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

中国人有句口头禅,叫做“人生在世”。人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抱着什么态度面对这个世界?这是人生最大,最根本的问题,也是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是以提高人生境界为目标的学问,是提高人生境界之学。它不以追求知识体系或外部事物的普遍规律为最终目标,而是讲人对世界的态度,讲人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真理能带给我们自由,科学给予我们知识,只有哲学才会赋予我们智慧。哲学有两大领域,一个是对世界的思考,追问世界到底是什么?另一个是对人生的思考,追问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因此,哲学脱离人生,将是空洞的,人生缺少哲学,将是盲目的。人的一生是充满矛盾和痛苦的过程,哲学就是教人以经得起痛苦和磨炼的人生态度之学。

一、哲学是什么?认识哲学。

对一般人而言,哲学是一个既抽象又空洞的词汇。哲学是什么,因为哲学本身就是从提问开始。可以说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说它简单,因为哲学已存在几千年,早就有过定义;说复杂,是因为迄今为止它永远是个问题,至今尚未有,也不可能有终极的答案。“哲学”这个词,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没有出现,它来自19世纪日本学者西周,他把源于古希腊的西方哲学思想翻译为“哲学”。中国晚清的学者黄遵宪最早把“哲学”这个词从日本介绍到中国。“哲学”是个非常深奥的问题,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有多少个哲学家就有多少个说法。下面试从多个方面来认识“哲学”。

(一)、“哲学的原意就是爱智慧”。

哲学的英文叫做PHILOSOPHY,这个字源于希腊文中的PHILIA和SOPHIA这两个字合成,原意是“爱智慧”,爱慕智慧就是哲学。“爱”这个字在希腊文中有三种意思,一是指情爱,代表一种出于本能的感性冲动及浪漫的情怀;二是友爱;三是博爱。在哲学所谈论的爱,重点在于友爱。友爱是温和而理性的,是我们对于智慧比较正确的态度。 “智慧”有两个特点,一是“完整”,所谓完整,代表把生命视为一个整体,生命是完整的,我们在一个地方失败,正好在这个地方有了反省的机会,借此能够有所改善;相反的,一个人如果从小到大都是一帆风顺的,可能反而没有反省的机会。因此,对任何事情成败得失的判断,都不能只看某一点,而要思考整体生命。如此一来,才能够在面临挫折的时候,很快地重新振作起来。二是“根本”,人活在世界上,有些问题只是表面的小问题,而有些问题则是属于根本的大问题。生死就是根本的大问题,所以哲学家常会思考死的问题。还有人为什么有不一样的命运?为什么有些人做坏事没受报应?为什么有的人生下来就受苦难?这些都属于根本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通常 在生活里也都没有明确的答案,所以需要以开放的心胸准备接触智慧。哲学称为爱智,所强调的是过程,要不停地质疑与追问,永远在惊讶。希腊时代有一句名言“哲学起源于惊讶”。爱智慧开始于好奇心,而孩子的好奇心是最强的,对一个全新的世界,他们什么都要问,其中有些是真正哲学性质的。前几年有一本畅销书,叫做《苏菲的世界》(SOPHIES WORLDSOPHIE 这个字就是源于希腊文SOPHIA)。这种说法只是一外词源学的说明。

(二)、《辞海》对哲学的解释。“哲学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根本观点的体系。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的这一定义,是从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来界定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就是说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理论,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所谓世界观,就是指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或总的看法。人人都有世界观,但并非所有的世界观都是哲学。人们在生活实践中自发形成的世界观是不系统、不自觉的,它缺乏理论的论证和严密的逻辑,因而不能算是哲学。只有把这种世界观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使之成为具有一定理论形态的世界观,才称得上是哲学。

(四)、“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而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的某一方面或过程的特殊规律。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要对具体科学的成果进行哲学概括和总结,由特殊性的认识上升到普遍性的认识。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五)“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任何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这里所说的方法论,就是指导人们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的基本原则,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贯穿着一定的观察问题的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中,世界观具有更为根本的意义。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必然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六、马克思主义哲学。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正确概括和总结,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基本特征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

(七)主观四维唯物主义哲学。

它认为:哲学是研究探索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规律的学说。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首先要研究物质世界中的“物质发展变化规律的普遍性”。其次,进行哲学的研究探索需要有正确的方法论指导。第三,建立正确的世界观。第四,坚持正确的认识论。人的认识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过程是一积极的实践过程。哲学探索的目的就是发现真理,并把所发现的真理用来指导实践。

(八)“哲学即逻辑”。罗素、奎因(1908-2000年,美国哲学家、逻辑学家,逻辑实用主义的代表,)、维特根斯坦(1889-1957-1年,出生于奥地利,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主要著作有《逻辑哲学论》)等人的主张,在罗素看来,哲学的本质就是逻辑,而奎因则从逻辑的观点来看侍和认识问题;维特根斯坦宣称:“哲学的目的是思想的逻辑澄清”。哲学家要用逻辑技术来分析语言,哲学成了逻辑应用了。“逻辑”一词起源于希腊文,原意是思考、思维与表达思维。逻辑是一门从事于人的思考研究的学问。从逻辑发展史来看,可分为两种:一为“形式逻辑”,它是哲学家亚里斯多得创立的,主要有主谓词式的命题作为推理的根基以及三段论证为主的思想方法。二是“符号逻辑”,起源于德国哲学家来布尼兹(1646-1716年),他主张设立一套符号,代替文字的地位,使每一符号表示一个意义,并且以数学方式为推理的方式,以避免意义的混淆。对于符号逻辑贡献最大的是罗素,他与怀特海合著《数学原理》。传统逻辑的主要内容有: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等。

(九)哲学是哲学史。

说哲学是哲学史,并不是说哲学等于哲学史。而是说,通过学习哲学史来学习哲学,研究哲学史来研究哲学。哲学具有人文科学的特点,即它是历史性学科,所以学哲学必须读孔子、亚里期多得,一直到最新的哲学大师的著作。在这个意义上说,哲学是哲学史。

(十)、“哲学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

德国诗人诺瓦利斯(1772-1801年)认为:“哲学就是怀着一种愁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这把哲学同全部文学艺术创作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科学语言说不清、道不明的广大朦胧情绪领域统统网罗进了哲学活动的范围。从哲学角度看,这些情绪可归结到绵绵不绝的乡愁和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的冲动。这里所说的家园,并不是指某个具体的家乡,而是指精神家园,哲学意义上的家园,内心的家园。如白居易诗云:“心泰身宁是归处,故乡可独在长安。”“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诗人的情感,可以说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学意义。现代人整天侍在钢筋混泥土制成的“火柴合”里,走在人们比肩接踵的马路上,呼吸着被污染的混浊空气,听到各种杂乱的声音,于是有一天,在你的内心深处会突然泛起一股奇怪的情绪,一缕乡愁猛地袭来,你恨不得马上一口气跑到荒效野外僻静处,呼吸大自然的气息,投入大自然的怀中,去寻找生命的根,渴望着归真反璞。在生活中,往往有一种不安感和无名的烦恼会忽然弥漫在心头,连自己也说不清的一团茫然的情绪,其实也是一种寻找归宿感在心中蠕动。精神的归宿是无形的,所以更不易觅得。在寻找归宿和家园的过程中,人们还常常表现出一种犹豫、恍惚和反复的思绪。这种情绪,在全球生态危机的今天,显得尤为迫切。只要我们坚守精神的家园,思想的自由,知识的光华,我们的家园将会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十一)“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

冯友兰说“所谓反思就是人类精神反过来以自己为对象而思之”。牟宗三则说“什么是哲学?凡是对人性的活动之所及,以理智及观念加以反省说明的,便是哲学。”

(十二)“哲学就是研究人生中切要问题的学问”。

胡适(1891-1962年,安徽绩溪人,1910年赴美师于实用主义大师杜威,他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十字真言影响很大。)他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说:“哲学的定义,从来没有一定的。我如今也暂下一个定义:凡研究人生中切要的问题从基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

(十三)周国平认为,哲学有四种不同的存在形式:一是作为形而上学的沉思和伟大思想体系的创造,它属于哲学史上的天才;二是作为学术,它属于学者;三是作为思潮或者意识形态,它属于大众;四是作为人生思考,它属于每一个不愿虚度人生的人。前两种属于少数人,而后两种属于多数人。

(十四)“后现代主义哲学”。

形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一种以西方发达国家二战后进入现代主义社会为背景,以反思、批判或否定近代主义文化的理论取向、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为基本特征,以一种新的话语、新的形式为解释为说明现代社会出现的种种新的社会现象,,提出解决当代社会条件、人类命运问题的一种理论思潮。后现代主义这个词最初产生于四五十年代的建筑学(埃菲尔铁塔)、诗歌等领域,表示有不同于传统的风格、个性化的格。到了六十年代,表现于一种文学文化现象。60年代后,便被赋予了一种哲学的概念。它有两个特点:一是它总有一种历史性、时代性、分期性的特点。二是对出现的一系列新的社会现象新的解释。如全球化、人权、文化的认同等问题。

(十五)“中国哲学”

就是中国人对宇宙现象与人的生存原则的一种领悟和把握,并且把这种领悟与把握的基本精神贯彻于实际实践之中所形成的一门学问。(詹石窗《新编中国哲学史》中的观点)

(十六)“儒家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影响巨大的学术流派,儒家以其独特的思想魅力深受世人关注。“儒”本是一种职业,在早期,所谓“儒”是给富贵人家相礼的一批人。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等。孔子(前551-479年),名丘,字仲尼。孔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中,这是其弟子所记录的。他的思想以“仁”为核心。“仁”《说文解字》谓“仁,从人二”。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是一种内在修养的功夫和境界,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恭、宽、信、敏、惠五种德行。孔子对礼也十分重视,在《论语》中出现75次,他告诫弟子要“知礼”“立于礼”。在《论语》里,“仁”这个字,有时不是仅指一种特定的品德,而是泛指人的所有德性。在这种情况下,“仁”就是“品德完美”。孔子的一生是有如一条上升的弧线,指向无限而圆满的境界。他对自己的德性修养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或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孟子(前372-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县人。(“孟母三迁”就是讲他的故事:孟子自幼丧父,全靠母亲一人把他抚养成人。起初,孟家住在公墓附近,小孩们着玩埋死人的游戏,他母亲感到这样对不孩成长不利,搬到新的地方,是个靠近集市,小孩学着商人的样子做起经营买卖的游戏。孟母感到这样也不好,再次搬家,搬到学校边居住,这样,孟子开始学习诗书礼仪。其母就决定长期居住下来。)在儒家中素有“亚圣”之称。孟子的学说也是以人为其出发点,由此而建立了一种融会认识论、修养论、天人关系论为一体的生命道德哲学。主要内容有:尽心、养性、事天、立命。他认为人性修养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主张民本思想,认为:“民为贵,稷次之,君为轻”。儒家注重个人修养,主张经世致用,推崇教化。

(十七)道家以自然为本的哲学思想。

一般认为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据《史记》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他出生约公元前570年,比孔子年长20岁。相传孔子向老子请教过礼。老子的主要思想在他的《道德经》一书中。《道德经》将“自然”与“无为”作为其哲学体系的非常重要的范畴。“大器晚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成语都与老子有关。老子有“三宝”:一是慈,慈代表母性的特质,因为万物都来自于道,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说:“慈故能勇”。二是俭,俭就是对侍万物的一种态度,也代表着节制欲望。三是不为天下先。老子的道的思想,经尹子、列子、庄子等人的弘扬,道家理论有了比较大的发展。

(十八)“墨家的经验论哲学思想”。

墨家由墨子所创立。墨子(约前468-376年,名翟,战国初鲁国人。他所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在经济、政治、伦理、教育、哲学、逻辑、自然科学技术等方面都有建树。他的基本原则是“兼相爱,交相利”,他主张:尚贤、非攻、节用。他在哲学上的重要贡献是他提出了判断言论是非的标准,即“三表”一表为历史经验、二表为耳闻目睹,三表为社会功利。符合这三条,则为是,否则为非。《墨子》一书是他的著作汇编。《墨子公输》里记载:当时,楚国雇用了一个机械发明家公输般,发明了一种攻城的武器。楚国将使用这种武器进攻宋国。墨子得知后,前往楚国,劝阴楚王出兵。在楚王面前,公输般演习他准备用以攻城的新式武器,墨子则表演他准备防御的武器。公输般采用了九种攻城机械来进攻,都被墨子的防御武器挡住。最后,公输般的武器用尽,而墨子的防御武器还有。公输般不肯认输,说“我知道怎样击败你,但我不说”。墨子说“我知道你想用的那个办法,但我也不说”。楚王问他们,到底是什么意思?墨子说“公输般想杀害我。但是,我的弟子已经用我设计的武器武装起来,在宋国的城墙上等侍楚国的进攻。我可以被杀害,但楚军无法杀他们。”楚王听后说“如此说来,我们就放弃对宋国的进攻。”

(十九)“管仲的哲学思想”。

管仲(前?-前645年,春秋时期颍上人,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现存《管子》中有“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他认为:水为万物之源。“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这与古希腊的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之源不谋而合,表现出早期哲学家的共同观点。他还提出了“阴阳五行理论”:在世界的万事万物中,同一类事物之间按五行的内在关系而相互联系。

(二十)“法家的法治哲学思想”。

“法家”以重视法治而见称。战国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有李悝、商鞅等。李悝,战国初期魏国人,他著的《法经》是在魏国推行法治的实践基础上,总结了春秋以来的法治经验,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商鞅(前390-338年),是秦国变法的主要人物。

(二十一)“兵家的军事哲学思想”。“军事哲学”是关于军事斗争战略战术的智慧,它包括战争胜利分析的一般原理,思想认识和战局发展变化的基本预测分析理论。代表人物有孙武(前535-前480),著有《孙子兵法》,他的战略战术是建立在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基础上的。他的名言“知自知彼,百战不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认识方法。是孙膑,孙武的后代,在孙武去世后150年出生。“围魏救赵”“孙膑赛马”都是讲他的故事。“贵势”是他的思想特色,他的军事哲学思想也重视具体阵法的布置与实施中。

(二十二)“《中庸》的尚中的人生哲学”。

“中庸”之说,首见于孔子《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中庸》一书,为战国时子思所作。书中写道: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者,天地之大本也。“中”是指中间、中等、两者之间,它是适宜的、合适的、恰到好处的意思,既不是“过”,又不是“不及”,就是哲学上的“度”。“庸”就是实用。《南华经》中说:“庸就能用,用就能通,通就能得”    中庸思想是孔子提出的,并通过其弟子及一代后儒们发展与充实而形成的一个精密体系,但是,道家、墨家、佛家等众家思想中也有不少中庸的灵光片羽,如过犹不及、刚柔相济、祸兮福之所倚,福之祸之所伏、大智若愚。中庸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十分深远,今天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中也有体现。

(二十三)“董仲舒的崇天哲学”。

董仲舒(前179-前104年,河北广川人。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在他的儒术中,神学化的“天”概念占核心地位。他认为天下万物统一于五行,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天。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尊也。他还将人的形体也看作是“天”的产物,人性也应从天那里找到合理的根据。在人性论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三纲五常”的人伦次序标准。所谓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五常:仁、义、礼、智、信。他的崇天神学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而且影响于后代。

(二十四)“哲学”在理论上,就是教人学习“定位宇宙”,并在宇宙中“安排人生”的总体学问;在实践上,就是教人学习“做人”、“处事”的学问总纲。所谓哲学思考,就是看世界和人生的全局,应该如何生活才有意义。(台湾《哲学概论》)

二、人是什么?认识你自己。

人是什么?卡纳基的调查,500次通电话,使用最多的一个词是“我”,共出现3900次。一个心理测试:集体照中你先注意谁?恺撤“我来我看见我征服”。黑格尔的名言:“熟知非真知”,自以为最为熟悉的东西,恰恰是我们最不了解的,正如“台风中心没风”。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是幸福的,只有真正清醒地认知自己,才可能获得成功的人生。而认识自己,却是一件非常难的事。

古希腊寓言:人面狮身怪兽斯芬克司,蹲在海边悬崖上,谁从这里经过,必须猜它一个谜言:开始四条腿走路,后来两条腿走路,最后三条腿走路。没猜中者,都要被它吃掉。后来,终于有一位叫俄狄浦斯的人猜中了,说这是人。怪兽跳崖自杀了。从表面上看来,人生下来后,在幼儿时期,不能站立行走,只能在地上爬;长大后就能站立行走了;到了晚年,腿脚不方便了,需要一根拐枚了,就变成三条腿了。事实上,这故事蕴涵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在人没有认识到自己这前,只能像动物一样爬行,受着自然万物的统治,命运由自然界来支配;当人认识自己这后,人就会用自己的双足站立在天地这间,把两手和头脑解放出来,成为世界的主宰;即使到了晚年,人仍然会凭借一生的经验和智慧这根拐杖,用两脚稳固地站立在天地之间。

人是什么,这是人类思想史上一个古老的话题,哲学家们都从各自的偏好的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这是西方最早提出人在宇宙间的地位和价值的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他中是一位流浪哲学家,后被指责为无神论者,并受到法庭的传唤。在逃亡的路上,他所坐的船触礁,当场溺水而死)说的。他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段话后来被人称为“普罗泰弋拉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中的“人”具体含义的理解大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指个人,即作为个体的人。也就是说人们都以他自己的知觉、看法作为衡量万物的尺度;二是指作为类存的人类,即人类是万物的尺度;三是既可作为“个体的人”,也可做集合名词“人类”用。一般认为,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的人,是衡量万物的真伪、好坏、乃存在与否,都应以人为标准,而不能以其他东西为标准。人的主观感觉成为判断事物的标准。“人是万物的尺度”已不是一个纯哲学的命题,而是体现了其政治、伦理、法律、教育、哲学等观点的综合命题。

(二)、“人是政治的动物”。

亚里斯多得在《大伦理学》一书中说:“人是政治的动物,天生要过共同生活,没有人愿意在他独自一人时选择全世界”在《政治学》一书中,他对人的定义是:人类在本性上,也正是一个政治的动物。这里的“政治”就是指城邦国家、社会集体。由于人不能单个独自生活,只有工共同集合在社会,在社会中集体生活,才能满足各自的需求。不仅在痛苦中需要朋友,在快乐时也应该把自己的幸福让朋友分享。在他看来,人不可能独立存在。人首先是活在家庭之中,家庭就成为人类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建立的社会基本形式。家庭联合起来组成村坊,若干个村坊组合成城市(城邦)。这是人存在的现实需要的结果,同时,也是人类的本性决定的。人之所以可以和愿意趋向于城邦,是因为人类生来就有合群的性情,所以趋于政治的组合。

(三)、“人是理性的动物”。

“人是理性的动物”的观点,在17……18世纪欧洲流行的观点。这观点的理论基础是笛卡尔的哲学。笛卡尔(1596……1650年),法国哲学家,近代哲学的始祖。青年时代接受父亲的遗产,只身到巴黎闯荡;不久厌倦了巴黎的小市民生活,到郊区研究几何学(他是解析几何的发明者),后来到荷兰参军,当时荷兰太平无事,他研究哲学。他一生未婚,但有一个私生女,5岁时死去,他1650年得病去世。他创造了完整的哲学体系,代表作有《方法论》《沉思录》。黑格尔称他“新世界的哲学是从笛卡尔开始的”。胡塞尔说“笛卡尔开创了一个人人人全新的哲学:通过改变哲学的整个风格,哲学做出了一个彻底的转向,即从朴素的客观主义转向超越的主观主义”。在这个意义上讲,他是近代哲学之父。他的名言是“我思故我在”--I THANK FHEREFORE I AM ,这是哲学的第一原理,按字面理解,是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如果我思考则我存在。从哲学上理解,就是认识事物不能靠感官,必须靠精神去认识。

(四)“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

“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是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1623……1662年)提出的。他认为: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但他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因而,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这是他关于人的经典比喻,它让人认识到自身的弱点,也认人看到自己的尊严。他这一比喻虽然深邃,但也有一些悲凉。人的确很脆弱,人类的祖先在优胜劣汰的自然界中能够活下来,完全是依靠他们的思想,思想想出了智慧。他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如果没有带着思想去生活,那么,他只能是活着,而不是生活,更不是富有意义的人生。“思想”不仅仅是我们简单的生存需要,更是我们全部尊严与道德之所在。因此,我们要努力地好好思想。

(五)、“人是机器”。

“人是机器”是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1709……1751年,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提出的。在他之前,笛卡尔就曾经用机械论的观点来说明人和动物的机体的功能作用。他认为,动物肌体内部的活动不过是“动物精气”和各种器官的一些机械运动,如同一架钟表的钟摆、齿轮、发条等零件的机械运动一样。拉美特利是一位医生,职业上的便利使他更了解人,他认为,人和世界上的万物一样,都是物质的。他把笛卡尔的观点向前推进,认为人和动物都是一架机器,只不过人是架比较复杂,过比动物机器更精致、更灵活一些罢了,人和动物只有量的差别而无质的区别。拉美特利利用物质的机械运动来解释人体活动,并进而解释人的精神活动,对于批判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具有积极意义,而且把人的一些思维活动用机器的物质活动再现出来,这已为现代的人工智能科学所证实。他在《人是机器》一书中写道:“人体是一架会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一架永动机的活生生的模型。体温推动它,食物支持它。人是机器,但是他感觉、思想,总之,他具有智慧和道德,而又是一个动物。这两件事并不矛盾。

(六)、“人是立法者”。

康德(1724……1804年)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生于东普鲁士国的柯尼斯堡,柯尼斯堡大学毕业,从上学到当教授都没有离开故乡。在柯尼斯堡至令还流传他的一个故事:有着绅士风度的康德每天下牛3点准时从书房来在居所附近的一条小道上散步。由于他特别准时,以至于周围的居民将他来散步作为时间来参考。后来这条小路被称为“哲学家之路”。康德认为:人为自然立法,人为自己立法。自然之法体现了自然界的必然规律,保证了科学的普遍有效性;人自己的法则体现了人类社会的自由规律,保证了自由的普遍有效性。因此,他认为“人是立法者”。

(七)“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

这是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家,唯物主义者)的观点。他认为:人不是什么思维的抽象物,而是有血有肉的人。人在本质上区别于动物,但人也包含有自然的东西。人不是天生的人,乃是文化、历史的产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当然,人吃的不仅仅是物质食粮,还有文化、历史等精神食粮。正是后者,才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从一个人的读物大致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级。一个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内心交流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逸事的人,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

(八)、“人是超人”。

尼采(1844……1900年)德国哲学家,曾任瑞士巴塞尔大学教授。他父亲是位新教教师,他的教育有很强的宗教色彩。他在大学里因为研究古典语言学才华过人,被聘为大学教授。他从小身体就很虚弱,1888年他精神失常,一直到死。他认为自然界与社会中的决定力量是意志,他提出“超人哲学”,认为历史的进程就是强力意志实现其自身的过程,人生的目的在于“扩张自我”。所谓“超人”,是指具有旺盛的创造力的人,是生命的强者。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要对生命充分肯定。如何成为“超人”呢?他认为,就是不断地体会生命的痛苦,在痛苦中强大生命。“超人”所强调的是个体生命的自我提升,这种提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生命之经历的体验增强生命的力量,以应付重大生存中的一切挑战;二是通过对旧的价值的重估和破坏,将自己内在的生命强力提升为创造力,为自己的人生确定自己独特的轨道。因此,生命力量的提升也就意味着精神境界的提升。在尼采看来,一个实现了自我提升,在自我超越意义上成为自己的人,也就是一个自由的人。自由是道德价值理想的最高境界。自由精神、自由境界、自由行为的统一构成尼采自由论的核心。这种统一,在横向上表现为清醒、孤独、梦幼、沉醉四个环节,而在纵向上则体现为骆驼、狮子、婴儿三个阶段(表现为精神三变)。一是骆驼,骆驼是沙漠之舟,刻苦耐劳,意味着人在年轻时要接受训练,承受传统的包袱。(例小学生背着书包上学、培训)。二是狮子,骆驼与狮子的差别在于:骆驼必须听从他人指导、接受他人命令,所听到到的是是别人说:你应该如何。而狮子则是自己作决定,对自己负责,说的是我要如何。每个人都经过骆驼的阶段,听从父母、老师、上级的教训,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做,我们无法反驳也无法抗拒。三是婴儿。婴儿意味着完美的开始,提供了所有的可能性。当一个人还是婴儿时,父母一定怀着无穷的想像,想像他将来可能成为科学家、工程师、教授等,每天看着他,也给父母的人生带来绚丽的希望。当然,小孩成长的过程往往也是父母希望幼灭的过程,最后小孩让父母失望,就像父母曾经让他们的父母失望一样,人生就是这样一种不断重复的过程。

尼采另一个著名的观点是:“上帝死了”。自从基督教确立了它在西方社会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以来,上帝在一定意义上已成为整个社会生活的精神支柱,上帝是永恒的、是真理。尼采认为,基督教实质上是一种敌视生活的伦理,它的原罪说使人们的心身长期为一种深深的罪孽感所侵蚀,使人们变成懦夫,削弱人们的奋发和激情。让人们寄希望于来世,对现实世界的一切苦难和不幸要容忍和顺从,是对生存者价值的否定。因此,每个人必须忠实于自己,为自己的生命负责,并真诚地立足于自己的生命去寻求人生的意义。必须肯定自己,重新估计一切价值。他在《快乐的科学》一书中借一个疯子之口宣布:上帝死了。

(九)“人是尚未定型的动物”。

这也是尼采的观点。他曾给人以多种说法:人是超人、最残酷的动物、最勇敢的动物、能作判断的动物等,但他认为,具有本质意义的,是“人是尚未定型的动物”正因为人是沿未定型的,因而同其它动物区别开来,其它动物在物种上已固定,没有发展的自由了。人却不同,他没有一成不变的本质,所以他可以改变自己、超越自己、创造自己、塑造自己。

(十)、“人就是痛苦和无聊”。

这是叔本华(1788-1860年,德国哲学家)的观点,在人的观念中,会把痛苦、悲伤、孤独等看做是人的消极心理体验,而把幸福、快乐、高兴、满足等看做是人的积极心理体验。但是叔本华反这个提法倒过来。在他看来,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和无聊。他说:“一切幸福只具有暂时的、消极特征”。他认为,人生就是被无限的欲求鼓动起来的一叶孤舟,在茫茫的苦海上挣扎。他把人的意志或欲求受到的外部的阻碍叫痛苦,而把意志或欲求的暂时的满足叫做幸福。他把人生比做一个钟摆,摆的这端是“痛苦”,而另一端则是无“无聊”。他对人生的根本结论是:“任何人生都是在痛苦与空虚无聊之间抛来抛去”。他还信为:“白痴最幸福,天才最痛苦”。欲望是痛苦之源,解脱痛苦的唯一办法就是禁欲。对于外界的各种诱惑抱不动心的态度,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原过一种清贫的生活,做到“清心寡欲”。

(十一)、“人是分裂的”。

弗洛伊德(1856……1939年),出生于奥地利,父母都是犹太人,家境贫困,生活俭朴,四岁时全家迁到维也纳中毕业后在犹太慈善机构的资助下,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81年获得医学博士。1895年他发表研究成果《歇斯底里研究》,标志精神分析学的诞生。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是无意识的本能和欲望,这些心理因素从根本上说来源于性的冲动。所以,精神分析的实质,就是对性的本能和欲望进行分析。他把人格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本我”,即本能的我,是与生俱来的各种本能、原始欲望所构成,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居于最低层次,它以性欲为主,它追求的是快乐原则,即一味追求本能的满足。二是“自我”,即面对现实的我,它是从本我中分离出来,是人格中受到教化的部分,代表人的常识、理智,它遵循现实原则,即通过把本我的盲目冲动依据现实、外界加以区分。三是“超我”,中指道德化、社会化和理想化的自我,代表传统道德和宗教准则,对自我的选择进行严格的督监督。是人格中的最高层次。在他看来,现实的人是本我、自我、超我三者合一的。但是,由于三者的特点和遵循的原则不同,存在着激烈的冲突。把三者协调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三者和谐时,是一个理智健全的人,否则就会变为精神病人,于是人们常常感慨:生活真是不容易啊。

(十二)“人是符号的动物”。

这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卡西尔(1874-1945年,1919年开始任马堡大学哲学教授,1930年任校长。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他辞去校长职务,开始流亡生活,先后在牛津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任教,1945年卒于哥伦比亚大学教席。)的观点。他在其名著《人论》(出版于1944年,分上下两篇,上篇的总题目是“人是什么”,他采取和前人不同的方式来认识人本身,那就是把人置身于符号世界之中,他提出“人是符号的动物” 他认为,“人的世界”与“动物的世界”的最根本的区别是“符号”的创造,人与其说是“理性的动物”,不如说是“符车的动物”,即能利用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动物只能对“信号”做出条件反射,而只有人才能够把这些“信号”改造成为有意义的“符号”。人与动物虽然生活在同一个物理世界之中,但人的生活却是完全不同于动物的自然世界。造成这种区别的秘密在于:人能够发明、运用各种“符号”,所以能创造出他们自己的“理想世界”;而动物始终只能对物理世界给予它的各种“信号”做出反射,无法摆脱“现实世界”的桎梏。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语言、神话、艺术和宗教则是符号宇宙的各个组成部分。人生活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序列之中,然而,对人类来说他的过去和未来都是一种符号化的存在,人的真实存在只是“当下”的存在。时间和空间是具有符号意义的存在,人类建立了许多系统化的符号来表达时间和空间的观念,如年、月、日、过去、现在、未来和前、后、左、右、公里、米等等。这些符号规定着人类生存的足迹。他的一句名言是“认识自我乃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

(十三)“人是向死而生的”。

这是海德格尔的观点。“向死而生”,从字面上来说,很容易明白。人总是要死的,人从出生那一时起,就一步步迈向死亡。所以,人的最终目的地是死亡,人人都无法逃避。这就是向死而生。但他认为,死亡是另有深意的。他称生理上的死亡为“亡故”,而哲学上的死亡是一种存在方式。向死而生的“向”,实质上就是死亡的存在本身的显现,人始终以向死而生的方式存在着。

(十四)、“人就是自由本身”。

萨特(1905……1980年),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哲学家。父亲是海军军官,在萨特2岁时去世。他20岁考入巴黎师范学院哲学系,毕业后担任中学教师,1939年二战爆发他应征入伍,第二年被俘,一年后获释。他一生未正式结婚。晚年失明。他的成名文学作品是1938年的长篇小说《恶心》。这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日记体小说,通过中心人物物罗康丹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充分表达了他的哲学观点……存在主义。存在主义的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是其存在先于本质的一种生物,人的一切不是预先规范好的,而是在日常行动中形成的。他有一句名言:行动吧,在行动中形成自身,人是行动的结果。他认为,自由是人的存在,人本来就是自由的,这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存在先于本质”推导出来的。他强调,人来到世界上的时候一无所有,人后来所具有的一切特性都是获得的,都是由人的主观能动性去创造的结果,是自我努力自我选择的结果。人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上帝预先规定的,也不是环境所造成的,而是人自己设计自己,自己选择自己的结果。因此,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他认为,人的自由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任意妄为。自由虽然不受外在的人和物的限制,但却受自身的限制。也就是说,人不仅要自由地选择,还必须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根据这个理论,人首先要为自己负责,因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出于意志的自由选择,所以人也就必须承担自己行为造成的一切后果。

萨特用文学演绎哲学,又从文学中抽象哲学,从而在20世纪的哲学史上树起丰碑,他成为学生运动的“精神领袖”,在他死后,巴黎6万多学生和市民自发为他送灵,出现长达3公里的送葬人流。80年代,他的存在主义哲学在我国青年学生中造成过一定的影响。

(十五)、“人是万物之灵”。

在《尚书-泰誓上》有这样一句话:“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为万物之灵”。人为万物之灵的根本条件何在,古贤人已有所教示。在《中庸》第22章中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兴天地之参矣。”人是万物中最有智慧的存在。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有一句话“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是万物之灵,这个论断不仅简单而且准确生动地表明了人在自然界的重要位置。一方面,是因于人是一种高等动物,但决不是超脱自然界的东西;另一方面说人毕竟不同于普通的动物,它是一种社会化的高等动物,人可以制造和使用工具,从而进行生产活动。从而有意识地改造自然,使自然更适合人的需要,这就是人的“自觉能动性”。人不仅有语言,而且还有思想,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在生产劳动中无形发展了文化、艺术和科学。总之,人起源于动物,但是因为人已经打上社会的烙印,所以远远地超出普通动物。人是万物之灵,从地球的历史可知,从出现了人,我们就进入了崭新的一章。他们用与生俱来的知能,为了探求人生在世的命运与真理,他们建造文化、开拓文明,并以神话、诗歌、语言、文学、绘画、建筑、音乐、艺术乃到哲学、科学与宗教等来彩绘这个世界。就因为人有上述的表现,也有在这方面努力的成果出现,人是愈来愈远离动物性的世界,人确实是努力要把生命终极安顿在永恒的未来。

(十六)、“人生即苦,苦海无涯”。

这是佛教的观点。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由释迦牟尼创始于古印度。其基本宗旨,在于解脱人生的痛苦,达到安乐的“涅磐”的境界。佛教主张奉行三事:佛(指佛教的创始者,也泛指一切佛)、法(指佛教的教理)、僧(弘扬佛教教理的僧众,即和尚),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发展逐渐中国化。中国有的佛教徒说:人的五官就生就一副“苦”像――眉像字头,鼻眼像十字,嘴就是口。还有的说,我们来到世上的第一句话就是哭着喊“苦啊”。佛主释迦牟尼讲人生有8苦:生、老、病、死、怨憎会(冤家路窄,不喜欢的人或事找上门来)、爱别离(你喜欢的人或事反而得不到团聚)、求不得(欲望总是得不到满足)、五取蕴(“五蕴”即指:1、色、肉体2、受、感情3、想、理性、4、行、意志5、识、统一前几种活动的意识,灵魂,“取”就是执着,五取蕴就是指人生的种种私欲、执迷,贪欲才是苦的真正原因,人性本身的弱点造成人的痛苦,这是痛苦的总源头 )。消除痛苦的的方法就是“灭谛”,“灭”指人生苦难的解脱,这是佛教追求的正果,即“涅磐”指没有苦恼,光明普照,不生不死的境界。中国的佛家认为涅磐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理想。佛教认为,生命的 价值在于对本性的觉悟(觉悟,于丹说“觉”就是觉字下面一外“见”,“悟”就是左边一个竖心,右边一个吾,“悟”其实就是我的心,“觉悟”就是看见我的心。)只有觉悟了这一本性,人才能实现生命的永恒,从而进入解除人世烦恼的美好境界。

(十七)、“人生的意义在于修炼灵魂”

这是日本著名的企业家稻盛和夫(1932年生于日本,他创立并成为两家名列全球500强的大企业京都集团和日本电信公司)提出的。他说:人类活着的意义、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对于这个最根本的问题,我仍然想直接回答,那就是提高心地,修炼灵魂。在生活中为欲望所迷失、困惑,这是人类的本性。如果放任自流的话,我们就会无止境地追求财产、地位、名誉。的确如此,人只要活着,就必须衣食充足,而且要有保证能自由自在生活的金钱。但是,这此只限于今生,即使再多也不能带到来世。所以当有人问“人在世上为什么”时,我毫不犹豫地说“是为了比出生时有一点点进步,或者说是为了带着更美一点、更崇高一点的灵魂死去。”所谓今生,是一个为了提高身心修养而得到的期限,是为了修炼灵魂而得到的场所。我认为可以这样说:“人活着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就是提高身心修养,磨炼灵魂。”

(十八)、“人生只是生产和消费。”

这是日本松下幸之助(1894-1989年,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认为的。他说:“人生是什么,数千年以来,先哲圣贤以及许多好学深思的人,不断地从各个不同的形态及角度提出他们的见解。我认为,人只是生产、消费和度日而已。这里所谓的生产和消费,并非仅指物质,而是包括了物与心两个方面。例如,听到优美的音乐而感到喜悦,看到美丽的图画而感到快乐,是好的消费;至于感到不快和痛苦,则是坏的消费。所以读好的书和努力用功,是同时进行好的消费和好的生产。因为他虽然耗费了时间和劳力,同时也能获得有益的知识。

(十九)、“人生是一首诗。”

这是林语堂先生(1895-1976年,著名的作家、福建龙溪人。作品有《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等)提出的。他说:“我认为从生物学的观点看起来,人生几乎像一首诗。它有它自己的韵律和节拍,也有这它生长和腐坏的内在周期。它开始是天真的童年时期,其后是笨拙的青春时期,带着青年的热情、理想和野心,笨拙地要想去适应成熟的社会。后来达到一个极为活动的成年时期。由经验上得到利益,对于社会及人类的天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到了中年的时候才能稍稍减轻活动的紧张,性格也成熟了,像水果的成熟或美酒的醇熟一样,对于人生渐渐抱了一种较宽容、也较温和的态度;跟着到了老年时期,内分泌腺减少了它们的活动,如果我们对于老年能有一种真正的哲学观念,依照这种观念调和我们的生活形式,那么,这个时期便是我们的和平、稳定、闲逸和满足的时期;最后,生命的火花熄灭了,一个人便永远地长眠不醒了。我们应该能够意识到这种人生的韵律之美,像欣赏交响曲那样,欣赏它的主题、旋律、和音。人生没有什么好和坏,只有在哪一季里什么是好的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抱着这种生物学的人生观念,按照季节去生活,那么除了自大的呆子和无法可施的理想主义者之外,没有人会否认人生可以像一首诗那样地过了。

(二十)、“人生是一场化舞会”

叔本华认为:尽管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多得难以胜数,但是在清楚看到一个人实际上是怎样的,一定会令许多人毛骨悚然、惊恐不已。我们所谓的文明世界又何尝不是一人大大的假面化装舞会呢?你在哪里都会遇到骑士、神父、士兵、律师、博学之人等,可是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他们是些什么东西。他们从来就不是他们所自称的,作为一种角色,他们仅仅是面具,在面具的背后,你会发现一副唯利是图的商人的嘴脸。非常必要的是,一个人应当尽早地被告之生活的真谛,即臾生只是一场化装舞会。通过它,人才能发现自我。否则的话,生活中发生的许多事情,你既不理解它,但又不得不容忍它,甚至你会对它们完全迷惑不解。因而,就当及早地让那些年幼无知的青年人懂得,在这场人生的化装舞会上,红艳艳的苹果是蜡制的,水灵灵的鲜花是丝织的,活蹦乱跳的鱼是纸糊的,所有的东西……对,所有的东西……只是可怜的玩偶和无聊的琐事,剩下来只有两个人,看上去好像是在真诚地献身于事业,一个人下在兜售假货,另一个正在支付给他假币。

(二十一)“人生是一个过程”。

这是作家、翻译家傅东华(1893-1971年,浙江金华人,译作有《飘》、《红字》等,另有散文集《山胡桃集》)的观点。他说:人生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目的。从前的读书人牺牲了“窗下十年”,为的要一旦“飞黄腾达”。我并非说这“窗下十年”犯不着牺牲,是说这十年艰苦有它本身的价值,不单是一旦“飞黄腾达”的手段而已。如果单单认为一种手段而不认识它本身的价值,那么,这十年生活真是一张空白了。人生的意义就在这个过程上。你要细细体会和玩味这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无论它是一节黄金或一节铁,你要认识每一节的充分价值。人生的丰富就是经验的丰富,而所谓经验,就是人生过程中每一个细节之严肃的认识。所以,过程论的人生绝不是消极的-相反,却是积极的。

(二十二)“人生就是等侍”。

这是当代哲学家、作家赵鑫珊(1938年出生于南昌,毕业于北大,后在中科院哲学所工作,著有《哲学与人类文化》《人类文明之旅》等)的观点。他认为:等侍即期侍,即希望,即翘首盼望。有等侍的人生比没有等侍的人生要好,好得多,好得不能同日而语,不可比拟。等侍原是一团生命燃烧之火。火熄了,生命也就正式告吹。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人要有居住的空间,才能安居乐业。三室一厅,当然重要,但这仅仅是个物理空间。若要让自己的精神或灵魂安顿下来,还要有个心理空间,即精神家园,也就是安置自己灵魂的地方。物理空间是有形有体的,心理空间是无形无体的。有的人,占有很大很大的物理空间,豪华气派;但拥有的心理空间却很小很小,简陋寒酸,怎么也安置不下自己的灵魂,致使自己的灵魂日夜失落、漂泊,不知何处是归宿。其实,构成心理空间的建筑材料既不是什么砖瓦、木材、钢筋、水泥,而仅仅是一连串的等侍,充满希望的等侍。有的人,占有的物理空间很小很小,但拥有的心理空间(精神家园)却很大很大,既自由又深远。在他广大的心理空间,有一连串充满希望的等侍在那里排成队,这样的生命哪有不幸福的?等侍是一个无穷数列,像自然数1、2、3、……,这个无穷数列,没有最后一个数,也没有最后一个等侍。若有,紧接着下一步便是死,便是瞑目。的确,等侍是人命中注定的。例如,湖边的钓鱼者,他等侍的是鱼来上钩,这等侍是充满希望的,因为他知道湖里有鱼(这个假定很重要)。他钩鱼的最高目的好像不是鱼,而是钩的过程――充满希望的过程本身。如果他知道湖里没有鱼,他恐怕一分钟也不愿意再侍下去。因为那是没有希望的等侍。有感于等侍,便写下小诗一首,以表心声:世上没有永驻的

幸福

只有充满希望的

一个个揪心的

等侍

幸福好像是

顽童手中的一面镜

把阳光反射到墙的

一个既诱人又狡猾的

永远也抓不到手的

投影

幸福原是

充满希望等侍过程本身

(二十三)“人生就是战斗”。

这是李公朴(1902-0946年,江苏武进人,受国民主人士,民盟早期领导人,1946年7月11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杀害)观点。他认为:从个人来说,人生就是战斗;人生没有战斗就等于没有生命。尽管活到100岁,假如毕生无所事事,也就跟没有活过差不多。相反的,寿命虽短,但如能努力奋斗,较之前者。不晓得要好得多少。耶稣出来传教,只有三年,寿命也不过三十三岁,但他的影响却是最为久远的。直到今天,多少人还在敬仰他那伟大的人格。再说,古今往来,多少科学家在探索宇宙的秘密,多少战士为了为人类的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今天,千百万中国将士为了打退法西斯而奋斗,直到牺牲生命。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
(二十四)“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既是自然存在物,又是社会存在物;人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特征和生物特征,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而具有的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从具体的社会关系出发来认识人的本质。并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首先,人的本质是社会性,而不是自然属性。人不是纯粹的自然物,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人,即不是抽象的生物个体。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总是实践着的、活生生的、现实的人,人虽然具有自然属性,但构成人与动物本质的区别是人的社会性,是人的社会生活。如果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然属性,归结为吃、喝等生理机能,那就很难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其次,人的本质由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来规定。人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复杂和丰富。人们除了经济生活外,还要从事政治生活、思想文化生活等活动,因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有机统一的社会关系。要认识人的本质,决不能只抓住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而必须分析人的全部社会关系,并从中找出最本质的关系。再次,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变化的。人的本质存在于现实的、具体的、发展变化着的社会关系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还认为:“人的价值是一种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的创造活动对于社会需要的满足,即个人对社会的奉献。人的个人价值是指个人在创造价值的基础上获得的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从而实现自己创造价值的价值。相对于社会发展而言,人的发展包括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

三、哲学引领你通往幸福快乐的人生。

哲学是以提高人生境界为目标的学问,是提高人生境界之学。它不以追求知识体系或外部事物的普遍规律为最终目标,而是讲人对世界的态度,讲人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生活在天地之间,人群之中,要做到“顶天立地”的个性完美和“出人头地”的群体性完善,在纵向上处理好人与天、人与地的关系,在横向上则在处理好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己的关系。人的一生充满矛盾斗争和痛苦的过程。哲学就是教人经得起痛苦和磨难的人生态度之学。通过审视天地人三重境界,领悟过去、现在和未来,思考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获得无限的人生价值和意义的问题,是哲学教育给予受教育者的终极人生关怀。哲学在理论上,就是教人学习“定位宇宙”,并在宇宙中“安排人生”,在实践上,就是教人学习“做人”、“处事”。人的“顶天立地”、“出人头地”,需要哲学的智慧去引导。所以,哲学本不应自外于人的实际生活,不应与人生相分离。否则,哲学就失去自己的生命力。一个人如果有高度的自制能力,就可以摆脱身体的惰性与软弱,让心灵更为自由。人的本质在于心灵。因为身体会老化,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避免。如果只依靠身体,只会一步一步走向坟墓,一点希望也没有。相反的,如果了解了人的本质在于心灵世界,那么,不管身体如何变化,心灵都有另一个可以翱翔的天空。人毕竟是有灵魂的,没有谁真正不在乎活得没有意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对美好的东西置若罔闻,对问题难以理解,人际关系紧张,抱怨生活无聊,人生意义迷惘。因此,在今天的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哲学为自己的人生定位和定向,哲学从表面上看好象是成为人们的弃妇,实际上却是许多人的梦中情人。上面我们介绍了古今中外大师们对哲学及人生的一些观点,与大师们进行了心灵的对话,那么,如何运用哲学来引领我们通往幸福快乐的人生?

(一)、要有合适的人生定位。

人生舞台是给我们生活的,这生活、生命的本身就富有了弹性,具有空间。人一旦清楚自己的定位,就会发现舞台非常宽广。每个人都应该不断地审视自己,正确地认识自己,最重要的是需要能够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包括以下三个维度:

1、要在立志与自己的能力之间建立必要的张力。一个人不应该没有自己的志向,但也不应该把自己的志向定得过高。没有志向,一个人就会失去方向,无所事事,人生就会在虚度中消失;反之,如果志向过高,甚至大大地超过自己的能力,志向又容易天折。一般说来,志向应略高于一个人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以便积极地引导他度过自己的一生。另外,也不能老处于志向不定的状态下。正如黑格尔所说,没有志向的人永远停留在可能性中,是“一片从不发绿的枯叶”。中国一名话也说:“有志之人立长志,无立之人长立志”。这是一个道理。所以,我们在人生定位时,既不能因过于自高自大,立志过高,陷入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的状态中;也不能过于自卑而立志太低,甚至根本没有志向,从而使自己陷入“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状态中。

2、要扬长避短,把自己的精力用到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领域中去。人的一生本来就十分短暂的。事实上,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睡觉,再加上其他的事情,究竟有多少时间可以用于工作或从事研究。

3、要在出世和入世之间建立必要的张力。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的一个深刻的启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儒道互补。中国儒家主张经世致用,积极地参与现实生活,即“入世”,做到“内圣外王”。就是四个字“修、齐、、治、平”。对内圣外王理想的完整表述在《大学》中有:“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修即“修身”,就是陶冶情操,锻炼自己的道德品质。“齐”即“齐家”,就是在修身的基础上,把内在的品质施于人的第一个层面即家庭的一种道德实践。家是个人修养的处所,也是群体生活的开始,伦理道德就是处理家庭关系的亲情原则的扩展。治国平天下,即投身于社会生活,关心社会大事。人活在世界上,不能没有儒家思想作为指引,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从家庭出发,然后进入社会,因而我们必须设法实践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

对于人生的成长和定位,孔子一生的六个阶段很有启迪:“志于学”是一个起点;“而立”,首先是内在的立,然后才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不惑”就是内心不惶惑,不迷惑,这需要大智慧。“知天命”,要能了解什么是自己的天命,做到不怨天,不龙人,不为外物所动。(于丹讲的独孤求败,武侠中的宝剑)“耳顺”,就是什么话都能听进去,能站在发言者的角度去想问题。“从心所欲”,所有的规矩忆经成为你生命的习惯时,就能做到从心所欲。(于丹讲的佛寺里佛像与台阶的故事:在一座佛寺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的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膜拜。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由跟它采自同一座山体的花岗岩砌成的。有一天,这些台阶不服气了,他们对佛像提出抗议说,你看我们本是兄弟,来自同一座山,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们去拜你啊。哪佛像淡淡地对它们说,因为你们只经过四刀就走上今天这个岗位,而我是经过千刀万剐才得以成佛。这说明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修养的过程)。

而中国道家则主张顺应自然,逍遥于山林之间的“出世精神”。“清静无为”是其核心思想。要做到抱朴守真,自然无为,逍遥自在。“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应本性,不强作妄为。天地万物都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们不能无视这些规律而胡作菲为,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愿望任意改变规律。这是尊重人性,崇尚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力戒主观妄为、破坏自然,残害人性。虽然人生不应虚度,但也不应该把自己看得太重要,陷入“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王中江先生总结对儒道两家对人生引导的互补时说:“如果说孔子儒家满足中国知识分子功名的、人事的、在世的需要,那么,老子的道家则满足了中国知识分子浪漫的、从容不迫、悠闲适意的要求。孔子儒家把中国知识分子带进秩序之中,使他们满腔热情经世致用、建立功名;但是他们一旦受到挫折和打击,老子道家就把他们接过来,消除他们的苦闷一忧伤,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安慰。”从儒道两家的“入世“和”“出世”的观点,对我们的人生定位启发很大,简单地说就是两句话:一是“要做一点事”;二是“不要把自己做的事看得太重要。”

(二)要有一颗爱心。

在孔子的哲学思想中,“仁”是它的核心和精髓。孔子的学生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即善侍他人,真心对他人好。哪怎样做有仁爱之心的人呢?孔子在《论语 雍也》中说:“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意思是说:你自己想有所树立,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有所树立;你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也会想到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你身边最近的地方伸手去帮助人。这就是实现仁的方法。孟子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孔孟之言,穿越沧桑,传递到今天,让我们仍然感到温暖,我们仍然在他们的言论中受益。      玫瑰赠人,手留余香;爱心赠人,心有光芒。儒家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告诉人们要有一颗爱心。有一则外国小寓言说:有一个国王,每天都在思考三个哲学问题,一是什么人最重要;二是什么事最重要;三是什么时间做事最重要。就这三个问题,大臣没有能答。他很苦闷。有一天,他出去微服私访,走到一个老汉家。半夜里,他看到一个浑身是血的人闯到老汉家,并说,后面有人追杀我。老汉说那你就在这里避一避吧,就把他藏了起来。一会儿,追兵来了,问老汉,老汉说不知道,家里没有别人。后来追兵走了,被追的人说了一些感激的话也走了。老汉关上门睡觉了。第二天,国王问老汉说:你为什么留那个人?你不怕惹上杀身之祸?他走了你也不问他是谁?老汉淡淡地说,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眼前马上需要去做的事,最重的时间就是当下,一点也不能拖延。国王那恍然大悟,他那三个久思不解的哲学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因为有了爱心,老汉对这个人才会这样做。

一个懂得人生道理的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总是富有爱心的。在处世上宁静而淡泊。唐代著名的石头和尚为世人开过一贴奇药:“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颗,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方便不拘多少。”服用方法为:此药用宽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于平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未,每日进三服,不拘时候,用和气汤送下。

(三)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能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人的认识都受制于当时的心态。要想改变自己做事的能力,首先应有积极的自己的人生态度。(命运线在自己的手中:人的手中有事业线、命运线、爱情线、财富线)。有积极心态的人才有积极的人生(解梦的故事:一位进京考赶考的秀才,在考试前的夜里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见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见是下雨天,他戴着斗立还打着伞;第三个是梦见虽然跟心爱的姑娘同床共寝,但却背对着背,谁也不理谁。这三个梦看起来都有些意思。第二天,他去找算命先生解梦。算命先生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墙上种菜不就是白费劲吗?戴斗立打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意中人躺在床上背靠背不是没戏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起东西准备回家。店主感到非常奇怪,问道:“不是明天考试吗?你今天怎么就回家?”秀才如此这般地说了一下。店主反而笑着就:“我也会解梦,我觉得你一定得留下来,而且会考上。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中(种)吗?戴斗立又打伞不是有备无患吗?跟心爱的姑娘背靠背不是翻身可得吗?”秀才一听,觉得有些道理。于是他精神振奋地参加了考试,果然考上状元。)有积极心态的人,善于从失败中看到成功,从黑暗中看到光明,从风雨中看到彩虹。所以,他会珍惜生命、珍惜所拥有的一切。有远大的目标和崇高的理想,有勤奋刻苦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成功不自满。在人生的道路上会取得成功。

(四)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从古到今,人际关系的处理都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我们不是生活在世外桃园般纯净的世界,而是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矛盾,有时会受到种种伤害。而且现代社会人际关系中趋紧密广泛、复杂微妙,你不小心就可能得罪冒犯了人。人家就会伤得你防不胜防又莫名其妙。没有友谊、没有关心,没有爱的人生是孤独的人生,是不健全的人生。在当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建立有各自的利益的基础上,内心的封闭使得人无法通过沟通建立真正的友谊,现代人越来越包围在一种强烈的消极情绪……孤独之中。人生哲学就必须正视人生过程中有欢笑也有眼泪,有成功也有失败,有顺心之时,也有逆境。“人际关系”的互相合作,人与人之间的爱与关怀,因而也显得特别重要。要在这个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日趋淡漠的社会,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情绪状态,使得对人的情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情商可以帮助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情商是指“情感智商”的简称,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戈尔曼出了一本新书《情绪智力》,对情商进行了分析,我国情商专家认为构成情商的五个部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情绪控制、人际沟通、挫折承受能力等。情商开是开启心智的钥匙,,是一个人命运中的决定因素。情商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准确觉察、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其实,开发情商就是要提高认识自我、认识他人的能力。通过哲学与人生的学习,恰恰可以帮助提高情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要学会正确地对侍他人。前面已介绍了古今中外贤人对人认识,想必大家对正确对侍他人会有所启发。其实,正确对侍他人是很难的。《孔子家语 弟子行》:故君子之言日:“智莫难于人,是以难对也。”意思是说,运用智慧最困难的莫过于了解人了。古人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萨特在其戏剧《间隔》中有一句台词“他人就是地狱”,意思是说:要是一个人和他人的关系恶化了,你自己就得承担地狱之苦的责任,那么,他人就是地狱。霍布斯说,“人对人是狼”,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求利”,在自然状态中,每个人整天追求的就是“利”。这句话揭示了人类内心侵略和好斗的本性。心理学家说:在世界的知识中,最需要学习的是如何洞察他人。因此,在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人,要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他所作所为所感,将心比心地了解他的感受,与他人进行情感的交流。

2、要学会宽容。宽容不止是一种思想和做人的美德,也是一种明智的处事原则,更是一种可以实践的本质。人是会思想的芦苇,因为弱小易变,随时可能改变对事物的看法。人非圣贤,就是圣贤也有一失之时,我们何以不能宽容自己和别人的失误。学会宽容别人,给别人一个改过的机会,就是给自己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拥有一颗宽容的心,这是世间最基本的人生情愫,才不会为难自己,才不会使自己走进难以回头的路,才不会因为错失很多东西而悔恨。拥有宽容的心不仅能够给自己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会使自己在心理上轻松愉快,从而使得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就。人们总是用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而且还总是自以为是,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观念,所以应该做的就是要卷土尊重他人的自由权利和习惯。善于原谅对方的缺点,善于融合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做一个肯理解、容纳他人的优点和缺占的人,才会受到他人的欢迎。而对人吹毛求疵,又批评又说教没完没子的人,不会有亲密的朋友,人家对他只有敬而远之。只有采取宽以侍人的态度,才有助于矛盾的解决。(如装修房屋夫妻俩观点不同而吵架)

林则徐与了一幅对联:;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说要豁达大度、胸怀宽阔。这也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中国有句俗话:“宰相肚里好撑船,将军额上可跑马”“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少海阔天空”。就是要求人处世要能够忍让,学会宽容。唐代高僧寒山问拾得和尚:“有人侮我、冷笑我、藐视我,毁伤我,则奈何?”拾得和尚答:“忍受他,依让他,敬避他,装聋作哑,漠然置之,冷眼观之。”这是大智若愚的生活艺术。雨果曾言:“世界上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以宽容的态度处世,宽容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是生命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内在修养。我们应该具有宽容的胸怀,造就一颗包容的心,让我们记住:“天空可以包容一切,而人心可以包容天空。”

3、要学会表达。要恰如其分地表达你自己的真实想法,有时候也是很难的。字有本义和引申义,内涵和外延等多种意义。句子也有表面和内在的多个意思。不注意这些,便有可能造成不便或麻烦。因此,我们在说话时切不可不思考,信口胡说。有一个人请朋友到家中吃饭,三人准时到达,只有一人未到。主人说:该来的还没有来。其中一位客人听了说:你说该来的没来,那我是不应该来的,那我走了。一人没来,却气走了一人,主人又说:真是的,不该走的走了。剩下两个人,其中一人说“照你这样说,应该走的是我们,那我走了。又把一人气走了,只剩下一个交情较深的朋友,他劝主人说:朋友都被你气走了,你说话要注意。主人很无奈说:他们全误会了,我根本不是说他们。最后这位朋友一听,说:什么,你不是说他们,那你是说我啦。我走了。有时候,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效果大不一样。如何巧妙准确地表达真实的意思,而以不违己心,不得罪对方,这需要用智慧。有这样一个故事:皇帝梦见自己所有的牙齿都掉了,醒来后他觉得很奇怪。他立即召来一个解梦的人,问他是什么意义。解梦的人告诉说:“唉,陛下,很不幸地告诉你,每一个牙齿的掉落,都代表着你的一个亲人的死亡。”“什么,你这胡说八道的家伙”皇帝愤怒地对着他大叫“你竟敢对我说这种不吉利的话,来人,打他五十大板。”另一个解梦的人被召来,他细心地听完皇帝讲述的梦境,他的脸上露出微笑,说:“陛下,我很荣幸能为你解梦,你真是洪福齐天,你将活得比你所有的亲人都要长寿。”皇帝听了十分高兴,他说:“你讲得很好”,又盛情款侍,还赏给他50个金币。在一边的侍从私下地问这位解梦人,说在我听来,你和前面的人讲的是一个意思。这位解梦人说:“你说得不错,不是我的解梦术高明,而是我的表达比别人稍高明一点。话有很多种说法,问题在于你如何去说。”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在脖子上挂着一个片版子,上面写着“自幼双目失明,十分痛苦”。有一天,一位诗人路过,乞丐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给你点别的吧”。说完,他在乞丐的版子上写上“春天已经来了,可我不能见到他”。那天以后,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

(五)要有崇高的人生境界。

境界可以说是浓缩和结合一个人过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而成的一种思维导向,是融三者为一个整体。我们平常说,任何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境界。一个人的过去,包括他个人的经历、思想、感情、欲望、爱好以及他的出身、环境等等,都积淀在、集合在、聚集在他的“现在”之中,构成他现在的境界。他对未来的种种筹划、向往、志向等,也就是对未来想些什么,也都构成他现在的境界的内容,从而也构成他现在的整个这样一个人。境界是内心深处的东西,所以,平常说精界,境界表现于外就是风格。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境界,就有什么样的风格。人在形成了一定的境界之后,就有相以对的稳定性,我们常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对人生境界的问题,王国维先生(1877-1927,中国近代著名学者,一代国学大师)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晏殊,鹊踏枝: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天长水阔知何处。欧阳修 蝶恋花 独倚危楼风细细,望极离愁,黯黯生天际。草色山光残照里,无人会得恁阑意,也拟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对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写道:人与其他动物不同,在于他做什么事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事,并且自己意识到,在做这件事。正是这种理解和自我意识使人感到正在做的事情的意义。人的各种行动带来了人生的各种意义,这些意义的总体构成了“人生境界”。尽管人和人之间有种种差别,我们仍可以把各种生命活动范围归结为四等。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是指:一个人可以按照他的本能或社会习俗而生活。这样的人好像儿童,他们做各种事情,对自己所做的事缺乏自觉、或并不真正意识到它的意义。“功利境界”是指他时刻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事都是为了自己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对他自己来说都是有用的。“道德境界”是指他懂得世界上并不是只有自己,还存在着一个社会,它是一个整体,自己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本着这样理解,他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好处,他是真正有道德的人。“天地境界”是指他知道在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大全的整体,就是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个成员。还是宇宙的一个成员。他做事情意识到是为宇宙的好处。这种理解和自觉使他处于一外更高的人生境界,这就是在精神上超越人世间的“天地境界”。这四种人生境界中前两种都是人的自然状态;后两种是人应有的生命状态。前两种境界可以说来自天然,后两种境界则是人自己心灵所创造。自然境界是最低级的存在,功利境界比自然境界稍高一点,更高的是道德境界,最高的是天地境界。哲学的任务是为了帮助人达到后两种人生境界,特别是天地境界。天地境界也称为哲学的境界。因为唯有哲学给人以宇宙情怀,人方始达到天地境界。他认为人生境界是一个逐渐上升的过程,一个随着自觉的理性程度提高面不断升华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的由不自觉到自觉的发展过程。这对我们今天精神境界的培养也是有启发意义的。

林宏华

二OO八年夏于清心斋

1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77548.html

更多阅读

《论君子与小人》林志波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林治波:《论君子与小人》(修订版)--甘肃频道--人民网http://gs.people.com.cn/n/2014/0228/c183343-20670754.html按语:已过不惑之年,而依然感到困惑;已届知天命之年,而依然不知未来之命运何如。回顾人生五十载,相处之人甚多,所阅之人无数,形

家长《老人与海》的读后感 老人与海读后感1000字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读小说《老人与海》有感今年寒假,与女儿一起读了美国小说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其实,我在小的时候已经读过这部小说,二十几年后重新阅读,它依然让我感到震撼,同时,由于和孩子一起读,他又让我有了一些新的认

转载 《我与地坛》全文,史铁生 史铁生我与地坛原文

高中一年级第一次读到《我与地坛》那时候才真正感觉自己是以一个“人”的状态存在!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灵魂!自此读了史铁生的大多数文章。来北京第一个“景点”即是地坛,我想看看在史铁生笔下出现无数次的园子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地方。

豫剧大师马金凤做客《艺术人生》 豫剧马金凤

豫剧大师马金凤做客《艺术人生》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将推出多位艺术大家的系列专访,经过中宣部的批准,87岁高龄的豫剧大师马金凤老师成为此系列专访第一位做客《艺术人生》的嘉宾!豫剧的荣耀!中国戏曲的的

声明:《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为网友屋檐下听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