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彭凯平:什么是爱?心理学的探索

彭凯平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与东亚研究终身教授,美国密西根大学心理学博士。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平台彭凯平。

什么是爱情?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科学家、宗教人士、艺术家等各行各业的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观点和认识,我们心理学家也不例外。

爱是人心的产物,是人类的一种普世的基本情绪。长期以来,人们对爱的认识只是表面的、经验的、直觉的。很多人甚至还可能认为不应该也无法从科学角度来对爱这种美丽而复杂的心理现象进行科学研究。

但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有很多心理学家就开始试图用科学的方法探索、研究、分析爱情心理学:“爱是什么?为什么人类需要爱?它有什么样的体验?又有什么样的影响?从心理体验上讲,爱有没有文化差异(或阶级差异)?”

罗宾“爱情三体验”
清华教授彭凯平:什么是爱?心理学的探索

最早试图测量“爱情”的可能是心理学家罗宾(Zick·Rubin)。

他把“爱情”定义为三种基本体验:

第一是依恋,是指我们愿意和另外一个人长期在一起;

第二是关心,是指我们想像照顾自己一样地照顾另外一个人,满足对方的需求,希望对方幸福;

第三是亲近,也就是我们愿意和另外一个人分享感情、欲望、思想和各种身心体验。

根据这种定义,罗宾开发了一种测量量表,来评价我们对特定个体(也就是意中之人)的态度究竟是什么。我们到底是喜欢(Liking)上了这个人,还是爱(Loving)上了这个人?二者在罗宾量表上的得分是不一样的。与其花时间琢磨自己和对方"到底爱不爱我",不如问对方愿不愿意做个罗宾爱情量表测试。

哈特菲儿“两类爱情”

第二个爱情心理学理论是依兰·哈特菲尔(Elaine Hatfreld)提出的。她认为人类有两种爱情,一种是“共情之爱”,一种是“激情之爱”。“共情之爱”(Compassionate Love)指的是一种互相尊重、依恋、信任和喜爱的感情,通常建立在一种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基础之上。“激情之爱”(Passionate Love)指的是一种强烈的情感、包括强烈的性吸引、坐立不安的焦虑和行动的热情。当这些感情得到积极回应的时候,人们觉得特别地快乐和满足;而没有得到回应时,会让我们感到悲伤、失落和痛苦。哈特菲尔认为,“激情之爱”通常延续的时间是从六个月到三十个月左右(不超过三年)。哈特菲尔同时也认为,“激情之爱”的产生需要三个要素:首先是文化期望、鼓励人们相爱,同时也遇到了他理想中的爱人,并且能够体验到一种强烈的身心冲动。

理想的爱情当然应该是从“激情之爱”变成“共情之爱”,因为后者更加持久和幸福。哈特菲尔认为,虽然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感情生活永远包括强烈的“激情之爱”和稳定的“共情之爱”,但这样的愿望一般难以实现。

李约翰《爱的颜色》

1973年,加拿大心理学家李约翰(John Lee)出版了他著名的著作——《爱的颜色》。他将爱情比做颜色的色谱图。就像颜色有“三原色”一样,他认为“爱的风格”也由三个要素组成。这三种爱的基本元素:

第一是“情欲之爱”(EROS)——爱的是一个理想的人, 它是一种美化对方的,有强烈的罗曼蒂克和激情体验的爱。

第二是“游戏之爱”(LUDUS)——爱就像一场游戏,并没有多少真实的情感投入,看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而且经常更换对象。

第三,“友谊之爱”(STORGE)——爱就是一种友谊。最常见的就是一种青梅竹马般的感情,细水长流,稳定而温馨的爱。

就像“三原色”的结合能够产生出其他的颜色一样,爱的三种基本风格也能够产生其他的一些组合,这就是他提出来的三种次要的“爱的风格”,

第一是依附之爱(Mania), 是“情欲之爱”和“游戏之爱”的结合,代表的是一种依恋之情非常强大的爱。

第二种是现实之爱(PRAGNA),它是“游戏之爱”和“友谊之爱”的结合,代表的是一种现实的而且实用的爱情。通常会考虑对方的现实条件,以期让自己的回报增加,同时减少付出的成本。

第三种是利他之爱(AGAPE),它是“情欲之爱”和“友谊之爱”的结合,这是带有一种牺牲和奉献精神,不求对方回报的无私之爱。

斯滕伯格“爱情三角理论”

当然,在心理学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影响的爱情理论,还是斯滕伯格(Sternberg)的“爱情三角理论”。他认为,爱情包括三种成分,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承诺(commitment)。这三种爱情元素的结合,产生了不同类型的爱。

“亲密”是指伴侣之间的心灵相近、互相结合、互相归属、互相热爱的一种情感为主的体验;

''激情”是指强烈渴望与伴侣结合,促使关系变得浪漫,源自外在的吸引以及内在的性的需求。

“承诺”,可分为短期和长期的关系,短期的成分是决定去爱一个人,长期的成分是对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所作的一种持续的承诺。



随着认识的时间增加及相处方式的改变,上述的三种成分将会有不同的改变。根据斯滕伯格(1986)的理论,这三种成分又可以组成8种不同爱情关系的组合,可以分为

喜欢(只包括亲密部分);

依恋(只包括激情部分);

空爱(只包括承诺的部分);

浪漫之爱结合了亲密和激情;

友谊之爱包括亲密和承诺;

愚蠢的爱等于激情加上承诺;

无爱是三种成分都没有;

完整的爱是三种成分共聚在一个关系中。

为什么我们积极心理学家也关注爱的问题?原因是大量新近的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爱情,它不仅仅是一种情绪体验,它和我们人类的饥饿感、性欲望,求生本能一样,都是我们人类最原始的生存本能。一个心中有爱的人,往往更加善良,道德,健康,长寿。一个心中充满仇恨的人,往往更加恶毒,残忍,变态,短命。如果我们连最基本的爱情都没有体验的话,很难说会自然产生对家人,他人,社会,和国家的爱。

最近的脑科学研究已经发现,人类爱情所产生的生理和大脑反应和由于性欲望而产生的反应是不同的。心理学家海伦·费雪(Helen Fisher)在著作《为什么我们相爱?》(Why we love?)中就提出来,爱可能是由三种不同的欲望组成:一个是性欲;第二是爱情,它让我们花时间追求和体验浪漫的爱;第三是依恋。这三种不同的欲望,在脑区都对应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神经化学反应。

费雪认为,在爱的这三种欲望中间,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不是性欲,而是爱情;因为很少有人会因为性而死。但是,在人类四千多年漫长的文明历史上有很多人为爱而生,为爱而死。他们歌颂爱情,他们也为爱情舞蹈。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男性对爱情的追求程度和女性是一样的。虽然很多女性认为男人更关心性的欲望,但实际上,全世界为爱而牺牲的男性远远多于女性,这种比例高达三比一。也就是说有将近百分之七十五的为爱而牺牲的人是男人;而为爱牺牲的人中间女性只占25%。所以,莫道男儿多无情,殉情往往是须眉!

(不过,我们得承认,我们还没有中国的数据。所以说,中国心理学家真的还需要多做些中国人心理的研究,也需要各位多多支持本士化的心理学研究,不然我们连基本的常识都没有。当然,这是扫兴的题外话了)。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问世间情为何物,

生死相许是爱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78439.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什么是校训?_lhg 哈佛校训是什么

原文地址:什么是校训?作者:王天纲什么是校训?什么是校训?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较早为校训作了如下释义:“学校为树立优良校风而制定的要求师生共同遵守的准则。”袁贵仁同志在《加强大学文

一钵大师 :什么是看破红尘?

作者:一钵法师什么是“看破”?“看破”者。就是看透、看穿也。什么是红尘?“红尘”者,就是烦恼喧嚣、名利情执的世间。来源于过去的土路车马过后扬起的尘土,借喻名利之路。看透凡尘世间,世间的一切恩恩恩怨怨,喧嚣浮躁的生活不再恋著,

胃病知识全集:什么是胃病?胃病如何治疗?胃病饮食要注意的11原

胃病知识全集:什么是胃病?胃病如何治疗?胃病饮食要注意的11原则:胃病五养:如何养胃:养胃秘诀:养胃食物:养胃食谱:温胃祛寒食疗剂:养胃记住“红黄绿白黑”:养胃美食精彩推荐:什么是胃病?人们常说的胃病,一般是指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炎是胃

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图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

声明:《清华教授彭凯平:什么是爱?心理学的探索》为网友颜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