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点击: 1368
凉血止血,活血化瘀,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茜草根
用于血热妄行之多种出血症。
茜草炭
炒炭后寒性降低,性变收涩,止血作用增强。
药用功效
活血行血

为妇科调经要药
败毒抗癌
消炎退肿
对症治疗
●鼻血不止
茜根、艾叶各50克.乌梅肉10.5克,研成末,加水做成小丸。每次乌梅汤服用50丸。
●黑髭乌发
茜草一斤,生地黄三斤,取汁。用五碗水,煎茜绞汁.将滓再煎三度。以汁同地黄汁,微火煎如膏。每日空腹用温酒服半匙。
药膳食疗
●茜草猪蹄汤
猪蹄2个,茜草20克,大枣10枚。将茜草用纱布包裹.猪蹄洗净剁成小块,与大枣共入锅中,加水煎煮.待猪蹄熟烂.除去茜草即可。吃肉食枣饮汤,早晚餐佐食。本食疗方滋阴养血.凉血止血。用于鼻衄、便血等。
●茜草酒
茜草根120克,白酒750毫升。将茜草置白酒中浸泡7天.每次服30毫升,每日2次。本食疗方用于治疗跌打损伤。
●认识茜草
茜草可以概分为东洋茜及西洋茜两类.东洋茜又因产地不同,而有印度茜、中国茜、日本茜等名称。茜草染色时可用新采集的生鲜茜根,也可以使用中药店所购买的干茜根。《黄帝内经》载有“四乌贼骨一苊茹丸“,这是茜草入药的最早记载。《本经》则载有”茜根”,明确了药用部分为根。
别名:茅,茹、地血、染绯草、血见愁、风车草、过山龙、牛蔓
性味:性寒.味苦,归肝经
主要产区:安徽、江苏、山东、河南、陕西
入药部位:茜草的根及根茎
形态:多年生攀援草本。根紫红色或橙红色。茎四棱形,棱上倒生小刺。叶四片轮生。聚伞花序圆锥状,花小,黄白色。浆果球形。
采集保存: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苗及细须根.晒干。
典籍考证:《神农本草经》