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江(1872—1927),1923年4月至1927年11月兼任东北大学校长。
字岷源,号铁龛,汉族,奉天省金州(现大连市金州区)人,张作霖奉系军阀重要成员之一。1892年考取秀才,1915年任奉天税捐局长。l916年,出任奉天省督军署高级顾问,旋即出任全省警务处处长兼奉天警察厅厅长,始得张作霖信任。1917 年任奉天省财政厅长兼东三省官银号督办,1920年任奉天省长。1923年4月任东北大学首任校长。1927 年因与张作霖政见不合辞去本兼各职,唯保留东北大学校长职务。1927年11月病逝于金州。王永江任奉天省长后,为培养东北建设人才,与时任教育厅长谢荫昌等共同倡议东三省联合创办东北大学,并被公推为东北大学校长。为抵制日本的文化侵略,王永江决心把东北大学办成国内一流的高等学府。首先,学校不惜重金罗致人才,其次在教学管理上,高标准、严要求,从严治校、贯彻始终,使东北大学迅速崛起,与当时国内一流大学齐名。王永江主张知行合一。建校初,拨巨款购买德国教学仪器设备,又从长宁寺附近拨官地200余亩建东北大学工厂及实验室,供学生实习、实验。当时东北大学教学、实验仪器等都为德国最新式设备,属国内一流。民国15年(1926年),鉴于军阀混战,王永江借病请假回籍,从事著述。著有《读书偶得》、《铁龛诗草》(二集)、《易原窥余》、《阴符经注》及《医学辑要》、《痼疾窥余》等。亦精书法,摹拟王右军,笔意饶有风致,东北大学校训“知行合一”匾额乃其手笔。
刘尚清(1868—1946),1927年11月至1928年8月兼任东北大学校长。
字海泉,汉族。辽宁省(原奉天省)铁岭县人。19岁考取秀才,开始设帐收徒。1911年被东三省总督选为地方贤能,入度支部任职,年内升迁科长,并入奉天法政学堂深造,1913年任奉天财政司科长。1914年毕业,被派赴东三省官银号工作,不久升任总办。1919年9月被派往黑龙江省署理财政厅长。1920年兼鹤岗煤矿公司总办。1921年5月免去黑龙江省财政厅长职。1925年任奉天商埠局局长兼中东路总办。1927年6月任北京政府农工总长。 1927年11月兼任东北大学校长。刘尚清接任东大校长后,任命冯广民为总务长,并改科为院,以奉天省公署第四科主任、留美文学学士周守一(又名周天放)为文学院院长;以商务印书馆奉天分馆经理、留美法学硕士藏启芳为法学院院长;以留美工学博士孙国封为理学院院长;高惜冰为工学院院长;杨毓桢任工厂厂长。张学良主政东北后,东北保安委员会改为东北政务委员会,刘尚清被聘为委员。东北易帜后,刘尚清代表东北方面进入南京国民政府任委员。1930年12月,刘尚清任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长。1931年6月兼任国民政府委员、中央政治会议委员;8月兼救济委员会委员;9月兼任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12月连任国民政府委员,免内政部长职。1933年5月,刘尚清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军分会委员,1937年4月为安徽省主席,1941年12月任国民政府监察院副院长,1943年当选为国民政府委员,任监察院副院长。1944年1月获一等景星勋章,1945年10月获胜利勋章。1946年病逝。
张学良(1901—2001),1928年8月至1937年2月兼任东北大学校长,1993年担任东北大学名誉校长。
张学良是“兴国御辱、教育先行”思想的早期认识和实践者,其教育思想核心是爱国主义。他提倡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和智德体群美“五育并重”的方针。1928年8月兼任东北大学校长后,三次慷慨解囊提供巨款建校,使东北大学南北两校合一,并增设科、系,建立学院制;率先创设东北大学委员会,强化决策机制;高薪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到东北大学任教;重视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实行学分制;重奖学业优异生,考试前几名免交学杂费,各系成绩第一者公费出国留学;实行贷款助学金制;撤销预科,缩短学制,扩大生源,允许同等学历青年报考,取消籍贯限制;增设夜大学;在东北首创男女合校;倡导体育教育,开展体育活动,建成容万人以上的罗马式体育场等。长校期间,使东北大学迅速崛起,成为当时全国一流学府。1993年东北大学复名,张学良应众望担任学校的名誉校长、名誉董事长,为学校亲书校牌,并欣然命笔“培育英才”。张学良对东北大学的贡献,驰誉白山黑水。
宁恩承(1901.2(农历)—2000),辽中县人,七岁牧猪,十岁进学堂,23岁时,作为南开的学生,因发表《轮回教育》一文而震惊学界;25岁受张学良资助赴伦敦大学和牛津大学专攻财政金融学,期间,与老舍结识并成为挚友;29岁回国任沈阳边业银行总稽核;三十岁任东北大学秘书长、代张学良校长主持校务,使东北大学走向鼎盛;33岁任华北四省税务局局长,起草中国第一部所得税法;后任财政部顾问、中国农业银行总稽核、沈阳世和公银行总经理等要职。1950赴香港创办书院,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定居美国旧金山。在东北大学建校七十五周年庆祝会上,宁老说:感谢从各地来参加东北大学75年校庆的诸位朋友,等到庆祝东北大学建校750年的时候,我将免费请在座各位出席!直到今天,我们才真正领悟到,其实宁老的这番话不仅仅是幽默,更深层的含义是让我们大家世世代代都要热爱东大,关心东大,支持东大的发展,支持国家的教育事业。在旧金山短短的两天,我们不但代表学校参加了宁老的女儿们为宁师母举行的九十五岁生日庆典,并专程去宁老的墓地祭拜,带来了东北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对宁老的深深的敬意和怀念,还专程拜访了张学良老校长的女儿张闾瑛女士,看望了老校长的孙子张居信先生。宁恩承老先生家住在旧金山湾区的Altos,这里距离斯坦福大学步行不过一刻钟。环境幽雅,空气清新,十分适合老人居住。宁老自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从香港退休,到他走完人生百年,一直都住在这里。老人家每天都要沿着在绿树葱中延伸的小路散步一个小时,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天,2000.4.16那天早饭后,宁老没有去散步,他说累了,要上床休息一下,结果无疾而终。现在,这幢300多平方米的小楼里只有宁老夫人独居了。1988.4东北大学校友会在东北工学院召开的纪念东北大学建校65周年大会,迎来了一位来自旧金山的88岁高龄的老先生,他就是美国共和党中央委员、柏克利加州大学校董、东北大学原秘书长、代理校长宁恩承。会上,宁老先生满怀深情地回忆了张学良老校长捐资兴办东北大学的历史,倡导恢复东北大学校名。此后,他不遗余力,多次往返于大洋两岸之间,出席校友集会、致函国家有关部门,呼吁东北大学复校。1992,他亲自到台湾,拜见张学良老校长,请老校长题写东北大学校名,一举促成东北大学复校。1993.4他作为张学良的代表,来沈阳参加东北大学复名大会。会后与学校领导一起讨论东北大学的发展宏图,并提出成立东北大学校董会。1993-1995宁老又多次往返旧金山、台北和沈阳之间,亲自登门聘请杨振宁、陈省身等一批著名学者任东北大学校董。为了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1996.6他不顾自己年老体衰,邀请并亲自陪同柏克利加州大学校长田长霖教授来东北大学访问和出席校董会成立大会。会后,他亲自到香港拜访何世礼先生,为东北大学争取到50万美元的捐赠。此间,宁老又自己捐资先后在柏克利加州大学和东北大学设立“宁氏基金”,资助东北大学学生出国留学和奖励东北大学在校学生,特别是辽中县籍的学生。1998.6也就是在98岁的时候,他再一次飞越太平洋,出席东北大学何世礼教学楼竣工仪式。宁老前辈这种为了东北大学的利益,不顾个人安危的崇高的爱校精神,令所有在场师生潸然泪下,感动不已。1999.3东北大学为宁老出版了他的巨著《百年回首》。1999.4赫冀成校长亲自携带200部精装本专程到旧金山,作为东北大学的生日礼物祝贺宁老百岁寿辰。两代校长相拥异乡,宁老与出身江西名门望族的钮夫人生有六个女儿,依次是克瑞、克美、克嘉、克良、克立、克清。六女皆成才,早年就跟随父母来到美国,但接触过她们的人都会明显感觉到她们自幼曾受到良好的儒家教育。先父与比他年轻两个月的张学良之间的深厚感情,尤其是父亲对东北大学一生钟爱,倾尽全力,甚至到了不顾个人安危的程度,都一直深深地教育和感染着她们。在她们的内心深处早就埋下了爱家乡、爱东大的种子。宁老去世后,六个女儿一直关注着东北大学的发展,一直保持着和东北大学的联系。在他们看来,先父和东北大学是一个整体。宁老逝世的第二年,姊妹六人商量决定把父亲留给她们每人的10 万美元放在一起共60万美元,全部捐给东北大学,帮助东北大学修缮图书馆,以完成先父的遗愿。2003.9正值东北大学庆祝建校八十周年之际,学校把用六姊妹的爱心修缮的东北大学图书馆正式命名为宁恩承图书馆。带着对东北大学的深深的爱,更为了庆祝先父遗愿的实现,女儿们从四面八方会聚北京。9月19日,披上节日盛装的东大校园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嘉宾—宁老的女儿们、她们的丈夫们和她们的孩子们。走在东大校园中的这13位尊贵客人,大人孩子欢歌笑语,黑眼睛蓝眼睛交映生辉。在图书馆广场竖立的宁恩承铜像前,在图书馆内的“宁恩承生平展”室内,在宁恩承图书馆竣工剪彩大会的人群中,宁家的后代们越来越深地领悟到为什么先父热爱东大,东大师生为什么热爱宁恩承!
王卓然(1893.5.24—)生于抚顺市城区莲岛湾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11年,考入奉天两级师范。其间参加了青年基督教会,先后结识了张学良、阎宝航、杜重远、卢广绩等东北进步人士并成为挚友。1919秋,王卓然考入北平师范大学,两年后,毕业返回奉天任省教育厅视学。1923年秋,他获官费到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深造。王卓然为了使美国人民广泛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他准备了介绍中国历史和日本侵华罪行的讲稿于假期在美国讲演,足迹遍及美国各地。1928年8月,王卓然回到奉天,刚主政的张学良聘他任东北大学教授、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部咨议兼作自己子女的家庭教师。自此,王卓然逐渐成为张学良的得力助手。“九一八事变”时,王卓然陪伴张学良在北平治病。9月27日,他与流亡进关的东北爱国人士高崇民、阎宝航、卢广绩等在北平成立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被选为执行主任委员。救国会得到张学良的暗中支持,在东北民众抗日斗争中起到了重要的组织领导作用。救国会派车向忱、高鹏等人负责与东北抗日义勇军的联络,有力地指导了义勇军的对敌斗争。救国会成立不久,王卓然提议创办《覆巢》报(该报后改为《东方快报》),他被任命为社长。该报以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罪行、抨击国民党当局不抵抗政策、反映东北人民的意愿为主旨。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王卓然与东北抗日救亡总会的领导人相继到了重庆,他被选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他站在抗日的立场上,呼吁国共合作,团结抗日,释放张学良将军。王卓然的提案得到了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等共产党参政员的支持。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欲发动内战,王卓然参加了由在渝的东北名流宁武、阎宝航等人成立的“东北政治建设协会”,呼吁停止内战、和平建设中国。他与阎宝航等人还常去曾家岩50号向周恩来请教。1946年5月4日,王卓然与许德珩等科技、文化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了“九三学社”,为和平民主的实现作进一步的努力。1946年夏,内战终于爆发,王卓然见和平无望到日本从事贸易。新中国成立后,他捎信给周总理,请求回国工作。1951年5月,他历经磨难,毅然回到祖国的怀抱。王卓然回国后,用自己的大部分积蓄在京、津两市创办两所少年儿童科学教育馆和3所幼儿园,从事科普活动。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他到国务院参事室任参事,从事文字改革和科普工作。王卓然于1975年去世。作家骆宾基在纪念他的书《王卓然史料集》中作了“爱国精神永存”的题词。这是对王卓然一生的高度评价。
周鲸文(1908年-1985),奉天(今辽宁)锦县人,东北军将领张作相的外甥,早年就读于北京汇文中学,后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留学。毕业后赴英,入伦敦大学学习政治学。1931回国,主办《晨光晚报》。1933《塘沽协定》后,在京津地区组织东北民众自救会,出版《自救》杂志。1936年任流亡东北大学秘书长、法学院院长、代理校长。1938年赴香港,曾在港创办《时代批评》半月刊(1938年-1941年)。1941年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1944年改为中国民主同盟,当选中央常务委员,后任副秘书长。新中国成立后,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1956年12月去香港,在港主编《时代批评》及英文《北京消息》半月刊。1957年12月被撤销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资格。1958年8月在香港发表声明,反对中共发动的反右运动。终年77岁。著《人权运动纲领》、《风暴十年:中国红色政权真面貌》。
臧启芳(1894—1961),1937年2月至1947年4月任东北大学校长。
字哲先,又字哲轩,汉族,辽宁盖平人。1902年入私塾,1905年入日本小学,后改入熊岳公立两等小学堂,1908年毕业;同年入奉天省立两级师范学堂附属中学。1912年入南京民国大学,1913年转读北京国民大学商业预科。1919年应文官高等考试,分发北京政府财政部烟酒事处所实习。旋赴美国留学,1920年8月入美国加州大学研究院,研究经济思想与财政学,后转入伊利诺大学学习经济学。1923年6月回国,任中国大学经济系教授兼华北大学教席。1925年任商务印书馆奉天分馆经理。1926年任东北大学文法科教授,1928年任东北大学法学院院长。1930年任天津市政府社会局局长、天津市长。“九一八”事变后,与陈立夫一起组织东北协会,来往于南京、上海之间,从事抗日救亡工作。1932年1月,聘为国民政府国难会议委员。1934年后,曾担任盐城和无锡地区专员兼保安司令。1937年2月代理东北大学校长,1939年7月至1947年4月出任东北大学校长。1943年2月,任三民主义青年团第一届中央监察会监察委员。1946年11月,当选为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8年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顾问、教育部教育委员会委员兼中央大学教授。1949年6月去台湾,任国立编译馆编译委员,兼《反攻》杂志编务。1957年任东海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1961年2月逝世,享年67岁。著有《经济学》、《哲轩词草》、译有《美国市政府》、《经济思想史》等书。臧启芳任校长期间,学校处于流亡时期,虽流离失所,条件艰苦,但仍努力创造比较安定的环境,使师生能够从事学习和研究。1941年,东北大学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43年学校由初到三台时的二院五系发展到三院十一系,在校生由不足200人增加到700余人。教学也力求着重实际,从三年级起皆分组进行教学,以适应国家求才和社会兴业的需要。
刘树勋(1902—1986),1947年冬至1949年2月任东北大学校长。
字景异,汉族,生于辽宁省昌图县。著名土木工程专家,教授。1929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工学院,以成绩优异被学校资送到美国留学,在康奈尔大学研究院学习土木工程,获土木工程硕士学位。1932年归国,先后任中央大学教授、系主任;1947—1948年任东北大学教授、代理校长、校长。1949年南京解放后历任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南京市副市长;全国人大二、三、五、六届代表,江苏省省人大一、二、三、五、六届代表和五、六届常委会副主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江苏省分会副主席。1951年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先后任该党南京市、江苏省委员会主任委员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1956年后曾任中国农工民主党八、九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江苏省二、三、四、五届主任委员等职。刘树勋长期从事土木工程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宝贵贡献。他从事教育工作40余年,治学严谨,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土木工程专家。刘树勋在参加制定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淮海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佛子岭水库、大西北公路、闽浙公路等施工方案中,联系水文、地质实际,独具匠心,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建议(例如建议佛子岭水库坝址移开变形麻岩区,被采纳后避免了损失)。他参加和领导过南京钢铁厂、自来水厂、化纤厂、曙光电影院、五台山体育馆、中山东路体育馆、秦淮河上长干桥、中山桥、三山桥、中和桥、宝塔桥以及长江江堤的沉排护岸工程、金牛山水库工程等的设计、施工、维修、加固等工作,解决了工程实践中的诸多难题。于1986年6月5日逝世,享年84岁。
阎沛霖(1911—2003),1949年2月至1950年8月兼任沈阳工学院院长,1951年3月至1952年8月兼任东北工学院党组书记。
满族,黑龙江省宁安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南开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在弹道研究所工作。1941年到延安自然科学院工作,历任教员、班主任、系主任;再任冀察冀工业专门学校教导处处长、东北大学(佳木斯)自然科学院院长、西安煤矿公司经理、吉林工业专门学校校长。1949年至1952年任东北工业部教育处长兼任沈阳工学院院长、东北工学院党组书记。1952年后,历任政务院重工业部教育司长、国家计委副局长、重工业局局长、国家建委委员、局长。1957年调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所长,1977年调任国家科委一局局长。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阎沛霖于1949年2月受命筹建沈阳工学院并兼任院长,与副院长一道积极规划学校的办学指导方针,选择确定校址,组织队伍,接收学生,购置仪器,制定教学计划等,卓有成效地完成了各项准备工作,使学校于1949年9月顺利开学。1950年8月28日,东北人民政府决定成立东北工学院,阎沛霖不再任院长。
靳树梁(1899—1964),1950年9月至1964年7月任东北工学院院长
汉族,著名冶金专家,炼铁专家,一级教授。1899.4生于河北省徐水县。1919毕业于北洋大学,任扬子机械制造公司助理工程师、工程师。1937年初赴德国克虏伯公司实习,1938年归国,任迁建委员会工程师、云南钢铁厂工程师、威远钢铁厂厂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东北区特派员办公处本溪办事处处长,鞍山钢铁公司第一协理。解放后,任鞍山钢铁厂顾问、本溪钢铁厂总工程师兼计划处副处长,1950年任东北工学院院长。先后兼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副院长,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科协主席,全国第一、二届代表,全国政协常委,辽宁省政协副主席等职。靳树梁教授是我国自行设计新型小高炉的第一人。抗战期间,积极开拓小型高炉技术,使威远铁厂技术指标居于国内同类型高炉之冠。建国后,长期从事高炉强化理论研究,在解决我国高炉技术难关中做出卓越贡献。任东工院长期间,主张“培养善于创新,能独立解决科学技术问题,忠诚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人才”。针对旧大学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端,主持修订教学计划,增加实践环节,提倡厂校合作,领导学校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体制;倡导选拔培养中国自己的研究生导师,并亲自指导研究生;深入教学第一线,亲兼炼铁教研室主任,带领教师下厂解决生产问题,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和科研为生产服务的正确方向。主编第一部结合我国生产实际的《现代炼铁学》,发表《小型炼铁炉炉喉设计之探讨》、《高炉风口区的炉料运动》等多篇论文,为我国的冶金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高景芝(1913—1966),1951年11月至1952年8月任东北工学院党委书记。
女,吉林德惠人。1933年就读于北平燕京大学,1934年入清华大学。1935年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1936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7年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江西、广西等地以教员位职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41年进入苏中解放区二分区,从事妇女和文化教育工作。1945年回吉林开辟工作,历任吉林市委宣传部长、吉北专员公署永北办事处副主任、中共吉林市委常委书记、吉林省委常委书记。1948年3月吉林第二次解放后任市青委书记,1949年2月任吉林省青委书记。出席过第一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第一次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参加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国会议。1950年6月任中共东北局青委会常委兼学生工作部部长。1951年11月至1952年8月任东北工学院党委书记。1952年8月至1953年3月任学校党委副书记,后调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副所长兼党委书记,坚持科研为国民经济服务、为国防建设服务的方向,使金属研究所内形成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并于60年代初为国家第一颗核弹试验、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第一艘核潜艇以及新型飞机和火炮的研制提供过关键性的金属材料和技术。1966年8月被迫害逝世。
汪之力(1913—),1952年8月至1956年8月任党组书记
男,汉族,辽宁省法库县人。1936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同时参加革命工作。曾在南京中央政治大学学习社会科学。抗战前在北平主持“东北旅平各界抗日救国会”,“七七事变”后在北平西山组织“国民抗日军”,1938年任晋察冀二分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在南满坚持游击战争,任本溪县委书记,本溪市委书记。1950年4月东北人民政府决定筹建东北工业大学,组成筹建委员会,汪之力任副主任主持筹建工作。1950年8月,东北工学院成立,汪之力任第一副院长,1951年3月至1956年8月任东北工学院党组副书记、党组书记。1956年调任中国建筑科学院任院长兼党委书记,1980年离休。曾任数届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圆明园学会副会长、北京市政府圆明园遗址公园建筑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佟冬(1905—1996),1952年8月至1953年3月任东北工学院党委书记
男,生于奉天省辽阳县四河堡村。1927年考入沈阳东北大学俄文系,翌年转入国文系。“九一八事变”后,曾在家乡教中学。1933年赴北平东北大学复学,开始投身抗日救国运动。1935年参加“一二九”学生抗日爱国运动,当时,东北大学游行队伍打出的横幅“东北大学”四个字就是由他书写,曾两次被国民党当局逮捕,经营救出狱。1937年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37年“七七事变”后,随东北大学党支部先后转移到天津、烟台、济南等地。11月到达太原后,根据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指示,组成了“八路军第一游击纵队”,任政治部秘书,不久又到临汾八路军总部任随营学校政治教员。1938年3月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政治教员训练队学习,5月进中央马列学院学习,结业后留马列研究院历史研究室工作,开始从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建设性、开拓性工作,1938年秋,参加由范文澜主持编写的中国历史读本,供干部学习,又参加了《中国通史简编》的编写工作。1943年1月,被派到延安留守兵团和晋绥陕甘宁五省联防司令部工作。1945年10月随延安干部团回东北,先后任鞍山市政府秘书长、辽阳市议长、中共辽阳市委宣传部长。1946年任辽东分局组织部干部科副科长。1948年任辽东省委组织部干部科长、组织部副部长、辽东省教育厅厅长。1951年3月重返文教战线,就任辽东省教育厅副厅长,10月调任东北工学院长春分院院长;1952年长春分院撤销后任总院党委书记。1953年3月调任东北人民大学历史系主任兼研究部部长。1961年任东北文史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1972年任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所所长。1978年10月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1985年离休。1996年12月逝世。
吴健(1914—),1953年3月至1955年4月任东北工学院党委书记。
女,曾用名邬贻楣、吴健纯,1914.9生于湖南长沙。1936.6参加中国共产党。1936年12月到1937年10月在北平市委山西省工作委员会任文书、交通员等。1938年8月到1945年12月,在陕甘宁边区保卫处工作。1945年4月到1948年4月任松江省延春县委委员、保卫科长、民政科长、松江省委书记秘书等职。1948年4月到1950年1月,任辽西行署人事科长、辽宁省委书记秘书、东北局秘书科副科长等职。1950年4月到1952年8月任大连工学院党组副书记兼党委书记。1952年9月到1956年12月任东北工学院监委书记兼人事处长、党组成员兼党委书记、党委第二书记。在东工任职期间,工作深入,联系群众,尊重知识分子,为民主党派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帮助民主发展组织。1956年,在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积极推动知识分子向科学进军,协助行政领导制定全院向科学进军的规划,并为此召开了东北工学院第二次党员大会,号召全党组织和党员为实现规划而奋斗。1957年初调离东工,先后任沈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厅长、鲁迅美术学院党委书记等职。1983年4月离休。
柳文(1914— ),1955年4月至1959年1月任东北工学院党委书记
原名刘士范,女,满族,辽宁省沈阳市人,1934年至1938年在北平、西安东北大学学习。1935年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组建东北妇女救国会,任执委会主席和党团书记。1938年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留校工作。后历任东北救亡总会西安分会训练部部长、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办事处党组书记、中央研究院政治研究室研究员、中央党校校长办公室秘书、平绥铁路局政务秘书。1947年回东北任东北人民政府民政部、人事部干部管理处处长兼机关党总支副书记。1953年10月调任东北工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党组副书记。1959年1月至1967年任中科院辽宁分院副院长兼党委书记、省科技委员会主任兼中科院东北分院副院长。“文革”后,任沈阳药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省人大副主任兼秘书长。曾为中国第一届妇代会代表,亚洲妇代会代表、党的八大代表,全国人大三、五、六届代表。1985年离休后,还担任《当代中国》科技卷编委、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等11项职务。在东北工学院任职期间,主管党务、人事、保卫和学生工作,建立健全了各系党总支和党支部,在业务和思想工作中努力发挥党组织作用;认真贯彻“积极慎重”的建党方针,及时收经过考验的优秀分子入党,在高级知识分子中建党的工作经验受到省、市委重视,并下达文件在省内推广。建立了东北工学院马列主义业余大学,亲任校长并讲授部分课程,对学生有计划的进行正确学习目的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在参加领导院系机构设置、专业建设、人事编制、扩大招生及苏联专家工作的决策和部署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柳运光(1918— ),1959年4月至1965年8月任东北工学院党委书记
男,汉族,山东省烟台市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青团,在学生运动中领导徐明娥案反对反动当局。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胶东特委巡视员、特委委员。抗战爆发后领导天福山起义,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会第三军政治部副主任、八路军山东纵队5支队25旅政治特派员。中共胶东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委员,任统战部长。1939年被选为七大正式代表,赴延安。七大闭幕后被派遣进敌占区,转返胶东区,组建解放胶东半岛先遣队,解放庄河、岫岩。同年10月,调任东北局任秘书,后任旅大市委副书记、总工会副主席、代理主席。1949调回中央组织部,分配参加解放青岛,先后任军管会委员、市委委员、工业部长。1952年调山东分局任工业部副部长。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任第一机械工业部船舶局副局长。1958年3月调任东北工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同年当选为中共辽宁省委委员。在文革中受到错误批判。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进中央党校学习,1980年赴成都地质学院任党委书记,1983年离休,被中央纪委聘为理论研究员。柳运光同志在东工任职期间,督导树立正确、严格的学风,鼓励教学相长、创造性学习。积极促进组建金属物理、冶金物化、计算机、数学等新兴学科、专业。
霍遇吾(1920.12-1990.1)
男,生于河北省博野县。读中学时,受“一二·九”运动影响,参与和组织校内的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8年6月,入陕北公学分校学习,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7月起,先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教育学院队长、队主任兼中共支部书记、党建教研室研究员。1942年,先后任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机要员、政治干事,白求恩学校政治教员。1946年起,先后任张家口市公安局干训班主任兼中共支部书记、中共黑龙江省绥化县城区区委书记兼区长、中共绥化县委民运部部长、宣传部部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东北局宣传部科长。1950年,任中共通化地委宣传部部长。1953年起,先后任中共东北局宣传处处长,中共沈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1962年,任中共东北局宣传部副部长。“文革”初期,遭到批斗。70年代初期,恢复工作,任中共辽阳市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后任东北工学院党委第一书记。1977年至1979年4月,任中共丹东市委书记、革委会主任、丹东军分区第一政委。1979年5月,任政协丹东市第七届委员会主席、同年8月,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康敏庄(1919—1998),1977年11月至1981年5月任东北工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1981年6月至1983年3月专任党委书记
男,汉族,河北省宛平县人。1936参加革命工作,1938在胶东参加抗日战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东海地委宣传部部长,中共胶东区党委宣传部宣传科长、《胶东大众报》总编辑等职。1945年任大连广播电台台长、中国旅大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市委秘书等职。1956年11月调东北工学院任代理党委书记、副院长、党委第二书记等职。1961.6,调任沈阳医学院任党委书记。1973年再次调任东北工学院任党委副书记。1977年11月任东北工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1981.6专任党委书记。1982.9作为党代表出席中共“十二大”。1984年离休。康敏庄出任院长期间,着重抓文革后的拨乱反正工作,平反了一批冤假错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大力整顿和恢复学校教学秩序;重建基础课部,加强基础课教育,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改组机构设置,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恢复工会和其他群众组织,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召开教师代表会议,制定措施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教学经验,使学校面貌为之一新。1998.11.30,于大连逝世,终年79岁。
毕克桢(1917—1999)1981年5月至1984年1月任东北工学院院长
男,汉族,辽宁金县人,1942年毕业于旅顺工科大学机械科。历任抚顺钢厂总工程师兼生产副厂长、东北工学院教授、副院长、院长。曾兼任辽宁省科协副主席、辽宁省冶金学会副理事长。1987年离休,任中国冶金学会荣誉会员。毕克桢教授长期从事冶金生产和教学工作。50年代初研究成功“六角中空钢”,属国内首创;研究滚珠钢,解决了国内急需;研究耐热不锈钢和有特殊用途的高温合金,填补了国内空白,受到冶金部的嘉奖。毕克桢教授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学风严谨,重视结合生产实际,著有《电炉炼铁》教材,受到广泛好评,他指导的“VHD炉外精炼工艺”课题,获冶金部科技成果奖。毕克桢教授任东北工学院院长期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整顿治理文革给学校造成的创伤。他提出用在职进修的办法培训教师,为师资队伍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受到教育部的肯定。他根据学科建设的要求,组织推荐选拔一批学术带头人,形成了学术带头人、中年骨干和青年优秀教师老中青三结合的学术梯队,在教学和科研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这项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他和学校各级领导同志共同总结东北工学院建院30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提出“献身、求实、团结、创新”八字校风,与全院师生员工共勉。他把世界银行贷款用于建设冶金过程和热能测试工程;集中分散资金建立各学科共同受益的试验中心,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从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逝世。
董桂林(1923—2001),1983年3月至1986年6月任东北工学院党委书记
男,汉族,山东省长清县人。1939年参加“青年抗日先锋队”组织。194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6年在北方大学文教学院学习。1949年任中央人民政府劳动部化学组长。1950年任东北财经学院党委办公室主任,1952年任东北财经学院党委书记。1956年底调任中共沈阳市委高教部高教处长。1960年任沈阳工业大学党委书记。1964年任沈阳药学院党委书记。1977年7月任东北工学院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1980年10月任中共沈阳市委文教部长。1983年3月至1986年6月任东北工学院党委书记。调离东工后,任中共沈阳市委顾问委员会委员,1991年离休,并任沈阳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理事、沈阳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主任、沈阳市教育工作者离退休协会会长。董桂林同志于1977年任东北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期间,分工负责解决“文革”中遗留问题,平反冤假错案千余件。1983年再度到东工任职期间,曾主持整党和思想政治工作。在整党工作中认真抓党章及有关文件的学习,依靠党员的自觉性,强调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胜利完成了整党任务。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提倡教书育人,为建立东工专、兼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调整干部结构、建立四化班子等,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促进了东工的建设和发展。
陆钟武(1929—)1984年1月至1991年1月任东北工学院院长
男,汉族,生于天津市。1950年毕业于大同大学,1953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冶金炉专业研究生班,后留校任教,历任冶金炉教研室主任、钢铁冶金系主任、热能工程系主任、院长。1982年晋升为教授,1986年任冶金热能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动力工程及热物理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冶金能源学会理事长、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陆钟武教授是著名的冶金热能工程专家、热能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他领导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冶金炉专业、第一个冶金热能工程博士点。他率先参照势流理论研究了竖炉气体力学,用高炉炉身静压成功判断了炉内的主要变迁;提出竖炉内气体运动的基本规律、按炉子产量调整和控制供热量及其分配的理论和“载能体”的概念,建立了火焰炉热工基本方程式;“压下炉头式加热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创立了系统节能理论和技术,致力于研究我国钢铁工业节能问题。共编写《火焰炉》、《系统节能基础》等十多本教材和专著,撰写《火焰炉热工行为的研究》、《钢铁工业的节能方向和途径》等100多篇论文。陆钟武教授任院长期间,认真贯彻既出人才又出成果“两个中心”的办学思想,促进了科研工作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并获准试办研究生院;主持制定了学院2000年的发展纲要,加强目标管理,提出办学“六大要素”的概念;确立既为冶金工业服务又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二为”方针;冲破“条块办学”的限制,使学校增强了活力;创办了辽宁分院和秦皇岛分院,为地方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破格提拔青年教师;积极推进国际交往,开展学术交流,强调开放办学,借鉴国内外院校办学经验,取长补短;提出创办科技开发区和“大学科学园”的建议,被沈阳市采纳实施。日本关西大学、乌克兰冶金大学分别授予他名誉博士和名誉教授称号。1991年起,陆钟武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费寿林(1931—),1987年2月至1995年3月任东北工学院、东北大学党委书记
男,江苏省常州市人。1954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矿区开采专业,留校任教,1986年晋升为教授。1982年以来,历任采矿系主任、教务处长;1986年6月至1987年2月任党委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1987年2月任党委书记。担任过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曾兼任辽宁省科协副主席、冶金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等职。费寿林教授主要从事采煤教学、岩石破碎学科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工作。曾主持岩石可钻性分级、岩石磨蚀性、超硬破岩材料摩擦磨损机理、用高速摄影技术研究凿岩破碎过程等多项研究项目,有4项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凿碎法岩石可钻性分级”成果获1980年度冶金部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其推广研究工作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被鉴定为“富有创造性的,是对我国30年来沿用的分级方案的突破,为国际岩石学可钻性分级又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参与研究的“岩石三性综合分级”获冶金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40余篇论文,出版《截煤机与矿用康拜因》等译著,1980年获“辽宁省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任学校领导期间,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办学路子,注意加强班子团结和廉政建设。学校在推进“既为部门又为地方”服务,形成高校的教育、科研、社会服务三项功能,加强学科建设,积极扶植青年人才成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学校自我发展能力等诸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实现了恢复东北大学校名的宿愿。学校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单位”,党委被评为省市“先进党委”。1991年获“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蒋仲乐(1933—)1991年任东北工学院院长,1993年任东北大学校长,1995年任东北大学党委书记
男,汉族,教授。江苏省宜兴县人。1956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钢冶系,留校任教,历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系党总支书记,院党办主任、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共辽宁省第六届委员会委员。1995年任东北大学党委书记,兼任中国冶金教育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技术经济及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蒋仲乐教授长期从事钢铁冶金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主编全国统编教材《炼钢工艺及设备》,他主持的“氧气转炉炼钢新工艺研究”获冶金部、辽宁省、沈阳科学大会奖,他主持的“炼钢厂氧气炼钢技术攻关”项目,对十几个钢厂的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蒋仲乐任校长期间,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的办学规律,努力推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他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对中青年优秀人才的成长尤为关注,不拘一格委以重任,培养出了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他采取有力措施,提高科研水平,使学校科学成果数量和科研经费逐步增长。积极推进既为冶金系统又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在为地方培养人才、扶助乡镇企业、引进外资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积极支持学校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建立了东北大学科学园。在东北大学恢复校名之际,聘请张学良先生为名誉校长,并亲自率团去台湾访问,促进了两岸学术交流。他团结全校人员,积极推进学校进入“211工程”,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同时争取到东北大学成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东北网的中心单位。1993年蒋仲乐教授被评为沈阳市劳动模范,同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得“沈阳市科教系统民主管理优秀领导者”称号,1996年获辽宁省优秀党委书记、沈阳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赫冀成(1943—)1995年3月至2011年1月任东北大学校长
男,满族,籍贯瓦房店市。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共十五大、十六大代表,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61年考入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冶金炉与热工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先后在冶金工业部第三冶金建设公司、沈阳汽车制造厂工作;1978年10月考取东北工学院钢铁冶金系研究生,1980年3月被派往日本名古屋大学,先后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86年回东北工学院任教,先后担任系主任、副校长,1995年1月担任东北大学校长,1998年7月担任东北大学党委书记、校长,2002年8月担任东北大学校长。长期从事冶金学前沿领域“冶金反应工程”及“材料电磁过程(EPM)”的基础研究,是国内最早从事冶金反应工程领域研究的学者之一。对各种冶金反应器内传输过程所提出的一些新的数值计算和坐标变换方法,以及包括多相流和电磁流体力学的高难度三维计算等,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在现代电磁连铸技术、应用电磁力制备超级钢等方面均获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赫冀成教授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国家863等三十余项课题,其中3项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冶金工业部联合组织的验收小组评价为优秀。迄今已在权威学术刊物和著名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40余篇,其中70多篇分别被SCI和EI收录。出版了《冶金过程数学模型概论》、《炼钢中的计算流体力学》等五部专著。在其科研成果中,有10项获得国家专利,曾先后获中国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二项,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近年来,致力于“电磁冶金学”的研究。提出了电磁力作用下材料成型过程的研究体系,在国内率先创建并确立了“材料电磁过程”这一国际上新兴的研究方向。1996年,赫冀成教授组织成立了国内第一个“材料电磁过程研究中心”。并在他的积极倡导下,开创了校企合作的新模式。1990年被命名为沈阳市优秀共产党员标兵;1995年被评为沈阳市尊重主人翁地位优秀领导者;1996年、2000年两次获沈阳市优秀专家称号;1997年获国家教委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1998年获日本创价大学最高荣誉奖;日本名古屋大学首位特别研究员荣誉称号,日本学术振兴会贡献奖等,1999年被评为沈阳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优秀领导干部;2002年、2005年两次被评为辽宁省优秀专家;2004年被评为沈阳市特等劳动模范。
丁烈云,2011年1月任东北大学校长。
男,1955年12月出生,1981年12月入党,1973年8月参加工作,教授,中共党员,博士,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73年08月-1978年02月,洪湖和里中学任教
1978年03月-1982年01月,武汉工业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工民建专业学士;
1982年02月-1984年08月,武汉工业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建工系助教;
1984年09月-1987年06月,武汉工学院(现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2000年03月—2002年12月,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
1982年01月—1984年08月,武汉工业大学工作;
1987年07月—1988年04月,武汉工业大学工作;
1988年04月—1994年08月,武汉城建学院工作;
1994年08月—1999年03月,武汉城建学院教务处副处长、系主任、副院长(主管教学工作);
1999年03月—2000年05月,武汉城建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
2000年05月—2003年06月,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正厅级)兼国防科技研究院院长、产业集团党委书记;
2003年06月—2011年01月,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2011年01月—至今,东北大学校长。
孙家学(1955—),2002年8月至今任东北大学党委书记
男,汉族,辽宁庄河人,198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8月参加工作,研究员,现任东北大学党委书记。1978年2月至1982年1月,在东北工学院采矿系矿山建筑专业学习;1982年1月至1992年5月,任东北工学院采矿系助教、讲师、采矿系副主任;1992年5月至1992年12月,任东北工学院教师工作处副处长,副教授;1992年12月至1998年7月,任东北大学人事处副处长、处长;1998年7月至2002年8月,任东北大学党委副书记;具有团结带领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学校发展的能力;具有统揽学校改革发展大局、在复杂形势面前把握学校办学方向的能力;具有在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上的决策能力和协调能力;具有善于思考、开拓创新的能力;具有很强的理论研究能力;具有廉洁自律的能力。作为高校党委书记,能够按照中央提出的高校领导干部应该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的政治家、教育家的总要求,面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我校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坚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高等教育理论和有关管理理论,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在工作实践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重大的政治考验面前思想坚定,政治成熟;树立了较强的群众观念,善于走群众路线,广泛开辟民主渠道,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面对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繁重任务,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工作热忱和敬业精神,工作脚踏实地,追求精益求精,提出要树立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并身体力行。任东北大学党委书记以来,学校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历史性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规律,顺利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稳步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声誉不断提高。2005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2006年学校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07年,作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光荣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