究心”:尽心探究。
“叶”:通“协”,协助,引申为修饰、润色。
“适”:适合,配合。
“宛转”:犹言千方百计。
“韵”:原指和谐的声音,这里指有韵味的音调。
“曲”:犹“宛转”。
“情”:乐曲的情趣。
译文:尽心研究琴学的人,要细心辨别乐曲哪里应当用吟猱加以润色,哪里应当用绰注加以配合,哪里应当用轻重缓急加以调节,总之是要使用各种手段使音调富有韵味,使情趣得到体现,这样,指与音就相当和了。
全段译文:
按音有一定的徽位,有的在徽上,有的不在徽上,不在徽上的,也有徽与徽之间的分数标明音位,如果混淆不清,和怎能出现?乐曲有一定的节度,乐句有一定的节奏,乐音有一定的肯綮,乐理十分微妙,如果紊乱无序,和又怎能产生?尽心研究琴学的人,要细心辨别乐曲哪里应当用吟猱加以润色,哪里应当用绰注加以配合,哪里应当用轻重缓急加以调节,总之是要使用各种手段使音调富有韵味,使情趣得到体现,这样,指与音就相当和了。
解说:
这段承接前文,具体阐释指与音和。重点要掌握的是“徽位”、“候”、“韵”。要注意的是有些较早的琴谱在表示徽位的时候往往只写“八九”、“七八”之类,这里并非是指“八徽九分”、“七徽八分”,而是表明“八九徽之间”、“七八徽之间”的意思。象《招隐》谱中就有“八九日”字样,实际就是“八九徽之间”的减字了,要在实践中注意理解把握。
第六段:
“音从意转,意先乎音,音随乎意,将众妙归焉。故欲用其意,必先练其音;练其音,而后能洽其意。如右之抚也,弦欲重而不虐,轻而不鄙,疾而不促,缓而不驰;左之按弦也,若吟若猱,圆而无碍(吟猱欲恰好,而中无阻滞),以绰以注,定而可伸(言绰注甫定,而或再引伸)。迂回曲折,疏而实密,抑扬起伏,断而复联。此皆以音之精义而应乎意之深微也。其有得之弦外者,与山相映发,而巍巍影现;与水相涵濡,而洋洋徜恍;暑可变也,虚堂疑雪;寒可回也,草阁流春。其无尽藏,不可思议,则音与意合,莫如其然而然矣。”
第一句:“音从意转,意先乎音,音随乎意,将众妙归焉。”
释词:
“将”:取。
“归”:归于所奏之曲。
译文:音随意而变化,意在音前生发,音随意而产生,这样,乐曲的众多绝妙之处就能表现出来了。
第二句:“故欲用其意,必先练其音;练其音,而后能洽其意。”
释词:
“恰”:合。
译文:所以想要表现意,就必须先练习音;练好了音,而后才能使演奏合乎意。
第三句:“如右之抚也,弦欲重而不虐,轻而不鄙,疾而不促,缓而不驰;左之按弦也,若吟若猱,圆而无碍(吟猱欲恰好,而中无阻滞),以绰以注,定而可伸(言绰注甫定,而或再引伸)。”
释词:
“虐”:暴,猛。
“鄙”:虚,浮。
译文:例如,右手拨弦,要重而不粗暴,轻而不虚浮,快而不急促,慢而不松弛;左手按弦,用吟用猱,要圆滑而无阻碍(就是说,吟猱要恰倒好处,中间毫无阻碍),用绰用注,定音后可以引伸(就是说,绰注得音后,有的要加以引伸)。
第四句:“迂回曲折,疏而实密,抑扬起伏,断而复联,此皆以音之精义而应乎意之深微也。”
释词:
“精义”:精粹、精华。
“应”:呼应,适应,体现。
译文:又要做到迂回曲折,似疏而实密。抑扬起伏,欲断而复联。这些都是用音的精粹去体现意的深微啊![/color]
第五句:“其有得之弦外者,与山相映发,而巍巍影现;与水相涵濡,而洋洋徜恍;暑可变也,虚堂疑雪;寒可回也,草阁流春。”
释词:
“其”:指音意相合的神妙演奏。
“映发”:映衬。“与山相映发”指乐曲表现山。
“影现”:隐隐显现。
“涵濡”:浸染。“与水相涵濡”指乐曲表现水。
“徜恍”(CHANG阳平,HUANG上声):仿佛可见。
“疑”:通“凝”。
译文:而有的演奏则还能表现出弦外之意,触发人们的联想,表现山岳,就使人感到巍巍高山若隐若现;表现流水,就使人感到洋洋水貌仿佛可见;表现寒冷,虽在盛夏,也会使人感到厅堂结霜积雪;表现温暖,虽在严冬,也会使人感到草阁春意荡漾。
解释:此句意思是说神妙的演奏能表现出弦外之音,触发人们的联想,唤起生动的意象,因而可以产生神效,使人们受到感染,沉浸于艺术境界之中。
第六句:“其无尽藏,不可思议,则音与意合,莫如其然而然矣。”
释词:
“无尽藏”:本为佛家语“无尽藏海”意思是说真如法性包罗万法,如海之能容众物。后用以指应用无穷者。这里用以说明音意相合的演奏表现力无穷无尽。
译文:它的表现力无穷无尽,简直是不可思议,人们难以说明它为什么能这样,但只要音意相合,就确实能做到这样。
全段译文:
音随意而变化,意在音前生发,音随意而产生,这样,乐曲的众多绝妙之处就能表现出来了。所以想要表现意,就必须先练习音;练好了音,而后才能使演奏合乎意。例如,右手拨弦,要重而不粗暴,轻而不虚浮,快而不急促,慢而不松弛;左手按弦,用吟用猱,要圆滑而无阻碍(就是说,吟猱要恰倒好处,中间毫无阻碍),用绰用注,定音后可以引伸(就是说,绰注得音后,有的要加以引伸)。又要做到迂回曲折,似疏而实密,抑扬起伏,欲断而复联。这些都是用音的精粹去体现意的深微啊!而有的演奏则还能表现出弦外之意,触发人们的联想,表现山岳,就使人感到巍巍高山若隐若现;表现流水,就使人感到洋洋水貌仿佛可见;表现寒冷,虽在盛夏,也会使人感到厅堂结霜积雪;表现温暖,虽在严冬,也会使人感到草阁春意荡漾。它的表现力无穷无尽,简直是不可思议,人们难以说明它为什么能这样,但只要音意相合,就确实能做到这样。
解说:
本段继续分述“音与意合”。在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这三者中,音与意合最抽象,较难用语言形容,作者因此使用诸多比喻和类比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不可思议之深意和精微,犹若弹琴,不温不火,恰到好处,可见文者弹琴之功力非常,真“无尽藏”也!
第二句,说明了表现意而要练好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简单扼要。
第三句,进一步通过吟、猱、绰、注等指法来阐明指法、音和意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明确了指法运用中的注意事项,例如“吟”、“猱”,就是要圆滑而无阻碍,要恰倒好处;“绰”和“注”得音后要加以引伸。
第四句,用“迂回曲折”、“似疏实密”、“抑扬起伏”、“欲断复联”说明以音表意的深微。
第五句,用四个虚拟外象来说明“得之弦外”之象内之象。高山、流水、盛夏、严冬,这些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在琴弦上用指法表现出音,进一步再用音表现出意,意联万象,驰骋宇宙,万物苍穹,蕴于七弦,其不尽藏,不可思议!
第七段:
“要之,神闲气静,蔼然醉心,太和鼓鬯,心手自知,未可一二而为言也。太音希声,古道难复,不以性情中和相遇,而以为是技也,斯愈久而愈失其传矣。”
第一句:“要之,神闲气静,蔼然醉心,太和鼓鬯,心手自知,未可一二而为言也。”
释词:
“蔼”:月光暗淡的样子,这里形容醉心的情状,犹“醺醺”。这两句形容弹奏开始时忘记一切,沉醉曲情之中的神态。
“太和”:中国哲学术语,原出《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贞。”“太和”即“大和”,这里指极度和谐。
“鼓”:弹奏。
“鬯(CHANG去声)”:原意指一种酒具,此处通“畅”,指琴曲的一种形式,这里泛指琴曲。“太和鼓鬯”即心感太和,以鼓琴曲。
“一二”:犹“一一”。
译文:
总之,弹琴要神态安详,气息平静,投入感情,忘怀一切,心感太和,手鼓琴曲,便能做到心手相应,但这却只能靠自己去体会,而很难一一加以说明。
第二句:“太音希声,古道难复,不以性情中和相遇,而以为是技也,斯愈久而愈失其传矣。”
释词:
“太音”:语出《老子。四十一章》:“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通“太”。
“遇”:求,指求得“希声”之“大音”。
“是技”:指琴技。
译文:
“太音希声”的传统思想已难以恢复,如果不靠中正平和的性情去力求实现这一理想,而只把弹琴当作一种技艺,那就会时间越久而越丧失这一传统了。
全段译文:
总之,弹琴要神态安详,气息平静,投入感情,忘怀一切,心感太和,手鼓琴曲,便能做到心手相应,但这却只能靠自己去体会,而很难一一加以说明。“太音希声”的传统思想已难以恢复,如果不靠中正平和的性情去力求实现这一理想,而只把弹琴当作一种技艺,那就会时间越久而越丧失这一传统了。
(之一“和”整段结束)
一曰"静"——(共三段)
第一段:
“抚琴卜静处亦何难?独难于运指之静。然指动而求声恶乎得静?余则曰,政在声中求静耳。”
释词:
“卜”:选择。
“恶乎”:“于何”的意思。
“政”:通“正”,就是,正是的意思。
译文:
弹琴选择僻静的去处又有什么难的呢?难就难在做到运指之静。然而手指运动是为了发出声响,既有声响,又怎么能静呢?我却认为,正是要在声中求静。
讲解:
此段短小,我在解释译文的时候没分段。这里用两个疑问带出“动中求静”和“声中求静”的命题,具体的方法后二段会做进一步阐释和讲解。
第二段:
“声厉则知指躁,声粗则知指浊,声希则知指静,此审音之道也。盖静由中出,声自心生,苟心有杂扰,手指物扰,以之抚琴,安能得静?惟涵养之士,淡泊宁静,心无尘翳,指有余闲,与论希声之理,悠然可得矣。”
第一句:
“声厉则知指躁,声粗则知指浊,声希则知指静,此审音之道也。”
释词:
“厉”:猛厉。
“希”:稀疏、稀少。
译文:
出声猛厉便知道是下指急噪;出声粗糙便知道是下指浊乱;出声稀疏,便知道是下指沉静,这是鉴别琴声优劣的方法。
第二句:
“盖静由中出,声自心生,苟心有杂扰,手指物扰,以之抚琴,安能得静?”
释词:
“中”:这里指心中、内心深处。语出《乐记——乐本》:“乐由中出,故静。”
“苟”:假如、如果、假使。
译文:
因为静是从内心发出的,声是由心灵产生的,如果心中有杂念在干扰,手上便象有东西在阻挠,用这样的心情去弹琴,怎么能得到静的效果呢?
第三句:
“惟涵养之士,淡泊宁静,心无尘翳,指有余闲,与论希声之理,悠然可得矣。”
释词:
“淡”:安静的状态。“淡泊”即恬淡寡欲,
“尘”:俗念,俗事。
“翳”:遮蔽。
“悠然”:从容的样子,不费力。
译文:
唯有修养有素,淡泊宁静,心无俗念,手指从容的人,才能参与探讨太音希声的道理,自然就能得到声中求静的真谛。
全段译文:
出声猛厉,便知道是下指急噪;出声粗糙,便知道是下指重浊;出声稀疏,便知道是下指沉静,这是鉴别琴声优劣的方法。因为静是从内心发出的,声是由心灵产生的,如果心中有杂念在干扰,手上便象有东西在阻挠,用这样的心情去弹琴,怎么能得到静的效果呢?唯有修养有素,淡泊宁静,心无俗念,手指从容的人,才能参与探讨太音希声的道理,自然就能得到声中求静的真谛。
解说:
中国画讲究“写意”,此段行文也正是重点论证了人的意识形态与“静”的关系,重在“意”。出声之所以猛厉急噪,粗糙重浊,是因为人心有杂念。需驱除俗事和杂念,养成“修养有素,淡泊宁静,心无俗念,手指从容”,这样就得到“静”的真谛了!想象古代文人确有不食人间烟火者,超然物外,淡泊宁静,如今恐怕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的精神也浮躁起来,“意”上的静似乎很难,因此很多人弹琴并把琴当做“道”器来看,就是着重凝练自己浮躁的心气,使之平和淡泊,因此也就与时下之世人格格不入了,不知是好是坏是喜是忧。
下一段着重从外在“白描”手法具体考察得到静的实际操作办法,留在下次再谈。。。。。。
第三段:
“所谓希者,至静之极,通乎杳渺,出有入无,而游神于羲皇之上者也。约其下指工夫,一在调气,一在练指。调气则神自静,练指则音自静。如热妙香者,含其烟而吐雾;涤界茗者,荡其浊而泻清。取静音者亦然,雪其燥气,释其竞心,指下扫尽炎嚣,弦上恰存贞洁,故虽急而不乱,多而不繁,渊深在中,清光发外,有道之士当自得之。”
第一句:
“所谓希者,至静之极,通乎杳渺,出有入无,而游神于羲皇之上者也。”
释词:
“杳渺”:遥远之处,深远之境。
“出入有无”:从有声到无声,实则兼有从尘世到世外、从实感到想象之意。
“羲皇”:原指太古时代,这里指摆脱世事,忘却俗念,无牵无挂,至和至平的精神境界。
译文:所谓希,就是静到极点,与杳渺之境相通,以至出有入无,神游于理想的境界。
解说:此句就演奏而言,也是就欣赏而言。
第二句:“约其下指工夫,一在调气,一在练指。”
释词:
“约”:概括,归纳。
译文:归纳其下指的工夫,一在调节气息,一在练习手指。
第三句:“调气则神自静,练指则音自静。”
译文:气息调节自如,精神自然沉静;手指联系纯熟,声音自然平静。
第四句:“如热妙香者,含其烟而吐雾;涤界茗者,荡其浊而泻清。”
释词:
“热(RUO去声或RE去声)”:点燃,焚烧。
“妙香”:特制的香,多指佛教寺庙供佛礼佛用的香。
“界”:两山之间。“界茗”产于浙江长兴,因在宜兴、罗解两山之间,故名。
译文:好比点燃妙香,含着的是烟,喷出的则是雾;好比冲泡名茶,冲掉的是杂质,泻出的则是清香。
第五句:“取静音者亦然,雪其燥气,释其竞心,指下扫尽炎嚣,弦上恰存贞洁,故虽急而不乱,多而不繁,渊深在中,清光发外,有道之士当自得之。”
释词:
“雪其燥气,释其竞心”:语出周敦儒《通书——乐上》:“淡,则欲心平;和,则燥心释。”
“炎嚣”:炽热喧闹。
“贞”:通“正”。
“贞洁”:中正纯净。
“繁”:杂。
“渊”:深潭。比喻内心深沉清静。
“得之”:指得琴音之静。
译文:取静音也是这样,要力求消除浮躁之气,去掉竞争之心,扫尽炽烈喧闹的声响,留下平和纯净的琴音,做到节奏急而不乱,音调多而不繁,内含深邃的情怀,外发清澈的光辉,明白这个道理的人自然会达到这一境界。
全段译文:
所谓希,就是静到极点,与杳渺之境相通,以至出有入无,神游于理想的境界。归纳其下指的工夫,一在调节气息,一在联系手指。气息调节自如,精神自然沉静;手指联系纯熟,声音自然平静。好比点燃妙香,含着的是烟,喷出的则是雾;好比冲泡名茶,冲掉的是杂质,泻出的则是清香。取静音也是这样,要力求消除浮躁之气,去掉竞争之心,扫尽炽烈喧闹的声响,留下平和纯净的琴音,做到节奏急而不乱,音调多而不繁,内含深邃的情怀,外发清澈的光辉,明白这个道理的人自然会达到这一境界。
解说:
此段阐明了解决处理“急而不乱,多而不繁”的办法:一是调气,二是练指,即所谓“声中求静”。调气首要为“神静”,练指首要为“音静”,而要做到“音静”就必须处理好指和弦的关系,注重“指下”和“弦上”的练习与体会。古往今来不少琴家注意练指而忘却调气,而练指则要注意的是指法的单独练习和指法与琴弦之间关系的练习,再配合以正确的气息,相互调节,达到修身养性的功能,心情自然会随之安静,去除俗世之扰,飘飘欲仙,达到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
三曰“清”(共三段):
第一段:“语云:‘弹琴不清,不如弹筝’,言失雅也。故清者,大雅之原本,而为声音之主宰。地不僻则不清,琴不实则不清,弦不洁则不清,心不静则不清,气不肃则不清:皆清之至要者也,而指上之清尤为最。”
第一句:“语云:‘弹琴不清,不如弹筝’,言失雅也。”
释词:
“语”:俗语,俗话。
译文:俗话说:“弹琴不清,不如弹筝”,就是说有失雅正的意思。
解说:本句引用俗语阐明“琴不清则不雅”的道理。
第二句:“故清者,大雅之原本,而为声音之主宰。”
译文:所以清是雅正的本源,又是声音的主宰。
解说:本句进一步阐明“清”、“雅”、“声”的关系,表明了其重要作用:本源和主宰。
第三句:“地不僻则不清,琴不实则不清,弦不洁则不清,心不静则不清,气不肃则不清,皆清之至要者也,而指上之清尤为最。”
释词:
“气”:神气,精神。
译文:(弹琴时的)场地不僻静就不清,琴不放坚实就不清,琴弦不洁净就不清,心情不平静就不清,神气不严肃就不清——对于清,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则是指上之清。
全段译文:
俗话说:“弹琴不清,不如弹筝”,就是说有失雅正的意思。所以清是雅正的本源,是声音的主宰。(弹琴时)场地不僻静就不清,琴声不坚实就不清,琴弦不洁净就不清,心情不平静就不清,神气不严肃就不清——对于清,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则是指上之清。
解说:
我们常说“清雅”,“清”和“雅”互为依存,在古琴的审美领域中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清”有很多种解释,比如说:干净、纯净透明而没有杂质、清楚明白而不混乱等意思。作者在这一小段文字中引用俗语说明“清”与“雅”的关系,并带出“指上之清尤为最,清之至要者也”,为下文作好了铺叙的准备。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五个不清”,即:“地不僻则不清,琴不实则不清,弦不洁则不清,心不静则不清,气不肃则不清”。让我们按顺序来考察一下:
“地不僻则不清”,主要是指弹琴时周围的环境,弹琴的对环境有特殊的要求古往今来都是一样要求“僻”,就是说要安静,僻静的地点所在,只有这样的场地和环境才有利于弹琴,才可出清音。
“琴不实则不清”,这里主要是指琴放置的平稳程度,要牢固稳妥,不要让琴摇晃,也可以理解成弹琴时发出的琴声不坚实,发虚发飘。这里我联想到特别是龚一先生等琴家在弹琴前总是非常注意琴的摆放平稳和琴桌的牢固,确是为琴发清音前而作好的必要的准备工作。
“弦不洁则不清”,这里是指琴弦的洁净,古时候用丝弦,积灰过多就会发黑发黄,用这样的琴弦演奏可想而知声音是否会清?今天的钢丝弦也是同样道理,所以我们说弹琴前要先洗干净手,擦干净弦,静心平气从容抚之。
“心不静则不清”,以上是弹琴的客体:场地、琴身、琴器,这里则涉及到了弹琴的主体:人,人要弹好琴,发出清音光作到以上三点还是不够的,比较重要的是人心要静,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凝神静气,悠游自得。
“气不肃则不清”也是指人的面容,气色要严肃认真,不可嬉皮笑脸顾盼左右,对待每一个出音尤其要严肃认真,仔细琢磨。
第二段:“指求其劲,按求其实,则清音始出;手不下徽,弹不柔弱,则清音并发;而又挑必甲尖,弦必悬落,则清音益妙。两手如鸾凤和鸣,不染纤毫浊气;厝指如敲金戛石,傍弦绝无客声。此则练其清骨,以超乎诸音之上矣。”
第一句:“指求其劲,按求其实,则清音始出;手不下徽,弹不柔弱,则清音并发;而又挑必甲尖,弦必悬落,则清音益妙。”
释词:
“按求”句:《五知斋琴谱——左指秘法》:“必按弦坚实,法当用力而不觉,故云‘按欲入木’,专言用力也,但妙在不觉耳。”
“下”:离。
“挑必”二句:《大还阁琴谱——万峰阁指法秘笺》:“食指向外出弦曰挑。挑之精义别有秘诠,名曰‘悬指’。今人皆傍弦挨抚,音出多浑浊,何可言妙?惟是挑以甲尖,从空悬落,于弦中一下而虚灵无碍,始得清健之音也。”
译文:下指要有力,按弦要求坚实,这样才能弹出清音;左手按音不离一定徽位,右手弹弦不要柔软柔弱,这样就能清音并发;再注意挑弦必用甲尖,悬腕落指挑出,这样清音就会更妙。
第二句:“两手如鸾凤和鸣,不染纤毫浊气;厝指如敲金戛石,傍弦绝无客声。”
释词:
“鸾凤”:鸾鸟与凤凰。鸾鸟,传说中凤凰类鸟。
“厝”:同“措”。“厝指”:指运指。
“傍”:通“旁”。
“客声”:指傍弦之声,不应有之声,亦即杂音。
译文:两手如同鸾凤和鸣,配合默契,不染丝毫浊气;运指如同敲击金石,十分纯净,旁弦绝无杂音。
第三句:“此则练其清骨,以超乎诸音之上矣。”
释词:“骨”:品格,格调。
译文:这样就能连就清的格调,而超出众音之上了
第二段译文:
“下指要有力,按弦要求坚实,这样才能弹出清音;左手按音不离一定徽位,右手弹弦不要柔软柔弱,这样就能清音并发;再注意挑弦必用甲尖,悬腕落指挑出,这样清音就会更妙。两手如同鸾凤和鸣,配合默契,不染丝毫浊气;运指如同敲击金石,十分纯净,旁弦绝无杂音。这样就能连就清的格调,而超出众音之上了。”
解说:
这段直接从实际弹奏角度来说明练指与“清”的关系。“指求其劲,按求其实——清音始出”、“手不下徽,弹不柔弱——清音并发”、“挑必甲尖,弦必悬落——清音益妙”,两手要“如鸾凤和鸣——不染纤毫浊气”,厝指“如敲金笺石——傍弦绝无客声”,而这些练习结果的关键集中于两个字——“清骨”,惟清骨而超乎诸音之上。
第三段:“究夫曲调之清,则最忌连连弹去,求完,但欲热闹娱耳,不知意趣何在,斯则流于浊矣。故欲得其清调者,必以贞、静、宏、远为度,然后按以气候,从容宛转。候宜逗留,则将少息以俟之;候宜紧促,则用疾急以迎之。是以节奏有迟速之辨,吟猱有缓急之别,章句必欲分明,声调愈欲疏越,皆是一度一候,以全其终曲之雅趣。试一听之,则澄然秋潭,皎然寒月,湱然山涛,幽然谷应,始知弦上有此一种清况,真令人心骨俱冷,体气欲仙矣。”
第一句:“究夫曲调之清,则最忌连连弹去,求完,但欲热闹娱耳,不知意趣何在,斯则流于浊矣。”
释词:
“亟亟(QI阳平)或(JI阳平)”:急急忙忙,匆匆忙忙的样子。
“浊”:与“清”相反。
译文:进而探求曲调之清,则最忌讳连连不断地弹奏,急于弹完全曲,只求热闹娱耳,不知意趣何在,这就流于浊了。
第二句:“故欲得其清调者,必以贞、静、宏、远为度,然后按以气候,从容宛转。”
释词:
“清调”:清的音调,清的韵味。
“贞、静、宏、远”:中正、宁静、宏大、深远。
“度”:标准,准则。
“气候”:指乐曲的节度与关键,即前文“篇中有度,句中有候,字中有肯”之“度”、“候”、“肯”,总称为“候”或“气候”。
译文:所以想要弹出清的音调,必须以中正、宁静、宏大、深远为准则,然后根据乐曲的节度从容不迫地加以处理。
第三句:“候宜逗留,则将少息以俟之;候宜紧促,则用疾急以迎之。”
释词:
“逗留”:延缓,与“紧促”相反。
“俟(SI去声)”:等候。
译文:应该逗留地就用少息来等待,应该紧促的就用急弹来迎接。
第四句:“是以节奏有迟速之辨,吟猱有缓急之别,章句必欲分明,声调愈欲疏越,皆是一度一候,以全其终曲之雅趣。”
释词:
“疏越”:犹指清越。
译文:做到节奏有快慢之分,吟猱有缓急之别,章句分明,声调清越,按照节度把乐曲清雅的情趣完整地表现出来。
第五句:“试一听之,则澄然秋潭,皎然寒月,湱然山涛,幽然谷应,始知弦上有此一种清况,真令人心骨俱冷,体气欲仙矣。”
释词:
“湱(HUO去声)”:浪涛冲击的清朗之声。
“湱然”:声音清朗的样子。
“澄然”:四句,比喻琴声的清越。
“体气”:犹指身心。
译文:这样的音调,就象秋潭一样清澈,就像寒月一样清明,就像山涛作响一样清朗,就像峡谷回应一样清幽,由此方知弦上竟然能有这样一种清的况味,一听到它,是真会使人心骨俱冷,体气欲仙的。
全段译文:
进而探求曲调之清,则最忌讳连连不断地弹奏,急于弹完全曲,只求热闹娱耳,不知意趣何在,这就流于浊了。所以想要弹出清的音调,必须以中正、宁静、宏大、深远为准则,然后根据乐曲的节度从容不迫地加以处理,应该逗留地就用少息来等待,应该紧促的就用急弹来迎接。做到节奏有快慢之分,吟猱有缓急之别,章句分明,声调清越,按照节度把乐曲清雅的情趣完整地表现出来,这样的音调,就象秋潭一样清澈,就像寒月一样清明,就像山涛作响一样清朗,就像峡谷回应一样清幽,由此方知弦上竟然能有这样一种清的况味,一听到它,是真会使人心骨俱冷,体气欲仙的。
解说:“气候”是《琴况》中的重要概念,深于“气候”,才能使演奏纯粹、自然、神妙,臻于完美。“候”与“度”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这里的“度”即指:“贞、静、宏、远”,“候”则是“宜逗留”、“宜紧促”,逗留之法——“少息以俟之”;紧促之招——“疾急以迎之”。而其中最忌讳的就是:连连弹去,亟亟求完,但欲热闹、娱耳,不知意趣何在。细想,我们在弹琴的时候何尝不是经常犯这些错误的呢?
一曰“远”:(仅一段)
原文:
“远与迟似,而实与迟异,迟以气用,远以神行,故气有候,而神无候。会远于候之中,则气为之使;达远于候之外,则神为之君。至于神游气化,而意之所之玄之又玄。时为岑寂也,若游峨嵋之雪;时为流逝也,若在洞庭之波,倏缓倏速,莫不有远之微致。盖音至于远,境入希夷,非知音未易知,而中独有悠悠不已之志。吾故曰:‘求之弦中如不足,得之弦外则有余也。’”
第一句:"远与迟似,而实与迟异,迟以气用,远以神行,故气有候,而神无候。"
释词:
"迟":指下指迟。
"气":指气息。
"神":指想象。
"用"、"行":有作为,得施行。
"有候":有节度,可以把握。
译文:远和迟相似,但其实和迟不同。迟靠气息来调节,远凭想象而实现,而气息有一定的节候,可以把握;想象却没有节候,难以把握。
第二句:"会远于候之中,则气为之使;达远于候之外,则神为之君。"
释词:
"君":主宰。
译文:所以可以在节候之中领会远,这样,气息就为远所用;达到远却应在节候之外,而由想象来主宰一切。
第三句:"至于神游气化,而意之所之玄之又玄。"
释词:
"玄之又玄":语出《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至于想象自由翱翔,气息相应变化,则琴意更远,能达到无所不至,玄妙莫测的境地。
第四句:"时为岑寂也,若游峨嵋之雪;时为流逝也,若在洞庭之波,倏缓倏速,莫不有远之微致。"
释词:
"岑寂":寂静的状态。
"倏(SHU阴平)":忽而。
"微致":微妙的情致。
译文:时而表现寂静的意境,如同遨游峨嵋的雪峰;时而表现流水的消逝,仿佛见到洞庭的烟波,忽快忽慢,无不具有远的微妙情致。
第五句:"盖音至于远,境入希夷,非知音未易知,而中独有悠悠不已之志。"
释词:
"希夷":玄妙的境界。语出《老子-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悠悠":遥远、长久的样子。
译文:大致说来,音乐到了远的地步,进入玄妙的境界,不是知音就难以理解,但却唯有这样的音乐才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情志。
第六句:"吾故曰:\'求之弦中如不足,得之弦外则有余也。\'"
释词:
"如":若,似。
译文:所以我说:"求于弦中若感不足,得于弦外就绰绰有余了。"
全段译文:
远和迟相似,但其实和迟不同,迟靠气息来调节,远凭想象而实现。而气息有一定的节候,可以把握;想象却没有节候,难以把握。所以可以在节候之中领会远,这样,气息就为远所用;达到远却应在节候之外,而由想象来主宰一切。至于想象自由翱翔,气息相应变化,则琴意更远,能达到无所不至,玄妙莫测的境地。时而表现寂静的意境,如同遨游峨嵋的雪峰;时而表现流水的消逝,仿佛见到洞庭的烟波。忽快忽慢,无不具有远的微妙情致。大致说来,音乐到了远的地步,进入玄妙的境界,不是知音就难以理解,但却唯有这样的音乐才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情志。所以我说:"‘远’求于弦中似感不足,得于弦外就绰绰有余了。"
解说:
气息、节奏、意向交织编织了一扇众妙之门。我们在练琴的时候往往忽略了音乐里非常重要的一点:“想象”。有些人在节奏非常准确的情况下所弹之曲却毫无生趣,黯然而失生机,为何?对音乐没有正确的理解,当然也就没有想象可言了。古人在曲中往往标注提示性的标题和译文,这就是要求演奏者对曲子注重想象的一个文字符号。其实只要在练习和弹奏中多多聆听,多多思考,多多想象,音符就会向你诉说,养成倾听的耳朵比培养一只灵巧的手来的更重要,到那时你会发现原来音乐是象人一样:会说话的!
一曰“古”:(共三段)
第一段原文:
“《乐志》曰:‘琴有正声,有间声。其声正直和雅,合于律吕,谓之正声,此雅、颂之音,古乐之作也;其声间杂繁促,不协律吕,谓之间声,此郑卫之音,俗乐之作也。雅、颂之音理而民正,郑卫之曲动而心淫。然则如之何而可就正乎?必也黄钟以生之,中正以平之,确乎郑卫不能入也。’按此论,则琴固有时古之辨矣!”
释词:
“理”:整治。这里与“动”词,指演奏。“雅、颂”二句,语出《史记-乐书》。
“就”:归向。
“平(PIAN阳平)”:治理,节制。“黄钟”三句,语出杨雄《法言》。
译文:
《乐志》说:“琴有正声、间声之别。凡是声音正直合雅、合于律吕的,叫做正声,这就是雅、颂之音,古乐演奏出来就是如此;凡是声音错杂繁促、不合律吕的,叫做间声,这就是郑卫之音,俗乐演奏出来就是如此。雅、颂之音传播了,民风就端正了;郑卫之音流行了,民心就放纵了。那么怎样才能使音乐走向正道那?必须用黄钟来产生音律,用中正来加以节制,使郑卫之音无从混入其中。”由此可知,琴是本来就有时、古之别的。
解说:
这段主要说明正声与间声的不同:正声-正直和雅-合于律吕-雅颂之音-古乐之作;间声-间杂繁促-不协律吕-郑卫之音-俗乐之作。由此可见,在古代琴曲的雅俗是和古代律吕直接联系在一起的。
确如“习琴者”琴友所言,律学是很艰深的一门专门学问。本人对此所知甚少,只能日后进一步学习了,研究更谈不上。目前可能研究律吕也仅限于专业音乐院校,对于业余而没有专业老师辅导的学习者来说,是非常艰涩难懂的了,有一定难度。
曾看过习琴者在其他论坛的一些帖子,欢迎多参与发表见解,特别是律吕方面。
第二段原文:
“大都声争而媚耳者,吾知其时也;音淡而会心者,吾知其古也。而音出于声,声先败,则不可复求于音。故媚耳之声,不特为其疾速也,为其远于大雅也;会心之音,非独为其延缓也,为其沦于俗响也。俗响不入,渊乎大雅,则其声不争,而音自古矣。”
释词:
“大都”:大致。
“媚耳”:犹娱耳。
“会心”:使心有所领会。
“败”:败坏,放纵,不合律吕。
“渊”:源,以。。。。。。为根源。
译文:
大致来说,声音繁促而悦耳的,我知道它是时调;音律平淡而会心的,我知道它是古曲。而音调是由声音组成的,声音先败坏了,音调也就不可能好了。所以悦耳的声音,不只是四度快,更重要的是远离大雅;会心的音调,不只是速度慢,更重要的是远离时俗。不受时调影响,深深植根于大雅,声音就不会繁促,音调就自然古雅了。
解说:大都四句,即《乐记》“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君子之听者,非听其铿锵而已也,彼亦有所合之也”之意。会心三句,意指文意不通。
请把您发表《从“律和声”谈起》贴在论坛里供参考学习,并希望您贴一些有关律学的基础知识,或者开一个律学专贴,方便给学习者答疑解惑。至于对本篇文字的错误之处,请直接指正。
第三段原文:
“然粗率疑于古朴,疏慵疑于冲淡,似超于时,而实病于古。病于古与病于时者奚以异?必融其粗率,振其疏慵,而后下指不落时调,其为音也,宽裕温庞,不事小巧,而古雅自见。一室之中,宛在深山邃谷,老木寒泉,风声簌簌,令人有遗世独立之思,此能进于古者矣。”
释词:
“疑”:似是而非。
“疏慵”:懒惰,懒散的样子。
“冲淡”:平和淡泊。
“时”:时俗。
“病于古”:为古所困,意谓得其形而失其神。
“病于时”:为时所困,意谓得时俗之病。
“庞(LONG阳平)”:庞庞,充实貌。《诗经-小雅-车攻》:“四牡庞庞。”朱熹集传:“庞庞,充实也。”。
“温庞”:即温厚。
“室”:指鼓琴之室。
“遗世独立”:超然独立于尘世之外。苏轼《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译文:
但要注意粗率象是古朴,懒散象是冲淡,似乎于时调,其实是为古所困。为古所困与为时所困又有什么不同?必须将粗率加以消融,使懒散的变为振作,而后才能尽洗时调习气,音调宽裕温厚,不事小巧纤细,这样古雅的格调自然就表现出来了。有了这样的格调,即使是在斗室弹琴,也仿佛置身深山幽谷、老树寒泉、簌簌风声之中,使人有遗世独立之感,这就是能进入古雅的境界了。
全段译文:
《乐志》说:“琴有正声、间声之别。凡是声音正直合雅、合于律吕的,叫做正声,这就是雅、颂之音,古乐演奏出来就是如此;凡是声音错杂繁促、不合律吕的,叫做间声,这就是郑卫之音,俗乐演奏出来就是如此。雅、颂之音传播了,民风就端正了;郑卫之音流行了,民心就放纵了。那么怎样才能使音乐走向正道那?必须用黄钟来产生音律,用中正来加以节制,使郑卫之音无从混入其中。”由此可知,琴是本来就有时、古之别的。
大至来说,声音繁促而悦耳的,我知道它是时调;音律平淡而会心的,我知道它是古曲。而音调是由声音组成的,声音先败坏了,音调也就不可能好了。所以悦耳的声音,不只是四度快,更重要的是远离大雅;会心的音调,不只是速度慢,更重要的是远离时俗。不受时调影响,深深植根于大雅,声音就不会繁促,音调就自然古雅了。
但要注意粗率象是古朴,懒散象是冲淡,似乎于时调,其实是为古所困。为古所困与为时所困又有什么不同?必须将粗率加以消融,使懒散的变为振作,而后才能尽洗时调习气,音调宽裕温厚,不事小巧纤细,这样古雅的格调自然就表现出来了。有了这样的格调,即使是在斗室弹琴,也仿佛置身深山幽谷、老树寒泉、簌簌风声之中,使人有遗世独立之感,这就是能进入古雅的境界了。
讲习班何时在哪里开?到时请通报一下!
一曰“淡”
第一段(共三段)
一、原文:“弦索之行于世也,其声艳而可悦也。独琴之为器,焚香静对,不入歌舞场中;琴之为音,孤高岑寂,不杂丝竹伴内。清泉白石,皓月疏风,倏倏自得,使听之者游思缥缈,娱乐之心不知何去,斯之谓淡。”
二、解说
第一句:“弦索之行于世也,其声艳而可悦也。”
释词:
“弦索”:原指弦,金、元以来用做琵琶、三弦等各种弦乐器得泛称,但不包括琴、瑟。
“艳”:艳丽,华美。
释文:弦索以其声音华丽动听而流行于世。
第二句:“独琴之为器,焚香静对,不入歌舞场中;琴之为音,孤高岑寂,不杂丝竹伴内。”
释文:唯有琴这种乐器,必须焚香静坐而弹,不入歌舞场中;唯有琴这种乐器,孤芳自赏,甘于寂寞,不杂丝竹伴内。
第三句:“清泉白石,皓月疏风,倏倏自得,使听之者游思缥缈,娱乐之心不知何去,斯之谓淡。”
释词:
“倏倏”: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得样子。
“游思缥缈”:形容思想意念杳渺的样子。
释文:它象清泉白石、明月清风一样修然自得。能使听者神思缥缈,尽去娱乐之心,这就叫做淡。
全文释文:弦索以其声音华丽动听而流行于世。唯有琴这种乐器,必须焚香静坐而弹,不入歌舞场中;唯有琴这种乐器,孤芳自赏,甘于寂寞,不杂丝竹伴内。它象清泉白石、明月清风一样修然自得。能使听者神思缥缈,尽去娱乐之心,这就叫做淡。
第二段:
原文:“舍艳而相遇于淡者,世之高人韵士也。而淡固未易言也,怯邪而存正,黜俗而归雅,舍媚而还淳,不着意于淡而淡之妙自臻。”
第一句:“舍艳而相遇于淡者,世之高人韵士也。”
释词:
“相遇于淡”:精神与淡相遇,即进入淡的境界。
“高人”:志向高洁,不慕荣利者。
“韵士”:风雅之士。
译文:舍弃华丽而追求淡泊的是世上的高人雅士。
第二句:“而淡固未易言也,怯邪而存正,黜俗而归雅,舍媚而还淳,不着意于淡而淡之妙自臻。”
释词:
“祛”:除去。
“黜”:斥退。
“臻”:至,到来。
译文:淡固然难以言传,但只要能去邪存正,退俗还雅,弃媚返淳,那么,不必刻意追求淡,淡的妙处也会自然表现出来。
全句译文:
舍弃华丽而追求淡泊的是世上的高人雅士。淡固然难以言传,但只要能去邪存正,退俗还雅,弃媚返淳,那么,不必刻意追求淡,淡的妙处也会自然表现出来。
第三段:
原文:“夫琴之元音本自淡也,制之为操,其文情冲乎淡也。吾调之以淡,合乎古人,不必谐于众也。每山居深静,林木扶苏,清风入弦,绝去炎嚣,虚徐其韵,所出皆至音,所得皆真趣,不禁怡然吟赏。喟然云:‘吾爱此情,不絿不竞;吾爱此味,如雪如冰;吾爱此响,松之风而竹之雨,涧之滴而波之涛也。有窹寐于淡之中而已矣’。”
第一句:“夫琴之元音本自淡也,制之为操,其文情冲乎淡也。”
释词:
“元”:通“原”,“琴之原音”指琴本来的音色。
“文情”:曲调所流露的情趣,曲情。
“冲”:深入。
译文:琴的音色本来就是淡的,制成琴曲,它的情趣就更为淡泊了。
第二句:“吾调之以淡,合乎古人,不必谐于众也。每山居深静,林木扶苏,清风入弦,绝去炎嚣,虚徐其韵,所出皆至音,所得皆真趣,不禁怡然吟赏。”
释词:
“调”:调弄,弹奏。
“谐”:合。
“扶苏”:同“扶疏”,枝条四布的样子。
“虚徐”:从容不迫。
“至音”:至善至妙之音。
“真趣”:纯真无邪的情趣。
译文:所以我要用淡泊的风格来弹奏,但求合于古人,而不必迎合众人。每当山居幽静,林木扶疏,清风入弦,扫尽炽盛喧嚣之气,我从容徐缓地弹奏起来,发出的都是至善至妙的音调,表现的都是纯真无邪的情趣,就不禁怡然自得,赞叹不已。
第三句:“喟然云:‘吾爱此情,不絿不竞;吾爱此味,如雪如冰;吾爱此响,松之风而竹之雨,涧之滴而波之涛也。”
释词:
“喟(KUI去声)然”:叹息。
“不絿不竞”:不竞争不急躁。
“涧”:两山之间的水。
译文:“说道:‘我爱这情趣,与世无求,不竞不争;我爱这韵味,恬淡纯净,如雪如冰;我爱这音响,如同松风竹雨,山泉水波。’”
第四句:“有窹寐于淡之中而已矣。”
释词:
“窹寐”:日日夜夜。
译文:“我愿日日夜夜陶醉于淡泊之中。”
全文译文:“琴的音色本来就是淡的,制成琴曲,它的情趣就更为淡泊了。所以我要用淡泊的风格来弹奏,但求合于古人,而不必迎合众人。每当山居幽静,林木扶疏,清风入弦,扫尽炽盛喧嚣之气,我从容徐缓地弹奏起来,发出的都是至善至妙的音调,表现的都是纯真无邪的情趣,就不禁怡然自得,赞叹不已。说道:‘我爱这情趣,与世无求,不竞不争;我爱这韵味,恬淡纯净,如雪如冰;我爱这音响,如同松风竹雨,山泉水波。我愿日日夜夜陶醉于淡泊之中。’”
一曰“恬”
第一段:
原文:“诸声淡则无味,琴声淡则益有味。味者何?恬是已。味从气出,故恬也。”
释词:
“恬”:安乐自在的趣味。
“诸声”:指其他乐器之声。
译文:
其他乐器的声音淡了就没有味,琴声淡了却更有味。味是什么?就是恬。味是从气发出的,所以就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