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去琅琊路小学做过讲座之后(图片见我微博),今天收到班主任老师方正老师的文章,看得我眼睛都热了,感动莫名~~~~别话我也不多说,且分享老师的文章~~~文章已获老师授权,感恩方老师~~~~
让我们一起慢慢慢慢慢慢走
文/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方正老师
从教这么多年,批改孩子们的作文,常常不由地发出感慨:孩子们的语句越来越通顺了,章法结构越来越合理了,我想这是因为我们重视阅读和习作的成果,我欣喜于这样的进步。但我又发现孩子们的作文里的童真童趣少了,孩子们说话像个小大人了,因此我不由有些隐忧:如果我们的习作传递出的都是从阅读中获得的间接经验,那我们的习作就跳不出前人的窠臼,这与“我手写我心”的习作理念是相悖的。儿童阶段应该是孩子们思维最不受约束的阶段,甚至于他们的错误都能产生奇妙的效果(我想我们都还记得孩子咿呀学语的时候,那些稚嫩的语言带给我们的意外和哈哈大笑)。如果在儿童阶段,我们的习作惯于模仿,我担心他们长大以后也写不出“做一张桌子,需要一朵花”这样经典的诗句。
从考试的角度,当下的评判标准更欣赏儿童表达真我,表达性灵的文字,从孩子未来的发展来讲,思维更呼唤创新。我一直希望有一个契机,能促使孩子们走进自然,走进真的生活,从而真的表达自我。恰巧,我遇到了《自然笔记》,遇到了《慢慢慢慢慢慢走》。
如我所愿,这两本书给我了很多新的视角,让我更喜欢在自然里行走。这本书也给了我很多意外,正如郑晶心老师所讲,在自然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书本里的知识,没有她的珍珠泉之行,她就不能准确地理解“烟波”。这其实是三上教材《学会查“无字词典”》里传递的学习语文的方法,这是全套教材每个练习中“处处留心”所传达的学习理念,这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古人传给我们的宝贵经验。
更让我意外的是,我读到郑晶心老师写南大北大楼的文字,才疏学浅,不能复原原文,但读到春夏季节之交,躺在北大楼前的草坪上,看着冬装未唱罢,春装已上场,看着欢笑的年青人和孩子,心里不由萌生出一种叫“希望”的感觉。那样的文字可是说瞬间击中心灵的。作为老师,我每天都在授课,我可以教给孩子知识,教给孩子解题的能力,可是我不知道该这样把“希望”播种到孩子心里去。当然,我也不知道如何让孩子坦然地接受害怕,继续前行。和郑老师一起《慢慢慢慢慢慢慢走》,原来还可以把这些美好的感觉、人生的智慧传达给孩子,我感动于这样的慢慢行走。
正如郑老师结尾所说,厚积方能薄发,一路慢慢行走,做的就是这貌似无用的厚积之功。或许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再次感谢杨宇航妈妈的付出,让我们遇见了《慢慢慢慢慢慢走》,遇见了郑晶心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