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传三 晋书 王羲之传及译文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1]。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2],采药石不远千里[3],遍游东中诸郡[4],穷诸名山[5],泛沧海[6],叹曰:“我卒当以乐死[7]。”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8],与亲友别[9],辄作数日恶[10]。”羲之曰:“年在桑榆[11],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12],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13]。”朝廷以其誓苦[14],亦不复征之[15]。
[1]弋(yì)钓:射鸟钓鱼。[2]许迈:字叔玄,一名映,丹阳(今属江苏)句容(今属镇江)人也。家世士族,而迈少恬静,不慕仕进。常年修道,后移入临安西山,乃改名玄,字远游。羲之常造访他,终日忘归。后来,玄(许迈)不知到到了何地,道家认为他大概是成仙了。[3]采药石不远千里:玄(许迈)遗羲之书云:“自山阴(今绍兴)南至(从现代地图方位来看,临安在山阴之北,但八卦方位刚好相反,临安在山阴之南。)临安(今杭州),多有金堂玉室,仙人芝草,左元放(左慈,字元放,东汉末方士,汉族,庐江(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在道教历史上,东汉时期的丹鼎派道术是从他一脉相传。)之徒,汉末诸得道者皆在焉。”[4]东中诸郡:指吴郡到会稽郡一带。东晋时,“东”又特指会稽、吴郡,因其在建康之东。[5]穷:穷尽。[6]泛沧海:乘船到东海。[7]我卒当以乐死:我终当以乐山乐水而死。[8]哀乐:悲哀与快乐,此处偏指悲哀。[9]与亲友别:和亲友别离。[10]辄作数日恶:就要忧郁好多天。恶:指情绪不好,精神不愉快。[11]桑榆:夕阳斜照桑榆树端。指日暮。比喻晚年,垂老之年。[12]顷正赖丝竹陶写:这时正好靠音乐来陶冶性情。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陶写:怡悦情性,消愁解闷。按:此段文字亦见《世说新语·言语第二》,余嘉锡先生指出,“本传言其誓墓之后,徧游名山,自言当以乐死。是其所好不在声色,‘丝竹陶写’之言,殆专为安石发也。”[13]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常怕晚辈们发觉,减损这欢乐的情趣。[14]誓苦:指所发誓言发自内心。[15]征:召用。
时刘惔为丹阳尹[1],许询尝就惔宿[2],床帷新丽,饮食丰甘[3]。询曰:“若此保全,殊胜东山[4]。”惔曰:“卿若知吉凶由人,吾安得保此[5]。”羲之在坐,曰:“令巢、许遇稷、契[6],当无此言。”二人并有愧色。
[1]刘惔(dàn):字真长,沛国(今属安徽)相(相县)人。据余嘉锡先生推断,惔为丹阳尹,在永和二年至五年之间,此处列于永和十一年王羲之去官之后,殊谬。惔卒年三十六岁,少清远,有标奇,性简贵,与王羲之雅好友善。为丹阳(今属江苏太湖)尹,为政清整,门无杂宾。东晋时,丹阳是护卫京都建康的重要地区,丹阳尹相当于京兆尹。[2]许询:字玄度,高阳(今属河北省保定)人。有才澡,善作五言诗。征为司徒掾,不就,隐居不仕。与支遁、谢安、王羲之等友善。[3]床帷:床帐。[4]若此保全,殊胜东山:若这里得以保全,就稍胜于东山隐居。[5]卿若知吉凶由人,吾安得保此:您若知道吉凶由人造成,我怎能(不)保全这里呢?《世说新语·言语》69作“吾安得不保此!”[6]令:假令。巢、许:巢父、许由,传说为尧时的隐士。稷(jì):后稷,周朝始祖,名弃。稷善于耕种,舜时被擢为农官,教民耕稼。契(xiè):商朝的祖先,传说是舜的臣,助禹治水有功而封于商。
初,羲之既优游无事,与吏部郎谢万书曰[1]:
[1]谢万:公元320-361年,字万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太傅谢安弟,又称谢中郎。父谢裒(póu)。妻王荃(扬州刺史太原王述之女)。简文作相,召为抚军从事中郎,后作豫州刺史。晋穆帝升平中,受命北征,于寿春大败而还,被贬官而死。
古之辞世者或被发阳狂,或污身秽迹,可谓艰矣[1]。今仆坐而获逸[2],遂其宿心[3],其为庆幸[4],岂非天赐[5]!违天不祥[6]。
[1]辞世者:避世隐居的人。被发阳狂:散发假装疯颠。污身秽迹:污浊身体形迹。艰:困难。[2]仆:谦称“我”。[3]遂:顺应;符合。宿心:本来的心愿。[4]其为庆幸:这是值得高兴的事。[5]岂非天赐:难道不是上天的赏赐?[6]违天不祥:若违背了天意,岂非不吉利?
顷东游还,修植桑果,今盛敷荣[1],率诸子,抱弱孙,游观其间,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娱目前。虽植德无殊邈[2],犹欲教养子孙以敦厚退让[3]。或以轻薄[4],庶令举策数马[5],仿佛万石之风[6]。君谓此何如?
[1]敷荣:开花。[2]虽植德无殊邈:即使立德并不特别的遥远。植德:立德。[3]犹欲教养子孙以敦厚退让:但是还要教养子孙以敦厚退让。[4]或以轻薄:或许这会被认为不敦厚。[5]庶令举策数马:意为但愿您不吝赐教。庶:但愿。令:您。举策数马:举一鞭策数马而驾驭。[6]仿佛万石之风:这大概是万石的风度吧。
比当与安石东游山海[1],并行田视地利[2],颐养闲暇。衣食之余,欲与亲知时共欢宴,虽不能兴言高咏,衔杯引满[3],语田里所行,故以为抚掌之资[4],其为得意,可胜言邪[5]!常依陆贾、班嗣、杨王孙之处世[6],甚欲希风数子[7],老夫志愿尽于此也[8]。
[1]比当:每当。[2]行田:巡视农田。[3]衔杯引满:斟酒满杯而饮。[4]抚掌之资:笑谈的新闻。[5]可胜(shēng)言邪:能说得尽吗?即说也说不尽。[6]陆贾:汉初楚人。以客从刘邦建汉王朝,有辩才。曾两度出使南越,招论尉佗。授太中大夫。劝丞相陈平深结太尉周勃,合谋诛诸吕、立文帝。著《新语》十二篇,大旨为崇王道,黜霸道。班嗣:班游之子,班固之堂伯父。班固之父班彪幼时与堂兄班嗣共游学,家有赐书,内足于才,好古之士自远方至。嗣虽修儒学,然贵老严(庄)之术。杨王孙:西汉孝武帝时代的人。学黄老之术,注重养生,虽家业千金,但坚持简葬,以反对当时的厚葬。[7]甚欲希风数子:很想效法这几位先生。希风:企慕;效法。[8]志愿:志向与愿望。
万后为豫州都督[1],又遗万书诫之曰[2]:“以君迈往不屑之韵[3],而俯同群辟[4],诚难为意也[5]。然所谓通识[6],正自当随事行藏[7],乃为远耳。愿君每与士之下者同[8],则尽善矣。食不二味,居不重席[9],此复何有[10],而古人以为美谈。济否所由[11],实在积小以致高大[12],君其存之。”万不能用,果败[13]。
以上为第六段,言王羲之去官后的生活。
评:孔子有“吾与点也”之志,就是享受平安生活。但平安生活得有三个前提:一、大国不发动战争;二、百姓吃得饱,收入高;三、百姓讲文明。但当时的社会,却因战争的原因而“割剥遗黎,刑徒竟路”,或“百姓流亡,户口日减”。可见,王羲之在去官之后而能尽山水之娱、服食采药以及清贵之谈,(此资料的时间虽发生在王羲之之去官之前,但有代表性。)是有相当特殊性的,但如果我们要求每个人都一样的贫苦,显然不合情理。所谓素位而行者,在王羲之与谢万的二封信中,既叙归隐之乐,又叙关怀之情,折射出王羲之身在林泉,心怀魏阙的家国情怀。这或许是他所谓的“常依陆贾、班嗣、杨王孙之处世,甚欲希风数子,老夫志愿尽于此也。”这样,在王羲之的人生中,实际上筑基于儒家的仁爱之心,整个充满了一种清畅的情调。只不过这种情调更富文人情怀而非政治诉求。
[1]万后为豫州都督:升平二年(358年),时任安西将军、豫州刺史的谢奕(谢万哥哥)去世,朝廷则迁谢万任西中郎将,持节监司、豫、冀、并四州诸军事,兼任豫州刺史。之前,豫州为谢家的谢尚(谢奕、谢万的堂兄)主政,但谢尚于升平元年(357年)去世。当时,王羲之与桓温笺曰:“谢万才流经通,处廊庙,参讽议,故是后来一器。而今屈其迈往之气,以俯顺荒余,近是违才易务矣。”温不从。[2]又遗万书诫之:接着,王羲之又写信给谢万,告诫他克己服军。但谢万不能接受。《晋书·谢万传》载:万既受任北征,矜豪傲物,尝以啸咏自高,未尝抚众。兄安深忧之,自队主将帅已下,安无不慰勉。谓万曰:“汝为元帅,诸将宜数接对,以悦其心,岂有傲诞若斯而能济事也!”万乃召集诸将,都无所说,直以如意指四坐云:“诸将皆劲卒。”诸将益恨之。[3]迈往不屑:超脱凡俗不介意。韵:风度。[4]俯同群辟:指傲物自高,把将帅与劲卒作等同观。俯:从上往下看,从高处往下看。群辟:诸侯、卿士。[5]诚难为意也:实在有违身为统帅的意义。诚:实在。[6]通识:学识渊博。[7]随事行藏:指根据当下或行或止。即“无可无不可”。[8]愿君每与士之下者同:指关心普通士兵,以常心、虚心指挥战事。下士:指普通士兵。[9]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吃饭没有两种菜肴,坐卧处不铺两层垫子。指生活俭朴。[10]此复何有:现在还有吗?[11]济(jì)否(pǐ)所由:美、恶产生的原因。济:整齐,漂亮。如济美。否:不好,坏,恶。如否极泰来。[12]积小以致高大:意同《中庸》句:“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13]果败:之前,王羲之遗殷浩书劝止北伐,殷浩不从,果为姚襄所败。羲之之反对北伐,有对时局冷静理性的分析判断。羲之以为让谢万处廊庙,参讽议是合适的,但让谢万领导军队北伐的决定是不当的,近是违才易务。果然不出所料,谢万最后果然兵败被废为庶人。若非部下感激其兄谢安,在兵败时将为部下所杀。
年五十九卒,赠金紫光禄大夫[1]。诸子遵父先旨[2],固让不受[3]。
以上为第七段,言王羲之卒。
评:王羲之在历史上的地位,主要是“书圣”,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的,莫过于唐太宗。当然,王羲之的书法在其身后,也一直是中国书法的正脉。关于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的评价,另见作者所撰唐太宗《王羲之传论》注译。
[1]金紫光禄大夫:汉时,此官职掌议论,备顾问,晋时,此官职用以优崇大臣。[2]遵父先旨:遵从羲之先前的意愿。见之前“告誓文”。[3]固让不受:再三辞让不接受。
参考资料:
《史记》
《汉书》
《晋书》
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2009年2月。
余嘉锡著《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10月。
张万起,刘尚慈译注《世说新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10月。
田余庆著《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周一良著《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2007年8月。
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魏晋南北朝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裘锡圭著《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2010年12月。
《中国历代职官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
张万起编《世说新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2月。
朱和平,郭孟良、张同标编《中国书画史会要》,中州古籍出本社,2009年12月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1996年6月。
《辞源》,商务印书馆,1992年2月1。
《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修订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年1月。
百度百科
汉典网
更多阅读
LOL 三项流EZ 初装及攻略 ap ez初装
LOL 三项流EZ 初装及攻略——简介三项流EZ , 超神其实很简单LOL 三项流EZ 初装及攻略——方法/步骤LOL 三项流EZ 初装及攻略 1、出门多兰或者草鞋三红
《秦晋崤之战》背景、原文及译文 秦晋崤之战原文
《秦晋崤之战》背景、原文及译文 一.背景: 1.何谓“崤之战” 春秋中期,秦在穆公即位后,国势日盛,已有图霸中原之意。但东出道路被晋所阻。 2.具体原因经过 周襄王二十四
《赤壁之战》译文----语文读本1 新语文读本初中卷1
《赤壁之战》译文----语文读本1【原文】初,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
《晋书王猛传》原文及译文 晋书译文
《晋书王猛传》原文及译文原文: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人也。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细事不干其虑,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成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苻坚闻猛名,召之,一见使若平生,语及废兴大事,异符同契,若玄德之遇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及译文 他人之心 予忖度之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及译文2009年11月17日 20:05王说⑴曰:“《诗》云⑵:‘他人有心,予忖度⑶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⑷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