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肃的幸福家庭及妻子李文辉的采访笔录
你也许不知道阎肃是谁,但你一定知道歌剧《江姐》、和歌曲《红梅赞》、《敢问路在何方》、《前门情思大碗茶》,他的词作者就是阎肃。
阎肃,男,汉族,河北保定人,1930年5月出生,1950年加入西南青年文工团,1953年6月进入西南军区文工团任分队长,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调入空政文工团,现为空政原歌舞团编导室一级编剧,专业技术一级,文职特级,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采访阎肃夫人李文辉笔录(2010年)我和老阎处对象的时候,由于我在东北,他在北京,只能通过书信交流。在信中,我发现他的文笔很美。后来,我来北京和他见面。见到他后,感觉和书信中的他反差很大:个头矮、相貌平,还有点驼背,衣着也很不讲究,还穿着当时城里人很少穿的线袜子,把穿旧了的军裤穿在里面当衬裤。我家里人听说他的情况后,都反对我们处下去。当时,介绍人是我的大姨和空政文工团的团长,她们都说阎肃是团里很有发展潜力的干部,我也觉得他很有才,再就是我们在书信交流中也产生了感情。大概处了一年多吧,我们就结婚了。
我和老阎1961年结婚,当时我在锦州工作。1962年,老阎到锦州探亲,这是我们结婚后他第一次探亲休假。18天的假期,老阎一直把自己关在家里搞创作,我们哪都没去玩。他那次创作的就是后来红遍大江南北、被传唱了几十年的歌剧《江姐》的剧本。我听说,在上海演出的时候,一共演5场,有的人连续5次排队买票,有的人连歌词、台词都背下来了。
文革期间,是非颠倒,老阎创作的歌剧《江姐》被污蔑为“毒草”,老阎因此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有人说他是漏网“右派”,还有人给他贴大字报。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他也做好了像“右派”一样被送到北大荒的思想准备。他怕连累我和孩子,一天,他对我说:“要不,咱们先分开吧。”我对他说:“你到哪,我跟你到哪。你连西藏都去过,世间还有什么苦不能吃?你就是发配到北大荒,也得有人给你做饭啊。”患难见真情,老阎到现在遇到什么事还一直让着我。
有一次,电视剧《西游记》导演杨洁通过科教电影厂的朋友找到我,想让老阎为《西游记》创作主题歌。当时老阎还有别的任务,但碍于我的面子,他还是把创作《西游记》主题歌当作首要任务来完成,没想到他竟然又创作出了《敢问路在何方》这样广泛流传的经典歌曲。这一次,是第一次有人找我“走后门”。后来又有许多人通过我找老阎创作市歌、企业主题歌曲等,不少都成了脍炙人口的歌曲,如江苏兴化的市歌《梦里水乡》、辽河油田曙光电机厂的主题歌《曙光》、北安农垦局的局歌、辽宁凤城的市歌等。老阎还为许多部队创作了师歌、旅歌、团歌、营歌,还有连歌。
老阎生活上简朴得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穿着上从来不讲究,给他买了贵一些的衣服,让他知道了就放起来,舍不得穿。吃饭也不挑,剩菜剩饭照吃不误。年轻的时候,物质条件不好,他经常多吃饭、少吃菜。菜剩了,我就说:“剩了就倒掉。”他舍不得,就会把剩下的菜全吃掉。直到现在他还是这个习惯。有时我劝他:“其实现在条件好了,没必要这样。”可他就是改不了,我有时生气,就说他:“你就是个垃圾桶。”
老阎的驼背是他勤奋的证明。我看过他中学时代的照片,身板挺直的。30岁前,老阎连一个休息日都没休息过。常常是一杯茶、一支烟,一本书看一天,由于长时间伏案学习,慢慢地老阎就变成了“罗锅”。还有很多休息日,老阎是在书店和戏院度过的。他看过很多书、很多戏,这一点,你们也许能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过去,礼拜天老阎常去天桥看戏,坐公交车要5分钱,他舍不得,经常走着去,走着回来,看戏每小时一毛六,他却肯花。因为那是学习,不是在玩。
老阎爱好很少,除了读书、看报、看戏、听音乐会,基本上没什么爱好。没有游玩、吃喝、海聊的欲望。老阎睡得很晚。我睡眠不好,半夜十二点醒了,他没睡;我一点钟醒了,看他在看书;两点钟醒了,他还没有睡。中午他要睡上一会儿,时间不长。只要他在家,每天都这样,很规律。老阎喜欢看武侠小说,七八十年代,只要有新的武侠小说出版,他想方设法拿到手,解渴一样地看完。金庸、古龙、还珠楼主的小说他都看过。这为他在剧本创作中能够成功塑造人物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老阎很正直,有时也很古板。现在好多了,以前要是孩子们在家讲一些不良社会现象,说一些时弊,他不爱听,就训斥孩子们,有时孩子们不服气,结果就吵了起来。他听不得人们说政府不好,讲党的“坏话”。有朋友建议我办个文化公司,我想还真行,一来我喜欢文艺,二来我对自己的组织沟通能力很自信,三呢,我对文艺界很熟,很多明星大腕都是我的好朋友。老阎听说后坚决反对,根本就不允许。不用说我办这个文化公司,就连儿子办都不行。他有他的原则,我们拗不过他。
儿媳妇是军艺毕业的,学唱歌的,一直想进空政文工团。老阎是文工团的元老级人物,儿媳妇希望他能跟团领导说说情,但他一直没开这个口。
工作不觉得累、生活不觉得苦、饭菜不好也觉得好吃。从年轻时到现在,他都很愿意到部队去采风、去体验生活,去寻找创作的灵感。像《我爱祖国的蓝天》、《军营男子汉》都是他在部队找到的灵感。他从不浪费时间,一有空就是学习,就连文革那个动荡的年代,他一点时间都没耽误,除了创作就是学习。
有人要帮老阎写自传、出文集,他都拒绝了。人家劝他,别人都出书了,你怎么不能出。他说:“出那个有什么用呀?”人家说:“你不出谁知道你呀?”老阎说:“知道有什么用呀?”
【源自:金水JS 】
2012年5月11日13:20编辑整理于宛城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