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绛的《将饮茶》之孟婆汤,里面有句话记忆深刻:夹带私货过不了关!
喝孟婆汤、过奈何桥时,不丢弃身上、心里、头脑、肚中尘世的东西,过不了关,这些东西就是私货,从这个世界带到那个世界是行不通的。
那句:质本洁来还洁去说的就是这道理。赤条条的来,赤条条的去,不带走一粒尘土。
世上的每个人都有很多私货,积累了几十年,不卸载一些就算在当下也是负累,沉重的感觉阻碍着向前的步伐,身心疲惫,适当丢弃才可得到新的需求。‘我该丢弃什么?能丢弃什么?我要好好想想。’有些人会这样问自己。有的人想把此生所的都不想丢弃,甚至寻思携带着私货过奈何桥,人性中的贪婪所致,本性还是本能,两者都有。
《回忆我的父亲》一文中,杨绛的父亲老圃说:“多财从此多事矣!”
他老人家的意思是:生活的程度不能太高,足够稍有宽裕最好,太多的财富需要分散做善事。有些父母劳碌一生积攒下许多财产,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不再为衣食劳碌,而享受现成的财富。这样反倒害了子女们,他们不思进取,不懂的感恩和珍惜,让财产败了心性和德行,反倒没了安生的日子,使之成为废物。
杨绛的父亲老圃留给子女许多财富,留在心里,记忆力,还有他们的行为里。
没钱的日子不得过,别说是生活,生存都是一个问题。有钱可以选择生活方式,没钱被生活方式所选择,这是现实生活,却不是全部。物质是生活的第一要素,是一切的基础,精神只排在第二位。然而物质和精神有那么紧密的相连,甚至彼此之间偶有互换。
原来我不相信现在有人能饿死了,经过一件事相信了。
我所居住的小区里,有个老人独居在家,与邻里极少来往,生病之后无人照顾,自己动弹不得,竟然病饿死在家中,几天后尸体的恶臭散布在楼道里,才被邻居发现,实在的悲凉。
一条长廊连着许多小户,成了一座大宅;一座大宅又被许多堵墙分割成许多小户,各自为政。以小见大,以大观小,层层叠叠,各有各自的内容,而面对同一个方向时,由一群小而散演变成大而合,倒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天下大势。
住过大杂院的人记得那种左邻右舍胜过亲人的感受,相互帮衬着过生活,孩子们东家蹿,西家吃的场面再不复回,总算还有记忆保留着算是对过去那些日子的念想。人适合群居,居住的大环境中,虽然少不了磕磕绊绊,但更多的是大家相互之间多了情谊,少些戒备和纷争,更不会发生饿死人而不知情的悲剧。
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性本恶。这都是人的本性,善恶较量,绝大多数善战胜恶,私心被宽容所压制。不管是善还是恶,人走向另一个世界的时候这些都不存在,没有任何一样可以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