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之中岳嵩山 梦幻西游中岳嵩山

嵩山

添加义项 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

1.河南嵩山河南嵩山

2.福建嵩山福建嵩山

1.河南嵩山

编辑本义项

嵩山

百科名片

嵩山少林寺

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中的中岳。1982年,嵩山以河南嵩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04年2月13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评选为“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5月8日,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450平方公里,东依省会郑州,西临古都洛阳,北临黄河,南靠颍水。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最高峰(峻极峰)1491.7米。东西绵延约60余千米。古名为外方、嵩高、崇高。五代后称中岳嵩山,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共称五岳。

目录

古书记载地理景点民族历史沿革名胜古迹建筑名胜人文景观气候特征特产自然资源民俗民风天文文化获得荣誉仙人洞府交通攻略旅游注意事项关于嵩山的神话传说

古书记载

地理

景点

民族

历史沿革

名胜古迹

建筑名胜

人文景观

气候特征

特产

自然资源

民俗民风

天文文化

获得荣誉

仙人洞府

交通攻略

旅游注意事项

关于嵩山的神话传说

展开



世界文化遗产河南嵩山世界文化遗产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8月1日零点成功申遗2010年08月01日 00:27

2010年8月1日凌晨零点,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作为我国今年唯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郑州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河南省继龙门石窟、安阳殷墟之后的第三处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8月1日零点成功申遗2010年08月01日 00:27

2010年8月1日凌晨零点,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作为我国今年唯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郑州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河南省继龙门石窟、安阳殷墟之后的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

编辑本段古书记载



嵩山古称外方山、太室山,夏、商之际,已称嵩山为中岳。《史记》中记载:“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唐武则天(公元695年)封禅嵩山时,改中岳为神岳。自北宋以下,俱称中岳嵩山至今。嵩山属伏牛山系,主脉在登封境内,连绵六十多公里,中为峻极峰,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嵩山是其总名。古人以太室为嵩山主山,太室少有奇峰,东西起伏如眠龙,故有“华山如立,中岳如卧”的说法。2010年11月8日,我国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五湖”与“五 岳” 在岳阳市隆重举行的“五湖牵手五岳”旅游同盟大会并联合发布《洞庭湖宣言》,誓言开创中国最美山水旅游的新模式。“五湖”“五岳”历来被称为中华大地最佳的旅游胜地,游五湖,洞庭波澜壮阔、巢 湖气吞吴楚、鄱阳渔舟唱晚、洪泽古堰风韵、太湖隽秀天下;登五岳,看尽泰山之雄、华山之险、衡山之秀、恒山之幽、嵩山之峻。由湖南省旅游局、岳阳市政府、中国旅游报社共同主办的“五湖牵手五岳旅游同盟大会”,将以全新的整合模式向世界推出这些旅游度假目的地,顶级的自然资源与多样的文化形式将得到整合,突 显中华民族特色。“五湖牵手五岳” 是在全国范围内对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大胆探索,将开启旅游区域合作的新篇章, “五湖”和“五岳”从此可以携手共进,合作发展;“五湖牵手五岳”,更将促进“五湖、五岳”周边省市经济的科学发展,促使其采取更加低碳、更加生态、更加 和谐、更加开放的发展方式。



编辑本段地理

嵩山[1]属伏牛山系,是中国五岳之一,通称为中岳。它东西横卧,雄峙中原,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主峰峻极峰1492米。环山地跨新密、登封、巩义、偃师、伊川等市县。嵩山地区古代文化积淀甚厚,据《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介绍,各类文物古迹共956处。其中,有13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99处属于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文物规模位于全国县级市之首。

嵩山先后经历了“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等几次大的地壳运动,逐渐形成了山脉。在嵩山范围内,地质史上的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层和岩石均有出露,被地质学界称为“五世同堂”。

嵩山古老的岩石系形成于23亿年前,此前,嵩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据中外地质学家考察,嵩山岩石发育完整,在地球发展历史上,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代,习称为“五世同堂”。嵩山地区的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出露,构成了中国最古老的岩系,登封群的“登封朵岩”。据中国地质界测定,这里是世界上稀有的自然地质宝库。据地质学家考察,经过23亿年的“ 嵩阳运动”,8亿年前的“中岳运动”,5、6亿年前“少林运动”,才结束了地质史上的元古代,进入了古生代的寒武纪和奥陶纪。又经过约两亿年,此处地壳上升至海平面以上,因其受风化和剥蚀作用,形成了嵩山地区的含煤地层。两亿三千年前后,中国的版土上,又发生了一次延续很长时间的地壳运动,南北广大地区的“燕山运动”,嵩山地区受到南北方向的推挤,形成了今天的山势地貌。

嵩山古生物化石十分丰富,在嵩山既有海象生物化石,也有陆象生物化石,还有古脊椎动物化石。这些古生物化石是地质和古生物演化的宝贵资料,嵩山奇特的地质构造,使它蕴藏了丰富的煤、铝、铁、麦饭石等矿产资源。

编辑本段景点

中岳嵩山,群峰挺拔,气势磅礴,景象万千。由峰、谷、涧、瀑、泉、林等自然景素构成的“八景”“十二胜”。八景是:嵩门待月、轩辕早行、颍水春耕、箕阴避暑、石淙会饮、玉溪垂钓、少室晴雪、卢崖瀑布。唐代光启年间(885年~887年)进士郑谷游中岳时,为登封八景同赋诗以赞:

月满嵩门正仲秋,轩辕早行雾中游。

颍水春耕田歌起,夏避箕险溽暑收。

石淙河边堪会饮,玉溪台上垂钓钩。

余雨少室观晴雪,瀑布崖前墨浪流。

嵩山除“八大景”以外,还有“十二胜景”即:

龙潭贯珠琼将流,嵩阳洞天景色幽。

少室夕照垂金钱,御寨日落苍谷口。

石池高耸云崖畔,石僧迎实站山头。

石笋闹林柏涛滚,珠廉飞瀑震山吼。

高峰虎踞云天啸,猴子观天盼解咒。

熊山积雪稍奇观,峻极远眺天地悠。

这些自然景观或雄壮魁伟、秀逸诱人,或飞瀑腾空、层峦叠嶂、多彩多姿。嵩山林木葱郁,一年四季迎送风雪雨霜,生机昂然。峻极峰上松林苍翠,山风吹来,呼啸作响,轻如流水潺潺,猛似波涛怒吼,韵味无穷。嵩山秋色,少室红叶更是迷人。少室山山势陡峭险峻,奇峰异观,比比皆是。登上山顶环顾四周,群山碧绿,林海荡漾,雪雾飘渺如临仙景。灵霄峡、大仙峡、响潭沟、挂冰崖、水帘洞、回音楼,景物天成,引人入胜。

嵩山中部以嵩山

少林河为界,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有太阳、少阳、明月、玉柱等72峰。

太室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北,为嵩山之东峰,海拔1492米。据传,禹王的第一个妻子涂山氏生启于此,山下建有启母庙,故称之为“太室”(室:妻也。)。太室山共有三十六峰,岩幛苍翠相间,峰壁环向攒耸,恍若芙蓉之姿。主峰“峻极峰”,则以《诗经·嵩高》“峻极于天”为名,后因清高宗乾隆游嵩山时,曾在此赋诗立碑,所以又称“御碑峰”。登上峻极峰远眺,西有少室侍立,南有箕山面拱,前有颍水奔流,北望黄河如带。倚石俯瞰,脚下峰壑开绽,凌嶒参差,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气势。山峰间云岚瞬息万变,美不胜收。古人吕守曾(字待孙,河南新安人。雍正甲辰进士,授完县知县,历官山西布政使)有诗曰:“三十六峰如髻鬟,行人来往舒心颜。白云蓬蓬忽然合,都在虚无缥缈间。”道出了嵩山之奇美和游人心境的愉悦与宁谧。

少室山,东距太室山约10千米。据说,夏禹王的第二个妻子,涂山氏之妹栖于此,人于山下建少姨庙敬之,故山名谓“少室”。少室山山势陡峭峻拔,也含有三十六峰。诸峰簇拥起伏,如旌旗环围,似剑戟罗列,颇为壮观。主峰御寨山,海拔1512米,为嵩山最高峰,山北五乳峰下嵩山旅游地图

有声威赫赫的少林寺。少室山顶宽平如寨,分有上下两层,有四天门之险。据《河南府志》载,金宣宗完颜列与元太祖成吉思汗交战时,宣宗被逼出京,曾退入少室山,在山顶屯兵,故称“御寨山”。御寨山西有水柜一处,人称“小饮马池”,水量能供万人食用,传说明末李际遇起义即在此处驻兵。

太室山和少室山,两座高山层峦叠嶂,绵延起伏于黄河南岸。自古以来,它们引起了许多诗人的遐想,吸引了无数游客的关注,于是历代的墨客骚人、僧道隐士以及帝王将相,根据这些山峰的形态和面貌。差不多给每一座山峰都起了美丽的名称,遂有七十二峰之说。在这些群峰的环抱里以至峰顶之上,逐步盖起了无数的梵宇琳宫、道院僧房。

编辑本段民族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区内居住有汉族、回族、普米族、白族、彝族、苗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八个民族,形成了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各少数民族节庆之日,地方政府与汉族同胞共同庆贺,充分展示其民习、民风等民族文化,享受少数民族的习俗乐趣。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景点
五岳之中岳嵩山 梦幻西游中岳嵩山

古时,嵩山名为“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国语·周语》称禹之父鲧为“祟伯鲧”,“崇高”之名缘结于此。据东汉班固《白虎通》曰:“中央之岳,加嵩高宗者何?中岳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也。”西周时称“岳山”,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定嵩山为“中岳”,五代以后称“中岳嵩山”。从黄帝到大禹都生活在嵩山一带,他们常游于嵩山之巅。

秦汉以降,嵩山中岳大帝的雏形逐渐形成,并不断趋向人格化,虽然其在宗教方面的特殊地位让于五岳之首的岱宗,但仍是国家祀典的五岳之一。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三月,汉武帝再至中岳太室山,亲率群臣,礼登嵩顶。据传,当武帝登山时,随从官员听到山间有呼“万岁”之声,“问上,上不言;问下,下不言。”“以为有神,令祠官加增太室祠,禁无伐其木,以山下三百户为嵩高县,作为奉邑”。又在山上建为万岁亭,山下建万岁观,名此峰为万岁峰,以应山呼之奇。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颁布诏书,正式确定嵩山为中岳,要求历代祭祀。又据《史记·孝武本纪》称:“今上封禅,其后十二岁而还,遍于五岳、四渎矣。”汉代有方土入嵩山寻仙采药,或存思诵神以治病驱邪。 《后汉书·刘根传》云:“刘根者,颖川人也,隐居嵩山中。诸好事者自远而至,就根学道。”因此随着神仙家和方士在嵩山的开拓,中岳大帝的人格化更为明显了。

宋乾德元年(963年),宋太祖赵匡胤下令为中岳大帝制作衣冠剑履,以与道经之称相吻合。从此中岳大帝衣着冠戴一直沿袭至今。次年又“重修中岳庙行廊一百余间,饰以丹青,绘以壁画,遍栽松柏百株。”据《宋史》记载,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赠五岳封号,中岳大帝为“中天崇圣帝”,帝后号“正明”,并命翰林、礼官详定仪注及冕服制度,祟饰神像之礼,至时派遣礼官祭之。乾德二年((964年),河南留守侍中,曾差军将孙和登封镇将郭武等,监修中岳庙。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增修殿宇,并创造碑楼百五十间,塑神像及装修新旧功德画壁等四百七十所,这可谓中岳庙史的鼎盛时期(陈知微《增修中岳中天祟圣帝庙》)。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庙观殿宇多为塌废。金大定十四年(1174年)至十八年(1178年),花钱一万四千九百六十四两,用工四万八千三百六十二个,重修殿宇二百三十八间,逐渐恢复了庙院状貌。元初尚存殿宇七百五十余间,元末多毁于兵火,仅余殿宇百余间。

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进行了重修。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清顺治十年(1653年)、十三年(1656年)、乾隆十五年(1750年)、十五年(1760年)、四十四年(1779年)、五十一年(1780年)、五十四年(1789年),都曾规模不同地进行过重修。今日中岳庙基本上保留了当时的宏伟规模,具有明清官式建筑规模格局和风格特点。

编辑本段名胜古迹

嵩山除优美的自然风光外,更以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亭台楼阁著称。著名的有北魏嵩岳寺塔、汉代嵩山三阙、元代观星台、少林寺、中岳庙、会善寺、法王寺塔、初祖庵、嵩阳书院、刘碑寺题刻等。少林寺位于嵩山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唐贞观年间(627年~649年)重修,唐代以后僧徒在此习武,禅宗和少林寺名扬天下。现存建筑有山门、方丈室、达摩亭、白衣殿、千佛殿等,已毁的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已修复。千佛殿中有著名的明代“五百罗汉朝毗卢”壁画。壁画约300多平方米。塔林在少林寺西,为历代和尚墓地,自唐到清1000余年间的砖石……

嵩山属伏牛山系,史书对伏羲和黄帝在伏牛山作为活动的中心,有许多记载。《黄帝内传》云:“王母会帝于嵩山,饮帝以护神养气,金液流光之酒,又有延洪寿光之酒。黄帝所常游,与神会,迹是。”《孟子》中说:“禹避舜之子于阳城”;“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箕阴即阳城,在嵩山南麓,《大记》云:“伯益旧政,就国于箕山之阴,是箕山为益封国也”。今舜墓嵩山之马峪川,启母墓在嵩阳书院之左,许由、巢父墓均在箕山之颠。“尧舜遗风”,“尧天舜日”之语流传至今。《庄子》云:“尧让天下,许由遂逃箕山,洗耳于颍水”。现在还有“挂瓢崖”“洗耳泉”,据说许由在山泉之下正在为牛饮水之际,大尧与之商谈禅天下,许由听说此事,马上把饮牛喝水的瓢挂在山崖上,把自己的耳朵用此水洗了洗,以示去其污秽之言,逃入深山林去了。这个事情,嵩山脚下童叟皆知。

据古书《竹书纪年》和《世本》记载舜十五年命禹主祭嵩山,舜禅位禹后,“禹居阳城”。历代历史学家都认为阳城即今嵩山附近的阳城(在今告成镇西三里)。夏代自禹至桀,共传十七王、十四世,历四百三十二年,王都自阳城数迁,但均在嵩山周围。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故事至今在嵩山广为流传。

“嵩山天下奥”。嵩山是历代帝王将相封禅祭祀、文人学士游宴讲学、高僧名道及骚人墨客等游历、著书讲学或悟禅、隐居之地,山上名胜古迹众多,居五岳之冠,被誉为文物荟萃宝地。在嵩山可以领略中华八千年历史进程。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三皇五帝、夏都阳城在这里都有遗址。全山有72峰,峰多寺也多,有“上有七十二峰,下有七十二寺”之说。嵩山儒、释、道三教荟集,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其中有中国六最:禅宗祖庭——少林寺;现存规模最大的塔林——少林寺塔林;现存最古老的塔——北魏嵩岳寺塔;现存最古老的阙——汉三阙;树龄最高的柏树——汉封“将军柏”;现存最古老的观星台——告城元代观星台。此外,太室山黄峰盖下的中岳庙始建于秦,唐宋时极盛,是河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寺庙建筑群;嵩阳书院气宇恢宏 、古朴高雅,宋时与睢阳、岳麓和白鹿洞书院称四大书院;加上苍翠清幽的法王寺,回环险绝的轩辕关、慧可断臂求法的立雪亭等等,皆为中国人文风物的瑰宝。登立嵩顶峻极峰极目远眺,黄河明灭一线;鸟瞰山麓名胜古迹星罗棋布。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一曲悠扬的《牧羊曲》依然让人心如潮水。少林寺的秀丽景色早已从这首优美的歌里栩栩如生地萦绕心怀。

嵩山被誉为我国历史发展的博物馆,儒、释、道三教荟集,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其中有中国六最:禅宗祖庭——少林寺;现存规模最大的塔林——少林寺塔林;现存最古老的塔——北魏嵩岳寺塔;现存最古老的阙——汉三阙;树龄最高的柏树——汉封“将军柏”;现存最古老的观星台——告城元代观星台。此外,太室山黄峰盖下的中岳庙始建于秦,唐宋时极盛,是河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寺庙建筑群;嵩阳书院气宇恢宏 、古朴高雅,宋时与睢阳、岳麓和白鹿洞书院称四大书院;加上苍翠清幽的法王寺,回环险绝的轩辕关、慧可断臂求法的立雪亭等等,皆为中国人文风物的瑰宝。

嵩山上道、儒、释三教皆有,道教兴起较早;相传周灵王太子王子晋在此升仙;西晋道士鲍靓曾于此山石室得古《三皇文》;北魏寇谦之曾从成公兴入此山学道,自称遇见太上老君,要其清整道教;唐代茅山宗十一代宗师潘师正曾居山中逍遥谷修道二十余年,唐高宗和武则天均曾向其参访道要,高宗曾为其诏建崇唐观,又别立精思院于岭上;唐道士李筌曾隐于此山之少室山上,研究道教经典,相传于山中虎口岩得《黄帝阴符经》。山中著名的道教宫观为中岳庙,此庙现为道教全国、重点开放宫观之一,属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嵩山是佛教胜地,少林寺便是它最引人的地域了,在去少林寺的路上(当然,这条路线是早上从洛阳出发直达登封的),可以顺便先去六个地方去转一转的。观星台院落幽静,周公测景,郭守敬观星,从此奠定中国天文学之基业。台东壁日军炮击留下的弹坑,又让我想起芦沟桥畔宛平城上同样的伤痕。中岳庙峻极嵩高,林木荫森,镇库铁人威武雄壮,两廊彩塑中,包拯、海瑞、关羽、岳飞均是仙班有名。嵩阳书院内,“大将军”得意忘形笑歪了身体,“二将军”愤愤不平气炸了肺腑。嵩岳寺塔挺拔雄伟,法王寺彩绘阴曹气氛恐怖。一切给人留下了终生的印记!

古时,嵩山名为“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国语·周语》称禹之父鲧为“祟伯鲧”,“崇高”之名缘结于此。据东汉班固《白虎通》曰:“中央之岳,加嵩高宗者何?中岳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也。”西周时称“岳山”,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定嵩山为“中岳”,五代以后称“中岳嵩山”。

大禹,名文命,是夏朝的始祖。夏未建立前,禹是帝舜臣下的一个部落酋长,居住在嵩山与箕山之间。《史记·封禅书》称:“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因此,对于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是以嵩山为基础的。据《史记》记载:“禹之父名鲧,鲸之父名曰颛项,颛项之父名曰昌意,昌意之父名曰黄帝。”可见禹是黄帝的后裔。而今人们以“炎黄子孙”来赞誉中华民族的后代。从黄帝到大禹都生活在嵩山一带,他们常游于嵩山之巅。

据传说,上古时炎帝族从西北迁入黄河中游后,曾长期居住在嵩山附近的伊水洛水流域。其中一支举伯益为部落首领,以崇拜山岳为特征,号称四岳。相传黄帝于嵩山之上,大合鬼神,作清角乐。殷周时,崇拜嵩山的有申、吕诸国,即四岳的后裔齐、吕、申、许四个姜姓国。《诗经·大雅·菘高》有云:“菘高维岳,峻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按“申”“甫”即申氏、吕氏。据《史记·周本纪》和《逸周书·作雒篇》记载:周武王初灭商,曾计划建城邑于伊、洛,以近“天室”,定保天命。“天室”即古人认为能够沟通人与天神的嵩山太室。后来周公在嵩山附近建造了洛邑,作为周朝的统治中心,西周灭亡后,洛邑遂成为东周都城。是时,嵩山如同关中终南山一样,是人们心目中的神山。如《左传》昭公四年云:“阳城、太室、荆山、终南,九州之险也。”

秦汉以后,嵩山中岳大帝的雏形逐渐形成,并不断趋向人格化,虽然其在宗教方面的特殊地位让于五岳之首的岱宗,但仍是国家祀典的五岳之一。据史称,秦始皇笃信神仙,曾在嵩山上立伺祭祀岳神。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方士公孙卿利用大鼎的被发现,向武帝授成仙之道,遂被拜为印官,去嵩山太室事供神仙。三年后,汉武帝亲临太室山,礼祭太室神祠,封太室山为篙高山。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三月,汉武帝再至中岳太室山,亲率群臣,礼登嵩顶。据传,当武帝登山时,随从官员听到山间有呼“万岁”之声,“问上,上不言;问下,下不言。”“以为有神,令祠官加增太室祠,禁无伐其木,以山下三百户为嵩高县,作为奉邑”。又在山上建为万岁亭,山下建万岁观,名此峰为万岁峰,以应山呼之奇。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颁布诏书,正式确定嵩山为中岳,要求历代祭祀。又据《史记·孝武本纪》称:“今上封禅,其后十二岁而还,遍于五岳、四渎矣。”汉代有方土入嵩山寻仙采药,或存思诵神以治病驱邪。《后汉书·刘根传》云:“刘根者,颍川人也,隐居嵩山中。诸好事者自远而至,就根学道。”因此随着神仙家和方士在嵩山的开拓,中岳大帝的人格化更为明显了。

嵩山也是道教名山,《白虎通》谓“岳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山”。道教称第六小洞天,名其岳神为中天王。山有七十二峰,嵩顶名为峻极峰。相传西晋道士鲍靓于元康二年 (292年)曾登此山入石室得古《三皇文》。北魏寇谦之早年曾从成公兴入此山修道。唐道士潘师正居此山之逍遥谷,高宗诏建崇唐观,又别立精思院於岭上,修道二十余年。唐道教学者李筌曾隐於此山之少室,研究道教经典,传于虎口岩得《阴符经》。

《道藏辑要·岳渎名山记》谓中岳嵩山岳神中天王,领仙官玉女几万人,治理其地。汉末魏晋,道教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中岳神的信仰。北魏太武帝于大延元年(435年)在嵩山立庙,凡遇水旱,即命官员来山祈祷。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太武帝还亲至山道场,受符录,备法驾,旗帜皆青,以从道家之色。自后诸帝,每即位皆至。

唐宋时期,道教十分兴盛,神仙信仰体系已经趋于完备。中岳大帝作为道教的崇拜神之一,在帝王的奉祀下正式定型。唐武后垂拱四年(688年),武则天祭把嵩山,改为神岳,封其神为天中王,封天中王之妻为天灵妃。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又尊天中王为帝,天灵为天中皇后。改嵩高县为“登封县”,阳城县为“告成县”,以寓其登嵩山、封岳神、大功告成。自此中岳神正式成为神帝而被后世崇拜。道经称,中岳神君服黄袍,戴黄玉太乙冠,佩神宗阳和印,乘黄龙,领仙官玉女三万人,主治山川陵谷、山林树木之属。唐开元十八年(730年),玄宗李隆基依据汉武帝加增太室祠的故事,仍封岳神为天中王,将庙迁建于黄盖峰下,扩大规模,重新整饰。当时,登封县令李方郁奉河南府银十万,将庙宇、台阁大加扩修(《升中述志碑》、李方郁《修中岳庙记》)。

宋乾德元年(963年),宋太祖赵匡胤下令为中岳大帝制作衣冠剑履,以与道经之称相吻合。从此中岳大帝衣着冠戴一直沿袭至今。次年又“重修中岳庙行廊一百余间,饰以丹青,绘以壁画,遍栽松柏百株。”据《宋史》记载,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赠五岳封号,中岳大帝为“中天崇圣帝”,帝后号“正明”,并命翰林、礼官详定仪注及冕服制度,祟饰神像之礼,至时派遣礼官祭之。乾德二年((964年),河南留守侍中,曾差军将孙和登封镇将郭武等,监修中岳庙。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增修殿宇,并创造碑楼百五十间,塑神像及装修新旧功德画壁等四百七十所,这可谓中岳庙史的鼎盛时期(陈知微《增修中岳中天祟圣帝庙》)。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庙观殿宇多为塌废。金大定十四年(1174年)至十八年(1178年),花钱一万四千九百六十四两,用工四万八千三百六十二个,重修殿宇二百三十八间,逐渐恢复了庙院状貌。元初尚存殿宇七百五十余间,元末多毁于兵火,仅余殿宇百余间。

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进行了重修。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清顺治十年(1653年)、十三年(1656年)、乾隆十五年(1750年)、十五年(1760年)、四十四年(1779年)、五十一年(1780年)、五十四年(1789年),都曾规模不同地进行过重修。今日中岳庙基本上保留了当时的宏伟规模,具有明清官式建筑规模格局和风格特点。

世人称嵩山处处有圣迹,世代隐机。据《嵩高志》载,汉武帝曾于“遇圣峰”会九嶷仙子,于“会仙峰”会八洞散仙。又据《嵩山志》载,唐高宗游于凤凰峰,乾隆帝开辟登嵩御道。嵩岳的“鬼谷宅”、“白鹤观”、“仙游门”、“寻真门”、“祟福宫”都留有仙迹。据《说嵩》称,战国时期有王栩,号曰鬼谷子,自幼入云梦山采药得道,鹤发童颜,相貌怪丽,久慕嵩山之名胜,欣然前往,后就地传道。位于观星台东北的鬼谷子住过的山洞,后称之为“鬼谷宅”。

据《云笈七签》曰,蜀人李仙曾在太室山三鹤峰炼丹,莫知其名,历世见之,时人计之已八百岁,因之名李八百。其仙去后建观曰“白鹤观”。《云笈七签》卷五《中岳体玄潘先生》曰:“中岳道士,前有天师,次称潘先生,先生名师正,赵州赞皇人。少丧母,庐于墓侧,以至孝闻”。“隋大业中入道,王仙伯尽以隐诀及得以符相授,栖于太室逍遥谷,积二十年,但嚼松叶饮水而已”。“高宗皇帝每降銮辇,亲请精庐,先生身不下堂,接手而已。及问所须,答言松树清泉山中不乏。帝与武后敬之,流连信宿而返。寻敕所居,造崇唐观,岭上别起精思院以处之。敕置奉天官,令于遥谷口,特开一门号曰仙游门,复于苑北面置寻真门。”

据《嵩山志》记载:北魏寇谦之,唐朝李道合,宋朝董道坤,金代丘长春均在嵩山“崇福宫”主持过道场。另外,魏成公兴,晋鲍靓,唐司马承帧、吴筠、李筌等都曾在嵩山修道,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北魏寇谦之、唐李筌。寇谦之(365一448年),字辅真。祖籍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后行居冯翊万年(今陕西潼北)。早年倾心幕道,研习张鲁之术,后随成公兴入山,修道七载,声名渐着。其时,北方天师道组织涣散,科律废弛,民间道教起义不断;佛教逐渐在中国扎根、兴盛,佛道斗争日趋激烈。为了维护道教的社会地位,并与佛教抗衡,革除一些被攻击的弊端已迫在眉睫。寇谦之首当其任,决心改革天师道,其在《云中音诵新科之戒》一书中,宣布新科,清整道教;在《录图真经》一书中,则召鬼神,传授弟子。在北魏太武帝的支持下,其对道教的改革取得成功。

除此以外,嵩山还是《三皇经》、《五岳真形图》和《阴符经》的发祥地,而这三部经在道教经籍史上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据《云笈七签》卷四《三皇经说》记载:上古三皇所授之经分为天皇、地皇、人皇共合三卷。关于《三皇经》的行世,《三皇经》说:“晋武帝时,有晋陵鲍靓,官至南海太守,少好仙道,以晋元康二年(292年)二月二日登嵩山,入石室清斋,忽见古《三皇文》,皆刻石为字,尔时未有师,靓乃依法以四百尺绢为信。自盟而受,后传葛稚川,枝孕相传,至于今日。”鲍靓,字太玄,东海人,为葛洪岳父。据《广弘明集·二教论》曰:“晋元康年间,鲍靓造《三皇经》被诛。”可见《三皇经》实为鲍靓所着。《三皇经》的主要内容是“劾召鬼神”的符图及存思神化的“真形”之术。

关于《五岳真形图》的由来,据《汉武帝内传》记载:汉末方士鲁女生采药于嵩山,遇一神女,自称为三天太上侍官,以《五岳真形图》授之,并告以施用节度,据称其图“可以威制五岳,役使众灵。”其实,此图系方士实地考察山岳的鸟瞰图,为入山之指南,后经配以老君符文,而被神话化,认为具有护符保身之功能。

《阴符经》又称《黄帝阴符经》,据《骊母传阴符玄义》一卷注云:李筌,号少室山达观子,于嵩山虎口岩壁得《黄帝阴符经》本,题云:“魏道士寇谦之传之名山”。“阴符”的含义为暗合天道,天人合一。全书分为三篇,上篇《神仙抱一演章》以阴阳五行学说阐明“天人合发,万变定基”之理;中篇《富国安民演法章》指出天地盗取万物,人人盗取万物的三者“更相为盗”的关系,强调必须天机,足时而动,固躬养命;下篇《强兵战胜演术章》说明学道须戒目收心,合乎天道,“自然之道不可违”,如此方可长生久视。李筌遂着《阴符经注》,他在注中用阴阳五行阐述道教的教理教义,含有朴素的辩证思想,不仅在道教思想史上,而且在中国哲学史上都有一定地位。

另有三教文化典型代表的嵩阳书院,位于太室山南麓,它那集儒、集释、集道于一体的典型建筑掩映于茂林修竹之中,素有“山环水抱之区,无地不染梵尘”之美称。阳书院前身为佛教寺院,曰嵩阳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年),拥有僧徒数百人。公元七世纪初,隋帝改梵刹为道观,名叫嵩阳观。道教在融合佛教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唐天宝初年(742年),唐玄宗又在此建天封观。后来因道教活动场所的转移,儒教又在此安家落户。五代周时,将嵩阳、天封二观合建成书院,称为“太乙书院”。宋太宗时称“太室书院”。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年)易名为“嵩阳书院”,并设院长在此掌管事务,拨给学田一百亩,以充学费。自此,嵩阳书院成了亦佛、亦道、亦儒的典型代表,是文人相互影响,彼此融合的历史见证。

嵩阳书院的规制完全不同于寺观。书院虽不突出供神像的大殿,但吸收了道教对祖先的崇拜,大殿中供奉着与书院有关的先贤圣师。现存建筑大体上保存了清代建置。如今这里已成为历史胜迹,在这里可以见到历经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珍贵文物古迹,如汉代将军柏、唐代石碑之类。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游山至此,见三株柏树高大茂盛,犹如威武挺拔的将军,于是兴致大发,封三株柏树为大将军、二将军、三将军。今存大将军柏和二将军柏,三将军柏毁于明末大火。明人陈斐《三将军古柏歌》颂道:“扶疏掩映嵩阳宫,仙跸曾经汉武封。溜雨霜皮合六抱,凌霄秀色辞群峰。”

石碑是嵩山分布较广的文物。现存于阳书院西南草坪上高达九米的《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为其中最大的一块石碑。碑制宏伟,结构紧凑。此碑由碑首、碑身和碑座组成。碑首分三层,上层为素面的束腰带座宝珠,各有一只卷尾石狮位于宝珠两边。石狮前爪把持宝珠,后脚盘蹬于宝珠的基座上,嘴唇吻于宝珠,甚称奇妙。这不仅是装饰,使碑首不致于显得单调,而且起着平衡碑顶重心的实际功用,使碑身牢固稳当。碑首的中层比上、下层和碑身都要宽大,四面较碑身突出六十厘米,从上往下逐渐收缩,略带弧形,上边有大朵云气图案的浮雕;碑首的第三层上下平直,正面中间篆刻额文,额文两边有浮雕的双龙飞舞,两侧是浮雕的麒麟。这种碑首较那种盘龙式或半圆顶的碑首要别致得多,象征着升腾的云气和天上的巨龙,气势特别宏敞。碑文由李林甫撰写,字体为徐浩八分古隶楷书,字态工整,刚柔适度,堪称一绝。欧阳永叔和游人的题记则撰于碑的背面和两侧。碑座为长方形,四面刻有石,前后各三个,两侧各两个,共十个。每个内有一尊浮雕武士像,一手高举扬舞,一手抓住动物,有鱼,有蟾,有蛇,各像不一,但都鼓目凸腹,开档丁字步,或作对阵欲斗姿势。这座碑雕刻于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石质坚硬细腻,雕工极为精致,是我国唐碑的优秀代表作之一。嵩山碑刻,作品多达2000余件,颜真卿、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京等历代的大书法家,都在山上留有墨宝。

编辑本段建筑名胜

嵩山的宫观虽不及其它名山数量多,但其规模却十分宏大,气势异常雄伟,为我国现存现模最大最古的建筑群之一。中岳庙位于山南麓黄盖峰下,坐向子午,依脉朝案,砂拱以秀,水抱以情,是嵩山现存古建筑群的杰出代表。清代乾隆帝重修中岳时,以北京皇宫为蓝本,按宫中的布局和建筑来设计,其规模的宏大由此可知一斑。中岳庙创建于秦代(公元前3世纪下半期),称“太室祠”,内设祠官专事祀典。西汉时,武帝游嵩岳,中岳庙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发展。中岳庙占地十万平方米,从庙前的中华门到庙后的御书楼,全长(即进深)一点三华里。殿楼阁宫,亭台廊碑,排列井然有序。青石板铺成的大甭道是中岳庙古建筑群的中轴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由低而高,依次为中华门、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化三门、峻极门、崇高峻极坊、中岳大殿、寝殿、御书楼,共十一进。天中阁后面的六角亭,配天作镇坊与崇圣门之间的六角亭,峻极门和化三门之间的四岳殿台基,大殿院的两座御碑亭和廊庑,寝殿院的廊房以及御书楼两端的东西顺山房,分别位于中轴线的两侧。庙的东西两路,还分别建有太尉宫、火神宫、祖师宫、小楼宫和龙王殿等独立成体的小院落。庙内有330株古柏、一百通石碑,及神鼎、铁人等众多文物,被誉为“文物之乡”。

太空阙,建于东汉安帝元初五年(118年),与少室阙、启母阙并称“中岳汉三阙”,为中岳第一门。阙由方石垒砌,分左右两部分,相距6.75米。阙高3.13米,宽2.1米,厚0.7米。顶分六层,计二十二块方石叠砌。东半阙无字。西半阙正面,有阳刻额文“中岳太室阳城神道阙”三行九个篆书大字,现在后三字剥落。背面有“奉祀崇高神君,颂公结事”八分篆书字。这些篆文气势挺拔,苍劲有力,是研究我国书法演变的重要实物。东阙雕有人物,车骑出行、马伎、舞剑、龙、虎、玄武、象、羊头、斗鸡、犬逐兔、蟾蜍、猫头鹰、建筑物、长青树等画像50余幅,是研究汉代民间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

中华门,嵩山第一坊。原为木建牌坊,1942年改建为砖瓦结构的殿式牌坊。坊下部开三道拱券门,“中华门”三个大字题于门额之上。内外分别题写“嵩峻”、“天中”、“依嵩”、“带颍”八字,意即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遥参亭,为过往行旅拜岳神的地方。为重四角亭,亭基高出地面1.58米,亭高5米余。亭子四周有砖砌花墙,亭下有明柱撑顶,顶为绿色琉璃瓦覆盖。整个建筑巧夺天工,精彩异常。

天中阁,原名“黄中楼”,为中岳的正门。明嘉靖四十年(1562年)重修后,以“正当天中”之意,易名“天中阁”。清代重修,形似北京天安门。下为墩台(高8米,宽13米),上建楼阁(总高十余米)。墩台高大,正开三道砖券门阔,门扇重厚,上装三斤重的虎头铁钉l24个,其庞大、坚固,可以想见。台上楼阁为重歇山顶,面阔五间,绿瓦回廊,雪花棂门间的“中岳庙”三个大字赫然显目。门前月台两侧蹲卧虎视耽耽的石狮各一对,雕工十分精细。门后有三条磨光的青石神道,笔直地通向中岳大殿。

配天作镇坊,原名宇宙坊,清代重修后改用今名。四柱三楼式。木结构,坊起三架,庑殿顶,琉璃瓦盖顶,中题“配天作镇”,两侧书“宇宙”、“具瞻”,以取“以岳土神,以岳配天”之意。

崇圣门,因“中天崇圣帝”而得名。原为过往门庭,1942年改建成歇山式房,面阔三间,形制稍大,不及原貌壮丽。门后两侧有相对应的两座小亭。东亭为古神库,宋太祖修中岳庙时,将原神像泥土土葬于此,上建坛亭,以示敬意。四周立四铁人,为宋代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铸造,高二点五至二点六五米,梳发挽髻,阔领长袍,握拳振臂,怒目挺胸,形象十分威武,被称之为“守库铁人”或“镇庙铁人”。不仅是研究宋代铸造艺术的珍贵文物,而且是人们祈福祛灾的象征。

化三门,取“四气化三才”之意。形制类似祟圣门。门后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门内有宋代状元王曾撰文的《重修中岳庙碑》、金代状元黄久约撰文的《重修中岳庙碑》、宋代状元卢多逊撰文的《新修嵩岳中天三庙碑》、陈知微撰文的《增修中岳中天崇圣帝庙碑》,号称四状元碑。碑制高大,字体雄健,挺立庙院,蔚然可观。再后,两侧各有形制相同的砖石殿台两座,按顺时针方向为东岳殿台、南岳殿台、西岳殿台、北岳殿台。各台上原有殿堂五间,内风、雷、雨、云神像。抗日战争中被焚毁,今仅存平台、柱基和台边石栏。南岳殿台西北有《中岳高灵庙碑》一通,碑文记载北魏文成帝太安三年(公元456年),寇谦之修建中岳庙的活动情况。此碑久经风雨洗礼,字迹模糊不清,难以辨认。1991年,根据史料和原碑形体,仿造一通,立于旁边,供游人观赏临摹。

峻极门,因中门两侧塑有一丈四尺高的两尊将军像,所以又称“将军门”,为中岳大殿中心院落的“广庭”三门。建于金世宗大定年间(1161—1189年),现存建筑为歇山屋殿,琉璃绿瓦,面阔五间,进深六架,柱斗拱,彩绘栋梁。“峻极门”三字悬于阁额。在竣极门北的走廊内有《五岳真形图碑》,高三米,为明代万历二年(1574年)刻。

高峻极坊,又名“迎神门”,和北京故宫的承光门相似,是清代建筑的精品。坊起三架,正楼和次楼分别施九踩、七踩斗拱、黄色琉璃瓦盖顶,画栋雕梁,额题“嵩高峻极”四字。坊后有填台,为砖石砌造而成,寓中岳方位在五岳之中之意,中央戊已为土,土星为填。填台两边分别建有八角重檐黄琉璃瓦亭,东称御香亭,西称御帛亭。亭内分别有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和四十八年(1783年)高宗弘历自制的诗碑两通。



中岳大殿:又叫峻极殿, 是中岳庙中规模最大的建筑。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歇山式殿顶,黄琉璃瓦顶,七踩和九踩斗拱,透花棂子门窗,金碧辉煌,素有“台阁连云,甍瓦映日”之称。大殿内吊游龙天花板,下铺磨光青石地面。殿内正座为五米高的中岳大帝塑像,即殷朝“闻骋”,经历代帝王加封为“祟圣大帝天中王”。塑像两边有使臣侍者和镇殿将军方弼、方相塑像,高七米,执斧荷钺,威风凛凛。明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大殿毁于火。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重建。1941年,大殿曾遭日本侵略者飞机轰炸,近年来曾多次进行修建,使大殿气势更加磅薄。

寝殿,位于峻极殿后,为歇山式黄色琉璃瓦建筑,面阔七间。内奉天中王睡像、天灵坐像。殿前平台上有日形、月形碑各一通。御书楼,是中岳庙最后殿宇,原名黄篆殿,为贮放道教经典的地方。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清代重修,并为皇帝祭祀岳神的时候在此批阅文书奏章之地,因名御书楼。今楼内敬奉着玉皇大帝神像。两侧顺山房为储藏祭器的地方,并存有历代帝王拜遏中岳时留下的碑石。岳行宫位于庙后的黄盖峰下,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扩建成八角重楼琉璃瓦亭。外有围亭石雕栏杆,典雅别致。登临亭台,中岳庙全景尽在眼底,更见其道院幽美、清静,风光宜人。中岳神庙规模庞大,气势雄伟,是我国古代人民智能和汗水的结晶。

嵩山不可不游的景点:嵩山云海 嵩门待月 轩辕早行 卢崖瀑布 少室晴雪 玉溪垂钓 箕阴避暑 颍水春耕 少林湖光 石笋闹林

编辑本段人文景观

北魏嵩岳寺塔

嵩山上道、儒、释三教皆有,道教兴起较早,嵩山少林寺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亲临,更是神仙相聚对话的洞天福地。由于名胜古迹众多,勘称于五岳。《诗经》有“嵩高惟岳,峻极于天”的名句。

始建于秦朝的中岳庙,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之一。

太室山南麓的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太室山南麓的法王寺,是中国最早的寺庙之一。

以少林武术闻名于天下的少林寺,就是位于嵩山的少室山中,历代高僧都长眠于此。

编辑本段气候特征

景区一瞥

嵩山山下全年平均温度14.3℃,山上平均8.5℃,山上年降雨量864毫米。

由于河南省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交界的边缘地区,所以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

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线贯穿河南省境内的伏牛山脊和淮河沿岸,此线以南的信阳、南阳及驻马店部分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区。

省内全年年均气温为12.8~15.5°C。7月最热,月均气温为27~28°C;1月最冷,月均气温为-2~2°C。全省无霜期大致在190~230天之间,一般可满足农作物。

编辑本段特产

嵩山特产

嵩山有四大特产:烧饼、芥丝、三楂红和中岳仙茶。凡来少林出差旅游的人们,用烧饼夹芥丝就着三楂红。享后赞叹不已,回味无穷,回去时大都带回去让家里人或朋友品尝。石花茶、板栗、大枣、猴头菇、猕猴桃、嵩山人参果 金银花。中岳嵩山位于五岳的中心,地理位置独特,是世界地质公园,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十分丰富,所产物产与其它地方不同,这里生产的金银花是皇家贡品。

中岳仙茶:

口感:“中岳仙茶”入口绵滑,初感涩涩,数秒后甜润之感能由舌根萌发,回味无穷,浅饮滴酌三回,便能瘾性渐生,真为人间仙品;其汤色黄绿明亮、麦香醇厚、叶底碧绿匀齐,兼具有安神、助睡眠、降血压等作用,可谓无上妙茶。嵩山地图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登封进入交通

1.从郑州出发,沿郑少高速或豫03线可直达登封;

2.从洛阳出发,沿少洛高速或207国道可达登封;

3.从平顶山出发,沿许平南高速转至永登高转速可达登封;

4.从许昌出发,沿永登高速或可达登封。

登封通向各景区交通

1.少林寺景区:登封西客车站乘登封至少林班车或沿207 国道西行可达;

2.中岳庙景区:登封市区乘2路公交车至中岳庙下车即可;

3.观星台景区:阳城路南乘告成班车可达景区;

4.嵩阳书院景区:在市区乘2路公交车至终点站嵩阳书院即可;

5.卢崖瀑布景区:在市区乘2路公交车至韩村站,乘出租车可达景区;

6.太室山景区:在市区乘2路公交车至终点站嵩阳书院乘出租车行至太室山停车场,沿登山步道上山;

7.少室山景区:在市区乘3路公交车或沿207国道至耿庄,沿旅游公路可达景区;

8.法王寺景区:在市区乘2路公交车至终点站嵩阳书院乘出租车可达;

市内设有1、2、3、6、8、9路公交车,网络完善,四通八达,市区各主要干道、各个站口均有线路标志牌。

编辑本段旅游注意事项

嵩山山下全年平均温度14.3℃,山上平均8.5℃,山上年降雨量864毫米。

嵩山上主要有许多名寺名庙,它们是旅游者颇爱光顾游览的重点,但旅游者在游历寺庙时有四忌需牢记心头,以免引起争执和不快。

一忌称呼不当 对寺庙的僧人、道人应尊称为“师”或“法师”,对主持僧人应称其为“长老”、“方丈”、“禅师”。喇嘛庙中的僧人称其“喇嘛”,即“上师”意,忌直称为“和尚”、“出家人”,甚至其它污辱性称呼。

二忌礼节失当 与僧人见面常见的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微微低头,或单手竖掌于胸前、头略低,忌用握手、拥抱、摸僧人头部等不当之礼节。

三忌谈吐不当 与僧人道人交谈,不应提及杀戮之辞、婚配之事,以及食用腥荤等话,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四忌行为举止失当:游历寺庙时不可大声喧哗、指点议论、妄加嘲讽或随便乱走、乱动寺庙之物,尤禁乱摸乱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动应静立默视或悄然离开。

同时,也要照看好自己的孩子,以免孩子因年幼无知而做出不礼貌的事。

嵩山是武林胜地,如果有兴趣的话,到嵩山旅游可以带回一些长、短兵器,既可作为自己平日锻炼身体之用,又可作为纪念。嵩山特产石花茶集观赏、饮茶、保健于一身,是当今生活中的理想饮品和馈赠佳品。此外还有板栗、大枣、猴头菇、猕猴桃等。

编辑本段关于嵩山的神话传说

传说 上古时候,玉帝有五个保驾大将,其中有一个叫山高,论文才,为众天将所不及。玉帝让他镇守中原。山高天将下凡后一手持天书,一手镇世宝刀,在那里舞动三下,中原大地很快涌出一座大山。再舞三下,大山随即分为两支,出现了七十二峰。玉帝见此,心中高兴,可不知给“天下奇山”封什么名字好。一个随从悄悄说:“陛下,你看山高天将长得与山一样俊美啊!”玉帝大悦,说“‘山’与‘高’合在一起不是‘嵩’字吗?就叫‘中岳嵩山’吧!”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1

道教仙人居住洞府相关资料

http://hi.baidu.com/sdqiguo99/blog/item/aa12cc1035f4092edc540137.html

开放分类:文化,旅游,名山,地质,五岳

2.福建嵩山

编辑本义项

嵩山

目录

地理位置最佳旅游时间特色活动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在福建省福州市郊区,也有一个嵩山。山下有少林村,经考证可能为南少林遗址所在。

少林寺遗址坐落在少林自然村嵩山分脉嵩山风景名胜区之九莲山弥勒峰南麓,背山面溪,朝东偏南。寺东面的五老峰与河南嵩山的五乳峰维妙维肖,少林溪的流向亦与北少林寺旁的少阳溪相同。

少林寺正门从寺址地形上看,从少林尾经少林石路,过少林桥,进入山门,有九个层次分明的大阶地,寺院依山起势 成阶梯式建筑,前后进深180米,主座及两厢附廊宽达68 米,建筑面积近20000平方米。寺院建筑群十分浩大,寺内有极为完整的排水系统和用特制的瓦筒安装的供水设施,其四周还筑有防火墙,墙外还有附属建筑物,极为雄伟壮观,是一座高规格的大型禅宗寺院。在寺院西南角约百米处,有800多平方米的马厩,相传系当年和尚圈马之地,至今村民仍称该处为马房。另外,在少林寺南面约300米处有一座小山坡,为当年和尚放马的地方,因马群常遭虎豹伤害,称为虎咬马山坡。

嵩山风景名胜区福清少林寺遗址,经国家文物管理局批准,从1995年7月起由福建省和福州市联合组成的考古队进行发掘,出土了大量少林寺文物,充分验证该遗址就是史籍记载的少林寺。

地址: 福建省福州市郊九莲山

编辑本段最佳旅游时间

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足。嵩山山下全年平均温度14.3℃,山上平均8.5℃,山上年降雨量864毫米,全年适宜旅游。

编辑本段特色活动

清明节10天、9月9日重阳节10天,为嵩山山会。每年古历2月15日、4月8日、6月19日,为嵩山庙会。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我来完善 “嵩山”相关词条:

华山黄山泰山恒山雁荡山庐山峨眉山衡山少室山天柱山少林寺武夷山阿里山崆峒区玄奘故里

华山 黄山 泰山 恒山 雁荡山 庐山 峨眉山 衡山 少室山 天柱山 少林寺 武夷山 阿里山 崆峒区 玄奘故里 云台山 武当 观星台 嵩山少林寺武术馆 武当山 王屋山 石门坊 茅山 灶山 少林寺达摩院 三皇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78896.html

更多阅读

梦幻西游怎么手动更新 梦幻西游卸载

梦幻西游怎么手动更新——简介梦幻西游有时候用客户端更新会非常慢,就算你网速很快也会更新的非常慢,今天教大家手动更新,虽然步骤繁琐点但是我感觉不怎么难,希望我写的这篇经验能帮到大家!!!谢谢!!!!!梦幻西游怎么手动更新——方法/步骤

梦幻西游铃铛任务流程 精 梦幻西游战骑任务流程

铃铛任务是梦幻西游里面的一个周末活动,也算不上是大的活动,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梦幻西游铃铛任务流程。梦幻西游铃铛任务流程 精——工具/原料梦幻西游账号梦幻西游铃铛任务流程 精——步骤/方法梦幻西游铃铛任务流程 精 1、在每

梦幻西游车池国副本攻略 梦幻西游琵琶副本攻略

梦幻西游车池国副本攻略——简介整个副本需要10—15人,并且报名者等级大于等于70级。当团队达到要求以后,寻找副本官员,提前开始副本冒险。然后,带着队伍去长寿村找慧觉和尚吧。说到这个慧觉,按辈分算应该是化生诸和尚的师兄吧,呵呵。

梦幻西游新铃铛攻略 梦幻西游周六铃铛攻略

梦幻西游新铃铛攻略——简介《梦幻西游》是一款由中国网易公司自行开发并营运的网络游戏。梦幻西游新铃铛攻略梦幻西游新铃铛到哪梦幻西游新铃铛攻略——工具/原料黄纸若干(蜡烛和香也可以,CA福寿店有售),包子若干,77充足,梦幻西游

梦幻西游40剧情攻略 梦幻西游50剧情攻略

梦幻西游40剧情攻略——简介玄奘的身世2领取任务条件:人物≥40级梦幻西游40剧情攻略——工具/原料任务NPC:孟婆、幽冥鬼、文秀、殷温娇、虾兵、渔翁、山神、龟千岁、婆婆、刘洪梦幻西游40剧情攻略——方法/步骤梦幻西游40剧情攻略

声明:《五岳之中岳嵩山 梦幻西游中岳嵩山》为网友朦胧时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