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和他的作品欣赏 雨果的代表作品有什么



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雨果,1802年诞生在法国西北部的小镇贝桑松。中学时代即爱好文学,曾以当时的大文豪夏里布里昂为自己崇敬偶像,并说:“非夏里布里昂则什么也不是。”1826年与浪漫主义文艺青年缪塞、大仲马等组织“第二文社”,发表了著名剧本《克伦威尔》,其序言成为积极浪漫主义的宣言。接着写出《爱尔那尼》、《逍遥王》剧本和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等。路易·波拿巴政变后被迫流亡国外,先后发表反对波拿巴的作品《小拿破仑》和诗集《惩罚集》。1861-1869年完成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和《笑面人》。1870年回国。其他重要作品有小说《九三年》、诗集《历代传说》以及政论和演说稿等。1885年逝世,举国哀悼,数以百万计的人民经凯旋门将雨果送至巴黎先贤祠国葬。

雨果与妻子和情人(随笔)









【随笔◎原创】分类:名人日志

雨果与妻子和情人

文图/和平鸽

  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1885年5月22日——1802年2月26日)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代表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海上劳工》



雨果17岁那年,与门当户对、年轻貌美的阿黛·弗切尔订婚,20岁两人结婚。阿黛是个画家,为雨果生了三男两女。这本应是个幸福的家庭,可是到了1832年,也就是雨果婚后的第十年,阿黛突然另结新欢,追随另一位作家而去。这使雨果十分痛苦,又倍受打击。

次年,他结识了女演员朱丽叶·德鲁埃,两人坠入爱河,这才使他那颗伤痛的心得到暂时的抚慰。阿黛离弃雨果后,生活并不幸福,经济一度很拮据,几乎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一次,她精心制作了一只镶有雨果、拉马丁、小仲马和乔治·桑四位作家姓名的木盒,到街头出售,可是因为要价太高,若干天无人问津。一天,雨果偶然间遇到卖木盒的阿黛,就托人过去悄悄地买下了,这只木盒至今陈列在巴黎雨果故居展览馆内。



说不清雨果一生与多少女人交往过,但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女人只有两个,阿黛尔与朱丽叶。他把爱情的忠诚给了妻子阿黛尔,而把爱情的浪漫给了情人朱丽叶。

雨果是个十分传统的男人,在给阿黛尔的一封信里曾这样写到:“阿黛尔,我希望你在街上走路的时候,别那么害怕自己的长袍会溅上泥巴......”在他看来,连未婚妻撩起长裙也是一件不体面的事,这样的爱情贞洁观在他的《悲惨世界》里也同样表露。



阿黛尔同样是个传统的女人,从小受到家庭的良好教育,但这并不能扼杀一个女人对于爱情在精神与肉体上的向往与追求。一个作家的精神生活一定无比丰富,而现实生活又常常显得苍白。在雨果沉浸于《巴黎圣母院》的创作中,却忽视了妻子的存在。作为一个妻子,一个女人,阿黛尔无法在精神上达到雨果同样的高度,她无法忍受,终于选择了背叛,另有新欢。

雨果对于爱情的忠诚与牺牲,换来的却是背叛,阿黛尔深深伤害了他。幸亏朱丽叶的出现,才使这位天才有了生活下去的信心。



朱丽叶年轻而美丽,做演员的她算是一位风尘女子。但正是这样一位风尘女子,让雨果享受了最甜蜜的爱情,写下了大量的爱情诗篇。她放弃了浮华的生活,索群寡居,缝缝补补地一生追随着雨果。他写作,她就是抄写员与第一个读者;他的生活需要照顾,她就是保姆;他要游行,她就是最好的伙伴;他必须逃亡,她又成了保护神……

爱情啊!你就是这样的神奇,你能使一个传统的女人变的放纵,也能使一个风尘女子变得忠贞不渝。



背叛了雨果的阿黛尔,并没有得到她想要的幸福,一度生活拮据,甚至不得不沿街贩卖与雨果有关的小纪念品,而雨果看见总是让人偷偷买下。我认为雨果是一直爱着阿黛尔的,否则她的背叛就无所谓伤害。只不过这种感情被转化成另一种形式,那就是雨果对他们女儿的疼爱,当女儿与丈夫不幸溺水身亡时,远在另一座城市的雨果从报上看到这则消息,悲痛万分:我的生命已逝去一半。

朱丽叶为爱情作出的牺牲是令人感动的,多年来她一直与雨果的家人保持着距离,当雨果与阿黛尔及家人团聚之时,她总是远远地看着,竭力维持着这个形式上的家庭,因为她明白这是雨果的需要,为了雨果,她心甘情愿地放弃了自我。

两个完全不同的女人,分别伴随了同一个男人的上下半生。特殊的关系使她们始终保持着距离,又渴望相互倾述。直到她们的晚年,才有了书信往来。阿黛尔在信中对朱丽叶为雨果作出的牺牲表示钦佩与不如,这是对朱丽叶一生最好的肯定。阿黛尔邀请朱丽叶来家作客相诉,被67岁的朱丽叶婉言拒绝。有人说女人是感性生物,但对于爱情却较男人更为理性。朱丽叶用一生证明,当一个女人全身心去爱时,通常是不计成本的。朱丽叶的拒绝是理智的,因为在这一点上,她与阿黛尔是不会有什么共同语言的。



雨果是一位不幸的男人,感情背叛、政治流放,一生亲人相继早丧,使他备受“白发送黑发”之痛。雨果又是位幸运的男人,除了所有男人渴求的名利,更有朱丽叶的爱情。所有的磨难都没被压垮的雨果,在朱丽叶离世后写道:“哎!没有了她,如何度过这年年月月?把我带上,上帝啊!请拿去我的生命,不要再等待一天,不要再等待一刻!”便随她而去。



【图片贝壳选自网络 感谢原作者】





雨果代表作品解读



悲惨世界

1802年,因偷取一块面包而被判处十九年苦役的冉·阿让结束了法国南部土伦苦役场的苦难生活。获释后前往指定城市的途中,疲惫困顿的冉·阿让推开了当地受人尊重的主教大人米里哀的大门。好心的主教大人收留冉·阿让过夜,却不想被冉·阿让偷走银器潜逃。主教大人善意的谎言让冉·阿让幸免再次被捕。感于主教大人的恩惠,冉·阿让化名马德兰来到蒙特勒小城,从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十年后,凭借一手办起的玻璃首饰生产工厂,冉·阿让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并当上市长。

冉·阿让的相貌和救助平民的举动引起了警长沙威的注意。沙威是苦役场看守的儿子,曾经看见过冉·阿让。在处理芳汀的问题上,冉·阿让和沙威出现了意见上的分歧。淳朴善良的芳汀因受人欺骗而生下私生女珂赛特。如今,芳汀生命危在旦夕,唯一的愿望就是想看一眼寄养在孟费眉客店老板德纳第家的女儿珂赛特。在市长办公室里,听沙威说有一个名叫商马第的人正在替自己受审,冉·阿让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还是选择了投案自首。

再次身陷囹圄的冉·阿让得知芳汀已经不治身亡的消息后,利用一根藏匿下来的钟表发条作成剧条,锯断窗棂成功越狱。冉·阿让来到德纳第客店,带着珂赛特连夜赶往巴黎。珂赛特以冉·阿让女儿的名义进入贝内迪克修道院后,冉·阿让改名福施勒旺,在修道院当上了一名园丁。

八年的园丁生活过去了。平静的生活因为贵族青年马利尤斯看上了貌美如花的珂赛特而再起波澜。1830年,共和派青年马利尤斯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反对波旁王朝的人民起义中后,冉·阿让和此时靠在巴黎街头招摇撞骗为生的德纳第狭路相逢。德纳第设计陷害冉·阿让的阴谋正好被马利尤斯听到,在调任巴黎就职的沙威带人来抓捕中,无赖之辈德纳第被捕入狱,而冉·阿让却在混乱中趁机逃走。

尽管此后冉·阿让几次搬家,但在深爱着马利尤斯的艾潘妮的帮助下,马利尤斯最终找到了珂赛特。看着一对相爱的恋人,冉·阿让成全了两个年轻人美好姻缘。然而,当冉·阿让讲明珂赛特和自己的身世后,马利尤斯却对冉·阿让拒而不见。虽然马利尤斯最终接受了冉·阿让,但此时已经命悬一线的冉·阿让唯一的愿望就是珂赛特能在自己死后,为他立一块无字的墓碑。

由于悲惨世界这部小说对法国而言简直就像中国人对三国演义那样熟悉,所以在改编时许多枝枝节节都已删除,采重要片段串成带状故事,起自冉阿让的假释与领悟,终于充满希望的追寻光明,十分动人。以下是按着时间的顺序来介绍这部巨作。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创作于1831年)(又称《钟楼怪人》)是法国作家,诗人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普赛女郎爱丝美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这部书的遭禁是在沙皇尼古拉一世统治时期的俄国.因为雨果思想活跃,既有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倾向,又同情刚刚兴起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因此保守顽固的沙皇下令在俄国禁止出版雨果的所有的作品.

小说《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真实历史,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小说中的反叛者吉卜赛女郎爱斯美拉达和面容丑陋的残疾人卡西莫多是作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而人们在副主教弗罗洛和贵族军人弗比思身上看到的则是残酷、空虚的心灵和罪恶的情欲。作者将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动丰富的戏剧性场面有机地连缀起来,使这部小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小说浪漫主义色彩浓烈,且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它是运用浪漫主义对照原则的艺术范本。小说的发表,使雨果的名声更加远扬。

内容梗概

1482年,法王路易十一统治下的巴黎城沉浸在“愚人节”的狂欢的气氛中。巴黎圣母院前面的广场上,来自埃及的吉卜赛少女爱丝美拉达以动人的美貌和婀娜的舞姿博得了人们热烈地喝彩。她把人们给她的赏钱,分给穷苦的孩子们,并对他们说:“把这些钱全部拿去,你们去过节吧!”孩子们问她:“那你怎么办?”她说:“别管我,我天天都在过节。”

在众多的观众中,一个面色苍白的中年人,穿着黑色的教袍,躲在玻璃窗后面,也在偷看爱丝美拉达翩翩起舞。他就是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炼金术士克洛德·弗罗洛。当他看到色艺双全的吉普赛女郎边唱边跳,她那轻快的舞步,绝妙的舞姿,把他埋藏在心底十多年的欲念突然唤醒了。他无法自控,无法把俘虏了他的灵魂的魔鬼赶走。为了排遣心中的烦闷,他到广场上驱赶正在叫卖的摊贩,声言不准在教堂前面胡闹。这些小贩哪里把他放在眼里,群起而攻之。正在这时,从教堂内冲出来一个相貌奇丑、身材高大、力大无比的男子,他推开众人,救回了神甫。此人名叫卡西莫多。原来他是一个被父母遗弃在巴黎圣母院门前的畸形儿,弗罗洛出于怜悯把他抚养成人,因终日敲钟而震聋了耳朵。狂欢的人们正在物色“愚人教皇”,爱丝美拉达一眼看中了又聋又丑的钟楼怪人卡西莫多。人们给他戴上王冠,披上袍子,还给了他一支口哨,让他坐在高高的轿子上沿街游行。卡西莫多正高兴地吹着哨子,忽然看见脸色阴沉的弗罗洛站在轿前。神甫打掉他的王冠,把他拉回圣母院。

可是,弗罗洛在欲火中烧无法入睡,因为牵着小山羊的爱丝美拉达还在教堂门前的广场上唱歌。他高声对自己说:“在人世间我只有痛苦。她长得那么美,难道是我的过错?她舞跳得那么好,难道是我的过错?她能够使人发疯,难道是我的过错?”他实在无法自制,“去!”他命令卡西莫多,“去把她抓来!”钟楼怪人快步跑向爱丝美拉达,把她抱起来就向圣母院跑去。爱丝美拉达拼力抵抗并高喊“救命啊!”恰巧侍卫队长浮比斯正在巡逻,听到喊声骑马率众赶到,救下吉卜赛女郎,抓住了卡西莫多。菲比斯把爱斯美拉达带到一家旅店,要了一个房间,正要对她非礼,机警的姑娘摆脱了他的纠缠,跑回巴黎流浪人和乞丐们聚集的“奇迹王朝”。

在这“奇迹王朝”统治下的“黑话王国”里,乞丐王克劳班正在审理不懂切口而误入“王国领地”的穷诗人干果阿。按照王朝的规矩,他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跟绞索配对,要么跟王国中的女人攀亲。可是几个老女人都嫌他过于单薄,没一个人肯要他。这样,干果阿只能被吊死。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爱丝美拉达挺身而出,高喊“我要他”。这样,两人当场举行婚礼。善良的少女同意与他结为夫妻,只是为了救他一命,把他带回家中,供以食宿,但不与他同房。

犯了强抢民女罪的卡西莫多,在被草草审理后,被带到广场上当众鞭笞。跪在烈日下代人受过的钟楼怪人口渴难熬,他向士兵和围观的人群高喊要水,回答他的却是一片戏弄和辱骂。这时,美丽的爱丝美拉达拨开众人,把水送到卡西莫多的嘴边。心中充满感激之情的卡西莫多饱含热泪,不住地说:“美……美……美”

广场上,穷诗人帮助爱丝美拉达上演小山羊认字的节目。小山羊在一堆拉丁字母中,叼出了太阳神浮比斯的名字。这时浮比斯正在广场旁边的王宫中向王后和她的女儿献媚取宠。公主百合花让浮比斯到广场上,赶走爱丝美拉达,以证实他对她的爱情。浮比斯骑马来到广场,大声轰赶着正在演出的艺人,小声和姑娘订下了今晚在老地方见面的幽会。

心神不宁的弗罗洛听说干果阿和姑娘已结为夫妇,怒火中烧十分生气,当得知他们只是名义夫妻,又转忧为喜。他在街上遇见喝得烂醉的侍卫队长浮比斯,听他说要去和姑娘幽会,立即正言劝阻,声言姑娘已是有夫之妇,但浮比斯反驳说:“你何必把爱情和婚姻混为一谈。”他径直向那家旅店走去,弗罗洛像影子一样紧随其后。

浮比斯来到旅店的小楼上,爱丝美拉达正坐在床边等着他。当他们热烈地吻抱时,浮比斯把系在身上的匕首交给姑娘,姑娘顺手把它抛出窗外。恰巧这把匕首落在正在窗外窃听的弗罗洛的眼前。当这对情人再次热烈拥抱时,弗罗洛拾起匕首,从窗外把它刺进了浮比斯的后背。

在审判爱丝美拉达的法庭上,旅店的侏儒老板作证说,看见一个浑身硫磺味的黑衣人,像魔鬼一样,把银币变成了干树叶。坐在审判席上的弗罗洛说:“是魔鬼,而不是这位姑娘刺杀了卫队长。”无辜的爱丝美拉达只关心卫队长的生死,因为浮比斯可以证明她把匕首扔出了窗外。可是法庭告诉她,卫队长不仅活着,而且对被害经过一无所知。他丝毫不肯为姑娘开脱罪责,这使爱丝美拉达十分失望。在酷刑之下,姑娘屈打成招,供认自己施用魔术驱使黑衣魔鬼刺杀了卫队长。法庭判处姑娘绞刑,次日执行。

卡西莫多敲钟之后,在塔楼上看到弗罗洛神色紧张地注视着圣母院门前的广场。穿着白色死刑犯袍子的爱丝美拉达站在夜间匆忙搭起的绞刑架下,绞索套在脖子上,平静地等待着行刑的时刻。卡西莫多不顾一切地从门内冲出,把姑娘抢进了巴黎圣母院。行刑的士兵惊魂甫定,目瞪口呆地看着钟楼怪人独自一人劫持了法场。因为圣母院避难权的原因,士兵们不敢擅入。

卡西莫多把姑娘藏在自己的住房里,他像守护神一样睡在房门口。他把愚人节得到的哨子交给姑娘,告诉她遇到危难时,一吹哨子,他就能赶来救援。

弗罗洛到郊外像发了疯一样,乱跑了一阵之后,回到了圣母院。他发现爱丝美拉达不但未被处死,而且就在身边。他跟随她走进了卡西莫多的房间,爱丝美拉达发现这个人就是刺杀浮比斯的黑衣人,十分怒火。当弗罗洛正要强奸她时,她吹起了哨子。卡西莫多闻声而至,赶走了昔日的恩人,并告诉姑娘那次抢她的事,也是出于他的主意。

卡西莫多对爱丝美拉达怀有无限的感激和纯真的爱慕之情。他快活地看着熟睡的美人,突然醒来的姑娘被他的丑脸吓坏了。卡西莫多急忙逃走,跑到钟楼上用自己的头拼命地撞击着大钟,低沉的钟鸣如泣如诉。爱丝美拉达来到他身边,卡西莫多用手蒙住脸,喃喃地说:“我的脸很丑,总让人害怕。”为了安慰他,姑娘为他跳起了节奏欢快的舞蹈。兴奋异常的卡西莫多,像打秋千一样,用身体的重量为姑娘敲响了圣母院的大钟。他爽朗的笑声充满整个钟楼。卡西莫多在钟楼上牵着绳子飞来飞去,为爱丝美拉达采摘盛开的鲜花。突然姑娘发现了在广场上的卫队长,她叫他的名字,但他头也不抬看她一眼。她让卡西莫多去找他,可是他为了得到公主丰厚的陪嫁和位于圣保罗的领地,对姑娘的请求不屑一听,策马而去。善良的卡西莫多觉得自己辱没了姑娘的使命。

对姑娘强占未成的弗罗洛怀恨在心,跪到国王那里,请示如何解决圣母院避难权问题。国王请教了一位尚在狱中的老学者,终于决定可以不顾避难权,强入圣母院捉拿女巫。卡西莫多趁弗罗洛外出时,把教堂的大门紧紧关住。

乞丐王克劳班听说圣母院避难权将要结束,率领成千上万的巴黎流浪人和乞丐,前来攻打巴黎圣母院,营救大难临头的姐妹。不明真相的卡西莫多怎容这些人冲入教堂,他从楼顶上扔下巨大的石条石块,翻倒灼热的金属液体,企图驱散众人。勇敢的乞丐终于攻破大门,救走了爱丝美拉达。不料严阵以待的国王士兵已从后门进入教堂,雨点般的箭刺向爱丝美拉达和流浪汉们。乞丐王也在混战中被人杀死。卡西莫多站在楼顶上,看着心爱的姑娘又被吊在绞刑架上,痛不欲生。当他发现弗罗洛正在钟楼上对着爱丝美拉达狞笑,他把这个道貌岸然的野兽举过头顶扔了下去。

从绞刑架上解下来的爱丝美拉达的尸体,被人们放在蒙孚贡大坟窟里,卡西莫多找到她之后,静静地躺在她身旁。两年之后,人们发现了两具紧紧抱在一起的尸骨。当人们试图分开他们时,尸骨便化为尘土.

雨果作品邮票欣赏·一、生平简介图14幅

图1

“我们不能活着没有面包,我们同样不能活着没有祖国。”

这是雨果为了反抗暴君,被迫流亡在异乡时,写下的动人诗句。



图2,3



图4,5

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雨果(图1,2),1802年诞生在法国西北部的小镇贝桑松(图3)。中学时代即爱好文学,曾以当时的大文豪夏里布里昂(图4)为自己崇敬偶像,并说:“非夏里布里昂则什么也不是。”1826年与浪漫主义文艺青年缪塞(图5)、大仲马(图6)等组织“第二文社”,发表了著名剧本《克伦威尔》,其序言成为积极浪漫主义的宣言。接着写出《爱尔那尼》、《逍遥王》剧本和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等。路易·波拿巴政变后被迫流亡国外,先后发表反对波拿巴的作品《小拿破仑》和诗集《惩罚集》。1861-1869年完成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和《笑面人》。1870年回国。其他重要作品有小说《九三年》、诗集《历代传说》以及政论和演说稿等。1885年逝世,举国哀悼,数以百万计的人民经凯旋门将雨果送至巴黎先贤祠(图7)国葬。



图6,7

为了缅怀雨果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在巴黎和雨果流亡居住地均有有关他的纪念馆、雕像或纪念物,供后人瞻仰。



图8,9



图10,11

图8是1936-1848年雨果在巴黎沃日广场的故居,现为巴黎的雨果博物馆。1852年雨果先后流亡到布鲁塞尔、泽西岛和格恩西岛,直到1870年还乡。图9是雨果在泽西岛的故居,左侧是有名的“流放之石”,雨果在这里遥望祖国。图10是格恩西岛海滨,图11是雨果在格恩西岛的故居“高城之居”,图12是当时居室内的挂毯,图13是雨果1865年亲手种植的橡树。格恩西人民不忘雨果,不仅在圣彼得港Candie花园为他竖立一座雕像(图14),多次发行邮票,而且每两年还举办一次雨果节。另外,在法国特别是在巴黎还有以雨果命名的街道、广场等。



图12



图13,14

今年是雨果逝世125周年(此文原写于2010年,未发表),特作此文以缅怀这位为世界人民敬仰的文学大师。

雨果一生作有诗篇、戏剧及小说多部,其中部分被改编成歌剧、舞剧。现将其中发行过相关邮票的作品陆续简要介绍于后。

图1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海上劳工》三部长篇小说是雨果的传世杰作。在《海上劳工》的序言中,雨果阐述他写作这三大巨著的目的和意义。他写道:“宗教、社会、自然是人类三大斗争的对象,这三者同时也是人类的需要。人需要信仰,所以有庙堂;人需要创造,所以有城市;人需要生活,所以有犁和舟。人生的神秘的苦难,就来自这三种斗争。人类进步须克服迷信、偏见、和物质这三种形式的障碍。三种沉重的枷锁套在我们的脖子上,那便是教会、法律和自然的桎梏。在《巴黎圣母院》里,作者控诉了第一种桎梏,在《悲惨世界》里作者控诉了第二种桎梏,在本书里,作者将阐述第三种桎梏。”

“在纠缠着人类的三种苦难里,更混杂着一种内在的苦难,最沉重的枷锁,便是人民自身心灵中的枷锁。



图2,3

一、《巴黎圣母院》(1831年):心地善良的爱斯梅拉达本为巴黎女子居第尔之女,孩提时为吉普赛人窃走收养,16年后长大在街头卖艺(图1)。圣母院副主教佛罗洛对之产生邪念,指使敲钟人畸形儿卡西莫多劫持她时(图2右下)恰为弓箭队长费比斯所救,从此姑娘爱上弓箭队长。副主教设计乘两人幽会之际,杀害费比斯但未能致死(图3),将此罪行嫁祸于爱斯梅拉达处以绞刑。卡西莫多将她救入圣母院内保护(图4),但终仍未能逃脱副主教的阴谋而被绞死。



图4,5,6

《巴黎圣母院》因其故事动人、情节复杂,特别是有美丽纯洁的爱斯梅拉达的吸引,因而被多次改编为电影(到1999年为止共有8部)、歌剧、芭蕾和音乐剧在影院、舞台放映、演出。

第一部有关《巴黎圣母院》的歌剧是在1836年由雨果本人编写脚本、Louise Bertin 编舞以《爱斯梅拉达》为名在巴黎上演,以后陆续有十多部不同版本的歌剧在各国演出。

在芭蕾舞方面有:1840年,法国编舞家佩罗将《巴黎圣母院》改编为舞剧《爱斯美拉达》,由普格尼作曲。1848-1850年间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演出时,奥地利芭蕾舞女演员艾尔斯勒(图5)饰演的爱斯美拉达(图6,非邮品)成为观众心中的偶像,掀起阵阵旋风。1910年俄国芭蕾舞编导戈尔斯基将之重新改编为舞剧《居第尔之女》,强调母女情谊。图7中部为戈尔斯基,左为《居第尔之女》演出场景。1935年,苏联女芭蕾编舞家、教育家瓦冈洛娃(图8,邮资封邮资凭证)按佩罗原作再次编导《爱斯梅拉达》,在舞剧中曾专门为其高足、当时刚露头角的乌兰诺娃(图9)加编一段希腊神话舞蹈《狄安娜》。



图7,8

雨果和他的作品欣赏 雨果的代表作品有什么
图9

1998年,作曲家Riccardo Cocciante将《巴黎圣母院》改编为音乐剧在巴黎首演,由Helene Segara担任爱斯梅拉达,Garou 担任卡西莫多。近年《巴黎圣母院》音乐剧曾在我国北京、上海上演受到热烈欢迎,在网上亦有报导。



图10,11

二、《悲惨世界》(1962年):穷苦工人冉阿让因偷一块面包坐牢19年,出狱后改名换姓,以发明制造宝石方法致富,并被推选为市长。他向病危的不幸女子芳汀承诺救助其女柯赛特,但因不愿加害于人而自首再度入狱,其后越狱领养柯赛特。1832年参加共和派反对七月王朝的街垒战斗,其间放走了追捕他多年的侦查官沙威,营救了深爱柯赛特但受重伤的马吕斯,后又以巨资赞助他俩成婚。后因不愿影响马吕斯而离开他们,在弥留之际,马吕斯得知冉阿让是他的救命恩人,赶来谢罪,冉阿让终于在亲人的陪伴下平安幸福地离开人世。图10和图11左下是冉阿让在夜间找到正在提水中的柯赛特。图12是伽弗洛什在街垒战斗中因检子弹而牺牲的情景(取自书中插图)。雨果在写作《悲惨世界》时受到德拉克洛瓦《自由领导人民》(图13)的启发创作了伽弗洛什这个形象(图14),越南发行纪念雨果邮票时,背景就用《自由领导人民》的右侧图案(图15)。



图12,13



图14,15



图16

1980年法国作曲家勋伯格(C.-M. Schonberg,1944年生)将《悲惨世界》改编为音乐剧在巴黎体育宫首演。图16是格恩西岛2002年为该剧发行的小型张:左上是雨果头像,背景为格恩西岛的圣彼得港;左中为童年柯赛特;左下为主角冉阿让;右上为侦察官沙威;右中为长大后的柯赛特和与她相爱的马吕斯;右下是音乐剧剧本及乐谱首页。小型张中间文字是“《悲惨世界》,根据维克托·雨果在格恩西岛写出的原著小说改编”,其下也是童年柯赛特头像。柯赛特头像系取自书中第一卷插图《寄托有时便是断送》,表现无家可归的柯赛特在旅店打扫卫生的悲惨苦难生活(图17,非邮品),由法国画家贝亚尔(Emile Bayard,1837-1891)绘制。《悲惨世界》音乐剧亦在我国北京、上海演出过。



图17,18

三、《海上劳工》(1866年):渔人吉利亚特为娶得船长侄女黛吕金特,奋力战胜海洋狂风恶浪和章鱼暗礁,终于打捞出沉没的渔船(图18,19)。后发现黛吕金特所爱之人是牧师艾伯莱茨,为成全他们的美满爱情,自己怀着痛苦绝望的心情,坐在海礁上目送心上人与牧师远去,等待海潮来淹没自己,天空中浮现着的是他心中难以割舍的黛吕金特的形象(图20)



图19,20

雨果另外一部著名小说是他在70岁高龄时创作的《九三年》(1873年),描写法国大革命高潮那一年的动人情景,从一个侧面描绘了纷乱多事的1973年革命党人粉碎旺代叛党这一历史事件,刻画了人类的正义感和博爱精神。另外,在雨果青年时代还创作过数部小说,笔者将在以后的雨果作品表中书及。

图1

雨果一生写过多出戏剧,他的戏剧观点表明在剧作《克伦威尔》的序言中。雨果主张戏剧应师法莎士比亚的作品,更好地表现自由与真实。他认为天主教教义把灵魂和肉体合二为一,但涉及灵魂时人们以为高尚,一旦涉及肉体人们却以为卑鄙、粗俗。这种意识是自相矛盾的。真正的戏剧应当顾及灵魂和肉体两个方面,并把两者关系摆正。他还认为剧作家应当敢于把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现象都搬上舞台,但并非现实的简单重复。剧作家应把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集中起来选择或创造典型而不抹杀个性。角色的语言应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充满生命力和活力。

邮票上与雨果剧作有关的有以下一些:

一、《爱尔那尼》(1830年,图1):西班牙贵族子弟爱尔那尼与国王有杀父之仇,流落江湖并与一公爵侄女相爱。国王和公爵也在追求此女,其爱情受到国王阻挠,后又被公爵破坏,一对恋人被逼悲惨死去。

二、《逍遥王》(1832年):又译为《国王行乐》。剧本借弄臣之口揭露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图2)荒淫无耻行径和被侮辱和被损害者的心声,演出一场即被禁演。威尔第将之改编为歌剧《弄臣》,又名《里格莱托》,1851年首演于威尼斯。1902年卡鲁索曾饰剧中公爵(图3),演后声名大振。1932年,罗马尼亚演员格罗萨维斯库接续饰演(图4),被称为“卡鲁索第二”。不幸的是,其妻在观看演出时,醋性大发,在众目睽睽之下开枪将其夫打死,年仅32岁。图5为罗马尼亚演员阿坦纳西乌饰演剧中的弄臣里格莱托。



图2,3



图4,5

三、《帕多瓦的暴君·安吉洛》(1835)是一部以反对封建专制为主题的历史奇情剧作。1876年,意大利作曲家蓬基耶利将之改编为歌剧《歌女》,又名《拉焦孔达》,剧中人名有所改变。密探巴纳巴追求歌女焦孔达不成,诬其盲母为女巫加以辱打,监察官阿尔维斯夫人劳拉路过予以解救。焦孔达所爱的船长恩佐系被追捕中的流亡贵族,劳拉原已与恩佐订婚,后被逼嫁与阿尔维斯。阿尔维斯发现其隐情后迫使劳拉服毒自杀,焦孔达因感劳拉搭救其母之恩放弃爱情设法调换毒药,并助二人逃走。巴纳巴继续逼迫焦孔达成婚未果,将母女二人杀害。图6是蓬基耶利像及剧中第一幕场景。

图6

四、《吕依·布拉斯》(1838年):大臣萨留斯特意欲废黜王后,让其仆人吕依·布鲁斯冒充贵族向王后求爱,为王后接受,并任其为首相。吕依整顿朝政成绩斐然,受人民爱戴。萨留斯特威逼吕依按其意愿行事,吕依不从,杀死萨后服毒死于王后怀中。1872年,法国女演员贝恩哈特(1844-1923,图7)在巴黎重新排演此剧,连演103场,雨果虽已70高龄,也亲往观看,倍加赞誉。当时,贝恩哈特的独特发声和嗓音风靡整个巴黎。图8主图是贝恩哈特饰演王后的头像,图9(非邮品)是法国画家克莱兰(George Clairin,1843-1919)所绘的她饰演王后的画像。

图7 图9

图8

雨果的其他剧作名称、创作时间请参看今后将发表的雨果作品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78035.html

更多阅读

郑伊健和他的电影 (转) 郑伊健电影

...【郑伊健和他的电影】 (转)有很多人对郑伊健的走红总是很不理解,他们觉得在俊男美女如云的娱乐圈里,他不能算是特别帅气,论起演技来,又似乎不算很出色,为什么能如此走红呢,有人甚至酸溜溜地问,为什么有这么多女孩子喜欢他?首先我想说的是

MatthewMitcham和他的男友 hurricane matthew

有博友要我发MatthewMitcham和他的男友的照片,今天发出来,真心祝福他们!也祝福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不管你的爱人是异性还是同性,同样的祝福送给你们,诚邀你们加入《爱情随笔》书写下你们爱情的点滴片段,浪漫情怀!真情美文,真正的E时代爱情!ht

刘翔和他的教练孙海平的感人故事二 刘翔与孙海平决裂

刘翔和他的教练孙海平的感人故事(二)信息来源:http://blog.cctv.com/detail_17185_111466_1.shtml#article_status9月18日那天,得知儿子和刘翔等人要来,老人午觉也睡不踏实了,很长时间没有和儿子见面,她想儿子,一遍遍擦着和儿子手拉手的

汉武帝和他的女人们之三:李夫人

倾国倾城李夫人-----汉武帝和他的女人们之三1/虽然伟人毛泽东曾经在《沁园春。雪》里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但一般来说,一提起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几乎总离不开汉唐;提起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千古一帝,也总离不开秦

声明:《雨果和他的作品欣赏 雨果的代表作品有什么》为网友色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