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个人点评乐平17节课汇总 alex大赛点评系列优酷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个人点评(乐平17节课)

何有湖

说明:1.点评者为大赛评委之一;2.点评对象是乐平赛区的17节课;3.点评仅代表个人观点,与赛课评奖结果无关。

第1节:对肖老师上“古代诗歌三步阅读法”一课的思考

上课的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从教三年。下面按其教学过程作逐步点评。

一、导入:同学们平时看不懂诗歌,因为没有掌握相关的阅读技巧。(总体看来,导入显得平淡,没有进行精心的设计,导入的作用一方面是告之学生上课的课题,另一方面还要调起学生的求知欲。语言一般要求优美,或有吸引力。虽然这两方面的意思都有,但显得平淡。)

二、“三步阅读法”的具体说明

第一步:看标题(具体内容略)

第二步:看注释

第三步:看内容

每一步的教学过程都是按“看标题哪些内容+举实例”分析。

三、赏析示例

教师用幻灯打出一个示例让学生分析。(结果是学生没有反应,接着老师只好代替学生一句句地翻译分析。究其原因,有二:第一都是没有给学生时间思考,不敢放手;第二,前面的三个方法并没有讲透。如果我来教,可能会把节奏放慢,细细地带着学生读,每一个字地分析,首先让学生知道这诗写什么内容。实际的情况是老师基本上把学生晾一边。)

四、课堂演练

老师在幻灯上打出《幽居初夏》这首诗,实在的这诗不容易,当时我想,估计学生够呛,不一定能分析出来。学生在思考,过了两分钟,老师来一句:“应该不难吧!”估计此时老师看见学生的状态,有点慌。过了4分钟的样子,老师说:“大概意思都知道吧!”便开始讲这首诗,但这时老师的声音仍是课堂的“主宰”,一会叫学生回答,学生没有反应(果然不出我所料)。

五、课堂结束

综合点评:1.老师教学思路清晰,板块分明,任务明确; 2.语速过快,有几个字念错:如”字“应平舌音,不是翘舌音,老师一直念翘舌音,虽然无关紧要,但听得很别扭。

下面谈谈这堂课的设计问题,也回到本文的标题。首先要明确,这是比赛课,上课老师选择的是带有高三复习性质的课。老师上课的基本思路是采用演绎法,即先把方法告诉学生,再用例子来验证这个方法。这种方法常在理科学习时采用,也是一种省事的方法。前面讲了选课问题,从课题内容来看,这是一堂研究课,显然不适合拿来当作比赛课上,即使选这个课题,我个人觉得,也应采用“归纳法”作为教学的基本思路,即,先让学生读几首诗,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接着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出“三步阅读法”,并且这“三步”其实也是综合一体的,不能人为地把他们分割开。最后,学生带着一起总结的方法再来读其它的诗,以验证这个方法。这样的话,就不是老师事先硬塞给学生一个所谓的方法,而是老师带着学生在一定具体实例的感知的基础上自己得出的方法,体现了学生思考的过程,或许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提出其它的方法,而不仅仅是老师所给的。

最后写一首打油诗总结一下:

小巧珍珠能量大,层次分明语速快。只因设计不科学,教学风味出不来。语文功底是根本,观念转变最重要。一言到底实在累,大胆放手皆成才!

第2节:对张老师上《苏幕遮》一课的思考

先说说教学过程。

一、用周敦颐的《爱莲说》、杨万里的《小池》和一些荷花图片导入,引出课题。这里说一点题外话,因为是借班上课,老师在上课之前完全可以与学生交流一下,但老师并没有这样做。

二、入题。(1)介绍作者周邦彦。其中有一个“太学正”的官职,我觉得老师应该解释一下。

三、读文。1.老师打出幻灯,注出每一个字的平仄。当时我想,为什么不让学生先读一读,然后指出词的平仄。让学生有点读的体验更好。打出每个字的平仄也罢,接着老师让学生读,所提出的要求却是让学生说出本词的情感。幻灯的内容是平仄,所提的要求是情感,我感觉有点不明白。如果我来设计,一定是先让学生读,然后指明平仄,然后再按平仄读一遍。

学生读完,老师问整首你都是带着思乡的情感去读吗?这是诱导学生,呵呵。学生说,还有上片的写景,老师又问写景你是带着什么情感去读。学生回答愉悦悠闲。

四、深入分析。

上片写景,老师问写了哪些景。学生分别说出,于是老师归纳出几幅图:燎香消溽图,鸟雀呼晴图,风荷摇曳图等等,我来不及记幻灯就过了。接着分析每幅图。

下片抒情。1.老师交代时代背景与作者的情况,指导读法。2.请学生读,可惜学生的声音太小。最后老师分析“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可惜老师只抓住了“芙蓉”照应开头这点,没有揭示作者是如何通过这句表达感情的。我个人认为,一方面这句应是倒装换位了。应调整为“梦入芙蓉浦,小楫轻舟,五月渔郎相忆否?”学生更好理解;另一方面老师可以更加生动形象的还原作者的梦境,让学生更加生动真切地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思乡的结论。

五、读词。

老师用幻灯出示每一句的读法,第一遍让学生听音乐,接着让学生随着音乐读。然后老师示范读了一遍,接着老师点学生读,第一男生声音太小,接着一个女生读,读得有点味道。

六、抒情方式。

老师总结出“对写法”,并举了两个例子:杜甫的《月夜》和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夜》。我想说的是后面举了两个例子都采用了对写法,也叫对面落笔。就是作者想像对方在想自己,更表达作者思念之切。但是《苏幕遮》却没有使用对写法。“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一句仅是作者因思成梦,想像梦中与儿时的伙伴相逢,问对方是否还记得自己。并没有描写对方是如何思念自己。所以我觉得老师的备课有误,这里提出来,与上课老师商榷。

综合点评一下:老师谈吐清晰,条理分明,语速适中,不急不躁,给人很平和之感。讲解也比较透彻,知人论世,立足文本进行分析,以读品词,这些都是不错的。但整堂课的设计上也存在一些瑕疵,仍然显得平常。因为我问过学生,他们学过此词,所以,老师如果不能弄出一些新意,学生总是不卖账的,其结果只好老师一人唱独脚戏。

下面谈谈我的建议:用读法讲诗歌,如何讲解?这本是一个不简单的问题。如果我来设计,我会采用一读二品三赏析法:一读,读出平仄。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先读,然后让学生来评价,然后老师对节奏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指导,再叫学生读以验证。学生读,老师读,配乐读,等等,尽量多样化一些。二品:绕过意象,直接让学生结合诗句的内容,描绘当时的画面,让学生去写去说,老师在展示学生的作品的时候,帮助纠正学生的用词,用什么词去表达其实又涉及诗原作的感情问题,这样诗词的感情问晴在不露痕迹中解决了。三赏析。重点作者因思成梦的写法进行赏析,再列举一首也用想像手法的诗进行拓展训练。这样不仅显得手段多样化,更显示出“读--品--析”的思维层次性。以上思考仅是个人观点,共勉吧!

写一首打油诗总结一下:幻灯唯美费心思,备课详尽处处明。可惜老师全包办,学生有心无机会。朗读本是简单法,灵活运用谈何易。老师自应细揣磨,调动学生不可弃。

第3节:对汤老师上《方山子传》一课的思考

先说说老师的教学过程吧。

一、导入。方山子何许人也,老师作了一个介绍。

二、创作背景。老师打出一幻灯,让学生齐读这段文字。这种做法是好是坏,见仁见智,但我是不会用。

三、出示作者苏轼的名言名句。老师摘其几句讲了讲,花了4分钟左右。当时我在想,设计这个环节有什么作用?与课题《方山子传》有什么关系?除了说明苏轼流传的名句多之外,我还真看不出与课题有什么关联。当然作为平常课,出于帮助学生积累点“料”的目的,还是可以的。但作为一堂比赛课,本着一切教学内容,一切教学手法都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基本原则,这实是有点多余。个人观点,仅参考。

四、文学知识。何为“传”?老师大概讲了近5分钟。把一般人物传记的特点、内容、手法一一道来。然后引入对方山子传的不同点。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直接让学生读方山子传就可以看出它与一般传记的不同点。而且老师在开篇就点出方山子传的行文特点也不妥,有先入为主之嫌,而不是让学生在体味文本的基础上得出这个结论。

五、分析第一段。学生齐读,老师在幻灯上打出原文与翻译,接着老师结合翻译串讲了一遍。分析第二段,方法同上。分析第三段,方法同上。分析第四段,老师读,老师讲。分析第五段,学生读老师讲。

讲到第三段的时候,我看了一下大家,有的人有点不耐烦了。诚然,文言文比较难讲,也很难出彩,教学内容的取舍也颇让人费神。字词句要不要管?如果管了,内容的翻译如何处理?如果不管,评委会不会说脱离了文言教学的基本。更何况《方山子传》是一篇比较长的文章,要在一节课内把它处理完,谈何容易?所以,这时候切入点的选择很重要,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明确。我的建议是,可以采用两种处理的方案:

第一种,教学目标是如何精读人物传记。具体做法是老师用说书人的口吻或语气先把方山子的主要事迹跟学生讲一讲,目的是为后面的具体精读文本作铺垫;然后让一个学生读第一段,老师问第一段存在的字词句式等文言现象,让学生问,让学生解决,如果学生不问,老师可以鼓励学生问,总是要花点心思调动学生的;如果学生实在不问,则老师问学生。接着老师带着学生精读第一段,重点是完成第一段的翻译。翻译完后,老师总结读文言时要采用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带着这种方法自己选一段来读。整堂的目的教学生如何精读,课文只是例子。

第二种:教学目标是了解传记内容。注意,这是只是了解。先让学生来读文章,一段一段地来,读完后问其它学生该段写的方山子什么事?

以上两种处理方案不一定科学,但一定不能一段一段地老师讲,即便是平常课,老师这样弄,学生也会打瞌睡的。

照样,写一首打油诗,以作结:帅气小伙气淡定,平缓直叙娓娓来。只讲不导累不累?把持课堂放不开。

第4节:对潘老师上《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的思考

苏轼的《赤壁怀古》是经典名篇,各种赛课也是常见,但要真正地上好,着实不容易,一者作者的旷古豪情难以演绎,二者高妙的切入点实在难以找到。下面先说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中国古人具有浪漫主义情怀,古诗人记游写诗常见,学生举出《醉翁亭记》《游褒禅山记》等等。

二、解题。这是一首咏古抒怀诗。老师能够抓住标题很不错,很多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常常对标题视而不见。对这个老师赞一个!

三、介绍作者。老师让学生讲有关苏轼的情况,很好,因为学生刚刚学过《赤壁赋》,老师能够温故而知新,很不错。又引出“宋四家”“唐宋八大家”都是学生去说,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是有帮助的。

四、读诗。1.听录音。这个做法我个人不是很提倡,给学生先入为主的感觉,我觉得应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体去,哪怕是学生通过读诗体会错了都不打紧,老师可以进一步纠正。上比赛课时,很多老师怕学生回答错自己的问题,其实老师哪里知道,学生答错了,恰恰给了老师一个如何正确引导的机会。如果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纠正自己的错误,岂不更妙?更何况教室本身就是一个让学生犯错的地方。所以,老师不要怕学生犯错。

听完后,老师问:听了后,这首诗该用怎样的情感朗诵出来?学生回答:豪放。老师说:“恩,该激昂的地方要激昂,该低沉的地方要低沉。”(这不是费话吗?)个人感觉,这个环节的设计不太科学,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应是学生自己在读诗的基础上得出的,而不是听录音听出来的,万一这录音本身读的有问题呢?

五、具体分析词。

上片:赤壁之景。具体分析了“乱”“穿”“拍”“卷”字。

下片:刻画古英雄。这个环节老师让学生去分析回答,很好,当学生东一句西一句回答得不着边际时,老师引导学生看文本,这很好。把诗歌阅读鉴赏落实到了实处,而不是“空对空”地分析。

最后,老师分析诗人借古伤今的情感,表达作者的乐观与豁达。

六、总结诵读。老师请一位学生单独诵读,一男生自告奋勇,该男生声音浑厚,读得尚可,但感情投入得不够,老师这时如能指出,并作一定的示范,再让该男生读一遍,一定增色不少。

最后还有一点时间,老师让学生来背,这是临机处理,体现了教师的智慧。学生读了两分钟后,就一起背出来了。这时,我倒是想建议让一个学生来背方显风流,可喜的是,这时有一位学生又自告奋勇来背,果然很流畅地背出来,可惜老师没有引导学生鼓掌,营造一个氛围让课堂达到高潮,那么整堂课就圆满了。

作一打油诗,聊以助兴吧:淡吐清新气自若,层次分明调动多。分析完后再齐读,一板一眼平常课。

第5节:对涂老师上《杜甫诗三首》的思考

先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诗圣

二、作者介绍,打出幻灯,老师读一遍,并引申到杜预,解释“少陵野老”“左拾遗”。并分别讲了杜甫人生的四个时期,概括其诗的风格:沉郁顿挫。具体略。(评:讲解得不错,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讲解《秋兴八首》(其一)。

1读:因声求气。

这个女学生读得很清晰,但读错了一个字“系”,接着老师讲解了一下。(遗憾的是老师并没有完全讲清楚什么情况下读“xi”(四声),什么情况下读“ji”(四声)。当时,我就想如果我来讲,我一定会从书面语与口语的角度去讲。)

老师读一遍,并划出节奏,学生再读。

2读:缘景明情。

老师要求学生找意象,学生列出一些,但没有说全,老师只好自己讲出来,只问学生“是不是”。(一时间,制造了一些课堂“假”氛围,如果这时老师从词性的角度进行引导,学生肯定能答出。意象说白了就是诗中的景物,表现为名词。)

老师又问:“构成什么样的意境?”这时,学生无反应。老师只好自己讲出来。(其实,老师如果见学生对自己的问题无反应时,就应果断地改变教学策略,或降低问题难度,或转换问题问法,干脆先让学生来把诗句翻译一下,先让学生对诗歌的内容有所理解,也为后面的讲解作好铺垫,因为仅仅靠学生读一两遍诗歌,肯定不明白诗写什么,所以,这时老师还得耐下性子,一步步来)

老师问:“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妈呀,这跨度太大了,学生根本反应不过来,果然,学生跟之前一样没有反应。这时老师只好依据幻灯的内容回到之前的意境的结论,再一步步讲。如此反复纠结,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引导学生去鉴赏文本,即学生不明白每一句写什么,句与句之间有什么关系。老师在施教的过程没有注意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而不是一边放幻灯一边讲,幻灯片也在主宰课堂的因素,而不是学生的思维情况。这都是在备课时没有预先进行多种教学策略设想所致。

3读:知人论世。

(1)讲作者写诗的时代背景。(因为之前讲了很多有关杜甫的生平情况,在听课评委感觉上有重复之嫌,虽然内容上不同。作为竞赛课,一切不利评委感觉的事都应该更科学地处理,愚以为。)

(2)要求学生写出诗的主旨。老师提示按:“通过对什么的描写,营造什么意境,表达什么情感”的方式写。(这个导引很好)

学生写完后,老师让第一个学生答,回答得不是很好,但老师没有带引其它学生帮助这个学生进行纠正,或没有作评价;而是直接叫第二个学生回答,第二同学写得也不好,从老师的语气中感觉非要找到与自己答案相同的才罢休。其实,这时候,老师应该帮助学生进行修改,突出得出这个结论的思维过程,可惜的是,老师直接点出幻灯上事先准备好的结论,也没有讲为什么要这样概括与表达,很是遗憾!

4读:品味语言。老师问:对“两开”“一系”炼字的角度进行赏析。这个问题很明确。接着老师直接说出答案,一没有读诗句,二没有让学生思考,可能是时间不够吧。

5读:吟咏诗韵。老师直接讲,在赶时间。

最后总结:老师让大家齐读并背出。学生读了两分钟,齐背出。学生背完后,下课铃还没响,老师点幻灯片,出示拓展阅读的内容,这时下课铃响了,接着老师拖了两分钟。我看了一下,此诗是《秋兴八首》(其三),过难,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读懂。

总评:1.老师知识面较宽,准备也比较充分,教学比较老到,特别课的前半部分,讲解的节奏把握比较到位,有张有弛,课堂也比较轻松。2.老师对课进行了一些设计,但又不充分,上课时又拘泥于预先的套路,不敢突破,导致后半堂学生基本上是被老师“拖着走”,老师被幻灯“牵着走”。所以教学的智慧仍显不足。

写首打油诗:知人论世铺垫多,课堂节奏无需说。旁征博引本是好,引导方法却啰嗦。

第6节:对彭老师上《声声慢》一课的思考

《声声慢》是一个名篇,很多公开课与竞赛课都拿它来作课题,且看今天上得如何?

先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听《一剪梅》的歌,课堂进入一种优美的境界,感觉很好!女教师比较喜欢煽情,也符合《声声慢》的意境。接着,老师用深情的语言,结合时代背景勾画出李清照的一生的三个阶段:青年、中年、晚年。再用幻灯出示李清照南渡前后两个时期的词作风格,导入《声声慢》的学习。(总体感觉还比较谐调)

二、初读。

1.先学生自由诵读。

2.由一女生诵读,该女同学读得很清新,但在节奏与停顿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可惜老师没有注意到,只注意到了学生读得很有感情。

3.老师让大家听视频中配音示范诵读,这个视频也选得不错,学生受到感染。(不过,前面已说过,我个人不太主张一开头就用配音视频,给学生先入为主的感觉,也弄得后面的诵读无法超越,最多也是模仿,不符合引导与启发学生诵读的做法)

4.学生齐读。(当时我想,齐读的作用是什么?齐读一般用在对诗词内容与节奏的把握方面,而且大家一齐读,老师也不容易发现问题,如果是模仿视频中的诵读,齐读更看不出效果。我倒是建议让一个学生去读,模仿视频也可,发现学生读的问题也行。)

学生齐读完后,老师的评价是“好”(不知是评价语,还是过渡语气词)接着说“声音有点沉的意味!”(当时我想,这种评价语没有切中本词诵读的关键点,难道本词就应用沉的声音来读?感觉这评价语不妥。)

三、具体讲解。

1.老师问:李清照寻觅什么?(这个问题当时我一听,太唐突了吧,有点让人摸不到头脑,我当时的感觉,也不一定正确)

老师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李清照应是寻找“自己的归宿”“以前的快乐”等等。(当时我想,为什么不引导学生直接思考文本,体会作者那种寻觅的心情呢?我想,体会作者的心情远比去探究作者寻找什么重要。体会“寻寻觅觅”这叠词运用表达人物心理很重要。

老师小结:寻寻觅觅,奠定哀婉的基调。

2.老师问:文中写了哪些意象?学生指出:酒、雁、黄花、梧桐细雨。

接着老师采用联系写这些意象的其它诗句,然后总结意象所表现作者的情感。一个个来,纠缠了好长一段时间。(个人觉得这个设计虽然谈不上不好,毕竟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是有帮助的,作为一节竞赛课总感觉这纠缠的过程实在太长了。如果我来设计,我一定会仅仅扣住原文,采用意象替换讲解法。如“酒”,问学生能否换成“茶”,“雁”能否换成“燕”,然后让学生来思考,引导学生从意象本身、从诗境、从作者处境等方面进行分析,老师在讲解的时候也可适时的联系一些相关的诗句。这样设计可能调动学生更好些)

四、把握情感。

老师问:有多少种情感?接着老师自己讲出亡国之恨、丧夫之痛、身世之苦、怀乡之悲等答案,可能是老师意识到时间不够的原因吧。

学生齐读一篇。

五、艺术手法

老师问:叠词运用有什么好处?(当时我想,这本来在一开头读的过程中可以顺带解决的问题,何必专此一举?)

老师讲了一些其它的手法。如反问、借景抒情,特别让我思考的是,老师说“浅显的语言”也是手法之一,这我就有点不明白,这本是语言特点,怎么会是艺术手法呢?老师自己没有弄清。

六、拓展延伸

豪放派与婉约派的对比。(当时我想,这样设计有什么作用?突然弄出一个豪放派,显得牵强。(个人观点)

总评:1.老师举止自若,谈吐清晰而煽情,且对自己的过渡语都作了设计。2.教学设计花了心思,但犹显稚嫩,没有从认识与思维的角度设计如何引导学生,侧重于知识的灌输。诗歌内容的讲解也不够细腻,没有带领学生入境,一言堂仍比较严重。3.总体看来,还是不错的,老师有很强的可塑性。

写首打油诗:举止清新幻灯美,语言视频也是醉。课堂设计有心思,实践表现稍显嫩。由景入情本是好,知人论世须点缀。深情育读开头妙,纠缠分析遗憾多。

第7节:对熊老师上“记叙文中人物的细节描写”一课的思考

首先,看到这个课题就感觉很舒服,原因有二:1.很集中明确,本课所教的是细节描写;2.切口小,好把握,是“记叙文中的人物的”限定了课题范围。且看熊老师的教学过程:

一、课前小游戏。找两位学生,按成语一位比划,另一位猜成语。这是一个很好的铺垫,一方面有利导入新课,另一方面老师与学生也可以建立某种“亲近感”,有利于上课。(之前,好几节课的老师都提前到教室,却不懂得在上课前与学生进行一些交流与沟通,这在借班上竞赛课中是很重要的,老师与学生彼此要有一个了解的过程,学生也更容易入“境”)

二、导入新课。老师设置场境,并给出一句话:“新来了一个老师。”请同学们扩充。有学生答:“新来了一个戴眼镜的女老师。”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表述丰富具体些,有学生答:“新来了一个戴眼镜留斜流海爱笑的女老师。”(这个引导,我个人感觉很好,从语言表述的角度,采用扩句的形式,其实际上就是细节性的描写)

三、人物描写指导。列举了徐志摩《沙扬娜拉》中“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比喻手法)列举了张籍的《秋思》引出细节描写等等。(但美中不足的是,此环节老师纠缠了好长一段时间,大约有5分钟,我看有些学生听得有点不耐烦了,且一直是老师在讲)

四、火眼金睛辨身份。

老师设计了5句由简单到详细的话,人物的形象与身份越来越具体明确,让学生具体感知细节描写的作用。此设计很巧妙,我很欣赏!

接着联系朱自清的《背影》《孔雀东南飞》《葛朗台》等篇中的描写。这个环节,我感觉老师旁逸得过多,有些内容不属于细节描写,也讲了一大通,并且一直是老师在讲,学生无所事事,特别是《葛朗台》一文,学生一点感觉都没有。

五、人生众相。

老师出了两个题:1.淑女吃面;2.莽汉吃面。要求学生写。

于是学生在写。没等过3分钟(我是看着手机算时间的,很多年轻老师给学生留时间的时候,总是打折,常常是打对折),绝大部分学生都没写完,甚至有很多还在想。老师就出示了一个参考示例。估计是老师怕时间不够吧!

当时我在想,如果在前半段时间,老师的讲解纠缠可以少花一点时间,学生写的时候留足时间,5分钟就够了。然后让学生来念自己所写,再让其它学生来点评,或者老师来点评修改,甚至课堂上闹出一些笑话,都是很有意思的,不仅完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更给了老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作品的机会,这样的话,课堂也出现了一个高潮,真正体现了老师教的功效。而现场老师过早地出示参考示例,不仅让正在思考的学生停下思维的脚步,不得不看老师所给的东西;而且让已经写到一半的学生半途而废,从而达不到真正训练学生的目的,另外,老师过早地给出示例也无形中限制了学生所想,形成“刻板效应”。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都是不妥的,这也可能是年轻教师的通病吧。

六、请你诊断。

老师出示一段“自画像”:原文没有写人物的个性,接着老师又出示一段,更具体一些,但老师却没有让学生去细细品味,而是自己不停地讲。

七、示出“渴望读书的小女孩”(希望工程)的照片。老师重点讲了一下照片的来源与小女孩大大的眼睛。然后示出刻画细致的方法三条。

八、牛刀小试。例句:1.她骂他混蛋。让学生扩充,老师出示参考示例。

九、能力迁移。老师出示一段电视上公益广告“给妈妈打洗脚水”的视频和一些表达关爱图片。

十、作业:以“什么爱”为题写一感人瞬间。

总评:1.老师语言生动亲切,语调抑扬顿挫,有亲和力。展现出比较高的综合素质,教学运用也有一定的灵活度,犹显自然。2.课堂的前半部分讲解过多,老师的语言逐步“主宰”课堂,讲解纠缠过多,生怕没讲到;后半节课则如跑马一般,匆匆而过,草草收场。

写首打油诗:抑扬顿挫才情高,课堂设计有思量。只因前面讲得多,学生训练匆匆过。

第8节:对张老师上《劝学》一课的思考

首先要讲一段课外话,张老师来上课时,教室的多媒体突然“罢工”了,这种现象是我在一些听课的过程见到过的,自己也体验过一次。记得一个月前我到乐平洪马中学去上一节交流课,我准备好了精致的ppt,可惜到现场,多媒体却坏了,只好上一节“祼课”,好在自身功力还有一些,学生与老师都反应很好。这里只是提一个醒,参加上课比赛真的什么事都可能遇上。

好在,一会多媒体好了,虽然耽误了几分钟,张老师也还是比较镇定。所以当时我对身边的评委说,我很欣赏这位老师。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这种素质。

闲话少扯,言归正传,且看她的教学过程如何?

一、导入:《师旷论学》学生齐读,老师稍作讲解,引出“少出好学.......,壮而好学......老而好学.......”

二、入题:解题,作者,特别是老师对荀卿中“卿”的解释,很到位。一般老师不会讲。

三、诵读课文

1.听名家朗读。当时我想这位张老师的普通话也标准,念字也很干脆。为什么不自己读一读。录音再好,也是别人的。2.梳理字词。3.学生读课文。

四、探究课文

结合课文后面的练习: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一问串文,举重若轻,很好!)

五、重难点解决

1.学习的意义是什么?老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回答,学生都回答出。2.找出第三段的中心句。(这个问题提得好,一点带面)3.第四段有十个比喻句,让学生找出并分析。

六、再加以第一段的讲解。学不可以已!因为课文也比较简单,具体不写了。

总评:1.目标明确,课堂内容循序渐进。2.落实文言教学的要素。3.总体看来,还不错。

打油诗一首:教学落实举重若轻,知识讲解旁逸侧出;立足文本有理有据,调动学生张弛有度。举手投足尤显干练,落实教学也算到位;如若变通教学设计,脱胎换骨亦是可贵。

第9节:对华老师上“解读诗歌意象,感知诗人情感”一课的思考

一、导入:(略)意象到底是什么?

二、感知意象:老师用幻灯出示两首诗,让学生说出哪些意象,学生分别说出。

老师讲解:同一个意象具有不同的象征性。(意象的多样性)

三、由象寻意。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象的特点?

开始学生没有反应,老师于是引导学生先找出有哪些意象。(这个问题的转换挺不错,一步步来,由易而难),果然,学生有反应了,一一答出。

接着,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大”“孤”“直”等修饰这些意象的形容词,让学生结合这些词,再联想思考这些意象的特点。学生一一答出。

老师小结:如何把握意象的特点,就是抓住意象前的修饰词进行分析,老师还引导学生结合诗境,思考意象的特点。这个总结应该说是不错的,帮助学生总结规律与方法,这也正是教师要做的工作。

四、意象的情感。

老师列出一系列常见的意象,如梅、兰、松、菊等,讲解其所蕴涵的常见的情感,指出意象的第二个特点:意象的固定性。

五、意境的分析。

1.老师出示一首词《青玉案》(贺铸)。

2.听录音,以听代读,也是可以的。听完后,老师问:“末尾一句堪称绝句,如何理解?”这个问题提出太突然,也太难了。于是老师立马转换教法。老师提示读懂词的方法是翻译,接讲老师请学生一句一句地翻译,不懂处老师讲解。这个转换很巧妙!

但接下来却出了问题。学生翻译完第一句,他还想接着翻译(这个学生意犹未尽,学生素质好,没有办法!)但这时,老师突然又变换了教学思路,老师没有让学生接着翻译下去,而是按幻灯的内容,把学生的话语权接过来,下面的翻译就是老师自己一句一句地讲。后面的我基本上没有听下去的欲望。本来让学生来翻译挺好的事,老师为什么要抢过学生的话,非得自己来“操刀”呢?遗憾,本来这是可以出现一个教学的小高潮的。

六、现代音乐中的意象美。老师放周杰伦(听说他刚结婚,题外话)的《菊花台》(方文山这词写得确实好),学生兴致很高,听完后,老师讲解《菊花台》词的内容主旨,然后让学生找其中的意象。

老师讲解其中第一段的意象之美,然后让学生来欣赏其它段的意象,可惜的是有点草草而过!

总评:1.目标明确,讲解清晰,虽有瑕疵,总体很不错;2.准备充分,课件精美,步步深入,联系生活与高考;3.课的后半阶段,老师没能真正调动学生,学生更多的配合老师。

第10节:对汪老师上《将进酒》一课的思考

说实在的,《将进酒》并不好讲,因为最主要的是老师很难带学生“入境”,尤其是对女老师而言,更是有难度。且看今日如何。先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诗与酒的关系,请学生列出写酒的诗句。老师问:“最著名的诗人是谁?”学生看着幻灯片的内容说“李白”(这有透导学生之嫌)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老师用幻灯打出有关李白的生平的内容,老师先读边讲。(面对高二的学生,又是一个熟悉的诗人,为什么不让学生来讲一讲呢?何须大家一起看一些基本上知道的内容?而且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诗人,竟被老师讲得如此平淡,实在有点对不起李白他老人家。我建议老师重点抓住“力士脱靴”“赐金还乡”这些故事用说书人的口吻为学生演绎一下,学生肯定非常爱听,而且言语之间也把李白那种豪气表现出来,自觉而不自觉地带学生入诗境,岂不更好?一家之言,只求抛砖)

三、读诗

1.老师说谁来读一下,接着又说该重的地方应重读,该轻读的地方应轻读,该快的地方要快一些。(如此模棱两可的阅读指导,我也是醉了!)

2.一个学生读诗,读得有点感觉。老师评价说“很好!”然后指出有些地方的重读没有读出来。(这时我真希望老师自己来范读一些句子,可惜我没有等到!)

3.一起听录音。这个录音没有选好,比较平淡,没有表现出李白的情感,遗憾!

四、析诗

1.听完录音后,老师问诗可以分为几层次。这时,学生没有反应,这个班的学生素质不低,上节课(同一个班)我们已经见识到了。为什么会这样?当时我想,学生不可能通过一读一听就分出诗歌的层次,所以这一问有点难度。如果这时老师看到学生的情况能够带领学生一起来阅读诗的内容,估计也是可以答出来的。可能是当初的备课设计没有想到这一点,于是只好点出幻灯片上的答案,直接让学生看。

2.分析第一层:“君不见......暮成雪”

老师一边放幻灯,一边讲,有点把学生凉在一边的意思,学生也只好在一些简单的问题上附和老师。其间也找了几个学生回答问题,要么言不及义,要么只沾点边。接着老师总结出第一层的情感:人生易逝,功业未成。

3.分析第二层:(方法同上,老师边放幻灯边翻译,讲解)

4.分析第三层:(方法同上,老师边放幻灯边翻译,讲解)

5.分析第四层:(方法同上,老师边放幻灯边翻译,讲解)

(以上的分析过程,我实在是听不进去,老师把一首很有气势而饱含感情的诗,肢解得味道全无、豪性尽失,课堂上只洒下一地的字词与翻译。可能刚教都是这样吧,回想自己当初也差不多,这里不是对上课老师的批评,只是指出问题)

五、品人

老师问:通过诗,李白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回答:豪性洒脱、豁达、蔑视权贵等等。

老师最后总结:追求精神的自由。

(这个过程显得很生硬,这时候就该知人论世,联系李白写诗的背景与诗歌内容)

六、作业:背全诗。

总评:1.老师板书很漂亮,有启功体的韵味,赞一个!2.课堂设计花了心思,但实践没有灵活的落实:有读却没有读出味来,有分析却多是老师代办,有调动却是让学生回答“好不好”“对不对”,有互动却是简单地评价。3.另外,老师的口头禅很明显,“好”字几乎是老师每一句话的发语词,我发现有学生在小声的模仿。

以下是我的教学建议:

第一步:以通读识内容。主要是解决字词和基本内容问题。课堂落实是找一个一个学生来读,读出节奏;学生读完后,让学生归纳基本的内容。

第二步:以品读知情感。这是重点。通过让学生读,问学生或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读。以读的诱发点带领引导学生从内容、背景、作者性格等角度分析诗歌的情感,再由情感转化为读的方法,去体味这种情感。其中穿插老师的一些句子或全篇的示范诵读。这个设计的目的是把要讲解分析的内容全部都“打包”进读中,读一诗而牵全篇。

第三步:以诵读体悟风格。李白的豪放飘逸风格在这首诗展现得淋漓尽致,如何体味这种风格,在前面把握感情的基础上,通过诵读诗歌的语言,把握其艺术手法(讲解穿插其中),以诵读来验证教学与学习的效果。

总之,一节课由“读——为什么这样读(讲解诗歌)——再读体会——讲解提升——再读验证”的形式组成,让整个课堂充满各种形式的读。书声琅琅,方显豪放之情。

写首打油诗:老师板书很漂亮,隽秀颇具启功味。功底积累有不足,语言仍须多加味。

第11节:对熊老师上《故都的秋》一课的思考

好不容易来一节讲现代文的课,听古诗听得耳朵都起茧了。且看如何。

本课的教学目标:鉴赏《故都的秋》中悲凉美的情感,体会郁达夫超凡脱俗的雅趣。(能确定这么一个教学目标,一定是受高人指点过。其实要用一节课来上《故都的秋》,谁都知道不可能面面俱到。如何确定教学目标,既要在一节课内能完成,又要“牵一发而动全篇”?这的确需要一定的巧妙切入)

一、导入:秋天的悲凉为什么是美的?导入课文。

二、意象的品读,感知悲凉美。

1.老师引导学生找文中的意象。学生不断地回答。老师重点分析“落蕊”为什么是美的。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建立感知,分析完后得出结论:落蕊是生命衰亡的迹象(美在对生命的感觉)

2.赏析“不逢北国之秋......潭柘寺的钟声”中的意象(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

三、语言揣摩探究“悲凉美”。

先让学生读“秋雨”一段,接着让两学生分角色说两个都市闲人的说辞,体会其中之味。学生读得不错,很到位。老师说:“把句子改一下,再体会体会。”

原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改为: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并读出不同的感觉:原句缓慢悲凉之味,改句显得干脆。

(这个教学设计不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老师通过某种手段引导学生去感知体验,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而不是老师“灌输”。)

四、类文比较赏读“悲凉美”

老师出示幻灯打出老舍的《济南的秋天》(节选段)与《故都的秋》中的秋院图。

1.让一学生来读,该男生读得真不错,字正腔圆,感情投入。

2.老师引导学生从意象的色调的角度比较两文的不同,分别得出结论。

3.老师引导学生从意象的角度从秋院图中找郁达夫超脱世俗的情怀。学生找出“破屋”,老师讲解“破屋”意象体现的历史文化情大吃一惊,并联系现代居士“借山而居”的情况。分析完,学生一起品读。

五、小结:老师问,通过这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接着老师总结鉴赏心得。(这个总结是不错的,听了两天课了,这是唯一的一节有“我们学到什么”的总结的课,老师的总结语也很优美。赞一个!

六、练习(仿写)

总评:1.小角度切入,以点带面,从意象、语言、类文比较三个层面把课展开,使整个课堂非常有层次感。2.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老师基本实现了引导的功能。

第12节:对郭老师上《雨霖铃》一课的思考

千古名篇《雨霖铃》,无论怎上说不尽。且看今朝郭老师,如何演绎柳永情。

一、导入:十大金曲,引出《雨霖铃》(为什么这样导入?目的何在?与课题关联多深?我还真一时看不出。)

二、认识作者。柳永:《鹤冲天》老师口述皇帝把柳永除名的故事,“奉旨填词柳三变”,第一个走向民间的专业词人。(评价虽高,其中多少辛酸只有柳永知)

三、诵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个人点评(乐平17节课汇总) alex大赛点评系列优酷

1.学生齐读,老师纠正读错的字。

2.欣赏朗诵视频,老师选的这个视频并不好,读得太快,且感情不到位。听完后,老师问: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词写得凄凉。”老师板书:低沉凄凉。

3.学生齐读,体会这种凄凉之情。(这时,我想为什么不让一个学生来读,齐读很容易掩盖问题)

4.老师要求学生找词眼。老师提示什么叫“词眼”,联系了“文眼”“诗眼”等概念。

四、品鉴词句

1.一个学生读,学生读得很到位。老师问:哪是景?哪是情?学生说上片为景,下片为情。接着老师开始分析上片。

2.分析下片。学生先读,老师接着分析。

五、齐读全词。

六、拓展应用:词改诗。感觉老师给的词太难,一时半会儿根本无法动手。

总评:先读后析,中规中矩,如平常课。

写首打油诗:感情充沛更激昂,却与词情不相当。读解结合头到尾,千年柳永何来醉?

如果我来设计,我会这样上:读文--绘景--写情。

第一步:读文。解决内容与情感。

第二步:绘景。让学生依据词句,发挥联想与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在原词的基础上“添油加醋”描绘离别时的场景与心理。让学生动起来,代替老师显得呆板的讲解,老师只在其中进行补充完善,通过完善学生的遣词造句体会意象与意境和虚写的手法。

第三步:写情。假设自己是柳永离别之人,写也“她”眼中的柳永的神情与离别的场景。70字左右。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进一步理解柳永的难舍难分的离别之情。换一种形式进行理解与体会,也训练一下学生的想象力。

以上设计只是听课当时的突发奇想,也是受了上课老师的启发,仅作交流。

第13节:对胡老师上《阿房宫赋》的一点思考

实句心里话,这篇课文是很难上的,特别拿来作为竞赛课上,更是难中之难:一方面毕竟是文言性质的文章,疏通文意就是一个头痛的事;另一方面“赋”的体裁实在不好把握,也不好找切入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能拿来当比赛课上,后面再讲这一点。且看胡老师是如何设计的。

一、导入:由《过秦论》引出本文。

二、关于阿房宫的介绍:整体情况,修建情况,名字由来,阿房宫的结局。老师一边出示幻灯一边讲。有关宫殿的图片很美。

三、了解作者:杜牧,带学生回忆他写的诗。

四、“赋”的特点讲解。

五、写作背景。点明写作目的:借古讽今。

六、初步感知

1.第一段的生字词梳理。老师让学生上黑板注出幻灯上列出的词的注音。

2.听第一段的朗诵视频。老师要求学生跟着读。(这个跟读的设计我很赞同,虽然我一直比较反对听录音的做法,但本文是长赋,的确不太好读,学生也需要一个模仿的过程。)

3.全班齐读。老师评价读得不错。

4.老师找一位女生读。(我个人认为,这时老师应给其它听的学生布置一点小任务,有点内容方面的)

5.重点词语梳理,梳理完后开始讲解文本。

听着听着,我有点凌乱了。老师的做法是自己一句一句地讲,实在是乏味得很。(当时我想,如果我来教,一定会在处理完重要字词后,让学生来翻译,让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句子,再让学生来解决,老师只在学生解决不了的时候出手,不必句句老师讲,否则学生就被晾在一边了,认真一点的学生会一句句跟着你,不认真的可能就是进入梦乡或开小差了。我们的很多老师常常也是这样,总感觉自己不讲一遍学生就不能掌握,心本是好的,但长此以往,学生就养成了“等”“靠”“要”的心理,而不是主动去学习。我们不奢望学生主动学习,至少我们上课时要在他们的屁股后面赶着他们学。语文老师啊,有时候要学一学数学老师的做法:一堂下来,老师先讲了一下定理,然后讲一下示例,花去15分钟;再给学生两道题,让学生思考10分钟;找一个学生演板5分钟;最后再讲15分钟,一节课下来轻轻松松,学生练到了,老师又不累。所以语文老师们要善于调动学生解放自己。备课要勤,上课要懒,最好是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老师只在关键处点一下。

我一直这样想着,不知不觉快到下课了。突然,铃声响起,老师也刚好讲完第一段,匆匆作结就下课了。

没有总评,写首打油吧,权当总评:镇定自若铺垫多,步步讲来不罗嗦。可惜老师一言堂,怎让学生唠点嗑?

如果这篇课文让我来作为竞赛课上,我会这样设计:

总思路:集中讲第一段,先读后析。读是为了让学生体会赋的文体特点,析是为让学生知道“阿房宫”的特点。

第一步:交代相关的背景,特别阿房宫的来历。(这是必须的,没有这个铺垫,学生无法建立对阿房宫的直观感觉)

第二步:以读带讲,以讲促读。把第一段分成四层。第1层: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第2层: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第3层: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第4层: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每一层的具体教法是:先让一个学生来读,然后老师指导应该怎样读(从节奏、重音、快慢、语势等角度指导),再让学生读,然后老师问学生句意,或写出阿房宫什么特点。通过读促进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当然,具体做法可以灵活一些,不必每一层都是一样的程式。

第三步: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描写阿房宫所用的手法。最后,如果能达到让学生基本背出来,则更好!(以上设计,只是一个初步的想法,仅作交流)

第14节:对王老师上“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一课的思考

这是一堂作文辅导课,但凡上竞赛课,很多老师都怕选作文课,因为老师实在不好把握;很多老师却喜欢上作文课,因为可以施展的空间实在太大了。怕还是喜欢,当是因人而论。且看今日王老师上得如何。

一、导入。饮酒的故事:清水与白酒中的毛毛虫,引出面对同一个结果,医生与病人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老师总结:角度不同,结论也不同。

二、基本知识

立论:对一件事或一个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要具有发散性思维(正面与反面)

三、讨论互动

1.事例一:教授说任何建筑须从底层基础做起,一青蛙反问:“难道打井也是从底层做起?”教授不屑地说:“井底之蛙!”动物们群起而攻之,说:“井底之蛙也有自己的观点!”(材料大概是这样)

老师让学生思考。(但给的时间少了些,一分钟左右)

学生回答,有些言不及义,老师引导学生从青蛙或教授角度思考;学生回答后,老师又引导学生从动物们角度思考。

老师用幻灯打出思考的方法:(1)对象是什么?(2)结果是什么?(3)原因是什么?(由果溯因,从不同角度引出观点),接着老师用幻灯打出上一事例的不同角度的参考示例。这个教学过程我个人还是比较欣赏的,有思考,有引导,有方法总结)

2.事例二:(1)87岁的画家吴冠中说:重复自己是可耻的。(2)也有人说:重复是成功之母,如达芬奇画蛋。

老师提示学生从不同角度或从两者的联系看,并让学生思考。(但学生在思考时,老师总是不断地讲,有干扰学生之嫌)

学生回答,老师引导总结。

小结:学会了找到角度,但如何找到最佳角度?

3.如何找最佳角度?老师出示最佳角度的标准:切口小,思想新,符合实际。举实例说。因为幻灯片的字体看不清,加之教室太暗(这里的教室里只有6根灯管,我学校是24根),外面又是阴天,我坐在后面看不清。

大概是从材料中得出五个观点,老师让学生思考哪一个最好。学生说了其中一个,这时老师也觉得是,但没有从材料的旨向和最佳角度的标准方向解释为什么这个观点最好,所以有点遗憾!

四、课堂训练

总评一下:1.老师板书很漂亮大气;2.课堂层次分明,老师娓娓而诱;3.总体感觉,这堂课还是可以。

写首打油诗:语调平稳思路清,板书潇洒显大气。如若加点激情味,循循而诱更添花。

第15节:对程老师上《六国论》一课的思考

9:10开始上课

一、导入:讲故事“行酒令”,讲到一半时,老师问是否有相似的酒令?(老师这种问题让学生不知所措,于是学生乱说一气)最后老师只好说出:“赢政并吞六国”(这是一道菜)

二、历史背景

1.战国七雄,幻灯出示地图,让学生明确各诸侯国的地理位置。(这是很有必要的,否则学生难以建立起秦与六国的概念,很好!)老师要求学生注意六国被灭的时间。

2.回忆写六国的文章:《过秦论》《阿房宫赋》的中心句。再讲《六国论》的中心句,指出借古讽今。(这时已经是9:25)

三、了解作者。苏洵: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四、北宋背景:军事衰微,外患不断,纳钱求和。并用幻灯打出北宋的版图与周边情况。

五、解题----论(9:30)

六、初步感知:1.听录音(录音的效果不是很好)2.学生齐读。(学生素质好,读得很顺,但有点快,跑马一样)

七、讲解第一段

1.老师要求学生翻译,学生翻译。

2.学生译完,老师又接过学生的话茬,把学生翻译过的句子讲了一遍。(如果我教,我不会这样不放心学生,翻来覆去地炒现饭)

3.“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而”表示什么?学生莫衷一是,老师提示注意“而”字前后内容的关系。(这个提示不错,却没有讲这是一个判断句,这很明显)接着老师讲下一句,老师一边放幻灯,一边讲,字词句的意思全在幻灯上,老师基本上对着读。(这时,我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开始开小差,对不起,我不是一个好的听课老师!)

八、议论文论证方法。

九、对比阅读苏辙《六国论》。这时间下课铃已经响了。

总评:1.导入过程过长,费时过多,导致后面的内容匆匆而过;2.一言堂现象也比较严重,学生基本为老师服务:3.之所以列出时间,是因为本堂课从时间分布来看,显得不合理。

第16节:对蒋老师上《合欢树》一课的思考

一眼看去,蒋老师是一位有经验的老师,不紧不慢。《合欢树》一课是史铁生的一篇散文,借以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也是众多老师选来做公开课或竞赛课的篇目,但这篇课文要用一个课时完成,切入点的选择显得很重要。这课文我也曾经拿来上公开课。且看蒋老师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游子吟》

二、了解作者。幻灯出示简介,让学生读。这学生读错“弦”字,老师纠正。老师补充有关史铁生的身残志坚的介绍。

三、整体感知

1.浏览全文并思考问题。老师问题:先后写了哪些内容?作者借此表达什么?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学生在紧急地看,老师在着急地问,有点赶的意思。其实这些老师完全可以放开,给足学生时间,否则后面的分析肯定很难带动学生,后面的师生互动肯定要打折扣。学生在浏览时,我也顺便看了一遍,当我看到一半时,老师就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害怕冷场,这是很多老师做公开课或上竞赛课时常有的心理。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评委都是一线老师,能理解。寂静的课堂并不代表学生的思维是停滞的,表面热闹的课堂也并不代表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愚以为是。)加上老师设计的问题过大,学生一时抓不到边。后来老师意识到这一点,换了一种问法:“先写什么对象,后写什么对象?”这时学生才意识到,回答先写母亲,后写合欢树。

2.学生齐读第一段。老师分析第一段,感受母爱。

3.学生齐读第二、三段。读后,老师要求学生来分析。(这就是老教师的做法,会注意教法的灵活性,不会一讲到底)

4.分析第四段。学生自由阅读,老师问:“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不同学生起来回答。(这个互动还是不错的,老师还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进行分析。)

老师范读第四段,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只可惜老师读得一般,不够投入,比较平淡,而且老师的普通话还不太标准。学生听完后也没有什么反应。按照一般情况,学生会鼓掌的,孩子是不会骗人的,好就鼓掌,不好就沉默!)

5.分析第八段。学生读,老师问:母亲如何对待这棵合欢树?一女生起来回答,答得很好,条理分明,有理有据。老师作总结。

四、重点探究

老师问:作者为什么写“孩子”与“树影儿”?(这个设计有明显的教辅味,因为很多教辅书就是这样安排内容的)

学生读最后一段,班长被叫起来回答问题,答完后老师不置可否,估计这个回答老师不甚满意,他要寻求正好的答案,于是又找了一位男生答。这个男同学生也没有讲出所以然。于是老师只好自己说出答案。(当时我在想,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学生还没有对文本理解透,浮光掠影,匆匆然地跟着老师走,很被动)

总评:1.切入点没有选好,老师分析课文时也是流于平常,更没有实实在在地带学生深入文本,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去体味言外之意,言中之情。2.老师自己没有很好地去品读文章,课堂上也没有带学生入境,无法感染学生,语言的煽情力度也不够。所以男老师上这篇课文是一个挑战,尤其是对不太善于煽情的男老师。

教学建议:以“树”为切入点,用四个问题串起整堂课:

1.树怎么来的?

2.母亲如何对待树?

3.母亲如何对我?(作者亦是母亲眼中的一棵树)

4.母已亡,树犹在,我如何?

用这四个问题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去看书,其中穿插一些对内容、背景、情感的分析。(个人观点,仅参考)

写首打油诗:合欢树下情意真,洒脱板书眼前新。教学切入没选好,学生阅读不尽情。学生被动跟着走,教师煽情亦不行。倘若选篇诗歌教,淋漓尽致也不定。

第17节:对汪老师上《阁夜》一课的思考

从汪老师的口音来判断,感觉他是赣南人,有浓重的赣南口音。这是题外话,且看汪老师如何演绎。

一、导入。回忆曾学过的杜甫的诗歌(学生背诗)。概括你对杜甫的印象。学生1回答:孤独。生2:忧国忧民,怀才不遇。生3:感时伤世。接着老师出示杜甫的雕塑图片。从图片得出:消瘦、忧愁、问苍天,视苍生。(这个设计很好,特别是这些图片选得好,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在大脑中构建出忧国忧民的杜甫应该是什么样的形象,很直接,很生动。)

二、作者作品简介。1.诗人;2.写作背景。

三、朗读诗歌。

1.学生齐读。

2.老师引导学生纠正字音,分析本诗的押韵、节拍、对仗等知识。然后让一女生读,该生读得很好,节奏分明,颇带感情。

3.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并讲解了一些朗读技巧,也作了示范。(这个讲解我个人很欣赏,很到位)老师讲解完后,再让学生试读,一会儿老师让一位学生来读。学生不敢读,老师鼓励学生来读,最后只好点了一位男同学读,可惜这位男同学读得并不好,老师的点评也不到位。(这时,老师本应该“炒一下回锅肉”,毕竟老师给的试读时间太短了,学生一时还消化不了)

四、赏析诗歌

1.首联分析。抓住意象分析。问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作者心境如何?(学生一时没有反应,这时老师以自己讲为主,学生跟着走)

2.颔联分析。问:写了几种感觉?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学生仍没有反应,老师只好自己讲)

3.颈联分析。问:此联写了什么?表达作者什么感情?(学生状态同上,老师方法同上)

4.尾联分析。问:此联联系古人,用意何在?(同上)

(中途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老师会带不动?这班的学生的素质并不低,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仔细回忆了一下老师的教学过程,看了老师的教案,发现:第一,老师没有给学生机会说;第二,老师没有带着学生深入地分析文本,导致学生对诗歌本身的内容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而且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提的问题都比较难,其实这些问题在具体的讲解过程中都是要进行分解的,但老师没有一个分解引导的过程,也没有带领学生联想诗境,所以老师教得累,学生跟得也累。)

五、比较阅读。这时快下课了,草草过场。

六、仿句:大概内容是:作者看到什么------,作者听到什么------,作者想到什么------,我感悟到什么?(这时已经下课了,老师拖了一分钟,课听到这儿,我突然灵光一闪,这四个问题不就是最好的赏析过程吗?以这四个问题为“纲”,串起全诗四联的讲解,既通俗易懂,简单直接,又新颖别致,可惜了!)

总评:1.课堂导入颇显匠心,诗歌朗读指点到位。2.鉴赏过程过于繁琐,老师一言堂,学生跟着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76657.html

更多阅读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浅谈中学课堂教学艺术

摘要: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可是,课堂教学结构的科学性并不等于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性在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引导、疏导、诱导、辅导的作用。要发挥好学生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提出问题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也是人文学科,修订版小语“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主体的实际活动,指导学生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但是当我们走进现实的语文课堂,仍发现学生还在回答着自己不愿回答的问题

研究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四

五、课题实验成果1、构建了“以学定教,学案导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五种基本课型和相应的教学方法。尝试探究课、展示交流课、反馈矫正课、整理复习课、试题讲评课五种课型的建立,引领广大教师积极打造生本高效的课堂,规范了小学

语文课堂教学技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一、导入的技能(一)什么是导入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打过这样的比喻,她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家或歌唱

声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个人点评乐平17节课汇总 alex大赛点评系列优酷》为网友追梦听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