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赵氏孤儿》版公孙杵臼)
公孙杵臼,鼎鼎大名,是电影《赵氏孤儿》的主角,春秋时晋人。晋景公三年,公孙杵臼和程婴合谋,藏匿赵朔之遗腹子赵武,为赵氏保存了血脉。
“杵臼”是先秦常见的名字。陈宜公名杵臼,齐景公名杵臼,宋昭公也名杵臼。杵臼,就是杵和臼,杵冲击,臼承接,用来舂谷子。《周易.系辞下》曰:“黄帝……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世本》曰:“雍父作杵臼”。杵臼连用,盖是先秦习惯。
(“臼”是这个样子)
一国之君,起这样通俗的名字,现在看来匪夷所思。其实,先秦人民,上至国君,下至草民,起的名字都很朴实。
卫襄公名恶。恶,丑的意思。西汉有大将名周亚夫。亚夫,就是恶夫,丑男是也。郑共公干脆名丑。丑夫,也是常见的名字——秦国宣太后的面首就叫“魏丑夫”。卫慎公名颓。颓,秃头的意思。复旦大学刘钊先生在《關於秦印姓名的初步考察》一文中指出:“秦姓名印中有许多人名都是从‘頁’旁的字”。比如,秦人常见名中有“顫”(头不正)、“顀”(额头突出)、“顆”(头小)、“碩”(头大)……等等。陈哀公名弱,出生时大概很弱,长大了也不强,死后还被谥“哀”。
(宣太后要魏丑夫陪葬,庸芮为魏丑夫开脱)
根据复旦大学刘先生的统计,出土秦国印章(时代跨战国、秦、汉)所见名字中最常见的十个是:
1、得
2、昌
3、嬰
4、勝
5、偃
6、嘉
7、祿
8、章
9、豎
10、鼂
这些名字也大多可以在先秦诸侯、大夫的名字中得到印证。以“偃”为例,鲁景公、赵悼襄王和宋之末代公都名“偃”。晋有狐偃、太卜郭偃、司马籍偃、中行献子荀偃,齐有南郭偃、东郭偃、高偃,鲁有公子偃,郑有公子偃、駟偃,楚有许偃……确实非常流行啊!其实,偃,就是卬、仰、昂,是俯、仆、覆的反义词,不但不是贬义,反而颇有高贵之色彩。战国时魏国不有公子卬乎,秦末不有殷王司马卬乎,西汉景帝时不有胶西王名卬乎?
(电视剧《新大秦帝国》版公子卬)
*这里的“竖”老闷要解释下。我们都知道《史记.项羽本纪》中亚父范增的愤怒预言——“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这里的“竖子”,一般认为必是骂人话。其实,竖子,就是小子、童子,未必一定是粗口。竖(豎),禅母侯部,上古音可简拟为“sdo”,读音来自于“豆”。牧竖,就是牧童;内竖,就是内廷之小臣。“竖”的本义就是短、小——这也应该是豆类食物之所以名“豆”的原因。
** 鼂,也就是晁错的“晁”字,估计是“朝”(早上)的意思。
(秦私印)
回到“杵臼”。与之类似的名字有“宜臼”。周平王名“宜臼”,晋靖侯也名“宜臼”。然,则“宜臼”者何也?
在网上搜索到,一位叫“松实”的先生写了篇名为《“宜臼”“宜生”小释》的论文。其摘要(未得见其正文)曰:
……周有平王名宜臼,又作宜咎,莫知其义,故而推求,以冀解惑焉。臼咎二字,上古同在有部,相通非为多怪。然以杵臼、灾咎之义释二字于此名中,其不宜明矣。《左传》中有舅犯,《荀子.臣道篇》云:“晋之咎犯”,舅咎亦在同一韵部,故可互通也。又《说文解字》中舅写为(臼男),“从男臼声”,则知舅乃形声字,臼乃其音,男取其义。上古字多一字数义,后义有引申,则又衍加偏旁以类分焉。如且(祖)、白(伯、百)、易(锡、赐)之类。(臼男)字之古形盖取臼之声、形,后为区别于臼之本义而加“男”。故舅古可作臼,舅通咎(舅犯、咎犯),咎通臼(宜臼、宜咎),则知宜臼之义实为宜舅。
是这样吗?我们来看下“杵臼”的“杵”和“宜臼”的“宜”的读音。杵,音从午。午,疑母鱼部,上古音可简拟为“nga”。宜,疑母歌部,上古音可简拟为“ngua”。可见,二字的读音非常相似,可以入诗而谐韵。于是,老闷的猜测是:“宜臼”不过是“杵臼”的不同写法而已。
那么,“公孙杵臼”在春秋战国时代是怎么发音的呢?老闷认为是:“gong su(e)n ngag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