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汉武大帝》之窦婴之死 汉武大帝电视剧下载

从05年开始,看电视剧《汉武大帝》至少不下于四遍,原因有三:其一,喜欢历史剧;其二,对该剧主演陈宝国、归亚蕾、焦晃等演技的崇拜;其三,便是对剧中人物窦婴之死感到惋惜。这也是全文的主题。剧中马少骅塑造的窦婴给我的感觉是沉稳、多谋、仗义。俨然一副贤臣形象。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贤臣却死于非命。最终被腰斩弃市,诛九族。同行有其家族一百七十三口人之多。我用愚蠢的“笔”将它记下。

说起窦婴的死,从电视上看很简单。可概括为以下过程:起初是窦婴的好朋友灌夫在时任丞相田蚡的婚宴上“闹酒”,被抓入狱。窦婴为朋友“两肋插刀”前去说情,结果也被治罪入狱,入狱后的窦婴说有先帝所赐诏书,然而查尚书署并无此诏书存档。最后便以“伪造诏书”之名判“矫诏罪”处以死刑,腰斩弃市。整个事情发生在武帝朝。详细地说,也就是下面几个问题:

当然先得交待基本的人物及关系:

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不用说了)

窦太后:汉文帝之妻,汉景帝之母。文帝朝皇后;景帝朝太后;武帝朝太皇太后。

王太后:汉景帝之妻,汉武帝之母。景帝朝美人、皇后;武帝朝太后。

窦婴:窦太后娘家侄子,窦家外戚集团的代表。封魏其侯。

田蚡:王太后的弟弟。封武安侯。

窦太后(归亚蕾饰)汉景帝(焦晃饰)

一、窦婴和灌夫是什么关系?灌夫为什么会在田蚡婚宴上“闹酒”?

窦婴本人喜好交友。门下养了一大帮“宾客”。灌夫便是“宾客”里的一员。窦婴喜好交友这在电视里是有所体现的。

如在18集里景帝这样“劝”窦婴:“朕看你这个人哪!也是为才明所累。听说你们家宾客如云,豪杰之士往来不绝,别养那么多人,人家看上的,未必是你的本事,是太后,是窦家”

魏其侯说:“臣平生喜好交友,至于他人怎么说,臣没法左右”。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随着窦太后老祖宗的“离开”。整个窦家就没有了后台。人情冷暖,树倒猢狲散。天下趋势者大都归附田蚡家。就连过去是窦家家奴籍福都跑去田蚡家“当差”。只有灌夫不离不舍,对窦婴一如既往。王太后和其弟弟田蚡得势后,日益骄横。哪里容得下“老窦家”。两家必然发生冲突。然灌夫本人又好打抱不平,要替窦婴出口恶气。于是趁机便在丞相田蚡的婚宴上谩骂,搞得田蚡很没面子。

如此一来便全面、公开的拉开了窦、田两家斗争的序幕。成为整个事件的导火线。

二、仅仅一个替灌夫说情,怎么就会落的个下狱治罪?

如果说是因为一个“闹酒”、一个去说情。远不止于将灌夫和窦婴两人下狱治罪。先看看整个的过程:

在38、39集里,黄河决口发大水淹没北岸田地。武帝派窦婴前去扒堤泄洪。窦婴从南岸扒堤。止住了水患,却得罪了田蚡和太后。因为南岸淹的是田、王两家圈的地。

田蚡处处找茬,恰巧武帝命丞相田蚡负责打击豪强之事。田蚡便先拿灌夫这个豪强开刀,以此“暗示”窦婴。

这才有了40集里灌夫“闹酒”的场面:灌夫指桑骂槐道:“狗一样的东西,现在发迹了。狗眼看人低了。你田蚡算老几啊?……”田蚡大怒,命人以抓豪强名义将灌夫下狱。随后魏其侯到武帝那里替灌夫求情。武帝未诺。

电视剧《汉武大帝》之窦婴之死 汉武大帝电视剧下载

在41集里,武帝出了一个“馊主意”。说是为调和双方关系邀请朝中重臣一起到东宫就“闹酒之事”要窦婴和田蚡辩论。这明显是激化矛盾嘛。即使平和矛盾也不用这么大场面吧。

只见双方互揭老底。窦婴说:“你田蚡贪钱、贪色、贪地、买官卖官、收受贿赂”田蚡说:“我是有罪。好玩玩狗、马、美女,但是我只是贪钱财、女色,贪的并不是天下。你魏其侯整天与那灌夫还有窦家亲戚们结党营私图谋的究竟是什么?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是不是想得天下呀?”

随后王太后也给武帝发难:“窦婴凭什么当众侮辱我的弟弟,我现在还没死呢,家人就给欺负成这样。”武帝无奈,遂依法以“勾结不法罪”判灌夫死刑并诛灭三族。太后“趁热打铁”再拟一旨:以勾结恶徒灌夫之名将窦婴抓捕入狱,立案调查。就这样,灌夫、窦婴双双入狱。总结以下,有几点:

1、灌夫生性鲁莽、有勇无谋。这种性格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注定是要吃亏的。

2、窦婴生性狭义,他口口声称灌夫是为自己而成如此,故要替灌夫前去说情。但这明显没有说服力。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自身的地位受到威胁:你田蚡如此欺负我的朋友,眼里还有没有我这昔日的大将军!

3、关于田蚡和窦婴互结老底一段。我想,正是因为田蚡那些关于窦婴谋反(当然是不会谋反了)的话“刺激”了武帝。如果简单的把贪官分为“贪钱”和“贪权”两类。那么,贪权者对于皇帝来说威胁最大。因为贪钱者无非就是喜欢一些“玩物”,对于皇帝来说“不在话下”。而贪权者却是要威胁皇权、动摇国本的。历来英明的君主在这种事上都不会马虎。如清康熙朝的索额图和明珠两位,就是一个值得留意的例子。

终其原因说应是窦、田两大外戚集团的斗争,政治斗争才是根本原因。景帝去世后,朝廷格局必然得重新“排版”。利益必须重新分配。然政治斗争中窦婴一方是处于极其不利的位置,最重要的一点是失去了窦太后这面“大旗”。

以王太后、田蚡为中心新的外戚集团迫切需要窦家的“完蛋”,好让他们扮演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处于被动地位的窦婴只有一个依靠,那就是武帝。况且他手里还有另一法宝——先帝的免死诏书。

41集里窦婴入狱前告诉其夫人把诏书拿去面见皇上,在狱中也告诉廷尉署说自己有先帝诏书。可不知怎么的,风声传到田蚡和太后耳中。他们赶紧到尚书署毁诏。最后武帝查无对证,便有更为糟糕的结局等着窦婴。其实我们不禁要问:

1、窦婴果真有先帝的诏书吗?

2、关键时刻武帝会帮窦婴一把吗?

窦婴(马少骅饰)田 蚡(张 世饰)

三、窦婴究竟有没有先皇的诏书?

要说有没有诏书一事至今都是个谜。反正电视里说是有的。

18集末19集初,景帝召魏其侯好似交心的说:“魏其侯。来,过来。朕在这等你,等得手脚冰凉啊!近来朕身子骨不好,怪想你的……好些人喜欢你,还有好些人不喜欢你。但是朕喜欢你。朕为你写了份诏书,你好好留着,日后如有不测。你可论说其事,条陈上奏。可保你姓名无虞。朕也是感慨你魏其侯多年辅佐,好自为之吧”。景帝走后,魏其侯嚎啕大哭。

也正如景帝所说,他是感慨窦婴多年鼎力辅佐:

第1集里,景帝的弟弟梁王刘武入朝的一次家宴上。窦太后溺爱梁王,欲立其为储君。景帝说错话道:“其实这也没什么不行”太后便忙命窦婴取酒。拉着景帝和梁王的手说:“天子一诺千金,就用高皇帝存下的那坛酒,为你们兄弟立下盟约。喝了这坛酒,汉室就有了新的储君”。这时魏其侯窦婴连忙下跪为景帝“开脱”道:“我汉室天下是高皇帝含辛茹苦用生命开创的天下,父子相传。是高皇帝当年与天地立盟的祖制誓约,陛下眼下虽没有册立太子,但是也不能随意改变先祖的誓约,改变大汉的朝纲,将帝王之位让给兄弟。只怕天下人、天下的诸侯们不服啊”随后他灵机一动“陛下是刚才一不留神说错了话,来来来,罚酒一杯,罚酒一杯”这样便给了景帝一个很好的台阶下。景帝喝酒了,只不过喝的不是立梁王为储君的誓约之酒,而是为保住自己的面子而喝的罚酒而已。估计从那个时候,景帝就喜欢上了窦婴。为此,窦太后气愤地将窦婴革出宗门。

除此之外,窦婴也频频为景帝献上良策:

8集里,在平息七国叛乱后窦婴劝皇帝吸取七国之乱最深刻的教训,认为当务之急的大事是早立太子。

12集里,前太子刘荣被费后。窦太后再次提出要立梁王为储君,窦婴出面并举荐袁盎去说服窦太后。

18集里,景帝问魏其侯“你看,现在朝廷的格局平衡了吗?”

第5集里,景帝对魏其侯说“别人是以威取信,你是以信取威。”

以上种种都在说明景帝非常喜欢窦婴,因此会立一个免死诏书给窦婴。这是电视里的自圆其说。

然在我看来,整个电视剧《汉武大帝》是在刻意“美化”窦婴这一人物形象。其中就有一些不符史实的例子。最明显的就是:

18集里,丞相周亚夫被免后,窦太后向景帝推举魏其侯。景帝却说:“这个恐怕不行,魏其侯这个人,凭着他广得人心得本事,历任过各个要职。本来也是可以为相的,但是在废太子这个事上,因为没听他的话,他就装病不出来了,隐居南山。而且还颇有微词。这个人城府太深。恐怕也难以担起这个大任。”后来便任命卫绾为丞相。

可史书里话说的却没有这么“客气”。《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这样记载:桃侯免相,窦太后数言魏其侯。孝景帝曰:“太后岂以为臣有爱,不相魏其侯?魏其者,沾沾自喜,多易。难以为相,持重。”遂不用。用建陵侯卫绾为丞相。——也就是景帝在说窦婴这个人自鸣得意,自视甚高,草率轻浮,很难承担丞相的重任。这种评价可与电视里窦婴那种沉稳、多谋、练达的形象截然相反。

关于景帝立诏书给窦婴一事我这样看:

历来如先帝托孤(刘备托孤给诸葛亮)、托付大事(刘邦评价周勃)等等。被托付的人都必须具备最基本的两个条件:1、先帝充分信任,至少先帝认为他是忠君忠国、品行端正的;2、有相当高的地位和威望,掌控朝中绝大部分“股份”。最重要的是要有兵权。窦婴虽曾拜大将军、丞相等要职。然而景帝去逝时,他却是赋闲在家。

其实,不管窦婴有没有诏书都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悲惨命运最终不会改变。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武帝对他的“态度”了。这才是导致他命运的最根本原因。

四、致使窦婴身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窦婴的惨败,固然可以说是政治斗争的结果。可我们不禁要问:这场斗争的最终受益者是谁?自然不是窦婴,也不是田蚡,而是汉武帝。

汉武帝无论是征匈奴还是搞改革,什么“独尊儒术”。终其一生也就做了一件事——加强中央集权。集权于中央,就是加强皇权。因此一切“拦路者”必将成为“牺牲品”。

39集里,武帝对春陀说:表面上看,皇帝高高在上,统治万民。其实“小皇帝”多得很。所以得打击地方豪强。他说对付豪强有两条,一者都杀光了,可是不行;另外一条就是借力打力。

好一个借力打力。窦、田两家闹得不可开交。武帝却坐收“渔翁之利”。说到这里,一切也就明白。窦婴是因外戚集团的名义而被拖累。至高无上的皇权对臣子可能就是用则用之,不用则弃之。制度使然。不禁感叹:为人臣子多艰难!

且看42集里武帝最后见窦婴一面那貌似真诚的假惺惺:“你错就错在不该拿出这个诏书来,至少不是时候。朕也相信这遗诏是真的,朕也相信你是个忠臣,如果不是忠臣,先帝也不会把这个遗诏颁给你。朕虽不想杀你,可有些人定要置你于死地。你错就错在这个诏书本就不该放在你自己手里,无论这个诏是真是假,哪个皇上能饶得了你呀?你太低估了自己的对手了。朕不得不杀你。”

窦婴感慨万千:“先帝把什么事都料到了,就是有一件事没有料到。这就是陛下的英明神武和机谋睿智。所以,根本不需要什么人来监您的国,护您的驾。臣死,无所遗憾。”他似乎也明白了些什么。

汉武帝(青年、白钰饰)汉武帝(壮年、陈宝国饰)

结束语:

窦家败了,连田蚡都说:“这事是斗得是有点过分,可当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窦家是彻底败了。现在就剩下我们姓田的、姓王的。接下来就该轮到我们家了”随后田蚡装疯了。武帝只说了一句:“舅舅也算是个聪明人啊”。也就免了一死。但其势力大大削弱。

随后武帝设置内朝外朝。封卫青为大司马将军,组织统领内朝,直接处理军国大事。架空丞相权。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是啊,作为外戚集团的窦婴和田蚡是倒了。可武帝真能逃掉历史的“怪圈”吗?伴随着窦、田两家的外戚集团的倒下。另一个外戚集团正悄然崛起。那就是卫青、卫子夫为代表的集团。不是吗?

也许人一生下来就注定这样:上与天斗,下与地博,中与人争。自古皆然。

最后得说一下,这些文字的依据全是基于电视剧《汉武大帝》。但它毕竟是一部艺术作品。艺术作品不能直接当作史料来看待,参考还是可以的。这是对待历史最基本的原则。

第一次写这种文字,把电视里的相关情节整理串联。班门弄斧,难免贻笑大方。……,不禁毛骨悚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75605.html

更多阅读

《红楼梦》之史湘云的行酒令 红楼梦史湘云

《红楼笔记》之三百二十三风之子原创史湘云的行酒令,在这次行酒令中是颇为引人注目的。尤其是经过刘心武先生的分析之后,所以,我打算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今天先说说这行酒令说的是怎么一回事吧。双悬日月照乾坤。闲花落地听无

《滑稽诗文》之滑稽文章二 古诗文 用在 文章中

《滑稽诗文》之滑稽文章(二)丑妇赋刘思真人皆纳令室,我命独何咎;不遇善任德,正值丑恶妇;才质陋且险,姿容剧摸母;鹿头猕猴面,推颖复出口。折额压楼鼻,两眼陷如臼;肤如老桑皮,耳如侧两手;头如研米槌,发如握扫帚。恶观压仪容,不媚加铺首。

《红楼梦》之李纨是啥样的老好人? 写红楼梦李纨的文章

《红楼笔记》之四百三十三风之子原创第五十五回开始,写探春、李纨和宝钗协理荣国府,就不能不提到李纨。在世人眼里,李纨就是个老好人。是的,没错。可是我们要往深里抠,看看这老好人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真实的心态和意图。记得之前我在拙

惜《战雷》之烂尾 寒战2烂尾

惜《战雷》之烂尾作为一个时不常写些东西也看些东西的影迷,真心很佩服徐导和冯编的功力。初中刚学小说时候课本里说的,小说的目的在于刻画人物。当时做好学生的后遗症就是直到现在看东西对剧情不是太敏感,但是对人物刻画好的作品特别

声明:《电视剧《汉武大帝》之窦婴之死 汉武大帝电视剧下载》为网友让爱自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